大学生活感悟总结

2024-08-02

大学生活感悟总结(精选9篇)

大学生活感悟总结 第1篇

大学生活总结和感悟

时光流逝,岁月匆匆,转眼之间,大学的三年时光已接近尾声。回望过去两年半的大学生活,昔日的点点滴滴仿佛电影画面般一幕幕从脑海闪过,心里莫名的生出许多思绪,感慨万千,大学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在这里每天吸取着知识的芳香,还有那动人的歌声和一群默默付出和相伴的的老师和朋友。

还清楚的记得刚来到学校的时候,面对这陌生的一切,我显得很胆怯,渐渐的在同学们的热情下,我开始变得开朗大方,很快我就融入到了这个陪伴着我度过三年大学的音乐表演1201班里,开始习惯有他们的生活。

三年对于求知学习的学生来讲是极其短暂的,特别是离校毕业后,将要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讲,心中不禁产生万千思绪,也感到了一种失落和担忧。想到了自己终于可以走向工作岗位,回报家人,回报社会,心中是无比激动,但又想到理想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差距,让我感到担忧的是自己的诶大学学来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能否真的在工作上游刃有余,学有所用。

大学三年里,我参加各种各样的歌唱比赛,不管是校园内还是校园外,不管是输赢,我只抱着一种学习一种锻炼的心态去,至少这是一种敢自我挑战的行为。除此之外,我还做过很多不同形式的兼职,发传单,做促销,做礼仪接待,家教,商演,代课老师,演出编排等等。我很喜欢这样充实的生活方式,这让我成长了不少。

大学三年,同样的时间,有的人顺利地到达了成功的彼岸;有的人站在原地默默地等待;有的人捶着胸口,惊叹时间飞逝,后悔虚度岁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我们不言而喻。

总之,在这短暂的三年里,我学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和做人、做事的常识,在这里留下了欢乐的笑声、成功的欢呼,伤心的泪水和苦恼的哀叹,同时也结下了珍贵的师生情、同学情和朋友情,这些都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很重要的财富!不管将来在哪儿,我都会把这些牢记在我的心里,我相信,经过这三年的积淀,我会带着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的期望和祝福,在以后的道路上走的更有自信,更顺畅!同时也希望老师、同学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顺顺利利!希望师院的明天会更美好!

大学生活感悟总结 第2篇

军训生活心得感悟总结篇1

逝者如斯。八天,整整过去了八天,军训生活已接近尾声,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这样有意义的一课,也将会影响到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要用心去对待,对待我们现在拥有的每一刻幸福时光,有始有终的将军训进行到底,为多姿多彩的军训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

还是同一个九月,可是此时,却是不一样的心情,我们已经坚强的长大,我们学会了顽强,学会了吃苦,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律己......被晒得黝黑的面庞上,绽放的是丰收后喜悦而甜美的笑容!

明天的会操,我们会全力以赴,不管结果如何,最重要的是我们曾经努力过,拼搏过,所以,我们不后悔,也没有遗憾。展望未来,看: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

虽然和教官们相处的时日不多,但那种亦师亦友的情感,却让我们难以割舍,我们对教官的感言无从说起,千言万语,化做一句:“亲爱的教官们,你们辛苦了,我们永远感谢您,想念您!愿你们永远健康平安!”

军训生活心得感悟总结篇2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军训的生活便是书中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军训的生活便是戏中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军训的生活便是画中夺目的颜色。的确,几天的军训是短暂的,但它给我们留下的美好回忆却是永恒的。五天军训七天回家睡了一个长觉,而这一觉醒来,望着艳阳高照的窗外,忽然觉得,军训,就如梦一样,匆匆地来,又在我没有细细品味那份感觉的时候悄然而逝,就好象徐志摩说的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几天的疲劳在肩头隐隐告诉我,已经结束了。很累,而且有酸酸的感觉。教官走了,那么匆匆,却留给我们深刻的回忆。

阳光照进来,落在堆在角落的军训服上,军训的记忆一股脑全翻了出来,我在呆呆地想着,想着那整齐或凌乱的踏步声。军训究竟带给了我什么,有吗?唉,军训,真像一场梦啊!记忆已经在疲劳的压迫下变得愈发模糊,对于军训,我能说什么,是从崇高的为保卫祖国而刻苦训练来说,还是充斥在这期间的铁骨柔情。当然,这些都是值得回忆和怀念的,但是否还有更重要的呢?

其实我觉得军训几天,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站军姿,走正步,练队形。而是在磨练我们一种意识,一种吃苦的意识,一种坚持的意识,一种团结的意识,一种遵守纪律的意识!其实这些已经太多太多,足以让我们一生享用。

军训生活心得感悟总结篇3

谈到军训,由陌路到相识,再由结识到后来的依舍难分,经历了一个虽短暂却不缺乏情趣的阶段。现在依旧是品茶之味,似挽余香。

刚开始,懵懂的我只认为军训是由“热”,“苦”,“累”三部曲交织汇编的一篇愁苦乐章,任我怎样的修改其乐符,弹奏其旋律,也无法将其转奏为一篇和谐乐章,更无法舞动出那属于自己的美妙旋律。

初到这一片陌生的土地,心中自有许多的放不下:放不下家乡的每一片土地,放不下家中的每一位亲人,放不下故土的一草一木;放不下母校的青树绿草,放不下三年的师恩难忘,友谊情深。怀着如此多的困扰在这儿也无法渲泄,而让我一向头痛的军训却解救了我,也许是我对这种军训的情有独钟,也许是怕做不好受到教官的处罚。总之,训练的时候,虽不是心中了无杂念,但却也是一心一意的训练,将所有的烦恼抛之脑后,也没有一丝的伤感,甚至觉得很好玩。

大学生活感悟总结 第3篇

关键词:创新型研究项目,西部高校,建议与总结

中国西部地区疆域宽广占地面积681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1], 生活着我国约1/4的人口, 但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 经济科技发展速度较慢, 是我国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开发的区域。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创新也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为解决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教育创新问题, 旨在提高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型研究项目的实施则显得越来越重要。

大学生创新型研究项目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2]。通过开展实施计划, 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 改变目前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 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推广研究性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 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 建设创新文化, 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3]。

在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之前, 日常专业课学习大多数是理论知识的传输, 课程中的实验教学在西部高校往往因为人员多和实验经费器材紧张而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一定程度上比较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缺乏严谨的科研思维, 对很多重要的试验技术方法也只有浅层的认知。而创新型研究项目是一个小组自行查阅文献、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设计实验、完成相应技术操作的过程, 遇到困难需要我们独立去查阅资料解决。这给了我们很大的自主性, 使我们的思维不受限制, 既锻炼了思维, 又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又给我们自主的探索与创新提供了空间[4]。

大学生创新性课题虽然能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但是对于西部地区高校的学生来说, 如何申请和做好创新型研究课题, 还是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本文是笔者在吉首大学 (湖南西部的一所大学) 指导与做创新性课题申报时的经历, 其中将主要指出与分析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且总结申报创新课题的收获。

1 申请课题时所遇到的问题

1.1 学生缺乏科研能力与热情

因为所接触的层次有限, 自小学以来很少有学生能接触科研, 科研方面的某些知识与传统的考试关联不大, 所以学生很少学习了解这些课题方面的知识, 所以在接触课题时, 难免会出现无法应对课题的现象。同时, 大部分同学对于科研的热情不大, 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去进行科研, 甚至有同学认为这是那些“学霸”该做的事情。

1.2 学生缺乏创新精神

现今的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处于接受教育阶段, 缺乏对知识的运用与深层思考能力, 缺乏自我创造、创新精神。所有的新的理论与创意, 都是在现有的知识与背景下创造出来的。这就使得大学本科生在申报创新课题时, 很难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是什么。

1.3 组员间缺乏沟通力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 抵得一个诸葛亮”!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 人多且精, 有利于集思广益、及时发现问题与快速解决问题, 避免一个人时的思维局限。而对于习惯了个人应试考试的大学生, 如何与其他组员沟通好,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项目组沟通不到位, 造成浪费大量的时间在如何写申请上, 且用句不够精炼。

1.4 准备材料不认真

这个问题很严重, 主要表现在: (1) 有的组员在准备自己模块的材料时直接将网上搜取过来的资料复制在报告上。 (2) 每次组员讨论的时候从不发表任何意见, 使得努力的人对其产生误解, 不利于小组团结。 (3) 准备材料时应付了事, 随随便便。

2 对应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2.1 建立完善的宣传及鼓励制度

缺乏创新及科研能力, 实际上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的接触面有限, 有限的视野及知识面。所以作为西部地区高校应加大对学生自我兴趣和知识探索的宣传力度, 同时也该建立足够的科学交流或是比赛平台, 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 这样就不仅能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 也能激发更多同学的科研热情。

2.2 鼓励学生应多参加交流或是学术团队

大学的“大学”不仅仅体现在学更多的知识上, 也应体现在各种综合能力的提升上, 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是现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交流会不仅能让一个人学到更多的知识, 还能锻炼一个人的交流沟通能力, 而学术团队更能锻炼团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能力。西部地区高校应给予参加交流活动与学术团队的同学一定的奖励。

2.3 指导老师需加强人选的考核

并不是所有的“学霸”都适合做课题, 也不是所有的“学渣”都不适合做课题, 做人做事,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看一个人用不用心。指导老师应该对有意参加项目组的同学进行一定的考核, 这样既能让指导老师今后有更多的精力指导项目组成员的知识学习, 也能让项目组成员有更多的时间准备自己负责的模块。

3 收获总结

3.1 课题研究需要面临孤独、有毅力、默默奉献的精神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下就能成功、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 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 都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地努力。一些学生认为搞课题研究又苦又累, 还很难搞出名堂, 但我认为参与课题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 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如果心浮气躁, 急于求成, 课题研究是很难有所收获的, 更难体会到精神方面的充实与情感上的满足。

3.2 选一个好的课题是课题研究的良好开端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一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学习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还要“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我们学习的内容, 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 凡事从点滴做起从, 小现象, 小问题入手, 以小见大。“实”就是现实, 课题现实, 研究现实, 结论现实, 不是一味的没有根据的猜想。

3.3 自我管理是课题研究有序进行的必要保障

(1) 我们首先成立了课题组, 对课题内容进行了分析, 拟定了课题研究方案, 并讨论确定了课题的内涵和研究目标。

(2) 查阅大量资料文献, 并集中学习了高等数学、创新教育和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内容, 使课题组人员更新了观念, 提高了思想认识, 明确了实验的目的、意义和操作过程。

(3) 课题组成员要多研讨, 相互交流经验教训, 在不断的反思与借鉴中, 拓展作业革新的新思维新空间。

3.4 善于积累、不断反思是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的关键

原始资料应及时记录, 到需要时再去回想、收集, 则不会因为忘记了而烦恼。因此, 我们必须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做过的事情, 都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 让自己的研究留下痕迹。原始资料既是课题研究的过程资料, 也是将来科研活动成果的一种表达方式。以便于后面的不断反思和改进我们的方案和研究。

就目前的项目申报过程使我受益良多, 过程很艰辛但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做研究不是仅仅需要一颗聪明的脑袋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耐心。如果要给一个成功项目的公式的话我认为应该是:成功项目=2份聪明的脑袋+6份耐心+1份团队合作+1份好的课题。

4 结束语

通过对这次创新型项目申请, 我们发现了我们有了其他同学所没有的自豪感。别的同学在玩游戏的时候, 我们在搞科研, 别的同学在逛街时, 我们在搞科研, 别的同学在旅游时我们在搞科研。充实的生活给了我们充实感和幸福感。正是有了不一样的选择, 我们才有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生活。迎接创新型研究项目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事挑战, 生活中, 我们就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排除万难奋勇而前行!从现在开始, 我们将以科技创新为方向、以突破自我为目标、以为坚定的理想与信念为动力在科研的道路上迎难而上!西部是一片相对贫瘠的土地, 当上帝赐予你荒野之时, 就意味着, 他要你成为那高空中翱翔的鹰。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v LRfb Rjpb O7_KZ-Xsnlxz6b Hw IXjw Vg Hrjo9j CLJIk GB3i9zfrp E0Sj1ZLqxoso3J9c7RFvce R5ZQ9b Ju Qyvq[OL].百度百科.

[2]张兴群, 陈婷, 曹张军, 陈志刚.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契机培养创新型人才[J].纺织服装教育, 2013.

[3]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g ARo BPUg P89wyz Rs Yhpsm D8_ub Bc JMY6Bkd L1f-Tl AJIm T7VUmg Z6Uu CXu8hl Cebw8Ueit U_Xux2Ip6VN4i7a[OL].百度百科.

感悟生活 感悟生命 第4篇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又是人类文化的本体,同时也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标准科学地凸显了语文的特性。语言是生命之声,语言活动是生命的活动,语文课当然是极富生命力的课程。让语文课张扬生命的活力,充满生命活动的浓浓氛围,让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生命、感悟生命中如泉水汩汩流淌的生命血脉,是语文课程成功的关键。

新的课程观更加强调、凸显作为语文课程文本的开放性、生成性与多元文化特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具体探讨。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生话语权的获得

传统教育中教师被赋予“知识上位者”的角色,成为“道”的载体,教师居高临下的“谆谆教诲”成为教学事件中“表演”的核心,学生甘愿成为接受表演的受众。而新课标的理念让教师的权威遭遇解构,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单向传递的狭隘过程,而追求师生双方在对话、合作、探索中寻求共同理解,拓展学生主体性空间,在客观上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控制理念和手段,打破教室的“寂静”与“归一”,而倡导来自于学生方面的积极干扰和质疑。

教师角色的职能发生质的改变,由课程实施者变成课程创造者;由课堂管理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由知识供给者变为资源提供者和意义构建的辅助者、去掉教学中王者尊严、权威意识,以更多的对话协商、支持与合作,代替以往的灌输、控制和专断。教师自己成为与学生相连接的一部分,忘掉自我,而关注对话本身。教师角色转变为基于主体间的、人格化的、具有很强反思能力的新型权威。

学生真正拥有和掌握了话语权,他们会主动沿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提问,作出多角度、多层次、充满个性色彩的解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充分展示自己的感悟,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同时学生们也期待教师成为交流中的一员,加入他们真诚、自由的对话与沟通。师生关系的重新调整影响着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权威的再生与重塑。

二、文本解读中的生命交流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书本,应该向生活经验开放,向自然开放,向人类命运、人类道德、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意识开放。教学内容的来源也不应再局限于大纲、教材,而应向教师的人生经验和学生的成长经历开放,向科学前沿开放。

从教学过程看,将学生看成开放性的存在。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已有童年的梦,少年的情,有众多日常经验和知识的积淀,在他面临新问题时,帮助他对问题进行解释,进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学生学习的过程,即是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有强烈的主观性、个性化色彩。从这个角度出发,任何教学都不能片面地、孤立地、预定地看待学生的存在,否则就会束缚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引导学生反思来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美国后现代课程论者多尔认为:世界知识不是固定的在那里等待发现的,只有通过反思行为才得以不断地扩展和生存。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之带动无知者,而是共同寻求真理。

语文课程中的文本有着鲜活的生命色彩,有着作家生命意识的自我投射。文本的解读,正是读者和作家两种生命的心灵对话,生命韵律的碰撞、交流、契合、共振。读者和作者穿过生命的隧道、时空的桥梁,得到整合与交融,作家的个体生命意识和读者的生命意识交叉、融合而产生火花。每个学生带着鲜明生动的个性色彩、品格差异,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作家,读懂作家,达到心灵与精神的沟通,巧妙地穿过岁月的积尘,活泼地跳动着生命的旋律。

学生将文本的解读作为一种愉快的旅行、体验,去触摸生活,去进行一种角色体验、生存体验、情感体验,去激活他内在的情趣感悟,唤起生命冲动,渲泄深埋于心中的游戏心理、纷繁复杂的种种情感以及难以实现的种种幻想与夙愿。文体的阅读过程是作家、教师、学生在审美领域的生命交流。

三、对话的平等化的完美体现

新课程提倡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关系、“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主张发展学生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现代对话理论要求建立的对话,第一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对话,教学参考对文体的解读不存在权威性,文章在解读前,其意义处于未决状态,是潜在的、不确定的,师生都可以向文本质疑,在精神理念上与作者对话。第二是平等互动的对话,师生互相尊重对方的读者权利和地位,允许有意见分歧、看法的差异。学生的读者权利在阅读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学生成为课文空白处的补充者、课文矛盾处的质疑者、课文错误处的发现者、课文余兴处的回味者……第三是能够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对话。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激情,引发师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氛围,让学生敢讲、愿讲,溅起对话的波澜,产生碰撞的火花,让课堂成为心灵交流和思维碰撞的动态过程。教师不仅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同时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对文本的见解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对话中,在双方心灵互动时,真正实现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唤起灵魂,用智慧培育智慧。文本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作者所体验的生命情感,无论欢乐、无论悲伤、无论振奋、无论消沉,都包含着对生命的深切感悟。平等的对话可以让学生真正领悟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悲伤与欢乐,可以和作者在零距离对话中互相倾诉、倾听心灵的话语,可以宣泄压抑的情感,可以从他人(同学、老师、作者、编者)的领悟中得到更多的相同、相似、相反、相悖的理解与体验。在全方位的交流对话中,寻求共同发展兴的趣点。关注生命、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的空间,再也不要发生花无数时间学习语文而最讨厌语文,读很多鲁迅作品而又最讨厌鲁迅作品这样令语文界震惊和反思的事件。

学生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是一个个有活力、有尊严的个体存在,而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正滋润养育着千千万万鲜活生命的个体。让语文课程张扬生命勃勃的生机与活力,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是语文新课程改革赋予每一个教师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魏国良.现代语文教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大一学习和生活总结与感悟 第5篇

时间就是这么的快,考试一结束,我的大一生活也就这样对我说拜拜了,但是一直在思考这一年我学会了什么,我又得到了什么?

当初怀着一颗好奇和期待的心,我步入大学校门,眼前的一切都好陌生,当唯一的亲人踏上返程火车的时候,我留下了眼泪,是一种不舍,也是一种莫名的孤独,毕竟在这,我一个人都不认识,晚上,躺在床上,静静地想像着我未来的生活。

经历了漫长而又短暂的军训生活,迎来了真正属于我的大学生活,找不到节奏的我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漫无目的的跑啊跑。看着别人可以轻松自由的随便就找到话题,他们聊的好开心,我只有独自的一个角落,每天说话给自己听,也许我就是个慢热的人,后来我终于是融入到了我们寝室的大家庭中,大家每天都好开心的,总算是让自己摆脱了一些孤独感,而后开始学习,参加一些学校的社团活动,高中到大学,地狱与天堂的转变,新的教学方式,一切都不再那么循规蹈矩了,大学是一个靠自制进行学习的地方,没有老师的约束,一切靠自己自觉,因此,我荒废了一些时间,不过还好没有挂科,在这期间,我还学习了跳舞,以前总是看着别人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梦想着自己也有这么一天。后来,我做到了,我很高兴我做到了,我敢展现自己了。这绝对是一大突破。哈哈!

很快,过年回家,团聚,饭局,看同学们在一起说笑,我有种说不出的的失落感,后来匆匆离开了,也许是因为见到了他,害怕内心深处的那份悲伤会更严重吧!

就这样的我,又一次挤上那该死的火车,我又来到这梦想的殿堂,又是难熬的时期,似乎比以前更加孤单了,寝室的姐妹们很少聚在一起玩了,她们有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而我似乎迷上了上网,是打发无聊的时间,还是打发无聊的时间,大学!!学习压力不小,动力却不大,我这个年龄层的人普遍有厌学的现象,我也一样。但我必须的学,这是我的选择,所以每天都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想学又不爱学。

大学生实习工作感悟总结 第6篇

2、要学会跟竹子一样的做人,与各部门保持互惠互利的行为,努力和最不容易搞好关系的人搞好关系,这样才能在复杂的职场中顺利进行工作。尤其是我们在企业工作,在对待上级、平级、下级必须得罪一级的时候,我们必须优先保证上级和你的平级的利益,然后才能善待你的下级(在保证不伤害下级利益的前提下,站在企业的位置为员工服务),这样才能把行政人事工作做好。

3、对于首次参加工作的我来说, 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习、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充实自己。保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不断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注意收集各类信息,广泛汲取各种“营养”。并且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积极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戒骄戒躁,争取在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更优异的成绩。

4、要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在工作中不但要发扬自己的优点,还要客观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更进一步注重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不断在工作中学习、进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公司的工作,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社会实践感悟总结 第7篇

4.1 成员实践感悟

这次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为即将参加成考的学生们志愿授课,为他们提供一个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的平台。

对于我们本科生来说,这也许是第一次把自己真正当做一位独立的、能够参与社会交流活动的、能与陌生人合作开展实践工作的成年人,这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行为”。我们在这里正式的独立面对“社会”,用自己的身体真切的感受着社会的丰富多彩、变幻莫测,迈着小心的步伐,努力的融入自己,面对真实。这是我们迈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摆脱依赖和懒惰的一步。值得高兴的是,我们成功了。

面对这次的实践活动,绝大多数的实践团成员都在自己的脑海中勾画着即将会面对的人和事。成人高考,我们要教的是阿姨叔叔们吗?我们准备的材料不充分怎么办?万一被问到了不会怎么办?万一课上很沉闷怎么办?这是成员们的普遍性疑问,而这些疑问也反映了一些事实:第一,现在的我们并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位成年人,一位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第二,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对一些突发事件作出相应的、恰当的处理,一旦遇到意料之外的事会不知所措;第三,我们会对我们的社会行为感到担忧,但这也说明了我们还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心。

到了真正要开始上课的时候,团员们才了解到学生们和我们的年龄其实差不多,只是比较早的脱离了校园生活,也比较早的踏入社会工作。无论是语文组还是数学组、英语组的小老师们,都错误的估计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导致上课时学生们反映不佳。不过在之后的几节课里,大家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安排了相应的课程计划,比较好的完成了此次实践任务。

实践初期,大家普遍都是以完成此次实践任务为目的,丰富自己人生经历。但慢慢的,在和学员的交流中,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学员们期待知识的目光里,大家的初衷都发生了一点点改变。不再功利,不再逃避,大家都真正的把自己摆在了一名老师的位置上。我们体会到当老师的艰辛,感受到当老师的责任,沉浸在教学中,体味着快乐的味道。

4.2 实践总结

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教育意义却远没有结束。它让我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上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丰富了自己的社会经验。我们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前期备课不够充分等。不过在实践过后,这些已不再是问题。

慢慢走感悟生活书写生活 第8篇

一、走进自然, 书写美文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景物, “世界是美的, 生活是美的。美是存在着的!”日出日落、春去春来、云飘雪降、山海湖泊、城镇村落、街道庭院……它们都值得我们去感受生命的美, 感悟自然的哲理, 用诗的语言去讴歌, 用理性的文字去张扬。

重庆是有自己鲜明风格的一座城市。山环水绕, 别有风光。长江和嘉陵江在脚下永不停歇地奔腾, 铸造出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春天有繁茂的花;夏天有暴烈的阳光、多变的天气;秋天有连绵的雨、阴霾的天空;冬天有大雾弥漫城市上空。

景观近的有美丽的山城夜景、植物园、朝天门、重庆人民大礼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远的有大足石刻、丰都鬼城、武隆天坑、长江三峡……

学校小小的校园里一年四季, 依次绽放着香远益清的腊梅, 艳红的山茶, 鹅黄的迎春花, 晶莹的白梅白玉兰, 白中带紫的泡桐花, 紫红的九重葛……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这是大宇宙之美;诗人华滋沃斯说:“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出的那样深的思想。”这是小事物之美。无论世界大小, 一年四季的山城皆有入文之景色, 用笔记录下这富有诗情画意美的生活就是作文。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 而就是生活本身。”我指导学生们走出家门, 用心去观察自然, 春赏南山花、校园花;秋读连绵雨;冬品雾;夏晤树会江。描写重庆的青苔、小巷、冬雨、夜景、青山绿水……

一花一叶皆世界, 一草一木总关情。草木无语, 但阅尽世事沧桑。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无不充满智慧, 深蕴哲理, 富有灵性。崇尚自然, 亲近自然, 融入自然!引导学生放下一切杂念, 怀着一份淳朴, 带上一份纯真, 用一颗感悟的心, 走进自然, 与山川草木对话, 在自然中放飞心灵。“取”自然之景, 让自然与心灵碰撞, 撞击出思想的火花。从自然之“象”中获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启迪。

学生洪靖说:“家乡的八月, 太阳控制着整个天空。河面水气氤氲, 倒映着强烈的日光。树木的叶子也烤焦了, 空气里弥漫着那种热得让人窒息的味道, 不再有鸟儿清鸣, 清风拂面。即使偶尔有阵风也卷着焦叶。茫茫夏日, 骄阳当空, 鸟耳觅食也要避开晌午时分。蝉, 却只有蝉, 一种只有拇指般大的小昆虫, 一直贴在树干上, 迎着地阳光, 拂着热风, 仍无休止叫着。它的呐喊, 喊出了对生命的热爱, 也向这世界证明它们曾在这世上活过, 哪怕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从此, 我再也没有厌倦过蝉鸣。不屈的生命不一定要有一个强壮的载体, 只要它的生命真正高贵, 就算小如蝉, 又有何谓?”

邓盈潆在《夏天的味道》中写:“天空依然是那样明亮, 镶嵌着亮金色花布似的云彩, 点缀在半空的是若隐若现的金边, 那是夏天的感觉。只有夏天才拥有这样不暗淡的天空。在鸡鸣起舞的清晨, 就已亮透半边天。突然天空灰得像哭过一样, 转瞬间一颗颗雨珠顺着大树上亮绿的叶片滑下来, 打在我的手上, 立刻烙下一个花印。瀑布般奔涌的雨水倾盆而下, 像花苞落在地上, 可一碰地, 就打碎成一粒粒飞溅的水晶。”吴冬羚感悟道:“春有桃, 夏有莲, 秋有菊, 冬有梅, 大自然让每个季节都别有一番风味。可是, 如果你注意看, 无论是万物复苏的春, 还是烈日当空的夏, 树叶枯黄的秋, 甚至寒风凛冽的冬, 青苔的身影从未消失过。岩石上, 大路边, 水沟旁……它顽强而自在地生长着, 一点点, 一片一片……只要有一丁点泥土, 一丁点水分, 一丁点阳光, 它就会扎根、生长、繁衍, 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顽强的意志, 坚韧的毅力。它, 是强者的化身;它, 是勇者的精灵。”

这些文字终于不再只有文字而没有景物, 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了。它充溢着“语言的美, 都表现出好性情, 所谓的好性情, 乃是心灵真正的尽善尽美。”走进自然, 决不是走马观花, 而要沉浸其间, 去亲身感受自然之可爱, 写出至情至性的真情作文。

二、体悟生活, 书写真情美文

台湾散文家琦君曾说:“写作贵在“诚”字, 有真心才会有真情, 绝不可为文造情。”要真心为文, 体验生活中真情真性之感人肺腑。学生只有把目光投向生活, 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才能不断撞击其心灵, 其心灵深处才能不断溅起色彩斑斓的火花。清明时节, 我请学生们回忆逝去的亲人, 中秋让孩子们写写团圆的家宴或寂寞, 让他们的笔下多一些真情。平日里, 让学生们在上下学路上多观察, 写写“在路上”的话题作文;在学校里留心, 写写“教室里的精彩瞬间”。灾害侵袭, 写写“我远方的亲人”;地震来袭, 书写“地震的那一瞬间”。时时让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让他们的心灵明锐而柔软起来, 能感悟师长父母们对自己的深情, 体会到世间最可珍惜的情谊:“这世间有人无限地珍爱我, 有了我他们活着才有意义;我也非常爱他们, 没有他们我就不能生活。”带着对人的无限情谊书写自己对生活的真情。

董聂华同学在作文中抒发对外公的忏悔真情:“外公在世的时候, 我一句话也没对他说过。只记得我很小的时候, 他便瘫痪了, 之后就一直坐在轮椅上。每逢我过年回外婆家, 总见他坐在家门口, 微微地对我笑。由于陌生, 我总是装看不见, 只顾亲热地和外婆打招呼。而他却总想说什么又咽回去了。六年级, 外公去世了。所有亲戚都回乡去为外公守孝, 他们跪在灵堂前带着孝哭得厉害。而我一点反应也没有, 表兄弟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 好象在责备我。外公下葬时, 我心中有几许说不出的惆怅, 他还没叫过我的名字, 心中也有说不出口的悔意, 我也还从未叫过一声外公呢。”

学生们从当初认为接受是理所当然, 终于到能铭感人间的点滴真情, 有了一颗感恩的心, 一份报答之意。真情在作文中渗透, 作文在真情中升华。

三、走进社会, 书写性情美文

重庆被很多人误以为是文化的蛮荒之地, 感悟重庆风土人情, 会发现它不仅是有自己鲜明风格的城市, 更是一座充溢着文化气息的城市:既有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 又有平淡从容的生活韵味。

古有不忍国家割让城池, “乃自刎以头授楚使”, 向楚王致歉的巴曼子;有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抗清名将重庆忠州人秦良玉。近有二战中, 不畏日军大轰炸坚持抗战的“陪都”精神;亦有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与黑暗的殊死搏斗坚毅不屈的红岩精神!

巴渝儿女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 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 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大山大川铸就了重庆男儿热情似火而又坚韧豪迈, 女儿柔情似水而又英气勃勃。

重庆人文精神如此丰富, 将身边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作为鲜活的教材, 怎么没有滋养孩子的心灵的甘露呢?

清明之际, 我引领学生去祭扫离学校不远的巴蔓子墓, 回味巴蔓子精神;抗战胜利纪念日, 我引导学生回顾历史, 感悟抗战艰辛;重庆旧房大拆迁, 我便组织孩子们走进小巷, 爬上石梯, 将重庆的历史镌刻在心间。

王林佳同学在《短松岗》一文中这样写道:“千年前, 一位英勇的将军被葬在这山冈上, 矮矮的松柏守侯在他的身旁, 静静地摇曳着……将军也安详地与松柏休憩在一起……他, 就是战国时巴国的将军巴蔓子。用性命来承担责任, 偿还承诺。百姓们清明时分络绎不绝地来为将军祭扫……百年后, 来往于此的人渐少, 偶尔有……如今, 短松冈已不再如同从前。那些苍劲刚毅的松柏, 那些守诺尽责的松柏, 那些已将根茎与将军连在一起的松柏, 已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消失, 幸好将军的墓还依旧。

但留下的却只是将军的遗憾与悲凉。墓前只留下一条被两边房屋阴影重叠遮掩的小巷, 将军的墓也因年久失修而部分坍塌。目前不再是苍劲的松柏, 车水马龙的街道也不再给将军一份宁静。人们似乎已经忘了将军, 忘了给将军祭扫的职责, 更忘记了他们应该继承的将军身上那份对责任的承诺与信守。他们说记得将军, 却将他的墓冷落在一旁;他们说将军是城市的象征, 却未真正地传扬将军的信念。

让人不禁叹道:‘将军墓前巷道深, 两旁尽是无目人。碧血曾溅短松冈, 却得冰心墓中存。’”

重庆精神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升华了学生的年轻生命, 诠释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虽然见解尚浅, 但加以时日, 其熏陶之效当可拭目以待吧。

感悟生活感悟爱 第9篇

美好的爱情可以刻骨铭心一辈子,但未必能带给自己一生的幸福:合适的婚姻未必能带给自己一生的激情,但却是幸福一生的源泉。

吸引力不等于一见钟情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带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爱情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情感现象,人们渴望爱情,甚至为它生,为它死……

爱情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同时也是文学作品描写的主题。生活中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情人节等,无不包含着团圆之意;时尚青年创造的光棍节,其实也是人们对爱情渴望的一种显示,而传世的众多爱情名篇、名曲无疑是最好的诠释。

但是,究竟何为爱情,却一直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是这并不能阻拦人们去追求,去感受。一个“情”字,带给人们的或是悲欢离合或是喜庆团圆,只有当事人才能感受它的刻骨铭心,这时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描写得再美好,也不能真切地表达当事人的喜,再痛心的抒发,也不能确切地传送当事人的悲。爱情,更多的是人们的一种内心体验。

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

我们常常会听到“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爱情誓言,同时我们也常常会看到“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婚姻描写。为什么人们不调换过来描述呢?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

实际上,这是由于爱情和婚姻各自的本质所决定的。在爱情中如果没有爱则不能称之为爱情,但婚姻的建构仅有爱是不够的。也许人们选择婚姻有些类似于选择股票。谁也不能担保自己选择的股票一定是优股,但是,我们选择股票之前尽可能充分地考察上市公司的背景,至少增加了此股为优股的几率。

在我们选择婚姻的时候,冷静,客观,理智地分析,虽然不能担保婚姻一路顺风,但至少我们在驾驶婚姻这叶小舟的时候,心中能比较清晰地知道能不能扬帆起航,能不能远航迎接大海中暴风骤雨,险风恶浪的扑打;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是否两人能相依相偎享受飘洒的阳光、天际的风景与飞舞的海鸟……

寻找幸福婚姻的真谛

真正爱情的产生是不以人的意志力强弱为前提的,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但重要的是,两个人具备怎样的条件,如何经营,才有可能有适宜的婚姻。

从心理学角度看,建构合适的婚姻,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化三个方面。

从生理角度看——

美貌与性吸引:一见钟情更多地缘于外貌的吸引。也许男子更容易被年轻美貌的女子所吸引,其他条件常常忽略不计,但是,假如婚姻缺乏其他基础,婚姻中不稳定的几率会加大。假如婚姻中没有性,或性不美满,婚姻的质量及稳定性会大打折扣,但如果婚姻中只剩下性,那么婚姻的质量和稳定性也就可以预知了。

双方的性格:人的性格各不相同,这里的性格指脾气秉性,大体上分为四种类型:急躁型(胆汁质),乐天型(多血质),冷静型(黏液质),抑郁型(抑郁质或称神经质)。

急躁型(胆汁质)的人开朗,意志坚定、独立,果断坚决,自信,但好发号施令,冷漠、专制,顽固,易怒,是生来的领袖,属唯我独尊型。

乐天型(多血质)的人快乐,积极,热情,健谈,风趣,是大家的开心果,但做事常会有始无终,健忘、爱夸大,善变,易怒,多言多语,不爱拘泥于条框之中。属吃喝享受型。

冷静型(黏液质)的人随和、冷静、耐心、可靠,是倾听者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关注别人,避免>中突,但又过于保护自己,遇事会退缩,比较自我封闭,属于优柔寡断型。

抑郁型(抑郁质)的人,安静、富有理性,感情细腻,做事考虑周到,时间性强,但敏感,孤僻,常把问题看得很严重,并且悲观、缺乏安全感,受负面影响大,属孤僻理智型。

在选择朋友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自然地会倾向于喜欢某种性格的人,其他类型的人就不会那么吸引我们了,但是同时我们也应当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脾气秉性是天生的,可塑性是极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改变任何人,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脾气秉性和得来的,加强了解,多一些接纳与宽容,也就多了一份和谐。

从心理角度看——

双方人格:人格具有稳定性,如果双方以人格相似性和互补性为基础相结合,一般能使婚姻平稳而幸福。女子太情绪化、太任性、势必影响两人的沟通,影响两个人的感情,因为任何人容易委屈一时,不易委屈一世。再有,假如女子太过看中男子的能力,忽略了对方的脾气秉性,日后也许这个女子少不了暗自垂泪。

价值观念:每个人的成功标准不一样,幸福满意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夫妻双方对人生,幸福,成就的看法等核心价值观念势必影响婚姻的稳定性。

从社会化角度看——

结婚动机:两个人因爱而结婚,幸福的感受肯定大于因出身、财产,权力为目的的结合。

家庭背景:原生家庭是指个人从小长成的家庭。原生家庭影响个体人格成长,人际关系,管理情绪的能力,甚至未来的家庭和婚姻。其影响因素有家中排行、成长背景和内在誓言。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家庭背景对双方婚姻的影响力。家庭生活经历相似、父母文化背景相似,夫妻双方在处理问题方面无论思维方式还是所采取的行为方式肯定一致性程度高,沟通也更畅通,因此,“婚外情”出现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是不是只要具备上述合适的婚姻条件,就一定会家庭美满幸福呢?其实,这只能说明组成家庭先天条件不错,但如果不注意平日的呵护,浇灌,也难以长成参天大树。假如先天条件虽然不尽如人意,但用心真诚地去呵护,浇灌了,也许比起先天条件好的种子,会长得更加枝叶繁茂,郁郁葱葱。

幸福婚姻的真谛是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婚姻中无条件的爱是重要的,婚姻需要用心经营。

当我们拥有更专业的知识,更好的自我价值体现,更好的个人成长,也许我们的幸福感更美妙。其实,追求的过程就是感受幸福的过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大学生活感悟总结】相关文章:

大学生活总结及感悟06-18

大学教育感悟08-12

大学生活感悟范文05-29

感悟大学生活范文05-31

大学生活感悟诗歌07-08

大学军训感悟06-17

大学生就业感悟05-16

大学生劳动感悟08-27

大学校园生活感悟07-08

我的大学生活感悟08-02

上一篇:论价值议论文600字作文下一篇:物业维修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