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县基层教育调研报告

2024-07-23

蕲春县基层教育调研报告(精选10篇)

蕲春县基层教育调研报告 第1篇

蕲春县农村基层教育调研报告

【引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永远都是一个时代的主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服务作用和引领功能。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教育问题逐步突显出来。

中国是教育大国,有近2亿青少年儿童在上中小学,其中2/3是在农村。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着力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得到加强。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为了生计和脱贫致富,有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打工。随着外出打工农民的增多,“留守儿童”就成了农村学校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孩子在缺少父母引导、关爱和教育的情况下,面临着许多社会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他们未来的成长、学习和生活,也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

在寒假期间,我对我的家乡蕲春县的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了解。并对农村的教育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分析,也为农村的教育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蕲春县农村留守儿童及教育现状

蕲春县是湖北省的十大贫困县之一,经济比较落后,大部分地区属于农村。下面以蕲春县狮子镇为例介绍一下蕲春县农村留守儿童及教育情况:

(一)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也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中国青年报》曾评论农村留守儿童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的群体。

我发现狮子镇大约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在家读书。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和思想变化。此外,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

优秀的不到20%,80%以上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有的上课时间溜出学校上网。

(二)教育现状

在狮子镇河口小学,很多高年级的学生连最基本的26个字母都不能够默写出来,六年级的学生竟然不会朗诵三年级的英语课文。在很多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自身的努力还不够,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学校也负有很大的责任。比方说,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但是,很多学生都表明他们三年级根本就没有上过,有的学生是从六年级才开始学习英语。即使是这样,老师也不能够很好的给他们上课,因为老师的水平不够。从河口小学的英语教学情况来看,不难发现,蕲春县农村基层教育现状。

狮子镇中学一所和小学10所。然而,有着两万人口的狮子镇,体育设施和文化设施却基本没有。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制约蕲春县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硬件资源的购置和使用,教师资源的获取及培训。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学校无法装置较为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这些本应该成为教育方面较为重要的学习或实践环节无法在落后的农村实现。

同时,由于绝大多数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低,工作条件也比城市教师差,就我们村河口小学的7位老师来说,他们的平均工资不超过800元/每月。所以,高文凭、高素质的教师都奔向了大城市,致使农村中青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授课教师的素质不够高,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这就使得他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能“照本宣科”,所传授的知识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对于一般的农村家庭,子女教育的压力主要来自初中以后,即高中与大学阶段。农村家庭收入普遍低于城市家庭,一个家庭的基本收入一般低于10000元,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一般是务农和外出打工。这点微薄的收入除去家庭基本开支,根本不足以支付一个大学生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家庭子女在2个以上,这更是加重了家庭的负担。

(二)家长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

在蕲春县农村地区家庭教育观念落后,还有很多家长信奉“棍棒出孝子”的说法,有的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时选择了“骂或者揍他一顿”的选项。孩子的教育方式经常是打骂、惩罚孩子,很大程度的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还有的家长则选择了“不理睬不和他说话”的方式。

此外,许多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依旧停留在“孩子得了高分就是学得好的表现”,其他的一概不重要,而这正是与素质教育相矛盾的地方。许多学生因为得不到高分而得不到父母在学习方面的支持甚至不得不辍学,还有一部分只知道学习,不做家务,性格、兴趣都无人引导。

从而看出,农村家庭教育几乎不符合青少年心理学的要求,不能满足成长期的青少年情感需要。

(三)教育资源匮乏

教育资源是指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等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

从整体上看,蕲春县农村中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图书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场所极其缺乏。比方说,毓华中学虽然有图书馆和实验室,但真正用到的时间并不多甚至没有。图书馆的图书几乎是摆设,难得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设备简陋,几乎不能做实验,它们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

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他们由于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从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致使农村学子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此外,从蕲春县来看,农村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文化底蕴差,大部分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功课。同时,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较少,许多家长闲时不是看书读报,而是沉浸于喝酒、搓麻将、打扑克,给子女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影响。

解决蕲春县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建议

解决蕲春县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蕲春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把农村的经济实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农村教育问题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然而,农村的经济水平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较大程度的提高。针对当前蕲春县农村教育出现的问题,现将有关建议汇总如下:

(一)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与引导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直接教育,导致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感情表达、性格培养等多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缺失。学校应该在建立健全学生家庭基本档案的基础上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各个班级的老师要定期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关注。

(二)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政府要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相对于城市先进的教育硬件设备设施来讲,农村的教育硬件落后很多,许多城市的中小学都早就配备了先进的液晶屏电脑,但是在蕲春县农村学校连最起码的老式台式机都没有。只有加大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才能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教育硬件缺乏的问题。

(三)加强农村教师培训

要想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培训从专业水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去开展,有计划、有规律的开展,力争做到覆盖所有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抽取每个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再由他回到自己学校进行全校教师的培训。同时,可以派一些优秀教师去城市学校学习,吸收城市教育的先进理念,在将城市教学理念、方法掌握的基础上,再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可以通过农村教师资源的扶持政策,将城市优秀教师交流到农村进行短期教学。让农村学生也享受高水平的教学,同时也带动其他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四)开展助学活动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许多家庭为子女教育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开展助学活动可以缓解一部分家庭的教育负担,从而减少农村儿童的辍学率。继续加大对寄宿制、半寄宿制学生的补助力度,扩大享受补助的学生人数。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助学基金,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

2011年2月20日

道路一班何立

蕲春县基层教育调研报告 第2篇

今年以来,我局狠抓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建设项目,切实贯彻落实省市相关的文件要求,扎实开展我县居民健康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工作,大力推进我县医疗机构信息建设项目建设。现将有关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情况

1.我县辖区内各医疗卫生单位都设立了相关的信息科室,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日趋完善,居民电子建档工作已完成相关的分解任务,电子建档数为319249份,电子建档率已达到58.47%。还有我县县级以上医院都已完成了智业的改造。

2.截止3月5日,我县已有县中医院、桃城社区服务中心及横口、桂洋、坑仔口、玉斗、石鼓、苏坑、仙夹、夹际、岵山等9家卫生院开始使用基层卫生新农合即时结报系统,拟定于4月1日前全县新农合定点机构全部实现即时结报。

二、存在问题和意见

1.我县医务人员有所欠缺,且素质不高,难以完成信息建设相关的任务和工作,市局可否考虑要求易联众培训人员对永春地区的医务人员加强培训。

2.基卫系统中新农合模块的药品库仍然用旧的医保的药品库,导致许多新农合可报销药品变为自费药品。

经多次向易联众和市局反应至今尚未解决。

3.基卫系统中新农合模块中打印的处发没有设臵为国家规定的格式,而是清单格式。

4.基卫系统中新农合模块没有电子病历功能。导致使用电脑开方还要使用手写病历。

5.基卫系统中新农合模块中没有将新农合和医保分开,只设定医保和非医保病人,导致新农合和医保数据会发生传递错误。

6.基卫系统中新农合模块培训时间安装过于短、仓促。而且该模块经常运行不畅。

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妇幼保健,电子表格与纸质表格不符。

三、建议

1.应建立由易联众牵头定期沟通制度,召集各县市相关项目负责人和信息管理员召开联系会议,讨论、收集关于此系统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

2.新农合名义补偿比,目录外药品补偿比等政府绩效指标要得到有效控制,新农合系统应有自动提醒功能,能自动显示每个住院病人的补偿比和药品比。当医生开处自费药品时,应有提醒功能。

第四、下一步计划

1、我们将加强相关的监管和督促工作,要求基层医疗

机构切实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2、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制度。要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细化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力求加快培养使用基层卫生人才。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组织乡镇卫生院医生到县医院进修,为基层培训一批多面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蕲春鼓书调查报告 第3篇

关键词:蕲春鼓书,艺术形态,说唱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调查报告

一、蕲春鼓书概况

蕲春鼓书是流行在湖北省蕲春县一带的曲艺形式。在蕲春民间多称之为“说书”, 也有叫“大鼓”、“鼓词”的。是一种以鼓、板为道具伴唱, 间或夹杂白话的民间艺术形式。鼓书的语言是以蕲春方言为基础、吸收武汉的语言特色, 经过锤炼而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艺术语言。在《蕲春文化志》[1]和《湖北蕲春民间文学》[2]中略有记载。它的唱词是以传古籍长篇大书、中篇古书, 和短篇小说以及日常生活中自编自演的时新故事为主。每场书的开头都有一个有趣的笑话或趣闻作为引笔, 5—10分钟左右。

蕲春鼓书的应用场合很多样, 主要是应用在城市的鼓书场和农村的婚丧喜庆、小孩满月、做寿、新屋上梁等各种场合, 是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地区演出场合、演出情况、观众身份、观众反映、收入、时间、表演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现在从事鼓书这个职业的多数是男性的中老年人。主要是因为演出报酬太低, 所以现在已经极少有年轻人去学习了。

二、蕲春鼓书的表演形态

说书人的说书之道首先讲究的是说书的姿势 (含道具的操作动作) 。其中还可以分为站着说书和坐着说书。其特点是:

站着说书时, 双脚一定要成丁字形, 身子微侧;右手握板时, 手肘上抬, 以板的顶端与肩齐的高度为宜, 切忌把手置于胸前握板击打;身立正, 头摆正, 眼平视, 切忌身子乱动, 头或仰或俯, 目光游离。坐着说书的姿势是:坐着说书时, 腰挺直, 头摆正, 目光平视, 双脚呈八字形, 要求坐如钟, 前后左右不能超过一步半。若说书人道具不规范或姿势不佳。人们就说“师傅没有教好”。因此, 姿势的正确与否、道具的规范与否, 是鼓书艺人说书之道的前提。据艺人们说坐着说书和站着说书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时都可以转换的。什么时候需要坐着, 什么时候需要站着, 视不同情况而定。

三、蕲春鼓书的唱腔形态

蕲春鼓书的唱腔无固定板式, 一直没有丝弦伴奏, 由演员自击鼓板伴奏。鼓与板是鼓书艺人的重要乐器, 通过轻重缓急地敲击, 形成或静或动, 或热烈或紧张, 或沉稳或兴奋的艺术范围, 将听众引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唱腔虽然是自由腔, 但是也有一些相应的规矩, 必须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之分。其中道白尽量以剧情和人物为模式, 例如在介绍事发的前因后果的时候必须是道白。但是在二人对话、两人相斗和谈情说爱, 这种有表现因素的时候, 运用的是唱白相串。其中说和唱的关系是:千斤道白四两唱。道白多用于点明和交代事物的关键部分, 唱腔则多用于抒发情感。除说唱外, 演唱者还要辅之以动作表情, “说、打、唱、演”四个字必须紧紧跟上。说唱与动作表情必须与鼓板的节奏相协调, 以增加鼓书艺术的整体感。

唱腔为以下三种模式:

四、蕲春鼓书唱词类型

按照不同的归类标准, 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十种类型:1.金戈类:包括“平”、“征”、“扫”的隋唐演义传、全唐传、全宋演义、元明清演义等。2.婚姻类:包括各种美图, 谈情说爱的故事等。3.公案类:包括历代案传, 如施公案、包公案、刘公案、彭公案、海公案等。4.武侠类:包括七剑十三侠、女侠传、剑侠图等。5.传奇类:例如烈女传奇、武当传奇、拍案惊奇等。6.小说类:各种趣闻小说等。7.善书类:如“济公传”“八仙传”等。8.笑料类:纯以笑料当剧本作的书签。9、书帽 (1) :一个艺人的心里要存有很多可以随机应变的书帽。10、神话类:封神演义、西游记等。

五、蕲春鼓书的伴奏乐器

鼓, 直径12cm, 高8cm。鼓梆为木制, 鼓面蒙黄牛皮, 旧时鼓书艺人的鼓都相对来说比较大, 而建国后艺人们用的鼓相对来说要小得多, 便于携带。

鼓板, 又称为云板, 长22cm, 宽6.5cm.一般是由紫檀木或者红木制成。是蕲春鼓书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鼓芊, 也叫芊子, 有鼓芊和鼓棰之分, 均为硬木制成。大鼓多用棰, 现在艺人都用小鼓, 因而也都用鼓芊。鼓芊长40公分, 略粗于筷子, 前端尖, 后端圆, 以前端击鼓。

醒木, 醒木是鼓书艺人的一种辅助道具。是一快长10 cm宽5cm, 厚3cm的木头。醒木的主要作用是:当听众注意力不集中时, 特别是听众在晚上听书要打瞌睡时, 用醒木在桌子上一拍, 可以让听众注意力集中到听书上来。

折扇, 鼓书的道具之一, 即是普通的扇子, 在表现书生、文人之类的人物时使用。

六、蕲春鼓书的流派

据《蕲春文化志》[3]记载:蕲春鼓书的南派创始人是柳敬庭 (1) 。北派创始人是丘长春 (2) 。诚然, 这种缺乏科学根据的记载, 尚不足置信。南派为腔北派为调, 正所谓的“南腔北调”。南腔, 用鼓板等伴奏, 唱的是自由腔调, 说唱长篇大书, 本着15个字的规则即: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轻、重、快、慢、声、表、演。唱腔在前文中已经有具体说明, 在此就不再赘述了。北调, 是用琵琶、三弦等乐器伴奏, 形同山东快书的演奏形式, 有固定的演奏模式和调子。但是传到蕲春之后就省略的丝弦乐器伴奏, 只保留了部分的唱调。

南派、北派鼓书各有各不同的敲击“套路”。就开场来说, 南派先响鼓后响板, 北派则先响板后响鼓。。南派的开场鼓没有规定敲击多少下, 运用的是“慢板—中慢板—快板”的鼓路子, 一般敲2—3分钟左右。北派开场鼓规定敲击360下, 不可短少。南派每本书开场时都有个“书签、书帽”, 既讲一个短小的生活中的小故事。北派一本书开场时有诗或词牵场。如:“善似青松恶似花, 花笑青松不如他, 有朝一日严霜降, 只见青松不见花[4]。

结语

蕲春鼓书曾经在1980年代的时候很受欢迎, 但是现在逐渐衰落了。很多艺人丢掉鼓板去挣大钱, 改行经商、学道士等等。一般从事这个职业的多数退休人员, 出自于爱好。在乡村多数是盲人, 似乎这是盲人的养活自己的一种谋生手段。但是很少有人听, 有些人甚至还嫌鼓板响得太闹人了。所以一般都在说唱半个小时之后就撤了, 现状很不乐观。现在从事鼓书说唱的人员也很少, 个别艺人也未正常活动, 只利用亲朋关系于春节前后, 自找上门说唱, 成了不速之客。乡村如此, 城镇更是槽糕, 城镇上只有鼓书场还在演出鼓书, 但上座率很低, 据笔者统计, 从2003年到2008年的6年间, 鼓书场的听众一次未超过60人。有时只有10来人。

在当今新的形势下, 蕲春鼓书已经不能吸引观众日益挑剔的眼光, 蕲春鼓书的生命之花如何绽放?如何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既要改造艺术形式, 也要在艺术内容上体现时代精神?如何把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摸索雅俗共赏的路子?蕲春鼓书如何生存发展?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蕲春县文化新闻出版志编撰委员会《蕲春县文化志 (1911——1986) 》, 2005年12月出版, 第170—177页.

[2]郑伯成《湖北蕲春民间文学 (下编) 》, 北京, 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年4月, 第355—366页.

[3]蕲春县文化新闻出版志编撰委员会《蕲春县文化志 (1911——1986) 》, 2005年12月出版.

蕲春县基层教育调研报告 第4篇

(一)抓创新,丰富活动具体内容

1、积极对接高校 “三下乡” 暑期实践活动。7月8日上午,福州大学机械学院走访了吾顶村20户贫困家庭,并发放油米慰问品;下午福大经管学院参观了湿地公园、吾顶村,到镇敬老院关心慰问老人并在吾西村村部召开座谈会,了解我镇美丽乡村建设。7月11日晚,镇党委政府联合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举办“美丽吾峰·和谐乐章”文艺汇演,近400名观众到场观看,通过现场向群众分发党务知识宣传单、填写征求意见表、有奖问答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及我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做法,进一步拓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渠道。7月8日起,广东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在吾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主要围绕柑橘黄龙病病因探究、花卉蔬果种植管理、慰问关心老人儿童、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开展活动。

2、聘请专家学者,举办群众路线教育专题讲座。举办一系列有镇班子领导干部、镇机关及村两委党员参加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群众路线相关知识专题讲座。4月28日,邀请县纪委副书记陈联琪,作了“坚持不懈抓作风,坚定不移反腐败”专题讲座,教育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7月7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夏辉亮给镇全体干部职工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主题为“如何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群众观念,自觉投身到教育实践活动中。

3、对镇村干部进村入户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结合实际采取新颖的方法进行解决。如,帮助枣岭村辜连丁城市永春网微信平台上进行募捐。针对全镇220户年老党员和困难党员的实际困难,上门送政策、送爱心;在进村入户走访过程中,向困难群众发放油米慰问品325户;针对群众白天忙于农活的具体情况,在一楼大厅设便民服务中心,并建立值班夜访制度,方便接访群众;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定了镇区整治及美化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2个民生项目先行整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解到相关责任人,认真抓好落实。

(二)抓建设,设计活动特色主题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依托湿地公园建设廉政文化园,以“漫漫人生路,走好每一步”为主题,以百廉图、百清图、廉政警钟、廉政棋盘、廉政小故事系列宣传板等形式,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人文景观和廉政文化相融合,使群众在休闲游览中感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成为廉政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三)抓整改,彰显活动实际效果

镇纪委书记派驻软弱涣散的吾顶村党支部,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加强分类指导,重点考察村班子工作情况、村干部履职情况,了解群众对村班子以及村干部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整改工作中,将学习作为一个主要抓手,提升村班子的理论水平和办事能力。对村部进行标准化建设,建立便民服务站,抓好村务公开、村规民约和村务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坚持村务民主听证制度,保证村里各项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加强与村俩委交流谈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从思想上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形成工作合力。

(四)抓提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依托吾顶村省级重点帮扶村、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优势,挖掘发展潜力,积极争取政策上优惠、技术上帮助、资金上扶持积极打好“国共亲兄弟,梁氏双豪杰”的名人品牌,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打造“名人故里,生态家园”特色美丽乡村。

1、注重引导农民种植生姜、茭白,发展生态茶园,提高茶农制茶技术,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2、村集体以40亩荒废柑桔园地折价60万元,入股泉州兴亿花卉公司,合作创建基地,年可增加村财收入6000元。

3、成立万通果蔬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种植生态果蔬产品,带动农民增收。

蕲春县基层教育调研报告 第5篇

蕲教发[2013]6号



蕲春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的

通知各中小学:

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蕲春县教育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主题词:改进作风 联系群众 实施办法 通知 二0一三年一月三十日

蕲春县教育局办公室 2013年2月1日印发

共印15份

蕲春县教育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廉洁型机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意见》(鄂发[2012]24号)要求,参照《中共蕲春县委关于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意见》(蕲发[2012]14号),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改进调查研究。建立局领导定点联系乡镇教育工作制度,每位局领导定点联系1-2个乡镇。局领导和股室(含二级单位)负责人根据年初工作重点和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调研计划,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和学校调研,主动走访一线师生和群众。调研以实地调研、随堂听课为主,注重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局领导到基层调研,一般不安排专门人员陪同。每学期局领导、一般干部到校听课不少于20节,家访不少于10次。

(二)精简会议活动。切实减少各类会议活动,根据工作需要能以电话、邮件等方式部署或以网站通告的,不再召开专门会议,以教育局名义召开的会议由局党委会批准,股室(二级单位)召开的全县专题性工作会议,须经分管领导同意后报主要领导审批。全县性教育工作会议一般不超过半天,会议发言按需从严安排,会议不安排集体进餐。未经批准,机关干部

不得出席乡镇和学校举办的各类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等。

(三)精简文件简报。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部署常规工作,能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可通过教育局网站、电子邮件等发送的公文,一般不印发纸质文件。各股室(二级单位)应主要通过《蕲春教育通报》发布教育信息动态,一般不再编发工作简报。文件简报要严格领导审批制度,减少重要性、必要性等一般性论述,简报要减少一般性工作汇报。文件等行政公文一般不超过3000字,请示报告一般不超过1000字。

(四)热情服务群众。结合基层调研活动,切实联系群众、扶贫帮困、排忧解难。加强群众工作,健全教育局监督举报电话和局长信箱,及时处理和回复群众意见;热情接待来访群众,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坚持局领导接访和及时批阅处理群众来信制度,值班领导坚持每天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一小时以上。分管领导和相关股室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妥善处理分管业务所涉的信访问题。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实行重点工作和领导批示件定期督查通报制度,推行办事公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落实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制度。

(五)减轻基层负担。机关(含二级单位)干部到乡镇、学校开展工作,严格执行县委关于厉行勤俭节约的要求。大型检查原则上只安排年终学校工作综合大检查,开展检查、督导、评估、验收等活动,严禁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生活秩序,不额外增加基层负担。机关干部下乡检查一律在学校食堂进餐,不得喝酒,酒后不准进学校。元旦、春节、教师节等重大节日严禁集体进餐,外出调研、开会等提倡集中乘车和乘坐公

共交通工具。未经批准,各股室不得组织出版各类书籍、资料,更不得要求基层学校订购。

(六)规范考察学习。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县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外出学习考察、调研培训。考察、学习、培训必须有上级部门正式文件通知,并报教育局主要领导审批。不得以外出考察学习为名,用公款旅游消费。确需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的,要按照精简高效、厉行节约的原则从严控制外出考察的人员、次数、规模和经费。凡组织出省、出市参观考察,应按规定程序报相关部门和领导审批,并经纪委监察部门备案后方可组织实施。严禁组织或参加无实质内容的考察学习培训活动,一律不准出国(境)考察。

(七)严肃工作纪律。严格上下班作息时间,不准无故迟到早退,工作期间外出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机关人员和学校主要负责人离开蕲春必须向局主要领导请假,并认真填写出差审批表,如外出考察学习,还需按程序进行审批。禁止上班时间炒股、打牌、聊天、看电影、玩游戏,或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严禁参与带彩娱乐活动,严禁到麻将馆、歌厅等娱乐场所活动。严禁工作日中餐饮酒,严禁酒后进学校。大型集体活动(政治学习、工作会议、义务劳动)不得无故缺席。

(八)厉行勤俭节约。牢记“两个务必”,认真执行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规定。严格控制公用经费支出,严格控制会议活动经费。来客接待实行定点、定规格接待,严禁提高用餐、住宿标准,严禁组织消费性娱乐、健身、旅游、宴请、发放纪念品等。系统内任何会议会场布置一律不摆放花草、不

制作背景板,除会议统一发放的文件、材料外,不得再发放各种参考材料、宣传画册、文具用品等。做好局机关节能减排工作,节约水电,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行政成本。

(九)带头廉洁从政。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的“8个禁止和52个不准”,自觉严于律己、廉洁从政。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和制度办事;不准在学校报销各种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不准接受基层学校礼金、礼品;不准向学校索要或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设备及物品;不准违反规定向学校推销各种出版物或其他物品。局机关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相关规定,自觉接受干部群众和社会媒体监督。

(十)加强督促检查。完善机关作风评议制度,定期通报群众反映机关干部作风情况,责令限期整改突出问题,并及时反馈整改效果。建立工作督查制度,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局纪委监察室每年年底组织对局机关和直属学校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向局党委汇报,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政工股要把干部执行情况作为干部管理和考核的依据,纪委监察室要把执行本办法作为机关党风政风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此前发布的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蕲春县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作风行为“十不准”规定

蕲春县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作风

行为“十不准”规定

一、不准上班迟到、早退、缺席和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购物、玩游戏、看电影、炒股以及从事与公务无关的活动。

二、不准在下乡检查、调研等执行公务中接受礼物馈赠与宴请,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

三、不准利用职权或职务便利,在工作领域内为本人或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

四、不准以任何名义向基层学校乱收费、乱摊派、报销私人费用,或向学校推销学习资料、物品或收受回扣。

五、不准抽名牌烟,喝名牌酒,穿高档服装,戴名贵手表,开豪华轿车,在公务活动中超标准接待,搞铺张浪费。

六、不准利用本人及家庭成员婚丧嫁娶等机会大操大办、借机敛财。

七、不准对群众来电来访不管不问、不理不睬或态度粗鲁、作风粗暴,损害教育形象和人民群众利益。

八、不准参与各种形式的黄、赌、毒、邪教和迷信活动。

九、不准在工作日中餐饮酒和酒后进学校,工作时间到公共娱乐场所休闲娱乐。

蕲春县基层教育调研报告 第6篇

抽查情况的报告

根据省市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和县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通知精神,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横车中学学生宿舍楼及食堂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横车镇初级中学

建设性质:新建

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模:其主要内容为: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其建筑面积为:2021.2平方米。批复总投资154万元。

开工及计划竣工时间:开工时间:2009年5月21日,竣工时间:2009年12月20日

累计完成投资:目前为止已累计完成投资152.5万元,工程完工后审计核定额142.5万元,其中工程项目规费及预决算费用约7.8万元,电路安装费约2.2万元。

二、各项手续办理情况:

1、项目审核备案

项目审核备案单位:蕲春县发展和改革局

项目审核备案文号:[2007]45号

项目审核备案时间:2009年5月8日

2、城乡建设规划许可

规划许可单位:蕲春县规划局

规划许可文号:20090041和2010007

规划许可时间:2009年6月15日

3、用地

占地约946平方米,土地由政府供给,学校所有。

4、节能审查

审查单位:蕲春县华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节能审查时间:2009年4月15日

5、建筑工程施工许可

施工前已办理了施工许可手续。

6、信息是否公开

招投标信息在湖北招投标信息网和政府采购网上发布公告,工程所有项目的招投标均邀请了县纪委监察部门、检察院、公正处、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教育局计财股等部门派员参加,按程序阳光操作。

三、存在问题

竣工备案手续尚未办理完毕,目前已按要求提交了办理竣工备案的相关材料。

四、整改建议

蕲春县基层教育调研报告 第7篇

——绿春县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研

农村乡土人才是指在农村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拥有一技之长,富有创新精神,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践中作出了相对较大的社会贡献,并得到社会认可的各类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它包括三大类:社会管理型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农村乡土人才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在农村的传播者、使用者、示范者,是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这些乡土人才立足家园,活跃于农村,在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绿春县乡土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绿春作为一个边疆、山区、民族三位一体的农业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上下紧贴新农村工作实际,以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坚持农村实用人才与经济示范户培养有机结合,紧紧抓住农村乡土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等环节,初步建立了整体联动,选育结合,政策激励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支辐射带动作用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他们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主力军,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有农业人口19.7万人,40300户,拥有劳动力资源11.45万人,其中,男劳动力5.9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2%,妇女劳动力5.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8%。据统计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乡土人才8800人,占农业人口总量的4.4%,占劳动力的7.6%。具体结构如下:

(一)学历结构: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有7820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952人,大专以上28人,分别占乡土人才总数的89%、10.8%、0.3%;

(二)年龄结构:40岁以下有3400人,40—50岁之间的有4700人,50岁以上的有700人,分别占总数的39%、53%和8%;

(三)性别结构:男性为5870人、女性为2930人,分别占总数的67%和33%;

(四)专业结构

1、种植类3930人,点总数的45%;

2、养殖类1800人,点总数的20%;

3、营销类650人,点总数的7.4%;

4、农机类1200人,点总数的13.6%;

5、其它类1250人,点总数的14%。近年来,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我县农村乡土人才队伍主要发挥了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他们分布各个乡镇,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种植、养殖、加工、运输以及营销等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了当地有名的专业户、个体户、种养能手和带头致富的典范,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全县已形成了如橡胶、茶叶、八角、胡椒等一大批具有较大效益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经济发展。二是推动了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在农村乡土人才队伍中,绝大多数人都接受过一定的教育和专业培训,眼界开阔,思维活跃,组织能力与实干精神强,在当地农民群众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是上连技术专家,下连一线农民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学习,并对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进行大胆实践,反复进行试验和示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许多新的成果;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帮、带的作用,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信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群众,帮助、指导其他群众使用新技术和新成果,使农业科技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推广、普及和应用,积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三是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的建设和 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量不足。全县现有乡土人才占农业人口和农村劳动力人员的比例仅为4.4%和7.6%,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头人才匮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文化层次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农村乡土人才总数的80%以上,而高中(含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乡土人才总量的10%,大专以上的占1.2%。加之原有的技术逐步老化,新的技术更新困难,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及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相对优秀的农村乡土人才集中在经济文化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和交通便利的地区,而偏远落后的村寨乡土人才较少。在整个乡土人才队伍结构上,种养人才相对较多,占整个乡土人才总量的60%以上,其它市场经营、能工巧匠、加工能手等方面人才较少,特别是缺乏农村经纪人这类乡土人才。

(四)人才外流严重。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乡土人才队伍中,有不少人都想到外面去发展,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不甘心留在农村,加之农村乡土人才,特别是年轻的人才,也随着不断的向外输出,学到一技之长后被留在外面发 展,只有少部分返乡,这也是造成我县人才外流和总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五)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利用和技能培训提升工作滞后,管理服务不完善,特别是培训资源分散,培训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发挥整体功能作用,给培养拔尖型、带头型技能人才带来难度,加之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有效的激励措施,给乡土人才的后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三、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农村乡土人才是农业产业化与科技融合的直接实践者,乡土人才队伍的素质高低、规模大小不仅直接决定着农村生产力的高低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程度,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为加快“科技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目标的实施,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全县农村乡土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大力开发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要采取不同形式,从多方面入手,广泛宣传,不断提高人们对开展利用农村乡土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二)加大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

1、科学制定农村乡土人才开发规划,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把农村乡土人才发展纳入整体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县委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和涉农部门以及乡镇党委政府应该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明确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抓好落实。

2、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要从实际出发,着眼市场需要和农民需要,在实际、实用、实效上做文章。应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多种涉农培训,并组织各类涉农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实施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乡土人才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他们接受、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以及勇于试验示范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3、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培训基地的基础建设。应充分利用好县内现有的各类人才教育培训资源(机构)和各项资金,以县委党校、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农机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县职中及县农技推广中心等为基础,建立农村乡土人才培训基地,明确培训专业和范围,确定培训内容和要 求,加大对培训基地的硬件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为实施农村乡土人才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

4、认真做好农村乡土人才选拔工作。应创新农村乡土人才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通过自荐、举荐和组织开展各种技能活动寻找人才、发现人才,并按照“有素养、有影响、有贡献、有效益、有创新”的标准把农村中具有一定专长的人选进乡土人才队伍中来,不断壮大乡土人才队伍,组织他们带领身边群众积极推广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提高我县的农业生产力水平。

(三)建立健全农村乡土人才和管理服务机制。

1、建立健全农村乡土人才数据库。县委组织部门、县人事部门和涉农部门及各乡镇党委、政府应对所在的农村乡土人才进行注册登记,建立健全当地的农村乡土人才库,指定专人负责、并实行微机化管理,为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提供依据。

2、认真做好对农村乡土人才的技术论证和职称评定工作。首先,要坚持市场和群众认可的原则,建立以业绩重点,由思想品德、技术知识、工作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乡土人才评价体系,按照村级推荐,乡镇审核,相关部门组成评定小组进行评定的办法,每1—2年选拔一次。经审定的农村乡土人才由人事部门颁发“农村乡土人才证书”。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乡土人才职称的评审工作,把乡土人才技术职称 评审纳入全县专业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管理范围,坚持重成果、重贡献、重效益的原则,对农村乡土人才评定专业技术资格并颁发职称证书。

3、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应设立农村乡土人才开发投资专项资金,逐步增加对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资金投入,县级财政部门要对农村乡土人才开展工作从资金上给予保证,统筹纳入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协调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多方筹措资金,为农村乡土人才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4、制定农村乡土人才优惠政策。对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广运用农业科技做出贡献的优秀农村乡土人才,每3—5年进行一次表彰,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提供支农资金以及承包集体荒山、荒坡等方面,要对优秀农村乡土人才给予优先考虑;而对于既有突出贡献,又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农村乡土人才,则应该积极组织推荐他们进村组班子或列为村组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四)切实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领导。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工作。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事关“三农”大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年终考核目标之一,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定期 分析研究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项目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保证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工作的健康发展。二是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把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履职的主要内容。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切实发挥部门职能,密切配合。努力开创我县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绿春县中华职业教育社 张文祥

蕲春一中消防安全教育形式多样 第8篇

蕲春一中消防安全教育形式多样

11月9日晚,蕲春一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教育专题晚会,晚会的主题是“关注消防,珍视生命”。节目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溶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在娱乐互动中让全校师生又接受一次生动的消防安全教育,特别是穿插其间的消防知识有奖竞赛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同学们纷纷举手,积极参与,充分显示了该校学生通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出的良好素养,不时搏得阵阵掌声。

这场晚会是蕲春一中坚持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诸多活动中的一个。该校站在保护师生人身安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高度,坚持不懈地抓消防安全教育,开设了消防教育课,聘请了消防教育辅导员,在县武警消防中队设立了消防安全教育基地。学校定期请辅导员来校上课、作专题辅导报告,并传授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火场自救技巧,组织开展消防操作竞赛和应急疏散演练,全体师生的消防意识大为增强,能力大为提高。在10月20日进行的湖北省消防安全示范学校验收过程中,该校的作法和成效获得了省教育厅和省消防总队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曾恩学、董癸卯)

蕲春县基层教育调研报告 第9篇

题调研报告

关于未成年人存在的不良行为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云关工委〔2011〕22号〘关于认真做好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和红关发〔2011〕17号文件要求,县关工委下发了绿关发〔2011〕6号〘关于转发〖省州关工委关于认真做好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并要求各乡镇关工委,县属学校、县有关单位认真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辖八乡一镇约有23万人口,未成年人有5.9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5.6%,其中男有3.3万人,女有2.6万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有318人;

二、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三、帮扶、教育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涉及单位较多,各单位只是围绕业务抓工作,难以协调和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有职责不清现象,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文化市场的整治亟待加强,特别是网吧、游戏机室等场所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很大,已成为一大社会热点问

题。

(三)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开展得不够,一些地方存在死角死面。

(四)高中、职业学校等办学条件满足不了学生就学需求,导致不少15—16周岁的青少年过早流入社会。

五、建议和对策

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应当引起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遏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为此,我们建议:

(一)要净化社会环境,杜绝不良刺激。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抓好校园周边秩序的治理,下重手整治文化市场,文化、工商、公安部门要形成合力,坚决取缔黑网吧、黑游戏机室,加强对有证的经营性网吧、游戏机室的监管,依法重处收留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并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长抓不懈。

(二)采取措施教育和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认真履行监护职责。社会、村委会和学校都要关心和履行教育职责,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单亲和再婚家庭儿童能得到较好的教育和成长。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全面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使每个孩子都能受到相应的教育,从源

头上杜绝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三)教育部门应努力争取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新建、改建、扩建高中和职业学校,满足适龄少年就学需求,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蕲春县基层教育调研报告 第10篇

技术总结报告

东平镇人民政府 2011年7月

一、自然条件

东平镇位于永春县城东部,距县城5公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21℃、全年≥10℃积温6400—7200℃,无霜期320天,属亚热带季凤气候、年降雨量1500—2100mm。

二、基本镇情

东平镇幅员40.53平方公里,有9个村,总人口1.9618万人,是著名的侨乡、福建省卫生镇和福建省文明镇。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有丰富的森林、水利、矿产等资源,森林面积49417亩,活立木积蓄量36018立方米,是全县林区之一,水能蕴藏量1万多千瓦。在全力保护好绿水清山和东平溪作为晋江母亲河发源地的同时,山地开发率达98.5%,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两强多优”格局,种植芦柑1万亩,年产量突破1.5万吨,种植铁观音、佛手、水仙茶251亩, 建立无公害绿色冬瓜基地519亩。2010年底,全镇农业总产值835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5.5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11.13亿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948元。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三、建成指标完成

(一)环境质量

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及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东平镇辖区内不存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经永春县防疫站检测,水质均达标,农村饮用水卫生合率为100%。

2、地表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及声环境质量

东平镇地表水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经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的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GB3838-2002,二级标准,空气环境质量达到GB3095-1996,一级标准,昼夜区域声环境噪声GB3096-2008≦60(DB)2类,均达到环境功能区的要求。

(二)环境污染防治

3、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及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 东平镇建成区总人口数2337人,年生活污水排放总量170601吨,经塑胶化粪池、沼气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生活污水为145523吨,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为85.3%;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为100%。

4、建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及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

东平镇建成区总人口数2337人,年生活垃圾总量512吨,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量512吨,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为100%。

5、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

根据环保部门统计东平镇辖区内有8家企业,其中有2家重点工业企业(泉州市永春县联盛纸品有限公司和泉州市永春县宏益纸品有限

公司)经环境监测站检测,均达标排放并完成县政府下达的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指标任务,辖区内无发生重大污染事故。

6、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

东平镇属建镇,不属于该指标考核范围。

7、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根据永春县环保局、农业局统计,东平镇没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根据永春县环保局、农业局统计,东平镇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6.3%。

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根据永春县卫生局统计,东平镇辖区内农户数5473户,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数5265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6.2%。

10、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及农药施用强度

根据永春县农业局统计,东平镇2010年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248.7公斤/公顷.年(折纯),农药施用强度为2.8公斤/公顷.年(折纯)。

(三)生态保护与建设

11、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率

根据永春县统计局统计,东平镇辖区内居户数5728户,使用电能、液化气以及沼气用户数5364户,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为93.6%。

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根据永春县建设规划局统计,东平镇城镇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29264㎡,常住人口2337人,人均公绿地面积:

公共绿地面积 29264㎡

────────=──────=12.52㎡/人。建成区常住人口 2337人

13、主干道路绿化普及率

根据永春县规划建设局统计,东平镇主要道路长1.3公里,共种植行道长度1.3公里,绿化普及率为100%

14、森林覆盖率

根据永春县林业局统计,东平镇土地总面积66957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9417亩,森林覆盖率为:

林地面积 4.94 ───── ×100%=───×100%=73.8%。土地总面积 6.69

15、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

根据永春县农业局统计,东平镇种植面积15705亩,种植无公害冬瓜519亩,无公害茶叶251亩。芦柑种植面积7834亩,蔬菜基地278亩,麻竹种植面积1366亩,无公害产品占总种植面的61.95%。

四、主要技术措施及成效

开展国家级生态镇建设以来,我镇按照统筹安排,组织全镇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良性国家级生态镇的主体框架,形成完善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旅游观光风景、农田防护的生态体系,加强国家级生态镇管理,建立健全生态监测管理网络系统,使国家级生态镇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全面治理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使水源保护区、国家级生态镇脆弱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有效遏制山洪、泥石流的发生,使各类良好自然生态系统及主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确保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及配套设施

我镇建设垃圾中转站3个,在各村主干道设置垃圾箱120个,建垃圾池13个,配置垃圾运输车7辆,聘用卫生保洁员22名,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统一集中处理,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达100%。

2、建设农村饮水工程

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于2010年6月镇区和中心村自来水普及率100%,经县防疫站生活用水水质监测总合格率达100%,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提高了群众的饮用水质。

3、完善公共设施建设

完成镇区总体规划,各村实现村村通村公路硬化。加大改旧建新工作力度,镇区面积进一步扩大。东平镇区主要街道设置路灯

87盏,排水管网服务人口100%,2010年投入40多万完成济东线冷水段、三郊线冷水段以及鸿安全村的路灯建设,亮化、美化环境。建成区道路面积33846.75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21.49平方米。全镇地表水环境质量、城镇大气环境质量和城镇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100%,公共设施基本完善,环保投入占全镇全年总产值比例1.2%,城镇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52㎡/人。作为泉州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东平镇预计总投资40.975亿元,2011年确定实施小城镇建设项目27个,其中涉及基础设施项目10个,总投资10.54亿元。投资155万元对云峰岩风景区进行改造和扩建景区;昆仑寨公园正在铺筑休闲路及道路绿化,对农民公园、幼儿园、龙山小区进行绿化和林地造林;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对镇区主要街道太平街道进行环境再造,对街道两面进行立面装修、完善排水设施、重新铺设人行道,整修绿化带,改造路灯,做到美化、绿化、亮化和净化,营造宜居宜商的良好环境。

(二)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分区

坚持从实际出发,分期分批,突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效益统一和整体性原则,围绕“合理开发、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优化环境、提高效益、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目前已初步建成农、林、副、渔内部结构合理、整体功能较高、经济较发达、系统内部基本达到良性循环、生态意识深入人心的生态农业环境。

2、建设标准化农田

采取稻田多种栽培,使粮经互补,种植结构得到优化,以稻菜下脚料斗栽培食用菌,食用菌废弃物还田,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性状,全面提高光、温、水、土等资源的转化率和生产力,加强农业措施,其中培肥改土1500亩,稻草回田2500亩,增施有机肥2500亩;推广良种2500亩,水稻旱育稀植技术2500亩,测土施肥示范2500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2500亩;先后邀请省农科院、省农业大学等许多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协作攻关或技术指导。实现排灌自流化、耕作机械化、作物良种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

3、积极推行生态示范项目

按照因地制宜规模经营适当集中,区域发展的原则,搞好山地农业综合开发和生态果园改造和建设,通过种植绿草,园地覆盖,病虫综合防治,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保护生态平衡,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提高果品质量,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完成了生态农业示范项目。落实“现代化蔬菜基地”等计划项目,加强芦柑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建立无公害绿色冬瓜基地519亩、无公害茶叶251亩,同时并获得农业相关部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书。建立以鸿安鸿绿葡萄园为示范基地,并着手进行推广,目前正在申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三)生态林业

1、生态公益林建设

全面开展造林更新和封山育林,加大高山源头造林力度,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促进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努力培育结构生态稳定、防护效益高、防护功能大、区域布局合理的晋江上游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全部签订管护责任书和护林合同书,按政策管紧管严,落实补助资金,森林覆盖率达到73.8%,做好对东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整治,建立生态林15201亩,着力加强环境保护,确保了泉州市和永春的生活用水安全。

2、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以改善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生境条件为前导,认真开展资源清查,制定保护规划,采取封山保护和重点发展的办法,加强封山育林,开展造林更新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专职林业人员56名,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对宜林荒山、采伐迹地、林中林缘空地等地段营造以阔叶树为主的树木,采用补植套种,人工更新方式,每年造林1000亩以上。对近年来营造的幼林实施抚育措施,面积达3200亩。建立生态保护示范点,以示范点带动全镇生态建设。2010年,培育速生丰产林和珍稀树种501亩,同时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对示范林中阔叶树采取人工促进更新措施,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四)水利设施建设

1、做好水源保护工作。

整治河道乱挖、乱采,进行溪岸防洪堤砌筑,保护溪床及生态环境,桃溪东平段防洪堤,总投资2690万元,2011年将投资600

万元。太山改溪工程,投入资金90万元,增强了蓄水保土能力,推进了东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开发水利资源,投资120万元,修复水圳、水坝等水利设施60处,渠道清淤7公里,兴建山地水利10处1000立方米,恢复改善灌溉面积900亩,对先锋水库、楼下水库进行了清淤加固处理和白蚂蚁防治,增加有效灌溉面积达360亩。

2、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做好水土保持措施,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工程、草生栽培工程。禁止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全镇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0%,境内溪流域面积大,含沙量少,国家级生态镇得到有效保护。

(五)工业污染源治理

1、搞好农业面源治理

在农业生产中全面推广使用低毒、低污染的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减少化肥施用强度。全镇农用化肥施用强度248.7公斤/公顷,折纯,农药施用强度为2.8公斤/公顷.年(折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3%。

2、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企业,把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壮大生态经济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并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的投资环境、对外开放良好形象吸引众多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以技术进步推进可持续生产和消

费,促进增长方式明显转变。近年来我镇积极强化污染防治,加大执法力度,对污染环境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对镇区沿溪两岸居民区严禁污染物品排入河流;对石材矿等矿区实行矿山土地复垦和环境恢复,镇区设立定点投放处1个,由专人负责清理,并定时进行填埋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经氧化沟处理后达标排放,无出现河流超标排污和无序排污的工业企业污染,全镇没有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推进清洁生产模式,鼓励企业开展ISO14000认证,从而有利于集中供水、供电,形成规模效应,也有利于集中治污,大大轻了污染压力,降低了治污成本。

3、实施农村厕改工程

近年来,我镇将农村改厕作为全镇重点工作来抓,多次专题研究改厕实施方案,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实施。共投入改厕资金105万元,对沿溪冷水、太平、鸿安、霞林村群众建房改厕,建设了排污管道4 公里。现如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2%。镇区每平方公里3座公厕,全部为水冲式,平均居民区每百户设公厕大于1座。为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先后在东山村、太山村、霞林村等推广利新德环保化粪池。现今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3%,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为100%。做到了厕所内外洁净,基本无蝇蛆、粪池无渗漏、粪便无满溢,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环境卫生。

4、生态环境治理

坚持属地管理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治理农药瓶污染,我镇有芦柑1万亩,加上其他农作物每年有3.5万个农药瓶,都进行集中收集处理,有效切断污染源头。严控河流上游新建工业项目,对在沿岸堆存和倾倒生活、建筑垃圾的,予以严肃查处。辖区内排污企事业排污费足额上缴,“十五小”关停率达100%。

(六)生态旅游

东平镇素以“山清水秀”著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重点抓好造林更新、森林保护、水土保持、污染治理,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近年来我镇不断加大旅游资金投入,规划建设了“东平生态旅游区”,云峰岩景区、昆仑寨、昆仑洞、观音亭、蚊岩称之为东平五庙,东平五庙是东平镇主要旅游景点,也是生态保护最佳区域打造旅游品牌,开发建设一批生态、文化等特色旅游项目,完善提升文化品位高、影响力大的名星景区。在抓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河流治理,在沿溪两岸营造绿麻竹、中小径竹等生态竹300多亩,取到很好的防风、防水土流失等效益。

五、效益分析

201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8350万元,企业总产值15.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48元。大部分农民步入小康家庭,在经济收入增长的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也明显改善,基本上做到旱涝保收,持续稳定增长,农民科学种田、科学种养的技能大大提高,能主动学习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这为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3.8%,制定实施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确保动植物的繁衍生长;名特优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珍贵用材林及竹业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们一方面起到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使投资者得到了较高的经济回报,因而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全镇的林种结构发生了改变,也在全镇掀起了新一轮的造林绿化热潮,基本实现了“小雨不出地,中雨不下山,大雨不出库,暴雨难成灾,沟中清水流”的良性生态循环。

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国民经济指标的增长中,水利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工业、生活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环境质量逐年得到改善,大气、地表水、噪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功能区要求,在为人民创造一个较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投资的环境。近几年来,外商投资大大增加,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工农业基本做到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

上一篇:静脉治疗复习题答案下一篇:爸爸开门作文500字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