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报范文

2024-08-26

案例分析报范文(精选6篇)

案例分析报 第1篇

案例分析报告

-------“拖拉局长”拖掉官帽之后

学号1143001457339彭小虎

案例简介:

审批一个开发项目,竟然拖了一年多。“拖拉局长”──湖北省黄石市规划建设局局长路长江近日被免去局长职务。

2002年6月29日,中房集团黄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竞拍,取得破产企业———黄石市灯泡厂30.34亩土地的使用权,拟建“东楚名居”小区。因黄石市规划建设局办事拖拉等原因,“东楚名居”规划方案直到今年4月18日才获通过。8月22日,这家公司将建筑施工方案送到黄石市规划建设局后,这个局又是借故拖着不办,在市里多位领导作出批示后,仍坚持不审批。直到9月18日,黄石市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介入后,这个局才给“东楚名居”小区建筑施工方案办理了审批手续。当地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曾多次反映,黄石市规划建设局在办理规划审批手续中,一个正常的项目审批要拖一年甚至几年。于是,开发商就给局长路长江起了一个“拖拉局长”的称号。

案例分析:

一、案例中反映的是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工作作风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

本案例反映了当前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着思想僵化、作风漂浮、粗暴、简单、工作拖 拉、纪律松弛等问题,疏远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没有把群众的利益、安危记挂在心上,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当前干部机关工作作风存在问题

当前群众对机关干部作风总的评价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思想作风方面,有的缺乏政治原则性,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出了问题;有的对己宽、对人严,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做到廉洁自律。在学风方面,有的同志忙于事务,厌学、浅学甚至不学,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认为机关工作没什么了不起,随随便便就可以应付。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有的工作方法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的甚至在工作中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奉行“对上一炉香、对下一杆枪”的衙门哲学,下现场“蜻蜒点水、走马观花”,光说不做;蹲机关,“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官气十足;极个别干部甚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据为己有,结党营私,违法行政,造成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不断,等等。在生活作风方面,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歪风屡禁不止,一些人还不忘带上老婆、孩子;有的搞哥们义气,拉帮结伙,甚至赌博、嫖娼、“包二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败坏社会风气。为此,需做到“五个坚持”,采取措施,着力解决机关作风问题。

三、对策措施

1、坚持以教育为主

机关作风建设要坚持教育为主,但不能简单的“说教”,需要“动一点真格”的,使教育事半功倍。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帮助工作;二是借鉴其他单位的经验,举一反三,变“间接”为直接,用他人的事例进行教育;三是严格执行制度、适度奖惩,用直接、扎实的方式开展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机关干部树立依法行政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

2、坚持集中整顿与长远建设相结合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其复杂而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着眼长远建设,树立持久作战思想。同时又要在一段时间里,抓住突出问题,重点问题,集中加以解决,使局面为之改观,使群众为之振奋。

3、坚持领导带头

领导干部带头,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领导干部带头,既是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也是职务责任;领导干部带头,不仅要在“说”字上带头,更要在“行”字上带头。所谓“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言教不如身教”,说的是行重于言。为此,领导干部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带头:一是带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权利观,从源头上铲除滋生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土壤和条件。二是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培育“适应”、“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作风。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三是带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四要四不要”,即要与时俱进,不要因循守旧;要求真务实,不要虚假繁荣;要量力而行,不要大计划,高指标;要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不要招实祸、落骂名的虚假政绩。四是带头艰苦奋斗,廉洁勤政。从一线职工最满意的事情做起,从职工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机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和官气十足的衙门作风。

案例分析报 第2篇

1、分析角度:投资者、经理人

2、分析的信息基础:四表一注

3、资产负债表最为重要,也是最准确的报表,特别是质量分析。利润表重点是收入质量。

4、趋势分析:取三年的报表。其中的水平分析法应注意把营业外支出和收入大额异常变动剔除p135、※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效率比率、相关比率以及比率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6、对于关联方交易,出现不持续的且项目重大金额大的剔除掉。

7、P45:如果应收账款、存货、长期投资、应付款项、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投资收益等项目,合并前后变化很大,越合并越小的话,说明集团内部存在大量内部关联交易。

8、一般公司没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做到可供出售部分,可以是利润平滑,特别是股市波动时。

9、应收账款若稳健,则无必要分析。若出现大量长期挂账要剔除。

10、注意比较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应收账款率

11、预付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是一对,其他应收款数额巨大应注意。

12、转增的实收资本对债权人有益,对投资人无益。

13、营业收入是利润表最重要的一项,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14、利息费用资本化是会计手段,实质上是不合理的15、※作业做显著的变化

16.投资人最关注利润表,上市公司看的利润表省税才能为公司赢得利润。

17、※EPS不能进行公司之间的比较。凡是受规模影响的都不能在企业之间比较,相对数则可以。

18、营业利润增长快是好现象

19、※大作业的评价:看结构,说明重点项目的变化,提出问题

20、现金流量表的作用p10521、补充资料很重要,解释了中间需支出的现金。首先去掉不需要支付现金的项目最后仍需现金补足。?

22、股本长期不变,说明没有吸收到投资,可以建议增发股票。

23、p23:如果处置固定资产的收入……进行预测。

24、※现金流量表的水平分析一定要做p12025、※所有者权益有如下情况:

1、股本和资本公积发生变化

2、会计变更涉及重大、大额项目要分析,其余不分析。

26、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资金,流动比率(流动比率分析注意的问题p144,若存货占一半则可以用流动比率;赵同行业有标志性的来比较,p146:比率在20%为好,很多指标不是越怎么样就越不好或好,不能太绝对,但eps是越高

27、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负债率(注意的问题p149)通货膨胀时期一般增加负债),已获利息倍数。对于非流动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p153)作业不要求

28、盈利能力分析:资本保值率

案例分析报 第3篇

一、《羊城地铁报》与英国《地铁报 (metro) 》的现状分析

《羊城地铁报》创刊于2006年10月1日, 由广州日报、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联合创办, 是国内第一份以地铁报为报名的报纸, 也是中国内地第一份真正意义的地铁报纸。英国《地铁报 (metro) 》由联合报业集团创办于1999年3月16日, 是英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地铁报, 号称是欧洲最成功的地铁报。从发行量和发行渠道上看, 目前《羊城地铁报》的日发行量达100万份, 号称是广州发行量第二大的报纸。发行渠道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发行网络, 线下覆盖广州地铁全线, 是广州地铁渠道内的惟一免费纸媒。线上覆盖高档写字楼、大型小区、银行、连锁店等。英国《地铁报 (metro) 》目前发行量约为140万份, 是英国发行量排名第三的报纸, 在英国50多个城市发行, 拥有大约330万读者, 发行渠道主要针对的是地铁、火车、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网络。与《羊城地铁报》在地铁内的渠道垄断地位相比, 英国《地铁报》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有多家免费报纸、杂志共同参与竞争。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 两家报纸除了纸质版外, 都相继推出了ipad、iphone等电子版本, 方便读者随时随地阅读、下载。

与绝大部分地铁报的发行周期一样, 两家报纸都是每周五期, 逢周一至周五出版。在版数上, 《羊城地铁报》为16或24版, 而英国《metro》显然厚重的多, 版数平均在60版左右。在版面设置上, 两家报纸除了固定的新闻版面外, 都有较大篇幅的都市版和都市消费版以及相应的专刊。具体来看, 《羊城地铁报》设有地铁眼、头条、重点、楼市、健康、体育、购物等版面, 每期的版块设置并不固定。英国《地铁报》在主要的新闻版块外, 还设有体育、经济、购物、健康、网络、时尚、汽车、家居、饮食、生活、娱乐、一天之始等版块或专版, 内容十分丰富。[1]

二、两大地铁报的视觉效果比较分析

(一) 两大报纸版面的视觉效果比较

1. 头版的视觉元素比较

报纸头版的作用不言而喻, 头版可以说是报纸给读者的第一印象, 直接影响着读者对这份报纸整体的认知评价。报纸的头版往往也最能反映出整份报纸的风格和视觉设计水平。

(1) 在头版的组成上

《羊城地铁报》的头版主要由报名、头条新闻、天气预报广告和报纸宣传标语组成。各部分内容由颜色鲜明的色块相区分, 常主要采用黄色、红色等亮色系, 整个版面的色调稍显繁杂。英国地铁报的头版采用的是“封面式版面”, 基本上每期选择一幅热门事件新闻图片, 再配以大字号的标题和简洁的导读, 浓眉大眼, 醒目抓人。这种版面让图片成为绝对的视觉中心, 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总体上看, 头版的色调追求清新、温和, 并未出现过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拼花版面。

(2) 对报头的处理上

《羊城地铁报》的报头是报纸品牌符号“i”的形状, 置于版面左上角。报头的底色为绿色, 报名是幼圆白色字体, 较好地利用了视觉对颜色色度反差的敏感性, 报头整体显得活泼而富有个性。但报头的设计并非固定, 除了颜色外, 报头大小会随头版整体内容编排出现变化, 有时会直接压在新闻图片上, 有时甚至会镶入广告图片中, 不易辨别。英国《地铁报 (Metro) 》报头的形状是长方形条块, 蓝底反白, 左上角用红底反白打上“free”的标志, 三种颜色色差明显, 非常醒目。报头放置在版面的左上角, 每期位置固定不变, 辨识度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报眼的部分, 每期都由当红演艺明星、体育明星及其他的名人的人像摄影加上彩色的导读标题组成, 吸引读者去生活版浏览详细报道, 在设计上也常常别出心裁, 人像摄影时常超出报耳的位置拓展到其他版面空间, 如放置竖条形状的全身照从报耳处一直延伸到版面底部。这样的精巧设计使得头版的视觉效果富于变幻, 层次丰富。

(3) 对新闻头条的处理上

《羊城地铁报》对新闻头条的处理较为灵活, 没有固定的形式, 除了新闻摄影图片外, 艺术插图、漫画、图表也常常出现, 显得创意十足。有时甚至不设置头条新闻, 整版由广告组成, 把头版做成了宣传海报的效果。英国《地铁报 (Metro) 》头条新闻的形式较为固定, 始终位于头版的视觉中心。在图片的运用上, 主要采用的是新闻摄影照片, 尤其注重对人物表情和动作的特写, 追求视觉冲击力。在文字的篇幅上, 两家报纸都采用的是导读式的短消息, 追求短小精悍。此外, 英国《地铁报》更注重对头条文字的视觉化处理, 一些文字处理上的小创意往往成为点睛之笔, 如有一期报纸的头条 (2014-1-10) 讲述的是一只宠物狗不小心点燃了主人的房子, 在标题字母”D”中, 编辑添进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狗, 严肃中不失趣味;在标题颜色设计上, 除了黑色外, 综合运用了白色、黄色、蓝色、红色等色彩, 色彩虽然丰富, 但搭配巧妙, 并不像一般小报那样给人繁杂浓艳之感。

2. 内版的视觉设计比较

《羊城地铁报》新闻版面的视觉设计上采用的是静态版式:主张实用性和稳定性, 设计比较中规中矩, 基本采用5栏分割的版式配置, 各部分用黑色或绿色边线区隔, 每版配置2至3张图片, 图片的类型也比较单一, 以新闻摄影照片为主。整个版面设计风格比较简洁、清爽。休闲娱乐类版面与新闻版面相比, 视觉设计感较高, 采用了时尚类杂志的排版风格, 比较多的运用了破栏, 不规则边线和精美的图片。色调明艳, 多使用天蓝色、粉红色等亮色系, 力图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但从内容上看, 多是转载, 缺乏独家内容。

英国《地铁报 (Metro) 》在内版视觉设计上延续了头版精致编排的做法, 并且综合利用了各种视觉元素。内版的编排强调易读性和速读性, 各版多采用2栏+3栏分割或1栏+4栏分割的版式配置, 有的版面会采用通栏、甚至跨版。虽然图片众多, 但总体上用色较严谨, 主色调为蓝色, 显得比较清爽。在图片的运用上, 每个版面图片的篇幅占大半, 同时配合使用了新闻摄影图片、创意图片、卡通画、图表、图示、立体三维图、提示logo等各种视觉元素。对于一些涉及到专业知识背景的新闻报道, 采用“图说新闻”的形式, 绘制生动形象的图例进行说明, 极大提高了读者信息接收的效率。此外, 该报所有的文章篇幅都不会很长, 有清晰的导读, 关键词, 引导读者快速找到最感兴趣的信息点。

(二) 广告的视觉设计比较

1.《羊城地铁报》的广告视觉设计

《羊城地铁报》的广告比例在6成左右, 整版广告通常有2一3版。其中, 头版是广告最为密集的区域, 把头版的空间让位于广告位的确能增加一笔不菲的收入, 但对于读者来说,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阅读报纸的时间有限, 当他们拿到报纸后第一时间没有看到有价值的新闻资讯, 就会快速翻到下一页寻找, 事实上头版里广告的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

从广告类型上看, 以促销类、活动宣传类广告和分类广告居多, 还包括一批软文广告。广告内容主要涉及商业百货、房地产、教育培训等。从视觉表现上看, 多为文字密集型广告, 常采用红色、黄色等亮色系作为广告底色, 通过色彩对比来吸引读者注意。但设计中规中矩, 缺乏视觉亮点。在与同一版面其他内容的色调对比上看, 有时反差太大, 缺乏整体视觉效果的协调性。

2.《地铁报 (metro) 》的广告视觉设计

虽然广告也占了《地铁报》不小的篇幅, 但这份报纸在设计上非常注重广告整体的视觉美感。首先, 在视觉元素的呈现上, 大量使用小孩、卡通人物、小动物等可爱的广告主角形象, 不会引起读者反感, 是很讨巧的做法。在色彩运用上, 虽然暖色调为主, 但纯度不高, 加入了适量的灰, 颜色不刺激, 属于高分辨低饱和度, 在视觉上感到舒适、大方、流畅。在技巧运用上, 利用水纹、雾气、七彩光晕等元素营造立体化效果, 并通过对广告图片进行磨白、泛黄、梦幻等特效处理体现广告传递的意境。在排版编排上, 使用整版广告或者大气的彩色夸版, 给读者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实现较好的广告传播效果。值得一提的地方是, 英国地铁报的广告主要是技术产品类, 包括手机、电脑和电器, 特别是刚上市的新技术产品占有很大比例, 此外汽车、航空、旅游也是主要的广告来源, 这与《羊城地铁报》的广告来源有较大差别。

三、国内地铁报未来的视觉传播改进方向

通过对比分析可得知, 创刊至今已有15年时间的英国《地铁报 (metro) 》拥有一整套成熟的视觉元素的设计风格, 达到了较好地视觉传播效果, 可以说是一份信息丰富、编排专业、服务型极强的报纸, 改变了人们对免费报纸内容粗糙的刻板印象。《羊城地铁报》起步时间较晚, 至今也才不过6、7年的时间, 作为国内较成功的免费报纸, 《羊城地铁报》基本能够满足上班族快速掌握新闻资讯的信息需求, 其清爽、简洁的整体设计风格也符合读者的审美需求。但在视觉传播设计的细节上还不够成熟,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缺乏对视觉元素的综合化运用。文字、图片、色彩、空间的搭配设计对于提高报纸的视觉美感至关重要。对于《羊城地铁报》来说, 由于没有专门的新闻采编队伍, 新闻大多靠转载、摘编。面对内容趋同带来的压力, 报纸就更需要在视觉设计上下工夫。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文字的字体字号设计较简单, 文字与图片的编排过于稳重, 缺乏表现力。在图形的运用上, 除了头版会变化使用摄影图片、漫画、图表外, 内版的图形使用较单一。第二, 对报纸广告的视觉设计相对薄弱。头版广告过于集中, 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头版的整体视觉美感。内版的广告编排缺乏创意。第三, 视觉风格缺乏延续性。具体表现在头版没有形成稳定的视觉风格, 新闻头条的位置常常被广告占据, 新闻版面与休闲娱乐版面的整体视觉风格缺乏统一性。但不可否认的是, 《羊城地铁报》作为一份年轻的地铁报纸, 今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具体可以朝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 树立读者至上的视觉传播理念

英国《地铁报》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高度重视读者的阅读需求。地铁报每年都会做读者调查, 对读者年龄、阶层、收入、兴趣爱好、政治观点等信息都有深入了解。《地铁报 (metro) 》的读者群体是年轻的、位于上游市场的、有雄心的白领阶层, 因此他们需要的是一份朝气蓬勃, 既能满足对国内国际大事的信息需求, 又能了解最新鲜的时尚生活资讯。而这些需求的满足仅限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上下班途中, 平均每人的浏览时间在20分钟左右, 可以说地铁报的生命周期非常有限。因此, 英国地铁报无论是在版面设置、图文配置、广告设计都充分建立在读者需求基础之上。与此同时, 《羊城地铁报》具有特征与其相类似的读者群体, 也应该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导向, 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大餐, 并尽可能降低读者的阅读负担。对于新闻版面, 可以加强标题、导读的设计, 注重文字的图像化处理, 并加强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 以提高版面的活泼性和层次感;对于休闲娱乐版面, 可以在挖掘时尚、旅游等资讯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 加强图片的视觉创意, 以图带文, 给读者营造轻松自如的阅读环境。

(二) 加强对广告版面的视觉整合

不可否认, 靠广告维生的免费报纸需要拿出更多的版面来安排广告, 而读者天生就对广告比较厌恶, 因此如何在满足广告客户要求的同时提高版面整体美感和协调性就需要编辑的精心安排、灵活处理。首先报纸应重视广告的视觉传播设计, 优秀的广告设计不仅能起到美化版面的作用, 还能改变读者的阅读节奏。在具体操作上, 应该改变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粗放型的广告投放形式, 把同一版面内广告与新闻纳入统一的视觉设计下, 不仅广告宣传的内容与同一版面内新闻本身没有感情色彩上的冲突, 还要在颜色配比、篇幅大小、边线、色块区隔上精心设计, 以达到完整统一的版面视觉传播效果。还要充分利用跨版、通版所形成的版面空间, 加强视觉创意, 形成较大的视觉冲击力, 以强化读者对品牌或产品的记忆。

(三) 形成统一的视觉符号识别体系

在树立报纸品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 统一、明确的报纸视觉设计理念和风格能令读者产生一致的熟悉度和认同感, 这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报纸品牌所必不可少的部分。统一的视觉符号识别体系就是利用了读者的“格式塔”视觉思维。格式塔视觉理论认为, 组成整体的每个局部, 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趋近一致, 并且排列有序, 这时产生的整体视觉感官就是和谐。因此, 无论是栏目设计, 稿件安排还是具体的字体、字号、线条、图片等每一个视觉元素都应该从整体把握和设计, 以形成统一的视觉符号识别体系, 并确保设计风格和理念得到延续。

《地铁报 (metro) 》在英国的公共交通系统里, 免费发放的不只《metro》一份报纸, 之所以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拥有稳定忠实的读者群, 与它个性化、稳定成熟的整体视觉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metro》现已成为伦敦地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羊城地铁报》在发展中同样需要形成自己强烈的视觉特征, 目前最重要的是形成稳定的头版视觉风格, 不应受广告的影响出现较大改变;此外, 应该发展有特色的视觉元素, 给人留下稳定的视觉记忆。

摘要:地铁报是报媒适应城市化过程中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产物, 凭借其独有的发行渠道和盈利模式成为报业开拓市场的新兴力量。本文分别选取国内和英国有代表性的地铁报《羊城地铁报》和《地铁报 (metro) 》, 从视觉传播的实践出发, 通过这两大地铁报在头版视觉元素、内版的视觉设计和广告的视觉设计三大方面加以比较分析, 提出国内地铁报未来的视觉传播改进方向, 以提升国内地铁报的视觉传播效果。

关键词:地铁报,视觉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任悦.视觉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 .唐亚明.走进英国大报[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4.

[3] .匡雅敏.国内地铁报的视觉传播研究——以深圳地铁报<地铁早8点>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1.

[4] .彭康华等.商业营销范本创造的报业奇迹——英国<地铁报>调查[J].新闻战线, 2011 (9) .

[5] .刘莲莲.视觉传播时代报纸版面创新的视觉要素[J].新闻传播, 2013 (8) .

专业报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第4篇

一、 我国专业报发展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报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我国现有1938种正式报纸,其中行业报1129种,数量大大超过了美国。而以医学卫生专业报为例,全国就有近50家,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最近几年,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专业报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除少数几家专业报适应性较强,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外,大多数专业报面临着严重危机,分析原因主要有:

⒈办报体制的羁绊

专业报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创立的,大部分隶属于与专业有关的厅、局等衍生主管部门,属公费办报。这种办报模式有正负双面影响,其中“旱涝保收”小康式生存环境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办报人手脚,部分专业报仍由上级行政领导任总编,使报纸缺乏独立操作的环境及能力。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进一步深入,这种旧的体制模式很快会消失,如果专业报不谋求发展之策略,办报人思想不转变,认识不到形势的严峻,那么无论对上级主管单位还是报社自身均无好处,一旦“断奶”,淘汰将成为必然。

⒉专业报之间竞争加剧

从大环境来看,专业报面临的不光是自己省内的竞争,全国范围也有对手,更何况境外争夺也在步步逼紧。从小气候来说,各专业报虽然内容、对象等方面有所侧重,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象的存在,客观上加剧了竞争。有的专业报通过行政干涉手段来争取发行量,但此乃下策,强拉硬塞的结果反而使自己失去竞争力。

⒊综合性报纸争夺读者

综合性报纸为了自身的发展及社会需求,纷纷扩展内容,扮演起“专业”角色,与专业报抢稿件。不少综合性报纸加大了经济、卫生、科技、法律、维权等内容的版面,造成对卫生、法律、科技等专业报的压力,而综合性报纸有着影响面广、大众易接受等优势,这是众所周知的。

⒋专业报自身因素限制

作为自己本行业兴办的专业报,不同程度带有行业封闭性色彩,在编发稿件中往往首先满足部门自身的宣传,因此,带有明显的行业部门机关特征,从而降低了社会影响力,限制了读者覆盖面。行业的需要不一定就是老百姓需要,版面上文件、报告太多,会引起读者反感,失去读者对报纸的亲和力。

二、 我国专业报发展的前景

尽管我国专业报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但在报业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专业报以其行业特色和知识性,仍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行业宣传的需要

专业报的产生是各行业自我宣传的需要。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使专业报有了明确的办报主体,办报经费得以保证,专业报主管部门经济、政治等方面实力越雄厚对专业报的扶植也越得力,成为专业报得以生存的主要支柱。这也是近几年部分专业报发展较快的主要因素。

⒉满足群众多方面阅读需求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发生变化,他们对不同种类及层次的信息感知愈来愈迫切,过去那种单一的宣传方式及大报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高品位、有特色、有个性、耐人读的专业报越来越受人青睐。

⒊发行市场依然很大

专业报发行问题一直困扰着专业报前进,有人认为受专业性质限制发行量很难突破,其实不然。就拿医学卫生专业报为例,在专业报中一直以“大户”身份独领风骚,浙江省公开发行的有:《生活与健康》,周二报(10万份),医学会主办;《当代家庭报》,周一报(12万份),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未公开发行的有《浙江老年报》及《浙江卫生报》,粗略估算,此4份报纸有30万份总发行量,按浙江省138.44万户(4446.86万人口)计,每46户才拥有一份,况且《生活与健康》为全国发行,可见市场之大。

三、 我国专业报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报纸虽然是一种精神产品,但它仍然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就必然经受市场考验,同时也必然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如平等竞争、自主选择、优胜劣汰等。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境况的专业报,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立住脚,并勇敢地迎接挑战呢?笔者认为专业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对专业报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⒈报纸的定位

每种报纸一般都有一个定位问题。报纸的定位是指报纸面对何种群体,主要传递何种信息,为谁服务,如何争取广告客户等等。特别对专业报而言,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发展策略尤其重要。例如《平安时报》的定位是公安干警、交通行业、驾驶员、社区工作者;《农村信息报》的定位是农村及农村科技工作者;《浙江市场导报》的定位是宣传浙江经济、个私经济和浙江市场的新成就、新情况,为浙江创业者引路,为中国民营经济代言;做最好的财富周报。

不同的报纸定位不同,报纸阅读的对象就不同,其发展思路、营销策略都有所不同。例如省级行业报的定位是:读者以本行业人士为主,信息主要是关于行业的,这种报纸发行量不是很大,但必须及时宣传新科技、新思维,以满足读者群对新知识的渴望,稳定读者群。专业报发展中就必须根据读者群的需要明确自己的办报宗旨,为读者群提供更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和专业知识指导,同时还要及时准确地反映相关群体的呼声与观点,形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办报风格,才能稳定读者群、发展读者群。

⒉报纸的发行模式

报纸的发行模式不同,对报纸的经营运作有重大影响。对专业报来说,读者更多的是通过自费订阅来获取报纸,因此,发行方式更多的是投递而不是零售。对于报纸的传递速度,报纸发行上流行“出好报不如出早报”,早和快是发行制胜的一对法宝,发行的时效牵涉到好多环节:编辑部能否按时交版?印刷厂的设备是否先进,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报纸印出来交给发行部门?发行部门如何尽快分发好,在最短时间内送到发行站?发行站能否及时组织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这是一个接力赛,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卡壳”,都会影响发行的时效,因此这“一条龙”要有明确的规范,分清责任。所以,必须选择投递及时、准确、服务质量好的发行模式。

此外,不同报纸的读者地域分布有所不同,其发行模式也相应发生变化。如《农村信息报》,该报的读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中心城市读者较少,发行量也少。所以,采用邮局发行模式,以争取更多的中心城市读者,提高中心城市的发行量,从而吸引广告客户。而《浙江市场导报》的读者主要是经营者、企业家、主要分布在市场及城镇,因此,采取自办发行模式较为合适。

⒊报纸定价与资金运作

报纸的定价与报纸的发行方式、成本核算、竞争对手的报价,广告收入的预期、读者心理等有关。一般而言,大多数面向市场的市民报,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获得尽可能大的发行量,再用尽可能大的发行量吸引尽可能多的广告,以广告费弥补报纸发行的亏损,报纸最终获取利润,国外报业经营者把这种发行量与广告收入的关系称为“发行螺旋”。这种策略使发行收入无法抵消纸张成本,发一份亏一份,成本核算就是关键问题。低价报纸成本负担很高,广告是否能填满这个洞?何时能填满这个洞?而报纸的定价高,发行收入高,成本消化快,又担心发行量上不去。因此,如何准确平衡定价、发行成本、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关系,形成资金运作的良性循环必然是专业报发展的一个核心环节。

当然,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专业报内容的丰富多彩以及读者群体和广告厂商的市场肯定。例如《浙江市场导报》在紧抓工商系统这条已建立多年的发行主渠道的同时向外延伸,借助行业信息员推广宣传报纸,从市场到城市,从个体户到大企业、到浙商,走出了一条逆向行驶发行之路,正因为实施的是“市场包围城市”的战略,在群众中根深叶茂。不少普通读者就因为手中有了一份《浙江市场导报》,在经营、生活中遭到困难,就在第一时间想到向《浙江市场导报》求助,而导报记者通过媒体优势,一次次诚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给导报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这些读者对导报的感情更深厚了,从而促进了发行。对报纸来说,如果质量是根本,发行量则是保障,保障报纸有一个不断自我发展的后盾。发行量越大,报纸实力越强,有助于提高报纸质量,而质量的提高又能拓展发行空间,由此形成报纸运作的良性循环,促使报纸越办越红火。

四、 对专业报发展的建议

当前专业报的发展已经从计划体制走向市场机制。我国大量专业报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寻求更大的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专业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宽发展思路、提高办报能力。

⒈更新观念适应市场,尽快转变体制

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有些专业报思想转变快,他们大胆摆脱来自上下左右的种种束缚,自寻出路,在战略和战术上胜人一筹,坚决从过去陈旧的窠臼中走出来,走向普通人的生活,走向色彩斑斓的市场中,报纸得以较快发展。但也有一些专业报市场适应性差,观念陈旧、缺乏竞争意识,以不变应万变,任报纸萎缩或处于维持状态,这样难免遭受停刊、出让刊号等结局。《医药时报》便是一例。

在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同时,专业报在内部管理体制上也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一张好报纸需要一个优秀的办报群体、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办报空间、一个有激励机制的良好氛围、一个正确的办报理念,而报人应是有理想、有能力、有活力、与时代合拍的新人。所有这些均需以转变体制为前提,政策宽松、人才可以流动,体制活了,报纸也就更活了。

⒉准确定位读者群,不草率扩大“领地”

专业报必须立足本行业,从内涵中开掘,外延中拓展为主导思想,定位于相应的读者群。如发行量较大的《科学时报》定位于高层次知识分子,该报纸改版后组稿思路清晰,文章内容吸引人,受到广大中青年知识界读者的欢迎。

与此同时,专业报需要坚守专业色彩,不草率扩大“领地”。行业报的专业特色是伴随着它的诞生、成长过程而逐渐形成的。个性是专业报的生存基础,失去专业特色就会失去生存的条件。综合性报纸所设的专版专栏有不少局限。所以专业报在不藐视综合性报纸专版专栏的同时不必过分畏惧他们带来的压力。坚守专业阵地并深度切入专业,发扬自己优势仍是一条通往光明的捷径。

⒊抓好发行工作,整合发行模式

发行工作在报纸发展过程中一直起重要作用,报纸起落与发行量关系密切。发行工作所有报纸都在做,但看谁做得巧做得妙。一张报纸要脱颖而出首先得使它引人瞩目,报纸同属商品,同样需要自我推销、自我宣传。人们如果不了解有这么一份专业报,那么何从谈起喜欢它、订阅它。杭州日报社主办的《都市快报》从发行第一天起就在街头巷尾设点或请人流动叫卖,效果很好,一方面让更多读者了解《都市快报》,另一方面也方便群众买报。专业报也可以尝试走这条路,如经济类报纸完全可以在市场、商街等地方设摊或流动卖报,让经营者、消费者抽空读一点专业和维权方面的知识。至于在其他媒体做广告也有相当效果。

在发行模式方面,专业报可以建立水平式发行体系。水平式发行体系是指邮局发行与自办发行并重,即两条腿走路。这一模式是最适合专业报发行的。它的特点是报社可以根据读者分布的地域特点,把邮发和自发结合起来,利用邮发的收订、运输、处理、投递四大网络可以使得外埠边远地区的读者能顺利地见到报纸,这远比自身在省外各地建立一支庞大的发行队伍合算。同时,发挥自办发行的优势,通过自己的发行网络在本埠或在离报纸所在地不太远的地区发行报纸,可以保证迅速快捷地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这对一城多报的城市报来说极为重要。谁的报纸能在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谁就赢得了读者。因为读者接触信息时总是先睹为快,对于同质化问题较严重的我国报纸来说,最先让读者接触到自己的报纸是发行的首要任务。自办发行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把邮发和自办发行整合起来,还可以牵制邮局,使其不断改进发行质量使自己从中获得好处。

⒋克服文件化倾向,满足读者多种需要

专业报应竭尽全力撷取、开掘、提炼本行业有价值的新闻,而不应专门刊登给人带去沉闷感的大块头理论性文章。平时注重读者的心理需求,多刊登一些读者喜读,可操作的实用性文章。《浙江市场导报》“新浙商”、“新消费运动”、“维权”等栏目,免费为读者服务,且诚心诚意,得到了读者一致好评。想读者之想,为读者服务也是专业报一大法宝。

此外,报纸以它的耐久性、收藏性成为电视台、电台不可比拟的媒体。故牢牢抓住读者这种珍藏心理很有必要。经常采编一些有收藏价值的文章以飨读者不失为良策。在设置栏目,刊登系列连载文章时不妨先考虑读者是否感兴趣,合不合他们胃口,其实用性、知识性等是否已达到读者愿意收藏的境界。其实专业报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参考文献:

⑴董顺立、董林:《自主发行报业发行战略正确选择》,《新闻战线》,1998.8

⑵宋健武:《试论我国报纸发行方式的改革》,《新闻战线》,2000.7

⑶张平:《试论报纸发行的多渠道营销系统》,《新闻知识》,1999.11

⑷屠忠俊:《报业经营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⑸科特勒:《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⑹俞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⑺幸培瑜:《打造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记者》,2001.6

⑻何宁:《激发活力追求效率》,《新闻战线》,2001.5

⑼吴锋:《报纸发行营销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党性分析报2 第5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通过对照《党章》的要求,剖析履行责任义务的情况;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现将我存在的主要问题、思想根源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总结如下

一、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

1、思想上,系统的理论知识比较欠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市场经济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没的提到应有的高度。特别是理论的学习还不够系统,学习还浮在表面,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工作,自觉主动在挤时间学习不够,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的少,有时看报纸也是看看大标题,结果对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理解还不深,使理论水平不能尽快得到提高。

2、工作上,对自己的标准要求不够高。满足于干完干成,求数量与求质量没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把自己的工作与统计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虽然能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有只求一般标准,把标尺定的不够高,干些工作就有满足感的倾向。在工作创新上,对待困难有畏难情绪,满足于领导叫干啥就干啥,积极主动性不够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缺乏年轻人那种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工作热情,缺乏灵活机动,过于死板,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理念没有贯彻始终。

3、业务协调能力不强,与部分群众沟通少,有时工作不细致。这一点与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是一个喜欢交际的但办起事来大大咧咧不够细心的人。而现代的社会,除了需要真才实学外,还需要学会与人沟通,努力推销自我。在平时工作中,由于自己即将毕业,学校事情比较多,与领导及部分同志的沟通较少,与社会的溶合度不够,认为只要工作做好,就万事大吉了,这样造成刚开始销售汽车时工作屡屡受挫,一些交车环节不细致导致被扣分或是挨罚挨批。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

经过分析以上缺点,在深入解剖自我之后,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进行剖析,这其实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结果。以前我对自己缺点的认识是不够到位,知道缺点,也总给自己找借口摆脱,甚至拒绝承认,不加悔改。这对自己的进步是毫无好处的,也是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发展与成长。归根到底,这其实是人生观、世界观模糊的问题,对许多事物存在模糊认识,对社会的发展没有十分准确的认识,对客观存在没有正确的分析的结果,这也是放松自己的学习的后果。不从自己的主观意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来认识自我,来改造自我,而强调客观世界对自己的影响,强调其不可改变性,存在一种畏惧心理,有时存在懒惰的意识,从而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一种消极的心态。

三、今后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1、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一定要牢牢把握党员先进性的方向,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理论指导自己工作的实践。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抓紧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学习做好工作所必需的一切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领域。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真正做到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以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积极进取和求真务实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面临的问题,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新的观念、新的风貌,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2、对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做到热情不退、作风不松、干劲不减,干好本职工作的思想不动摇。树立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干工作不能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干工作就要争第一,创一流,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时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严厉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等问题,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如意之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克服松懈心理,树立生活、工作目标,化劣势、失败为前进的动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永远保持自己积极肯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

3、是要立足于工作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广泛学习一切有益知识。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管理、历史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履行当前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既学习与自己的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也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多学习一些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新经验,做到专与博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

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按照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与时俱进,敬业争先,团结民主,严守纪律的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自觉性、坚持长久性、坚持实践性、坚持全面性、坚持科学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位合格的中共党员一定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两个务必,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耐得住清贫、受得住寂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他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这是一个党员思想素质的具体体现。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要做到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牢记党员身份,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蒙牛财报分析 第6篇

摘要:本文从乳制品行业背景入手,具体分析了伊利股份近几年的财务报表指标,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预测,结合同行业平均水平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财务数据,以及今年伊利的主要的市场攻略.最后提出伊利股份的前景预测,对这个液态奶为主营的品牌做出深入探讨.关键字:行业背景,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前景预测

(一)公司简介

公司前身呼市回民奶食品总厂,是从呼市国营红旗奶牛场发展而来。1984年3月,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正式登记注册。1992年12月,在对呼市回民奶食品总厂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方式正式成立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95年9月11日,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1715万股普通股股票。1997年,伊利公司对内蒙古青山乳业公司进行控股,正式成立内蒙古伊利集团。同年公司名称由“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乳制品制造,食品.饮料加工,农畜产品及饲料加工.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总部坐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下设四大事业部,所属企业三十多个,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今天的伊利集团,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提出“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的市场”,全力推进“以人为本、制度为保障、团队为前提,平等信任”的企业文化,以不断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为己任,正向实现“打造中国伊利,实现乳业第一品牌”的目标大步迈进.(二)行业分析 一.行业的性质

(1)中国乳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奶类生产量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迅速增加,远远高于1%的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乳制品产量和总产值在最近的10年内增长了10倍以上,已逐渐吸引了世界的眼光。

近年来,我国乳品加工业已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乳品企业经济总量大幅增长,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工业产值1556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11.7倍;乳制品产量持续增长,产品结构逐步优化。2008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合计1810.5万吨,已占世界年产量的4.6%。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奶类消费量为22.7公斤,比1992年增长了146.2%。农村居民2007年乳和乳制品消费量为3.52公斤,比1992年增长了203%。我国乳制品行业已取得了显著成就。

(2)但2008年9月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整个行业的信誉遭受严重危机,国内市场急剧下滑,消费者信心受挫,几乎所有企业都陷入了极端困难之中。危机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整顿乳业的重大举措,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奶业形势逐步好转,积极因素在增加。

2009年在国家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产业扶持政策效应显现和市场信心恢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2009年三季度我国乳制品行业生产回升势头良好,行业效益稳步回升,企业亏损面继续缩小。

近年来,尽管我国年人均奶占有量上升很快,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乳品消费也极不平衡。目前,城市乳制品销量占到全国乳制品总销量的90%,广大农村乳品市场潜力巨大,有待挖掘。随着农村乳制品消费量的逐步增长,我国乳制品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聚氰胺事件”虽对乳制品行业造成较大影响,但从长远看,国内乳制品需求上升的趋势未变。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中国乳业还会快速发展

二.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

截止至2010年9月份, 乳制品制造行业行业平均水平有27.63亿元,而,伊利股份的总资产149.75亿元,位居行业第一,其主营业务收入达235.25亿元,远远高于行业22.84亿元的平均水平,净利润也有4,.69亿元,排名28,主要是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和两大乳液巨头互相诽谤对其经济业务有所影响,详细见图:

与行业指标对比

总股本 实际流 总资产 排名 主营业务 排名 净利润 排

通A股(亿元)收入(亿元)增长率 名

三.与同行业比较

伊利股份财务指标

光明乳业(600597)此前公布的年报也显示,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79.43亿元,同比增长7.94%;净利润亦扭亏为盈,达到1.22亿元;毛利率也增加5个百分点达到37.55%。乳业的向好态势在今年第一季度也得到延续,伊利首季营业收入增长37%,达到70.14亿元;净利润微增2%,达到1.2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6元。

财报显示,伊利产品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行业,其中,高端产品表现较为出色。今年一季度时,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乳制品已占伊利产品线的40%。营养舒化奶及金典系列产品同比销量增幅分别达到63%和25%;奶粉产品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例也进一步提升,达到20.34%。

业内认为,中国乳业整体销售状况回升,未来婴幼儿奶粉需求量也将大幅提升。伊利作为国内最大的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商,在奶粉市场的提前布局上也巩固了其在乳业第一阵营的地位。

数据显示,伊利的奶粉业务收入在2009年增幅达到23%。今年一季度,伊利金领冠奶粉产品销量翻番,继续强劲领跑婴儿奶粉市场。

此外,伊利不断加强液奶业务之外领域的拓展,为未来发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相比其他乳企主要侧重于液态奶业务,伊利的产品结构较为合理,预计2009-2013年间伊利股份(600887)利润年均复合增长30%.

伊利2009年扭亏为盈赚6亿 申请撤销退市警示

26日晚间,伊利公布2009年成绩单: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2.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4%;净利润为6.48亿元,2008年净亏损16.87亿元。至此,伊利已全面扭亏为盈。同时,伊利提出撤消公司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及特别处理申请。此前,由于伊利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亏损,特别是三聚氰胺危机所累,2009年5月4日起,交易所对伊利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伊利股份”改为“*ST伊利”。目前,撤销申请正在等待交易所批准。

2009年,伊利原本的经营指标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6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亿元。今日公布的业绩已超过预期——主营收入242.08亿元、净利润6.4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从2009年7月开始,伊利在天津、阜新等地投资建厂;国内最大酸奶、奶酪生产基地也已于2009年11月份在天津开土动工。这些项目预计在2010年到2012年逐渐释放产能。

在阐述经营现状及压力时伊利表示,2009年后期,由于养殖业投资积极性下降,带来原料奶供需缺口。且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白糖等原料价格的上涨,乳品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风险加大,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致使乳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进程中仍面临重重困难。

2010年,伊利的主要预算指标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亿元。至此,除蒙牛外乳业上市公司业绩已悉数公布,行业复苏态势明显。光明乳业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2亿元,同比增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亿元,比2008年增加4.08亿元。三元乳业合并营业收入为23.8亿元,同比增68.3%;只是由于整合三鹿成本增加,净利润出现小幅亏损。

(三),财报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从伊利2007年到 2010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计算出伊利这三年的偿债流动比率。2006年:0.81; 2007年: 0.91;2008年: 0.66;2009年: 0.75;2010年6月份:0.80:。伊利流动比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2008年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负债增加的幅度大于资产增加的幅度。从流动资产的构成角度来看,伊利的流动资金和存货占了流动资产的 74%左右,两者分别占了 37%左右,预付账款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因此流动资产的质量和结构较好。但综合这五年的流动比率,都不超过 100%,流动资产偿还不了流动负债,所以有较大的财务风险。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是在扣除了存货之后的流动资产,因为存货是不能立即变现的资产,所以速动资产更加真实地反应企业的偿债能力,该指标比流动比率更客观真实地反应企业的偿债能力。伊利近几年的速动比率指标如下:2006年:0.47; 2007年: 0.57;2008年: 0.41;2009年: 0.55;2010年第一季度:0.59。速动比率大约在 50%左右,与流动比率的指标有一定的相近度,都不高,从报表的数据可以知道,存货在流动资产大约占了 37%左右,2008年受毒奶粉事件的影响,存货大幅度上升,2009年1,664,502,113.06元,2008年 2,020,365,899.75元,2007年1,737,371,120.52元,在采取措施之后2009年存货水平减少,速动比率向良性发展。但纵观全局,这样的比率偿债能力还是有待提高。

3现金流量负债比率。现金流量负债比率反应了经营现金净流入与年末流动资产的比率,强调了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用现金来偿还。有些企业利润很好,但没有现金来偿还负债。所以这个指标比上述两个更真实准确地反应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伊利三年的现金流量比率如下:2006年:0.11:;2007年: 0.153; 2008年: 0.022;2009年: 0.21;2010年第一季度:0.09。从比率的结果来看,08和10年相对于 07和09年来说大幅度下降,造成这种原因不是由于现金流入减少。相反,08年相对于 07年现金流入增加,主要是由于流动负债的大幅度上升,远远高于现金净流入。因此该指标一定意义上反应了企业这两年的偿债能力下降了。

4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资的,是评价企业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伊利近几年的资产负债率如图,从数据可以看出,伊利的资产负债率在 08、09两年大幅度上升,10年夜得到很到保持,超过了国际上一般公认的水平60%,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小,造成上升的原因在负债的上升速度大于总资产的上升速度,伊利在遭遇奶粉事件后负债迅速增加,财务杠杆提高,通过负债来缓解对企业经营的冲击。相对而言,70%以上的资产负债率是较高水平的负债,企业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适当降低水平以减少财务风险。

5利息保障倍数。该指标反应了企业支付固定利息的能力,但不能反映偿还本金的能力。同时因为利息的支出是用现金而不是用利润来支付,所以这个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伊利近几年利息保障倍数如图。2008年的数据很特殊,出现负数,而且负数的值很大,原因在于伊利出现利润大亏损,而财务费用不多,所以相除结果是很大的负值。2009年在财务费用相似的情况下,企业扭亏为盈,因此指标数值为 11.2倍,大于国际公认的值,10年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企业相对利息偿债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二.营运能力分析

首先,伊利10年有5.175的存货周转率,相比09年而言,存货周转天数相对较长,促进企业销售量的扩大,促进企业的盈利水平,.但存货周转速度较慢.有可能占用较多的营运资金.应收账款天数虽然比09年有所增长,但还大体维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总体来说.伊利的账款回收的速度还是很快的,资产的流动性较强.但资产的总周转率普遍偏低,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伊利对总资产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三.盈利能力

1.销售毛利率分析

从上表和图中都可以明显的看出销售毛利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07.08年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09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都与同行业相差不大,说明伊利股份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成本控制很有成效,盈利能力也在增强..2.销售净利率分析

与同行业比较

从上图可以看出09年相对07.08年都有提升,表明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在增强,但是和同行业还是有一定差距,有很好的提升空间..3.净资产收益率

与同行业比较

从上图09年与07.08相比,净资产收益率有较大提升,表明公司利用资产创造的利润在增加,资产利用效率在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在增强,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节约资金使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每股收益分析

与同行业比较

]

从上图中,每股收益与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呈现相同的趋势增长,07年到08年下降很多.08到09年又陡增,都是因为金融危机和三聚氰胺的事件的影响,08年利润出现很大的赤字,09年强化品牌推广和世博营销等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确保了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和发展.(四)前景预测

2010,伊利助力世博会,随即又在亚运会上协力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夺199枚金牌,刷新了中国亚运会获取金牌的最好成绩。作为业界领军企业,在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际,伊利集团在岁末推出品牌升级战略--启动新LOGO、名为“滋养生命活力”新SLOGAN以及一系列相关升级活动,同时宣布成为华特迪士尼公司在华的独家乳制品授权商。新LOGO由三道“月牙形”环绕而成:两条深浅不同的绿色代表着深远辽阔的草原;蓝色代表着晴空中灿烂的阳光滋养着万物,寓意健康与活力;白色代表着营养丰富的牛奶,红色的“伊利品牌”成长在阳光普照的蓝天绿地中。整个LOGO以圆形为轮廓,表达了一种中国式的和谐与平衡。灵动的圆形设计,既代表着伊利所倡导的生生不息的“绿色产业链”,又象征着伊利将带动整个产业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圈”。整体而言,新LOGO既有对草原文化的继承与传扬,也有着与时俱进的开拓与创新

伊利在不断追求品质的同时,一直顺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走在中国乃至世界乳企的最前端,而这最新推出的一系列举措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以牛奶为代表的乳制品是最美妙的食物之一,源于大自然,具有丰富的营养,是美好生活与生命的源泉;伊利集团以每天点点滴滴的滋润,滋养出健康与活力,让消费者生机勃勃,开启精彩生活,体验生命之美。“滋养生命活力”意味着以丰富营养的产品,带来健康的提升,让全家人充满生命活力;未来,伊利集团不仅是健康食品的提供者,也是会是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滋养生命活力”的提出,是伊利集团在“绿色产业链”的基础上不断前进,总结得出的中国乳业发展新十年的未来品牌规划的起点。

顺应行业未来之变

2011年是新的十年的起点,同时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更是中国乳业发展新十年的起点。作为国家农业龙头企业,伊利有责任率先响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绿色发展的国家号召,转变企业发展模式。作为行业领袖企业,伊利有责任推动行业发展从业绩导向型向责任导向型转换,把握未来10年发展机遇。

顺应消费需求之变

通过前期细致的消费者调研,伊利发现中国消费者对于奶制品的消费观念日益成熟,逐渐向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靠拢──即牛奶产品不仅是日常饮食的必需品,而且也是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的提高,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健康的食品,更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伊利将自身定位于“不仅是健康食品的提供者,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提倡者”。可以说,伊利坚持消费者为中心,为消费者而改变。

顺应企业发展之变

殷实的奶源、完善的产业布局、均衡的全产品线及牵手奥运、世博等大事件带来的由内而外的全面锻造,使伊利品牌由量变到质变使伊利完成了“量”的积累,掌握了决胜未来的先机,势必带来“质”的突破,此次伊利品牌升级水到渠成。基于此,伊利提出了“成为世界一流健康食品集团”的愿景。伊利品牌升级,顺应了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必然之变。自2006年起,伊利集团启动5年规划,发布“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奶源把控、完善产品结构、率先完成全国产能布局,为全国消费者带来健康、优质的产品。随后,在企业自身健康发展基础上,伊利在行业内首倡“绿色产业链”,践行与自然、社会、公众、行业合作伙伴的和谐共赢之路,从而形成整个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圈”。未来,伊利集团对自身的定位,不仅是健康食品的提供者,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伊利集团作为中国乳企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健康食品集团”是所有伊利人的愿景。

上一篇:开学第一天作文:小猫钓鱼下一篇:读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