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4-05-13

关于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9篇)

关于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第1篇

关于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调研报告

----以双桥学校为例

大悟县双桥学校

李安舟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以双桥学校为例,我们组织开展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研。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基本情况

调查主要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大悟县双桥学校的学生。这是一所涵盖中小学的一贯制学校,属城关镇管辖,目前在校学生584名,其中初中生221人,小学生353人。我们分中学组和小学生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200名(其中小学生100名、初中生100名;男生85名、女生115名),并抽样进行当场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158份,内容涉及学生理想与追求、法律意识、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方面。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如今未成年人的优点明显,但缺点也非常突出。优点是思维活跃,能快速接受新鲜事物,有创新精神,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缺点是依赖感强,缺乏责任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精神较差,奉献精神不强,个人主义严重,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弱等等。

主要表现在:对祖国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占72.8%;对信仰有正确认识的占55.4%;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较正确认识的占50.2%;对诚实守信、人际交往、社会公德能正确对待的占61.6%;法制观念比较强的占62.3%。

此次问卷调查同时暴露出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也存在着不少令人忧虑的状况。统计数据反映:

——你认为人活着首先是为了“享受物质”占57.2%;“精神追求”的还有1.8%;

——认为在人的一生中,“金钱最重要”的占36.55%,“权力最重要”的占58.80%;

— 崇拜的对象是“明星”的达72%,“专家教授”的仅占3.90%,“英雄模范”的占5.20%;

——每月零花钱在“100元左右”的占8.9%,“200元以内”的占4.6%,“200元以上”的占3.2%;

——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的占6.8%,不到2小时的占2.6%,从不上网的占10.8%等等。

二、学校未成年人德育教育成效和经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又一次被摆到重要位置,其建设工作也被重新思考和定位,在全国研究和实践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双桥学校相应大悟县城关镇党委和政府的号召,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做了卓有成就的工作,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了明显好转,主要表现在:

(一)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德育导师制度

学校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培养的首要位置,建立组织,加强领导,确保德育工作齐抓共管。每周例会,组织教职员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每年都要组织开展了“师德标兵”“优秀辅导员”等的评选表彰工作,涌现了张佩、刘欢、陈红霞等一大批业务精作风硬的教师队伍。

认真开展德育导师制活动,每个班主任、任课教师确立帮扶对象,定期开展帮扶服务,并做好相应记录,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成效。九年级的龚莹、刘西颖同学就是在杨鸿老师的捆绑式帮扶下,三年如一日的悉心关怀下,一步步走出留守生的孤僻内向,变得开朗活泼活泼,成绩逐步提高,信心百倍的走向中考的。

(二)把握最佳契机,积极做好学科渗透。

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学校实行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坚持按时间顺序、年龄层次、阶段专题、学科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做到老师为主,全体负责;教学为主,全面渗透;学校为主,各方配合。

(三)做实德育活动,凸显德育教育实效

常规教育实效化。学校深入开展以良好学习行为卫生习惯为重点的养成教育,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实行常规日检、周报、月评制度,净化、优化、美化校园环境,纯洁班风、学风、校风。

传统教育主题化。学校能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清明节“走进清明

缅怀先烈”;端午节“迎端午节,育爱国心”;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重阳节“念亲恩、抒亲情”等。采用诵经典、知习俗、明事理、炼情感、修品行这一育人过程,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主题阅读、经典诵读、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节日活动常规化。学校能利用一些重要的节点组织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活动,并逐渐形成常规,使其规范化。三月份,开展“唱雷锋的歌”、“做雷锋那样的人”等系列活动;四月份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系列活动;浓情五月,走进福利院,帮老人洗头;记录爱心卡、书写感恩、学会关爱。全国助残日组织爱心捐款活动,鼓励学生关心需要帮助的人。“六一”期间,组织开展书香校园艺术节活动。教师节,通过声音表恩情、卡片表心意、活动表情意、笔尖诉心声、班会表心声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10月份可定为“传统教育月”,利用国庆、中秋、老年节等传统节日,在全校各年级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爱国主义专题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教育。

主题活动特色化。2014年,学校能组织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通过道德讲堂、钱敏丹励志事迹巡讲、国旗下讲话、倡议签名和组织学生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社区、进村居、进家庭,大张旗鼓的宣传,大力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旋律,营造浓厚的环境氛围。

定期邀请司法部门教官到校上法制课,使100%的未成年人受到了法制教育。并配合司法机构发挥其职能作用,依法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都把未成年人思想建道德设列入主要工作议事日程,齐心协力,有检查、有部署、有落实。

文体活动全员化。学校在有限的条件下,加强体育及艺术类兴趣小组的活动,开设篮球、田径、跳绳踢毽、绘画、音乐等兴趣小组,坚持集中辅导,每天练习,使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习惯,提升了艺术素养。平时坚持两操两课两活动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学期举行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校园艺术节、冬锻比赛、歌咏比赛、书画作品展览、文艺汇演等,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提高。

(四)发挥“三结合”作用,形成德育工作网络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三结合”教育的机制。学校定期开家长会,听取家委会的意见,交流教育经验。开展“访千家”活动,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征集家访日记、随感。在抓好家庭教育的同时,学校还注重社会力量对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将村社、消防、福利院、农业园等确立为校外德育基地,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做到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德育工作网络。

三、学校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将面临着复杂和严峻的挑战。尽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流是好的,但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未成年人公德意识淡薄,道德行为存在偏差。少数未成年人以自我为中心,对集体和他人漠不关心,不屑积“小德”,不耻做“小恶”,做事随心所欲;对社会环境存在误解,怕做好事反而会被别人潮笑。

2、少数未成年人政治意识淡薄,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不够。少数未成年人只重学习,非常关心个人的学习成绩和今后的前途,对国家的政策和发展道路不够关注。据了解,有23%的中小学生不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三个代表”是哪三句话;有36%的人对中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说不清楚”。

3、少数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不高,自我控制能力较弱。43%的中小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17%的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相处得不太好;17%的学生同父母的思想交流“比较少”或“几乎不交流”;34%的学生感到同老师之间的交流“不平等”。在心理能量不能很好释放的情况下,部分学生沉溺于玩游戏机、上网,甚至看一些不健康的书刊。据调查,有66%的人上网是为了聊天,78%的是为了玩游戏,12%的是为了寻找刺激。

4、存在厌学情绪,学习目标不明确。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大潮中,部分学生受到不正确的价值观误导,存在着读书无用的思想,觉得人生渺茫,读书是为父母而读,对老师、学校存在抵触情绪,旷课逃学时有发生。

5、文化生活单调,网络得不到正确的运用

网络和电子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也能制约学生健康成长。通过调查可以看出,8%以上的学生上网的目的就是玩游戏或聊天。中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弱,猎奇心强,是非观念尚未形成,由于对社会认知的不足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受到不良影响也最为严重。

6、农村留守学生存在隐患

在调查中,发现有90%的留守学生是靠爷爷奶奶或亲友带领,很少有父母经常回家看望学生,孩子心理受到影响,感到委屈,失落和烦恼会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标准,做出不可想象的举动。

辍学失学现象较为严重。社会价值取向,影响着父母对孩子读书重视程度,生活供给压力使得农村孩子厌学辍学,初二尤其严重,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泛滥。中学一女生六年级的何玉洁同学,父母今年刚出去,她每天放学回家自己做饭吃,还要照顾爷爷奶奶、一个小弟弟,她即使有心思学习,却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分明是在家做保姆。此类现象,极为普遍。

7、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教师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全员育人的意识,因此未能将德育与智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重形式轻实效。因此,要努力开展切合学生身心特点、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单纯靠学校就能解决,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和荣辱观指导青少年思想教育,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安宁祥和、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学校建立完善的德育机制。

一是突出主要工作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四大方面: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三全”新格局,要“全员”做德育工作,要“全方位”做德育工作,要“全过程”做德育工作,全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二是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用好德育教育这把软尺子,加大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力度。把核心观、荣辱观、科学发展观纳入教育的范畴,要充分研究德育工作对象,以平等、理解、尊重的态度,构建起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德育实践模式。

三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改变分数比成长更重要,知识比人格更重要的错误观念,切忌“一俊遮百丑”,片面地以学习成绩评定学生。

四要推进心理教育课程化。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未成年人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二)继续加强法制教育,建立聘任法制副校长制度。

聘请司法、公安离退休人员,担任学校法制辅导员,定期进行法制讲座或辅导。配合城关镇关工委组织,根据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资助和支持,将未成年人学生法制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深化警校共育共建活动,保持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无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坚持周末由学校政教处与派出所、文化部门一道对学校周边的网吧、电子游戏厅、歌厅等公共娱乐场所进行巡查,确保我校学生不进入娱乐场所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开展 “平安校园”活动。加强教师值日工作管理,要求值日教师提高责任感,做好护导工作,让学生在校园内安全活动。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健全和完善各项报告制度。制订各种工作预案,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安全疏散演练和防火、防震自救演练。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细化班级管理。加强班主任的校本培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抓好理论学习和工作交流,促使年轻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

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用爱的教育始终:对孩子微笑,与孩子交谈,帮孩子明理,教孩子求知,给孩子机会,替家长分忧。

开展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结合平时工作,深入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以主题观摩活动、班主任风采大赛、基本功比赛、“我的教育故事”征集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努力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

(四)建立家庭教育方面的机制。

积极推进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互相结合的方式,以养成德育教育为中心,建立家庭教育中心,将伦理、法理、情理相互交融,实行“学校育苗,家庭护苗,社会抚苗”。

以建设学习型家庭为落脚点,调动和整合教育资源,并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形成优势教育资源的辐射,充分发挥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教育优势,依托家长学校这一载体,构建以校为本,以家为本,联系社区,促进学生、家长、家庭成员(社区)共同学习。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相互通报未成年学生的学习和品行情况。学校将中途辍学的未成年学生的情况即使告知村民委员会及家长。

(四)常规育人,活动育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用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自己的言行。严字当头,加强班级管理,将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达到人人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的目的。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让学生终身受益。

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孝敬父母,体验亲情;自立自理,学会感恩;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传扬美德,奉献爱心。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观念。

加强诚信教育。以培养“诚信师生”为目标,以“诚信教育、诚信管理、诚信服务”为经,以“诚信行为、诚信制度、诚信文化”为纬,开展“创建诚信校园、培育诚信师生”主题教育,把诚信教育工作搞得更好,更有特色,更有成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继续发挥好班级心理辅导员的群体作用,并定期对他们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提高心理辅导员的辅导水平。小学部要成立德育领导小组,专人负责,不定期的对德困生、学困生谈话,辅导。将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法制建设纳入校本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将中小学法制教育、德育教育效果纳入教学评估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开展“中国梦”传统美德教育。学校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开展“我的梦中国梦”相关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

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养成良好品格,做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学校仍将组织 “美德好少年”评选活动,树立一批身边的学习榜样,激励广大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中来。

开展“五个一”实践活动。发现一位心中崇拜的英雄人物,用精神实质引领;确立一条激励向上的人生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常戒勉激励自己;练就一项受益终生的体育项目,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艺术技能陶冶情操;参与一次提升能力的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成长成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着眼于未来首先就要把握现在,立足当前,更加注重做好现实的每一项工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我们将投入更大的力量,付出更多的精力,提供更好的条件,创造更好的环境,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于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第2篇

2018.6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校结合新课改,制定了德育工作各方面的计划和措施,强化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把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网络作为重要保障,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律,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要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基本道德规范。

2.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的原则。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为重点,促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3.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示范,以榜样引路,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三、具体工作

1、首先注重教师的师德素养培养,制定教师德育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法规,“十禁止”规定的内容等;其次,我校结合传统节日和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如国庆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最后,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建立联防机制,形成合力。

2、要全社会参与:学校、家庭、宣传系统等进行道德与文化的宣传教育。

3、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一定一定要把文化层次分布建设部署好,这是搞好人文环境大问题!千万不能搞浊低媚俗泛滥“文化”;权政者文化专家者必须明白文化概念:文是圣说觉悟的理律;化是觉明之归;道化、德化、化育、造化、中化、中国化的文化;在高度人文环境中未成年人就自然得到教化培育。

关于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第3篇

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养成的习惯, 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从他们的行为习惯养成入手, 从思想意识方面进行培养, 广泛深入地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 转化他们的道德行为, 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 引导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实践道德要求。我们可以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 充分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庆祝、纪念活动, 增加他们对祖国、家乡、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二、以学校为链接点, 共创和谐环境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 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更需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形成工作合力, 并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 以学校为“主阵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学校应开设家长委员会, 建立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担负起指导和培训家长正确施教的责任, 联系社会、家庭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 办好家长学校, 采取专题讲座、材料宣传、给家长致信、家访、校访等多种形式, 加强与家长沟通交流, 主动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 做到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从而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因此, 教师无论在生活中, 还是在工作中, 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做到言行一致, 为人处世做到公平公正, 千万不能品行不端, 唯利是图, 见利忘义……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言简意赅, 不能对学生存在歧视心理, 更不能乱发脾气, 甚至恶语中伤, 否则会造成学生心灵压抑, 对他人和社会易产生抵触不满情绪等。因此, 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要经常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 提高教师的师德认识, 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 同时还要深入开展“讲师德, 做师表, 树正气”活动, 使每个教师做到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敬业爱生, 甘于奉献, 进而达到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的正面效应。

四、通过课堂主渠道对未成年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也不是某个人就能影响或教育好的, 因为人是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成长起来的, 需要沉淀、积累、磨炼等, 特别是未成年人更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锤炼。生活在他们身边人的言行及周围环境, 都会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因此, 我们要时刻提醒和纠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 以免他们走入歧途。要做到时刻提醒、教育未成年人, 就要把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每堂课程中, 让教师启发他们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从而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于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第4篇

一、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实现计划生育,且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目前社会上对未成年人的溺爱现象非常普遍,未成年人胸无大志、安逸享受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国家繁荣富强、文明民主事业的接班人,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我国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十分重视,也说明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培育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在经历了老一代物产积极革命家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初创之后,尚需要我们以及之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政治环境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科技飞速进步、文化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这是历代建设者艰苦创造的结果。这种结果需要未成年人在未来进行继承与发展,他们需要在未来承担新局面,实现复兴梦的历史重任。

(二)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

我国的未成年人约占总人口的22.55%(统计口径含19岁,数据来源为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底的人口总数达到136072万人,目前的未成年人大约为3.06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不仅直接关系民族现在和未来的整体素质,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只有从娃娃抓起,我们才能紧紧抓住本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有所作为,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我国历来有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博学多才是每个家庭最关心的重要问题,很多家长甚至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事业,这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未来中国强盛的保证,因此,帮助家庭解决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事关亿万家庭的幸福,事关社会和谐与稳定,也是最得民心的举措。

(四)着眼未来而必须做出的现实选择

这是一项长远的战略目标,需要从当前抓起,分阶段实施。当前,我国社会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尚可。爱国爱民、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积极进取、勇攀高峰是当代未成年人的主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各种网络技术的进步,各种颓废思潮与腐朽的生活方式也对未成年造成了极大冲击,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国外敌对势力的颜色革命,对我国的未成年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随着网络交流的不断扩大,我们在学习世界先进文化与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抵制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抵制网络上的黄赌毒等各种幽灵的各种侵害。某些未成年人之所以沉迷于网络和享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文化与体育活动场所不能满足未成年人的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贪腐堕落、损人利己等各种消极因素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导致校园教育重智轻德、重课堂灌输轻社会实践,素质教育极其欠缺,所以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必须得到加强,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校园教育管理也必须加强,以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随着外出打工求职现象的普遍发生,一些家庭因此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而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们共同成长的环境,思想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等都要求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尤其是目前留守儿童与独生子女问题交织在一起。

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

我们应针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积极探索当下社会经济形势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律,并顺应规律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身体健康、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我们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力量,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做到常抓不懈,坚持始终。

(一)必须要有适当的投入

如果投入不到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所需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就不可能到位,工作也就抓不起来。因此,我们要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的基础上,首先解决好投入问题。这种投入,不单纯是出钱的问题,它包括了方方面面。一方面,是人力的投入。人力投入关键是领导投入,就是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统一调度各方面力量,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以政府名义统筹协调和指导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学校校长亲自领导,全体教职工共同承担学生德育工作,明确各自德育工作职责,切实将德育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同时,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并结合校外辅导员、青少年文化宫、博物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进行思想道德品德教育。另一方面,是财力、物力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制定政策,增加投入,用以解决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文化教育设施、青少年参加活动的经费、场地等问题。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原则,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种财政投入,作为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将财政决算结余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上。同时,要制定政策,鼓励全社会资金与其他闲余资源转向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文化教育。

(二)必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由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履行相应的管理责任,从政府部门自身做起,净化社会风气,在广为宣传的同时,也需要行无言之教化。明确书籍出版、文艺表演、进口审核、经费投入等多方责任。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加入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来,积极献计献策,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另一方面,要健全德育工作考评制度和督导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机制。要制定政策,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对于重要的德育工作者应该予以适当予以倾斜,要把德育工作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业绩的一个重要考核依据。教育行政部门要将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情况列为教育目标责任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评价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方面,以加强检查评估,并要建立和完善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报告制度。各校对于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进行研究分析,形成报告,针对形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三)整合德育资源,实现德育工作规范化与灵活化

关于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第5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负有重要责任。我校一直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以中心校为龙头,全镇各小学以系列化的德育活动,科学化的德育管理,奏响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主旋律,谱写了德育工作的新篇章。现将学校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确保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中心校加强领导,健全了校内外德育工作机构构建了德育工作网络。德育工作网络分为四级:第一级是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二级是各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三级是各小学政教处和少先队。第四级为各小学年级组和各班级。

中心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快乐成长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校成立了以XX校长为组长,XX第一副校长及XX辅导员为副组长,镇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全镇小学德育工作。定期召开会议,明确每月工作目标,并先后制定了各种计划和规章制度。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班主任的核心,积极倡导敬业、1

奉献精神。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一日常规》,规范管理行为。

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健康成长,学校重视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业务培训,细化师德师风的考核,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升学校教师师德修养,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风正派、业务精良、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大大强化了师德教育的成果。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贯彻德育首位 学校以校园为主阵地,丰富学校园文化生活,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发展学生特长。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1、加强尊师重教教育。九月份,各小学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老师,我想对你说”演讲比赛、送给老师一张自己做的贺卡等一系列尊师重教活动。

2、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周一升旗仪式,努力提高升旗仪式的效果,做到内容详实,针对性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尊老爱幼、礼仪常识、文明用语、感恩教育等传统道德教育。精心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在活动中,学生既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3、加强法制教育,重在“育心”。各小学聘请法制辅导员,为学生和家长进行法制讲座,不断增强家长和学生的法制意识,2

为法制社会、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有效预防了青少年违法犯罪。观看禁毒、法制教育资料图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题讲座,帮助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较全面了解有关法律常识,提高法制观念。

4、开展传承中华文化活动。在全镇小学中开展书画比赛活动,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全镇共有170名学生在本次书画活动中获奖。

5、开展感恩系列教育活动。相继开展了给远方家长一封感恩信,爱心手拉手,学唱一首感恩歌曲,邀请XX市感恩励志教育研究所XX副所长到中心校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报告会等一系列活动,立足于培养学生感恩之情,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理想、审美、情感、习惯养成的教育,逐步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关爱,学会感激。

三、优化校园环境,以境育人

学校十分重视开发环境育人的功能,恪守“让校园每寸土地,每堵墙都会说话”的信条,校园内都张贴名人画像,基本道德规范、校训。教室内悬挂国旗、格言。力争校园无荒地,处处育新人。校园文化墙能结合阶段教育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经常吸引同学们的眼球,班级黑板报能做到每月一期。利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体活动、知识竞赛、黑板报、墙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提升文化设施档次,绿化、美化校园。各班制订班训、班规,美化布置教室。学校文化氛围浓厚,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同学的知识,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

四、存在问题及不足

近几年来,我校贯彻各级德育工作文件精神,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德育工作已逐步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德育工作科研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尚显不够,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性、前瞻性和实践性有待加强。

2、学校对德育的管理和活动型材料的整理收集工作做的不细。

3、与社会结合做得不够,有待拓宽。

关于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第6篇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必须不断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为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引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少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青少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青少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青少年、用革命传统教育激励青少年、用中小学生《三字经》的养成教育规范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行为,深入开展“爱祖国、懂感恩、做‘三好’(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的学教活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为此,结合社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基层社区工作组织,搭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平台。

学校为所辖地区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创造了良好的育人条件,是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最基层、最有效、最好的场所。各乡(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要利用社区活动中心这个阵地和“三会两组”的力量,一同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做到党组织建到哪里,关工小组就要同时建到哪里,充分发挥社区活动中心的作用,整合资源,扬优乘势,共同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和谐社区。社区书记兼任关工小组长,吸纳当地“五老”参加,组建育人队伍,搭起育人平台,架起育人“金桥”,以社区活动中心为课堂,利用节假日时间,发挥“五老”政治、经验、威望、时空、亲情优势的人格魅力,就地、就近、就亲开展老手牵小手、老少共建、老少同享、同学、同欢、同乐、同进活动。

二、办好“三校一中心”,形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三教”合力。

办好“假日学校”。这是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教育“新视窗”和重要场所,也是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有益补充。利用社区活动中心的有利条件办好“假日学校”,聘请当地“五老”或在职教师任教,做到有机构、有教师、有活动、有名册、有记录,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就地的未成年中小学生学文化、学知识、学做人、学做事和开展文体活动,作为学校学习内容的一种补充,进一步丰富未成年人生活,陶冶思想情操,使未成年人的校外节假日生活既感到不单调孤独,又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办好“四点半钟学校”。学校教育是德育工程的“主阵地”,也是丰富寄宿留守儿童生活的“营养品”和养成文明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一环。全县各中小学校,要利用每天下午四点半钟课后的空余时间,办好“四点半钟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分别开办文化补习、音乐、舞蹈、体育、工艺美术、诗联习作等学教活动,使寄宿留守儿童感到在家一样的温馨和愉快。

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县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办好家长学校,搞好家庭教育列入对学校工作的考评内容。各中小学校长要把办好家长学校,搞好家庭教育当作重要工作来抓,既当好全日制学校的校长,又当好业余家长学校的校长,着力办好家长(监护人)学校,做到有组织机构、有教学计划、有教学活动,特别是要对起始年级的学生家长每学期进行2-3次的教学活动,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使家庭教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加油站”,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教”合力育新人的良好氛围。

办好“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是未成年留守儿童的“精神港湾”,是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场所,也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各中小学校要努力办好寄宿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同时提倡和鼓励社会仁人兴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要求所有公办、民办的留守儿童托管中心,都要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后勤生活服务,搞好饮食卫生安全和养成教育,建立亲情电话和心灵驿站,开展师生结对关爱帮扶,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留守儿童住校生感到有家的温馨、有父母一样的亲情。

三、开展“三个一”活动,促进城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均衡协调发展。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条战线和各个部门的共同责任辖区企业(私营企业)各单位要开展结对帮扶助学献爱心,为新农村建设挂点的乡(镇)中小学,订赠一本《中国火炬》、帮助十名贫困学生、订赠一百份《育人》导刊的“三个一”活动,帮助农村的未成年人提供精神和物质粮食,助促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同在蓝天下共沐阳光,托起明天的太阳。

四、加强领导,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纳入社区工作重要议程。

加强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社区要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纳入年终工作目标考核、纳入同级财政经费预算,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推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见之成效。

金菊街社区居委会2010

关于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第7篇

——关于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实施道德教育行动,努力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竹林关小学以“竹”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主题。近年来,我校坚持“高品位、有特色、现代化”的发展定位,以“坚毅、有节、虚心、向上”的校训为主题努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全面推动了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蓬勃开展。下面简单总结一下:

一、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儿童实践、注重儿童自主参与,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务必力戒空洞说教和形式主义,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儿童在行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学会自己教育自己。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推进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互动。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我们结合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和要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小学的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等德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我们把德育寓于各种学科教学之中,寓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保证德育目标的落实。我们把学科德育功能的更好发挥和德育目标的进一步落实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新课改过程中,我们重视发挥地方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按照思想性、时代性、地方性、趣味性的原则,认真搞好乡土教育和校本教育,使之成为深受广大未成年人欢迎的思想道德教育载体。

(二)、深化传统教育

我们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通过典型示范,探索传统资源与时代内容的结合,为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新鲜经验。我们还充分挖掘竹林关名人资源,开展传统教育,如徐向前、李先念、贺龙、王震、巩德芳、张奎、邢贵芳等无数战斗英雄曾先后转战竹林关,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开展“弘扬民族文化,做中华好儿女”、“中国人了不起,了不起的中国人”和“寻找名人的足迹”、“寻访三坊七巷名人故居”、“我是中华小主人,民族精神我传承”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我校通过活动,使各班学生出现你争我赶的局面,并从没个班中抽出部分

优秀的学生对学校进行反馈,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每周一开展“国旗下讲话”的教育活动

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教育学生热爱国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在学生中开展“国旗下讲话”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老师各家长还有社会人士的真确指导下,引导学生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更为红旗高高飘扬而奋斗。

(五)、开展行为规范实践活动,进行学雷锋教育

3月5日召开了以“学习雷锋好榜样美丽青春献社会”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大会,号召全县广大青少年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每班每两周给学生上一节礼仪课,所讲的礼仪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排的,坚持抓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养成训练,学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变得文明礼貌。

(六)、开展“三个弯弯腰”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环保的意识是不能没有的。我校首先在学生当中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见到果皮弯弯腰;见到纸屑弯弯腰;见到塑料袋弯弯腰”成为自觉行动。

(七)、开展“孝心献父母”主题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我们还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不少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孝敬父母就更无从谈起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组织了“孝心献父母”这一主题教育。

(八)、加强法制教育

我们在促进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上下

功夫,始终坚持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年度工作计划中对学校法制教育作出专项部署,要求学校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我们还突出对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治教、学校依法治校以及干部教师学法用法的要求,努力构建有效的学校法制教育领导机制和实施体系。在市司法局的支持配合下,建立了法制教育培训机制,改进教育方法与手段,增强法制课的针对性和生动性,提高教育培训效果。我校聘请法制教育校外辅导员,发挥校外辅导员的职业和专业优势,以提高法制教育实际效果。

二、积极为学生创设道德建设的社会实践场所

健全和完善德育教育工作机制,确定校长为德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师德建设评价奖惩机制;开展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系列化教育活动;组织各

小学开展“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开办校办少年宫活动;组织小学生开展“做诚信人,办诚信事”读书实践活动。加强少先队员的先进性教育,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养成道德好习惯”“争奖章、做有志小少年”、“手拉手”希望工程帮扶等活动,举行普法系列报告会小学生普法“手抄报”比赛等活动。

学生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教师和全体社会成员的通力合作。我校积极选树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一)、社会教育典型。以社会为大环境,抓好保障工作,在对学生进行小公民道德建设中,我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来支持和参与,其中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邀请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领导到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社会活动场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我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加读书征文竞赛活动。

(二)、家长学校典型。以家庭为主课堂,抓好家教工作,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家庭教育巡回讲座和培训;确定每年9月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以“我所希望的孩子”与“我所希望的父母”为主题的座谈会。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青少年民族团结反分裂、爱国主义教育,抓住“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重大节日,结合青少年特点,适时开展系列庆祝纪念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受到深刻教育,收效良好。

(三)、“代理家长”典型。让小公民道德建设走进家庭。家庭是学生道德

教育的摇篮,是学生道德教育最重要、最基础的阵地,对于学生道德习惯的形成着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广泛向家长宣传道德建

设计划,积极求得家长对孩子参与活动,在家中给学生当好“小帮手”、“小主人”等提供机会和条件。

以上的行动大大的促进了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广泛深入开展。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存在主要问题:其一,未成年人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方面观念淡薄,缺乏遵守公德的意识。其二,未成年人在物质追求方面上,表现出贪图安逸、相互攀比,精神世界空虚,无远大理想,上进心不足。其三,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比较难做到三位一体,互相渗透,出现学校教育和社会、家庭教育逆向异步的现象。

今后的努力方向:

1、利用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公德教育。

2、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3、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美德和理想前途的教育。

4、重视对未成年的心理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健康的心理素质。

5、对未成年人进行挫折体验教育,锻炼他们坚强意志,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6、改善未年人之间的关系,构建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和谐环境。

阳光雨露禾苗壮,新竹扶摇上九霄。我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比起其他先进学校来说仍还有许多差距,我们决定不断探索和寻求少先队教育现代新理念,不断创新和发展少先队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加强和深化少先队组织建设,切实服务素质教育,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使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竹林关小学

做好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体会 第8篇

一、认真抓好切入点, 播撒一份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未成年学生的爱, 既是师德的集中体现, 又是教师育人的动力源泉;既是感化学生的基石, 又是教育学生的催化剂。为此我努力抓住教育的切入点, 注意在学生的心田里撒播了一片爱心。

我在兼班主任工作时, 班上有一个名叫龙峰的同学, 父母早年离异, 父亲对他不闻不问, 初一年级开始他就是让老师头疼的学生, 不爱学习, 上课睡觉, 爱打架, 个人卫生差, 班里的各项工作都漠不关心。我没有训诉他, 而是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他多交谈, 放下老师的架子, 以朋友的身份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成长过程、成功与失败、优点与缺点及对他的看法和希望。“将心比心”, 慢慢地, 他感受到老师的真诚, 也用真诚来回报老师。我还进行了几次家访, 做他父亲的思想工作, 唤醒他心底的父爱。我对待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渐渐地他有了改变, 懂得讲卫生了, 上课听课认真了, 对班里的事关心了, 学习也进步了, 我有说不出的喜悦。我要说:“是爱挽救了我们的未成年孩子。”

二、及时捕捉闪光点, 树立一份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心里最敏感的角落, 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 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和向上的源泉。”有个学生, 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差, 特别是数学和英语, 家长对他已失去信心, 进入中学后, 每次考试成绩总分在年级中一直徘徊在倒数几名, 课堂上他不但不听课, 还经常扰乱课堂, 或在前面同学的背上乱画。但他的书法作品总被评为一等奖。我接任成了他的老师后, 从未对他失去信心, 而是耐心地开导他, 并给他展示才华的机会。有一次, 我把月考布置教室考场的任务交给他, 他很尽力, 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于是我就以此为突破口, 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以后在学校和班级的活动中, 他都主动参与, 凡是他获奖, 我都及时表扬。成功的体验增加了他的自信, 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我尽量给他帮助和指导, 教他学习技巧和方法, 习题不会做, 就课后辅导。渐渐地他的考试及格了, 成绩也上升了, 跳出了年级最后十名, 由此树立了信心。初三下半学期, 他的成绩有较大起色, 原本只能进技校的他, 顺利地进入了一所自己喜欢的高中。

由此可见未成年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用信心来教育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信任、期待的感情, 可以使对方感到一种“被器重”的心理暗示, 从而增强自信心。我们的信任是对未成年学生人格的尊重, 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 促其奋发向上。

三、细节决定一切、教育要细心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 是教育的全部, 作为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同时也要具备细心, 因为细心也是爱的最佳体现, 是我们行动中的爱。一次, 当我在课上向学生提问时, 发现班里学习最差的一个学生也跟其他学生一样举起了手, 然而, 当他站起来回答时却什么也答不上来, 我以为他故意捣乱。下课后,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啊?他哭着说:“老师, 别人都会, 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我深感歉疚与感慨, 于是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 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 不会就高举右手。以后, 每看到他举左手, 我都努力给他机会回答, 举右手时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 班里学习最差的他变开朗了, 作业认真了, 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还悄悄告诉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不好的同学:不会时请高举右手。结果, 我发现整个班都变了, 同学们爱上思想品德课了。虽然是个小小的举动, 但它是一个尊重孩子、将爱的教育付诸实践的举动, 也是一种细心的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一种最为精细的精神活动。”细心而智慧的老师, 可以用我们最为精细的精神活动, 改变学生的童年, 影响他们的一生。爱迪生说得很形象:“教育之于心灵, 犹如雕刻之于大理石。”如果我们都有如此细心的智慧, 一定能够在孩子们的心灵中雕刻出绚丽的花朵。

四、坚持抓住转化点, 多留一点耐心

未成年学生自控能力差, 特别好动, 小打小闹不断, 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 对他们的教育仅有爱心还不够, 还需要有耐心和恒心, 才能取得成效。因为他们可能有上进的愿望, 但往往缺乏毅力和自制力, 在进步的过程中又经受不了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反复。对他们不良行为的反复出现, 我们就要以最大的耐心去帮助, 要有“允许别人犯错误, 又允许别人改正错误”的宽大胸怀, 认真与其总结成绩, 了解反复犯错误的原因, 给他们注入新的活力, 慢慢地你就发现, 只要留一点耐心, 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心理置换, 让微笑伴孩子成长

做老师板面孔好吗?不好!因为总板面孔对自己身心健康有影响, 对别人也是一种不尊重, 更何况每天面对的都是有美好幻想的未成年人, 他们会很不喜欢。因此我总是多展示微笑, 因为微笑可以创造和谐的交流环境。通过微笑可以把教师的美好心灵展示出来, 学生看到老师的微笑, 心理得到了某种满足, 他也会把微笑传给别人, 所以微笑是看不见的教育, 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交流方式之一。

如果当学生无意识犯错误时, 教师给他一个无声的微笑, 他的自责心理要比劈头盖脸的训斥沉重得多。

教学实践让我明白, 微笑是一种教育, 一种爱的教育:当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 老师的微笑就是由衷的赞扬, 能够给孩子快乐;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候, 老师的微笑就是最好的鼓励, 能给孩子信心;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 老师的微笑就是无限的温暖;甚至当孩子调皮的时候, 老师的微笑就是无声的批评和无形的约束。

冰心老人说:“有了爱, 就有了一切。”于是, 我采取角色换位、感情换位, 多设想几个如果:如果我是他, 如果老师不信任我, 如果我无人关心, 如果我被人欺负, 如果我受到挫折……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因材施教”, 用师爱建立了与学生间高尚、无私、美丽的情感, 以爱心走进孩子们的童心世界。我体会到了何以为“师”:以心换心, 真心育人。

关于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第9篇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教育时空上的相互衔接

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在时空上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约6小时,在社会上活动约3至4小时,其它时间在家里。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不强。从法律角度讲,家和和老师应负起监护的责任。如果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方失控,都会导致整个教育在时间或空间上出现断裂。这样就使本应相互衔接的教育的整体性遭到破坏,由此,社会上的不良分子、不良影响就有机可乘。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这已构成一个严峻而迫在眼前的社会问题。许多问题少年、问题学生,其“问题”都可在家庭教育不当或社会不良影响中找到原因,学校教育的失误或转化不利,又使这些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难以自拔。

(二)有利于教育方向上高度一致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孩子在校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满怀进取愿望,回家后家长或亲戚来几句“世态炎凉,人生真谛”,顿使孩子困惑不已;有时家长的谆谆教诲抵不过社会上朋友的几句“肺腑之言”,也使孩子不知所措。这说明三种形态的教育如果其方向不一致,其教育作用势必相互抵消,或引起思想混乱。目前,我国三种教育方向不一致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如一些有条件从事社会教育的单位,不仅未尽其职,反而以营利为目的,出版、发行、传播一些有害于青少年成长的东西;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导,对独生子女的宠爱和重科轻德倾向日益突出。这一切说明,应增强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者的教育责任感,建立一种三种教育力量一体化的教育体系,统一教育方向,既组织好社会教育,又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参与意识,强化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使三种教育在同一方向上协调一致。

(三)有利于加强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

家庭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亲密的血缘关系,使家庭教育独具丰富的感情色彩。年龄越低,家庭教育的先导性、启蒙性作用越大,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而学校教育的统一性、组织性、系统性、集体教育等特点,对学生的品德养成和才能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同时,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社会规范的内化和社会公德的形成也是十分有利的。社会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及时性、灵活性,形式上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在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同时或之后,开阔眼界,扩展视野,及时了解和适应社会生活,更好地发展其个性品质和创造才能。由于三种教育各具特点与优势,对于特定的教育目标,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难以完成的,而学校教育却可以顺利完成;反之,学校教育力不从心的教育目标,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时,单靠一种教育途径难以完成某一教育目标,必须通过几种教育途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这是因为,由于学生的遗传素质、生活环境、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他们对家长、老师、朋友的信任程度也会不同,因而对不同的教育活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认同或排斥情绪。一般来说,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程度越高,对教育活动的认同程度也越高,其教育效果也就越好;反之亦然。教育者总是以追求最大教育效益为目标,所以不同教育形态或途径所发挥的作用就会有差别。

二、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模式。根据不同社区社会、经济、教育组织结构的特点,确定不同的社区“三结合”运行方式,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一)学校和家庭交流,双向互动

第一,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引导家庭教育。在指导内容上,一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合格加特长观”、“自立、自护能力观”、“发展观”等。二是帮助家长掌握教育规律与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三是提高家长素养,让家长以身作则。帮助家长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去了解教育孩子。四是指导家长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熏陶孩子。在指导形式上,一是建立校级和班级的家长委员会。二是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用专题讲座、观摩、学校开放日、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三是开展家教咨询活动,将个别咨询和共同辅导相结合。四是进行家访、校访。使这类形式巩固地成为“三结合”教育的阵地,发挥其经常性的教育作用。

第二,学校、家庭互相交流,互相配合。学校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情况;与家长协商教育的内容、方法;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开展多种活动,调动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积极性。

(二)学校回报社区,形成社区和学校良性互动发展局面

学校发挥文化中心的优势,利用教师、设备、场地等教育资源与社区联办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发展社区内的人文精神,促进广大居民文化生活的提高。同时,学校还组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如每年慰问部队、公安、交警,创建文明长廊、举行广场演出、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用实际行动回报社区。

(三)依托社区,促进教育优化,提升教育效能。

上一篇:有机评审验收汇报下一篇:幼儿园英文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