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2024-09-21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精选17篇)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第1篇

幼儿园大班观察沙子的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利用感知器官观察沙子的组成结构,了解沙子细小容易塑造的特性。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 Big eye small eye 活动纸- 观察沙子(沙子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过程

【导入】

1. 观看多媒体资料【观察沙子】,推测一下沙子颜色不同的原因。

- 你见过沙子吗?

- 你在哪儿见到过沙子?

-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 沙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 为什么沙子有不同的颜色?

【展开】

2. 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沙子】,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以及备品。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观察一下我们周边能看到的沙子。

- 看一看实验顺序 。

1)用眼睛观察沙子。

2)用鼻子闻一闻沙子。

3)用耳朵听一听沙子的声音。

4)用手摸一摸。

5) 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活动1:观察沙子】

3. 用五感来观察我们周边收集来的沙子。

-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 沙子有什么气味?

- 用手抓一把沙子,然后让沙子从指缝间漏掉,会有什么声音呢?

- 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 你看到了什么?

【结束】

4.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观察沙子(海边有许多沙子)写出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 不要让幼儿把沙子放入口中。

活动评价

- 对于沙子的关心和是否积极地观察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岩石碎成小石块后,慢慢地小石块就会变小,最后形成沙子。再变小的话就形成了土壤。沙子是由岩石演变而成的.,由于岩石吸收太阳光不均匀,所以沙子的颜色也就不一样了。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第2篇

1.比较感知干沙松散的特点,了解湿沙可以塑形的特点。

2.体验玩干湿沙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三盆干沙,人手一份托盘,一只小碗、喷水壶、

2.操作材料:干沙两盆,小碗、

3.孩子对干沙有了初步的感知。

活动过程:

一、出示沙雕,抛出问题

1、教师出示沙雕

2、抛出问题:你们想不想试试做沙雕?

二、尝试塑形,发现问题

1、小朋友用干沙尝试操作。

2、讨论交流:你成功了吗?为什么?

3.小结交流:干沙是松散的,所以无法塑形。

三、探索湿沙,感知特点

1、设疑:干沙没法塑形,怎么办呢?

2、幼儿操作将干沙变成湿沙。(提供喷壶)

3、探索湿沙,自由塑形。(用手捏一捏,搓一搓,将湿沙做成一件物品)

4、交流讨论:这次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5.小结梳理:干沙和湿沙不一样,湿沙可以塑形的。

四、再次尝试,体验乐趣

1、幼儿观察并介绍材料(模子)

2、教师示范制作:将小动物的肚子填的饱饱的,用力按一按,将多余的沙子去掉,快速的倒出来。

3、幼儿尝试制作。

4、欣赏作品,再次理解沙子可以塑造成各种形状的。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第3篇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自身的活动, 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 发现问题, 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幼儿能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和学习的科学方法, 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好奇心, 并使他们感受自己的能力和成功, 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 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萌发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科学素质是现代社会的公民和跨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科学知识对幼儿来说, 就是他们周围物质世界的经验性知识, 即幼儿易接触、感知的科学经验或在经验基础上构建的初步概念。科学方法就是指幼儿探索周围物质世界, 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 认识世界的方法, 即探索科学的方法, 它包括观察、分类、测量、表达、思考、解决问题等。

幼儿在了解世界的时候, 主要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手摸等来获得信息的。通过眼睛看各种自然现象, 耳朵听各种声音, 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周围的环境, 获得更多的外界信息, 增加对所处环境的了解。我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 主要让他们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来提高观察能力。下面是我在教学中锻炼幼儿观察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幼儿对环境观察的兴趣

为了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需要使幼儿必须对他们所处的环境感兴趣, 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杜威说:“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如果幼儿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 就会进行积极主动的、细致的观察。教师要根据每位幼儿的特点, 广泛选取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和感兴趣的活动方式, 以引起他们的好奇。例如, 在自然科学角陈列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 以引起幼儿对这块石头的好奇;让幼儿在户外玩三棱镜, 以引起他们对阳光颜色的好奇。幼儿的好奇一旦被激发, 教师就应进一步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种植、养殖以及走进大自然, 走入社会等形式, 进一步探索出结论, 并从中获得快乐、成功等体验, 促进他们对自然的喜爱, 从而使幼儿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体验。科学教育包含的内容很多,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这些内容幼儿都很感兴趣, 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把握幼儿的特点, 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学习, 让他们学会在有具体目标的情况下进行观察, 通过观察能够有所发现。例如我在教学《美丽的花》时, 把一盆菊花放到了讲台上, 让幼儿仔细观察菊花的颜色、菊花的花瓣特点、菊花的叶子等。幼儿的兴趣十分浓厚, 对菊花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并通过闻菊花来体会菊花的香味, 手摸菊花的叶子和根茎等动作来进一步了解菊花。通过观察, 幼儿都积极地回答我提的问题。在问题的指引下, 幼儿通过对这盆菊花进行了有目的的观察, 掌握了观察的方法, 提高了观察能力。这种带着问题进行观察的方法, 其观察的目的性更强, 使学生进行观察时有指导的方向, 以达到更好的观察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幼儿对自己身边的事特别关注的特点, 设置教学环境。例如, 创设自然角, 科学活动区等, 让他们每时每刻都能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 同时提高他们的探索欲望。在让幼儿认识磁铁时, 我在科学活动区摆放了各种各样的磁铁和铁制的物品, 先让幼儿自己拿着磁铁研究。幼儿用磁铁吸引铁制品和其他物品, 发现磁铁能吸住铁制品, 而对其他材质的物品没影响, 引发了幼儿的疑问, 促使他们进一步探究, 我继续引导他们发现了磁铁吸铁的能力, 掌握了磁铁的奥秘。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磁铁的特性,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都争先恐后地向我问着他们的疑问, 教学气氛活跃, 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使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师要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使幼儿的观察更全面更深入, 幼儿对一样事物的观察往往是片面的, 不是很准确的, 他们的观察不系统, 没有条理。因此, 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 掌握了这些方法, 幼儿的观察水平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让幼儿做到观察有序, 就能使幼儿的观察力更为集中, 观察得出的结论不至于零散, 也能发展幼儿的思维, 使之更有条理性。在幼儿的观察中, 有些现象幼儿难以发现或者比较容易忽视, 而难以完成整个观察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 采用比较观察法使幼儿的观察结果能有所积累, 对某种现象的不同有对比, 让幼儿观察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 从而使观察更细致持久。物体的典型特征是幼儿最容易发现的, 也是幼儿很敏感又感兴趣的部分。在幼儿观察时, 教师要提醒幼儿首先发现最明显、最与众不同的特征, 这样, 幼儿就能在观察典型的过程中, 对事物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便于提高幼儿辨认事物的能力。

教师要用清晰有条理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 幼儿年龄偏小, 能力较弱, 他们在观察发生困难时, 就必须有教师的指导, 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能够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例如, 蛋的大小一样吗?它们的颜色一样吗?水里有什么?看得清楚吗?米里藏了什么?你看得见吗?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 种植行为 观察

幼儿园学生的种植行为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播种、管理等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通常包括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的动作、语言等行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观察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幼儿园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内心的心理活动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发现种植教育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得这种启发式的种植活动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科学的种植活动对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学生在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科学的种植活动根据幼儿园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了多样化的步骤,例如孩子们可以在播种、翻土、浇水、施肥等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兴趣,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为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接近自然

幼儿园学生的种植活动本身就是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自然的活动,因而,科学的种植活动是他们接近自然的有效途径。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美好,同时也会激发起孩子们内心对自然的感激之情,继而不断培养起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孩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意识

科学的种植活动不仅体现在其针对幼儿园学生设计的科学性,还体现在种植活动本身的内在科学性。种植过程包括播种、浇水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先后顺序之分,也有各个步骤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因此,种植的过程也是充满了科学性的过程。孩子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这种科学性,例如学到水对植物的重要性、播种的季节等自然科学知识,因而种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会与周围的同学或教师进行接触,一项步骤的完成也往往需要好几个孩子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流。种植活动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孩子们在共同的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不断培养起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信,还能培养起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科学种植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等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科学种植活动的观察研究,总结学生在种植活动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观察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孩子们在种植准备阶段的参与程度

准备阶段是在种植开始之前需要完成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应该主要观察学生们的参与程度,种植过程的准备阶段往往不如种植的过程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因而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准备阶段的重要性,并鼓励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观察在准备阶段孩子们的参与程度,可以从中看出孩子们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准备需要全面,因此会考验孩子们的细心、认真等的能力。参与到准备过程中的学生也具有相当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通过这个阶段的观察教师应该总结出影响孩子们参与热情的因素,并用科学的手段去排除这些因素。

(二)注重种植过程中学生的沟通交流情况

在种植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孩子们的沟通交流情况,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一些具体步骤的分工也需要互相之间的交流决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着重观察孩子们沟通交流的方式、积极性,以及沟通后取得的效果和问题的解决程度,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交流沟通的发起者,孩子们也许会因为师生关系的原因而不敢主动进行交流,导致有问题也得过且过,因此,教师要主动询问孩子们种植的进展情况,询问孩子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

五、种植过程完成后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种植过程完成后,观察孩子们对这次活动完成后的反应也非常重要。孩子们在整个的种植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收获,在种植过程完成后也会对这次活动行程一个自己的认识,并通过口头表达等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种植活动结束后,应该引导学生去总结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并且表达出来和同学们分享。教师要记录好每个学生的回答和收获情况,从而发现这次活动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加以改进,以便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的觀察能力也在观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不能在观察过程中得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也不会对科学的种植活动对学生的意义有清晰地认识。因此,我认为幼儿园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倾听

教师要注意倾听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且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在种植过程中注意根据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去把握孩子们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并且适当、适时的为孩子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注重引导

教师在种植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就是引导者的角色。孩子们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限制,在对一些事物进行认识时往往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依靠观察孩子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的表现就去判断学生行为,而是在加以适当的引导之后再去观察学生的行为,从而对学生的行为得出一个科学性的评价。

(三)注重总结

教师在每一个观察阶段都要做好相应的总结工作。通过对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行为的总结的对比,从而得出对孩子们的一个综合客观地评价。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第5篇

活动目标:

1、在玩玩乐乐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沙子和泥土的特性。

2、在活动中乐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选择一块有沙子和泥土的场地

2、人手玩沙工具一件

3、透明杯子人手一个(装水),细棍一根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室外有沙和泥土的地方,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今天,我们要和沙子、泥土做好玩的游戏,好吗?”

2、操作活动一:筛一筛

(1)出示玩沙工具,问:这是什么?

介绍玩沙和泥土的工具,交代操作目的、要求。

教师引导语:我们要用篮子去装一装沙子和泥土,你会有什么发现,待会儿告诉 大家,注意玩的时候不能抛洒沙子。

(2)幼儿自由谈论玩沙和泥土的发现。

教师引导语:你刚才是怎么玩的?你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泥土没有全部掉下来?有什么办法让泥土都掉下来?

有什么办法让沙子不掉下来吗?

教师小结:

3、操作活动二:踩一踩

(1)请幼儿脱下袜子去踩一踩沙子和泥土。

(2)提问:你刚才在玩什么?“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你发现了什么?

沙子踩下去有什么变化?泥土有什么变化?怎样让泥土踩下去也会留脚印呢?

教师小结:

4、操作活动三:搅一搅

(1)猜一猜,沙子放到水里会怎么样?泥土放到水里会怎么样?

(2)请幼儿选一个杯子任选泥土或沙子放进去,用细棍搅一搅,说说有什么变化?

教师小结

5、鼓励幼儿的发现,表扬敢于发言的小朋友。

教学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中班科学好玩的沙子教案 第6篇

学情分析:

幼儿对玩沙有着浓厚的兴趣,每次在沙池里面玩的时候总是乐此不疲。于是,我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生成了此次探索活动。本活动设计注意充分挖掘“沙”这一资源的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能引起幼儿兴趣,促进幼儿有效探索。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知沙子的特点:松散的,细小的,轻轻的,流动的等。

2. 让幼儿知道沙子的用途与危害,并学习简单的记录。

3. 通过玩沙活动,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让幼儿体验探索的快乐。

活动重点:

通过探究,让幼儿知道沙子的特点。

活动难点:

学习简单的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玩沙玩具、吸管。

2. 课件:沙画图片、视频;沙尘暴图片等。

3. 水杯、搅拌棒、种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进入课题:请小朋友一起玩沙子,提出要求:玩时不要把沙子扬起来,也不要用手去揉眼睛。

(二) 基本部分:

一. 初步认识沙子的特征:

(1) 沙子的特征:松散的

请小朋友用沙子团“汤圆”,发现沙子松散的特征。

(2) 沙子的特征:细小的

请小朋友把沙子装满筛子,发现沙子细小的`特征。

(3) 沙子的特征:轻轻的

轻轻地吹手心的沙子,发现沙子是轻轻的。

(4) 沙子的特征:流动性

请小朋友用沙子把吸管装满,发现沙子流动的特征。

(5)请小朋友用小手变成画笔在沙子上自由画画,说说有什么感觉?

二. 进行试验,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请幼儿进行溶解试验:先猜想、记录,再试验、记录,了解沙子不溶于水的特性。

三. 了解沙子对人类的用途和危害。

(1) 沙子的用途:

造房子、做沙包、玩耍、沙画等,观看沙画视频。

(2) 沙子的危害:

沙尘暴来临会带给人们许多不便和危害。观看沙尘暴图片。

(三) 结束部分: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第7篇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感知和探索沙的特点,说出干沙和湿沙的不同。

2、能积极主动探索沙的多种玩沙,掌握一定的玩沙技能。

3、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和享受玩沙的乐趣。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感知和探索沙的特点,说出干沙和湿沙的不同。

教学难点:幼儿探索沙的多种玩沙,掌握一定的玩沙技能。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带领幼儿分别在沙路、水泥路上走,体验不同的感觉。

物质准备

沙滩(湿沙、干沙),树枝、筛子、小桶、水、小铲、模子,杯子、围裙每人一条。

活动过程:

一、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有什么?你们先和它们认识一下吧。你们知道老师准备这些物品是做什么吗?今天我们和它们一起来玩沙,你们高兴么?发给每名幼儿一条围裙。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教师和幼儿一起赤脚分别在干沙和湿沙上自由活动,跑一跑、跳一跳。

提问:小朋友喜欢干沙还是湿沙?为什么?

踩在沙上有什么感觉?

让幼儿用手玩一玩干沙,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知。(干沙很轻,不用费劲儿就可以拿起来。沙会跑,它会从手指缝里掉下去,说明它很细。沙没有味道。干沙不能粘在一起……)

2、让幼儿两人一组用筛子筛沙子,边筛边观察。

提问:筛子里的沙子哪去了?小石头会漏下去吗? 沙子是什么样的?(沙子是由许多细小的颗粒组成的,沙能流动。)

3、请幼儿用力踩刚翻的新沙。提问: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发给每人一个杯子,往杯子里装沙子后,往杯子里倒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结:沙粒与沙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4、幼儿自由玩沙,探索玩沙的技能,教师分组指导

(1)、用各种深浅不同的模子做点心,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帮助幼儿掌握这样几方面的技能:沙的湿度,用手压沙的力量,往外扣点心时模子离地面的高度。

(2)、挖井、造房子等,丰富经验:(挖土时要细心、耐心、及时整修、沙土要压紧。)

5、鼓励、启发幼儿玩出新花样。

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玩沙的?喜欢怎样玩?(挖、装、筛、可与水混合玩等等)

6、创作沙画

怎样才能使同一种图案在沙里看得最清楚?

干沙梳平——干沙压平——湿沙梳平——湿沙压平,分别比较。

三、小朋友间互评作品,谈谈玩沙的感受,教师表扬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创造性玩沙的幼儿,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观看建筑工人如何利用沙、石子、水泥搅拌成混凝土,知道沙的巨大作用,初步了解沙与建筑物的关系。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平时在观察中,借助我班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和事物生成的活动,根据《纲要》的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以幼儿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科学的设计了这次活动。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师幼之间互相传授经验这两条途径,验证沙的特性,体验玩沙的乐趣。分组玩沙的环节,能让幼儿进行各种在沙中的操作活动,同时,在教师分组进行指导下,幼儿能更好的玩沙,并得到一定的玩沙经验!通过鼓励的形式,让幼儿想出多种除了教师提供的玩沙游戏。最后让幼儿自己来说一说玩后自己对沙的亲身感受。活动中孩子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积极回答问题并思考,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浅谈教师如何科学地观察幼儿 第8篇

一、确立观察目的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教师在观察幼儿前只有确定适当的目的才能确保在观察过程中必要信息不缺失。观察目的的确立主要基于三点:一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抓住了想要观察、需要观察的问题;二是对该问题所涉及的幼儿相关发展领域有足够的认识;三是明确自己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将幼儿愤怒情绪作为观察的问题域是由于愤怒作为一种负面情绪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对其进行深入的观察有助于教师采取合理办法加以干预。笔者基于对幼儿愤怒情绪的关注与认知确立了以下观察目的:观察小班幼儿愤怒情绪的表现、诱因及应对策略,通过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提出合理干预、调节幼儿愤怒情绪的策略。

二、选取观察对象与方法

学前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主要采用“自然情境下非参与式的系统的直接观察”,即:观察者不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对观察对象及其影响因素不加以控制,在自然情境下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地通过感官进行观察。观察对象一般为幼儿,具体据观察目的而定。案例中,笔者选取了以下观察对象与方法,并编制了观察工具。

对象:选取重庆市某实验幼儿园中的一个小班为观察班,共30名幼儿,其中男孩18人,女孩12人,年龄分布在3至4周岁。

方法:采用事件观察法,捕捉幼儿愤怒情绪事件,观察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提取有价值信息进行分析。观察时间为每周二,共持续17周。

工具:笔者编制了《幼儿愤怒情绪观察记录表》,将可能出现的内容条理化、结构化,设计简单、科学,易于操作。为方便记录和确保观察过程信息不被遗漏,笔者对幼儿愤怒情绪产生的场景、诱因和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了编码。样表及编码如下:

幼儿愤怒情绪观察记录表

场景编码:A.教学活动 B.游戏活动 C.生活活动 D.体育活动……

诱因编码:A.被教师批评或权益受损 B.同伴冲突 C.身体不适 D.被忽略 E.嫉妒 F.不喜欢……

行为表现编码:

表情A.愤怒 B.冷漠 C.厌恶……

言语A.哭泣 B.叫嚷 C.唾人 D.辱骂……

动作A.拍打 B.脚踢 C.摔打物品 D.逃跑……

三、分析观察结果

(一)对观察资料进行处理

观察收集到的资料根据性质的不同一般采用两种处理方法,即依靠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抽象、概括和应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统计。笔者在本次观察中共收录小班幼儿典型愤怒事件20起,资料处理程序如下:

首先,根据编码将原始记录按“小班幼儿愤怒情绪的诱因”、“小班幼儿愤怒情绪的行为表现”和“小班幼儿愤怒情绪的应对策略”这三个研究维度进行整理归类;然后,计算每一维度下具体被观察行为的频次和百分比;最后,依据每一维度的统计数据制成图表。

(二)对资料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

以对“小班幼儿愤怒情绪的诱因”的分析为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小班幼儿愤怒情绪诱因统计图

注:以上图表横坐标表示诱因,纵坐标表示该诱因在20起事件中所占次数和比率。

引发幼儿愤怒情绪的诱因有很多,这些诱因未必单一出现,有时混杂在一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遭到教师批评。原因是幼儿不遵守纪律、没按要求完成任务和教师失误冤枉幼儿等。二是权益受损。包括幼儿遭到其他幼儿的言语攻击导致自尊受伤(例如:“他在班上最调皮!”);幼儿遭受他人欺负;自己的东西被他人弄坏或抢走等。三是同伴冲突。以为争抢食物、玩具、空间引发的同伴冲突为主。这三个方面在诱因中所占比率最大,达55%,在20起幼儿愤怒情绪事件中共占到11起。

此外,身体不适、总是被忽略、嫉妒他人等也是幼儿愤怒的重要原因。

身体不适主要包括生病和没有睡好觉。生病和没睡好觉之所以会引发愤怒情绪,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生病伴随身体的不适,容易使人产生可怜感、挫折感,使幼儿变得更脆弱,对环境的要求也会变得更高;二是幼儿在生病和没睡好觉的状态下,不佳的负性情绪体验导致幼儿不满意自身的状态,进一步泛化为不满环境中的刺激,从而产生愤怒情绪。

幼儿如果总是被忽略,得不到想要的物品或关爱,也会以愤怒的方式来唤起我们的注意。例如:在观察中研究者发现,当老师给小伙伴喂饭而不给自己喂饭时,有的幼儿就会通过愤怒的表情或哭声来换取教师的关注,以期达到让老师也给自己喂饭的目的。还有时由于我们未能善待孩子,孩子就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气愤,他们会迅速、强烈地进行抗议,他们的目的是要人爱而并非想伤害任何人。

嫉妒也是导致幼儿愤怒的重要原因。例如:当两个幼儿在做同样或类似的事情(画画、做操等)时,教师对一个幼儿的表扬也可能会伤害到另一个幼儿,并引发其愤怒情绪。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长处。老师要注意鼓励、表扬每个小朋友,使幼儿都充满自信,能够彼此欣赏对方的优点、彼此学习,而不是嫉妒。另外,不喜欢或者说厌倦也是导致幼儿愤怒的潜在原因。

通过以上观察和分析,不仅有利于观察者客观了解小班幼儿愤怒情绪的表现、诱因,并且能帮助幼儿教师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采取合理策略进行适当干预,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对幼儿进行科学地观察与评价还能促使幼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达成自身专业成长。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第9篇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工具玩沙子,感受沙子的特性。

2.在玩沙子活动中,感受玩沙子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沙池、玩沙小工具、活动前的安全教育

活动过程:

1.鼓励宝宝用手随意地玩一玩沙子,用手感受沙子的特性。

师:请宝宝用手抓一抓,沙子在你的手中是什么感觉?

提醒宝宝玩沙子子时保持安全距离,不用手扬沙子,以免弄到同伴的眼睛里。

不要用手去摸眼睛,以免将沙子弄到眼睛里。

2.鼓励宝宝用准备好的各种工具玩沙子。

可以鼓励宝宝将沙子装进容器,然后再倒出来,感受沙子的特性,也可以在池子里放一些海洋玩具如:小螃蟹、小鱼,小海龟等丰富宝宝玩沙的活动,增加宝宝创造想象的情境和玩沙游戏的趣味性。

3.在沙子里倒一些水,感受湿沙子和干沙子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宝宝用语言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反思:

玩沙子玩水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纯天然原生态”自主游戏。今天是孩子们第一次玩沙子,一听到可以去玩沙子孩子们都欢呼雀跃起来,走到沙池旁边迫不及待地“跳”了进去。摸摸沙子、玩玩沙子,有些孩子用铲子铲、有的孩子用手捧,有的孩子边玩沙子边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玩沙经验,小小的沙池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为觉得玩沙玩水麻烦而取消了这种活动,其实玩沙的游戏更触发了孩子更多的创造想象空间。培养了幼儿同伴间的合作能力。小空间大作用,小小的沙池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地快乐,在快乐中感触、学习。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第10篇

设计背景

每次带孩子们到室外活动,他们在沙池里玩起来总是乐此不疲。可见幼儿对沙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便抓住这一幼儿感兴趣的课题,生成了此次主题活动。意在通过幼儿在玩沙子的过程中更多的了解沙的特性,通过探索实践,使他们发现沙的许多有趣的现象和变化,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合作的温馨。

活动目标

1、运用对比的方法,感知沙子的特性,调动各种感官去发现。

2、通过玩沙活动激发探究的兴趣,通过合作实践,体验探索的快乐。

3、简单了解沙和人类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玩沙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感知沙子的特性。

难点 :了解沙子和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玩沙工具以及辅助材料:筛子、干沙、湿沙、泥等。

2.一些制作好的沙子标本:.沙画、画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做律动《小手的一家》。

2、1、激趣导入:小朋友们好,今天天气很好,你们想不想到户外去活动呀?好 大家都喜欢到外面去,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沙池里去玩找宝游戏好不好---

二、活动过程

(一)吸引兴趣整体感知

1.先请幼儿随意玩沙。

2、启发引导,请小朋友们通过看、摸、吹、闻等来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征。

3、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归纳沙子的特性:细细的、软软的、一粒一粒的。

4、.合作游戏:两个幼儿为一组玩装沙游戏:用筛子、水桶、铲子、漏斗等想办法使沙子流动起来,感知沙子流动的特征。

(二)实践探究

1.分给幼儿小盆、小棒,请幼儿在盛水的盆子里放入沙子,用小棒搅一搅,并观察沙子的变化。

2.请幼儿在两个一样的瓶子里,分别装上沙和土,然后倒入同样的水,观察它们的有什么不同。

3动手操作:体验干、湿沙的流动及可塑性。引导幼儿观察干沙和湿沙的不同性能。<来.源快思教.案网>

(三)制作沙画

1.教师出示沙画,激发幼儿制作沙画的兴趣。

2、幼儿自主合作制作沙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沙画展览,请幼儿说一说制作沙画的过程及画的内容,分享其中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讨论:“沙子这么好玩,是不是越多越好呢?”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地球的沙漠化等。从而使幼儿了解绿化的意义,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给幼儿创造更多了解有关沙子的信息。在沙画制作部分还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广泛的活动范围如:

1、请幼儿自己动手在干沙里分别注入水彩颜料,使其变成各色彩沙。

2、请幼儿欣赏五颜六色的沙,让幼儿感知沙子不仅有白沙、黄沙,还有红沙、黑沙等。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第11篇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大多数来自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孩子们不敢大胆说话,所以平时上课多数以游戏为主。本节课的主要活动是让幼儿在玩沙土游戏的时候,同过自己的观察,认识一些客观的科学知识。这个活动不但能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能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探究新的学习方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们认识沙子,比较干沙和湿沙的区别。

2、学习用沙土造型,充分享受玩沙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区分干沙和湿沙的区别。

2、能大胆交流,说一句完整的话。

活动准备

1、用小桶装满一桶细沙。

2、小铲子、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我是蓝猫淘气,今天天气很好,我呀很想去玩沙,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呀?播放幼儿歌曲小汽车,让幼儿唱着歌来到操场。

二、干沙游戏

1、让小朋友们在沙地里自由自在的玩沙,可以光着脚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也可以用铲子等玩具玩沙。

三、教师向小朋友提问:

1、在沙子上跳一跳有什么感觉?(软软地)

2、用手捏一把干沙子后,能不能捏成一个球?(不能成球)

3、用脚踩过干沙子后,看看留下的脚印是什么样子?(椭圆的小窝)

4、用铲子挖洞,造房子能不能成功?(不能成功)

四、湿沙游戏

1、让小朋友在干沙上浇一些水,把干沙变成湿沙,在让幼儿接着玩,看看又有什么不同?

2、小组比赛发现了什么问题?大胆给老师汇报。

五、教师向幼儿提问:

1、用脚踩一踩,看看湿沙子上留下的脚印是什么样子?(脚印很清晰)

2、用手捏一捏,沙子能捏成球吗?(能捏成一个圆球)

3、用宽口的容器扣一扣,看看湿沙子能变成什么样子?(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容器样子)

4、用你喜欢的东西或者图形去湿沙上按一按,看看有没有美丽的图案?比一比看看谁的图案最美?最有趣?

六、讨论

1、干沙和湿沙有什么不同?

2、鼓励幼儿大胆交流。采用比赛的方式让幼儿说,并给予不同的奖励。

3、师总结:干沙比较散乱,没有形状,湿沙可塑性强,可以用湿沙做很多东西。

七、小实验:湿沙上的脚印

1、实验材料:沙子、水

2‘把干沙铺在地上浇一些水,用脚踩踩看是什么样子?

3、再用手捏一捏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4、用喜欢的东西去印一印看看有没有漂亮的图案?

八、引导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大多数能够积极参加,因为这个游戏来源于生活,很多学生感兴趣,气氛较好,在交流中有些幼儿还是不够大胆,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鼓励每一位小朋友。

科学课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第12篇

一、首先要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

1、引导幼儿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如在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钟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钟表,有挂钟、座钟、电子表、机械表、光能表、玩具表、闹钟等,激起了幼儿的观察兴趣,我用提问的方式指导幼儿如何去观察,“这里有很多不一样的钟表,用眼睛看一看,耳朵听一听,他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的地方,这些钟表有什么特点,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进一步观察,使幼儿能愉快地较全面地了解不同钟表的不同特征和功能。

2、鼓励和启发幼儿提问。观察能使幼儿对各种事物产生兴趣,浓厚的兴趣又会把观察引向深入。幼儿在观察活动中出于好奇会时常发问,教师要有耐心,首先给予表扬,然后给予科学的回答,并引导他们继续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比如吊扇为什么会转动、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会转、闹钟为什么会转等问题让幼儿思考,帮助他们养成自觉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其自觉观察事物的兴趣。

二、营造幼儿喜欢观察的环境氛围

在科学教育中,以观察为基本手段,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观察环境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主要保障。因此,我精心设计,合理利用幼儿园环境,首先是以户外绿的环境为背景:各种花卉、树木,让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活力,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其次是利用各种科学教育的观察活动场所,如“科探世界长廊”、“种植区”、“自然角”、“饲养角”等,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徜徉于丰富的科学环境中,产生学科学的兴趣。如在我们的“种植区”观察种子发芽的活动中,引导幼儿在阳光充足及阴凉的不同环境下同时进行蚕豆的种植,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虽然同样进行浇水,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蚕豆苗长得非常茂盛,而在晒不到太阳的地方,蚕豆苗却总也长不好。由此,孩子们知道了植物的生长既离不开水,同样也离不开阳光。上述营造的这些观察的环境氛围,都是幼儿所喜爱的,而且都对幼儿富有启迪性,能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丰富幼儿“爱科学”的认知,开拓幼儿“知科学”的视野,从而发展他们最基础的科学素质。

三、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

1、引导幼儿实验中进行观察。如在开展“鸡蛋浮起来”活动时,一上课就给每组幼儿准备了盛有五分之三淡水的容器四只,鸡蛋四个及牛奶、黄糖、食用盐若干,让幼儿自己摆弄,使鸡蛋浮起来。幼儿兴趣很高,很快津津有味地玩起来。许多孩子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这时,老师一边引导观察,一边提出问题,“小朋友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争着说:“淡水、盐水、牛奶水、糖水里的鸡蛋都是沉的,但放牛奶的水变白了,放黄糖的水变赤了。”我再引导幼儿在盐水中多放些盐,并用筷子搅拌使盐迅速溶解,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发现。这时,孩子们兴奋地举起小手纷纷告诉我,在搅拌盐水的时候鸡蛋好象在水中漂浮,而在淡水和牛奶中搅拌时鸡蛋只沉在下面摇动。这时老师对孩子的发现给予肯定,让孩子在试一试中充分体验发现的快乐。

2、引导幼儿有比较地进行观察。认识事物常常从比较开始,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认识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在“奇妙的镜子”的科学活动中,让幼儿比较玻璃和平面镜的不同、凹透镜和凸透镜的不同。用看一看、摸一摸、照一照的方法,比较其中的异同。这种比较观察的方法能使幼儿把握各种事物的异同、现象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对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引导幼儿多感官进行观察。多感官观察就是借助人的各种感官去观察事物的一种方法。人的感官一般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观察的时候,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一下,这都将有助于对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训练观察的全面性,同时,也会加深该事物在头脑中的印象。如在开展“多彩的肥皂”的科学活动时,我为幼儿准备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肥皂,让小朋友试着用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借助我们身上不同的感官感知肥皂的外部特征。通过多种感官观察,使孩子们了解到肥皂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四、组织多种形式的观察活动

1、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我们可向它领教,向它探索。”如春天来了,通过开展“春天可以干什么”的综合活动,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了解到春天里的小朋友可以去郊游、放风筝,农民忙着播种,小动物从泥洞里爬出来忙着找粮食等等。秋天来了,我选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带孩子们去秋游,孩子们通过观察秋天的各种景色,懂得金秋季节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结论。通过亲临感受,孩子们会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与内在联系。

2、组织幼儿到社会中去观察。如参观银行,看银行的工作人员是怎样分工合作,他们认真、细致地工作态度,了解自动取款机可以用各种信用卡直接存钱、取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3、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容着许许多多的科学。如幼儿在走平衡木时,让幼儿观察,用什么办法,使自己走得更稳?在午餐吃蛋时,启发幼儿思考,怎样让鸡蛋立在桌子上?在结构游戏《建高楼》中,鼓励幼儿多尝试,寻求用什么办法使楼建得又高又稳等等。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挖掘一日生活中的科学素材,因势利导,适时教育。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对于幼儿的思维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十分有益。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第13篇

设计意图:

沙子农村随处可见,幼儿也喜欢玩。有一次几名幼儿用碗糕盒装沙子玩,忽然下起雨来,幼儿把盒子放下回到教室,雨停后,幼儿发现,问:沙子怎么少了?为了让幼儿了解沙子的特性,用途,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欲望,我为幼儿创设条件,让幼儿用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去看、想、玩、做。体验玩沙的乐趣,特设计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感知和探索沙的特点,说出干沙和湿沙的不同。

2、能积极主动探索沙的多种玩沙,掌握一定的玩沙技能。

3、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和享受玩沙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感知和探索沙的特点,说出干沙和湿沙的不同。

教学难点:幼儿探索沙的多种玩沙,掌握一定的玩沙技能。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带领幼儿分别在沙路、水泥路上走,体验不同的感觉。

二、物质准备

沙滩(湿沙、干沙),树枝、筛子、小桶、水、小铲、模子,杯子、围裙每人一条。

活动过程:

一、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有什么?你们先和它们认识一下吧。<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你们知道老师准备这些物品是做什么吗?今天我们和它们一起来玩沙,你们高兴么?发给每名幼儿一条围裙。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教师和幼儿一起赤脚分别在干沙和湿沙上自由活动,跑一跑、跳一跳。

提问:小朋友喜欢干沙还是湿沙?为什么?

踩在沙上有什么感觉?

让幼儿用手玩一玩干沙,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知。(干沙很轻,不用费劲儿就可以拿起来。沙会跑,它会从手指缝里掉下去,说明它很细。沙没有味道。干沙不能粘在一起……)

2、让幼儿两人一组用筛子筛沙子,边筛边观察。

提问:筛子里的沙子哪去了?小石头会漏下去吗? 沙子是什么样的?(沙子是由许多细小的颗粒组成的,沙能流动。)

3、请幼儿用力踩刚翻的新沙。提问: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发给每人一个杯子,往杯子里装沙子后,往杯子里倒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结:沙粒与沙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4、幼儿自由玩沙,探索玩沙的技能,教师分组指导

(1)、用各种深浅不同的模子做点心,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帮助幼儿掌握这样几方面的技能:沙的湿度,用手压沙的力量,往外扣点心时模子离地面的高度。

(2)、挖井、造房子等,丰富经验:(挖土时要细心、耐心、及时整修、沙土要压紧。)

5、鼓励、启发幼儿玩出新花样。

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玩沙的?喜欢怎样玩?(挖、装、筛、可与水混合玩等等)

6、创作沙画

怎样才能使同一种图案在沙里看得最清楚?

干沙梳平——干沙压平——湿沙梳平——湿沙压平,分别比较。

三、小朋友间互评作品,谈谈玩沙的感受,教师表扬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创造性玩沙的幼儿,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观看建筑工人如何利用沙、石子、水泥搅拌成混凝土,知道沙的巨大作用,初步了解沙与建筑物的关系。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平时在观察中,借助我班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和事物生成的活动,根据《纲要》的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以幼儿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科学的设计了这次活动。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师幼之间互相传授经验这两条途径,验证沙的特性,体验玩沙的乐趣。分组玩沙的环节,能让幼儿进行各种在沙中的操作活动,同时,在教师分组进行指导下,幼儿能更好的玩沙,并得到一定的玩沙经验!通过鼓励的形式,让幼儿想出多种除了教师提供的玩沙游戏。最后让幼儿自己来说一说玩后自己对沙的亲身感受。活动中孩子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积极回答问题并思考,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大班游戏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沙子玩起来》这篇文章共4351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快餐店》》:大班教案《快餐店》适用于大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吃快餐的乐趣,在体验中学会有礼貌地与服务员沟通,初步学会汉字快餐店、面条、米粉、米饭、汤,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快餐店》教案吧。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第14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游泳的鱼(观察实验)

活动目标

1、观察鱼型的制作过程。

2、.通过实验有图有真相、cc图库图片素材youtuyouzhenxiang.net了解物体是有重心的。►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游泳的鱼(怎样才不会倾斜呢?)►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视频资料【游泳的鱼】,推测一下吊饰移动的理由。为什么它会移动呢?

【展开】

2.观看过视频后,说说实验目标,准备物品和实验顺序。-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看一看实验顺序。

(1)在纸上画出鱼的样子。(2)剪下画好的鱼。

(3)把鱼和曲别针链接在一起,用线挂起来。(4)把线挂在衣服挂上。

【活动1:根据线挂的位置的不同,鱼的样子不同】 3.说说鱼的位置。

-在纸上画一条鱼,应该怎样画呢?

-在鱼上挂一根线,应该把线挂在鱼的哪部分呢?如果想要鱼的方向朝下应该怎样挂呢? 【结束】

5.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游泳的鱼(物体是有重心的)写出实验结果。►备注

-用一根线可以挂几只鱼方便观察。►活动评价

-对于是否对鱼的移动积极实验观察进行评价。

-对线的位置不同鱼移动方向的不同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第15篇

活动设计背景

我发现小朋友特别喜欢到沙坑里去玩沙子,但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不减少玩沙子给他们带来的快感,在安全前提下,我组织了一堂玩沙子的课,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乐在其中。

活动目标

1.提高他们玩沙子时的安全意识。

2.通过玩沙子丰富孩子的触觉神经,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孩子合作交往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知道玩耍要注意安全。

难点:在安全玩耍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道具:树枝、树叶、花草等等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我抓出一把沙子),让同学们猜一猜它是谁?接下来我们将和沙子成为朋友。说明本堂课的任务,让学生明白。

2.带领学生来到沙坑,自己用手捏一捏,认识沙子,学生动手感觉体验沙子的质感。

3.安全提示(在以后的玩耍中提高安全意识)

沙子是很调皮的,它钻进我们的眼睛就不想出来了,所以我们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将沙子抛洒,扔向其他同学,也不要将玩过沙子的手揉眼睛等。

4.组织活动

将小朋友分组,每四人一组(培养他们一起合作的意识,集思广益),!来自快思老师教案.!在沙坑里创建自己自己的“王国”并且提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用上自己准备的道具。(观察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好活动总结)

5.展示成果

请各小组选出代表,给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6.活动结束,带领小朋友把手洗干净。

点评在本次活动中大家的表现,多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玩沙是小朋友的天性,因此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的高,他们高兴的挖坑,堆建房屋,用树叶当小车运沙,有的小朋友将小花、小草栽在房屋周围,还有的小朋友在房屋前挖一条长长的小河,还将树叶当小船。这些现象都体现了小朋友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这次活动中没有出现安全事故,但是有部分小朋友只顾自己玩沙,而没有与其他小朋友商量合作,在这方面缺乏对学生的引导,还要多改进。

中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玩沙子》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502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斑马线》含反思》:中班教案《斑马线》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过马路时能注意安全,初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了解过马路的一些交通规则,知道安全过马路的方法,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斑马线》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科学教案:观察沙子 第16篇

【关键词】科学种植 幼儿教育 探索能力

幼儿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和心智开发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教育在向幼儿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探索能力,使幼儿能够得以更加健康的成长和全面的发展。由于现在许多幼儿都是生活在遍布着钢筋水泥的城市之中,住的也大多是楼房,接触到的更多的是电子类产品,与大自然的距离较远,很少有机会能够体会到融入大自然所带来的愉悦感,对于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观察和探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面对幼儿身处的这种生活生长环境,在幼儿园中开辟一片种植园,使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亲自动手栽培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对于拉近幼儿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引导幼儿爱护动植物,感受自然之美,珍惜自然资源等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种植园的面积虽然很小,但是就是在这一方小小的田地里,幼儿们可以种植各种植物,为它们锄草、施肥,真真切切地观察小花小草的生长过程,看到蝴蝶、蜜蜂以及各种小昆虫在小小的植物园中自由的飞舞攀爬,看到土壤、水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的奇异作用,感受生命的无穷活力和植物成长的美妙乐趣,使幼儿在亲身参与过程中培养起自身的实际动手和观察、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可以说,这种科学种植的观察活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育等有着其他课程难以企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科学种植观察可以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幼儿对于美的感受能力和对于生命的尊重,更可以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在进行科学种植观察时,幼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使幼儿的科学种植活动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首先,在种植园种植植物品种的选择上,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植物品种来种植,并且根据幼儿所感兴趣的植物品种的大小来合理规划植物的种植数量和种植面积,使班上的每一个幼儿都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有的幼儿喜欢藤蔓类的植物,例如牵牛花等植物,很好奇它们为什么没有脚却可以爬到很高的地方;有的幼儿喜欢兰花等漂亮的开花植物,好奇它们是怎样开出美丽而充满香气的花朵的;有的幼儿喜欢西红柿、茄子这种植物,好奇它们是如何结出美味鲜嫩的果实的。面对幼儿的不同植物选择,教师应该给予幼儿们尊重和理解,在幼儿心中埋下一顆希望的种子,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继续种植的兴趣,这样科学种植的观察活动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可以只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出发点来决定种植植物的品种、数量等,以免打击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影响对于幼儿探索精神的培养。

在进行植物种植之前,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幼儿们进行谈话、集体讨论等活动,让幼儿们思考自己所选择的植物,它们的种子是什么样的,是怎么样成长,在植物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种植者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植物们又是怎么怎么样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美味的果实的。在谈话或者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幼儿在科学种植观察中的主体性地位,在抛出问题、普及知识的同时引导幼儿们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激发幼儿们勇于探索的思维火花。

其次,在种植园进行科学种植观察时,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对所种植的植物进行多方位、全角度的观察和分析,使幼儿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植物的体貌特征、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所具有的独特特征等,通过这些观察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幼儿们对于植物外部形态和生长习性的认知和了解,更可以增长幼儿的科学认知水平,开阔幼儿的眼界,激发幼儿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使幼儿们养成仔细观察、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将科学种植观察由幼儿园园内延伸至幼儿的家庭生活和日常活动中去,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幼儿的引导过程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教师既要讲解清楚幼儿应该了解的自然科学知识,又不能面面俱到占据太多的时间,使得科学种植观察活动和平时的课堂无异,打消幼儿的学习和探索欲望,而是应该由活动的主导者变为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引者,在恰当的时机向幼儿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幼儿进行思索和探究。

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观察草莓这种植物时,要引导幼儿观察草莓的外部形态、整株结构、叶子的形状、繁殖的特征等,使学生能够对草莓这种植物有一个全方位的科学把握,但同时教师也应该在讲解的过程中向幼儿提出问题,如草莓是如何结出果实的,草莓藤蔓的样子和牵牛花有没有什么相似之处等。通过教师提出这些问题,幼儿们在观察的同时能够进行适当的思考,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幼儿们进行观察和探索之外,还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比如让幼儿给种植园的植物修剪枝叶,捕捉害虫等。通过这种实际动手操作一方面可以对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有所培养和提高,另一方面能够使幼儿真正融入其中,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总之,教师应该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愉悦、轻松自由的观察氛围,使幼儿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去观察、去思索,和小伙伴们进行讨论,增强科学种植观察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们能够获得心灵上的陶冶和精神上的愉悦。

最后在进行科学种植观察时,每个幼儿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点。例如有的幼儿喜欢观察高大的植物,有的幼儿喜欢观察植物的叶子,有的幼儿喜欢观察种植园中的小昆虫,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给予幼儿们更多的自由观察的空间,尊重幼儿的天性,同时也应该做好活动准备工作,随时准备解答幼儿们提出的问题并且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使幼儿的探索精神能够向着更加自由、宽松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家长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引起家长对于幼儿探索精神的重视和培养,继而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积极探索的能力,使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逐步走向更深的层面。

大班科学活动:沙子 第17篇

我们幼儿园旁边的社区有个大型的玩沙池,孩子们在平时的聊天中对于玩过沙子的事,总是津津乐道,说明孩子对沙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便抓住这一幼儿感兴趣的课题,生成了此次探索活动。意在让幼儿在玩沙的过程中了解沙的特性,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探索,发现沙的许多有趣的现象和变化,同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合作的温馨,并且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沙子的特性。

2、感受玩沙的快乐,体验同伴合作、分享的快乐。

3、正确认识沙子的作用与危害,初步树立正确的环保观。

活动准备:

1.    一次性桌布、湿巾、玩沙大盆、筛子若干;

2.玩沙的工具:小铲、小桶、装水的瓶子等;各种小玩具。

3.实验用品:透明玻璃杯、污水、沙子等。不同直径的管子。

4.制作沙画的材料:绘有环保图案的底板、胶水、彩色沙子等。

5、摄像机、电脑、ppt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沙滩的图片,引出沙子,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ppt中的沙滩图片,帮助孩子回忆自己对沙子的了解。

二、分5组操作,提升孩子对沙子特性的了解:

1、感知沙子“细小”特性:用筛子分离芝麻和细沙。

2、感知干沙“轻”的特性: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与湿沙,体验干沙轻的特点。

3、感知沙子“不溶于水”的特性:把细沙倒入透明杯中,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4、感受干沙松软的特点:通过用手在干沙和湿沙中扒开沙子找玩具,用对比的方法让孩子充分感受干沙的松软。

5、感知沙子“会流动”的特性:让孩子在管子中塞沙子。

三、通过录像进一步提升与了解沙子的特性

把孩子们现场的操作进行实地拍摄,孩子操作结束后根据孩子的讲述,老师把每组操作的录像进行播放,把本组孩子没发现的变化与特性,大家进行补充讲述。教师进行补充提问,如:1、干沙被打入水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2、在水中搅拌,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水中能看到什么?说明了什么?

四、孩子们再次操作(互相流动与交换),进一步证实与感知沙子的各种特性。互相交流并用湿巾擦手。

五、了解沙子的作用:

讨论并讲述:你知道沙子有什么用吗?

根据孩子们的讲述,我点出几大类的ppt。沙画、沙球、沙包、沙坑、沙漏、种花、造房子需要泥沙、螃蟹、乌龟喜欢在沙子里等。分体育类、艺术类、实用类等几大类有代表性的图片。

六、了解沙子的危害,初步树立正确的环保观。

出示北方被沙尘暴侵害的图片、泥石流、沙漠等图片。提问:

1、沙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如果过分多的话,会怎么样呢?

通过ppt,让幼儿了解害处:沙尘暴、河流泥沙、沙漠等对环境、人类带来的危害。

2、那我们该怎样阻止沙子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呢?通过看ppt,懂得植树造林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上一篇:中秋节的问候下一篇:士官转业考试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