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教学反思

2024-09-23

高中数学教学教学反思(精选9篇)

高中数学教学教学反思 第1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高中历史教学反

对于进入高中的新生,他们往往对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下面笔者就高一新教材(人民版)有关专题为例,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反思。

一、对新教材特点的分析和反思

历史新教材采用“模块”来安排历史教学的知识体系,突出特点有以下三点:一是在知识处理上更加灵活。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教学系统,时间压缩为半个学期,内容相对独立、完整,便于调控和整合。二是知识的专题性和包容性突出,必修课25个专题,主题突出;贯通古今,融汇中外,涵盖性强。三是知识的选择性和个性化明显,选修课6个专题在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方面独具匠心,有利于学习的个性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历史学习的多种选择。

新课程历史知识深挖形成专题,围绕专题组织史实,围绕专题形成知识结构,依托专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形成认识判断,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思辨性加强,因为通过各方面教学任务的分解,最终完成某一项综合性的教学任务。

但是,那时着眼于教师的“教”,研究的是知识如何落实;现在;着眼于学生的“学”,研究的是知识如何在启智方面发挥最大的效益,知识是怎样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素质的。再具体点说。按照旧的教学观念组织教学。教师会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和认识。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会让学生就宗法制和分封制自主提出问题,在筛选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学生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为他可能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切入点。总之,反思模块化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认识层次。

二、对教学现状的反思,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否则可能成为我们新课程实践中新的难题。首先是关于专题授课的问题,在专题模块和问题中心的内容体系下,专题和问题的选择就变得尤为关键。然而专题的选择

与设置都不可回避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相关知识的储备量度,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在学习某一专题时已有了相当的知识基础。新课程一开始就采用专题教学,而现行高中教学只是在高三总复习时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因此新课程教学中不少内容老师必须要做大量的知识铺垫,学生也是如此。另外一点,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古今中外的历史混编为若干专题是符合了综合史观的趋势,但是从另一层面而言,又割裂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这种相类似的遗漏对历史的连贯性会造成伤害,也影响到教学中过渡的流畅性和学生的理解。第三,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在新课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憾,《课程标准》虽有较强的指导教学作用,但标准宜宽松,不可绝对化。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程序,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学生主体

作用的发挥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凭借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通过自己的摸索去发现,教师将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的探究的时空,让他们有更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力,想像力和创造意识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实践证明,其效果是相当可观的。

高中数学教学教学反思 第2篇

教师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进行反思,才能不断进步。下面就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反思,提出本人的一些观点。

一、反思化学学科特点,优化课堂设计方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有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原理、物质的结构等知识均是从实验中得来的,在教材的实验教学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现象独特的课堂实验,它们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与探索。通过化学实验,能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相关化学知识,体验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学习到必要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研究化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化学的能力,并能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求知观。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因此,化学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加强实验教学。美国有句谚语: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自做,我才会懂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彻底摒弃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要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科学的探究能力;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在化学教学中,只要学生留心观察实验过程,注意捕捉奇特的变化,就可以发现许多实验异常现象,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探究会得到很多重要的发现。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对见怪不怪的现象着手探究、发现问题。中学化学中异常现象很多,其中很多异常现象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探究的极好材料。鼓励学生去对此现象进行大胆猜想与探究。通过实验对这些“异常”现象加以分析、探究,唤起了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将“苦学”变为“好学”、“乐学”,这正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所追求的教学理念,也是我们教师一直以来孜孜不倦地要实现的教学目的。

二、反思教材特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只要拿出新老教材作个对比就可以发现,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新教材的深度不如老教材,而广度却大大超过了老教材;二是新教材的难点相对分散,而知识点相对集中;三是新教材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且在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上,新教材的很多知识比老教材更新更具体;四是新教材的教育方法更注重探究性教学的开展;五是新教材一改以往单一的学科知识教学,转而变成现在的模块教学,必修与选修相结合。针对新教材的这些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对这些知识要有一些更深更细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更注重自身素质和知识的提高。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新教材更注重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避免在新课改的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一定要潜心钻研新教材特点,并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决不可再用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去应付新教材的教学。比如新教材仅化学必修一就涵盖了老教材化学第一册的大部分内容和化学第二册的一部分内容,如果按照老教材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这些内容要一学年才能完成,从时间上是无论如何不够的;又如高一化学必修一从专题2到专题4都是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的内容,教学时间短,知识容量大,特别是化学方程式多,记忆容量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优化教学方案,既要将一些好的记忆方法和技巧介绍给学生,还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比如说把一些规律编成顺口溜,把我们身边的吃、穿、住、行和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学习中真心体会到化学的魅力和实用性,防止学生被单 1 调枯燥的化学方程式夺走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反思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的重点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有深刻的含义,它告诉我们教学方法可以形式各异、教学手段可以丰富多彩,同样的一节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出很多种教学方法。只要在抓住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巧灵活的设计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反思,只要在教学大纲的大框架下,我们应追求教学的不拘一格,不限一法,把教学的多样性、稳定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加丰富多彩,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完善。

四、反思教学效果,总结课堂教学得失

课后反思,并不纯粹是亡羊补牢。教师不仅要反思这堂课成功的地方,更应该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过失和不足之处。我们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启发,这堂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适合学生,课堂上师生的配合是否默契,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愉快,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何,学生的作业完成的质量如何,还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吗?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加以回顾和总结,教师只有的不断的反思和总结自己每节课的教学得失,并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才能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第3篇

一、反思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对于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 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地反思教学理念。长期以来,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和束缚下, 很多教师一直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 这种模式直接导致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使学生毫无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即使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 新课程标准虽已落实和实施, 然而还是有些教师难以转变教学理念, 不能很好地贯彻“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的新理念, 不仅固步自封, 沿用传统的理念开展课堂教学, 而且在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选择上也是难以与时代要求对接, 这与现在提倡的“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 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 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在充分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将其逐步践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在课堂中做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 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 并且通过学习过程体会到快乐, 逐步实现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二、反思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 并且及时地进行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在新课程理念要求下, 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的发展为前提, 结合教学内容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高中数学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而且要对于自己每堂课教学方法选用后的效果进行反思, 以及时总结经验, 更好地开展每堂数学课。在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选择上, 很多数学教师会运用到立体模型, 这种教具的合理选择比单纯的教授效果要好很多。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中“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之前,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 并且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等。这样, 在讲授这一内容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直观的几何模型来加深认识。此外, 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正所谓, “教无定法, 贵要得法”。而且, 在一堂课上, 有时我们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所以, 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反思教学方法, 以备自己能够准确运用。

三、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传授知识给学生, 学生要学习知识。要想实现高效的教与学, 高中数学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师生要互动、沟通、交流, 这样, 教师才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有没有理解所授内容、掌握了多少所授内容, 之后, 教师才能有目标地进行调整。要想实现与学生的顺利互动、沟通、交流, 高中数学教师就一定要平等对待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放松。教师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课堂角色是否成功转换、有没有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有没有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 以保证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来学习。在课堂上, 教师交给学生的知识固然重要, 然而学生学到了什么更为重要。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教师就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 要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很多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得很积极, 不管是回答问题还是参与课堂互动都很踊跃, 然而学生回答的问题都很简答, 没有深度和探究性, 学生参与的互动也是如此, 这种没有价值的教学过程无异于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 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教学设计、课堂气氛等进行综合反思, 力求使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围绕课堂教学目标, 争取引发学生积极而有效的思维, 保证课堂的张力及效果。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 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进入自主探究、进行自问自答, 这样, 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动脑筋, 自发思考, 也才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反思评讲方法

教师的评讲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所以, 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反思评讲方法。如关于习题、试卷的评讲, 教师不能停留于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上, 而应当着眼于数学能力的培养上, 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 抓“通病”与典型错误, 抓“通法”与典型思路, 加深学生的认识, 使学生领悟实质, 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纠错、防错能力。

总之,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 要提高学 生在课堂4 5分钟的学习效率, 要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教师就要多进行反思, 不仅是以上提到的几点, 还有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等。数学教学 中需要反 思的很多 , 没有反思, 教师的专业能力就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所以, 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要求, 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勤分析、善反思, 不断总结, 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只有这样, 才能与时俱进, 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曹一鸣.数学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J].中学数学, 2003 (8) .

[2]程新展:关于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数学, 2009 (8) .

[3]羊克正.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1 (12) .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高中数学教师都是经历了不断的摸索,体验了茫然和彷徨,经过了无数次课堂教学实践,通过经验总结和教学反思,才逐渐有了自己的课堂组织方式和教学模式。作为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反思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对于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地反思教学理念。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和束缚下,很多教师一直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这种模式直接导致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使学生毫无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即使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新课程标准虽已落实和实施,然而还是有些教师难以转变教学理念,不能很好地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的新理念,不仅固步自封,沿用传统的理念开展课堂教学,而且在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选择上也是难以与时代要求对接,这与现在提倡的“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在充分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将其逐步践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课堂中做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并且通过学习过程体会到快乐,逐步实现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二、反思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并且及时地进行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新课程理念要求下,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的发展为前提,结合教学内容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高中数学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而且要对于自己每堂课教学方法选用后的效果进行反思,以及时总结经验,更好地开展每堂数学课。在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选择上,很多数学教师会运用到立体模型,这种教具的合理选择比单纯的教授效果要好很多。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中“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并且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等。这样,在讲授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直观的几何模型来加深认识。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正所谓,“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而且,在一堂课上,有时我们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所以,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反思教学方法,以备自己能够准确运用。

三、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要学习知识。要想实现高效的教与学,高中数学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互动、沟通、交流,这样,教师才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有没有理解所授内容、掌握了多少所授内容,之后,教师才能有目标地进行调整。要想实现与学生的顺利互动、沟通、交流,高中数学教师就一定要平等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放松。教师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课堂角色是否成功转换、有没有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有没有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来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交给学生的知识固然重要,然而学生学到了什么更为重要。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就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要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得很积极,不管是回答问题还是参与课堂互动都很踊跃,然而学生回答的问题都很简答,没有深度和探究性,学生参与的互动也是如此,这种没有价值的教学过程无异于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教学设计、课堂气氛等进行综合反思,力求使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争取引发学生积极而有效的思维,保证课堂的张力及效果。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进入自主探究、进行自问自答,这样,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动脑筋,自发思考,也才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反思评讲方法

教师的评讲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所以,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反思评讲方法。如关于习题、试卷的评讲,教师不能停留于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上,而应当着眼于数学能力的培养上,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抓“通病”与典型错误,抓“通法”与典型思路,加深学生的认识,使学生领悟实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纠错、防错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数学教师就要多进行反思,不仅是以上提到的几点,还有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等。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很多,没有反思,教师的专业能力就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所以,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要求,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曹一鸣.数学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J].中学数学,2003(8).

[2]程新展:关于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数学,2009(8).

[3]羊克正.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2).

高中数学教学教学反思 第5篇

高中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关于如何上好历史课,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标准不一而足。结合自己将近一年的对于历史新教材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目标明确可行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和教学的重大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自立精神强烈的未来社会建设者。

对应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人格健全”需要明确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机渗透做人处世的品德教育;“知识丰富”需要明确历史教学“知识”目标,有序传授真实可信的历史知识;“自立精神强烈”则需要确定历史教学的“能力”目标,有效培养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则贯穿其中。

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要做到两点:

第一,了解学生情况。即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预测其未来发展状况等,从而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如必修二专题二的第一课《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在高一新授时,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我们的目标应定位于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和体会民族工业代表人物的创业品质。高三复习时目标就要进一步探讨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体会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所表现的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第二,分析教学内容。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教材,分析教材必须结合历史课程标准,因为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版本,但课程标准是唯一的,它是教材编写、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考试评价的纲领性文件。只有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我们江苏地区而言,无论选用人民版的还是人教版的教材,都要注意研读课标的前提下,研究、对比两种版本教材的表述方式其教学要求,以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如必修一的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一课,人民版和人教版的内容各有不同表述,但我们可以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能力目标是“概括、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结合今天中国人的思乡情结、祭祖行为体会宗法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影响。”

目标的预设和确定之后,和教学方式一样,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围绕大目标,还要注意随时适当的微调,针对不同的班级的学生,甚至同一个班级内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适当的生成,这样才能促进所有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课堂形式思辨灵活

关于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是这次新课改的重点。我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采取传统型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充分准备(备课),依次完成对历史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中间穿插师生谈话与一问一答),再以不同的形式对历史的因果发展来个小结,注重挖掘教材和历史知识结构教学。课堂教学中我力图循序渐进、完美地分析教材。结果当我把教材分析完毕后,总失望地发现历史所蕴含的乐趣和学生天生的兴趣早已消退得荡然无存。另一方面,课时内容容量大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尽管课堂上尽量压缩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是由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追求面面俱到,以至于课堂教学尚未成功下课铃声已经“革命”的事件常常发生,并且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长时间里我都无法理清课堂教学的头绪,急切地想要改革,可是又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直至后来参加了一次市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研讨活动。我学习这次活动中的公开课经验,完全放弃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彻头彻尾地进行问题教学模式:课堂上基本不讲教材,以创设问题情景为重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事物,在问题设计上以拓展型的问题为主。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是想把课堂完全放手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习得的历史知识毕竟有限,而且是处于亟待梳理中。这样全面放弃传统、完全不搭建知识结构的教学显然不适应“国情”,学生难以适从,而且就考试的效果来看也不是很好。

艰难的摸索过程让我明白:历史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不能照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完善新课程下的新模式。

三、关于自身的问题与思考

问题所在:

1、教学知识点的处理还不够顺手,因为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化很大,哪些知识该补哪些不补,尺度上很难把握。

2、教学深度处理还难于把握,基于新课改刚开始,无前人可鉴,无高考可寻,教学应教到哪一个深度,很难把握。过于理论的话,学生上课兴趣不过,而过于简单的话,又担心知识讲解不到位。

3、学生的历史兴趣调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找到一个度。到底关注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其中很难把握。

4、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不是很到位,尤其教材中容量大、学术性、思辩性强的章节,往往不尽人意,有时过于注重细小知识的分析,造成课时紧迫和教学难度增大,或把握不住主线作蜻蜓点水式处。

我的反思:

1、继续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标准,以新课标指导教学工作,处理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尺度和积极推入新课程改革。

2、继续以调动学生的历史兴趣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个性。

3、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课标为指导,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体,积极稳定地处理历史教学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教学反思 第6篇

(一)、关注原有知识,激发探究欲望。

当我了解了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基础后,不失时机地问道:“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一些与本节课无关或距离较远,若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头脑里的这些问号可能被忽视为“给教师添麻烦”,而且花几分钟给学生发问,似乎“不合算”。但这正是教师引发学生进入探究性学习的最佳切入点,面对来源于学生中的大量问题,我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肯定,并把它写在黑板上。当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面的学习时,他们会更专心。因为只有这样积极性的支持态度,学生的内心才能激起科学探究的欲望,进而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情感和探究意识。

(二)、关注观察材料,获得探究体验。

高中数学教学教学反思 第7篇

一、“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兴趣是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统计数据显示,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

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就历史科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

二、“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保证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这是北师大的校训,它告诉教育工作者,学识丰富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而品行端正、为人师表则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多事情教师喊破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少不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

教师也有自己不懂甚至错误的地方,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失误则关系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品质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好几次出现了自己讲错、说错的地方,它们或者被细心的学生发现并质疑,或者事后被自己察觉,但我都没有加以掩饰,更没有将错就错,而是及时承认、及时纠正。这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威信在学生面前受到损害,学生反而更愿意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提出来,这更有利于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研究 第8篇

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 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 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 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 他不仅要能“做”, 更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 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历史、关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和深思。

以数列为例:从逻辑的角度看, 数列的概念包含它的定义、表示方法、通向公式、分类、求和以及几个特殊的数列, 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函数来说, 它在某种程度上说, 数列也是一类函数, 当然也具有函数的相关性质, 但并不是全部。从关系的角度来看, 不仅数列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 数列与其他中学数学内容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列也就是定义在自然数集合上的函数。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数列”课程的引入

李老师购买楼房92m2, 但价位是在1000元/m2, 国家一次性财政补贴28800元, 学校补贴14400元, 余款由个人负担, 房地产开发商对教师实行分期付款, 每期为一年, 等额付款, 签订购房合同后一年付款一次, 再经过一年又付款一次, 共付10次, 10年后付清, 如果按年利率7.5%, 每年按复利计算, 那么每年应付款多少元? (计算结果精确到百元) 【思路分析】 (1) 分期付款是指各期所付的款以及最后一次付款时所生的利息合计应等于个人所负担的购房余额的现价及这个房款现价到最后一次付款时所生的利息之和。 (2) 每年按复利计算的话, 即本年利息计入次年的本金生息, 故应分别计算出每年付款及所生利息之和,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设每年应付款x元, 那么到最后一次付款时 (即购房10年后) 第一年付款及所生利息和为x×1.0759元, 第二年付款及所生利息和为x×1.0758元…第九年付款及所生利息和为x×1.075元, 第十付款x元, 而所购房余款的现价及其利息之和为[1000×92- (28800+14400) ]×1.07510=48800×1.07510元。由此可以算出, 李老师每年应需交7100元。【评注】因此通过这样的一个分期付款案例, 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数列知识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 在而且要教导学生这样的现实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 及时发现问题, 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并可以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计算方法, 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学手段应灵活多样

所谓“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教师应随着教学内容大纲的变化, 教学对象的变化, 教学设备的变化, 灵活应用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上台演讲、游戏比赛、讨论小组、等等多种教学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都是好的教学方法。而针对于知识技能主要是靠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的笔头训练, 才能保证有机会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 所以每节课要合理分配时间, 在两者之间取之平衡。

另外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 教师应该多多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 在传统的教学当中, 其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 使教师能有精力讲解透彻每一节的重难点, 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 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特别对于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 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来说, 不仅要上好每一堂课, 还要对教材进行加工, 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的结果进行反思。因为数学教育不单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是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同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进行鼓励,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们能够在学习数学过程当中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刘海娜.浅议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5:54-55.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 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效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更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甚至自学。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不断碰撞的引起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要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高中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四、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

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2、不订计划,惯性运转;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不会听课,如像个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顾听讲;有的学生只当听老师讲故事时来精神等等; 5、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做不起;6、不懂不问,一知半解;7、不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而对那些偏、难、怪题感兴趣,好高骛远,影响基础学习;8、不重总结,轻视复习。

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习状态,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六、对习题、试卷评讲的反思

习题、试卷评讲不能停留于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而应当着眼于数学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抓“通病”与典型错误,抓“通法”与典型思路,加深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思想方法实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纠错、防错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上一篇:服装城促销活动方案下一篇:在校大学生旅游情况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