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常见的动物

2024-07-26

小学科学常见的动物(精选8篇)

小学科学常见的动物 第1篇

三年级科学《常见的动物》教案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在语文课中曾学过《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对青蛙的外部形态构造、生活环境、生长发育过程等已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两栖动物的概念是建立在对青蛙、蟾蜍等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认识基础上的,因此,指导学生养蝌蚪,并观察青蛙的一生变化是上好本课的关键。通过对青蛙、蟾蜍的比较,找出它们生长发育的共同特点,从而抽象、概括出两栖动物的概念,这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思路:

首先观察、比较蟾蜍与青蛙在外形、繁殖、生长发育方面的相同点,然后归纳概括出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后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再指导学生认识几种两栖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两栖类动物的外形和生长发育的共同特征,形成两栖动物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归纳、概括、实验操作及创新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与图片的对比,归纳青蛙和蟾蜍在外形方面的共同特征,从而以点概面的总结出两栖动物的共同特点是――身体表面裸露,用卵繁殖后代,发育经过变态,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大以后大多生活在陆地。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们知道“科学发展依赖于人类的实践,依赖于科学工作者献身精神”的道理;在协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向学生们渗透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

归纳概括两栖动物在外形和生长发育方向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的知识判断某些动物是否为两栖类动物。

教学准备:

青蛙、蟾蜍的实物;

图片资料:青蛙、蟾蜍、青蛙的生长发育、蟾蜍的生长发育、家燕、金鱼、兔;乌龟、螃蟹;大鲵、牛蛙、蝾螈。

动画资料:《小蝌蚪找妈妈》动画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猜谜语:身穿绿大衣,挺着白肚皮,鼓着大眼睛,呱呱呱呱叫不停。(猜一种动物)演示:青蛙的`图片和叫声。问:有一种动物与青蛙非常相似,你知道是什么动物吗?谈话:在神奇的大自然里,还有一种动物和青蛙非常相似。这种动物就叫“蟾蜍”。出示图片:蟾蜍。讲述:青蛙和蟾蜍在有些方面很相像,人们把它们看成是同一类动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青蛙和蟾蜍的知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本课任务)

二、认识青蛙和蟾蜍在外形方面的共同点

(出示蟾蜍的实物或图片)

1、整体看,蟾蜍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回答:颜色、身体分几部分、各部分特征。)

2、蟾蜍身体表面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家燕、金鱼、兔,提问:与家燕、金鱼、兔比较,青蛙和蟾蜍的身体表面有哪些明显不同?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学生实验、回答:没有羽毛、皮毛或鳞片,粘滑)

3、讲解:像蟾蜍身体表面这样,光溜溜的,既没有毛和羽毛,也没有鳞和甲,叫做“身体表面裸露”。

4、出示图片:青蛙、蟾蜍,组织学生讨论:

(1)蟾蜍和青蛙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点?

(2)在这些相同点中,哪些是与其他动物明显不同的?

5、教师小结:青蛙和蟾蜍的外形很相似,有很多相同点,例如身体都分头、躯干、四肢三部分,头都是三角形,后肢趾间都有蹼,身体表面都是裸露的等。在这些相同点中,身体表面裸露是特有的,是它们在外形方面的一个明显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归纳青蛙和蟾蜍在外形方面的共同特征,为全面认识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打下基础)

三、指导学生比较青蛙、蟾蜍繁殖和生长发育过程的相同点

1、出示图片:青蛙的生长发育、蟾蜍的生长发育。(或者播放《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2、组织学生观察、讨论:

①青蛙是用什么繁殖后代的?由卵到青蛙要经过哪些变化?

②蟾蜍又是用什么繁殖后代的?由卵到蟾蜍要经过哪些变化?

③青蛙和蟾蜍的繁殖方式有什么相同?它们生长发育的过程有什么相同?

3、教师小结:

青蛙和蟾蜍在繁殖后代和生长发育过程方面主要有三个相同点:

①都是用卵繁殖后代;

②生长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变态,也就是说卵不能直接变成青蛙或蟾蜍,都要经过蝌蚪阶段,再变成青蛙和蟾蜍。

③小时候必须生活在水里,长大以后才能生活在陆地上。

(学生对青蛙和蟾蜍的外形比较熟悉,但对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长发育没有进行过细致的观察,通过视频可以使学生对青蛙和蟾蜍在繁殖和生长发育方面的共同点印象更深刻)

四、形成两栖动物的概念

1、讲解:青蛙和蟾蜍在外形、繁殖方式、生长发育方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人们把它们归为同一类动物。青蛙和蟾蜍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大以后生活在陆地,所以人们把它们叫做“两栖动物”。

2、问:两栖动物种类很多,请根据青蛙、蟾蜍在外形、繁殖、生长发育方面的特征,推想所有的两栖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讨论、汇报)

3、归纳总结: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裸露,用卵繁殖后代,发育经过变态,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大以后大多生活在陆地。

五、扩展提升

1、谈话:我们现在来判断下面这些动物是否是两栖动物。

出示图片:乌龟、螃蟹、大鲵、牛蛙、蝾螈。

(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2、讲解:

牛蛙──是一种很大的蛙,体长可达20厘米。生活在池塘、水田中,叫声宏亮,声大如牛,所以叫做牛蛙,可以食用。

蝾螈──长约7厘米,有的生活在清冷的静水中,也有的生活在湿地草丛中。

大鲵──又叫娃娃鱼。是最大的两栖动物,长约60~70厘米,大的可达1.8米,重达25千克。生活在山谷清澈的溪流中。叫声像小孩哭,所以叫娃娃鱼。是我国的珍贵动物。

布置作业:

思考:如果说“又能生活在水里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对不对?为什么?

小学科学常见的动物 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道周围有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有的动物生活在水中,有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

2、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4、增强对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周围有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有的动物生活在水中,有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

教学难点: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教学准备:有关动物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

1、教师提问:我们身边有哪些常见的动物? 教师知道学生自主思考、回顾。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了解的动物。

3、教师指导学生在活动手册中把认识的动物勾画出来。

4、教师指导学生看一看图中的动物,说一说动物的特征。例如:燕子明显的特征是尾巴像一把剪刀,熊猫的毛是黑白两色的等。

5、教师通过法律条文让让学生意识到动物是受法律保护的,我们应该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地。

二、说一说,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2、教师指导学生说出动物生活在哪里,并在活动手册中勾画。

三、它们有哪些不同?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绵阳和山羊的外形特征,找出它们的不同,并在活动手册中把不同点圈出来。板书设计:

《常见的动物》

常见动物名称的方言比较 第3篇

关于汉语方言的区域划分,大家众说纷纭,所以存在多种说法,但是相对统一的是:通常把方言区划分为七个或八个大方言区。随着汉语方言研究的不断发展进步,很多专业人士针对汉语方言又展开大规模的分析调查,然后以这些专业的调查结果为基础,将方言分区作了适当调整,划分如下:官话、晋语、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本文的方言区域和方言点参照李荣的《方言大辞典》划分如下:

官话:北京、济南、西安、武汉、成都、合肥、扬州、牟平、万荣、洛阳、银川、乌鲁木齐、贵阳、西宁、柳州、哈尔滨、徐州;

晋语:忻州;

吴语:苏州、温州、金华、丹阳、杭州、上海、崇明;

湘语:长沙、娄底;

赣语:南昌、黎川、萍乡;

客家话:梅县、于都;

粤语:广州、东莞;

闽语:厦门、福州、建瓯、海口、雷州。

二、动物名称的语音比较

1、南北方言的语音变化

方言中有些词汇是由于方言区域的语音影响,长时间演变而来。南方方言和汉语中古音相对类似,北方话固然掺杂了新的语音因素,发展更是迅猛,然而依旧存在特别鲜明的发展规律。

注:表格中的〇代表该地区的动物名称与普通话相同,空白表示《方言大辞典》中未收入。

(1)蚯蚓

北方方言中多称蚯蚓为曲蟮,此处“曲”形容其外形,“蟮”本字当为“蟺”,因读音相同且蚯蚓和黄鳝体型相似,在流传过程中各地方言选择使用大众熟悉度更高的“蟮”字代替本字。

(2)蜻蜓

(3)蝉

蝉,北京话叫“知了”。《诗经》中,蝉称螓、蜩、螗。《尔雅·释虫》中,又多了十一种叫法,分别是螂蜩、螗蜩、蜻蜻、茅蜩、蝒、马蜩、蜺、寒蜩等。扬雄的《方言》提及蝉,又多出十种称呼,分别是蛉蛄、蟪蛄等。其它尚有胡蝉、蝘、蚱蝉等多种别称。

徐州,秋凉儿,《徐州十三韵》拾耶韵呹:“蛈,蝉也。俗名曰蛈蛚”。

苏州,洋师太。《苏州方言词典》中对这一叫法的解释是:体型跟蝉比较起来,显得较小,每逢夏日酷暑的时候,常在树上鸣叫,叫的声音听起来就象“洋—师—太”。由此可知“洋师太”这个词是一个拟声词,值得注意的是它存在多种变体。比如yan sy tha,yan sy da,yan sy taeh等等。浙江吴兴、南浔、菱湖等地,人们喜欢将一种体积中等,肤色为绿色的蒙古寒蝉称作洋师太,吴兴区等地区与苏州地理位置十分相近,两地之间隔着太湖,因此,通常都把蝉叫做“洋师太”。

济南称其为“截了”、“稍钱儿”、“稍线狗”。蒲松龄作“jieliao”。季羡林先生的《病榻杂忆》中如此写道:“此人脸盘长得像知了,知了在济南叫Chao Qian,就是蝉,学生们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Chao Qian,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两个字是怎样写”。济南话蝉叫Shao Qian,似不是Chao Qian。这两个字似应写作“哨蝉”。蝉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音钱。虫名”。前作“哨”字,是为彰其声音。另外,济南方言中的蝉蛹被称作“烧雀狗”“稍线狗”。

2、方言词汇受少数民族语言或外来事物的影响

语言是社会现象的一方面,其发展变化肯定会被社会发展变化干扰,社会进步促使语言得以发展。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是语言产生的外部条件,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也会引起语言的相互分化、统一和接触。与外界的接触,势必讲干扰方言区的语言的词汇系统。

屎壳螂,学名是蜣螂,很多人叫它屎虼螂、推丸等。上表是蜣螂在北方部分地区的方言名称,“巴牛”“扒牛”“巴郎”“爬牛”这一系列叫法,有何联系?《方言大辞典》中,银川地区对“屎巴郎”的注释是蜣螂。“郎”、“牛巴朗朗”皆为牛犊子、小牛娃娃之义。词典中对“巴郎”一词的出处做出如下猜测:巴郎可能来自维语“balan”,原义男孩,引申为“小”。西宁、太原、忻州“巴牛”的称呼应该是“巴郎”和“牛巴朗朗”的合称,亦表“小”。西安“扒牛”,乌鲁木齐“爬牛”同为“巴牛”的音变。太原地区金龟子的别称是“金巴牛”。在山西方言中,叠词“牛牛”可以进一步引申为“小的飞的虫子”,比如太原叫萤火虫就是“明牛牛”。而这一现象在南方方言中却未曾发现,由此可见,历史上北方地区与维吾尔族的接触比南方要多,因此北方方言中留存少数维语发音。

巴哥犬,或称哈巴狗,这个词在古时候的意思是鬼,狮子鼻或小猴子的意思。走路的样子像个拳击手。把打呼噜的声音还有抽动鼻子的声音作为交流途径。“番仔”是闽南人对洋人的通称。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传教士、商人纷至沓来,在鼓浪屿养老,因此墓地叫“番仔墓”。由于闽南地区和外界的接触,其语言的词汇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也相应不断产出新词。其中“番仔”就是其典型。不仅动物名称,还有番仔油(汽油),番仔火(火柴)等。闽南地区把洋人的东西都称其为“番仔”,这一词是在和外界的接触中产生的。

三、结论

小学科学常见的动物 第4篇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33-0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血管系统的常见病,是脂质和纤维成分在动脉内膜聚集的慢性病理过程,可引起所属器官的缺血、坏死,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建立成模率高、造模时间短、造模方法简单的动物AS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建立AS模型的目的是研究AS的发展过程、病理变化,故而选择在生理病理上与人相似的动物作为造模之用显得尤为重要。自1908年俄国病理学家Ignatowski使用富含动物蛋白的饲料首次获得兔AS模型以来,学者们先后使用小鼠、豚鼠、家兔、鸽、鹌鹑、猪、犬和灵长类动物建立了AS模型[1],发展至今,常用的动物有大鼠、小型猪、家兔以及基因工程小鼠等。

1大鼠模型

大鼠是一种获得容易的动物模型,因其饲养方便、抗病能力强等特点,是较为理想的模型。传统的造模方法是使用高脂饲料饲养的方法可建立大鼠食饵性AS模型,常用的高质饲料配方为:3%胆固醇,0.19%胆酸钠,0.12%丙硫氧嘧啶,5%白糖,10%猪油,80.19%基础饲料。但由于大鼠抗病能力较强,使用单纯高脂饲料进行饲养的大鼠发病周期长、成模率低,故而常在使用高脂饲料饲养的同时,联用维生素D3每周间隔灌胃以提高成模率[2]。上述方法虽能建立大鼠AS模型,但因该模型不易形成与人体的后期粥样斑块病变相似的病理改变[3],所以要建立适合于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大鼠AS模型可采用L-甲硫氨酸独立因素,联合应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4]。此外,有研究证明,使用高脂饲料联合大鼠内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可使大鼠胸主动脉出现较典型的成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

2小型猪模型

小型猪是一种在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与人十分相似的动物模型, 从对高脂饮食的反应、脂蛋白结构以及脂质代谢机制等方面考虑,小型猪确为最理想的造模动物。目前国内常用的小型猪品种有巴马小型猪、五指山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和中国农大小型猪,其中贵州小型猪的近交系数达93.3%,可为实验提供遗传背景明确的实验个体,以得到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的实验结果[6]。陈华[7]等利用物质山小型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时发现,所用高脂饲料配方为:胆固醇1.5%,牛油10%,花生油6%,胆盐0.5%,基础饲料82%时模型冠状动脉及颈总动脉可出现与人類动脉粥样斑块病变特点相似的病理改变。相较于单纯高脂饲料喂养法,使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过大球囊扩张术建立小型猪AS模型能够大大缩短造模时间,且成功率高达94.7%[8]。

3家兔模型

家兔是最早用于建立AS的实验动物,由于其食草的特性,该动物对于高胆固醇饮食很敏感,是目前制作AS模型的常用动物之一。邵晓军[9]等使用单纯的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法,采用饲料配方为:基础饲料94%,猪油5%,蛋黄1%,饲养8周时未能成功建立家兔AS模型,而田建会[10]等采用1%胆固醇,5%猪油,94%基础饲料的高脂配方饲养家兔10周后成功建立AS模型,提示在高脂饲料中,适量增加胆固醇的含量可更有效的建立AS模型。另一种兔AS模型的造模方法为高脂饲料联合免疫损伤法,李琳[11]等利用该方法使兔主动脉中形成了较典型的成熟AS斑块。目前兔AS模型的建立大多需要8周以上,故而易导致图的继发感染死亡从而影响实验稳定性。

4小鼠模型

小鼠给药方便、经济易得且饲养容易,是一种理想的实验造模动物。但是由于小鼠的脂类处理体系与人类不同,故而不易成模。Piedrahita等人于1992年培育出了ApoE-/-小鼠,由于该小鼠具有脂类代谢障碍的特点,成为了建立AS模型的理想动物模型之一。研究发现,AS各阶段均可出现在不同饮食的ApoE-/-小鼠中,而且它能够在所有胸腹动脉中形成广泛的AS病变[12]。刘熹昀[13]等使用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8周后使得小鼠主动脉头臂干部位形成约占管腔面积3/5的粥样斑块,提示相较于普通小鼠,ApoE-/-小鼠具有成模效果好、时间短等特点。

结语:小鼠、大鼠、家兔和小型猪均为适合建立AS模型的实验动物,但他们所形成的AS模型特点各不相同,且各造模方法间难易程度不同,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生理特征与人类相仿、成模后病理特点与人类相似、易于饲养、成模率高、造模方法简单的实验动物对开发治疗和预防AS的药物及明确药物对AS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Moghadasian M H.Experimental atherosclerosis,a historicaloverview. Life Sciences 2002,70:855-865

[2] 殷亚昕,刘润梅,翟红霞等.不同饲料联合维生素D3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比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2):1134-1136+1221

[3] Fleckenstein- Grun G, Fleckenstein A. Calcium-a neglected key factor in arteriosclerosis. The pathogenic role of arterial calcium overload and its prevention by calcium antagonists[J]. Annmed, 1991,23(5):589-599

[4] 傅剑云,夏勇,孟佳等. 复合因素致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01:16-20

[5] 郭延松,吴宗贵,杨军柯等. 三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方法的比较[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05:465-469

[6] 甘世祥,纪令望,魏瑜等. 开发贵州香猪作为实验动物的研究[J].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89,04:227-229

[7] 陈华,谢忠忱,黄光勇,等. 五指山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J].实验动物学,2007.6(24)39-43

[8] 管耘园,卢辉和,盛臻强,等.过大球囊扩张配合高脂饮食建立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5,1(12):20-24

[9] 邵晓军,王海萍,张晨. 免疫损伤-高脂喂养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评价[J]. 齐鲁医学杂志,2009,03:264-266

[10] 田建会,丁思华,戚萍,等. 卡维地洛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1):36-39

[11] 李琳,窦健霖,楚天舒,等. 高脂饲料喂养加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 白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20:3690-3693

[12] SMITKPO P E, VERMA S. Creactive protein and them-etaboic syndrome: useful addition to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J]. J Cardio metab Syndr, 2006, 1: 66-69

小学科学常见的动物 第5篇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对于分类知识已经有所了解;生活也教给了学生一些分类的经验;事实上分类也只能根据事物的特征。动物分类知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动物种类繁多,特征千变万化,以它来学习分类方法有所不妥,不利于动物分类体系的建立。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简单进行分类。无助于分类思想的强化,因此这里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有目的地进行分类。要求学生分组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同时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分,这样分有什么好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辨析生物学分类中经常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这种分类方法有什么道理,这样分的好处是什么?为了说明这种分类方法的意义,就不得不补充脊椎骨和脊柱出现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意义(支持体重,使躯体可以长得大;可以保护脊髓、内脏;可以附着肌肉使得运动快速,增强适应能力。)。最后应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动物。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分类,分类需要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是有目的的;

2、了解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了解分类的依据是脊椎骨形成的脊柱;

3、了解常见动物的分类。能力目标:

1、学习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学习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展合作、实践和创新能力。

3、利用分类学知识解决动物分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动物要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怎样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动物的重要特征上。教学方法:

教师参与的分组讨论式学习媒体形式:

动物图片和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思考

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125万种。展示动物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上的各种动物。为了研究与识别它们,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学习。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根据物体的特征做过一些分类。例如:物体分为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生物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对动物分类时,也要先仔细观察和研究,了解动物的具体特征,在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

听教师讲述和观察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思考怎样对动物进行分类。

分类举例

请学生看书本上35页,阅读文字,再举出三种可以作为分类的特征。试问:分类可以多种多样,每种分类有什么特色,这样分有什么好处。

阅读,思考,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

分组练习

明确要求:对桌上的动物(图片或标本)进行观察,根据他们的特征进行分类。分成两类。分类方法可以多种,但分类后,要能明确汇报,我们为什么这样分,根据什么、目的是什么。

学生动手,动脑,动笔。讨论完成任务。

汇报分类情况

教师点评

学生分组汇报

引导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学生的分类中可能会有,那就进行比较讲解。如果没有,教师提出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是动物体内的脊椎骨。要求学生阅读图2-10。

提出问题这样分的好处是什么?讨论解决答案。

听讲,阅读,思考,讨论,表达。

了解更多的动物

完成书本上36页的讨论,要求写在自己的练习上,然后抽小组的同学来汇报,看正确程度和数量。回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书写,汇报。

小结: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什么?

课题:第2章第4节常见的动物(2)学情分析:

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可以进一步分类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分类可以逐级进行。分类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可以略讲。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需要进一步了解,它是动物检索、归类的基础,也是生活中用得到的知识。因此这一块应该是重点内容。对于动物的基本特征的介绍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去查找,给予他们一个逐渐积累的时间和过程。在了解各类动物特征的基础上,再介绍分类检索的方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归纳脊椎动物各纲的主要特征和了解其中的常见代表动物;

2、利用猜动物游戏,巩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3、学习利用43页的分支检索表,根据动物的特征来进行归类,填写42表格; 能力目标:

1、学习收集和利用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学习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特征的归纳和记忆。动物的特征多,差异大,每纲的动物特征多有例外,部分学生容易专牛角尖,不容易总体把握动物的主要特征。在这一块学生的兴奋点高,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善于控制学生的学习。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游戏、师生互动 媒体方式: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是动物的体内是否有脊椎骨。现在知道地球上的脊椎动物有4.7万种左右,形态特征各异,要了解他们还需要进一步分类,我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上堂课已布置同学去收集信息,现在请准备一下,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介绍。也希望其他同学能够补充。

学生:鱼类介绍、补充; 两栖类介绍、补充; 爬行类介绍、补充; 鸟类介绍、补充; 哺乳类介绍、补充;

教师:简单归纳各纲的主要特征。(也可以利用课件)教师:下面我们来做猜动物游戏。介绍规则要求,可以准备好卡片。学生:猜动物游戏活动,巩固各纲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师:从游戏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脊椎动物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把脊椎动物分为五大类。在发现一些自己不认识的新动物时,同样可以用是或不是来确定它属于哪一类。

教师:下面一起来看43页的图,学会后,来判断青蛙、猫、鸡、蛇、草鱼各属于哪类动物,并说明理由。

学生:具体判断回答,填写。

教师:检查、评判学生做的情况,再出示几种不常见的动物进行判断(如海马、海龟、白鳍豚)。小结:

动物的分类可逐级进行,脊椎动物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他们各自都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掌握了这些特征,我们可以用来检索未知的动物。课题:第2章第4节常见的动物(3)学情分析:

无脊椎动物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没有专门介绍过无脊椎动物各门的特征。这样要学生来进行分类较为困难,同时又不可能展开详细介绍各门的知识,因此学习时应该是教师参与的观察各门的代表动物和进行分类。

后面要求介绍的节肢动物的特征和昆虫的特征,学生同样不了解。幸好门类较少,至少比无脊椎动物的门类少,所以利用一些标本或图片能够归纳出它们的特征,并且较好地掌握这些特征,利用这些个特征来判断有些动物是否属于这一门类。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无脊椎动物各纲的特征和了解其中的常见代表动物;

2、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昆虫的特征,能够根据特征判断某个动物是否是昆虫;

3、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学习收集和利用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学习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无脊椎动物学生较少接触,了解得不多,同时书本又没有专门介绍他们的特征,同时门类繁多,不容易记忆,学习会相当困难。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观察讨论,获取动物的特征,并且分类; 利用一些图片学生来练习,巩固获得的知识; 媒体方式:课件片段,标本或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脊椎动物有4.7万多种,有谁知道,无脊椎动物有多少种? 学生:有120万种。

教师:如此多的动物我们如何来了解他们的特征呢? 学生:利用分类,分门别类进行了解。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图片,了解无脊椎动物的各个门类,及其主要特征。(利用光盘中的无脊椎动物图片介绍)

了解了上面关于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特征,下面我们来把它系统化。请看书本上的44页的图表。学生:阅读图表。

教师:我们再来看几个动物,它分别属于哪一类?(梭子蟹、乌贼、蚱蜢、蛔虫等)学生:讨论完成。

教师:这些无脊椎动物中哪一类所占的数量最多呢?

学生:节肢动物,其中昆虫有占主要部分有100多万种。

教师:对于昆虫同学又了解哪些知识呢?请知道的同学来介绍。学生:对昆虫的特征、种类、形态、行为、分布等等进行交流。

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特别是昆虫的主要特征。然后提出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哪些昆虫对人类有益,哪些有害?我们可以利用昆虫干一些什么?如何正确对待害虫,怎样控制害虫? 小结:

这节课我们要了解无脊椎动物可以分为原生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每个门类都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其中昆虫占无脊椎动物的大多数,有100多万种,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希望同学了解他们,并能加以利用。课内讨论:45页的题目

第二章第4节常见的动物课后记

一、课后调查(问题)

1、本节课你对什么最感兴趣:

2、针对哪些内容,你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意见是什么?

3、学习哪块内容,你想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问题?

4、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5、找同桌,请他给你的表现写一句话?

6、对老师有什么希望?

7、给自己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8、你认为生活中,哪些与本节课的联系紧密?

9、其它:

二、分析

问题1的学生答案汇总:如调查班级中男女生的特征;在本节课上,我对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比较感兴趣,它分得很细致;我对哺乳动物分类感兴趣;有脊椎骨和无脊椎骨动物的一切生活习性比较感兴趣;我对无脊椎动物有兴趣;本节课我对动物分类比较感兴趣;我对史前动物感兴趣;我对动物的住处,及内部器官感兴趣;鸡也会飞为什么不是鸟(有错误);我对两栖动物最感兴趣;古生物;恐龙;;浏览图片;等等等等。答案五花八门。上课以后的自我感觉和从学生中调查中了解得到的东西基本一致。有感觉到新课程中独特的东西,思维是开放了,讨论是积极了,课堂中图片是多了,学生的积极性是比较容易调动了。原来认为这节课很难找到切入口,学科的知识体系太成问题,观察生物的特征,无法引导学生达到生物的分类,可能学生会不能接受,事实上,学生对课程的展开并不需要太多的连贯性。

留下来的问题是学生学习以后,到底能学到什么东西,什么知识是已经落实了。说实在话,哪些属于这节课必须落实的基本骨架知识,这些知识点要落实到什么深度教师也不是太清楚。这是以后需要搞清楚,落实在以后的备课和教学中。上了这节课以后的知识点整理:

1、动物的总数大约是125万种;

2、根据生物的特征可以对动物进行进一步分类;

3、动物根据是否有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 举例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4、脊椎动物可以进一步分为: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5、了解鱼类的特征和代表动物;了解两栖动物的特征和代表动物;了解爬行动物的特征和代表动物;了解鸟类的特征和代表动物;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和代表动物;

6、哺乳动物的分类检索表;

7、无脊椎动物有120万种,昆虫大约有100万种;

8、无脊椎动物进一步分为八个门,八个门的名称及代表动物;

9、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检索表;

10、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11、昆虫的主要特征;

小学科学《动物的卵》及反思 第6篇

科学概念:很多动物靠卵繁殖后代,小动物是由胚发育而来;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过程和方法:

1、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并能明白鸡蛋的结构部分在孵化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作用。

2、学生能认真观察,轻轻讨论,及时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探究动物繁殖的乐趣。教学重点:探究鸡蛋的结构特点和它们各自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产生模糊概念,鸡蛋的结构都是为了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学用具:生熟鸡蛋、手电筒、放大镜、玻璃培养皿、记录纸。

一、新课引入(小鸡图)动物中的鸡是怎么来的?板书课题。

二、探究鸡蛋结构,寻找生命特征

1、老师手里就是一个鸡蛋,它是什么形状?这种形状有什么好处呢?

2、你知道鸡蛋有哪几部分组成的?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3、除了这些,还有你所不了解的一些新发现吗?

4、实验指导,由外到内观察鸡蛋。演示手电筒和打开鸡蛋方法。学生观察实验,音乐。(时间10分钟)

5、实验结束,汇报。穿插其它动物的卵有没有胚。

6、那么多结构,小鸡是由哪部分发育而来的呢? 观看小鸡孵化有关图片,寻找答案。观看小鸡出壳视频。

7、胚可以发育成小鸡,那鸡蛋其他部分在小鸡的发育过程中又有什么作用呢?

三、卵生和卵生动物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由卵孵化出来的?

1、介绍各种动物的卵。

2、青蛙的卵,再过一段时间,会变成什么?

3、提出概念:卵生和卵生动物

4、那是不是所有的卵在条件合适的时候都能发育成为一个新的动物呢?

四、课堂延伸:查查动物繁殖期间的繁殖活动。

反思:这是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的第6课,是关于动物繁殖方式的第一课。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困惑:

1、教材中有个“动物的卵”这一内容,要观察它们的什么相同和不同。而这个内容如果仔细上,教师提供图片和有关资料,让学生比较认识到,即使是同一类动物,它们的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助于形成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如果这一内容花了大时间,后面肯定来不及,取舍上有困惑。最后,我把这个作为一种资料让学生阅读,浏览,不进行异同点的比较。

2、鸡蛋是鸡的卵,作为动物卵的代表,进行深入研究。究竟能让学生从中以点及面,了解到多少其他动物卵的共性,心里还有点虚。

3、对鸡蛋的结构特点进行探究活动,把“外部、内部和熟鸡蛋”三个实验进行整体探究,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个考验。10分钟多的时间,学生的探究热情能维持多久,探究中参与的面,探究的效率,都需要进行关注。

小学科学动物 第7篇

教学要求

1.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 经历对小动物进行观察描述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和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

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物征、分类物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教学评价

学生能以小组参与或个人参与的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以下观察小动物的经历:

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活动的经历;

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活动经历; 简单的比较观察活动经历;

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活动经历;

在观察活动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活动经历; 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活动经历。学生能在课外维持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在课外的寻访调查活动中,能发现8种以上活动在附近环境中的小动物,以及说出其中的一二种小动物的栖息地,比较顺利地寻访到他的小动物朋友。在寻访调查活动和观察研究活动中,能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做到不伤害小动物。

学生能对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有关小动物的书籍以及来自其他渠道的有关小动物的信息做出更为积极的反应。

第一课时

寻访小动物

教学准备

在校园里踏勘一块可供学生进行寻访调查活动的场地;像一个三年级学生那样的寻访调查一下估计一下孩子们能发现哪些小动物,他们中会碰到哪些问题,思考一下怎样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划定一个较小的范围,如一棵树、一个小花坛、一平方米草地,甚至是一个栽有植物的花盆,仔细观察一下这个范围里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做成卡片备用。

设计几种不同样式的调查记录,必要时供学生参考。

考虑好学生在校园内外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开展寻访调查活动时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准备好教学对策。教学过程

1.引入。

1)研究动物活动开始了。先做个游戏测试:

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来的是什么动物? 如果说“大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 如果说“小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

2)简要说说通常我们是怎样划分大动物和小动物的。2.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1)九月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2)估计一上,或者猜一猜,在那棵大家都熟悉的校园里的树上,会有多少种小动物?

3)附近还有哪些能找到栖息和活动着好些小动物的地方? 如果进行一次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我们应该留意哪些地方呢? 4)在校园里,在校园附近,在家附近,这些小动物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或者说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里。科学课的计划是:三年级同学用1~3个星期的时间进行一次寻访调查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活动。让我们再来估计一下:

我们大概能观察到多少各小动物?

我们全班有多少同学能认真地完成这项寻访小动物的活动? 我们全班一共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 3.寻访活动的准备——观察和调查的方法。1)寻访活动的任务设置和活动计划的讨论。

主要任务:了解到这个季节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其他任务:各小组和个人自己设置。

计划:关于寻访活动的时间、地点的安排和小组内部的分工、调查记录的选择或设计等。

2)观察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问题解决方法的讨论。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的记录问题。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的观察问题。„„

4.寻访活动的准备——注意事项。1)寻访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 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

哪些小动物有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

从安全考虑,我们的寻访活动需注意哪些事项,须作哪些规定? 2)关注和爱护小动物。假如我是只小蚂蚁„„

我们的动物朋友,我们的动物邻居。

我们所观察的是一个生命体。和我们人一样,所有的生命体只有一人生命。

3)保护观察调查的环境。5.作业。] 在1周左右的时间里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调查记录。

第二课时

蜗牛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黄瓜、苹果叶、菜叶、面包或馒头;某些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等。

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物体的图片,如海螺壳、盘状蚊香、旋涡、牵牛花的缠绕茎、葡萄的攀缘茎触须等。准备几个拓新的观察内容和关于蜗牛壳的问题。教学过程

1.引入。

观察过蜗牛吗?能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吗?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

2.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

观察蜗牛的准备。区分蜗牛的壳和蜗牛的身体,确定蜗牛的身体为本次观察的重点;确定“了解蜗牛的身体,回答‘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的问题”为观察目的。

提出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的要求: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部。重点观察头部,观察蜗牛的眼睛、触角和嘴。

进行分组或个人的观察活动。

描述所观察到的蜗牛的身体。尝试按一定顺序,有一定条理,有重点地描述蜗牛身体的特点。

3.蜗牛壳的观察。

讨论:观察过蜗牛壳吗?蜗牛的壳是怎样的?蜗牛壳的观察会有多少观察内容?

蜗牛壳上的螺线的观察和讨论。蜗牛壳的螺线的观察内容。螺线形状的观察描述和螺线名称。螺线旋了几圈?怎么数?螺线的展开方向,左旋和右旋。

左旋蜗牛和右旋蜗牛;头发的旋涡;海螺、牵牛花等自然界的左旋和右旋。

从一条螺线的观察内容到蜗牛壳的其分观察内容——提出观察蜗牛壳的新的问题,发现蜗牛壳的更多的观察内容。

„„ 4.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蜗牛怎样吃食物?观察吃菜叶的蜗牛,观察蜗牛的齿舌。描述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讨论:看看我们为蜗牛准备了几种食物,要想知道蜗牛会在这几种食物中选择哪一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活动:在蜗牛的周围放一些食物,观察蜗牛朝什么方向爬,去吃什么食物。

蜗牛能在多远的地方发现食物?

5.交流与小结。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说说蜗牛怎样吃食物的。

第三课时

蜗牛(2)

教学准备

小组或者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玻璃片,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等。

塑料薄膜和画有同心圆的纸。教学过程

1.引入。

我们已经比较仔细地观察过蜗牛了。那么,蜗牛有脚吗?蜗牛有脚的话,蜗牛的脚是怎样的呢?蜗牛没有脚的话,蜗牛是用什么爬行的呢?

2.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观察: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蜗牛没有像人、兔、蟋蟀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是一种特殊的脚——腹足。

3.观察蜗牛的爬行。

观察玻璃片上爬行的蜗牛,观察蜗牛的腹部是怎样使身体前进的。蜗牛爬行的描述和模仿。

观察蜗牛在小木棒、棉线等物体上的爬行动作。描述蜗牛在这些物体上的爬行。

4.蜗牛爬行的痕迹。

说说蜗牛爬行观察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

观察蜗牛爬行留下的痕迹。发现痕迹是粘液变成的。推测一下蜗牛分泌的粘液所起的作用。5.蜗牛赛跑。

哪只蜗牛爬得快?提出蜗牛赛跑的建议。

讨论蜗牛赛跑的活动设计。有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的办法吗?有其他比赛方法吗?„„

在小组里进行蜗牛赛跑的活动:在画有同心圆的纸上铺上一张塑料薄膜,把蜗牛放在中心圆内,看哪只蜗牛最先爬出外圆。

6.小结。小结。

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我们还可以开展些什么有意义的活动?

第四课时

蜗牛和蝗虫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图片。教学过程

1.观察蝗虫。

观察蝗虫。

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触角、嘴;蝗虫的脚;蝗虫的翅。

描述蝗虫的身体特点。2.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

比较蜗牛和蝗虫的不同点。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触角、嘴、足等不同;„„

3.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周围环境中,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周围环境中,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蚂蚁„„ 周围环境中,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 4.观察蝗虫的大小。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

观察描述一只较大的蝗虫和一只较小的蝗虫。测量蝗虫的身体长度。测量蝗虫的展翅长度。5.观察蜗牛的大小。

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蜗牛的身体没有固定长度,测量存在难度,即使测出了数据也没有多大用处。

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

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用三角尺测量蜗牛壳口朝向桌面时的高度。6.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

出示一张蜂鸟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只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知道这只鸟有多大吗?(比划出它的大小)

讨论:大象、长颈鹿、鱼„„,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这些动物的身体大小。

说说自己在寻访小动物的调查活动中,是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大小的。

7.小结。

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观察方法。

第五课时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瓶盖或小木块,搭“桥”用的小纸条,记录用的纸和笔。教学过程

1.引入。

观察过蚂蚁吗?蚂蚁是怎样的?能画一只大蚂蚁吗? 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蚂蚁吧!2.观察哪一只蚂蚁。

选择观察瓶里的蚂蚁,还是放在白纸上的蚂蚁?

选择瓶里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选择白纸上爬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

3.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 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察,既能看清楚,又不会到处乱爬? 用什么办法可以看得更清楚?用什么办法可以使蚂蚁不乱爬? 在盆子里倒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小瓶盖或小木块,让一只蚂蚁爬到瓶盖上。蚂蚁只能停留在瓶盖上,不能到处乱爬了。

不过,用什么办法让蚂蚁爬到瓶盖上去呢? 4.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分发放大镜观察蚂蚁。5.讨论:蚂蚁身体的特点。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

和蜗牛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和蝗虫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6.试一试。

看看瓶盖上蚂蚁的行动,试着解释蚂蚁怎么不到处乱爬了。如果再放一个瓶盖,在两个瓶盖上搭一座“桥”,猜猜蚂蚁会怎样? 试一试。

怎么解释蚂蚁的反应呢?蚂蚁想家了吧?如果把蚂蚁放在蚂蚁能找到自己的家吗?

7.送蚂蚁回家。

这些蚂蚁原来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把它们送回什么地方口吧。在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中,请别忘了送小动物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

在送小动物回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新的观察发现呢!8.发布下一节课举行“我的观察研究”报告会的信息。

第六课时

我的观察研究

教学准备

在整个动物单元教学的3~4个星期内,有意识,有计划地发现、安排、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小动物的观察研究活动,并在学生的实际基础上,做好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观察记录。这节课的准备是在整个动物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老师自己也应亲自参与活动,必要时也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研究成果和观察研究记录。收集一些三年级学生水平的观察小动物的活动设计、观察记录、研究小论文以及一些研究性、活动性的问题。

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课前安排几个小组或学生准备重点展示和发言。作些环境气氛方面的布置。教学过程

1.引入。

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学习活动已经进行了3~4个星期,一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和成果要向大家报告,要和大家分享。我们今天就来开个观察小动物的成果报告会,向大家报告“我的观察研究”。

2.报告会的内容顺序安排。报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报告观察过程中碰到并已解决的问题,和碰到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展示已经完成的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3.报告会从“送蚂蚁回家”过程中的观察发现开始。跟踪蚂蚁中的发现。蚂蚁路线的观察描述。蚂蚁窝的观察描述。关于蚂蚁的其他发现。4.其他小动物的观察和发现。

5.报告观察过程中碰到并已解决的问题,和碰到了还没解决的问题。6.展示已经完成的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7.动物单元的小结。

常见动物饲料的分类及组成 第8篇

目前世界各国饲料分类方法尚未完全统一。美国学者L.E.Harris (1956) 的饲料分类原则和编码体系, 迄今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 并逐步发展成为当今饲料分类编码体系的基本模式, 被称为国际饲料分类法。国际饲料分类是以各种饲料干物质 (dry matter) 中的主要营养特性为基础, 将饲料分为8大类。20世纪80年代, 在张子仪院士主持下根据上述原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了中国饲料分类编码。总分为8大类 (见图1) 和17个亚类。

另外, 饲料还有其他很多分类方法, 按饲料来源分类, 主要有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微生物饲料、矿物质饲料、人工合成饲料。按营养价值可分为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精料混合料。按形状可分为粉状饲料、颗粒饲料、膨化饲料、碎粒料、块状饲料。

粗饲料 (roughage) :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大于或等于18%, 以风干物质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如干草类、秸秆类、农副产品类以及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为18%以上的糟渣类、树叶类等。

青绿饲料 (pasture range plant and fed as fresh) :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新鲜饲草以及以放牧形式饲喂的人工栽培的牧草、草原牧草、块根、块茎、瓜果类等, 不考虑折干后粗蛋白质及粗纤维含量。

青贮饲料 (silage) :以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为原料, 在厌氧条件下, 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后调制成的饲料。如玉米青贮、青草青贮等。包括水分含量在45%~55%的半干青贮。

能量饲料 (energy feeds) :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 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的饲料。如玉米、大麦、麸皮、米糠、块根块茎类等。

蛋白质补充料 (protein supplement) :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 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如鱼粉、肉骨粉、大豆、豆粕豆饼、氨基酸、饲用尿素等。

维生素饲料 (vitamin supplement) :由工业合成的提纯的维生素制剂, 但不包括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青绿饲料。

上一篇:办理团聚类居留许可证所需材料下一篇:大学敬老院活动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