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的课文结构分析

2024-08-25

《氓》的课文结构分析(精选12篇)

《氓》的课文结构分析 第1篇

《氓》的课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

第一章写女子的定情。

第二章写女子对男子思念之切,情深一片。

第二部分(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以桑设喻,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过分迷恋男子。比的运用,写出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写女子的悲叹,点出悲惨的教训,表现出女子内心的`悲痛,也用以告诫后人。

第四章,以兴起,正面描写男子变心。又以桑设喻,其黄而陨喻女子年长色衰,三岁食贫,写出女子婚后悲惨生活。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姻的不幸,并点明婚姻不幸的根源和女子的清白。

第五章写女子婚后的辛劳和所受的虐待。先写女子的辛苦,再写男子无情、女子不幸,后写兄弟不知,更加痛苦。她只能顾影自怜,伤心不已。

第三部分(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

《氓》的课文结构分析 第2篇

《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一作: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

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注释

(1)氓:《说文》“氓,民也。”本义为外来的百姓,这里指自彼来此之民,男子之代称。蚩(chī)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一说憨厚、老实的样子。

(2)贸:交易。抱布贸丝是以物易物。

(3)“匪来”二句:是说那人并非真来买丝,是找我商量事情来了。所商量的事情就是结婚。匪:通“非”,读为“fěi”。即:走近,靠近。谋:商量。古音咪(mī)。

(4)淇:卫国河名。今河南淇河。

(5)顿丘:地名。今河南清丰。丘:古读如“欺”。

(6)愆(qiān):过失,过错,这里指延误。这句是说并非我要拖延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

(7)将(qiāng):愿,请。无:通“毋”,不要。

(8)乘:登上。垝(guǐ)垣(yuán):倒塌的墙壁。垝,倒塌。垣,墙壁。

(9)复关:①复,返。关:在往来要道所设的关卡。女望男到期来会。他来时一定要经过关门。一说“复”是关名。②复关:卫国地名,指“氓”所居之地。

(10)涕:眼泪;涟涟:涕泪下流貌。她初时不见彼氓回到关门来,以为他负约不来了,因而伤心泪下。

(11)载(zaì):动词词头,无义。

(12)尔卜尔筮(shì):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shī)草占卦叫做“筮”。体:指龟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结果。

(13)咎(jiù):不吉利,灾祸。无咎言:就是无凶卦。

(14)贿:财物,指嫁妆,妆奁(lián)。以上四句是说你从卜筮看一看吉凶吧,只要卜筮的结果好,你就打发车子来迎娶,并将嫁妆搬去。

(15)沃若:犹“沃然”,像水浸润过一样有光泽。以上二句以桑的茂盛时期比自己恋爱满足,生活美好的时期。

(16)于嗟鸠兮:于:通“吁”(xū)本义为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此处与嗟皆表感慨。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

(17)耽(dān):迷恋,沉溺,贪乐太甚。

(18)说:通“脱”,解脱。

(19)陨(yǔn):坠落,掉下。这里用黄叶落下比喻女子年老色衰。黄:变黄。其黄而陨:犹《裳裳者华》篇的“芸其黄矣”,芸也是黄色。

(20)徂(cú):往;徂尔:嫁到你家。

(21)食贫:过贫穷的生活。

(22)汤(shāng)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23)渐(jiān):浸湿。帷(wéi)裳(cháng):车旁的布幔。以上两句是说被弃逐后渡淇水而归。

(24)爽:差错。

(25)贰:“貣(tè)”的误字。“貣”就是“忒”,和“爽”同义。这里指爱情不专一。以上两句是说女方没有过失而男方行为不对。

(26)罔:无,没有;极:标准,准则。

(27)二三其德:在品德上三心二意,言行为前后不一致。

(28)靡室劳矣:言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室劳:家务劳动。靡:无。

(29)“夙兴”二句:就是说起早睡迟,朝朝如此,不能计算了。夙:早。兴:起来。

(30)言既遂矣:“言”字为语助词,无义。既遂:就是《谷风》篇“既生既育”的意思,言愿望既然已经实现。

(31)咥(xì):笑的样子。以上两句是说兄弟还不晓得我的遭遇,见面时都讥笑我啊。

(32)静言思之: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言:音节助词,无实义。

(33)躬自悼矣:自身独自伤心。躬,自身;悼,伤心。

(34)“及尔”二句:当初曾相约和你一同过到老,偕老之说徒然使我怨恨罢了。

(35)隰(xí):低湿的地方;当作“湿”,水名,就是漯河,黄河的支流,流经卫国境内。泮(pàn):通“畔”水边,边岸。以上二句承上文,以水流必有畔岸,喻凡事都有边际,而自己愁思无尽。言外之意,如果和这样的男人偕老,那就苦海无边了。

(36)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把头发扎成丫髻,称总角。这里指代少年时代。宴:快乐。

(37)晏晏(yàn):欢乐,和悦的样子。

(38)旦旦:诚恳的样子。

(39)反:即“返”字。不思其反: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

(40)反是不思:违反这些。是,指示代词,指代誓言。是重复上句的意思,变换句法为的是和下句叶韵。

(41)已:了结,终止。焉哉(古读如兹zī):语气词连用,加强语气,表示感叹。末句等于说撇开算了罢!

作品鉴赏

《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诗中男女双方的矛盾冲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的斗争。这一斗争所显示出来的思想,不管在当时还是在以后,都有鼓舞人们反抗恶势力、追求自由的进步意义。

这是一首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诗中虽以抒情为主,所叙的故事也还不够完整细致,但它已将女主人公的遭遇、命运,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来,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时而夹以慨叹式的议论。就这些方面说,这首诗已初步具备中国式的叙事诗的某些特征。

《卫风·氓》这首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

开头一、二章,《诗集传》云:“赋也。”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那是在一次集市上,一个男子以买丝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爱情,一会儿嬉皮笑脸,一会儿又发脾气,可谓软硬兼施。可是这位单纯的女子看不透他的本质,说是必须有人来说媒,最后将婚期订在秋天。从此以后,女子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复关,便泪流不止;既见复关,就像见到所恋之人,不禁眉开眼笑。她还打卦占卜,预测婚事的吉凶。及至男方派车前来迎娶,她就带着全部的财物,嫁了过去。这两章叙事真切,历历可见,而诗人作为一个纯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方玉润评这一段云:“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痴于情者耳。”(《诗经原始》)一个“痴”字,点出了此女钟情之深。

朱熹《诗集传》谓第三章“比而兴也”,第四章“兴也”,也就是说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诗集传》)。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一般以为女子嫁过去三年,但另有一种解释:“三岁,多年。按‘三’是虚数,言其多,不是实指三年。”(程俊英《诗经译注》)实际上是说女子嫁过去好几年,夫妻关系渐渐不和,终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虑,自己并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子“二三其德”。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诗之五章用赋的手法叙述被弃前后的处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补叙多年为妇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劳作,一旦日子好过一些,丈夫便变得暴戾残酷。这个“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狰狞面目,以及女主人公被虐待的情景。后四句写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们的冷笑。《诗集传》释此段云:“盖淫奔从人,不为兄弟所齿,故其见弃而归,亦不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归咎哉,但自痛悼而已。”说女主人公“淫奔”,固不足取;但其他的话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她当时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情中叙事,当初他们相恋时,有说有笑;男子则“信誓旦旦”,表示白头偕老。可是他还未老时就产生怨恨,而且无法挽回。这里用了两个比喻:浩浩汤汤的淇水,总有堤岸;广阔连绵的沼泽,也有边际。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为什么竟没有到头的时候?”《诗集传》指出“此则兴也”,其实它是比中有兴。诗人运用这两个比喻,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为了摆脱这些痛苦,她下决心与那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此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转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吗?方玉润认为:“虽然口纵言已,心岂能忘?”(《诗经原始》)从这女子一贯钟情的性格来看,她对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就是今天常说的悲剧性格。

这首诗所写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情与礼的矛盾与夫权对妇女的压迫。古礼认为女子嫁人,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这位女子开始时是在集市上与一平民一见钟情、私订终身的,后来又乘垝垣相望,显然与礼有悖,终遭丈夫的休弃,兄弟的讥讽。她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与旧礼教产生直接的冲突,因而导致了婚姻悲剧的发生。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如上所述,这首诗所写的故事虽不够细腻完整,但已讲清了基本事实,展示了主人公的命运,有人认为它已具有戏剧因素,不为无见。戏剧的主要因素是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这一点此诗业已具备。尤为可贵的是在展示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同时,诗人以浓墨重彩,描写了深挚而复杂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恨,从而塑造出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的悲剧人物形象。

《氓》的课文结构分析 第3篇

一、寻找亮点,推陈出新

《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如果教师按照常规思路讲清楚事件的始末,很容易教;学生课后下点功夫死背,也容易学。但是,学生们在初中已经接触过这一历史事件,如果仅是纯粹的简单重复或者“填鸭式”教育,既不能激发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又不能体现新课标“新”的理念,也就更不可能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一堂课40分钟,到底在何处出彩?仔细分析思考之后,我选定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举措,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教参要求学生“识记北伐、西征”,但是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判定这两个知识点很少考查简单的过程,更偏重于北伐和西征的目的及意义。而这部分知识点课本上涉及很少,各项军事措施的目的课本上相当概括,有的甚至没有提及!正因为如此,教师“引导”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二、三分钟情境设置

放映幻灯片《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抛出问题:“如果你是洪秀全,定都后你会怎么做?”

A生说:“我要继续往北打!,因为往北打才可以完成自己的任务,推翻清政府!”

师:“很好!历史上称之为北伐。”

B生:“还要往西打。一方面,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来,西边有广阔的领土,往西打,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地盘,而且,天京位于长江下游,如果敌人顺江而下,那就很危险了。可见长江中上游地区一定要攻下。另一方面,在西南方向湖南籍官僚曾国藩创办的湘军,是各地汉族官僚地主举办团练武装,协助清朝政府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最有战斗力的一支,严重威胁着新生的政权。所以,如果我是洪秀全的话,我会首先考虑消灭它。”

师:“是啊,要扩大自己的领土,巩固天京大本营就必须西征!洪秀全也这样做了!”

C生:“要是我,我要东征。”

师:“要东征吗?”教室里的声音不那么整齐了,有的同学说要,有的同学说不要。“到底要还是不要?你来说说理由。”

D生主动站了起来:“我认为有必要!天京的东面是富庶的江浙地区和上海地区,如果把它们攻下,那就可以扩充自己的经济力量!”

E生举手了,“我如果是他的话,我还会发展政治和经济。”

三、师生双赢,教学相长

于学生而言,他们理解了知识点。三分钟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充当“历史人物”,对历史做出抉择。同时,巧妙地加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达到心灵、思维和理解的共鸣。同时,多媒体教学呈现的色彩鲜明的地图,给了学生很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加深了对知识点的巩固。只要仔细读图,洪秀全在军事上的举措,都能够分析概括得出,学生因为理解而不会轻易遗忘。这是学生的收获。

于教师来说,我收获亦丰。B同学的答案让我吃了一惊:一般学生能分析出第一个原因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更何况他还知道湘军!这个时候,我有两个选择:为了节约上课时间可以用武断的方法将这个原因一带而过,毕竟这个是课外学习内容;也可以让这个学生继续讲下去,通过让学生讲课拓宽学生知识面,推动整个课堂氛围达到一个小高潮。我稍稍定神,选择了后者。事实证明,学生的潜能是惊人的,部分学生的知识面也是教师所想象不到的。一旦思路打开,学生必然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在一次次辨析思考中,矛盾得到了释疑,观点得到了支撑,思维得到了飞跃,课堂效率得到了提升。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当我问到同学“有没有其他的想法”时,本以为大家都会很快安静下来。毕竟在军事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已经考虑全面了。但是没想到,平时在班上不算聪明,但是学习很刻苦的E生告诉大家“要发展政治和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那个瞬间,我愣住了。却也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很快的,我转过身,在黑板上第一次写下了与众不同的板书。发展(全盛):(1)军事上:北伐西征并举。(2)政治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感谢这个学生。因为他的一句话,我改变了传统的板书知识结构和教材结构。《太平天国运动》这篇课文,在我的从教生涯中,已经换了4个不同版本了,但每每涉及这两个知识点的时候,都是《天朝田亩制度》和军事全盛是并列段落。很难用什么手段把它们的内在关系表现出来,我反复思考,也借鉴了很多参考书,都没有什么突破。而现在,该生的一语,惊醒了我这个梦中人。在军事上,课本上明确写着“达到全盛”。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能不能讲“全盛”呢?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的:在政治上达到全盛。该政治纲领主要讲的是天国的经济措施,包括土地的分配原则和方法,也包括产品的分配原则和方法。虽然最后由于没有安定的环境,由于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本无法实施。但它是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农民阶级在政治上追求平等,在经济上追求平均的要求,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美的反封建纲领,是农民革命纲领中水平最高的一个,因此它也是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相对落后的农民阶级能够提出这样水平的政治纲领,我认为可以称之为“政治上的全盛(注意非‘全胜’)”。这样,在落实北伐和西征的其他知识点后,自然而然的,我巧妙地过渡到《天朝田亩制度》一段。整个一节课,有趣而紧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显著。

四、引发深思,实现飞跃

短短的三分钟,一个小小的课堂讨论,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师如何出“新”?就本文这个教学过程来看,我认为有三点很重要。

首先,课前教师要精心备课,争取每节课都有亮点。所谓亮点,就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环节。哪怕是一个笑话、一则故事、一段情境等。都说每个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模式,这固然是好事。但是也切不可因此而使教法或思想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邓小平说得好“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教学上也是如此。要与时俱进,大胆吸收新的教育思想、理论,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敢于尝试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其次,课上教师要大胆放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过去的课堂一般是教案是剧本,讲台是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走,以教师的问题为问题,以教师的答案为答案,完全失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他们的见识和思维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教师必须大胆放手,懂得放弃取舍。不要因为赶进度或其他原因而挤占学生发挥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然,在课堂上也会出现与我们教师的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不相符的现象,我们应将学生出现的这种思维状态作为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顺应着学生的这种思维状态重新调整、组织自己的教学,在课堂中成长。

最后,课后教师要学会总结、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作为授课者,在教学实践中如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心理等方面,我们时常会有心得体会启发甚至质疑。因此,课后还应积极深思反思、分析研讨解决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主动释疑,并对历史教学活动始终保持一种探索的习惯及时加以总结,逐步形成理论性的、规律性的认识,使自己的各方面修养素质得到升华。

摘要:在全省新课改全力推行的大背景下,笔者着力于多思考、多发现。在《太平天国运动》授课过程中,笔者采用三分钟“情境教学法”,师生互动,图文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的知识结构模式,直接推动整节课收益的最大化。并由此引发了笔者关于“新形势下,教师如何出新”的思考。

课文那树的结构分析 第4篇

第一部分(从开篇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描写早期的大树。作者在这部分写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第二部分(从“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到“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描写近期的.大树。在这一部分里,可以看出现代文明对大树生存的负面影响,造成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难以调和的矛盾。

《散步》课文结构分析 第5篇

1、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2段),交代散步的地点、人物和散步的缘由。第二部分(3~8段),写散步的过程:

第一层(3~5段),写田野的春色和一家人散步的乐趣。第二层(6~8段),写散步中的波澜和解决的办法。2、中心意思: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经过,表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写作特点:

《散步》细节描写深沉动人,感情基调欢愉、深沉。

《散步》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欣赏着自然的美景,享受着浓浓的亲情。一个三代同堂的四口之家漫步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该是一幅多么令人陶醉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啊!莫怀戚的《散步》就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部精美的画卷。

《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其构思之精巧,遣词之独特,内涵之丰富,令人叹服。尤其在情理交融上,浑然一体,看似情醉人,其实,不知不觉中,人已为作者蕴含其间的意境和哲理所深深的感动。它像一曲感人肺腑的歌,尽情颂扬了生命的美。可以说,阅读这篇文章,让人在对生命的感悟上接受了一次洗礼。

语言美:

(1)写景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

(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意境美、结构美:

一、认识生命

第一处描写的是:“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的起着水泡。”这里文章表露的是春的气息,但隐含的是对生命的感悟,更是对生命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放歌。

第二处描写的是:“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两句天真稚嫩的话语,不仅表现了小家伙的聪颖、机灵,更表达了他在懵懵懂懂之中对生命的直观认识。读来让人惊羡生命之美好,体会生命之传承,其代代相因,而生生不息。

二、珍爱生命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这里饱含着对母亲的深切的情,凸显的是对他人生命的关爱特别是对年老生命的关爱。温馨之情,溢于言表。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哪是对春天来迟的抱怨,分明更是作者对母亲生命的渴求与酷爱。赤子之心,跃然纸上。特别是一个“熬”字,用得让人动容——好歌当哭。

另一处描写母亲改变了主意,眼中所看到的小路;“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不仅是母亲疼爱孙儿,满足孙儿的心愿,更是一位羸弱的老人——对美景、对生活的向往,对自我生命的眷念与珍爱。

三、尊重生命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这里描写作者在面对一边是老,一边是幼的矛盾冲突中,所体现出的爱幼更尊老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它折射出作者尊重并善待衰老生命的光辉,读后敬仰之意油然而生。雏鸟知反哺,羔羊亦跪乳,人类当更甚!

四、生命的责任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

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这里作者向人们袒露的,是一个强壮的生命在家庭中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文章最后写的是:“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也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段话寓意深刻。它以轻衬重,不仅突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含蓄地写出了“我”(此处三句话中用了四个“我”字,仅580字的全文“我”字就出现24次之多)——一个站在生命之链连接点上的中年人——对生命和社会的责任。最后一句揭示了本文的中心,是作者写作意图及情感升华之所在,与文章的第四段中“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前后呼应,在整篇当中起着点明题旨、深化内涵的作用,是点睛之笔。

《人生》课文结构分析 第6篇

一(1~4):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说明人类生命表现形式尽管千万别,但其中又有共同性和必然性。

二(5~6):描述一些人深入地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表现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三(7):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他们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

水样的《静女》泥捏的《氓》 第7篇

说实话, 我不喜欢《氓》, 不是因为它是个悲剧, 而是因为它悲得只让人产生同情和怜悯, 没有震撼。我很同意鲁迅先生对“悲剧”的形象解释, 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让人起拯救的勇气, 要去阻止那“撕碎”的力量, 放“美”一条生路, 因为爱美是人共有的天性, 是不需要利益权衡是非判断的。可是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没看到过“美”的存在。如果把《静女》的故事加在前面, 就有悲剧意味了。所以《氓》写的是一段错误的婚姻, 一段情感的误会。如果把《静女》和《氓》比较来读, 这种好恶的落差会更大。

首先题目就有清浊之分。“静女”, 这两个字所描绘的形象, 想想都让人陶醉, 让人心颤动如蝶翼。“氓”, 一说从民从亡, 自彼来此之民, 就是现在说的“盲流”。二说居于郊野之民, 也许缺乏良好的教育, 才有后来的“至于暴矣”加“二三其德”。男性。男人是泥捏的, 须眉浊物。女人是水做的, 清新怡人。

再看人。《静女》中的女孩, 秀外慧中, 其姝其娈, 天真活泼, 聪明伶俐。既有大胆追求幸福的热情 (俟我于城隅) , 又有提升女性魅力的矜持含蓄 (爱而不见) , 还有认准目标后的主动大方 (贻我彤管, 自牧归荑) , 重要的是“静女”不仅有美貌, 更有头脑有见识 (“爱而不见”考察男子的性格和对自己的感情。赠送彤管, 可见喜欢的是一个有艺术修养有品位远离粗鄙的雅士。送茅草更是高明, 既测试出男子不是一个注重物质条件的俗人, 更从男子的一句“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中验证了, 男子对静女是一片真心) , 能自如地驾驶爱情之舟顺利驶向婚姻的港湾。如果说女子的美貌是发动机, 头脑和见识则是制动器。没有美貌, 也许只缺少激情, 没有见识, 则多半受骗上当, 下场可悲。

而《氓》里的女子, 当然也年轻过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 虽然可能长相一般 (从氓没有媒人就同意嫁给他, 从氓走后她的坐立不安, 喜忧交织急于出嫁的情绪变化推测) , 但“野百合也有春天”, 她同样有追求幸福的天赋权利。但是她被单方面的爱情迷住了双眼, 没有从氓先“蚩蚩”后“怒”看出他暴躁易怒的性格, 或者说忽略了日后可能受虐待的苗头, 也没有看出他缺乏耐心是因为对她并没有真爱。她也没有坚持要他明媒正娶, 以至在婚姻出现危机时可以借助社会舆论的帮助。到了第二节, 你看这位对男子一往情深的女子的表现, 不由得替她担心。看不出他的好, 你为什么那么急切啊?“乘彼垝垣”这已经出格了, 人家“静女”是“爱而不见”。接着又是“泣涕涟涟”“载笑载言”, 这完全已经神魂颠倒以至迷乱了, 要嫁的那个人是人是鬼, 要去的是天堂还是地狱哪里还看得清呢?最后“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简直就像不计成本的大甩卖, 后果可想而知。“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为什么不在自己当牛做马得不到回报时就及时抗争, 还要经年累月的作贱自己去纵容他的懒惰和嚣张?要知道, 一切罪恶的来源都是宽容和放纵。强者之所以是强者, 原因就是弱者的不敢反抗。“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 这真是四面楚歌无路可走了。连娘家的亲人都不体恤自己为自己撑腰, 还雪上加霜嘲笑, 要知道他们和自己可是有天然的血脉联系的啊!为什么不及早向他们求助, 及早向大家揭露那家伙的无耻嘴脸, 反倒让他巧言令色混淆了大众的视听, 以至一个弱女子哭诉无门。“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 何其悲惨何其无助何其可怜何其让人感到无奈!如果这位弃妇身上还有什么亮色的话, 那就是她痛定思痛后的决绝之语“亦已焉哉!”, 全篇唯一的感叹号给了她挺直的脊梁昂起的头颅, 给了她对婚姻的自裁对生活的自立对命运的自主。

《静女》和《氓》里的男子, 就高下立判不再赘述了。

再看故事。《静女》的画面多美啊!情景多令人向往啊!我读《静女》读出了中国人的骄傲。至少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我们爱美, 我们懂爱情, 我们会浪漫, 我们有那样高尚纯洁不染风尘的精神追求, 我们也曾有过那么开放自由无拘无束的快乐时代。

课文《白杨》结构分析 第8篇

课文《白杨》结构分析

全文共分成四段:

第一段(第1~第3自然段):主要写的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二段(第4~13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14~15自然段):讲的是“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

语文《诗》课文结构分析 第9篇

1、层次结构:

《金色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段),“我”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第二部分(5~6段),“我”在妈妈读诗时,将影子投射在书页上。

第三部分(7~9段),“我”在妈妈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她身边恢复原形。

《纸船》:

第一节,写作者充满童心地把对母亲的爱叠进纸船。

第二节,写作者真诚、执著的情思。

第三节,写作者衷心的祝愿和祈祷。

2、中心意思: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泰戈尔把“我”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总沐浴着母爱的“我”幻想有朝一日变成一朵金色花,默默无闻地为妈妈做些事情,能让她生活得更美好,抒发了母子情深。

3、写作特点:

课文《木兰诗》结构分析 第10篇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开头八句“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是当时民歌的套头,交代了木兰从军的缘由。“套头”也称“套语”,即用比较固定的词语或句式作为民歌的开头。这虽不是《木兰诗》所仅有,但也是从内容需要着眼写的,是全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乐府民歌《折杨柳枝歌》中也有这样的“套头”:“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诗一开始,先以象声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的形象,点明了主人公的名字及身份。接着写木兰停机叹息这个与往常不同的情景,不免使人产生疑问,从而引出下文。木兰究竟为什么叹息呢?作者用民歌中常见的.问答形式,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强调木兰别无它想,别无它念,只因朝廷征兵火急,父老弟幼,无法应征而叹息焦虑。“愿”、“替”二字写出了木兰深明大义,经反复思虑,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第二部(第3自然段),写出木兰准备出征和奔向征途。

“东市买骏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写木兰出征前紧张的准备工作和木兰辞别爷娘、踏上征程的情景。

西魏(535~557)至唐初行府兵制,当时应征者需要自己准备鞍马、弓箭等物。诗中所用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是虚指的。用这种排比铺张的手法既能使句式整齐,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又能突出渲染木兰出征前的准备鞍马时紧张忙碌的气氛,显示了民歌的特殊风格。“旦”、“暮”也是虚指,极言时间的短促,有“这会儿”、“那会儿”的意思。这反映了当时战争紧迫、木兰早行夜宿、急速行军的情景。诗中只用了过黄河,越黑山,到燕山,就概括了木兰出征的历程,“不闻……但闻……”既逼真地表达了木兰离家远、思亲切的内心活动,又绘声绘色地写出征战途中的景物。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概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

“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写木兰转战沙场的戎马生涯。“万里”夸张地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若飞”比喻行军神速。这就形象地描叙了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意思是在北方的寒气之中传来阵阵打更声,清冷的月光照在战士们的铠甲上。这里用对偶句极为简练地描绘了北方战地生活的艰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说身经百战的将军喋血沙场,英勇善战的木兰奏凯归来。“壮士”,是古代对男子英雄的称谓;“百战”、“十年”,极写战争时间长久,斗争激烈残酷,同时也衬托了木兰英勇、机智、善战。这一部分只用了

30个字概括了木兰长年行军作战的艰难历程。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叙述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

第5自然段,“归来见天子……送儿还故乡”,写木兰奏凯归朝,蔑视功名利禄,只求还故乡。首句“归来见天子”,紧承上一部分末句“壮士十年归”,结构紧凑,语言明快。“明堂”,古代帝王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可见天子接见木兰的仪式是隆重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突出木兰功劳之大,皇帝对她赏赐之多。“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突出她鄙弃高官厚禄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第6自然段,“爷娘闻女来……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与家人欢聚的场景。这一段,作者通过明快的节奏,细腻而传神地描叙了父母姐弟以不同的神态欢迎木兰归来的热闹场面,交代了故事的结局。“相扶将”是说父母虽上了年纪,还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理红妆”是写年轻姐姐赶忙梳洗打扮;“磨刀霍霍向猪羊”形象地写出了小弟弟忙着准备佳肴的情景。接着写木兰归还故乡,恢复女儿装的喜悦自豪之情。“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忙。”这一充满喜剧气氛的场面,更加突出了木兰的光辉形象。

第五部分(第7自然段),是一段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

多媒体下高中语文《氓》的教学 第11篇

语文课程是关于语言艺术的基础课程, 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 大胆尝试。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结合社会需求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规律, 深入研究语文学科的自身发展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与机遇, 与时代发展步伐紧密联系, 从努力实践到积极创新开发制作适用于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 学生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 获取更多的文学情感体验。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把它运用在语文课教学中的整合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与教学改革的创新阶段的新生事物, 是符合教育教学发展要求, 实施数字化教学方式的新探索。这种整合是指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语文教学活动, 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语文课教学方式改革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促使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 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协助者, 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在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现代教学中, 教师还是课件的设计者、教学信息的组织者。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对于每个教师都是非常艰巨的挑战。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习是一种共同掌握知识的过程;互动学习即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教师不再充当惟一的信息源, 师生学习构成一个共同体。另外, 学生可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同学, 可更多地彼此交谈, 寻求同学的帮助。在这种合作互动学习环境下。能进一步促进不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培养他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 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教师的作用是按照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 去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好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有效实施新课标教学必需的基础条件。进行语文新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 就是通过构建富于校本特色的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数字化语文学科教学资源, 探索语文课教学资源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语文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价值, 形成语文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模式, 促进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三、多媒体技术支持下高中语文《氓》的教学设计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以高中语文《氓》这课为例, 学习这课的是高一学生, 这些学生已经学习过不少古诗歌、文言文, 但我们的学生缺少解释文言文的方法, 所以需要在课堂上给予点拔稿。同时, 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进入高中, 需要一些课堂中的亮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他们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

设计《氓》这课我将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对《诗歌》文学常识和《氓》这篇诗歌中涉及的文言常识的积累。

能力目标:疏通文言文的能力和梳理情节感知主人公情感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感受《氓》中女主人公坚强、独立的形象所具有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难点, 也是我课堂主要完成的任务。首先是梳理情节和把握人物情感, 其次是鉴赏《氓》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在完成这些目标, 突出重、难点的过程中, 我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是诵读法, 让学生在读中感受, 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提升。在每个环节中多媒体的辅助都让学生的接受更自然, 课堂趣味性更浓厚。

1、课前用首《梁祝》小提琴曲引入。

《梁祝》小提琴曲哀婉凄切动听, 这正与《氓》中婚姻不幸故事情节的情调是相符的, 利用多媒体播放这一曲子, 给课堂营造了恰当的氛围, 也为学生能准确理解内容作了铺垫。

2、巩固《诗经》常识。

借助教材注释的相关内容, 然后再利用多媒体以检测的形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和记忆, 另外还可以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其他内容。多媒体课件显示《诗经》常识检测题, 让学生抢答, 然后用醒目的红色字体的答案及时显示。学生参与了课堂,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并且让学生更有效的记忆了相关重要知识, 这是我们之前“课本—粉笔—黑板”式的课堂实现不了的。

3、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诗歌学习朗读很重要, 在这一环节我安排学生听范读、自由朗读、指名读和齐读几个环节, 每一遍读都要完成相应的任务, 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诵读, 我在课堂中用到了多媒体朗读给学生范读, 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当堂范读失误对学生的误导, 也避免了学生自读发音、停顿错误难以一一纠正, 更重要的是朗读情感把握不准确会影响学生对内容的把握。这些问题, 标准的多媒体范读都可以解决, 让诵读这一环节学生更喜欢, 效果更显著。

我将整理情节安排疏通文意这一情节中, 让学生在小组疏通、小组汇报、老师总结的过程中, 多媒体逐一显示情节要点及主人公情感的关键词句, 这样学生在讨论、口头上表述的基础上知道用书面表达如何斟词酌句。

另外一个重要环节是鉴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学生在前面理解情节的基础上, 说出女主人公给他的印象。

欣赏女主人公的形象重在感受女主人公坚强、刚毅、果断这一形象的进步意义, 所以我将“坚强、刚毅、果断”几个词用红颜标注, 让学生明白女主人公的诉述并不仅仅是诉苦、说怨, 而是在对古代男权社会的控诉和反抗。诗歌主题的揭示借助多媒体同样使得课堂过渡更自然, 学生记忆也更深刻。

《大道之行也》课文结构分析 第12篇

1、层次结构: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语。

2、中心思想:

本文主旨是阐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了这番言论。

3、写作特点:

上一篇:学校各部门岗位职责下一篇:幼儿园师德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