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后如何看待得失的学习心得

2024-07-04

模拟考后如何看待得失的学习心得(精选2篇)

模拟考后如何看待得失的学习心得 第1篇

模拟考后如何看待得失的学习心得

当学生因一次考试失利而一蹶不振时,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

模拟考试结束,常见的景象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教师这时候不能只是“忧学生之忧,乐学生之乐”,而应该沉住气,给学生一份自信,一份坚定,一份从容,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从分数的高低、“一城一池”的得失中转移开来。

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试卷

模拟考一般都是集中阅卷,不可能很细致、很公平、很科学。因此,教师拿到试卷应该再重新批阅一遍,将每一小题的错误点标出来,并分析其答错原因,如审题有误、知识缺陷、能力不够等。像语文试卷中的作文,见仁见智,阅卷老师不可能把握很准确,任课老师不妨重批一遍,从错别字、病句到篇章结构、审题立意的失误,都要一一指出,既有表扬,即对其闪光点、进步点的挖掘,也不忘提醒应该注意及改进的地方。每次考试后,老师若都能这样抛开对分数的议论,将注意力放在对答卷情况的分析上,这潜移默化中也是在引导学生应该怎么做、应该如何看待考试和分数。

试卷重看一遍之后,教师还应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从得分率看到失分率。一次考试就是一次抽样,老师应该在教研室、学校教务处所做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己班级的试卷从知识点到能力点再做一个更详细的分析,便于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重批试卷和数据分析这两项工作都要在试卷发下之前做好。这样,在学生拿到试卷、看到分数时,教师就能对他们进行理性、具体的指导。

试卷讲评要一语破的

试卷发下后,试卷的讲评也有讲究,不能只是简单地“对答案”,而是要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对试卷所涉及的知识点弄清楚、想明白。这就要求老师讲评时要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还要注意上下钩联,前后点通,以期学生获得对此类问题的顿悟。

讲评试卷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老师讲评,也可以让学有心得的学生来讲,老师再加以点评。

引导家长正确看待考试和分数

班主任应该结合模拟考开一次班会,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召集一次家长会,与家长作一次及时沟通。现在的状况常常是,家长的心理素质还比不上学生,有时候他们显得过度焦虑和紧张。这种焦虑、紧张很可能会感染到学生身上。因此,老师有责任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模拟考试,正确看待分数和名次。

老师要让家长认识几点:首先,模拟考试是必须考的;其次,模拟考试的试题是必须难的,而且偏题、难题、怪题都要有一些,最好都是新题。

一般来说,模拟考试的目的有五个:

1、让学生熟悉中考、高考的程序,适应大规模考试的氛围。

2、熟悉具体学科答题的规范、答题的技巧和时间的分布,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题节奏。

3、锤炼应试心理。考试,除了考查学生的学业素质,还在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乃至于耐力、性格、品德。一般来说,能笑到最后的,通常都是心理素质稳定,思维灵活,能吃苦耐劳,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考生。

4、丰富考试阅历。试卷难度的分布可能是正态的,也可能是变态的。有的试卷前面的题目特别难,而后面的大题目反而很容易,学生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的话,临场可能会不知所措,影响发挥。考场的设置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反常的。监考教师、前后左右的考生、听力设备等可能会不尽如人意,怎么看待?这些,都需要通过多次模拟才能积累起足够的应对经验。

5、统考、联考类模拟考试可以检验学生的复习成效,了解学校的相对水平。但有些老师从善意的角度出发,觉得参加大规模的统考可能会伤害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与学生在中考、高考中受到“伤害”相比,那还不如让学生早些受伤,早些结疤,这样学生的耐受能力反而会更强些。

如何看待物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第2篇

一、在教学中, 通过把握过程而获得物理知识

“探究学习”的第一个特点是“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 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而获得知识。”这就是说, 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握好“知识”与“过程”的关系, 这二者究竟谁为重点的问题, 是传统教育与“探究学习”的区别, 所以在教学中正视探究自然的过程, 将其列为重点, 要通过过程的探究而获得知识。为达到真正获得知识的目的,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善于通过实验来探究自然过程。2.要善于用逻辑推理与数学推导的方法来探究物理学的自然过程。

二、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从事物理研究的能力

“探究学习”的第二特点是“旨在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这种物理学科的探究能力, 主要包括学科的学习方略, 思维方法和正迁移的能力。

1. 学科的学习方略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所以该学科的主要学习方略就是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

从自然科学认识论来看, 主要是从感性到理性, 从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从方法论来看, 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其方法要有序可寻, 循序渐进。整个方略将由 (1) 观察→ (2) 实验→ (3) 控制条件→ (4) 测量→ (5) 记录→ (6) 数据处理和解释→ (7) 分类→ (8) 抽象、推理→ (9) 发现规律性→ (10) 模型化→ (11) 提出假说→ (12) 验证假说等诸环节组成。其整体有机的综合一体则是学习物理的过程, 为第一问题的最高的概括。所以笔者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 教与学都要遵循这一方略和过程来进行。

2. 思维方法探究

问题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学会系统思维, 掌握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的能力; (2) 学会逆向思维, 掌握从反面分析问题的排除能力; (3) 学会概括思维, 掌握综合能力; (4) 学会辩证思维, 掌握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5) 学会顿悟思维, 掌握直觉的能力; (6) 学会发散思维, 掌握多角度着手处理问题的能力。

3. 关于迁移问题

这些问题是将已学过的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应用的问题, 主要是学习者认知结构水平与思维方法的结合问题。这两点解决得好, 利用条件, 就能实现具体情境中的正迁移。

三、在物理教学中要认真地教好概念和学好概念

“探究学习”的第三个特点是“旨在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之基础——科学概念。”这一点说明了概念学习的意义, 它是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础,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教与学。概念是同类事物本质的属性特性。它是知识的单体, 有人也称其为知识的细胞, 所以学习一切学科, 真正的认识自然, 必须从概念学习做起。对概念的学习, 要注意三点:

1. 正确地形成概念。

在科学中概念的形成又通过抽取特征和将具体事例归类而得到发展。学习概念的形成过程, 亦复如此。这种方法利用正例与反例的比较、归类, 最后才能形成概念。

2. 学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和属性。外延又是概念本身的应用范围。

3. 注意到概念的同化, 找出概念的隶属关系。

这就是注意好某些概念的上、下位和并列关系, 这样才能从概念出发, 学会规则学习, 乃至高级规则学习。

四、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积极学习、探索物理学奥妙的个性品格

“探究学习”第四个特点是“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这种探究态度和积极性, 只能在自主地抓取自然事物、现象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这种个性的品格或积极的态度, 在我国学者看来, 属于外智力因素, 在西方学者看来, 属于情感目标范畴。

上一篇:技师学院就业工作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