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024-09-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精选8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第1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标签: 教育杂谈

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作者:罗继远

来源:吉安教育信息网

2002年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小学阶段已实施了五年,初中阶段实施了二年,今年秋季,小学课改进入六年级,初中进入三年级。这次课程 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教材改革带动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全面整体的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课改的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人的全 面发展的教育,其基本内涵是: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②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④坚持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 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一、课改的收获

经过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五年来艰苦探索和积极实践,我市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学校的办学水平正在逐步提升。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观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2、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不 同程度的落实;

3、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正在形成;

4、校本教研制度已在各中小学校全面推广,教师专业素质正在不断提升;

5、学校和教师由过去 单纯追求统考学科的考试分数逐步向追求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转变。

课改的收获在学生身上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根据调查座谈,课改实验班的老师一致认为:

1、使用新教材的学生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问题的能力比过去使用老教材的学生强得多,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强。

2、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能 够围绕一篇课文或一个主题搜集各种相关资料,学习不再局限于一本书而是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科学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

3、交流表达能力提高了。

4、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这些成绩充分说明,我市中小学的课改正在朝着国家预期的目标有序实施、不断深入、稳步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目标来衡量,我市中小学课程改革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改培训虎头蛇尾,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没有真正落实。应 该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刚进入课改的第一个年头,对课改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而且对刚进入课改实验起始年级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此后随着课改年级的延伸,第一批实验教师基本上每年都要进行新教材培训。第一批实验教师既是课改实验的先行者,也是接受培训最多的受益者。但是随着课改年 级的不断延伸,参与实验的老师不断增多,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便显得力不从心。一是培训范围达不到全员化的要求,只能是骨干教师培训;二是教研部门开展的各 种课改交流活动也相对更少;三是对第二批以后进入课改实验的老师教学要求不高。如此一来,刚从高年级下来担任课改起始年级的老师,由于没有接受良好的培 训,对新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新教材的把握不到位。四是第一批实验老师是经过挑选的,个体素质相对更强。此后进入课改的老师总体素质相对更弱。因此,在教学 中必然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二)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甚至占主导地位。

从对学校的调查和教师 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当前应试教育的倾向在小学虽然不如过去严重,但依然阴魂不散,绝大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只重视语数两个学科,近二年县教研室增加了 对小学英语的抽测,学校又转为抓语数英三个学科,一言以敝之,上面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抓什么,学校领导和老师都被考试牵着鼻子走。到了六年级抓应试教 育的倾向更为突出,老师和学生成天围着语、数、英三个考试学科转,家长和老师都觉得六年级的学生很可怜。一位校长坦言:从内心来讲,我真不希望六年级的学 生天天只上语数外,但很无奈,因为教育督导部门在评价学校教学质量时,主要看小考分数;教研部门每次抽考之后都把各学校的考试分数打印下发所有学校,这就 促使各个学校在统考、抽考学科的考试分数上较劲,客观上造成了对其它学科的教学冲击,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

在 初中学校虽然初

一、初二使用的是新教材,按理说,根据教材内容除了英语在正常教学课时内完不成教学任

务,其它学科都能完成。遗憾的是任课老师为了提高考试 分数,无休无止地加班加点,拼足力气、想方设法挤占学生的课外时间或考查学科的课时,原来每天下午放学前的25分钟课外活动课,现在变成了一节没有时间限 制的最长的学科辅导课,自习课也被各统考学科的老师瓜分了,变成了学科教学课。

(三)课程计划难以落实,完美无缺的课程表的背后,掩盖着太多的虚假成份。

从 课程表上看,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在认真执行课程计划,课程开齐了,也开足了,但实际上90%的学校都没有认真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老师随意给课程表做加减法 的现象普遍存在,音乐、美术、生物、地理、计算机等考查学科的课程被统考学科的老师严重挤占,有的是统考学科的老师要求其它学科的老师让课,有的是将考查 学科的课程用来上统考学科的课程,有的是将考查学科的课一分为二,中途调包,上十多二十分钟后便用来做统考学科的作业。初中的地理、生物按照课程计划每星 期要开三节,因缺乏专职教师,且近几年由过去的统考改为会考,便减少一个课时,到了小学六年级,除体育课照常开设外,其它考查学科课程基本不上。

(四)由于整天沉缅于课堂,承负着过重课业负担,学生走进了校园却失去了生气勃勃的生活世界。

根 据调查,家长和老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小孩不会玩,不知道怎么玩,更不知道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创造条件玩。因为无论是当前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没有留给 学生玩的时间,也没有留给学生动手制作玩具的机会和条件。导致的结果一是教育的共性压抑了学生发展的个性;二是影响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挥;三是培养的 学生老气横秋,学生失去了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生气勃勃的精神家园。六七十年代我们在学生时代所经历过的那些兴趣盎然的体育活动,如今已变得非常少见。女同 学不会动手做踺子,即使偶尔看见几个女同学踢踺子,动作也显得笨拙可笑;男同学不会滚铁环做弹弓、削乒乓球拍„„。教育应该是培养拥有人生智慧和美好生活 的人,而绝不是只会生产分数的机器,在一个崇尚分数的教育环境中,怎么可能产生智慧的交流,怎么可能创造充满人性的美好生活?当学校生产出一个个分数的追 随者,也就注定多了一个精神的流浪者。我们的孩子走进了校园,却失去了生活的家园、精神的家园。不管是以什么名义、出于什么目的,孩子们应该拥有属于自己 的生活和属于自己的家园,在这样的家园中,他们可以自由地沐浴春风,无拘无束地享受童年的乐趣,可是我们当前的教育,却似乎正让孩子们失却原本应该属于自 己的生气勃勃的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恰恰是教育世界的根基,失去根基的教育,其有效性和意义从何谈起。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早就提出“教育即生活”,如果学校能够冲破分数与功利的桎梏,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呈现出生活的鲜活、生动和丰富的特质,让教育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让健康、快乐、自主学习和自由创造成为这段生活的主旋律。他们就能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幸福成长。

(五)老师陈旧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一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学校教育由接受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的路途还非常遥远。

教 学方式方法问题是教研部门提得最多的问题,但也是最为普遍的问题,涉及面最广的问题,同时又是老大难问题,这是每次调研几乎所有的校长都要谈到的问题。产 生这一问题的因素有的怪师资年龄老化,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跟不上课改形势的需要。如青原区东固小学70%的老师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怪老师因 循守旧不敢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在理念和实践面前显得非常矛盾,最终还是满堂灌。有的怪教师断层,青黄不接,近年分配的教师素质不高。由于教学方式方法 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大相径庭,所以难以达到课改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求,以接受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进死读书、读死书的老胡同,成为分数的奴隶,极 大的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质疑问难的品质难以形成,而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正是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 要使命。

(六)校本教研、合作备课制度在许多农村中小学还没有落到实处,即使在一些城区中小学也层次不高,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

调查表明,我市校本教研的现状是小学好于初中,2006年以来小学基本上普及了以合作备课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而初中则相对滞后。校本教研中呈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传统单一。一些学校领导教师认为开展几次教研组活动,相互听听课、评评课,上几节公开课、教研课、示范课就是校本教研;(2)合作备课有瓜分备课倾 向,除主备课人以外,其它合作伙伴参与度不高,讨论不深入;(3)合作备课只局限于少数几个主要学科,一些科任老师较少的学科游离于合作备课之外;(4)在一些中等规模,学生700人以下的初中,不少学校没有开展合作备课活动;(5)片际教研以中心学校为龙头,带动全乡各村小开展合作备课的活动还不扎实深 入,活动很少开展。(6)教研内容缺乏深度和新颖,缺乏问题指向性、实践针对性,长期在浅层次徘徊。(7)科研课题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课题无 问题,有师本无

校本(即教师自发进行个性研究,没有教师之间的合作,没有着眼于解决学校的实践和实际问题)。

(七)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制度不符合新课程理念,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统考学科轻考查学科,与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不适应的评价办法严重制约了课改实验的健康发展,评价成为课改的瓶颈。

(八)综合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普遍没有开设。设置综合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中占了二个目标,综合性课程指活动类活动,包括班 团队活动,科学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特长爱好和综合素质。地方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熟悉省情、市情、县情和热爱家 乡、振兴家乡的思想感情,我市地方教材的编写质量在全省首屈一指,但学校使用率不高。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有些县(市、区)用订地方教材的经费去订教辅资 料,校本课程它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但学校还没有摆上议事日程。

(九)一些县(市、区)教研室命制的期末考试题的内容与课改实验的教学要求不一致。有些是教材中不要求考的内容被纳入考试范围,有的超出教材范围,有的偏深偏难,让教师的教学无所适从,不知教材上的知识点教到什么程度才好。

(十)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初中实验室不足,实验器材老化,实验条件非常有限,如吉安二中全校40多个教学班,只有一个物理实验室、一个生化实验室,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实验的要求。

(十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面临太多的无奈。小学英语课程在村小普遍没有开设,学生毕业后进入初中,小学学了英语的和没学英语的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同 时学习初中英语的课改新教材,而这套教材却是根据小学三年级开始便开设英语课的基础上来编写的。初一学生英语知识基础起点不一,而教材却是统一的,使初中 英语教师面临基础不同的学生而无所适从。解决的办法:一是可以让中心小学的英语教师走教,每星期到村小上一天英语课;二是在初一编班时将已学英语和未学英 语的学生编入不同的班级,让基础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第2篇

[摘要]: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目前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过去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总结。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有助于今后教育信息化工作能健康发展。

[关健词]: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的重要建设工程,近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初具雏形。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我国有近3万多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上元,同时,统计数据也表明90%的校园网络处于一种闲置、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就此,笔者对一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了一些领导和老师,在看到他们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多地与他们共同研究和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实际,探讨改进问题的策略。下面就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存在问题 问题一:旧观念,指导新工作。

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为学校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普遍不高,重视不够,仍以传统教育观念指导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以致制约了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水平,造成了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除“人灌”外,还要加“机落”和“网灌”,学生没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更谈不上创新和实践,把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当作普通黑板一样来用,效益欠佳,对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产生不小负面作用。

问题二:没有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只是有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中心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由于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中心的地位和职能的限制,所制定的规划,考虑得更多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制定规划的观念、定位可能会与学校发展规划有较大差别,且他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规划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以致出现了校园网络建成后,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则难以按规划实施,造成校园网络只是一种摆设的浪费现象。

问题三:投资比例失调,导致硬件、软件和潜件发展不平衡,效益欠佳。目前,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配备、轻培训;重投入,轻管理”等不良现象。往往存在硬件投资比例过大,软件投资明显不足,勿视潜件投资的不合理现象,导致硬件、软件和潜件发展不平衡,出现有先进的网络设施,缺少适用的应用软件和教育信息资源,缺乏懂信息技术的学科老师等不协调发展局面,结果造成先进的信息化设施无法有效利用,很多学校的网络设施仅局限于上网,或往往变成上级考评的对象及供领导参观的现代化摆设,应用成效与预期目标存在很大差距。问题五:缺少信息素养高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复合型教师。

在调查过程中,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信息素养高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复合型教师非常少。其原因是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往往是学习硬件和软件操作应用的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以致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技能。而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虽然信息素养较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技能较强,但他们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水平则相对较低,有待在实践中提高。对策五:全面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将师资培训工作纳入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之中,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建立和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实行学校、市(县)、省分层负责培训和滚动培训的机制。学校负责教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员培训,市(县)负责各校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的提高培训,省负责各地骨干教师信息技术的提高或专项培训,要求参加市(县)、省的教师必须承担学校教师全员培训的任务。

二、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培训对象来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内容要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技能为中心,围绕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模块进行培训,解决“有思想没技术”和“有技术没思想”的问题,且培训内容应当体现先进性、实用性、时效性、针对性。

三、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由于教师各自的信息素养水平和学习需求不同,所以可采取脱产培训、短期进修、网络培训、教师自学等个性化培训方案。

四、恰当运用考核评估机制,保证培训有良好的效果。要制定相关政策,把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与教师晋升、职称评审等挂钩,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师参加培训不是一种形式,而是真正学习和掌握培训内容,同时要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指导教师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问题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存在不少困难。

目前,信息技术虽然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应用,但主要是初级阶段的课堂演示型教学模式,而高级阶段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则因存在缺少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大部分师生的信息素养低,多媒体网络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难以正常开展,即使有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学,整合程度和水平也不高,效果不够理想。

问题七:大部分学生的信息素养偏低,影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目前,不少学生对开设信息技术课的认识普遍不高,重视不够,信息技术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课时难以得到保证,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以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不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存在只重视学生软硬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与学,忽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解决策略

对策一: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

观念问题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创新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

对策二: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制定与学校整体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制定适合本校的切实可行的规划,才能使教育信息化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因此,学校从发展全局需要出发,认真研究讨论,反复修改,制定既有前瞻性,又注重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对策三:改善投资结构,保障硬件、软件、潜件协调发展,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

根据发展目标,正确处理好硬件、软件、潜件的投资比例关系,坚持硬件、软件、潜件同步规划设计、同步配备、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硬件、软件、潜件协调发展,发挥资金整体效益。避免因只注重硬件投资,忽视配套软件、资源、培训、推广应用、管理维护等方面的隐性成本投资,而导致硬件设备到位后不能实现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

对策五:全面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将师资培训工作纳入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之中,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建立和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实行学校、市(县)、省分层负责培训和滚动培训的机制。学校负责教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员培训,市(县)负责各校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的提高培训,省负责各地骨干教师信息技术的提高或专项培训,要求参加市(县)、省的教师必须承担学校教师全员培训的任务。

二、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培训对象来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内容要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技能为中心,围绕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模块进行培训,解决“有思想没技术”和“有技术没思想”的问题,且培训内容应当体现先进性、实用性、时效性、针对性。

三、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由于教师各自的信息素养水平和学习需求不同,所以可采取脱产培训、短期进修、网络培训、教师自学等个性化培训方案。

四、恰当运用考核评估机制,保证培训有良好的效果。要制定相关政策,把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与教师晋升、职称评审等挂钩,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师参加培训不是一种形式,而是真正学习和掌握培训内容,同时要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指导教师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对策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会带来许多新课题,需要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用研究成果引导实践,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采取如下措施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开展。

一、将课程整合与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体系。

二、加强相关理论和技能的研究与学习,培养一批学科骨干教师,促使他们成为“领头羊”,带领全体老师开展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

三、要发挥备课组的团队作用,开展教学协作研究,共同制定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案。

四、在现有条件下,挖掘潜力,除信息技术课外,向师生开放所有多媒体网络电脑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提供便利。

对策七: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严格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选修课,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不仅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第3篇

教师培训的意图是给参培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供学习的案例和学习的范式, 其宗旨是让参培者通过培训有所收益有所提高。然而, 现实的教师培训中却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是取得理想效果的障碍。

1. 参培教师到课率低, 参与度差

参加学历培训的教师通常报到和考试时才能保证准时到场, 而在正常的培训时间内则是另一番景象———能溜则溜, 能跑则跑, 即使在场也是心不在焉。各种教材培训班及其他短训班的情况也还不例外, 表明到课率低, 参与度差。

2.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社会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教师培训一定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满足需求”。可不少培训没有在培训前对内容设计、参培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自身原有的经验和培训内容作充分的调研分析, 培训者要么沿用着多年不变的讲稿从头讲到尾, 要么是无视参培者的需求讲一些空洞的、与教师实际工作需要差距甚远的大道理, 参培者个人需求未能满足, 参培者无法把培训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如怎样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没有解决, 教学本领的提升未引起培训者的足够重视。

3. 培训成本高、效益低

为提高培训的层次及知名度, 培训的组织者聘请了很多的高校专家教授, 培训成本非常高, 这些专家教授确实水平很高, 理论性非常强, 但是他们的理论有时与一线工作结合不密切。培训者常常把培训看成是培训者向参培者传授理论知识的单向活动 (以培训者为中心) , 参培者只是充当了接受知识的容器, 参培者的主体作用未能得到体现。培训缺乏生机, 缺乏互动, 参培者不能真正地参与到培训之中, 缺乏生命活力的涌动, 培训容易流于形式。一线教师所需求的实用性教学本领未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培训效果相对较差。

二、原因透视

综合分析上述现象, 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

1. 参培者缺乏参培的动机

如果参培者不具备学习的动机, 那么他们既不会主动学习, 也不能有效学习。主要表现在:

(1) 参培者自己不愿意参加培训。 (2) 参培者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 加之家庭负担等其他因素, 感到精力不济、时间不够。 (3) 不少教龄达二十年左右的教师基本上已获得高级职称, 处于职业生涯的高原期, 出现职业懈怠, 缺乏更高层次的追求, 主观上根本谈不上对参加培训有着浓厚的兴趣, 即便是参加了培训, 也缺乏动力。

上述一系列因素都导致了培训课到课率低, 参与度低的现象。

2. 培训者角色定位出错

受传统的培训理念的影响, 培训者往往不能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 重内容传授而轻技能培训, 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 这一切都使得参培者更多的事后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 培训者只把自己定位于“传授者”这一角色, 而没有意识到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者应该集多重角色于一身, 应该在培训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

3. 培训模式陈旧

总体来说, 绝大多数的培训都以单一的讲座为主要形式, 培训者常常是照本宣科, 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 培训内容理论性太强, 不能满足基层教师对实用性知识的需求。培训方法为单一的“讲授法”, 未能根据培训的需要采取“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 像这样的培训很难培训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所需要的专业化的教师, 无疑会影响到课程改革的进程。

4. 培训反思不到位

很多时候, 我们培训组织者在培训时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 只是关注参培者的出勤率, 而缺乏深刻的反思。通常我们要反思以下几点: (1) 培训计划是否符合参培者的实际需求? (2) 培训活动的安排是否恰当? (3) 培训进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培训者不仅在完成讲课任务, 还要反思自己实施培训的步骤和方法是否恰当?我们还要对参培者参与的状态、广度、方式、质态等进行评估。

三、培训策略

1. 激发“培训”的动机

当前, 增强参培者的学习动机, 激发参加培训的热情非常重要。任何一种师资培训都是从教师出发, 并且以教师为归宿, 也就是说教师是主体这是因为培训总是要达成一定的目标, 无论目标是什么, 这一目标都要依赖于参培者去渴望、去努力、去实现。我们培训者可以在培训开始前, 对参培者个体的长处、困惑、能力、特长及自己对培训的期望等进行了解, 设法让参培者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 让他们充满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实现的激情。

2. 重视“培训”的“培训”

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 从根本上转变培训者的理念, 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1) 培训组织者要组织培训者参加一些高层次的前沿培训, 还要让培训者参加一些“参与式”培训, 亲身接受和理解新的理念, 体验新的方法。真正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培训模式, 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2) 培训者应该重新定位角色。培训者与参培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共同参与的关系, 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讲座者”或是“信息提供者”, 我们还是“协助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参培者不应该是被动地接收和消化消息的容器, 他们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 活动中的“协作者”, 还应该是丰富的培训资源。

3. 创新“培训”的模式

(1) 创新“培训”模式。我们要根据培训的不同需求, 努力改变过去的一讲到底的培训模式, 创新不同的培训模式, 使参培者保持学习的兴趣, 更有效地完成培训任务, 实现自我提升。培训中我们应更多的关注如何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自我批判和反思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利用教学案例分析、观摩研讨、合作行动研究等方法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 营造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外围环境分为支持性环境和防御性环境。支持性环境具备以下特点:培训者的语言是描述性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培训者与参培者一起参与学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培训者能够即兴、灵活、随机应变地参与培训的全过程。如果参培者能在这样一种开放的、互相信任的氛围里学习, 那么学习就能达到最佳效果, 因为这时参培者无须采取各种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

(3) 丰富培训资源。我们应为参培者提供必要的资料, 使他们了解培训所需要的信息, 这些资料的来源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文本资料———培训教材、案例、活动卡、辅助阅读材料、参考读物等;视听资料———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挂图、纸张、电影;网络资源;实际课堂、参培者本身的工作及生活经验等。我们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培训需要准备不同的培训资源实施培训。

4. 加强“培训”的反思

要使将来的培训更有成效, 培训者就必须加强反思和评估, 因为有效的培训通常遵循以下的模式:行动———反思———行动, 只有通过反思, 我们才能对培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估, 培训者和参培者才能对每一个任务的达成做到心中有数, 培训的程序才能得以严格执行, 培训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1) 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我们固然要关注培训实施的最终效果, 但更要关注每一天的日常评估, 关注参培教师的反应, 因为从这些反映中能够发现他们对培训的满意程度、对培训内容的感受, 还可以发现他们对培训需要改进的环节和细节的认识, 我们还要关注他们参加培训的广度、时间、品质、效果等。终结性评价时, 我们可以通过实训考核、业务能力测试、论文的撰写、优秀教案、课件的评选来考查参培者培训达成的效果。

(2) 加强培训者和参培者的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反思, 培训组织者可以更充分地了解自己, 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 产生丰富的思路和具体路径;培训者可以反思培训的任务、环节的实施、方法的采用、任务的达成;参培者可以反思自己的参与度、参与的状态和质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38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这次会议指出,创业教育是为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综合来说,创业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在工商企业中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教育,受教育者不再是岗位的寻求者,而是岗位创造者。

创新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进行创新性活动的素质,增强受教育者进行创新性活动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在实践中,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可以把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解释,即创新创业教育。它体现了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为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人才发展,调整供需平衡,倾向于将受教育者培养为具有事业心、创新创业的素质与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二、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地方高校积极践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对高校学生、高校自身和地方经济,乃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利于大学生的素质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致力于向学生传播创新思维,开拓思路,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造就大学生日后踏入社会立足于世的素质和能力。地

方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可以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地方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从根本上说最大的意义就是能促进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院校自身的成长。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高校学生必定投桃报李,为母校日后发展做贡献。同时,最重要的是,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的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学习先进经验和创新新的教育模式和研究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自身也获得极大的成长与进步。

第三,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为地方经济做贡献,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创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措施,近年来又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地方经济,关键是要在地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他们的创新创业的努力,为地方经济服务,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在政策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和学生个体层面仍存在些许问题。本文将着重分析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1.地方高校管理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明确,定位不清晰,责权利划分不明确。一些地方高校的管理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不能明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和开展力度不够,责任、权利、利益的分工和划分不明确,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实践中不理想。

2.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凌乱,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未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当前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多分属就业指导部门、团委或学生管理部门来授课或开展活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未理顺,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紊乱或不及时。

3.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资金投入少、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材。资金的短缺导致一些创新创业活动被迫停滞。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还要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但在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的依据,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选取随意化,没有考虑地方适用性,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

三、改进策略

1. 地方高校管理者应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

针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清晰、定位不明确、责权利划分不均的情况,地方高校的管理者应当提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合理定位,大力发展本校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本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与本校实际为出发点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创新创业者,使学生从求职者转变为岗位的创造者。

2. 地方高校应结合实际制定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

针对有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不顺畅的问题,地方高校应制定明确可行的创新创业实施准则,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行合理分工,协调部门与部门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划分,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设置专门的部门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如创新创业办公室、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建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开展、评價等环节环环相扣,有序进行。

3. 地方高校应增加对创新创业教育投资,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条件

首先,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资源短缺的问题,地方高校应加大投入,为之提供保障。加大财政投入给于资金支持,运用奖励机制、鼓励政策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年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选拔即具备理论素养又具有实践技能的人才充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再次,考虑地方适应性,选取系统科学的参考书,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教材。

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对高校学生、地方高校本身和地方经济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仍需审视自身,针对问题,对症下药。第一,地方高校领导和管理者更应提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根据当地特色、本校实际,合理定位,明确划分部门角色与权责利的分配,更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第二,设置专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理顺关系,形成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第三,高校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加强对教师队伍、教材选择的管理,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竹筠. 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 科研管理. 2005(1)

[2]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3]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4]刘伟.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 教育科学. 2011(0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第5篇

摘要 新课改强调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根据学生、教师、学校在课程发展中的需要,通过评价激发调动其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以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评价,优化教学过程,夯实学科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我专业的学生评价体系,现将讨论结果呈现如下。

关键词:新课改,评价体系,评价方法,改进策略

一、教育教学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评价内容上,重学生的评价,轻教师的评价;重结果的评价,轻过程的评价;重知识技能等认知领域的评价,轻情感、个性等非认知领域的评价。

2.在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上,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和标准还是考试和分数,且绝大多数重视的是终结性评价,缺乏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发展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评价的权力还是由教师牢牢控制,很少有学生自我评价的形式和过程。

3.在评价的价值取向上,与所谓的“应试教育”时期相比,各个学校已经逐步认识到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性,各类激励措施已如雨后春笋,但对评价的选拔功能却“时刻准备着”。

4.在评价的对象上,“重硬件,轻软件”、“重结果,轻基础”、“重数据,轻潜能”已成为学校评价的“瓶颈”。

5.在评价的主体上,学生、教师只是“带手铐的旅客”,还不善于作为主体积极参与评价;不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不善于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和自我修正。

二、教育教学评价方法的改进策略:

教育教学评价对新课改的实施起着导向和监控作用。面对目前的实际,怎样按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去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这涉及到课改目标的落实,关系到课改任务的成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管理者行为的变化和切身利益。所以,应当重点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1、评价内容多元化。

学业成绩、考试分数是学生评价的一个指标,而不是全部指标。学生的道德品行、学习态度、方法、策略、能力、品质、心理、身体素质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不能单纯以分数成绩论高低、评优劣,而要通过各方面指标的综合性评价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这符合人才教育成长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规律。

2、评价方法多元化。

常用的评价方法除笔试外,还有口试、辩论、答辩、制作活动报告、研究论文、调查报告、问题情境检测、成长记录袋、学习档案等。采用多种方法评价,有利于准确、清晰、客观公平地描述评价对象的发展情况。

3、评价主体多元化。

过去是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主体是单一的,学生处于被动受评地位。新课改要求强调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评价,强调自我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还应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自评不能只是豪华的摆设,学生要“翻身得解放”,在评价中处于主动地位。

(二)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1、以自评为主,强调反思

过去多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能力与水平的唯一标准。新课改强调教师要以自评为主,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自身业务素质的发展。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教学的周期过程和教师的自身素质。

2、建立自评为主,多方参评的评价制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第6篇

摘 要: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是土地管理的基本追求之一。在土地资源短缺而城镇化又急需大量土地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提升土地管理水平。该文分析当前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确定了下一步土地管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土地管理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112-02

土地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赖以维持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进行土地管理,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也处于不断的变革和完善当中。从管理模式上看,土地管理经历了统管(建国至1955年)―分管(1955―1986年)―统管(1986年至今)3个阶段[1],每一阶段的改革都旨在使土地管理更加科学与合理。在当前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土地管理科学化意义重大。我们要审慎地、客观地观察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改进我国土地管理的策略。土地管理科学化的背景及意义

1.1 土地管理科学化的背景

土地管理科学化的背景可以从较为宏观的城镇化大背景下土地用量和存量之间的矛盾,以及较为中观的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城镇化是未来几十年我国发展的主旋律,而城镇化又面临开发空间不足的约束[2]。城镇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其对土地的需求也是客观的,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从中观的角度来看,我国土地管理尽管几经改革,但不可否认的是,土地管理仍然存在着规划水平待提升、规划约束力待强化、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公众参与待加强等问题。一方面是土地资源有限,另一方面则是管理水平不高,二者共同促成了提升土地管理水平的急迫性。

1.2 土地管理科学化的意义

土地管理科学化的意义,一则从土地作为资源本身的角度来讲,土地作为一种资源,也决定了其价值。提高土地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自然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有限的资源,充分地发挥其人类生存和栖居的作用[3],将土地作为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二则从土地资源有限对城镇化等其他生产生活产生的约束作用来看,土地管理科学化意味着通过土地资源效用最大化又可以推动人们生产活动的开展,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因为土地管理存在的缺陷,出现了各种冲突性事件。土地管理科学化也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规划的科学性、约束力不足

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在于科学的规划以及规划所具有的权威性。没有科学的规划,规划的指引作用难以发挥。规划没有权威性,其约束力也难以发挥。正因为如此,土地管理特别要重视规划的作用,将规划视为做好土地管理的第一道门槛。从当前来看,规划工作受到诸多约束。比如,土地?划服务于地方招商引资等事项。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之下,发展土地经济,在土地资源上做文章,形成了土地规划科学性和地方招商引资、发展地产行业等之间的矛盾,而在有的地方,规划的科学性就让位于后者了。不仅如此,土地使用规划制定出来之后,能否发挥必要的约束作用也是一个问题。李克强总理在研究部署“三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强调,规划不是要挂在墙上,而是要落到地上。事实上,土地规划也是一样的,若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则其作用将难以发挥,但当前土地规划约束力不足却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

2.2 土地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土地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土地管理内容庞杂,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土地调查工作和土地资源档案管理方面。[4]土地管理也不能囿于传统的管理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将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等应用到管理当中,增强土地管理的精准度、科学性等。从当前来看,这方面的工作不尽如人意。受制于工作人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不充分等因素,土地管理的精准度尚有提升空间。而且在土地管理中,信息化水平又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监管工作,监管不力,必然会出现违法违规用地的现象,而且不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这些都很难察觉。各个环节相扣,致使土地管理部门处于尴尬和被动的地位。

2.3 土地管理的公众参与尚须加强

土地管理的诸多问题中,公众参与尚须加强较为突出。判断这一问题较为突出是从土地管理的根本目的和这一问题本身产生的社会影响两方面来看的。从土地管理的根本目的来看,就是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并最终表现为提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既然是服务于广大社会公众的需要,那么,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就需要积极地倡导公众参与。遗憾的是,当前的土地管理对公众参与重视程度不够。这又导致了与之相关的公众参与不足等社会影响问题,即近年来影响较大的各地因为土地问题产生的冲突性事件。从根本上看,冲突表现为利益冲突,当一方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若制度内难以找到利益表达的途径,就会采取激烈的制度外的参与方式。这些不仅不能发挥土地管理的作用,甚至会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是土地管理工作需要正视的问题。改进当前我国土地管理的策略

3.1 科学地进行土地规划 全面增强土地规划的权威性

要改进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首先就需要做好土地规划工作,科学地进行规划,并增强土地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从科学规划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协调好土地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土地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的角度来看,关键点也在于此。但若深挖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土地管理的法律依据尚未完善。我们有《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森林法》等作为依据,但这些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协调、冲突等都暴露了土地管理上位法律依据的缺失。特别是《土地管理法》中对于“土地”的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适用冲突。为此,我们可以考虑通过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土地规划科学进行以及土地规划能够切实得到执行。

3.2 优化土地管理的方式

要改进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还有一个操作性的或者技术性的问题就是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来优化土地管理的方式。在土地管理中,可以充分运用的信息技术很多,目前来看可以考虑引进并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3S技术等的作用[5],当然,若已经引进这些技术则需要充分发挥这些技术的作用,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应用到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更加直观地呈现土地全貌。遥感技术可以应用到土地详查、城镇地籍调查、土地资源动态监测、耕地保护等方面。3S技术则是对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合,借此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全程动态监控。

3.3 构建制度化的土地管理公众参与渠道

要改进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还要构建制度化的土地管理公众参与渠道。公众参与涉及土地管理的全程,在土地规划制定阶段、土地规划执行阶段等阶段都要积极吸纳社会公众的参与。在土地规划阶段,信息搜集阶段充分吸纳信息,规划制定出来后要通过网络、海报等方式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在土地规划执行阶段,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则在于全民动员监督?划的执行。参与渠道的特点要便于社会公众,降低公众参与的成本,并对社会公众表达的信息及时反馈。结语

土地管理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更加凸显。回顾建国后几十年的土地管理工作,在积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还是要关注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开展提供经验和教训。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土地管理是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土地管理本身的问题也是不断暴露的。这些都表明改进土地管理工作本身也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需要持续性地改进,不断地提升水平。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第7篇

摘要:

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计划不成熟、质量控制不严、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改进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在我国各大城市乃至乡村,各式各样的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在这些不断涌现的建筑工程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一、存在的问题

(一)计划不成熟

随着我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开发商和承包商。其中有一部分不懂管理,一味追求利润,他们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没有计划,没有明确的节点目标,没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只知埋头苦干,结果由于安排不合理,材料、设备、现场等各环节管理脱节,没能产生有效的流水作业,以至于效率低下,延误工期。

(二)质量控制不严

我国的建筑工程在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下,质量水平正在不断稳步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但是,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仍有较大差距,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仍然频频曝光,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许许多多的建筑工程中依然屡见不鲜。目前建材市场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三无产品”仍然充斥市场,而部分承包商依然报着“偷工减料”的态度来攫取更大的利润。

(三)安全意识淡薄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建筑业造成的伤亡人数在各大行业中排进三甲,仅次于交通和煤矿业,建筑工程中的重大安全事故也是一直居高不下。上至企业的老总,下至工地的农民工,往往都忽视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意识淡薄,报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对于安全管理不肯投入,对用于安全生产的必备器材、设备等是能省则省、能拖则拖,而安全管理又不到位,许多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又没有经过必要的岗前学习培训,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改进策略

(一)严密计划,控制节点,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应根据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工期目标、施工预算和定额、施工方案以及企业的资源、技术、设备和经验等,编制详尽的进度计划。为实现总工期目标,首先,应以总进度网络图计划为依据,根据进展阶段的不同,将其分解为多个层次,再按照各个层次分解为不同的进度分目标,从而建立起一个以进度控制为目的、以分解进度目标为手段的进度控制目标系统。

分解施工阶段,突出节点控制。根据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及次关键线路,并以中心起止里程碑作为控制点,确定好建筑工程中的重点控制对象,针对不同阶段的重点,制定细则,通过更加具体的分析研究、平衡协调,实现节点的控制。分解专业工种,确定交接日期。在同工种的任务之间进行综合平衡;在不同工种的任务之间,要强调衔接配合,确定相互间的交接日期,保证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从而避免窝工、延误工期等损失。同时为了更有利于计划的控制目标,应根

据总进度网络计划的时间要求,逐步分解、制定月计划、周计划及日计划。

要理解设计文件与业主意图,采取自审、会审和与设计交流等方法,尽可能地实现事前预控,从而把设计变更的影响降到最小。推行网络计划技术,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要使建筑工程达到预定工期目标,就要确保进度计划中的关键线路和关键工序,一旦关键工序出现工期延误,应马上做出反应,进行调整、优化网络进度计划,通过有效的现场措施,确保达到预定工期。

在材料供应上,供货达到进度计划要求,并且既满足施工要求,又使现场无太多积压。在人力配备上,首先满足关键线路控制点要求,其次保证各进度分项目标,达到主次分明,紧张有序。实行工程段落和工序流水和循环跟进的施工程序;区分轻重缓急,以均衡流水为主,对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和必要工作面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及时组织抢工期及两班作业。

(二)材料二次检验,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

原材料、半成品一律先检验后使用,绝不允许将不合格的产品使用在建筑工程上。做好进场原材料和现场砼试块、砂浆试块、钢筋接头等试件的取样和送检。钢筋、水泥、砂石、砌块、防水材料等原材料在进场后还要取样进行二次检验,对不合格的材料一律退货。

按照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关键点及重要影响因素等,设立若干专门的管理小组。建立灵敏高效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搜集、整理并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决策机构,而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信息迅速作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部门,从而纠正偏差,以此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网。现场设立质检员,及时搜集质量信息,根据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和整理随机抽样法,提取客观的质量数据,给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

按照PDCA循环过程,有秩序地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按照“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拟订改进措施——认真执行改进措施——检查效果——总结经验,纳入标准——处理遗留问题,转入下期循环——全面执行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统一现场的生产、管理——每月月底或一个层次(阶段)结束时,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议”的步骤进行。

制定工艺施工标准,对目测观感影响较大及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分部分项工程,从原材料、操作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多方面,明确质量要求和措施。制定分项工程样板标准,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前,均要按验收要求,由作业层技术骨干做出样板,再进行大面积施工。制定材料封样标准,不合格的建材决不能用到建筑工程上。

(三)实施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制定建筑工程安全检查制度,设立专职安全员,由专职安全员主持、各施工班组安全负责人参加,组成“安全监察小组”,开展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按不同级别分别实行周检、旬检和月检,发现问题按照“三定”原则(定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时间),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制定建筑工程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现场组织切合实际的作业程序,正确严格地执行和运用施工及安全规范。对进场的工人进行摸底测试,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技术安全规范。经过培训交底达到合格的工人才允许上岗操作,为安全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主持,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同时在每道施工工序进行前,由专职安全员做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各班组长在每日上岗前进行十分钟班前安

全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建筑施工中因工伤亡事故的典型案例和建筑施工中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起重)伤害、坍塌等五大伤害事故的控制预防措施;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有毒、有害化学材料的用途和预防中毒的知识;讲解该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定等。

实行建筑工程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工程开工前,由工程师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向参加施工全体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施工员重复交代单项工程的安全措施,班组长每天要向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坚决纠正“只有编制者知道,施工者不知道”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马天华.聂增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实践[C].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2]邓少民.浅谈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J].华章.2010(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第8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平台,应用现状,改进策略

引言

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 并以其在教育上的独特优势推动着教育的发展。网络教育平台是网络教育得以实现的基础, 是关乎网络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 对网络教育平台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教育平台由网络课程开发系统、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和网络教育管理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随着网络教育平台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 网络教学支持系统作为网络教育平台的基础, 其存在的问题对网络教育的影响也日渐凸显。所以, 有必要对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及网络教育平台其他组成部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探究改进策略。

1 网络教育平台概述

1.1 网络教育平台的概念

网络教育平台是建立在网络基础设施之上的、用计算机编程实现的学习环境, 它的后台是一系统程序和被程序组织起来的数据库, 它的前台是网页界面。良好的程序设计和实现是平台功能的基础, 而良好的网站界面则是发挥平台功能优势的前提和条件[1]。

1.2 网络教育平台的组成

菲尔迪维克将网上教学平台分为三大部分: (1) 管理, 包括建立并维护网上课程, 登记注册, 登录控制, 使用追踪等; (2) 教学, 包括界面观感, 教学工具, 评估工具, 课程管理等; (3) 学生使用, 包括自我编程, 自我评估等。张伟远等提出了网上学习平台三大功能的划分, 即课程设计功能、交流和协作功能以及管理功能[2]。

经过充分分析并调研目前网络教育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 得出了平台的基本体系结构, 即网络课程开发系统、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教学管理系统。

1.2.1 网络课程开发系统

网络课程是以互联网作为传播的媒介, 要有常用的网络链接、导航、搜索等功能, 互联网海量的资源应该得以充分的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作为支持网络教育的基础, 提供了开发网络课程的多媒体集成工具, 支持网络课程的结构设计和网络化的学习模式, 同时还提供了课程开发模块、模板和向导, 方便课程开发。

1.2.2 网络教学支持系统

网络教育平台中的教学支持系统具有双重的角色, 实现教育者“教”的教学系统和学习者“学”的学习系统。教学系统能实现教育者对学习者的灵活监控、管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教学、评价反馈等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2.3 网络教学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的中枢, 完整的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应当包括教务管理、学习管理、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必须集成数据库工具, 实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数据管理及网络课程管理, 管理系统还要实现参与教学的不同角色的权限管理以及数据备份功能。同时网络教育管理系统必须具有一定得兼容性和伸缩性, 以达到通过不断完善自己而促进平台的整体发展。

2 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现状

2.1 网络课程开发系统应用现状

目前大部分的网络课程都以网页形式呈现, 这是符合网络教育特点的, 也是我们网络教育平台开发的一个趋势。然而目前大部分的网页都以静态方式展现, 其组织方式也是线性的, 其更新频率也不够快。通过对10个不同类型网络教育平台中随机抽取的60门网络课程的调查发现, 目前网络课程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种呈现方式, 文本和静态图像, POWPERPOINT课件, 主讲教师的讲课录像和讲稿同时呈现。

2.2 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应用现状

2.2.1 对教育者“教”的支持现状

2.2.1. 1 现有的大多数网络教育平台诊断功能不足, 缺少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不能很好地支持教育者实现个性化教学。

在网络教学形式中, 学习者的数量庞大且经常变动, 其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的差异巨大;同时, 教育者对学习者的了解也十分被动和有限, 所以网络教学系统的教育者很难通过传统工作方法针对大多数学习者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3]。

2.2.1. 2 现有的大多数网络教育平台只重视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呈现, 而忽略了对教育者进行学习环境设计的支持。

目前大部分网络教育平台仍强调教育者对学习者的知识传递, 提供的功能只是支持教育者更好的呈现教学内容, 而没有重视教育者建立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情境。

2.2.1. 3 现有的大多数网络教育平台缺少对学习者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的支持。

现在的网络教育平台并没有为教育者提供有效的监控体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作业、考试等缺少有效的监控, 同时缺乏对学习者学习内容轨迹的跟踪监控, 从而使网络教育的优势大打折扣。

2.2.2 对学习者“学”的支持现状

2.2.2. 1 现有的大多数网络教育平台都具备信息发布功能, 但对学习者完善和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的支持较弱。

发布的信息具有单一性且久不更新。这会造成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无法及时更新, 不利于对新知识的掌握。

2.2.2. 2 现有的大多数网络教育平台不能有效的支持学习者对资源信息的检索, 学习者难以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学习资源。

现有的各种网络教育平台提供的搜索方法陈旧、单调, 没有很好地吸收智能技术的研究成果, 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影响教学效果。

2.2.2. 3 现有的大多数网络教育平台能够支持协作小组的群体学习, 但对协作小组的智能分组支持功能较弱。

教育者很难掌握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特征, 通过这种硬性指派方式难于考虑到网络学习者的多变性和多样性, 小组内的学习者会在学习能力方面会存在较大差异, 这就阻碍了对学习群体的合理分组。

2.3 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应用现状

当前网络教育平台的管理系统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能有效的实现教务管理、学习管理、资源管理及系统管理。但是, 网络教育平台管理系统的发展忽视了兼容性和伸缩性, 一方面在集成第三方工具产品和资源产品时存在技术障碍, 另一方面不利于今后一些管理功能的扩充和变更。

3 网络教育平台的改进策略

3.1 对网络课程开发系统的改进策略

根据心理学研究, 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所以网络课程中教学内容的呈现不能拘泥于静态的文本、图像和Power Point的讲稿, 而是趋于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即加强网络教育平台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3.2 对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的改进策略

3.2.1 对教育者“教”的支持功能的改进策略

3.2.1. 1 加强平台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功能。

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习者个体之间既表现出一些共性、稳定性的特征, 又表现出在认知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方面多样化的差异[4]。

3.2.1. 2 加强平台对教育者进行学习环境设计的支持。

网络教育平台不仅仅是提供教育者呈现教育信息的工具, 更应体现出网络教育在学习环境设计上的优越性, 所以平台应该更多的支持教育者进行学习环境的构建。

3.2.1. 3 加强平台的“学习者网上活动追踪”功能。研究人员

或教育者可以通过对学习者网上活动情况的分析,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 从而根据不同学习者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这对改进和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尤为重要[5]。

3.2.2 对学习者“学”的支持功能的改进策略

3.2.2. 1 加强平台对学习信息的智能更新功能。

网络教育平台必须加强对学习信息的智能更新功能, 使平台可以自动搜索学习信息, 在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到实际需要的信息后, 自动对平台内的信息进行更新, 并提示学习者。

3.2.2. 2 加强平台对智能代理检索技术的运用, 促进学习者有效便捷的检索学习资源。

智能代理检索技术是根据用户的显性和隐性需求, 自主推测用户的意图, 制定、调整和执行工作计划, 从而可以部分代替用户进行一些复杂的工作, 是智能化、个性化信息检索的重要技术之一[6]。

3.2.2. 3 加强平台对智能分组功能的支持。

正确的分组即有助于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又适合学习者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学习必须要满足:分工合作;各自尽力, 密切配合;社会互动、学会沟通;必要指导。

3.3 对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的改进策略

实现良好的管理系统关键在平台的角色设定, 在对平台管理需求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上, 恰当选择目前网络教育中主要的、关键的人员角色, 以实现有序、高效的管理。

结束语

以上从分析网络教育平台的网络课程开发系统、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和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的现状出发, 探讨了网络教育平台的改进策略。但影响网络教育平台应用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分析和探究, 从而开发出更加完善的网络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王珠珠, 张伟远.我国普通高校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的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 (综合) , 2007 (2) :6-9.

[2]张伟远.网上学习环境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及测评量表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 2007 (7) :35-39.

[3]Wang.H.C.Teaching material design center:An ontology-based system for customizing reusable e-materials[J].Computers&Education, 2007, (4) :458-470.

[4]罗发奋, 袁松鹤.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研究及划分[J].电化教育研究, 2008 (5) :8-9.

[5]刘永忠.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探讨[J].考试周刊, 2008 (6) :14-17.

上一篇:大学校庆庆典大会议程下一篇:社团干部培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