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的乘法口诀反思

2024-09-18

4的乘法口诀反思(精选8篇)

4的乘法口诀反思 第1篇

4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表内乘法

(一)第一阶段学习的末尾部分,前面先后已经完成了乘法的初步认识、5的乘法口诀、2和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乘法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由来。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课中预学单的引导,通过自主探究,得出4的乘法口诀,再进行汇报,在思想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更深一步地学习本节课知识。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结果还是可观的,可能是由于学生本身就知道了4的乘法口诀,也可能是因为学生之前的学习比较扎实,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够自主得出4的乘法口诀。但是从上课的感觉看,本节课上得实属艰难,为此,我经过了深刻的反思。

1、探究和汇报花费太多时间,直接导致本课时练习环节未教学完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然后交流反馈是有难度的,这是第一次在本班级展开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抱着试一试水多深的心态。探究环节,将所由4的口诀全部完成,学生需要7分钟左右的时间,耗时较长。汇报环节,学生由于第一次遇到这样提问质疑同伴的学习方式,都一时无语,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提问,教师示范提问后,学生才试着小心翼翼的开始发问,但问题都如教师示范一般,无甚大变化,到后来才慢慢体会到,提问类型也有所变化,如生:口诀为什么都要用汉字书写呢?从此,学生思维慢慢被打开!这一段路程是艰难的,耗时也是巨大的。但耗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平均用力了:4的乘法口诀由四位同学一一汇报,然后学生提问。在这过程中无疑进行的是同一种模式,做的是重复的工作。这里可以设计成着重让学生探究一条4的乘法口诀,比如说:三四十二,再突破一下:四四十六(区分两个四),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到一条口诀上,深入的探究,这样既节省了探究的时间,又能使得交流得更加精简。然后在此基础上顺势得出其它关于4的乘法口诀。

2、课堂内容不够丰富,缺少生活素材。这节课把学生都圈在了课堂里面,不管是身体还是思想,如果能够让学生跳出课堂,从生活中找到乘法口诀的原型,那么整堂课将更加的丰富饱满。比如说:二四得八,还能够表示生活中的谁呢?以此打开学生思维,让他们在原型中找到“两组,每组4个”的数学模型。

3、练习的设计缺少梯度。在画一画中,把每组画得很开的同学,和把每组以矩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同学,后者的思维发展程度更上!据此,在练习设计上应先给出一下就能看出口诀的素材,再给出不能马上看出来的,最后附上拓展练习。从课后练习可以看出,本课对于学生解决问题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够看图编题目然后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的最终走向是要实现学生课堂主人的身份……这样的教学虽然在现在这个最初阶段步履维艰,但相信在不断的行进中能尽量多的实现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

4的乘法口诀反思 第2篇

一、注重乘法口诀的来源和含义

乘法的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口诀的来源与同数连加有着紧密的联系。上课一开始让学生人人动笔,每次加4,亲自加一加。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经历每加4的过程,感知这些得数的特点,初步了解得数之间的规律,为接下来学习乘法口诀的含义做了充分准备,也为后面探索4的乘法口诀规律作了必要铺垫。

二、注重乘法口诀的内在规律

有了课始的铺垫准备,通过小熊请客的故事,数,摆,再数,列乘法算式、编制4的乘法口诀等活动,使学生口、手、眼、脑、多种器官参与,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的学生发现,个位的数越小,十位的数就越大;有的学生发现,乘积每次多;有的学生发现,每句乘法口诀都可以交换…

三、注重乘法口诀的记忆

乘法口诀是思维的浓缩,是简化的语言。熟练记忆口诀有利于学生进行乘除法计算。在学生编制口诀、探寻规律以后,应该让学生专门进行有意义的记忆。我在教学中安排了有层次的记忆方式:边读边记、师生对口令记、从小到大记、从大到小记,开火车记等等。在记忆口诀的同时,我提问“如果四九多少不记得了,该怎么推想呢?”先让学生用连加法算、运用四的乘法的特殊规律进行推想。然后又通过介绍手指记忆法,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学习资源,人人动手,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来记忆4的乘法口诀,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在介绍这一独特方法时,教者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定格介绍、模仿尝试、互相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对这种原本比较抽象的记忆方法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教师还相机提出让学生回家备给家长看。可以想象,学生对4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自然延伸到课外,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注重乘法口诀的应用

《9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及反思 第3篇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1.诱发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吗?端午节不仅吃粽子, 还要举行什么比赛? (课件出示图)

师: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A:一共多少人?

生B:一条龙舟上有多少人?

生C:一共有多少个龙角?

……

师:我提一个, 3条龙舟上多少人?6条龙舟呢?8条龙舟呢?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地说出得数呢?

2.揭示课题——《9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合作, 探究意义

1.出示:

师:袋鼠在练习跳远, 一次跳几格?一格表示几?是几个9? (同时板书)

师:接着看, (指18) 现在跳了几格, 是几?下一格填多少?是几个9?

生A:18+9=27

生B:3个9相加27

师:也就是说多跳一格就加上一个……?小袋鼠继续跳, 请大家把书上填完整。

师:36是怎么想出来的?5个9是多少?6个9是多少?63是几个9?72是几个9?齐说9个9是…… (同时板书)

2.自主探究, 理解意义。

师:一起数一数, 1个9是9, 2个9是……

师:1个9是9, 乘法算式怎样列? (同时板书) 乘法口诀怎么编?

师:2个9是18, 乘法算式怎样列? (同时板书) 乘法口诀怎么编?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二九十八的意思。

三、探究规律, 记忆口诀

1.找规律。

师:想一想, 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生A:有9句。

生B:从上往下每次的得数加9, 从下往上每次的得数减9。

生C:积的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是9。

生D: (三九二十七、八九七十二) (四九三十六、七九六十三) (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 得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换了一下。

2.记口诀。

(1) 师:哪几句好记?哪几句不好记?

(2) 师:在哪儿见过哪一句口诀?

生A:《西游记》里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

生B:孙子兵法里有三十六计。

(同时课件展示图片)

(3) 师:举一些生活中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的题。

生A:一行有9人, 二行多少人?

生B:一行有9人, 全班8行一共多少人?……

(4) 师:如果忘了六九是多少该怎么办?

生A:想五九四十五再加一个9。

生B:想七九六十三减去一个9。

生C:6个9相加。

……

3.用手指记忆。

伸出双手, 手心面向自己。屈左手大拇指一九得九;伸开大拇指, 屈食指二九十八;伸开食指, 屈中指, 三九二十七。屈指左边的手指数表示十位上的数, 右边的手指数表示个位上的数。

四、巧用口诀, 巩固知识

1.看口诀说算式。

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

2.括号里填几?

4×9= ( ) ( ) ×9=9

( ) ×9=27 9×6= ( )

5× ( ) =45 8× ( ) =72

9×2= ( ) ( ) ×9=81

3.小小裁判。

5×9=54 ( ) 4×9=36 ( )

3×9=27 ( ) 54=6×9 ( )

7×9=36 ( ) 8×9=79 ( )

4.用数学。

(1) 每个胶棒6角钱, 9个胶棒多少钱?

(2) 小华和6个好朋友做纸花, 每人做9朵, 他们一共做了多少朵?

知识链接:

《冬至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五、学完9的乘法口诀, 你觉得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生:把9的乘法口诀背熟, 并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后思考】

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通过生活化的事件 (端午节活动场面、手指记忆法) , 感兴趣的事例 (袋鼠跳远、《西游记》中的口诀、冬至九九歌) , 以及形象化的语言等手段,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 并依据“做数学”的理念, 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一、注重情境创设, 点燃学习热情

本节课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活动场面。 (1)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接着用小袋鼠跳远这一趣味情境来探究意义, 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上了高潮。

二、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在“做数学”中获取新知

“做数学”的核心就是教师以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作起点, 因此, 本设计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让学生感知编口诀——找规律——记口诀——运用口诀等实践活动, 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交流中体会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在如何记忆方面, 通过学生熟悉的电视剧《西游记》引导学生思考发现生活中的口诀;对于难记的口诀, 让学生讨论交流, 寻找规律, 还教给学生手指记忆法, 提供冬至九九歌,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和创造欲, 让学生的新知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注重把握内涵和本质, 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会数学

乘法口诀对成年人来讲耳熟能详, 它能很简单、很方便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这些简单的口诀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却是相当抽象, 如“二九十八“可以计算2×9、9×2、9+9、2+2+2+2+2+2+2+2+2等算式, 甚至是一些除法算式 (如18÷2、18÷9) , 我们的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到口诀, 以它浓缩的形式, 可以表达大量的信息。

小学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抽象理性的知识与贴切形象的直观之间不断循环往复, 从而在过程中实现经验的创造、领悟与转化。

教学中教师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二九十八的意思”, 有的同学用图形呈现:

“5的乘法口诀“教学纪实与反思 第4篇

“5的乘法口诀”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里的内容。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必备的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根据学生会“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5个5个数数的基础,教材首先编排5的乘法口诀。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师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口诀的含义上来。这样,有利于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教材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在编写口诀的过程中知道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在出现两个相应乘法算式的基础上,归纳该句口诀。例如,对照1×5=5、5×1=5,出现口诀:一五得五。低年级儿童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在基础知识教学中直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规定的具体目标,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根据一般规律,学生应做到能正确口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8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借助直观手段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外,还必须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和乘法口诀的来源,编制5的乘法口诀,并知道编制口诀的方法。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 ,享受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感悟口诀编制方法,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学难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西游记》吗?

生:喜欢。

师:上课之前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很了不起,本领可大了,会七十二变。今天啊,孙悟空又遇到很多妖怪了,一个人实在是对付不过来,怎么办呢?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生:可以找如来佛。

生:可以找八戒和沙僧帮忙。

生:可以拔猴毛变出小猴子。

师:同学们和孙悟空一样聪明,他先拔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变了5个猴子,又拔了一根,又变出5个。他连续拔了4根,每根都变出5个猴子,结果把妖怪打得落花流水。我的故事讲完了,你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故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孙悟空连续拔了4根毫毛,每根都变出5个猴子,一共变出几只猴子?

师:怎么解决呢?

生:用连加,5+5+5+5。

师:怎样计算呢?王老师想和你们比一比,看谁更快地计算出答案,你们敢受挑战吗?

生:敢。

师:请一名同学当裁判,看谁回答得快又准。

生:比赛开始。

…………

生:王老师回答得最快也最准。

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那是因为我有一个神秘武器——乘法口诀。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索,创编口诀

1.数一数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盒神秘的礼物,看这是什么?

(出示课件,呈现一盒福娃。)

师:一盒有多少个福娃呢?请你数一数。

学生数完汇报:5个。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生:点数法。

生:一个一个地数。

师:2盒有多少个福娃呢?请你数一数。

生:10个。

师:3盒呢?4盒呢?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快速地数出一共多少个?可以几个几个地数?

生:5个5个地数。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5,10,15,20,25,一共有25个福娃。

2.同数连加,乘法表示

师:一盒有5个福娃,是1个5。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1:1×5=5。

生2:也可以写成5×l=5。

师:两盒有多少个福娃?3盒、4盒、5盒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数数的过程,把两个5、3个5、4个5、5个5相加的得数分别写在空格里。

(出示表格,每个学习小组一份,合作探究。)

教师在学生之间观察、指导并检查他们的探究学习活动。

汇报交流报告单的填写情况,并引导学生观察一下这些乘法算式。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我发现这些算式一个比一个多5。

生2:我看这就是5个5个地数数。

师:你真的很会观察。的确如此,l个5是5,2个5就是5+5=10……

生齐:3个5就是5+5+5=15。4个5就是……

师:有什么方法能够计算乘法算式的积呢?

生1:点数法。一个一个数。

生2:5个5个数。

生3:用同数连加的方法也可以。

生4:还可以用点子图来代替福娃。endprint

师:这些方法还是太慢了,不够简单。实际上你们已经发现了乘法计算的秘密,现在你尝试着将每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提出来放在一起,小数在前,“一五”。

生:二五、三五、四五、五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将积放在后。连起来说就是:一五得五、二五一十。

师:第三句口诀是什么?

生:三五十五。

师:表示什么?

生:这句口诀表示3个5是15。

师:谁能说说乘法算式?

生:3×5或5×3。

师:第四句呢?

生:四五二十。这句口诀表示4个5是20。

生:乘法算式4×5或5×4。

师:第五句呢?

生:五五二十五。这句口诀表示5个5是25,乘法算式5×5或5×5。

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把5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学生书写,师提醒学生注意要用汉字写口诀,数字写算式。)

师:同学们,我们想编口诀时要注意什么?

生1:编口诀时要写汉字。

生2:小数写在大数的前面。

生3:怎么读就怎么写。

师:5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一起读一读。乘法口诀是我国的国粹,二千多年前我们中国就有了乘法口诀,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洗礼,如今乘法口诀更加朗朗上口。

三、理解记忆,感悟口诀

1.找规律

师:请你认真地观察一下,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和特点?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谁跟孙悟空一样,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生:第一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多1。

生:第二个因数都是5。

生:积也一个比一个多5。

师:对。这是从上往下看。如果从下往上看,得数依次怎么样?

生:少5。

2.记口诀

师:我们一起来背一背,有没有信心?

(师生齐背口诀。)

师:在背的时候,感觉“5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一些?

生:“一五得五”好记。

生:“五五二十五”也好记。

生:我觉得哪句都好记!

师:你一定有什么窍门吧?愿意告诉给大家吗?

生:我是按单双数来记的。单数的得数后面都是5,双数得数后面都是0。

按照这个学生说的方法将乘法算式分成单双两列,果然如此。和学生一起读“一五得五、三五十五、五五二十五。”再读双数的。

师:现在提高要求,我们进行对口令比赛。(师生、生生之间。)

师:如果突然忘记四五是多少,怎么办?

生:从5开始,连续一直加四次,就知道了。

生:这样太麻烦,只要想三五十五,再加上l个5。就得到了四五二十。

生:也可以记住“五五二十五”,再减去5就行了。

师:太棒了!大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来记忆5的乘法口诀。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能记熟口诀。

四、巩固应用,深化口诀

师:我们这么辛苦地记这些口诀,太麻烦了,不记行吗?

生:不行的。

师:那口诀有什么用呢?

生:能帮我们更快地算乘法口算。

生:在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数人数的时候都要用到的。

师:好,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口诀记得怎么样了。(教师出示一道算式,学生说得数,并说应用的口诀。)

5×2 1×5 5×1 4×5

5×5 2×5 5×4 5×3

(师出示了0×5,学生迟疑了一下。)

生:零5得零。

师:5的口诀里有吗?

生:没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谁来证明一下?

生:0×5表示5个0相加,那就是“0”嘛。

生:还表示0个5,就是一个5也没有。也就是“0”。

师:回答得精彩极了,老师真是佩服你们,又创造了一句新的口诀。

1.用数学解决问题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真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们一首歌,《白龙马》,跟老师一起唱。听完歌曲,再想想我们的故事,讲了什么?谁来回答我们故事中的问题?

生:一根猴毛变5只猴子。

生:二根猴毛变10只猴子。

生:三根猴毛变15只猴子……

2.活学活用

师:老师为你们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为了测验你们的学习效果,下面我们将进入闯关活动。

(出示课件:闯关活动,快乐大转盘。)

五、课堂小结,拓展练习

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生:这节课我知道了乘法可以用乘法口决来解决。

生:我学会了5的乘法口决……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并给予肯定。)

师:5,是个奇特的数字,古代许多事物都与5结下了难解之缘。

(屏幕上出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你能用哪一句口诀,马上就能算出这首诗共有多少字?

生:这首诗每行有5个字,二行就有10个字,“二五一十”;三行就有15个字,“三五十五”;四行就有20个字,“四五二十”。

师:从古至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中。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5的乘法口诀有关?你还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生:一面国旗上有5颗星星,两面国旗就有10颗星星。endprint

生:一星期我们要上5天的课,三个星期上15天。

师:同学们不但发现了那么多藏在我们生活中5的乘法口诀,而且掌握了准确计算乘法的秘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真的很高兴,因为你们都很了不起,会观察,乐思考,能发现,更会应用。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会发现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下课!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5      1×5=5       一五得五       5×1=5

10     2×5=10     二五一十       5×2=10

15     3×5=15     三五十五       5×3=15

20     4×5=20     四五二十       5×4=20

25      5×5=25    五五二十五    5×5=25

反思:

现今的教学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为本。《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我们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周围熟悉的环境、生活事例设计组织教学,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生动、直观的语言和形象较容易接受,喜欢有趣的视觉画面,同时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合作、综合的能力。

在5的乘法口诀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遇困惑提问题——列算式编口诀——找规律记口诀——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先是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们将累加所得的数编写成乘法口诀,让学生轻松地经历口诀编制的过程,把解决问题和编制乘法口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编制口诀的过程中,我退居学生的后面加以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最后,我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给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培养他们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4的乘法口诀反思 第5篇

有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发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学生的数学知识构造的形成,首先必需依附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使数学知识发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从而辅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问题情境――解决问题――实际利用”的数学活动贯穿,把原始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追求数学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动脑的过程。从而培育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自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是一个的记忆能力训练的过程。因此,重复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是促使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增强对口诀的理解,从而熟记乘法口诀。我在教学的最后的环节设计了对口令游戏,但由于低年级孩子容易被外在因素所吸引,当他们对一个数学活动兴趣盎然的时候,他们的兴奋点就会多停留在那里,所以课堂上有放出去却收不回来的现象,使对口令游戏中很多孩子没能按时完成。由此使我认识到,数学活动固然能提高下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过多的活动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疏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关注点偏离了知识点。所以,数学活动的设计应当是为突出重、突破难点而设置,活动不在与多少,要有实效;不在与难易,要服务于课程。

4的口诀编写的重点不是如何编出口诀内容是什么,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孩子明确4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为重要。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第6篇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2、3、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感知,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先谈谈做得好的地方。

1、教学设计层次清楚,一步一个脚印,每个环节的教学都落到了实处,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较好。特别是2、3的口诀,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背下来了。

2、创设情境教学,学生兴趣高,学习的效果好。在情境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有关的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亲身体验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因此对乘法口诀的理解非常好,印象很深刻,也有利于记忆。

3、能及时捕捉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进行调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既有基础题又有开放题,特别是“填一填”的设计很好,放开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活学活用。

5、对口令的游戏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不足之处:

1、课堂教学很扎实这既是一个优点,但同时也是存在着不足的地方。由于太过扎实,有很多地方显得老师包得太多,放手不够,例题的呈现形式也显得过于单一,在设计时可放得更开一些。如3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可以改为先用课件出示3棵幼苗,接着再出示3棵,最后再出示3棵,让学生说说刚才的过程,并试着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4的乘法算式,并编出4的乘法口诀。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从扶到放,既能达到教学目标,又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本节课还有一个很不足的地方就是教师的语言不是很规范。如不应该说几个几,而应说成几个几相加,板书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这都是不严谨的表现,以后钻研教材应更细致一些,多和其他老师商讨,数学老师的语言一定要规范,严谨。

3、问题的提出应准确,严谨,不能太琐碎。教师对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要有价值,要能引起学生的有效思考,不能太繁琐。如我在教学时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3的乘法口诀里,每两句相邻的口诀之间相差多少呀?”这就显得不准确,指向不清楚,因而学生的回答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在提完第一个问题,我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口误,因而接下来我改正了自己的提问:“4的乘法口诀里,每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得数相差多少呀?”这样一问,指向就清楚多了。但在说得数两个字时声音不突出,语速又较快,因而部分学生可能还是没听清是什么,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在提问时应有意识的突出关键的字眼。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2、3、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感知,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先谈谈做得好的地方。

1、教学设计层次清楚,一步一个脚印,每个环节的教学都落到了实处,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较好。特别是2、3的口诀,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背下来了。

2、创设情境教学,学生兴趣高,学习的效果好。在情境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有关的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亲身体验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因此对乘法口诀的理解非常好,印象很深刻,也有利于记忆。

3、能及时捕捉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进行调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既有基础题又有开放题,特别是“填一填”的设计很好,放开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活学活用。

5、对口令的游戏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教学2、3、4、6的乘法口诀时,因为有了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没有对编乘法口诀进行引导,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再对照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对口诀进行解释,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采取提问、对口令等形式进行记忆。

学生学习的`效果不错。我没有按书上的图片进行教学,而是举了个:我们每人都有2只手的例子。课堂上学生学的十分到位。最后让学生自学例2、例3的情境图巩固加深理解,效果很好。因为对乘法意义教学比较到位,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又比较注重学生对图、口诀、算式的理解,既对几个几相加的理解,因此在教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时所遇到的阻力很小,学生对“有两组同学,第一组有5人,第二组有4人,一共多少人?”和“有两组同学,第一组有5人,第二组有5人,一共多少人?”能够准确在进行列式。

通过教学我体会到关于乘法计算和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关键。只有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明确深层次的认识,乘法口诀中积的推导,乘法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才能迎刃而解。教学时,不光要让学生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更要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理解加数中加数和相同轨数的个数与乘法中因数的关系。采用改写算式(加法改乘法、乘法改加法)、看图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摆图开写算式、自编应用题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其次,注重课堂的调控。有些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之前已经能背诵,而有的学生对乘法口诀却毫无所知,这样的两极分化现象在课堂教学时较难控制。教学时,我把教师讲解的重点放在乘法的意义,编制口诀的方法,记忆方法的引导上。把口诀的记忆放手让给学生,让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帮助同桌、小组成员记熟口诀。这样,因为教师讲解的是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听得也比较专心,而竞赛、互助等形式又使已经会背口诀的学生觉得自己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不会背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激励下也能迅速提高。

第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教学中,注重实际的操作,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再如,像口诀“五四二十”,“二五得十”我也允许这样的说法出现,因为我们只是习惯上说“四五二十”,这两种说法并没有对错之分。可以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种说法,提示他们我们的习惯说法是后者。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学生才能觉得这不是教师强加给自己的,对于年龄处于第一逆反期的学生来说,会更利于他们接受,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发散。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课后“几个几相加”是认识和学习乘法的生长点,我通过引导学生在图上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加强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含义,为学习乘法做好铺垫。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我让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较中进行感受和获得,同时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理解,练习反馈的提问,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教学2、3、4、的乘法口诀时,在教学中我没有对编乘法口诀进行引导,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再对照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对口诀进行解释,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采取提问、对口令等形式进行记忆。通过教学我体会到关于乘法计算和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关键。只有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明确深层次的认识,乘法口诀中积的推导,乘法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才能迎刃而解。教学时,不光要让学生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更要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理解加数中加数和相同轨数的个数与乘法中因数的关系。采用改写算式(加法改乘法、乘法改加法)、看图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摆图开写算式、自编应用题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学生对于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口诀没有感到困难,然后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来记背乘法口诀,教师和学生一起边拍手边背乘法口诀,孩子们都非常快乐,我也非常高兴,而且我会不断变换拍手的节奏,这样孩子们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和节奏也同时发生变化,有时候我会读口诀的前半句,孩子们对口诀的后半句,或者是男生读口诀的前半句,女生读口诀的后半句,或一二组读口诀的前半句,女生读口诀的后半句,老师用手势进行指挥,教室里犹如进行二声部的大合唱。

或者是进行小组接龙,让每个孩子一人说一句口诀,对于说的比较慢的孩子教师进行特别的关注。形势不断变换,使孩子们的在背诵口诀的过程中没有感到枯燥乏味。在后面的计算中学生有的不能很熟练的应用口诀来进行计算,特别是像×5=15这样类型的题有更多的学生感到困难,从而使我体会到需要更加熟练口诀的背诵,还要使学生建立很快的反应机制,只要看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立刻想到用哪句乘法口诀。

学生在学习初期,有很多同学对于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辨认不清,教师要加以强调和区别,以免学生出错。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6

关于2、3、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因为这九句口诀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想象,教材中只安排了一课时的新课教学,例2、例3是两幅非常不错的情景图。例2出示了幼苗的两片子叶,引导出2的乘法算式及口诀。因为对子叶我稍作了解释,所以学生对例3的情境图没有很好的理解,有的同学竟数起了叶片,我马上引导,才有所扭转。不过在这堂课中,我太面面俱到,几乎每一句口诀我都是一样的教学,通过情景图我先让学生说出几个几,然后说出乘法算式,再板书口诀,让学生读一读。我象是完成任务一样的教完了口诀,形式太单一,没有激情,对学生鼓励性语言不够,因此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发现这堂课上的没有象备课时那样有条理。上完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在本节课的教学应该作以下的调整:

1、要重点教学2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自学3的乘法口诀,小组合作学习4的乘法口诀,书上填充完整。

2、探索口诀间的规律时,尽量让学生仔细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发现每个数的口诀相邻两口诀间的关系。例如4的乘法口诀,学生能说出下一句的积比上一句的积多4。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品尝成功的喜悦。

3、练习题的设计以教材为主,运用不同的手段,对习题进行加工,使学生得到多种形式的练习。练习设计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做到难易适中,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等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7

关于2、3、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因为这九句口诀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想象,教材中只安排了一课时的新课教学,例2、例3是两幅非常不错的情景图。例2出示了幼苗的两片子叶,引导出2的乘法算式及口诀。因为对子叶我稍作了解释,所以学生对例3的情境图没有很好的理解,有的同学竟数起了叶片,我马上引导,才有所扭转。不过在这堂课中,我太面面俱到,几乎每一句口诀我都是一样的教学,通过情景图我先让学生说出几个几,然后说出乘法算式,再板书口诀,让学生读一读。我象是完成任务一样的教完了口诀,形式太单一,没有激情,对学生鼓励性语言不够,因此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发现这堂课上的没有象备课时那样有条理。上完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在本节课的教学应该作以下的调整:

1、要重点教学2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自学3的乘法口诀,小组合作学习4的乘法口诀,书上填充完整。

2、探索口诀间的规律时,尽量让学生仔细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发现每个数的口诀相邻两口诀间的关系。例如4的乘法口诀,学生能说出下一句的积比上一句的积多4。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品尝成功的喜悦。

3、练习题的设计以教材为主,运用不同的手段,对习题进行加工,使学生得到多种形式的练习。练习设计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做到难易适中,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等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8

《2、3、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掌握了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节课从教学环节预设、教案编写及课堂组织等方方面面,都给我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收获很多,有教学思路得到展现的成功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要加以改进的反思。

这节课要让学生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如果课后学生能掌握编口诀的方法,那对后续的许多口诀学习,师生都能做到“一劳永逸”,否则就将陷入死记硬背的泥潭之中,学生知口诀而不知应用,既达不到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目标,又将在乏味的背诵中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难点,我在整节课的施教中,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乐学”一指导思想,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避免了乘法口诀课成为单纯结论的教学。

在课的开始,课堂上,我注重提高和增添学习兴趣,新授2、3、4的前两句乘法口诀,以乒乓球拍为例,从实物出发,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并讲解怎样编口诀。后3句口诀的编写,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发生的全过程。事实上学生有了前面一系列活动的积累,老师只要在关键处加以点拨,他们个个都能享受到自编口诀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对口诀总结后,我马上出示了一组判断题,将各种错误口诀加以指正,使学生在口诀应用之前就将各种常见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二年级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很难保持,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还需不断的增添兴趣,特别是在应用练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可能因为数学习题的呆板而停顿。为此我运用了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如开火车、对口令、生活中的数等,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层层递进,又很生活化,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熟记了口诀,提高了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新课展开阶段,忽略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只是简单的用例题中的乒乓球拍去写乘法算式,结果学生在自编口诀阶段,对给出的更抽象的“点子图”,根本就没有兴趣去摆一摆,分发给学生的点子图也就成为了摆设。如果课前能设计摆小棒的活动,拼出小棒组成的简易图形,,这样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可能会更深刻,背口诀的遗忘率就会更低。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应注重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只有让学生动手动脑,才能活跃他们的思维,这也是我今后在教学中应时时警醒之处。

学生在识、记、背口诀的时候,经常在读乘法算式时用乘法口诀去表达,说明对这两个知识点区别不到位,根源在于教学中没有复习一下新知识发生的背景。如果编口诀前能回顾一下乘法的意义,强调加法和乘法的联系,学生这一类的错误就能得到控制。因此在后续编制口诀时,还需在这方面加强指导。

教完《2、3、4的乘法口诀》,我有许多感慨。数学教学充满学问充满魅力,老师只有做有心人,不断钻研,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在成功、失败中总结经验,数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9

1、注重情境导入,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2、师生角色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本课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

3、及时给予评价,感受成功喜悦。在本课学习的各环节中,当学生完成某些有探索知识的任务,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后后,教师满腔热情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4的乘法口诀反思 第7篇

这节课要让学生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如果课后学生能掌握编口诀的方法,那对后续的许多口诀学习,师生都能做到“一劳永逸”,否则就将陷入死记硬背的泥潭之中,学生知口诀而不知应用,既达不到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目标,又将在乏味的背诵中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难点,我在整节课的施教中,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乐学”一指导思想,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避免了乘法口诀课成为单纯结论的教学。

在课的开始,课堂上,我注重提高和增添学习兴趣,新授2、3、4的前两句乘法口诀,以乒乓球拍为例,从实物出发,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并讲解怎样编口诀。后3句口诀的编写,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发生的全过程。事实上学生有了前面一系列活动的积累,老师只要在关键处加以点拨,他们个个都能享受到自编口诀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对口诀总结后,我马上出示了一组判断题,将各种错误口诀加以指正,使学生在口诀应用之前就将各种常见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二年级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很难保持,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还需不断的增添兴趣,特别是在应用练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可能因为数学习题的呆板而停顿。为此我运用了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如开火车、对口令、生活中的数等,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层层递进,又很生活化,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熟记了口诀,提高了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新课展开阶段,忽略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只是简单的用例题中的乒乓球拍去写乘法算式,结果学生在自编口诀阶段,对给出的更抽象的“点子图”,根本就没有兴趣去摆一摆,分发给学生的点子图也就成为了摆设。如果课前能设计摆小棒的活动,拼出小棒组成的简易图形,,这样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可能会更深刻,背口诀的遗忘率就会更低。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应注重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只有让学生动手动脑,才能活跃他们的思维,这也是我今后在教学中应时时警醒之处。

学生在识、记、背口诀的时候,经常在读乘法算式时用乘法口诀去表达,说明对这两个知识点区别不到位,根源在于教学中没有复习一下新知识发生的背景。如果编口诀前能回顾一下乘法的意义,强调加法和乘法的联系,学生这一类的错误就能得到控制。因此在后续编制口诀时,还需在这方面加强指导。

4的乘法口诀反思 第8篇

1. (故事导入: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师:听完故事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师:怎样列式?

师:这里的20是怎样算的?

生:4个5相加和是20.

师:真不错!但如果要加的5越来越多, 还用加法计算简便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揭示并板书课题.

2. 了解学习起点

师:哪些同学听说过5的乘法口诀?谁能说说看5的乘法口诀有哪些? (生说师板书口诀)

师:会说、会背了, 那你对5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生:我想知道三五十五表示什么意思?

生:乘法口诀有什么用?

生:口诀是怎么来的?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 下面我们就对照小猴图, 理解口诀的含义.

3. 理解“四五二十” (出示小猴图)

师:你觉得这幅图可以用哪句口诀来解决?为什么?

生:用“四五二十”, 因为小猴图表示的是4个5相加.

生:第一行有5只小猴, 表示1个5, 2行就表示2个5相加, 3行就表示3个5相加, 4行就表示4个5相加, 和是20.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如果写成乘法算式, 可以怎么写?

师:“四五二十”这句口诀与这个乘法算式有什么联系呢?

二、解读品味, 感悟口诀

1. 老师把这些乘法算式的得数藏起来, 请你想一句口诀, 快速地说出这些乘法算式的得数.

2. 探讨口诀的规律.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五句口诀, 一边读一边想, 这里面藏了什么小秘密, 可以让我们很快地把它们记在心里?

生:口诀的第一个字是一二三四五, 从小到大.

生: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五.

生:每一句口诀的得数都增加5.

师:为什么下一句口诀比上一句口诀的得数多了5. (引导学生从口诀的意义说.)

师:如果突然忘记四五是多少, 怎么办?

3. 熟记口诀.

师:同学们真能干, 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下面老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 把这五句口诀记住. (指名背、全班背)

三、数形结合, 深化口诀

1. 花果山上摘桃.

反馈:4+5, 有没有不同意见?3×5=15你是根据哪句口诀算的?说一说3×5+5=用的是哪句口诀?

比较5×3= 4×5-5= 3×5+5= 三道不同的算式用的是哪句口诀?

2. 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让大家了解哪些物体或事物与数字5有关, 再结合今天所学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四、课堂总结, 拓展应用

你们知道吗?早在2000多年前, 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编出了乘法口诀. (课件演示) 今天我们学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其他的口诀我们以后继续来研究.课后请小朋友们找找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问题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

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首先要追问和考虑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寻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间的平衡, 成了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本课的设计所追求的是, 让课堂变得简洁而有效.

1. 情境创设、追求简洁有效

情景创设的目的是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而并非课堂教学的“摆设”, 在教学过程中, 导入部分以情境、激趣导入为主.

2. 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促进学生主动建构

通过课前的调查了解, 班中有很多学生已会背乘法口诀了, 但是学生不知道口诀的意义, 也不会运用口诀.因此在教学设计上, 首先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四五二十”这句口诀的意义及其作用.我采用的是先扶后放这一教学手段, 让学生选择一句喜欢的口诀通过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猜一猜、说一说的学习过程加深口诀含义的理解.引发学生多角度理解5的每句口诀的含义和来源, 沟通乘法意义、算式、口诀三者之间的联系.

3. 巩固提升, 设计有层次的练习

数学课堂中的练习设计, 应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以加深学生对口诀的理解.

4. 联系生活,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处不在.课中为学生展示的“钟面、古诗、统计、课表”等应用口诀环节, 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会数学的美,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上一篇:学通社周年庆假面舞会主持稿下一篇:三下乡活动初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