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礼仪教学设计

2024-06-09

国学之礼仪教学设计(精选7篇)

国学之礼仪教学设计 第1篇

国学常识需知之风俗礼仪篇

小学必学的国学常识:风俗礼仪

1、古代节日习俗

【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古代礼仪

【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3、古代位次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8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4、古代讳称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逝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国学之礼仪教学设计 第2篇

山东省泰山中学:秦军伟

班会目的:

1、通过这次的班会的准备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国学经典,主要是《弟子规》的内容。

2、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班级存在的问题,摘选《弟子规》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学习,并自查自身的行为。

3、根据学习的情况,由全班同学选出前半期用来规范自已行为,净化班级环境的《弟子规》内容,作为班规的一部分。

4、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

班会准备:每小组自己准备班会课上要讲的内容,以正面、积极的材料为主,正面引导。形式包括:诵读、小品、相声、感悟

班会流程:

一、开场白主持人:

A:尊敬的各位老师

B:亲爱的同学们

AB:大家上午好!

A: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逊礼貌的语言,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的习惯用语。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更应该明礼仪,讲礼貌,做最好的我。

B:一句文明用语、一个优雅的动作,体现了我们的文明程度,文明与优雅不是表演,而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

AB:让我们从讲文明,讲礼貌,让文明之风吹遍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山东省泰山中学高二(11)班,“诵国学经典,传文明礼仪”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A:今天朗诵的是《弟子规》,同学们可能觉得《弟子规》这本书离我太远了,她是过去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B:但是,直到今天,它仍不过时,对我们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仍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A: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是怎样诵国学经典、传文明礼仪的B:下面有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来朗诵《出则弟》

第二部分小组活动

第一小组

1、诵读经典解释经典《出则弟》

王:说到文明礼仪,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白:是啊,从生下来父母的教育,到长大后老师的教育,我们都能学到有关文明礼仪的知识 王:那么,究竟怎样才算讲文明,重礼仪呢

白:我认为礼貌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涵养

王:说到礼貌,我们的同学也有着不同的见解,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相声《说话》

2、相声《说话》

B:第一小组的同学用相声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讲礼貌,特别是礼貌用语。谢谢第一小组的同学们。下面有请第二小组的同学来朗诵经典《信》

第二小组

1、诵读经典解释经典 《信》

白: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一样东西是我们不可丢失的,他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他就是我们人生路上最重要的朋友——诚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小品《诚信是金》。

2、小品《诚信是金》

B: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生存的必备条件。在社会主义文明高度发展、人与人相处难见真情的今天,诚信品质尤为重要。一个诚信的人,是一个胸怀坦荡的人,是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谢谢第二小组的同学们的精彩表演。下面让我们来聆听第三小组同学朗诵的经典《谨》。

第三小组

1、诵读经典解释经典 《谨》

王:我们很幸运,生活在一个很有爱的班集体,我们有着一位可爱可亲的班主任,我们有着一群兄弟姐妹般的同学,我们每天的生活很充实,很丰富,很精彩。下面就来看一看《我们的生活》

2、视频《我们的生活》

A:同学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泰中生活的点点滴滴向我们展示了校园文明的方方面面,希望我们能有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所用的同学,为创建文明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有请我们的第四小组同学来朗诵《入则孝》。

第四小组:

1、诵读经典解释经典《入则孝》

白:百善孝为先,听了同学们朗诵的《入则孝》,我心中十分感慨,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 王:恩,是的。母亲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需要感恩的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诗歌朗诵《母亲》。

白:母爱确实是伟大的,那么同学们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采访········

王:感谢同学们的踊跃发言,每个字,每句话,都体现了同学们对母亲的那份爱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父亲和母亲

A:母爱像春天的暖风,吹拂着你的心;母爱像绵绵细雨,轻轻拍打着你的脸面,滋润着你的心田;母爱像冬天的火炉,给你在严冬中营造暖人心意的阳光

B:父爱是一杯浓茶,当你疲惫时,只消几口便神清气爽;父爱是一曲高山流水,当你浮躁时,使你如梦方醒;父爱是一根拐杖,为你找好重心,建立起希望的原野。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主题班会已接近尾声,下面请我们的班主任秦老师做总结。

第三部分

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我国在历史上,是世界公认的 “文明之邦”、“礼仪之邦”,是一直奉行“忠、孝、仁、义、理、智、信”等社会公德的国家。到了现代,在我们的身边,你也总会看见那些谈吐文雅,举止谦和,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人。在我们的班集体里,也有不少文明标兵。可是令人惋惜的是,生活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合格的中国公民,我们该怎样去做,才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我们成为当之无愧的礼仪之邦的后代呢?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从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从你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循序渐进,文明礼仪之花一定会在泰中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绽放。就让我们用自己的言行,从今天这次班会活动做起吧!

第四部分:全体宣誓,向全校师生倡议

全班活动:(范成程:全体起立)宣誓《倡议书》

范成程:坐下

A:有请席书记、王校长

第五部分:结束

国学经典中的交往礼仪 第3篇

一、知礼仪

“礼, 体也, 言得事之体也.”礼仪, 是做事的规范和标准我们面对的幼儿园的小朋友, 应该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礼仪.

1. 判断美丑

《三字经》中:融四岁, 能让梨.说的就是谦让懂礼.教师通过在故事的讲述中, 情景剧的表演中让幼儿知道:“大的给别人小的给自己!”“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他肚子饿了, 先送给他吃吧!”这些是对的.反之则是不对的, 是不应该做的, 通过学习判断美丑、善恶、好坏、是非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 不断提高道德礼仪认知水平.

在校园里悬挂了礼仪标语、张贴图片, 一张张的笑脸, 一句句话语“您先请!”“我跟你做好朋友!”“我来帮助你!”“谢谢你!”……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而然就感知美好, 学习礼仪之道.

2. 认知礼仪

在交往中有人感到愉悦、好奇, 而这种感觉, 用高尔基的话说, 就是理解的开始, 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因此交往为幼儿获取礼仪知识提供了可能性.如在我们幼儿园, 每天园门口都有一位值班老师带领园内的礼仪小分队, 主动和教师、小朋友打招呼.这就让每一位进园的幼儿都知道了见面要问好.正如《弟子规》中的“揖深圆, 拜恭敬”.

在一日活动中, 教师发挥聪明才智, 根据三字经的格式创编出一系列三字谣.如:游戏歌、散步谣等每日吟诵, 幼儿在这样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就认知到了正确的交往礼仪.

二、学礼仪

“不学礼, 无以立.”礼仪, 是需要学习的.尤其是如此小的孩子, 更是需要学习.

1. 潜移默化的影响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三字经》说:教不严, 师之惰.就说明了榜样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幼儿园, 老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老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 老师要做有心人, 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早上来园时, 老师主动地和幼儿、家长打招呼, 道一声:“早上好!”当看到幼儿正在玩玩具时, 老师可有意识地走过去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给我一些?”待幼儿体验到文明交往带来的乐趣后, 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学习的动机, 模仿老师发出类似的行为.

2. 正确方法的指导

幼儿的自制力较差, 他们辩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 常因一些不经意的小事, 如:在活动中别人不小心碰了自己一下就发生争吵, 看见自己喜欢的玩具就藏着不给别人玩.《弟子规》说:“事虽小, 勿擅为.物虽小, 勿私藏.”针对这每一个契机, 引导幼儿集体讨论、思考.启发他们自己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 让他们了解交往中的一些常识, 如, 礼貌、宽容、合作、分享等, 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 学习一些基本的交往方法, 建立良好的交往规则.如只有一辆玩具小汽车, 可以两人同玩或者轮流玩.

三、做礼仪

光知礼仪、学礼仪还不够, 必须得守礼仪, 也就是做礼仪.我们通过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来让孩子做礼仪.

1. 请进来

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在不断的交往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利用一切机会, 努力给幼儿提供全方位的社会生活, 逐步帮助幼儿扩大交往范围.《弟子规》说:事诸兄, 如事兄.我们开展了混领班大带小活动, 孩子们一对一带小班孩子去各个游艺活动室进行活动.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 令人惊叹不已, 一些孩子能耐心询问弟弟或妹妹想玩什么游戏, 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遇到较调皮的小班孩子, 他们俨然像个大哥哥、大姐姐, 和气地进行劝解;一些平时在班内自控力较差的孩子也一改常态, 变得认真负责了, 在活动过程中始终拉着弟弟或妹妹的手, 看着孩子们把弟弟妹妹送回教室后, 神情很自豪, 我们为孩子们的表现感到欣慰, 孩子们确实懂事了.

2. 走出去

《三字经》说:昔孟母, 择邻处.说明了环境的用处.我们充分利用周边的教育学习资源, 带孩子走出去.如到社区去参观访问, 给幼儿提供积极表达自己交往意愿的机会, 发挥各种环境的综合功能, 使幼儿从中提高认识能力和交往能力.还可请家长多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 多让孩子去体验社会与家庭间的关系, 使孩子在感受家庭的温馨气氛, 掌握与家人交往的技巧之后, 让孩子走出家庭接触外面的社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小伙伴家中玩等, 用种种方式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

“亲师友, 习礼仪.”一学期来, 孩子们确实变得懂事、礼貌了, 一些老师高兴地说孩子见到她就会主动地问:“老师好!”有时在路上遇到不是自己班的孩子, 也能听到他们的招呼声, 让人感觉真愉快.许多家长也时常反映孩子胆子变大了, 家里来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并招待.交往礼仪教育单靠幼儿园、家庭还远远不够, 还需社会大环境来加以扶持, “一而十, 十而百.百而千, 千而万.”幼儿交往礼仪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需要成人和幼儿不断的努力.成人对幼儿的需求要始终一致, 不能朝令夕改, 需常抓不懈.

学国学知礼仪养成好习惯 第4篇

我校从2003年提出“三礼”教育至今,学生的文明礼貌修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学生仍然缺乏书卷气,学校的人文气息仍然不够。面对这种现状,结合我校现有资源,本着“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原则,通过传承经典文化,将诵读经典作为提升我校学生人文气息和文化素养的突破口,努力实现“书香校园,人文课堂,涵养教师,儒雅学生”的办学愿景。

一、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文化气息

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生活情操,我校打造校园传统经典文化氛围。校园门口两侧建立“诗词墙”;校园操场建立“雅仪厚德文化”长廊;“孝悌”文化墙;“论语”墙;“历史故事”墙等,教学楼各个楼层根据不同的主题,展示各有侧重的经典文化:经典名画,经典唐诗,经典宋词,经典人物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学校紧紧围绕传统经典文化来布置班级墙报;每月在校园展示橱窗展示传统经典文化主题;校园网站、微博上定期介绍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文化活动的动态;每天上学、放学时,无论学生走在校园的哪个角落,都能在学校生活中处处与名人、名家、名作、名画、名曲作伴。

二、校本教材,编撰经典文化读本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学校组织队伍编写校本教材《经典诵读选本》《三礼小手册》《国学小知识》等读本,从知识、文化到行为,把传统经典文化知识与行为习惯融入国学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融入课堂,融入学生的每日行为。

三、国学课程,经典文化融入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但不应只是简单的知识学习,更应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大新小学把国学经典引进课堂,开设国学校本课程,每学期有计划、有方案、有落实、有检查,以校本教材为主,兼收并蓄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知识,融入校本课程中。教育形式多样化,鼓励各年级的语文课教师大胆进行创新,以更多的教育形式进行课堂,并在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学校设置《国学》课程,开设《国学》早读,建立国学诵读制度,编撰《三礼小手册》,编撰《古诗词诵读选本》等,内容主要包括《三字经》《古诗诵读》《弟子规》《论语》等选篇,让孩子与经典同行,和圣贤对话,让琅琅书声弥漫校园,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仁义敦厚品行的培养,也让语文课程和语文知识得以延伸。

通过每日一读,每周一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达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的教育目的。语文科组开展“读国学经典,诵中华美德”朗诵活动检查孩子们诵读成果。

我们还通过开展古诗词鉴赏社团、书法社团、古典乐器社团等,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孩子们学国学兴趣盎然,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有显著进步。我们相信经过小学六年的坚持,孩子们儒雅的风度定会得以彰显。

四、活动丰富,落实经典文化教育

在经典文化教育中融入丰富多彩活动,每周分年级开展诗文诵读、名家介绍、名曲欣赏、名画鉴赏集体展示活动。每学年开展古诗考级、诵读之星、书香班级评选,书香家庭评选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等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国学活动月,活动形式丰富,包括国学知识竞赛、国学作文比赛、国学经典诵读展示等,在活动中落实经典文化教育。

五、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讲座,教师读书、分享等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学校邀请专家进校园,为老师们开展讲座培训,分批次派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经典文化素养。学校连续三届参加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研讨会活动,均有老师参加赛课、论文比赛,成果丰硕。

六、家校共建,提高家长文化素养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传统经典文化培训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传统经典文化活动的开展中来;邀请家长走进学校经典教育课堂中;邀请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经典等,让孩子,家长在传统经典文化长河共同成长,共同创建一个文化氛围的书香家庭。

国学礼仪知识 第5篇

友善是大爱的外延,礼仪是友善的窗口。近年来,市医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学校内涵的发展,加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秉承“真诚、笃实、乐群”的办学宗旨,上海市医药学校全面开展“汉家礼仪教育系列活动”。

该项目的开展,体现了学校坚持围绕“德、技行天下”的校训理念,并借此不断提升德育教育内涵,丰富内容、拓展途径、创新形式,让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促进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为医药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提供知识型、发展型医药技能人才。

“唱古曲、读古训、穿古服、行古礼”——在开展国学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市医药学校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结合学校的校训与核心价值观,把礼学文化具体化、常态化,养成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知书达理的良好习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国学与礼仪文化 第6篇

主讲:彭林教授

彭林教授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主任等;主编《中国经学》。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尤其是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研究。已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礼乐人生》、《中华传统礼仪概要》等;点校的经典与文献有《仪礼注疏》、《礼经释例》、《观堂集林》等。在清华大学主讲的课程有“先秦史”、“青铜器研究初阶”、“先秦两汉经典研读”、“中国古代礼学思想研究”、“甲骨文与古代中国文明”、“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等。开设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程影响巨大,曾应邀在数十家媒体、高等学校、机关团体等作中华传统礼仪的讲座。“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并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荣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称号。

时间:2009年5月31日(星期日)15:00—17:00

地址:深圳图书馆五楼报告厅

公益免费,敬请提前入场 《国学与礼仪文化》讲座文字 转自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国学与礼仪文化》视频 转自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媒体报道

“礼”体现浓厚人文精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彭林做客大讲堂,讲《国学与礼仪

文化》

转自《深圳商报》2009年6月2日C3版

5月31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林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主讲《国学与礼仪文化》。这位被清华大学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教师”的教授,在近3个小时的讲座上畅谈了礼仪与东西方文化的内在联系,并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对现代生活的启示,为大讲堂5月“礼仪文化”系列讲座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东方文化不像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西方人的灵魂由上帝来管,而中国人的灵魂要靠自己来管,靠道德来管。”彭林认为,道德之所以能融入人的身体,就是因为它可以转换成一个个可以操作的体系,于是就成为了“礼仪”。“一个人每天都按照‘礼’的要求去生活,每天都在实践‘礼’,那么道德也慢慢地就在他身上内化、升华,最后他靠自己的修为,成为一个有君子风范的人。”彭林介绍,归结起来,“礼”在中国文化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中国文化里,“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是符合道德理性的规范。

“‘礼’是根据道德理性制定的东西,而一个人有道德、有爱心,是可以通过‘礼’体现出来的。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礼’也是可以用来正国的。圣贤是怎么说话的?圣贤是怎么与人相处的?圣贤又是怎么生活的?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编成了一套规矩,使人们都期望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是‘礼’的意义。”彭林说,西方人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你有多少钱,中国人是按照道德、德行,最高的是圣贤。“成圣成贤要修身。怎么修身呢?要靠礼。没有礼义就没有道德。‘礼’者,所以正身也。这个‘礼’不是讲人心纯粹外在的东西,而是要修身践言,做善事。”

彭林介绍,“礼”体现出了浓厚的人文精神。首先,“礼”就是博爱大众,《礼记》里讲孔子的理想是世界大同,而世界上最早提出“博爱”这个词是在《孝经》里。“《弟子规》也说‘凡是人,皆须爱’,《孟子》还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中国的读书人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生当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国的‘礼’都是把自己放在谦卑的位置,把别人放在尊敬的位置上。”彭林介绍,“礼”主要在于“敬”,“‘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讲的是肩负担子做小生意的人也有做人的尊严,我们千万不能轻视这些弱势群体。光喊不做是标语,所以《礼记》说‘礼者,履也’,一个人如果天天践行‘礼’,君子风范也就形成了。人人践行‘礼’,文明的世风才会逐步养成。”彭林说,学习“礼”、实践“礼”的机会实际上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尊老爱幼、礼尚往来、彼此尊重。”

清华教授彭林大讲堂谈“国学与礼仪文化”

转自《深圳特区报》2009年6月1日B5版

昨天下午,被清华大学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教师”的彭林教授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国学与礼仪文化”为题畅谈礼仪与中国人文精神的关系。

彭林说,东方文化不像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西方人的灵魂由上帝来管,而中国人的灵魂要靠自己来管,是拿道德来管。“而道德怎么样融入我们的身体呢?就是要把这个东西转换成一个个可以操作的体系,这就叫礼仪。”

他表示,中国文化归结起来就是一个“礼”字,在中国文化里,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是符合道德理性的规范。《礼记》说“礼也者,理也”,礼是根据道德理性制定的东西,而一个人有道德有爱心,要通过礼体现出来。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礼是用来正国的。圣贤是怎么说话、圣贤是怎么与人相处,圣贤是怎么生活的,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编成了一套规矩,人们都期望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西方人判断一个人的价值看你有多少钱,中国人是按照道德、德行,最高的是圣贤。“成圣成贤要修身。怎么修身呢?要靠礼。没有礼义就没有道德。礼者,所以正身也。”

在分析“礼”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时,彭林谈到,礼首先就是博爱大众,《礼记》有一篇叫做《礼运》,讲孔子的理想是世界大同,而世界上最早提出博爱这个词也是

在《孝经》里,《弟子规》也说“凡是人,皆须爱”,《孟子》还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彭林告诉大家,礼主于敬,《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中国的礼都是把自己放在谦卑的位置,把别人放在尊敬的位置上。“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讲的是肩负担子做小生意的人也有做人的尊严,我们千万不能轻视这些弱势群体。“光喊不做是标语,所以《礼记》说:‘礼者,履也’,你天天践行礼,君子风范就形成了,人人践行礼,文明的世风才会逐步养成。”

彭林教授相关摘录

彭教授认为,推行中华礼仪仅有敬语是不够的,还需要形体语言的配合,例如鞠躬、作揖、握手等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许多学校里还可以见到鞠躬礼这种场面。”对礼学深有研究的彭教授说,上课时学生行礼鞠躬老师鞠躬回礼,学生再鞠躬感谢,这种礼节在古代教学中早已有之。

鞠躬,也是中国传统的礼节,晚辈见到尊长是一定要行鞠躬礼的,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许多学校还可以见到这种场面。鞠躬也是表达内心恭敬的形式之一,诸葛亮就曾经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一个连躬都不愿意鞠的人,很难想象他对大众会有多少热情。“文革”以后,随着师道尊严的彻底破除,鞠躬礼仪就从社会中消失了。同在东亚文化圈,韩国、日本的日常生活中依然通行鞠躬礼,人们习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尊敬。一个不会鞠躬的人,或者鞠躬时心不在焉的人,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人,会被大家所鄙视。韩、日电视的台播音员在节目的开始和结束时,都深深地向观众鞠躬。惟独中国不然,播音员一个个端坐不阿,一副俯视着芸芸众生的样子。何者知礼,何者尊重观众;或者说哪里的观众受到礼遇,一望便知。

鞠躬原本是中国民间最常用的礼节,是一种表达恭敬的形体语言。诸葛亮《出师表》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对恭敬为国者的生动描述。

鞠躬礼传到日本、朝鲜后,为当地全面接受,流行至今。日本的鞠躬礼很讲究,依据对象的不同,分之为三等:最高的一等是90度鞠躬,用于拜见身份很高的尊者或长辈,称为“楷礼”;中间的一等约45度鞠躬,是正式场合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称“章礼”;最低的一等相当于我们说的欠身,或者比点头郑重一些,用于不太正式的场合,称“草礼”。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楷礼、章礼、草礼,礼是一定要有的,否则就是失礼。

“礼”的核心是尊重。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互相依存才能生活下去。儒家认为,为了走向世界大同,人与人必须互相尊重和关爱。从孝敬父母开始,然后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孝经》里已经有了“博爱”一词,《弟子规》更是明确地说:“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对父母的孝敬不是虚言,而是要通过“礼”来朝夕侍奉,每天践行的。“文革”是从批判传统文化开始的,中国历史被说得一团漆黑。四十多年过去,我们并没有彻底清算文革造成的文化混乱,因而不少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四人帮”时期,认为礼是反动的、腐朽的,真是可悲。实际上,许多美德是超越时空的,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孝敬父母、恭敬礼让、守信真诚等,永远也不会过时。

古代童蒙教育的成功,表现之一,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礼记》中的《曲礼》、《少仪》、《内则》,《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都是名扬四海的童学教材。其中,朱熹对童蒙教育倾注的心血尤多,建树也最大。他认为,南宋之所以朝纲不振,是因为朝廷缺乏栋梁之才;而朝廷之所以缺乏栋梁之才,是因为童蒙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从国家的前途考虑,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童蒙教育。而童蒙教育的核心,是“培其根”、“固其本”,使之“正”,树立正直的品性。儿童思想单纯,身上坏习气比较少,只要引导得法,好的品行不仅与日俱增,而且根植于心田,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全社会都同步进行,那么社会风气的转变,就指日可待了。朱熹“童蒙养正”的理念非常正确,得到许多学者的响应。

国学教学实践之我见 第7篇

——浅谈如何打造学生乐学的课堂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用孔子的三句话:第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二句: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三句:礼之用和为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让世界为我们中国文化震撼之余,也让国人意识到了对古典文化的遗失的严重,古代私塾中使用的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等,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现代任何一套教材都无法与之相比。因而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成为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但是,我们都知道,要想让这些距离现在年代久远的国学经典被重新拾起,就需要学生爱学,正所谓论语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爱上学习,能够做到自主学习,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必经之路。

一、教育教学中要有喜悦心、包容心、赞美心。

现阶段的孩子,对老师既有亲近感,也有畏惧感,“有深爱,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我们要怀着喜悦心发自内心的去爱学生,让他们不畏惧你,愿意亲近你,进而喜欢你的课,喜欢你所教授的学科;同时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学生现在所处的年龄阶段以及他们现在的水平,不要在要求他们更上一层楼的时候失去对他们的包容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允许他们一步一步的进步,一步一步的提升;任何人都希望赢得别人的肯定,孩子们也一样,我们要知道,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时,我们的肯定会对他们有着举足轻重的鼓励作用,作为教师,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被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所左右,要牢记对每一个孩子存有一份赞美心,促进他们的点滴发展。

二、巧用教学策略,引导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爱学、会学。

(一)备课要全面 国学教学大部分在课堂上进行,而课堂的关键在教师,而上好课的关键在备课,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而备课时,我遵循让学生自己学习的原则将课堂分成六个环节:一先看,二再读,三要想,四要议,五需背会,六得用。全方位的发展孩子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引导学生的作用,让孩子自己去品读、去发现,因材施教,立足于生活背景,将国学教育贯穿于其中,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二)上课形式要多样。

1、将诵读与讲故事结合起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针对一年级儿童的特征,要将相对枯燥无味的国学课上的有声有色,那就必须用到讲故事这一法宝。在课堂上既可以是教师经过充分准备后,讲一个绘声绘色的小故事,让学生在乐学、悦学的同时了解国学内容,接受经典熏陶,也可以是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搜集查找,课堂上给孩子时间,安排孩子来讲,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展现自我的勇气。如我在教授《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梯于长,宜先知”时,就采用了这一办法,让学生经过课下了解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充分准备后进行课堂的展示,这一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十分的踊跃,由此也可以看到孩子们课下作业完成的认真,相信这样一来,他们既对本课的学习有了基础,也学会了学习国学的一些方法,更让他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2、除了讲故事,我们还可以选用经典诵读、知识问答、你做我说等多种形式来上好一节课,保持学生的对国学好奇心和新鲜劲。比如在授课时,就诵读一项,我采用了开火车读、分组读、男女pk读,在总结收获时采用问答式读……尽量做到课堂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不断的刺激学生,以达到上好国学课的目标。本着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宗旨,我们还可以做手操一起配合记诵,或者拍手读、快板伴奏读,音乐伴奏读,表演加深印象等等,真正做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孩子爱上学习。

3、在调动孩子们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做到相信孩子,让孩子自主学习、质疑学习。授课时,先给出孩子们自学要求,让孩子根据要求进行自学,然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同时要求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思考,找找茬,提出疑问。如讲授《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梯于长,宜先知”时,对学生提出读准字音、了解大意的要求,让孩子们借助点读笔自主学习,然后展示,看谁学的棒,展示完毕之后提出质疑要求,这样的要求让孩子们学起来格外认真,字音基本全部都读正确,并且会思考的孩子还给出特别注意梯与长这两个字的读音的建议,在质疑大意思,大家很轻松的将问题锁定在了梯于长,宜先知中的梯,宜的意思上。相信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这样的上课学习方式,让他们的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能培养他们乐学的情绪。

4、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生活化,将生活贯穿于课堂。纵观《弟子规》这本书,主要教授的是“为人父母怎么做”、“为人子女怎么做”、“为人朋友怎么做”、“为我怎么做”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学《弟子规》最现实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引导孩子学会做人,那么要实现这一目标,要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成效,就需要将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弟子规》中“德有伤,遗亲羞;身有伤,遗亲忧”。我们可以结合调皮捣蛋的学生的例子来加以讲解,让调皮的孩子自己来说说其中的见解和感悟,让其有切身体会,同时也明白,原来生活中处处皆国学。并适时的将德育和安全教育贯穿其中,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在授课时,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实际生活情境,通过情景模拟,将课本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有力对学生的教育,做到耳濡目染。如《弟子规》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老师为学生创设 “见到老师时(路上、下课后)”的情景表演,孩子们明白了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点滴来体现礼让、尊重老师的道理,这样既省去了老师辛劳而又无用的说教,也加深了对国学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丰富课堂的方式之一。

5、课堂语言要丰富。国学课的内容都是用文言文所写,学生在阅读上、理解上会有困难,如何让这些年代久远的文章为学生所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选用合适的现代语言来向学生讲授文章内容,让学生能够明白古今义的差异,并能很好的理解。同时对学生的鼓励用语也可以多样化,如识字高手、诵读小能手„„

(三)课下多种形式巩固、积累,做到温故知新。国学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放到课堂上,要引导孩子们进行课下的巩固、积累,做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如课下猜谜游戏: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文明礼貌精神运用国学中语言表述出来——“长者先,幼者后”,课间放松时刻——《弟子规》动画、歌曲,每周主题板报设计„„相信这样的巩固、积累将会极大的帮助到孩子的进步,当然想要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就需要老师不断的在课上课下、在生活习惯上多给提点,让其时刻注意,多给与锻炼的机会,让其保持学习的动力。

三、家校联系,让孩子学以致用。

学习国学的本心,除了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之外,更在于引导学生用国学中所学到的精神去面对生活。课下我们可以调动学生家长,帮助孩子加深诵读记忆,还可以让家长督促孩子,遇到诸如尊老爱幼、文明礼让等事情时,用国学精神指引孩子如何去做,当然这也是一个良性循坏,课下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时,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理解用文言表述的国学内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上一篇:严厉的父亲初一作文800字下一篇:四川的会计基础习题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