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开发区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05-13

我县开发区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6篇)

我县开发区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1篇

关于我县开发区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模板

为加快我县“工贸重县”建设进程,进一步推动开发区企业健康迅速发展,近期,县政协组织相关部门对我县开发区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摸清了现状,找出了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发区企业发展情况

泗水经济开发区成立于6月,3月被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6月与金庄镇“区镇合一”。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开发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项目建设不断推进,从只有4家企业入驻,至下半年入区企业开始逐渐增多,20至20三年内每年新增入区企业都不低于20家。截至6月,开发区共有企业80家,其中已建成投产企业57家。全区实现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24.7%;工业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40.1%;出口1106万美元,同比增长156%;上缴税金2651万元,同比增长56.8%;从业人员达到4000余人。全区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有22家,上缴税金在50万以上的企业有10家,其中100万以上的有3家。可见,开发区整体功能已发挥功效,经济效益已显现,社会效益已扩大,对我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我们按照不同产业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分析企业发展情况:

1、纸加工业。现有企业 10 家,其中投产企业9家,主要产品为无碳复写纸、铜版纸及热敏纸,20实现产值3.7亿元,是目前开发区配套最齐全、规模最大的产业。凯特纸业是其中的龙头企业,计划总投资10亿元,现一期已投产,年生产无碳复写纸及热敏纸4万吨,09年实现产值 29904万元,利税3444万元。

2、包装印刷业。现有企业11家,其中投产企业6家,主要从事塑料包装、纸箱包装的印刷及加工,年实现产值12360 万元,骨干企业为宏大伟业印务和勇嘉包装。宏大伟业印务09年实现产值6437万元,利税 207万元,并与济宁大千置业公司合作,计划投资1.1亿元,新上可降解包装项目,目前生活区及仓库基本完成,车间主体正在施工,已完成投资2100万元。勇嘉包装09年实现产值2725万元,利税 61万元,并投资5000万元,新上年产3000吨环保包装材料项目,已于今年6月中旬投产。

3、农副产品加工业。现有企业10家,其中投产企业5家,主要从事蔬菜、水果、花生和牛羊肉的加工,以及饼干、馍片的生产,2009年实现产值15615亿元,新绿食品和田尔农业是其中的龙头企业。新绿食品09年实现产值3247万元,利税635万元。田尔农业速冻生产线09年7月投入试生产,另外一条冻干生产线计划于今年9月份试生产,现该企业已在星村镇建立一处面积为1100余亩的种植基地。

4、机械制造业。现有企业23家,其中投产企业16家,主要从事机床附件、食品机械、面粉机械等加工和制造,2009年实现产值5135万元,山东工具和方达机械是其中的骨干企业。山东工具于09年5月开工建设,现已投产。方达机械09年实现产值1260万元,利税61万元,并试生产出了我县首台数控机床整机。

5、医药化工业。现有企业11家,其中投产企业6家,主要产品为生物医药、保健品、兽药及新材料等,2009年实现产值 10952万元。主要企业有:永春堂生物科技,09年实现产值3460万元,利税383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市的工作;高旭化工,09年实现产值1710万元,利税-163万元;金昱隔热材料,09年实现产值788万元,利税 54万元。

6、服装玩具业。现有企业11家,其中投产企业8家,主要从事休闲服装及毛绒玩具的加工,2009年实现产值7081万元,圣斯服饰和和顺玩具是其中的骨干企业。圣斯服饰为荷兰独资企业,09年实现产值1056万元。和顺玩具为美国独资企业,09年实现产值4596万元,利税479万元,并开工了新厂区,计划总投资600万美元,目前车间和厂区绿化已基本完成,计划今年8月份投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中发现,开发区虽然对我县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带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不及时解决势必会阻碍开发区的整体发展。

(一)企业个头小,形不成规模效益。目前开发区虽有57家投产企业,但产值只有8.2亿元,其中凯特纸业一家的产值就占了35%。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形不成龙头带动,也就形不成产业链。如区内机械加工企业有23家,但产值只有5135万元,作为骨干企业的方达机械的产值也只有1260万元,占其中的24.5%。由于没有规模,缺乏龙头,区内多数机械加工企业一直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产业协作。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佳易机械、龙飞机械、华立机械、中泰机械等一批小企业遭遇生存危机。

(二)不能实现设计要求,造成大量土地闲置。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开发区企业建筑密度大多数都在30%以下,建筑容积率不足0.5。土地利用率达到35%以上的企业只有26家,未达到35%的有21家(有10家企业正在供地或正在建设)。57家企业总占地面积约2200亩,实际建设面积只有740亩,平均建筑密度34.69,低效利用土地面积280亩,远远没有达到规划设计条件和国家、省、市有关土地利用强度的要求。

(三)经济总量少,对财政的支持度小。我县对开发区的投资是很大的,建设局、国土局、开发区管委会共投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就达24385万元,平均每亩地分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支出9.54万元,可见我县对开发区的建设投资是巨大的。但是,纵观几年来开发区企业运营的.情况来看是不乐观的,全区57家投产企业年上缴税金1690万元,2009年上缴2651万元,201-5月份上缴672万元,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另外,欠税企业多达20多户,欠税严重。可见开发区企业整体效益不高,对财政的支持力度小。

(四)少数企业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甚至成为包袱企业。有的企业建设周期长,生产未达到设计规模,征地后一直建设施工,尚未正常生产经营,无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有的企业以占有土地资源为目的,无能力无资金投资生产,并且无法联系到企业法人和负责人,如大发昆虫、圣东商贸、富美斯工贸等,现已成为包袱企业。

(五)产业布局不合理,资源不能重组利用。调查中发现,开发区包装印刷业的11家企业都是利用蒸汽生产,利用热力公司蒸汽的企业只有少数,并且费用很大,受季节的影响严重,热力公司不供汽就不能生产,如圣达硅胶受其影响现已停产。该行业的企业又不是在同一区域,热力管网建设不完善,铺设管道困难重重,都是自安锅炉生产,影响了该行业的整体发展。

我县开发区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2篇

一、我县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物流企业21家,多数是以进行货运代办、货物联托运、信息配载,业务以整车配送和零担快运相结合。从事大型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物流企业为主,对我县来说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尤其是现代物流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一定雏形的物流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

1、张庄木材。张庄乡现有从事木材加工厂家760户,在经营过程中他们除利用本地资源外一般从河北、山东、新乡等地进原木,加工成板皮后销往外地。在进货和销售过程中,都是企业自己组织自己的人力、车辆,实行独自经营。

2、范县稻米。我县有稻米加工企业20余家,各自都是分散经营,去年经过入股整合为6家,并且这6家又经过资金、设备入股的方式成立了一家荣合利稻米加工有限公司,实行统一价格收购,统一向外销售,年产值达到8600多万元。

3、高码头羽绒。高码头乡从事羽绒加工的企业共13家,都是从外地如东北、天津、河北购进原毛,然后加工成半成品销往浙江、上海等地,在购销过程中信息都不能互联,基本上独自经营。

4、王楼乡华祥物流有限公司。占地220亩,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已基本为半停产状态。投资XX万元的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共建成大型原油贮油罐两座,可贮原油6000立方米,年运输量达100万吨以上。

5、白衣柳东货运大市场。XX年建成,占地46亩,仓储面积达3000平方米,仓储量7千余吨,主要外运货物有大豆、玉米、小麦、面粉、废旧钢材等,内运货物有化肥、复合肥、煤炭、木材等,辐射台前、南乐、清丰等周边8个县区。该货场年吞吐量3万余吨,营业额达6000万元。

6、白衣祥云复合肥物资配送中心。该中心投资1300万元,占地48.6亩,建成562米的火车专用线一条,高标准仓库4400平方米,可容货物1.2万吨。每月运输量达170个车皮、1万余吨,全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5万吨。

7、濮城君恒集团——军恒化工有限公司。去年开始建设,占地200亩。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000多元,货运仓储面积为1XX平方米,可容货物3万余吨。

从调查的情况看,这些具有雏形的物流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调查了解到,我县这20余家从事运输、装卸搬运、储存等物流企业都没有集装箱式运输。全县营运性车辆85%的在个体运输户中,组织化程度低,并且多数是以配货站的形式存在,而多数配货站又以短途运输和简单装卸、仓储为主要经营方式;其中年运输或仓储能力超3000吨的仅4家,无1家资产超5000万元的企业和经营收入超亿元企业。

二是物流效率低,社会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县共计拥有载货车辆10182台,吨位5770吨,这些车辆真正用在物流企业的还不到15%,且隶属不同的系统,有的是企业内部组成的运输公司,有的是邮政、交通系统,有的是个体私营户。业务以整车配送和零担快运相结合,布局比较分散,资源相对不集中,形不成合力,车辆利用率较低。

三是运作层次低、成本高。我县物流企业主要从事运输、储存等粗放式、单一的经营活动,多数为“车队+货场”,处于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的运作阶段,流动独立、单向,不能做到信息共享,现有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规模都比较小,基本处于零散、量小、无序状态,真正具备物流活动六大要素(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为一体的企业没有,第三方物流几近空白,层次较低,物流成本较高。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物流企业虽然得到了发展,但仍属于传统物流阶段,无论是组织结构、运作方式,还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离现代物流的要求及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1、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从目前状况上讲,我县物流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企业负责人对物流概念模糊,经营观念淡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企业对物流的认识仍然局限于运输、仓储和搬运,没有意识到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车队、仓库,不愿把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营。如羽绒业、木材业都是自发的组织购销活动,基本上都不符合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特点,只能算是具备现代物流企业的雏形。

2、物流基础设施和硬件薄弱。我县的物流企业运输条件除了公路初具发展雏形外,还没有高速公路,铁路运输设施还不配套,其基础设施和装备的内在质量差,缺乏具有现代物流企业经营等方面的条件,如华祥物流公司、军恒化工有限公司在车辆、场地、仓储等配套设施方面,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相对较少,功能单一,运作效率低;物流的硬件技术,如包装、装卸、运输、储运、流通加工等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场站建设以及服务于物流所必需的网络信息设施,制约了物流功能的发挥和效率的提高。

3、用于物流流通的货源不足。由于基础条件差,总量小,特别是我县工业集中区战略正在实施阶段,没有形成企业集群效应和产品链式延伸,现有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货源有限,大宗货物少,制约了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

4、政策性支持欠缺。目前我县基本上没有物流企业发展的具体保障措施,现在亟待出台一些相应政策,支持和规范物流业的发展。

5、物流人才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在我县还是空白,目前,我县从事物流企业的人员文化水平基本上为初中、高中毕业生,其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中高级物流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县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瓶颈”。

三、几点建议

我县物流企业的发展要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引导等措施整合、改造和提升现有的物流资源,转变为现代物流企业;同时,要求企业有物流效益总成本观念,加强物流成本核算,把物流业务交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作,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加大物流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采取多种宣传形式,使企业认识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能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的技术和效益。通过宣传,争取更多的企业将原材料、成品等的流通从货物自运中剥离出来,交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使我县物流企业依托工业企业进、出货物量大中发展壮大,在行业范围内树立起大购大销的现代物流理念。

2、完善和构建物流企业发展基础设施平台。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输结构,积极引导县内物流企业向工业集中区集聚,推进物流企业的重组、整合,共享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发挥濮台铁路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路中小批量货物中短途运输优势,加快货物综合流转速度,提高货物运输和配载效率。二是引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健全物流信息交换标准体系,整合各企业物流信息资源,实行订单处理一体化、仓储管理职能化、货物跟踪全程化、客户咨询自动化,提升物流企业管理水平。

3、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一是改变传统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各个环节分割运作的观念,从整体上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企业,鼓励企业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推动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尤其是推动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二是鼓励拥有自己物流车队的企业剥离业务和资产,借鉴现代物流模式,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通过整合物流资源,采取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发展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企业。

我县开发区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3篇

祁连县共有7个乡镇 (其中野牛沟乡、默勒镇、阿柔乡、峨堡镇、央隆乡是纯畜牧业乡镇) ,44个行政村、天然牧地176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1508.8万亩,各类牲畜存栏117.5万头只,畜牧业是全县国民经济主导基础产业。是全县1.9万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产业。

1 特色畜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 祁连藏系羊利用情况

祁连地区藏羊属高原型藏羊,是我国古老原始品种之一,能适应恶劣的气候和变化无常的高寒环境。在终年放牧无补饲的条件下正常生活。它具有结实的体制、极强的耐苦性和抗病能力。祁连藏羊品种特点,属“高原型”藏羊,悠久的畜牧业发展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使祁连成为海北州乃至青海省“大白毛”生产基地,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1.1.1 祁连藏系羊品种特点,外貌特征

头呈三角形,成年公羊头宽14cm,母羊为13cm左右。头宽是头长的65%左右,鼻梁隆起,龙以公羊力胜。公母有角肋形开张、肋宽为胸深的59%左右,背腰平直、短而略斜。成年羊肩骨为肩长的比例:公羊月76%,母羊84%左右,体躯深长,体长率公羊为102.68%,母羊为106.93%.尾长平均为16cm,宽约为5cm,四肢稍长而细,前肢肢势端正后肢多呈刀状姿势。可分为大小毛瓣,以小毛瓣为主。3岁左右,母羊的毛瓣平均长为26cm以上,最长可达40cm。因其毛纤维长、光泽度好、强度大白色纯白而成为驰名中外的“西宁大白毛”中的佼佼者,借个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是提花毯、地毯的上等原料,是青海省出口畅销产品之一。

1.1.2 祁连是青海高原型藏羊的主产区

祁连白藏羊完整地保留了高原型藏羊体貌特征,广泛分布于全县7个乡镇,现存栏100余万只,年产“祁连大白毛”1400t,优质羊肉6000t以上,羊皮40余万张,祁连藏羊以独特品质及产出效益,成为全县畜牧业上经济的“一张王牌”。今年来,祁连县依托畜牧业优势资源,实施白藏羊“大品牌”战略,常抓藏羊本品种选育及配套设施建设,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挖掘生产增收潜力,大力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精深加工开发特色畜产品20余种,不断拓宽国内外市场,使祁连藏羊成为畜牧业走向国内外大市场的“金名片”。为保护本地去藏羊品种资源,大力开发藏羊系列产品,延长藏羊产业链条,开展白藏羊选育工作势在必行。

1.2 牦牛的开发利用情况

祁连县是一个以畜牧业为经济支柱的牧业县,畜牧业经济收益站全县总体收益的83.3%。牦牛是我县主要畜种资之一,也是农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在本县牦畜品种资源中,牦牛站14.37% (2006年查) ,牦牛在我县牧业经济贡献率为3%,在高原生态建设种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际、国内市场对绿色食品需求不断扩大的前提下,牦牛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空间。子2000年先后实施了《牦牛品种改良技术项目》、1/2野血种牛引进项目》以及《牧业扶贫开发项目》。6个牧业分没想组建血种牛复壮群30个,每群由100头体格健壮,繁育性能良好的适龄母牛组成、投放含1/2野血种牛3~4头。5年共引进1/2野血良种母牛900余头。18月龄1/2野血牦牛犊和家牦牛相比,初生体重、提高、体斜长,胸围分别为:1.4kg、2.4cm、1.4cm、2.1cm, 6月龄时则分别高出同龄家牦牛,但随着代数增加 (含野血比例减少) ,生产性能又有下降趋势。

1.3 牦牛复壮工作

为加快牦牛改良进程,自身繁育含1/2野血优质牦牛培育优秀种牛,本县于2007年申报并实施《牦牛良种补贴项目》,引进优质野牛冻伤精60 000只,实施人工受精并指定了实施方案,新建人工冷配站3个,培训技术人员35人。本项目的实施必将大大促进牦牛复壮工作进度,大幅度提高牦牛良种化程度,增加牦牛产业在我县畜牧业经济中的比例,为进一步开发牦牛资源奠定基础。近年来祁连全力打造“特色品牌”以祁连独有的高原地理特点,充分利用生长百种草的天然草场优势和“净土”优势,抓住祁连藏系羊、高原牦牛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完善注册“祁连藏系”商标,假期去那个畜产品品牌战略,推进祁连“绿色畜禽产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工作,加快畜牧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2 特色畜种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畜种育种及市场发展迟缓

本县人口稀少、牧民居住分散、科研人员不足、科研能力有限和对特色畜种的科研工作量视不够,导致近年来特色畜种退化,生产性能下降,繁殖或活率较低,缺乏新的市场需求。面对瞬息不变的市场和流通渠道不畅,牧民利益和企业利益受损,信息闭塞缺乏有效组织,饲养特色畜种缺乏自行。

2.2 畜牧兽医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饲养管理水平落后,特色畜种饲养管理不当、不够重视饲料应用单一,疫病防治不规范等。

3 对祁连特色畜种开发利用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大力实施牲畜种子工程,保持特色畜种生产需求,加强特色畜种繁育体系建设。

(1)通过资金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扶持建设一批由发展潜力的特色畜种场,扩大供种能力、提高质量、满足特色畜种生产需求;(2)建立良种补贴制度,提交养殖积极性,提高特色畜种数量,增加繁育能力减低疫病侵害。

3.2 立足资源优势,提升规范养殖,提高特色畜种有效供应

要按照“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扩大基地规范,促进特色畜种规范化建设,腰以区域特色产业或产品为基础,在重点乡镇,专业村形成一批特色畜种基地,提高基地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水平。

3.3 加强特色畜种资源保护和利用

加强特色畜种科研,推广特色畜种选育,开展特色畜种基因库工作。

3.4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

关于我县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汇报 第4篇

[关键词]企业用工;现状;对策

一、我县企业用工现状

根据我县企业落户情况及经济发展趋势,预计近两年每年将新增用工近3万人。据调查,目前我县各类企业约缺工2.2万人。从理论上讲,我县目前可供转移劳动力可以满足县内企业用工需要,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我县劳动力短缺现象将会在一定时间内持续。

二、造成我县企业招工难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人员“招不进”

(1)大量劳动力在外地务工。因为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过去多年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少在外务工农民又以“亲带亲,邻带邻”的形式,带走了不少劳动力;近年来灵璧籍高校毕业生又大多不愿意回乡,大部分留在外地就业。

(2)本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意识存在误区。一些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认为只有到外地去才叫工作,在家门口就业不如在外地工作光彩,所以宁愿选择外出闯荡。还有部分劳动力地主意识较强,认为外地企业来灵投资是来赚灵璧钱的,在心理上有一种抵触感,工作中稍有不如意就与老板对抗,动辄就选择辞职。

(3)年轻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家庭中多是独生子女,即使本人不工作也有生活来源,没有生活压力,因此对待就业机会不够重视,只要稍有不满立即跳槽走人;而且一些年轻人自身素质较低,不能接受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完全的自我主义,没有责任感;同时在家门口务工,跳槽成本相对较低,而一旦外出,他们往往会考虑从辞职到重新就业期间的机会成本,轻易不敢选择跳槽。

(4)我县人力资源市场存在问题。培训机构随意往外地送人,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出现个别非法机构和个人倒卖劳动力现象,严重扰乱了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2.企业因素——人员“留不住”

(1)有些企业后勤保障工作跟不上,缺少必要的食宿条件。个别企业甚至没有一间自己的职工宿舍,更没有专门的生活区。

(2)工资待遇明显偏低。调查发现我县54.7%的职工月工资在2000元以下,而外出务工人员中有58.9%的人月薪超过3000元。在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主要途径的情况下,显然外地企业的高薪对劳动力有更大的诱惑力。

(3)企业用工随意性很大。部分企业生产季节性强,往往在生产旺季时千方百计地去招工,而在淡季时又想方设法去让工人离开,好像工人应当听从企业的招呼,让他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人员流失严重。

(4)缺少人性化管理。对新招用员工未有全面的岗前培训,缺乏爱岗敬业、厂规厂纪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只注重处罚、指责,不能进行人性化的教育、引导和关爱,影响了人员的稳定。通过调查发现,用工比较稳定的企业,除了其市场比较稳定外,还与其有着良好的食宿条件,能够关爱员工有很大的关系。

三、破解企业招工难的对策

1.从政府和社会层面上解决人员“招得进”的问题

(1)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充分发挥我县人力资源市场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招工、求职登记,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适时组织乡镇(开发区)开展服务企业用工、促进群众就业专项活动,动员未能升学毕业生等群体到县内企业就业。

(2)引导中介组织服务县内企业用工。对非法中介机构进行清理,实行《职业介绍许可证》制度,规范整顿持证劳务中介机构,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职业中介活动。引导和鼓励县内职业中介机构优先保障县内企业用工需求,扶持一批合法中介机构,为县内企业定向输送劳动力。

(3)规范职业教育秩序。加强对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机构的管理,对现有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机构进行重新审核评估。对不符合开办条件的一律取缔。严禁各类职业培训教育机构从事劳务中介活动,对违反规定的,依法处罚。引导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开展适应企业需要的针对性培训,为县内企业培养输送劳动力;引导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到企业实习与预备就业制度,积极推荐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引导培训机构开办定向培训班,学员直接输送县内企业。

(4)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把握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集中返乡节点,通过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座谈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就业环境良好等有利条件,挖掘报道返乡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典型事例,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关注外出务工增加生活成本、引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引导就地就业。

2.从企业层面上解决人员“留得住”的问题

(1)企业负责人的用工观念要改变。现在的卖方劳务市场已经形成,劳动者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肯定要选择工作条件好、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舒心的企业。 我们的企业也应当在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上下功夫。

(2)要逐步改善工作环境。企业要按照行业标准来建设、布局厂房,规范企业的生产流程,要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同时要严格遵守劳动卫生法律法规,改革生产工艺过程,减少生产中的粉尘、噪音等污染,保持车间的温度和湿度,让员工在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劳动,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留得住工人。

(3)改善员工的基本食宿条件。有条件的企业要建设自己的职工宿舍,开办职工食堂,宿舍里要安装空调,食堂的饭菜要经常更新,保证员工可以吃得好、睡得安,以便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在此基础上要逐步完善娱乐设施,满足职工文化、体育、娱乐需要,不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4)遵守工时制度,减少加班时间。企业要根据劳动者身体承受能力来确定工作时间,尽量缩短劳动时间,同时要保证工人定期有固定的休息日,去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超过国家法定工作时间以外的工作时间应该算作加班,企业要按规定支付加班费用。

(5)不断提高工人工资福利待遇。企业在确定工资标准时既要根据自身效益,也要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相匹配,同时也要还要充分考虑员工生活成本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等现实因素,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将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逐步提高到和苏浙同行业相当的水平,起码不能差别太大。同时企业要及时为员工办理录用备案手续,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并不得随意裁减人员。对女职工和未年成人要实行特殊保护,还要根据行业不同按时发放劳保用品。

参考文献:

[1]杨晓东.非公企业劳动用工短缺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3(8).

[2]寇凤超.解决我国劳动用工短缺问题的对策探析[J]. 北方经济:综合版,2012(22).

[3]邵爱国,韦洪涛.促进企业基层员工稳定就业的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2(11) .

我县开发区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5篇

为迎接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按照县委办安排,我办从9月15日开始奔赴全县各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单位就我县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按照实地踏勘、座谈了解、查看资料、认真分析的程序进行。经过归纳,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旅游资源现状及旅游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彬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自然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馆藏文物1600余件(套)。后稷之母姜嫄葬于此;夏代末年,后稷曾孙、周族领袖公刘率族人迁到此地定居,繁衍生息,开创了中国农业文明先河。建于唐贞观二年的大佛寺石窟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寺内有佛龛446处,大小造像1980尊,造型各异,惟妙惟肖,其中阿弥陀佛主像高20米,为陕西第一大佛,被誉为“关中第一奇观”,属国家AAA级景区。开元寺塔俗称“雷峰塔”,为阁楼式砖塔,塔体呈八角形,七层中空,塔高46.94米,塔底宽14米,整个塔体外观挺拔秀丽,显示了唐宋时期精湛高超的建筑艺术,是彬县的地标性建筑。《诗经〃豳风》详细描述了3500年前,周祖公刘带族人在彬地教民稼穑的故事。公刘生前开创了中国定居农耕第一城邑,死后葬于彬县龙高镇土陵村,墓名“人祖坟”,因其地貌形似卧龙,又称“周墓蟠龙”,列古彬十二景之首。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 1

久远影响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其主角---前秦皇帝苻坚身死国灭,葬于彬县水口塬。冯晖墓是五代后周卫王陵墓,墓中出土的墓志铭、壁画、彩绘浮雕砖块等文物尤为珍贵,填补了我国五代史的考古空白。水帘灯山是中国古代亮化工程第一霓虹灯的建造地,天下独绝,蜚声遐迩,花果山石堡景观独特别致、颇具魅力,明代之后因《西游记》的问世而声名远播。西庙头森林公园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5%,被专家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岛”。太极湾山环水绕,形似太极,色彩斑斓,景色宜人。石龙窝景色以清幽著称,盛夏时节,“瀑布落自崖端,晴雨飞于四壁”,隆冬季节,悬崖峭壁上缀满冰乳,晶莹剔透,为古彬十二景之一,是《聊斋志异》中《翩翩》故事发生地。侍郎湖是陕西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湖周群山环抱,林木葱郁,为垂钓、避暑、休闲、度假之胜地。此外,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工业园区的快速建设,我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大佛寺煤矿、下沟煤矿等现代工业旅游景点雏形初现,开发前景广阔。同时,以彬县开元广场、紫薇山生态公园、豳风苑、泾河新区、泾河防洪大堤、泾河南岸景观绿化工程、景观亮化工程为代表的现代城市景观初具规模。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文物旅游景点200多处,其中,具有开发价值的40多处,这为发展现代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50万元,分别是“十五末”的4倍和5倍。

我县自2007年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具体做法是: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奠定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业是朝阳产业,被誉为“无烟工业”,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促进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彬县旅游资源丰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品位不断提高,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和优势。同时,随着福银高速公路的通车,西平铁路的修建,大佛寺申遗步伐的加快,旅游业已进入黄金发展机遇期。因此,我们抢抓机遇、挖掘潜力,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先后聘请了北京创意公司、陕西师范大学旅游规划设计院、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等策划团队、院校专家深入彬县,实地考察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编制完成了《陕西彬县花果山—大佛寺旅游大景区创意策划方案》、《彬县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等旅游详规,奠定了以川道盛唐佛教文化、北翼古豳文化、南翼生态休闲为主的“一线两翼”旅游产业理论格局,实现由工业重地向旅游强县的理性转变,使彬县成为陕西黄金旅游圈上的重要节点和西安、咸阳市民休闲度假首选地。

二是整合旅游资源,构建全民参与开发的平台。为了整合彬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广大干部群众开发建设旅游产业的共识,我们多次组织县级领导和相关单位赴全国旅游胜地考察学习,被其时不我待的超前思维、磅礴气势和恢宏手笔所震撼。为此,确定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规划先行、交通先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舞活龙头、全县开花,一年起步、三年见效”的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县政府两年累计投资2亿多元,启动了以大佛寺、公刘教稼苑、侍郎湖、程家川古民 3

居、龟蛇山大峡谷漂流、炭店乡林家堡“彬州风情”民俗村等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了大佛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同时,积极完善配套产业,先后建成了彬州大厦、海鑫大酒店等星级酒店,开发了金鼎麻花、彬州玉面等特色小吃和枣木工艺旅游纪念品,开通了西安—彬县高速客运线路,发展旅行社2家,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着力建设旅游产业的未来。彬县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为了打造知名度,再造吸引力,我们把建设和宣传相结合,把引资和引智相结合。先后邀请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组拍摄播出了《彬县大佛》,邀请香港凤凰卫视台拍摄播出了《彬州古塔》、《彬县小吃》,邀请陕西电视台拍摄播出了《守望灯山》、《水帘灯山庙会》。《陕西日报》、《华商报》、《咸阳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也对彬县的旅游产业开发情况相继报道。我们还以节为媒、以会交友,每年举办大型的旅游节、柿子节等节庆活动进行深入推介。

二、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旅游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兄弟县相比,与我们的愿望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景点开发不足,无法形成集群优势,我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现在仅供游客参观只有大佛寺、花果山、侍郎湖三个景区和程家川、龟蛇山、太极湾一些自然景点,目前大佛寺、侍郎湖和公刘教稼苑、程家川景区都在建设中,景区的完全推 4

向市场还需一段时间。纵观全县,景点开发建设速度较快,打造四条旅游线路,但是尚未完全成熟,接待能力和美誉度尚低。即以大佛寺为龙头,以花果山、开元寺塔、为一线的川道盛唐旅游线路;以程家川、龟蛇山、公刘教稼苑为一线的古豳文化旅游线路;以紫薇生态公园、侍郎湖为一线的生态旅游线路;以开元广场、豳风苑、县城新区、泾河防洪大堤为一线的城市夜景旅游线路。四条线路可以构建彬县旅游的框架,因此,需要高标准严要求的打造。

2、资金投入不足,2007年县上除建设开元广场外,投入16.8万元,完成了《彬县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2008年除建设豳风苑广场外,先后投入1192万元,完成了公刘墓、侍郎湖、花果山、苻坚墓、公孙贺墓五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大佛寺、侍郎湖、公刘墓景区的征地。2009年投入2901万元,先后对侍郎湖的下湖路、环湖路、大佛寺的围墙,程家川古民居、老君庵开始建设,并对个别景区实施绿化。2010年投资4000多万元,继续实施紫薇山生态公园建设、公刘教稼苑景区建设、大佛寺外围环境保护、程家川自然风景区、林家堡庄园等工程。通过这些数字反映出我县在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总揽整个旅游业发展,资金投入仍然不足。

3、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贡献力低。近年来彬县旅游门票收入大约80万元左右对县域经济拉动力不大,所以导致了个别部门、个别干部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刻,思想不够解放,没有把旅游业放在继煤炭产业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的位臵来抓,旅游业至今没有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认 5

为旅游业发展至今没有形成气候,目前的工作仅做做宣传就够了,仅是县文物旅游部门承担的事业,与己无关,有些人甚至认为预期给这一投入资金大、见效慢的旅游业投资,不如投入到一些在短期内能收到经济效益的事业中去。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表现在配合旅游工作方面,致使某些景点拆迁难度大。

4、接待能力不强,这一问题在近年举办的中国〃彬县大佛旅游节期间表现的相当突出,旅游事业的规范运行,不仅需要旅游部门、旅游服务单位的积极工作,还需要商贸、运输、交警、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全县上下联动。一项活动的成功举办需要各工作组环环相扣、规范运作。这几次在旅游节上下配合上部门之间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待大旅游团体的接待上往往秩序混乱,整体接待能力弱,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低,现有的餐饮和住宿满足不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5、旅游纪念品专业市场未形成,现有的旅游品品类、销售无法满足游客购物需求。尽管我县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种类繁多,但是仍然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加工,更没有专门的销售场所,致使游客的购物需求无法满足,从而也没有收到推介地方产品的效果。

6、各旅游景点服务设施不齐全,无法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从游客接待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花果山石堡根本无法停车,更没有公共厕所;侍郎湖环湖路没有安全护栏,周边服务设施不齐全,根本无法接待游客。

7、旅游资源开发招商力度小,成果不显著,来考察的多,真正投资开发的少,旅游开发缺少文化内涵,急需开发具有彬县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推出与景区景点相配套的特色文化娱乐活动。

8、旅游市场的规范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整体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个体户围追游客兜售物品的现象仍然有禁不止。

三、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一)建议县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资源开发优惠政策,出台《彬县旅游资源管理办法》,通过政策吸引,“走出去、请进来”,以大佛寺为龙头,以花果山、侍郎湖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的客商到我县开发旅游资源,建议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提倡鼓励国家、集体和个人参与我县旅游景区景点的供水、供热、道路、市政工程、交易市场、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拓宽客源市场。旅游是一种形象经济,特色是旅游的生命和灵魂,宣传促销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议我县把宣传促销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以各级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及彬县公众信息网为促销窗口,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密度,叫响特色旅游品牌,扩大彬县旅游的知名度。充分利用老乡联谊会、旅游招商发布会、旅游交易会等形式,宣传彬县旅游资源;宣传彬县旅游开发优惠政策。建议在公刘教稼苑景区建成之后,举办每年一度的祭祖大典,提高景区人气。

(三)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硬件建设。建议县财政每年列入2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经费,并逐年有所增长。建议设立奖励基金,推进旅游品牌建设。对于荣膺星级的酒店,成绩突出的旅行社给予奖励,对于荣获旅游示范点的旅游景区给予奖励,对旅游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

(四)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文物旅游管理办公室对旅游行业的管理职能,加强对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及涉游单位的管理,加大对全县旅游业发展的开发和管理。以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为准则,冲破当前利益、部门利益的局限,站在大旅游、大市场的角度,切实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对于像侍郎湖、公刘墓等正在建设的景区,旅游办要及时组建立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对旅游区进行规划、开发和管理。

(五)实施规范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旅游部门要加大对全县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管理,逐步营造文明、健康、有序的旅游大环境;要加强景区景点的治安整治,强化游客安全意识,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旅游投资商提供一个宽松的旅游投资环境。旅游有关单位和部门增强为旅游业服务的意识,改进工作方法,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优质服务,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六)积极发展旅行社,增加旅行社的数量,加强与省内著名旅行社和景区景点协作,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彬县旅游信息网络,开拓市场,打出品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七)建议县上协调开辟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旅游线路。这条旅游线路的开辟,不仅是为了延长游客在彬县的观光旅游时 8

间,还是为了把游客留在彬县、让游客吃住在彬县,进一步了解彬县的跨越发展,提高彬县知名度,扩大彬县对外影响力。

(八)建议县上组建彬县旅游集团总公司,在旅游办的统一管理下,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吸纳社会资金,按照政企分开原则,实行旅游资源、景区的企业化、资本化和商品化经营。尽快建设旅游商品、地方土特产品专业市场,使各大旅行社、出入境内外游客得到规范管理,使从事旅游的运输车辆能统一调配,形成统一的物流配送、超市专营、连锁经营,高档次的商贸流通、餐饮娱乐旅游群体。

(九)积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挖掘彬县旅游文化,开发研制具有地方特色、能吸引游客的旅游小商品、工艺品、纪念品,切实加强旅游商品销售工作,全县有条件的企业,也可根据企业特色,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在旅游品发展上做文章;挖掘饮食文化,推出彬县风味小吃宴,建设“旅游文化一条街”、“饮食一条街”,形成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宣传我县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通过增加旅游购物收入,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我县旅游业的综合效应,增强旅游吸引力。

我县开发区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6篇

公文网

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2010-06-29 18:33:3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2)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矿业开发

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饶县国土资源局 徐居定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本人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我县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

进一步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上饶县是全市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县市之一,目前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已初具产业规模,但因开采无序、经营粗放等原因,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积极强化措施,标本兼治,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矿产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现状

(一)矿产资源主要特点

我县位于闽浙赣皖相邻区域多金属成矿区,是全市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县市之一,矿产资源主要特点有:一是资源储量比较丰富。目前县境内初步探明储量矿产有33种,己开发矿产有煤、铜、铁、铅锌、石灰石、萤石等21种。二是区域分布比较集

中。南部产高岭土、萤石及煤炭,中部赋存水泥用灰岩和石煤,北部蕴藏饰面用花岗岩、萤石及铌钽。三是综合利用价值较高。我县金属、非金属矿床中共伴生矿产较多,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比较高。如船坑铜矿中伴生金、硫铁矿,斑竹坑、焦塘、梨子坑铅锌矿中伴生银,煤炭与铝土页岩共生,石煤与钒、重晶石在同一层位。

(二)矿产资源开发基本现状

据初步统计,全县现有各类矿山企业98家(不含砂厂、普通砖厂),其中煤矿35家,非煤矿山63余家,全县矿业开发从业人数近2万人。2007年,全县矿业(采、选、冶、加工)总产值约7亿元,上缴税费总额约3千万元。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基本情况如下:

1、能源矿产:全县煤炭资源储量约5800万吨,主要分布在田墩、花厅、黄沙岭、上泸、四

十八、枫岭头、皂头7个乡镇,年产量约45万吨。全县石煤资源储量约亿吨,主要分布在郑坊、石人、煌固、石狮、清水、罗桥等乡镇,年产量约5万吨。

2、金属矿产:金矿主要分布在应家、茶亭、尊桥等乡镇,其中包公尖金矿金金属储量约1吨;铜矿主要分布在田墩镇船坑,铜金属储量万吨,年采矿石量约5万吨;铅锌矿主要分布在五府山、铁山、上泸、华坛山、望仙等乡镇,其中梨子坑—蔡家坪初步探明铅锌金属储量约4万吨,银金属储量约22吨;铁矿主要分布在铁山、枫岭头等乡镇。

3、冶金化工矿产:萤石主要分布在华坛山、四十八、五府山、黄沙岭等乡镇,年产量约6万吨;高岭石主要分布在五府山、四十八等乡镇;方解石分布在铁山乡;膨润土分布在茶亭镇;石英主要分布在望仙、湖村、石人、上泸等乡镇。

4、建筑材料矿产:全县石灰石资源量约10亿吨,主要分布在枫岭头、石狮、上泸、四十八等乡镇,年产量约50万吨;青石分布在郑坊镇,年产量约6万平方;花岗岩主要分布在望仙、湖村、清水、石人等乡镇,花岗岩资源量约亿立方。

二、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矿产资源开发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历史、体制等客观因素以及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

1、矿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矿山布局不太合理,数量多、规模小,砖厂基本上分布在交通干道沿线,“散、乱、小”成为我县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煤矿和萤石矿为例,全县7个产煤乡镇,设置采矿权35个;4个产萤石乡镇,设置采矿权8个,而且普遍存在一矿多开、大矿小开,既不符合规划,生产能力和开采规模又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2、开发水平比较低。由于企业规模小,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工艺技术和装备落后,产品单一,深加工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使得矿产资源的规模优势无法得到充分显现。特别是部分矿山企业重开采、轻开

发,回采率、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低,矿产加工总体上还处于销售原材料的初级阶段,资源消耗高、成本高,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和延长下游产品产业链条。

3、监管机制待完善。我县虽编制出台了《2001至2010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但宏观调控和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弱,矿业活动动态监控不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实际管理中还没有按照规划要求实施到位。特别是对无证开采、乱采滥挖、超层越界、非法买卖矿权等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和上下联动机制。

上一篇:祭扫活动方案下一篇:关于清华大学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