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系统建设汇报材料

2024-06-26

六大系统建设汇报材料(精选7篇)

六大系统建设汇报材料 第1篇

提高认识 加强协作 科学建设 确保“六大系统”早见成效

国投教学三矿位于登封市徐庄镇,核定生产能力84万吨/年,低瓦斯矿井。2010年,按照豫政办„2010‟141号文件精神,我矿被确定为全省“六大系统”建设15个试点单位之一。

按照上级要求,矿井在2011年底基本完成“六大系统”建设任务。为此,我们进行了科学规划和技术论证。“六大系统”中,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5项系统已有基础,进一步升级改造就能符合要求;但紧急避险系统受客观条件影响且无先例可循,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我们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不等不靠,积极主动,确保了试点任务的完成。

一、机构健全定责任

矿井成立“六大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矿长为组长。业务矿长结合岗位职责,牵头组成六个专业建设小组,具体负责各系统工程建设。各小组认真分析本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排出进度计划,提出完善措施,细分工作职责,跟踪督察落实。各专业组长为系统建设第一责任人,严格按照“六大系统”的设计要求,负责系统建设和完善工作,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部职工面前,真的是时间紧、任务重。

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怎么办?是知难而退,以各种客观理由向上级“申请”延缓时间;还是克难攻坚,多措并举,迎头赶上,圆满完成试点任务呢?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思想。省局把我矿确定为试点矿井,是对我们莫大的信任和鞭策,要干一定要干好!全体员工众志成城,坚定必胜信心,一切为“六大系统”建设让路,即使生产任务暂时受到影响,也要加快工程进度,不辜负省煤监局的期望,维护央企的良好形象。

三、多措并举促进度

为确保完成任务,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手段。一是克服场地狭窄、施工不便等困难,在平地建成压风自救和净化水厂房,招标采购空压机、净化水系统、硐室内部设备设施等急需物资,到货后连夜组织安装。为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我们从煤场引进一趟污水管路,安装净化水处理装置;为保证通信联络畅通,在副井筒铺设了一趟通信电缆。

二是从生产一线区队抽调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人员组建施工队伍,配备精干的区队班子,经过“三大规程”的培训考试,迅速展开工作。为解决硐室物料、设备运输和碴块外运等问题,矿井利用两部无极绳梭车,加强现场运输调度,人歇车不歇,辅助运输系统满负荷工作。

13、15采区避险硐室施工期间,高峰时每天出碴量500多矿车,当时副井提升系统无法满

进度,每周由监督管理小组在安全办公会上通报任务落实情况,每月对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进行总结,列入标准化检查和百分考核。

每建设一个环节,就现场验收一个环节,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作为下个环节的监控重点;定期组织专业小组人员学习《“六大系统”建设完善规划方案》和相关技术要求,提高业务素质。避险硐室主体工程结束一个,就及时组织有关专业小组进行质量验收,认真填写《单项工程验收报告》,环环相扣,责任到人,保证了避险硐室主体工程质量总体达标。

经过公开招标,择优选定质量过硬的设备。空压机、净化水系统、避险硐室内部装备等物资,如期购回并顺利安装;升级改造了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由于监管措施到位,确保了“六大系统”的工程质量。

五、加强督察保安全

“六大系统”作为今年的中心任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主要领导每天都要详细了解“六大系统”建设进展情况,并在调度会上反复强调安全施工。每次下井,各级干部都会到避险硐室施工现场督促检查。重点督察安全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及时召开现场会,协调解决问题。发现一时无法处理的隐患,就现场蹲点,研究对策,直至问题得到处理。

安监局、国投煤炭有限公司及河南分公司的亲切关怀,有关领导同志多次莅临指导,对工程管理、施工进度提出了明确指示和宝贵意见。去年10月中旬,国投煤炭公司在教学三矿召开现场会,国家煤监局科技装备司郑行周副司长出席会议并亲临教学三矿井下调研,对“六大系统”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国投煤炭公司所属全国各地20多家煤矿企业的总经理、总工程师进行现场参观。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8月份以来,已有省内外20批近300人次到我矿学习参观,树立了中央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存在困难:

作为全省“六大系统”建设试点单位,我们不等不靠,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六大系统”建设是国家的新要求,没有经验可资借鉴,一切都在安全前提下摸索研究,不可避免地走了一些弯路。相关设备货源不足,可供选择的、有资质的生产厂家不多,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市场有价无货等现象,更是不容忽视的困难。今后,我们将加强与设计部门的沟通,深刻领会国家政策和省局要求,共同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早日建设完善其它三个避险硐室,为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创建安全河南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大系统建设汇报材料 第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鑫峰煤业的全体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批评、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下面就我矿“六大系统”的建设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矿井概括:

我矿是由山西省兼并重组办公室下发的2009【79】号文件。批准资源整合后的单独保留矿井,整合后的矿井名称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古交鑫峰煤业有限公司,设计年产能力为90万吨/年。井田面积为2.1966平方公里,资源保有储量为2066万吨,服务年限7.6年,批准开采02#、2#、8#、9#煤层,设计可采储量958.3万吨,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布置4个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进风行人斜井和回风立井。

1、证件办理情况:

我矿于2012年12月26日领取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0050446,有效2年至2014年12月26日,长期采证的手续正在办理中。于2012年5月9日领取了工商营业执照,证号为 ***。土地使用证手续正在办理中,因我矿属基建矿井,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待基建完成后才予以办理。

2、矿井建设情况:

我矿于2013年6月28日由太原市煤管局、古交市煤管局批准复工,正式开始了矿井建设,到目前主斜井已掘进 24.3 m,回风立井掘进21.6m,10kv变电所计划9月份一层封顶,工业广场排洪涵洞已完成48.1m,9月份计划完成50m,其他辅助工程也将陆续开工。

二、“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1、2011年6月,我矿已由陕西安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型号为KJ103N。2011年8月由浙江大华工程有限公司安装了通信联络系统,型号为DH-2000,已通过太原煤炭工业局信息中心验收。瓦斯监控系统还未验收,原因是我矿已处于复工阶段,待复工后才予验收。

2、人员定位系统已签订合同,由于还未形成井下系统,所以没有安装,其他系统还没有签订合同,也未安装,待形成井下系统后一并安装。

三、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管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确保我矿“六大系统”平稳运行,经矿委会研究决定,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待井下系统形成后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完善“六大系统”建设,我们深知目前我矿的条件比较差,一切都刚刚起步,我们所做的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差距,跟兄弟单位还无法相比,尤其离上级部门的要求更是相差甚远,但我们相信在上级和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把一切工作做好,有信心把我矿建成令领导满意的调度信息监控中心。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希望各位领导、专家能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改进和完善各项工作,为我矿早日建成投产打好基础。

汇报完毕!祝大家工作愉快,谢谢大家。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古交鑫峰煤业有限公司调度室

六大系统建设汇报材料 第3篇

1.1“六大系统”的内涵和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重大意义

刚才上面已经说过了, “六大系统”即指紧急避险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我们国家对于安全生产的统一方针一向都是“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就是就是我们建设并且完善“六大系统”的主要目标。这个系统可以很好地让矿井工人们学会最基本的“避灾”和“减灾”的防身术, 也起到了一个让矿井工人逃生、避灾和自救的功能, 可以很好的在发生事故时大大的减少人员伤亡的现象。

1.2“六大系统”之间相互关系

其中紧急避险就是“六大系统”的核心, 它很好地为井下人员提供了紧急避险和安全避险的服务。“六大系统”明确要求可移动式救生舱和避难所必须跟矿井内的通讯联络、人员定位、压风自救、监测监控、供水施救等系统紧密连接, 以便于更好的完成安全避险系统。把这六个系统适当的联系在一起, 巧妙地提高了紧急避险的保护作用。矿井内的三级避险体系是由自救器 (个体防护设备) 、临时避难所或者是永久避难所和可移动式救生舱三个部分组成, 遇灾以后, 受害人员可以使用自救器, 也就是个体防护设备, 马上逃离事故现场, 并且进入附近的临时避难所或者是可移动式救生舱, 这里面为避灾人员贮备的有足够的氧气和食品, 并且在采矿区周围还有井下停车场设立的有永久避难所, 同样储备的有足够的氧气和食物, 为避险人员提供更大的避险空间。

2 煤矿建设“六大系统”适用方法

2.1 传统的三个紧急救援设施

传统的三个紧急救援设施是通讯联络、供水施救和压风自救, 这也是井下不可或缺的三大系统, 自然而然他们就同样是最简单最容易设置的系统, 矿井初期就可以设置, 仅仅就是正常的供水、通讯和压风而已, 然后根据设置需求, 还有提前设计的阀门跟接口上增设对应系统, 选最好的材质, 例如供水, 就要使用最优秀的不会腐蚀生锈的钢管, 这三个系统是随着施工开始和施工完毕的整个必需品, 要在一定期间下存放。

2.2 监测监控系统建设

Co温度和瓦斯是监测监控的重点, 对他们要分别进行瓦斯电闭锁和Co的监控, 但是我们的监测监控系统主机是在地平面上, 只有分站还有探头是随着工作移动的, 根本就不占用施工面积, 且现在的技术含量也是比较高的, 基本来说是可以跟三个紧急系统同时安装的, 但是像格瓦斯和Co都是距离煤层很近的, 所以相对来说危险性就比较高, 按照这样的情况如果过早的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还有监控的话是会造成很大损失的。站在科学的立场来讲, 可以到有需要的时候在对他们进行安装。还有就是在实践过程当中, 如果是井筒或者是井下停车场还有老的采矿区位置, 应该提前安装到位, 不过如果实践过程当中不会牵连到这些地方就不用大费周章, 仅仅做好准备阶段就可以。

2.3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前面就已经很多次的提到过紧急避险系统, 但是究竟应该怎样建设跟规划呢?这就需要把三个基本系统, 也就是通讯联络、供水施救和压风自救合并起来, 在一定的时间段以内设立具有供应食品和药物、检测有害气体等功能的紧急避难所。更进一步地说, 这个系统可以划分为2个级别:第一个级别指的就是压风自救系统还有自救器;第二个级别指的就是永久性的避难所。一般情况下我们所指的就是刚才说的第二个级别, 截止现在为止我们设立的只有永久避难所和可移动式救生舱, 一种是工程上的避难所还有一种是水灾避难所, 他们还是有一点区别的, 比如说在瓦斯爆炸的时候或者是出现紧急灾害的时候就用到了工程避难所, 再比如说在发生水灾的时候, 就用到了水灾避难所, 它有极强的防水性。所以大家已经可以了解到, 紧急避难系统不能使用于井筒或者是纯岩岗, 他们之间并没有联系。所以在井筒或者是其他有高水位威胁的地方就要及时安装其他避难设施。这样来说, 紧急避难系统还是需要一次性全面安装, 不仅仅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也为以后矿井投产做了很大的贡献。

2.4 人员定位系统建设

矿井开始使用人员定位系统是这几年才有的, 因为这几年电子产品方面的技术在逐渐发展, 相继还研究出来了矿工考勤功能, 这个系统有效地大致定位到了受灾人员还有被困人员的位置, 方便了我们对受灾人员进行急救措施, 减少伤亡数量。本系统有两大特点:第一是接受信息范围有限, 只能一对一的安装;第二点是价格太高, 使用时间有太短。这个系统主要适用于施工范围广、并且系统复杂的地区, 还有一些突发情况, 比如说瓦斯爆炸、突出, 还有煤尘爆炸, 还有高位突水、大面积冒顶、冲击地压等大灾害, 由于价格较高等原因, 在那些危险性不是太高的矿井地区就不必安装这个系统, 只有在后期工程面临重大威胁前装设即可, 人员定位系统也是“六大系统”里面最复杂, 最高科技的一个系统, 后续支出也最厉害。

3 结语

掌握好什么时候安装避难系统是最关键的, 所以应该及时检查出施工时存在的问题。

安装这些高科技的新产品是需要投入极大的资金的, 虽然在这个领域上我们已经达成共识, 但是在执行建设安装的过程当中还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 不能影响“六大系统”的实施性和积极性。

“六大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最高境界就是用最小的投资做最大的使用, 这就需要我们的工程建设单位还有施工单位共同合作、规划, 争取做到一次性投入永久性的使用, 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

参考文献

[1]杨大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研究[J].中国煤炭, 2011, 37 (11) :79-82.

[2]孙继平.矿井安全监控技术与系统[J].煤炭科学技术, 2010, 38 (10) :1-4.

六大系统建设汇报材料 第4篇

汇报材料

根据集团公司安监局《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检查的通知>的通知》(安监局字〔2012〕12号)精神及李斌矿长早班前会议具体安排,由安全处牵头,相关系统分管领导组织,各有关科室参加,按照规范标准对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检,自检情况如下:

一、人员定位系统

项目责任人:张英杰

人员定位系统自2009年8月开始安装,同年11月份完成安装。现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共安装工控机2台,10KVA8小时UPS(计蓄电池60块),以太环网交换机1台,LED显示屏(2*1m)2块,LED控制机1台,发放人员定位卡3204个,敷设矿用阻燃通信电缆23公里,井下布线4830多条,安装矿用防爆交换机6台,电源供电点43台,读卡器93台、127V电源线井下敷设800m,接线盒80个等。

我矿原有的人员定位系统由于故障率较高,系统未能达到检查标准。经集团公司批准,我矿已经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重新招标安装。

要求能够全程监控和记录每个下井人员的详细分布情况,能在紧急状态下,向井下每个工人定位卡发出紧急撤离信号;工人在井下发现危情时,也可就地向地面发出报警、紧急求救信息,在管理和安全

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八月底按计划扩容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人员管理分站28台、矿用读卡器146台、发放识别卡3300张、数据通讯接口1台、通讯线路避雷器2台、电源避雷器1台、移动读卡器2台、铁三通20个,工控机、显示器各2台等。

二、通信联络系统

项目责任人:张英杰

有线通信系统:

在生产过程中,我矿深刻认识到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对矿井生产的重要性,是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援的重要工具。

我矿调度总机采用昆明塔迪兰电信公司的coraiipx 800型和coraiipx 3000型两台设备,分别安装于跑蹄辅助工业园区及辛置矿办公楼。光环网机柜2台,共有备用电源2组,在供电线路停电后,可连续供电10小时以上。每台设备能够容纳248门电话,现两台总机共使用176条线路,其中井下使用130部,经上海华荣的KTA10型耦合器,通过线缆传至井下。现在整个系统可完全实现调度通信功能。

自通信系统投入使用的后,使得日常的调度通信和安全生产隐患、事故情况能够及时汇报,在有事故发生时调度台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及时将解决方案通知井下工作人员。

广播通信系统:

在原有有线通信系统的基础上,我矿现已建设一套矿井应急广播通信指挥系统,该系统能够双向呼叫、双向对讲,具备防水、防火、抗砸、不怕断电等特质,实现日常辅助生产调度,和在矿难发生时,井下能够多点报警,调度能够快捷地指导人员撤离,矿难发生后,能够在两个小时内保持地面与井下的通话联络,最大限度地减少矿难发生时的人员损失。

本次建设实现了应急广播通信指挥系统的井下有人区域全覆盖,主要包括所有变电所、所有工作面、车场、水泵房、巷道等。实现地面调度机通过协议转换器或电话中继器与原程控交换机相连,实现原有电话系统远程广播指挥。

辛置矿是集团公司所属各矿施工难度最大的一个矿井:矿井服务年限长,造成矿井巷道点多、线长、面广;井下语音扩播系统自2012年6月12日安装以来,现已试运行。安装扩播分站12台、扩播电源19台、扩播电话81个、通讯线23350米、光缆6100米、电源线500米、自制电源架27个、打眼408个、用尼龙扎11500余根。现所有扩播电话之间已经实现了双向通讯。

三、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

项目负责人:段玉马

1、建设情况

经集团公司核定,我矿六大避险系统项目中,压风自救及供水施救末端装置共各需103套,管路已全部安装完成并具备安装末端装置的条件,目前末端装置已全部到矿,正在组织安装。

2、采取措施

根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安监总煤装〔2011〕33号)的要求,严格按照标准对压风自救、供水施救末端装置进行安装,10月底完成。

四、监测监控系统

项目责任人:樊新亭

1、机构设置

辛置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专业管理机构,由矿总工程师全面负责,通风科负责技术管理。通风科做为监测监控系统的业务管理科室,设有专职的监控技术员,负责对监测监控系统的业务指导和各项工作的监督落实。科室监测监控系统图采用计算机成图,确保图纸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及时性;通风队配有专业管理队伍,配备副队长和技术员各1人,现有职工30人,能够满足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与动态检修任务的要求。并有配套的中心室、维修室、库房。

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运行情况

1)2008年底辛置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升级为KJ-340监测监控系统,KJ-340监测监控系统由光环网与地面服务器联网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处理并上传,目前系统运行正常,传输数据可靠,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

2)监控机房的设备均按要求进行配置,机房采用防静电地板,声光报警装置、通讯设施及防火器材齐全,整个监测系统和机房均具有防雷接地装置,并且齐全可靠。井下现安装MCTP综合以太网综合接入机柜9台,监控分站29台、甲烷传感器62个、开停传感器56个、负压传感器3个、风门传感器13个、断电器42个、CO传感器15个,所有传感器设置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系统能够实现瓦斯超限自动报警、自动断电;分站与甲烷传感器、断电器、开停传感器能够实现风电及瓦斯电闭锁、故障闭锁功能、断电器反馈检测,所有测点测值、断电/复电状态、故障情况等均可以自动记录。系统可列表显示各传感器的监测值和故障情况;并有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显示,可打印各种监测报表,机房采用防静电地板,声光报警装置、通讯设施及防火器材齐全,整个监测系统和机房均具有防雷接地装置,并且齐全可靠。

3)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及台帐,其中包括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图、网络拓朴图、安全监测工岗位责任制、值班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网络运行管理制度、监控异常情况上报制度、安全监控设备台帐、安全监控设备故障记录、安全监控设备检修记录、巡检记录、传感器调校记录、“三闭锁”功能测试记录、运行日志、异常情况及处理记录、安全监控日报、瓦斯人工监测与甲烷传感器对照记录、报警断电记录、安全监控设备使用月报等,同时制定了我矿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在发生瓦斯事故时的应急程序及采取措施。

4)存在问题

五、紧急避险系统

项目责任人:刘修文

1、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情况:

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移动救生舱选址,我矿初步设计已拿出,后续工作未开展。

2、需要集团公司解决的问题:

紧急避险系统没有煤炭行业资质机构设计,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各项工作无法开展。根据紧急避险系统应在2013年6月前全部完工的要求,需由集团公司联系煤炭行业资质机构对我矿紧急避险系统尽快进行设计拿出整体方案,并指导开展后续工作。

辛置煤矿安全处

六大系统汇报材料 第5篇

???矿矿“六大系统”中,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已经完善,人员定位系统近期正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压风自救系统正处于井下压风管路布设阶段,紧急避险系统计划6月底全部完成,各系统基本情况如下:

1、安全监控系统

???矿矿现使用安全监控系统为KJ-90型,该套系统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生产,于2010年2月安装完成,现该系统装备符合《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使用维护符合《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该套系统全部安装了红外红瓦斯传感器,所有配套的传感器全部由煤科总院重庆研究院生产并进行了联检。现监控系统配套井下10个分站,安装95个传感器,包括红外瓦斯传感器、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门状态传感器、馈电状态传感器、设备开停传感器、风筒状态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瓦斯抽放参数传感器以及粉尘浓度传感器等。所有传感器都按要求定期进行标校和试验,保证了监控系统的准确可靠。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我矿于2011年更换了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该套系统由重庆煤科员研究开发,KJ251A煤矿人员管理系统,能够24小时对煤矿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定位,随时清楚掌握每个人员在矿井下的位置和活动轨迹。一旦事故发生,可以立即从监控计算机上查询事故现场人员的位置分布情况、被困人员数量、遇险人员撤退路线等信息。利用系统的日常考勤管理功能,可对全矿入井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同时可以实现双向呼救功能,地面中心站可以发送“撤离”和“回电话”命令,而工人在井下也可以向地面中心站发送“求救”信号,使井下和地面信息流通顺畅。

同时增加井口唯一性检测,可对入井人员身份进行精确识别,保证井下人数核查的准确性。

3、供水施救系统

我矿现井下供水管路比较完善,井下供水由地面一座600立方米的净水池和矿水源井的300立方米的静压水池供水,主管路直径127mm,工作面管路直径50mm,每隔50米安装一个三通,该套系统由矿抽放队进行日常维护管理,保证了所有巷道和采掘工作面均能按要求设置水管和三通。

4、通信联络系统

???矿矿现装备的调度通讯系统是2011年6月底进行了升级改造后完成,可实现监听、呼叫程控转接等功能,主机最大容量60门。井下通讯目前入井的主通讯电缆为50对线路。井下主通讯线路到井下1310车场后,分东、西两路各支出20对线路进入各使用地点,保证了主要工作场所全部安装电话。

5、压风自救系统

???矿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等有关规定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以安监总煤行【2007】167号文《关于所有煤矿必须立即安装和完善井下“三条线”的有关事项紧急通知》的指导精神,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压风自救系统总体施工分为2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委托外委施工队建设地面压风机房,安装设备,???矿矿压风自救系统地面压风站采用三台型号为SA250螺杆空压机,排气量为46.3m³/min。到两台容积为6m³储气罐,作为气体储压,经两台干燥机,对气体干燥后入井。正常使用为两台空压机运转,一台备用,干燥机一用一备。第二阶段,由???矿矿进行巷道施工和井下压风管路的布设。???矿矿压风自救系统主管采用φ194管路1800米,每根长9米,重350公斤。从压风站地敷设到井口,利用反井钻机打立眼到主井巷,延伸到1260水平面到渣口,安装阀门后东西展开,东面经1260东大巷到“猴车”巷,延伸到1155水平面,西面进1260西运输大巷1260绞车房,打立眼到1155水平面。1155东西水平面各安装阀门。1155到1000采用φ133管路,每根9米,重 150公斤。东部管路500米,西部管路1300米,每一工作面分层留一阀门接口。进工作面采用φ108管路,每根长9米。东西各用360米。现我矿正进行第二阶段的工作。

???矿矿井下压风管路采取了日常巡查、维护和维修等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在建设中采取分阶段分采区施工。2012年6月已完成了全矿井下运输大巷和避灾线路支管路铺设,并根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每隔200米安装了压风自救系统供气阀门。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管理办法如下:

1、成立了压风自救系统组织机构,人员配备有操作人员和维修维护人员。

2、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健全

3、有主要设备安全标志认证和检测检验报告。

4、各项记录、图表资料齐全。

5、绘制了压风自救系统图。

6、紧急避险系统

按照要求在2012年6月底前所有中央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矿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的要求,???矿矿积极贯彻落实,根据方案要求,计划6月底全部完工,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永久避难硐室设置方案

井田划分为三个水平,一水平标高为+1155m;二水平标高为+1000m,三水平标高为+920m。目前矿井生产水平为+1155m,掘进准备+1000m水平。本次设计主要针对+1155m、+1000m水平设置永久避难硐室。根据矿井开拓部署及生产人员集中分布区情况,分别在+1155m、+1000m水平东翼采区车场及+1155m、+1000m西翼采区车场附近布置永久避难硐室。后期随矿井延伸及开拓、开采的实际情况,可增加永久避难硐室数量。东翼采区永久避难硐室位于+1155m联络巷附近,一侧与+1155m联络巷相连,另一侧与1155瓦斯排空巷贯通,便于+1000m以上工作面回采时,人员逃生,同时可兼顾到+1000m水平以下部分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人员逃生),西翼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根据矿井开拓布置情况,永久避难硐室位于+1155m联络巷与+1155m回风联络巷之间,一侧与+1155m联络巷相连,另一侧与+1155m回风联络巷贯通

(二)、永久避难硐室设计

①硐室两端各设向外开启的隔离门,压气喷淋装置,并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电话。

②硐室内有可供人饮用水的供水管路和必要的食物储备。③硐室宽度4m,高2.8m,长度40m,半圆拱断面,每人使用面积不低于1.00m2,可同时避灾的人数100人。硐室支护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将顶底密封,支护方式采用双层钢筋砼砌碹方式,砌碹厚度350mm。

④硐室内设有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m/min。采用压缩空气供风,设有减压和过滤装置并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管嘴。

⑤硐室内配备自务氧供氧设施和空气过滤设施。⑥硐室根据避灾的人数(100人),配备隔离式自救器。⑦硐室在使用时采用压缩空气正压通风。

⑧硐室设置有各种气体检测仪,配备情况详见监测监控章节。⑨食品及饮用水,配备数量满足《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设计要求。

⑩《暂行规定》要求的其它设备、设施。

二、班组建设汇报材料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开展班组建设工作的精神,???矿矿成立了以矿长、书记为组长,矿副总以上领导为组员,建立了班组建设组织机构,并制定了《???矿矿班组管理考核办法》、《班组建设制度汇编》等管理标准,建立和完善了班组管理制度,并设立班组建设办公室。???矿矿各科室、区队基层单位是班组建设与管理的主体,各区队、科室实行 “一把手”亲自抓的班组管理体制,明确了班组建设工作目标,逐步做到了班组建设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使矿井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落实,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矿矿综采、综掘、开拓、通风、机电、抽放、选煤7个队共设置63个班组,每组各设1位班组长、一位安全员,各区队、科室管理机构对本单位的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了班组管理机构及机制。

2012年,???矿矿充分调动和激发职工自觉参与安全生产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高标准地完成安全生产任务,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矿矿“安康杯”班组建设安全会议将在近期召开,会议上将建设出一大批“红旗班组、安全明星班组长、安全明星员工”,使 “安康杯”班组安全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安康杯”竞赛、安全月活动日、班前会、技能比武等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提高了班组安全文化的实效性。

2、???矿矿为在6月份组织了为期1周的班组长、安全员的学习,极大的加强了各班组管理人员业务技能的学习,倡导工作创新,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处理事故的能力,使各区队、科室班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

3、???矿矿各级班组管理机构充分利用动员会、研讨会,班前班后会、政治学习日等形式和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宣传栏、黑板报等舆论工具,做集团公司区队班组建设会议精神的宣传工作,并把区队班组建设创建活动贯穿于日常生产、工作和生活之中。

4、???矿矿各科室单位认真落实了《???矿矿班组安全建设安全考核办法》,认真做好班前安全检查,主动进行班前隐患预想,及时发现和查明各种不安全因素与安全隐患,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整改,确保了安全生产。

5、???矿各单位科室健全完善了班组长、安全员选拔培养机制,严格从学历、组织协调能力、责任心和积极性、职工群众的认可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民主推选、竞争上岗等方式,使那些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过硬、作风扎实、敢抓善管的同志选拔成为班组长、安全员岗位上来。并充分发挥了区队班组长、安全员的作用,并通过评选“安全明星班组长”、推荐劳动模范等形式,增强了广大区队班组长、安全员的事业心和荣誉感。从而使班组建设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6、结合班组安全管理考评达标情况,每季度有单位推荐,经班组安全建设领导小组根据月度班组达标情况,综合评选出红旗班组5个,给予500元/人奖励;每季度从红旗班组中评出2-3名安全明星班组长,给予1500元/人奖励,并作为推荐矿业公司劳动模范评比候选人。获得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班组长,矿将作为后备管理干部培养;每季度由本单位推荐,经班组安全建设领导小组综合评选出安全明星员工15名,给予1000元/人奖励。

7、???矿矿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促使班组员工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操作技术,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积极开展班组安全技术革新,鼓励员工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小发明、“小改小革”等安全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学技术、专业务、争先进、保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灭尘汇报材料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矿井综合防尘的规定,为消除粉尘危害,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矿矿成立了防尘组织机构,以保障???矿矿安全灭尘工作顺利进行,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我矿2006年底建成了地面污水处理系统,对井下排上地面的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井下排上地面的污水首先进入地面250 m3污水池,污水经净化系统处理后排入两个200 m3的清水池。清水池的清水经灭尘管路引入井下防灭尘管路系统,对井下各产尘点进行灭尘。

井下主要运输巷、平巷、上山与下山、采区运输巷灭尘管路均采用直径为108mm的内外涂层钢管铺设;并每隔50米设置阀门,每隔100米设置“三通”;采煤工作面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等地点灭尘管路均采用直径为50mm的高压胶管铺设,并每隔50~60米安设阀门,每隔100~120米设置“三通”;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转载点均设置喷雾洒水装置,灭尘管路健全;根据我矿实际情况,规定付井及其车场、暗付井等每季度至少清洗一次,1310大巷、1260大巷、1155大巷等主要进回风巷每月冲洗一次,采、掘工作面每班进行冲洗一次。其它巷道每天清洗一次。

在主要进、回风大巷安装了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和掘进工作面每隔100米安装一道净化水幕。水幕不仅能够封闭全断面,而且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净化水幕和各种喷雾装置,都能够达到水量小、雾化效果好、覆盖面积大的要求,且自动化程度达80%以上。

井下各主要运输巷、采区运输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道、掘进巷道及主要回风巷均设置2道隔爆水棚,主要隔爆水棚不低于400L/m;辅助隔爆水棚不低于200L/m;主要水棚的棚区的长度不小于30m,辅助水棚的棚区的长度不小于20m。

经过矿和队内对灭尘工的培训,现灭尘工熟悉现用防尘设备、设施和其他有关的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并能熟练的操作,也熟悉矿井防尘系统,掌握矿井防尘设计的各主干分支系统水压流量的实际分布情况及各防尘设施使用管理状况,并派专人每天对灭尘系统进行巡检,如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确保达到应有的降尘效果。

六大系统汇报材料 第6篇

一、项目概况

高岭煤矿于2009年元月开工建设,矿井位于新密市平陌镇,工业广场北距新密市15km,井田面积14.94km,矿井主采二1煤层和七2煤层。井田地质储量3397万吨,可采储量1182万吨;其中二1煤地质储量2702万吨,可采储量793万吨;七2煤地质储量695万吨,可采储量388万吨。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属不易自燃煤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正常涌水量为405.13m/h,最大涌水量为 607.69m/h。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综合服务年限20.2年。

矿井采用主、副立井、立风井开拓方式,主井深605米,直径5米,装备一对4T箕斗提升。副井深630米(其中井窝25米),直径6米,装备一对1.0T双车非标罐笼。风井深163米,直径4米。矿井建设设计总井巷工程量8500米,工业建(构)筑总体积19949m,行政建筑面积3679m,计划于2011年10月试运行,项目概算调整后总投资为51580万元。

矿井由中南煤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委托河南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对项目进行监理。矿建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由河南郑煤矿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土建工程由郑煤集团锦源工程公司承担。

332

二、项目建设程序办理情况

1、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河南省中南煤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2007年5月30日经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审查批复,批准文号为豫煤规【2007】395号。

2、项目核准申请书,由河南省中南煤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核准部门为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文号为豫发改能源【2008】1183号。

3、土地预审文件,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于2007年5月11日审查批复,批复文号为【2007】255号。

4、矿井初步设计方案,由河南省中南煤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2009年 1月 8日经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有关专家评审通过,批文为豫煤规【2009】11号。

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报告,由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2007年 6月 4日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备案。

6、水土保持方案报告,2007年6月20日由河南省水利厅审查批复,批准文号为豫水行许字【2007】11号。

7、安全预评价报告,由郑州新世纪设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2007年4月21日由河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评审备案,文号为豫安预评安科字【2007】第016号。

8、矿区范围划定,2008年11月13日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复,批准文号为豫国土资矿划字【2008】110号。

9、安全专篇,由河南省中南煤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2009年4月27日由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审查通过,批文为豫煤安监【2009】107号。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由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由河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进行评价,2008年5月30日由河南省环境保护局审批通过,批准文号为豫环审【2008】122号。

11、采矿许可证,于2009年4月23日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有效期限为2009年4月至2029年4月

三、基本建设情况

①主副井、风井三期工程正在施工,永久变电所,永久泵房安装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

②提升运输系统:2010年6月21日副井永久装备结束,矿成立的机运队已经进行接管。主井正在进行永久装备,井上下运输系统形成,并实现了电瓶车运输。

③供电系统:35KV线路于2010年1月份安装架设完成,2011年1月28日实现供电,形成了永久双回路供电。

④排水系统:矿井永久排水系统已经形成,采用MD300-94×8多级离心泵5台(两备两用一检修),铺设二趟管路,其中一趟Ф325mm,一趟Ф245mm,最大排水能力为794m/h。

⑤通风系统:采用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的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目前风井地面工程正在浇筑风道,风井变电所机电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成,正在做对接前的准备工作,预计4月上旬主要通风机运行。

⑥土建工程:已完成工程有办公楼、职工宿舍楼、澡堂、灯房、食堂、进场公路、场区道路工程及边坡治理、副井绞车房、变电所、锅炉房、压风机房等工程;地面生产系统完成总工程量的90%。

四、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建设进度情况 ㈠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2月17日,中煤电气有限公司对我矿进行调研,对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进行了初步方案确定。2月23日向集团公司呈报了《高岭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方案》,计划在副井井底车场和-23中部车场各构筑一个“避难硐室”,并规划了建设工期。3月23日,我矿进一步完善并上报了《高岭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方案》,并根据集团公司规划呈报了《关于呈报高岭煤矿固定式救生舱设备议标的请示》,集团公司对高岭煤矿呈报的2个文件2011年3月31日已经批复《关于集团公司直管矿井紧急避险系统方案设计和避难硐室施工设计的批复》(郑煤集团通【2011】25号)。紧急避难硐室规划如下: 1、2011年4-5月,完成避难硐室井巷工程和有关设备及设施的安装准备。2、2011年6月,完成避难硐室安装工程,进行各种功能测试和联合试运转。

㈡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采用KJ70N-F型,2010年12月6日开始安装,2011年

元月18日安装完成,共敷设电缆8500m,安装瓦斯传感器11台,CO传感器1台,温度传感器1台,馈电传感器2台,风速传感器2台。目前,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正常,正在准备实现与集团公司对接。

㈢人员定位系统

采用KJ128A型,12月6日开始安装人员定位服务器。2011元月18日安装完成,共敷设电缆4500m,安装传输分站4台,读卡分站11台,发放人员定位识别卡385个。目前,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正常,实现全矿所有人员定位管理。

㈣压风自救系统

采用AED250A/0.80Mpa型空压机,排气量42.8m/min,排气压力0.80Mpa。共铺设管路4000m,其中6吋主管路1000m,3吋支管路3000m,全部按标准安设三通阀门;2010年10月16日,地面2台空压机(一备一用)安装完成,经检测合格,投入运行。目前设备运行正常,风量充足。

㈤供水施救系统

根据设计,高岭煤矿供水施救所用的消防水池,容量为500m。地面消防与生活、生产、洒水、除尘用水采用同一管网,井下消防用水靠静压通过一趟无缝钢管将消防水池内的水从副井井筒引入井下。共铺设供水管路4100m,其中主管路(4吋)1100m,支管路(2吋)3000m,安设三通阀门71个,水量充足,能够满足人员饮用需要。3

㈥通信联络系统

采用KTJ113型通信程控调度机,12月10日开始安装,2011年元月18日安装完成。共敷设通讯电缆4800m,安装电话35部,其中地面安装22部,井下安装13部,可直接与调度指挥中心联通。目前,通信联络系统运行正常。

总之,在集团公司各级处室和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高岭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进展顺利。在剩余的一项“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中,我们将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目标规划,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确保高岭煤矿投产前,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全部完成。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建设进度情况汇报

六大系统建设汇报材料 第7篇

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大红山铜矿是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铜原料基地之一,是玉溪矿业有限公司的主力矿山,属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大红山铜矿矿山日采选原矿15 000t,年产精矿含铜2万t以上,铁精矿60万t。大红山铜矿现有掘、采、供、提升运输、供配电、供排水、供风、通风、选矿、充填、尾矿处理和防灭火等主要生产系统。根据矿体赋存及开采技术条件,采矿方法为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一期主要采用有底柱空场法,双侧漏斗受矿,电耙出矿,有轨运输。二期主要采用小分段空场法,无轨出矿,有轨运输。选矿工艺流程为先浮选铜,后磁选铁。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为了实现安全生产,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要求所有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必须建设完善的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简称六大系统[1,2,3,4,5],随着国家和矿山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在稳步有序进行,大红山铜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矿山数字化的基础上进行六大系统的建设,并投入使用。

2 主要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

2006年,大红山铜矿就开始着手进行数字矿山建设,2013年数字矿山建设已经完成了前期研究和部分应用试验研究工作。随着国家建设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政策的出台,迫切需要将矿山数字化与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进行集成融合,建成满足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要求的数字矿山[6,7]。大红山铜矿的安全避险系统是在上述系统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和规范,进行相应的改造,使其满足安全避险系统的要求。大红山铜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包括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紧急避险系统。

2.1 监测监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包换视频监控子系统、有毒有害气体及通风系统监测子系统和地压监测子系统3个部分。

2.1.1 视频监控子系统

大红山铜矿建立了坑口和主要井巷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点覆盖了部分重要区域。系统采用视频服务器+光纤+摄像机+视频线的架构方式。所有视频信号全部接入矿部生产集控指挥中心。坑口和放矿点视频监控系统布置情况如下。

(1)坑口视频监控系统布置。

在西部750坑口、人车辅助斜井、西部690坑口、东部750出入坑口、东措井、米底莫690坑口等地点设置视频监控点,并通过现有的光纤,将图像全部传到总调度室,具体布置结构见图1。

(2)主要井巷视频监控系统布置。

对主要井巷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监控点布置在西部副斜井、600废石井、535箕斗井、550辅助井、东部箕斗井的各个甩车道,装卸矿点位置设置了视频监控点,并通过数据线接入视频服务器,最后通过光纤,将图像全部传到总调度室。

2.1.2 有毒有害气体及通风系统监测监控子系统

六大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监控采用具备WIFI无线数据在线传输功能的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DMHG-135-K)为主要监测工具,主要是检测CO浓度和氧气含量。

按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的要求,在全面分析了大红山铜矿通风系统监测监控需要的基础上,确定了通风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建设的功能要求。

(1)在矿山的主、辅扇位置,主要监测风速、风压、一氧化碳、温度等风机指标参数,监控风机的开停。

(2)在采场进风口,主要监测进风巷道的一氧化碳和温度,控制进入采场的新鲜风流质量。

按照有毒有害气体及通风系统监测布置原则及要求,对大红山铜矿主要生产中段385、435、485等进行了有毒有害气体及通风系统监测点布置。同时对整个通风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总回风系统部分进行了监测点布置。

2.1.3 地压监测子系统设计

大红山铜矿开采范围大,服务年限较长,开采中突出的问题是矿床埋深大,岩体坚硬,应力高,变形大,有岩爆倾向,开展基础岩石力学问题研究和建设井下地压在线监测系统,对优化采矿方案、提高开采过程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井下地压在线监测采用微震监测系统进行。微震监测系统传感器一般布设在监测区外围相对稳定或没有工程活动的地带,属于一种非破坏式系统,即不会因岩体破坏而导致系统损坏和失效。

井下地压在线监测系统布置16个测点,安装16个微震传感器,微震监测系统由现场监测层、通讯层和上位管理层构成,构建在井下综合通讯平台上,该系统的通讯传输环节与其他数字矿山和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高度集成与共享。其总体架构方案见图2。

2.2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

人员定位主要通过给井下人员配备无线信标(定位卡),无线信标(定位卡)每间隔一段时间(125ms~32s可调)会向附近的WIFI基站发出定位信号,基站收到信号后,会实时传输到矿山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指挥中心的电子显示屏上,可以实时显示井下人员的位置。

人员定位系统实现方式为WIFI基站采集井下携卡人员数据并传输至服务器,再通过管控平台展示。目前已实现井下人员区域定位、人员动画轨迹展示、历史轨迹回放等功能。

2.3 通信联络系统

大红山铜矿现有有线通讯系统分为内部通讯和外部通讯两个系统。

(1)外部通讯。参与地方集资办通讯,由新平县邮电局负责,光缆程控,可控2 000门,使用效果优良,由地方电信部门维修。

(2)内部通讯。井下通讯系统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井筒通讯电缆线路一般分设两条通讯电缆,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条通讯电缆发生故障,另一条通讯电缆的容量应能担负整个井下通讯终端的通讯能力,井下通讯终端设备,应具备防水、防腐、防尘的功能[6,7]。

根据上述要求,大红山铜矿现有750门程控内部电话,正使用的有729门,预留21门。其中井下:一~五工区、充填、运转、动力、通风工区和选厂共104部,西矿段19部;地表:办公电话和各工区共489部;医院和各协作经济实体117部,需安装另一条通讯线路,以满足安全避险的需要。

新增通信线路从大红山铜矿机房布放一条400对主干电缆至西部750坑口,并安装一台1 800对电缆交接箱。通信线路布放方案由机房到西部750。

矿井无线通信联络系统,要求下井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自备矿用WIFI手机或安装有WIFI语音通讯程序的智能手机,同时在综合通讯平台上接入IP语音网关(路由器)、SVP SERVER等硬件设备。专用的WIFI手机或安装有WIFI语音通讯程序的智能手机,支持对讲、群呼、一键求助、强插、强拆功能,同时因手机采用WIFI方式,可以根据所在的地点,确定其在井下的位置,辅助队组或人员的定位功能。

2.4 压风自救系统

2.4.1 大红山铜矿压风系统

大红山铜矿目前采用地表集中供风,井下局部地点采用移动式空压机补充,设有地表集中供风站一个,标高为835m,距西部750无轨斜坡道坑口斜距270m,安装有D-100/8e-100m3活塞往复式空压机3台,TS32S-600H-85m3寿力螺杆式空压机6台,系统总供风能力为870m3/min。空压站配200S-65冷却水泵4台,自冷式冷却塔和ZGR-Ⅷ型软化水处理设备1台。

主压风管网分为两路管道进入井下,一路为DN425无缝钢管,经尾砂充填进风斜井供到535、485、435中段,该风管主要供二期生产使用。另一路为DN273无缝钢管,经副斜井供至一期各中段甩车道,与各中段风管连接,为一期生产服务。各中段管线多采用DN159无缝钢管与主管线连接。各水平多采用DN108无缝钢管与中段管线连接。

大红山铜矿一、二期总需压风量为780m3/min,富余供风能力为90m3/min。从设备的运行及完好情况来看,现有压风系统设施能够满足井下安全生产的需要。

2.4.2 压风自救系统

按照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要求,结合大红山铜矿开拓系统工程及目前的压风管网覆盖状况,对压风自救点进行了布置,共需布置230个压风自救点。

压风自救系统是在已有的供风系统上添加三通、阀门及压风自救器设备,并在主压风管道上安装油水分离器。地表高压风通过主压风管网输送至井下,在井下各中段、水平和盘区按规范要求安装三通及减压阀门,并将压风管道接入紧急避灾硐室内。在硐室内安装压风自救器,压风管道与压风自救器连接处加装阀门,经压风自救器减压、消音、过滤、油水分离、净化处理后输送给避灾人员呼吸。在井下发生灾变时,遇险人员可以迅速进入避灾硐室内,戴上口鼻罩呼吸压风自救器出来后的空气进行自救。

压风自救器的系统功能包括:快速扩展,能根据作业人员快速、灵活增加呼吸端口;复合消音装置;四层滤芯;稳定的调压装置、均速输送舒适、安全、卫生的空气;具有稳定调节压力、手动流量调节、油水分离等多种功能。

2.5 供水施救系统

2.5.1 供水系统

大红山铜矿一、二期生产用水富余2 000m3/d以上,生活用水富余300~400m3/d。大红山铜矿供水管网由2#泵站3 000m3水池,通过DN350管道由副斜井进入,供井下生产用水。各中段管线均采用DN108无缝钢管与主管线连接,各水平管线均采用DN54无缝钢管与中段管线连接,各盘区管线均采用DN25无缝钢管与水平管线连接。

2.5.2 供水施救系统

按照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要求,采掘工作面、主要运输巷、主要行人巷道和避灾硐室及避灾路线巷道等地点均需布置三通及阀门。

供水施救点与压风自救点布置在一起,供水施救系统是在大红山铜矿已有的供水系统上添加净水设备来实现。大红山铜矿每班最多下井作业人数为727人,自救期间最大需水量为90.9L/h,大红山铜矿在地表建有167m3/h饮用水处理系统,远远大于灾变时所需的最大水量,能满足灾变时井下救援所需的水量。

2.6 紧急避险系统

由于大红山铜矿各中段盘区距无轨斜坡道的距离较长,所以选用防护时间为45min的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所有盘区每班从事井下作业人员总数最多为727人,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要求》,按入井总人数的10%配备备用自救器。

2.6.1 固定式避灾硐室设计

大红山铜矿各个中段的生产盘区距无轨斜坡道的安全出口实际距离没有超过2 000m。但385中段距地表最低安全出口750无轨斜坡道垂直距离达到365m,超过了300m。因此,应至少在最低生产中段设置紧急避险设施。在满足安全规程相关要求的前提下,为了节约投资成本,选择固定式避灾硐室作为紧急避险设施。

避灾硐室位置需要考虑尽量靠近所在生产中段人员较集中的地方;避灾硐室应设置在围岩稳固、支护良好的巷道中。

避灾硐室是为避灾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具有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毒有害气体处理、通讯、照明等基本功能。因此,避灾硐室在建设时主要考虑到本身的安全性、密闭性和自给功能。

2.6.2 人员撤离及疏散避灾路线设计

紧急避险设施外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牌,标识牌中应明确标注避灾硐室的位置和规格。在井下通往紧急避险设施的入口处,应设有“紧急避险设施”的反光显示标志。

大红山铜矿已按照相关的要求设计了火灾、水灾避灾路线,按照《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的规定制作了清晰、醒目的避灾路线标识牌,并按相关规定在避灾路线上安装,对于已有标识牌的巷道,显示不清楚的标识牌进行更换。

3 结语

大红山铜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成投入使用近2年,为矿山的安全可持续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该系统的实施强化了矿山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了矿山安全水平,从源头上控制安全风险,是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途径。“六大系统”的建成,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为早日实现矿山本质安全提供了保障,为大红山铜矿实现绿色、持续、发展起到保障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谭细军.非煤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J].现代矿业,2012,(8):132-134.

[2]刘同有.国际采矿技术发展的趋势[J].中国矿山工程,2005,34(1).35-40.

[3]徐立华,王荣祥.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和发展[J].矿业装备,2014,(2):30-35.

[4]陈辉.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在北方铜业铜矿峪矿的应用[J].有色设备,2014,(5):28-31.

[5]李镇,谢贤平,武海滨,等.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分析[J].价值工程,2013,(34):290-293.

[6]王爱民.人员定位系统在铁厂沟煤矿的建设和实施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5,(12):112-113,118.

上一篇:乡村春色的作文下一篇:小学校园安全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