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2024-07-13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精选16篇)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第1篇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1.本课教学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意在培养学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通过动手操作,欣赏感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成长在集体中的幸福,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责任感。

3.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4.适当使用多媒体,设置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做到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树立处处为集体争光的思想。

5.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后进生,给予适当帮助,使之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6.对学生的评价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从班集体的整体面貌进行评价:班集体的凝聚力是否增强,班纪班规是否建立,班风学风是否好转;其二,从学生个体角度进行评价:学生对班集体的活动参与积极性是否提高,对班集体的关心程度是否有所增强等。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第2篇

1、历史比较法。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是19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统治腐败的封建没落时期。

2、心态史学方法。林则徐痛陈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采取了严厉有效的禁烟措施,将收缴的230多万斤鸦片当众销毁。林则徐的壮举并非当时外国人想象的想发大财。虎门销毁的举措令许多外国人都对林则徐心悦诚服,赞叹不已。明白这段历史,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

3、史料分析法。透过图片和一些文件资料如《南京条约》,让学生在具体感知这些事件的同时,分析这些资料所反映的历史内涵,对这一历史教训有一个深刻、明晰的认识。学生在探究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时,设计了“假如我生活在那个年代,该怎样办?”“假如我是一位法官,我将怎样审判鸦片战争罪犯?”这两个问题。其目的,一方面强调学生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构建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潜力,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然后知识迁移,作出决策。整个活动以现代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指导,力争为富有生机和实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找到源头活水。

在教学火烧圆明园中,主要讲述了英法侵略者抢夺圆明园、焚烧圆明园,揭露侵略者残酷的行为,旧社会的中国受尽了屈辱,让学生透过对这些残酷的历史事实的了解,体验和感受,孩子们做为一个中国人是不就应忘记那段历史的,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更不能忘记那段屈辱。而且学生还能充分发表自我的看法,整节课显得个性活跃。

问题反思:

透过本课教学我感到不足的是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太少。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就应自强自息!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

教学重建:

透过本课教学我感到不足的是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太少。从关注学生智能出发,拓展有限的课程资源,从各个角度发展学生的智能。教学设计中,尽可能透过历史学科教学来改善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利用学生的智能的多元化特点创造多元的通道来改善学科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第3篇

回味品德与社会这一教材, 无处不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就内容而言, 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孩子息息相关, 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材的设计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 从孩子熟悉的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生活中选取孩子所关心的问题。教科书新颖的编排方式以及大量真实感很强的照片还有精美的插图, 并且选用了西部闻名的人文景观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关爱家乡的情感。图片在某些方面而言虽然比文字形象和生动, 却不及文字来得明确, 在传情达意上是具有一定模糊性的。而图文形影相随使得教科书变得绘声绘色。同时具有可观赏性和可读性, 让学生愿意学习, 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收获良多。显而易见, 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比传统的说教更加具有教育性和实效性。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并且全新的教科书打破常规逻辑编写, 遵照内在逻辑为孩子生活逻辑, 它所要表达的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带有社会生活的问题, 正确且有效地促进孩子的良好品质健康形成。

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始终有着一条主线是孩子们的社会生活。孩子的社会生活圈子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正比例增加的, 个人到家庭再到学校再上升为祖国和世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正好选择的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不经意间建立起个体与自我、社会和自然方面的价值观念, 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良好品德及其社会发展。引导孩子向生活进行了全方面学习, 获得对于世界的一个全新认识以及完整的理解, 以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书本上, 许多问题的讨论往往是开放式的, 不局限孩子们的思考能力, 也不追求孩子们一个统一的结论。为孩子留有选择、创新以及开拓的余地。编写教科书的方式并不是按照学科的逻辑来编写和设计。而是按照孩子的认知逻辑来编写教科书。非常重视和尊重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重点选择与孩子生活关系密不可分、愿意学习的内容, 体现教科书的发展性和现实性。

二、活用新教材

教师应该不断地了解和钻研教材, 应该从教材出发, 把教学的内容生活化, 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愿望。倘若只是单一的教学生节俭, 则也只是在说教和空谈, 这样的话减少了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利用互动式教学、实践活动等手段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如, 节俭这一话题, 若只是不断地灌输如何节俭, 不断地说教让孩子们难以接受。不如把节俭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相结合, 让孩子们自己讨论应该如何节俭。而教师这个时候便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 让孩子们自己感悟浪费和节俭的差别以及正确的观念,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让孩子们自行管管家, 管理一个星期或者几天的生活费, 了解自己的家庭收支, 懂得钱的来之不易, 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精打细算的好习惯。新教科书更改了过去绝对的编写理念, 当中包含的科学知识以及道德、审美观念不再是以“告诉”这一单一方式, 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对于周遭的一切用眼睛去看、去感悟, 把孩子们培养成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这包含了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让孩子们乐于接受。

而研究性学习即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 选择部分觉得比较有意思的课题, 用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教学方式。如, 《做地球卫士》一课,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是首先让孩子们根据兴趣自主独立地思考、讨论制定自己的方案, 再把这些方案统一和整理, 进入实施的阶段。各小组的成员们把那些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概括。通过小组的成员得出最后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最后通过多样化的方式, 如文章、图表等各种方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教师来不断地引导他们找出方案的不足之处, 总结、归纳, 让孩子更有效地学习。教师在实施自己的教学方案, 往往只有不断地改进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 思考在教学中那一系列问题, 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局限于古板的课堂教学, 应该尽量采取多一点教学方式让教学多样化, 让孩子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学到东西, 自主有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是“在孩子现在生活的河流里, 引入他们未来将生活的水流, 要把我们在遥远地方藏匿的教育的种子逐渐一致到他们那生机勃勃儿童的生活的心田”。

总之,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是灌输小学生正确道德荣辱观的主要渠道, 对于引导孩子从小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起奠基的作用。作为教师, 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全面提升小学品德和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初级阶段。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对于孩子身心教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地普及, 这一课程在初级教育过程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极大限度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反思 第4篇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15

一、教学结构方面

新课标指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基于小学生实际生活展开的,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等的课程。因此得知:生活在某一方面也是教育的存在形式;教学中的活动设计应该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良好生活方式为目标。因此本文将小学课堂分成了三线、四面,也就是三条轴线与四个方面。

1.三条轴线包括小学生与自我、小学生与社会、小学生与自然,(1)小学生与自我。这是对小学生生活的回归,是以小学生自身发展为目标开始的,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创新,体现出了小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及学习与生活的权力;(2)小学生与社会。这一条轴线的目的是引导小学生认识社会,体会到个人是离不开社会而单独存在的,树立为公共服务的思想,做一个关注社会发展、有责任心的好公民;(2)小学生与自然。这条轴线是培养小学生认识自然、热爱自然,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活中时刻做到爱护自然。

2.四个方面指的是: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与对待生活的态度。其中,健康安全是生活的基础;愉快积极是生活中的精神世界;责任心与爱心则是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动脑筋、有创意是对小学生提出了一种要求,让他们沈玉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方面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所处的社会有很大的关系,自身对社会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因此需要在课堂上引入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元素,从儿童的成长规律出发,设计出完善的教学方案。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中的一些内容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意义所在,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更加生活化。

另外,课本中的内容固然能与小学生生活相联系,但是缺乏时效性,教师无法有目的的来扩展课本知识。例如课本中讲到的孝敬父母,书中会降到一些方法,例如给父母洗脚、捶背等,教师就需要引导他们把这些内容付诸实践;再例如书中讲到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谈一谈当今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现象仍在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努力打破课本的局限。

三、教学形式方面

新课标强调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形式时不能太过单一,因为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思维形式也各有不同,没有对生活有一种系统的认知,因此课堂要按照小学生的思想而设计,还原出生活的本来面貌。教学形式应该有所创新,

低年级的小学生认识事物仅限于直观层面,眼睛看到是什么就是什么。因此教师要学会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去应到学生认识全面的社会,將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讲到交通规则时,学生对文字的记忆不深刻,可以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让学生了解“红灯停,绿灯行”,并让他们结合自身情况所以说该怎么做。另外,教师还可以用问答的形式串讲课本知识,加深学生记忆。

四、教学策略方面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采用讲读的教学方式,先由教师把课本内容读一遍,学生听一遍,教学质量很难有保证;也有的教师讲课不联系生活,学生无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失去了知识的指导学生成长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个活学活用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有的教师认为课本内容已经是对生活的高度总结,无需再挖掘生活元素了,照本宣科的讲就能达到教学目的,其实这是不对的。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还要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讲到《我们的合作》这一课时,教师除了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外,还要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合作。

五、教学目的方面

小学《品德与社会》主要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主,让学生学会应用课本知识,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教师要知道,生活化教学就是让学生去认识生活、体会生活,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品德与社会》的知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让学生掌握生活品的知识;另一部分是让生活品的知识去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也要分为两部分,理论知识目标与具体实践目标,其中后者为教学侧重点。因为小学生学到的知识是要回归生活的,教材都是偏理论,不能体现出每个学生的实际行为,因此教师就要把这些理论应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指导他们进行生活实践。归根结底,《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健康、安全地生活,例如在讲到《我掉了一颗牙》的时候,先让学生讨论掉牙的感受,教师根据这些真实的感受来讲述课本知识,让学生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教学效果会更好。

生活化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育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利用好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发挥课堂的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第5篇

1、看到自我两年来的进步,发现自我的优点和长处,并为自我在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和自豪。

2、探讨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3、明白学习要不怕困难、善于思考;明白珍惜时光和合理安排时光。在交流学习经验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初步感受我们的社会是个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终身的事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上要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

根据这些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基本设计理念:

1、在教学上要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

2、体现新课程“实、新、活、用”的特点;

3、贴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根据本课的基本设计理念,我对本课进行了设计:

首先,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行为目标: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情感目标:让学生愿意透过各种渠道来学习。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我进行了相关的课前准备:

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根据这些要求和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一些贴合学生心理规律的教学方法。

1、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渠道很多,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我利用课件对学生进行教学;

2、为了更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用心性,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我在教学中营造了宽松安全的发言环境;

3、为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潜力,我还设计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课后合作的实践活动等环节;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第6篇

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龚建华

新学期又开始了,这学期由我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开学的前两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们上品社课无精打采,学习的气氛远不如语文、数学,就连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不是太感兴趣,尽管我努力的引导他们读文字、看图片、列举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课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正在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时,第三周上课更令我大吃一惊:课堂上有的同学偷偷写语文、数学作业;有的同学居然把崭新的课本撕破了,更有甚者拿钢笔、彩笔在书上乱涂乱画,把书上画的一些著名人物“改头换面”。

看到此现象,我又惊又气又难受,六年级学生竟然这样不重视品社课,难受的是我们的品德教育竟如此失败。我努力地咽下胸中的气愤,静下心来与学生们交谈。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学生们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副课,没必要认真学习,再说课文中的许多知识他们也听不懂,还不如腾出时间学语文数学呢。听了学生们的话,我连续几天陷入沉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与查阅资料,我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受重视。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 1

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而使它微乎其微。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学生的作业多,负担重。教师们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加班加点加作业,学生的作业不按时交会受到批评,他们课余时间写不完,只能在所谓的副科上偷着写,而比起音乐、美术、体育课来说《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于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他们偷写语数作业的最佳选择。

三、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他们认为太简单,他们在生活中就已经会了。而有些内容比如有关抗战历史、祖国建设历史、科技发展等,农村学生们平日阅读量小,听的少,见得更少,这些知识离他们又太遥远。因此,他们对《品德与社会》学科不感兴趣。

四、教师的身教作用发挥不好。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人格,降低了思品教育的效果;小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应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第7篇

这学期由于学校的人员调整,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担任(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开学的前两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们上品社课无精打采,学习的气氛远不如语文、数学,就连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不是太感兴趣,尽管我努力的引导他们读文字、看图片、列举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课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正在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时,第三周上课更令我大吃一惊:课堂上有的同学偷偷写语文、数学作业;有的同学居然把崭新的课本撕破了,更有甚者拿钢笔、彩笔在书上乱涂乱画,把书上画的一些著名人物“改头换面”。看到此现象,我又惊又气又难受,惊的是六年级学生竟然这样缺乏道德品质,气的是六年级学生竟然这样不重视品社课,难受的是我们的品德教育竟如此失败。我努力地咽下胸中的气愤,静下心来与学生们交谈。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学生们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副课,没必要认真学习,再说课文中的许多知识他们也听不懂,还不如腾出时间学语文数学呢。听了学生们的话,我连续几天陷入沉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与查阅资料,我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受重视。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而使它微乎其微。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学生的作业多,负担重。教师们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加班加点加作业,学生的作业不按时交会受到批评,他们课余时间写不完,只能在所谓的副科上偷着写,而比起音乐、美术、体育课来说《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于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他们偷写语数作业的最佳选择。

三、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他们认为太简单,他们在生活中就已经会了。而有些内容比如有关抗战历史、祖国建设历史、科技发展等,农村学生们平日阅读量小,听的少,见得更少,这些知识离他们又太遥远。因此,他们对《品德与社会》学科不感兴趣。

四、教师的身教作用发挥不好。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人格,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有发生,降低了思品教育的效果;小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五、家庭原因。家庭是小学生初次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子女的天伦关系保证了父母通过教养子女来塑造其行为规范,引导其融入社会。一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无暇管教子女,难以发挥传统的居家照顾角色,出现家中子女自理生活、无人管教现象,学校(教师)—家庭(父母)—学生(子女)之间的交流减少,使得社会不良风气对小学生施加影响的机会和

效果增强;还有一些父母以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的态度来管教子女,使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较强,敢于反抗师长及父母,也滋生了桀骜不羁、自我本位、自我放纵等不良品性。

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第8篇

一、具体方法

通过近几年来的学习研究与教学实践, 大家齐心协力, 深入研究, 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生学业评价量表。特别是在学生作业设计方面, 表现更为突出, 设置了学生作业的分类、作业的管理、作业的评价和作业的交流与展示, 总结了一整套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技巧, 突出了作业在学生评价中的意义与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一) 作业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业的设计是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成技能和增强情感以及改变行为的一种基本途径。因此, 在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 在开展研究以后, 我们学校的品德与社会作业设计彻底打破以往简单性、随意性、单一性的书面作业, 增加了不少实践性、生活性、活动性、探究性、趣味性的作业。内容开放, 形式多样, 注重体验, 数量适度、适时、适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使作业不再枯燥乏味, 缺乏情趣;使学生个性更加张扬, 思维更加开发;使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丰富知识, 拓展视野, 培养能力。

1.力求多样性和自主性,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作业设计不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 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如按教学程序分, 可分为:课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课中的留白的填写、经验的交流和情感的表白;课后延伸的实践、探索和践行。如果按照内容分, 又可以分为:知识与能力型作业、情感与态度型作业、探究与创新型作业。这些作业可以独立完成, 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创造和学习空间。

2.力求层次性, 兼顾整体和弱、优势群体的发展。作业的检查评比是以学生原有基础为标准, 不强求统一的答案, 只要求有所提高。比如作业设计分为生活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内容。生活性的作业从学生生活中入手, 让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 帮助他们体验生活的美好、生活的快乐, 并让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一系列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提升。布置实践性作业, 就是希望通过作业这一途径, 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与养成教育,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道理运用于生活实践, 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布置综合性作业就是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并举办“家长学校”辅导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 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综合评价改革。设计作业时, 不但要使智力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着手解决, 品尝成功的喜悦, 而且要为智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 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水平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3.力求活动性, 让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侧重于调查研究、资料收集、综合探索等实践性与体验性的内容, 即能够独立完成, 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同时把知识的训练、技能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自觉自愿、心情愉快的情景中地完成了作业, 感受到作业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激发学习的兴趣。

4.力求融合性, 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 促进知识向技能转化,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业设计要淡化学科间的界限,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运用知识和技能。比如, 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让学生制作与本学科教学内容相关的手抄报或写一篇与本学科教学内容相关的调查报告或实践感受等。

(二) 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是实施品德与社会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 是课堂的延续。所以, 作业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 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 我们经常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语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并记录在学生评价量表上。通过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效果的评价, 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端正对待作业的态度, 改进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实施时要形式多样, 主体多元。

1.自我评价。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通过学生自己的认同, 内化, 对自身有了主动的认识后, 评价才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最终才能起到促进他们学习本学科的作用。所以, 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 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使自己从讲台上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我们尝试把作业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自我评价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负责, 学会自我调控的过程, 及时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2.互相评价。在批改作业时, 我们注意创设机会, 让学生课前互相检查准备情况, 课中互相批改课堂作业, 课后检查延伸作业。学生之间互评作业, 一般分为两种方式:同桌或前后坐之间交换批改和小组集体批改。让学生批改同学的作业, 包含了一种信任感。学生很重视这种信任, 多数学生批改十分认真, 唯恐有疏漏。在互批作业的过程中如遇到有争议的问题, 可以提出来全组同学共同讨论研究。对批改完的作业, 还可以作一次交叉检查、核对。对作业正确率高的、实践探索深入的、调查整理落实的、学具准备充分的、书写工整、有创新的解决方法和资料, 在全班进行交流、评奖, 并装入个人成长记录袋。这样, 相互评价对于全体学生都是有益的, 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团结的学习氛围, 在相互交流中, 以优带差, 达到互相促进, 互相激励的目的。而且, 学生之间既是合作的伙伴, 又是竞争的对手,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竞争意识。

3.教师评价。在学生自评、互评作业的基础上, 教师再次对作业进行抽查, 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了解普遍存在的问题, 查找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探索改进教学的方法。属于课后延伸的作业, 我们采用了收集批改的方法,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我们还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并用分级提高的方法进行批改, 旨在鼓励学生参与, 意在促进学生发展。根据学生作业的准确率和完成情况及取得成果按等级进行评价, 再根据完成作业的具体表现、书写情况、准确程度等情况加写鼓励性评语。在进行评语书写时, 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可取之处, 而不是挑剔、刻薄地要求学生尽善尽美。教师要用具有提升学生素质的赏识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美的心灵, 用诚心赢得学生的信任, 用耐心期待学生的进步。

二、取得成果

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先后设计出品德与社会学科每一节课的作业内容。有课前准备的作业, 有课中练习的作业还有课后实践的作业。我们还认真做好检查评比和记录工作, 形成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通过学生作业的展示、交流与评价, 学生不但能够获得同伴与教师的肯定, 还扩大了见识获得了技能, 增进了情感, 增强了品德教育, 提高了教学实效, 深化了评价改革。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第9篇

关键词 品德课程 课堂教学 评价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观,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手段以及实施过程的转变。《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体现出对儿童全新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学评价也必须与之相适应——为儿童的发展而教,为儿童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而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品德与社会》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离不开一定的价值观和指导思想。要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评定,首先必须明确以什么样的教学价值观作为评定的指导思想。

1.课堂教学目标要强化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任务和质量不是通过一份试卷所能检测出来的。所以我们制订教学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教学是否有效的首要问题,是一节课的方向和灵魂,它直接关系到学习内容的组织、学习行为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编排和评定方式的运用。教学目标是从知识走向能力、走向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标志。因此,教师课堂表现的考评重点应由原来单纯地教“关于什么的知识”,转变为不仅教“关于什么的知识”,还需要教“关于做怎样的人”,而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2.教学的依据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教师教学的依据不应是书上有什么,而应是学生需要什么。最好的书本若不适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也是不适用的。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过去上课我们是不折不扣地忠实于教材。通过研究,我们把现在的教材只当作一种教学材料,只是许多媒体中的一种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很关注课前调查访问、观察以及家庭、社会的信息反馈。

3.教学效果要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目标导向教学,以目标来管理或评定整个教学的每一段过程,不断注意学生的变化,并根据学生的反映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避免那种只追求“理想”结果而不顾过程的做法。

4.要重视信息的多向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单向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机会或渠道给教师发送信息;学生之间也缺乏信息的交流,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而现代教学要求教师主动改变这种状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成为一种有效、多方位、多层次、主动的信息交流过程。

二、《品德与社会》现代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应用及效果

我们冠华小学对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从着手研究到现在已有四年多时间,从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到,其构建和应用的过程是素质教育观逐渐被认同的过程,也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本质被逐步认识的过程。四年多来,该体系得到了广泛应用,辐射到镇各学校乃至全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强化校本培训,建设师资队伍。实践中,我们认为:课改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的优劣源于观念。评价对教学观念的转变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能否通过实施评价培养一支具有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我们结合狮岭镇地处农村,家家户户搞皮具皮革的实际,把学科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通過教研活动课程化、课题研究课程化等途径,构建“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师资培训”三位一体的评价培训模式。

2.反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课程。没有相关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教师队伍,制约它的发展。诚然,新的评价体系构建在于提供一个较实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使广大教师自己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经常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审视,自我反馈,自我调控,不断改进教学。通过自评,很多教师在教学观念和具体操作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证明:通过评价标准研究的实施促成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以下五方面得到更新和突破:变学科本位观为整合教学观;变师生接受关系为交往互动关系;变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目标框架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整合的目标框架;变课堂运行的封闭和预设为开放和生成;变被动、个体、接受的单一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最终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得以转变、实现优化。

通过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我们发现学科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互交流沟通和集体备课增多,注重教学设计和课堂反思增多,自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现象增多,要求参加校本学习培训、丰富知识的愿望强烈,这一切,有利于我们农村小学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第10篇

同学之间交往要诚实守信,引导学生做诚实守信的人是家长、老师和社会共同的希望。诚信问题也是近几年来人们,引导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主要从学生身边的一些事例入手,让同学们自己去判断,去思考,老师启发引导学生,以及通过一些正面的榜样进行教育,使同学们懂得:和同学们相处要团结友爱,这样的集体生活才会更加温暖,充满快乐。而要想和同学搞好团结就要能够做到关心和爱护同伴,同伴遇到困难要给予帮助。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同伴的良好品质。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第11篇

由于学生在上课期间上厕所、喝水,在没有老师的允许下扔垃圾等多方面行为。我原本以为这是个别班级的表现,但不是如此,而是整个二年级普遍存在的情况,而且频繁发生。

当然,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寒,有其对象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正是习惯逐渐形成时期,可塑性潜力非常之大,是我们无法估量。如果针对习惯养成,那么教师可以每天耳提面命,包括家长。不过,大部分学生对于经常说的话往往是不会放在心上,听之任之。这问题,我主要还是针对小学新生的切身进行分析。

从幼儿园到上小学,对于儿童来讲,使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他们的社会角色、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活动环境都将由此发生巨大变化。一般来讲,小学新生对于小学新生活都充满了期盼和憧憬,但同时也伴随着对小学新生活变化的心理不适应。帮助小学生适应新生活,解决好他们的心理适应问题,是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衔接的重要途径。同时,幼儿园和小学的各种规定、制度和秩序有着千差万别,在快乐教育和赏识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对他们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第12篇

自尊是立人之本,没有自尊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人,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尊意识,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活动涉及了自尊最基本的含义和要求,让学生树立初步的自尊意识,在教学中我采用形象具体的材料让学生直观感悟什么是自尊以及自尊的重要性。

通过主题故事,让学生更深刻认识到那些行为会损害自己的名誉,怎样做才是维护了自尊,另外,在教学中我还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检查自己和他人还有那些缺乏自尊的表现。在这些内容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抱宽容的态度,尤其不要耻笑、侮辱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孩子。重要的是要引发孩子对这些事实、行为进行反省,知错并改正错误。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第13篇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主题性原则

进行课堂评价时,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可以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表现出来,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进行教学时所发挥的作用是组织者以及引导者的角色,应当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来获取相关的知识。在进行教师教学评价时,只有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才可以体现出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正确理念。

(二)发展性原则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自身的专业眼光、品质以及技能等应当得以锻炼与成长。所以,在对教学进行评价时,应当不断朝着推动教师获得专业方面成长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评价中,要重视教师所获得的专业发展情况,采用发展眼光对教师所拥有的教学思想进行评价,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价,对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特征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将课程评价的最终落脚点放在教师的教学质量方面,放在教师收获的专业成长方面。

(三)过程性原则

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评价时,不应当仅仅关注于学生最终的表现。其关键的内容并不是对教师教学效果这一种标准的鉴定,也不是将教师教学效果当成是评价的唯一指标。而是通过教学评价,来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使教师未来发展目标得以适当的调整,以更加符合教师未来发展的需求。所以,应当将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要作出对于课前教师的备课、课中教师讲授知识的方式以及课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总结等全面的评价。要考察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是不是将学生当成了教学的主体,教学中有没有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更恰当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四)有效性原则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时,要遵循新课改中所提出的教育理念,通过易于实现的、相对科学的方法,依据设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师教学过程中全部的要素和相应的改变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通过进行教学评价活动,能够让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时,有一定的参照。同时,也应当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以及他人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更好地结合,让整个教学评价过程更为客观与真实,才可以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起到促进作用。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说明

课堂教学的主体本来应当是学生,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者组织者以及促进者的作用,为学生进行课堂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启发与推动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评价,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有没有在课堂上精心准备相应的教学内容,其中主要包含对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三维”目标是否设定准确、有没有对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是否充分对教学资源进行利用与整合。(2)有没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出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其中主要包含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如何进行自身定位的,有没有将课堂的主体当成是学生,是不是将自身定位成课堂的教学组织者以及指引者。(4)有没有更加合理、适宜地利用多种相关课堂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服务。(5)教师的个人素养如何,其中包含书写的规范性、简洁性、课堂语言表达的顺畅性等。

三、结语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不应当过度关注对知识的讲解。应当充分利用启发式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拥有更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更强的学习能力,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如何为人处事。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对学校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通过不断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来改善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果。所以,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时,也要依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下,以三个不同维度目标,来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才可以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情况,为教师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爱新.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优化策略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9).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第14篇

关 键 词学业质量评价;录像课分析;课堂教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7-0065-03

学生学业质量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课堂教学情况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2015年,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研究中,项目组开展了品德与社会学科录像课分析的研究,将课堂教学的经验分析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将课堂教学诊断与学生学业表现分析相结合,深入了解课堂教学质量,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教学的有效建议。

一、调查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中的录像课来自参加2014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学业水平测试的区县和学校。每所学校录制1节三年级或五年级常态课,每个年级选择同一内容进行教学,共录制19节。项目组设计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四个一级指标。总体来看,录像课分析质量较好,大部分教师都具有较好的目标意识,注重教学资源选取的广泛性,学习活动方式也比较丰富。同时,也存在诸多亟需改进的问题。

1.教师提问缺乏思维深度

本次调查中,课堂教学内容评价包括7个二级指标(见图1)。其中,“问题设计的合理性”一项平均分最低,只有6.8分。

依据问题的思维性,教师提问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是不是,好不好的问题”“知识或事实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和“应用型问题”。从录像分析结果看,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提问指向“知识或事实性问题”,占62.3%,“是不是,好不好的问题”占17.8%,理解性问题或应用性问题仅占不到20%,这说明教师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诸如“是不是,好不好的问题”的提问方式往往不需要学生个体回答,也不需要学生的深入思考;“知识或事实性问题”往往指向固定、明确的或唯一的答案。但真正需要高水平思维参与的则是理解性问题或应用性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说明、解释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才能解决问题。但在19节课例中,这类问题尤其是应用性问题只有3.5%。

2.师生缺乏有效的互动对话

项目组为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设计了5个二级指标。从分析结果看,“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比例合适程度”和“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得分最高,均为7.4分;“师生语言互动有效”得分最低,为6.9分(见图2)。

项目组运用弗兰德斯课堂语言分类系统[1]分析师生语言互动效果。总体看,19节课教师平均语言次数占47%,学生平均语言次数占30%,课堂沉默平均次数占23%;其中有8节课教师语言次数超过50%,只有1节课学生语言次数超过50%。这说明教师语言在课堂中仍是主要声音。

其中,教师直接语言影响次数拥有绝对优势,占83%,教师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次数比例仅为17%;教师“讲授”次数最多,约占41%;教师“接纳学生情感”约占1%。19节课例中学生语言均在教师驱动下进行,没有学生主动发言。从课堂沉默的统计结果看,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占16%,80%的沉默次数都是学生行为,其中所占次数比例最多的分别是学生观看视频PPT等材料和学生书写;而学生独立思考的次数仅为48次,约占1%。由此可见,在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仍然是课堂的主要方式,学生主动质疑或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非常有限。

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数据统计来看,约一半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或解释答案;但有四成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机械性回答。这可能与两方面的原因有关:一是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大;二是有些学生习惯从书本或所学知识中提取所需信息或答案。

同时,27%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的反馈只是“重复学生的答案”,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如何在与学生互动中从“问答”转向“对话”的能力有待提高。

项目组还发现师生互动表现多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从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教师在课堂中不断抛出问题,学生也不停地回答,师生看似在不停地交流、互动,但这种交流往往是单向的、封闭的,学生仍然是教学活动的被动参与者。

3.教师指导缺位

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见表1)。教师的得分情况比较接近,其中,“学生参与度高”一项得分最高,为7.6分,而“及时指导的实效性”得分最低,为7.3分。

具体分析表明,在“小组活动时教师指导范围合适”方面,有21.1%的课例教师没有对任何小组进行指导。从录像分析结果看,学习活动中的教师指导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对自身角色作用存在误解,导致其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引导。例如,教师在学生小组活动时没有任何指导;在学生遇到问题或回答错误时没有回应;在任务布置前没有提任何要求。二是教师引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发现在布置任务时,教师提出的要求没有指向性或只是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对学生参与活动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和收获缺乏引导。这导致许多活动看似热闹,学生有行为参与,却忽略了情感和思维的参与。

二、教学改进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和问题分析,项目组提出了如下改进建议。

nlc202309090651

1.注重问题设计与反馈,促进学生深层思维参与

课堂问题设计必须能激发学生深层思维的参与。首先,问题设计要指向明确。教师要根据目标或学生实际提出问题,不能过于抽象或泛泛而谈,让学生无从回答或不知所云。第二,课堂提问要适度、适量。适度指难易适当,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量则指一节课提问的次数和数量要适当。过于琐碎、频繁的问题不利于学生高级思维的参与。第三,问题注重启发性和探究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应减少指向明确、唯一答案的事实或知识性问题,增加具有理解性和应用性的问题。第四,多角度追问。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等资源,之后提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从哪里发现的?有什么感受?在学生介绍时,教师还要适时追问: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这些信息的?还有其他方式吗?有没有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想法?

此外,我们建议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要通过有效的反馈,进一步促进学生展开深入思考。一是教师提出问题后,无论是个体学习还是小组学习,一定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二是教师针对学生回答,要作出有针对性的回应,进一步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

2.重塑开放多向的师生关系,实现有效互动对话

此次调查分析表明,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师生关系,真正从平等和尊重的角度,重塑自我角色意识。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学会更多地鼓励、接纳学生的想法和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时,必须明确活动目的,了解活动方式与步骤,注重学生行为、情感、思维的全面参与。对话虽然不仅仅包括问答,但有效的问答可以成为对话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还要善于引导生生互动,促进课堂交流从师生单向互动走向师生、生生多向开放互动。

我们建议学校通过校园文化、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室布置等方式,传递师生之间尊重、平等、民主、沟通等理念,为有效对话创设良好的师生互动文化环境与氛围。

3.加强教学的有效引导,促动学生探究与创新

尊重学生主体并非要求教师完全放手、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师转换角色,巧妙“藏身”于学生活动的背后。在学生需要主动学习时,教师勇敢退出;学生需要得到指导时,教师又能适时站出来。如此,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为此,教师要注重学生情况调研,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不同的活动阶段或遇到困难时及时介入引导。例如,可以提示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是实地采访、调查,还是借助网络、书本;可以指导学生设计调查提纲,鼓励学生整理收集的资料,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再如,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小组学习要求,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学习目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时,教师则可鼓励学生通过语言、表演、图画、研究报告、小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呈现与分享。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

参考文献:

[1]何光峰.录像课分析在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价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研究,2014(4).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19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第15篇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生死搬硬套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笔者认为,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生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课、“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2、学习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一些类似“是这样的吗”?“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发问不止,缺少信息沟通,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心灵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不应当是客人,惟师独尊不可取,惟生独尊同样不可取,两者都是畸形的师生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那么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如何培养?缺少自我约束力的学生,难以养成刻苦认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难以成大器。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不应当步入“精讲少讲”的误区。该讲的就理直气壮地讲。课堂上,教师不敢讲、泛泛讲、过多讲,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形式化。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把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每节课到采用分组讨论方式,打上“合作学习”旗号。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第16篇

在这节课中应首先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只有认识到一件事物的重要才会产生想按照事物的规则去做的愿望,寻找做好这件事的方法。然后在实践体验中总结出与人合作成功的条件和不成功的原因。因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教育,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方法,使其能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二个环节,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引入,再展示大量学生日常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合作无处不在,人人需要合作。充分利用音像教学资源的优势,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

第三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会与人合作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合作的重要,学会合作成功的方法,认识到合作不成功的原因,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活动之所以采取比赛形式,一方面依据儿童好表现自己又爱争强好胜的特点,又考虑到学生因年龄小,往往在游戏中会充分表现自我,将平时的习惯、情感真实的暴露出来。老师则能借机发现学生道德思想行为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我们虽然在教学中提倡给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但我们也同样不能忽视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自觉守规的培养,众所周知:规则是人们做某事时应该人人自觉遵守的规章制度。针对本节课第三环节的学生体验活动的开展,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特点、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现象,制定了相关的规则,并暗示每位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如:在学生第一次活动前我制定了比赛规则:“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在3分钟之内,每个小组合作捏一个只熊猫,每个同学捏其中一部份,看哪一组捏得又快又好。先制定了纪律要求:“别急,为了比赛能顺利进行我们先提两点要求:小组合作之前,老师先提几个要求:

(1)合作时,要做到轻声细语,避免影响他人。

(2)要听老师的指令,说开始才能开始,说结束就立即结束,否则算违规。要求明白了吗?可以开始了吗?”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我认为人们在做任何一项活动中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而本课中学生的体验活动时间长达近20分钟,又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细致、具体的要求,只是让学生完全自主的活动,结果很可能就是一场闹剧,学生在互相影响的混乱中任意放纵自己的个性,使活动无法按既定方案进行,合作的研究也必将无从谈起,教师的作用也会因此而变得苍白无力,教学实效便会是零,甚至对学生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由于太过于高估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事先没有对学生捏手工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课堂实践后,学生两次捏制效果都不是很好,导致两次对比效果不明显。也许是孩子们从没在课堂上做过游戏,全然忘记老师事前的的要求,游戏结束了还在继续,让他们交上作品,没人主动上交,有的甚至迟迟不交上来。这个环节处理得不是很好,拖了一段时间,导致下个环节(拓展升华环节)用时不够。

整节课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

1、整堂课老师的话太多了,学生的发言面不广。

2、老师关注面较小。

上一篇:年会赞助邀请函设计下一篇:游金沙神秘王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