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读后感

2024-08-02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读后感(精选6篇)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读后感 第1篇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读书报告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总结历史经验,既继承了我们党70多年的优良传统,又吸收近年来相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新知识,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本书分别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和江泽民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追求共产主义的言论、思想、讲话、报告进行导读、展开、深入。现在我有选择性地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恩格斯的《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大学生代表大会》)以及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展开阐述。

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从根本上分析批判了费尔巴哈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不仅同唯心主义而且同一切唯物主义划清界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标志。在我看来,篇幅不长的《提纲》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严密的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看,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开始把实践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批判了就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同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标志。由此看来,可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进性,决定了时代赋予给它的历史使命便不仅仅是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用实践改造世界。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抓住任何锻炼自我的机会,努力投身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去。

恩格斯在《大学生代表大会》中,鼓励大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脑力劳动无产阶级”,相信也是当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也就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以自己扎实的知识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各种专家和专门人才。在此不得不提出,在当代大学生中,争先当优的思潮的确存在。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大众,当然包括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根深蒂固,造就了一批批大学生向中国共产党靠拢。然而,他们的思想有由始至终地纯洁吗?恩格斯认为,大学生应当向工人学习,同工人结合。这是恩格斯晚年在指导青年运动,培养革命青年的实践中反复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在我看来,他们掌握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敏锐,具有开拓创新进取的精神,要培养大学生作为革命的主力军是势在必然的。同时,他们生存在一个虚拟的社会里,年少轻狂,缺少锻炼,在培养过程中与工人的结合也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与工人相结合,工人革命的彻底性和坚定性,纪律性和团结精神,可弥补大学生容易脱离实际,主观片面,缺乏革命坚定性的弱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学生更应该与工人结合,摒弃矫揉造作、骄傲自大,加强自身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

在《青年团的任务》中,列宁反复指出:“学习共产主义,绝不仅仅只限于领会共产主义著作、书本和小册子里的东西,领会一些共产主义口号,而是应当按共产主义的真正要求去行动。青年团应当把培养善于将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的一代青年共产主义者作为自己的历史任务。”随着时代变迁,则需要开拓,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指出的是,现代的信息高速公路充满机遇,同时也充满威胁,这就要求共青团同时要教育广大青年必须在运用信息知识的时候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吸收,用创新的态度加以运用。但是,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的我们,缺乏对著作书本的学习,更别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容易助长自身的享乐主义思想,甚至完全与革命时期的革命家所倡导的勤劳奋斗精神背道而弛。责任应落在谁身上?

总结前人的经典理论与经验,结合现代国际形势和国内实际,我们应不断探索更加适合、更加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追求共产主义的道路。实践观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一直贯穿这整个探索的过程并且不断发挥着它积极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教育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是否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作为大学生的我,肩

负着着重大的责任。我会把我的责任感与求知欲、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努力把自己发展成为一个新时代需要的人才,贡献于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建设的每一个所及住处!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读后感 第2篇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指导我们进步。能够在看待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客观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要求我们会客观地、全面地去理解社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处理问题。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事情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掌握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任何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而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相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因此,我们把事物的普遍联系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并思考各种问题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联系。比如我们在人际间的交往中,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在以后的各个方面必定会有好的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人类社会从最初的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到今天科技主导的新社会,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发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正如学习,要经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让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得到提高,事物的兴衰变化都有一个自己运行的过程。人的生老病死就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矛盾普遍存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也各有其特点,既然存在事物的矛盾就存在解决矛盾的方法。就如现在在很多人面前存在的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想总是倾向于美好,而现实又总是背道而驰,不合人意之事十之八九。面对如此境地,关键得看我们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是积极争取还是消极接受。我想,在学习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相关哲学的知识后,我们能理智的处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时刻警醒自己,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努力。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使这一理论得到很好的运用,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根据这一实际制定并实施的措施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大发展。

根据实际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制定学习计划时,切莫好高骛远,认真踏实的做好每一步。也不要急于求成,事事耐心,慢工出细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事实求是要求解放思想,这种解放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深刻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

三:掌握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客观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例如,万有引力揭示了物体间的本质联系。牛顿在苹果成熟后脱落树枝的现象,概括出事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地球存在着引力。规律是从现象中来,却又不属于现象。它是事物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人类的历史只能是向前发展,这是必然的趋势。所以规律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就是它的相对重复性。如四季的更换,昼夜的交替。

规律是客观的,表现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反的,人的意识活动会受到规律的制约。正如战国时荀子所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的。然而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并且可以被利用的。规律的客观性使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然而,人类的智慧是可以正确认识并加以利用,让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所用。人们拦河筑坝,为的是在雨季时储蓄水,在旱季时为农田灌溉。植树造林,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又起到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效用。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性质。人类的伟大在于意识的运用。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客观现实。人的意识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创造性,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最终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们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观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当初,在世界格局极度动荡的困境下,我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上,革命先驱毅然做出决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伟大的决策在多年的考验中被证明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苦探索,作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选择。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习的目的就是用于实践。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不断积累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的世界观看待事物,在以后的人生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是自己成为有用之士。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读后感 第3篇

在一系列著作中, 《爱弥儿》, 卢梭20年思考的结晶, 称得上是“最伟大、最优秀的著作”。[1]起初, 他本是应好友德·舍农索夫人之邀, 写作一篇如何教育子女的文章, 但下笔之后感觉文思泉涌, 最后竟写成了一部几十万字的巨著。卢梭在书中以一个名叫爱弥儿的男孩的成长过程为主要线索, 从他对人的自然本性及其历史发展的认识出发, 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曾说, 这部著作系统性很强, 浑然天成, 不可分割。因此, 要全面理解卢梭在《爱弥儿》这部教育著作中论述的观点, 必须从其思想的整体性出发。现将卢梭《爱弥儿》一书中核心观点大致介绍如下。

一、理想的教育应是消极教育

卢梭提出,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消极教育 (negative education) , 其作用在于保护人善良的自然本性免遭破坏。其核心命题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而在文明社会中却遭到破坏。他认为, 在人的自然本性之中只有两种元素:自爱和怜悯。自爱是推动我们关心自身幸福和生存的情感, 它单纯追求最基本的身体欲望的满足;而怜悯则是看见有其它生物尤其是我们的同类死亡或遭受痛苦时产生的一种天然的厌恶之心[2], 人类一切美好的道德品质都从这两种原始的情感中成长而来。但是在人类步入文明社会过程中, 原始的自爱之心转变为自尊——不再追求单纯的自然欲望和需要的满足, 而是寻求他人和社会对自我的肯定。有害的自尊带给人类永远无法满足且没有止境的欲望, 人类将因此陷入柔弱之中。现代文明的祸根在于将自然状态下的自爱转化有害的自尊, 而恰恰是这一环节使人类脱离了自然的道路。因此, 卢梭认为理想的教育首先不是在儿童的心灵中添加新的元素, 而是保障其自然情感免遭外界因素的破坏。教育的过程应该尽可能减少人为和社会的因素, 阻塞一切社会罪恶乘虚而入的可能空间。正如卢梭在《爱弥儿》开篇不久所说:“趁早给你的孩子周围筑起一道围墙, 别人可以画出这道围墙的范围, 但是你应该首先给他安上栅栏。”[3]

为了限制爱弥儿的自爱过早的转化为有害的自尊, 卢梭将15岁的爱弥儿严格限制在“物”的关系而不是人的关系之中:学习一系列关于“物”的知识及如何占有“物”, 即便对他行为的惩罚和限制也是来自物的必然性;爱弥儿不会和他人或社会发生真正的关系, 既不会受到任何他人意志的强迫和控制, 也不会养成支配他人的习惯。卢梭创造了一个“真空”的世界, 将年幼的爱弥儿完全隔绝在社会的一切道德观念和礼节习俗之外, 一切动机都是出自其自然的真实的需要, 而非人为制造的虚荣心。这正是卢梭所讲的“良好的教育应该纯粹是否定性质的”的具体体现。

二、理想的教育应依据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

卢梭认为, 教育应该依据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 保证儿童的欲望和能力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卢梭关于欲望 (desire) 和能力 (faculties) 关系的分析是贯穿其道德心理学的核心线索。他认为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平衡是幸福的条件, 而由于欲望超过能力所造成的柔弱则是痛苦和邪恶的来源。自然人只有原始的自爱之心, 其基本的身体欲望很容易得到满足, 因而自然人生活在幸福状态之中;而文明人的自尊带来了无穷的欲望, 远超过其自身所拥有的能力, 他们为了追求欲望的满足而陷入无休止的斗争之中, 丧失了真实的自我, 因而陷于痛苦中不能自拔。卢梭还强调, 柔弱状态的产生与绝对能力的大小没有关系, 而仅仅取决于能力和欲望之间的对比关系。[4]在爱弥儿的成长过程中, 他的能力不断增强, 欲望也相应地增长转化, 二者之间的对比关系不断发生变动。在不同的阶段保持爱弥儿欲望和能力的平衡状态便是卢梭教育计划的中心目标之一。

在婴儿时期, 爱弥儿几乎没有任何能力, 因而必须在父母和保姆的帮助下才能满足基本的需求。卢梭一再强调, 成人的作用应仅仅局限在弥补婴儿能力缺陷的范围之内, 帮助他满足基本的需求即可。假如成人对婴儿的哭泣不加以辨别就轻易地施以援手, 必然会助长婴儿任意支配他人的欲望, 导致其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失衡。

当爱弥儿进入幼儿期之后, 卢梭提出了另一种导致儿童欲望和能力失衡的因素——想象力。他认为, 自然人是一种孤立和愚昧的存在, 其思维内容仅仅是当下自己的身体欲望以及满足欲望的具体对象, 它们都不会脱离其感官而存在。这种没有想象力的状态使自然人没有任何多余的欲望产生, 其基本的身体欲望完全可以通过其本身的能力得到满足。在文明社会中想象力的萌生给人类制造了无穷无尽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 彻底打破了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平衡, 将人类带入永恒的痛苦之中。因此, 在对爱弥儿的教育计划中, 卢梭尽力遏制爱弥儿想象力的萌生, 将其一切活动都限定在感官活动之内, 甚至不允许年幼的爱弥儿去阅读任何书籍——他认为书籍的阅读将使儿童产生丰富的想象力, 有使其脱离真实世界进入充满幻想的人为世界的危险。

儿时的爱弥儿处在一生中相对体力最大的时期, 因为十二三岁的孩子体力的增长比需要的增长快得多。[5]依据自然的法则, 这个阶段正好将多余的精力用于学习知识。[6]卢梭引导爱弥儿去认识物质世界, 但他一再强调学习的动力必须是生活的实际需要, 而不是虚荣心, 因为虚荣心产生的欲望将再次破坏能力和需要之间的平衡:爱弥儿只有在迷路时才学习天文和地理知识, 只有在需要搬运物品时才学习杠杆原理, 只有在辨别劣质酒还是优质酒时才学习化学知识。卢梭通过蜡纸小鸭子的故事教训了爱弥儿, 将虚荣心堵在了心灵的大门之外。[7]

三、理想的教育应保证儿童享有充分的自由

自由是卢梭思想的关键词之一。他认为, 原始的自然人享有充分的自然的自由, 但文明社会中人们陷入了相互依附和利用的状态中, 败坏了人的自然本性。依照这个原理, 爱弥儿不应遭到任何外在的人为的命令和要求。他的成长应完全遵照自然规律, 他的任何行动都应源于自己的需要。首先, 他获得了身体和四肢的绝对自由:处在婴幼儿阶段的爱弥儿没受到襁褓的束缚, 也没有使用学步车, 只穿宽大的衣服。当爱弥儿的思维有所发展时, 他还应获得意志的自由。没有任何人能够强迫爱弥儿不能做或必须做任何事情。卢梭把“服从”和“命令”这两个词从他的词典中取消了, 甚至“责任”和“义务”也不能够存在。[8]

爱弥儿虽然被免于任何人为的束缚, 但并不意味着他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和柔弱的体力将对他的行为加以约束, 例如, 他必须毫无怨言地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 需要承担自然规律带来的一切后果。因此, 当爱弥儿由于顽皮打破窗子之后, 导师和父母并没有给他任何惩罚, 而是让他去承受没有窗子带来的寒冷之苦。总之, 应由自然而不是人对儿童加以约束, 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爱弥儿不会沾染文明社会的恶习。

爱弥儿在不同年龄阶段所接受的教育的侧重点和具体方法有所不同, 其依据是卢梭对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能力和需要二者对比关系变化的分析。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目标是维持二者之间的平衡, 具体准则可归纳如下:第一, 成人需要弥补儿童由于能力不足而无法满足的身体需要;第二, 成人的帮助必须限制在他们真实的自然需要的范围之内;第三, 必须阻止想象力和虚荣等能够产生无穷的人为欲望的因素, 它们将永久地破坏能力和欲望的平衡状态, 将人类抛入柔弱和痛苦之中。

四、结语

综观以上三点, 可以得出卢梭在《爱弥儿》中阐述的核心观点:教育适应自然。在《爱弥儿》一书中, “自然”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秩序和结构。卢梭认为, 正是文明社会破坏了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由、完整和善良状态, 将人类抛入相互依附和奴役、自我分裂和邪恶的深渊之中。因此, 良好教育必须依照自然的法则进行, 尽可能地消除任何人为因素, 不灌输任何社会道德观念;教育必须适应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的年龄特征;儿童必须享有免于他人权威的自由。卢梭铲除了儿童成长过程中一切外在的文明社会的限制, 将教育的核心任务交给自然, 人的教育只是自然教育的助手。

卢梭的《爱弥儿》是教育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卢梭所阐明的教育应该适应自然的原则开启了主观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源流, 影响和启发了诸如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蒙台梭利等在内的一批教育家, 为提倡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奠定了基石, 卢梭也因此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 享有“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美誉。

需要指出的是, 卢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非来源于实践观察和应用, 而是建立在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和社会学说的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而言, 他的教育观点带有一定的偏激和空想的特色, 尤其是他关于儿童成长应该除去一切人为和社会因素的观点并不具有可行性。不过, 这并不妨碍《爱弥儿》成为教育思想史中具有永恒价值的经典名著。

参考文献

[1]卢梭.卢梭评判让ˉ雅克:对话录[M].袁树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20.

[2]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71-73.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读后感 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高校思政课教师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72-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中,明确将“鼓励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列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①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②高校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在向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培养一批全面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提高在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自内心的真正理解接受对于大学生对马思主义理论的内化到外化的飞跃,达到知与行的内在统一责无旁贷。

近年来,各高校虽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创新,取得了可喜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与教学;但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着对经典著作避而不谈、一笔带过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对经典著作的闲置和浪费。马克思主义原著是最能体现当时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宗旨,如果不能熟读经典,就不能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架构有着全面的把握,是无法感受其中生动活泼的语言、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非凡的睿智、丝丝入扣的推理论证以及勇往直前,直面挫折精神等。因而运用经典著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理解和领会跨越人类时空的马克思主义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因此,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工作这一艰巨任务,落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肩上。

一、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首要职责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教师要加强自身建设,只有自己做到真正领悟教学内容,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才有可能对教学行为产生正面促进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首要职责就是加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一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所在。二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最终目的在于实际运用。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教学面临新挑战

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直接思想的主阵地,在提升大学生马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促进大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然而,目前在高校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能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师很少,而且越来越少。高校出现无人能讲或者无人能讲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尴尬局面,这使得我们在呼吁高校教师应带头学好马克思主義经典著作的同时,不得不透析其中的原委。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课程枯燥单一。第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课程热情不高。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功底浅是关键。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对策建议

第一,坚定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师首先要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才有可能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产生驱动效果,继而去利用自身所学去教化学生、感染学生。

第二,打造马克思主义精品课。教师在备课时,要从全局入手,抓住重点,不要贪图内容之多,而是根据内容的不同,安排不同的主题,力求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打造一堂经得起教学和实践检验的精品课程。

第三,推陈出新,形式多变。为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课程推陈出新。一方面要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书中寻求新的内容和新的亮点,不断补充和完善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当前形势,把握前沿,与时俱进,确保授课能推陈出新,紧跟时代步伐。不仅如此,还要追求形式的多样性。

第四,知行合一,突出实效。知行合一,是要注重思考,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精”是指把握理论的实质与精髓,尤其是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管用”是指能真正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我们的各项工作,高校教师要善于运用理论来回答实际问题。

不可否认,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定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与挑战,但只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打牢基础,加深功底,多读多思,多参与调研,多学习借鉴别人的成果,同时也要另辟蹊径,形成自己对马克思原著的独到见解,刻苦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注重结合中国的实际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那么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所以,我们应该看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课程的光明未来和远大前途,高校的教师要做的就是练就一身本领,坚定执著地将马克思主义精神宣讲到底。

注释:

①习近平.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1).

②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参考文献:

[1]姚柏林.为何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N].人民日报2010-05-04.

[2]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

[3]习近平.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笔记 第5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观点是: 首先,二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其次,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再次,二者还具有价值关系, 最后,二者之间还具有审美关系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内涵: 第一,环境创造了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体现着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主体在认识客体过程中,把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观念的形式内化为主体的知识体系,并进而提升主体的能力,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环境人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第二,人也创造了环境。人在改造环境过程中,通过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把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外化在客体之中,使本来是外在的环境也凝结着主体的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从而形成一个在自在自然中

所没有的人化的自然,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属人的人类世界,体现着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第三,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协调一致的关系。马克思这里使用了“一致”一词,深刻揭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人在改变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改变和塑造了人。马克思这里提出人和环境“一致”的思想,是指导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基础,第四,实践活动是实现人和环境协调一致的基础。正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环境,又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环境塑造了人。实践活动是形成人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物质基础。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的论断:1.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人与动物的区别)。劳动之所以是人的一般本质,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当人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时,人就与其他动物具有了本质区别。2。人的具体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区别)。第一,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属性,而在于社会属性;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第四,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其中,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其他社会关系的改变,并引起人的本质的发展。3。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本质。(人与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具体本质的形成与每个人的具体需要有关。每个个人都是根本自己的需要从事社会活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存在,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与他人发生社会交往活动。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论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理论内涵,其基本的意思是:以劳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深刻基础。这一论断至少包含着以下四层意思:第一,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历史起点。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从制造生产工具的劳动活动开始的;第二,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物质生产实践的内容和水平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精神创造活动和社会管理活动。第三,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劳动的性质不同,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就不相同。第四,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劳动实践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所有社会动力之源。

如何理解黑格尔2个凡是: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即革命性和保守性。

这一哲学命题的保守性在于:黑格尔这里所谓的“理性”,指的是绝对观念,“合乎理性”即合乎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认为普鲁士国家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绝对观念的完美体现,因此,黑格尔的这一哲学命题显然有替普鲁士专制政府作辩护、相妥协的一面,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革命性方面,即该命题中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现实不等于现存,而是指合乎必然性的东西。现实性不是凝固不变的,现实性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恩格斯指出,根据黑格尔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辩证法思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命题就走向自己的反面,“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样,该命题中所蕴涵的辩证法思想的革命性就被深刻地揭露出来。

恩格斯这段论述包含了辩证法的三点思想: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是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第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三,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有两种基本形式——暴力和和平揭示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学习恩格斯科学的分析方法的意义恩格斯这里的论述,实际上涉及到了如何科学地对待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恩格斯明确告诉我们,应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即用‘扬弃’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对于我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批判继承态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于传统文化中一些封建的糟粕的东西,当然要剔除和批判,但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和积极有用的思想内容,就要继承下来,加以改造和发展。我们要反对在对待历史文化问题上的历史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同样我们也要用‘扬弃’的观点科学对待外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中体现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内容的东西,我们要坚决批判,而外国文化中体现现代文明共同成果的东西我们又要借鉴过来,加以改造之后,为我所用。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全盘照搬和全盘拒绝两种片面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的否定观对待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具

有神秘主义性质的唯心主义,同时又批判地吸取了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基本思想是:第一,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事物内部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否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所谓‘扬弃’,就是指新旧事物之间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的关系。它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集中体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者之间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指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世界以及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黑格尔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课本111页

黑格尔的这一思想表现为双重含义:第一,“恶”是一种否定力量,表现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新的制度对旧的制度的反叛,正是这种所谓的“恶”的否定过程,由此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第二,在阶级社会中,贪欲和权势欲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杠杆。需要是人的本性,正是这种人的“贪欲和权势欲”的需要推动人们以各种形式进行社会变革和社会活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并进而创造着历史。

1.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答:①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②“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就是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是一种可信又可爱的师德观。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交往于陌生的业缘群体之中,但利益关系却相互依赖,每个人都享受他人服务,同时每个人又主动服务于他人。人们处在一种互惠合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之中:社会提倡以义取利的伦理观,精神的满足离不开物质的满足,劝人放弃物质欲望来实现社会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④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统合起来,才能在正视现实和重视现实价值引导的基础上营造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

3.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答:(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①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②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③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①对事业无私奉献;②对学生,真诚热爱;③对同志,团结协作;④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4.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教师职业纪律? 答: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第四,从一点一滴做起。第五,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教师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必须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分配,听从指挥。教师不得借职业之便谋取个人私利,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必须禁止打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至少有八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比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取消了曾经作为中国“三面红旗”之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乡政权,设立了县人大常委会,并由公民直接选举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二是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结合起来,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针对“文革”中出现的把民主等同于无政府主义的状况,以及中国社会中长期涌动的民粹主义倾向,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三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拨乱反正中,彻底纠正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发生的践踏人权现象,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四是把发展民主法制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乡村、社区和企业广泛地建立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是一大特色。五是把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许多朋友也许不了解中国民主党派的参政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的政治构架中,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虽然不是执政党,但是参政党。六是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十七大报告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代会制度、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思路和举措。七是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访制度。八是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式。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读后感 第6篇

一、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

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3、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4、试概括《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答:《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了《宣言》中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段话表明,《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1)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即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5、恩格斯如何阐释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答:1)自然科学是唯物辩证法产生的重要前提,要确立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必须研究自然 科学。

2)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自然 科学家掌握辩证思维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理沦自然科学的发展。

6、简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深刻批判的杜林关于价值的五种谬论。答:在《反杜林论》第二编第五章里,恩格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分析和深刻批判了杜林关于价值的五种谬论,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这五种谬论分别是:)杜林的生产价值论。2)杜林的“分配价值”论。

3)杜林关于人力的花费计量一切价值的谬论。4)杜林关于再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谬论。5)杜林关于工资决定价值的谬论。

7、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答:历史功绩:1)、其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及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然后对上帝顶礼膜拜,把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使上帝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因此世界被二重化了,世界分裂为两个部分,一是宗教的想象世界;一是现实的人间世界。现实世界是受宗教世界的统治和支配的。2)、费尔巴哈揭去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得出人类创造上帝的结论,他认为宗教并不神秘,宗教只不过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把他变为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把他从人间搬到了天国,人间出现了不平等,神的世界也就有了等级。局限性:1)、他并没有进一步揭露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他不了解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中的人的自我分裂由有世俗中的人的自我分裂决定的。2)、他没有找到克服宗教异化的正确途径,他把宗教的产生仅仅归结于人的心理上和认识上的原因,认为只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够了,事实上是行不通的。3)、他想用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建立一个新的宗教及爱的宗教。在爱的宗教中,没有神的地位,只有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的上帝。

1)杜林的生产价值论。2)杜林的“分配价值”论。

3)杜林关于人力的花费计量一切价值的谬论。4)杜林关于再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谬论。5)杜林关于工资决定价值的谬论。

7、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答:历史功绩:1)、其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及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然后对上帝顶礼膜拜,把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使上帝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因此世界被二重化了,世界分裂为两个部分,一是宗教的想象世界;一是现实的人间世界。现实世界是受宗教世界的统治和支配的。2)、费尔巴哈揭去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得出人类创造上帝的结论,他认为宗教并不神秘,宗教只不过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把他变为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把他从人间搬到了天国,人间出现了不平等,神的世界也就有了等级。局限性:1)、他并没有进一步揭露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他不了解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中的人的自我分裂由有世俗中的人的自我分裂决定的。2)、他没有找到克服宗教异化的正确途径,他把宗教的产生仅仅归结于人的心理上和认识上的原因,认为只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够了,事实上是行不通的。3)、他想用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建立一个新的宗教及爱的宗教。在爱的宗教中,没有神的地位,只有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的上帝。

8、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这一命题? 答: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1、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是受宗教关系制约的人,所以不能离开社会关系抽象的考察人的本质。

2、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主次之分的有经济,政治思想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会对人的本质发生影响,同时在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因此,既要全面的考察人的社会关系又要有所侧重,这样才能科学的理解这个问题。

3、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变化,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因此,不同时代的人类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层或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所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合。

9、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对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命题的剖析。

答:恩格斯全部剖析了黑格尔命题。1)、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必然的东西,黑格尔认为绝不是一切现存的存在都无条件是现实的,他认为现存的存在包括两部分,即现象和现实。现象只是偶然存在,是一种飘忽即逝,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有具有必然性及符合规律性的存在才是现实的,因而是合理的。2)、现实性不是一切事物永远固有的属性,因为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事物自身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具有现实属性的东西,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丧失必然性,因而也就丧失了现实性。而新的附有必然性的东西就会代替已经丧失必然性的东西,进而转化为现实性的东西。3)、黑格尔的命题,必然转化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10、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的矛盾的体现?

答:首先、按照黑格尔辩证法,人类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真理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但是黑格尔按照旧哲学的传统要求,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绝对的真理体系,人的认识到黑格尔这就结束了。其次、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一切都是发展的,自然界也是发展的。但是按照黑格尔的体系,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因而自然界的一切,在绝对精神的逻辑阶段就已经规定好了。最后、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人类的历史是一个由低到高级的无穷发展的过程,每一个社会制度,都不过是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一个暂时的阶段。但是按照黑格尔体系,人类社会必须有一个终点,普鲁士王国所许诺的等级君主之政体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顶点。

11、黑格尔哲学的成就及其影响?

答:1)、黑格尔哲学包括了以前的任何体系所不可比拟的广大领域,而且在这一领域中产发现在还让人惊奇的丰富思想。2)、黑格尔哲学不自觉的指出一条走出绝对真理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切实的认识世界的道路。

12、简述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原理 答: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分裂为经济利益上互相对立的阶级后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是剥削阶级压迫和剥削被剥削阶级的暴力工具。

(3)军队、警察、监狱等特殊武装力量是国家最本质的特征,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强力工具,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

(4)资产阶级国家不能“自行消亡”,而必须由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将它打碎,代之以无产阶级国家。(5)无产阶级国家只能通过“自行消亡”,当社会上没有任何阶级需要镇压的时候,国家也就不存在了,那时对人的统治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来代替。(6)国家自行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

13、怎样理解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的关系?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自行消亡”学说和暴力革命理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暴力革命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国家“自行消亡”是针对无产阶级国家说的。

(2)资产阶级国家是镇压剥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暴力工具,不会“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由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来打碎它;无产阶级只有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机构,才能进而创造国家“自行消亡”的条件。

(3)国家“自行消亡”必须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以消灭阶级为条件。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

(4)国家“自行消亡”的学说既反对无政府主义,又反对机会主义。

14、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自行消亡”的原理,说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才能为国家消亡创造条件。

(2)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之后,不能直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必须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度时期,在这个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剥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活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

(3)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还不具备国家消亡的经济条件,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担负着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任务,还要保卫生产资料公有制,保卫事实上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残余,因此国家还不能消亡,还必须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国家才能自行消亡。

15、学习《国家与革命》这一光辉著作有什么现实意义?

(1)学习《国家与革命》阐明的国家学说,使我们认清当今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它为了欺骗人民,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了民主共和制这一政治形式,标榜实行全民民主。但是,这丝毫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实质。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必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夺取政权,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2)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消亡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的理论,可以使我们认清在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并发挥它的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作用,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增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创造条件,以便于国家“自行消亡”。(3)通过学习这一光辉著作,有助于我们识别当今世界上资产阶级辩护士们所散布的资本主义是“人道”的、“永恒”等谬论,认清“西方文明”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增强识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能力,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坚定性。

16、《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是在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进入高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了初步的实践经验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基本思想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路。主要内容是:①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要防止片面发展重工业,应当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应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为了发展内地工业,必须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必须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尽量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④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无论不顾哪一头,都不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⑤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⑦党和非党的关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原则。⑧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要按照不同情况,对反革命分子采取杀、关、管、放等不同的处理方法。也应当给他们以生活出路,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⑨是非关系。对待犯错误的同志要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一要看、二要帮。⑩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搬照抄。《论十大关系》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尝试,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辨析题

1、黑格尔明确指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答:该命题错误。黑格尔的命题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其并没有说“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恩格斯认为,现实性本身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曾经是现实的东西,随着必然性的消失变为不现实,并被新的现实所取代。黑格尔不敢推出这一革命性结论,由于他所代表的是具有两面性的德国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们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又有软弱性和保守性,他们不敢公开向封建制度挑战。在这一命题中,他一方面通过辩证法要求变革,他认为现实的才是合理的,不现实的即为不合理,因而是不应存在下去。但是另一方面,黑格尔故意不说后半句话,表明不愿与封建专制社会对抗,不愿失去统治阶级给他的利益和荣誉。只有代表无产阶级的恩格斯才能推出彻底革命的结论。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就是庸俗唯物主义。答:该命题错误。

(1)庸俗唯物主义简单地把人脑与胆、胃相比,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胆排出胆汁、胃排出胃液一样,这样就把意识的主观特征抹煞了,这就否认了哲学基本问题,取消了物质与意识的对立。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具有三个局限性:⑪机械性,用机械运动来解释一切,自然科学中达到某种完善地步的只有力学;⑫形而上学性,这是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处于收集材料的阶段;⑬不彻底性,即对社会历史领域的非历史观点庸俗唯物主义是19世纪50年代出现的,是马哲产生之后产生的,是哲学上的倒退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哲学史上有重要贡献。所以,不能把形而上学和庸俗唯物主义混为一谈。

3、费尔巴哈绝不希望废除宗教,因而是无神论者。答:该命题错误。(1)费尔巴哈确实是无神论者,他在反对宗教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对传统的宗教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分析,针对宗教的危害他勇敢地提出了“政治代替宗教,人间代替天国、劳动代替祈祷”的口号。(2)但是同时他并且没有主张彻底地废除宗教,他在提出取消人格化上帝的宗教后,又提出了要建立起爱的宗教。

三、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内在地统一起来的?

答: 马克思主义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首先,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在于它们目的的一致性,即都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斗争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无产阶级有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使无产阶级认识到了自身受剥削和压迫的根源,意识到了自身的地位和伟大使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指明了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的光明之路,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原则。

其次,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还在于它们在逻辑上形成前提、论据和结论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们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地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固有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说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使无产阶级有了完备的斗争武器。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中,这三个组成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深刻认识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才能真正弄懂并掌握整个马克思主义。

2、如何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首先应当承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大量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存在于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样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否认或回避矛盾的想法及态度是不正确、不可取的。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并妥善解决矛盾。我们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具体地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点及解决的方法。

第一,从矛盾的性质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总体上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当然,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影响,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仍将长期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了解决矛盾的途径,应当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地得到解决,而不是像以往社会那样,最终要通过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根本改变社会制度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是成长中的社会,其矛盾是由于其不成熟、不完善而引起的,因此,只能随着社会制度的逐步成熟和完善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解决社会主义矛盾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但原有的矛盾无从解决,还会产生新的更大矛盾。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在总体上的非对抗性,决定了在总体上必须采取非对抗的方法去解决。从根本上说,现阶段,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能使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解决。为此,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大力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相应的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从而保证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明了方向。

3、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阶级斗争学说和阶级斗争方法有何特点?《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答:历史唯物主义在分析历史结构时发现:除原始形态的社会外,迄今为止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中对立的两大基本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以往历史的产物,同样,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这种对立也必将失去其基础。这就是说,资本主义作为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在它之后,必定是无阶级对抗的共产主义社会。历史证明,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人不断觉醒,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愈发成熟。不仅如此,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趋势,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并非简单以一个阶级的统治取代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其最终结果,是消灭阶级。因而无产阶级的胜利也就是阶级消灭的开端。

第二,资本主义的两大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这是由两个阶级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这就是说,社会化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这一本性同大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完全一致。不仅因为只有在彻底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条件下,无产阶级的解放才能实现,而且因为只有在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条件下,通过联合起来的个人,才能真正驾驭社会化的大生产,根除私人占有制下对社会化大生产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的胜利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胜利,因而这一结果是必然的。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特点是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种特点表明,人类社会消灭阶级的条件已日益成熟。因此,无产阶级真正的解放就是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4、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如何?你认为这一思想在今天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应当如何坚持?

答案:概括起来说,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包括以下三方面基本内容:第一,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使无产阶级变成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通过国家形式对整个社会实现领导;第二,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实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既是对资产阶级反抗的镇压和对剥削阶级的改造,又是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民主形式;第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就是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从根本上说,它是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政治形式。

我们应当承认,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确实是历史从未有过的创举,要真正实现难度太大。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国家就永恒存在。恰恰相反,正因为无产阶级专政要开辟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所以必须突破西方式的民主。我们知道,当代西式民主理念概括起来就是“投票的民主”、程序的民主。其所仰仗的投票活动,由于总是以金钱力量为后盾,以利用和操纵群众情绪为手段,因而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而广大下层民众在其中往往只扮演着“沉默的大多数”的角色。实际上,投票绝不是表达民意的唯一方式,社会调查、民主协商和评议等往往能更好地体现民意。但是,比起竞选一类轰轰烈烈的“作秀”,它需要真正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和学习群众,因而艰难得多。可见。问题绝不像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不存在实质民主,只有形式民主。关键在于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而这个党只能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共产党。只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世界历史使命的分析不能推倒,把无产阶级专政同民主对立起来就没有根据。

5、马克思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的?从今天的实践者看,其有生命力的内容是什么?结合个人体会。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科学性的认识。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奥秘及其发展规律,直接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第一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引起了整个世界观的根本变革。恩格斯在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基础时,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任何思想体系都是一定阶级要求的表达,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武器。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在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后创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当“新的生产力已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本阶级利用形式”,巨大的新的生产力便和限制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标志着新的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发展到不相容的地步,标志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两个阶级的矛盾及其相互斗争的规律,为无产阶级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道路。

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的建立,揭示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奥秘和对抗本性。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现了剩余价值,从而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恩格斯指出,对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基本形式。由于资本是以追逐剩余价值为本的生产方式,因而它不可能根本解决其发展过程的两极分化和人的异化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的拓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将日益激化。这种矛盾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6、《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的?结合今天的实践,谈谈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面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经验教训?

答案:首先,共产党必须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组织,才能担负起领导这场斗争的使命。迄今为止的社会政治运动的事实告诉我们,近代社会以来的政治斗争必然是政党政治,而工人阶级要争取自身的解放,没有自己的组织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通过党的领导,工人阶级才能组织成为阶级,团结起来为本阶级利益而进行自觉的斗争。其次,共产党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担负起领导的责任。共产党人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城和一般结果”。只有他们不仅代表而且坚持着运动的未来。因此,只有共产党才能胜任领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并且也只有在其指导下,无产阶级解放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7、为什么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推倒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本性的论断?

答:不可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变革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的新的发展。但是,他们大都从技术论的角度,将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直观地归结到科学技术之上,而完全撇开了生产关系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这样,他们在实际上就回避了当代的基本矛盾,即邓小平所概括的、表现为“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东西”(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南北”(指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关系)矛盾。脱离了这样一种宏观视野,哪怕是再天才的机巧,也显得与实际距离太远,因而缺乏生命力。

当代的历史是否显示了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发展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码证明不了这点。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给人类所带来的黑暗,无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所造成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革命进城中的矛盾,正以最成熟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在已经扩大的基础上不断再现传统的社会对抗,而且正在产生着新的对抗。相反,摆脱了私有制关系自发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其为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科学技术成果的合乎理性和人道的利用,创造了前提。

8、谈谈学习经典著作的体会和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一系列的范畴、论断和原理,它们彼此联结,形成多层次的、统一的理论体系。学好经典著作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更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做到既准确把握原理,又加深对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通过对原文的研读,有利于培养我们阅读原著的能力,并增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研读经典著作,有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增进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的把握。

4、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以及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使我们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错误观点,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关于人的本质。

答: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一、人的本质并不是其自然特性,而是它的社会性。因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社会本质,就是其社会性。人与人之间也有本质区别,这种区别也不在于其自然生理方面的区别,也在于其社会性,即是说,离开了社会关系,不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人。

二、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因为现实的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是不能够脱离社会而存在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生产劳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就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家庭、阶级、国家等复杂的关系。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就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人的本质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本质,而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去抽象考察人的理智、意志、感情,是无法说明人的本质的。

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而一定的社会关系都是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形成的。这些社会历史条件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从而决定了社会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本不存在费尔巴哈说的永恒的、抽象的、不变的人的本质。

五、列宁《怎么办?》

1、《怎么办?》思想建党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第二,工人阶级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地从外部向工人阶级灌输科学理论。第三,无产阶级政党要培养工人群众的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领导他们进行政治斗争。第四,无产阶级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革命家组织作为领导核心。

2、对列宁思想建党原理的创新。

第一,思想建党理论创新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党建理论的创新。

第二,思想建党理论内容的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创新的精神推动马克思 主义的中国化。

第三,思想建党方法上的创新:坚持理论灌输,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3、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领袖、政党、阶级和群众的相互关系。

答:群众是划分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

4、列宁和马尔托夫的观点。

答:二者的分歧的焦点是在,作为一个党员要不要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列宁认为,党员只有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党才能成为一个集中统一、有严密组织的真正的工人阶级政党。马尔托夫则主张,作为党员只需经常亲自协助党就行了。按照他的规定,就可以把一切愿意入党的人全部吸收到党内来,不要求他们全部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也不用党的纪律约束他们。这样一来,任何一个罢工或者知识分子,都有自行报名入党的权利,从而使当时去明确的组织界限,变成一个成为复杂,组织涣散和不定型的团体。混淆了政党和阶级的区别,无法使党在吸收党员使区分空谈家和实际工作者,而且它是自相矛盾的。

5、列宁对党的先进性理论的丰富发展。第一,党的先进性在于当使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起来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主义者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式和活动方式。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第二,党的先进性在于当时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当时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不是普通的一部分,而是工人阶级中的先进的那一部分。整个现代社会所依据的真理。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党是阶级的、觉悟的、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第三,党的先进性在于当有严格的纪律。无产阶级要保持先进性,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就必须有严格的纪律。第四,党的先进性在于党是有组织的而且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部队。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组织,生活在组织之中。没有组织就没有无产阶级政党。党必须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纪律和统一的行动,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执行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领导工作。党内一切事物由一律平等的全体党员直接或通过代表来处理,当的所有负责人、所有领导人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出来,是必须向党员做工作报告的,是可以撤换的。强调党内的民主运作和民主氛围,强调中央对全党的权利实行严格集中领导。

第五,执政党的先进性在于高的重视党员质量。执政党由于执掌了国家政权这种特殊而又具有腐蚀性的东西,其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极易发生质变,所以执政党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始终如一地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纯洁性,这就涉及到提高党员质量,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问题。

第六,执政党的先进性在于善于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当时不是先进、党的执政有没有合法性都涉及到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处理好,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第七,执政党的先进性在于能够有效地领导经济建设。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管理经济,成为内行,要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就要懂得现代高度的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学修养。

6、列宁是如何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的? 列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辨证法的实质、核心的:(1)、对立统一规律是划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重要标准;(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辨证法的钥匙;(4)、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与诡辩论的标志;(5)、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答:历史功绩:1)、其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及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然后对上帝顶礼膜拜,把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使上帝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因此世界被二重化了,世界分裂为两个部分,一是宗教的想象世界;一是现实的人间世界。现实世界是受宗教世界的统治和支配的。2)、费尔巴哈揭去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得出人类创造上帝的结论,他认为宗教并不神秘,宗教只不过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把他变为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把他从人间搬到了天国,人间出现了不平等,神的世界也就有了等级。局限性:1)、他并没有进一步揭露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他不了解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中的人的自我分裂由有世俗中的人的自我分裂决定的。2)、他没有找到克服宗教异化的正确途径,他把宗教的产生仅仅归结于人的心理上和认识上的原因,认为只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够了,事实上是行不通的。3)、他想用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建立一个新的宗教及爱的宗教。在爱的宗教中,没有神的地位,只有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的上帝。

2、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这一命题?

答: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1、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是受宗教关系制约的人,所以不能离开社会关系抽象的考察人的本质。

2、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主次之分的有经济,政治思想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会对人的本质发生影响,同时在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因此,既要全面的考察人的社会关系又要有所侧重,这样才能科学的理解这个问题。

3、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变化,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因此,不同时代的人类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层或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所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3、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重要意义 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主要标志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时间与有改造现实的功能 4)哲学的实践功能和历史使命

2、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3、辨析: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

答:这句话是错误的。他们只把实践理解为自然,甚至还不是人的自然。实践在历史领域更是被扑朔迷离的意识现象所掩盖。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对实践的不理解使他们最终不能发现历史的本质和运动的规律。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看到了环境对人的作用,而没有看到人的实践对环境的能动的改造作用。他们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就必然在理论上陷入不可克服的矛盾之中。

4、辨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答:这句话是正确的。人不是天生就具有人的本质的。人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人,而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然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政治、法律、宗教等各种社会关系。在所有的这些关系中,归根到底生产关系决定、制约着其他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5、《费尔巴哈提纲》的实践意义。

答: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原理,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能动地认识和把握我们尚未了解的客观事物,思想僵化、封闭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地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正是通过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去能动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客观规律,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第二,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证明真理的原理,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以实践为标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纪仍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目前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一些不同社会思潮的理论观点也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面目出现,检验这些理论观点是非对错不能靠争论,只能实践。同样,要检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否是成熟和完善的科学理论,也必须以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为标准。

第三,革命性原理,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实践的革命性原理要求人们在改革开放中,不仅要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良好改革愿望,而且要有能够将良好的改革愿望付诸实践并能够取得良好成效的正确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环境和人的活动相一致。

第四,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革最根本的是要按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和调整社会中的各种不适当关系。在社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疑难问题中,只有抓住人的本质这个关键,深入到复杂的社会联系和矛盾中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

第五,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原理,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在于不断从实践中创新。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历史,马克思正是从这意义上将实践归结为生活生活的本质。社会主义从产生到发展,都是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开阔、创新而不断深化、发展的,只有实践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宗旨,只有在实践中而不是在口头上和争论中去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才能旺盛,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社会主义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第六,哲学的立足点的原理,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立足和面向不断变化发展的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立足现实,关注现实,深入到社会现实中去,深入研究问题和指导解决问题,让哲学为现实生活服务。

第七,改造世界是哲学的根本认识的原理,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成为一门致力于推动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科学。要求我们不断总结提高,将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感性认识即使上升到理性认识,自觉经受时间的检验,使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新世界的水珠一改和建设中充分发挥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成为一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6、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新在哪里?(1)、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前面加上一个“新”字,是要区别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费尔巴哈以自己的人本唯物主义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为了有别于黑格尔哲学,他把自己的哲学叫“新哲学”。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是以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新哲学”。

(2)、从《提纲》内容看,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主要新在唯物主义向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即新在唯物史观上。

(3)、马克思提出实践范畴,就是为了制定唯物史观。《提纲》11条,有12处提到实践范畴,主要是为把实践范畴引入历史观,以建立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4)、马克思从生产实践入手,在《提纲》中探讨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生产实践以及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5)、马克思在《提纲》中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二、费尔巴哈和古典哲学的终结

1、恩格斯)对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命题的剖析。

1)、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必然的东西,黑格尔认为绝不是一切现存的存在都无条件是现实的,他认为现存的存在包括两部分,即现象和现实。现象只是偶然存在,是一种飘忽即逝,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有具有必然性及符合规律性的存在才是现实的,因而是合理的。

2)、现实性不是一切事物永远固有的属性,因为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事物自身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具有现实属性的东西,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丧失必然性,因而也就丧失了现实性。而新的附有必然性的东西就会代替已经丧失必然性的东西,进而转化为现实性的东西。

3)、黑格尔的命题,必然转化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2、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恩格斯最先明确提出的,他提出了如下著名论断,“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三、恩格斯科学预测

1、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主要有哪些?

(1)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即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

(2)未来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没有阶级和阶级差别。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以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运用。

(3)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消除,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组织所代替。

(4)在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后,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终于成为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必然王国的飞跃。

(5)国家自行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

2、怎样理解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的关系?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自行消亡”学说和博爱里革命理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暴力革

命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国家“自行消亡”是针对无产阶级国家说的。(2)资产阶级国家是镇压剥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暴力工具,不会“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

律只能由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来打碎它;无产阶级只有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机构,才能进而创造国家“自行消亡”的条件。

(3)国家“自行消亡”必须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以消灭阶级

为条件。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

(4)国家“自行消亡”的学说既反对无政府主义,又反对机会主义。

四、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1)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

(2)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的兴起。(3)它开辟了人类文明史的新纪元,它揭示的真理具有永恒的价值。

2、《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关系

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即最高纲领,同时又制定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过程中每个具体阶段的行动纲领,即最低纲领。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

腐蚀性的东西,其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极易发生质变,所以执政党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始终如一地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纯洁性,这就涉及到提高党员质量,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问题。

第六,执政党的先进性在于善于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当时不是先进、党的执政有没有合法性都涉及到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处理好,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第七,执政党的先进性在于能够有效地领导经济建设。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管理经济,成为内行,要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就要懂得现代高度的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学修养。

6、列宁是如何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的? 列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辨证法的实质、核心的:(1)、对立统一规律是划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重要标准;(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辨证法的钥匙;

(4)、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与诡辩论的标志;(5)、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六、毛泽东

1、正确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

最后,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2、认识的两次飞跃

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 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体表现在: ①它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 的泉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及范畴的钥匙。④ 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4、如何理解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它的

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即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2)相互联系: 个性体现共性,都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只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3)在一定条件下(场合的不同)互相转化

5、学习《国家与革命》这一光辉著作有什么现实意义?

(1)学习《国家与革命》阐明的国家学说,可以使我们认清当今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和剥

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它为了欺骗人民,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了民主共和制这一政治形式,标榜实行全民民主。但是,这丝毫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实质。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必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夺取政权,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2)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消亡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的理论,可以使我们认清在社会主

义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并发挥它的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作用,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增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创造条件,以便于国家“自行消亡”。(3)通过学习这一光辉著作,有助于我们识别当今世界上资产阶级辩护士们所散布的资本主义是“人

道”的、“永恒”等谬论,认清“西方文明”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增强识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能力,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坚定性。

七、学习经典著作意义

1、谈谈学习经典著作的体会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一系列的范畴、论断和原理,它们彼此联结,形成多层次的、统一的理论体系。学好经典著作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更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做到既准确把握原理,又加深对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通过对原文的研读,有利于培养我们阅读原著的能力,并增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研读经典著作,有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增进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的把握。

4、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以及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上一篇:学会面对的演讲稿稿本篇推荐下一篇:跟单员应聘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