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底色作文范文

2024-06-16

精神底色作文范文(精选15篇)

精神底色作文 第1篇

精神底色作文

感恩是折射我们灵魂的精神底色!

――题记

有一种表情是感激涕零:

有一种举止是爱恩施报:

有一种意识是知恩图报……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还是塑造人格品质的基础!

感恩这种无形于心而有形于行动的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创造了生活的美好。幸福和人格的善良。宽容,以及社会的和谐。安定!孩子长大了以自己的能力赡养年老的双亲,路边受到帮助的流落者的一声道谢,灾区里接受援助的灾民默默的一滴泪……这一切都上演着生活中最真实的“感恩”,他们共同勾勒出世间最让人感动的轮廓,表现了生活最真挚的情感!感恩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与理解的桥梁,也是人与人之间摩擦后的和谐;感恩是萦绕我们心间的情感,更是释放于我们体内的一种体液!学会感恩是生活的重要课题,拥有它能够擦亮蒙尘的心灵,拥有它等于有了做人的支点,使我们内心平衡,更使整个社会平衡,拥有它就如同得到生活的润滑剂,使人与人间的友好。诚实。善良。信任。理解。宽容更加光亮。感恩的心时刻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不至于私欲膨胀,把自己困于人生坐标系上的原心……

由古至今,中华民族都有着这份精神底色,而这份精神底色又在维持着这个民族!

“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是唐代陈润感恩的心发出的叫唤:“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孟郊感恩的心写出的赞叹……《感恩的.心》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它的歌词谱写出感恩的概念,它的旋律演奏出我们的感恩情,它的音符随着我们的心跳而跃动!我们凭借着这颗心奠下了基石,用心中感恩的力量创造了这个和谐的民族,正因为有这一份创造力,我们能够维持着我们的民族,从而又使感恩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几千年的民族历史里,感恩几乎以文化的形式传承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以特有的魅力创造了一种精神底色,影响着千秋万代,编写了众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点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铭记他人给予的帮助,铭记社会。国家。历史。给我们的一切:铭记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

感恩于太阳,会领悟到温暖!

感恩于蓝天,能感受到自由!

感恩于草原,会理解到辽阔!

感恩于海洋,能航行于远方!

让《感恩的心》唱出我们的底色,唱出我们的热情。用感恩点缀我们之间的交集,让感恩成为有味道的风景!

精神底色作文 第2篇

日前,李克强总理在湖北十堰考察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时,再次强调“工匠精神”,他说,“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要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工艺创新。今年以来,他也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在促进改革、发展、反腐、法治的征程中,必须发扬和广大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之成为审计人的品质底色和审计事业发展的内核力量。

“工匠精神”之所以受到国家层面重视和宣扬,与其说它重要,毋宁说它紧缺。受职业性质影响,审计系统本身不乏精心实施审计项目、潜心挖掘审计成果、倾心打造审计精品的“匠人”,但面对审计制度改革、审计职业化建设、审计全覆盖等新的时代课题,弘扬审计人员的“工匠精神”可谓正当其时。要通过氛围鼓励、价值激励、实践磨砺和自身砥砺多方面给力,来形成人人崇尚和践行工匠精神的整体合力。

用浓厚氛围鼓励传承工匠精神。审计机关要将“工匠文化”作为文化立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性开展“学习工匠精神,做敬业、创新、奉献审计人”主题教育,大力推选身边先进典型和标兵,营造人人崇尚精益求精、人人倡导精益求精、人人践行精益求精的浓厚氛围,让审计成果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在每一名审计干部心中落地生根。

用价值实现激励践行工匠精神。通过制度设计,用敬业奉献、创新创造者的价值获得感来推动工匠精神蓬勃成长。完善审计干部职工职业规划和制度措施,着力提升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和素养,关心关注每一名审计干部职工成长成才,让价值感成为审计人专注坚守、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的内生动力。加大优秀审计成果的评选和表彰力度,充分挖掘和彰显审计精品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让每一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审计人员感受到辛勤付出、务实劳动后的收获感和价值感。

精神底色作文 第3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 重视写而忽略读。现在在许多小学里, 每天看到的都是小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一遍又一遍地写着汉字, 虽然大多数学生已经十分的厌烦, 但出于对老师的尊敬和畏惧, 不得不听命于老师的安排。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也是只叫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忽视学生读的能力的重要性。

(2) 重视课本教学而忽略语文本质教学。现在大多数老师通常都是照本宣科, 完全按照课本安排的教学顺序应付着一年又一年的语文教学, 忽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因此, 很多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教育, 在长大后往往会缺乏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小学教师的唯恐主义, 更导致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少、慢、差、费”的现象, 即训练少、能力增长慢、教学方法差和学生学习方法差, 学生到头来什么也没学会。

二、提高语文课堂的精神教育, 为学生童年打上亮丽的精神底色

(1) 更新教学观念, 调整课堂教学角色。在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上, 很多老师都是担任主演的角色。教师只注重学生是否专心的听讲, 而忽视掉他们的多思多疑, 导致学生的疑惑得不到解决。因此, 语文课堂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 转换教师与学生的地位, 让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欲望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

(2) 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树立小学生人文理念。人文主义教育是现在全球所追求的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作为小学生的首门课程, 语文课堂教学担负着教育小学生人文知识的重任。教师不仅应该交给学生人文方面的知识, 还应让学生树立人文理念, 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回归人本, 尊重学生, 保持学生的独立自主个性;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让学生在课堂释放自己的激情, 更多更好地学习人文方面知识, 树立正确的人文理念。

(3) 加强创新精神教育,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童年是一个充满好奇与幻想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 作为小学生往往对很多的事情充满疑惑和向往, 在他们的心中也会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 虽然他们现在不能将其变为现实, 也许有的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有时, 这些想法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 正如很多的创造发明都是从幻想开始的。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放飞学生们的思想, 让他们将具有创新性的想法说出来给大家分享, 或者要求其以作文的形式写出来。另外,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不应只限于语文汉字故事等的教育, 应该帮助孩子们将他们的可能想法进行实验, 并让他们自己动手,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 创新也成为一种必要的技能, 因此, 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育, 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 为未来做好准备。

我国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处在一个不完善的阶段, 改善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让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健全的人文意识, 积极的创新精神, 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责任。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一起来完善语文教学, 让语文课堂为孩子的童年打上亮丽的精神底色。

摘要:通过语文的课堂教学, 小学生能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以及获得老师的帮助, 使其无论在人文方面还是在积极创新方面, 均可以得到提升。本文通过对当下小学生语文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 提出几点相应的建议, 希望能借助语文课堂教学, 为小学生的童年打上亮丽的精神底色, 做一点贡献。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学生,童年,精神底色

参考文献

[1]叶悬冰.让语文课堂充满美感和生机——论语文教学的审美转变[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 .

用古典诗文打磨学生精神底色 第4篇

一、在古诗文中挖掘民俗文化元素

文化可以理解为被社会成员广泛复制执行的操作程序,最基本的体现为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中国传统文化,是与忠、孝、节、悌、温、良、恭、俭、让等行为规范相关联的,抽去了社会教化,缺少了这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传统文化就无以传承。不能进行历史传承, 就会造成文化的历史缺位,就更谈不上文化的弘扬。因此,想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可以在古诗文中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整理。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这样写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一首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唐代重阳节风俗诗,王维除了在诗中写出每逢九月九日重阳节思念山东家乡亲人的心情,还记录了当时重阳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在这些习俗中蕴涵的丰富内涵不可漠视。据资料记载,重阳糕最多有九层,取重九之意,一层比一层小,远看像座小宝塔。“糕”与“高”谐音,象征高寿千年、步步高升。插茱萸可祛病消灾、延年益寿,人们可将茱萸叶切碎或用茱萸子装在小袋中系在手臂上,也可以头戴菊花,其意与插茱萸相同,祈望避凶增福,健康长寿。

风俗习惯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如此丰富,故而在教学中可以大讲特讲,还可以让学生们做相应的古诗词积累。例如:杜牧的《清明》,欧阳修的《元夕》,《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让学生对清明、元宵、七夕等传统节日进行积累整理。

二、在古诗文中培养审美情操

中国文化常常流淌于文学这条河流,传统文化元素汇聚成了文学作品的意象。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作品通过所描述的物或事来寄托作者的“情”、“理”、“美”等主观情感。借助古诗文的意象,可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从而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

月、花、鸟、水、山、木……这些意象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群体,对这些意象的审美挖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例如“月文化”在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曹操的《观沧海》……很多篇目都出现。

月,是存在于广阔渺远中的冰镜玉璧般的自然之物,亘古不变,清辉永存。面对皓月当空,自然勾起人们飞跃的神思,探索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妙。再者由于传统美妙动人而诉说不尽的人文烙印的叠加,更加辉映出“月”意蕴丰富的内涵,比如中秋节,起于古人祭月节,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祟拜。碧空如洗,圆月如盘,赏月之余,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包含着一份深切的思念,是最具人情味,最有诗意的节日。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与中国人的某些文化特质。在中国文学中,它是有生命的,不但和人一样具有思想感情,而且也最善解人意,无论你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你的朋友,中国文人自然喜欢借月抒怀。

对这一意象的挖掘有助于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而学生有了基本的审美底色,他们就能结合生活实践中的物质文化,更好地理解意象的丰富内涵,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养。

三、挖掘体现科学思维的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调教化功能。以文教化,就是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其中蕴涵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挖掘弘扬。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一文时,笔者注意到语录中关于学习的辩证思维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 等。这里的“时习”、“温故”是指导学生在学习时要温习,也可以理解为要多实践,在生活实际中多体会;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体现了“先学后教”、“先思后得”的教学理念。这些至理名言,就是与“功到自然成”、“随性而为”相对举的。强调教化作用,遵循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人的思维方式也可在教化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优化。

此外,语文课程不仅强调实践性,还提倡综合性。在开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时, 我们需要注意到學科的跨越性、综合性。

例如,“物候专题”,笔者就启发学生从包罗万象的古诗文中另辟蹊径,根据海拔高低和纬度的高低对物候现象的影响,结合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收集编唱了具有本区域特色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综上所述,从古诗文中探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整合教学,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有坚实的人文底蕴,让传统文化精髓代代相传。

精神底色作文 第5篇

——邯郸市“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在十中圆满结束

为进一步深化邯郸市新课堂的创建工作,加强对全市教师的新课堂学科培训,有效解决一线教师在实践新课堂过程中的困惑,2012年10月18日,由市教育局牵头组织的邯郸市“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在邯郸市第十中学东二楼会议室拉开了序幕。

会议由第十中学科研师训处石翠霞主任主持。刘磊副校长首先为本次活动做了主题为《打造新课堂底色,构建师生共生的精神家园》的报告,向邯郸市各学校的与会领导与教师,介绍了近年来,十中在“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的过程中所积累的重要经验。报告结束后,与会的近300名领导与教师走进十中课堂,听取了我校初、高中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物理等共十个学科、十三位教师所带来的新课堂展示课;并在展示课结束后,观摩了十中“创建新课题”的相关资料及校园文化。最后,本次展示活动在外校教师与十中教师亲切而又热烈的经验交流中,落下了帷幕。

底色作文800字 第6篇

他曾是我的老师,每次宣纸上留下的底色,总是淡色的墨痕,模糊却清晰。他爱画石桥、流水与老房,也爱讲那儿的故事。一笔下去,无半点犹豫,墨色却在宣纸上映得悠长。他的眼眸里总是写满深情,明澈得像个孩子,笔尖微沾水,墨痕冲淡了些,韵出温馨的底色,苍老的手,苍老的笔尖突一转,勾勒出流畅粗朴的线条,那是座平实板桥,向下便是潺潺明晰……

宣纸下熟练的笔触,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他喜欢画这些朴实的风光,喜欢走于平实桥上,流水,人家,描摹的时候,手上总多了一份亲和力,感觉时间如流水,流着流着,流不动了,堵在心口,便又顺着笔尖流淌于宣纸之上。周围是一片安静,树木葱葱似不是点染出来的,氤氲着古朴美好,正如他本身淡泊。正因此,沉淀下来,宣纸下的底色,又浓重了一分……

继续,眼前一片明晰,纸上泛起了一阵暖黄融于清冷中,旧时的儿童在河边玩耍。自由、活泼写于脸上,古朴的老屋里似装载了太多的温情与快乐,而他的笔尖颤抖起来,粗糙的手将粗糙的笔杆握得更紧了些。抬起眼,他的眼角流露着几分湿意,但只是坚定地看着宣纸上的桥、水与人,仿佛将底色捅破似的,思绪拉得很远。看着他目光的方向,纸上活了起来,孩子在奔跑、成长,老屋渐小,纸上的是快乐美好的生活底色,远方是他的故乡,故乡情……哦,原来是乡愁,十岁便求师学艺,时光磨洗,没有一刻不念着远方的故乡——小桥流水,古朴的故乡!

底色作文800字 第7篇

走在山间,满眼就只一个字:绿!像竹叶那么嫩,像荷叶那么润,像蕉叶那么亮,徜徉其中,就如行走在米芾恣意的点染中,行走在塞尚灵动的色块中。

倏忽,一阵清脆的“沙沙”声攫住了我的耳。循声而去,只见一老妪正洒扫山阶。浅绿碎花的衣袖裹着土黄的手臂,精致的斗笠压着一根根银亮的发丝。把着扫帚,轻轻扬起,又轻轻放下,动作从容娴雅,在绿底色的衬托下,不沾凡尘,再美不过。“您好!您知道九溪十八涧怎么走吗?”“九溪十八涧?呦,那里山路窄,我带你去吧。”她回头对我微笑,眼角的鱼尾纹仿佛也是带了生气的,在凉风中温柔地绽放。透过林间罅隙,西湖美景朦胧可见。绿水悠悠天杳杳,水天溶漾画桡迟。我不禁好奇:“本是该享福的年纪,您怎么还在这里洒扫呢?”她轻轻抚过路旁的灌木,缓缓道:“”我不愿跟着儿女去过城市生活,无聊枯燥,不如定居在这里,每日洒扫洒扫,还可以赏此美景,何乐而不为呢?”不禁哑然。虽然年事已高,她的步伐却并不拖沓,而是轻柔矫健。或许是长期受这绿底色的熏陶吧,她永远保持着年轻的活力。兀地,她轻呼:“看!郭沫若写的:层层叠叠山,高高低低树,叮叮咚咚泉,曲曲环环路。说的可不就是眼前!”我又惊又喜。喜的是眼前九溪十八涧“菱蔓摇曳,莲云芳敷”之美景,惊的是洒扫之老妪竟会吟出诗来。“斜风细雨不须归”,她道。“满架秋风扁豆花”,我言。微雨落,小荷翻,榴花开欲然。一老一少相行涧中,清凉的雨丝将绿滴在我的额上,深吸一口绿色的空气,感受老妪身上的诗情与生机,欣赏她旖旎如画的笑颜,此刻,最美。

转向与越界:不变的精神底色 第8篇

刘继明:在这个时代,解决内心的问题,似乎越来越没有解决一些峻急的外部问题那么重要了。而曾几何时,我们都认为,内心就是生存的唯一理由,外部世界充其量只是一个遥远的背景,如同舞台布景一样。演员站在舞台中央,仿佛居于世界的中心,舞台的声光明暗都是演员肢体语言的一种延伸。文学也同样如此。只不过作家不是居于世界的中心,而是边缘,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但由于“舞台”的灯光总是聚焦打在他身上,他有时候也会有一种“居于世界中心”的感觉。这无疑是一种鸵鸟式的幻觉。其实,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作家这样的“特殊个人”,都深陷于这个世界,所谓中心和边缘都是相对而言。时代宛如一条大河,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滴水珠。河流的沉浮就是我们的沉浮,我们甚至不可能爬上岸来。这就是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也是人不可逃脱的命运。所以,人不可能摆脱他所处的时代“洁身自好”。一个作家创作上的起起伏伏并不总是一种寻求突破的“策略”,对有些人可能如此,“功名”对他们太重要了,但对我而言只不过是时代的漩流在我身上的回响。在我看来,相对于严峻的时代困境(实际上也是人的困境),所谓创作转向是否与我以前的写作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根本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当世界和人性面临撕裂和塌陷的时刻,我更看重自己作为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一个作家的所谓风格和个性。

孔育新:我阅读您的“文化关怀”小说和“底层小说”的直观感受,就是作品中主人公身上那强烈的“遗民”或者说“异乡人”的色彩(葛红兵在《刘继明论——颓废者及其对立物》一书中有深入的论述,当然有些观点我还是持保留态度),这个和基督教的某些精神质素以及您的理想主义气质之间是否有着一些交融?这种“转向”是不是一种“接着讲”的深入和拓展?

刘继明:“理想主义”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一个让人待见的词儿,在某些人眼里,它往往跟激进、乌托邦和不合时宜等联系在一起。有时候,它索性就变成了“过气”的代名词。多年前我写过一篇随笔,题目就叫《理想主义者》,现在,我对这个词有了更多的切身体会,在当下,理想主义首先意味着与流俗的事物格格不入,它拒绝哗众取宠,人云亦云。他必须对个人内心的问题和时代的疑难问题作出不媚俗、不趋时的回答。为此,他可能与自己的过去乃至友人分道扬镳,冒犯和挑战既定的文化秩序,乃至被强大的体制壁垒以及周围的人群孤立和排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就是自己笔下的那些个“遗民”和“异乡人”。我甚至不知道是我创造了他们,还是他们创造了我。

孔育新:新世纪以来您关于“底层文学”发表了一些重要的看法,如《我们怎样叙述底层》、《新左翼文学与当下思想境况》、《底层文学,或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等等。我个人的感觉,您似乎更愿意以“新左翼文学”来标识其精神质地,这种标识,在横向上体现了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消费主义格格不入的异质性和批判性,在纵向上又体现了与马克思主义、俄苏文艺以及中国左翼文学的传统的承续和反思。同时您对“独立性”的强调,对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有意“间离”,对知识分子“国师”情结的警惕,都透显出您的苦心。那么有一个问题我很期待您的看法,即如何把握左翼文艺理论中的“个人性”和“人民性”问题?

刘继明:所谓“个人性“与“人民性”这一对论题,学术界的争议汗牛充栋,从未停止过。与其说它是一个纯粹的理论命题,还不如说它是一个实践性的命题。实际上,“个人”与“人民”一直就处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就像两段原木在河流中翻滚、沉浮,互相碰撞,不时发出沉闷而刺耳的声响,它们的面目有时候可能会模糊不清或者走形,但始终如影随形,而不是彼此吞噬。这个比喻也许不是那么恰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个人”和“人民”并不像一段时间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互相对立和水火不容的关系。“人民性”也并不是天然地挤压乃至扼杀着“个人性”,它本身就孕育于个人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于个人。在此,个体的差异和选择当然会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因素,这种差异和选择既有道义的,也有美学的。总之,“人民性”不是作为一种道德或政治指令出现,而是一种植根于人的责任、义务和情感的询唤,它内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深处。

孔育新:正如旷新年所言,“中国今天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精英与底层、知识分子与民众在利益和情感上彻底断裂”。您早期的“文化关怀”小说与现在的“底层小说”相比较阅读,我个人的感觉是早期的小说虽然有极其强烈的形式探索的意味,但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情感氛围却是与您的“精神履历”合拍的,我手写我心,有一种精神“自叙传”的性质。后来的“底层小说”可能写法变朴素了,视野宽阔了,现实的内容多了,但感觉缺少早期“文化关怀”小说中作者与小说水乳交融的亲密感,体验少了,观察多了。可能更多地代言了底层的政治经济诉求,而底层的情感诉求似乎不够鲜活贴切。那么底层群众如何发声?我们的代言是在什么层面上?借用基督教的譬喻,我们是否象“施洗约翰”那样只有“水”,而没有“火和圣灵”?

刘继明:之所以出现“精英与底层、知识分子与民众在利益和情感上断裂”,是因为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将人分成了一个个利益阶层和团体。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只有利益的博弈冲突,失却了互相体察、沟通和互助的制度乃至情感基础。在这种情形下,文学的代言功能便凸现出来了。如果作家还是满足于那种个人主义式的“我手写我心”,只会加剧社会的撕裂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甚至敌视。人的需求并不能简单地划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那么简单。在我看来,耶稣就是弱势群体的最大“代言人”,你能说他只关心人的灵魂,不关心人的物质生存吗?耶稣的问题是把所有的审判寄托到彼岸世界即“天堂”,而当代还有一批知识分子(他们往往是少数人)则希望在此岸世界就能够把事情做个“了断”。

nlc202309030059

在这个时代,个人和国家都处在一种从未有过的困境当中。如果你是一个称职的知识分子,就应该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询唤”。

孔育新:我们谈谈启蒙这个话题吧。您的中篇新作《启蒙》,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可以说《启蒙》代表着您对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思潮的反思和诘问,当然这种反思和诘问又包含着苦涩和伤感的“谢本师”意味,就像您在《易中天先生的幽默感哪去了》一文中所表达的。也许正如卢卡奇所言,小说的精神气质是成人的忧郁和反讽,时间反复试炼、拷问着主体,曾经的英雄逐渐风化、破碎甚至暴露出其苍白和丑恶的一面。《启蒙》的主人公蕖伯安甚至都能联想到生活中的原型,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到性解放(政治主体到欲望主体)到对椿树岛的掠夺,启蒙也从“召唤”向“诱惑”、“欺诈”的不断降解。那么我的问题油然而生,如果您反对的是意识形态化的、与权力和市场合谋的新自由主义,那么有没有非意识形态化的、个人性质的自由主义(并非所有的自由主义者都是蕖伯安)?你又如何看待这种自由主义?

刘继明:个人自由和自由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乃“天赋人权”的题中之义,具有不言自明的真理性,但自由并不是没有边界的,而是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以及面对特定社群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一点上,中国的许多自称为“自由主义”者的人恰恰是缺乏自由主义精神的。中国很少有伯林、罗素那样的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有的只是一些新自由主义者。对这些人来说,他们把资本的权利看得高于一切,在他们的词典里,没有人民,只有纳税人。在今日中国,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已经融为一体,他们的共同目的就是为了将中国从威权政治之下解脱出来,委身于资本的肥大怀抱里去,为了这一目标,他们不仅对资本主义的贪婪和血腥视而不见,而且打着所谓“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旗号,为一切非法的掠夺行径寻求合法化。许多新自由主义的斗士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权贵资本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同谋。在这种背景下,讨论“非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未免有点奢侈了。

孔育新:有没有意识形态化、与权力合谋的“左翼”,你又如何看待这种“左翼”?

刘继明:左翼存在与“自由主义”同样的“软肋”:如果他们不是真正站在广大受剥削和压迫的中下层民众一边,而是不自觉地替国家正统意识形态“背书”和“洗地”,也就等于背叛了左翼的正义立场,不管他们戴上怎样眩目耀眼的政治花环(如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都会遭受人们的反对乃至唾弃。

孔育新:从您的“精神履历”中,似乎可以看到加缪和鲁迅的身影。您怎么评价加缪和鲁迅?他们对您又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继明:在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传统里,鲁迅先生大概是最让我发自内心敬仰的人物。他的伟大不在于他赢得了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敬仰,而是他身上的悲剧品格,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鲁迅对知识阶层的批判一点也不亚于对所谓“国民性”的批判。如果说他对阿Q式的国民性的批判多少有些哀其不幸怒气不争,那么他对那些势利、自私和假洋鬼子式的“智识人”的批判,则是一种骨子里的深恶痛绝和蔑视了。鲁迅几乎与他们战斗了一生,为此开罪了诸如胡适、梁实秋、苏雪林为代表的主流知识精英集团,遭到了不计其数的诬陷和攻讦。遗憾的是,即便如此,中国的知识精英整体上仍然没有什么长进。直到今天,鲁迅批判过的那种“智识人”不仅没有消失,其阵容反而比鲁迅的时代更加庞大,调门也更加高亢了。

孔育新:能否谈一谈您创办的《天下》杂志?从杂志的名字似乎能感受到对现实介入的胸襟和眼光。

刘继明:如同写作一样,一份杂志也是一件作品,如何评价是读者的事。如果你看过几期《天下》也许就会理解我前面谈的那些话;反过来,如果你理解了我前面的话,也就会理解我为什么暂时放下个人的写作,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乃至一些人的误解,来创办这么一份“另类”的杂志了。

(作者单位:刘继明,湖北省作家协会;

孔育新,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底色作文800字 第9篇

那个人坐在地上,背靠着一棵大树,手里拿着一个木箱,正对着他儿子的学校。他来接他。但这时,他正盯着那个木盒子,眉头紧蹙,露出一脸悲伤。

盒子被偷了,这没用。他身无分文,现在生活越来越艰难。盒子里有数百美元和一块透明的圆形玉石。如果你节约使用,你可以得到足够几个星期的食物和衣服。但是这个箱子被偷了,而且是从两个老人家里偷的,这也正是他心烦的原因。

大树上的叶子忍不住萧瑟的秋风,纷纷打着旋落下来。从树枝被拆下的那一刻起,关于它的一切只能封存在历史相册里。而大树没有红花绿叶的伴奏,只能光秃秃的站在地上。

枯萎,衰老.对于垂死的老人来说,和死去的老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让他在离开的时候承受寒风?再说我自己家里有父母,怎么能不管呢?

那人一头雾水,嘴角不停抽搐。他以为再拿不到钱,家里就没有饭做了。就算他能抱,孩子们能抱吗?父母会怎么做?况且孩子还要上学,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花钱。一切似乎都混在一起了,弄得男人心里一片混乱。

那人索性把心收起来,决定把玉卖了换钱。他站起来,大踏步向前走,一步、两步、三步.突然,男人停下来,他突然想到一件事:如果儿子知道他是小偷,他会原谅自己吗?父母会接受这些不干净的钱吗?而你会过上舒适的生活?

“生命的开端,自然是美好的……”读书的声音来自我儿子的学校。“是的,人性要善良,人要保持善良的本性。”男人喃喃自语,一幅童年天真快乐的画面出现在他面前。他知道送儿子是对的,学文化,是个善良的人就不能落后自己。然后,男人笑了,笑得很自然,眉宇间的悲伤也散去了。他相信总会有希望。

底色作文800字 第10篇

生命的底色是什么?你又会给你的生命赋予怎样的色彩呢?

毛泽东决定为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他的底色是红色。红色,代表了鲜血与革命。

莱特兄弟梦想飞天,他们的底色是蓝色。蓝色,代表自由与翱翔。

南丁格尔一生渴望救死扶伤,她的底色是白色。白色,代表着圣洁与希望。

……

是这样的。你希望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你就有了怎样的底色。

人生来平等,是同样的无色,而理想赋予我们最初的颜色。每一个人都有过梦想,就如同所有的画都有底色。在此底色上,人们一笔一笔地完成人生的巨画。有些画惊艳,有些画雄浑,有些画和谐而美好,有些画复杂而矛盾。但不论怎样,都无法掩盖住底色。底色有可能会成为陪衬,但绝不会因画的内容而黯淡。

底色是初心,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亦是我们出发的起点。我不懂绘画,但我知道,底色灰暗的画,虽有可能成为一幅好画,但不论用多么炽热的色彩绘制,也不会变得明丽。底色决定了画的色彩,一如人的理想决定其奋斗方式。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博物馆,每一个人都进去参观,看着展板上的画,低头画自己的。一些人的画被周围人所惊叹,于是被立刻挂在新展板上,供人们学习,欣赏;一些人的画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成为人们的笑柄,或为人所叹惋;更多人甚至在匆忙中连自己的画都没能一瞥就连人带画一起消失在博物馆出口。如果连画作都变得可有可无,那画上的底色还有其存在的意义吗?

底色是目标,是理想,是初心,是梦开始的地方。听起来很荒谬,但事实上,画作会被毁灭,底色永远存在;人生也许无意义,但人的理想却有意义。我们必须明白,挂在新墙上的画并不比普通人的更加珍贵;伟大者们的人生并不比平凡者的一生更加有意义。使画珍贵的是底色,使人生有意义的不是结果,而是理想。名画与伟人,不过是技巧上更胜一筹罢了。

底色作文800字 第11篇

而今的古巷却多了些商业的气息,青石板上多了现代化的步伐,各色各样的店铺穿插其中,心中不由烦躁。

走至老巷深处,人烟稀少,在拐角处闻到了酒香,本烦躁的心情像是被安抚了一下,循着酒香找到了一处半掩着门的老店,没有招牌,仅有一酒字关在门上。

老店内之一老人,老式的酿酒木器,屋内并没有其他机械化的设备,只有桑木的气味。“孩子,买酒?”一声爽朗声传空而来。嗯,我应到。恰逢今日老人将酿酒,我也急有兴致跟去一瞧,门院内,几盆饱满的大米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映着洁白的底色,仿佛争先恐后地去看看酒中的世界。

老人嘴角一弯,拿来了一个酒桶,一捧大米半桶酒,按比例调好,阳光洒在脸上,映出他格外认真的脸庞。“是不是好了,下面盖酒盖了?”我理所当然的问道,之前见过家乡的老人酿酒,我高兴道。老人摇了摇头,“你们呀,不能被进口限制了,传统上是这么做,但是我们要看远一点。”他一做高深道。

我不解,此时树上偶传来知了的鸣叫,各种花香扑鼻而来,甘醇的酒香,老人诉道:“老头儿我曾经也一味的用长辈们创下来的手艺,诚恳他酿酒的醇香固然吸引着游客,无奈味道单一,不久门口少了光临。”我暗道是啊,我们被传统的井口限制住了。

只见老人从里面匆匆拿来一瓶红色的水,他到“后来,我一想,我们身边不是有很多花吗,为何不参进,可作药酒,可做多种口味的米酒。”他细细倒入,霎时间玫瑰般的香味溢满整个院子,给江南小巷添了一抹明亮的底色。

老人邀我品尝,小喝一口果然不同往常喝的米酒,老人望向远方轻叹“人们何尝不是被传统限制,以致于忘记创新。”老人那苍颜透着智慧的底色,他没有被传统限制住目光,用智慧的视角看到更高的世界。

精神底色作文 第12篇

推广阅读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特别有力的一项措施,一个城市全民阅读搞得好、书香味浓、书香味足,这个城市公民的精神面貌和素质是绝对不一样的。一个城市的全民阅读推广得好,反过来也会促进阅读活动的开展。

我了解到,现在城市阅读做得比较好的城市有一些,比如苏州市。近年来苏州市一直在打造书香城市,该市的各级领导一直在大力推动全民阅读,现在如果你到了苏州这个城市,你就会发现街道很干净、整洁,市民脸上的笑容很多。我们在苏州搞阅读活动深有体会,在这个城市我们做少儿图书阅读推广活动,很多学校、社区都抢着邀请我们去做活动,双方配合得非常好,我认为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一个城市如果失去了阅读,这个城市就失去了灵魂。因为书是人类精神的天堂,只有在这个天堂中人类才能感受到人的灵魂是有所寄托的。

作为出版人,我们既是内容提供商,也需要提供阅读服务。我们要对我们出版的图书精工细造,要把每一本书的内容提要写好,把书独特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独特的实用价值体现出来。让更多的读者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子的书,同时在推出好书的时候要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告知读者如何能够找到我们的书。多媒体方式有很多,包括电视、广播、微博、网站、报纸、期刊以及作家和读者的互动活动等等,通过它们让更多读者知道一本书的独特价值。

作为出版人,我们有责任在全民阅读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首先,在筛选选题的时候一定要为读者考虑,一定要选择那些具有独特价值和功能的图书,这样才能让书发挥它的真正作用。其次,在整个编校出版的过程中,我们要出高品位、高质量的书,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没有好书,那么推进全民阅读推进城市阅读就是一句空话。最重要的是,我们永远要秉持一种理念——出版要为读者服务,只有坚持这样的理念才能出好书,把好书带给更多的读者,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全民阅读活动是一个要全社会一起行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把出版资源和教育资源结合起来,把城市的全民阅读推广体系和图书馆阅读系统结合起来,从这些系统中得到具体的信息反馈,用这些信息指导我们的图书出版工作。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把阅读推广活动做得扎实、见到实效。我个人以为,这是出版人要做的事情,出版人在城市阅读中要发挥多方面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在单纯的出版图书上。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儿童阅读是为整个民族勾画精神底色的事情,现在这些孩子们的阅读水平决定着未来中国的整体素质,正因如此,儿童阅读是整个全民阅读中最重要的部分。现在全社会都在倡导构建“中国梦”,孩子们是希望,现在孩子读什么,决定他们成为什么样的公民,构建什么样的核心价值体系。儿童阅读需要引领指导,接力出版社一直努力致力于儿童的阅读推广工作。这两年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两届中国少年儿童分级阅读论坛。我们和新阅读研究所共同研发中国少年儿童分级阅读标准,虽然这个标准最终出台的过程会比较艰难,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在国外例如美国、英国都已基本建立起分级阅读的标准,在中国这个也是非常必要的。

说到培养孩子阅读,就必须要强调家长的重要作用。我归纳出五方面:一是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书架;二是每年要有开放式的阅读计划;三是孩子生日或重要节日要以一本好书作为礼物;四是每天陪孩子读20分钟书;五是家长要在家里读书,树立好的阅读习惯。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作为出版人,作为少儿图书的出版人,我诚挚建议,是否可以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建立一个针对青少年阅读心理特点和阅读欣赏习惯的中国少年儿童读书日,让社会各界为孩子们推荐一批优秀的好书,然后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让孩子去读书,让孩子们去评选他们最喜欢的图书,让我们看看孩子们最喜欢什么样子的书,这既是尊重孩子们的选择,也可以从中看到我国少年读者阅读趋势的变化,从而指导我们少儿图书出版工作。

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学校要增加阅读课、增加阅读活动、增加阅读内容,让我们的儿童文学的资源、童书的资源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实现共享。

底色作文800字 第13篇

山脚下有赤裸上身的轿夫,只需花钱就可将你用轿子抬上山,但生意并不是很好,大多数人都是自己爬上山,走走歇歇,看看风景。在离山顶最后一小程供游人歇息的亭子里,翘腿握着大蒲扇休息的游人中,来回走着一个脖子上挂着毛巾、衣服旧得掉色、弯腰驼背老人,他不断冲游人露出讨好的笑容。虽然模样像是乞丐,可并不是,他将自己筐中的瓜切成几块,逐个递向游人,待游人咬上一口,便笑嘻嘻开口要钱:“50元!”他伸出手要钱,游人一惊,但无奈瓜已入口,想要还价,老人便收起笑容:“这个是我自己家里的瓜,市场上这样的可贵了,你也不知道有没有加什么药。你吃了我瓜不付钱?”游人递给他钱,扭头走了。

虽然惊于瓜的高价,但又口渴难耐,不断有游人来买他的瓜,老人笑嘻嘻地收钱,他看着十分可怜,对于下坡的游人,他诉说着自己如何的贫苦,如何背着如此重的瓜上山来卖,望大家来买,不时不忘夸几句自己的瓜的香甜。

日落西山,游人归去。

亭子里没了什么人,天气已不像上午那般燥热,亭子周围瓜皮满地,几个衣衫破烂的人聚在一起数钱,他们谈笑声在山里回荡。

他们收拾收拾也准备回家了。而早上在亭子中弯腰曲背的老人现在笔直地站着,没有了早上的虚弱和可怜的样子,反而在碰头说笑的几个卖瓜中显得颇有威严。他眼睛望着那最后下山的游人,不放过任何一点机会。最后,他从几乎空空的瓜筐里面拿出最后一个小西瓜,要价5块,他已经没有那样讨好的笑,他只是不想把瓜背下山。游人买了,他将纸币塞到快要变形的衬衣口袋中,他得意地看着其他卖瓜人,浑身上下都那么快活,他背光走着,人们无法观察到他的神情,但从他布满的皱纹的脸的轮廓上看,他的嘴角在夕阳暖红的光中斜着上扬。

底色作文800字 第14篇

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他们广阔的胸襟,独特的阅历造就了他们流传千古的文章诗句。

临刑之前,是你脸色不变,独奏《广陵散》,向我们诉说着,坚守底色,是坚守生命的气节,保持不变的是信念。

官名利禄前,是你仰头大笑,诉说我辈岂是蓬高人,告诉我们,坚守底色,就是

保持自信与不屈,用坐看云起时的从容面对生活。

萧瑟黄昏中,是你笔根不辍,独自翻阅典籍,编篡儒藏,向我们宣示着,坚守底色,就是要珍视传统文化,使其得到传播。

无论前方有多少靳棘,我想,你们始终用底色来表达你们永不放弃的决心。

我微笑着看着这些坚守底色的人们,满怀希望的转向我所生活的社会,然而又有多少人抱怨成功与自己无缘,可他们却不曾想,在他们沉醉于声色犬马,将心依附在短暂的烟火繁盛下,误以为这目醉神迷便能成永恒的归宿时,他们已经失守于底色。

坚守底色,是关云长的义薄云天,千里走单骑;坚守底色,是赵子龙单骑救主;

坚守底色,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他们坚守着底色,用拼搏和奋斗做矛,刺破前方靳棘路,必然自会与最美的时节不期而遇。

坚守底色,我们不仅需要钱钟书的虚怀若谷,瞻泊自守,更要冯其庸的寻缘问道终不悔的精神。

诚如(菜根谭)中说:“世人动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盈鸟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耳。”想来,坚守底色,我们需要少一分抱怨,多一份拼搏,忍受人世间的苦难,才会收获澄清湖面上的飞逝落花,才会拥有康德头顶上的星空。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希望与失望、成功与失败、欣喜与失意中一次次地蓦然回首,

一次次的难忘。尽管人生会有没有舟船的渡口,也有百万次的磨钝与苍凉,我

底色作文800字 第15篇

望着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听着那首威武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不禁感慨万千,在过去几百年间,中国饱受屈辱,遍体鳞伤。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硝烟弥漫,多少英勇的战士为此牺牲,但却只换来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接着《北京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等屈辱的条约接踵而至,即使伤痕累累,在家国情怀之下,也熄灭不了爱国烈士们的熊熊斗志。何为爱国?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是邓世昌为国献躯抵敌舰,是鲁迅的弃医从文,更是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如今,祖国被爱国人士们叫醒了,东方的一头雄狮也觉醒了,我们国人在国外的眼中再也不是东亚病夫,中国,正在朝着光奔跑。钱学森的爱国实际,让我感动。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爱国从不是空泛的,深厚的爱国情,高远的强国志,落脚点在于务实的报国情。”钱学森的五年归国路,鲁迅的弃医从文挽救民族魂,袁隆平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钟南山的临危逆行,这不正是报国情的体现吗?“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呢?“后浪”在我眼中就像一只冲锋队,他们在时代的前沿里继续开拓,继续进取,带着前辈的荣光和精神,在这个时代里继续书写我们国家的华章。

上一篇:有创意的润滑油宣传广告词下一篇:会计报表中英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