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

2024-06-19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精选10篇)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 第1篇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为直言进谏得罪权贵,遭谗被贬为江州司马,满怀抑郁,无处宣泄。于次年秋天送客湓浦口之际,借描写琵琶女的不幸身世,抒发了对自身遭际的无限感伤和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行,乐府古诗的一种体裁。全诗叙事曲折,篇幅宏大。与诗人的另一长篇巨制《长恨歌》一样,同为传世不朽之作。白居易死后,唐宣宗李忱曾写诗悼念他,其中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句,可见当时就流传极广。

这首诗可分为三段。开头至“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秋月白”为第一段,叙述与琵琵女的偶然相遇,及其弹奏琵琶的精湛技艺。诗人送客江头,秋风萧瑟,一片凄凉。宾主话别,醉不成欢,实际是借酒浇愁愁更愁。此时此刻,忽然听见有琵琶弹奏声隐约传来,宾主不约而同地被吸引过去。由描写朋友话别到引出琵琶声及弹奏琵琶的倡女,转接极其自然巧妙。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弹琵琶者演技非凡,接下来描写艺人的出场,先是“琵琶声停欲语迟”,“迟”字表现出琵琶艺人犹疑不决,似有隐衷,复又“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后一句描写女子羞答答的样子极传神巧妙,为流传很广的千古佳句。同时又暗示着这是个饱经风霜,深受磨难的不幸艺人。

果然,在调弦定音后,“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弦声低沉,似乎弹者有意掩藏、压抑内心的情感。每根弦都发出低沉忧郁的声音,每一声都寄寓着无限的哀怨。这就为后面描述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做好了铺垫。诗从写琵琶女的试弹动作开始,一步步将读者引入乐曲优美的情境中去。

她的演技是精湛神妙的,诗人以“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撚抹复挑”两句描绘其技艺娴熟。因为训练有素,虽是信手弹来,也无不合乎节拍,弹技可谓炉火纯青之境。诗人接下来运用复杂而又连贯、贴切而又优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美妙,节奏快慢转换的变化。嘈嘈急雨,切切私语,珠落玉盘,莺语花底,泉流冰下,一连串精妙绝伦的比喻仿佛使读者身临其境。至于乐声低缓停歇如冰泉冷涩,进入高潮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及曲终收拨时的声如裂帛,句句是新颖贴切的比喻,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不仅使人想见其声之清脆,进而还会体验乐声如珠玉般圆润的感觉。最后诗歌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说明了乐曲的动人效果,使人陶醉在琵琶弹奏所造的艺术氛围中。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至“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是第二段,琵琶女自诉其辛酸的经历和眼下的不幸遭遇。从她的诉说来看,她曾是个色艺俱佳的艺人。年轻时,五陵年少,富贵公子争相馈赠缠头之费。那个时候,她头戴钿头银篦,歌舞时用手击节,上身相应颤动,首饰有时竟堕地而碎;或穿红艳如血的罗裙,日日与少年宴饮笑谑,不觉酒翻而裙污,也不感到过可惜。春花秋月,良辰美景,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然而荣华易逝,容颜易老,一个年老色衰的艺人再也没有人靠近了,她象一只被人玩坏的玩具一样被那些富贵子弟们所抛弃。“门前冷落鞍马稀”正是封建时代包括琵琶女在内的许多歌舞艺人晚年的形象写照。于是她不得不落得“老大嫁作商人妇”,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商人身上。然而,一个丧失了花容月貌的老艺人岂能拴住重利轻情的商人之心?于是“商人重利轻别离”,男人离家经商,妇人独守空闺,又成了她们必然的结局。她想嫁人找个归宿,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愿望又一次落空了。诗人以“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结束了琵琶女的倾诉。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所谓“忽梦”并非偶然,“梦啼”也是白日情感的再现,回忆辛酸的往事,面对眼下的痛苦遭遇,她不由得老泪纵横,脂粉合流。

诗人在《序》中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诗歌的最后一段就是由歌女的沦落,联想到自己的屈遭贬官。诗人和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都身怀绝技,具有非凡的才华,却又同样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遭到封建制度的遗弃和扼杀。诗歌强烈倾诉了诗人对自己不幸贬官、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心曾相识”一联融议论于叙事之中,其中所含的哲理章蕴,耐人回味,千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以杜鹃啼血和哀猿悲叫两个意象的描写,因景生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诗人羁旅在外而想念家乡的心情。下文更以苦酒独酌,呕哑嘲哳之山歌村笛上承“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极力渲染谪居浔阳的痛苦与不幸,同时也与歌女的琵琶仙乐作了强烈的对比。最后以琵琶女的二次演奏,诗人泪湿青衫作结。所谓“满座重闻皆掩泣”,是描绘音乐效果之动人,是上承第二段中对琵琶演奏的细致描写,而“江州司马青衫湿”,以诗人泣泪最多上承“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描写,由歌女的不幸,痛感自己的被贬,推己及人,既为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而泣,也为自己的壮志难申而哭。青衫:唐代八、九品官所穿的官服。作者时任江州司马,是五品官,应着浅红色。说青衫意在表达自己的沦落身份。宋人洪迈说:“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姿,敬其词章。至形于乐府,咏歌之不足,遂以为真为长安故倡所作。..乐天之意,直欲抒写天涯沦落之恨耳。”这段话点明了诗的主题,但就全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而言,此诗也表现了诗人对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女艺人的真挚同情。她有可悲的`不幸命运,诗人则被贬出京,社会地位虽不同,但在身怀才艺而不被重用,以至沦落天涯,这一点上是相通的。因此,诗人将“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唐宋诗醇》卷二十二)。

全诗对琵琶女的出色演奏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她的不幸遭遇激起了诗人强烈的共鸣;而诗人悲苦的贬谪生活,也深深打动了女艺人的心。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因而很容易互相同情、怜惜,产生感情的交流。诗人正是用饱含着丰富感情的笔触,来叙述故事、描绘场景、刻画人物,从而成功地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这两个鲜明的艺术形象。对琵琶女的描写尤为出色。她早年春风得意,中年门前冷落,晚年独守空闺,其不幸遭遇极富典型性;同时诗人所塑造的这个艺术形象又极富个性特色,她青春年少时的美丽、她的多才多艺,她悲惨的身世以及“犹抱琵琶半遮面”时的羞愧、哀怨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个形象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从诗歌的结构看,此诗所叙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借助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情节安排得波澜起伏、错落有致;材料剪裁,详略得当。对两次琵琶演奏的描写,前一次大笔泼墨,第二次惜墨如金,前为实写,后为虚写,二者都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在语言方面,诗语朴素平实,流畅自然,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唐宋诗醇》称这首诗“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而显,其音哀以思,其辞离已则”,与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同为千秋绝调”。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 第2篇

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官为九江郡的司马。第二年秋天,送客人到湓浦口。夜里听到有人在船中弹琵琶,听那铿锵清脆的弦声,带有长安京城的韵味。就打听那个弹奏的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师学过琵琶。现在年纪大了,容貌衰老了,只好委托终身给商人为妻子。于是命人摆上酒席,请她尽情地弹奏几支曲子。曲子弹完了,她带着忧伤的神情叙述年轻时候欢乐的往事。如今却漂泊沦落,容貌憔悴,辗转流浪,迁徙各地。我由京中外调已经二年了,一直是安逸自适的,被这歌女的话所感动后,这晚才觉得我有被贬官远放的感伤;因此作了这首七言歌行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个字,命名为“琵琶行”。

夜里在浔阳江头送客,秋风吹着枫叶和荻花瑟瑟作响,我和客人一起下马上船,饯别时,我们对举着酒杯要饮酒,却没有音乐助兴;我们将要分别,心中悲伤,纵使醉了也不能使我们尽情,在这行将分别时,只见广阔的江面上,沉浸着一轮明月。这时忽然听到水面上传来琵琶声,使我忘了辞别,客人也不想启程。

依循着声音,探问这位弹琵琶的人是谁?琵琶声停了下来,弹琵琶的人似欲回答,却又迟疑不作声。我们将船移近,邀请她和我们见面,我们添了酒,重新张灯,重新设宴。经过再三催请,她才出来,出来时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她才转动弦轴拨动琴弦,调整声音高低,顺手拨弹了三两声,虽然还没弹出曲调,却已流露出感情,一弦一弦掩藏抑制,音调不畅,托出幽怨的心惰,声声充满无限的愁思,好像在倾诉生平的不得意。她低着眉头,随手继续弹下去,说尽了心中无限的心事。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 第3篇

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是唐诗中的名篇。唐宣宗在挽白居易联中写到“胡儿能诵琵琶篇,孺子解吟长恨曲”。一直以来,各类中学语文教材将其列为必修篇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首诗的感染力在中学语文课堂却远远比不上它千百年来获得的声誉。究其原因,是琵琶女的身世唤不起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所以,化解这一千多年的“代沟”是讲好这首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在他看来,学习不应该是机械的刺激和反应联结的总和,个人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过程。只有学生设身处地参与进来的课堂才会是有效的课堂。所以,在学习本诗的时候,让学生抓住对人物角色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诗歌序言里写琵琶女“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倡女”的身份让学生联想到的是被打上了某种色彩的青楼女子,而非一个值得同情或认可的对象。学生有限的学习和生活阅历形成的思维定势让他们很快就对琵琶女这一人物产生了排斥心理,若在此情境下完成学习的正向迁移是不太现实的。而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诗,效果也是要打折扣的。

笔者认为,此时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一理念的同时,老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注意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在学习动机这一方面下功夫,明白情绪的积极与消极对学习迁移也有重要影响。

此外,罗杰斯还曾提出“共情”的概念,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对他人的想法、情绪等都有一定的体会和理解。当代心理咨询中运用得较多的“共情体验”就来源于此。所以,在讲授本诗时,老师也可以借用心理学的这种方法,为学生创设、还原一个几近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穿越”到诗人所处的时代,用那个时代的视角看问题。

具体说来,可以从动机情绪的培养和“共情体验”情境的创设两大方面着手来引导和端正学生的认知态度。

首先,在动机情绪的培养方面,从汉字构成的角度解释“倡”字的本义有利于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大背景下客观地看待这个字和这种现象。

“倡”是对古代歌舞乐人的称呼。《说文解字·人部》曰:“倡,乐也。”《广韵·阳韵》曰:“倡,优也。”在上古时代,“倡”主要是声乐和器乐演员,本字从“人”,男女不分。之后男艺人分化出来称为“俳优”、“优伶”等,“倡”、“伎”等字才从“女”。《汉语大字典》在解释“倡”和“娼”时,分别这样说:倡,①古代歌舞乐人。②妓女。也作“娼”。并引出义项②所依据的对象“《正字通·人部》:‘倡,别作娼。’”[1]同时在该字典的“女”字部对“娼”字的解释是“妓女”,同时标注其所依据对象是《玉篇·女部》———“娼,婸也,婬也。”[2]《玉篇》一书是南朝梁陈时期的顾野王编撰的,也是继许慎《说文解字》之后很重要的一部字典。尽管现存《玉篇》的版本与原本相比,增字较多,难以还原原本面貌,但根据字典中援引的例证,我们至少可以推断“娼”字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出现,且专门用来代指“妓女”。而“妓”在最初也是另有含义的。(见下文)基于此,教师在对琵琶女的身份进行定位的时候,就要能够抓住学生的情绪动机反应,用强有力的知识加以理性、客观的引导,让学生的积极情绪占主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此外,教师也可以从唐诗和音乐的关系上来阐述琵琶女“倡女”的原身份应该是“宫妓”。《汉语大字典》根据《说文解字·女部》中的解释把“妓”字的意思归结为“妇人小弱。”;根据《华严经音义》中的解释归结为“美女。”;又根据《广韵·纸韵》中的解释归结为“从事歌舞杂技表演的女艺人。”[3]在唐代,上流阶层盛行教养宫妓,音乐和诗歌的结合让这一类人凭技艺在诗歌的舞台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甚至一度成为诗歌传播的主体或描写对象。琵琶女就是其中之一。

由此,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会很容易地完成情感的迁移,即重新定位、客观评价这类被影视剧丑化了的形象。

其次,在“共情体验”情境的创设上,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琵琶女。

一、唐朝的音乐机构———教坊,是朝廷“培养音乐舞蹈人才和教习、排练歌舞散乐”的地方。据记载,“教坊”初设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唐明皇时分别设有内、外教坊。教坊内艺人依声色技艺高低分为若干等级:平民之女选入教坊学习琵琶、箜篌、筝等乐器演奏,称为“搊弹家”;一般歌舞伎,称为“宫人”;技艺水平最高、经常有机会在皇帝面前表演的,称为“内人”或“前头人”。[4]本诗中写到“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可以推测琵琶女平民之女的出身和高超的弹奏技艺。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一句,更能显示在人才济济的京城琵琶女的出类拔萃。

这样的情境铺垫是很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他们爱做梦、敢做梦的心寻找到一个出口的。只有在这种情绪体验的引领下,才能深刻领会诗人“我从去年辞帝京”时的种种痛心和无奈……

二、作为底层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倡伎来路有三种:“诸女有自幼丐有;或傭其下里贫家,常有不调之徒潜为渔猎,失身至此;亦有良家子为其家聘之,以转求厚赂,误陷其中,则无以自脱。入曲以后,教之歌令,责赋甚急,微涉退怠,鞭扑备至……”[5]

这段文字客观记述了封建社会底层女子的悲惨命运,由于出身贫贱,她们无力去选择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方式,在男权社会只能像物品一样被买卖,不像当今新时代的女性,可以作为社会的半边天存在,活得独立、有尊严、有价值。由此唤起同学们共同的心理沉淀,引导学生“穿越”到琵琶女所生活的“此情此景”中,站在琵琶女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人生遭际,通过这种对比让同学们产生’共情’体验,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感恩自己所处的时代。

三、从这类艺人自身的角度来看,她们自身的苦痛也不可言喻。江淮名妓徐月英叙怀云:“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6]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连琵琶女这样有幸在宫廷表演的优秀艺人也会随着一批批表演人才的出现而交替代谢,流散到民间。如琵琶女者再不遇良人,暮年的凄凉处境是可以想见的。

此点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进入琵琶女的认知世界,理解她由“红极一时”到“终被抛弃”的巨大生活反差,也可以把学生的这种“共情”体验迁移到诗人“京官被贬”的遭遇上,理解诗人发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苏联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可以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运用。即让学生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上升到“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别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7]让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就本诗而言,要想让学生真正明白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背后所包含的深深落寞和无限悲苦,利用“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无疑会让学生理解、接受起来水到渠成。此外,中国古人有以男女之情喻君臣之义的文学现象,琵琶女被弃后的心情未尝不是作者心情的一种写照。此情此景中,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到此,这首诗的感染力才会真正被当代的学生捕捉到,并释放出来,实现它“名篇”的价值。

学习诗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给思维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在或写实、或浪漫的文句里,放飞思绪,尽情翱翔。无疑,教师以上各环节的安排会拉近学生和古人间的距离,帮助他们插上飞向诗歌国度的翅膀,以达到真正理解本诗的目的,也给这首流传千年的名篇一个存活下来的理由。

总之,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很难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谅他人。此种情况下,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运用动机情绪的培养让学生的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其次再通过以上三方面不同角度“共情体验”情境创设的引导,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2][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G].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77;1058;1030.

[4]伍国栋.《中国古代音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7.

[5][6](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819---824卷娼妓部)[G].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34:819卷38页;822卷53页.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第4篇

白居易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发起新乐府运动,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践行诗歌的通俗性、写实性,在中国诗词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的诗词名作很多,流传极广,对当代和后代影响极大。最有名、艺术性最高的当数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本文要赏析的《琵琶行》。

《琵琶行》写作背景和故事概况,作者在序中作了交待。这首长诗写于公元816年,也就是白居易从京城贬到江州任司马的第二年,当时白居易正经历着遭受排斥打击的时期。故事是,这年一个秋夜,作者送客到浔阳江头,在船上听一位从京城流浪来的倡女弹奏美妙琵琶,诉说不幸身世,联想到自己沦落的处境,不禁泪湿青衫。

一、谋篇布局艺术

绝句、律诗需要谋篇布局,长诗就更需要了。《琵琶行》谋篇布局的艺术突出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结构合理

开头:精巧如凤头,引人入胜。从首句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琵琶女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闻其声后却“欲语迟”,以至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使人欲罢不能。

中间:丰满如猪肚,全诗重点。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为君翻作琵琶行”。有琵琶女酣畅淋漓弹琵琶,声泪俱下叙身世,还有作者联系境遇发感慨,精彩纷呈。

结尾:有力如豹尾,简明扼要。从“感我之言良久立”,到“江州司马青衫湿”。不再重述弹者琴技,只说闻者落泪,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2、繁简得当

相同事物重复出现,先繁后简。例如弹琵琶,第一次充分展开描写,用了24句;第二次,结尾再弹,只写了6句。

不同事物对比出现,主繁次简。例如讲身世,琵琶女为主角,用了24句;作者是“配角”,只讲了“我自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2句。接下来讲作者的处境,突出“地僻无音乐”,也是为了衬托琵琶女弹奏之妙。

抒情和叙事相较,抒情繁叙事简。叙事以首句为例:“浔阳江头夜送客”,将地点(浔阳江头)、时间(夜)、人物(“我”和客)、事件(送客),压缩作一句交待,非常简洁;对弹奏琵琶的抒情则不惜笔墨,一任挥洒。

3、前后照应

写月:前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后有“唯见江心秋月白”。照应了环境的一致性。

写客:开头有“浔阳江头夜送客”,结尾有“满座重闻皆掩泣”。没有把客人丢掉。

写音乐:前面有“举酒欲饮无管弦”,后面有“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

4、虚实交替

写琵琶女弹奏,大段实写;再次弹,只说闻者落泪,从侧面虚写。

写琵琶女弹奏是现场,用实写;写琵琶女讲身世是回忆,用虚写。

写琵琶女讲身世用虚写;写作者讲处境用实写。

描写同类事物,虚实交替进行,避免了单调呆板,增强了节奏感。

5、韵脚和谐

韵脚之和谐,最典型的当数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女弹奏琵琶这一段。为了表现音韵跌宕起伏,变化多端,本段用韵密集,24句就用了8个韵,每2句或4句就换一韵,而且依照平—仄—平—仄—平—仄—平—仄顺序,平仄交替变化。更加神奇的是,在仄韵中,又将去声、上声、入声交替使用,形成平(声、情)—去(思、志、事)—平(挑、幺)—上(雨、语)—平(弹、盘、难)—入(绝、歇)—平(生、声、鸣)—入(帛、白)。毫无雕痕,浑然天成,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用韵疏密,因情而定。如前所述,表现琵琶女弹琵琶用多变的密韵;琵琶女叙述身世,则基本上用了“住、部、妒、数”等一个韵,显得连贯通达。与琵琶女诉身世相对应的“我”感叹处境一大段,也基本上用了“京、城、声、生”等一个韵,使之一气呵成。所不同的是,琵琶女叙述用了仄声韵,而“我”感叹用了平声韵,整齐中有变化。

6、善于借鉴

中国古典艺术门类,越到精妙之地,越有相通之处。不同门类艺术精品,经常互相借鉴。《琵琶行》不仅是用诗歌表现音乐的典范,而且在布局上,巧妙借鉴了古建、戏曲、书画等艺术门类。

借鉴古建:古建妙在曲径通幽。即使是民间四合院,也讲究在一进门处立一面照壁,防止一览无余。《琵琶行》表现琵琶女出场,先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不见其人,“寻声暗问弹者谁”,则“琵琶声停欲语迟”,以至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迂回曲折,与古建布局异曲同工。

借鉴戏曲:演戏要搭建戏台,将人物、事件聚焦于台上;《琵琶行》也在浔阳江头用船搭建了一个“戏台”,将“主人”、“客人”和琵琶女安置在上面,将琵琶女几十年遭遇浓缩在船搭的“戏台”上一夜表现出来,十分紧凑。

借鉴书画:书画铺排有浓有淡,还要留白以透气;《琵琶行》演奏有高有低,直至“凝绝不通声暂歇”,相当于书画的留白,写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来之笔。

二、语言修辞手法

修辞就是修饰语言,借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修辞是艺术的语言。《琵琶行》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大大提高了这首长诗的艺术性。下面列举 17 种:

1、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一般用在开头。《琵琶行》开头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就是起兴手法,由“夜送客”引起听琵琶。

2、渲染。通过对环境等的描写,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琵琶行》第二句:“枫叶荻花秋瑟瑟”,给人以寒秋孤苦的感觉,为琵琶女出场作了环境渲染。

3、互文。两个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相互代表或补充语义,避免重复。《琵琶行》第三句:“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马”也代表了“客人下马”,“客在船”也补充了“主在船”。完整的意思是,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主人和客人都坐在船上。

nlc202309040719

4、借代。以乙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甲事物。《琵琶行》第四句:“举酒欲饮无管弦”,以“管弦”借代音乐,将抽象事物具体化。

5、顶针。又称连珠或蝉联。将前句句尾的字词作为后句句头,像缝衣针脚接连不断。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别”字将前后两句连结起来。

6、夸张。即夸大其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显然是夸张手法。

7、比喻。比喻是最基本的修辞之一。诗中对琵琶女弹奏琵琶音响,用了“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等等多种比喻,使之形象而生动。这一段是古典诗词运用比喻的典范。

8、通感。也叫“移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相转移,造成新奇精警的效果。如“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不仅看得见莺和泉,而且听得见莺语和泉流,而且触摸得着莺语的滑和泉流的幽咽,把弦音表达成视觉、听觉、触觉的多维立体感觉。

9、迭字。即字词的重迭,可加重加深词意。《琵琶行》中多处使用。如:“弦弦掩抑声声思”。

10、复辞。相同的字隔离使用于句子中,是复辞手法。可增强节奏,使前后呼应。如“相逢何必曾相识”。

11、对比。两种相反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如:“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和有声对比,比出胜负。

12、对偶。这也是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在长篇古风中往往点缀一些对偶甚至对仗句,提升韵律美感。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13、衬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用“善才伏”和“秋娘妒”衬托琵琶女的艺高和貌美。

14、倒装。将事物顺序倒置,以达到某种用意。如“秋月春风等闲度”、“暮去朝来颜色故”。春和秋、朝和暮时序倒置,起到拉长时间的作用。“春风秋月等闲度”是闲度了一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则是闲度了多年;“朝去暮来”是一天,“暮去朝来”则是很多天的过渡词,从“秋娘妒”过渡到“颜色故”。

15、用典。引用史事成语典故,升华作品意境。如:“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啼血就是个典故。昼夜啼叫,直到啼血,加重悲哀氛围。

16、省略。省略一些字词,使诗句精炼。如:“满座重闻皆掩泣”,省略了“满座客人”中的主语中心词“客人”,而由修饰词“满座”来替代。

17、设问。为提高读者注意力,用设问。如:“座中泣下谁最多?”

各种修辞手法,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将比喻、通感、迭字、对偶等多种手法交替使用的。

三、思想感情表达

谋篇布局艺术和语言修辞手法都是为思想感情表达服务的。全篇突出一个情字,即沦落人对沦落人的同情。

1、表现是琴贯全篇,实质是情贯全篇。

第一段:“举酒欲饮无管弦”,写无管弦,是无琴趣,更是无情趣。

第二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情景交融地写情。

第三、四段:写倡女和作者二人的沦落情。

结尾:“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泪湿青衫,因情而为,还是写情。

2、两大亮点

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围绕思想感情,突显了两大亮点。

亮点之一:对秋江月夜琵琶声声的描写,运用一连串比喻等修辞手段,揭示琵琶女复杂的内心世界,使人如临其境,耳目一新。

亮点之二:拿京城女伎的坎坷身世与被贬朝臣的痛苦处境相比,道出深切的人生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两个亮点,由三段精彩叙述完成,扣人心弦。

3、成批佳句

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以及“门前冷落马鞍稀”、“江州司马青衫湿”,等等。这些佳句以至警句,道破了一般人的说不出来但又是人们共同的心声,因而深受人们喜爱,一千多年来广为流传和引用,至今仍有极强的生命力。

总之,《琵琶行》谋篇布局艺术之精,语言修辞手法之妙,思想感情表达之深,以及亮点段落之亮,佳句警句之多,在众多古今作品中十分突出,这就是《琵琶行》的不朽之处。

责任编辑:王国伟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赏析 第5篇

琵琶行

原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 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 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赏析】

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而生动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琵琶女因“平生不得志”而“千呼万唤始出来”,又通过琵琶声调的描写,表现琵琶女的高超弹技。用手指叩弦(拢),用手指揉弦(捻),顺手下拨(抹),反手回拨(挑),动作娴熟自然。粗弦沉重雄壮“如急雨”,细弦细碎如 “私语”,清脆圆润如大小珠子落玉盘,又如花底莺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述。“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 “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 “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从“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代商妇诉说身世,由少女到商妇的经历,亦如琵琶声的激扬幽抑。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

《琵琶行 》白居易原文及赏析 第6篇

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琵琶行》翻译及赏析 第7篇

所谓“伤名教”,具体是说白居易对他的母亲不孝,母亲看花,掉在井里死了,他还作新井和赏花的诗,毫无伤心和忌讳的表现。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大逆不道,连作“人”的资格都丧失了的,还哪能做官呢!——这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文字狱”。从现存的白集看,没有新井诗,宋代人也没有看见新井诗。至于赏花,白集中却很多,但据现存的白集看,元和六年白母卒后至九年补官前,白氏在渭村丁忧期间,所作诗不算多,基调大都是悲伤哀痛的,与其他时间的作品很不一样,也根本没有赏花诗。再者,他母亲堕井而死,并不是因为白居易不孝所致,这从白氏自己对这件事的说法和唐代(比白氏稍后)及宋人关于此事的记载中可以得到证明。

白居易对于政治(国家大事)的热情减退,并不始于元和十年的遭贬。当然,这次对他的打击更大,对他的思想转变影响更深,使他的态度更坚决罢了。被贬之后,有时偶然地又被国家大事所激动,而“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他想请求皇帝让自己从军,去攻打吴元济)”。写到这里,自己又觉得多事、好笑,赶快又警戒自己,说:“从来妄动多如此,自笑何曾得事成!”后来,就干脆发誓:“世事从今口不言”,——因为“忧国朝廷自有贤”,国家大事,自己只好不管,其实也管不了!不过,话虽如此,当自己在其位、有说话的机会和责任时,他仍然为国为民,积极建议,以求尽到自己的职责。

至于他的创作,经过被贬江州这次打击,“讽喻诗”确实少了,这有两个原因:一则,鉴于揭露、讽刺的对象太多,树敌招灾,不愿再冒风险惹祸。二则,元和初年政治上略见转机,有可为之时,自己冒着风险写下的许多诗歌,还有希望在政治上起一点作用,收到一点实际效果。及至洞悉国情的上下内外、种种矛盾和黑暗,知道大势已定,无可挽救,个人不仅无能为力,而且遭到迫害,“讽喻诗”再写多些也没有用了,反而招来无妄之灾,何必再干这样的蠢事呢!但是,经过这场灾难之后,白居易也并非“讽喻”完全绝迹,遇上重大事件,仍然要写几句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意见,不过,不用“讽喻”之名,也不像过去那么集中、那么多而已。

更多《琵琶行》文章推荐阅读:

1.《琵琶行》--教案

2.《琵琶行》译文及背景

3.《琵琶行》对后世的影响

4.白居易写《琵琶行》中国历史故事

5.试卷《琵琶行》名句默写

6.《琵琶行》高考知识点总结

7.《琵琶行》作者白居易

8.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琵琶行》并序优秀教案

9.高中《琵琶行》原文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 第8篇

通常我们在教授本篇时,更多的将重点偏向诗歌中关于琵琶音乐美妙的欣赏以及琵琶女与作者相似的人生际遇感慨上,然后去感受白居易客观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然而,这些内容在诗歌前的“小序”中已经作了精炼的概括和说明,那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必做更多的讲解,况且白居易平易朴实的语言风格,让高中生读懂领会内容已不是难事。所以,老师在讲解时除了强调以上内容,强调这首诗歌的叙事性,还必须兼顾古典诗歌本身的审美属性。

古典诗歌尤其强调意象的选取和意境的生成,基于对文本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全诗中有不少鲜明的意象,比如说“枫叶”“荻花”“江”“月”等。其中“月”在全诗中总共出现四次,然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下面试对四处“月”的意蕴做简单的探究。

一、“别时茫茫江浸月”

在诗歌的第一段中,作者所叙述的是与友人离别的事件,通过离别场景的展现去烘托人物面对离别时内心的惆怅与伤感。作者写到饮酒离别时“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情形,然后宕开一笔,从人物情感的抒发转入对环境的描摹。他写道,白茫茫的江面空阔寂寥,一如愁肠百结的心绪,那倒映在江面的明月,孤苦伶仃,恰似离别人当下的处境。作者没有过多地对“月”进行修饰,这看似白描的手法,无不显现出“月”之孤独,诉尽离殇之悲。

二、“唯见江心秋月白”

在详尽描摹音乐美妙之余,作者意犹未尽,对听者的情绪状态再作表现。整个环境寂静悄然,所有听者的感官被音乐牵系着,面对着江面上倒映的明月,作者着力表现其“白”的特征。有人说,“白”字意为“惨白”,这里用以表现一种惨淡的情怀。我认为并非如此,诗人应当是在听说琵琶女坎坷身世后,才顿生惨淡悲情。小序中有详尽说明,“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那么此处应当是为写音乐美妙而着墨的。“白”字并没有复杂的情感意蕴,而是真实地再现听者耳闻琵琶,目视江月这种忘我出神的状态,写出听者完全沉浸在艺术美妙的氛围之中。从语言意义的角度说,“白”虽然是“空白,不着色”之意,但是这个字是最有想象空间的字,就好比一张白纸,上面的内容可以任凭观赏者结合自己的人生体味和艺术审美加以填充。所以,此句系作者精心营造的意境氛围,既写出音乐美妙让听者沉醉,又“留白”于读者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三、“绕船月明江水寒”

在琵琶女诉说自己“嫁作商人妇”沦落的际遇后,作者用“绕船月明江水寒”来写其独守闺中,无人问津的愁苦。“寒”字可谓一语双关,既写出环境之清冷,也写出女主人公内心之悲凉。“明月”自古以来便是诗家写思念的常见意象,按照语境分析,此处似乎是表现与商人离别的思念,可是仔细一读,作者的表述是“月明”,其语意重点是“明”。为什么要突出“明”呢?结合上文写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和下文出现的“夜深忽梦少年事”,可以推想琵琶女现实心境除了是丈夫离别在外独守闺中的孤独,其间更有对商人轻别离不解风情的怨叹,还有对自己从京城流落到地方蹭蹬境遇的悲苦,这样的反衬笔法,使得此情此景含蓄委婉,回味无穷。

四、“春江花朝秋月夜”

作者在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感慨之后,回想自己被贬谪浔阳城的生活,其怀不免“怆然”。自己卧病独饮,悲苦寂寥,无处言说。上文先写出“浔阳地僻”“湓江低湿”环境的恶劣边远,这与京城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字里行间无一不显现内心的苦楚。紧接着再写“春江花朝秋月夜”这样的良辰美景,按道理这是可以宽慰作者的内心的,可是作者再这样的境遇下无心赏景,反而引发作者内心深处的忧愁,只能“往往取酒还独倾”,借酒浇愁。这种写法类似于词人李煜笔下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也是反衬的手法。与前三句所不同的是,此处为虚写,并非作者眼前所见,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当下沦落天涯的寂寥悲叹,此句在叙写上和上文形成一种层递的效果,逐一展现了作者深藏内心的愁烦。

总而言之,虽然诗歌是以琵琶女境遇和作者感慨的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但是“月”在诗歌中或隐或现,或明或暗,或实或虚,总能巧妙地点染着作者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这四处描写连缀在一起,不正是作者的心路历程吗?看似寻常的意象背后,无不浸润着作者奇崛的构思,所以读古典诗歌必须牢牢抓住诗歌的艺术特性,即使是叙事诗,也要对意象做字斟句酌地品味。

摘要:《琵琶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其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名句引发后人普遍的共鸣。但是在文中反复出现的“月”的意象,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它也不同程度地烘托人物的内心,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明晰其中的意蕴同样可以读懂诗歌所传达出来的诗人之心。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 第9篇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在他看来,学习不应该是机械的刺激和反应联结的总和,个人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过程。只有学生设身处地参与进来的课堂才会是有效的课堂。所以,在学习本诗的时候,让学生抓住对人物角色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诗歌序言里写琵琶女“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倡女”的身份让学生联想到的是被打上了某种色彩的青楼女子,而非一个值得同情或认可的对象。学生有限的学习和生活阅历形成的思维定势让他们很快就对琵琶女这一人物产生了排斥心理,若在此情境下完成学习的正向迁移是不太现实的。而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诗,效果也是要打折扣的。

笔者认为,此时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一理念的同时,老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注意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在学习动机这一方面下功夫,明白情绪的积极与消极对学习迁移也有重要影响。

此外,罗杰斯还曾提出“共情”的概念,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对他人的想法、情绪等都有一定的体会和理解。当代心理咨询中运用得较多的“共情体验”就来源于此。所以,在讲授本诗时,老师也可以借用心理学的这种方法,为学生创设、还原一个几近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穿越”到诗人所处的时代,用那个时代的视角看问题。

具体说来,可以从动机情绪的培养和“共情体验”情境的创设两大方面着手来引导和端正学生的认知态度。

首先,在动机情绪的培养方面,从汉字构成的角度解释“倡”字的本义有利于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大背景下客观地看待这个字和这种现象。

“倡”是对古代歌舞乐人的称呼。《说文解字·人部》曰:“倡,乐也。”《广韵·阳韵》曰:“倡,优也。”在上古时代,“倡”主要是声乐和器乐演员,本字从“人”,男女不分。之后男艺人分化出来称为“俳优”、“优伶”等,“倡”、“伎”等字才从“女”。《汉语大字典》在解释“倡”和“ 娼”时,分别这样说:倡,①古代歌舞乐人。②妓女。也作“娼”。并引出义项②所依据的对象“《正字通·人部》:‘倡,别作娼。’”[1]同时在该字典的“女”字部对“ 娼”字的解释是“妓女”,同时标注其所依据对象是《玉篇·女部》——“娼,婸也,婬也。”[2]《玉篇》一书是南朝梁陈时期的顾野王编撰的,也是继许慎《说文解字》之后很重要的一部字典。尽管现存《玉篇》的版本与原本相比,增字较多,难以还原原本面貌,但根据字典中援引的例证,我们至少可以推断“ 娼”字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出现,且专门用来代指“妓女”。而“妓”在最初也是另有含义的。(见下文)基于此,教师在对琵琶女的身份进行定位的时候,就要能够抓住学生的情绪动机反应,用强有力的知识加以理性、客观的引导,让学生的积极情绪占主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此外,教师也可以从唐诗和音乐的关系上来阐述琵琶女“倡女”的原身份应该是“宫妓”。《汉语大字典》根据《说文解字·女部》中的解释把“妓”字的意思归结为“妇人小弱。”;根据《华严经音义》中的解释归结为“美女。”;又根据《广韵·纸韵》中的解释归结为“从事歌舞杂技表演的女艺人。”[3]在唐代,上流阶层盛行教养宫妓,音乐和诗歌的结合让这一类人凭技艺在诗歌的舞台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甚至一度成为诗歌传播的主体或描写对象。琵琶女就是其中之一。

由此,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会很容易地完成情感的迁移,即重新定位、客观评价这类被影视剧丑化了的形象。

其次,在“共情体验”情境的创设上,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琵琶女。

一、唐朝的音乐机构——教坊,是朝廷“培养音乐舞蹈人才和教习、排练歌舞散乐”的地方。据记载,“教坊”初设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唐明皇时分别设有内、外教坊。教坊内艺人依声色技艺高低分为若干等级:平民之女选入教坊学习琵琶、箜篌、筝等乐器演奏,称为“搊弹家”;一般歌舞伎,称为“宫人”;技艺水平最高、经常有机会在皇帝面前表演的,称为“内人”或“前头人”。[4]本诗中写到“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可以推测琵琶女平民之女的出身和高超的弹奏技艺。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一句,更能显示在人才济济的京城琵琶女的出类拔萃。

这样的情境铺垫是很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他们爱做梦、敢做梦的心寻找到一个出口的。只有在这种情绪体验的引领下,才能深刻领会诗人“我从去年辞帝京”时的种种痛心和无奈……

二、作为底层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倡伎来路有三种:“诸女有自幼丐有;或傭其下里贫家,常有不调之徒潜为渔猎,失身至此;亦有良家子为其家聘之,以转求厚赂,误陷其中,则无以自脱。入曲以后,教之歌令,责赋甚急,微涉退怠,鞭扑备至……”[5]

这段文字客观记述了封建社会底层女子的悲惨命运,由于出身贫贱,她们无力去选择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方式,在男权社会只能像物品一样被买卖,不像当今新时代的女性,可以作为社会的半边天存在,活得独立、有尊严、有价值。由此唤起同学们共同的心理沉淀,引导学生“穿越”到琵琶女所生活的“此情此景”中,站在琵琶女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人生遭际,通过这种对比让同学们产生’共情’体验,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感恩自己所处的时代。

三、从这类艺人自身的角度来看,她们自身的苦痛也不可言喻。江淮名妓徐月英叙怀云:“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6]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连琵琶女这样有幸在宫廷表演的优秀艺人也会随着一批批表演人才的出现而交替代谢,流散到民间。如琵琶女者再不遇良人,暮年的凄凉处境是可以想见的。

此点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进入琵琶女的认知世界,理解她由“红极一时”到“终被抛弃”的巨大生活反差,也可以把学生的这种“共情”体验迁移到诗人“京官被贬”的遭遇上,理解诗人发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苏联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可以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运用。即让学生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上升到“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别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7]让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就本诗而言,要想让学生真正明白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背后所包含的深深落寞和无限悲苦,利用“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无疑会让学生理解、接受起来水到渠成。此外,中国古人有以男女之情喻君臣之义的文学现象,琵琶女被弃后的心情未尝不是作者心情的一种写照。此情此景中,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到此,这首诗的感染力才会真正被当代的学生捕捉到,并释放出来,实现它“名篇”的价值。

学习诗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给思维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在或写实、或浪漫的文句里,放飞思绪,尽情翱翔。无疑,教师以上各环节的安排会拉近学生和古人间的距离,帮助他们插上飞向诗歌国度的翅膀,以达到真正理解本诗的目的,也给这首流传千年的名篇一个存活下来的理由。

总之,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很难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谅他人。此种情况下,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运用动机情绪的培养让学生的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其次再通过以上三方面不同角度“共情体验”情境创设的引导,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2][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G].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77;1058;1030.

[4]伍国栋.《中国古代音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7.

[5][6](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819——824卷 娼妓部)[G].北京:中华书局(影印), 1934:819卷38页;822卷53页.

[7]付俊贤,秦文孝,董建稳.《现代教育学基础》[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214-215.

白居易《琵琶行》全诗赏析及翻译 第10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文解释】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晚上到浔阳江头送客人,秋风吹过枫叶,荻花发出声响,一片萧瑟的景像。我下马到客人所在的船中饯别客人,举起杯饮酒,却没有音乐助兴。酒虽然喝得很多,却没有什么欢乐,伤心地要离别,分别时一片江水茫茫映着明月。忽然听到水面上传来一阵一阵的琵琶声,我听着忘了回去,客人也不开船出发。随着声音寻找,悄悄地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音停下来,弹奏的人似乎想说却又迟疑了。把船移过去靠近了,邀请她出来相见,添了酒,把船灯拨亮,重开宴席。一再地请求,她才出来,还抱着琵琶遮着半边脸。转好了轴,拨弄琴弦试弹了两三声,不成曲调,先流露出感情。弦弦都是掩抑的手法弹出低沉的调子,声声都充满了思绪。好像在诉说一生不得意。低头随手连续弹奏,说尽了心中无限的心事。轻拢慢捻,一抹一挑,起初弹霓裳羽衣曲,然后弹六么。大弦的声音嘈嘈像疾风暴雨,小弦的声音细切急促似切切私语。嘈嘈和切切的声音错杂在一起弹,就好像大小珍珠一起落在玉盘上。像黄莺啼叫着,在花底下飞来飞去,又像呜咽的泉水在冰下面流转。乐声此时就像冰下泉水那样滞涩,弦像要冻断了似的,声音阻塞住了,渐渐停歇下来。隐藏在心底的哀愁和怨恨油然而生,这时无声却胜过有声。忽然间像是银瓶迸破水喷射出来,又像铁骑突然出现:一片刀枪的声音。曲子终了时收起拨子在琵琶中心划了一下,四根弦像撕裂的丝绸一样响了一声。四周船都静悄悄地没有声音,只看见江心一片皎洁的秋月白光。迟疑了一下放下拨子插进弦里,整理衣服起来,神态庄重恭敬。说自己本是京城的女子,家住在虾蟆陵。十三岁学会弹琵琶,名列教坊第一部。一曲唱罢常教乐师佩服。梳妆起来更被其他的女子妒忌。五陵一带的富家子弟争着给赏赐,唱一曲不知道要赏给多少红绡。打拍子击碎了钿头银篦,饮酒作乐弄脏了红色的裙子。一年年地寻欢作乐,青春就这样轻易地度过。弟弟去从军,阿姨去世了,朝朝暮暮,容颜渐渐衰老。门前冷落,车马稀少,年龄大了只好嫁给商人做妻子。商人重利益轻视离别,上个月去浮梁买茶叶。他走了只留下我在江口独守空船,围绕着船的只有明月和寒冷的江水。深夜忽然梦见少年时候的事,梦中啼哭,脂粉和眼泪一起流下来。我听了琵琶声就已叹息,又听她这些话更加叹息不已。我们都是沦落天涯四处飘零的,既然相逢又何必要认识呢。我自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官来到浔阳城,一直卧病。浔阳偏僻没有什么音乐,长年听不到管弦乐声。住的地上靠近湓江,又低又湿,黄芦,苦竹绕着宅院而生。其中早晚听些什么呢?杜鹃悲啼猿猴哀鸣。春暖花开的早晨或秋天的月夜,往往是拿了酒独自饮。难道没有山歌或笛声吗?声音嘈杂实在难听。今晚听你弹得琵琶曲,好像听到仙乐一样,耳朵一时清爽起来。请不要推辞,重新坐下,再弹一曲,我为你依照曲调写成歌词"琵琶行″。她被我的话感动,站立了很久,再回到原座调紧弦,弦声急促。凄凄切切不像刚才的声音,在座的人听了都掩面哭泣。要问其中谁流得眼泪最多?江州司马的衣衫都湿了。

【词语解释】

浔阳江:江西九江北的长江一段。

瑟瑟:风吹枫叶荻花发出的声响。

主人:诗人自称。

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此泛指音乐。

惨:黯然。

浸:映涵。

发:出发,启程。

暗问:低声询问。

欲语迟:欲说还休,迟疑不决。

回灯:拿过灯来。

千呼万唤:极言多次呼唤。

犹:还是。

轴:琵琶上紧弦的把手。

弦弦:拨响每根琴弦。

信手:随手,自然不受拘束。

拢:抚弄。

霓裳、六么:均为乐曲名。

大弦:指最粗的弦。

嘈嘈:声音沉重悠长。

小弦:指最细的弦。

切切:弦声幽细琐碎。

错杂:错落夹杂。

间关:鸟叫声。

幽咽:水流声。

冷涩:清冷难移。

凝绝:凝结中断。

乍:突然。

鸣:相互撞击。

当心画:指用拨在琵琶槽中心使劲一划。

裂帛:撕裂布帛,声音脆厉。

舫:小舟。

唯:只,仅。

沉吟:情神凝重。

敛容:板起面孔。

京城:指唐朝长安。

蛤蟆陵:在长安东南曲江附近,为歌女集居地。

名属:挂名。

第一部:指教坊内分设的部门。

服:佩服。

秋娘:唐代歌女的泛称。

五陵:唐代五个皇帝的陵墓,为富豪聚集地。

红绡:红色丝织品,即缠头。

击节:打节拍。

血色:鲜红色。此句谓戏笑时酒被打翻沾污了罗裙。

秋月春风:指美好的时光。

走:前去。

阿姨:指姊妹。

故:衰老。

冷落:冷清寂寞。

老大:指大龄女子。

浮梁:今江西景德镇,唐代为茶叶集散地。

去来:离去以来。

阑干:纵横流淌。

唧唧:叹息声。

沦落:失意飘泊。

辞:离别。

谪居:贬官而居。

僻:偏远。

丝竹:弦乐与管乐,此泛指音乐。

湓江:指九江。

苦竹:伞柄竹。

杜鹃:子规鸟。啼声凄惋哀切。

独倾:独自酌酒而饮。

难为听:难以听下去。

君:你,指琵琶女。

仙乐:形容乐声美妙动听,彷佛来自仙界。

更:再次。

翻:指按曲调创作歌辞。

良久:长久。

却:退回。

向前:刚才。

掩泣:以袖遮面而哭。

泣下:指落泪。

青衫:唐吏品级最低的服色。

赏析:

本题为《琵琶引并序》,“序”里却写作“行”。“行”和“引”,都是乐府歌辞的一体。“序”文如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一十二”当是传刻之误。宋人戴复古在《琵琶行诗》里已经指出:“一写六百十六字。”

《琵琶行》和《长恨歌》是各有独创性的名作。早在作者生前,已经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此后,一直传诵国内外,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如“序”中所说,诗里所写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在船上听一位长安故倡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

宋人洪迈认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容斋随笔》卷七),这是抓住了要害的。但那虚构的情节既然真实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诗的客观意义说,它也抒发了“长安故倡”的“天涯沦落之恨”。看不到这一点,同样有片面性。

诗人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琵琶女的出场。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就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无怪乎“主人忘归客不发”,要“寻声暗问弹者谁”、“移船相近邀相见”了。

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拿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下面的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泪!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那个“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实行仁政而遭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很痛苦。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了深长的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以后的处境是不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来又激动了“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

把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琵琶女的遭遇,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作如此细致生动的描写,并寄予无限同情,这在以前的诗歌中还是罕见的。

作者当时正被贬谪,久居偏远缺少知音,心情郁闷;碰到被商人抛弃的琵琶女,得知对方有同样凄惨的遭遇,于是心生共鸣

意思是同样都是沦落世间的人,既然相逢,无论先前是否认识,都会同病相怜,同声相应.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识呢?

上一篇: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先进事迹下一篇:电子商务专业个人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