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研究报告

2024-05-15

关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研究报告(精选6篇)

关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研究报告 第1篇

关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研究报告

类别:自然环境

摘要:五一路小学对自然环境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然环境

研究目的:防止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调查的方法:上网查询

搜集的有关资料

我爱大自然!

看那睡饱的小狗好像刚生出不久的小孩.也喜欢四季就像魔术师,一下忽冷一下忽热,还会飘来飘去的.也喜欢那咸咸的雨水好像妈妈煮菜用的盐巴啊!

我爱大自然!我不喜欢那可怕的台风,我只喜欢温暖的阳光.我不喜欢那凶巴巴的老虎,我喜欢温柔的小猫;我也不喜欢黑漆漆的夜空,喜欢天上有星星的夜空.我爱大自然!我喜欢看那强壮的树木,好像春天强烈的阳光.也喜欢那吃饱的猫咪好像肥嘟嘟的气球.更喜欢温和的月光好像妈妈照亮大地一样.大自然对我来说,是我心中的一块净土,如果没有了它,我就不可能活的快乐,如果空气都很不新鲜,那我一定也不会快乐,只有大自然才是我心中最宝贝的部分,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大自然,不要让别人来破坏大自然.大自然与我大自然是所有人类所共同拥有的,但是在小时候,接触大自然的的机会却比一般人多很多,我从小就生长在竹山,因此大自然是与我息息相关的.在山裏成长,就要对大自然的一切熟悉,包括山中的地形,可能出现的野兽即有毒的植物都要十分的注意,尤其是蛇,它一直是小孩们的恶梦,看到了蛇,一定会小心翼翼的通过,要不然就是以老方法「打草惊蛇」的方式来驱逐我们可怕的恶梦;植物当然是不可不防的,如果被有毒的藤蔓或花茎刺伤,后果可是不得善终,幸好长辈的教育得当,这事近年来也很少发生了.在这大自然中,恐怖的东西多,当然也有美丽的地方,有时在家中呆不下去了,就会要求哥哥们带我们去山中走走,去溪边,去瀑布,去山中,或许会到山顶去大叫,总是使我们几个小鬼头高兴了半天,如果到了溪边,就会玩的全身湿;到了瀑布,就会完打水飘;到了山中哥哥就会教导我们如何在山中生活,这种旅途总是使我们有玩乐的心,也有学习知识的心,也使我和其他的朋友都有在山中生活方面的知识,有时在放假的时候,还会策划露营,到不同的地方去,让我们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也使我们更加的懂事.大自然,是我童年时期的好友,但是,我的好友现在在对人类展开报复的行动,海水倒灌,台风,地震等天然灾害,是我的好友对人类无言的要求,它希望人类不要在它的身上炸出一坑一坑的洞,也不希望在它的脸上施工,当它变得无法再为人类服务时,战争就会一触即发,让人类遭受更严厉的挑战,身为大自然的好友,我也不希望有这种事情发生,总之一句话:放过它吧!为我们的大自然而努力吧!

大自然与我有时散布在田野乡间,风轻轻走过,温暖的阳光下沐浴著大地成千上万的花朵,争艳夺美,让我喜爱上大自的旖妮风光.远离了都市繁华,来到大自然的原野中,徜徉在一片如茵的草原,我爱那漂浮的白云,我爱看那碧蓝的天空,我爱那可爱的小鸟,我更爱那花香鸟语,大自然实在太美妙了.多少的白云为我铺路,花草为我颤动,波浪为我汤漾,鸟儿为我歌唱,不知不觉我已沉醉在其中了.夜晚,走出院子,看那皎洁的月光,听那美妙的虫鸣,顿时全身坦然舒畅.晴空下,一片无垠无涯的海,海连著天,天连著海,顷刻间我感到人的渺小,如沧海一粟,看那一波又一波的浪花,美极了,听水击石声,像在战场上人类愚昧的自相残杀,震撼了我的心扉,不尽为人类感伤.大自然给我的启示实在太深刻了,它使人感受到温暖,也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增添了多采多姿的风貌,在人的世界中,或许每个人都需要这帖补剂,调剂我们忙碌紧张的生活,使它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但是现金有许多人忙於工作,却疏忽了欣赏她,撷取她.朋友!该停下脚步,用心灵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妙,定能让你疲惫全消,获得你异想不到的效果哟!大自然身上的伤疤

我们谁不希望自已有一个美丽的家园,大自然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今人们只注意开发利用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如乱丢纸屑,果皮,乱堆放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是人们为了方便破坏了环境.我们社区的水污染也是一个大问题.在我们这儿有一个号称大海子的水库,原是一个让人留连忘返的好去处,那时的水晶莹明亮,好象一块蓝水晶,还有很多的小鱼儿在这块蓝水晶里嬉戏.由于人们在这里恣肆的乱扔,滥排放.这一块蓝水晶暗然失色了,这里的鱼儿处于“憔悴”之中,因为它们每天都要与亲人告别,自已也将逐渐与美丽的大自然道别.这是人们恣肆的乱扔,滥排放给大自然带来的又一创伤.建议:绿化打造生态型大自然

大自然的绿是交错的,要绿化城区、郊区、道路、小区、公园、田野,改变污染情况。

关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研究报告 第2篇

关于2013年自然灾害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自然灾害不断地发生,人类开始渐渐懂得大自然的重要性了。但是,只是懂得它的危害还是不够的,还要认识到怎样去保护它。环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关键词:灾害 自然环境 干旱 损失

(一)2013年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

通过查阅资料可知2013年发生在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 冰雪灾 台风 泥石流 地震 滑坡 生物灾害

(1)洪涝灾害:由于盲目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江河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2)干旱灾害:中国有 45% 的国土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加上人类活动对植被及土层结构的破坏使大量天然降水无效流失,导致了中国的水资源持续减少;

(3)滑坡灾害:中国滑坡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分布的广泛性在世界少有。滑坡发育地区主要在云南、贵州、四川、西藏东部、甘肃省南部和黄土高原沟壑区。除了自然形成的条件外,多种人为活动会对滑坡灾害有引发作用;

(4)生物灾害:由于生态失衡、外来物种入侵、大面积单一种植等,中国每年都有一些重大的病、虫、草、鼠害暴发或流行,造成每年粮食损失数十亿公斤,棉花 300-400 万担,木材近千万立方米,加上其它经济作物的损失,每年全国的的总损失近百亿元;

(5)泥石流灾害: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丘陵占国土面积的 69%,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受泥石流危害的主要地区是西南、西北山区,其次是青藏高原东部、南部和北部边缘、秦巴山区、太行山辽南山区。泥石流灾害给城镇、农田、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能源和水利设施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每年造成数亿元的经济损失,数百甚至上千的人员伤亡。虽然地质结构的演变孕育了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条件,但地表自然结构受到人为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会促使泥石流的发生。引发泥石流灾害的人为活动主要有:在山区建工矿企业,城镇、交通、农田和水利建设不断发展,滥伐森林、草地过牧、陡坡垦殖、开矿弃渣、筑路弃土、劈山引水等。

(二)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人类自从创生之日起,就以生物界前所未有的能力对自然进行着干预。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特别是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生存需要,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土地、淡水、空气、矿产等资源,并将废料遗弃地球表层,使致灾的人为作用日渐增加。加之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随心所欲的改造和破坏,致使环境恶化,灾害从生。长期以来,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滥捕、滥用和无处理排污等,对自然界实行了掠夺性的开发、利用,已造成土壤浸蚀、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枯竭、物种消亡和环境严重污染,加剧了洪涝灾害、风沙灾害、浸蚀灾害和滑坡、山崩、泥石流灾害,使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其严重程度已危及经济建设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三)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分析

“自然灾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众所周知,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也往往是触目惊心的。近年来,自然灾害呈频度加大、强度增强、损失加重的发展趋势,究其原因,则是因为(1)人口城市化,人口密度大;(2)经济增长,资产积累;(3)人类不合理的开发;(4)不安全的工程设施增多;(5)灾害的牵连性;(6)自然多变异性。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自然灾害的诱发原因不外乎两种,一为人为因素,二为自然因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依靠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无限制地向自然进攻,一方面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拼命向自然索取,另一方面,人类不断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了自然净化能力。

(四)措施及总结

关于自然语言生成技术的研究 第3篇

自然语言生成 (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是自然语言处理两大领域之一, 它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语言学的分支, 是生成可理解文本的计算机系统。自然语言生成技术也是人工智能 (AI) 中最为活跃的技术之一, 它是研究计算机程序如何根据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生成一段高质量的自然语言文本。人工智能是当今科学发展的重点、热点之一, 自然语言技术逐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同时, 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并且对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致力了NLG技术的研究。

自然语言的自动生成过程是模拟人们在头脑无意识的情形下, 进行着的文字生成过程, 在文字生成过程中, 人们的头脑首先总是呈现某种“想说的东西”。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些想说的东西, 不外是两三个基本概念及他们之间的某种可成立的关系, 或者几句话而以。到了要把它们说出来或者要把它们写出来的时候, 再考虑表达这些概念的词语应该具备的语法特征。在计算机语言学领域内, 根据上述描述过程可以把文本自动生成的过程分为两个阶:内容决定阶段和表示层生成阶段。这两个过程基本上就决定了自然语言的生成。通常人们开发运用NLG系统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 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交流、交际工具, 利用日常语言知识和领域知识来生成文本、分析报告、帮助消息等。第二, 作为检验给定的特定自然语言理论的一种技术手段。

自然语言生成同时作为理论语言学与计算机语言学共同的研究课题在近几十年中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应的自然语言生成技术也逐步从传统技术向新型技术迈进。

1 自然语言生成技术

(1) 模板生成技术 (Template-based Generation)

模板生技术是人们最早采用的一种自然语言生成技术, 也是一种最简单的技术, 这种生成技术的原理和填充方法相似, 系统事先设计好几种可能出现的语言情况, 构造几个相应的模板, 每个模板包括一些常量和一些变量, 当用户输入一定的信息后, 文本生成器将这些信息作为字符串嵌入到模板中替代变量。这种生成器称为非语言的文本生成器, 因为它的处理只是在字符串的水平上, 没有在深层次上进行语言处理, 所以文本有一定的不完备性。这种技术虽然思路简单, 但生成的文本质量不高。不过它目前仍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例如:有许多应用软件都采用该技术处理出错信息、警示信息。

该方法的优点是作效率高、实现手段简单。缺点是生成的文质量不高, 难以满足人们多变的需要, 不能体问题具体分析地生成文本。其次, 使用模技术的系统维护、修改或扩充都十分困难。

(2) 模式生成技术 (Schema-based Generation)

Schema技术是基于语言学中的修辞谓词 (Predicate) 来表达文本结构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将文本中的句子功能进行分类, 并把标准模式和修辞性谓语相结合, 使它们具有完备性。同时, 这种方法采用Predicate来描述文本结构的规律, 是文本的基本结构框架的表示, 在该表示中也明确了会话中心内容的表达顺序。文本都是由主题组成的, 主题是指一个句子或者一个从句Predicate根据文本中的主题进行分类, 每个主题都被归纳为特定的Predicate。对一些特定的文本而来说, 存在着一些标准的Predicate组合模式来表示文本的基本结构, 这种模式就称为Schema。其结构树中节点一般分为五种类型:Root, Schema, Predicate, Argument和Modifier。其中, Root是根节点, 表示一篇文章。每个Root下面有若干个Schema子节点, 一个Schema表示一个段落或几句话, Schema下面的子节点可以继续是Schema, 也可以是Predicate。而一棵以Predicate为根的树表示一个句子, 它是文章的基本单位, 句子中每一个基本语义成分均是 Predicate的子节点, 用Argument表示。若Argument有修饰成分, 则用子节点Modifier标志。Argument或Modifier是树的叶子节点, 树中每个节点都含有若干个槽, 用来标志各种信息以供生成使用。

模式生成技术属于NGL技术, 因此它具有较好的维护性, 输出的文本质量较高。它的缺点是只用于固定结构段落, 生成的文本不灵活。

(3) 短语/规则扩展技术 (Phrase/Plan Expansion)

RST (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 生成技术是基于Mann和Thompson提出的关于描述文本结构的修辞结构理论, RST理论认为一篇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句子、段落甚至更大的组成单位之间都是由一些特定的关系按照一定的层次内聚在一起的。多数NLG生成系统都包含一个修辞关系集, 而与具体应用相对应的关系集是其子集。到目前为止, RST包含的基本关系有Nucleus-Satellite和Multi-Nucleus两种模式。其中Nucleus-Satellite模式包括核心部分 (Nucleus) 和附属部分 (Satellite) , 核心部分表达基本命题, 附属部分表达一个附属命题, 一般用于描述目的、因果、转折、递进、背景等关系;Multi-Nucleus模式涉及一个或多个语段, 它没有附属部分, 多用于描述顺序、并列等关系。

Phrase/Plan技术比Schema技术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在子树的生成过程中, 同时也就生成了文本的总体框架结构。主要缺点是它的基本数据结构、文本规则库的建立有一定难度, 因为句子之间有很多语法和语义上面的联系, 所以对句与句之间内部关系必须仔细考虑限制, 应当防止不恰当的扩展。

(4) 属性特征生成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讲, 属性特征生成技术是比较难实现的一项技术。在这些系统中, 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部分都由一个简单的属性特性表示出来。例如:输出的一句话的语气是主动还是被动, 它的语气动作是问题还是命令或者是一个声明。这都将被属性特征表示出来, 甚至输出的每个单元都与一个特定的唯一的属性特征集相连, 达到一一对应, 这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实现。而且输出过程是对要生产的每个信息部分增加相应的属性特征, 一直到能够唯一地决定一个输出结果为止。然后在经过一个线性的处理过程, 将一串属性特征集变成线性的符号串。在句子一级水平上, 特征属性是语法特征, 输出的符号是词汇。

该方法的优点是概念简单, 任何一种不同类的语言都能轻易地作为特征加入进去。生成的文本相当灵活。其缺点是很难维护各属性之间的内容关系, 难以控制特征集的选择, 并且工作量很大。

以上四种传统的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在自然语言生成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直到现在还有许多重要的科学领域使用这些语言生成技术。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有的自然语言生成系统不具有学习的能力被暴露无疑, 所以人们对其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具有学习能力。

(5) 基于学习的自然语言生成技术—视觉接地技术

由于现在的自然语言生成系统无论在语法词汇方面, 还是在信息策划处理方法方面都不具备学习能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本文详细介绍一种由Deb Roy提出的基于学习的自然语言生成技术—视觉接地技术。在国内, 对这项技术的研究还很肤浅。

视觉接地指的是将语言和用户的语境中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处理的过程。自然语言生成系统利用计算机形成的视觉场景进行物体的描述。这种系统是采用一种“展示并告诉”的程序来训练的, 该程序的过程是视觉场景搭配自然语言描述。这种描述方法的基础是一种学习算法, 该学习算法将得到一种概率结构, 这种结构对词语结构的视觉语义、词类以及个别的词语进行编码。利用这种概率结构, 一种包含语法、语义和语境限制的算法可以形成自然并且没有歧义的物体描述。自然语言生成系统形成了形容词和名词构成的名词短语, 同时也形成了空间从句。需要的语言学结构将通过训练数据来产生, 还可以处理训练过程中没有出现过的新的词语序列。这个语言生成系统的输出是通过综合扫描基于词语的原始训练语料库来实现的。从人类的判断来评价, 这种自动生成的语言描述的性能可以和人类的语言描述性能相媲美。

视觉接地技术实现过程:①数据准备, 由于在自然语言产生之前, 在计算机会呈现各式各样不同的目标物体, 所以要尽可能多地记录下有关目标物体的一切行为。②词语聚类, 词语聚类包括3种基本的聚类方式:分布聚类, 当两种词语出现在同一语句中, 这两种词语相斥, 不是同一类词语, 反之成立。基于语义特征连接的聚类, 这种聚类方法忽略了词语是否同时在一语句中出现, 主要研究词语和其特征的语义联系, 这种聚类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对那些与视觉特征有接地联系的词语进行聚类。混合聚类, 在词语聚类时要同时考虑词语是否共同出现和词语与视觉特征的语义联系。③特征选择, 将特征分配给每一个独立的词语, 把一类词语获得的特征作为其他类词语选择特征的连接。④建立语义模型, 将词语获得的特征量化, 建立不同特征的高斯模型, 并在不同的高斯区域标明相应的目标物体的状态。当一个新目标物体出现时, 首先提取它的特征值, 然后根据特征值所在的高斯区域就可以判断出新目标物体的状态。⑤产生物体描述语言, 这是视觉接地技术的最后一个阶段, 希望可以产生形成接地语言模型的物体描述语言。要产生这种语言就要转化为一种约束条件搜索问题。这里有3种约束条件需要整合搜索, 分别是语法约束条件、语义约束条件和语境约束条件。语法约束条件主要用于产生和句法相容的词语;语义约束条件可以描述目标物体的特征;语境约束条件搜索可以降低目标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模糊度。只要将这3种约束条件整合起来进行搜素, 就可以实现物体的语言描述。

视觉接地技术的优点是不仅具有学习记忆功能, 而且还在语言产生的过程, 对要表达的信息进行了语义和句法方面的聚合, 这是当今研究的重点。视觉接地技术的缺点就是在数据准备阶段要人工记录目标物体的行为状态, 这将浪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2 结束语

自然语言生成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发展, 自然语言生成技术日新月异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这段时间里, 从事该领域的国内外专家们不断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设计出新的生成模型, 使语言生成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今后语言生成的研究发展方向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将研究重点从规范语法转化为提高语言形式在日常交际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将语言生成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交际手段。第二, 加大对自然语言生成中信息策划过程的研究, 同时, 文本信息的策划是研究的重中之重。第三, 将句法词汇和信息策划压缩合并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在科学工作者们的通力合作下, 自然语言生成会在未来肯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史忠植.智能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孙即详.现代模式识别[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 2002.

[3]黄成夫.人工智能语言系统开发及其理论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08, 24 (3) :60-64.

[4]Deb Roy.Grounded speech communication[C]//Proceedings of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oken Language processing, 2000.

[5]王纤.自然语言生成系统的实现技术分析[J].研究与设计, 1997, 4:51-54.

[6]周淳, 杨炳儒.基于认知的流行学习方法概要[J].计算机科学, 2009, 36 (5) :234-239.

关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研究报告 第4篇

按照即将公布的“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与分类”方案,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性和商业类两类,其中商业类又分为竞争性和特定功能性。

2011年4月18日,笔者曾在《再谈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一文中指出,国有企业应该分为公益性、竞争性和自然垄断性三类,即在“十二五”规划提出探索实行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类管理以后增加了自然垄断行业一类。目前,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与分类”方案虽然形式上将国有企业分为两类,但实际上内容还是三类,即公益性、竞争性和特定功能类。所不同的是把自然垄断行业表述为特定功能类,并把它和竞争类列为商业类。这与笔者多年以前的研究观点和思路殊途同归。

至于特定功能类与自然垄断类的概念哪个更准确,不属于本文讨论研究的内容。不管怎么划分,都是从目前国企改革的现实和实践出发的,但笔者认为,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的规制与改革亟需提上议事日程,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概念和范围

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是指以国有资本投入在特定功能和自然资源垄断行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国有独资、控股(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和合作企业。

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的范围如下:

1.电力、石油、煤炭和地质矿产业等;

2.关系国家安全和军工行业。如军用航空、航天和兵器制造等;

3.基础科学研究院(所);

4.国家文化传媒产业中的国有企业。如国家电视台、广播电台和部分出版社、报社、杂志社和互联网传媒产业等;

5.铁路、公路、机场、航运和海运、港口等公共设施行业等;

6.承担国计民生重要商品储备和重要战略物资储备的流通产业。如储备粮、储备棉等企业;

7.政策性金融服务业。如国有银行和国有证券公司、国有保险公司等;

8.国家邮政和部分信息产业。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

9.与上述行业和产业相关的国有企业。

二、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存在的悖论

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不属于公益类国有企业的范畴。不包括国有医院、公办大学和供水、供气、电网、地铁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类等纯公益性国有企业。按理说,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天然地具备自然资源和国家信用的双重优势,应该义不容辞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做大做强。但长久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的实践却证明其效率并不高,尤其是在和私有企业的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然垄断行业由国有企业包打天下,那么就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异。虽然能够保证全体国民的生活必需和相对公平,但我们却不得不忍受低效率和次服务。早在1997年,英国经济学家史蒂芬·马丁和戴维·帕克对英国各类企业私有化的经营成效进行了研究,经过大量实证调查检验和综合比较后发现: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效益有显著提高;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并不明显。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这种状况既是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存在的悖论,也是经济学理论上的次优选择,因为找不到最优选择。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政府对自然垄断问题有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一是政府接管某一行业的所有权,或将该行业国有化。如英国、法国的电力公司、电话公司和部分公用事业部门的国有化。如我国自然形成的大多数国有独资和控股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政府往往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维持生产经营。二是放开私营企业经营该行业的同时对其进行管制。如美国一般采取这种做法。而我国目前的情况还是以国有垄断为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重申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精神,为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明确提出“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在自然垄断行业放开竞争性业务”,这样对自然垄断行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规制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当然,政府对企业的微观规制是否有效,是否能够真正代表公共利益,就成为政府规制引起争议的要点。因此,政府无论是实施垄断权还是授予垄断权,都应该依据行业特点审慎决策。三是鼓励竞争。尽管完全竞争在自然垄断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但有限度的竞争总是可以带来一些好处。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西方国家的许多政府认为:不论竞争是否完全,总是比管理更有效率一些。但2014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英国经济学家梯若尔的规制理论研究则提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他通过对英国电力公司和市场的分析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可能比垄断更加无效。因此,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存在的悖论是研究该国企改革绕不开的重要命题。时至今日,我国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大型国企的布局和设置仍然存在争议,很多学者认为,这些大型垄断国企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竞争。

三、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规制

由于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存在的悖论,决定了其既不同于公益性类的国有企业,由国家基本上包下来,又不同于竞争性国有企业,国家甚至可以完全退出。所以对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的规制显得十分必要。

我们知道,自然垄断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之一,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大多数属于特定产业,其特殊功能成为对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进行经济性规制的基本依据。政府对企业的微观规制就是为了弥补和矫正市场失灵以确保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政府在纠正自然垄断上具有一定的特殊优势。

首先,政府可以行使征税权和禁止权,限制新企业和相关企业进入自然垄断行业。因此,自然垄断行业如果只有一个企业时才最有效率,其他企业的进入必然增加现有企业的生产和市场风险。

nlc202309021022

其次,政府可通过行使征税权和处罚权,减弱或消除自然垄断行业因竞争不足给消费者带来的产品安全、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强化政府的经济规制职能。

第三,政府还可直接行驶征税权、禁止权和处罚权等以降低交易成本,其在组织费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交易费用优势。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调节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失灵现象在自然垄断行业表现尤为突出,政府规制随之建立并对微观经济的运行发挥了重要效能。至少在维护垄断、限制进入、防止国有企业利用其垄断地位谋取超额利润,保护公共利益方面弥补了部分市场缺陷。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阻止了低效率非规模经济进入自然垄断行业,有利于提高生产的集中度和发挥资本优势。二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些公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不断供给,抑制了他们滥用经济优势、制定垄断价格、实行价格歧视及差别对待,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三是避免了公用产品或服务价格的波动,维护了市场交易秩序。

虽然现阶段我国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微观规制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三大问题。

第一,信息不对称使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监管形式化。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对其核心的技术和经济指标及其动态信息的掌握是全面充分的。而政府管制部门对企业各种信息的了解是片面的。政府希望把企业的真实成本作为价格规制的主要依据,企业却希望抬高经营成本获得有利的政府定价。这种由于追求目标的差异导致的有关企业真实成本的博弈,企业往往略占上风,毕竟企业比政府更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因此,政府通过大量的调查、听证、立法并通过合法渠道审批出台的所谓“价格管制”,很可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徒劳的。这还不包括“官商合谋”带来的寻租“价格”。如2014年国家发改委价格司频出的腐败案件,就是价格管制滋生的“伴生物”。所以,这里不仅存在价格管理的失灵,也存在价格管制的悖论。如国家在2014年11月29日到12月12日,在半个月内两次上调石油消费税。虽然这两项增税政策选择在国际油价“十连跌”的情况下实施,并实现了增税与降价的同步,但不能因此证明增税(费)就是合理的。其本质在于国内消费者并没有享有国际油价下跌带来的全部应得好处。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在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的增税行为是不会受市场制约的,政府在此间难脱变相涨价之嫌。这里涉及到对滥用权力者的规制问题。

第二,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依靠垄断获得的较高利润,内部缺乏提高效率的动力,外部缺少市场竞争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术停滞和效益低下,包括服务产品的质次价高。目前我国的电力、能源和电信等国有企业均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第三,由于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滞后和政企不分的状况存在,造成政府规制力度不够。从而使有些规制政策效果不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政府规制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在发达国家的自然垄断行业也是存在的。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和借鉴,把发达国家的有效规制拿来为我所用。但结合我国目前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现状,尽快厘清政府规制的主要概念和内容,是实现政府对企业微观规制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政府规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规制之一:对国家对投资的规制。由于自然垄断类国有企业的边界是相对清楚的,所以对国有独资、控股和合作企业的投资规制必须泾渭分明,做到令行禁止。其最终目标是达到定位准确、产权清晰、公益为主、部分垄断并彻底退出竞争性行业。

规制之二:准入条件和门槛的规制。根据自然垄断行业的企业特点,对企业的规模、资金、贷款、准入门槛、控股与持股比例、经营准则、行规行约的责任履行、企业的设定与终止程序和特殊情形下的国有全股持股管理等内容实行规制。

规制之三:价格规制。垄断资源和垄断产品的定价机制和价格管制是政府价格规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使价格失灵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自然垄断行业存在着无处不在的价格管制悖论。一方面企业效率的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应该体现到服务产品的质量上。但企业却鲜有降低成本的动力和积极性,因为通过游说政府操纵定价或拿到财政补贴却要省事的多。这种情况在转轨期的中国非常普遍。如2014年的国际油价暴跌,本应最终体现在消费者身上,而政府却借机提高税费,等于是变相涨价。因此,价格规制对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是一把双刃剑。其中,处理好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持三者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和紧要。

规制之四:财务规制。应按照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和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上交红利不得低于30%的要求,只是倒逼国有企业强化管理,提高效率的宏观指标。对于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应该根据行业特点分别确定上交红利指标。对于承担政策性亏损的国有企业,则需要制定财政补贴的相关规制。对于矿产等资源性国有企业还应建立税收规制。如我国从2014年开始对煤矿企业的资源税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就属于政府对自然垄断资源的存量规制。

规制之五:激励性规制。对于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激励性规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实行准公务和准公务员管理,类似于公益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人员管理。主要有行政职务负责制和业务人员职称聘任制等。另一方面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可给予经营者和职工持股、参股、期权等激励行规制。

四、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改革

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既不能与公益性国有企业的准公务和准公务员管理相同,也不存在从竞争性行业彻底退出的问题。因此,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继续实行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是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2014年,在国资委“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与分类”文件出台以前,公益性和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改革已经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曾专门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适用该方案的企业总计72家,具体包括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责任的53家央企,如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国移动等,以及其他金融、铁路等19家央企。并且规定这些企业的负责人薪酬将削减至现有薪酬的30%,即削减后年薪不得超过60万元。与此同时,国资委也推出了进行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试点。从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分布情况看,虽然大多数都可以进行混合所有制模式改革,但对此类国有企业的经济规制则更为重要和迫切。如果对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规制不够或不明确,将不排除这类国有企业改革出现反复和倒退。

nlc202309021022

对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规制理论基本无效。笔者的研究思路和观点是彻底退出,但退出的前提是区分真正的自然垄断行业和非自然垄断行业,退出的路径和时间可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择机进行,甚至一企一策。当然,有的学者对此观点持反对意见,其主要观点是:如果国有资本全部按照公共目标布局而不考虑收益性目标,将会对公共财产构成巨大压力。笔者认为这种良好的主观愿望和动机没有任何问题。问题的实质是:不是不考虑收益性目标或不想考虑,因为没有真正的收益型企业。即使以投资公司、投资基金的形式出现,也难确保在竞争性行业盈利。过去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和当今国有企业的现状都证明国有资本并没有取得真正的收益,而有限的上交红利主要来源于土地等资源要素租金。尤其是处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不管培养多少人才,上交多少利税,最终的结果只有“消亡”两个字和交了多少学费,存在了多长时间。除此而外,便没有其他意义。不过这不属于本文研究的内容。

作为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应寻求以下三个方面为突破口:

首先,实现政府规制与企业管理分开。政企分开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容被屡次提到,但涉及到国有企业改革,最大的错误则在于认为政企分开就是去行政化。而对于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政府的微观规制实际上就是行政规制。只有打破规制者与被规制企业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才能使政府行使的经济性规制行之有效。

其次,真正区分自然垄断(特定功能类)行业和非自然垄断行业(竞争类)的不同,分别实行规制和放松规制相结合的管理思路。这属于国有企业分类管理的问题。

第三,对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实行激励性规制。由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行业特点和社会地位决定其实行的垄断经营在短期内无法改变,所以激励性规制的内容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如对管理人员实行行政职务责任制;对技术人员实行技术职称聘任制。鼓励区域间不同企业的竞争。实行社会契约管理制。完善各种形式的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明确企业和职工的责、权、利关系等。

通过对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概念、范围、存在的悖论、规制内容和改革必要性的认识和提高,可见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是不可否认和不能忽视的客观存在。尽管国资委在“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与分类”方案中把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划归在两类(公益类和商业类)中的商业类,且名称为功能定位类,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差异,也可以说是为了理论上的求同存异。并不影响自然垄断行业(功能定位类)国有企业的定位、内容和包括范围,也不影响对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进行规制与改革的必要性。这正是本文研究所称仍然采用自然垄断类而非功能定位类的缘由。

关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研究报告 第5篇

摘 要: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 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 在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当中, 他的诗歌的哲理沉思色彩是最浓重的。然而由于受前苏联文学的影响, 长期以来华兹华斯在中国一直被等同于消极的浪漫主义诗人遭到批判。本文拟从探讨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主题入手, 论证其哲学思想的 深刻性, 力求还这位伟大诗人以本来面目。关键词: 华兹华斯;自然;浪漫主义诗人

早在上个世纪初期, 随着浪漫主义的涌入, 华兹华斯在中国文坛上就产生过较大影响。但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及前苏联文学的影响, 华兹华斯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对于英国文学的贡献在我国并未得到充分认识和肯定。华兹华斯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早年曾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 自1813 年起到1842 年, 他被任命为印花税票发行官, 年薪五百镑。1843 年他继骚塞之后当选为每年可以领取三百镑年薪的桂冠诗人, 直到1850 年在他刚满80 周岁时逝世。正因为他的这种毫无凄风苦雨、荣辱浮沉的经历和他那恬静幽雅的田园家宅, 上个世纪的中国文坛上几乎毫无例外地都将他描述为消极浪漫派诗人,“他对待革命和革命所引起的制度是采取英国旧宗法制大地主的尺度来衡量, 他竭力反对启蒙时代美学上的唯物主义倾向, 企图去确立想象力的威严, 仿佛想象力单独能够从显示生活的沉重枷锁中解放人类⋯⋯华兹华斯诗中的人物是想逃避现实的人物。华兹华斯诗歌是清教徒式的温柔和对农村生活的愚直的歌颂。这种把古老的资本主义以前的农民理想化, 就是反动的、消极的浪漫主义的表现。”①但是今天, 当我们对华兹华斯及其诗歌进行再度审视时,我们会发现, 这种划分方式未免过于简单化了。从表面上看,华兹华斯是一位风景诗人, 他诗歌中所描绘的风景无所不至,山川大泽、花鸟草木, 都给人一种安谧恬静之感, 然而, 从更深一个层次去审视, 他的诗歌反映了诗人的一种“自然观”: 诗人相信拯救人类灵魂需要一种神秘力量, 这种神秘力量蕴藏于大自然中。这种“自然观”是诗人对信仰的一种超越和升华, 它既是一种超越人的知识性用以制约人类的为所欲为的本能的权威, 又是情感与理性的相互平衡、融合。二

华兹华斯的这种“自然观”的形成与其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个人的性格特征来看, 华兹华斯从小就孤独而敏感, 他特别喜欢湖水的平静和山谷中白雾的飘动。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所依赖的乡村土地, 他们只是记得田地和森林的一般外貌, 但不记得自然生活的细节, 他们无法识辨那些大自然的景致变化有多么的不同。有谁能说出各种森林树木和牧场花卉的名字? 有谁能知道天气变化的征兆? 华兹华斯从他童年时期在坎伯兰山中玩耍的时候起, 便早已知道所有这些征兆了。他对一年四季中英国自然界的各种变化都有亲切的理解;他天生就知道仔细去观察、感受和思考周围的一切。湖区的自然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最喜欢做的就是在静静的星空下, 散步在湖区的山谷中, 这对他后来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按照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观点“有天才的诗人很敏感”来看, 华兹华斯从小就很敏感, 能察人所不察, 感人所未感。正是这种敏感与孤独的融合很早就将华兹 华斯引向了大自然, 使他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致使其成为沉思自然最深刻的诗人。另一方面, 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形成和当时的政治背景也是分不开的。华兹华斯生活于18 世纪末, 此时的西方社会充满了革命的时代气氛。英国的大资产阶级革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将革命推向高潮。诗人此时正值青年时期, 对人性充满了美好的愿望, 对法国大革命注入了满腔热情。他在《序曲》中欣然写道:能活在那个黎明时光是多么幸福, 而正值年轻更胜似天堂!⋯⋯性情不活泼的人活跃起来, 而生性好动者则欣喜若狂, 那些在梦中度过了孩提的人们, 那些⋯⋯

受到召唤各尽其长;不是在乌托邦, 在看不见的地下之城,或是某片隐秘的内陆, 天知道是哪!而是在这个世界, 在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上——终于我们找到了幸福。他积极投身法国大革命, 但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失败, 他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渐渐地华兹华斯从“人的世界”转向了“自然的世界”, 并且开始逐渐接受以卢梭为代表的精神方面的革命宣传。卢梭是一个自然的神论者, 他认为有一种最高的全智全能的东西, 给宇宙的生命以最初的动力, 规定一切东西的规律, 这就是上帝或自然。卢梭的上帝是自然的和平之神, 是不可思议的秩序和和谐, 他说:“我只觉得自然的图画, 又和谐又匀称, 而人类社会的图画却只是一片骚动和混乱”。②在自然神的基础上, 卢梭进一步提出了“自然人”的理论。他认为人有两种: 一种是由自然创造出来的, 依照自然法则生长的自然人,这种人具有天赋的良心, 天赋的正义善良和优美的感情;另一种是在充满着所谓文明的罪恶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社会人,感染上一切文明的罪恶思想与感情。卢梭的这种“自然神”、“自然人”的观点对华兹华斯有着很大的影响。华兹华斯开始试图寻求一种拯救人类灵魂的神秘力量, 即对科学技术的抗议和对未被文明污染的大自然的向往。这种“堕落与拯救”的思想态度表现在他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中, 从而形成了华兹华斯独特的“自然观”。在他的《露西组诗》中, 露西死后回归自然, 转化成一株不为人们注意的紫罗兰, 这种转化在华兹华斯看来是机械的、是生—死—再生这一自然过程的曲折表现,因此,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意在重新调整被工业主义和商业主义异化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人重新找到自己初次出现在宇宙中的那种与万物和谐相处的感觉。三

西方诗学始终贯穿着理性与感性的矛盾, 或偏于感性, 或偏于理性, 或趋于统一。柏拉图以前, 古希腊占主导地位的是哲学上偏于感性的知觉论, 诗学上偏于感性的摹仿论。知觉论主张知识即知觉, 一切知识源于知觉、感性。相应地, 诗也被看作是对自然的摹仿。实际上,“自然”是一个文化哲学的概念,西方一些学者把“自然”分为内、外两个层次, 一为“内在的自然”(相当于人与宇宙之道或宇宙的本质), 二为“外在的自然”(即耳目所感所见所接触的自然山水)。英国文学史上, 自然山水起初也并没有成为描写冥思的主体, 大多只是作为背景、宗教或道德的类同表达。在玄学派诗人邓恩、马尔伏等人的诗篇中, 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还未能正确地认识自然、把握自然, 自然被视为洪水猛兽。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变得更密切、更自觉, 自然是人类的哺育者, 也是人类的良朋益友和导师, 人类不但和自然有着物质上的联系, 而且也产生了精神上的关系, 自然使人们惊叹不已、赞美不绝, 人们渐渐地由畏惧自然变化为欣赏自然, 咏赞自然。

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对自然有一种崇拜心理, 在他们看来, 与人类社会相对立的自然是真、善、美的化身, 大自然中有一种神秘而仁慈的力量。而就浪漫主义本身而言, 自然的涵义相当丰富。著名的概念史家(h isto ry of ideas)腊夫召伊(A.O.Lovejoy)在他的“关于浪漫主义的歧义”一文中, 他曾对自然下了60 多个定义,“自然”内容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自然是宇宙(自然界)、自然是感官(人类本身所固有的)、自然是乡村(与被文明污染的城市相对立)、自然是情感(感情的自然流露)、自然是物质(物质的属性)、自然是人性(人的本性)等等。而此时的“自然”往往以自然山水的形式出现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 这时的自然山水并非简单地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山水形貌, 仅仅被用来进行外貌描摹, 而是具有了更深一层意蕴: 在山水形貌的背后, 存在一个形而上学的超越本体。这个本体与宇宙精神相贯通, 而秉有神性或宗教的意味。在基督教看来, 自然与人类一样都是上帝的创造物, 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对应的;而泛神论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 上帝的灵光就体现在他的每一种创造物身上, 每一种上帝的创造物都与上帝一样具有神性, 并且相互依存。华兹华斯秉承了泛神论的思想, 他认为上帝的灵魂不在天国, 而在大自然中, 大自然无处不有上帝的精神存在, 而人的灵魂又是依存于大自然界的。与人类世界的激烈的动荡相比, 大自然却是如此的有序、稳定, 它的美就像是活的有机体。当18 世纪的革命思潮席卷全欧洲之时, 人们普遍地感到惶恐不安, 似乎一切都在解体之中, 一切都变得不确定, 人类的生活因此而失去了理性、标准和判断。此时, 大自然却以其永恒不变的范式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理性的象征。对于华兹华斯而言, 自然是一种精神的存在, 自然是神性和理性的结合。华兹华斯一生中的大部分诗都体现了这种创作观念。这种对大自然的敏感、虔诚之心, 始终是他诗歌创作的灵感的源泉。以他的《写于早春的诗句》为例:长青花藤沿着樱草花枝, 在绿乡屋上绕出一个个的冠圈;那是我的信心;每一朵花 都欣然于吁吸中的空气。在我身旁的鸟儿蹦跳而嘻, 我不能忖测他们内心的思维—— 但他们身躯小小的挪动 都看来是狂喜。诗句中的“长青花藤”、“鸟儿”在诗人看来已经不再是花与鸟, 而是能够牵动诗人情感的“狂喜”。诗人从这样极为普通的小事着眼, 写出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 要保持对大自然的虔诚敬爱之情。这种热爱大自然、讴歌大自然是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共同特点, 但尤以华兹华斯为突出。华兹华斯曾宣称“大自然对我就是一切”,“我就是长期崇拜大自然的人”, 他不是一般地欣赏和赞美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而是把她视为人类社会的良师益友, 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增强人对生活的信心, 甚至可以改变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从这种自然和人之间的感应与交契中, 我们可以窥见到他的诗歌中“自然”所被赋予的哲理性和神性。四

自然因为有了人而变得具有生机和活力, 显然, 对于华兹华斯而言, 不仅大自然中蕴藏着这种神性, 同时, 这种神性还存在于田园的简朴生活中, 存在于乡村人们的身上。华兹华斯的诗歌中有大量描写人物的主题, 这些人物, 尤其是穷人常常被赋予一种品质或才能, 从中体现出他们的自然本性。譬如在《西蒙·李》这首诗里, 诗人描写了一个年老的猎人年轻时跃马如风、箭步如飞, 狩猎的技艺超群绝伦, 而在和诗人相遇时已经十分虚弱, 正在吃力地挖一棵已经腐朽的树根, 却迟迟难以刨断。“‘你已十分劳累, 西蒙·李,请把家伙给我, ’我对他说,听到我的话, 他十分欣喜,立刻接受了我建议的帮助。我刨了一下, 仅仅是一下,就把那纠缠着的树根刨断,这可怜的老汉却为了刨它,徒劳地耗费了那么长时间。他的眼眶里, 充满了热泪,仿佛是感激和赞美, 顿时涌出了他的心底⋯⋯”

华兹华斯笔下的这些人物虽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经历着生活带给他们的万般艰辛和痛苦, 但在他们的身上却保存着完美的神性——淳朴、善良的人性(人的自然本性), 与人类文明的堕落相比, 他们宁愿选择了苦难, 因为苦难是人存在的必然过程, 这个过程始终与神性为伴。华兹华斯是一个严肃的诗人, 他在寻找新的生存的理由, 他在考虑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新的关系, 他摈弃文雅高贵的人物, 选取世人认为简单、可怜、卑下的人们为题材, 他认为, 这些人远离喧闹的都市, 生活于自然之中, 与大自然的交往是面对面的、直接的、不需要任何的中介, 他们与大自然表现的是坦荡的“我—你”的关系。他的《坎布兰的老乞丐》、《迈克尔》、《决心与独立》等等, 表达的都是这样的主题。

对于儿童, 华兹华斯也有他自己独到的看法, 他成功地将儿童与自然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 大自然是上帝与人类的纽带。人与自然同从上帝这一源头涌出, 人在出生之前就有灵魂, 而且是在天国中领受了上帝的圣恩, 对于人来说, 那是一种至圣完美的“前存在”(即未被污染的自然), 就人的一生而言, 儿童离灵魂的“前存在”最近, 因而能够时时在自然界看到、感受到天国的容光, 儿童在出生时是带着神性来到尘世的, 因而儿童的身上充满了神性, 他们懂得和自然进行交流,聆听自然的教诲, 接受自然的滋养。以《白痴男孩》为例, 在这首诗里, 华兹华斯塑造了一个对大自然痴迷的白痴男孩形象。一天深夜, 邻居家的一个妇人生病了, 母亲让男孩骑马去请医生。男孩走过漆黑的夜路, 却来到了一个湖旁, 下了马, 静静地倾听瀑布落入湖中的水流声, 这种与大自然交流的能力源于儿童特有的感受力, 儿童由于离神最近、受世俗的浸染最少,始终保持着人类最初被创造出来时的能力, 与鸟儿对话, 与群山、万物交流, 人类的原初状态(儿童)永远是人性完满的象征。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作品《我们七个》、《露西组诗》里都表现了这样的主题。华兹华斯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理念建立的基础就是华兹华斯对于儿童的理解, 它得益于卢梭的儿童教育小说《爱弥尔》。这部作品直接向封建教育挑战, 提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正是因为封建教育的矫揉造作, 人才失去善, 它要求人的发展要合乎本性。华兹华斯无条件地接受了卢梭的“人之初, 性本善”的观点, 但是他提出了“儿童是成年人之父”这样的新理念, 儿童所代表的就是人类原初状态的人性的完美, 但是, 随着岁月的渐长, 对尘世俗务的涉及渐深, 儿童身上原有的神性、灵光就渐被遮蔽, 从这个意义上讲, 儿童成了成人、人类的父亲, 是人类重返原初(自然)的中介。五

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中追忆自然山水美好形象时, 他在感受着崇高的思想和雄浑的融合、智心和景物的活泼交往, 从而得出自然是整个道德存在和灵魂的“保姆、导师、家长”。他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融注到诗句中, 使诗篇超出一般田园山水诗的规范, 而带有极强的哲学意味。而在中国, 诗歌是用来言志抒情的, 中国诗人习惯于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宇宙自然不是人以外的外在世界, 而是包容着人的一个整体,也就是说, 中国人的自然观是“天人合一”的, 人作为一个小宇宙与世界宇宙整体相连, 互相感应, 相交相契。中国晋代诗人陶渊明(3652427)的诗作里有很多是描写农村自然景物或劳动景象的, 他秉承庄子“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 通过描写自然景物, 从中表现他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一方面陶渊明将自己融于自然的明纯之中, 另一方面自然山水诗为诗人的主体精神的拓展留下空间, 人在自然之中可以寻找到一片清丽的栖身之地, 在这里, 诗人可以与“道”同一, 可以解脱尘世羁绊, 达到“诗意的栖居”而栖憩于一片澄明之境中。陶渊明的诗历来被称为中国田园诗的典范, 诗人往往在与自然的亲合中“神与物游”, 达到一种心醉神迷的的状态。对于中国诗歌, 后来的诗人、文学理论家经过进一步地总结, 陆续提出新的观点, 即: 中国的诗歌功能在于言志、抒情和叙事。

于是, 当以描写自然而著称的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进入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的视野时, 他的诗学思想便受到了遏止, 中国传统文化就象一把无情的剪刀, 把外来文化中不合自己需求的方面剪去。这时的华兹华斯, 就被等同于一个对现实不满、明哲保身、徜徉于山水之中的中国式的隐居诗人、逍遥诗人, 而他的诗学思想, 也就失去了它的神性。中国的传统文化顽强地把西方文化中的“堕落与拯救”的主题改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被转换为是寄情山水;定居湖畔自然成了对现实斗争的逃避, 定居成了隐居;对自然的神情体悟和哲理思考被等同于山水诗, 这就使得哲理的、沉思的华兹华斯变得简单而平面。

结束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 华兹华斯的自然诗的目的并非我们所理解的“天人合一”, 他的诗歌的自然主题其实是以神性为依据, 以人性为归依的, 人与自然同是这个宇宙的组成部分, 关心自然也就是关心人, 而关心人的生存必须要关心自然的状况。他诗歌的议题可以归结为从拯救自然到拯救人类,人类是在失去了神性的时候开始堕落的, 所以人类从哪里堕落就应该从哪里将自我拯救。但是人类的自我拯救仅靠理性是远远不够的, 人还需要有神性, 而这种神性在当今社会只存在于未被文明污染的大自然中, 人类和大自然相依相伴, 大自然不断地纯化着人的心灵、陶冶着人的情操。可以说,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是在感受到当时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西方某些文化观念的没落, 法国革命后近代人们的生存危机)之后, 通过沉思和一系列创作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观点。注释: ①《英国文学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②《西方著名美学家评传》, 安徽,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1.参考文献

关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研究报告 第6篇

关于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审议稿)

各位组成人员:

根据《中共苏州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苏委发〔2018〕34号)文件精神,现将**区2020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总体情况

(一)土地资源情况

2020年**区总面积73.49万亩,其中耕地13.02万亩、园地2.35万亩、林地0.01万亩、草地0.03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3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5.13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9.13万亩、其它土地0.49万亩。

(二)山体和矿产资源情况

**区行政管辖范围内,目前已发现的重要矿产资源仅有地热1种,属重要矿产资源贫乏区。

(三)水资源情况

2020年,**区面平均降水量1447.5毫米,地表水资源量3.54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0.57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0.35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3.760亿立方米。

2020年全区用水总量约1.5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约5110万立方米,水功能区水质两项年均值达标率为100%。我区4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考核目标,优Ⅲ比例为75%。

(四)森林和湿地资源情况

2020年末,全区森林覆盖总面积11.36万亩,全部为人工林。全年新增成片造林面积311亩,陆地森林覆盖率达33.61%。根据苏州人大立法认定的湿地保有量(不含水稻田)25.64万亩,其中自然湿地19.13万亩。

(五)空气环境质量情况

2020年,我区PM2.5浓度值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比例为81.1%,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实现“双达标、双改善”。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区主要自然资源资产分别由区资规分局、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负责管理。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各级各部门配合下,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严格自然资源规划管控

一是高起点编制国土空间规划。

以最新三调数据为现状基础,完成2035国土空间规划底图底账梳理和基数转换,整合规划编制所需的空间关联现状数据和信息,强力支撑**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开展空间规划底线划定工作,在生态红线划定方面,我区调整后共涉及4块生态保护红线(苏州荷塘月色省级湿地公园、太湖重要湿地、长洲苑湿地自然公园、太湖金墅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计3.39万亩,提升了生态保护能力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结合中日合作示范区、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等重点区域的基本农田优化调整需求,提出优化方案,开展了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前期研究分析。推进编制《**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对全区现状790个自然村,结合三区三线划定、村庄自身特点与地方意愿,明确村庄分类和布局,优化城镇村空间布局,保留223个,非保留567个,引导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整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做好望亭镇迎湖村、度假区莲花村、黄桥街道生田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试点和编制工作,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有效指导村庄健康发展,建设美丽村庄。

二是严格做好生态空间管控区划定。

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文件精神,2020年划定的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共7块,总面积21.9万亩。主要市级重要湿地共4块(漕湖、盛泽荡、阳澄湖、鹅真荡重要湿地),总面积18.5万亩,清水通道维护区共2块(西塘河、望虞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总面积0.585万亩;太湖重要保护区总面积2.08万亩。

三是完善水资源规划管理。

编制《苏州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认真落实《苏州市节约用水条例》要求,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治水方针,积极落实上级节水工作要求。2020年5月,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48次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审议了关于《条例》执法检查问题清单整改落实情况,对进一步促进全区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11月,区财政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区农业公共服务奖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完善节水专项资金补助支持政策。调研全区用水户用水工艺需求,排摸区内非常规水资源供给能力,结合全区城市发展要求与海绵城市、土地空间等规划,编制《**区非常规水资源专项规划》。进一步强化区域非常规水资源优化配置、统一管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省、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总体部署,结合全区现状情况与发展需求,收集并及时上报全区地下水管理、建设等数据资料。根据《关于开展全省河湖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水河湖〔2019〕10号)及《关于开展全市河湖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市水务〔2019〕350号)要求,2020年开展了省骨干河道名录河湖保护规划编制。

四是健全森林和湿地资源保护规划。

更新完善林业资源管理基础信息,落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根据我区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测算年森林采伐总量,完成“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区“十四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为603立方米,其中商品林52立方米,公益林551立方米。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严守省级重要湿地、市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保护红线,严格湿地用途管控,依法开展湿地占用、征收审核审批,落实“先补后占、占补平衡”原则,确保全区湿地资源总量不减。

(二)狠抓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一是土地资源保护利用。

圆满完成我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制定,其中区片Ⅰ(元和街道包含北河泾街道、经济开发区、太平街道、黄桥街道、渭塘镇)综合地价为6.56万元/亩;区片Ⅱ(北桥街道包含漕湖街道、阳澄湖镇、黄埭镇、望亭镇)综合地价为6.46万元/亩。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共组织征收黄桥街道安元路(一期)工程23个项目,其中独立选址的道路项目20个。2020年,共供应土地面积136宗,面积6008亩。完成经营性用地上市18宗,面积1458亩,成交金额229亿元。完成产业用地挂牌40宗,面积1636亩,成交金额7.8亿元。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面积5842亩。重点项目供应,省市区重点除高铁北站枢纽、跨区线型工程个别项目外,55宗地块全部完成供地;苏州开放再出发大会签约项目做到应供尽供。

二是水资源保护利用。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立足区情、水情,坚持因地制宜、量水发展的原则,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系统推进工业、农业、城乡生活节水和非常规水源利用,大力构建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断加快用水、管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区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实现逐年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得到持续上升。2020年11月,获批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三是森林和湿地资源保护利用。

2020年完成新增或改造成片林311亩,其中珍贵用材树种成片林面积240亩;培育珍贵用材树种3万株,新增四旁植树4万株,新建、更新及完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2000亩,抚育森林1200亩。积极组织创建绿化示范点,2020新建省级绿美村庄1个(阳澄湖消泾村),申报国家级森林乡村2个(黄埭冯梦龙村和阳澄湖消泾村)。提高自然湿地保护率,推进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加强行业监管,因地制宜提高小区建设质量,整合力量开展综合管护,维护湿地小区生态系统健康。当前全区自然湿地保护率67.4%,完成目标任务。

四是耕地保护责任有效落实。

按照省市部署,认真开展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自查工作,对我区“十三五”期间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农业结构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明确未来工作方向和目标。实施“三高一美”建设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08万亩、高标准池塘2214.8亩,全区非标准化养殖池塘全部实施提升改造或退养,建设市级水产养殖示范基地5家;新增高标准蔬菜基地100亩,建设市级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3家;**区生猪养殖基地创建美丽生态牧场。完成轮作休耕1.08万亩,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全年农药施用量实现负增长。全年回收农药包装废瓶袋75.03万件,回收率93.75%,无害化处置率100%;回收地膜残膜9.27吨,回收率92.72%,再利用率100%。强化耕地质量监测,实施耕地质量安全利用行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

五是实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启动我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出台《**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对辖区内由区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权的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根据分布实施原则确定三年实施计划。成立以副区长为组长、区资规分局局长和区政府办副主任为副组长、区民政局等单位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配合开展望虞河等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启动永昌泾等三条区级河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通过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三)完善自然资源监督管理

一是突出土地资源监管。

强化日常巡查核查工作,启用部执法综合监管平台,及时上报巡查内容,充分发挥土地执法监察三维立体防控网络作用,严格季度卫片核查督察,提高违法用地发现率。抓牢违法用地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根据《**区违法用地三年整治工作方案》,持续推进违法用地综合整治。紧盯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工作,制定《**区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摸排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区级层面农村乱占耕地整治摸排领导小组,摸清乱占耕地建设房屋的建设情况、使用情况、占地情况和审批情况,建立**区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工作台账。2020年,省自然资源厅实时监管系统巡查登记1061条,全年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1宗,面积488.64亩,罚款251.26万元,没收32.35万平方米,拆除1073.3平方米。

二是加强水资源监管。

加大水行政监管力度,整合组建评估评审、质监安监、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河道管理和水政执法“4+1”队伍。对辖区范围内重点河湖及水事违法行为易发水域进行拉网式执法巡查,全区水政执法巡查共计593次、1277人次。健全完善水利水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持续强化安全生产检查,累计进行安全检查110次,发现安全隐患82处,确保安全隐患立查立改。压实节水目标责任,完善节水监督检查,开展节水监督检查51次。规范取水许可论证、审批、验收、发证等程序,强化取水许可监督管理,规范取水行为。自备水用水户全部接入智慧水利平台,实现实时在线监管。开展事中事后监管45次,计量设施及系统运维120余次,实现临界计划用水量预警2次。切实加强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水位)监管基础工作,积极配合市水务局开展阳澄淀泖区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水位)目标确定工作,全力保障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系统性、稳定性。

三是强化森林和湿地资源监管。

开展2020年森林督查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更新工作,通过遥感判读区划结合现地核实验证,梳理核实全区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数据库,并将变更调查结果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进行有效衔接,进一步夯实森林资源管理基础。开展“绿卫2020”执法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林地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处理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强化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取得实效。提高湿地监管能力,开展“绿盾2020”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苏州市湿地资源监督检查,全面排查了辖区内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重要湿地内存在的生态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并对“绿盾2019”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相关问题已整改到位,异地恢复湿地地块生态环境良好。加大湿地公园监管力度,结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持续加强全区湿地公园监管和行业指导,定期开展湿地公园建设管理自查,要求湿地公园对应自查情况进行整改,提高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水平。

四是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攻坚。

完成20台天然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13台生物质锅炉环保核查、52台工业炉窑整治、128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9家企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工作,完成122家企业用电、23家加油站和82家餐饮单位在线监控安装;列入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185个工程项目已全部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管理机制日渐成熟,但还存在着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共性问题。

一是管理体制机制仍有待健全。

根据改革要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具体代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但分级分类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法律体系尚未整合,没有统一的自然资源管理法和管理体系,各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不统一,造成了用途界定不清。此外,从我区实际情况看,各类自然资源的管理对应多个部门,需要形成一套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工作制度,解决各类自然资源管理上的衔接问题,避免多重管理或管理缺位,各类自然资源规划也需要进一步融合。

二是生态管控区面积大,补划潜力小。

现行生态管控区将阳澄湖沿岸纵深1000米、太湖沿湖岸5公里范围(不包括长洲苑路和S230以东部分)、盛泽荡和漕湖等区域划入生态管控区,范围大,占我区区域面积的29.4%。根据《关于在建设用地审查中严格落实生态空间管控要求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自2021年2月1日起,除定性为允许人为活动的建设项目外,其余属于允许调整范围内的建设项目,须待生态空间管控区域按程序调整后,再依法依规提出用地申请,对此,我区苏相合作区、度假区、望亭镇等地区的土地转用、征收和上市受到影响。区资规分局已牵头会同区相关部门开展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优化研究,争取将我区重点发展区域的生态管控区调出,保障项目落地实施。

三是林业湿地队伍人员严重不足。

林业湿地管理任务繁多,专业性强,野生动物疫情巡查、森检证书签发、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等工作都需要大量人力支持。但目前区级层面从事林业湿地工作的人员只有2名,林业执法专业人员十分欠缺,乡镇条线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工作推进难度大。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按照部、省、市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进一步落实衔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上位要求,继续保持与苏州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同步联动和深化衔接,同时积极对上争取,提出我区诉求,争取纳入市级空间规划。根据《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要求,优化永久基本农田以及城镇开发边界布局明确国土空间开发规模,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国土空间结构与布局。同步对接专项规划,强化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为专项规划编制提供上位依据,同时将各项专项规划中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系统等各项要素配置的内容协同纳入空间规划。

二是加强土地复垦质量。

优先按照水田复垦,水田须占项目入库面积50%以上,提高指标使用率。对被列入环保部门重点行业企业名单,或涉及化工、纺织印染及有色金属冶炼等存在疑似土壤污染企业的复垦地块,严格进行把关,不得入库。注重增加耕地有效面积,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完成复垦,确保地块平整,灌溉配套设施齐全,满足耕作的基本需求,建筑垃圾清理完全,不得埋藏。采取综合措施切实改良土壤条件,全面提升新增耕地质量。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从事非农建设等,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动态监管,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坚决遏制新增问题发生。

三是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逐步建立用水效率准入制度,不断加强用水监督管理,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新装备,全面推进各行业节水。树立一批行业内有代表性、产品结构合理、用水管理基础较好、节水技术先进、用水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的节水标杆典范。全面开展用水定额调查工作,配合上级建立健全用水定额体系,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加快再生水利用配套设施建设,制定再生水水价政策,进一步优化再生水回用方式和结构,扩大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和城镇环境卫生的比重。同时,强化分质供水,促进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配置。

四是着力强化绿色兴农。

持续推进**区“三高一美”工程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快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三高一美”指数提升至77.7%,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稳定在100.7%。积极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扩大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在全区建设水稻和蔬菜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全面提升我区绿色生产技术水平。加强农药集中统一配送工作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区农药配送覆盖率,实现农药零增长。巩固全区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成效,持续应用土壤安全利用措施;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争取在规模以上种植户中推广使用配方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充分发挥新型肥料优势,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绿色生产。示范推广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实现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示范推广渔业机械,提升全区渔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动渔业绿色高效发展。

五是抓好林业湿地重点工作。

重点推进森林资源调查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推进绿化造林项目实施,2021年计划完成新增或改造造林150亩。做好涉林涉湿项目审核审批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效。做好全区古树名木的复壮、巡查。实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灾情发生。持续抓好野生动物监管不放松,实施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严格湿地用途管理,确保湿地资源总量不减。推进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建设,加强行业监管,保证自然湿地保护率不降低。

六是持续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提升。

开展金属制品、电子、包装印刷等25个产业集群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分行业制定方案;开展700余家企业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结合《涉气建设项目环保准入管控实施方案》,排定一批排放量大、污染防治设施不到位的企业开展高标准整治,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整治全覆盖。以两个国控大气自动监测站点以及其他乡镇板块大气监测点为核心,绘制国控点周边污染源“一张图”,做好周边3公里范围内工业企业、油烟烧烤、秸秆焚烧、加油站油气、建筑工地、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道路扬尘等排查整治工作,构建以片保点、以片带面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实施空气质量精准管控。

特此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

1.森林覆盖面积

:指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面积和竹林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及四旁树的占地面积。

2.人工林:采用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等方法和技术措施营造培育而成的森林。

3.成片造林:指乔木林带和灌木林带两行以上(包括两行)、林带行距不超过4米(灌木2米)、连续面积1亩以上的人工造林地块。

4.陆地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占陆地面积的比率。

5.湿地保有量:以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省林业局复核确定的全区湿地总面积。

6.自然湿地:指湖泊、河流、沼泽、滨海等自然形成的湿地。

7.农田林网控制面积:指受四周林带保护的农田面积。

8.四旁植树:

指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连续面积达不到有林地标准(郁闭度≧0.2、连续面积≧1亩)的各种树木。

9.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在城镇行政区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依据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划分区片并测算的征地综合补偿标准。新标准执行之前为土地补偿费(农用地2.4万元/亩、建设用地2.4万元/亩、未利用地1.2万元/亩)、安置补助费2.6万元/人、青苗补偿费1200元/亩。

上一篇:基建项目用电控制管理制度下一篇:学习七一讲话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