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

2024-08-02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精选5篇)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 第1篇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办学资金的筹集渠道不仅包括财政拨款、收费、科研、产业和社会捐赠等传统渠道,而且还包括融资渠道。融资是指在资本市场上凭借信用并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和投融资方式主动筹集资金的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找钱”。高校面向社会运用资本运作手段融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设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促进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外,高校在资本运作的实践中,借鉴企业融资模式,实现了融资渠道的创新,这些可行的融资渠道包括BOT项目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融资、融资租赁和资产置换等。1 BOT项目融资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移交方式,是指政府及所属的公共部门或其所属的公共部门通过协议授予投资者(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攒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或其所属的公共部门。

我国高校继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并纷纷征地建设新校区,而现阶段仅依靠国家投入还有很多困难。因此,大量的资金需求致使高校新校区建设最大的瓶颈是资金短缺。同时,民间资本已经积累得相当可观,根据人民银行统计表明,截止2006年6月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3.13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余额为15.52万亿元,并且社会财富还在继续向民间集聚、倾斜。由此可见,民间资金有巨大的投资潜力,这为民间资金的BOT投资提供了条件。高校内许多基础设施如学生宿舍、食堂、学术交流中心或招待所、医院、体育场馆、科技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均可采用广义的BOT模式来建设。

采用BOT融资对高校来说有以下优点:可以弥补国家投资的不足,扩大利用非官方资本加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投资者承担所有费用,不增加政府负担,并最终增加了学校的固定资产;学校不承担任何风险,风险由投资者承担;学校可集中精力抓教学和科研,对后勤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化为依据市场宏观指导。

对投资者来说有如下好处:可以充分利用富余资金,并获得丰厚回报;高校基础设施使用市场稳定,投资风险比其他行业要小的多;由于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和高校教职员工,素质较高,易于管理和沟通;学生大都是现金消费,不会产生呆账、坏账,并可得到稳定的现金流。

近几年,高校也有应用BOT的例子。如北京市政府划拨土地和提供优惠政策,北京科技园国际学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公司,筹资12亿元来建设中关村国际学校。学校产权归政府所有,项目公司则拥有一定的经营年限;湖南教育投资公司以BOT式投资6 000万元用于中南大学学生公寓、食堂等综合项目,学校提供土地,公司注入资金,项目建成后所有权归学校,但公司享有15年的使用权;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采用“模拟BOT”项目融资方式,合作方投入基本建设资金3.3亿元,项目建成运营30年后,项目公司无偿把学院资产移交给南开大学。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 第2篇

一、现状影响分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更脱离不了校内小环境的配合。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受到了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校内微观环境等方面的严重影响。

(一)国家宏观政策环境

国家制度环境是决定高校改革行为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国家在相关政策支持方面存在着不到位或缺失的现象。

1.人事政策支撑不够,制约着后勤人员的合理流向

后勤社会化改革意味着后勤实体将逐步从学校教育事业系统中剥离并走向市场,这就决定了社会化的后勤实体必须按照市场原则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换言之,后勤职工必须进行合理合法的分流。分流职工何处去?校内循环流动只是一时之策,走向社会、自谋职业才是理想的路径。而实现由校内走向校外,就需要政府劳动部门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遗憾的是,目前有关高校后勤职工分流的配套政策一直是空白的,正是这一缺失,使得很多高校在处理分流人员时显得很无奈。实现不了后勤人员依法合理的分流,就无法实现后勤人员的身份转变,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后勤实体从学校事业系统中完全剥离的问题。

2.税收政策变化不定,影响着后勤改革的长远推进

后勤要社会化,必然要求社会资本进入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社会资本的进入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然而,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微利性,它与社会资本的目标是矛盾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遵循市场机制,运用税收手段进行调控不失为一种长效的办法,即通过制定税收减免的法律法规,吸引社会资本最大限度地参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鼓励支持校内后勤服务实体大胆地进行注册。从2000年2月2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开始,到2007年8月18日《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的出台,7年来国家已先后发布了4个文件。这些文件的发布和实施,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政策性保障作用。但综观这些文件的特点以及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文件都是过渡性的部门行政法规,且有明确的时效界定,一般不超过两年,这种税收优惠政策的阶段性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持续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矛盾,势必影响着社会资本的引入和校内服务实体积极性的发挥。而且,2007年颁布的新税收政策,缩小了高校后勤实体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范围,取消了原政策中“对高校后勤实体的所得,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对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因建学生公寓而经批准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的优惠政策。这一系列税收紧缩的政策,加剧了后勤企业的危机感,他们盼望已久的新政策,不是长期顺延,而是步步紧缩,这令他们感到不安。另外,2007年颁布的新税收政策的期限是到2008年年底,目前期限已毕,但新的政策尚未出台,是否还有,不得而知。

3.产权政策模糊不清,束缚着后勤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来看,后勤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后勤社会化的关键所在,而产权明晰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步。而当前后勤改革的实际情况是高校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归学校,真正属于后勤实体的只是部分的经营权,并不具有对其经营资产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这样的产权结构决定了后勤实体不能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导致了后勤实体按企业化运行的法人主体地位的缺失。这样的产权现状,也决定了后勤实体不可能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所以,严格来讲,目前已改制的许多后勤实体实际上是一种“模拟企业”,而不是真正的企业,很多后勤集团有名无实。

目前,对后勤实体的产权问题,许多高校都采取回避的态度,让后勤企业以“零”租赁或优惠价租赁的方式对后勤资产进行运作。这种运作模式只是一种过渡时期的过渡办法,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和推进,产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因素。

(二)社会经济环境

1.社会经济环境对校园的不良渗透呈扩大态势

后勤实体从学校行政系统分离后,按照准企业模式运行,后勤的经费由原来的行政拨款改为通过有偿服务获取合理服务费用,校园内原来面向师生的福利性服务逐步取消并开始了有偿服务。正是因为后勤实体这种服务模式的变革,引来了社会各方的争议。比如,工商管理部门进入校园要求为学生服务的食堂必须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地方的工商部门以学校后勤实体的名字不规范为由进行罚款。有一所学校后勤实体的名字为“后勤集团公司”,当地工商部门认为该名称没有注册,违反《公司法》,开出罚单3万元,并强行划拨。税务部门经常到学校查账,公安部门天天到学校检查暂住人口,劳动监察部门动辄检查后勤的劳动用工情况,环境保护部门强收垃圾费、环保费,土地管理部门想方设法收取所谓的“土地受益金”,卫生监督部门、物价管理部门、新闻出版部门、计划生育部门、爱卫会、街道办事处等也都是后勤部门接待的“常客”。如此之多的各路“神仙”拥进校园,争相“执法”和“行政”,已严重影响了后勤实体的正常运行,而且呈不断扩大的态势。

2.后勤实体因疲于应付而陷入无奈之境

面对政府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的“检查”,后勤实体只能笑脸相迎,无奈地接受一些“吹毛求疵”的罚款,无奈地花费大量的人力、精力和财力,无奈地应付着这些在改革前很少有的麻烦。这种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普遍的不正常的现象还严重制约着后勤实体的发展,消磨着人们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信心,使人们在隐约之中有一种担忧:后勤实体能走向社会吗?若真的走向社会,又能走多远呢?

(三)校内微观环境

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学校的环境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巨大变化,但令人忧心的是这种变化的态势不是良性发展。

1.校内改革的不平衡羁绊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脚步

后勤承载着为教学、科研服务和保障的重要职能,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后勤在先行、保障和配套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决定了后勤改革必须先行一步,这几年的改革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相对于校内其他方面的改革的确是步伐较快、力度较大、成效较明显的,但问题也正是由于后勤改革单兵突进、孤军深入,从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因为,校内的人事制度改革、干部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虽然近几年也在不断深化,但相对于后勤改革仍然滞后,也没有与后勤改革同步推进。同在一个校园,同为学校职工,却承受着反差巨大的改革压力,这样的不平衡改革势必造成校园的不和谐。

2.改革目标的危机动摇着校内人员的改革信心

综观高校近两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状况,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绝大多数高校在经过第一步改革即后勤实体和学校行政系统分开后,没有进行以规范分离为标志的第二步实质性改革,即“剥而不离”,而使社会化改革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困境,甚至有些学校退回到了改革前的状态,在改革初期很多充满激情和希望的改革实践者,对改革的前景和目标产生了迷茫、困惑,出现了目标认识上的危机。面对这一现实困境,教育主管部门也提出了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但仍有不少人认为,所谓的目标只是一个战略的、理想的终极目标,对下一步的改革缺乏具体的指导作用,改革者在改革的实践中还是不知道怎么改,不知道做什么。特别是后勤职工,作为改革的直接参与者,这几年品尝了改革的酸甜苦辣,虽然感受到了广大师生对后勤工作的肯定和赞许,但感受更多的还是迷茫和困惑,因为他们在改革的过程中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不断下降,不仅受气,而且受歧视。时过境迁,当初爆发出的改革热情现在已转变为对改革的怨气、抵触和疑惑,甚至对改革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二、优化环境的对策与思路

分析环境因素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影响,就会启发我们思考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造成当前环境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难判断,无论是人事政策的缺失、产权政策的模糊、税收政策的不完善,还是态势不断扩大的不良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抑或是高校内部不适宜的环境氛围,都涉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责任主体以及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即政府、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所以,我们要想优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环境,就必须认识到政府的主导和协调是优化环境的根本,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是优化环境的关键,师生的理解和参与是优化环境的基础。

(一)政府的主导和协调是优化环境的根本

我们知道,从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根源上而言是由政府发动、组织和主导的一场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层次改革。可以说,没有政府的发动、推动,高校或后勤部门就不可能进行自身的彻底改革;没有政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后勤改革的方向就不可能指向社会化。同样,若后勤社会化继续向前推进,没有政府继续强有力的主导和协调,后勤社会化改革就只能长期处于徘徊状态。因为,前期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如政策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的变化,急需政府也只有政府才能够解决。所以,政府应该有组织地加大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化前行的相关理论研究,并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向以及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对后勤的需求,提出一个符合国情、符合高校后勤改革现状、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这个改革目标不能模糊不清,不可空洞无实,不要口号务虚,不应遥不可及,而应该是一个清晰明确、能够衡量、可以接受、可行可控的指向。政府应该针对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尽快完善政策环境方面所需的配套人事政策、产权政策、税收政策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殊保护政策,以优化当前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应该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对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协调、监控和资金投入力度,以确保改革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是优化环境的关键

学校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直接受益者,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责任主体。面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校内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学校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不断优化校内改革的环境。首先,要尽可能地避免后勤改革“单兵突进”。因为近几年广大后勤人员已经承受了巨大的改革压力,真正感受到了待岗失业和生存困难的滋味,若再不关注后勤群体的心态和压力,学校将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改革的成本就会加大。当然,高校其他方面的改革如人事改革、教学改革、分配改革相对于后勤社会化改革而言较为复杂,但也应积极创造条件,使校内的各种改革都能够整体推进。其次,高校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各种利益群体的协调工作。面对改革目标的危机以及大家对各种利益诉求的需要,高校要加大思想教育的力度,在校内营造一种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氛围。最后,高校要继续加大对后勤工作、后勤改革的重视和支持的力度。后勤改革经过前些年的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已经享受了后勤改革的成果。尽管目前全国高校后勤改革进入了攻坚时期,也是比较困难的时期,但作为改革的责任主体,高校不能畏难退缩,学校领导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创新体制和机制,继续解放思想,大力推进改革。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

(三)师生的参与和理解是优化环境的基础

在论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受益者时,我们常常提到广大师生员工,这是因为,通过改革,广大师生支出同样的费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服务态度、更高的服务质量。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大家的感受却是“原来不收费的收费了”“原来低价格的服务现在提价了”等,并因此对后勤改革和后勤实体产生怨言,发泄不良情绪,甚至不理解改革、不支持改革。这种情绪和怨言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反映出来的行为有时候是可怕的,是改革对象、改革的参与者对改革的一种态度,必然影响着改革的成效,制约着改革的步伐。高校应高度重视,要坚持以师生为本的改革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与广大师生员工的沟通力度,提高后勤管理和改革工作的透明度,通过教育、引导,必要时运用经济补贴等手段平衡不同利益的关系,使大家理解后勤改革、支持后勤改革。

总之,环境因素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既要认真分析、评估环境因素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影响,又要真正重视环境因素、调整环境因素,优化改革氛围。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组织者、实践者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 第3篇

摘 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以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地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创新理论,在深化改革时期也为我国的各领域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未来社会 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12-02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在这个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逐步确立的同时,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冲突也更加凸显。深化改革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然而面对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收入差距已趋严重等重大社会问题,用怎样的思想和理论引导这一场新的改革,关系到深化改革的成功与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中发展的重要理论,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运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成为了协调各阶层利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建立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实现“中国梦”的目标的关键因素。

1 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梦”作为当前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它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具体体现,更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总体规划,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明确了方向。而“五位一体”建设理论的出现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了全方位的规划。而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紧紧围绕“发展”二字。

从农奴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人类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从新中国的一穷二白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用自己双手证明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构建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今天,我们不仅仅只是在经济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从经济上入手,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改革经济发展中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地方,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在注重高效率的过程中,改革分配方式,使人民享受到改革所带的福利。深化经济改革為政治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我们将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加凸显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所在,更加彰显法治社会的活力,更加巩固党的领导,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文化软实力是衡量一个民族强盛与否的重要指标,开展文化领域的深化改革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本,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立“中国梦”的统一认识,人们才能够加团结一心,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同时,加强在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领域,引领社会发展正能量,构建绿水蓝天的美丽中国即使人民的期望更是“中国梦”的发展目标。然而,这些都离不开深化改革的发展,只有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中国发展的事情出发,将人民的声音听清了,将中国发展中的问题理顺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才能最终实现。

2 为我国深化改革提供了思想保障

解决在过去30年里,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目的。然而面对着的各种社会矛盾的阻碍,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建设什么社会成为了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出现,为我国深化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社会从总体上个划出了美好的蓝图。

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的各领域都取得飞速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在实践中有萌芽走向成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迎来了崭新的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它仅仅只是一种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绝不是我们建设的教条。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启动和推进的,但又是遵循了这一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条件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专注于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使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得关键时期,改革所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在确保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投身到改革的事业当中来成为了改革成败的关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它是将中国社会发展的实情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打破了我们将建设的目光只局限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建设。它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思想,在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给出了新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绘了美好蓝图。

3 为我国深化改革指明了发展目标

改革不是倾覆,解放不是否定,创新不是折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当中,我们改变的是经济运行体制、社会管理模式,然而,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在任何时期都不可动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目标。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又对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目标做出了规划。但是它并没有的提出教条式的条款,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特征上的描绘。

在深化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作为我们建设的总目标,更是我们的思想指南。它将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体化,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形象化,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新气象,让社会风气更加正派。

在全面社会改革的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深化改革的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未来社会的表述从本质上,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不变,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不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变,坚持人民利益导向不变。改革不是倾覆,改革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对深化改革实践指导中,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同时,进一步论证了改革带来的制度完善和创新,使人们认识到改革社会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活力。

4 为我国深化改革巩固了政治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政治保障,更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政治核心。无论改革如何深入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始终不变,我们在推进深化政治体制的改革过程中,不是为了将人民民主专政性质改变,反而是通过改革更加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本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谋而合。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有了新的变化,在坚持工农联盟牢不可破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团结所有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社会阶层。人民民主专政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我国改革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生力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政治保证。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社会阶层也发生着变化。从整体上来看工人阶级仍然是我国的领导阶级,而农民阶级依旧是我们最为可靠的盟友,但是由于我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力较为落后,依靠新兴阶层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建设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理论所提到的充满活力就需要有这些新兴阶层的参与,他们所提供的社会创造力更能够保障社会的创新发展,而这也更能够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在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中的巨大作用。

然而,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社会中间阶层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会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逐步加强而扩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产生进一步化解了这一矛盾的产生,有效地推动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通过对民主法治建设的完善,使人民享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兼容共同,是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促进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建设,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真正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5 结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理论,更为实现“中国梦”的提供了社会建设上的理论保障。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为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我国社会发展制定了总的目标。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改革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更从实践上为我国深化改革的发展目标指明了方向,巩固了我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提升了我国人民的民主自主权利,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夯实了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1.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7.

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第4篇

近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一是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出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稳步推进电价改革,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资源税改革实施范围,在部分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机制。二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科技、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廉政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制定出台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和会议、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方案。开展省直接管理县(市)试点。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农村征地制度。推进国有农场、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增加安排123亿元,用于新农保试点补助。增加安排后,2011年新农保覆盖地区范围将从原计划的40%提高至60%,从7月1日起实施,城镇无收入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同步推进。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 第5篇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自主管理模式;“组块化”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89-01

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是以医疗、药学、护理等专业学科综合的独立三本高等院校。近年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办学模式,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现就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和“组块化”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综述如下。

一、现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学生管理模式,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使其在自主管理中实现自我发展。它一方面要求教育者点拨、指导帮助学生,使学生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去积极参与活动而不是盲目顺从他人的意愿,另一方面,它又要求教育者在活动中充分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潜能,并在学生自觉的积极的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发展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

(一)创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3.陶行知教育理论。4.科学发展观。

(二)我院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特点。

传统管理模式忽略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必须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教育。我院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把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与自我管理,在管理中实现自我教育,进而实现自主发展。学生自主管理包括学生对自己的管理,学生对学生的管理,还包括学生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与监督。我们于日常工作中做到如下几点:1.管理与引导相结合。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3.纵向与横向相结合。4.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

(三)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成效。

1.学生自主管理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2.学生自主管理促进了我院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3.学院办学声誉明显提高。

二、“组块化”课堂教学模式

我院开展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组块化”课堂教学模式。此次课堂教学的实质和关键,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加强平等、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实现全面发展学生的教育目的,这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一)改革背景。

由于经济、文化、师资、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农村学院的教育教学,基本是在一种高消耗低产出的模式下运行。新课改实施已经多年,但教师旧的教育教学习惯仍然存在,教学方式没有出现根本性的转变,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民主,不平等,学生主体性的丧失等。

(二)理论依据。

“组块化”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其指导思想就是全力打造“人文课堂、高校课堂”,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合作,会交流,会收集、整理、归纳信息,会展示自我的六会人才。其主要由以下理论支撑:1. 群体动力理论。2.最近发展区理论。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倡导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它以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它以小组作为评价的单位,树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价值取向。

实施“组块化”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育的主体思想。一是让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过程,享受学习的乐趣。二是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和展示的平台,锻炼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三是促进师生的和谐互动,消除师生之间的代沟,真正打造出人文课堂和高效课堂。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总结

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以医学三本院校为办学依托。近年来,大力倡导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了教学成果。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先进性在于:既立足现实,积极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对策,并付之实践,尽快走出大课堂教学的困惑,努力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预期目标和效益为:对大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提出比较完善并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提高授课质量,取得成功的经验后,可进一步指导教学和推广,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为: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与国际医疗市场融合的背景下,这些丰富的教学成果创新活动无疑对提高学生素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各个专业的毕业生深受各类医疗、科研单位的欢迎,学生就业率高,为我省乃至全国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吕闻佩.浅论高校课堂教学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及制度改革[J]. 价值工程, 2014, (19):64-67.

[2]王静. 高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2014, (17):124-126.

[3]房文娟,何如海. 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2),92-95.

[4]赵淑英,牟劲松,谭爱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全科医学的教学质量[J]. 教育教学论坛,2014,5(3):65-67.

上一篇: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一篇: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