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阅读题

2024-08-30

四上语文阅读题(精选6篇)

四上语文阅读题 第1篇

(一)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怨命运不好。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朵聋了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闻名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连道谢。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老人对埋怨命运不好的孩子说了哪些话,使他们开始了新的追求,用“

~~

”把老人的话画下来。

2、从这篇短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你有什么话要对两个美术家,音乐家说呢?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终于”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抄写短文中你喜欢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赶海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唱起这支歌,便不由自主地想起赶海的趣事。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有幸跟爸爸去青岛旅游,爸爸说要带我去赶海,我爽快地答应了。我们赶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地往回流,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愤)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还有的捡贝壳……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hēi),一只小螃蟹被我们抓住了!我高兴得跳起来,那边一个小伙伴儿,正埋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小螃蟹不甘束手就擒(qín),正东逃西(窜、串)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áo)夹住了他的手。咦,怎么我的脚也痒(yǎnɡ)痒的?我(底、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lǔ)。(再、在)也神气不起来了。

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满(载、裁)而归,我也提着“战利品”跟着爸爸往回走。海风吹(拂、佛)着,我感到舒服极了。我一边走,一边哼(hēnɡ)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1、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2、短文中的“武将”指______________;“战利品”指______________。

3、写句子

有的……有的……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想到了什么?假如有机会,你打算怎样去赶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马

我喜欢马,因为马是人类的好朋友。

马的力气很大。红军长征途中,有匹战马背上骑了三个重伤员,三个轻伤员两个拉着马鞍,一个拖住马尾,他们都顺利地过了草地。

马奔跑的速度很快。有的马不但能赶上奔驰的火车,而且还能跑很长时间呢!

马很机灵。即使走很远的路,它也能找到家,要不,怎么会有“老马识途”这个词语呢!在马戏团里,马会跳舞,会做算术题。在法国,有一种马会当领队,它能把参加斗牛的牛群带进斗牛场。

马还会关心主人呢。据说有名骑兵战士受了伤昏倒在地上,马趴在他身边,用舌头舔(tiǎn)他的脸,然后嘶(sī)叫几声,最后咬住主人的腰带,跑了十几里路,把昏迷不醒的战士送回了部队。

这样的马,能不让人喜欢吗?

1、用“——”画出马的特点。

2、写一句话,用上“不但……而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改变说法,使意思不变。

(1)马把昏迷不醒的战士送回了部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马,能不让人喜欢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带有“马”字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会感恩

在林中小道上走着两个人——爷爷和小孩。天很热,他们多么想喝口水啊。

旅行者走到一条小河旁。(清

青)凉的河水发出(青青

轻轻)的潺(chán)潺声。他们弯下身子,喝了起来。

“谢谢你,小河。”爷爷说。

男孩笑了起来。

“您为什么要对小河说‘谢谢’?”他问爷爷,“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听不到您的话,也不会接受您的感谢。”

“是这样,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会说‘谢谢’的。而我们不是狼,我们是人。你知道吗,为什么人要说‘谢谢’?好好想一想,谁(须

需)要这个词?”

小男孩(沉

陈)思起来了。他还有的是时间。他的路还很长很长很长……

1、用“\”画掉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

2、文中的爷爷向谁感恩?

3、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文章的结尾“他的路还很长很长……”中的路指的是()。

A.前面的林阴路

B.人生之路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男孩笑的原因是()。

A.爷爷知道感恩

B.爷爷做法愚笨

4、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参考答案:

1、老人对埋怨命运不好的孩子说了哪些话,使他们开始了新的追求,用“

~~

”把老人的话画下来。

“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2、从这篇短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A

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打倒我们。

B

乐观看待生活。

3、想一想,你有什么话要对两个美术家、音乐家说呢?把它写下来。

你们坚强、乐观、努力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围绕坚强、乐观、努力来写,要有称呼“你们”。)

4、用“终于”写一句话。

经过奋力拼搏,我终于跑到了终点。

5、抄写短文中你喜欢的词语。

连连道谢

心里一亮名扬四海闻名天下

痛苦万分……

(二)参考答案:

1、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兴(奋、愤)

东逃西(窜、串)

(底、低)头

(再、在)也

满(载、裁)而归

吹(拂、佛)

红色的字为正确答案,注意画“\”。

2、短文中的“武将”指_一只大虾_;“战利品”指我们捉到的小螃蟹和大虾。

3、写句子:有的……有的……还有的……

公园里的花开了,有的是粉的,有的是黄的,还有的是紫的,真漂亮!

(注意标点。)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在青岛赶海的趣事。

(先找概括的句子:前两句)

5、假如有机会,你打算怎样去赶海?

我也要去捉蟹子和大虾,还要去捡贝壳。(围绕“赶海”,自由发挥。)

(三)参考答案:

1、用“——”画出马的特点。

马的力气很大。

马奔跑的速度很快。

马很机灵。

马还会关心主人呢。

2、写一句话,用上“不但……而且……”。

他写的字不但正确,而且美观。

3、把下面的句子改变说法,使意思不变。

(1)马把昏迷不醒的战士送回了部队。(把字句变成被字句)

昏迷不醒的战士被马送回了部队。

(2)这样的马,能不让人喜欢吗?(反问句变陈述句)

这样的马,不能不让人喜欢。

这样的马,让人喜欢。

4、写出带有“马”字的四字词语。

驷马难追马到成功

马马虎虎

一马当先

龙马精神

5、读了短文,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马,我真想亲眼看看你!你真是人类的好朋友!

骑兵战士,你拥有一匹好马,好好爱惜它呀!

爸爸,我也想拥有这样一匹马!

(四)参考答案:

1、用“\”画掉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

(清

青)凉

(青青

轻轻)

(须

需)要

(沉

陈)思

2、文中的爷爷向谁感恩?

爷爷向小河感恩。

3、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文章的结尾“他的路还很长很长……”中的路指的是(B)。

A.前面的林阴路

B.人生之路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男孩笑的原因是(B)。

A.爷爷知道感恩

B.爷爷做法愚笨

4、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人要懂得感恩。

四上语文阅读题 第2篇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开始萌发。春季,是竹子生长的(初期

旺期

中期)。可这时,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

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从下面选出合适的题目填入文前的横线上。(2分)

①竹

②竹笋

③竹林

④竹器

2、把短文中两处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2分)

3、给“日”字只添一画写出不同的常用字,至少写出4个。这些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画。(3分)

5、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2分)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6、能读全文后,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括号内。(3分)

()一夜之间能长一、二尺,()不到一年能长成()

①竹林

②新竹

③春笋

7、这篇短文介绍竹的用途的顺序是()→()→()(3分)

竿

8、本文主要写了竹(),赞扬了竹()。(4分)

A.成材迅速

B.无私奉献

A.用途广泛

D.默默无闻

(二)《 漓江 》(30分)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沉睡—()

安静—()

丰收—()

2、读短文,补充词语。(6分)

色彩()()

颜色()()

热闹()()生机()()

美不()()

丰硕()()

3、在短文中选自己喜欢比喻句、拟人句子抄下来。(4分)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短文按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2分)

6、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8分)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莫干山的蝉鸣》(19分)

到莫干山避(bì pì)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呜叫起来,整齐得仿佛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于是,夜空中就只充盈(yíng réng)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fá fán)味;细品,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shìsì)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如此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的陶醉来。

突然——又是一个突然,停了。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指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真奇怪……

1、我会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4分)

()——()

()——()

3、是什么现象引起了“我”对莫干山蝉鸣声的注意?用“

”划出描写这一特点的句子。(3分)

4、短文怎样描写蝉鸣声的“五花八门”?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4分)

5、把第3自然段划横线的那个长句,把它缩写成“谁干什么”的短句。(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美丽的香山公园》(31分)

秋天的香山总是那么美丽,令人陶醉。

早晨,我们乘车到香山游览。远远望见香山上深红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坡,哪里是路。

一下车,我立即(ji ji)奔向山脚下,仰望香山,山上一片红色,好像熊熊的()在燃烧,又像天边飘落下来的一片()罩(zhào)住整个山林。

我们爬到半山腰,近看黄栌(lú)树,那一片片红叶密密麻麻地长在枝上,椭(tuǒ)圆形的叶子,像一把团扇,颜色红得极艳,像是画家精心涂过的一样。这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时不时飘落下来的落叶,更给山路铺了一条红通通的地毯,踩上去感到那么温柔,那么舒服。

我们爬到山顶,眺望山下,满山火红。蜿蜒的盘山路,像条条玉带,环绕着美丽的香山。这时,我仿佛置身于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中,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jin

jin)染”。

1.判断文中带点字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画“√”。(4分)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词语。(4分)3.把文中描写红叶的语句用“______”画下来。(4分)4.照样子,写词语。(9分)

一片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通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密麻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喜爱香山的红叶吗?请你用一两句话表达一下你的感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摘录文中一个你喜欢的句子,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华盛顿的故事》(26分)

美国的开国总统是乔治 华盛顿。华盛顿小时候非常顽皮。

有一天,爸爸外出没在家,华盛顿把爸爸使用惯了的一把小斧头,紧紧握在手里,乱砍着玩。

他一会儿在这儿试试,一会儿又在那儿砍砍。玩着玩着,他快步跑到了花园。

他举起小斧头

嘟嘟嚷嚷地说

来吧

我的朋友

我要在你身上试试斧头

说着一斧头砍了下去

只听

咔嚓

一声

那小树便成两截

躺在地上

嘿,华盛顿美滋滋跑着玩去了…… 谁知,这一砍不要紧,可真闯了祸。

这株小樱桃树是爸爸花高价买来的优良品种,用它来搞试验的。

这当儿,爸爸迈着步子,由外面回来了,当他望见那心爱的小树已被砍倒,十分生气,几乎要大发雷霆!

爸爸要弄清楚这是谁在搞破坏,生气地说:“要是让我发现是谁砍的树,我要,嗯,我就要……”

爸爸说这话时,脸色铁青,嘴唇在哆嗦。小华盛顿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后来,他终于恭恭敬敬地走到爸爸面前,一五一十地说明了事情的经过。“爸爸,请您惩罚我吧,这错事时我亲手干的,主要是想试一试这把斧头锋利不锋利,所以我就,就……”

爸爸一把搂住小华盛顿非常激动地说:“乔治,我的好孩子,爸爸非常喜欢你的诚实。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可爱的樱桃树,也不愿意我的孩子说一句谎话。”诚实的华盛顿长大后,终于成为美国的第一位总统。

1、我会在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填上合适的标点。(3分)

2、我会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

近义词()

(1)错误

(2)喜欢

反义词()

反义词()

3、照样子,写词语(4分)

美滋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恭恭敬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华盛顿用斧子砍倒了小樱桃树。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用直线把下面左右两边的词语准确地搭配起来。(5分)

优良的斧头

锋利的品种

可爱的脸色

铁青的樱桃树

惭愧地

低下头

6、“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可爱的樱桃树,也不愿意我的孩子说一句谎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还读懂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难忘的两分》(24分)期中考试,我数学得了98分,排列全班第一名。放学后,我拿着试卷(jùan qùan)兴高采烈地跑回家。一进门,就眉飞色舞地对妈妈说:“妈,我又拿了个‘冠军’!”

妈妈接过试卷 看了一眼

高兴得两眼眯(mī

mǐ)成了一条缝

赶紧围上围裙说 妈妈给你煮两个大鸡蛋 慰劳慰劳你 那顿饭吃得特别香。饭后,我要妈妈在试卷上签字。妈妈有个习惯,凡是她签字的卷子,她都要认真检查一遍。

妈妈检查完我的试卷,意外地发现一道小题答错了,老师却没有发现。诚实的妈妈没有隐瞒我的错误,在我的试卷上写了如下一段话:“发现一处差错,应扣两分,请老师验证。”落款是妈妈的名子。我看了妈妈写给老师的话,沉不住气了,向妈妈提出了“抗议”。妈妈说:“那好,是对是错,咱们再算一遍吧!”算的结果,还是我错了,把7.89写成了78.9。妈妈说:“服气了吧?拿去让老师重新给你判分吧!”重判,重判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减去两分,意味着我的第一名不翼而飞!我觉得还是作为一种“特殊”情况来处理好,反正我自己已经知道错了,这次就维持原判分数得了,然而妈妈不同意。妈妈透过这应该减去的两分,似乎看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妈妈说:“数学成绩可以用分数来计算,而诚实——一个人最可贵的美德,却是用分数难以计算的。把实情告诉老师,你失去的是不应该得到的两分,而得到的却是无论多少个两分也换不来的诚实呀!孩子,你是要虚假的两分呢,还是要可贵的诚实呢?”

妈妈的一番话,使我深受教育,我自然要可贵的诚实。透过这难忘的两分,我看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看到了自己思想上的差距…… 1.我会写出下列反义词。(6分)

诚实()

得到()

抗议()2.给第二自然段空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3分)

3、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分)

4、我会在文中找出四字词语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看下面加黑的词语,再仿照下面的例子造句。(2分)妈妈有个习惯,凡是她签字的卷子,她都要认真检查一遍。

凡是……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透过这应该减去的两分,似乎看到了更重要的东西”。这“更重要的东西”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哪里可以看出妈妈诚实?妈妈的良苦用心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一群光头男孩》(26分)

在印第安纳州的小镇上,有一个名叫布来恩的少年不幸得了脑瘤,他在接受化学治疗。治疗的结果是他漂亮的金发全部掉了。

布来恩难过极了,他整天躲在家里,连最要好的朋友也不见。大家都很着急。一天,同班的一男孩对自己的妈妈说:“我想把头发全剃光,这样,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妈妈赞同地点点头,拿出剃刀,帮儿子把一头(柔软

柔嫩)的金发全剃光了。

这一天,学校里有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二天,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三天,学校里(发现

出现)了一群光头男孩。第四天清早,这一群光头男孩来到布来恩家门口,他们大声叫着布来恩的名字。布来恩透过窗户看到这情景,激动地跑出屋子。这一群光头男孩相拥在一起。每个人都笑得那么欢快。

1、在文中的括号里划去不适当的词语。(4分)

2、在文中的横线上,把这个男孩的话补充完整。(4分)

3、我会写出反义词。(6分)漂亮()激动()接受()

3、文中划线句子的“这情景”,指的是怎样的情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两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些什么感受?请写下来。(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购买上帝的男孩》(24分)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

盘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自主

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了,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吗?”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上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的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把钱付清了。那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①。为了救您,他拿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②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划去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正确的词语。(4分)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文中的“天文数字”是说_________________。(3分)3.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恰当词语是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4分)4.为第3自然段补写老头说的话。(4分)

5.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拿钱购买上帝的男孩邦迪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4分)

6.读了这篇文章,我有很多感想,我要把它写下来。(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24分)

一天晚上,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病情严重,医生决定马上动手术。当时还没有发明电灯,爱迪生家里点的是一盏煤油灯。这样暗的光线怎么能动手术呢?爸爸和医生都焦急。

爱迪生想:有什么法子能使屋子变得亮一些呢?他想呀想,忽然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小伙伴们在阳光下用小镜子照着玩,镜子能反射出更亮的光来。爱迪生高兴得跳了起来

对医生说

叔叔

你快做动手术的准备吧

我有办法了

说完,他跑到隔壁的店铺借来了煤油灯,又从邻居那里借来了四面大衣镜,在家里找出蜡烛。他把衣镜放在妈妈睡床的四周,并在每一面镜子前点上煤油灯和蜡烛,屋子里一下子照得亮堂堂的。医生连声夸奖爱迪生:“孩子,这个办法真好!”

手术十分顺利,爱迪生的妈妈得救了。

1、我会给文章选一个较准确的题目写在开头的横线上。(3分)

爱迪生

妈妈得救了

爱动脑筋的孩子

2、我会给文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3分)

3、照样子,写词语。(3分)

亮堂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会给下面的字按字母顺序重新排列。(5分)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改写句子,使意思保持不变。(2分)这样暗的光线怎么能动手术呢?(改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会修改病句。(4分)

(1)一下子照得亮堂堂的。(2)爱迪生的妈妈得了严厉的急性阑尾炎。

7、爱迪生这么聪明,你想对他说些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提灯笼的小飞虫》(26分)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xī

shì)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zhē

zhé)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cháng zàng)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bō

pō)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4分)漫游(1)满,遍(2)水过满,漾出来(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试图(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2)计划

(3)希望得到,谋取

2、我会在文中括号内划掉不正确的读音。(4分)

3、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温暖——()

热闹——()

柔和——()4.用“———— ”画出描写“提灯笼的飞虫”样子的语句。(3分)

5、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

《老师,我想对您说 》(25分)

今天在座的同学中,有教授、法官、军人、经济师,有本市颇有名气的大厨师、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您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我们。您可记得?有一次放学,您要求全班同学留下,说:“早上,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为了帮助邻居老人看病迟到了,我错怪了他,非常抱歉。希望这位同学能够原谅我。”您的坦诚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同学。过了许多日子,大家谈起这件事,心里仍是热乎乎的。

1、写出上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教诲()

激励()

坦诚()

2、照样子写词语。(6分)

热乎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谆谆教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是“我们”回忆一件什么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老师的话,大家的心里为什么“热乎乎”的?请在回答时用上“因为……所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两句话直接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是哪两句?请抄在下面。(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此时此刻,你也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5分)

四上语文阅读题 第3篇

目前学术界对学习方式的解释各不相同,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维度, 研究者对教与学的特征做出判断可以从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三个方面 (1) 。

可见, 学习方式并不是具体的某一种学习方法。观察学习方式应当从多方面考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活动探索过程;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者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的内在联系。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作为思维的工具, 在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同时可以传承文化, 传达社会价值观, 从而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成长。语文教育活动中, 在某种程度上, 这是学生和教师双向互动的生命体验过程。尊重人, 尊重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差异是疑问课程的应有之义。语文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当得以提倡, 小班化的教学环境的优势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 语文学习方式不是指某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综合。从本质上讲, 语文学习方式是发挥人的主体功能、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为目的, 多种具体方式构成。具有多维度和多层次性。因此, 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握语文学科本质特征以及加强学生学习行为的关照。

二、小班化学生学习行为现状分析

学习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 目前教育界对其维度划分或归类有几个方面:从宏观角度看, 有的从作用角度分为主动的学习行为和被动的学习行为;有的从一言语和非一言语角度划分, 分为学生学习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微观层面, 如学生课堂言语行为, 学生参与行为等。笔者在本班一个学期的课堂观察中, 初步对小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所了解, 笔者针对学习行为本身, 根据其行为的指向不同, 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如图所示:

结合观察, 小班化学生学习行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有:

(一) 倾听行为不够

倾听培养尊重和理解的能力, 是学习的最基本行为。在倾听中, 学生集思广益, 共同探讨问题。然而, 当笔者发现课堂中学生倾听现象不乐观, 时常中断。

在观察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影响这一中断现象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选择性地去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研究表明, 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动机, 两者成正相关。如果学习内容无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动力, 从而中断倾听。二是外界干扰。小学生自控能力薄弱, 受外界影响较多。三是小学生或许因为身体或情绪等自身因素, 导致倾听中止。

[教学片断]四上《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科技进步的20世纪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令我们的联系更加紧密, 形成了———

生:地球村!

师:谁能说说你对“地球村”的理解? (教师课件中展示“地球村”的插图)

生:有些在思考问题, 有些在议论插图。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 教师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 在引导生回答问题时伴有插图的提示, 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 但当回答“地球村”的含义时, 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显然还未离开插图, 造成倾听中断。这导致重点不能被学生完全掌握, 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倾听中断反映了学生缺乏学习持续性, 意志力较薄弱。因此, 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 采用教育手段纠正倾听中断, 保证听课过程的完整, 是很有必要的。

(二) 言说行为形式化

新课程的理念下, 合作讨论成为受欢迎的课堂形式。在课堂讨论过程中, 学生思维是活跃、信息互通有无, 不断生成新知。然而, 课堂讨论中仍然存在小组成员话语权不平衡现象。

后现代哲学家福柯认为, “话语是一种权力关系, 它意味着谁有发言权, 谁无发言权。”“尽管它是一种隐蔽的, 表面上无行为人的控制系统, 然而它在社会中是一种真实的权力。” (3) 所以他把这种权力称为话语权。

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体与主体间的交互作用、相互影响。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每个成员都各尽其职, 思想碰撞, 资源互通。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并在讨论交流中深入小组, 给予必要的指导, 并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 确保学习的有效性。从整体来讲, 小组学习的实质得以保障, 但从小组内部来讲, 还存在问题。

[教学片断]四上《幸福是什么》

师:四人为一小组, 分角色读一读智慧女神和三个青年的对话, 想想通过他们的对话, 你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生1: (小组长, 读书有感情) 我读智慧女神部分。

生2: (不接受意见) 你读的好, 你读句子多的。

生3:猜拳, 赢得读第一句, 输的读下一句, 依次往下。

生4: (内向) 没有发表意见。

师:我请小组来读一读, 并说说你们思考的结果。

上述案例中的讨论是无效的, 讨论的重点应是思考幸福是什么, 不管用什么方式读, 只要读出感情就好, 可上述的讨论恰好本末倒置。组员在合作问题上观点不一致, 致使本组讨论失败。具体表现在优生的自我感觉强, 独霸话语权。其次, 部分学生或因为因为性格的原因, 不善于表达, 或因为对优生的崇拜心理, 导致他们主动放弃自己的观点。再次, 缺乏合作技能, 用猜拳的形式进行任务分工是不科学的。科恩 (Cohen, 1994) 说:“认为孩子 (或成人) 对自然知晓在积极的社团中如何与他人合作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在教学中, 教师应给以合作技能的指导, 使学生抓住讨论的重点, 学会如何解决组内冲突, 尽可能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从而提高学习效益。

(三) 操练行为主体迷失

小班教学的优势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提高, 但在某种程度上, 学生主体性行为的取向依然存在偏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笔者观察到小组合作中, 无论是个人还是小组, 当完成当前任务时, 如果老师不继续安排任务, 则他们会无所事事。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行为习惯于服从老师的指令控制, 对学习的安排不能做出适宜的安排与评估, 这就导致学生的主体意识渐渐淡薄, 一旦出现教师指令消失, 学生就容易表现出行为失控的状态。学习应当是积极主动的过程, 而不应受外部力量塑造。因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的价值, 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变“要你学”为“我要学”。

针对以上现状的分析, 结合语文课程特征, 参照学习方式的界定, 对转变语文学习方式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现就四年级语文阅读作了个性化阅读的尝试。

三、个性化阅读, 转变学习方式策略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人的智能是由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存在智能九种要素组成, 这九种智能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并且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 导致每个人所显现出来的智能是不同的, 这就形成了每个人的差异性。所以说, 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每片文本带着作者个性化的烙印, 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教师应当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即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情境, 发挥学生的个性感悟。因此,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 进行与人的个性特征相结合的阅读———个性化阅读。

(一) 分析教材, 整合个性化阅读目标, 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促进学习活动中个体与群体的结合。

小班化个性化阅读应体现小班化的充分性, 即时间与空间的充分性。教师根据应学生的个性特点, 做到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老师提问一个问题,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各抒己见。加强教师学生的互动, 从而促进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个体性与群体性相结合。这要求教师要分析教材, 整合个性化阅读目标, 在课堂提问中为每一位学生设计有层次的问题, 特别是关注学困生可能达到的困难程度。对有些较难的问题, 教师要设置梯度, 分层提问, 让所有学生充分参与, 都有所收获。

例如人教版四上部分课文:

阅读目标设置按难易程度划分星级, 循序渐进地设置问题, 个性化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二) 引导学生生疑, 促进学习活动向探究性转变。

传统教学中, 教师会设计多种问题, 由学生作出回答。《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力, 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 教师要建设以学生探究为主的语文课堂,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探索如何解决, 最终找到答案;还鼓励和帮助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在这里, 新课标指出了体验性目标。小班化下语文个性阅读要达到这一目标, 可以采取引导学生生疑, 将学习活动向探究性转变。

1. 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疑意识。

语文课上, 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疑问的眼光看待学习内容, 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探究学习。以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例:

出示课题

师:初看这文章, 老师有个问题, 这“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其他的疑问?

生1: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

生2:谁在呼风唤雨?

生3:为什么用呼风唤雨?

生4:如何说明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5:为什么这个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

师归纳总结学生提问, 跟随问题进入课文, 随即引出设问句式。

带着这些问题读书, 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引导学生提问, 培养学生的生疑意识, 学生的倾听行为缺失现象有所改善。

2. 指导学生抓住疑问点疑探学习。

在语文课上, 学生可以从课题上启疑, 从关键词上激疑, 在重点句中生疑, 在拓展训练中质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疑问点, 生发问题, 探究学习。以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例:

在了解了全文主要讲述了叶老给“我”修改作文和请“我”做客这两件事情之后, 学生提出:“全文主要讲了‘我’和叶老的事, 那题目为什么要说爬山虎呢?这难道不是偏题了吗?”对这个问题, 我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仔细读读、体味。学生从文中找出了三处写“爬山虎”的句子, 教师引导找出三处“爬山虎”的不同之处。学生从颜色、形态、给人的感觉等方面找到了不同的依据, 最后发现第三处“爬山虎”竟然不是写真实的爬山虎。教师以此为突破口, 让学生思考, 既然不是写真的爬山虎, 那是写什么呢·····层层递推, 学生精读课文, 充分思考, 重点理解相关句子, 在疑探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 渗透合作学习技能, 培养学习者学会信息处理的方式。

在合作学习中, 用什么方法完成目标任务很重要。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率地进行。而不至于出现操练行为主体迷失现象。以教学《白鹅》为例:

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研读白鹅叫声高傲特点时, 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合作研读的方法和步骤: (1) 自读课文, 找出课文中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特点; (2) 圈出关键词语, 划出句子。细细品读, 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 小组交流补充; (4) 能干的同学想想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描写白鹅叫声特点的。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 学习圈点关键词、写旁注的方法对信息加工。合作步骤从感悟体验到分析理解, 层层推进学习者加工信息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接受式而转变。

小班化环境下,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向更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变革, 变过去单一、他主、的学习方式为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变僵化、接受性学习方式为灵活、体验式学习;变单向、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互动、个性化与群体性活动的学习方式。这不仅适用于与语文阅读教学, 也适用于其他教学活动和学科领域。

当然, 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中, 转变学习方式的探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

1. 对于文本多元化的解读, 造成对文本的偏离。

对文本多元化的解读, 应建立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尽管我们赞同对文本的解读, 学生可以个性化, 多方位解读,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文本随意解读, 这需要一个度。作品带着作者创作之初的感悟和对生命独特的体验, 学生不能无视作者在创作文本之初的意图, 不能抛弃它的背景环境和作家的思想初衷。

2. 片面的追求阅读个性化和学习自主性, 教师主导作用缺失。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其目的明确地指向让教师们教会学生自觉、自动、自发地学习语文, 学习阅读 (4) , 但这一理念在实际教学操练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个性化阅读教学成了个人自由地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我们倡导学生阅读时要发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然而, “个性化”不等同于“自由化”。

小班化教学环境下, 结合学生学习行为和语文课程特征, 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探索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很有必要的, 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亟待思考与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戴正兴.解码《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J].语文教学通讯 (小学刊) , 2012 (3) .

[3]钟启泉等, 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陈佑清.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及其选择.江西教育科研[J].2003 (7) .

[5]福柯著, 谢强, 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

[6]王端恬.浅谈人本环境下小学语文学习方式[J].新课程 (中旬) , 2011 (12) .

语文阅读题解题指导 第4篇

一、读懂材料

“读懂材料”就是要读懂试卷提供的文字材料,把握文章主题。其步骤为先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接着了解全文的概貌,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对于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

阅读材料通常是第一遍速读,速读时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答题时忌文章都没完整的读过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落大意、理清文章脉络思路的试题。

二、看清要求

“看清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题干要求。第一遍读题干,题干中涉及的关键字、词或句子要学用笔圈下来。第二遍读文章,读文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在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1.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指导学生学会在阅读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

2.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合理地对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

3.善于利用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

三、找准原话

“找准原话”就是准确找到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的区间范围,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将重点圈下来,然后做重点理解、分析。

解题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题干的问题放到原文中去,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对材料进行理解,分析题干结构,确定该词语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从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如果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就直接摘取文中原句作答;如果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就提取文中关键句的主要信息作一定的加工来回答。如果指定必须要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就可以将文中的原话以另一种表述方式进行转述。不过,答案最好采用陈述句的形式呈现,涉及字数限制的一定按规定字数作答,千万不要超字。

四、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就是根据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组织相应的作案。组织答案时要求做:

1.不可不答。学生只有回答出阅读材料要求所提的问题,才能得分。

2.不乱答、滥答。学生不按照题干的要求来回答,被称之为乱答。滥答本质上是“蒙”,即便可能得分都可能得分很少。

3.扣住文本内容和文章主旨。实际上只要学生从文章主旨去思考,就能较准确的组织出答案来。在近年出现在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题的最后一道题时更是如此。

4.参考赋分

四上英语阅读理解 第5篇

Class: ________Name: ________ No.______

Linda’s Weather Report

Good evening, everyone.I’m Linda, the weather reporter.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Do you know the weather about tomorrow and the day after tomorrow? I can tell you.Tomorrow it will be cool.You should wear more clothes.The day after tomorrow morning, it will be rainy.You should wear raincoat and take out the umbrella.In the afternoon, there will be a typhoon.Be careful please!

That’s all for today’s weather report.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Have a nice day.I’m Linda.See you tomorrow.Choose the right answer:

()1.What’s the weather reporter’s name?

A.LindaB.TonyC.Reporter

()2.We can wear _______ the day after tomorrow.A.dress and hatB.raincoatC.sunglasses

()3.In the day after tomorrow’s _______, there will be a typhoon.A.morningB.afternoonC.evening

()4.The weather in tomorrow will be _______.A.warmB.coolC.rainy

Can you write a short weather report for us?(请查一下明天的天气,写一篇天气预报。并模仿小主持人的样子读给爸爸妈妈听!)

四上语文阅读题 第6篇

基础题也比较杂,无非是字音字形、词语包括成语,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就这一块,从整个试卷来讲,不像原来的一大堆做选择,这个知识密度比较大,现在也不是三分,而是二分一个小题、二分一个小题,分值比较小了。而且见缝插针,它可以再第一题,不断有一个小题目,考个字考个词。在散文阅读中,前面几道题也会给你这种考法。

这个题总体来讲比原来简单了,分值低了,选项内容单薄了,比较容易选出来,这个我觉得也不必要太担忧。那么在具体复习上,还是刚才说的那个策略。每天有一段时间,拿出三五分钟,专门去应对这个题型,今天看几眼、明天看几眼,或者今天看文学常识,明天看成语,每天来几个,我想只能是这样的积累,现在因为比较紧了,这样进行就可以了。至于说基础知识这一部分,我觉得还有重要的几个方面要强调一下,一个是文常这一块,我们过去重视的不够,从各个朝代的那些重要的作家、重要的作品,这个应当有所了解,我们可以通过那些复习资料自觉复习。再一个就是关于成语,成语考得可能比较灵活,也可能跟这个默写结合起来。

另外,阅读这块主要说的后面的散文阅读,散文阅读或者叫文学作品阅读,小说的时候比较少,我们基本上就是这几年一直考散文。散文阅读我想强调这么几点。一个是强调重点板块,重点题型。有两个题型,一个是开放题,一个是欣赏题,这两大板块应当是一个新型题目吧!

首先是开放题,开放题在考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开放题原来的题截然不同了。原来的延伸题,我举个例子,比如说的丰台二模延伸题。要求是写一下对一句话的认识。这个题的答案呢?要求是第一,我应当把这句话翻译一下,然后提出观点,然后联系文本三分举例子,然后联系现实,三分举例子,这样六分拉动了,最后来一个结束语好了。这个题原来是比较容易得分,大家你得分、我得分,比较平均,没区分度了,这是200字。那么新的考试,题多了,试卷长了,变成了80字,因为考试说明它选,考试说明选了的北京卷一道题,就是新灵的篝火一道题。那么这道题,原封不动的抄到这个地方,但是后边注意,原来是不少于200字、12分,而现在改为括号不少于80字,没说分值,分值就是它可以是4分、6分。那么开放题在整个试卷中,可能有两道题,一道4分、一道6分,也可能一道6分或4分不等,但这道题应当是新的方向,所以大家注意这道题的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一般来说,就是会给你一个现象或一句话,对它产生理解,谈你的认识,那么第一个意思首先你在答这个现象或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认可或者不认可,用你的态度。然后紧接着,开始说理,而不是以举例子为主。那么我们过去可能是举一个联系文本、结合现实或举很多例子拉动篇幅,现在不是以拉动篇幅为主了,而是说干货,而是考察你的思维的深度、广度、密度、新度,所以在这块上,你说的越深刻、越丰富、越开阔分值越高。这是关于开放题。

现在阅读提到一个,在荧屏上阅读,有人说不能够慢慢的揣摩文字,你认为呢?这道题在他的文章中没有。没错的话应该是东城期末的一道题。那么这道题我们做答的时候,就结合你平常用手机,手机阅读的经验就行了。这也算是联系现实了,但它并没有去举例子,也不是结合文本。所以你如果从手机阅读这块,你从多角度去展示,比如说可能里面的信息,可能里面的广告,影响你的阅读了,你就不能够静心的或里面的游戏吸引你的注意了等等。你说的越多,那么你的得分越高,这是无联的。有联系的,比如说还是《心灵的篝火》,这篇文章,有联系的说这个,这个《废墟之美》,20《废墟之美》才考过的,而且今年又列入了20的考试说

这道题它就是这样一道题,本人认为,已成为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该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请说明理由。那么圆明园该不该重修。其实在文本中、阅读中我们发现它有很多的条目是说,从文化保护的角度去,从文物意识的角度,还有呢,总投资的角度,从各个方面都点到了,当然他说的是别的废墟,而不是圆明园的废墟,那么我们把它拿过来,点圆明园就行了,这是一个。那么这样是不是就完了?还没有,因为圆明园是外敌入侵的一个接入口,这是一个耻辱的历史,如果在这方面有关照就丰富了。所以这个题,应当是比较灵活的,开阔度比较大,这个题就属于有联开放,有联系。

上一篇:成都购房资料承诺书下一篇:红斑狼疮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