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师的自我修养

2024-07-27

师德教师的自我修养(精选8篇)

师德教师的自我修养 第1篇

师德在我身边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

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记得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就曾想“平平淡淡的生,倒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正因如此,我羡慕那诗意的生存,羡慕那丰富多彩的人生,不甘于过平淡、庸常的生活。今天看了师德启思录之后,使我眼前豁然一亮,我看到了自己职业的伟大与崇高,是杨瑞清给了我这样强烈的感受。杨老师是南京市江湖县行之小学校长,1981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年仅18岁他就选择了到最艰苦、最偏僻的山村去,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精神的感召下,为了实践陶行知思想,带了一个行知实验班,他用粉笔与黑板在三尺讲坛间诠释着生命的执着与涵义,83年调到江湖县当团委书记,可他心系农村,心系农村的教育,又重新回到五里河小学继续实现自己的教育梦。85年把五里河小学更名为行之小学,把小学教育向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延伸,形成乡村大教育的办学格局,由原来的草房两三间变成了现在的楼房一幢幢,从中,他品尝到了发展的快乐,变化的快乐。他是幸福的,因为他真正体味到了粉笔生涯的艰辛,品尝了心灵劳作的甘美,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他的成功来源于爱,来源于对山区人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这是一种大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把满腔真挚的爱,慷慨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所衷爱的事业,此时我的耳畔响起了“山河不会忘记你,大地不会忘记你,因为你在这里,洒下一片深情…”。

看看别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我抱怨过教师的清苦,抱怨过为人师的劳累,也抱怨过人世间的凄冷,这些想法与李忠义、王思明……相比,自己是那么渺小、狭隘,我又想到了教育家斯霞、李吉林,想到了四大名师,他们孜孜以成成就了一番事业,使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战线上同样可有作为,那会是一种弃燕雀之小志,慕鸿浩而高翔的大志向。使我明白了,只有苦过之后,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甘甜,那才是生活的真谛,使我品悟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良好的师德形象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它孕育着真,引导着善,创造着美,奉献着爱!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文明从尊重开始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如今的小学生学习条件好了,都有了良好的学习机会。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学生的“两级分化”越来越明显,也就造成了他们心理的某些障碍,特别是其中的后进生,存在着较严重的消极心理,此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关爱他们,尊重他们,势必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业乃至工作。

然而今天,我们中有些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常常在无形之中挫伤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在师德学习的过程中,我从《师德启思录》影片中看到这样一个情节:某老师得知一名学生数学成绩考了43分,非常生气,于是课堂上宣读成绩时,三次重复了该生的成绩:“某某同学,43分……”这位学生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当场大声指责老师,而后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头也不回地冲出了教室……看到这里,作为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感到一阵愧疚,故事折射出的不正是一种有违师德的表现吗?反思自己,何为师德?自己做到了哪些?自己尊重学生了吗?是呀!这位学生的行为超乎寻常,更让老师难以想象,对于老师,也许这种重复读那不及格成绩是提醒,是对学生成绩的重视,是对学生的爱,然而对于这位学生来讲,这种提醒变成了一种嘲讽,这样,无形之中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师生之间“冷冻”起来,何谈信任,何谈自信,又何谈进步呢?

教师是学生一生中最信赖,最崇敬的人。学生渴望老师对他们的爱,渴望尊重他们,何况我们的后进生呢?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甚至社会对他们的压力,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得到老师的尊重,找回自信。我想,每位老师都是爱学生的,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今后能成为祖国的栋梁,然而爱不是束缚,也不是放纵,爱应当从尊重开始。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倾听就是爱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爱学生就必须做真诚的倾听者,不做真诚的倾听者,就算不上爱学生。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美国知名节目主持人林克菜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菜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的上空,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当场上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菜特仍注视着孩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看到这里,我想倘若没有林克菜特的那一份亲切,那一份平和,那一份耐心的倾听,在“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小朋友还有勇气说出人世间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话语吗?所以,老师要倾听,学生才有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盼,倾听就是爱。

过去有这样一件事情使我记忆犹新,三年级一班的何涛同学上体育课没带跳绳,我当时很是生气,心想,如果是金思维,单波没带也就算了,因为他们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而何涛在我看来是一名很要强的好孩子,怎么也没带。不等他解释,我就批评他说:“我通知带跳绳你不带,就如同上语文课不带语文书一样。体育课没带锻炼工具,如何上跳绳课,你站在一边看着,不能锻炼了。”何涛想对我说什么,支吾了一声又没说什么。同学们开始锻炼活动。下课了,我走到他面前问他为什么没带跳绳?他说:“因为我昨天病了没来上课,体育队长通知带跳绳我不知到。”这时,内疚,愧悔……这些词语都不足以表达我那一刻的心情,我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他,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那样武断,当时我很后悔,我真诚地向他表示我的歉意,希望他能原谅我的错误,这时,笑容从新回到了何涛的脸上。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但对我永远是一个提醒。从踏入师范院校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自己的一生将与孩子结下千丝万缕的情缘。理解与尊重每一个孩子,用恢弘的爱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是教育的起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一定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类似的事情,我为自己立了这样一句格言:“用爱倾听每一个孩子心底的声音。”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师德教师的自我修养 第2篇

【作者:杨娇励志中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刻理解、领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提升自我的“师德”修养。

所谓“师德”准确地说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一位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提高自我的师德修养是所有教学工作的前提,是基础。

那么该如何提高教师的自我师德修养呢?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师德观念。

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自我的思想觉悟提高,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

要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师德”观念深入心中,并按照规范身体力行,提升自我修养,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次,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等,看似简单的工作程序不断循环,可以说是非常的平凡,而外面的世界却很精彩。一个教师只有对其工作倾注了无限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做到了刻苦努力、钻研、精益求精,才能从中获得人生价值的升华和别人无法体会到的精神享受。教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肩负了社会进步的使命,却又永远是幕后英雄,试想哪行哪业的人不需要教师的启蒙、引导和教育,哪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从懵懂无知的孩童经过教师心血的浇灌而培养成才的,教师就是通过自己平凡的劳动成就他人梦想的人。

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可能全身心投人到教育工作中去,才能有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育和教学水平的内在动力。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表现出坚韧和热情,才能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教师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手段,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的劳动关系到国家强盛,民族兴衰。

第三,善于学习、完善自我、开拓进取。

“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也适用于教师,因为不发展就要落后。教师要发展就必须经常充电,从而修炼内功、提高素质。

这包含二个方面:一个是文化底蕴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另一个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建造。

知识能力的积累和提高自不必多谈,教师必须要建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我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旗帜,你的学生会如影随形般的追随着旗帜走。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学生迈向人生之路的路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会清晰而准确的印在学生的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的进行着现场观摩表演,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无声路标”的示范性。

要建造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本身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因为只有自己有个性,你才

能更好地去体谅,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避免平庸,就必须要有有别于他人的个性特色和教学风格,教师之间不是求同存异,而应该求异存同,即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

另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应时时调整好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调节就是要调动自己的理智去遏制自己意识中某些不健康因素的极端化,从而恢复它正常的导向作用,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从根本上说,提升自我的师德修养要富有一颗仁爱之心。教师的人生是一部爱的经典,爱教育、爱学校、爱岗位、爱学生,只有倾注了全部的爱,师德修养才能在爱的奉献中得到提升,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老师要想到孩子心灵深处需求什么,怎样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作为老师学会了放弃对学生的指责,学会了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学习中的乐趣,喜欢学习,认真地积极主动地对待学习。

自我提升师德修养之己见 第3篇

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 概括地说: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是师德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表述使教师职业道德内涵与其他职业道德体制明显地区别开来。

一、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 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 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二、教师要热爱学生

“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 才能去教书育人, 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在一本书刊上, 我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节自习课上, 一名教师因辅导学生练习, 故拖堂几分钟。这时, 外面下起了雨, 某学生在讲台上放了一张纸条:“你耽误了我们的放学时间”。教师见后, 并无不满, 而是公开向学生道歉, 并把自己的伞、雨衣送给同学们。教师的爱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 如上述教师无爱生之心, 恐怕很难让学生敬佩、理解, 以至于对以后的上课状态、心理反应和师生沟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教师要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 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 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 之所以说艰苦, 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 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 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 无私奉献, 否则, 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 那么, 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 难当社会重任。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教师在教书育人中, 除了言传, 更要身教, 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 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 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有崇高的行为, 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禁止的行为, 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 不令而行”, 否则, “虽令不从”。所以, 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 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 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上述几点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 也是最基本的行为品质。有人说, “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反过来说, 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 那么, 只能称其为“教书匠”, 所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只是空有其名。由此看来, “德”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 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

浅谈教师师德自我修养 第4篇

关键词师德修养;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62-01

当今的中国,正经历着全面的改革开放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社会格局正初步形成。这一重大的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教师职业道德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如何提升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本文笔者就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1提升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1)加强学习,不断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辩”,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教师的师德修养必然会迷失方向。

①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及其科学发展观,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地认识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为良好师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② 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教师必须坚持潜心学习教育教学知识,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育原则和方法,了解教改,关注教学动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德修养规范的自觉性。③ 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把心中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在优秀教师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如:欧阳代娜、李吉林、邱学华、马芯兰等模范教师,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学习他们的事迹,会使人的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这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提高一切个人修养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的师德修养与古代一些思想家所讲的道德修养的根本区别所在。以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脱离社会实践的修养认为道德是先天禀赋的,人们只要能够自省,就可以“明心见性”、“致良知”达到“至美”的境界。我们的师德修养当然不能走这条脱离实际的老路。学习理论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将理论辅助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检验教师道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是教师修养的目的和归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磨练,道德认识才能日益明确和深化,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坚定,道德修养才能日益丰富,道德理论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深化,才能达到一位教师所具备的道德修养和要求。

3)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倡导:“教师之间要团结无间,互相配合。”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要倡导谦虚谨慎,互相尊重,克服以邻为壑,更不能互相嫉妒,互相拆台,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教师要尊重对方,要善于从对方身上学到优点,对照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的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实践表明,加强学习是教师提高修养的前提,离开了学习的修养是盲目的修养,这种修养是缺乏自觉性的,容易迷失方向,是不可取的。而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则是教师修养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实践的修养只能是毫无价值的空谈。因此,教师的修养问题实际是一个实践问题。教师的理想人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2师德修养的方法

2.1克己内省

“克己内省”是我国古代十分推崇的一种修身方法。“克己”是指教师要自觉的按照师德规范要求自己。“内省”就是“反思”只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言、一行、一念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思考。“克己自省”的实质就是自我审查、自我批判、自我纠正、自我调节以实现自我超越。教师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性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的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当前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社会、学校中的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塑造完美的教师形象。

2.2慎独

“慎独”是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把教师师德修养推上更高程度的重要方法。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慎独”出于《礼记·中庸》书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良好的思想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学生不在的地方也能做到,在无人知道的时间和空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意志是教师滋生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慎独”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教师自觉的纠正不良行为,不懈地同私情杂念作斗争,在自我批评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独处时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古人尚知“慎独”,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努力加强自我修养,通过自我修养,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2.3心理调节

人的心理活动,主要靠意识导向。心理失调正是人的意识趋向极端化的表现,心理调节就要调动自己的理智去遏制自己意识中某些不健康因素的极端化,从而恢复它的正常的导向作用,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教师要学会自我调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要让自己经常保持愉快、满足的心情,而且能合理的排解消极的情绪。要始终把自己规范在正确健康的跑道上,并沿着这条时而坎坷、时而挫折,但最终一定是洒满阳光的大道上勇往直前。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教师的师德问题日趋复杂。作为当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解剖自己,调节自己,加强修养,增加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树立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1]张贵新,饶从满,李广平.新时期师德修养简明读本[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第5篇

李鹰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播者。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即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道德教育和知识传授。所以,身为教师就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教育引导学生,以高尚的道德形象和人格影响和激励学生。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从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也是教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学生人生观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成固然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而教师的个人品格、行为习惯、言行举止以及处世方法,给学生们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比其教授的知识更能影响学生。教师能给学生施以影响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习惯,是心态,是做人的准则。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接触得最多的成年人除了家中的长辈之外往往就是老师,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所以教师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学生做出榜样。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身为教师应有一颗无私的爱心。我们的教育事业本身就是爱的事业,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师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作为一名教师,要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在学生受到挫折的时候去安慰他们,在学生受到烦忧的时候去开导他们,在学生迷茫的时候去帮助他们。对学生既要关爱,又要严格要求,做到严慈相济。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与学生加强沟通,相互理解,通过维护学生的尊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从而形成师生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第6篇

教 每一个职业,都有它应有的职业道德。教师这个职业尤为重要。在这样的一个平凡而特殊的职业生涯中,我们会遇见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与不平,例如对教育制度的无奈,对社会现象的不平,对贫富差距的愤愤,我们会埋怨付出与得到的不成比例,我们会羡慕高工资的行业,可越是这样,我们能做的,恰恰是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提高职业的使命感,我们的学生要成长为怎样的人,不一定取决于我们的专业水平,却可能源于我们的言行所投射给他们对道德的理解。在市场经济的领域中,一个教师该怎样去修养自己的良心?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也对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涯做了回顾,综合起来,总结如下:

1、将心比心

这是我生活中做事对人的法宝。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经历不同,不可避免的在人生观、世界观,为人处事中的做事方法各不相同。只有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想问题才会互相理解、互相了解、互相谅解。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受过不同素质的家长的影响,他们的小脑袋里已被烙上不同的印记,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不同使得他们在同样的年龄表现出不一样的接受知识的水平,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想到,如果我们是这个孩子,心里会想什么?会需要什么?如果这个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就能理解他让你诧异的行为,我们希望全世界的人包容我们不懂事的孩子,就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相信这是任何职业提高自身职业良心的法宝。

2、提高文化素养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也就是不断地学习。学习会使人心无杂念,学习使人净化心灵,学习使人心态平和,学习会让我们摈弃平庸,抹去浮华,学习让我们道德高尚。请各位老师在课余听听古典,看看诗书,用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去武装头脑,也武装内心,让我们做内心强大的人,这样我们才能给予我们的学生以宽容、以爱。长此以往何愁职业良心不能修养?

3、培养一项健康的业余爱好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其实其中有微妙的联系。我的生活经验告诉我,当你有一项很感兴趣的爱好,你会陶冶情操,去除低级趣味,人自然高尚。当你喜欢一项活动,你会开阔视野,教师工作忙碌而枯燥,长时间钻研题海词库会让我们变得孤陋寡闻、心眼小,对人对事难免怨怼。当你调解了自己的身心,愉悦的去工作,浑身上下所体现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所面对职业时,所体现出的职业倦怠少了,责任感增强了,职业良心也得到了修养了。

4、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师,是一项琐碎、平凡的工作。成果不容易看见,所以容易产生乏味的感觉。可如果你热爱它,你会发现教育是神奇的。它所让你迸发的灵感无穷无尽,他可以带给你无限的成就感。前提是你有高度的责任心,为孩子的一道题冥思苦想,看得到孩子的不快乐一并烦恼伤心,能耐心的和象小泥猴一样淘气的孩子谈心,夸奖他的聪明机灵,再提醒他按时完成作业,而不是粗暴的呵斥和谩骂。当别人下海经商住高楼别墅,你要耐得住清贫,告诉自己,如果都走了,谁来安贫乐道?谁来见证孩子们的天真可爱,谁告诉他们人生的道理与做人的真谛?就是我,我就是这些孩子的良师益友,是他们的家长亲人,用我们的全身心敬畏这个职业,自然能修养职业良心。

浅谈如何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作者:张胭脂

来源:本站

时间:2012-5-16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师风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具有鲜明指向的思想与行为的定式或习惯。它既可以表现为教师个人的作风,也可以表现为教师群体的作风。我们所说的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帮助教师在事关国家、教育事业、学术活动、学生、同事与自我等问题上树立正确的思想与行为规范,是要在较长的时期内和教师个人及其群体中,使这些正确的思想与行为规范保持其稳定性、覆盖面和影响力,从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在于对教师思想的引导和行为的规范,在于建立一种可以持续引导与规范教师思想和行为的良好环境和机制。

我虽然已经从教三十多年,但相比之下我还是一名各方面都有所欠缺的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平凡的工作。为此,我从铸师魂、修师德、练师功、行师规几个方

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一、铸师魂,培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

教师的工作之所以神圣伟大,因为她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车尔尼雪夫斯基),“教师是给人以巨大影响的、有权威的贤人”(加里宁),“教师之人格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力量”(乌申斯基)。我认识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就是师魂,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奉献!于是,我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事迹激励自己,用正确的集体观念鼓舞自己。

1、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我认为,教师的崇高思想道德的培养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作为教师,树立什么样的师德观念,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进步和成长。通过学习,我能够正确的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确立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把教育当作自己终身从事的一种事业,而不是一时谋生的职业,心甘情愿地在教书育人的社会贡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2、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事迹激励自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不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也常常注意发现身边同事身上的闪光点。他们的表现时常激励着我,使我也对自己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我有决心,也有行动,愿意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全部的能力和热情。

3、用正确的集体观念鼓舞自己

奉献精神是我们一直积极倡导的一个主旋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得以大大的弘扬。在这样的集体中,我愿意拿出全部能力,为学校的荣誉,为教师的称号添光彩。当学校需要美化的时候,我愿意挤出时间,积极参与;当学校组织老师活动时,我虽然知道自己之方面不很突出,但我仍然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因为我爱我的学校,我爱我的集体。在这样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我的师德情操也得到了陶冶,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感油然而生。

二、修师德,塑造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

我认为,师德最集中的表现是教师爱、教育爱。这种“爱”博大无私,深沉久远。没有这种“爱”,就谈不上为人师表。为了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内功。只有将“为人师表”转化为内在需要时,教师才能不断完善自己,而参加政治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每当学习时,我都细心听,认真做笔记。之后还时常省察自己,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进行个性修养,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师德修养不断提高。

2、端正教育思想,确立素质教育观

教育思想核心内容包括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教育思想不但影响着教学效果,也决定了教师的德育水平和效果,同时确定着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发展方向。对此,我注意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摆脱分数的束缚,跳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使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落到实处,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充分重视,把健全人格的塑造摆上了重要位置,更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3、提高心理素质

修身养性、人格修炼是师德建设不可缺少的。因为个性修养决定着教师的精神风貌,教师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德育的效果。而教师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和心理调控上。

为自我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我对自己提出以下要求:首先是要胸怀宽阔,克服心理偏见。既要顾全大局,不考虑自己的荣辱得失,更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能全面、发展地看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沉着、自制、耐心、果断、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激发出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使他们体验成功与失败、欲望与信念、行为与思想等方面的矛盾并使之统一,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其次是保持乐观的心境。我要求自己必须精神饱满地出现在学生面前,高高兴兴地生活在学习中间,以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学生。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责任感,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热爱学习,主动投入。

实践证明,教师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才能的增长、道德的培养,制约着认识活动的进程和质量。所以,我把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练师能,炼就教书育人的真功夫

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而人才培养的要求,又给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师不能满足以有的知识水平,而需要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于是,我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研究习题,特别是各种新型的习题。这样,当面对学生时,就做到了成竹在胸。此外,我还注意学习和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比如在互联网上和电视教育、科普节目中的知识,适当穿插在教学中,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更增加了他们学知识、用知识的兴趣,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行师规,以身作则,规范行为

我很欣赏这样一句话:“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而作为自身师德培养,更是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在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教师完美的型象,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的同时,也会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最显著的特点。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就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总之,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都时常地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自我约束,努力把全面提高个人的师德修养落到实处。

人的道德不是天生的,需要从生活环境中吸取营养。师德师风必须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才能实现由动机到行为的转化,从意识形态进入现实的行动。因此,在这次师德师风学习中,我做到身体力行,在“做”上教,在“做”中学,在“做”里求进步。要求自己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小事做起,守住道德的底线,忠于职守,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内在追求,坚持一辈子烙守高尚的师德。

以上是我在提高师德修养及以德育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愿意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教师如何提高师德修养

发布者:汤普宁 发布时间: 2012-7-21 22:03:07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中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勿庸置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因为中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毕竟他们年龄还太小,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还没有成熟的概念和判断的经验。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高大的、可信赖的,他们认为教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可见教师言行的好与坏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当然教师的不经意中做过的一件错事(哪怕很小),或者说过的一句错话(哪怕很短),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之的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教师在课前不认真备课,上课时应付了事,甚至课上传授了一些错误的知识,或作一些模棱两可的解释,而后又不肯拉下脸皮向学生认错,将错就错,最后损害的是教师的形象,是教师的威信。相反,若能知错就改,学生不但不会嘲笑你,而会更尊敬你,大大增强了你的威信。

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当班主任时,有一次班会课上,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很多纸屑,于是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变干净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

垂范师德不是一朝之功,而是时时之事、处处之事。在公共汽车上,我常常给老弱病残者让座,虽说这件事小之又小,但我觉得它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它代表的是教师的形象。如果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而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试问:教师尚且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去教育学生呢?

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教师自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

发布者:胡金祥 发布时间: 2012-10-16 0:32:4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在当前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全面实施,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从职业道德的高度去认识新课改,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一理念。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就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学习,是提高职业道德 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就必须进行自学。自学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法,这是因为道德水准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知识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推动道德水平进步。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去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不善于学习,不接受新知识的教师,是谈不上什么职业通德修养的。作为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认真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师要以德执教,以德修身,以德育人。教师都应该把职业道德修养当成自己的神圣使命,使自己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除了学习政治、教育理论、法律法规和科学文化知识外,当前还要重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有关重要论述,如新课程的转变及其重要内涵,新课程的体系。课堂教学策略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信息网络获取在新课改中作出贡献的优秀教师,专家的教学方略来对照自己,弥补不足。这样也能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服务。

二、认真实践,坚持和完善职业道德是推动新课改进程的重要保证。

如果一个人只学习不实践,不能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就没有知识经济意识,对社会进步没有多大贡献;他的职业道德就很欠缺,思想境界极不完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要把所学知识用来指导实践,更好地为实践服务。要一步一个脚印地从点滴做起,从小处做起,不断总结新经验,寻求新方法,这样就能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磨炼自己的道德意志。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开发者、实施者,同时还强调教师要逐步完善个性,展现个人的教学魅力,善于反思等。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必须认真探究,谨慎实施,多次尝试,反复琢磨,不得马虎。要作好这些工作,如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从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新课改的实施本身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只要我们,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准则,发扬高度的意志品质,充分认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利弊,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善于反思,是巩固和修缮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

实际教学中,反思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之余,我们还要不断的去反思,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教育问题,从根源上找出问题,善于发现一些细小的问题,懂得教育精微的人往往能够在一些细小的问题上,非常准确的加以把握,进行引导,细细想起来真是这样。如果都说教育学生教育学生,挺宏观的这么想,这些细节问题没解决好,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所以反思、感悟非常重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养成记教育笔记的好习惯,及时总结教育教学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并认真的进行总结和反思。将学习和反思结合起来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师德修养 第7篇

(二)全面准确地把握《规范》的精神实质;新《规范》基本内容有六条,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对;教师要注重师德修养;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也是社会文化、伦理道;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首要的是要有忠于教育事;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通过维护学生的尊;良好的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 教师师德修养

(二)全面准确地把握《规范》的精神实质

新《规范》基本内容有六条,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其中“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具体说,一是倡导“爱国守法”,就是要求教师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人民教师要牢记人民的嘱托,要遵循法律的规范,因而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二是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每一位教师都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这是对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三是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做到严慈相济,努力做学生良师益友,这是师德的灵魂。四是倡导“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始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教师的天职。五是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同时,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这是也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六是倡导“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做终身学习的表率。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学习和业务学习,潜心钻研知识,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教师要注重师德修养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也是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授者和示范者。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意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道德教育和传授知识的,从这可以说明,我们的传统教育历来也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要履行教书育人、培养理想远大、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一代新人的职责,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水准。所以,身为教师就应加强师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师德的人,在执教的工作岗位上为人师表,以优良的思想作风教育引导学生,以高尚的道德形象和人格影响和激励学生。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首要的是要有忠于教育事业和肯于奉献的精神,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师德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自己从事的执教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专心致志做好教学工作,并且在执教活动中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型综合人才。

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根据教书育人的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也是教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学生人生观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成固然需要教师的课堂教育,而教师的个人品格、行为习惯、言行举止以及处世方法,给学生们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比他教授的知识更能影响学生。由此看来,教师能给学生施以影响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时候是习惯,是心态,是做人的标准。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学生做出榜样。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义愤填膺地抨击各种丑恶现象,走出教室却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迎合或追逐,这种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身为教师应有一颗无私的爱心。我们的教育事业本身就是爱的事业,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师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也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作为一名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在学生受到挫折的时候去安慰他们,在学生受到烦忧的时候去开导他们,在学生迷茫的时候去帮助他们。教师对学生既要关爱,又要严格要求,做到严慈相济。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通过维护学生的尊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从而形成师生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良好的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每一位教师都应刻苦学习,严于律己,努力践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这对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会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活跃。因此,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人民教师,必须自重、自励、自爱,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意识和使命意识。唯有教师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高尚的师德水准,做到以德修己,以德育人,才能真正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在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和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所以,作为小学教师,作为把孩子领入知识殿堂大门的老师,更应该努力提升个人的师德修养。

那么,如何提升教师个人师德素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调整心态,增强职业认同感。

加入教师队伍的人,形形色色,有些是真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有些可能是形势使然,把教师职业只是看作一个饭碗。所以当遇到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仍然不是很如意,老师的工作不是社会全部人能理解时,这些人对教师这份职业更是没有认同感。这时,需要个人心态的调整,首先应该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学习古往今来的名师,领略他们高尚、伟大的人格,仰望他们在历史长河留下的烁烁光华,重新认识教师职业的崇高,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一份责任,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光荣。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劳动,是精神产品上的收获,是个可以长期看见效益的收获,看到自己培养的人才在各条战线上做出杰出的贡献时,教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自然油然而生。

二、自我缓解,化压力为动力。

教师的工作,特别是小学教师的工作是极其繁琐,细腻,甚至看去是极其微小的。低年级的孩子除了教学,在生活上不仅需要你人格力量的感染,还需要你事无巨细的关心,手把手的教导。从文明礼貌到交通安全,直到服装整洁都需要细致入微的指导。一个人长时间投入在这样琐碎、重复的工作中,意志会有所消磨,而学校里还有各种活动,公开课、评比、检查,教师必然感觉到压力重重,动辄则咎。如何缓解压力,首先,要意识到一定压力是有益处的。它能提供行为的动机。在各种公开课和评比中,你的教学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在每次的活动过后,不管是成功、失败,都不要太计较得失,肯定自身的每一次提高,多寻找心灵的满足感。在琐碎的工作中,多看到自己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多找找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那么,工作就不再是盲目,重复的,工作的意义和成就也会显现出来。

三、不断充实,厚积而薄发。

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丰富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本身就是一个高素质教师的专业要求,而也只有丰富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才能沉淀出高尚的人文素养。大师让我们高山仰止,不止是因为他们的博闻强记,学术成果,更是因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那是他们身上丰富的文化沉淀所展现出的魅力。薛瑞萍老师在《心平气和一年级》中说到:“小学教师是一份艰辛卑微的职业,要想从中获得充实宁静的感觉,必先拥有丰盈的教育智慧。”作为教师,应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多看书,多反思,多积累,教育的智慧,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四、关爱学生,从心出发。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爱,需要尽心,需要宽容,需要平等。桂贤娣老师说,要因生施爱。因生施爱,首先需要尽心,要了解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要。这听起来并不容易,但只要从心开始的关心,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和你亲近,了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犯错,是每个孩子都会做的事,正确地看待孩子犯的错误,有一颗宽容的心,多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理解他们,才能真正的宽容孩子。平等,则需要保持一颗童心,有一颗童心才能和孩子真正的沟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关爱学生,不是口头,也不只是事无巨细的教导,还应从心出发,用心贴着心,才能温暖。当你向孩子们交出你的心时,孩子肯定会回报给你更炙热、纯净的心。这时,教师职业特有的快乐,已不是能用言语来形容。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生活在一个充满物欲和复杂人际的红尘俗世里的教师,他的灵魂是不是天底下最健康的灵魂呢?教师也是凡人,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一个洁净的灵魂,需要自身通过不断的自省和学习。只有不断地完善、提高自我修养,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的领路人。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德立教“爱满天下”,是“万世师表”的楷模。他爱国、爱民、爱教育。由于有了这种深切的“爱”,才有了他那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着追求。他穷毕生的精力,投身于人民教育的各项革新运动,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在旧中国矗立起一座人民教育的丰碑,铸就了民心所向的一代师魂,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他的教育思想是超时代的,他的教育成就是卓越辉煌的,他的教育影响是跨国界的。因此,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或者是将来,他都是师之楷模,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典范。要弘扬陶行知思想,光大陶行知精神,首先,我们就要学习陶行知的崇高师德。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由此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就高于其它行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集团,它的道德水准高低将与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教师的社会劳动,没有教师道德的高素质,便没有新一代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锻造不朽师魂!

锻造师魂先立德,学陶师陶重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应是集公民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方面的优良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统一集中的具体表现。这种表现概括地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这种信念源自于对现代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上。“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确立。教师应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从一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

其二,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与情感,爱生才是实施教育的基本触发点和着力点。陶行知先生说:“待学生如亲子弟”。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此,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伍为基础。只有这样的爱,才是以德立教。只有以德立教的“爱”,才能爱出师生间的“师生谊”,爱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爱出“爱满天下”的陶氏风范。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爱生”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得到升华。爱的双向功能是现代教育中的媒介,润滑油和崔化剂,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学生决不会欢迎他。因此,“爱生”是现代教育衡量每一位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

其三,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因之必须有真才实学。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

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自律自爱,持之以恒,力学苦练,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要“为人师表”,恐非易事。故此,当代师德对教师的要求也包容了“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这一内容。

其四,教师要尊重科学,遵循规律,认真负责,勇于创新。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商品。商品生产出了次品可以弥补,学生教育出了问题,几乎无法补救。以众多优秀教师工作成功的表现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共同点之一,就是尊重教育科学,遵循教育规律办事。他们讲求教育艺术,坚持“文道统一”,他们不是照本宣科的“经师”,而是融科学、艺术、文化、道德于一身的教育精英。他们有科学的头脑,敏锐的触角,艺术的手段,善于从不同的科学领域撷取时代信息,提炼精髓,精心设计,合理运用乃至创造性地施为。他们无不时刻以自身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去催化新一代的科学潜能。因此,他们获得了创造性劳动的成功。由此看来,科学化教育才能对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负责,对教育的社会效益负责。讲究科学,无疑是现代师德所应涵盖的内容之一。

其五,教师还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为教育增添了活力――如竞争中涌现了大批专家型教师,大批星级教师;展现了大批教育教学成果,造就了大批新型的人才。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而是教师群体与家长,社会积极力量通力协作下的群体劳动成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从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

其六,教师还应有高尚的人格,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教师高尚的人格,大度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具有无穷的感召力,亲和力。教师高尚的人格来自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端庄优雅的仪表、风度、气质来自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只有以协调的人格美、仪表美、风度美,才能以德立教,以身示教,塑造出当代教师的美好形象,造就新一代的师魂。

提升教师师德修养的路径选择 第8篇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 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 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

所以, 我们认为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 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 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 因此, 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二、提升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性

教师的师德修养的重要性, 主要是由其育人功能的特殊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师职业特殊性这三个方面来决定的。

(一) 育人功能的特殊性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育为重, 德育为先, 这是师德建设重要性的深刻体现。我们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职责。教育的育人功能决定了教师应是一个“学为人师, 德为世范”的群体;是一群追求知识, 献身教育的模范;是一批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因此, 教师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有着巨大的责任, 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任务, 同时也决定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德育建设应该放在首位。

(二)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我们面对的教育主体是学生, 而学生是人, 是具有独立思想和自我意识的人, 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学工作与其他任何工作的本质区别。教师必须时刻清醒地意识到, 自己所“生产”和“加工”的对象不是机器零件, 而是有头脑的人, 而且是人民、祖国和社会的未来建设者, 教师必须明白自己在这过程中所担负的责任, 这责任是民族未来兴旺发达的责任, 这责任之重重于泰山。而以人为出发点, 以人为归宿点, 以人贯穿于各方面及其始终是我们教会学生成为一个有正确价值取向, 有正确人生观, 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和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完善的人格的基础。

而要做到此, 教师首先要是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能够起到表率作用, 以身作则对学生产生影响, 就要求他拥有博大的学识和高深的修行来引导学生、感染学生。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在孩子身上总能找到家长的影子, 我说:老师是孩子精神世界中的第一个火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的学识、人品不仅是自己的准则,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可以说以人格来培养人品, 以灵魂来塑造灵魂。

(三)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教师是崇高的职业, 是令人羡慕的职业, 同时也是辛苦的职业, 枯燥清贫的职业。在当今商品经济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教师行业无暴利、无势力, 容易被诱惑, 不安心, 甚至不安分。爱岗敬业就应该首先热爱教师工作, 安心教师工作, 淡泊名利, 尽职尽责;认真备课, 用自己严谨治学的作风感染学生;刻苦钻研, 探索真理, 用自己丰富的学识教育学生;诚实做人做事, 用自己的人品感动学生;循循善诱的教诲, 用自己的真情启迪学生。作为教师还要有较厚的知识储备, 要有较强的传授知识的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正像德高望众的教师, 受学生尊重和欢迎的教师, 不仅是学识渊博的教师, 同时也是人品高尚的教师。

三、提升教师师德修养的路径选择

(一) 关爱学生, 它是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 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起点

1. 生活上关爱学生

教师应以一颗体贴入微的母亲般的爱心, 对学生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保持敏感性。当学生处于困境时, 教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一句热情中肯的评语、一次诚心的交谈、一个会心的微笑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学习上关爱学生

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都是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人师”, 而不是偏重于传授知识的“经师”。“亲其师, 信其道”。《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学习上, 我觉得和孙子兵法中所说的有相似之处。只有在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思想变化以及变化原因、成长环境等都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才能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的给予不同的关爱, 有针对性的对其因材施教, 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3. 心理上关爱学生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现代的学生精神上面对着许多诱惑, 心理上也处于一种动荡不定、伸缩性较大的过渡时期。这期间教师的积极影响和正确引导尤为重要。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教师的爱的心理渴望, 在受到教师的关怀时, 就会感到情绪上的满足, 这是学生生活与成长中非常重要的精神力量。这种教师对学生心理上的关爱是最高境界的爱, 是至爱。同时, 敢于严格要求学生, 善于耐心引导学生, 也是对学生一种关爱的体现。

(二) 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 它是提升教师师德修养的核心要素

1. 热爱自己的职业, 必须强化职业情感

只有热爱一种职业, 才能做好这种职业。南开大学年已九旬高龄的申泮文院士有句名言:“如果在科学家和教育家这两个身份中选择, 我宁愿做一名教育家。”而他也正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教育职业的热爱:化学基础课执教65年, 至今风雨无阻, 准时准点活跃在本科讲台上, 连青年教师都自愧不如。而他的本科课改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奖, 所教导的本科生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很出色。这也说明了:教学与学术并不矛盾, 教学不仅不会使科研工作荒废, 反而能在学术上促进新的开发。“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人生一大乐趣。教师要不断强化职业情感, 像那些教育前辈那样热爱教育事业、教师职业, 那会使自己感觉到教书育人不仅是一种工作, 更是一种生存方式, 一种人生的享受, 在感悟和体验教书育人的快乐和高尚的同时, 释放自我, 实现自我。

2. 热爱自己的职业, 要加强自身人格的修养

人们常说:“先学会做人, 然后再去做事。”这是很有哲理的。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教师就应该塑造好自己健全完满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高尚的人格寓于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之中, 它会使教师拥有人格魅力, 形成心灵磁场。教师的这种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工作的魅力。在教学工作中, 无论是感染学生, 还是引导学生, 首先要使学生信服, 这种信服力正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实现的。它使教师在教学中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3. 热爱自己的职业, 要丰富自己的学识和才能

新世纪的教师, 应该是学习型的教师。“数简隐书忘世味, 开卷有益为人师。”因此,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 教师应常读书学习, 掌握国内外最新科技发展动态, 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充分吸纳新领域内的新思想, 新文化, 新科技, 充实业务及科研水平。从而筛滤旧有, 活化新知, 积淀学养。教师是学生智力生活的一盏指路灯, 师学勤, 师知广, 师业精, 会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在事业上效仿的榜样。

有名师说:“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 是我的精神呼吸。”的确, 读书还使人谋求到自我心灵的充实和精神的生长, 可以使教师健康丰富的心灵与学生生动活泼的心灵进行高质量的交流。教师的手不释卷, 会使学生在校园里享受到美丽的书香人生。

4. 热爱自己的职业, 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随着我国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 为广大教师发展、建设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为广大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同时, 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渗透,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 使一部分教师对教书育人的职业产生了疑惑, 对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 开始崇尚自我, 追求物质享受。这就要求教师要耐得住考验, 要立足岗位, 慎独而甘于奉献, 进取而勤于钻研, 耐得住寂寞, 经得起诱惑, 不患得患失, 不骄不躁。

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年轻的学生, 他们精力旺盛, 求知欲强, 可塑性大, 积极上进, 同时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针对他们的特点, 教师必须善于调试自己的心理, 保持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 才能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5. 教师同仁之间也要相互爱护, 它是教师做好工作的条件

教师人际关系的和谐, 能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人际关系的恶化, 往往会导致心理障碍, 使人陷入乏味的名利纠纷。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 同时善待他人, 不过分看重名利得失。用健康的心态, 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相处, 形成竞争有序、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 不同的教师对某种问题会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新、老教师之间通过合作交流、辩论沟通, 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解决途径开拓思路, 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创新。这样, 教师才能富有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追求整体育人效果最优的前提下, 充分展示自身的教书本领和育人的技巧;教师与同仁之间才能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 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年龄互补、心理互容、联袂共创教育的春天。

总之,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需要义无反顾的热爱精神。只有心中有爱, 有阳光, 拥有高尚的师德修养, 热爱教师职业, 才能乐此不疲, 躬耕不辍, 奉献不已, 才能以忘我的职业操守和浓烈的职业情感, 求真求善求美, 增辉“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摘要:教师是学生的楷模, 学习的榜样, 教师要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所以, 教育就是以心灵塑造心灵, 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事业, 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 追求高标准, 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关键词:师德修养,路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清雁.师德建设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 (H)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08) .

上一篇:儿行千里母担忧诗句鉴赏下一篇:中共孝感学院党校培训班结业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