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概论

2024-07-25

公共管理学概论(精选6篇)

公共管理学概论 第1篇

公共管理概论复习资料

09级文产一班

题型:单项选择、判断题、案例分析、看图分析

第一章:

1.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

(1)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

(2)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3)制衡性与自主性

(4)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5)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2.公共物品及特征:

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特征: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

3.公共管理:设立一类专门的、具有足够管理资源和合法性的公共组织,依照某些特定的规则来组织和执行公共物品供给,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公共管理的涵义: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与其它公共部门;

(2)公共事务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其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具体内容随社会变迁而不断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有直接的社会责任;

(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4.P途径的公共管理

P途径下的公共理论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但P途径看中政治和管理的层面。

(1)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的特征

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

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 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规范性的理论研究.第二章

1.政治和行政二分由威尔逊提出来的2.传统公共行政时期

(1)政治与行政的关系前后有所变化

(2)产生了官僚制理论,先后流行科学管理思想和行为主义思想。

3.新公共行政时期

(1)价值问题在公共行政中受到更多重视

(2)官僚制理论受到更多的批评;

(3)公共政策研究得到空前的发展。

4.公共管理时期

(1)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尽可能实现社会自治,鼓励公共管理社会化

(3)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

5.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把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之中,其目标不只是在公共行政内部作技术上的专业化努力,也不只是对公共部门进行改革,而主要是让公共部门从转换机制入手,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

第三章

1.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

2.公共组织的结构及优缺点

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矩阵式、事业部制

(1)直线制的优点: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责权关系明确;横向联系少,内部协调容易;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理效率比较高。缺点::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分工,经营管理事务依赖于少数几个人.当企业规模扩大时,管理工作会超过个人能力所限,不利于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2)职能制的优点:各职能部门在其专项业务分工范围内都有权向下级下达命令和指示,直接指挥下属单位,大大提高企业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水平。缺点:但容易出现:多头领导,使下属无所适从; 协调困难

(3)直线职能制的优点:以直线为基础,既设置了直线行政领导,又在各级领导之下设置了相应的职能部分,分别从事职责范围内的专业管理。缺点:职能科室作为总经理的助手,仅起参谋作用不能对直线部门下达指令

(4)矩阵式的优点:(1)加强了横向联系,专业设备和人员得到了充分利用。

(2)具有较大的机动性。(3)促进各种专业人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发,相得益彰。缺点:(1)成员位置不固定,有临时观念,有时责任心不够强(2)人员受双重领导,有时不易分清责任。

(5)事业部制的优点:a 权力下放,有利于管理高层人员从日常行政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考虑重大战略问题。

b各事业部主管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有助于增强其责任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经营适应能力。

c 各事业部集中从事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实现高度专业化,整个企业可以容纳若干经营特点有很大差别的事业部,形成大型联合企业

d 各事业部经营责任和权限明确,物质利益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

缺点:a 容易造成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b 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

3.管理幅度

指一个层级的行政机构或一位行政首长直接控制的下级机构或人员的数目。

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组织结构中呈反比关系。两者间是一种制约关系。

5.非营利性组织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非官方性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

具有社会服务、社会沟通、社会评价、社会裁判

非营利组织通常也被称为非政府部门、第三域、慈善部门、独立部门、志愿部门、免税部门等。

6.非营利性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区别

非政府组织是在政治领域中定义的,它主要包括各种利益群体的组织,例如工会、妇女组织、行业协会、职业团体等。

非营利性组织是在经济和社会服务领域定义的。它主要包括教育、卫生、科学、社会福利及其它福利组织。

7.领导者所具备的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领导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8.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

(1)从职能作用的领域来看,公共组织由以政治职能为重心,逐渐向以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科技文化职能为重心转移

(2)从职能作用的性质来看,公共组织由保卫性、统治性职能为主向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为主的方向转移

(3)从职能的分化程度看,公共组织的职能由混淆不清向高度分化转变

(4)从职能的行使方式看,公共组织由人治为主转向以法治为主、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

第四章

1.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的区别

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的现实状态与社会公众期望之间的差距而引起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矛盾或冲突。

具有广泛性、持续性、社会性的特征

公共问题它是指那些具有广泛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人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具有影响的广泛性、不可分性、社会共享性、公共性等特点。

2.公共政策问题判断与确立的原则

A.公共政策问题应是具有公共性的公共问题。

B.公共政策问题应是影响程度大的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应是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

D.公共政策问题应是政府及其公共组织职权范围内的问题。

3.自上而下的的执行模式

自上而下模式强调了从中央政策决定开始,容易忽视其他行动者的重要性; 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忽视了对周围环境的分析,尤其是自然环境的影响; 此模式忽视了低层官员与政策标的团体采取的各种策略;

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强调应该给予基层官员或地方执行机构自主裁量权,使之能够适应复杂的政策情境;也就是使基层官员或地方执行机关能够采取适当的权益措施,重新建构一个更能适应执行环境的政策执行过程。

4.公共政策的执行手段

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技术手段

第五章

1.绩效评估指标

经济指标、效率指标、效能指标、公平指标

2.外部效应

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分类:正外部效应、负外部效应

3.正负外部效应的指标

正外部效应指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之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负外部效应是指未能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成本费用。

第六章

1.公务员管理原则

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2.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3.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与群众公认、注重工作实绩原则4.分类管理原则5.法治原则

2.我国公务员的组建特点

(1.)反对“政治中立”

(2)从实际出发确定公务员的范围

(3)坚持党管干部,不实行“两官分途”

3.公务员的录用

公务员录用制度是指根据国家管理的需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符合法定资格条件的公民中,择优录用担任某种职务的一种制度。

(一)适用范围: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二)录用标准:德才兼备。

(一)录用方法

1.公开考试2.严格的考察办法3.择优录取 录用程序:

1、编制录用计划

2、发布报考公告

3、对报考者进行资格审查

4、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进行公开考试

5、确定考察人选并公示录用人员名单

4.考核

考核程序:平时考核、考核

考核标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考核的方法:(1)领导考核和群众考核相结合(2)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3)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5.培训的原则公务员培训属于继续教育。

(1)理论联系实际(培训方向)

(2)学用一致(培训目标方法)

(3)按需施教(培训内容

(4)讲求实效(培训效果)

(5)注重能力建设

(培训的价值取向)

6.奖励原则

1、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

2、个人奖励与集体奖励并重原则

3、定期奖励和及时奖励相结合原则

7.公务员回避制度

公务员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保持清正廉洁,防止因亲属关系影响公正执行公务,而对公务员在担任职务、任职地区和执行公务等方面作出的限制性规定的法律制度。

任职回避是指对有特定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密切的职务方面作出的限制。

任职回避的对象:夫妻关系、直系血亲、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

地域回避,又称地区回避或籍贯回避,是指为了避免亲属关系、宗族关系等影响公务员公正履行职务而对公务员在亲属比较集中的地域担任某些职务作出的限制。

回避对象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实行地域回避。

公务回避:指遇到涉及公务员利害关系等法定情形时,为避免影响公务员公正履行职责而对其执行公务作出的限制

公务回避的对象:1)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

(2)涉及与本人有比较密切的四种亲属关系(即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有利害关系;

(3)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8.公务员处分的种类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处分期间:

警告:6个月

记过:12个月

记大过:18个月

降级、撤职:24个月

公共管理学概论 第2篇

答:中国的公共事业,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公共需求和公共问题不断增长和变化所促成的传统事业内涵和范围的扩大和公共性的凸显或工总公共性的觉醒而形成的,因而公共事业又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辨析)

现代社会的公共需要主要分为如下六个方面:第一,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公共需要。第二,维护经济秩序的市场交易秩序的公共需要。第三,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设施与公共管理的公共需要。第四,建立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辅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需要。第五,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管理的公共需要。第六,在生活水平进入发达状态后,公众对人权、自由等公民权利的公共需要。

社会公共事务: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公共事务的特征: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判断)

公共事务的类别与层次

答:公共事务可以相应的分为社会政治事务、社会经济事务和狭义的社会事务三个类别。公共事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大概念,即公共部门管理的所有事物;第二个层面是中概念,即除经济事务外,公共部门管理的其他事务。第三个层面是小概念,即狭义的社会事务。

公共事业: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亩的的活动。

答:第一,公共事业与公共事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在于:从公共事务分类的角度看,公共事务可分为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即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共事业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因而公共事业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公共事务涵盖了公共事业。其区别在于广义的公共事务由于还涉及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因而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而从传统的事业向公共事业的转型中,基于原有事业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取向,公共事业主要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即基本上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具有更为强烈的社会性和服务性。(辨析)

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

公共产品: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公共产品的两个标准: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二是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私有制国家也有公共产品,公有制国家也有私人产品,公共产品的划分不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判断)

准公共产品: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一般来说,区别公共事业产品中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界线,不是外部收益而是内部收益。

广义的政府组织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而狭义的政府组织是指行政机关,即通常所说的狭义的政府。(辨析)

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1)以公众为本原则,就是公共事业管理必须以全体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为本。(2)服务原则。(3)社会效益原则。(4)法治原则(简答)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关系。(论述)

答:(1)总体来说,公共管理包含公共事业管理,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从管理对象来看,两者有宽窄之分,即公共管理的范围是广义的或一般的公共事务,而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第二公共管理与政府的政务职能、宏观调控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相连,而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相关。第三公共事业管理在实际的管理中偏重于柔性手段,而公共管理中刚性手段和柔性手段都得到广泛的使用。(2)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在于:第一,管理目地是相同的。第二,在管理范围上有联系。第三,在管理主体上有联系。区别在于:第一,管理的对象和范围上有区别。第二,管理主体上有区别。第三,管理方法和手段上有区别。(3)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主要联系在于:第一,管理的目的不同。第二,管理所依托的权利不同。第三,管理的性质不同。第四,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第五,管理的研制因素不同。第六,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不同。第七,绩效评估标准不同。

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始于管理有什么意义?(论述)

答:1.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当前改革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面对新型公共事业的矛盾,及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建立的迟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力公共事业的发展,而且影响力正在进行的政府管理改革及科学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乃至社会的全体协调发展。

2、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极大地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公共事业管理的研发和学习,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能极大的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的国家和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从而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完成公共管理社会化的改革;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整体协调进步与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辩证关系?

答: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辩证关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公共事业管理在适应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同时,又能动地利用和改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这种辩证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决定、制约公共事业管理。2.公共事业管理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答:公共事业管理经历了由保护模式到干预模式再到市场模式的历史演变。保护模式又称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保护模式,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是近期出现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公共事业管理的敢于模式又称为官僚模式、课程模式,是一种政府依靠庞大的官僚组织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并垄断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模式是一种在政府的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在其本质上是指在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存在或可供选择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处理方式,或者说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分工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

答: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演变发展,而从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演变和发展的进程看,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主要是通过以下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1.公共需求2.主体意识3.政府能力4.社会发育程度。

公共提供:是指公共产品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的需要。

市场提供:指主要由市场提供生产公共产品单位的经费。

混合提供:指政府以成本价格为基础,通过政府补贴和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

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答:1.多元构成 2.政府主导和统筹 3.以市场为基础 4.法制化与规范化

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任务:保证并满足公众不断发展的需求,促进社会生活的有序化。

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保证公共事业领域内的公共需求与公共事业产品供给的宏观平衡。

宏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高层次的政府组织。(间接管理)

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在基层公共事业领域中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管理机构:一是政府专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基层部门,二是业务涉及微观公共事业管理内容的政府部门,三是从事监督、评估和协调等管理工作的非营利组织,四是直接从事公共事业产品提供的部门。(直接管理)

政府的基本属性:阶级性,指政府通过暴力机器消灭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镇压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巩固和保卫国家政权;社会性,指政府对非阶级性的即社会经济文化事务进行的管理。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论述)

答:第一,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需求扩大对管理的需求,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趋势,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论述)

答:政府在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围、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中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者。

非政府组织的特征:组织性,也称正规性、民间性,又称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

事业单位的主要特性:服务性、公益性、实体性、公有性

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刚性方法: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对公共事业对象所实施的强制性管理手段。如法律手段、经济手段。

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柔性方法:指政府采用指导、说服、信息传播、解释、劝说、授权、委托等软的方式进行管理。

战略规划的特点:稀少性、重大性、长远性、指导性。

SWOT分析,其中的S是指优势(strength)、W是指弱点(weakness)、O是指机会或机遇(opportunity)、T是指威胁(thrends)

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其最可能的提出者:政治领袖或政治领导人、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大众传媒。

拟定方案的基本原则:必须在拟定方案是有目的的、有意识地针对公共项目的目标进行。可行性原则、详尽性原则、互不兼容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的最直接的目标和表现形式,就是在一定的社会中为公众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的公共事业产品。

非政府组织的支出基本原则:非营利原则、安全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一是保障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二是保护政府资金的“资金价值”和社会资金的安全,以及社会捐助者的利益;三是维持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中正当的秩

序与良好的竞争环境。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控制机制: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包括公共组织自身的责任机制、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立法控制机制;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司法控制机制;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公民参与控制机制。

标杆管理:追求卓越的管理模式,即学习卓越的管理模式并将其转化,设为标杆或基准并实施管理,以提高组织绩效。

标杆管理实际上是促进组织学校与改革,提高绩效的重要途径。

现代卫生事业的基本活动,通常可分为医疗、卫生、医学研究、突发事故救护等行业。

公共管理学概论 第3篇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将环境保护列为当前高等教育非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的公共课, 则成为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国家环保局共同编制的《全国1996—2010年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明确规定:师范院校、中等专业学校要逐步把环保课列为必修课程;高等院校的非环境专业要开设环保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1]。

然而, 本科公共课“环境概论”需要面向不同专业的本科生, 每学期选课学生来自工科、理科、文科等各院系, 同时在教学参考书方面, 目前的教材主要是面向环境类专业, 尚无面向不同专业的公共课“环境概论”教材。因此教学过程中, 如何根据学生的来源、知识背景不同, 系统、形象地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介绍给学生, 引导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 并结合不同专业领域的环境保护的需求, 加以实例介绍, 是“环境概论”课程建设及改革所面临的迫切需求。

二“环境概论”课程国内外发展现状

环境科学与工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是从20世纪5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后开始的。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于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 被称为第一部环境科学著作;1967年, 梅尔文I J.约瑟夫斯出版的《环境科学技术》, 是比较早的以“环境科学”为名的著作;1972年B·沃德和R.社博斯出版的《只有一个地球》, 被认为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一部绪论性质的著作, 从而形成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对独立的研究体系[2]。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尤其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后, 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普遍接受, 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被认为是比环境污染问题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将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成为这一时期“环境概论”教学建设的主要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期Miller G T编写的《Environmental Science:Sustaining theEarth》[3], 引入了地球发展的可持续性思想, 并针对影响地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 John Wiley&Noble出版的《Environmental Science:Earth As a Living Planet》[4], 将地球作为人类的生存空间, 分别从地球、生命、人口入手, 探讨了资源、能源、环境污染、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内容。另外由Davis和Corrlwell编写的《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5]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物质与能量平衡作为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手段, 加入了臭氧消耗、全球变暖、室内空气以及酸雨等部分内容, 并对伦理学、噪声污染以及废水处理标准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有, 关伯仁主编的《环境科学基础教程》, 黄润华主编的《环境学基础教程》, 窦贻俭主编的《环境科学原理》, 陈英旭主编的《环境学》, 盛连喜主编的《现代环境科学导论》, 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等。

三“环境概论”课程体系研究

1. 确定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和定位, 明确课程建设目标, 划分不同的教学需求。

“环境概论”作为本科生公共选修课, 其课程体系的基本定位是多学科交叉, 不求在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上精益求精, 而是直接面向实际问题, 深入到不同专业涉及的具体的环境问题, 以问题带动教学, 以兴趣带动知识学习, 以案例引发思索, 在一个个具体的环境问题中提升学生的环保素质和环保意识。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 确定本课程的基本建设目标, 并将此课程内容按照环境的基本定义和内容, 基本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和技术, 具体各个专业的重点环境问题以及环境管理和人文价值观等建成课程教学的三级体系。

2. 强化教学手段, 建设主动、案例式、启发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环境概论”课程需要有一套适合本课程并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这要求在深刻理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在基本理论和技能层面不应拘泥于课本知识, 应从当前环境热点问题开始, 通过案例的分析和关键问题的延展式探讨, 启发学生思索和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发展方向。

如, 在讲到“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全世界为之瞩目的问题时, 通常要介绍一下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目标和执行情况, 让学生了解按照目前生效的国际公约,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碳减排方面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然而, 如果仅仅介绍这些内容,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因此, 在教学中可以进一步设问, 碳减排与社会经济 (如生活模式、能源结构等) 的关系,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如何划分, 当前世界各国的举措和国际协商动向, 等等。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广度, 又不能随意发散。通过教师对这些问题的简单介绍, 很多学生会利用网络这一便捷工具, 积极地去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 反过来在后续的实践课上他们就会积极展开讨论交流, 学生也往往易于从自己的本学科专业角度进行一定的思考。

由此可见, 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有限知识的灌输, 更应是知识点的启发和引导, 让学生从被动吸取状态, 转变为主动吸收, 变成知识传输和外延扩大的载体。基本理论和技能层面均从当前热点的环境问题开始, 从案例的分析和实践中启发学生, 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此外, 还要做好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

3. 突出实践环节,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强调不同专业之间的结合。

课程教学既要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 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保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性质要求本课程要有多样的实践环节和形式。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 如果仅仅是教师讲授这样一门概述式课程, 很多学生还是停留在环境学科的表面, 或者认为这门课无非就是让大家爱护环境, 不要乱丢垃圾这样一个基本素质层面上, 并不能深入体会这门学科的内涵和理念。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特别在本门课程的中后期设计安排了两次实践课, 让学生以报告形式讲述他们所理解的环境科学, 他们所关注的环境问题, 及如何将环境科学理念引入到专业工作等。

我们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一切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如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社会和专业调查、环保公益实践、环保社团活动等, 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本专业的环境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本领域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案和建议, 提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四“图说环境概论”教材研究

“图说环境概论”在国内首次以图说形式编制本课程应用教材, 采用一页文字一页图表的方式, 深入浅出地介绍环境相关问题。同时这种形式最大化地以图表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 也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的实施。

“图说环境概论”教材的内容共分为4篇14章。第一篇, 了解环境的由来、环境学科各个部分的分类等基础知识及环境学科的历史沿革。其中第一章讲述环境学科的概念、对象、任务、内容、分科、发展简史及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当前国内外的热点环境问题, 以求在介绍一些具体的环境知识和理论之前, 先从具体的实际问题入手, 激发学生了解身边环境问题的兴趣;第三章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定义及内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二篇主要介绍当前具体的环境保护技术及方法, 内容涉及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 介绍每个方面最基本的环境污染问题, 污染形成的原因及分类, 主要污染物质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排放、运移、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最后给出一些具体的防治污染的措施及建议。其中第四章为水、气、固废污染及其防治;第五章包括噪声、电磁辐射、光、热及放射性等有关物理性污染的相关内容;第六章主要介绍生态系统方面的内容。第三篇则介绍环境与各个专业的交叉, 具体到各个不同的领域所遇到的具体的环境问题, 产生原因、形成机制、表现程度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这些环境问题都是与学生各个专业比较密切相关的, 从而体现了本教材的针对性及多平台的通用性。包括第七章能源与环境;第八章交通与环境;第九章建筑与环境;第十章工业设计与环境;第十一章食品安全与环境;第十二章温室气体与环境。第四篇则探讨环境管理与文化方面的内容, 给出环境规划、环境政策、环境法规, 以及环境与经济的基本知识, 及它们互相之间的交叉、影响等关系。同时了解环境评价的相关基础知识, 以及在当前的环境问题下, 环境与人文的关系, 人对环境问题的刺激反应, 及因此而形成的干预、调节和道德伦理等。包括第十三章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十四章环境人文观。

“环境概论”作为一个教学平台, 在普及环保知识, 培养学生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辩证的思维和积极的行动措施, 关注环境保护、参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摘要:研究公共课“环境概论”课程的学科交叉与内在规律, 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 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知识和基本素质为主线, 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 在国内首次以图说形式编制本课程应用教材, 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关键词:环境概论,图说,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淑莹, 崔有为.《环境保护概论》国家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与经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 (11) .

[2]Miller G T.Environmental Science:Working with the Earth (11th edition) [M].Brooks Cole, 2005.

[3]Miller G T.Environmental Science:Sustaining the Earth (Wadsworth Biology Series, 4th edition) [M].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4]Daniel B B, Edward A K.Environmental Science:Earth as a Living Planet (7th edition) [M].Wiley, 2009.

公共管理学概论 第4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属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性课程,该课程内容和任务主要是阐述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范畴、体制、方法和一些基本理念,其在专业学科中的重要性地位不言而喻。然而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却存在着一系列尚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因此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当前该课程教学必然的选择。

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学科的教学特点

1.学科实践应用性比较强

公共事业管理属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单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该学科的应用性,不难发现其在日常社会管理和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广的,特别是深化事业单位、非政府公共组织改革的今天,其实践应用性必将会发挥更大、更广泛的作用。

2.“重”理论讲授,“轻”案例应用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有大量的理论支撑,涉及面涵盖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等,教学内容比较多。在实际的教学中,其课时是有限的,这就要需要授课者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基本的学科理论讲授,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形象、启发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就不得不舍弃,由此课程的教学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实用教学案例欠缺

与国外相比,我们的教学实用案例是欠缺的,不但体现在案例的时效性上,而且也体现在案例的选材上。首先,在国外,针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案例会有专业的案例分析团队选择具有代表的案例作为教学使用,但是在国内选材的原则、特点和方法却是没有专业性作为指导。其次,针对案例的选材,常会出现案例内容与教学环节的脱节,这就是授课者和学生在分析案例时难以与课程内容相联系。

4.“双师型”师资队伍缺乏

此现象在众多的学科教学中都有体现,《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更是如此。其特点是教师理论功底深厚,但是与社会或企业实务操作却知之甚少。以至于出现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其动手操作能力比不过大中专学生。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但是由于培养机制的不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不到位,使得双师型队伍建设始终处于滞后状态。

二、常用教学方法的优、劣态比较分析

高等学校一定要强调和重视教学方法作用的发挥。那么在高等学校常用的教学方法都有哪些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分类梳理。

1.传统讲授教学法

传统讲授教学法实用较广,其特点是课堂的主角是授课者,核心是授课内容,学生主要以听为主。此类方法优点是授课内容比较全面,授课量较大,授课者能够较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授课内容;其缺点是缺少了学生的互动参与,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课堂讨论参与教学法

课堂讨论在实际教学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其特点是授课者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预先设定教学问题,在课堂讲授时抛出问题供学生讨论分析,与第一类教学法相比,该类方法的主教是学生,教师仅发挥课堂主持人的作用。此类方法优点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授课者能够形象地完成教学目的,从而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呈现;其缺点是不能够全面、详细地讲解授课内容,同时授课效率偏低。

3.实践实验法

实践实验主要突出是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的实践,比如参观实习、实地调研、实验室模拟等。此方法优点是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使得教学效果比较明显;缺点是教学效果得到保障了,不过教学时效难以与教学计划相应对接,从而造成教学重点、难点的混淆。

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最关键环节是案例的选择,授课者要在课前充分备课,选择出与授课内容相适应的案例供教学使用。此類方法的特点与第二类方法类似,都突出了学生在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其优点也比较明显,能够较好的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能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授课内容;其缺点是案例的选择必须切合教学内容,一旦选择不适的案例,将会极大降低教学效果。

三、《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对策分析

针对《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比较分析常用的教学方法基础上,笔者对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以下对策:

1.转变课程教育观,完善实践教学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必须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实现由知识的传授向应用型能力培养转变,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2.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双师型”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可概括为两类: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应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契机,利用地方和区位优势,创新“校企合作”的手段,利用社会、企业、政府和学校的有效资源,为公共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成长构筑平台,创造条件,凝造氛围。以期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转化,进而实现教师教学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

3.善用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理解和掌握各类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根据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涉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案,善于利用现有的教学工具,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提升。嵌入传统讲授教学法,对基本的专业理论进行讲解;巧用课堂讨论参与教学法,聚焦课堂教学热点,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互动中;善用实践实验法,针对性的选择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客体)——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增进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无缝对接;引入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而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对案例的选取时,务必遵循“适时”、“实用”、“实际”、“客观”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设计出案例讲解的方法和技巧,确保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形成;灵活发挥指导自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平衡与协调。

参考文献:

[1]马杰.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的障碍与克服[M].黑龙江史志,2009

[2]冯会玲,公共事业管理案例分析课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12(1-2)

作者简介:

王拓(1986~),男,广西柳州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管理系党支部副书记,毕业于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主要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方向研究。

公共管理基础概论 第5篇

一、新公共管理兴起的背景

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工业变革的带动下,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曾经主导西方公共行政的科层制越发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社会和经济生活,其僵化、刻板的管理方式使政府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如政府机构庞大臃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等困境。在这种背景下,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政府的运作效率,新的公共管理应运而生,它发端于英国,并迅速扩展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各国,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时代需要。

二、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批判和不足之上的,其主要理论基础来源于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对私营管理部门管理方式和手段变革的成功借鉴上。

第一,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与“自我服务”的管理机构,官僚机构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公众则是向政府提供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的“顾客”,提倡政府应以顾客为导向,增强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在这种新的政府-社会关系模式下,英、德等国政府采取了简化服务手续、制定并公布服务标准、在某一级行政区域或行业开办“一站商店”服务等一些具体措施。

第二,在私营管理的理论基础上,新公共管理强调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以及竞争机制等,通过“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招标”等方式,取消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政府垄断性。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理所当然的是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公共服务都应该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可以根据服务的内容和特点、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把服务出租给其他公营或私营部门,政府只要对其绩效目标进行测定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报酬,通过这种方式,到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三,新公共管理倡导企业型的领导者,认为公共管理人员与市场中的理性经济人一样,具有自我利益最大化、逃避责任、自我服务、欺诈及导致道德风险的内在倾向,因此私营管理人员与公共管理人员在管理绩效上的优劣之分不在于自利的人性,而在于管理环境的不同;在公共管理中,繁荣的程序规则恶化了管理环境,使管理者的情绪变得压抑,导致低劣的政府绩效;相反,私营管理能够有效利用管理人员的自利、机会和风险意识,使他们适应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创造良好的管理绩效。因此,新公共管理改革强调恰当的制度环境,保证公共管理人员拥有充分合理的权威,赋予他们企业领导者的角色。

第四,政府应采取广泛的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政府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跨组织层次之间的交流极其困难,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政府需要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做出迅速的反应;企业界经理采取分权的方法,通过减少层级、授权和分散决策权的办法迅速作出反应,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因此,政府也应该通过授权或分权的办法提高对外界变化的反应。同时,政府应将

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位,让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第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新公共管理认为,虽然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规章才能运行,但过于刻板的规章则会适得其反,它们会使政府的办事效率下降,并对正在迅速变化中的环境不能做出反应;但企业家式的政府是具有使命感的政府,他们规定自己的基本使命,并让雇员以他们所能找到的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的使命,这比照章办事的组织具有更高的士气和灵活性以及创新精神。

第六,政府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这点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明显的分歧;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不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相反,新公共管理鉴于行政所具有的浓厚政治色彩认为,公务员与政务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锐性。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政治功能,使他们主动设计公共政策,使政策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三、英国的新公共管理实践

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英国保守党政府推行了西欧最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开始了以注重私部门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以雷纳(Rayner)评审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开始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进行调查评估;1983年“财政管理创议”启动,建立起一个自动化信息系统来支持财政管理改革;1987年著名的《改变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动方案》提倡采用更多的商业管理手段来改善执行机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政府改革的顾客导向和改善服务的特征,特别明显地体现在1991年梅杰政府的“公民宪章”的白皮书上;而引入市场竞争则明显地体现在英国公共企业和公共机构的私有化浪潮之中,也反映在1992年梅杰政府的“为质量而竞争”的政策文件上。

1997年上台的英国工党政府一直致力于新一轮政府改革。对于英国的行政现代化,布莱尔政府采取的是积极的态度和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改革深化的过程中,英国政府主要通过在地方政府实施的一些计划来体现其改革的取向。在这一系列地方政府改革计划中,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种:

(一)“合作政府”计划。

“合作政府”是布莱尔政府改革的一个目标框架,其含义在于整合相互隔阂的不同政府组织,以实现政府整体的共同目的。其目标是要超越以往只关注以功能为导向的预算、目标、激励、机构管理和责任机制方面的改革,转向追求包括在政策制定、机构内部和机构之间、财政预算以及信息系统上的整合,以此打造

[10]以包容性和整合性为特征的合作政府。

合作政府产生的缘由在于:此前政府所实施的改革,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和缺陷。这些缺陷在于:引进新的管理模式时的转化成本难以克服,企业管理模式在与公共组织兼容过程中产生摩擦,更大的缺陷在于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造成机构林立的局面,忽视了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形成了“碎片化”的制度结构。

合作政府就是要克服这些缺陷而进行相应的努力。1999英国政府发表了《现代政府白皮书》,提出了在10年内的“合作政府”计划,目标在于打造一个更加侧重结果导向、顾客导向、合作与有效的信息时代政府。为此,工党政府在政策制定、公共服务、信息技术和公务员体系等方面都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计划:

1.注重结果和参与的政策制定:主张政策目的以结果为导向,鼓励部门之间的合作,在政策内涵上注重对各种政策相关者的影响,强调政策制定的广泛参与;

2.高质量和回应的公共服务:在引进竞争机制时,明确公共服务的主体和提供方式,改进绩效评估和审查的原则,成立公民评估质量组织,加强与民众互动;

3.改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促使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注重公务员伦理精神和传统核心价值的培养;

4.建设信息时代的政府:信息技术是改革政府间割裂的有效方式,同时还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通过这些计划中,可以看出“合作政府”计划在整合政府不同部门、政府与民众、政府工作人员、不同地方政府所进行的努力。布莱尔的工党政府在2001年再次获胜后,这一计划继续得以实施,对英国政府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灯塔政府”计划。

在布莱尔的政府现代化计划中,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灯塔计划,也叫“灯塔地方政府计划”。这一创意来自1998年布莱尔首相发表的《政府白皮书》中的《地方政府:接近人民》,1999年1月,英国环境、运输和地方事务部下发了关于实施灯塔计划的征求意见书,结果大多数地方政府对此持欢迎态度。1999年5月,由地方政府改进发展并具体组织实施。

在灯塔计划中,灯塔是一种荣誉称号,它由英国环境、运输和地方事务部颁发,以表彰那些通过评审产生的在某一方面为公众提供了最优质服务的地方政府。但是,灯塔政府又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其他地方政府学习和赶超的榜样。灯塔计划的设立,为地方政府间相互学习、改进工作提供了载体和机会,目的在于帮助所有地方政府为其社区和人民提供高质量服务,从而推动地方政府持续改进。

灯塔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使所有地方政府向某方面做得最好的典型学习,以提高自己提供服务的质量。1999年是灯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确定了7个地方政府主要职能作为评比的主体,2000年增加到11个。它实际上就是一种评优活动,评选出具有良好绩效的地方政府,某个地方政府在其申请的领域做得最好,会获得灯塔的称号,并且将他们的经验进行推广,以促使其他地方政府学习,经验共享。通过相互共享,形成一种彼此相互推进的氛围,进而形成政府整体绩效的提高。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 第6篇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P144)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或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建立事业单位,通过全面负责事业单位的运行,向社会提供一定形式的事业产品以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服务运行管理体制。(P11)

公共组织:所谓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P26)

准行政组织:准行政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即非营利的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但通过授权等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或通过所具有的公共权威,其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公共组织。(P28)

公共事业管理:所谓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P35)

准公共产品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准公共产品可以如何划分?(P21-23)

基本特点:1.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性。

2.外部性。准公共产品的外部性是指外部收益。例如交通的发展不仅使那些乘车人节约了时间,获了

内部收益,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使整个社会获得了收益,这就是外部收益。

分类:具有非排他性且非竞争性不充分的准公共产品。

具有非竞争性且非排他性不充分地准公共产品。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都不充分地准公共产品。

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P42-48)

(1)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这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公共管理包括公共事业管理。

区别:A、从管理对象来看,有宽窄之分。公共管理的范围是广义的或者一般的公共事务,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B、从政府的职能来看,公共管理与政府职能、宏观调空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相连,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相关。C、从管理手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是刚性手段和柔性手段的并用,但在具体管理环节中柔性手段占主导地位。但公共管理二者都得到广泛应用。

(2)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管理目的相同,在管理范围上有联系,在管理主体上有联系

区别:A、从管理对象和范围来看,行政管理的管理对象和范围均广于公共事业管理B、从管理主体来看,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则是公共组织乃至特定企业C、从管理方法和手段上来看,行政管理的手段较单一,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较丰富。

(3)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二者关系越来越来密切。

区别:A、目的不同;B、管理所依托的权力不同;C、管理的性质不同;D、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E、管理的限制因素不同;F、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不同;G、绩效评估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说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要素的总和。(P59)公共事业管理政治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公共事业管理?(P74)

第一,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影响。对于公共事业管理来说,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主要提供一种外部的政治组织环境,即它通过组织体系的合理化和有效的权力分配状态与机制而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影响。

第二,政治关系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政治关系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在特定政治制度下的政治实体以一定的法定程序来形成的。

第三,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所拥有的权力的影响。这种权力对公共事业管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公共事业管理者所拥有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决策的权力,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同时也体现在执行者调动、处置相关事务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上,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权力一旦形成,其权力的管理范围和强度也就相应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经济环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影响公共事业管理?(P76-78)

经济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成分和经济体制因素,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着特定的影响和作用。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能力、水平和效率。

②经济成分:一定的经济成分决定了特定的社会利益结构,这影响到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向和决策。一定的经济成分构成决定着政府相应的经济职能、经济管理方式和经济政策,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影响。

③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包括所有制结构、经济决策体系、经济利益关系、经济调节体系和经济组织体系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它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的形态特征、制度特征、行为特征和运行。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指在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过程中,承担主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组合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是一种在政府的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模式。(P90)

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公共产品的提供即公共产品的交换和消费,是公共产品通过交换进入社会消费的过程。公共产品的提供有公共提供、市场提供和混合提供三种提供模式。(P101)

公共提供:是指公共产品有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的需要。(P102)

私人提供或者市场提供:指主要由市场提供生产公共产品单位的经费。(P102)

混合提供:是指政府以成本价格为基础,通过政府补贴和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宏观公共事业管理:指对涉及全社会的公共事业发展,即关系到全社会公共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业产品提供的管理,管理效果具有宏观性。(P107)

微观公共事业管理:它主要涉及公共事业领域内各类具体的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与提供,是指对这些具体的公共事业产品质量和提供这些公共事业产品的组织的直接监督管理。(P111)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指公共事业管理的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总和。(P114)

现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无论是从当代世界范围内的改革实践,还是从新的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方式组合运行为机理来看,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a.多元构成。b.政府主导和统筹。c.以市场为基础。d.法制化与规范化。政府:就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示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实际上是国家代理组织和官吏的总称。(P118)

政府职能:是政府依法对社会生活诸事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责和功能,通俗的说,就是政府干什么。(P119)为什么说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和核心?(P122-125)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因为:

第一,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需求扩大对管理的需求,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趋势,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是因为:

a.政府在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能否认识以及对公共事业产品可能有的生产和提供方式的认识和把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历史还是当代公共事业管理的现实,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政府的组织程度都是基础的和决定性的。

b.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围、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也就是哪些事务可以以公共事业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管理、管理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即通过制定的基本政策而确立的管理目标,是为政府所代表的利益服务,或说涉及并满足到多大范围群体的共同利益,则是由公共组织中的政府决定的。c.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政府在社会中的特定地位,决定了整个管理体制的构成的法律法规等,以及整个管理运行的规则,都必须由政府制定.

d.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中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者。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134)

a.组织性,也称正规性 b.民间性,又称非政府性 c.非营利性 d.自治性 e.自愿性 f.非政治性 g.非宗教性 谈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本内容。(P159-160)

a.具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由于这类事业单位提供的是公共产品,难以走向市场,因此要正常运转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并有所发展,只能依靠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

b.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如养老院、中小学校等,这类事业单位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它的首要目标是社会公益,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这一类事业单位,政府仍需要通过差额拨款进行资助,其经济上的收入应收支两条线。

c.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如广播电视、刊物等。对这类单位总体上应使其企业化,让其自收自支,在其转为企业化后,总体上仍需将其纳入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职能:是公共事业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计划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职能:是指为了达到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把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监督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权力授予主管这类工作的主管人员,规定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活动中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刚性方法:是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对公共事业对象所实施的强制性管理手段。(P184)

公共事业管理柔性方法:是指政府采用指导、说服、信息传播、解释、劝说、授权、委托等软的方式进行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计划职能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其必要性何在?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通常可以如何划分?各种计划有什么内容?(P163-164)

1.公共事业管理计划职能就是公共事业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计划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而所谓计划,通常是指合理地选择和确定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办法。依此,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制定公共事业管理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必须做出的种种选择;二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规范围内,舍去某些选择,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的工作程序。

2.必要性:①可以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使公共事业管理活动沿着既定的目标进行。②使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组织目标。③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④有利于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控制。

3.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主要有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形式。

4.长期计划是指实施时间在三年或三年以上的计划。长期计划属于指导管理性计划的计划,主要由高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或高层公共事业管理人员承担制定任务。短期计划是实施年限为一年或更短的计划。短期计划实际上是长期计划的一部分,是长期计划所制定目标的具体的分解和体现,与社会公共事业关系最为密切。短期计划的承担者是中、低层管理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职能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组织工作的基本步骤有哪些?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授权?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哪几种?(P165-168)

1.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职能是指为了达到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把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监督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权力授予主管这类工作的主管人员,规定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活动中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

2.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工作的基本步骤:A、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B、根据目标拟定出分目标或派生目标、政策和计划;C、对实现目标所必需的管理工作加以确认和分类;D、根据可用的人力物力和利用这些资源的最优方法来划分各种管理工作;E、授予各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执行这些管理工作所必要的职权;F、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这些单位或部门上下左右联成一体。

3.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授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工作成为可能的重要途径。授权不是简单的交权或下放权力,它是一个由包括确定预期成果、委派任务、授予完成这些任务等所组成的完整的过程。

4.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1)根据公共事业的基本内容确定的组织形式:(2)根据地域确定的组织形式。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协调中的沟通?其主要内容是什么?(P169-170)

公共事业管理沟通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的沟通主要分为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两个方面。

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公共政策的基本类别有哪些?(P175-176)

所谓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而做出的一个正式的决定或安排。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公共权力机关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上一篇: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下一篇:国庆节的作文:祖国,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