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初二作文范文

2024-07-09

熟悉初二作文范文(精选13篇)

熟悉初二作文 第1篇

每天,我都要走一条上、下学的必经之路,那里一年四季都充满着芳香,与一阵阵时冷时热的风。我在这条路上经历了伤心与高兴。

在春天的每天,我坐着汽车去上学,一路上绿意盎然,随处可见的几处树丛,和从各处飘来的花香,共同谱写了一首春天的歌,而天上的白云,湛蓝的天空,与那太阳的弧形的金边,则描写了一副秀丽的风景图。在每个春天的上学日,我几乎都带着开心的心情来到学校。然而,却总有那么几天打破了上、下学的快乐。

记得有一天,我考试考砸了,在放学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次考砸了回家妈妈肯定又要教训我了,可每当经过那条路,我的郁闷就像被施了魔法似的,突然消失了。也许,是那鲜花绿草打动了我的心,使我不再郁闷;也许,是那蓝天白云吸引了我;也许,是那五颜六色的朝霞、橘红色的夕阳牵住了我……

这条小路不仅春天美,冬天才是它施展才华的舞台。有一天下午,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隐约间,我仿佛闻到了腊梅的阵阵幽香,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大诗人王安石所写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可那天放学,却令我十分愤怒,天上下着大雪,可是没有人来接我放学,我便站在那里等,可人几乎都走光了,爸爸依然没有来,这令我又伤心,又愤怒,就在我急得快要哭出来的时候,爸爸来了。他刚一到就向我解释了原因,原来是因为下雪堵车,他才晚来的。我望着他那红红的脸,冒汗的额头,心头突然涌来一股暖流,伤心和失望也随之消失了。坐在爸爸的车上,我不时回头望望那条被大雪覆盖的路,一条记载了无数故事的路。

这就是那条小路,一条我熟悉的路。

熟悉初二作文 第2篇

“咔嗒”,我走进房间,顺手把门带上,准备写作业。

一阵钢琴的乐声飘入了我的耳朵。“嗯?”我轻轻皱了皱眉,发出了短暂疑问,“嗬!谁这么有雅致,声音从上面传下来的,把阁楼改成了音乐室?”一想,不对。要是在阁楼,我们能不知道吗?再说,通上阁楼只能爬梯子,不可能把钢琴放上去,莫非……

我急煎煎地把门打开,去问妈妈。妈妈解释:“这是因为小区太安静,声音能直直的传上来,又向下反射,所以听着像从上面传下来的,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小姑娘在弹琴。”“奥!”是最有力的定心丸。

这琴声,有些磕磕绊绊,像正在蹒跚学步的`幼儿。想必是初学吧,我不禁联想起了我刚开始学巴乌的时候,亦如此。一首《小羊羔》这样的初级曲目还不太熟练,勉强弹下,还有出错的音。

这琴声,是从哪位闺秀的纤纤玉指泻出的呢?我抬眼看了看表,才八点一刻,这么早就有练琴,一定比我小不少,恐怕上四年级吧。耐心的一遍遍练自己不熟的句子,这应该是个文静的小女孩吧。我眼前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身穿白色毛衣的小女孩,坐在黑白相间的大钢琴前,时而看着琴键、时而飞快地瞄一眼乐谱。白净的脸上透出些许稚气,一丝不苟地弹奏着(尽管总出错),仿佛自己是一位顶富盛名的音乐家。

突然,琴声变得十分连贯而且似乎有些杂乱。我会心一笑,以前我也总这样,吹累了就乱吹一气,哪管它谱子和指法!她弹够自己信手拈来的曲子,就又地弹奏乐谱上的曲目。

此后的晚上,八点一刻,琴声几乎准时光顾我的房间。音符连贯了许多,曲子也难了不少。不知弹奏者会不会知道有人在默默欣赏、暗暗揣测呢?我虽不知道这位“音乐家”的姓名,却好似已熟知。

嫁接熟悉:作文中值得关注的现象 第3篇

如今的高考,材料作文已然一统天下。材料是写作的引子,也是写作的抓手。但是,在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不是从总体上认真审视材料,不去仔细辨析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与“邻近概念”的区别,不梳理材料的内在逻辑,而是生搬硬套或无限延伸,凭自己的喜好或想当然,千方百计地将材料的主旨“嫁接”到自己熟悉的甚至写过的话题中去,结果当然只能是“牛头不对马嘴”。这种现象非常危险,其实质就在一个字,那就是“套”。这种现象非常值得关注和警惕,我们不妨称之为“嫁接熟悉”。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这里我们不妨先比较一下两道材料作文题: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市级期末统一考试的一道材料作文试题。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陶侃是东晋人,少时家境贫寒。有一年,在荆州刺史的任上,因战备需要造一批战船。他常去现场视察督导,发现大量的剩竹头和木屑,扔得到处都是,于是就让人将所有的木屑和竹头都收起来,不准弃掉,大家都很纳闷儿,觉得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用处。到了春节前两天,突然天降大雪,第二天,雪化得衙门前到处是水,陶侃就让人把木屑拉来铺在地上供人行走。

陶侃去世后,东晋大将桓温组织伐蜀,发现缺少许多装船用的竹钉,于是陶侃生前下令保存的竹头全派上了用场。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之前学生写过的、市级期中统一考试的一道材料作文试题。

我对这种现象的注意,正是在不久前进行的期末考试的“乔布斯与苏格拉底”作文阅卷之后。其实,即便是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就已经发现,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所写作文的主旨和立意让人莫名所以,总感觉与材料的内涵风马牛不相及,不知从何而来。当时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以为只是有部分学生审题发生了偏差;但认真分析、多方了解之后我发现,这审题偏差的背后,作祟的可能正是“嫁接熟悉”。

比如,以我所教班级学生的作文为例,这次作文的分数十分“惨淡”,全班区区41名学生,得分在40分以下的多达9人,这其中就有人去写“物质与精神”,也有人写“摆脱尘世的束缚”,还有人写的是“有用与无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这其中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学生所写的基本上都是他们熟悉的甚至是曾经训练过的话题:

“物质与精神”,源于我们曾经训练过的材料——默罕默德的名言“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拿其中的以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摆脱尘世的束缚”,则源于讲评过的“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试图逃离城市,结果依然无法真正做到内心宁静”的材料;而“有用与无用”,则干脆直接搬用了期中考试的作文材料的内涵。

诚然,材料作文中确实存在着“殊途同归”的现象——不同的材料诠释了同样的内涵。但这绝不是一条普遍规律,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上面所举的例子来看,学生“嫁接”来的这些材料的内涵与第一则材料并不完全相同,有的若即若离,有的相去甚远,而有的甚至毫无关联。那么,为什么还会在作文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嫁接熟悉”的现象呢?我觉得,原因可能有二:

其一,从客观上来说,这可能与有些作文材料内容隐晦,审题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把握有关。

尽管“淡化审题”是作文发展的必然趋势,“审题定生死,立意分尊卑”的评判标准也正离我们渐渐远去,但我们无法回避的是,时下的材料作文无疑还是需要有一个审视材料进而确定立意的过程的,因为毕竟审题能力也是作文的一项基本能力,但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做到“难易适度”。

从审题的角度来说,上面所举的第一则材料选用的是名人名言,理解的难度较大;第二则材料属于叙述类的,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更容易理解一些。对于乔布斯,通过最流行的手机和电脑,学生应该有所了解,但未必全面;苏格拉底何许人也?乔布斯“愿意”从苏格拉底那里“换取”什么?又为什么愿意拿“所有”去换取短短的“一个下午”?这些或都许是困扰学生审题的一个最大的问题,也是这道作文题审题的难点所在。学生审题准确率不到20%的事实,也许是这则材料审题难度太大的最好说明。

在短时间内读不懂材料、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学生能怎么办?可能也只能凭自己一厢情愿的主观理解,“拿熟悉观照陌生”。如此,“嫁接熟悉”也就有了滋生的土壤。

所以,命制材料作文,依然要秉持“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的理念,“贴着地面飞行,不在云端跳舞”。所选用的材料,要让大部分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如果大部分学生“尽力跳”,结果依然“够不着”,那这样的作文材料也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因为审题毕竟不是作文能力的全部。

其二,从主观上来说,这可能也与有些学生走马观花、不认真审视材料,而是试图“以不变应万变”、寻求捷径的思维有关。这其中又有两种现象值得警惕:

一是“以一对万”。这可能更多源自教师的指导思想。曾经听到过一节大市级高三作文教学的公开课,令人震惊的是,整整45分钟,教师公然宣扬的就是如何拿事先就已经准备好的、经过反复雕琢的所谓“万能材料”来“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实现“一则材料打遍天下”的目的。有些教师自身尚且将“嫁接熟悉”奉为“圭臬”,那么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又怎么会不去生搬硬套,强行“嫁接”呢?

我有一位学生非常勤奋,曾在上学期快要结束时一连给我看了她写的若干篇记叙文,都是围绕“乞丐捐款”而展开的,只是情节和谋篇略有不同。问她为什么写这么多内容大同小异的记叙文,她的回答让我非常吃惊,她觉得这些作文时可以应对本学期我们训练过的所有作文。结果当然不能够如她所愿,但有一点毫无疑问,那就是这种做法贻害无穷。

二是“求同对接”。这主要是学生贪图捷径的想法在作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甚至考场作文时我们总会发现,有些学生在拿到作文材料之后,不是“慢慢走,欣赏啊”,不是认认真真审读材料,切切实实走进材料,去理解去分析,进而把握材料的内涵,确立写作的主旨,而是“闭目过电影”,试图走捷径,去记忆深处搜罗“类似”,以彼“套”此,求同对接,结果当然只能是“貌合神离”。

所以,面对材料作文,我们还是要引导学生老老实实地走进材料,“披文入境”去分析和领会材料的题旨,进而确立出写作的主题。只有准确理解了题意,并按照要求去立意、去构思,才有可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来。这其中,应该没有捷径可走。

尽管作文要求中都明确指出“不要套作”,但是在平时甚至考场(包括高考)作文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嫁接熟悉”的套作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而“嫁接熟悉”的结果,极有可能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初二作文最熟悉的人700字 第4篇

我的妈妈已经三十多岁了,论个头虽然不比他人,但是他却又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有一天,妈妈带我出去买东西,我们在路过凯歌路这一段路的时候,我们突然听到一声叫喊,我和妈妈便不约而同的往回看,只见一个双腿全无的男子坐在板车上,用手往后推,正艰难地往前行,我们俩看着心里酸啾啾的,这时,妈妈递给我五元,让我去将这钱捐给那个残疾人,我便立刻跑过去,将钱扔进他要钱的碗里,他谢谢说个不停,我没在意,便匆匆的跑了回去,“怎么样?”妈妈说。“妈妈,我们又做了一件好事!”我天真无邪的回答。就这样,我们一蹦一跳、开开心心的回家了,不只因为我们做了好事,还因为我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妈妈。

妈妈脸上有一些皱纹,而这些皱纹可不一般,都是因为照顾我才产生的。

妈妈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将饭煮好,然后才慢慢地叫我起床吃饭然,而她才去上班,而下班回来也一样,妈妈已经疲惫不堪了却又要去菜市场转一圈才回家。妈妈每天下班回家手里总是提着沉甸甸的的东西。

有一次,妈妈让我去和她一起买菜,我跑到凯歌路附近等妈妈,妈妈下了车之后,我们便去菜市场了。菜市场里的小贩很多,但是最多的还是买菜的人,我们被人群挤到一旁,妈妈二话不说,便又挤了进去,我跟着她后面,过了一会儿,我们好不容易来到了豆腐作坊,买了豆腐,妈妈便又挤入洪流般的人群中,我快被“洪流”挤成肉饼了,我到肉店,才发现这里还排着长龙般的队伍,我和妈妈便排在后面,人群向强大的洪流一般,一些体积较弱的两三下就被挤到边上,我便对妈妈说:“我们三下五除二吧!”“也只能如此了。”妈妈回答道。天上的云从左边飘到了右边,终于到我们了,妈妈对老板说:“一斤瘦肉!”“好叻!”他爽快的说。我们又窜进人群,当要到出口时,妈妈想起还要买青椒,便带着我“‘逆流’而上”,我们寸步难行,但还是艰难的往相反的方向走,好不容易到了小贩那里,这是一个人一挤,我便被挤在地上,我二话不说就爬了起来,想看看刚才撞我的人,而他却被涛涛巨浪“吞没”了。我心里想着:算了吧!自认倒霉!我们出了菜市场,我便催促妈妈:“累死我了!”“你没事吧!”妈妈问。“除了腰酸背痛腿抽经之外还没什么大碍。”我回答道,妈妈笑而不语。我转念一想:妈妈每天都要经过这儿,既然如此,那妈妈每天都要像我这么累我心里想着酸酸的……

最熟悉的人优秀初二作文 第5篇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最熟悉的人吧,例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一下我最熟悉的人吧!

我最熟悉的人就是我的好朋友。她高高的个子,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水汪汪的,高高的鼻梁,下面还有一个能说会道的嘴巴。她的爱好很多,唱歌,跳舞,写书法,画画……她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乐于助人,善良,好学。

她学习很好,不仅在我班每次都是第一,在我们的`学校也是数一数二的,好像全学校师生都认识她。

说起她乐于助人,我可以一口气说出很多事。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班级里思考着一道题,可我怎么也没有解出来,正当我愁眉苦脸,坐着凳椅子发呆时。她突然走了进来,温和的说:“怎么了,有什么难题不会了吗?我来教你吧?”“好。”当她读完这道题时,她也皱着眉头,可她没有放弃,而是在书中找类似的题。突然,有人和她说一起下楼去玩,当时我的心里就想:这下这道题是做不成了,她一走谁教我啊。可她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她竟没有出去玩,而是继续给我讲题。“你看这不是和书上的题一样吗,只是换了个数。”可我还是不会做,她细心的给我讲解,直到给我讲明白。这时,我会做了,而也上课了,我深感愧疚,我耽误了她的时间。可她却不在乎,说:“没事,就当我巩固练习了。”她真可以说是热心肠的人啊,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啊。她自己也感到快乐。

还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作业,20分钟所有人必须交上,当作业发下时,我可真时不知怎办可好,我的作业写完了,没页了!这时,又是她伸出援救之手借了我一个本子,让我顺利的完成了作业。我从心底里感谢她。

这就是她,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以后,我一定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

熟悉初二作文 第6篇

你是否记得离别的那一刻?

你和我,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的友谊将我们紧紧相连,初三的毕业典礼上,咱们相对而立,脸上挂着牵强的微笑,强忍住内心的波涛汹涌。不知是谁先主动,那一瞬间,彼此伸出双手紧紧拥抱,隔着薄薄的两件T恤,我感到你的颤抖,你的不舍,刹那间,颈部被滚烫的液体灼伤,你的泪一滴滴落在我颈部,像一把把刺刀刺在我身上。原本在眼眶的泪似开了闸的洪水汹涌而下,有了晶莹的泪,才知道那撕心裂肺的痛不是幻觉。

泪,成了你我留给彼此最后的记念,成了你我最纯最真的友谊的象征。

不久前一天,咱们班回到母校聚会,原以为咱俩会再次紧紧相拥。在你出现的那一瞬间,心中没有惊涛骇浪,取而代之的是静如止水。你我再次四目相对,却少了一份激情,少了一份感伤,少了一份流恋;多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无言,你我如同两具雕塑,静静地对祝。心静静跳动,每一次动脉的血液静静流过,世界寂静地如同真空,弥漫着无言的窒息。

你我何时变得如此疏远,没有久别的激动。你我之间似隔了一道厚厚的琉璃墙,硬生生地阻隔了两颗共同跳动的心;你我之间又如两条直线,相交之后注定渐行渐远;你我之间更像陌生人,擦肩而过后依旧进行自己的旅程。

当我感觉快被四周的寒冷冻伤时,我默默地吐出几个字:“现在还好么?”“嗯,还行。你呢?”“我也是”。随即又陷入寂静。从何时起,你我的对话变得如此客套,如此苍白,如此无力。记得你曾说过:“没有意义的,一瞬间都不要挽留。”难道我们九年的友谊在短短的三个月失去意义?难道曾经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只是短暂的美好?难道时间将我们的友谊消磨得所剩无几?

难道我们只能沦为熟悉的陌生人?

回家的路上,你我的交谈也局限于自己短暂的高中生活,没有快乐没有忧伤。走完那条街,我们就又回到两个不同的世界。人生不可能永远只如初见,有太多的事情已经物是人非,就像我们当时的心情,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单纯简单。

《一位我熟悉的人》作文设计 第7篇

一、轻松谈话,导入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快乐的作文情境,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表达生活,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自我表达的需要,是自我感情的流露,是学生自觉、自主、自由的学习过程”。下面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

师:小朋友们,生活里的人真是形形色色,怎样来写人呢?请小朋友们谈谈关于写人的一些妙法。(学生交流、讨论)

生:写人离不开写事,人物总是在事情中表现出来的。看来我们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人物才会形象丰满。

师:对。大家还有什么高明的看法?

生:写人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大千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我们要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来写,这样写出的人才会个性鲜明。

师:太棒了!就像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那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永远刻画在我们的脑海里。有没有更精彩的?

生:老师我与他们想得差不多,不过我要补充一点:写人物一定要学会描写人物,比如外貌、语言……

师:英雄所见略同,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写人物写得生动与否,至关重要的就是学会人物的描写方法。

二、精彩片段,感悟方法

利用学生所写的片段,让他们感悟写作方法的技巧,而不是大谈写作方法的作用。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写作技巧,这非常重要,这是学生一生都受益的。作文指导过程中,有讨论,有启发,有感悟……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作文中的得与失,而且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和良好的写作技法。例如:

师:人物的描写方法包括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及心理活动等。请看作文——

我班有个“刀子嘴”叫赵滢。他中等身材,憨厚的面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大家“刻骨铭心”的是他的嘴。他那张嘴犀利得像把刀子,班上不少同学都被他“教训”过。

思考:读了上面的精彩描写,你有什么体会和新的发现?

学生交流:外貌描写一定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比如以上片段就突出了“刀子嘴”,重点刻画了“嘴”,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老师再出示学生作文精彩片段:

我卷起袖子,让妈妈坐在椅子上,开始洗头了,我让妈妈低下头,将她那长长的头发浸泡在水里,双手轻轻地捧起水往头上浇。待头发全部弄湿,我倒上洗发露,用手不停地在她头上东抓西挠,上捧下按……

思考:看了上面精彩的片段,同学们一定有许多体会和发现,谈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交流,各抒己见。

生:这一片段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刻画动作,当然就离不开动词。

生:这一片段描写,非常细致,非常传神,将“我”洗头发的过程写得不仅条理,而且很细致。

生:对,这样就能写出“我”给妈妈洗头发的认真,也就自然地表达出对妈妈的爱。

师:同学们说得好极了。人物的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精神面貌,将人物写活的一个重要手段,确实不可少!

老师继续出题:哎呀,我又遇到了数学“难路虎”啦!此时我心里不断地嘀咕。

同学们,此时小作者一定会展开复杂的内心活动,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来补一补!

生:哎,真是冤家路窄,我真的太倒霉啦!上次考试我被白白地扣掉了六分,使我与第一名擦肩而过。

生:哎,这条讨厌的题目怎就这么奇怪,明明知道我不喜欢,可还……老天爷,请你帮助我,今天一定要让我做出来,不然就会吃两堑,也不长一智呀!

师:太逼真了!看来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将人物写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谁读了以上的心里话,不被深深地震撼呢?其实这也增强了作文的情感性和真实性。

学习人物的描写方法就一定能将人物写活、写逼真,下面我们将刚才学到了本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三、出示作文,大胆构思

在学生文思如泉涌时,让学生快速成文,一吐为快。因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不要限制得太多。作文:写一位我熟悉的人,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人物的特点。例如构思:

1.人物的特点是什么?

2.通过哪些事情来写?

那熟悉的一抹绿色初二作文 第8篇

那熟悉的一抹绿色(1)

绿无处不在,草地上绿茵茵的芳草;湖面上绿油油的湖水;河边随风摆动的柳树;甚至还有床头那带着水珠的吊兰……绿,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它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绚丽的风景。

但有一次,我发现了一抹难得的绿。我走进小巷子,这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小巷子了,每天上学它都是我的必经之路,我对这儿是再熟悉不过了。但今天,我却发现一抹从未见到过的鲜绿。与往常不同,我是慢慢地走过这个小巷子的,我左顾右盼,发现了许多新奇事,这似乎已经不是那条我熟悉的小巷子了。突然我感到屋顶有什么东西在摆动,我抬起头,发现了一抹从未见过的绿。在屋顶上、瓦砾中,生长着一丛不知名的植物,它很绿。在白墙黑瓦之中,这丛绿很明显,这丛绿很难得。它是多么美丽啊,我无数次匆匆地走过这儿,怎么一点儿都没有发现呢?多顽强的植物啊,竟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没有半句怨言,还投以人们新鲜的绿。

我还发现了一抹绿,那抹绿是来自一棵长在墙角的树的,那棵树是一棵桑树,它长在墙角那一方只有巴掌大小的地里。虽只有如此小的一块地赖以生存,但它仍活了下来,还长出了一片片宽厚的桑叶。虽然,它生存的条件不比那些在绿化带里的那些桑树优越,却长得和那些桑树一样好。多顽强的树啊,多美的一抹绿啊!

美丽的“绿”是到处都有的,但那些坚强的“绿”却是凤毛麟角。然而植物也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那我们呢?面对多样的生活,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效仿植物,勇敢面对呢?

那熟悉的一抹绿色(2)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站在高处,放眼望去,田野一派绿色,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处处阳光明媚,快乐健康……

那时,温瑞塘河的喝水清澈见底,人们会在河里洗菜,洗衣服,甚至洗澡。如果口渴了,人们便会毫不犹豫地用那个收捧一口水来喝,味道稍甜,气味清新,可以与现在的“农夫山泉有点甜”相媲美。据我爷爷所说,以前喝的水全引自与温瑞塘河,里面还有成群结队的小鱼小虾,用一块扁平的石头一扔,可以清楚的看见鱼儿惊恐的`乱游;青蛙则跳出水面,溅起一朵朵水花。如果你看到这一幕,定会发出赞叹:啊!这一抹绿色真美。

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昂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升,喜欢随意的把垃圾倒入塘河中。如今的塘河,水质变得浑浊,在河面上不时可以看见漂浮着的藻类植物,用过的一次性塑料袋、油污等各种垃圾,排水管不时排出的废水:散发着臭味。住在杨府山山下桥边的村民说:天一热,水就发黑发臭,味道十分难闻,一整天,我们连窗户都不敢开,鱼虾也死绝,被污染的塘河水,连洗马桶都嫌脏。”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应,对河道进行了填埋。人们无序的采石,造成了山体千疮百孔,损害了山体美的形象,河道两岸还有工厂,岩松和成堆的垃圾,极大的破坏了塘河的风貌和生态环境。河道的填埋影响了城市的防洪排涝和生态环境。江南水乡渐渐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此时此刻,我们仿佛能听到母亲河在哭泣。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熟悉初二作文 第9篇

他非常爱助人为乐。有一次,在给其他班的一个残疾同学捐款的时候,我们班每个人不是就捐了5角,就是捐了1元、2元之类的,一向小气的张天居然二话不说,就捐了100元,这让我们始料未及。最后校长在大会上表扬了他,并颁发了奖品,我们都为他祝贺。

林佳琳

他幽默搞笑,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0+0”。记得有一次,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突然讲到了“0+0”,林佳琳以为是在叫他,就站了起来,说了声“到”,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连老师也被他笑得前仰马翻,然而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刘欢欢

“她是一条龙,我是一根葱,不阴不阳下手凶,追命一阵风。南拳和北腿,不死也吓蒙,谁要惹了刘欢欢,命在她手中!”下课了,我哼着这首新编的《中国功夫》,漫步在校园里。“好,唱的真好哇,啊?”“多谢夸奖”,我听声音不对,就转过头来,一看,原来是她!唉,又要挨成“馅饼”了,久命难矣呀!她是学跆拳道的,在班里,很多同学都被她打过,可真的算“李小龙”了。

看,这就是我们班的“精英”,他们还不错吧,我们班还有更多的呢?下次在讲给你听吧! 再见!

熟悉初二作文 第10篇

Such is sons‘ nature,I really do not know how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you.However,I can imagine,on the day 18 years ago,when you gave birth to me,what a complex feeling you had.In the past few years,every day you struggle me up in the morning and prepare breakfast for me,then in the afternoon,you always welcome your only son with delicious foods after a day‘s hardwork.Now your son has been 18 and will go to university soon,like a bird is leaving its parents.Nevertheless,your footprints on my heart will never ever fade and-----I love you mum!

your son

创造“熟悉的陌生” 第11篇

文学博士,著名舞蹈理论家和评论家,编剧,大型晚会策划人和撰稿人。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今天我跟大家探讨的题目是“创造熟悉的陌生”。

在我看来,艺术的精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创造熟悉的陌生”。换句话说,艺术创造最高的任务,一个很大的核心,终身要为之奋斗的事情,或者我们看到艺术精品为之感动的时候,其实我们常常不知不觉进入一个“熟悉的陌生”的境界。远的不说,就说说《金陵十三钗》,很多人在现场流了眼泪,我认为张艺谋是老谋深算,他根据一个非常优秀的小说做了一个电影,这个电影里面至少有一半以上用的都是英文对白,虽然核心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南京一个天主教堂,里面的语言、音乐、唱诗班的声音、教堂里的建筑等等,所有一切都是西方的观众、美国的奥斯卡评委们非常熟悉的;可是发生在抗日战争中,面对日本兵的南京大屠杀,是一个熟悉环境中的陌生的故事,这是第一层。

第二层,就是美国和法西斯是主要的战场,在这个氛围里把二战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放在美国人很熟悉的事情里,《辛德勒的名单》在奥斯卡获奖的片子当中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而且流传很久的,讲的是德国法西斯对于人性的践踏;《金陵十三钗》讲的是二次大战西方非常熟悉的大的社会背景下,日本法西斯对中国年轻女孩的残害,所以熟悉的同时又是陌生的。为什么说老谋子老谋深算?我觉得他深深地把握、紧紧地抓住熟悉和陌生之间独特的关系。

第三层“熟悉的陌生”,在那个故事片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或者叫做母题,母题是一个非常深刻的东西。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一个很深刻的东西,叫做救赎,基督为了所有人的安宁、幸福和解脱,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生命做了对全部人类的救赎。人其实满足一般的温饱和生活欲望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很多人不能安静下来,于是有了巨大的欲望,这种欲望既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历史火车头,又把人们带进非常深的无底深渊,那个深渊的名字叫罪恶。宗教就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救赎,我们的佛教里面也有这样的救赎,提倡普度终生,“度”就是要把人从灾难中、从罪恶中引渡到一个干净的世界去,“度”本身就是一个救赎。《金陵十三钗》就包含了救赎,谁救赎了呢?一个就是故事片里的殡葬师,这个家伙在电影里刚出现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个醉鬼,加上只认钱,闯入天主教堂搜罗钱,见到美女色心大起,看到中国金陵十三钗秦淮河女人的时候两眼放光——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莫名其妙地扮演了神父,完成了自己的救赎。还有谁得到救赎了呢?就是秦淮河的妓女们,这些妓女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曾经的美好,而且为了那个美好,所有的妓女把自己扮装成学生,替那些被日本人点名的真正的女学生去救赎。“救赎”这两个字在西方基督教、天主教文化中是极其深刻的,很容易拨动人的心灵的。这个救赎的母题就是“熟悉”,将这样一个“熟悉”放到独特的、陌生的故事环境中,我认为就是创造了“熟悉的陌生”。

我认为好的作品都是创造了熟悉的陌生。如果看一个作品的时候不能引起共鸣,他就离我们要么太远要么太近,太近就是你看上去根本没有新鲜感,只剩下熟悉了;但是如果根本看不懂,不能引起共鸣,跟他毫无关系,那也是很残酷的,就只剩下陌生。好作品一定是熟悉的陌生。谁在做艺术创造,如果把熟悉的陌生抓到手里了,我相信他离艺术的精品就很近。我再给你们举个例子,也是舞蹈界的例子,有一个舞蹈作品叫做《土里芭人》,主要表现青年男女的爱情,中间有一个环节非常有意思——男女演员从舞台上排成一队下去,又排成一队上来,在上来的时候每个演员手上抹了黑色油彩,跳到高潮的时候互相抹黑脸,这是南方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的习惯,就是在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时候,互相用抹黑脸表达爱慕,所以那个节日上谁脸上最黑,身上都黑了,说明这个姑娘或者小伙子非常招人喜欢;如果一天了还是白的,那就肯定娶不到或嫁不出去了,赶紧回家自己抹一抹再出来,这是很好玩的风俗习惯。这个舞蹈中很多演员都把脸擦黑了。

如果这个舞蹈到此结束了,还停留在熟悉的层面上,还没有达到熟悉的陌生,你们猜猜这个导演怎么做的?在大群舞当中一下推出了整个舞团里面最漂亮的姑娘和最高大英俊的小伙子,一下子把这两个人推到整个舞台表演最前端,女孩把男孩的衣襟抓住一把撕开,大家有点惊讶,一把撕开干什么,就看到女孩美丽的小手一掌按在男孩的胸膛,一打开就在胸膛上按了一个黑黑的手印。当时掌声就起来了。这个时候男演员也把住了这个女孩子,我当时咯噔了一下,这个怎么弄?难道要三级片吗?这个导演太聪明了,抓住这个女孩,让女孩把身体转过来,一把把整个后面衣襟撕下来。当时全场就沸腾了,然后男人的大手印按在女人的背上,按完了以后全场掌声雷动,大家觉得太过瘾了,很多人觉得太漂亮,简直太好了。说好的人被感动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就这样被感动了,一个娟秀的女孩的手印印在男人的胸膛上,一个男人的大掌印印在女人秀美的背上,他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东西在心里一下子勾起了很浓的感情,其实就是因为按一个印记是人类最熟悉的事情。谁要是告诉我这一辈子没有跟印记打交道你一定是火星来的,至少你有户口本,至少你贴过邮票,爱到深处的人会在对方的脸上印一个唇印吧?你至少跟公章打过交道吧?你总要报销吧?出租车不报,医药费总要报销吧?所有人类的一切行为常常和印记相关,“印记”这个东西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但是它在这个事情上创造了熟悉的陌生。这种熟悉的陌生在我们内心激起了巨大的心理反应,我们觉得很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说它好,所以我们在艺术精品的观察和分析中,注意到创造熟悉的陌生是多么重要。

创造熟悉的陌生是艺术创造至高的任务,就舞蹈精品而言,我想有这样四个点要告诉大家:第一是选材要“独”;第二是个性要“明”;第三是形象要“亮”;第四是语言要“绝”。

所谓选材要“独”,先给大家放一个作品,也是大家熟悉的,就是“千手观音”,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作品。观音的形象是大家非常非常熟悉的,中国人拜观音是平常不过的事情,而且很多人越来越相信,特别是现在生活太紧张了,压力太大了,不孕症特别多,很多人要求子就找观音,听说很多庙很灵的。这个作品中大家仔细看一下,我们看到的这个“舞蹈的观音”的形象,为什么说是熟悉的陌生?因为在舞蹈的作品中创造了一个非常让人叫绝的独特的形象,中间的演员叫邰丽华,现在已经被很多人当成活观音了,我在央视举行的元宵晚会上,亲眼看到邰丽华出现时的骚动不亚于胡锦涛,我还注意到胡锦涛要跟她照相,部长们要排着队跟她照相,各种各样的人要跟她照相,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也要跟她照相,扫地的工作人员也要跟她照相,很多人把她当成活观音了。

这个活观音是怎么创造出来的?这个作品有21个演员,其他20个演员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一个邰丽华,那20个人的表演,似乎只剩下手了,这是导演精心设计和策划的结果,镜头一直在给邰丽华,她头上戴着高高的冠,这个冠高到什么程度?你们目测一下这个冠是她脸的几倍?至少是三倍,只有那么高的帽子才能把后面的人全部挡住。21个人中间为什么有5个男孩子呢?因为5个男孩的个子会比女孩高,手臂会长一点,摆出扇形的面的时候,如果只用女演员就不行,就不够了,也不够高,摆不出来了。原来是16个人已经很成功,但是不如现在的21人。请大家再看21个人的道理,在21个空间中,在人的平行视线上可以成为一个满月。人是很懒的动物,当他能数清楚几个手的时候,就会说那是“6手观音”等等,但是当数量数不清楚的时候就变成千手观音了。人就是这样独特的心理。你现在数,我把镜头静止着也不一定数得清楚,密密地排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特点,构成了艺术形象非常独特的状态,然后就是中间这个邰丽华安静地、安详地、慢慢地、一点也不笑地做着美妙的传达。观音菩萨可不能轻易笑,我们都说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有难的时候一叫观世音,观世音就来了,帮你救苦救难,所以这样一个作品的选材包含了很深的用心。我个人认为达到了一种极致,这种独特的状态,创造了一种熟悉的陌生,在此之前没有人达到,看了以后觉得很陌生又很熟悉。我们注意到作品里面手臂伸出去和缩回来常常是出人意料的,你觉得要伸出去了,突然缩回去了,你觉得要完全缩回去了,她只缩回去一边,把一边保留,形成半扇以后觉得要一起收回去了,她还摆一个半圆,反正让你猜不透要干什么,好像在跟你捉迷藏。这个作品我认为在选材上是非常独特的。什么叫选材要独?你的选材要有熟悉的基础,还要有陌生的再创造的空间,千手观音具有熟悉的最深的基础。

nlc202309010603

我认识一个朋友,说全家在那看春晚,打牌的打牌,折腾的折腾,闹的玩的,一家子老小,突然之间都安静了,因为千手观音开始了,居然全家都安静下来看,然后我的一个朋友说,演完的时候一回头看到80岁的老妈妈正在掉眼泪,他赶紧问怎么了,他妈妈说了一句“这可是观音啊”。那次晚会结束以后宋祖英见了我就说,“我每次都是一等奖,就今年被你们舞蹈打败了。”宋祖英是开着玩笑跟我说的,我回说,你不是被舞蹈打败的,你是被舞蹈着的观音打败的,你还敢跟观音打吗?这个“观众最喜爱的得票”数远远超过赵本山,是40%几,赵本山是16%点多,差别如此大。后来有人跟我开玩笑说,中国老百姓可信观音呢,大春节晚上投票不投给观音,这一年不倒霉吗?熟悉到如此程度,深入到民心的时候,就不得了了。我们现在很多艺术家不太考虑“熟悉”的问题,心中想的都是自己内心里想表达的东西,那是不行的,那样的东西是没有力量的,因为他不能和人们真正的内心产生广泛的共鸣。“熟悉”就是在最深处产生广泛的共鸣。人性的深处有着共同的东西,能超越国界、超越语言、超越仇恨、超越民族的,所以一个艺术家一定要问,你的题材是否碰触了最广泛的人性的基础,最广泛的真善美的基础。我认为创造熟悉的陌生第一选材要独,是指你在选材的时候是否关注到最深层的东西。

我现在再给大家放一个作品,是一个少儿舞蹈的作品,这个作品的名字叫《宝宝会走了》,在选材上非常独特。中国少儿舞创作有一大段时间走入一个歧途,就是成人化现象特别严重,所有孩子的舞蹈都成人化了。我看过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是《红红的蝴蝶结》,看得我心惊肉跳:一上来一群小女孩穿着红色的裙子,跳着少儿舞蹈经常有的摆娃的动作,跳得挺来劲的,跳着跳着前面排成一大排,然后一起往回走,看到孩子们手在动,想在干嘛呢,然后一排红色的裙子,一转身的一瞬间,把红色小衣服都脱了。幼儿园不大的孩子,里面有一小条红的,在胸前裹着。我说这是干什么?又开始跳了,又一转身,看到孩子手上又忙活开了,再一转身小裙子都解了,里面一个小三角。这个编导太大胆了!又跳,又往回走,我说还要干什么,只见她们再一转身,一群5、6岁的小女孩一人带着一个大墨镜,然后“红红的蝴蝶结呀”……我说这哪里是祖国的花朵,整个一群小妖精。这编导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完全是成人的理念,5、6岁的女孩哪有三点?青春亮丽的女孩当然很漂亮,可小女孩什么还没有呢,你非让她来这个,又不好看,一群小妖精,这太过分了,完全没有少儿舞蹈真正的东西。创造“熟悉的陌生”要看是什么样的熟悉,小三点虽然是熟悉的,但却是很糟糕的,那是违反人性的。我们所说的“熟悉”要贴近真正的人性,贴近人性的基础,贴近真善美,而不是把成人的东西强加给孩子。

但是《宝宝会走了》非常有意思,这个人是河南开封的一个编导,他全部的心思就在观察孩子,编了很多很多少儿舞蹈,比如还有一个上春晚的舞蹈叫《我可喜欢你》——我有一块糖给你吃,你喜不喜欢我?我有好看的衣服给你穿,你喜不喜欢我?孩子特别希望被别人喜欢,他就抓住了这个。《宝宝会走了》也是。我们说个性要明、形象要亮、语言要绝,他创造了一个“坐屁蹲”的语言,很北方化,走着走着就坐下去,学步的孩子们嘛,走不稳。我看到,部长们看到这个作品都笑得非常开心。

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舞蹈动作是非常花哨的,技巧也是非常夺人的、眼花缭乱的,但是不感人,为什么呢?我认为说的不是人话,说的是神话、仙话,说的是云彩之外的话,说的不是大地上的话,不是人心深处的话。这就有问题了,说的是非常非常陌生的,对大多数普通舞蹈观众来说是陌生的,但是对于舞蹈演员、舞蹈教师是熟悉的。这就糟了,我们现在很多舞蹈作品表达的时候,说的不是我们大众熟悉的东西,也不是在大众熟悉的基础上创造一个陌生,而说的是我们自己舞蹈圈子里面非常熟悉的、高度技巧化的、高度风格化的语言,可是他对于大众来说完全陌生,这是很要命的。表达内心的语言不接地气,不接人的普遍内心。

我们刚开始做《妈勒访天边》的时候,那个主演是非常好的演员,做的东西非常帅非常漂亮,他用了很多种技巧表现妈妈去世后内心的痛苦。但各种各样技巧都用了,还是觉得观众看的时候没有达到催人泪下的效果。我们也觉得很奇怪,然后又让这个演员找,后来这个演员经过很长时间磨合终于找到了,是从生活中找到的——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他的一个很亲的亲人去世,那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莫名其妙产生了胃痉挛,他那天并没有吃坏东西,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生命中的亲身经历,胃痉挛突然来了。然后,在他的独舞中,当妈妈已经躺在地上,他跪在妈妈面前的时候,他开始寻找那样一个独特的感觉,这个地方所有音乐都停止,他先是一动不动跪在那个地方,然后从腹部的抖动开始,腹部一点点抽搐,后来变成全身的抽搐……后来有人告诉我,他们每次看到这里的时候,内心非常感动,有的人眼泪就下来了。可能胃痉挛不是每个人都熟悉的,但是妈妈去世那种痛彻心骨的感觉一定是熟悉的,而“陌生”在于他把众人所熟悉的东西转化成为独舞演员独特的艺术创造,肢体的语言,这个语言建立在真正的身体的感受上,生命的体验的基础上,这就是我们说的要创造熟悉的陌生。

《红色娘子军》是熟悉的陌生,《白毛女》是熟悉的陌生,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看《白毛女》,它有一个非常大的主题,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我相信不仅是舞蹈艺术,所有的艺术都应该创造熟悉的陌生,因为只有熟悉的陌生才能传达给人巨大的感染力。只有贴近了人类的真善美之最根本,作品才有生命力;只有创造了新鲜的视觉形象,创造出一个个有个性的艺术形象,用独特的角度,用非常极致的语言创造,我觉得才能达到艺术感染力,这也是我创造之后的一点点体会,不知道这点体会是不是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大家能够记住我这句话,我觉得我今天就是非常幸福的人。

熟悉初二作文 第12篇

一个地方太过熟悉,那往往就会遮住我们发现美的眼睛。

--题记

你可曾注意过门前小巷的风景吗?习惯了早出晚归的我们,生活在灯红酒绿嘈杂社会里的我们,还曾注意过身旁的风景吗?哪个尘封着童年欢笑的地方,是否能触动起心中的一丝回忆?在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我们往往忽略了它的美丽。匆匆的脚步带走了青春,忘记停下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错过了朝夕的明媚,留下了一串淡淡的叹息。

春节老爸去了安徽老家六安过年,带回很多老家的照片,其中一张奶奶家门前的一个小巷照片。透过照片中的风景,我看见依稀的一列行驶的动车,我知道那是近几年刚修通的南京至西安的专线,我和爸爸都喜欢此张照片。我曾问过父母:你熟悉自己儿时的家园吗?这时的父母往往会哈哈大笑一番,然后说起童年的记忆:自己曾是怎样顽皮的下河捉鱼,又是怎样威武的打败恶狗;自己是怀着怎样激动的心盼望着过年,又是多么愉快的放着小鞭门前的柳树有多么高,屋后的小溪有多么清凉,站在山坡上高呼、奔跑的自己多么潇洒。小时候,河里有多少条鱼我都知道,村子里的小路上有多少颗石头我都数过,更别说家里了,简直太熟悉了。父亲常常自豪的说。

是的,那是无论什么时候自己都无比熟悉的情景,我也曾无比羡慕过那种洒脱。但此时的我们,身边的娱乐不过是电视、电脑,就连窗外的风景都从未顾及。我不禁问自己,身旁的.风景,我熟悉么?从小就与电子游戏相伴,是的,我们十分幸运;我们享受着物质的满足,但这真的是我们需要的么?我们忘记了与人沟通,靠着网络满足着自己的渴望;我们关闭着内心世界,披上了忧伤的伪装;我们忘记了欣赏窗外的风景,忘记了自己的欢笑,忘记了自己的坚强。我们不愿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直到累的筋疲力竭,才发现,自己错过了那么多美好。偶尔之间,看着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变得依稀有点陌生,不忍发出一阵阵惋惜之声。

当你难得外出游玩时,你或许会记得那里优美的风景,但陪你度过无数个春秋的小巷,你却再记不起它的模样。在你最熟悉的地方,我们忽略了它的美丽;或许在某一天,停下步伐休息的我们也会注意到:门前的小巷挂着红红的灯笼,缕缕炊烟轻轻飘动,与那耀眼的霓虹灯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有一股暖暖的温柔;那时,我们才发现,美丽的风景好近也好远。

熟悉的人不再熟悉六年级作文 第13篇

其实有一些人最后陪在你身边的,不一定是从小就在你身边的人,你或许在最后遇到了他,但是你们之间的感情却是比从小在你身边的人更亲。

因为你们一同经历过很多的困难,你们之间早已熟悉的透彻,你们不在分彼此,你们就是同一个人,一般你们是一个整体。因为你们互相了解对方,你们知道他自己的难处,你们知道他是一个好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看得懂对方的心。有很多的人都是看不懂自己的心哒。但是或许在这个世界当中有一个人他看得懂你的心。所以,这或许就是缘分。或许是注定的。有的人相处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在途中离开了一段时间只是一段时间,但是当你们再次重逢的时候好像不再那么熟悉了,因为你们都发生了变化,你们都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到底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所以你们都是陌生的,所以你们之间的熟悉也不再会重来。你们不知道对方在这段时间当中发生了什么,但是因为你们再次重逢却有很多的话要说,但不知道从何说起,所以你们都是不知道对方的一切,因此你们之间有一层隔膜,永远都不会捅破。

因为你们不再是对方熟悉的.那个人,不再是对方心中,记忆里的那个人,你们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却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只能亲眼所见,才能够明白你内心深处的那个感受。

上一篇:姜堰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汇报下一篇:初中月考学生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