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的技术标准

2024-07-07

口腔科的技术标准(精选6篇)

口腔科的技术标准 第1篇

我院口腔牙科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是集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技术水平一直在我县处于领先地位。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医师5人,科室人员先后在河南省口腔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技术力量雄厚。配备有德国FONA牙科综合治疗机6台,德国卡瓦口腔种植机一台、牙片X光机、超声波洁牙机、齿科打磨机、齿科成型机、点焊机等设备。所有诊疗器械医院供应室集中消毒、灭菌,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严格杜绝感染病的感染隐患,保障患者就诊的卫生与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

口腔修复与种植优势技术

口腔修复科主要是对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和畸形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俗称镶牙。目前修复的方法很多,有活动修复,固定修复,种植体修复。种植牙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修复方法,被称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种植牙

种植牙是目前口腔修复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它具有变革性的意义,对口腔医学的医疗行为和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喻为除乳牙和恒牙以外的“第三副牙齿”。种植牙是通过小手术将纯钛的种植体植入患者的牙槽骨内,形成人工牙根,然后在种植体上安装假牙冠的一种修复方法。它适用于口腔内单个牙、多个牙和全口牙齿的缺失。传统的固定、活动修复方法都需要依靠其它自然牙来达到假牙的固位,而种植牙因为有人工牙根,具有类似于自然牙的支持方式和仿生学的优势,它不需要像固定牙那样对缺失牙两边的牙齿进行磨除,同时具有美观、自然、舒适、咀嚼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使患者在心理上认为等同于长出了新的牙齿,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树立交往的自信心有很好的帮助。种植牙对患者的选择比较严格,患者要身体健康,无全身疾病,另外口腔局部的骨量和骨质要符合要求。另外,它治疗周期相对较长,费用相对于其他修复方法昂贵,并要求患者与医生有良好的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科最新引进的德国卡瓦口腔种植机,是当前牙齿缺失修复领域中最先进,最经典的种植系统。德国种植机采用的是世界最顶级种植体,被业内人士称为“贵族专享种植体”

种植过程: 第一次:口腔检查。包括:口内检查;拍X光片了解牙槽骨情况;特殊情况下需拍CT检查;术前的手术及修复设计;模型分析、制作手术导板;预约手术时间;血常规检查;全口腔洁治;

第二次:一期手术植入种植体;

第三次:拆线。一期手术后7-10天拆线,拍片了解种植体植入情况;

第四次:二期手术。一期手术3-6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安装愈合基台使牙龈形成,需拍片了解种植体骨整合情况;

第五次:种植修复取模。二期手术后2星期取模,安装修复基台,根据情况有时需拍片;

第六次:种植义齿戴牙(戴牙后需拍片)术前及术中:

2.全瓷修复技术

全瓷牙是指由陶瓷材料制作的人工牙冠。它适用于牙冠缺损,或牙体变色、氟斑牙、四环素牙。由于全瓷牙的颜色和光学性质与自然牙十分近似,其美观效果最佳,尤其适用于患者牙齿不好看,欲改善牙齿的外观、颜色等情况,修复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全瓷牙根据材料不同有许多种类,如铸瓷牙、氧化锆全瓷牙等。

口腔正畸技术

口腔正畸科主要治疗各年龄段患者的个别牙齿错位、牙齿排列异常、牙弓形态异常、前牙深覆颌、深覆盖、反颌、上下颌前突等错颌畸形。我们矫治的患者除儿童外,成人患者也很多。

活动矫治:一般常用于乳牙和替牙期的比较简单的错和畸形的矫正,或者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病人自己可以摘戴

地包天矫治一例:。固定矫治:最为常用的矫治器。患者自己不能摘戴。固定矫治是在本世纪发展起来的正畸技术,其技术也日益成熟,与活动矫治器比较,固定矫治器粘贴在牙齿表面上,所以固位良好;病人不能自行取下,可使矫治力得以持续发挥,因而疗程短,复诊间隔时间长;矫治较复杂的牙颌畸形效果好。固定矫治一例:

我科医务人员重视吸取国内先进的治疗技术,如方丝弓矫治技术、MBT矫治技术、成人各类错颌的正畸治疗以及儿童各类畸形的功能矫治技术。

口腔内科特色技术

口腔内科主要治疗牙体病、牙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1.残冠利用技术

近年来,龋病、牙髓病的治疗理念、治疗方法、检查手段、充填材料、治愈标准都和传统的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残根残冠往往拔除,现在残根、残冠可通过根管治疗后,利用残根残冠作基础,进行烤瓷冠修复,治愈后不但不再疼痛,而且修复后外形逼真,咀嚼功能能恢复正常。

2.漂白牙齿技术

是指患者或爱美人士在口腔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自己在家进行的牙齿漂白措施。家庭漂白牙齿技术一般是用装有漂白剂的牙托进行的,也有用牙贴来施药的,在持续一段时间后,牙齿会逐渐变得洁白。因此,家庭漂白牙齿的方法受到了很多人喜爱。

家庭漂白牙齿是变色牙和着色牙漂白措施的一种新选择。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特点:其一,使用的漂白剂主要成分为浓度介于10%~15%的过氧化脲,对口腔的刺激性较弱,为患者在家庭使用提供了可能性。其二,为每位患者个别制作牙列套,同时在牙列套与牙齿之间预备一定的间隙,而牙龈缘处牙列套与牙齿十分紧密,这样就使药物保持在牙列套内而不外溢,同时能与牙齿保持接触,这是该技术的核心所在。家庭漂白牙齿的方法通常在治疗期间,患者每天晚上在睡觉前戴着装有漂白剂的牙托,持续二至三个星期,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星期,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美白效果。日后,为了维持效果,可能需要每半年再戴两三天,就可逐渐回色,会比原来变得白一些。

口腔颌面外科诊疗范围

除传统的牙拔除术外,我科对于各种复杂牙的拔除、涎腺肿物切除、系带矫正等门诊手术也有着独到之处。

1、阻生齿拔除

阻生齿:牙齿在颌骨内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而只能部分萌出或不能萌出到正常咬合位置,这样的牙齿称为阻生牙或阻生齿。最常见的阻生牙是下颌第三磨牙,其次是上颌第三磨牙和上颌尖牙。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

上颌第三磨牙阻生

阻生牙牙冠周围的牙龈常常会发炎疼痛,严重时脸颊可以肿胀、溢脓、张口受限甚至全身发烧,颌下、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称为智齿冠周炎。阻生牙常常还会引起邻牙龋坏、松动、牙槽骨吸收等,症状严重的还可引起颌骨囊肿。所以能引起这些病变的阻生牙应该预防性拔除。

2、涎腺疾病:主要包括口腔个部位粘液腺肿瘤切除、炎症的治疗。

3、系带畸形矫治:主要包括影响发音的舌系带畸形矫治、镶牙前唇、颊系带畸形的矫治。

口腔科的技术标准 第2篇

1、口腔科诊疗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及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手消毒。

2、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3、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口腔科的技术标准 第3篇

一、校本教材建设的背景

“口腔疾病治疗技术”课程是我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课程组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口腔医学技术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 明确专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基础上, 先后编制了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 并不断修改完善。在教材的选用上, 经过不断实践, 发现现有教材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影响了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 在这样的前提下, 开发编写适应高职教学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1]

二、校本教材建设要解决的问题

1. 加强对教材其他内容的开发

首先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教材内容除了理论知识外, 还应包括知识的应用。其次, 现有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偏重经典理论和基础知识, 缺少体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的知识[2], 这与高职专业设置要紧密联系行业服务链的要求不相适应。此外, 教材内容与高职“双证书”制度中的职业资格考核标准也缺乏有效衔接。

因此, 在《口腔疾病治疗技术》校本教材编写中将增添新材料、新技术知识如CAD/CAM义齿技术、种植义齿技术, 补充应用性知识如牙周病牙在义齿修复设计中的影响、常见口腔病的预防等内容。

2. 增加医技沟通知识, 突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

高职院校校本教材编写的依据是职业技能分解。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有义齿加工企业、口腔医疗机构、齿科器材研发与销售和口腔医学网站管理, 其中义齿加工企业是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就业途径。

毕业生制作的口腔修复体进入临床, 常常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不符合医师或者患者要求, 从而要求返工的问题, 导致了多方面的损失, 医师时间和材料上的浪费, 患者复诊次数增加, 医患信任度下降;对技师造成人力、物力、时间的损失, 最终将导致医技、医患关系不和谐, 甚至产生矛盾。为了避免义齿的返工率, 关键在于技师与医师之间良好的沟通。

为了满足现代义齿加工企业对技师拥有良好医技沟通能力的要求, 本课程的校本教材应增加医技沟通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 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三、校本教材建设的目标与方向

我国《国家职业标准》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标准体系, 强调知识对技能的支撑作用, 避免学科化或理论化倾向。我们应以此作为校本教材建设的方向,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规范, 具有鲜明的高职高专特色

校本教材虽然不公开出版, 但是编写必须科学规范。教材的编写还应建立在科学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基础之上, 内容、结构都应符合职业岗位的需要, 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特色, 体现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果。

2. 教材内容的选取遵循“实用为主, 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委员会成员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又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对于哪些理论是必要的, 学到什么地步就够用了, 他们非常清楚。因此在编写校本教材时, 有必要请专业委员会进行指导和论证, 以保证教材理论知识“必需、够用”。

3. 简化基础理论, 侧重知识的应用,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简化理论知识的阐释与推导,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不必过度追求学科自身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充实应用实例的内容, 着重讲清理论的应用思路、应用方法, “以例释理”, 将基础理论融入实例分析中, 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材内容的整体优化

“口腔疾病治疗技术”课程属于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应围绕后续核心课程的设计编写教材内容, 并与职业能力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对接, 应听取后续课程和职业岗位一线专家对教材编写的意见, 使教材的内容得到整体优化。在教材结构、体系和编写风格上, 要突出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对传统的学科型教材编写风格要进行大力改革。运用教学目标分析法, 先确定教学目标, 再精选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理论内容着重介绍理论要点, 应用思路和方法, 并通过病例分析法, 先介绍病例, 再引入结论, 再扩展到理论分析, 从而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能力要求的掌握。

5. 教材内容与形式多样化

(1) 理论课教材。除教材主体内容外, 可在各单元内容中设立“学习目标”“知识链接”“病例分析”“知识拓展”“课堂互动”“学习小结”“目标检测”等内容, 以增强教材的趣味性, 强化知识应用和技能培养, 拓宽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训课教材。主要分为实训目的、实训内容与步骤、实训提示、实训思考、实训测试等模块。

(3) 充分应用数字化资源。部分教学内容 (如口腔精密附着体、种植牙技术) 的理论性或操作性很强, 仅有传统的文字教材是不够的, 应以教材为重点, 辅以其他配套资源, 形成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应补充数字化资源如大量的图片、多媒体设备、教学投影仪、多功能移动录播系统等, 实施多媒体教学, 以便学生牢固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

6. 校企联合开发教材

为了突出职业特点, 有必要进行校企联合开发教材。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 将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与知识引入到教材中, 使最新的知识与技术充实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专业教师与一线技术人员的联合, 缩小高职教材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 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实际有用的知识,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四、总结与展望

高职院校的校本教材体系比传统教科书的概念要更广泛, 是涉及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因此, 我们一定要更新观念、立足改革, 突出重点, 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 全力编写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校本教材, 推动教学效果的提高。

摘要:为了进一步强化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 有必要进行专业校本教材建设, 使专业教学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紧紧跟上“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步伐。本文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我院”) “口腔疾病治疗技术”课程为例, 阐述校本教材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职,口腔医学技术,校本教材,建设

参考文献

[1]侯爱华.高职校本教材开发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 2011 (17) :232.

口腔种植技术口腔美容中的应用 第4篇

【关键词】口腔种植技术;口腔美容;应用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63-01

口腔种植技术是一种在人体牙龈组织中进行外科植入手术的一种手术过程[1],在臨床中可以通过牙齿修复、假牙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口腔美容操作,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牙齿功能状况,另一方面也能够从美学角度出发,使得患者的牙齿更加美观大方,通过采用口腔种植技术后,能够使得患者的牙齿缺陷得到有效的弥补,同时也可以对患者的心情、自信等方面提供很好的帮助。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口腔种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比如种植体植入部位、植入方式等有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08月~2014年0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口腔种植患者,其中男94例,女106例。护理组,年龄18岁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41.22±15.17)岁。其中一共植入牙种植体320枚,男性植入牙种植体150枚,女性植入牙种植体170枚。

1.2适用人群

在进行植入牙种植体操作时,一定要保证手术操作患者符合这些基本条件。第一,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同时骨骼牙齿已经发育到成年人水平[2]。第二,患者进行颌骨等手术操作已经超过6个月,同时患者在之前进行了拔牙操作时间超过了3个月,其口腔内部的缺损情况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患者的牙龈床骨形态健康[3]。第三,患者口腔内部没有软组织炎症反应。第四,患者牙齿有植入牙种植体的功能需要,不能够仅仅是想要植入就进行外科手术操作,这样可能会对患者的牙齿功能带来不利影响。

1.3种植系统及其植入方式

我院采用的植入系统是德国的奥齿泰系统[4]。在本次实验过程中,一共植入牙种植体320枚,男性植入牙种植体150枚,女性植入牙种植体170枚。植入位置主要是口腔上前牙、上后牙、下前牙、全上颌区域等位置,在系统植入过程中,主要采用上置方法植骨技术进行操作。

1.4种植体周围的组织重建和修复

在患者进行了软组织功能重建后,需要采用后期功能修复方式进行护理操作,对这些患者进行口腔功能软组织修复操作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固定修复方式和活动修复方式两种。

200例口腔种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比如种植体植入部位、植入方式等有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

2.结果

2.1200例口腔种植患者的植入部位分布结果分析

本次试验共植入牙种植体320枚,其中口腔上前牙、上后牙和下前牙的植入分布比例是28.125%(90/320)、37.50%(120/320)和15.625%(50/320),剩下的60枚植入了其他口腔部位。

2.2200例口腔种植患者的种植体周围的组织重建和修复结果分析

一共有100例患者进行组织功能修复,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一共是175枚牙齿,其中采用活动修复方式的患者分布比例是51.43%(90/175),采用固定修复方式的患者分布比例是48.57%(85/175)。

2.3200例口腔种植患者在半年和一年随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分析

在半年随访结果显示有1例一枚患者牙齿松动,1例一枚患者牙齿脱落,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在一年随访结果显示有1例一枚患者牙齿松动,2例一枚患者牙齿脱落,并发症发生率为1.50%。

3.讨论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口腔种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比如种植体植入部位、植入方式等有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现一共有100例患者进行组织功能修复,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一共是175枚牙齿,其中采用活动修复方式的患者分布比例是51.43%(90/175),采用固定修复方式的患者分布比例是48.57%(85/175)。同时在半年随访结果显示有1例一枚患者牙齿松动,1例一枚患者牙齿脱落,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在一年随访结果显示有1例一枚患者牙齿松动,2例一枚患者牙齿脱落,并发症发生率为1.50%。这说明了口腔种植患者采用口腔种植技术进行口腔美容操作,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对于牙齿功能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使得牙齿更加美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华,周斌.口腔种植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并发症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07:148~150.

[2]钱蕴珠,卢建华,徐凤娟,杨建新,章非敏.口腔种植技术临床应用的伦理思考与策略[J].重庆医学,2014,32:4386~4388.

[3].2007年中国国际口腔修复与种植技术学术大会暨材料器械展览会将在天津举行[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08:486.

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 第5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医院、口腔诊所等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 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将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确保消毒效果。

第四条 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五条 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消毒工作质量。

第六条 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第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二、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 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三、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四、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五、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六、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第八条 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第九条 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条 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诊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第三章 消毒工作程序及要点

第十一条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包括清洗、器械维护与保养、消毒或者灭菌、贮存等工作程序。第十二条 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工作要点是:

一、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当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其方式应当采用手工刷洗或者使用机械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二、有条件的医院应当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三、清洗后的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械设备烘干。

第十三条 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后应当对口腔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对牙科手机和特殊的口腔器械注入适量专用润滑剂,并检查器械的使用性能。

第十四条 根据采用的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期。

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可不封袋包装,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第十五条 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或者采用环氧乙烷、等离子体等其他灭菌方法进行灭菌。

对不耐湿热、能够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以选用化学方法进行浸泡消毒或者灭菌。在器械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

第十六条 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有条件可配备管腔防回吸装臵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

第十七条

口腔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第四章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灭菌合格。

灭菌效果监测采用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包括灭菌物品、洗涤、包装质量合格;灭菌物品放臵灭菌器的方法合格;灭菌器的仪表运行正常;灭菌器的运行程序正常。

第十九条 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确定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在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发生改变时,应当进行灭菌效果确认性生物监测。

灭菌设备常规使用条件下,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第二十条 采用包装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环氧乙烷灭菌的,应当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采用裸露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的,应当对每次灭菌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按要求定期进行生物学监测。

第二十一条

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应当定期进行浓度和微生物污染监测。

浓度监测:对于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当每日监测浓度,对较稳定的消毒剂如2%戊二醛应当每周监测浓度。微生物污染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范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口腔科的技术标准 第6篇

(月份)

评价指标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

分值

评分

一、科室管理(50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一票否定或倒扣分(做到打√,做不到打×)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及分类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师告知与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酌情扣分。核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少一条扣1分。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每月随机抽查医护人员一至两名,不熟悉相关制度者,酌情扣分。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发现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能遵循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的,酌情扣分。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无相应预案不得分。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无联系渠道酌情扣分。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无科室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的酌情扣分。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无科室继续教育培训目标和实施目标的酌情扣分。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未进行考评的不得分。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区级以上(含区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区级以上(含区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二、门诊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100分)

1、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

1、科室严格执行门诊医疗工作管理相关规定,服从门诊部统一安排。

未按规定执行者不得分,不服从门诊部安排者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2、门诊医师按时上班,坚持专家/专科门诊,不套排,不随意停诊,不随意顶替,更不允许进修生、培训生、实习生单独上门诊。

发现不按时出诊,套排,顶替者不得分。

3、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门诊会诊制。

未严格执行者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4、对门诊医师“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有具体的监督措施。

无监督措施不得分,监督措施不到位者视情况酌情扣分。

5、做好等待就诊病人出现病情变化的抢救方案和急救措施(有突发意外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及完整抢救物品配备)。

无相应预案及措施不得分。

6、医师以上职称门诊所占比例≥60%。

未达比例者不得分。

7、在病人外出检查未归时,医生不能擅自离岗。

发现医师擅自离岗者不得分。

2、门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

1、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不符合书写规范酌情扣分。

2、门诊处方及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不符合书写规范酌情扣分。

3、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和报告制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1、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及时准确并有登记。

未及时上报疫情者不得分。

2、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

未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酌情扣分。

3、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未执行好消毒隔离措施,酌情扣分。

4、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

未做好无菌操作,酌情扣分。

4、口腔专科门诊管理规范。

1、口腔门诊标识清楚,专业布局合理。

未按相关要求执行不得分。

2、严格执行口腔科疾病诊治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未按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执行不得分。

3、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未按《办法》执行不得分。

4、做好门诊口腔病人出现突发意外事件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及完整抢救药品、药品准备。

无相应预案及措施不得分。

5、口腔专科病例书写规范,符合相关要求。

不符合书写规范酌情扣分。

三、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200分)

200

1、由具备执业资质的医师、护士,按照制度、程序与病情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服务。

1、病区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未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不得分。

2、普通患者入院后由当班医师和护士接诊,并根据病人病情确定初步诊疗和护理计划,并在2小时内执行。

未在规定时间内执行的酌情扣分。

3、危急重病人入院后当班医师和护士立即进行初步评估,立刻通知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处置病人,确定初步诊疗方案,并立即执行。

未按规定及时进行处置的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2、由上级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住院诊疗(药物、手术、康复)计划/方案的适宜性,并记入病历。

1、普通病人应在48小时内有主治医生评估结果及诊治方案,72小时内应有副主任医师评估结果及诊治方案,并逐步实施。

未按规定执行的不得分。

2、危重病人应成立相应抢救小组,并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者担任组长,随时记录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未成立抢救小组的不得分。未随时对病情变化进行记录的酌情扣分。

3、在72小时内不能确诊的患者,科室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确定诊治方案,并加以实施。

科室未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的不得分。

4、急诊手术必须请示主治以上医师,查看病人确定治疗方案,方能执行。

未按规定执行的不得分。

3、应用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路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应用临床路径使诊疗流程标准化。

1、根据病人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初始诊疗效果,确定病人下一步诊疗路径,根据专业特点,尽力达到诊疗流程的标准化。

无诊疗路径的不得分,诊疗次序混乱的不得分。

2、执行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医疗原则,特别是核心制度必须落实。

1)交接班制度:实行晨交班制,每日应有值班医师与当班医师对病区患者进行交接,并有记录。危重病人及当日手术后病人应实行床旁交班。

2)查房制度:入院2小时内应有住院医师查房,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查房,72小时内应有副主任及以上职称医师查房;住院医师上、下午各查看一次,危重病人随时查看。主治医师每3天至少查房一次,副主任以上职称医师每周至少查房一次。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对诊断不明的病例,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主持。

4)术前讨论制度:择期手术应进行术前讨论;对于疑难、复杂等可邀请相关科室参与,应在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主持下进行。

5)手术分级制度:病房严格执行各级医师手术分级制度管理。

6)会诊制度:急诊会诊随请随到,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平诊会诊应在48小时内完成;会诊科室应安排主治以上职称医师会诊。

7)转科、转院制度:需转科患者,应有转入转出记录;转入科室应按新入院患者标准进行处置;精神类疾病或特定传染病需转外院治疗患者,需经医务科同意执行。

8)临床用血制度: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成分输血达到卫生部要求;输血前患者应签署用血知情同意书,并进行输血前检查;血袋必须及时回收;输血应有记录。

9)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对死亡病例,应进行死亡病例讨论,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主持。

未能落实相应核心制度的,视其情况发现一条未执行该项不得分,对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的,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4、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1、严格执行病历的时效性。应及时完成病历书写,要求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6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一周内完成死亡讨论记录。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术后连续三天有病程记录。住院病程满一月需进行阶段小结。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记录的,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2、严格遵循病历的真实性,如实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及病情变化。严禁出现电子病历复制及提前书写病历等不良事件,严禁伪造病历。

一旦出现伪造病历,提前书写病历,电子病历复制的均不得分。

3、严格执行卫生部病历的相关规定,妥善保存病历,不泄密。

出现泄密或相关病历资料遗失的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5、加强医患沟通,维护患者权益。

1、应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及时告知患者家属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并有记录。

无相关记录者不得分。

2、特殊检查、治疗及用药患者及家属应有知情权,并签知情同意书。

无相应知情同意记录的不得分,无患者或患者法定代理人签字的不得分。

四、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200分)

200

1、加强病房管理工作,为病员提供清洁、整齐、安静、安全及舒适的就医环境。

1、病房环境整洁、安全、秩序良好。

病房环境部整洁、秩序不好扣1分;存在安全隐患扣1分。

2、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仪表整洁,监护室护理人员职责分明,分床到位。

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3、护士长管理到位,工作有计划及总结,资料记录规范。

无工作计划及总结各扣2分;护士长资料记录不规范或记录不全各扣1分。

4、物品放置规范,标识、标牌醒目。

物品放置不规范扣1分,物品放置与标识不符扣1分;标识不清扣0.5分。

5、病房设施、设备性能良好,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病房基础设施、设备不全扣1分;设施、设备性能不好,不能确保使用过程中安全扣2分。

2、护理工作制度、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各类疾病的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转入、转出监护病房有记录。

1、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按要求组织学习,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建立护理常规及时,护理常规有补充、有修改,体现护理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的持续改进。

未按要求组织学习的每项扣0.5分,护理常规建立不及时扣0.5分,无补充、无定期修改的酌情扣0.5分。

2、护士知晓相关护理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现场询问3名护士,上述内容掌握不全每人扣1分。

3、护士落实护理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现场查看,落实有缺陷各扣1分。

4、护士有效落实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护理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核心制度,监护室有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流程。

现场查看落实各项核心制度的情况,未落实扣1分,落实有缺陷扣0.5分。

5、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按工作质量标准落实到位。

现场抽查3名护士,执行有缺陷每人扣1分。

3、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合格率达100%。

1、科室有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计划,措施有落实,有记录。

科室无相关培训及考核计划的每项扣1分;无培训、考核原始资料扣1分;记录不规范扣0.5分。

2、“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合格率大于100%。

现场抽考护士“三基三严”情况,1人不合格扣1分。

4、临床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根据病人的病情级别有效落实分级护理制度,确保病员的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临床护士实行分床护理,责任护士工作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未实行分床护理的不得分,未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或不充分的酌情扣0.5~1分。

2、临床护理工作体现人性化服务,体现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的责任,执行操作前实行告知义务。

抽查3名患者,不知道责任护士的每人扣0.5分;未落实病人权利与义务告知工作制度的酌情扣05.~1分;对患者隐私保护落实不到位扣1分。

3、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出院教育落实,记录规范。

抽查3名患者,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每一例扣1分。

4、床单元整洁、平整、无渣屑,物品放置规范,不杂乱。

抽查3名患者,一项未达到要求扣1分。

5、病人衣着整洁,“三短六洁”落实到位。

抽查3名患者,一项未达到要求扣1分。

6、各种管理清洁、通畅,固定妥善,管道有标识。

抽查3名患者,一项未达到要求扣1分。

管道护理未落实扣0.5分,未标识扣0.5分,未达到有效引流扣0.5分,固定不妥善扣0.5分。

7、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病情,主要治疗、护理要点等情况,能正确指导或协助病人采取各种标本。

抽查3名护士,未达到要求每人扣1分。

8、根据医嘱及病情开展分级护理服务,护理级别实施与医嘱护理级别相符,按照分级护理的标准和要求对病人实施护理服务。

抽查3名患者,护理级别与医嘱不符扣0.5分;未按照分级护理标准对患者实施护理各扣1分。

9、提供适宜的康复和健康指导,检查术前健康指导和术后康复训练的情况。

抽查3名患者,未落实的各扣1分;落实不到位各扣0.5分。

10、各种特殊检查护理措施到位。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每人扣1分。

11、每月科室有质控自查记录,对存在问题有分析、改进措施和效果反馈,记录完整。

无自查原始资料扣1分,对存在问题无分析、无改进措施和效果评价扣2分,无记录扣1分。

5、加强对急救药品及器材的管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急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1、病区、门诊的抢救药品、器材齐备,抢救车中药品器材、吸痰器、简易呼吸器、氧气枕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每一项扣1分。

2、抢救车实行专人管理,物品、药品定位放置,数量固定,补充及时。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每一项扣1分。

3、急救药品保存规范,无裸装,无变质及过期,基数固定,有交接、有记录。

急救药品过期、变质不得分;未按要求固定基数、未做到班班交接及交接无记录每 一项扣0.5分。

4、保证护理人员对急救仪器能正确操作。

抽查3名护士,未达到要求各扣1分。

6、加强护理缺陷管理,制定并实施不良事件报告和管理制度。

1、病区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重点包括输血反应、用药错误、输液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

无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的不得分,不符合要求的各扣0.5分。

2、制定预防不良事件的防范措施,上报制度及流程,不良事件报告率100%。

无不良事件的防范措施、上报制度及流程的不得分;隐瞒不报者不得分。

3、护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执行医嘱,有签名、有登记。

抽查3名护士,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每人扣1分;医嘱漏执行扣2分。

4、毒麻药基数固定,专人、专柜、加锁管理,交接班记录及时,未用完的毒麻药品有销毁记录,空安瓿回收。

未按规定要求管理不得分;交接记录执行不到位扣1分。

5、药品分柜放置,标识明确;药敏标识规范、醒目,高危药品有红色标示。

药品混装、裸装各扣1分;药敏标识不规范扣0.5分;高危药品无红色标识扣1分。

6、保证对危重病人、抢救病人实施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危重病人有护理常规,措施要具体,检查对危重病人实施护理操作是否正确、迅速、有效;对危重病人是否实行床旁交接;对有坠床危险的病人是否采取防护措施及悬挂警示标识。

对高危患者未进行风险评估扣1分;无警示标识扣1分;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患者发生烫伤、坠床、非难免压疮不得分。

7、输血前核查制度,输血操作规范,输血过程实施监测并有记录。

执行有缺陷的每项扣0.5分。

7、按照医嘱要求观察病情,根据卫生厅《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规范记录。

1、护理计划及时落实到位,措施有针对性。

1项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1分。

2、体温单填写规范,记录完整。

体温单填写不全每项扣0.5分。

3、医嘱处理及时,查对认真,记录规范。

医嘱处理不及时扣1分;未做到班班查对扣1分。

4、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及时、完整,重点突出,能体现专科特色,记录要具有连续性,频次符合规定要求。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8、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1、护士正确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并有效实施。

抽查3名护士,不熟悉上述内容或执行有缺陷每人每项扣1分。

2、护士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护理活动。

执行有缺陷发现一次扣1分。

3、护士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坚持“七步” 洗手法,定期接受手卫生监测。

洗手不规范扣0.5分;手卫生监测不合格扣2分。

4、各种消毒监测达标,资料齐全,记录完整。

监测未达标不得分;资料记录不全扣1分。

5、无菌物品及无菌液体包装完整,专柜放置,无过期及破损。

无菌物品及无菌液体过期不得分;放置不规范扣0.5分。

6、使用中的消毒液有监测,有标识,无过期。

消毒液过期不得分;监测不合格不得分;标识不清扣1分。

7、用后物品处理规范。

用后物品处理不规范扣1分。

8、垃圾分类存放,锐器有专门容器收集,处理及时。

垃圾存放不规范扣1分;处理不及时扣1分。

五、患者服务与持续改进(50分)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保证本专业患者从急诊、门诊到住院、出院及健康教育和随访具连贯性。

服务流程秩序混乱不得分。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业规范的要求。

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3、患者对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等具有知情权。

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2、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1、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与益处、费用和临床试验等真实情况具有知情的权利,患者及家属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的权利。

不尊重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知情权,违背患者或法定代理入意愿或选择,不得分。

2、科室具有告知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真实病情及诊疗方案的义务,特殊检查,治疗和用药应签书面“知情同意”。

无相应知情同意记录的不得分,无患者或患者法定代理人签字的不得分。

3、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宗教信仰。

泄露患者隐私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3、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1、科室应建立投诉渠道,并有专人负责处理投诉纠纷,并有记录及整改意见。

科室未建立投诉渠道,无相应记录及整改意见不得分,记录或整改意见不完善酌情扣分。

4、患者及其家属教育与沟通。

1、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信仰、维护患者和家属权利。

不尊重患者价值观或信仰,遭到患者或法定代理人投诉,不得分。

2、科室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疾病防治知识教育和指导,支持其参与诊疗活动。

未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应教育或指导,不得分。

5、就诊环境管理。

1、科室应尽力向患者提供清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环境脏乱,遭到患者投诉者不得分。

2、保护患者的隐私。

泄露患者隐私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6、患者评估。

1、科室负责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管理。

无患者病情评估不得分。

2、患者评估的结果应在住院病历中有记录,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住院病历中无记录不得分,记录不完善酌情扣分。

3、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进行管理评价,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填写评价表一式两份,一份存科室,一份交医务科。

六、患者安全目标与持续改进(50分)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1、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未执行查对制度不得分,不足3种识别方法者酌情扣分。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应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不得分。

3、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作为实施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有效手段。

患者无腕带识别标示不得分。

2、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1、择期手术在手术医嘱下达之时,表明该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术前准备工作部充分酌情扣分。

2、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志制度。

无手术部位识别标志制度的不得分。

3、严格执行多部门共同合作制度的手术安全检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

无相关手术安全检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的制度与工作流程不得分。

3、提高用药安全。

1、病区应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并上报。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未上报不得分。

2、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出现药物配伍禁忌造成不良后果不得分。

4、建立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1、必须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科室未建立报告制度不得分。

2、科室对“危急值”报告应有登记。

无“危急值”报告登记不得分。

3、科室对“危急值”报告结果不确定时,应立即重复检查。

未对阳性报告结果及时采取措施造成不良后果不得分。

5、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1、病区应有警示标识和语言提示等,防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

无相应警示标识不得分。

2、建立跌倒、坠床报告制度与措施,并有处理流程或预案。

未建立相应报告制度与措施不得分。

3、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无相应评估与报告制度不得分。

4、认真实施有效的预防压疮护理。

出现不良后果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6、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1、医护人员应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未主动上报安全(不良)事件造成不良后果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2、针对患者疾病诊疗,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做出正确理解与选择。

未对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3、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介入、手术等有创检查和治疗前及药物治疗时。

未进行该项目时酌情扣分。

七、医院感染防控与持续改进(100分)

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1、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

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不得分。

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开展耐药菌株监测。

1、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掌握非限制类抗生素、限制类抗生素及特殊类抗生素使用指征。

未严格执行分级管理制度视其情况酌情。

2、严格掌握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和治疗性使用原则。

违反抗生素使用原则酌情扣分。

3、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必须符合卫生部要求。除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性泌尿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可以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外,其他感染需使用氟喹诺酮时必须要有病原微生物支持。

违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要求的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4、严格执行“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标准”。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应预防使用抗生素,术中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应追加一次抗生素,术后按照手术切口使用抗生素,I类切口不使用或24小时内停用抗生素,II类切口48小时内停用抗生素,II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3至7天内停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种类选择参照卫生部《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执行。

每月抽查30份围手术期病历,发现一份不合格的扣1分,扣完为止。

5、积极开展病原微生物的送检及培养,特别是血、尿、便、痰或其他体液。

未开展送检及培养的不得分。

6、积极配合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的检测,服从医院感染办公室的工作要求。

不配合医院耐药菌监测的不得分。

3、病区院感防控

1、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手卫生规范。

未严格执行相应技术规范的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2、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符合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的管理符合规范。

未严格按照管理规范执行的不得分。

3、常用无菌敷料缸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4、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感染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等应在诊室或病室换药,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未按操作要求的不得分。

5、特殊感染病人需进行隔离。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6、严格执行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所致的各项措施。

未严格执行相应措施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7、加强耐药菌感染管理,对感染及其高危因素实行监控。

未对耐药菌感染实行监控不得分。

8、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及污水分类管理,标识清楚。

未严格执行分级分类管理不得分。

4、门诊手术院感防控

1、设置独立的手术操作间,区域划分符合要求,标识清楚,环境卫生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手术操作间人员,设备实行专人专管专用。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2、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3、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药械的管理符合规范。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4、实施手术操作前必须进行血源性感染疾病的实验室符合检查。

未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不得分。

5、手术器具及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未按要求进行清洁消毒灭菌不得分。

6、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及污水分类管理、标识清楚。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5、口腔诊疗院感防控

1、严格按照《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

未按《规范》执行不得分。

2、三区划分清楚,标志清晰、流程合理;进出通道分离。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3、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4、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病人完整黏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6、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有记录。灭菌设备常规使用条件下,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未按规定进行检测不得分。

7、医护人员应做好个人职业防护工作。

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6、教育与培训。

1、医务人员必须接受医院感染培训每年不少于4学时。

每年抽查医护人员医院感染培训记录,未参加培训的不得分,培训次数不足的酌情扣分。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上一篇:XX年学校女工工作计划下一篇: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