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课改工作主要经验

2024-06-30

高效课堂课改工作主要经验(精选8篇)

高效课堂课改工作主要经验 第1篇

常丰镇中心小学高效课堂课改工作主要经验

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在实践、反思、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五步尝试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一年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高效课堂”课改工作的总体思路

我校高效课堂课改工作主要采用“五步尝试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精神为“先学后教,先试后导”;价值取向为:让学生快乐尝试,在尝试中体验成功,在尝试中创新;内涵为“全、主、合”,即“全”:面向学生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面发展;“主”:学生自主,主动学习; “合”:小组合作、合作探究。这种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高效课堂”课改工作主要做法

1.试行“导学案”备课。“导学案”的应用是教师备课方式的转变,它由教师备教材教法转变为备学生。我们要求导学案的设计必须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一是打破教师对课堂的过度包办。教师对课堂的过度包办主要表现为:预习环节教师对设计问题的包办;探究环节教师对结论的包办;展示环节教师对评价的包办;导学环节教师对活动过程的包办;反馈环节教师对解疑的包办。二是建立适应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3.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1)由“写教案”到“编写学案”的转变

备课、编写教案是最基本的教学常规,是上好一节课最基本的准备工作。教师编写学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与方法、导学问题、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等几个部分。

(2)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转变

“先学”是指学生根据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采取自学的方式自学教材并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后教”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采取“生生互动交流”或“师生互动交流”进一步释疑解难,对自学过程中的难点或不求甚解的地方进一步理解掌握。

“先学”一般在15分钟左右,主要是在学案导学的引领下单独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教材的知识。“后教”一般在10分钟左右,主要是采用“生生互动交流”或“师生互动交流”的形式达到释疑解难,突破重难点的目的。“先学后教”只是一种理念,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先学后教形式。(3)由“课后落实”到“当堂落实”的转变 当堂落实指的是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利用学案中的课堂练习、小测、竞赛活动等对刚领悟的知识通过运用达到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的作用。这一环节一般不少于15分钟(根据不同课型可适当延长),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课堂练习,第二步是学生互相交流、批改、订正或教师批改、讲评、订正,也可以让学生站板带领大家订正。

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学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诱导上。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的位置让给学生,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讨论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己知的知识外,还应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大胆提出问题,标新立异,老师把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们,学生们带着问题自己阅读教材,解决问题;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向小组同学们请教,共同讨论;然后同学在课堂上汇报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结果,或者质疑讨论未果的问题;老师安排其他同学点评或者答疑,从而让更多同学展示自己学习方法,老师能发现错误症结和思维火花;然后老师启发引导大家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使之系统化,并且提炼出方法;为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老师又设置问题或练习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巩固;最后当堂检测学习效果(也可根据安排放在下节课)。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导,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知识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成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交融、思维碰撞的生命历程。

5.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就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在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老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提出问题,同时要向学生学习,从学生身上吸取智慧力量,以建立科学、民主和平等的新师生关系。

三、今后工作打算

1.学案编写--应符合实际:一份好的学案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符合校情、班情和学情,要能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

2.学生自学--应落实到位:在自学这一阶段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①前期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指导自学、督促自学、鼓励自学,表扬自学效果好的同学,引导学生体验自我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全班同学形成自学氛围。②明确学案中各项自学要求。③自学阶段教师不能放任自由,应在课堂里来回巡视,加强督查,发挥组织管理职能,确保每位学生都专心学习。④要积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分析问题,学会利用资料、查找资料与利用学习工具书。

3、互动交流--应讲求实效:互动交流阶段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消除困惑、解决重难点、再次掀起思维高潮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应注意几个问题:①进行师生互动或教师运用课堂提问艺术来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并进行释疑解难时,对于所有学生在自学后都已懂的问题,原则上不教,对于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再更正、补充,对于学生不能够解答的问题,可在诱导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当的讲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环节最重要的不是释疑解难,最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现学生特别是有待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激活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激发兴趣,使每一节课都作为下一节课的“加油站”,持之以恒,从而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②进行生生互动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发挥好“培优补差”的功能,引导督查优生不但要当堂掌握相关知识,还要完成选做题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深度、广度加以钻研与领悟,为“兵教兵”作好准备,久而久之,让优生更优。有待激励的学生要引导并鼓励他们及时请教,及时消除知识障碍,不要因为一时的障碍影响学习进程,同时要注意教导他们不能有依赖心理,要逐步过渡到独立学习。

总之,我们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充满了期待,充满了信心。希望老师们追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最高境界,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的学习吧!想一想,在课堂上,学生依照学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兵教兵解决疑难,归纳交流解题的思路办法,学习热情高涨,没有不学的学生,不待老师讲就能完成当堂的学习任务,教室变成了学堂,老师轻松自如的组织学生学,指导学生学,督察学生学,那该是多么理想的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课改工作主要经验 第2篇

安达市青肯泡乡中心校

青肯泡乡中心校以“均衡发展

创办特色

打造精品

不断超越”为办学目标,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

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教书育人。几年来,我校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中,积极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借鉴、探讨、实践,我校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特色之路。为此我校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转变,师生风貌有了可喜的变化,教育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一、高效课堂彰显成效

1、实施科研兴校,引领高效课堂

一是立足课堂,榜样示范。我校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课改常态化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学校组织各学科组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加大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跟踪听课、评课力度,定期组织安排教师上公开课、研讨课,骨干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经过反复研讨和磨炼,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扎实教研,专业引领。我校积极强化教研工作,以业务学习、集体备课、榜样示范为主的研磨形式,注重培养青年教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还提高了自己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是外出学习借鉴内化。

我校积极创造外出学习机会,选派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让更多的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使自身的专业素质等到提升。多名教师先后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地级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广大教师通过多渠道的学习培训,更新了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特色,教学成效得以提高。刘先琴、徐洪琴等教师在研讨会上做了课堂教学展示,王国丽、刘丽娜的说课在技能大赛上获奖。2015年9月,于雪执教的《难忘的八个字》、王淑艳执教的《小鸟请到这里来》两课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师一优课”省级优秀课评选活动中入选。12月,于雪执教的《难忘的八个字》一课被评为国家级名课。

四是课题研究,探索新路。我校以“科研兴校”为长期发展目标,积极组织、参与、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用现代化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我校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十分注重积累,认真收集第一手实践资料,对教学中的种种预设和生成积极加以分析和研究,确保了课题研究有序发展。2015年以来,我校有一个课题获国家立项,四个课题获市级立项;教师撰写的50余篇经验论文,其中国家级6篇,省级11篇;我校教师多次在省地市级赛课活动中出公开课。

2、打破传统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课堂教学采取的是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毫无生机。高效课堂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的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样做还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生命之花得以舒展绽放,心灵得以自由翱翔,能力得以充分展示。

3、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我校小学在不断探索中构建“3+1”课堂教学模式。“3”即学习的三个阶段,“1”即随堂达标测评。(学生的自主学习即“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巩固练习”,3+1即“自学领悟——课上研习——练习深化——达标测评”。)此模式的核心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把课堂当作展现自我的舞台,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增强知识、见识和胆识,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让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作风得以激发;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实现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4、实施有效教学,师生共同提高

在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校中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旨,确立了“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教学指导思想,构建了“两设三导,四问一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设情生问——设纲探问——导巡知问——导练质问——导结成律”五步教学法。教师的“教”分五步,即“设情”、“设纲”、“导巡”、“导练”和“导结”,是教师的行为;学生的“学”分五步,即“生问”、“探问”、“知问”、“质问”和“成律”,是学生的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设情生问”—教师创设情境,诱导学生产生疑问,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设纲探问”—教师根据三维教学目标设置合作探究提纲,学生按提纲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导巡知问”—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巡视以及和学生共同探究,使学生产生的问题得以解决;“导练质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出示针对性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诱导学生进一步“质问”,深化拓展;“导结成律”—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升华知识,形成规律。

“五步教学法”使教师与学生紧密结合,学生与学生之间愉快合作与探索,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出来,教师的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主要体现在:

一是学生的自信得到了强化,学习的热情得到了助燃,学习的习惯得到了关注,合作的意识得到了强化,思维的质量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学习的效果得到了加强。

二是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才能达到高效课堂。因此,教师不但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极强的实践能力。教师必须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学习现代教学技术,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师的素养从中会得到极大提高。

三是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乐于学习。课堂教学中,师生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学习、进步,学生能轻轻松松舒展自己的才能,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是掌握了学习方法,使学生善于学习。从课内预习到课外预习,从扶到放,使大部分学生学会了预习的基本方法,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具有了一定的质疑水平,学生懂得了质疑的一般方法;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心理环境、相互间的对话交流,使学生敢说、愿说,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训练了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社团活动突出特色

高效课堂的实施,还给了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社团活动的开展工作,打造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几年来,我校广大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把社团活动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不仅能够潜移默化达到德育教育目的,还能够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此我校在充分调查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从学

生的主体要求出发,成立了12个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搭建各种展示自我的平台。其中健美操社团、葫芦丝社团、声乐社团、口才等社团是我校的一大办学特色。

社团活动开展多年以来,先后参加学校各类演出活动。2016年7月我校承办了“美丽安达 百合之夏”安达广场文艺演出;2015年6月我校口才社团的王庆达同学在“放飞梦想 幸福安达”演讲活动中获得小学组铜奖;社团小组参加“中国字 中国人 中国梦”诗词大赛,2016年6月获得小学组冠军,2017年获得乡镇组第四名;2017年参加市校园足球赛获得第二赛区第三名,轮滑社团杨春锐同学获得300米第三名。

社团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艺术修养。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且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氛围,带动了校园的和谐发展,开拓了我校特色办学之路。

高效课堂课改工作主要经验 第3篇

关键词:借鉴,理念,打造,课堂

江苏泰兴洋思中学创立了“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上教师讲课的时间仅仅几分钟, 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的过程, 从而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 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其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 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 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 以教导学, 以学促教。

2 优化的教学策略

1) 每堂课规定, 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 一般在7分钟左右, 有的课4分钟。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

2)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同年级, 不同学科, 不同内容, 不同基础, 适当调整。该少讲的不多讲, 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

3) 学生自谋自学策略。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 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 每个学生要有自己的自学方略, 开始是自控的, 逐渐地形成了习惯, 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4) 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 精诚合作, 在兵教兵中, 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 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 合作互相提高。

3 先进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1) “先学”, 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 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 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 “后教”, 在自学的基础上, 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 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 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 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课堂训练的内容具有针对性、量力性和典型性。

针对性: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 一般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 选做题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做, 其余学生自愿, 以保证优秀生“吃得饱”, 其它学生“吃得了”。

量力性:作业内容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 难度适当, 而且作业量也是以学生经过努力在15分钟内能完成为限。

典型性:作业设计做到有代表性和层次性,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不搞死记硬背, 而对于学生容易做错的题型, 也注意设计适当的重复练习。

在洋思中学的课堂上, 当堂作业都像考试那样, 在课内独立、按时地完成, 不准学生抄袭, 教师也不进行指导。这样, 有助于学生养成在课上全神贯注、紧张积极的学习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快速高效的学习能力, 有助于准确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让教师的点评更具针对性。

课堂训练时, 教师还注意通过巡查, 敏锐地观察和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习惯和表现, 并及时加以提醒、纠正;通过现场批改部分作业, 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情况的进一步反馈, 便于课后及时而有针对性地辅导。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4) 这种教学模式, 教师不再留作业, 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 当堂消化。

4 双赢的“兵”教“兵”

1) “兵”教“兵”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 教师只做评定, 补充更正。

2) “兵”教“兵”体现在课后, 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 单独辅导, 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 同住一个寝室。他们结成帮扶对子, 成为朋友。

3) 事实证明, 一帮一, “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 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 使学优生在学习上有紧迫感, 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 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 学者提出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5 制胜法宝:“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

洋思中学注重教学反思, 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建立“学生学习情况档案”, 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态度、进步与成果, 记录学生的“错题集”和作业、考试结果分析。

洋思中学的每一个班都按学科成立学习小组, 小组间开展学习竞赛。为了小组的名誉, 课上, 无论是自学、讨论、还是知识检测, 小组内成员都互帮互助, 互督互查, 毫不马虎;课后, 对“堂堂清”清不了的同学, 小组内成员分工负责, 例题、习题、单词、背诵段落, 一一助其过关。一次“清”不了, 两次、三次……直到大多数同学都完成“天天清”。对于极个别仍然“清”不了的, 由老师帮助其“清”。

洋思中学实行周五验收制度, 主要验收数学、英语两门学科, 单周数学, 双周英语。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当验收组长, 任课老师和班上的尖子生当验收员, 班与班对调验收。验收英语时, 只凭课本, 让接受验收的学生把两周所教的单词逐一朗读、听写, 哪个错就在课本上哪个单词旁边做上记号。验收数学时, 也是凭课本, 让被验收的学生逐一讲书上的概念、例题、习题。验收完, 在表上填上正确率。“清不了”的内容, 由任课老师帮助落实补救措施, 再接受验收。

“月月清”, 这是学校检测老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由学校统一组织试卷, 对老师一个月来的教学情况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如果哪个备课组未能完成既定目标, 学校即责令备课组长马上制定补救方案, 于第二天交校长室。

6 学习的感悟与反思

感想1:“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是以生为本的最好体现, 也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承诺。

感想2:“先学后教, 以教导学, 以学促教”, 让教师认识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 体会到了课堂的真正价值;让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提高自己能力的空间, 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感想3:“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体现了教学的本质:知识的积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反思1:更新教学理念, 完善考核制度。把“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入学校课堂, 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 制定相应的教师考核评价评制度才能顺利实施。

反思2:结合校情学情, 开展“三清”活动。从初一年新生刚入学抓起, 从差生抓起, 成立学科学习小组, 实行晨检、午检制度, 并保证下午第4节课的作业时间, 力争“三清”得到落实。

反思3:坚持督查督办, 促进细节落实。学习别人的经验, 不是没有可操作性, 而是缺乏恒心。比如作业的分层设计, “三清”的落实等繁琐的细节, 如果只是三分钟的热情, 肯定是显不出效果的, 必须坚持一期、一年甚至数年。

孙定虎梨园高效生产的主要经验 第4篇

1强化花期防灾措施落实,提高坐果率。为丰产打好基础

近年来气候反常,花期低温冻害、大风沙尘现象频繁发生,对静宁早酥梨生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常导致产量低而不稳。孙定虎在早酥梨生产中对花期管理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管理措施,以提高坐果率:①高接授粉品种,花期人工辅助授粉。静宁早酥梨栽培品种单一,授粉品种极度缺乏,虽然早酥梨白花授粉能力较高,但异花授粉效果会更佳。近年来孙定虎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在园内嫁接了花期与早酥梨相近、花粉与早酥梨亲和力强的黄花梨、苹果梨、雪花梨等品种,作为早酥梨的授粉品种,彻底解决了授粉品种短缺的问题。②花期喷肥。花期喷0.3%~0.5%的硼砂或硼酸、0.5%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补充营养。③花期防冻。花期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有冻害发生时,在低温来临前,园内熏烟,减轻冻害的发生。冻害发生后,及时喷布磷酸二氢钾,以恢复树体生长机能,增强树势,提高坐果。

2保障物质供给,为产量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肥水是早酥梨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早酥梨要高产,水是关键,肥是基础,生产中一定要充分供给。孙定虎近年来在生产中应用了黑膜垄作覆盖栽培技术,很好地改善了梨园水分供给状况,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促进了产量的提高。在秋季施肥后,将行间的土向树干堆垄,以树干为中心,起中高15cm、宽240cm、坡度15°的垄,然后用140cm宽的黑膜覆盖,可起集雨的作用,在雨季将天然降水运送到毛根主要分布区,增大树体吸收利用率,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施肥可补充土壤营养,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对梨树的产量形成至关重要。孙定虎在施肥时坚持重施、深施,以促进根系下扎,以肥调水,促进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树体结实能力。近年来在早酥梨施肥中应用“一炮轰”施肥法,在秋季趁墒施肥,达到了肥水高度耦合,提高了肥效和肥料利用率,使有限的肥料发挥了最大的效益。在9月份果实卖完后,将农家肥和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复合肥(667m2施用量150~200kg)一次性在树冠外开深25~30cm的沟进行施用,施后用地膜覆盖。由于秋季墒好,可加速肥料的转化,加之根系生长旺盛,树体吸收能力强,肥料吸收利用多,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的顺利进行,形成的花芽饱满,对翌年坐果非常有益。同时树体贮藏营养积累充分,对翌年展叶、开花、抽枝有利,前期叶面积形成快,树旺,有利于产量提高。

3合理修剪,保持枝组健壮

虽然早酥梨果实对光照要求不严,但园内通透性良好时,对花芽形成非常有利,因而保持园内株间不交接,行间有通道很有必要。孙定虎近年来通过提干、落头、疏枝等措施的实施,将树高控制在3m左右,全树主枝控制在5~6个,树形逐步向开心形过渡,667m2枝量得到有效控制,园内光照条件得到优化,树体结果能力大幅提升。在树形改造的同时,充分利用其枝受刺激易抽生长枝的特性,加快结果枝更新,保持枝组健壮,使树体结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4防治病虫,保护叶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促进产量提高

静宁县降雨稀少,空气干燥,早酥梨生产中病虫害发生较轻,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为白粉病和梨木虱。防治时应以白粉病和梨木虱为重点,兼顾防治蚜虫、螨类、食心虫、梨茎蜂、黑斑病、黑心病等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全年用药4~5次。孙定虎主要用药时期及用药种类如下:第1次用药在早春梨芽膨大、鳞片露白时,可喷用5。Be石硫合剂,对多种病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第2次在4月上旬落花后,喷800倍15%的大生M-45+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第3次在5月上旬可喷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7000倍液+48%毒死蜱1200倍液。第4次在6月上旬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8%毒死蜱1200倍液。第5次在7月上旬喷3%多抗霉素600倍液+48%毒死蜱1200倍液。

5分期分批采收,促进产量提高

课堂课改经验交流工作总结 第5篇

围绕“三生”课堂的课改理念,我校确立了“学生会学,乐学方式、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在这两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校积极探索,紧紧抓住教师、学生、课堂三个教育核心元素,积极开展研究活动。现把学生的会学、乐学方式方法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学生写字习惯与读书习惯。低年级我们着重从培养正确的读书和写字习惯入手,遇到较难的问题首先独立思考,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解决;三至五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结合我校的特色活动,每班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大声读,多读书的习惯。

(2)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特别是对语文课前的生字、词语的预习可以减少大量的课堂时间,通过预习写出自己的疑问,为新课中的探究做好准备。数学课前对旧知识的整理复习为新知识的生成做好铺垫。

(3)培养学生认真习惯。在我校教研活动中,吕光科老师讲小数数位时,学生对0.0045的读法少说了一个零,老师马上进行指正,并对全体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白认真的重要,还例如五年级数学课上,一位学生板演出现了错误,主要是单位没有统一,老师在课堂上让这位同学大声的读题,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进行改正,体会马虎带来的危害。

(4)培养学生合作、互学习惯。继续加强六人合作特别是兵教兵、兵带兵,首先教会班上学生的学习方法,然后通过小组长、班干部进行学习的落实,对学困生更是一对一的进行辅导,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达到最终的合作探究的目的。

二、通过教研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1、文科组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低年级的读书识字,我校主要在对学生“想读”上做文章,依据低年级学生的的特点让他们产生兴趣提出

①、创设情景读,多运用多媒体、挂图、语言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②、表演读,低年级学生爱模仿,刘四老师在教学《厨师小山羊》一文时,让学生边读书,边把你所读的动物表演出来,很多学生越读越有动力,越表演越有劲头,并且还用表演的方法进行识字的教学也有一定的成效。

③、比赛读,看谁读的最好,谁读的更好。马丽飞老师在进行识字方法上使用图解识字法、猜谜语识字法、编儿歌识字法、编故事识字法、部件识字法等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识字不枯燥爱学习。

高年级我校主要在对学生阅读“方法”上进行研究,①、交给学生选择书的方法,看内容提要选择读物,现阶段主要依靠老师从学校介绍书; ②、教给学生读一篇书的方法,精读与略读,先略读全文,在精读重点或你感兴趣的地方;

③、教学生有感情的读,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句话都有作者的情感在内,要读出“酸、甜、苦、辣、咸”“远、近、美、丑”;

④、让学生学会记录,记录小笔记写明读书时间、读书内容、作者、主要内容、你最大收获或精彩的语句。

让学生喜爱阅读,并会阅读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也让学生学到“本领”特别对学生的一生都起到作用。

2、理科组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口头分析能力 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提出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习的兴趣,以及更好学习数学的愿望,我校理科组对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进行子课题研究,提出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口头分析能力。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①、读。教会学生读题,让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读题时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断句,先大声读题,最后形成默读题目的习惯。例如五年级数学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学生对题目中的单位、是否有盖、求的到底是什么,棱长、表面积、体积、容积等一定要区分清楚。

②、敲。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语言文字是应用题各种关系的纽带,也是解题的拦路虎。因此,开始让学生对问题像语文学习一样,一个字一个字的理解,并教会学生对数学名词的理解如“倍”、“除”、“相向”、“相背”等,并教会学生会找关键字词,例如在教学单位1时,在问题中“比、占、是”后面的量就是单位1,能够更快的理解题目并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快速建立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口头分析创作良好条件。

③、语言的表达。这是最困难的地方,学生从最开始的不会说由老师一步步的引导,到学生说的断断续续由老师适当指导,在到学生能够独立分析一道问题是需要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改正,教会学生按照读题、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条件是什么、题目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什么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先求什么、在求什么、怎样列算式,按照这样的顺序一步步的讲解,从最开始几个人,到全班大多数,老师需要不断的引导,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三、课改过程中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思考一:资料搜集≠知识内化

公开课大多数老师可能都会这样做:搜集资料--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学生有没有将资料上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经验,有没有与新知识相结合,教师却一概不理,如此“搜集资料”成了一种美丽的摆设。更有甚者“搜集资料”只是昙花一现,课堂上只用了一两分钟让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连看都还没有看完就结束了,把对知识的理解、对理论的深化转化为敷衍课堂环节的一种手段。

重视让学生互相帮助,却忽视了师生交流。当学生学习有困难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生经常坐在位置上苦思冥想,或者拿着本子追着人家问答案,却想不到来请教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互帮互助作用,我经常说:“请同桌帮他。”“请学习伙伴帮帮他。”却很少提到:“欢迎大家来问老师。”这很可能在学生心中形成了这样的意识:不会做肯定是我没学懂,可以问同学,不要问老师。其实,新教材的内容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有不同程度的难度,非常需要他人,特别是老师的点拨。

思考二:小组讨论≠学习合作

尊重了学生的合作需求,却轻视了合作习惯和合作能力的养成与提高。当学生兴高采烈地合作后进行汇报时,小组中经常有人似乎静静地听着,请他汇报却不知道组员都说了些什么,他们组形成了什么意见。很多学生关心着倾诉,却忘记了倾听,更缺少对他人说法提出反对与补充的习惯与能力。回头去想,当初学生刚学习合作时,我看到他们很高兴地凑在一起没完没了,就以为寻求合作是人的天性,不用怎么培训。今天看来,如果当时多教一些合作的基本方法,如在组里要多倾听,多交流,多质疑,多补充,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人人有责”的自觉意识,小组学习就不会是现在“我已经说完了,不关我的事了”的情况了。

三、今后课改工作方向

推进语文课改 实现课堂高效 第6篇

——语文导学稿教学心得体会 陈金雨

新课改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2011年9月月份开始,我校开始实施“目标统摄的五环节导学”的教学模式。现在结合我使用导学稿的过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导学稿”的使用让学习时间更为丰盈。

使用“导学稿”,学生在学习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了学习活动中的很多无效环节,节约了时间,让学习时间变得更为丰盈。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稿”,学生的学习——课前的预习,课内的汇报、交流都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无可依靠;像一位盲人没有了手中的拐杖,变得不知所措;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无从下脚,找不到出路。而有了“导学稿”,同学们依照“导学稿”中的目标要求和内容展开课前预习,课堂研讨、交流,课内训练巩固,课后反思质疑,学习效率大大增强,为课外拓展阅读争取了时间。

二、“导学稿”的产生,让老师们在备课时少了很多无效劳动,减轻了工作压力。

实践证明,“导学稿”的设计苦了少数骨干教师,解放了大部分老师,他们一课一课地设计教案的劳动量陡然变得轻松。教案的设计从开始写导入到教学的全过程,都要花费老师很多的精力,这样老师们在备课上常常是怨声载道,也使备课流于形式,很多老师的备课变成了只是应付领导检查的文件,而没有真正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况且也只是在老师的“教”上下功夫,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现在“导学稿”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虽然,“导学稿”的设计对教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但不管怎样,都比一课一课把教案详详细细写出来费工费时要少,也更为有效。这种做法是体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啊!

三、“导学稿”的使用让“滞停”的课堂变得生趣盎然。

原先的语文教学,虽然上课前我都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可由于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不得法,不知如何下手,预习总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老师“满堂灌”,课堂上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无一点涟漪,冷冷清清,本来好心情的老师变得暴躁,学生也越来越不愿意上语文课。

“导学稿”的使用,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了学习效率。预习时,依据“预习导学学案”展开自主学习,有了指挥棒,知道预习哪些方面的内容,完成哪些任务;研讨交流时,也知道怎样谈,谈什么,你一言,他一语,课堂上出现了针锋相对,唇枪舌战的局面,很是热烈。

四、“导学稿”的使用给学生搭建了竞争、展示的平台,增强了学语文的热情。

“导学稿”的使用,学生针对一个问题有了不同的想法、观点。课堂上你争我抢,你坚持这个观点,我坚持那个想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说完了这一个内容,下一个问题又等你去解决。问题解决了,课文学透了,就积累优美语言,你能背一句,他就背三句,我还能背一段,竞争的氛围创设起来,学生抢着展示自我的平台就此搭建,人人的风采得到彰显,个个能力得到锻炼。这样,学生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你说,学习效率能不提高吗?

“课改杯”高效课堂大赛总结 第7篇

课堂大赛总结

首届“课改杯”高效课堂教学比赛作为我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今年教体局教育教学重点工作之一,本次活动仅仅是开始。本次活动从4月11日开始到4月25日结束,历时两周,内容涵盖学校各主要学科,全校共26位教师参加了本次课堂教学比赛,并从中评选出特等奖4名,一等奖8名, 二等奖14名。纵观本次教学比赛,参赛教师准备充分,而评委们更是在认真听课,公正评判的基础上,学校又以教研组形式进行评课研讨,指出其长处和不足,从而使整个“课改杯”教学活动至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一、大赛突出的优点

1、态度认真:课堂大赛既是广大教师展现风采的舞台,更是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老师们比较重视,很多老师准备充分,反复“磨课”,精心设计,深思熟虑,精益求精。同时,积极观摩听课,相互学习,相互研讨,有些教师还跨学科听课。其中王桂华、徐凤华、吴丽文教师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乐于奉献,甘作绿叶,满腔热情地扶持、帮助青年教师进步,体现出我校教师昂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理念先进:大部分老师都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留给学生比较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师生积极互动。很多参赛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3、促进教研:授课结束后,各学科组长、及时召集参赛教师进行了总结,对每位教师的课都指出了其优点和努力方向,促进老师们做出比较深刻的总结反思,促进了校本研训的深入开展。

4、素质良好:一大批教师表现出色,素质良好,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他们教态自然、普通话好、语言精当简炼,板书规范有序,教材处理到位,教法灵活多样,让人耳目一新,如:语文组的孙蕊、武立平、陈秀梅、孙世英老师在使用导学案的同时能较好的对学生的展示内容进行小结及过渡到下一内容并自然而然的出示板书,为学生掌握与理解课文提供一个平台;杨婷老师语文七色光的教学完全放手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后当小老师进行讲解与展示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数学老师刘艳、刘淑香、谷琳、王桂华能让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学习,杨吉杰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落实较好,王桂华能针对导学案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尤玲能结合导学案组织课堂教学,并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到位,张伟九年级复习课能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归纳、总结、梳理所学知识,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以上教师的表现成为大赛一个的亮点。

二、大赛反映出的问题

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景少。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无问题、无复习、无检查、无情境,简单枯燥,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新旧知识的衔接,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追求上关注形式上互动,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活跃、气氛热烈,而忽视活动的效益和及时反馈矫正,不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更不能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底。

3、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由于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了解和研究的不够深入全面,所以作业设计不科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练习和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和分层分类选择的作业少。

4、汇报表演多,自主探究少。不少教师由于受外校课改听课的影响,把功夫用在了课堂展示上,这种仅仅依靠课堂展示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关注学生自主时间,关注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效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

5、参赛教师的主要不足是文本解读简单肤浅。这方面的主要表现是:部分教师业务功底急需提高,文本解读不到位,不能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知识处理仅仅停留于表面,成为教材的传声筒,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重点难点问题不够突出,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大瓶颈。

6、问题设计,学法指导和合理控制教学节奏有待加强。要精心设计高质量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问题的创设要注意四个原则:针对性原则:要针对课程标准和重难点知识;生活性原则:问题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挑战性原则:要有思维冲突、思维含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适度性原则: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更要精选、适量。

合理控制教学节奏:教学要有计划性,不盲目追赶教学进度。课前能提醒学生做好上课相关准备。把握好课堂节奏,科学分配教学时间,不前紧后松,不拖堂。

要关注方法指导:老师及时总结和指导答题方法,及时纠正学生问题。

7、本次比赛教师没有达到全员参与,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也没有参与进来,令人遗憾。课改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系统工程,只有全员动起来,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未来。

三、教学建议

一是要深刻认识到:衡量课堂高效与否的标准不是看教师讲得好不好,而是看学生学得好不好。讲是教学中最容易的一种手段!正是课堂信息来源的单一化和传输方向的单一化,才导致了传统课堂的极端低效!学习的天敌是依赖,教学的失败是包办!懒惰是培养出来的,哪里有事无巨细、越俎代庖的教师,哪里就有快乐的懒汉学生!只有让学生从“学

会”转变为“会学”,学生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唯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广大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凡是在课堂上讲得不深不透的教师,都是因为学科功底不好的缘故。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刻苦钻研业务,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是一名教师的立足之本。

第三,要落实课改精神,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要拘泥于教材,要围绕课标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一节课不能容纳太多的内容,要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对教学内容化繁为简,要做到重点问题舍得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取舍,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并做到纲举目张,努力使自己的课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化繁为简、深入浅出。

第四,要广泛地挖掘各种课程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感。

第五,提高对当堂训练重要性的认识:“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是衡量和评价课堂的重要标准!没有课堂落实,就没有高效课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仅注重学生的口头反映,更注重学生的笔头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加强信息反馈。而信息反馈的最佳方式就是当堂训练。二是实现当堂训练有几条途径:首先分段讲授,讲练结合;其次,口笔结合,当堂训练。再次,保证时间。三是注重课型的研究和运用。

“课改杯”高效课堂大赛终于落下帷幕了,但结束的是一个活动,而持续的应该是我们对学生、对学科课程把握的一个内驱力。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需要集体协作,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老师们不能只顾忙于常规性的教学,不反思回顾自己的实践。否则,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三流的教师忙于教学事物,二流的教师善于教学积累,一流的教师勤于教学思考!每位教师都要认真规划、定位好自己的教学生涯,不甘平庸,追求超越。正如校长所说,“本次活动要开拓创新,要打破以前老旧观念,要立足课堂,变革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追求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最佳境界。要不在乎形式,探索出适合于思源自己的教学高效模式”。就让我们在实际的学科教学中继续践行我们的感悟和思想,去诠释之中蕴涵的教师的创造之美、师生的互动之美、投入的情感之美、学科的特点之美、展示的层次之美、挖掘的技巧之美、碰撞的创新之美、践行的成长之美„„.山里乡中心学校 2014-5-14

附:“课改杯”高效课堂大赛获奖名单

高效课堂课改工作主要经验 第8篇

1.1 铁肩担道义

新课改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 新课改的号角响彻长城内外, 新课改的浪潮席卷塞北江南, 每一个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 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是做弄潮儿, 还是赶潮人, 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选择.为推动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联合河北省鹿泉一中、天津中学、浙江余杭高级中学、湖北大学附中、西北大学附中等20所全国课改前沿学校, 举办第三届全国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会, 发起成立“全国高中学校课程改革联盟”.他们的口号是:改革者联合起来.这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 他们以刊物为阵地, 深度剖析课改热点、焦点、难点、冰点问题, 敢于直面课改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 敢于担当, 面对“衡水现象”他们不是附和众口一词的赞扬, 而是发出了自己的不同声音:叩问普通高中教育的使命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 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的度过一生.”而衡水这样的教育模式, 这样的教育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快乐的吗?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幸福的吗?这说明, 他们有勇气, 有胆识, 敢于铁肩担道义, 有一份坚守, 有一种责任, 有一种社会良知.承办单位是河北省鹿泉一中, 是新课改的示范学校, 走进校园让人感到一种清新淡雅的格调, 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息, 是一种浓浓的课改范围, 从教学楼走廊的文化特色, 从他们教室课桌的摆放形式, 从他们的学生的学习习惯, 从他们课堂的开放程度:与会者可以走进任何一个教室听课, 从课堂的教学活动方式, 可以看出他们的课改是实实在在的, 是训练有素的, 不是作秀, 不是形式.从一个普通的县级中学, 走向全国课改名校, 应该说, 效果是显著的.《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的社长兼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九三学社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刘坚教授倡议并主持了会议.从刘坚教授的主持词及联盟理事长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的致辞中, 让人感受到很大的精神鼓舞, 让人感到“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一种使命, 让人感到“弄潮儿在潮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的风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去担当新课改的重任, 在课改的道路上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

1.2 论道鹿泉市

为了新课改, 专家们带着追问, 老师们带着困惑, 校长们带着期盼, 学生们带着感受, 会聚鹿泉市一中.这次会议到会的专家都是领导国家课改的学科领军人物.语文, 方智范,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导.数学, 王尚志,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查委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英语, 邓北平, 《双语学习报》总编、特级教师.文综, 王雄, 教授, 特级教师, 教育部国培计划全国专家组核心成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阿福儿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江苏省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理综, 廖伯琴, 西南大学教授、博导, 《物理教学探讨》主编,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国家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负责人.有他们来主持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的讨论, 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融合, 有思想家与实践者的互动, 有设计人与操作人的切磋, 更能水乳交融的论道课改, 有见仁见智的坦露心曲, 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 有行之有效的领导策略, 有身临其境的引导案例, 所以, 使这次活动更具实效性.10月30日, 早晨, 首先有5位专家就所负责的学科的研讨成果向大会做15分钟的汇报, 有4位校长代表, 将校长分论坛的研讨成果进行汇报.

1.3 妙手著文章

这次会议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的是3个人的讲话:一是会议主持人刘坚的主持词, 流畅, 精炼, 非常有风采, 概括准确, 表述严谨, 富有感染力;二是理事长唐校长的演讲辞, 激情充沛, 慷慨激昂, 能震撼人心;三是原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基础教育课程》执行主编, 成尚荣老先生的演讲, 从他的演讲中让人感受到教育家的素养, 一个多小时, 如行云流水, 洋洋洒洒, 妙语连珠, 精彩纷呈, 让人热血沸腾, 令人欢欣鼓舞, 虽年逾古稀, 可那充沛的气势, 非凡的气度, 让人钦佩不已, 他的论点是:课改的关键是改课, 改变老师课堂的教学行为, 老师课堂教学行为不改变, 课改就是一句空话.改课的根本是理念的转变, 理念不转变, 行为就不可能变, 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不要, 穿新鞋走老路, 不是应付就是作秀, 老师不是思想家, 但我们是思想者, 面对低效的课堂教学, 我们需要反思, 我们的课堂应该给学生什么?

2 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新课改最有体会的是首先进入课改的学校的老师、校长, 个中三味, 他们最有发言权.10月29日晚上18:30—20:30, 会议安排4个分会场.就“如何看待老师们普遍反映的课时少, 内容多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个矛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低, 问题出在哪?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与获得好的学习成绩的关系问题?;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效率和质量问题?以校长论坛的形式展开讨论, 主持人要求台上的8位校长, 只谈观点, 不介绍学校, 每人每次发言不超过3分钟, 使人感到清新的会议风气.少了客套, 多了实在, 少了空话, 多了实话.

2.1 旗帜鲜明的校长论谈

最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是中学校长, 参加论坛的校长们都是早期进入课改的学校, 他们对课改的体会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笔者所在的会场所讨论的话题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低, 问题出在哪?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每个校长的发言都言简意赅, 观点鲜明, 校长们一直的意见是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出了问题, 校长们七嘴八舌, 各抒己见, 有理论上的成因分析, 有实践中成败举证, 原因多多, 因素多多, 加上主持人精辟的概括, 使整个会场生动活泼.

2.2 针锋相对的教师质疑

最关心新课改的是一线的老师们, 处在新旧课程的更替之际的老师们, 几多困惑, 几多迷茫, 敢问课改的路在何方?在台上台下的互动过程中, 有经历了课改之痛的老师们的慷慨陈词, 有正在开始课改的老师们的困惑发问:作为校长, 你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哪些真正意义上的支持?学校课改, 校长先行, 你对老师做了哪些富有成效的培训和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你做过学习与研究吗?你能给你的老师做有效的示范吗?你是否给你的老师提供了更多的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和时间了吗?台下的老师们, 与校长们的观点可谓针锋相对, 各伸己见, 对校长们的观点提出质疑, 并坦陈自己的体会与观点, 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气氛热烈, 彼此能理解对方的体验, 能包容对方的观点, 使人感到一种的和谐的学术争鸣, 自然的观点碰撞, 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沙龙.

2.3 发人深省的学生发问

最关切新课程改革的是学生.在热烈而又激烈的观点交锋中, 一个特殊的举动让争论平静了下来, 一个随母亲参加会议的小学生举手发言, 主持人允许他上台, 他拿着话筒, 声泪俱下的诉说:他上小学六年级, 现在学习任务很重, 他生活的一点也不幸福, 希望我们的课改能给他们学习带来幸福.一席话, 让会场哑口无言, 用主持人的话说, 我们的课改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们快乐的学习, 幸福的学习, 当我们的孩子们还不能感到学习生活的快乐时, 我们每个人应感受到自己身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观点综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学校如何发展, 新课改怎样改?对他们来说也是面临的新课题, 需要谨慎, 需要稳妥, 更需要勇气和胆识, 新课改所带来的理念的转变, 教学与管理行为的转变, 不是一蹴而就的活动, 不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需要一个过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低, 问题出在哪?原因是多因素的, 一是理念层面的问题, 理念决定行为, 当一个老师对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不从根本上认可的时候, 在他的课堂上就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学习行为, 他也不会支持这样的学习行为, 因此, 真正意义上的理念转变是关键.二是操作层面的问题, 当一个老师他认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他也期待用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 但是, 自身水平能力有限, 做不了这样的事、做不好这样的事, 这就需要学校校长给以大力的支持, 从提高老师的水平上着手.三是评价层面的问题, 无论是老师还是校长, 在当下功利性极强的社会背景下, 家长, 校长, 老师更多的是关心高考成绩, 升学率, 引发的社会评价, 而学校内部的评价机制会自然服从于这一需要, 在这个“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中, 一个个体很难摆脱它的束缚.只有不断的改变这种评价机制, 当我们的教育能以学生的幸福快乐的学习为目标, 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 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时, 才能更充分的解放校长、老师的思想, 抛开“患得患失”的功利性, 使他们全力以赴的投身于新课改的洪流中去, “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基”尽心尽力.四是管理层面的问题, 新课改关键在老师, 根本在校长, 只有校长矢志于课改, 老师们才能锐意课改, 只有校长拿出课改的具体方案, 老师才会有课堂的具体行为, 只有校长的强有力的支持, 才会有老师的义无反顾的行动, 所以, 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低, 一定意义上讲, 取决于校长课改的态度与决心, 取决于老师的理念和能力.尽管目前我们的课改中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样那样的不顺利, 但我们应坚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3 映日荷花别样红

新课改的春风给课堂教学带来扑面而来的清新, 如映日荷花有着别样的鲜艳, 真可谓“连天荷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句古诗写蜜蜂: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次听课的时候我想到了这句古诗, 我把它改成了:采得百花成蜜后, 方知:为啥辛苦为啥甜.作为老师, 当我们麽出一节成功的课后, 才能体会到为啥辛苦为啥忙的滋味.这次的观摩课, 设计的是同课异构的形式, 由来自3个不同省的年轻老师用3个不同班的学生上同一节课:“椭圆的性质”, 课堂观摩活动由4个环节组成.

第一环节:八仙过海———上课

第1节课由江苏锡山高级中学陈春芳老师上, 课堂的基本程序是:一是回顾椭圆的定义, 二是让学生画椭圆, 三是利用画椭圆的过程让学生找椭圆的焦点, 顶点, 范围, 引出课题———椭圆的性质的学习, 四是学习椭圆的性质———范围, 对称性, 长轴、短轴, 离心率.整个过程也在凸显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 但显得平平淡淡, 学生的讨论活动给人的感觉是形式, 没有落到实处.

亮点1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了离心率的含义.

亮点2让学生动手画椭圆, 在画椭圆的过程中, 探究椭圆的性质, 体现在做中学的理念.

第2节课是由鹿泉一中的田爽老师上, 基本程序是:一是展示预习成果, 二是提出问题, 分组讨论, 三是展示小组探究成果, 四是老师评价小组成果, 并完成教学目标评价单.

亮点1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问题导学法.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 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 以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 以问题引领课堂活动的不断深入, 以问题引航教学目标的达成.

亮点2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整个过程放手让学生活动, 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 答案让学生自己做出, 对错让学生自己讨论, 思路让学生自己讲解, 问题的解决是学生的自主活动, 没有老师的讲解, 学生照样把问题解决的有滋有味, 知识的掌握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建构.

亮点3自主探究是一种养成的学习习惯.从她的课堂中可以看出这种学习方式不是一时的作秀, 而是一种训练有素, 给我的启示是课堂自主探究活动、合作交流活动的实施需要专门的训练, 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的一个过程, 要形成一种习惯, 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

亮点4学生成果展示的方式.小组探究结束后, 让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成果并对全班同学讲解, 尤其把解题过程投在屏幕上让师生对过程能共享共赏.老师的点评, 引领非常到位, 能让人感到教学方式的真正的改变.当时我就在想, 或许当学生比较多的时候, 相互之间的讨论未必能有效的开展, 但学生的这种独立学习并展示学习结果的这种形式很容易做到, 老师少讲, 让学生自己多活动很容易做到.我对这节课的评价是:朴实, 真实, 充实, 现实.

第3节课是由陕西长安一中的陈勍老师上, 基本程序是:一是由圆的几何特征, 类比发现椭圆的几何特征.如圆的方程中x, y的取值有具体的范围, 在椭圆的方程中x, y是否也有类似的特点;圆是轴对称图形, 椭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吗?圆在坐标系中有特殊的点, 椭圆在坐标系中也有特殊点吗?有哪些特殊点?二是让学生动手实验, 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画有椭圆的纸, 让学生动手实验, 验证.三是对图中看到的结论, 从数的角度进行论证.四是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小组汇报展示探究成果, 老师点评完善.五是小结.

亮点1这节课遵循从感性到理性, 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体现数学学习中的类比思想, 让人感到设计合理有效.

亮点2让学生自己发现椭圆的性质, 用动手的实验操作来验证、观测得到的结论的正确性, 体现科学发现的思考方法.

亮点3体现动与静的结合, 使学生有一种愉悦的视角享受.在学生动手实验验证的基础上, 通过动画, 动态演示画椭圆的过程, 及椭圆的对称性, 椭圆的范围.充分体现了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亮点4体现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有机结合, 让学生认识到从图形中观测到结论不一定可靠, 需要从数的角度即理性的角度进行推理证明.数离形少直观, 形离数少严谨.

亮点5有无法预约的美丽, 有意料之外的生成.在探究椭圆方程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时, 有一个学生选择了用函数的方法, 通过建立函数关系来说明问题, 这是出乎意料方法, 老师能因势利导, 借题发挥, 让一个小方法变成了数学火热的思考, 给所有的学生以启迪, 是一种真正的生成.是一份无法预约的美丽.

我认为这节课上的非常好, 老师的引导作用体现的非常的有效, 知识的生成自然和谐, 师生的互动进行得水乳交融, 合作探究的活动进行的水到渠成, 实现了从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 让教学活动充满智慧, 让教学为学生生成智慧.拥有知识的人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 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 而拥有智慧的人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 在一粒沙子里发现光辉.总之, 这是一节有“大气”的课, 沉淀了教者的文化底蕴, 有“灵气”的课, 彰显了教者的教学智慧, 有“朝气”的课, 突出了教者的教学激情, 有“喜气”的课, 体现了教者的教学目标.

这两节课给我的启发:我们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学为最终目标, 所以, 要“以学论教”, “以学定教”, 教学不是看老师讲得怎么样, 而是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 更多的时候, 我们的教学总是认为老师不讲, 学生就不会, 老师讲少了, 就担心学生没有听懂, 没有听会, 没有听全, 把老师的侃侃而谈, 老师的苦口婆心, 满堂灌, 全程讲, 当做了教学的主要活动, 事实上我们也经常遭遇这样的尴尬:课堂上原原本本讲过的数学题, 考试时有很多学生根本做不上, 问题就在于老师完成了讲的使命, 而学生却根本没有完成学的任务, 老师讲的内容, 没有有效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听懂常常是学生对老师观点、思路、方法的一种认同, 而真正的掌握需要学生自己的行动, 要动脑去思考, 动手去操作, 亲身去体验, 主动去建构, 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智力参与,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讲只听终觉浅, 自作自受悟方深”.正如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言: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 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是千百倍的重要, 思想应当在学生的脑子里产生出来, 而老师仅仅是一个助产婆的作用.所以,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改变以老师的讲为主的教学模式, 还课堂于学生, 还时间于学生, 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 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 放开让学生自己学, 放心让学生自己学,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老师的任务是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 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场景, 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 给学生宽松的展示平台, 给学生欣赏数学精彩的视觉.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使命不应只是教给学生知识, 更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第二环节:坐而论道———说课

下午1点半开始:由3位上课老师分别说课, 3位的说课都比较好:一是言简意赅, 由于有时间的限制, 只能长话短说, 直奔主题;二是提纲挈领, 条理分明, 说设计思路, 说上课流程, 说预设目标;三是有理有据, 说设计的理论依据, 说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四是是非分明, 说上课的体会, 所得与所失, 有哪些成功, 有哪些失误.

第三环节:见仁见智———议课

说课结束后, 由参加会议的老师们进行讨论, 由于老师们来自五湖四海, 都来自教学一线, 都是上课的行家里手, 因为无所顾忌, 所以畅所欲言, 讨论就显得非常的热烈,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有“大漠孤烟直”的直言不讳, 有“长河落日圆”的圆润婉转, 有一针见血的批评, 有花红叶绿的赞扬, 同课异构, 有两位老师属于异地做课, 环境不熟, 学生不熟, 大家的共识是:这几位老师有很强的掌控课堂的能力, 驾驭学生的智慧, 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与精神,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各有千秋, 有的课堪称样板课, 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有的课可谓样本课, 需要大家讨论完善, 共同提高.一堂好课, 是老师经验的积累, 智慧的体现, 创造力的展示, 一堂好课, 需要老师潜心钻研, 精心设计, 悉心组织, 苦心引导, 耐心帮助.

第四环节:.高屋建瓴———评课

在老师们的讨论的基础上, 与会专家进行点评, 先是石家庄市教科所副所长进行点评, 然后是北京市的关键老师进行点评, 最后由王尚志教授, 以“怎样从学会数学走向会学数学”为题, 进行点评.

4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有幸参加这次盛会, 感受颇多, 感触颇深, 感想颇丰, 有惊喜, 有诧异, 有反思.可谓“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4.1 独具一格的会议安排

一是开门见山.会议的第一天的活动不是令人生厌的开幕式, 不是令人生畏的领导讲话, 不是令人生气的致辞发言, 而是“精彩纷呈”的课堂, 全天大家议论的话题是课改, 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

二是节奏紧凑, 晚上也安排活动, 进行校长分论坛.让人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学术的氛围, 独具特色的会议风气, 务实求真.

4.2 独具慧眼的课改话题

课改走到今天, 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其中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效率低的问题;内容多, 课时少的问题;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与获得好的学习成绩的关系问题;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效率和质量问题”.这些问题正好是课改一线的老师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也是学校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正是这些课改话题, 吸引到了全国十多个省的一千多老师、校长.省份之多, 人员之巨, 期望之殷, 让办会者始料不及, 说明, 会议是及时雨.顺风车, 因课改期待“通气化於”的良策, “乘风破浪”的航船.

4.3 独树一帜的课改联盟

上一篇:书香一世界优秀作文下一篇:大足石刻导游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