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升方法

2024-06-02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升方法(精选12篇)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升方法 第1篇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教学素质,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首先是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自己所讲的知识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我总是提前设计好“思路点拨”,从不同的方面来启发学生,鼓励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来回答问题。

教师要想上好课,必然要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但也要善于课后总结,即“课后反思”工作。我从来不认为教师的备课仅仅是讲课前的准备工作,备课这一环节不会随着讲课的开始就宣告结束。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非在“课后反思”上下功夫不可。

一节课下来之后,教学效果怎么样,教学目标是否完成,重点难点是否突破,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绪是否积极饱满。

二、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努力为学生营造充满磁性的课堂,放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的教学气氛,是否营造了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是否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让课堂充满了磁性,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才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第三,及时巩固新的知识点,在纠错中巩固已学知识

学语文就要朗读背诵,在背诵朗读中能不知不觉增强语感,把握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逐步培养理解能力。所以,我在进行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督促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切实做到每日一查。这样,学生的语音、语调就会有所改进,学生的语感也有所增强,理解能力自然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及时巩固新的知识点,还要注意一定的练习量也是必不可少的,练习的设计应考虑本堂课的知识重难点。应该重点练习当天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升方法 第2篇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不要做学生的权威,不要强加给学生观点,不要统一学生的认识。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创造性的思维。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然而在大多数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仍然还只是“学生”他们仍一味地苦读圣贤书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实际上课堂上学生应该是演员、老师是节目主持人、嘉宾。这样多样的课堂角色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才能成为知识的实践者、探索者。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一定要走出传统的桎梏,克服新旧交替产生的误区,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其目的,使之自由地驰骋于学科教学之林实现教学目标的圆满达成。 要“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借鉴他人经验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之一。“为学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是我的工作态度。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学期我在一所中心小学任四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由于没有教学经验对教材吃不准、吃不透,在教学上遇到了不少困难。

为了少走弯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不耻下问,虚心向同年级的语文老师请教,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疑惑提出来认真聆听他们的见解,在征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我坚持每周一次进入到他们的课堂中听课学习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课后与之交流、讨论。一个学期下来在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和我自身的努力下我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二、要勇于承担公开课

一说到要承担公开课的任务,不少老师都认为那是一件苦差事要是上得成功吧,辛苦点儿也没什么,要是上砸了,那在他们面前怎么抬得起头。我认为老师们应该抛开这种思想顾虑。公开课是一种宝贵的校本研修教学资源,是开展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的教研文化的体现,使所有的参与者都受益。

首先对执教者是一次锻炼和提升的机会?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象。众多的名师正是在一次次公开课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走向成功的。当他们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时无不感到公开课的形式可以有效地“逼”着自己虚心学习来自学校和更广层面教师团队的智慧。

课前的反复琢磨、深度解读教材以及课后众人帮助的反思可以深入地、多视角地回顾教学流程、审视教学行为对执教者教学智慧的生成必将产生影响。

其次对于学生来说基于常态的课堂师生活动及非常态的学习环境对其胆量和能力是一种锻炼。再次观课者也能从公开课的教学研讨中获得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借观课之机感受上课教师的魅力风采学习借鉴上课教师的成功经验可以触类旁通获得教育教学成功的启示。

另一方面有效的研讨互动寻找组织课堂教学的最佳形式、最佳方案,每一位观课者从课堂教学现象、关键事件的观察把握中挖掘、提炼经过理性思考的教育原理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个体行为使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实施。既然要探索就会有失败,失败也有意义。

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探索就会有成功。实践证明“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因为很多成功都是在原来成功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只要敢于探索、发现、创新就一定会成为社会的佼佼者。教学能力是后天获得的教学能力是在实践中提高的。教师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获得经验在实践中检验获得修正在实践中创新获得发展。

三、要在学习中升华

学习包括教学实际经验学习和教学理论学习。前者的特点是学得快,可以直接学习省心省事但学的成果不稳定很难持之以恒。后者的特点是学习速度慢抽象难懂有时“费力不讨好”耗费时间很多,但一旦掌握了先进理论就会使你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得心应手“屡战屡胜”。

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能力教师既要学习实践经验又要学习教学理论两者兼顾突出后者。教师普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认为学习理论太难太费劲得不偿失不如学点“现成的”经验学一点用一点日积月累就会成功。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学习方式但它的效果和效率要差得很多。

一方面?因为它不成体系而支离破碎另一方面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论做支撑而褒贬难辨。即使学到的一点东西是正确的如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话那么也只能机械地照搬如果学懂理论而且能用理论去鉴别教学行为的正误那么它就会很容易再现和可持续发展。

理论学习的确耗时费力?影响了教师的备课和休息但“磨刀不误砍柴功”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所得春天的耕耘是为了秋天的收获。倘若有朝一日教师掌握了现代教学理论那么他将进入“自由王国”天马行空任其驰骋。

四、要勤于撰写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们在撰写教学反思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师生共鸣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更高层次。

2?写不足之处。 很难迁移。相反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方法探讨 第3篇

一、当前阻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原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也逐步丰富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还没有大规模形成。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确采用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但却在实施中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进行教学,导致所谓的创新教学的质量不高。而且由于忽视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常常导致学生承受不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感觉到小学语文的压力,最终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厌弃。

其次,一部分的小学语文课堂本身就缺乏活力,教学的气氛非常的沉闷,没有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事实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想要更多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的好心,想要获得高质量的语文课堂,但却适得其反。我们都听说过灌输式教学,具体地说,就是整个课堂上教师在进行讲解和教学,学生只用耳朵去听就可以了。这种学生参与度很低的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一直不动脑筋思考的学习习惯。小学生本身就因为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更不利于小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地学习。

最后,小学生本身的原因,许多的小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学习语文,完全是机械式地学习,自身缺乏学习的动力,常常是浑浑噩噩。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都搞不清楚,没有深入体会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学习的乐趣。这种情况下,尽管小学教师想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不配合,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教学水平难以提高。这些都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联系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学习内容

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要想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应该是第一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不然的话,就算是教师再努力讲课,讲得再好,学生不配合,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小学教师首先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总体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分析,以此来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这种任务教学的方式,被多次利用和实现,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学习内容,并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将适合学生的水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先进的科技,使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方法

将多媒体融入教学是符合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趋势的。多媒体的及时出现并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并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能喧宾夺主。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和在不当的时机使用多媒体也许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加强课堂练习,把当堂学习的知识消化

课堂练习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在课堂上进行这种有针对性的练习将对学生及时消化吸收当堂课堂内容很有效果。练习题可以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进而充分地掌握知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当堂的课堂练习也是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直接体现,反映了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在通过课堂练习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后,教师再对以后的学习内容和情况作出调整,将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现状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在深入分析了阻碍小学语文教学提升的原因之后,小学教师应当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思考,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任务型教学,利用先进的科技进行多媒体教学和加强课堂练习的方法都是有效的方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这是广大小学语文教育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第4篇

[摘 要] 朗读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语”和“文”之间的关系,还应排除“重文字轻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干扰和影响,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措施

在小学教育当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了解基本的语法和语言的基本性学习,在学习中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文字组织能力,而这其中的朗读教学是训练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

朗读教学训练过程是一种语言运用的实践过程,学生可以从这一活动中领悟到语言的形成以及语言运用的生存环境。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对范文的朗读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词汇以及优美的语言运用。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们会随着朗读时间的增多而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积累,会将朗读的内容以及语法的运用消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东西。小学朗读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其学习语文基础性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传统性的朗读教学训练中,过分注重于朗读形式的教学,而忽视了教师在朗读训练当中的指导性作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传统朗读教学的效率较低。所以,需要教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良与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多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提高朗读教学训练的实效性。

一、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的调查分析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感,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为了在实际教学当中更为有效地开展语文朗读教学,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方式是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对象是本市一所学校的五年级学生,调查总人数为300人。调查统计如下:

首先是对五年级学生对朗读的喜欢程度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为不喜欢朗读的人数3人,占调查人数1%。选择一般的人数为50人,占调查人数16.7%。选择喜欢朗读的人数为128人,占调查人数42.7%。选择非常喜欢朗读的人数为119人,占调查人数39.6%。

其次是对五年级学生自己朗读水平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的结果为选择朗读的非常好的有60人,占调查人数20%。选择朗读的还不错的有130人,占调查人数43.4%。选择朗读的一般的有100人,占调查人数33.3%。选择朗读的比较糟糕的有10人,占调查人数3.3%。

第三,五年级学生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朗读训练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选择自我主动地进行朗读训练的人数为160人,占调查人数53.3%。选择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朗读训练有102人,占调查人数34%。选择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朗读训练有12人,占调查人数4%。选择在同伴的帮助或提醒下进行朗读训练的有26人,占调查人数8.7%。

第四,五年级学生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主动对词语、句段的积累程度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选择能主动地进行积累有89人,占调查人数29.6%;选择有时能主动地进行积累有206人,占调查人数68.7%;选择不能主动地进行积累有5人,占调查人数1.7%。

第五,五年级的学生是否喜欢将朗读训练与其他的形式相结合的调查与统计(例如:读写结合,朗读与表演结合等形式)。调查结果:选择喜欢的有82人,占调查人数27.3%;选择比较喜欢的有110人,占调查人数36.7%;选择一般的有79人,占调查人数26.3%;选择不喜欢的有29人,占调查人数9.7%。

第六,五年级的学生是否喜欢通过教师的朗读指导来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的调查与统计。选择喜欢的有186人,占调查人数62%。选择有点兴趣的96人,占调查人数32%。选择一般的16人,占调查人数5.3%。选择没兴趣2人,占调查人数0.7%。

通过调查统计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五年级学生对于语文朗读训练还是能够接受的,其喜欢与非常喜欢的人数分别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42.7%、39.6%,并且学生自己的朗读水平也很高,占到了总人数的96.7%,这一人数基础为更好地开展朗讀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朗读训练,并且喜欢尝试多样性的朗读训练。但是在练习朗读的过程中主动积累朗读技能和其他语文知识,还有待于提升。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这些问题将是在日后进行语文朗读教学改良与创新的重点。

二、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实现学生自我朗读训练。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课堂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以辅导地位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教学不受学科、学法的限制,所有的有效教学都应该是以学生主体为依托。所以在朗读教学中,应该大胆尝试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自我“教学”的训练。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将朗读课程的目的与主旨要求传达下去,然后由学生自主进行朗读分析与实践,教师针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与错误进行修改与指导,在课堂后期,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改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朗读教学模式,让朗读的形式多样化。例如,在进行叙事性的朗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文章的情节划分出几个角色,先让学生自己通篇进行朗读,熟悉范文的整体结构,然后再请学生根据文章角色的特点进行朗读训练,以便于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朗读技巧。更重要的是使朗读训练成为一种“游戏化”,根据角色扮演的朗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根据人物性格配以相应的语气来朗读,会乐在其中。再如,在进行情感描写类课文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题材,配上一曲美妙的音乐进行朗读。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由此,训练的过程变得乐趣横生,同时学生在分析人物性格和说话方式的时候,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方式大大增加了朗读教学的趣味性。

最后,增强朗读教学效率,提高语文的整体学习素养。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时,自然就会跃跃欲试。然而朗读教学在整个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当中并不是单一存在的。所以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尤其是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朗读的过程中也要时刻对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技巧的运用进行积累和总结。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不断创新朗读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方法 第5篇

一、充分尊重学生,以良好的学习氛围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的领导者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对学生产生自然而然的亲切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微笑面对学生,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鼓励和指导;在课下,教师要走到学生当中去,不以“师长”自居,而是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的深厚友谊,用真心、诚心和足够的耐心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对于那些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的调皮捣蛋的个别学生,教师要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良好班风和学风的感染下,纠正自己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都各不相同,他们对于学习的需求也因人而异,所以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一)基础性教学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基础性教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小学语文学习的系统性来看,只有学生具备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在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的影响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发展。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随着语文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要从基础知识抓起,督促学生每天坚持读课文;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踏实、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耐心细致地对语文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对学生的不足予以宽容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语文学习。

(二)读写教学

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就是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读是学好语文的前提,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写上。就语文学科的学习而言,主要就是字、词、句、 篇章,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些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加强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条件来拓展学生的阅读写作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读和写的训练来完成和文本和作者的心灵对话。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技能;其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从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去,进行广泛的阅读训练,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获得更多的感悟与思考,并且要及时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独特感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表演性教学

所谓表演性教学,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来当小演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中的故事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教学形式有两个优势:第一,学生只有理解了作者的思想和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使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第二,学生按照课文表演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一定的再创造,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表演性教学充分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一)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评价,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评价,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学生回答正确课堂提问,或者学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给予真诚的、恰如其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能一味指责和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在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将语文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方法 第6篇

从入学开始,老师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就和个别学生共同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约定。约定的内容可以是学生目前做得不太好的方面,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在规定时间内持续努力所做到的。时间可根据难易度分为两个周、四个周或更长时间。例如笔者班里有一位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也喜欢和人分享他读到的故事和从课外书本学到的知识。但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写字乱、难看。笔者多次督促,也与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过,但效果一直不太好。有一天,这位同学跟笔者说:“我这两天写字很认真,老师你能不能给我发一张奖状?”笔者说:“你经常反复,不能。”但转念一想,他既然有这样的愿望,我们为何不顺势引导他呢?于是笔者和他作个约定,在两个星期之内,若他能把所有作业上的字写得工整好看,就给他一张“写字专项”进步奖状。他高兴地答应了。为了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共同督促,笔者又把这个约定通过校信通发给了家长。

二、严格督促,适当奖励

约定所期望的事情还真的发生了,这位同学确实连着两个周都写得很认真。于是笔者也说话算数,发给他了“写字专项”进步奖状。他开心极了,接着又和笔者作了第二个约定:如果再连着四个星期把字写好,再给他发一张专项奖状。后来他的确又做到了。虽然中途也出现过反复,但由我们的共同努力,他终于改掉了这个坏习惯。由此,笔者班里也悄悄刮起了用钢笔写语文作业的流行风。于是我又和同学们约定起用钢笔写字的种.种要求……

在当时来说,这些都是些“短时成功”的个案约定,怎样把它“发扬光大”呢?笔者又和班里写字不好的两个同学作了约定。一段时间后他俩的字也能写得很好了。

与此同时,笔者还把这个约定用到了其他内容、其他同学身上。比如和另外几个从不积极发言的同学定了上课举手发言的约,如果他们每天在语文课上至少举手三次,笔者保证会至少叫他们回答一次。这个约定同样也起到了好作用,以此提高了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而从长远来看,很明显起作用的不仅仅是这些约定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在逐步提高。

假期,笔者又和学生共同制定了假期作业约定,并请家长密切配合关注,学生做到后家长要给予奖励。在开学之后,笔者认真统计发现,大多数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想要的奖品。

三、鼓励学生,主动约定

约定其实就是和学生签订的一种口头合同。之前我们实施的是“我和学生有个约定”。效果虽然不错,但笔者觉得这还是以老师为主体,从老师的愿望出发的。经过思考后,笔者完全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改一改名字,换一换形式,这种方式变成了“我和老师有个约定”。这样的意思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和老师就自己目前某一个做得不太好的方面订立一个合约,以合约约束自己,再辅以合约达到后获得奖励为激励措施,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目标,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说明:学生和老师的约定内容必须是学生目前做得不太好的方面,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在规定时间内持续努力才能做到的。

四、有效落实,夯实基础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主约定内容。老师的过问和及时奖励是最为重要的,是约定能够实施下去的关键动力。一个老师和众多同学如何作约定?约定的学生多了,一个老师操作不过来,就会有点拖拉。结果好多学生的约定也就出现了超期、拖拉的现象。

思谋了一下,笔者就把监督约定是否已经做到的权利交给了组长。现在每个和笔者约定的学生都要签订一式两份“约定卡”,约定学生自己留一份,组长拿一份,由组长负责随时和自己的组员核对是否做到。这样,约定表格也就有了一个小小的变化,增加了老师确认和组长确认两个内容。又有好多学生开始跟笔者约定这,约定那,笔者都没有轻易答应。

提升小学语文语感的方法 第7篇

语感培养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研读文本,仔细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如“理想的风筝”一文中,笔者是这样教学的:

师:“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一句中“泛”可以换成哪些词呢?

生:我觉得“泛”可以换成“涌”、“漾”、“浮”等词。

师:那苏叔阳为什么不用“涌起”、“漾起”或“浮起”呢?

生:(沉思片刻,恍然大悟)“泛起”写出了同学们听了刘老师自我解嘲式的“笑谈腿疾”后,情不自禁生发出的一股淡淡的怜悯、酸楚与难过的感情。

这样,通过“换字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品析体会,感受了作者用词的准确。这样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泛”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2.在引导联想中悟出语感

感受情境是语感培养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凭借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使其处于身临其境的状态,学生就会自发地悟出词语所蕴含的内在情感。如“半截蜡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句中“从容”、“默默”这两个词语是学生语感培养的训练点。

可以让学生联想,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如自己在从容地参加完比赛,坐在现场等待评委亮分,这时自己的内心无比焦急,却只能压抑自己紧张的心情,从容地等待着亮分的那一刻。

由此点拨引导,学生即能顿悟出此处的“从容”,表现出了杰克在与德国军官斗争时的机智、沉着;“默默”则表现出了杰克在借口天冷去搬柴而端走蜡烛的行动失败后的沉重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3.在形象感受中获得语感

语言感受同直觉形象密切相关。离开了感知,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就会同作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形象刺激丧失联结关系,因此也就很难形成具体的语感。要得到丰富、敏锐、真切的语感,仅仅依靠翻查字典来理解、揣摩语言文字的表面内容是不够的,而应该把形象感受和语言文字结合起来。

如笔者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的“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幻调子”一句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先播放了从影视里截取的有关溪流的视频,然后让学生畅谈观后的感受,并试着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这样,既避免了繁琐的分析,又让学生在直觉的感受中,获得了语感。

4.在指导朗读中训练语感

朗读是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才能对课文的意蕴产生深切的感悟,最终达到感情油然而生的理想境界。如《莫泊桑拜师》一文,笔者在教学莫泊桑第一次拜师时,先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他们对话的感情,根据人物的身份、心理状态,注意每句话的重音、停顿、语速等,读一读,议一议。具体指导如下:

“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一句要读出坦诚、恳切的语气。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要读出直言不讳的态度。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要读出着急、虚心的态度。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则要读出毫无保留、真心指点的态度。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升方法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一切数学问题的解决, 都离不开计算, 所以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每个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 计算能力不仅直接决定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还关系到其日后的学习与发展, 所以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提高计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随着计算器的广泛应用,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难尽人意,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 积极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快乐教学法

如果一味让学生进行数学习题的计算训练, 就会使计算教学变得非常枯燥, 不仅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而且可能让学生丧失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对此, 小学数学教师要贴近小学生好奇、贪玩的天性, 摒弃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题海战术”, 减少机械性的灌输式教学, 加强快乐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快乐教学法的实施, 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得更和谐, 帮助学生突破数学计算的心理障碍。 如数学游戏在计算教学中的融入, 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 还可以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和乏味, 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计算技能的掌握。 如在“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 数学教师可以在班级上设计 “计算接龙”的游戏, 即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一个数字并写在纸上, 先将前面两个学生手中的数字进行求和, 然后后面的学生利用手中数字对前面的求和结果进行累加, 直到数字求和达到或超过100, 然后根据相同游戏规则进行累减, 看哪个同学计算得又准又快。 如此就可以有效集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 避免学生课堂走神、兴趣不高等问题, 有效提高计算教学效率。

二、竞赛教学法

小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 在数学课堂上爱表现,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计算能力,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性, 加强竞赛教学法在计算教学中的应用, 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 同时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中及时发现学生计算机能力方面的不足, 让学生明白自身知识缺陷及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 在相互比赛中学习他人的长处, 明确计算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增强学生在计算学习方面的内动力。 例如为了检验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能力和个位数乘法的口算能力, 数学教师可以开展“比一比、谁最准”的乘法计算抢答比赛, 对于回答最快且准确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 或者让这名学生做下一轮抢答比赛的裁判和出题者。 在这样的竞赛氛围下, 不仅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计算学习成果, 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 尤其是那些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牢固的学生, 将是一个很好的巩固知识的过程。

三、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能够让一些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形象和生动, 所以能够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 突破数学计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 让学生更好地理清计算思路。 同时, 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 可以将静态知识转进行动态化呈现, 让小学生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 便于他们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例如, 在“年、月、日”与“时、分、秒”的计算中, 由于与普通的十位数、百位数计算存在很大的不同,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遇到思维障碍, 出现计算上的错误。 对此, 数学教师为了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过程进行正确的引导,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导入日历表和钟表, 让学生对时间概念有清晰、直观的认识,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相关计算时就会容易得多, 也更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四、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的应用性比较强, 所有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生活实例。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导入,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 真正感受到提高计算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同时, 生活的场景和情境往往是小学生最亲近的, 也是他们最没有压力的, 在计算教学中积极导入一些生活元素, 可以让小数数学计算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扫除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用数学计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 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 为了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和热情, 小学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创设购物生活情境, 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 掌握基本的找零等计算能力, 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五、结语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提高小学计算教学质量, 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计算能力的长期培育。 对此, 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丰富计算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避免一味实施“题海战术”教学, 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形象化、具体化, 趣味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实现数学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童晓花.找准方法, 提高小学数学计算的正确率[J].内蒙古教育, 2016, (03) .

[2]张惠昀.彰显内涵算出趣味——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J].科普童话, 2014, (33) .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方法探讨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语文学科是众学科之母,没有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是极大的,是深入学习的前提条件。把语文视为最重要的学科也不为过。而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又是最基础的教学,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因此,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十分关键。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者都致力于小学语文质量提升的方法和途径,笔者就是其中之一,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方法和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一、当前阻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原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也逐步丰富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还没有大规模形成。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确采用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但却在实施中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进行教学,导致所谓的创新教学的质量不高。而且由于忽视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常常导致学生承受不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感觉到小学语文的压力,最终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厌弃。

其次,一部分的小学语文课堂本身就缺乏活力,教学的气氛非常的沉闷,没有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事实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想要更多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的好心,想要获得高质量的语文课堂,但却适得其反。我们都听说过灌输式教学,具体地说,就是整个课堂上教师在进行讲解和教学,学生只用耳朵去听就可以了。这种学生参与度很低的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一直不动脑筋思考的学习习惯。小学生本身就因为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更不利于小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地学习。

最后,小学生本身的原因,许多的小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学习语文,完全是机械式地学习,自身缺乏学习的动力,常常是浑浑噩噩。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都搞不清楚,没有深入体会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学习的乐趣。这种情况下,尽管小学教师想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不配合,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教学水平难以提高。这些都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联系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学习内容

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要想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应该是第一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不然的话,就算是教师再努力讲课,讲得再好,学生不配合,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小学教师首先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总体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分析,以此来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这种任务教学的方式,被多次利用和实现,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学习内容,并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将适合学生的水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先进的科技,使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方法

将多媒体融入教学是符合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趋势的。多媒体的及时出现并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并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能喧宾夺主。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和在不当的时机使用多媒体也许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加强课堂练习,把当堂学习的知识消化

课堂练习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在课堂上进行这种有针对性的练习将对学生及时消化吸收当堂课堂内容很有效果。练习题可以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进而充分地掌握知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当堂的课堂练习也是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直接体现,反映了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在通过课堂练习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后,教师再对以后的学习内容和情况作出调整,将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现状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在深入分析了阻碍小学语文教学提升的原因之后,小学教师应当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思考,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任务型教学,利用先进的科技进行多媒体教学和加强课堂练习的方法都是有效的方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这是广大小学语文教育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提升小学语文语感的方法 第10篇

(一)感受语言节奏

汉语是一种音义结合的语言,具有音乐美的特点。而音乐美的本质在于节奏。在汉语中,节奏就是汉语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的节奏,不但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内涵,而且有助于感受到语言美,提高语感能力。

(二)分析关键词语

通常在一篇文章中都会有一些关键词语,来引领整篇文章的结构和主旨。由此可见,加强关键词语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蕴,增加对语言美的感受,也可以提高语感能力。

另外,在诗歌中,也有一些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活句”、“活字” 等关键的词语,这些关键词语体现了全诗的艺术形象,并将形象生命化,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诗中的语言魅力,增强语感。

(三)抓住语句修辞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多数文学作品,都巧妙地结合了一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的运用使语言的表达效果大大提高,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分析各种修辞,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深刻感受语言美,同时增强语感效果。

二、注重阅读方法

(一)坚持朗读

长期以来,教学实践证明,放声朗读文章,可以增强语音的感受能力、语义的感受能力和语法的感受能力。这是因为,朗读,声音会从不同角度刺激多种感觉器官,这样易于激发思维,强化理解和认识。

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正是语感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选取那些适合朗读教学的特色文本。如优美的古典诗词, 漂亮的散文, 指导朗读等节奏感强,脍炙人口的诗文让学生朗读。这不但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而且更有助于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形成,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默读

默读是相对于朗读而言的。默读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默读训练中,提高阅读的效率,减少了“口”与“耳的环节,这样,更有助于形成人的“内在语感” 能力。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默读虽然重在眼睛的作用上,要求边动眼边动脑,虽然有一定的跳跃性,或者重复性,这给学生留下了思维的空间,提高认识

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声默读的方式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相对适用一些,但根据学生语言发展和年龄特点,教师还是要结合有声朗读进行,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三)加强思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语文阅读中,将“读” 与“思”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增强默读的训练效果,也可以加强默读力度,同时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由此可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运用在阅读前和阅读

后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注重思考,从而增强语感能力。

三、规范教学言语

(一)使表述更加准确

语言作为一种载体,可以传情达意,帮助人类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使自己的表述更加准确,即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将自己的意思清楚的表达出来。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更加准确的表述,及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也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思考和理解,并能

够感受到语言魅力,对学习语文知识充满兴趣,自觉提高语感能力。

(二) 使表达更具启发性

课堂上在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思考的环节中,就需要教师语言表达更具启发性,只有启发性的语言,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在本质上,是具有一定理性的,其涵盖了理解和运用一种语言的过程。

而对于学生思维的启发,实际上也是启发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启发学生的合理想象。根据语言学的观点,思维是离不开语句的,脱离了语句就无从思维;想象也离不开语句,脱离了语句就无从想象。

由此可见,启发性的表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一方面使学生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语感。

小学语文书写能力提升方法有哪些 第11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由于要求学习的知识内容相对简单,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的习惯,如听课习惯、发言举手的习惯、正确的书写习惯等等。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做了明确的要求:“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关键。那么,何为正确的写字姿势?

首先就是坐姿。一定要让学生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或者是头正,肩平,背直,足安)。同时还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要一拳,手离笔尖一寸长。

其次就是正确的握笔姿势。由于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已经接触到书写课程,但由于老师和家长对正确的握笔姿势要求不严或不够重视,养成了孩子不正规的握笔习惯。学生常见的8种错误执笔姿势:

1.横搭型:这种握笔方式会使孩子在写字时比较用力,写字缓慢,孩子写不了几个字就会感到很疲惫,影响孩子写字的速度。

2.埋头性:把拇指藏在食指后面,也是多数孩子犯的错误执笔姿势。这种握笔太低太过于靠近笔尖,写字时扶笔不稳,会因手的遮挡导致看不见字而凑近看,于是就形成了“埋头写字”的姿势,很容易造成近视、驼背。

3.扭曲型:一些孩子在握笔时他们的拇指是扭曲的,用食指来顶着笔杆。4.扭转型:有不少的孩子在写字时整个手腕就是弯转扭曲的,笔尖的方向是朝着自己,这种执笔方法会影响孩子的脊骨,对孩子的身体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

5.直线型:拇指和食指成直执笔。

6.错位型:握笔时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握笔。中指位置上移,拇指用力内夹,握笔太死,写字太过吃力,不够流畅。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女孩子身上。

7.睡觉型:孩子在写字时手腕和手边会贴着桌面,这种书写方式会遮挡住孩子的的视线。

8.拳头型:执笔时好像握着一个拳头一样。

错误的执笔姿势可导致学生坐姿有问题,手形扭曲,骨骼变形,做功课速度慢,书写不美观,连锁反应就是学生对写字的反感。长期以来很容易

二、教方法

1.课堂上老师的示范作用

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众所周知,小学生天生喜欢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他们都会有影响。因此,课堂上老师的示范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我连自己的字都写不好,怎么指导学生写好字呢?郭沫若先生曾对中小学生写好字有过这样的论述:“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写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端正、干净、容易认”。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问题上,不仅是老师的一种职责,更体现了一种做事的态度问题,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做到笔笔认真,字字端正,行行整洁,从而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低年级初学拼音时(因为当时我们这一届学生孩子是五年制,都是先学习拼音,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识字),为了让学生把拼音写正确、写美观,我先进行汉语拼音基本笔画的书写指导,如 “左半圆”写时要圆圆的,胖胖的。

要把中格占满;“竖”分为长竖、短竖(这主要是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写的时候位置也各不相同;“竖左弯”要写在中下格,不能挨着第四条线等等,指导的非常详细。而且要求学生写好的,老师的板书必须要规范,要美观,这样,学生把基本笔画写好了,何愁写不好拼音呢!

还有识字写字课,老师要给学生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横折钩、竖弯钩等)、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还要教会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范写,发现汉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等,教师都要指导到位,最后再让学生通过读帖、描红,达到正确、认真书写的目的。语文老师还可以进行学科整合,和写字课老师进行沟通,以此巩固、强化、提升学生的书写质量。

另外,要坚决杜绝学生怼字的坏毛病。我们老师应该不难发现,有的孩子为了图一时省事,或者课堂上开小差,没听清老师的指导,写字时就不按汉字的笔顺一笔一划地写,而是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出现了严重的怼字现象,比如 “口”字最常见,最后的一笔直接连着第二笔怼上去。

还有一些笔画比较多的汉字,学生也习惯于按自己的意愿写字,严重违背了汉字的正确书写规则,也很难写得一手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

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与教师的示范作用有关,还与教师的认真态度、严格要求密不可分。

因此,希望每一位老师的书写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正能量,不管是课堂上的板书,还是给学生作业上的批语,只要是和学生见面的字,我们都应力求写得规范、美观,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老师一手漂亮字,如一个个奇妙的音符,都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谱出优美的乐章。实践告诉我们,哪位老师的字好,她的学生写的字也会比较好。

2.课堂作业当面批改,及时纠错。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这也就是说,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写的时间。但有的老师却认为这样做冲淡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觉得浪费课堂时间,喜欢把写的内容放在课下。

我的做法是: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留有写作业的时间,即使午后的练字时间写,也要做到随写随改。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让学生及时改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同时还可以纠正学生写的不规范、不端正的汉字。

试想:若老师在课后批改作业,由于学生不在场,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即使到了下一次上课,老师专门拿出时间来讲评作业,也只能对一些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肯定不能做到具体、全面。

这样,即使老师占用了很多时间,辛苦批改的作业,再加上有些学生并不能认真去改,甚至有的看都不看,效果就很微弱。而当面批改作业,针对性强,只要给学生指出作业中不足的地方,并和课本上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他们就马上醒悟过来,以最快的速度订正作业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写得好的同学,我除了当面为他们点赞以外,还喜欢把孩子作业中写得好的字用一朵大大的红花标注出来。这样,孩子们看到作业本上盛开着的一朵朵大红花,激发了他们写字的热情,也更加奠定了他们下次一定把作业写得更好的决心。

榜样的作用也是无穷大的,为了能让一部分书写好的学生带动另外一些孩子,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我都会把这一单元的字词归纳出来,在班里进行“小小书法家”“我的作业最棒”或“我是书写小明星”等书写大赛。

并把每个学生参赛的书写纸张贴在教室里,开展作业展评活动,并为写得好的学生颁发“小小书法家”或“书写小明星”奖状与奖品,以此促进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

这样周而复始,学生书写中的错误率减少了,书写的质量提高了,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也逐渐养成了,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3.好习惯要坚持不懈

书写习惯的培养要贵在坚持。把字写好不难,难在坚持写好。学生到了中高年级,所学的知识侧重点有所变化,由原来的字词句向段 篇章过渡;学生学习生字时老师也不像低年级那样把每个字都进行详细指导,只是对于个别易错难写的字进行特殊指导,学生使用的书写工具也由铅笔变为钢笔。

学生的书写质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的学生每一本作业都能做到工工整整、漂漂亮亮;而有的孩子不仅书写不过关,就连卷面的整洁性都保证不了。有的老师也许有这种感觉,如果某段时间我们疏于管理学生的书写,渐渐地我们就会发现,“好”学生的作业也开始有马虎的倾向,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也接踵而至。

由此可见,坚持好的习惯多么重要,只有对书写质量与书写习惯常抓不懈,良好的书写习惯就会定格为书写的必然。如何让孩子在中高年级持之以恒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不仅要关注书写,还要关注内容,中高年级还要注意书写格式、行款整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我的做法就是通过让学生多写多练,逐渐达到书写规范、整洁、有一定的速度。为了让孩子掌握不同题材文章的正确格式,我对学生进行了抄写练习的指导。

(一)不同题材的文章书写格式不一样。写古诗时,题目一定要写在一行的正中间,朝代与作者另起一行靠右写,古诗内容前面要照齐。写诗歌时,要注意小节与小节之间空一行。而文章的格式要注意每个自然段前空两个格。

(二)训练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标点符号的正确写法,如(:“”)(——)(……)等。尤其是在一行的最后一个格时应该怎么正确书写。

通过抄写,学生不仅要过书写关,还要过标点符号关。

(三)积累文中优美语句,为以后的习作打基础。如:《山中访友》一课中的第5自然段。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gǔ)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课文中像这样优美的片段还有很多很多。通过让学生抄写,不仅达到积累好词好句的目的,还可以学习本段的写作写法进行仿写。另外,通过抄写,也让学生记住了本段的标点符号,为学生仿写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奠定基础。

(四)认真抄写单元作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除了在每个学段都对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提出要求外,在习作教学中对写字也提出要求:“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

因此,每个单元的作文,为了让学生既过书写关,又过质量关,三年级刚开始指导作文时,我都是先让学生打草稿,等批改完,讲评完,再让学生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作文本上,无形中就给学生确立了“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正确观念。

学生养成了整洁、美观的书写习惯之后,我又为学生提出了加快书写速度的要求,让他们以自己最高的水平在作文本或日记本上直接写文章,因为有了前面的练习,再加上老师平时的严格要求,学生在写的时候就会精神高度集中,认认真真地进行书写。

这样,一步步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新课标对高年级学生书写的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三、创环境

对于学生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培养,如果仅靠老师,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很重要。因此,从第一次的家长会上,我就给家长强调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并为了孩子的良好教育行动起来,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每个假期,我都会为学生布置练字的作业,因为我觉得练字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中间不能丢,否则再次提笔书写时手会生疏。为了激发学生的练字欲望,我和家长朋友一道,为每个学生建立读书兴趣小组,同时也是练字小组,把他们每天的读书、练字情况发至小组群,老师、家长或小组的同学都可以进行评价。

对于每天坚持读书、练字的学生,我还通过校信通进行大力表扬,以此激发其他孩子的积极性。我告诉家长,为了我们的孩子将来更加出色,请家长朋友协助老师,督促孩子每天读书、每天练字,并做好记录,开学初对表现好的孩子进行奖励(这是我摘取的个别孩子练的字,以及家长朋友做的记录。

而对于不太积极的同学,小组长要提醒,做好督促与监督工作,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杜绝一些“被遗忘的角落”。

小学语文书写能力提升方法有哪些 第12篇

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而是持之以恒训练的结果。整个过程充满着对小学生意志的磨炼。我们要从抓基本汉字着手,通过多种措施来促进这种习惯的养成。

1.时间上要有保证。每天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写字,从基本笔画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基本汉字训练,要求学生写得不多,但必须写好。这样做重在培养孩子写字的兴趣,不能让年幼的学生一开始就因为烦琐、枯燥的抄写而打退堂鼓。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坚持天天练习写字,养成良好的习惯。

2.教师点评要跟上。学生写好字,教师一定要进行点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字积极性,好的可以圈点、展示,让他写得更好;差的及时指正,让他在多次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纵向,我们可以把当天的作业和前天比较;横向,我们可以与同桌的作业进行比较。点评要细致,如在字的旁边注明:这个字你哪一笔写得特别好,你今天的哪些字有了很大的进步,并进行适当的奖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他们的练字热情与日俱增。

二、基本汉字书写训练是提高写字能力的磐石

写字是小学生的一项基本功,但现在的小学生书写都很不规范,基本功不扎实。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1.基本汉字的笔画书写不规范。基本笔画的书写是有一定的用笔要求的,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按照要求来写,不管是什么笔画,基本都是以直线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例如:学生在写“林”字时,大部分学生都写得很难看,所有的笔画看上去都是直线,只不过是线的长短不同,都没有把“横”、“竖”、“撇”、“捺”、“点”这五个基本笔画写好,才导致这个字看上去很死板,没灵气。

2.基本汉字的书写顺序不正确。许多学生不能按正确的笔顺书写汉字,除了一些难写的字基本笔画易错外,一些容易的字也有不少都尚未掌握。例如:“火”的正确笔顺是:点、短撇、撇、捺,但很多学生都是这样写的:点、撇、短撇、捺。

“口”是三笔完成的,可是很多学生一笔就能完成,归根究底。还是基本汉字书写没有掌握好。

3.基本汉字的书写位置不正确。很多学生都忽略了这一点,一个字要方方正正地放在田字格中,关键是第一笔。确定了第一笔的位置,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基本就确定了。所以,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我常常采用观察、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把握好基本汉字的第一笔位置和重点笔画的位置。

4.基本汉字的组合成字不合理。教学生时,要先让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有哪些部分或笔画组成,哪笔是写好这个字的关键。但是大部分孩子都只想到要把字完成,都没注意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关系。

如学生在写“好”字时,学生都知道左边是女字旁,右边是个“子”,但学生在学时,都没把关键的第一笔“撇点”写好,第三笔和第一笔衔接时就出现了失误,导致这个字左右不协调。

要从教学生写字的第一天就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教他们如何起笔、行笔、收笔,并指导他们找出基本汉字组合成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通过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合理布局,规范书写。

三、基本汉字书写训练是规范汉字书写的保证

从教六年,我时时不忘抓好基本汉字书写训练。要写好字,必须要有端正的坐姿,正确的握笔姿势,还要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端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训练基本汉字书写时更要注重方法,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明白基本汉字写好了,通过举一反三和有机组合,就能写好所有的字。

1.仔细观察基本汉字。基本汉字虽然简单,但更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指导时,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范字:先是写前观察。要看清结构,记住字形状,观察有哪些基本笔画,并按书写顺序书空笔画,让这个范字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然后是写时观察。要看看每个基本汉字(或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每个笔画之间的联系,要注意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千万不要养成写一笔看一笔的坏习惯。最后是写后观察。把自己写的字和范字进行比较,找出不足,把写错的、写得不规范的擦去重新书写。通过观察比较,总结经验,就能有效提高书写能力。

2.要牢记基本汉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在书写时,往往想先写哪一笔就写哪一笔,忽略了笔顺,在学生写之前,教师必须先强调字的基本笔顺的顺序,让学生一起唱一下笔顺,再书空一下,加强记忆,然后再下笔写。

在平时的语文练习中,也可以设计一些涉及笔顺的题目,如王字的第三笔是( ),牛的第三笔是( )等等。学生在平时练字的时候,教师要加强巡视,看见错误的笔顺马上纠正,让学生加深记忆。

3.要注重基本汉字的书写示范。课堂示范,这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教师先要对生字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对这个生字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再进行一笔一画的范写,让学生加深印象。

手把手示范。这种方法是特别适合低年级刚刚学习写字的小学生,通过手把手,教师直接牵动学生手指,使其能较快地形成正确的书写动作。作业示范。

上一篇:浅谈文化下一篇:学习ERP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