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茶文化与品茶的意义论文

2024-09-07

学习茶文化与品茶的意义论文(精选8篇)

学习茶文化与品茶的意义论文 第1篇

学习茶文化与品茶的意义

法学1543 尹成远 序号:34 学号:***1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已深入人民各阶层。

茶,作为一种有千年文化传承的事物,蕴含着许多道理。同一种茶给不同的人喝会有不同的感受,对茶的理解也会有不同之处,所以说品茶就像是在品味人生百态。茶是劳动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茶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并生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寒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参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茶助文思,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饮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颗明珠,并且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作用很大。茶文化的出现,把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了更高的境界。茶与文化关系至深,涉及面很广,内容也很丰富。这里既有精神文明的体现,又有意识形态的延伸。无疑,它有益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研究茶和茶文化的发展史,还能观察到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儒家、释家、道家和民间人士都非常重视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明,非常重视茶与文化的结合。

中华茶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而且已经对世界茶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国际茶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有利于增进友谊、促进和平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多种多样的茶叶产品,促进国际茶叶贸易的发展。弘扬茶文化的总体目的是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具体到茶行业本身,弘扬茶文化应该是促进茶业事业的发展。在当代社会中,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茶与文化的结合,也必然有新的延伸,新的形态,新的载体。它可以和现代艺术结合起来,用于茶艺演示;可以和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结合起来,在茶馆、剧场、和盛大的茶会上演出;也可以制成光盘、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供人欣赏,成为新的文艺作品,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新内容。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茶文化是以茶道(即德)为核心内容的,同时它也体现出定力、孝心、感恩心和孝敬心等等。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学习茶文化不仅要学习茶文化,更要学习其中的蕴含的高深人生之道!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茶文化做为一种精神上的财富吸引了许多人,而茶也因此获得了更丰富的文化内容。

说喝茶不应当说喝,应说去品,喝是指渴了喝,品则是用心去品,品出人生,品出茶的灵魂,饮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行为道德。小小的茶杯,就像一个大千世界,而每片茶叶则如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人生如茶,茶似人生。闲暇之余,我们品茶时也不忘品人生,人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人生况味,深感人生如茶。虽说茶盏小,但启示却是不少,人的生老病死乃自然之理,正如夕阳西下总有旭日东升的时刻,难得的是不懈奋斗精神和愈挫愈勇的斗志。

在这一学期的选修课中学习了茶文化,于是也试着去品尝。尽管苦涩绕于舌尖,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我经常会在袅袅的茶香中,闻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进铅华。

品茶,就是品评茶味;饮茶。一般来说,这是一种较为优雅和闲适的艺术享受。

品茶的意义,于我而言,有身、心两种益处!

(一)身

茶叶在中国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有许多的功能。据现代科学证实,茶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茶多酚、咖啡碱和十多种维生素等各种成分多达350多种,富有营养,能调节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茶叶被发现就是从药用开始的。

茶的保健作用也是很早就被人们发现的。品茶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祛痰、除烦、去腻、消炎解毒等功效。

(二)心

在品茶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茶道。所谓的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品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很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品茶文化的核心,是品茶文化的灵魂!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恬、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开来,涤尽了一切的疲惫冷漠。人仿佛也醉了,朦胧中,久久不愿醒来。

于我而言,最喜欢在一个寂寞的雨夜,泡一杯清茶,独坐在窗前,看落叶飘零,听雨敲窗棂,在氤氲的茶雾中,在淡淡的茶香中,品清清浅浅的苦涩,想浓浓淡淡的心事。

轻轻晃动手中的茶杯,看淡绿色的茶或针或片,忽上忽下,簇拥着,沉沉浮浮,变换着不同的位置,试图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最佳平衡点。

品茶真的是让人获益良多,尽量地让自己可以独善其身,让自己的觉悟和智慧更上一层。茶文化是一门让人感悟良多,收获甚丰的课,一门真正有意义的课!

学习茶文化与品茶的意义论文 第2篇

近年来,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与生态危机的深入反省密切相关,中国哲学的“生态意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应当从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的角度加强总体性的思考。这里所谓“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模式”则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

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生态必然涉及到人与终极实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他人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基本存在形态,亦即文化生态模式的基本“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

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中国哲学看待天地宇宙以及万物的基本范式就是“生命典范”的,即自觉地把天地宇宙以及万物均看作是类人的存在、有生命的存在。这在作为中国哲学之思想源头的《周易》哲学中即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正是借助于生命典范,《周易》建构起了一个涵容天地人“三材”、足以“曲成万物”、“范围天地”而又以“道”一以贯之的机体系统。沿着《周易》哲学所开辟的基本精神方向,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体的中国哲学进一步丰富和了这一以生命典范贯通天地万物的世界图式,从而形成了“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论”。在这一世界图式中,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它们之中莫不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生命力量亦即“道”或“天道”。“道”或“天道”构成了万物的存在根源,同时也是贯通万物的内在本性。以生命体存在的万物统领于“道”或“天道”,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的大化流行。

在这一图式中,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它强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是内在于而非外在于天地万物的。《周易》哲学从两方面突显了天地万物对人的内在性。其一,天地万物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前提。《序卦》明确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显然是把天地万物的存在看作是人、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其二,天地宇宙亦是人的价值之源,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的德性是“法天效地”的结果。这从《系辞》“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论断中即可清楚地见出:“生”不仅是天地之基本的存在形态,而且更是天地之最高德性,正是天地宇宙所昭示的“大德”为人类提供了价值的源头。由此,《周易》开启了后儒以“生”释“仁”,将人之本质属性与天地之德相联系,以为之确立形上根据的基本精神方向。与此同时,人作为大宇长宙中唯一具有灵明者,又不是完全类同于其他万物的存在,而是具有一种特殊使命,即只有通过人的存在而不仅更为充分地实现天地之道,而且使之发扬光大。《中庸》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言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人虽有着与其他万物不同的特殊使命,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实现天地万物自身本有的内在价值。

立足于“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的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

追求和谐是中国哲学中包括《周易》哲学、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即以儒家而言,对普遍和谐的追求自孔子起就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原始儒家的这一理论意向经后儒的不断发明推广而成为儒家基本的价值取向之一。《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明确地表示,建立在“中”这一天下之大本基础上的“和”是天下之达道,人能够达致天下之达道,则可以使天地万物达到各安其所、物各付物的理想境界。在儒家哲学中“和谐”与“生生”又是紧密相连的。扩而大之,亦可以说,“生生”与“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想。

学习茶文化与品茶的意义论文 第3篇

一、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必然诉求与深切呼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自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对继承弘扬中华文化进行系列重要论述的基础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也要坚定和提升文化自信。

1. 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的关系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是“三个自信”蕴含了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就是坚定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这条道路的基本内容。理论自信, 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这个理论体系具有系统性, 它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内容。制度自信, 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三个层面。文化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坚定“三个自信”, 本身蕴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人们选择、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过程,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化”和“化人”的过程。

二是“三个自信”的根源在于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2]“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选择、创新和发展, 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都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之上。因此, 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根基、血脉和源泉, 为“三个自信”提供智力支持、价值支撑、精神动力。没有文化自信, “三个自信”便失去了立足发展的土壤。我们要分析和挖掘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所以成功的深层底蕴。

三是“三个自信”需要升华为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迅猛发展,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西方国家执政当局、新闻媒体和学者, 都不得不给予认可。比如, 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福山, 也逐步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认同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长足发展。

2. 文化自信的价值所在

“三个自信”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表现。我们需要对“三个自信”所蕴含的文化性质进行升华和提炼,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成果塑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导和鼓舞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大道上做出更大的成就。

二、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性使然与优势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4]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中华文化在当代的集中体现,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 强调的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这一自信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之上。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 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一是具有民族性, 它扎根于中国大地, 是中华民族的创造, 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二是具有科学性, 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为指导, 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潮流。三是具有群众性, 它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 是群众创造、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四是具有时代性, 它成长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五是具有实践性, 它来源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并用于指导这一实践。六是具有开放性, 它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 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

与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具有腐朽、没落的一面相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富有朝气的、蓬勃向上的、具有美好发展前景的先进文化。它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顺应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时代的发展要求, 有利于保持、激发党和国家活力, 调动全社会的能动性, 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有利于激发人的潜能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民主和谐, 有利于凝心聚力、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考验,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和支撑下, 我们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坚持文化自信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先进文化, 我们必须坚定自信。要主导和引领多元文化发展,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离不开文化自信。批判和反对各种错误思潮, 抵御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和演变,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也离不开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树立良好国家形象,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同样离不开文化自信。

要真学、真懂、真用、真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首先要真信。要实现文化的自觉和自强, 必须坚持文化自信。这一文化自信体现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的过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5]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繁荣的根本和基因, 文化自信必须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6]坚持文化自信也离不开与其他优秀文化的对比, 只有在与其他优秀文化进行交流、发生作用的过程中, 才能对自身文化进行正确的认知, 才能让自身文化与时俱进, 才能真正发现自身的特质和优势。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那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因此, 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在坚持文化自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 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7]这就从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延续、经久不断的根本特质, 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 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深入推进,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竞争更加激烈, 文化与经济、政治、科技的结合更加紧密, 经济、科技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 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前中国, 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 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民族意志和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相比于经济、政治、科技, 文化更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 其他方面都应该围绕文化进行谋划、布局和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待。

“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 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坚持文化自信, 这将有利于我们汇聚万众力量、鼓舞精神斗志、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创造辉煌, 为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摘要:在新时期, 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 强调文化自信, 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使命要求, 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是“三个自信”的必然诉求与深切呼唤,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性使然与优势驱动,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关键词:文化自信,三个自信,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戚义明.文化自信壮行复兴路——学习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继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论述[J].瞭望, 2014 (23) .

[2]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 2013-08-21.

[3]习近平.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03-17.

[4]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 2014-01-01.

[5]云衫.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 2010 (15) .

[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9-25.

学习茶文化与品茶的意义论文 第4篇

关键词:独竹漂活动 民俗体育 文化特征 文化价值 文化象征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09—0001—03

中国民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应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在中国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积淀。”[1]独竹漂活动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时期赤水境内的“水运皇木”。到清中期,贵州赤水苗族民间种植的楠竹长大了, 为了生计的苗族人群在赤水河长期充当筏运楠竹的工人,久而久之,他们具有了独竹漂技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赤水苗族民间在每年端午节这天习惯性举行划独竹漂祭祀屈原的习俗活动, 这为独竹漂活动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现今,独竹漂活动已突破民间习俗向国家举办的全国民运会赛事发展,对独竹漂活动的文化特征、价值及象征意义的全面阐释, 有利于独竹漂活动在现代进程中更好地发展,也有利于丰富民间民俗体育研究理论,更加深入认识民间民俗体育文化。

1  独竹漂活动的文化特征

1.1  悠远的历史性

悠远的历史性主要指独竹漂活动发生历史的源远流长。独竹漂活动的发源要追溯到明代发生在赤水境内的“水运皇木”,即当时朝庭建设皇宫所需木材大量从川黔获取, 通过赤水河运输。据《遵义府志》记载:“四川马湖、永、播而下产楠木,历代南中不宾,斧斤不得而入焉。明洪武初年,建置城郭都邑,册封蜀王。营建藩府,皆取蜀材。”[2]因川黔交界,取得的蜀材要通过赤水河运往。另据《仁怀文献辑存》记载:“明永乐四年,少监谢安以采木至石夹口十丈洞,亲冒寒暑,播种为食,二十五年始还。”[3]这里的十丈洞就是黔北赤水的一个地名, 进一步佐证了明代朝廷到黔北取材的事实。对于取材后的运输方式,主要是排筏运输,《赤水县志》记载:“明代至清初主要是木材排筏。随着楠竹生产的发展,至清代中期,除木筏运输外逐步发展竹筏运输。民国时期,竹木排筏运输形成专业,并建立排筏运输工会。”[4]可见,独竹漂活动的发生历史悠远,它应起源于明时期赤水河的排筏运输。

1.2  特殊的地缘性

特殊的地缘性主要是指独竹漂的发生与特殊地域的关联性。赤水地处贵州西北部末端,同四川南部接壤,距贵州省会贵阳市约400 公里,历为川黔商贸枢纽,是通往巴蜀的重要门径。据赤水大同河的几位八十以上高龄老人讲诉:“早年贵州需要的食用盐及其它一些生活物资需要从四川引进,当时不通陆路,只有靠赤水河来运输,需要工人拉船沿着赤水河逆流而上。而赤水境内丰富的木材与竹材要销运到外地,也要通过赤水河,人们将大量的木材、竹材扎成排筏顺着赤水河撑行而下。”诗云:“茅台斜阳映赤水,残阳几页贩酒船,独竹飞流飘然过,纤夫逆行步步难。”这正是生动反映早期赤水河交织穿梭的繁忙劳动景象及苗族水上工人为了创造美好生活所呈现出来的如歌如泣的历史画卷。可见,贵州赤水独竹漂活动的发生是赤水苗族水上生活方式选择的结果,而这种方式的选择又归因于赤水特殊的地缘条件。

1.3  典型的原生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变迁, 中国文化的生态发生了显著改变,学者开始呼吁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原生态性,但对原生态的概念还是模糊的。查阅《辞海》尚未有“原生态”一词的注解,在《现代汉语词典》有“生态”一词,“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5]综上,原生态性主要指赤水民间的独竹漂活动在发展过程中, 较好地的保持了原来的习性、环境、特征及状态。独竹漂在贵州赤水漫长的河运竹木历史长河中形成后,赤水民间端午节一直流行着独竹漂文化习俗活动, 活动始终是在没经刻意装饰的赤水河里进行的,活动器材一直采用当地山上的竹材,文化传承人一直来源于当地村民。可以说,贵州赤水民间的独竹漂活动并没随着时间的进化而忘根,较好的保持了文化活动的原生态性。

1.4  叹羡的艺术性与超难性

叹羡的艺术性与超难性主要指独竹漂具有让人惊叹与羡慕的艺术欣赏性及对文化主体的平衡、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超难要求。一般独竹漂活动分为表演与竞速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人赤足站立在直径只有16~18 厘米大小的漂体上。不同点在于前者主要进行各种技巧性展示,如“穿越险滩”、“杆上空翻”、“燕式平衡”、“金鸡独立”、“一字漂行”等,能给参观者带来“水上芭蕾”的视觉盛宴,而后者主要是较力竞速,细小流线型的漂体有利于减小在水中所受阻力, 以确保在划竿的推力作用下,使之飞速漂行,让人联想到传说中达摩的“一苇渡江”。可见,独竹漂活动的任何一种运动形式都具有让人叹羡的艺术欣赏性及常人不可轻易完成的难度性。

1.5  突出的休闲娱乐性与健身性

最初独竹漂活动并不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与健身所需而存在的, 它是水上苗族工人为了养家糊口而长年从事着水上放筏的一项苦力劳作。但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重视人民的体质与健康,民间民俗体育得到国家重视。由此,赤水苗族民间端午节兴起举办独竹漂纪念屈原的民俗活动, 每到活动之日便引起众多当地人及外地游客前去观望。无疑, 在当时文化相对稀缺的时代,独竹漂活动给节日的人们带去了欢声笑语,成为当地人的休闲文化符号。时至今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腾飞,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对精神需求与健康需求十分突显,赤水民间开始创造性的利用独竹漂表演婚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满足人们的娱乐休闲需求。同时,民间独竹漂活动一般要进行长距离(民间一般约一公里)的竞速比赛,有助于强化与提升人的运动体能,对参与者具有良好的健身性。

1.6  显著的传承性与流变性

“传承就是延续”[6]。独竹漂缘起于贵州赤水明朝时期的水运皇木,经过数百年的风雨洗涤而延续至今,足以说明独竹漂具有强烈的社会生命延续力, 因此, 传承性是独竹漂活动的显著特征。然而,独竹漂活动的传承并不只有继承,还表现出了根据新的时代需求作了创造性、改变性传承。即它在时间轮轴上,除保持了其基本的文化形态特征外,它在价值取向上、活动目标上及文化各层面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比如,它已经由最初的生活筏木向人们对生命安全与幸福生活向往的宗教祭祀活动转变,再向现代经济产出、社会娱乐需求转变,最后向政府举办的体育竞赛活动转变(使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此,流变性是独竹漂活动的又一显著性特征。

2  独竹漂活动的文化价值

2.1  交通出行的实用价值

一般来说“某一体育项目发展的文化内因在于它自身内蕴的实用价值”[7], 独竹漂活动发展的.文化内因与其自身内蕴的交通出行这一实用价值是分不开的。早年,贵州赤水不通陆路,当地盛产竹木,这些竹木只能通过当地的赤水河运售给外地,即将竹木捆成一个个筏子,利用水的浮力来运输。这种“以筏作舟,以筏载人”的河流文化成为了当时赤水苗族的重要生活行为方式;另外,赤水河流四通八达,而当时当地的过河船只很少,一些艺高胆大的长期从事河运竹木的苗族工人会在没有船只的情况下,会利用一根楠竹作为渡河的实用工具,这种“以竹代步,以水为路”的生活出行方式在当地并不鲜现。可以说,正是独竹漂活动自身内蕴着交通出行的社会实用价值为其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与理论根基。

2.2  调解压力的休闲娱乐价值

人作为生物个体存活的意义是通过不断劳动为自己换取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期间人的生理、心理都将面临着严酷的考验, 这就需要劳动创造者通过某休闲娱乐活动来进行调节、排解。虽然最初赤水苗族民间举办独竹漂活动主要是祭祀屈原,并不是直接为了休闲娱乐,然而活动却实实在在地给参与者、观赏者带来欢乐与享受。独竹漂形态十分奇特、活动内容十分丰富,除了精彩的独竹漂表演,还有划龙舟、抢鸭子比赛活动。因此,赤水民间的独竹漂活动可以让参与其间的人们尽情的哟呵、发泄,从而有效的起到调解身心压力的功效。现在,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过度,人们的心理压力有增无减,赤水民间独竹漂活动的调解心理压力的功效仍在持续, 或许这就是赤水民间独竹漂活动能够传承下来的重要动因之一。

2.3  强化体能的健身价值

前面已提到赤水民间端午节开展的独竹漂活动缘于祭祀屈原,活动参与者并不是为了身心娱乐与强身健体。然而,当我们跳出活动开展的主旨意义来审视这种民俗活动对身体机能意义来看,它又具有强化人体能的健身价值。首先,活动参与者要站在细小的楠竹体上进行各种超难的平衡、跃腾等动作,这对人的体能、平衡、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具有强化与提升的作用;其次,活动要求参与者进行较长距离的划行比赛。一声炮响,参与者在观众的掌声中、欢呼声中、呐喊助威声中迎着波涛滚滚的江水逆流而上,奋力划行,待划至终点时,大家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精疲力竭。可见,该项活动对文化参与者来说是极费体力的,它将有效的促进文化参与者身体物质、能量的流动与转化,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人的体能。

2.4  催人奋进的竞技价值

客观地说, 赤水苗族水上工人在运输活动中是十分敬畏大自然的,他们认为万物兼有灵,与自然保持和谐是他们的心理所向。然而,当苗族水上工人脚踏湿滑、沉重的竹筏子时,他们必须要在波涛翻滚、乱石矗立的河流中勇往直前,与自然的力量进行较力竞速, 那是一种人在求生本能欲望的驱使下表现出来的奋进力量。因此,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从来都不缺竞技性,当然这种竞技性主要是一种对生命的渴求与对未来的期望, 一种在逆境中不屈不饶的精神力量的体现。现今,独竹漂活动成功步入全国民运会的竞技舞台, 继续传承着民族体育催人奋进的竞技价值,这远远超越了民族体育外显的运动形式,它是人类留下来的一种珍贵的精神财富。

2.5  符号化的传承价值

德国思想家卡西尔认为,“科学、语言、神话、宗教、艺术、历史,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组成人性圆周的各个扇面。”[8]在这里,独竹漂活动就代表着当地水上苗族工人的一段生活历史、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思维逻辑、一种文化价值取向、一种战天斗地的精神文化符号,它们组成了当地水上工人人性圆周的各个扇面,凝结着当地水上工人勤劳、智慧、勇敢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可以说,无论时代如何风云变幻,无论独竹漂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如何改变, 其文化精神内核已深深渗透其里,并以世代相传的形式在民间不断地传承、传递,保证族人对这一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延续与薪火相传。如今,该项目走向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舞台, 在丰富世界体育文化宝库的同时, 也为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寻觅到了新的路径。

2.6  情感调节与资源整合价值

学习茶文化与品茶的意义论文 第5篇

东盟舞蹈文化是具有神秘的东方色彩文化,东盟国家包括与我国临近的越南、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东盟艺术丰富多彩、内容独特,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在东方舞蹈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东盟的经济交流必然伴有人文艺术以及其他交流,使国家与国家在交流中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同时加深中国与东盟等国家人民的感情,而舞蹈是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舞蹈是承载国家文化的无声语言,加强双方的舞蹈交流可以促进国家与区域间各个领域的合作,是全球化、区域化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一、中国与东盟舞蹈文化交流的意义

东盟各国在地域上与我国广西、云南很近,而且东盟国家许多民族与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民族信仰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出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这些文化经过时间的沉淀与相互交融,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艺术更加丰富多彩,给亚洲以及世界文化艺术增加了很多宝贵的资源,同时促进各国的艺术交流与学术活动。

中国与东盟各国通过文化交流,相互学习各国的教育,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新的舞蹈文化形式。中国与东盟舞蹈院校的频繁交流,有利的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舞蹈教育发展历程。近年来广西各大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进行学术访问以及文化交流活动,把中国舞蹈文化与东盟舞蹈文化进行相互学习与展示,促进中国文化艺术与东盟文化艺术的交流,同时带动了两国的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

二、中国与东盟舞蹈的共同之处

中国以及东盟国家在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上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同时中国与东盟舞蹈文化的交流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与东盟文化的共同之处就是对“佛性”的传承。

东盟国家的舞蹈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印度文化的影响,这种外来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已经融入到东盟各国当地的民族信仰和民族风格,印度宗教文化与东南亚地方特色文化中相互交融,形成一种独特的舞蹈文化风格,促进了宗教文化的发展,扩大了文化的传承范围,同时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容,为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增姿增彩。佛教宗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与印度在地理环境上非常相近,从古至今都有频繁地经济、文化交流,印度文化主要以佛教的形式传入我国,深远的影响着中国的宗教以及艺术发展。印度文化的传入,是中国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早在汉朝时期,佛教就在中国广为流传,当时的皇帝也信奉佛教,寺院发展规模很大。据史料记载,在唐代燕乐以及表演性的舞蹈中,都有一些带有佛教色彩的舞蹈,可见佛教对我国舞蹈文化的影响也是有着深远的历史的。

三、东盟代表性舞蹈在中国高校中的发展

1.教学内容丰富、新颖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外国民间舞课程中学习了解欧洲的民间舞蹈,课程很少涉及其他国家的舞蹈,所以学生对其他国家的舞蹈了解也不多。东盟各国民间舞蹈课程的开设丰富了我国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课程,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了解、掌握东盟地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以及独特的舞蹈文化,我国各大高校开始积极引进具有东南亚风情的舞蹈课程体系,将东盟舞蹈文化融人到课程实践性教学中,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舞蹈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2.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在我国高校中推行“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课程设置,推进东盟各民族舞蹈在中国的交流与传承。有助于我国文化艺术界研究东南亚十国民俗舞蹈文化。比如泰国、越南等东盟舞蹈教学,将两国的经典原生态民俗舞蹈添加到高效课堂中来,设置特色舞蹈专业,使民俗舞蹈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企业、旅游业以及社会团体的活动。了解东盟各国的舞蹈文化特色,促进东盟舞蹈文化教育的实施,各大高校进行民族风情舞蹈教学时,要依据创新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开设实用性强的东盟民族舞蹈课程,促进两国文化艺术的交流。

3.创新教学模式

(1)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舞蹈专业学生

广西与东盟在高校中开展舞蹈文化交流课程,通过各种方式把东盟各国具有代表性舞蹈文化及舞蹈形式设置在我国高校学习课程中,为中国学生学习东盟舞蹈提供便利的条件。在设置课程时,多设置一些实用性与应用型的舞蹈课程,不要过于理论,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比如关于宫廷与民间舞蹈风格的舞蹈类型,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能为中国学生了解东盟各国文化艺术提供良好的条件,院校要多开设一些实用性的舞蹈课程,促进年中国-东盟舞蹈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2)培养地域性民俗舞蹈人才

各大高校要定期与东盟各国的高校进行联谊活动,定期深入东盟各国家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理论研究,收集和整理东盟各国间的民族特色舞蹈形式,再结合当地文化艺术特色进行舞蹈创新,打造新型民间舞蹈课程实践性教学。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使地方性特色舞蹈教育更加具有特色。利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高校舞蹈专业教育,使东盟舞蹈艺术促进我国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

四、东盟舞蹈文化在我国高校的实施

1.教学方式的改变

(1)改革教学方式

以东盟等国家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在各个高校中开设相关课程,进行具有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蹈教学改革试验,寻求一条中国-东盟舞蹈改革之路,是东盟各国的特色舞蹈专业融入到广西地方性民族舞蹈中来,促进各个民族舞蹈文化的交流。

(2)开设特色舞蹈课程

各大高校要积极改革传统的以欧美民间舞蹈为主的课程教学形式,在外国民间舞蹈课程中多增加一些东盟国家的地方特色性民间舞蹈组合与元素,打造特色精品课程,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创新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实用性的教学理念。

(3)加强国际交流活动

在各大高校的舞蹈专业中,加强广西民间舞蹈与东盟民间舞蹈的对比研究,加强国际交流活动,了解他们之间的不同以及相同之处,掌握他们各自的发展特点,对这二者的舞蹈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在学习与研究中更好地融会贯通。

2.教学内容的改变

在进行东盟舞蹈教学时,教学内容要以具有东盟民间特色的舞蹈为主要素材,比如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特色民间舞蹈。高校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各国的文化特色,结合各国民族音乐材料、民族舞蹈材料等进行设计,真正的打造一流的教育、先进的教学,为中国-东盟的各项交流活动提供良好的契机。

3.教学理念的改变

对教学理念的在设置,目前外国代表性民间舞蹈课程在各大高校教学实施非常普遍,为东盟等国的民族音乐以及民族舞蹈在我国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可以从实地考察、调研活动中了解东盟各国的音乐、舞蹈文化特征,把东盟舞蹈的精华带到课堂中去,使学生的舞蹈更加精湛、纯属。

以区域性民俗特点为出发点,坚持民族特色舞蹈文化的发展,依据东盟当地各个舞蹈文化特点,结合高校的教学特点以及高校的地方性特点,打造特色、新型民俗音乐舞蹈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地方性特色,与实用性特点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联谊活动,促进各国舞蹈文化的交流;改变传统的高校舞蹈教育,在课堂中融入更多的外国民俗音乐舞蹈,丰富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教育的空白,促进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

五、中国与东盟舞蹈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1.传承区域文化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民族构成、历史渊源、经济模式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点。在舞蹈文化传承方面,可以进行适当的实地考察,了解东盟各国的舞蹈历史、音乐特征、以及民间特色舞蹈,收集著名的舞蹈视频,整理出一套关于东盟各国舞蹈特色的教学材料。再将这些材料结合中国的民间舞蹈特色,整编出一套具有中国与东盟特色舞蹈专业的课程教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舞蹈文化以及艺术特点。尤其是关系特色舞蹈文化的与东盟各国舞蹈文化的交流,使之走进高校课堂,进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将各国优秀的舞蹈作品在广西各地旅游区、文化区、生态区进行展演,是中国特色舞蹈与东盟各国的独特舞蹈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广西舞蹈文化盛宴。

2.传承特色文化

东盟舞蹈文化受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比较大,比如泰国的民间舞蹈、宫廷舞蹈等舞蹈元素中都与宗教有关,也就是说这些舞蹈无一例外的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有印尼的面具舞、巴厘舞等舞蹈也深受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舞蹈元素主要来源于印度民族宗教文化。

论文言文学习的现实意义 第6篇

关键词:文言文,现实意义,文化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现实是学生不愿意学习古文,认为学习古文枯燥乏味,难学难懂。而且学生在被动的阅读过程中过于注重机械的名句记忆,忽视整体篇章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热情极有限。现代社会,文言文以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受到国民的重视,并且现代社会中的学习和生活也与文言相关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现实意义就非常有必要。

一、文言文学习能够加深对成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

成语经过几千年的创造锤炼, 融入中华民族语言思维系列。作为汉语词汇的瑰宝,成语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在语言表达中,恰当运用词语,可以收到词简义丰、形象生动、透彻犀利之效。现代社会,成语在语言交际中的使用率很高,同时也是高考必考内容。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的,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成语的来源出处、确切含义和演变过程。在积累大量成语的同时,能够准确无误地使用成语词汇。

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可积累成语“钟鸣鼎食”“命途多舛”;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可积累成语“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学习《鸿门宴》,可积累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等等,不胜枚举。

另外,成语中的语素有许多保存了古汉语的意义。学到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句,知道“假”有“借助”的意思,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狐假虎威”、“不假思索”等成语。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翠损,现如今有谁堪摘? ”“堪”与成语“不堪假想”、“不堪入耳”中的“堪”意义相同,是“能够”的意思。《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胜”与成语“不胜枚举”中的“胜”同义,有“尽、完”的意思。这样通过文章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加深印象,便于学生记忆。

二、文言文学习能够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

当今学生作文最大弊病是内容空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言”之有物,必先“心”中有物。所以,积累丰富生动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文言文是写作素材的储藏室,在学生生活阅历、课外阅读相当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能立足文言文,巧妙利用文言文,从课文中挖掘有用的写作素材,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摆脱写作时搜肠刮肚、找不到写作素材的困境。

文言作品中的典型素材有高尚品德的作者形象, 如气节崇高的孟子,忧国忧民的范仲淹,不同流合污的屈原等。文言文还有生动的作品人物形象,如励精图治、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机智勇敢又宽宏大量的廉颇,巧喻进谏、妙语服王的邹忌等。这两种典型素材在文言文中比比皆是,如能将这些素材灵活运用于写作中,就可以摆脱写作找不到素材的困境。

另外,文言文中的名句俯拾即是,背诵积累文言文中的一些名篇佳句,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写作之中,如“嵩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这样的句子就完全可以运用到写游记的文章中,为文章增添文采。

三、文言文学习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有根基的, 中国文化的底蕴始于古代文学,文言文记载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读不懂文言文,所谓继承、吸收和发展就无从谈起。文言文教材涉及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文言文知识学习,而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学生的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四、学好文言文将有助于领悟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

阅读文言文,能够学习先人的伟大精神、崇高品德和高度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提高思想、知识、文化素质。学习庄子的《逍遥游》理解庄子那种“逍遥”的精神,了解道家“无为”的思想。学习《廉颇蔺相如传》,廉颇让我们学会大度做人。学习《劝学 》让那些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有了指路的明灯。学习贾谊的《过秦论》能让我们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阅读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 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这样的文言文,聆听先贤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能使人切实接触感染到中国的气质。

学习茶文化与品茶的意义论文 第7篇

文化就其本质就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在人类千差万别的生存模式和价值观中, 中国文化和西方两大迥异的文明形态与冲突及其富有戏剧性的历史命运, 更是引起了东西方学者的高度关注和认真思索。延续了5000年, 从未中断, 给世界以巨大影响力的中华文明, 在其漫漫发展的历史长河过程中, 其优秀传统是什么, 其留给后人的负面影响又有什么?当今在世界上借助于资本和科学技术优势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 其精华和糟粕又各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 只有把他们放到人类文明发展演化的大背景下, 放到全球文化多元共生的大视野中, 才能得出清醒的判断。那么, 遵循怎样的逻辑起点才能进一步把握某一特征文化系统的特征与性质, 并正确鉴别其中积极与消极的因素呢?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目前, 学术界比较通行的逻辑起点是站在文化的地域和民族特征基础上, 并把东西方文化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剖析和文化基本精神的比较作为统摄整个文化比较的中心线索。在彼此的文化比较中, 从东西方文化形成的背景与基础入手, 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赖以产生的不同地理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原初生产方式及经济社会结构模式等文化景观, 由此导引出对不同民族精神的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 再选择一些在文化系统中有着最普遍联系和广泛影响的文化现象展开具体分析。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在上述诸方面基本异同的比较, 使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总体价值在文化诸要素中的体现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进而全面认识东西方文化精神在文化演进中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通过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 可以透过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纷繁复杂的各种文化现象, 廓清其本质, 从而理性地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二、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当今, 在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的情况下, 一些西方政治家和学者认为, 在东方、西方以意识形态为主的对抗结束之后, 各民族之间在经济贸易、旅游、网络媒体通信等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增长正在产生一种共同的世界文化, 随之而来的应当是一个以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和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普及为基础的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但是, 冷战结束近20年来, 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导致的地区性冲突与局部战争却愈演愈烈。各个国家在分享现代技术文明成果的同时, 不同种族、宗教之间的文化与价值的认同度不仅没有增强, 反而减弱了, 以西方文化的生存模式和价值观为核心的世界共同体并没有建立起来。而且, 诸多事实证明, 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 西方文化存在着自己难以克服的矛盾。相反, 我们欣喜地, 东方文明中也存在着推动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 我们既可以从20世纪后期东亚经济的崛起中看到儒家精神的驱动力, 更可以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提高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大魅力。改革开放以来, 在西方文化借助于资本和技术优势处于强势地位地影响下, 部分中国人盲目推崇西方文化, 主张以西方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取代中国文化, 部分人心中的文化自卑心理也就应运而生了。理论界就曾经历过一段盲目、浮躁、浮浅地谈论和引进西方文化的时期, 其直接后果是变相地忽略了对中的研究, 也影响了对西方文化的进一步借鉴。其实, 通过比较我们便会发现, 每种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 都有其生长发育的源和流, 都蕴含着自身的内在智慧,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内在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从深层次看, 世界各国人民的智慧实际上是相通的, 国家、民族、种族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文化之间是平等的, 只是各自的发展历程和表现形态有所不同而已。对不同文化的进行比较可以增加对其它文化的了解。同时, 在这种比较中, 我们还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也属于世界上的一种优秀文化, 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 我们既无必要妄自菲薄, 更无必要妄自尊大。

三、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

任何一种文化都通过传承而延续, 通过创新而发展。传承是文化存在的形式, 创新是文化进步的灵魂和发展的动力。”[2]从历史的角度看,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延续而没有衰亡和湮灭, 就在于这种文化善于传承和创新。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入比较研究, 我们既可以领略西方文化“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探索精神”等的魅力, 也能体会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和谐中庸、务实求真”等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史上发展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 为整个世界的进步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看, 我们必须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行文化传承。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中国文化存在着糟粕和落后于时代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我们必须拿出文化创新的勇气, 增强文化创新的自觉意识。有比较才有鉴别, 有鉴别才能知道哪些东西需要传承, 哪些东西需要创新。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能够进一步使我们对如何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作出更加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比较将会从一个更为合理的角度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西文化提供一种参照, 提高我们对中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总之, 我们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历史优秀文化, 一方面也要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 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中国是一个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 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文化, 根据时代特色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开放文化资源,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第603页

学习茶文化与品茶的意义论文 第8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促进,文化发展

一个剧种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演出, 演出频率取决于文化消费市场的迎合度。作为一个文艺演出院团在文化消费市场上能否长期享有一定影响力, 能否持续站稳脚根, 拥有一席之地, 将取决于文艺演出院团能否摸清文化消费市场, 了解市场大众化需求, 下功夫立足市场。

要下功夫立足市场, 则离不开档案管理部门的资料收集与管理工作。该工作应尽其所长发挥职能优势, 为院团决策和发展提供丰富且有价值的资源材料。

一、演出资料的收集管理有利于文艺院团日常决策

与科技、城建、交通等档案相比, 文艺院团演出资料的收集管理虽然没有那么立竿见影, 但其产生的价值似乎远远超过收集与管理材料本身。因此, 做好传统与现当代的演出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成为文艺院团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文艺院团演出资料的收集管理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宏观看包括有剧目生产、研究、演出;从微观看包括了创作剧本、彩排走台、巡场演出、录音摄影、媒介报道、舆论宣传, 如需要还要做市场调查, 甚至涉及到主题文化公园建设、旅游文化开发、打造城市文化名片项目等。

档案管理部门要第一时间把本团演出生产状况与当前市场状况分析提供给决策层, 决策层综合情况适时调整院团的发展方向, 实现市场需求与大众消费心理的有效衔接, 进而创作、生产出与时俱进的舞台艺术作品, 从而给全院团注入发展的新机与动力, 为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早日扬帆起航。

二、演出资料的收集管理有利于文艺院团把握市场动态

档案管理部门收集与整理传统演出资料, 并及时补充现当代日常演出资料, 有利于院团准确把握市场动态, 在发展上瞪高远瞩, 做大做强。

由于社会的发展迅速, 中央部委2009年于南京召开了关于全国国文艺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促走市场的相关重要会议。当前, 各院团积极响应中央会议改革精神走市场经营之道, 有的已经成绩斐然。“走市场是生存之道”。如何更好地走市场, 档案管理部门就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在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 应更多更好地做好演出资料分类管理与总结提高工作, 帮助把握市场动态。

粤剧是广东的第一大剧种。如何改革创新, 振兴粤剧,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是广东粤剧界跨世纪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文化建设现状和经济发展特点, 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档案管理部门为粤剧的发展提供一手健全的平面立体的声象与文字的资料, 使决策层对市场的发展作出更准确可行的措施, 显得弥足珍贵, 具有长远的意义。

自2004年, 我司已成功举办9届“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走进剧场暨粤剧演出季”活动, 千万学子争相在精美剧照制成的留言板上留言, 活动唤回了无数青年观众。而这些成果充分显示了一直以来院团档案管理工作在录音、录像、讲义等收集、整理资料发挥的积极作用。

三、演出资料的收集管理有利于文艺院团业务拓展

资料的收集与管理不仅有利于文艺院剧团自身发展, 促进文化繁荣, 同时也能进一步拓展院团的业务能力。

只有以艺术研究和文化市场的分析为依据, 才能正确实施院团的拓展经营。“当代艺术有青年, 传统戏曲顾老年”这个说话可能有些偏颇, 但是摆在眼前的现实却确是如此。为了扭转逆势, 传统戏曲也被迫凤凰涅槃, 走向新生寻求发展。老戏新改, 衍生出新的“折子戏”。老戏是传统戏粤剧的精华, 但老戏长、慢, 不适合现代人求快求刺激的特点, 将老戏改编成新的“折子戏”, 这样既传承了有着博大精深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老戏, 又推动其顺应时代潮流, 迎合了现代消费市场的大众审美心理需求。

由中国著名导演田沁鑫执导, 粤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倪惠英领衔主演的《中国粤剧视听盛宴——广府华彩》, 汇集了粤剧三百多年历史精华大成之作, 筋斗、滑索、绝技绝招片断甚至南派武功刚劲有力的靶子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都一一呈现在舞台。其视觉之灿烂、演技之精湛, 既充分展示粤剧的原汁原味, 也绽放出粤剧做为古老剧种却又兼容并蓄的创新精神。2012年荣获第八届广州文艺奖二等奖。

《江南粤韵》是一台集传统与新编、古老与时尚的粤剧折子戏专场。节目集合了红豆粤剧团多年创作的经典剧目, 两台折子戏专场汇集了一批经典传统折子戏, 经过修改, 在时下颇受观众欢迎, 很有市场。

上文所述的可喜成就, 是戏剧文化传承与改良的结果, 但显然离不开前期资料的储备——可见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上一篇:红十字知识竞赛题库下一篇:词汇的起源之“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