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2024-06-10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精选8篇)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1篇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10-11学年第二学期小专题研究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美术教研组确定了这一课题。小学美术欣赏课业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美术欣赏教育能全面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课标》中指出“美术教育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美术欣赏是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美术作品、生活环境的感受、想像、体验、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达到以美促知,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的教育效果。从而获得终身的、可持续的审美创造力。如何提高欣赏课的1、逐步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高低对一个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小学生自身要加强美学知识的学习,增加审美知识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为什么审美,努力把这些基本的审美知识弄清楚了,才能为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欣赏教学中,看、讲、辨、谈这四种教学方式在作用过程中有一种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渗透的关系,,高年级欣赏评述教学则以“辨”、“谈”为主,“看”、“讲”为辅的教学形式,着重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在平常多加强对艺术作品的欣

赏,比如说音乐、舞蹈、歌剧等等,还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只有积累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才能逐步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观察周围的世界,在观察中要善于用眼用心用脑去观察,使审美能力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步提高起来。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更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同时,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欣赏课在教学时唤起了学生的生活联想,补充了必要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2、运用提高美术欣赏评价的能力。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通常的美术欣赏可缺少切身的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因而在校园宣传窗开辟美术欣赏专栏,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组织学生观看画展和有关美术方面的录象等等。通过各种途径,逐步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性到艺术性的欣赏评价的能力。

美术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

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3、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我们的学生由于有着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因此他们的想象思维和绘画水平也各不相同。课后,我会尽可能多地去接触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画画习惯,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当我发现有个学生的造型能力比较弱时,我不会对他的作品,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因为这样不仅增加了他的学习负担,更会让他因此厌恶绘画。所以在平时的美术课上,我让他在一段时间内只要完成事物的基本形状便可。除此之外,我还会再找一些简单易学的图片资料,让他欣赏、临摹。这样他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绘画领域也能找到属于他自己的那片天空。等到时机成熟以后再对他的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造型能力相对弱的学生,我不仅要耐心进行个别指导,尽可能多地鼓励他们,还要提供一些适合他的图片资料,拓宽他们的思维。

在平时的美术课上,我也注重增强学生绘画的灵活性。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地画大,或适当的画一些弯曲幅度特别大的线条。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中也能将学过的知识用起来,这更进一步提高了

学生的绘画技能。

4、渗透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新课程标准注重对美术语言以及美术界的发展规律等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美术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自我提升鉴赏能力打下基础。

总的说来,本学期美术教学工作顺利圆满完成,但也还存在不足之处:在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创新能力的方法方式上,还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对待的欠缺;课堂教学中不完美现象的应对策略等问题。这些将是我以后要努力探讨的重要内容,当然教学中存在缺点也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下一学期的工作中要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2篇

冀州市码头李第一小学

韩向群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而在现在农村美术教学存在程式化、简单化,教学过程死板,教学方法单调,受教材束缚,面对相对陈旧的教学内容,进行烦琐枯燥的教学,以本为本,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农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一、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

二、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作为一线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喜欢上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看到诸如小溪边的卵石片、泥土、家禽羽毛、农家些柴禾堆的各种秸杆都是进行工艺制作的好材料。结合当地资源,可以通过剪、贴等手段进行工艺创作达到艺术设计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在上制作装饰画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东西制作装饰画,我没有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将闲暇时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一一展示给学生,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那独具匠心的创意更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受此感染,学生也跃跃欲试,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讨论制作的内容,需要的材料,然后分头行动,一次手工制作热潮在校园里掀起……通过这节课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良好的范例,对学生学习时仅有老师一个人说教,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最不受学生欢迎。.学生不仅具有启发、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催化剂。

三、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兴趣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徐悲鸿的《群马》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作者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作答时大家基本能各抒己见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兴趣,可以启发学生们对审美意境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关注自我体验,激发参与兴趣

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渲泄个别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美术课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忙于不一样的个别辅导,这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重要特点,是美术老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3篇

一、积极培养学生审美个性, 形成自主审美意识

对于学校来说, 进行学校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课堂教学, 简单的追求儿童的临摹方式, 往往只能是让学生们被动地学习, 很难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效果有限, 所具有的自由发挥余地也并不充分。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 往往仅仅是学生以及教师两者之间的简单传输以及被动传输的一种形式, 非常僵化无力, 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在课堂上具有着充足的时间支配, 但是用于情感体验方面的内容却是非常的匮乏, 对于这一状况也急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变革。除此以外, 各个学校也对此进行了实地的尝试, 很多地方展开一些课堂形式的创新, 对于每一节课的准备时间也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课前写教案而已了, 而是选择了使用更多的时间以及经历, 更加充分地进行准备活动。可以说, 教师已经能够全面地、多角度地形成本课堂的掌握, 效果非常得好, 并且各个细节掌控有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此类的努力却很难的精彩的同时给予学生真实的感觉, 往往成了教师自己的一种表演, 反倒是没有多少的教学价值, 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在此后的教学当中进行深入分析。

对于审美个性的培养, 实际上也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众多的美术作品, 形成完全自主的判断认知, 在美学领域有这样一句语: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存在。”针对相同的对象, 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 往往所产生的美学影响存在着天壤之别, 学生们可能会形成一种全新的自主理解以及自主认知, 所以,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 教师不能够简简单单的自行给予一种审美材料固定的评估标准, 而应当确保学生自主具备足够的审美意识, 允许学生以个人视角欣赏美术作品, 并尝试建立其与作品之间的情感沟通渠道, 释放审美想象力。比如说, 以梵高的著名作品《向日葵》为例, 教师可以对于向日葵的创作背景, 以及作者梵高的相关信息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 而后的时间交给学生自我欣赏, 让学生自行触摸这种氛围, 并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去尝试自主解答, 比如说, 花的色彩以及搭配上的风格, 个人触动最深的地方亦或者那一块色彩所承载的感情, 等等, 结果表明学生们会提供多元的答案。比如说, 有的会给出对于激情的解读, 有的则能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抗争, 有的能够将其看成一种情感表达的火焰。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 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对于学生审美个性进行激发调动,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学生形成一种针对审美的理解感知, 从而掌握其多元性以及复杂性, 等等, 进而大幅地提升学生审美观念,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积极尝试第二课堂, 提高兴趣课堂

课堂教学时间的计划安排得再妥当, 毕竟时间有限, 因此完全地依靠课上时间是非常不够的, 为此应当积极地开发课下的时间, 寻找第二课堂, 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1. 积极地组织办黑板报,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努力地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以及能力, 充分地给予学生一个实践美术课程的舞台, 加深理解, 强化欣赏能力。

2. 积极地组织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 组织学生集中展示个人作品的展览等, 积极地寻找机会让学生之间进行自主评比等活动, 产生思想的火花碰撞, 提升学生自身素养。

3. 展开评比活动。让学生自己做评委, 把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集中的展示, 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并树立榜样, 让学生们学习。

丰富多元的课外活动的组织, 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 强化主动意识, 并拓展学生的学习生活, 确保学生们的学习乐趣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被激发出来, 并帮助取得更好的学校课堂教学效果, 这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来说,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改进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美术兴趣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英国的教育学家洛克所说的那样,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如果他们了解了尊重以及羞辱的内涵, 那么就会对于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刺激影响, 进而产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从这个角度来说, 在组织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 应当确保对于学生情感的调动, 著名的罗斯纳塔尔效应恰恰就是对学生情感的积极使用的案例, 其核心实际上就是激励。对于学生来说, 得到教师的鼓励, 就是一种荣耀、尊严, 他们就会选择继续地坚持美术学习的道路, 并且充满着信心, 未来也很有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此, 对于教师们来说, 当他们面对学生们上交的自主创作的作品的时候, 应当考虑到这一点, 积极地寻找更为恰当的方式进行应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给学生必要的激励, 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学习潜力, 强化信心, 在进行评价的时候, 教师可以从低层次展开, 寻找更加积极的评价方法, 主动地找到并赞扬他们的创作力,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说, 布置作业《漂亮的房子》的时候, 每一名学生都会上交一份他们眼中的漂亮房子。当上交作业的时候, 可能有的学生会因为个人技术的原因, 认为自己的作品很差, 这个时候, 教师就应当及时地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创造力, 鼓励他们继续沿着自己的方向去创作, 告诉他们作品当中的想象力是十分的丰富。实践证明, 在日后的作业当中, 这部分学生往往能够交出一些非常有创造力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盖笑松, 杨兆山.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定位的把握——对30节省级美术公开课的思考和总结[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4, (4) .

[2]尹少淳.当代美术教育的特征[J].中国美术馆, 2007, (8) .

[3]蔡建良.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探索[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 (1) .

[4]程瑶.对美术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科技资讯, 2007, (18) .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学生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27

小学阶段各科的学习是为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对每一门学科知识进行全面彻底的掌握,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开始介入多种学科的情况下,就能够对不同的学科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像美术、音乐、体育这种不在小学期末考试范围之内的学科,教师的教学更没有必要纠结于知识的刻板讲解上。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态度还是教学方法的使用,与现在的教学理念的新要求相比较,还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关,教师一味地追求完成课程安排中指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忽略了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出发来安排教学的重要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促进学生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了解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并采取适当的方式促进兴趣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意义

首先,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一般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在整个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始终处于教授者的立场上,无论是对一些画画手法的教授,还是对一些基本的绘画笔法的使用,都是通过教师教,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的。实际上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烈,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心也比较急切,在他们头脑当中,也存在着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发掘这一年龄阶段学生们的独特优势,并采取一定的方式加以引导,让他们的想象能力得以展现,为此,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空间。

其次,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课堂呈现死气沉沉的氛围,学生们如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一样,埋头画画,从学生们画画的严肃的表情中,我们看不到学生对画画这一活动的享受,这种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在课堂上,教师习惯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一般教师会让学生翻开课本的第几页,并且向学生说明这节课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然后进一步指导学生在具体的作画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最后课堂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学生每堂课完成一份作业,教师下课后收齐作业,并对作业进行“优”“良”等评分。实际上,在这种课堂上,学生拥有了大量的自我“创作”的实践,但这并不能够实现小学美术在学生的学习中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学生在长时间的沉闷的学习环境下,很难受到作画过程中身心各方面的陶冶和熏陶,而教师通过一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更容易感受到美术带给人的艺术享受和精神享受。

再次,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引导能力都不强烈,他们在对知识的学习中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不强烈的自我监督能力和自我掌控能力,恰恰加大了他们对于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如果他们长期处于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中,就会得到个性等方面的良好发展,反之,就会产生不尽如人意的效果。美术作为一门极具艺术性的课程,对学习者的性情陶冶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美术也是一门需要绘画者静心作画,细心研磨的艺术,更容易养成学生静的性格过于安静,有时会在内向的道路上形成敏感、多疑的性格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学习兴趣,在动静结合的状态下,才能够保证学生良好性格的发展。

最后,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往往存在缺乏人文化教学理念的弊端,在这种课堂之中,学生往往被置于课堂学习的次要地位。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带动学生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发展,还能够顺应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态势,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中人文教学理念,同时,提高学生的学兴趣,也是达成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体现。在长期的兴趣教学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够拥有这一颗寻找美、发现美的心,并带着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去生活。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

第一,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情况有细致的了解。教师在制一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之前,了解学情是第一步,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性格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学生的性情变化,观察学生的生活态度的变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进一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孩子很容易对熟人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和真实看法,因此教师要多与孩子们接触,在熟悉的环境中,与他们做朋友,然后通过聊天、开班会、调查问卷等方式询问他们的喜好,教师在了解了孩子们的情况之后,应当因势利导,抓住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一般比较广泛,但不同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选择。他们几乎都具有各自固定的喜好,有的喜欢看动画片,有的喜欢听故事,有的喜欢做游戏,因此教师的美术课堂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安排与学生的兴趣相投的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的关注。教师在安排学生依照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绘画内容的时候,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并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学生们如果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的人物或者相关的事物;学生如果有喜欢运动的,就组织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运动场所或者运动人物,在这种开放性的课堂中,有的同学绘画出自己脑海中的篮球场,足球场,有的绘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运动英雄,如篮球运动员姚明等。教师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依据来安排教学内容,将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和参与热情。

第三,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因材施教以外,还可以根据学生们所具有的普遍性爱好做出教学内容的安排。比如,在小学阶段大多数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讲故事的环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展示。比如教师在讲《小红帽》的故事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挥自我创造力的方式,让他们对每一个故事场景进行想象。最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借助故事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那些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们在纸上画出那个最打动自己的,或者是印象最深的那个场面。这样,学生就能够完全掌握自己的绘画内容,并充分展现自我对绘画艺术的理解。

第四,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方式,改善学生的听课效果。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法单一,缺乏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方式,通过对图片、动画等相关内容的播放,带动学生的观看热情。同时,教师通过这种形象、直观展现图片或者场景的方式,也能够让学生对某些事物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的注意力就能更集中,也能更好地学习。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第5篇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意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十分有益。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呢?现阐述如下观点:

一、发掘学生优点,及时鼓励,激发学习兴趣

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学生身上的各种过错、缺点、失误,总是直接地进行批评教育,经常严厉指责,这样不但不能很好地使学生改正错误和缺点,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最终导致不愿意看到这位教师、不愿意上他的课。有一句格言说得好,“要想除掉杂草,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哪怕非常微小,只要教师善于挖掘,适时鼓励,就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鼓舞,让其成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我所教的班级里就有这样一名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提问时总是答非所问,作业完成情况也是一塌糊涂。起初我总是用严厉的语言训斥加批评,但是没有任何效果,反而该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越来越差,令我头痛不已。有一次美术课上,我发现该生埋头在做着什么,这次我没有喝斥,而是悄悄走过去一看究竟。这一看我惊呆了,橡皮泥在他的手里被捏成了栩栩如生的灰太狼。虽然本节上的不是手工课,但我转怒为喜,借题发挥,好好地表扬了他一通,并要求全班同学今后上手工课时都要向该生学习,做出一件好的作品。通过这次表扬之后,该生对我的态度转变了,也愿意上我的美术课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件事后,我更加积极地去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上课时针对每个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久而久之,学生们都爱上我的课了。

二、联系生活实际,明确动向,提高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学它干什么?我们又不想成为画家、美术家。学美术无用或无目标的心理致使许多学生上美术课时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不强,毫无学习兴趣。这时美术教师就要扮演灯塔、路标的角色,以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为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启迪和诱导学生,指明学生学习的方向,让他们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发掘美、创造美,提高对美的理解与认识。学生总有自己喜爱的事物,教师可以让学生畅谈自己最喜爱的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喜爱,从中找出其所蕴含的美,加以引导。例如某女生最喜爱自己戴的发卡,我就问她:“你为什么喜欢你的发卡?”“因为我的发卡上有美丽的花朵。”“那你为什么觉得发卡上的花朵美呢?”“我也说不清。”“如果把发卡上的花朵变成其它颜色或变成其它形象,你还喜欢吗?”“不喜欢。”我就与这位女生的对话在全班展开交流,最终使学生明白 “一切你所喜欢的事物都蕴含了美”的道理,这种美与我们所学习的美术学科是分不开的,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多次这样的引导,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把握学生心理,营造氛围,诱发学习兴趣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部表情、内在气质与形体语言的形象反映。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而微笑是人类无声而又最美好、最动人的语言,是产生积极情感效应的源泉和动力。微笑中有欢乐、有鼓舞,能催人奋进,给人力量。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形象生动,是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关键。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反过来,如果教师的教态不亲切、不自然、不大方,学生首先就会讨厌这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会不集中,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继而影响到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形成恶性循环。

四、运用现代手段,触动感知,增强学习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不仅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例如,在给二年级学生上《童话城堡》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我播放了一段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视频让学生欣赏,绚丽的色彩、造型各异的城堡,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热情油然而生,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教学效果。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是一项艰苦持久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探讨。作为学生学习美术的启蒙者、引路人,美术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点燃学生的艺术火花,精心地设计课堂及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6篇

一、创造宽松的氛围

语文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人文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创设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信任、真诚、互助、合作、交流、和谐的人文环境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锻炼各项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宽松的环境,师生关系融洽,情感容易沟通,心灵能够触碰出火花,不管学生的答案怎样,只要能够给出,我们教师都应该尊重,都应该认可,这样学生才愿意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语文课堂上就应该让学生感到自由,时间是宽裕的,空间是宽敞的,思维是无拘无束的,学习兴趣才会激发,并持久的保持。

二、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语文自习课上,一名小女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教师突然来到她身边,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她惶恐不安,如临大敌。然而教师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却对小女孩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句子是这样的:“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教师看了以后,轻柔的朝小女孩一笑,夸赞道:“非常好,很有想像力,多有灵性啊!”随后又问道:“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心头一暖,胆大了起来,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教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走上讲台,她的练习成为讲造句题的范本。欣赏和鼓励带给小女生无穷无尽的动力,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学习热情特别高涨,特别用功,成绩一跃成为班级第一名。由此说明: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三、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特征,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实践证明,凡是过深或过浅的教学内容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师安排教学内容时,就应当注意由易到难、难易适中,教学内容必须是学生经过一定努力所能掌握的。同时,还应当善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去讲授某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知识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我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饥寒交迫”这个成语时,先是让学生对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加以认识和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在课文的最后的一个自然段中找出能解释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并用波浪线画上。学生联系“身无御寒衣,肚内饥”,很快就弄懂了“饥寒交迫”的意思。

2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 》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3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教师可采取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语文课堂氛围

教师应该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一个充满朝气,积极乐观,语言风趣的教师,学生一定很乐意听他的课。可见,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性格开朗乐观,以求更好的表达情意,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运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4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1.传授学生写作技巧

教师要让学生多亲近自然,感悟世界,体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思考大千世界中万物的生存、发展以及竞争等,随时随地地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只有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体会到的才是事实,才是真相,学生才能够写得下去,也才能写得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应尽量避免对作文进行硬性规定,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发挥自己最佳的写作水平,不去追求速度,不去追求数量,重点把握好写作上的个性化。

2.强化学生写作技巧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小学生,正是接触外界兴趣最为浓厚的阶段,教师应当尽量让学生多看课外书籍,经常性地阅读文章中的经典语句,分析别人是怎么写出来的,好在哪里。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更能让学生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构思以及技巧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应用技巧,也能够提高写作的质量。另外,还应加强出色古今著作的朗读与背诵。当学生做到这些时,在写作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胸中有墨,不吐不快”的感觉,写作也自然成为了学生表达自己感情的需要,从而慢慢地爱上了写作。

3.提升学生写作技巧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7篇

东津新区(经开区)霸王小学 姚军

【摘 要】

审美意识和能力将是伴随学生一生的财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新课改不断发展与推进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最新形势的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策略,才能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提供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也为教学的与时俱进提供莫大的活力。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审美能力 知识传授 评价 鉴赏

【正文】

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学生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美术欣赏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上,是最重要的一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明确了学美术不是为了培养“大画家”,更重要的是提高整体素质。在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美术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如何在欣赏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达到欣赏教学之目的?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美”的知识传授和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美”的知识传授和教育,促进学生产生美的理念和思想,逐步形成美的标准。通过线条、画面、色彩、明暗、大小、长短、形象、空间、质感的认识理解,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美,明白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通过造型、设计等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理解美的表现和应用,形成一定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综合等环节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地理解美、评价美、寻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静心创设富有感染力的多媒体教学情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新一轮的春天,拓宽了教学的视野和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若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将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不可多得的活力源泉。详细一点来讲,首先,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奇的事情保持着时刻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教师可以恰好借用这一性格特征以及最新的教学需求,将教学内容通过动画、声音以及动态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在使得学生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信息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比如在教授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一年四季”之时,教师就可以将具有季节代表性的图片、声音等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彷如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感受到绘画的更高境界,让他们感受美、理解美,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创作出更好的美术作品。其次,艺术欣赏只有在师生对绘画作品从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前提下,才能在更高的程度上发掘其中更美的内涵。因此,教师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最新思想动态及兴趣所在,使得所选取的教学素材更加符合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要求,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不断强化,也利于美术教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更加轻松与和谐。

三、多组织学生开展作品评价活动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美术作品,发现和感受美的存在,把美好的东西保留下来,进而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要多组织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多组织一些评画、评作品活动。在学生完成作业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互评作品,搭建同学间、小组间的交流平台,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通过教师点评、学生点评、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师生互教、生生互教,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学生作品水平差不多,对比性针对性强。学生也较感兴趣,学生通过比较、讨论、领悟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明白哪些地方、哪些方面好、成功,哪些地方、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为什么,怎样做效果会更好些。

四、通过鉴赏名家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由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会因人的视觉不同而产生不同影响,进而产生的联想也会不同。学生的实际经验不同、想法不同,审美的角度也会不同。鉴赏是学生审美经验形成的首要途径,通过大量的美术鉴赏,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美和丑,才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审美境界。名家作品是完美的艺术品,不仅是传播美术知识的典范,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艺术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自然美、社会美、形象美、思想美、表现美,感知和理解艺术创作过程中审美情趣的流露与审美理想的追求,通过美的诠释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产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另外,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形象整体的直接把握和领悟,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审美愉悦,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对美的东西有真正的领悟。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美与丑、圆满与缺失、好与差以及思想内容的传递表现的识别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增强学生审美鉴别和审美评价的能力。

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美术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探索更多地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新颖教学手段,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发挥出美术教学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笑夷.《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时代(教师).2010(01)

[2]肖中锋.《谈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成才之路.2011(29)

作者:姚军 性别:男 年龄:36岁 职称:小学一级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8篇

1. 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这个词被频频提起,在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许多学校发展教育的一个方向,而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美术教学就承担着一项这样的重任。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美术,符合我们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

2. 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小学美术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美术,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在学生学习美术之初,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欣赏美、感悟美、发现美,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观中,教师一直处于中心地位,而且很多小学中,美术长期被当作副课来对待,部分学校的美术教师甚至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这些情况也导致教师在对待美术教学时认识不足,始终不能对美术教学进行正确的定位,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

要想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仅仅依靠教师将课堂上的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显然是不行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学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发现,如果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只是一味地奚落、训斥,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很难有提高,但是如果教师对他们加以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学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利。美术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的教学目标是熏陶学生、增强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感悟美和欣赏美的学科,也是一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学科。小学生天性好动,模仿能力强,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较大。

比如说,学生在学习《神奇的肥皂粉》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颜料、纸板和肥皂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这样的学习方法,比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简单地演示教学内容要有趣得多。同时学生通过这样自己动手制作的学习方式,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进行这样的教学尝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美术并不是简单地写写画画,还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就培养出来了。

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始终只用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必然会觉得枯燥无味,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保持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将美术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经常带学生去大自然观察动植物的特征,让学生找一种自己喜欢的动植物仔细观察,画一幅素描或是简笔画,还可以带学生去美术博物馆欣赏一些名家的作品,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摸索,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在今后更高年级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目前,素质教育的理念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而要真正地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每一门学科都有极大的热情。然而,尽管教师的观念已经在逐步转变,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却依然是许多教师面临的一个大难题。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分析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旨在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习兴趣,培养

参考文献

[1]沈鲍媛.运用趣味水墨画培养小学高段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李秋实.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利用“身边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上一篇: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一篇:停产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