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与教育学的关系

2024-07-30

论教育与教育学的关系(精选8篇)

论教育与教育学的关系 第1篇

教育也要精耕细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陶渊明的耕耘,于晨起,于夜归。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这是教师的耕耘。农人一辈子守着自己的田地,在田地里播种,收割。而一茬又一茬的学生,正如一季又一季的庄稼,教师在此耕耘,收获。

人们习惯用“精耕细作”这个词来形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特点,在我看来,教育这另一种形式的“耕耘”,也须“精耕细作”。

一、培土——有调查,有整治

在种子还未洒入泥土时,精耕细作就开始了。在农业上有一个步骤叫:培土。所谓培土即:疏松表土,让土壤通气,去除杂草。在新接一个班的时候,班主任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培土”。将以前的那些坏习惯“松一松”,暴露出来,最好能像杂草一样去除掉,为后续自己的教育过程打好一个基础。

(一)“松土”

很多有经验的班主任,在接班之初,一般不会急于“出手”,而会选择让学生以前的坏习惯都充分暴露出来;让皮大王们原形毕露上一阵,自己则隐藏在大后方,观察,多方了解。在这个阶段,班主任的隐藏,不是无原则的隐藏,也不是无目的的隐藏。原则是对严重的违纪行为,要坚决处理。但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阶段的隐藏是为了让后面“除草”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所以班主任要多做记录,多做调查,伺机而动。

(二)“除草”

在等待了一段时间后,当各种不良习惯和“不良分子”充分暴露后,班主任的除草工作就开始了。除草要先从大处,最需要整治的地方着手,并且一定要干净利落,斩草除根。就像农业用具必须锋利一样,班主任在除草过程中要怀着医生手术刀的情怀,坚决将坏习惯去除,毫不留情,绝不拖泥带水。

二、播种——有希望,有方向 在松完土,锄完草之后,作为班主任,就要开始“播种”了。所谓播种,农业上的解释是:作物栽培措施之一,将播种材料按一定数量和方式,适时播入一定深度土层中的作业。播种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在教育中我认为播种就是向学生传递一些美好的精神,用自身行为或言语的方式去感染,并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正如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到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意义上的播种与农业上的播种有两个相同点:1.它们都讲究适当的播种方式和时机。2.它们都对成长对象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播种的时机

那么对于班主任来说,在已经基本将班级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和苗头都解决之后,播种的时机就到来了。但是对于时机的选择和把握也是很考验一个班主任的。特别是碰到一些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

绪的学生,他们有时候脾气一上来,即使自己意识到错了,也会不管不顾的。这种时候教师的教育即使再正确,再苦口婆心,可能效果也不会很好。那么什么样情况下,才是较好的播种时机呢?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时机,如果教师能及时把握,教育将事半功倍。

1.学生有较大过失的时候

2.他人或自己取得成绩、做了好事的时候

3.某种不良行为刚刚露头的时候

4.学生受到委屈或挫折的时候

5.新时期开始的时候

(二)播种的方式

用怎样的方式去向学生传递和感染?特别在现在这个时代,学生们接受信息,接受感染的方式和渠道很多,可能老师的以前的一些方式已经不再被他们认可,从而也不再有效。举个例子,在十年前上课,如果哪个老师能用PPT配合音乐来上,学生们肯定觉得非常新鲜和有意思,那么教育的效果肯定比较好。而十年后的今天,学生已经习惯了PPT和多媒体,这几乎是他们上课不能缺的东西。反过来说,多媒体对于教育的增幅效果已经不明显。那么在当今时代,如何选择“播种”的方式方法呢?

1.回归简单——言传身教

遥远从孔子,别说什么多媒体了,当时的教学情况连基本的笔墨纸砚都没有。孔子只是和弟子们聊聊天,说说话,走走,唱唱歌,三

千弟子中有达者七十二!

邻近至民国,也没有什么多媒体,可是不缺大师,名家。不论是文学,绘画,音乐等等领域,均有领袖人物,百花齐放,往昔风采,如今很难重现。

无论是古代还是民国近代教育中都讲求“言传身教”。很简单但很切中教育的真谛。所以,新时期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们,千万不能忘了这种教育播种方式。你要让学生成为“光盘族”,那么你自己要以身作则,餐餐光盘。你要让学生节约水电,那你自己首先看见水龙头漏水要主动关上。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染学生们,让他们很自然的学习你的行为,从而改变他们的习惯。

2.顺应时代—勇于创新

教育是极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一个按部就班,没什么创新的班主任,他的学生可能也会比别的学生接受知识少一点,思维比别人慢一点。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教学技术时刻都在推陈出新,班主任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善于利用新的教育教学技术进行教育。学生对PPT产生了反感,那可以适时放一点视频,音频的教学。最近比较流行一种授课模式叫“微课”,就是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所谓微课,就是利用拍摄教育教学视频,集中一小段时间,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全国甚至全球都在尝试和兴起这种新的授课学习的双向模式,这也是一个教师要跟紧时代发展的例子。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学生是鲜活的人,有思想,有差异,有个性。就像农业播种,每一种种子,要采取的播种手段和方法都是不尽相同的,有的要广撒,有的要单棵的栽种。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情况比农业上的播种还要复杂。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更没有一模一样的两学生。所以说,因材施教永远是教育的一个原则。

三、施肥——有强化,有提高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学习是否成立关键在于强化。农业上就是在播种完成后,紧接着就要给种子以充分的养料滋养。假如种子播下后,没有去施肥,那么很快会因为没有养料而死亡。在班主任的教育中也是一样,一旦让学生接受了,能有意识的去养成某种好习惯后,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去进行适当的强化,没有强化就没有教育。这个教育的种子播到学生心里之后,要让它能尽快成活,发芽直到长成树苗,强化是必不可少的。不然,种子只会存在一时,不可能长久的成为一个习惯,一种素质。当然,农民都知道,一开始只能施一点肥,不能太多,太重,不然反而会让种子死亡。那么我们在教育强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原则。

(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习惯或意识培养的初期,班主任应该放低自己的期望。学生不可能因为你的一节晨会课,班队课讲了环保意识,就肯定每次都会关紧水龙头,这是不现实的。他们势必有一个反复的过程。这种时候,班主任就应该反复强化,不能放弃,让学生在很多次重复中去巩固这个习惯。有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在这21天的时间内,必须每天都重复同样的动作,从一开始的别扭不自然,到后来的不排斥,最后到比较自然,能自觉的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就要班主任不厌其烦的提醒学生,重复这种行为,达到正强化的作用。

(二)时时处处,从少到多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素质是从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出来的。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应该注重细节,多从平时的小事情,小习惯着手,慢慢的,从少到多,从只有一些好习惯到逐渐变成一个有素质的人。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时候,要从细节出发,小到课前准备的习惯,到整理书包的习惯等等,一点一滴地来。

四、等待——有爱,有收获

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就像农民耕种作物,从春种,到秋收,几乎横跨了四季。郑英老师在《做教育的“农人”》中写到:农人注重细节而又耐心等待,所以说他们内心平和;他们内心平和而又关注生命,所以说他们充满关切。在松土,施肥,播种之后,农民用平和的内心去照料着,等待着作物的生长、发育直至成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内心平和但充满着爱。正是这种对于作物生长的爱,使得他们内心平和。

班主任的工作繁杂,细琐,我们很容易被这种繁琐打破内心为人师的平和,很容易陷入焦躁不安的情绪中,从而影响我们的教育素养和水平。特别是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喧嚣的时代,我们更要向农人学习,谨守心中那方净土。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作为教育的农人,班主任要有农人般对花的爱的等待,静待每一朵花的盛开!

论教育与教育学的关系 第2篇

(一)顶层设计,形成“整体与模块”间清晰的理论体系

学校在进行国防教育课程设计时,首先,在理论上对国防教育课程要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构架,不能将国防教育课程简化为军训,为军训而军训。可以从整体上将国防教育课程的理论体系分为四个模块进行有区别的设计,即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两个基本模块和巩固养成与深化拓展两个发展模块。

在以往的国防教育课程教学中,我们对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部分内容主要在于为适应新情况而及时进行调整,而对于巩固养成和深化拓展两个发展模块,是往往被学校忽视的两个重要方面。巩固养成模块是为了将前期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学习的成果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学校可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引导,例如,可以将军事课程学习中一些规章制度应用于学校的管理工作之中,督促学生加强学习养成;还可以定期对于军事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等等,使学生在整个大学生生活阶段都能体会到军事课程学习的必要性。深化拓展模块是对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贯穿于大学生生活的军事课程学习养成的培养,使学生最初的军事课程的学习深化拓展到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上来。

(二)利用资源,依托外部力量共同开展军事课程理论创新

在大学生国防教育课程的理论创新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依托当地部队建立国防教育课程教育基地,共同与部队在实践中完善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国防教育课程学习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及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普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善于集体生活。由于大学生总体氛围比较宽松自由,通过校内培养学生的毅力、自理能力、集体感、团队精神的效果往往效果不是很明显。充分利用部队资源,安排学生到部队军训,不仅能够让他们学到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尝到如何独立生活,如何融入集体,如何与人合作,学会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学生在利用部队的资源优势,依靠并积极创造条件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课程的教学工作,并由部队对学校国防教育课程理论总体设计进行实践,是提高军事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三)合理布局,构建“一—二—三”的理论创新联动机制

以往的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及课程实践工作,是一种“学生—学校—承训部队”的线性布局,课程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成果的信息是单向传递,容易赞成各个环节脱节,影响了整体效果。在当前的环境下完成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创新应对学生、学

校、承训部队几个环节进行合理布局。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的理论创新联运机制。

“一”是指下一个主体即国防教育课程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在学习中反馈的信息是国防教育课程理论的最好实践总结。在教学工作中,要把学生摆放在首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课程理论,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选择适应时代变化需要的教学手段。如何以灵活地采用网上模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尽量采用实践教学和专题式的教学方式授课等。通过这些方式,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实践军事课程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及时收集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方式的信息,为国防教育课程的理论创新积累经验。

“二”是指两条主线即形成学生与学校、承训部队与学校两条信息主线,并进行信息反馈,从中找出国防教育课程理论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学校在完成与国防教育课程主体学生信息交流反馈的同时,更应重视与部队的信息交流,以便收集更全面的实践成果。

“三”是指三维关系即通过对主体与主线的确认后,最终形成学校—部队—学生之间的三维关系,完成一个课程实施与效果反馈的良好结构。要建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三维关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保持各环节之间的信息的畅通,从而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的最佳互动模式。

(四)以人为本,完成理论创新与合理实践的和谐发展

以往的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脱节,制定的课程学习要求与学生实际承受能力不符。例如,有些学习计划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想要“一步到位”,结果产生学生厌学、畏学的情绪,甚至导致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发生;还有些学习计划又显得过于宽松,学习完成后学生普遍反映“不知所以”,根本未达到真正的教学要求。要避免这两种情况,需要学校根据大学军事课程具有要求高、管理严格、时间短等特点,在形成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及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并结合以往军事课程教学中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个既能让学生接受,又能实现锻炼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目标的学习计划。当然,在训练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与指导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只有使学生与指导教师真正理解创新实践的重要意义,并引入奖励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与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创新实践过程中产生兴趣,亲身感受创新的无穷乐趣,才能使创新实践在愉悦、和谐中进行。

论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第3篇

一、什么是养成教育及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养成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道德的生长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凝聚为道德品质的培养方法。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是指“素养”,是指这种平时养成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以及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简单地说,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养成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如何加强养成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段话指出了加强青少年基本行为准则培养,对青少年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而青少年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任务在学校,因为学校的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当前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所阐明的“八荣八耻”是对全体公民的基本要求,当然也是青少年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对于学生,我们还应当始终长期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他们的道德素质养成必须从这些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求的培养抓起,要求他们人人皆知、人人践行,将这些规范作为自己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着眼于青少年的道德建设实际,从切实可行处抓起,才能逐渐提升青少年的道德层次和水平。

(2)道德规范、准则的要求要有可操作性。

道德规范、准则要求必须具备可操作性,这是养成教育中必须坚持的最基本原则。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明了道德原则、规范、准则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使他们具体知道如何去做。只有可操作性强,才能使青少年易于理解和遵循,从而将道德认知转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并在行为的不断重复中凝结成优秀的品质。因此,我们应着重进行道德行为规范的可操作性研究,将正确道德观念的教育落实在行为之中,使得青少年能够在道德行为中培养习惯,在道德习惯养成中积淀道德素质。

(3)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寓养成教育于活动之中。

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养成教育尤其强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为此,应注意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广大青少年普遍参与,在自觉参与中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规范。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应该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根据不同层次青少年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明确具体标准,制定落实措施,力求取得实效。要坚持在各种类型的道德实践活动中突出德育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使青少年在自觉参与中道德情操得到陶冶,道德习惯得到养成,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4)家庭、学校和社会凝成合力,共同做好养成教育工作。

在对青少年进行养成教育过程中,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中长辈的思想品德观念和言行作风,对子女不仅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熏陶作用,形成其品德发展特别是学会做人的主观基础和出发点,而且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血缘上的联系决定了家庭德育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和相对稳定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任“老师”给予孩子的影响是最久远的。家长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示范,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学校德育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德育具有德育内容系统性、途径方法综合性、德育管理规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在德育活动中使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的内容理论化;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提高识别、抵制和消除社会、家庭中不良因素的能力。学校道德教育在青少年道德素质养成中具有主导性作用,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坚持不懈地把养成教育放在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抓紧抓好。

社会德育是家庭、学校和单位德育的延伸、补充和拓展,而且因其德育资源丰富、感染力强,从而导致社会德育具有极大的覆盖面、辐射力和渗透性。青少年道德养成,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德育的资源,建设有利于青少年优良品德生成的环境氛围,培养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时刻注意社会不良环境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副作用,花大力气整治道德建设的社会大环境。

(5)与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并辅以必要的法律手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养成靠教育,也要靠制度、纪律和法制。科学、合理、严明的纪律、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各项道德规范、守则等在实践中的落实,为整个青少年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青少年道德养成还必须始终注意利用法律对其行为的调节和规范作用,因为法制是推进道德建设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保证,而青少年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总要经历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的约束是绝对必要的。

三、我院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十七大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我院始终围绕“学生的养成教育”这个中心,目标明确、常抓不懈,为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规范、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人格+技能”的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1)以入学教育为起点,引入养成教育。

从新生入学报到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进行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在为期近十天的入学教育和军训期间,学生要学习学

不能把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对立起来

乔景芳

(中共邹城市委党校,山东邹城

摘要:传统教育的核心和主体部分是素质教育,学校教育一直充满着对素质教育的追求。推进素质教育不能否定和取消考试,素质教育元素存在于考试评价中,课堂教学离不开教育评价。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要考试和升学,评价教、学,不能不考虑升学率指标,普通高中办学的主要任务是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关键词:素质教育传统教育对立考试升学率

最近,济宁市有几所学校的校长因自习课有教师讲课而被撤职,小学学生的考试成绩也由百分制改为ABCDE,甚至有些学校连期中考试也取消了。这样做是不是就是素质教育了,传统教育是不是就不要了?我认为这是把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对立起来,是认识上的误区。

一、应该明确传统教育的核心和主体部分是素质教育

不能用全盘否定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来看待传统教育、对待教育改革,这是因为许多素质教育元素存在于传统教育中。传统教育中的教育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的学校教育活动,充满着对素质教育的追求,只是在概念用词表达上有所不同。自古以来,人们均把教育的目的放在教化人、引导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基点上。特别是教育学理论中所追求的教育以及所有教育学家所提倡的教育,在本体上就是指素质教育,没有哪个教育学家或者哪本教育学教科书不是把人的素质发展或潜能发展看成教育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去追求。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和分析传统教育,虽然我国传统学校教育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科学家,难道他们不是传统学校教育出来的?

素质教育反对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但素质教院专门编订的《学生手册》、《学生安全手册》、《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试纪律、宿舍管理、违纪处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绷紧养成教育这根弦,同时参加队列训练、内务整理、野外拉练等军事训练项目,从行动中落实养成教育,养成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良好作风,上好入学第一课。

(2)以一日常规为抓手,融合养成教育。

系对班级的考核以及班级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以一日常规为抓手,内容涉及遵守作息时间、遵守课堂纪律、爱护环境(教室、宿舍、保洁区)卫生、文明礼貌用语、爱护公共财物、团结互助等多方面内容。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利用班会、周记、个别谈心、亲手做示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在他们的示范作用下,学生们很快就适应了学院的学习、生活环境,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维护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3)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激活养成教育。

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深化养成教育。平时通过校园广播、报纸、网站、橱窗、黑板报等阵地宣传报道校内先进人物的光荣事迹,请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等。还举行一些专题活动,如举行“宿舍文化艺术节”,活动对宿舍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干净整洁,而是要突出宿舍布置的文化品位和宿舍成员的文化素质,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逐步达到这个要求,同学们就在创建的过程中,无形地提高了自身养成教育的要求。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更是学生施展才能的大舞台,他们通过书画、

育不应当拒绝记忆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其中包括最低层次的认知能力,即记忆能力。因为科学理论和无数成功的事例都表明,记忆能力是一切认知能力发展和提高的基础,更是被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所共同珍视的一种能力品质。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科学家、政界领袖,一旦拥有超常的记忆能力,都将会终身受益。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应用科学研究的有益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其中也包括记忆能力的发展。

素质教育同样应该肯定班级授课制的积极作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学校的教育都离不开传授知识技能这个实在的、原始的、基本和朴素的需要。否认和离开之,一切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追求和期望,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当以系统学习知识为主,学会怎样获取知识,有选择地、适当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决不能把获取知识技能以及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筹码押在研究性课程或活动课程身上。同时也要承认,我国传统学校教育常常是以沉重的课业负担、被动的学习过程、紧张的学习气氛、单调的教学方法、枯燥的学习内容、埋头苦读的方法、高强度的训练等教育方法,去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这样的教育方法,固然在许多方面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却以牺牲人的快乐、健康、全面发展为沉重的代价,并以压抑学生的个性心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为结局。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就是说,在发展学生素质时,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所付出的代价太昂贵。

二、推进素质教育不能否定和取消考试

必须承认许多素质教育元素也存在于考试评价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离不开教育评价,美术、摄影、演讲、朗诵、文艺汇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文艺才能,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4)以“三自”服务为契机,深化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综合竞争力。学院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教育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力量来服务大家,以自己的高素质来感染大家,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滋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学生会来协助搞好学生管理;通过学生评议会等组织来帮助大家解决矛盾,促进团结等等。

养成教育是一种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一种素养和人格的教育,是关怀学生一生的教育。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我们不应把养成教育仅仅理解为贯彻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容,而应把它提高到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去认识。学生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学校德育的核心就是养成教育,学校德育的根本出路在于以校为本、以生为本、以人为本。

摘要:作者通过简述养成教育的概念及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加强养成教育以及我院如何开展学生养成教育三部分来论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养成教育,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树臣.本能教育论.全国高校素质教育教材研究编审委员会.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刘电芝.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教育与教育学的关系 第4篇

关键词:法律教育素质教育关系;专业教育

一、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国家兴起素质教育之风,已经有十多年了,伴随这股“劲风”,国家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行素质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在丰富学识的同时提高人自身的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各个关节都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全面实施德育,智育,美育,体育,注重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得出,素质教育的四个内容分别是: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以及文化素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国家需要法律规范行为。高等教育的法律专业就是为了向社会上输送高质量的法律人才,起到传承中国法治社会的作用。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全球经济席卷而来,社会对法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外,还需要法律人才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秉公执法维护法制社会的建设。

根据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中法律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需要认真学习素质教学,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文化素质,以此成为优秀的高端法律人才。

二、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之间的关系以及建议

高等素質教育包括四个部分内容: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文化素质,所以讨论法律专业教育与其的关系,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2.1 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良药—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道德也有十分深刻的理解,提出“德者,国家之基也”,“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德乃做人之首,道德是文化最基本的内容之一。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必需。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法制社会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稳定。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公正执法造福社会。树立与法治社会相同的价值观、认同法律所起到的社会作用。

从这样的关系中看出,我国高等法律专业教育中,实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别是社会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以及法律专业思想道德素质。前者是依存于社会形态,后者则是针对法律专业进行。针对这两部分可通过树立道德理念、坚定法律意义、培养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等三个部分进行。

2.2 综合素质的基本组成—文化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对文化素质有多重定义,一是人生理上表现出的原本的特点,二是事物自身所具备的性质,三是人在进行或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而本文中我们所讨论的文化素质,是指的第三种定义: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法律专业的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时所具备的的能力。不同于专业知识,文化素质不仅仅是体现在专业技能,更多的还有在人文方面的素养,像是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等。通过学习这一类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通过语言表达、行为举止展现综合素质。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其主要的展现形式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看似独立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相互融合。一般是对两者进行教育教学时,会运用到多种表现手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行融合教学;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相互融合;将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结合。不论是哪一种表现方式都可以帮助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文化专业知识外,完善自身的文化素质。

2.3 法律专业学生核心——专业素质

作为一个高等教育之下的法律专业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是责无旁贷的。我国非常重视培养法律专业学生,各大院校针对不同的法律类别也建立了诸多的专业,以此分门别类的进行针对性学生培养。高等教育中法律专业具有专业性以及目的职业性的特点。不论是那一个法律专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将培养专门的法律人才为目标,再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该计划符合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施教的老师,再根据整体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细分,通过不同的课程教学以及活动教学,渗透法律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

近年来,国家快速发展对法律社会的定义也在不断地深化,作为法律社会的监督者,从事法律的工作人员,需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更加细化深入的了解法治社会。法律专业素质其主要内容,不仅仅指的是知识的积累,还有法律的实践能力。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看到现象,可以此进行科学分析,结合专业的法律知识,思维重建得出最终的具有法律效应的结果。按照这样的实践过程,就要求培养法律专业素质,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

2.4 法律专业学生的保护伞——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是指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需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因为在真实的执法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挑战专业技能和逻辑思维同时,对身心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锻炼。身心的健康是法律工作顺利进行的保护伞。

因此,高等院校需要跟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对待现实社会的态度和认知能力。注意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明确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心态对待事故,用坚强的意志力学会处理危险、困难的时期。

总结:法律专业实行素质教育是国家的社会形态决定的,素质教育包括的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以及文化素质。我国高等教育设立法律专业,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专业的法律人才,以此来传承法制国家的理念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平等。通过分析四部分内容,明确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日后的工作中可根据相应的方式进行法律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汉东. 试论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 法学家,2003,06:14-19.

[2]宋经同,文江涛. 论法学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27-131.

[3]谭长福. 试论法律专业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 大众科技,2006,03:182+184.

论校园文化与品德教育的关系 第5篇

【摘要】 本文针对小学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出小学校园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指导 ,以校本开发为主要途径,建设各自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与管理功能。通过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墙壁,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通过开发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培养和激励功能;通过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发挥校园文化的控制功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提高师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

【关键词】 校园文化;良好品德

熏陶功能

培养和激励功能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作为学校,要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品德教育教学模式,让品德教学充分与校园文化结合在一起,构建健康和谐并具有丰富时代内涵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升品德教育成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内涵,尽管众说纷纭,但我们可以说,校园文化最基本的核心就是教师、学生所追求的价值。这种价值投射在校园和校园活动的各个层面,由此形成校园文化的外延:校园物质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观念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等等。校园环境设施,属于物质文化;校园人际关系,校内外关系,传统与创新关系的习惯与风气,属于行为文化;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就其内容来说,是精神层面的,属于观念文化;行政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是校园通行的契约,属于校园文化的制度层面。

二、品德教育的内涵

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学习和教师的课余教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并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付诸行动,提高思想认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意识还比较模糊、不稳定,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握几个基本准则。

1.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突出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是指根据学生实际,紧扣《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的放矢,及时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和纠正不正确的认识。

2.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多样化原则。所谓多样化,是指教育形式的多样: 课堂讲解课堂讨论、专题活动

3.思想教育要有坚持示范性原则。所谓示范性,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小学生有着模仿的习惯这一特点,相反地说,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

三、利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环镜

环境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塑造了环境的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的行为、心态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既是学校文化运作的客观结果,又表达着学校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道德风尚,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校容校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全体师生。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我校为例,说一说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漫步园内,处处洋溢着道德文化。学校教学楼楼道的墙壁上、以及楼梯的台阶上都错落有致地悬挂着道德小故事,名人名言,课室里面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礼仪画报,学校草坪、花圃中树立着各种警示语,提醒牌,时时处处规范学生的言行。教学楼走廊的外墙上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醒目可

见,学校宣传栏内展示着学习之星、纪律之星、环保之星、文明之星的先进事迹,各楼层有全校老师风采展示及教学理念,各楼层走廊墙上挂有学生优秀作品,专业课室有安全制度牌,安全警示语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门前都粘贴了图文并茂的班风、班训、班级口号、集体照等。学校还配备了图书室、音乐舞蹈室、科学室,计算机室等,完善的设施配备为培养合格的人才奠定了物质基础。真正实现了学校每一面墙、每棵花草树木,每一个角落都育人。

学校营造了一个处处能说话,催人向上的文化氛围,取得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师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校园内的一切都在感染人、激励人、陶冶人、塑造人,让学生在“文明、整洁、美观、有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四、利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

精神文化环境是指那些无形的、但时时处处让人感觉得到存在的。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是学校成熟和内涵发展的反应。积极向上、健康进步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具有凝聚人心、激励斗志,规范行为、弘扬正气、鼓励竞争的作用,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影响、得到教育.通过不断渗透、潜移默化等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对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

学校主要通过“一训三风”建设开展校园精神文化阵地。全校师生已形成了以“求真求新、幸福同行”为校训,以“自主、和谐、创美”为校风,以“唯本、唯实、唯新”为教风;以“乐学、活学、博学”为学风的德育理念,从不同的方面凸显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统领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传统优秀道德文化与基础道德文明教育。从个人生活行为规范、公共场所规范、个人形象塑造等几个方面抓实抓实。在校风、教风、学风的影响下,教师乐教,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生乐学,勤奋学习,奋发向上,团结友爱,全面发展。

六、利用校园课堂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队员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此足以说明,教师语言贫乏,则养成庸懒、不求进取的品格,所以,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促成良好的课堂文化气氛,仍以我校为例。学校课程的设计上不完全是知识上的教育,而是重视感性和理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人文和科技教育并重。学校方面对课程的安排除了知识学科的教育之外,非常重视学生潜能的培养,开发了“亮丽大课堂”兴趣活动建设。兴趣课程的具体科目均由老师根据学生需要和现实条件个性化创设,课程可以是某个学科的拓展,例如综合实践课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也可以是老师兴趣的传播,还可以是学生生活的引领。通过开展多种兴趣活动,活跃了学校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活动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其共同特点是各类活动中突出德育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个人特长,通过动脑动手、亲身体验,道德情操得到陶冶,道德习惯得到养成,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七、利用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健全的管理体系给队员以巨大的约束力,少先队队员的思想品质在这一约束中便自觉或不自觉的朝着一定的“规范”发展。如:严格的升国旗制度,那庄严的国旗,庄重的国歌,活泼向上的校歌,无不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校之情;还有郑重的“入队”仪式,那严谨而富有朝气的队歌,无不泛起队员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憧憬;再有文明小天使,那威严的气势,那巨大的牵制力,无不使队员在集体的力量中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言行。对此,用马克思有关的理论说,这是人在满足了基本的吃、穿、住等需要之后,自觉地向高层次升华的体现——一个人在一种责任感、成就感、荣誉感建立之后的理性的愉悦的行为。从这一角度看,科学的“校园文化”可使教育对象由被动变为主动,产生“自我教育”的效应。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作为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同样是一个特定的精神和育人环境氛围。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影响。事实告诉我们:校园文化就是一本品德书。积极、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的构建,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培养了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学会关心”“学会自育”促进了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校园文化内涵 [W] 百度百科

2.习近平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讲话 南方网

论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第6篇

JOURNALOFNINGBOUNIVERSITY(EDUCATIONALSCIENCE)

Vol.25NO.1Feb 收稿日期:-00-00?

浅论办学特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第7篇

1.关于“办学特色”,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它的含义。

从微观认识来看,“办学特色”可以认为是学校的教育特色。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把办学特色界定为: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相对稳定的教育特征和风格。或者可以概括为:一所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所表现出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但严格说来,学校的教育特色并不等同于“办学特色”,因为虽然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重要的中心工作,但无论从内容和范围来看都不能与“学校特色”相提并论。

第二.从宏观认识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基础教育从其阶级属性来看是属于社会主义教育范畴,因而才有了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规定和具体阐述。这种认识是站在高维度上看问题,把“学校特色”的概念理解得相当宽泛,并把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思想。

第三.从中观认识来看,把学校特色看做学校办学的特征和学校整体的风貌,因而可将“办学特色”界定为:学校在较长时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独特、稳定、优质、并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貌。这种从中观认识的“办学特色”的含义,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首先它是学校在思想观念、价值规范上的特色;二是学校在制度、模式、结构等行为方式上的特色;三是学校在物质环境、校园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实际上它是一所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综合反映。

很显然,对“办学特色”这三种不同的认识,主要是由于认识倾向和责任归属不同而产生的。宏观认识立足于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其发展基础教育的整体思路,其主要责任归属是教育行政部门;中观认识是从学校办学中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格出发的,其主要责任归属是学校的领导者;微观认识则从学校在教育教学上的特征和风格出发,其主要责任归属为学校的教师。作为学校领导而言,要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的“办出各自的特色”的要求办好学校,固然应有宏观认识的指导,然而更多的是要从中观认识出发,并结合微观认识去界定“学校特色”(或“办学特色”)因而,我们可以说“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成果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多方面综合体现出来的办学特点,它是校长的办学意图和管理风格的体现,是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状况和教学特点的体现,也是影响学生个体特性的形成及学生群体特点的综合反映。只有这样认识“办学特色”才有助于我们按照《纲要》的要求,把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来。

2.“素质教育”的概念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办学主张和运行机制,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和价值取向,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

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当前教育界有许多不同的提法,柳斌同志指出: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在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简而言之:“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根据这一理解,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的教育:1)“主体性原则” 即素质教育是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潜能的教育;2)“全局性原则”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非少数学生的教育;3)“全面性原则” 即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片面、畸形的发展;4)“发展性原则”即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教育。

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第8篇

1、儒佛道文化对当今教育的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及佛教的兴起, 对当今教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 儒家文化对当今教育价值观的影响

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认识, 它关涉到教育能用来做什么, 教育的意义在哪里等问题。不同时期人对教育的需要不同, 不同的人对教育的期待也不同, 不同国家对教育的需要不同。但总体来说, 可以分为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

由于各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文化, 所以文化价值观也不同。例如, 英国注重个人的自由与解放, 崇尚自由, 强调“绅士教育”, 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美国则强调实用主义教育观, 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而我国主要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流, 强调个人道德的完善, 培养“贤人”与“君子”, 使人具备理想的人格, 表面看起来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实际上培养“贤人”与“君子”是教育的出发点, 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君子、贤人的培养是为构建理想社会而服务的, 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种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在当今的教育中有所表现, 但精神实质却一直没有改变。

2) 儒家文化对当今德育的影响

在儒家看来, 家国同构的思想注重“仁—孝—忠”的思想认同, 体现了“修齐治平”的思想发展线路。在孔子看来, 礼的含义是善 (德) , 乐的含义是乐, 也就是美, 真正的君子应该是礼乐兼得。德行占主导的思想性在儒家文化看来是放在首要地位的, 而且儒家强调德行可教, 无论人性本善本恶, 都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启发善端, 化伪起善。这对当今教育德、智、体、美、劳的人才发展观, 将“德”放在第一位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思想品德出现问题, 那么这个人的能力再强都不能得到重用,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德行修养, 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 可见, 现今教育的德育观是来源于儒家的“德行可教”思想。

3) 佛教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佛教的兴起在东汉时期, 佛教教育最高目的是教育信徒们通过必要的学习修持去成阿罗汉或成佛, 追求那种超脱生死轮回的涅槃精神境界。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 建立了玄妙而又深刻的思辨哲学体系。中国佛教不仅成为中国封建后期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 同时经过与儒教的融合, 成为后代理学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

4) 道家文化对当今为人处世之道的影响

老子提出“无为”“致虚守静”思想, 对当今社会人修身, 认识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很大的作用。道教教育强调神人想通, 主张通过教化来保证现实生活中和谐的政治秩序。道家的“柔弱”思想。对当今谦虚人格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曾被怀疑为消极的治国思想, 其实老子主张的是不要妄加干涉, 对当今治国之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师道文化对当今教师权威与地位的影响

中国古谚相传, “天、地、君、亲、师”, “师”与天、地、君、亲并列而为五, 可见中国人对师道之重视。“尊师重道”乃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特有精神。孔子是中国文化传统最具代表性的一人, 因此孔子最受人尊敬, 所以孔子亦被称为“至圣先师”。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到:“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历史上是首先提出教师的基本任务, 其文字表达比较概括, 也比较准确。所谓“传道”是儒家的仁义之道, 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所谓“授业”是儒学的“六艺经传”与古文。所谓“解惑”是解决学“道”与“业”过程中的疑问。三项最主要的是传道, “授业”与“解惑”都要贯穿“传道”, 为“传道”服务。从最切近处讲, 师道只在教人如何好好地做一人, 这是最起码的条件, 也是为师之道之最崇高的目标。然而在今天, 却只把教师当做教书匠, 学生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 “师”与“道”出现了分离, 成为有师而无道, 只有教学方法却缺少教育精神。师道文化对当今教师的教学与教师地位及师生关系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但只有对师道有全面的理解才能起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要教育善尽其职, 则仍必要复兴师道。我们绝不能将学校看作为知识的贩卖场, 要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也并不是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学校领导、学生、家长要尊重教师, 教师自身也要尊重自己, 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师道的内涵, 充分实现自身的教育价值,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育人工作, 来不得半点急躁, 更不能简单粗暴。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对学生要有爱心, 努力改进自身的教育方法, 既要教书, 更要育人, 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文化具有绵历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因此,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靠教育来进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必不可少的手段, 是文化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另一方面, 教育具有普及文化的作用。教育的作用与文化是直接相关的, 就是要“绵续文化而求其进步。”人类推行文化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传递的过程。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都是通过一代人一代人的教育实现的, 因此, 教育对文化的绵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文化是长期人类社会经验与智慧的结晶, 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因此, 对文化的解读需要靠教育来实现。教育作为将文化传递给一代新人的途径, 对后人了解中国传统与社会历史结构有着重大的意义。文化经历了由群体向个体转化, 再由个体转化为群体的过程。教育沟通了人类群体的精神力量和每个个体的精神力量。因此, 能否使原有文化保持活力, 能否创造出新文化, 关键在于教育的性质, 看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思与创新能力的人了。这就是教育在文化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三、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文化是教育的根本, 教育是文化得以传承与更新必不可少的手段。今日的教育, 无论从教育内容、管理体制、教师地位、教学方法都受到文化的制约与影响。教育受到政治、经济的制约, 随着社会发展, 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发展, 虽然不断地在改变, 但教育的精神却始终没有改变。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 二者都是要成就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从狭义角度来讲, 文化即教育, 教育即文化。文化和教育的这种高度的同一, 正是人类完全不同于、超越于其他生物的最大特征。人之成为人, 人类之成为人类, 其本质乃是文化, 乃是教育。从广义角度来讲, 教育与文化是互相包含的, 互相作用, 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今日的中国, 重视文化创新, 重视文化教育, 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 要创新文化, 就要了解文化, 学习文化, 正确看待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通过教育, 实现对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金忠明.乐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205.

[2]赵铮.儒家文化对高校人才素质教育的影响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 2014, (6)

[3]丁钢.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131.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94.

[5]钱穆.文化与教育[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4.284.

[6]陈蔚.从传统文化视域审视师生关系[J].教学与管理, 2012.5

[7]李红辉.梁漱溟农民教育与文化复兴关系邹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 (3) .

[8]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174.

上一篇:车间作业操作说明下一篇:感恩节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