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关于200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

2024-07-07

县关于200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精选6篇)

县关于200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 第1篇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关于200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

各区委、督导办,XX街道办事处,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现就抓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2006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议和县委十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特色农业大县”和“绿色生态靓县”的总体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化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为重点,以加大扶持引导为关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创新思维,强化举措,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奋斗目标是: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长5.4%,粮食总产量达到3.4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0元以上,全县不发生恶性涉农案件。

为完成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助农增收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突出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把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放在农业产业发展的首位,努力提高质量,扩大总量。充分发挥四川邦农实业有限公司、齐祥食品公司、生猪协会等龙头带动作用,推行“饲养场+大户”、“公司+农户”、“协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扩大生猪饲养总量;大力发展DLY等优质肉猪,力争培育年出栏DLY肉猪300头以上的大户300户,1000头以上的专业合作社30个,1万头以上的专业合作社3个,全县DLY肉猪饲养量达到15万头。同时,大力发展小家禽和草食牲畜。力争全县出栏生猪75万头、草食牲畜40万头、家禽1000万只,畜牧业产值达11亿元。

2、稳定发展以锦橙100号为主的经济林木产业。切实加强锦橙100号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无公害栽培技术,建好标准化示范园,力争锦橙100号无公害基地认证增加1500亩,培育锦橙100号优质苗木200万株。抓好果品的加工增值工作,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新栽、改劣等方式,扩大相如梨和核桃规模,力争形成优势产业。力争全年果品产量达到7000万公斤,优质果产量达到产量2500万公斤。

3、稳步发展蚕桑业。巩固基地,扩大规模,加强管理,提高产量,实现蚕业经济恢复性增长,力争全县发种3万张,产鲜茧90万公斤。同时,做好蚕丝绸公司改制工作,确保整个行业稳定发展。

4、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稳定发展种业,完善品种结构,努力拓展市场,提高种业效益;大力发展蔬菜、小杂粮、药材等短平快、适销对路的特色种植业,加快助农增收步伐。

5、大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我县畜禽、水果、种子三大特色产业和蚕桑、蔬菜、水产等拳头产品,引进、培育一批新的示范作用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从资金、信息、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四川邦农实业有限公司、齐祥食品公司等一批生产型、加工型龙头企业快速扩张,力争进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行业;指导海峡农业、恒基农业、优质果品公司等一批生产型、流通型龙头企业,不断完善经营方式,自我发展壮大,力争进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指导可口爽、蓬雪面粉、绿源油脂、XX丝绸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工农互动,共同发展。

6、切实加强产业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业,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大力整治假冒伪劣、欺行霸市等坑农害农行为;切实加强动、植物防疫、检疫,抓好禽流感、生猪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其他烈性传染病的防治,加强植物检疫工作,继续做好柑洁溃疡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7、不断拓展劳务产业。按照“巩固东部,进军西部,开拓海外”的思路,大力发展劳务产业。通过政府引、部门找、龙头带、亲友帮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进一步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和引导,加强与外地企业、劳务中介组织的合作,搞好成建制输出。结合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进一步加强劳务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和输出效益。大力整顿和规范劳务市场,坚决打击用工欺诈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大力抓好“回引工程”,鼓励有志之士回乡创业。力争全县劳务输出18万人,创收10亿元。

8、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全面复耕撂荒土地,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利用好空闲土地,大搞增间混套,提高复种指数。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旱育抛秧、地膜覆盖、杂糯间栽、苕豆套作、病虫综合防治和配方施肥等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二、以加大投入为关键,全面落实各项扶农政策

9、积极争取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把加强项目开发作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撑来抓,加大力度抓好农业项目开发、推介,重点抓好农业产业化、水利、水保、林业、农村道路等工程的立项审批,切实增大农业发展投入。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招投标制和县级报帐制、项目业主制,抓好项目的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发挥。

10、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县、乡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县财政新增30万元支农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导、支持、保护、调控”作用,支农资金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业新技术推广。

11、多方激发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入。加强银政、银企合作,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对农户、业主的诚信教育,建立涉农信贷担保体系,组建担保公司,加大对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专重大户的信贷扶持力度。鼓励农户之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开展多方面的股份合作,激发各方面资金投资农业农村,逐步形成民间投入为主、信贷、财政共同投资的多渠道、开放式投入机制。

12、充分发挥扶农资金的整体效益。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改进投入方式,整合项目资金、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形成资金流,向重点产业、龙头企业、重点乡镇、重点村社、专重大户集中,发挥整体效应,提高使用效益,实现农户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税、业主受益、银行得利的多赢局面。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13、切实加强村道公路建设。把村道公路建设作为今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群众自愿、多元投入、量力而行”的原则,认真做好宣传引导和组织发动工作,掀起村道公路建设热潮。通过竞争立项、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村道公路建设,利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广泛发动群众出资出劳,多渠道筹措村道公路建设资金。走“民建、民管、民受益”的路子,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理财,加强质量监管,确保村道公路质量。进一步落实村道公路养护责任和措施,切实提高村道公路通行能力。全年新建、改造村道公路280公里,硬化乡村公路10公里,新建改建县乡道路21.7公里。

14、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水库病险和标准化整治,确保安全运行。集中抓好以小型水利设施标准化整治、节水改造、人饮工程、户办工程为主的四大工程,完成13座小

(二)型水库标、183口山坪塘、95座石河堰的标准化整治,新开渠20.3公里,清淤、维修渠道466公里,节水改造36.1公里,发展节水灌溉2500亩,新增有效灌面2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每个乡镇建设1个以“六个一”配套为主要内容的户办工程示范村,全县完成户办工程4400户。支持和鼓励群众按照“自建、自管、自有、自管”的原则,修建小微水利设施。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实施好人饮解困和人饮安全工程,解决好旱山村群众饮水问题。

15、切实巩固造林成果。抓好苗木培育,搞好补栽补植,加强森林病虫防治,突出抓好森林防火,进一步加强森林管护和林业执法,切实保护好我县森林资源。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政策,严禁截留、抵扣和挪用退耕农户补助资金。全年完成退耕还林、封育、补植、环城绿化2.53万亩。

16、大力推进扶贫新村和小康示范村建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搞好扶贫新村建设。以产业培植为重点,以新村建设为载体,以基层党建为保障,加快小康示范村(社)的建设,把小康示范村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区、基层党建样板区、社会治安模范区”,力争做到特色产业、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多项配套、有机结合,真正形成一批产业支撑有力、群众增收致富、人居环境优美、村风民风淳朴的新农村。

同时,继续实施好中改、水保、扶贫开发项目,改善农业基础和农民生产条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四、以强化领导为根本,切实增强“三农”工作执行力

17、切实改进工作方式。县委、县政府成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四大家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农工办、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进一步加大对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力度。继续实行县委常委联系区、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联系乡镇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区、乡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指导和帮扶。县(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为“三农”工作服务的能力。各区、乡镇领导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协调解决农村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和发动群众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收入持续增长。要充分调动基层站所,尤其是农业服务中心的积极性,为农户提供好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工作。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建立起“农户+产业组织”的双层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18、全面、准确贯彻执行涉农政策。严格执行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耕地保护等各项涉农政策,严格“一事一议”的用途、程序和标准,禁止“多事一议”或把村“一事一议”变成乡“一事一议”。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承包合同的管理,规范土地流转。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管理,严格执行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度、涉农收费公示制度、农村报刊订阅费用限额制、农村中小学收费一费制,严肃查处涉农收费的违纪违法行为,杜绝涉农案件发生。加强村社财务管理,规范村社财务公开,建立民主理财监督机制,使村级财务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19、切实改进和加强目标管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业和农村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重点,对小康示范村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专合组织发展等重点工作,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定点定项联系制度,将目标、进度、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跟踪检查和督促落实。对产业化建设与管理、农民增收、订单农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考核到具体项目,把各区乡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亮点作为重点考核,把解决“三农”问题成效作为区乡班子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严格考核,重奖重惩,推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2006年3月11日

县关于200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 第2篇

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商贸经济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级相关部门:

2006年全县商贸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商贸旅游旺县”的奋斗目标,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打造特色消费,培育骨干企业,扩大招商引资,发展民营商贸,振兴商办工业,规范市场秩序,引领时尚消费,发展新型专合组织,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推动服务业上档升级,切实构建“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全面开创我县商贸经济工作新局面。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亿元,同比增长14%;商办工业实现产值1.8亿元,同比增长26%;列入考核的商贸企业完成商品销售总额8.1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税金1720万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1290万元,同比增长17%;新增连锁企业(店)10户以上;发展新型专合组织2—3个。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深化企业改革,转换运行机制。一是创造条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完成百货公司、粮酒公司、燃建公司等国有商贸企业的改制工作,进一步推进商贸企业民营化。二是对已改制的商业企业继续做好后续完善工作,妥善处理好各种遗留问题,指导完善运行机制,全面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引导其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加快发展。三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则,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收购秩序,加强宏观调控。

二、实施扩张战略,培育骨干企业。一是抓……的系列开发与生产,使产品上规模、上质量、上档次、上效益。二是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做大、做强……等商办工业。三是充分利用邮政、农资、烟草、新华书店、医药、粮食等企业的现有条件,实行多种经营,以内部配送为主,逐步过渡到面向社会、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物流企业。

三、加快建设步伐,培育专业市场。一是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配套、有利流通的原则,兴办高起点、高规格、高效益的大中型市场,在XX小区或XX小区新建1个占地10亩以上的综合市场,取缔DD市场,规范……等市场的管理。二是继续加大“专业一条街”和“专业市场”的培育力度,形成特色经营。三是抓好开发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各乡镇集贸市场建设,逐步解决乡镇以街代市的问题。

四、突出招商引资,发展民营商贸。一是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优势企业,通过资金、技术、品牌等生产要素。嫁接改造商贸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二是积极引进外地知名企业入驻XX优化流通格局,提高商贸流通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发展地方特色产品,开发包装……等名特优新产品,通过招商引资,推动民营商贸快速发展,集中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增大县域经济总量。

五、强化为农服务,拓展农村市场。一是抓住当前国家鼓励和扶持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大好机遇,创办或领办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采取 “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等模式,拓展商贸流通领域。二是延伸经营辐射商贸企业的范围,进一步推动连锁制、配送制,向广大农村市场扩张。三是着力发展农村营销网络,畅通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流通渠道,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提高农副产品商品转化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市场购买力。

六、提升经营档次,引领时尚消费。一是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诚信服务、优质服务和丰富服务内容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二是积极培育名厨、名品、名店,做大做强一批实力雄厚,辐射力强的餐饮、娱乐龙头企业带动服务业向高层次发展。三是通过抓好假日经济、会展经济、旅游经济等多种形式的商业促销和商品推介活动,切实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刺激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七、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一是继续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大专项整治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二是进一步规范流通秩序。加强粮食、农资、生猪、酒类、蚕茧、煤碳等方面的行政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经营者制假、售假行为,维护正常流通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八、扩大对外开放,拓宽外经贸领域。一是继续开展对外合作和外派劳务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外派劳务培训,使我县外派劳务形成规模。同时,鼓励和引导县属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承包或分包。二是引导支持企业或特色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协助……等企业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三是积极招引外资和引进外资企业落户XX,使我县直接利用外资取得突破性成绩。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县关于200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 第3篇

出台背景从业者土地经营规模扩大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 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 他们原来经营的土地流转出来, 使得农业从业者的土地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得到利用, 为建设现代农业创造了必要条件。这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现象, 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贯彻好中央精神, 有关部门在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的基础上, 深入基层调研、总结地方经验, 充分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意见》体现了中央的意图, 凝聚了群众的智慧, 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的重要政策性文件。

改革取向《意见》的主要政策取向是什么?

《意见》的着眼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 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形成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大力培育和扶持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保护好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 尊重农民的流转主体地位, 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三是坚持一切从国情和农村实际出发。

“三权分置”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

当前,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 大量人口和劳动力离开农村, 原来家家户户都种地的农民出现了分化, 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 在大多数地区, 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实现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这是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的重要基础。

《意见》明确提出,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首先要维护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意见》强调, 一方面要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另一方面, 要行使好农村集体在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上的管理监督权, 发挥好集体为农民流转土地提供服务的组织功能作用。其次, 要保障好土地承包权。《意见》指出, 要抓紧抓实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要完善承包合同, 健全登记簿, 颁发权属证书, 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保护。同时, 要放活经营权。《意见》强调, 要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 为流转双方提供服务, 保护流转双方的权益。总之, 三权分置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 体现了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创新。

谁来种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意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培育新的种地人。包括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积极培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等新型职业农民, 努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认定、扶持体系。二是引导土地资源流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使愿意种地的人能获得更多的土地经营权。鼓励各地整合涉农资金建设连片高标准农田, 并优先流向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农户;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合作组织, 通过自营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工商企业可以适度租赁土地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开发农村“四荒”资源等现代种养业。三是加大扶持完善服务, 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意见》主要从财政、金融、用地、税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如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承担涉农项目, 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保险支持机制, 要求各地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等。

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 不能忽视普通农户的作用。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的不同领域、不同环节各有优势, 要多元化、融合式地发展。

登记制度可确权确股不确地

加强对承包地的保护, 是促进土地流转起来, 形成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过去, 对农户承包地主要是按照合同进行管理, 存在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一是针对现实矛盾, 解决好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等问题;二是按照《物权法》要求, 完善合同、健全登记簿、颁发权属证书, 确认农户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各项权利。这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基础, 是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重要前提, 也是调处承包纠纷、开展抵押担保、落实征地补偿的重要依据。

健全登记制度, 强化对农户承包地权益的保护, 当前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指导各地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意见》明确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按照保持稳定、依法规范、民主协商、因地制宜、分级负责的原则稳步推进;二是原则上要确权到户到地, 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 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三是强化县乡两级责任, 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四是加强工作保障, 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中央财政给予补贴。

强调适度土地经营规模非越大越好

一定规模的土地集聚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但是, 任何一种土地经营方式, 都存在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产出率如何均衡的问题, 土地经营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应当有一个适宜的范围。

《意见》提出对“两个相当于”的要重点扶持, 即土地经营规模的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 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土地面积10~15倍的, 应当给予重点扶持。这主要考虑到我国农户平均承包土地面积不足0.533hm2, 10~15倍在6.667hm2左右, 按农户家庭2个劳动力种粮计算, 现阶段劳均收入可相当于出外打工。实际是种半年地等于打一年工。当然, 由于各地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快有慢,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标准。

经营权流转流转土地须用于农业生产

近年来, 农村土地流转呈加快之势。随着规模的扩大, 土地流转也呈现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发展态势。流入方仍以农户为主, 但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的比重逐步上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转包仍是最主要的流转形式, 但出租、股份合作等流转形式比重上升较快。

从总体上看,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总体上平稳健康, 但也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如有的地方强行推动土地流转, 片面追求流转规模、比例, 侵害了农民合法权益;有的地方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有的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 “非粮化”、“非农化”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 就会影响到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 在总结基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一是坚守土地流转的底线。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 保护农民承包权益, 不能搞大跃进, 不能搞强迫命令, 不能搞行政瞎指挥。要确保流转土地用于农业生产, 重点支持粮食规模化生产。二是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长期流转承包地, 鼓励通过互换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 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 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三是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尊重农民在流转中的主体地位, 村级组织只能在农户书面委托的前提下才能组织统一流转, 禁止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经营。四是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

防止“非农化”企业租赁承包地加强监管

为鼓励流转土地用于粮食生产, 《意见》提出, 一是通过新增补贴向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倾斜、优先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开展生产者补贴试点、目标价格保险试点、营销贷款试点、逐步实现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愿保尽保”等措施, 重点扶持粮食规模化生产;二是通过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区的产业规划和相关农业生产扶持政策引导经营主体生产粮食;三是通过合理引导土地流转价格, 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可以采取停发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措施, 遏制撂荒耕地。

为防止工商企业下乡引发“非农化”, 《意见》明确:一是鼓励工商资本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和开发农村“四荒”资源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二是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包括, 要求各地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有明确的上限控制;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保障金三项制度, 严格准入门槛, 加强事后监管;定期对租赁土地企业的农业经营能力、流转承包地用途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及时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等。

积极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势在必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越来越多的农民得以离开土地, 从事其他产业并获得高于农业生产的收入。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户把农业当副业, 有的不再精耕细作, 甚至出现撂荒现象;与此同时, 分散、细碎的土地经营规模, 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就是提升农业经营规模,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近日, 中央下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明确指出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和重要原则, 积极推动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近年来,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呈加快之势。以“中原粮仓”河南省为例, 全省经营耕地面积在3.33hm2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3.9万户, 家庭农场1.6万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浪潮, 正如当年小岗村的“包产到户”一般, 合理的生产关系一旦适应了生产力解放发展的需求, 便如同雨后春笋, 蓬勃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顺势而为, 把握“适度”是关键。既要积极鼓励, 把握规模经营的大方向, 又要恪守原则, 防止贪多求快, 拔苗助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讲话中指出,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 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 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

在展现着现代农业宏大气魄的“北大荒”, 耕地总量288万hm2, 户均经营规模超过13.33hm2。53岁的种粮大户张景会和老伴儿承包了43.33hm2土地。规模扩大了, 张景会却深谙精耕细作的道理, “虽然咱地多, 可不能‘摊大饼’、‘和稀泥’, 上百亩的水稻, 得让苗一棵一棵都长好。”张景会的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50~700kg, 代表着世界同纬度寒地水稻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 在较早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上海松江, 2007年时家庭农场规模是户均8.67hm2, 到了2013年, 规模非但没有扩大, 还缩减调整到7.53hm2。原因就是必须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既要考虑农业技术、农业效率, 更要考虑社会公平。

县关于200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 第4篇

《意见》提出要加强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要求抓紧制定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专门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推进“阳光工程”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探索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

城固县职业农民成为技术领航人 陕西省城固县首期职业农民培育(蔬菜方向)结束后,参加培训的90名学员通过理论考试、实践操作等各项考核认定,拿到了城固县职业农民资格证书。这批获证的学员,如今已成为当地农村的实用人才和创业人才,他们从改变种植技术等各方面提升了城固县农业技术含量,带动了当地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获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微信课堂”开讲 如何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向老师提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团农广校2014年农学班班主任陈江玲利用微信群发和QQ群聊的方式组建的“微信课堂”定时发布农广校教师授课内容,同时会在学员实践中遇到难题时为学员在线答疑解惑。三团农广校的“微信课堂”以喜闻乐见、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使学员随时随地了解学习内容,成为农广校常规课堂外一道亮丽的风景。

海南省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 2014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年培训农民50万人次以上。

陕西省今年将培育万名职业农民 陕西省将投资3000万专项资金,对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青壮年农民、返乡创业农民和农科类大中专毕业生5类职业农民进行培育。力争到2015年,全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到2020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达到20万人,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10万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5万人,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5万人。

科技特派员成职业农民先锋队 科技特派员指经程序选派,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等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我国科技特派员已经发展到72万人。该制度有助于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制度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方面是一个世界性的突破。“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已写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郯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扶持奖励办法出台 近日,山东省郯城县印发《郯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扶持奖励办法的通知》。《通知》完善了郯城县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政策扶持体系,对郯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激励与促进作用。

福建将在全国率先设立中职专业技术正高级职称 福建将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鼓励教师取得多个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职业资格,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日前出台的《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在国内首次将中职校教师最高职称从副高(高级讲师)提至正高,为福建中职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打开了向上的空间。

广西今年秋季起对所有中职学生实施免学费政策 从广西教育厅获悉,为扩大职业教育吸引力,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广西对所有中职一、二、三年级在校生全面免除学费,不分城乡;对中职毕业升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学费补助,每生每年补助2000元;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就业、服务期3年以上以及服兵役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或贷款代偿,减轻职校学生经济压力。广西对所有中职学生实施免学费政策,据初步估算,将惠及40万名中职学生。

青岛修订中职生实习管理办法 青岛市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青岛市教育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该《办法》从中职学生实习组织、管理、责任、报酬、安全等方面细化了实习期间的管理、要求和责任。突出维护学生的实习权益和保证学生实习安全两个方面,要求学校和实习单位严格执行“七不准”规定。即不得安排和接收16周岁以下学生顶岗实习,实习每日不得超过8小时等。

1+9+3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覆盖青海省 2011年秋季学期起,青海省在三江源地区实施“1+9+3”教育经费保障补偿机制,在提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的同时,对学前一年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费用给予补助。随后,青海省政府印发文件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免除学费,并免费提供一、二年级学生国家规定的教材,对中等职业教育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按每生每年1500元标准提供助学金。如今,“1+9+3”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惠及全省80余万名学生,让更多的农牧区孩子圆了上学梦。

福建中职学校打破壁垒 招聘能工巧匠不再受限 福建省出台新规,在学校编制总数内,从行业企业招聘紧缺急需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或高级技师担任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不受人员学历、身份限制,由学校采取直接考核或简捷有效测评方式聘用,学校无相应岗位空缺的,可按规定设置“特设岗位”,不受学校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

江苏正式启动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江苏省计划到2015年,所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建立起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到2020年,全省中高等职业教育对应专业基本建立起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提供“一条龙”式的教育服务。

吉林省出台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工作意见 《意见》要求各高职院校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工作,统一规划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师培训等项工作;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规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提升全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重新系统设计、构建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新型课程体系。

县关于200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发〔2006〕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扶贫攻坚力度,稳定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农村实用科学技术推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粮食稳步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农民人均纯收入工作目标增加220元,奋斗目标增加260元,农业增加值增长5.3%,争创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个,新增重点龙头企业3个(其中:市(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级1个,县级2个),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个(其中市级2个,县级5个);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6000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6个(其中:市级1个);完成扶贫攻坚3000户100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2‰以下。

三、主要措施

(一)深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1、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涉农部门、各乡镇要组织宣讲团到村、社、农户,广泛宣传文件精神,做到家喻户晓。

2、宣传落实“三减免、三补贴”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控制为“0”,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种植面积 亩,产量 吨,比去年增加 %。,实现粮食人均增收 元。

3、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依法推进土地合理流转,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

4、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及时兑现好退耕还林补贴政策。

5、宣传落实农村金融政策,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加强金融体制政策,理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6、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今年将在去年基础上增加500万元以上,其中:新农村建设150万元,农村通村公路200万元。

(二)广拓增收渠道,改进工作方法,实现农民增收

1、各乡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增收计划,积极发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地制宜确立增收项目,制定好发展规划和措施。

2、结合第三批农村先教活动,加强引导,强化宣传,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发展家庭经济和建设好新农村。

3、各涉农部门要以为农服务,助农增收为重点,在农村实用技术、新品种推广、病虫害防治、农用物资的储备等方面加大支农力度。经常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上门服务,帮助农民找项目、找资金,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广大(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途径。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

2、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县今年把响岩镇清水村,平通镇牛飞村,古城民权村,龙安镇大坪村、东皋村,白马呃哩村六个村作为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3、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好规划,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能力不强搞,群众不拥护不强推,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四)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1、做大产业基地,办好农头企业“第一车间”。按照“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规模化”的思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坚持管理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努力把我县商品基地建设从规模、质量、效益上提升到新的水平。坚持把发展畜牧、茶叶、蚕桑、核桃、晚熟水果、药材、魔芋、反季节蔬菜、山野食品等作为我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

2、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做好产业规划和区域布局:

(1)畜牧产业在全县大力发展,完成生猪存栏15万头、出栏19万头,牛存栏6.8万头、出栏2万头,羊存栏8万只、出栏5.5万只,禽存栏80万只、出栏100万只,实现畜牧产业人均增收 元;(2)茶叶产业重点在平通、豆叩、锁江、徐塘、土城等乡镇发展,完成茶叶社会产量 担、实现产值 万元、人均增收 元;(3)蚕桑产业重点在九环线上的龙安、古城、坝子、南坝、响岩、平通、豆叩、锁江等交通便利乡镇,实现鲜茧产量8000担、收入800万元,比去年增收202万元,人均增收 元;(4)林果(核桃、晚熟水果)、蔬菜产业主要集中九环线上的龙安、古城、南坝、响岩、平通等交通便利的乡镇重点发展;(5)中药材产业主要集中在上山区等高海拔地区发展;(6)魔芋产业重点集中在上三区的大桥、水晶、土城、阔达和下三区的古城、高村、平南、徐塘等乡镇。

3、千方百计扶强做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空间;政府加强引导,强化服务,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金融部门要按照国家的金融政策,尽量给予龙头企业最优的服务。

4、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三民”“四自”原则,通过政策引导、舆论宣传、信息服务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个(其中市级2个、县级5个)。政府要在财政资金中给予适当的扶持,用于解决专合组织的办公条件和内部制度建设。

5、切实抓好农村专业大户的培养。各乡镇要着力培养一批种植业2万以上,养殖业3万元,营销业5万元以上的农村专业大户,带动周边农户的发展。

(五)着力抓好劳务开发工作

1、不断提高劳务开发质量。要把劳务开发工作作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不断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实现全年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3亿元,人均实现劳务收入810元。

2、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务培训工作;要坚持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转移,利用多种资源,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和储备式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

3、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主动掌握有关信息积极开拓市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4、搞好农民工的维权服务。各乡、镇要认真开展农民工工会组织活动,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善待农民工,尤其要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六)认真落实好“三个关心”,做好扶贫攻坚、武引水库移民和少数民族工作

1、关心贫困群众,继续做好扶贫攻坚工作。要加大力度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结构,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贫困人口实行生态移民扶贫。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帮扶包村、包户扶贫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好好“千名党员、干部结队扶持万名贫困人口”活动。

2、关心移民群众,切实做好武引水库移民工作。把做好移民工作作为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的重要任务,坚决克服目前认识还不到位和具体工作还不同程度存在的偏差问题,切实抓好每一项具体移民任务,维护好移民合法利益,为全县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要处理好严格执行政策与维护移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对法律和政策已经明确的,要坚决贯彻执行,不能打拆扣和乱开口子。

3、关心少数民族,加快民族乡镇经济发展。加强对少数民族乡镇的扶贫和政策倾斜支持力度。

(七)全力实施好林业“三大工程”建设

1、进一步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不断完善退耕还林的复查验收、政策兑现,推进林业结构调整。

2、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进一步完善天保工程管理机制,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要坚决打击一切破坏天然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管好、用好天保资金和退耕还林资金。

3、继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结合工程项目,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大力完善通村公路建设。县财政要今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200公里通村公路建设。有关部门要搞好规划,认真实施,切实解决老百姓“行路难”问题。

3、农村能源建设。一方面要利用农村电网改造项目,改变农村电价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结合农村沼气建设项目解决农村燃料问题,新建沼气池600 口。

4、加强环境治理,着力改善生活条件。结合新农村和扶贫新村建设,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和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农村环境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九)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做好清洁农村大行动

1、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要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继续实施“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教育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

2、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

3、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4、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

5、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核心,广泛宣传,全面发动,强力推进清洁农村大行动。

(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1、坚持党管农业和农村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的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农村工作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重要日程,要切实加强领导,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

2、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务求取得实效。(1)不断提高统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能力,加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2)不断提高贯彻落实政策的执行力,结合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农村政策,增强政策观念,并结合平武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农民群众真正从政策中得到实惠。(3)实行目标责任制,逗硬考核奖惩。将农业和农村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和县级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年底逗硬奖惩,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县关于200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 第6篇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而努力奋斗

——农业和农村工作报告

XX区工作办主任、农林局局长

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XX区工委、XX区工作办公室、农林局向大会总结去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

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农口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和农村工作按照“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思路,以城乡一体化建设总揽全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完成了除农民纯收入外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工委以抓思想认识的高度,抓转变作风的行动,抓组织建设的保证,抓思想教育的基础“四抓”措施作保证,圆满完成了第一、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批村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于去年11月下旬全面启动,目前已进入整改提高阶段。在三批教育活动中,工委把“服务三农争先进、带领群众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贯穿始终。第一批先进性教育重点抓“双十”问题整改成效好;第二批抓班子建设、干部作风和创新意识变化大;第三批以建设新农村、促农增收为主题扎实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农口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了群众满意工程。按照“五个好”的要求,狠抓了“三级联创”活动。年初完成了17个村两委班子和工委8个直属党支部中7个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工委先后调整科级干部3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69名,发展党员74名,党员总数达到1350名。进一步加大了干部培训工作力度。两次组织“三级”干部18人次赴省外学习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先进经验,增强了“三级”班子的创新意识。同时,认真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和党员“五个一”创建活动,制定了我市“双培双带”工程六类人员标准。三镇致富能人达2057人,农村致富带头人1154人,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593人,党员致富能手539人,党员致富明星户168户,党员产业化经营带头人97人,发展“一帮一”结对子548对。全年“双培双带”工程落实帮扶物资、资金合计19.7万元。围绕“党、干、科、经、貌”五个工作重点和“12345”工程,落实“五个不放松”、“五个新突破”工作措施,加大服务“三农”工作的力度。从1月1日起实行了 “三结合一目标”管理法,从农口各单位选派88名干部,采取联系村、包村、驻村的方式,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开展服务“三农”工作,抓党建、抓管理、抓项目、抓经济、抓科技推广、抓公益事业建设、抓村级组织建设,确保了农村二、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和全年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深入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4422户,占总户数的80.1%。峪泉镇政府、新城村被命名为市级标兵文明单位,文殊村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按期完成了农口工会、妇联和三镇团委、妇联换届工作。举办农村妇女培训班3场次,培训130余人,组织82名女职工参加了全国总工会女职工权益保障法律知识竞赛,群团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强。为加强对外宣传,在建党84周年之际,工委首次在雄关广场成功举办了以展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弘扬新时期“三农”工作为主题的《奋进中的XX区》庆“七一”文艺晚会,充分展示了农口职工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工委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主要政治任务切实抓在手上,农口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意识明显增强。

二、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2005年,预计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农业总产值1.9亿元,增长6.7%;乡镇企业总产值4.4亿元,增长11.36%;完成农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50元,净增343元,增长7.8%。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种植结构更趋优化,支柱产业培育壮大。重点抓了地膜洋葱、精细蔬菜、优质西甜瓜、蔬菜与花卉制种等特色产业,经济作物面积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79%。其中:“双千元田”面积达到3.2万亩,占67%;培育以日光温室为主的“万元室”338座、263亩,以观赏树种育苗为主的“万元田”150亩。洋葱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种植面积达到2.31万亩,比去年增加0.21万亩,我市被省农牧厅列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优质洋葱产业基地,并在今年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授牌。精细蔬菜、花卉蔬菜高效制种、优质西甜瓜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加强了农产品流通服务工作,农产品运销协调办公室与铁路部门紧密协调配合,确保了洋葱等农产品的外销外运,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效益大幅提高。一是加快品种改良,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实施了胚胎移植、牛羊品种改良工程,全年共改良牛300头,羊2000只。二是强化动物防疫,确保畜禽生产安全。采取行政、业务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免疫接种各类动物26.68万头只(次),检疫各类动物1.8万头只、动物产品90吨,畜禽重点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三是发展规模养殖,提高经济效益。全市畜禽存栏总量达到21.73万头只,同比增长27%,累计发展规模养殖户1338户,建成养殖小区8个。“万元院”达到819户,占农户总户数的15%。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2600吨、530吨、2000吨,分别较上年增长13%、6%、11%。畜牧养殖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7%提高到11%。

3、造林绿化深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完成峪泉镇新镇区公路绿化林带6700延长米,新城旅游专线道路绿化2400延长米。狠抓了新城、中沟移民点农田防护林建设,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栽植农田防护林230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封滩育林5000亩,日元贷款风沙治理项目治沙造林850亩、封滩育林4300亩。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为抵御自然灾害,实现农业增效提供了保证。

4、非农产业不断发展,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继续把非农产业作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突破,一是抓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训电焊工64人,汽车、农用车驾驶员45人。二是抓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服务组织建设,黄草营旅游协会、新城镇供销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20个。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河口度假村、横沟餐饮服务、新城草湖等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新增餐饮娱乐观光景点3处,农村累计建成生态旅游区19个,蒙古包108座,“万元园”105亩。四是围绕嘉东、嘉北工业园区以及南市区开发,引导、组织农民积极投身建材、交通运输、商贸服务等行业进行劳务创收。全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达到3510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6.8%,农民人均从二三产业中获纯收入 1900 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

5、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进展良好。以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生态观光餐饮开发为重点,完成招商项目8项,引资2336万元,占年计划的117%;启动民间资金650万元,占年计划的325%,争取国拨省补资金351万元,占年计划的117 %;大漠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棉籽油生产加工、中昌肉食品加工、城外城旅游度假村建设等项目的相继建成,对三镇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输转将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

6、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一是完成投资45万元,实施了峪泉镇镇区绿化、新城镇镇区排水、文殊镇镇区科技文化广场建设项目。二是完成了新城镇、文殊镇司法、公安、综治综合办公楼和安远沟村办公楼主体工程,三镇累计有12个村建成了设施配套齐全的办公楼。三是农村道路交通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投资113万元,建成了魏晋墓-新城村的4.4公里柏油路。同时,随着嘉东、嘉北、双泉工业园区和石关峡、东湖生态旅游景区、酒钢宏丰公司种植园、养殖园、葡萄基地建设,城乡共建的格局正在形成,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7、综合管理标本兼治,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农机工作强化管理,确保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分别完成机耕、机播面积4.99 万亩和2.52万亩。全年共检验农业机械1358台,检验率80.9%,审验驾驶员1063人,审验率80.3 %。二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加强。通过强化队伍建设,落实责任制,依法管理,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8.1%。三是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了林政稽查、畜牧防疫、种子专项整治等工作。深入落实政务、村务“两公开”制度,全年无增加农民负担现象发生。四是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全部兑现到户。4月份实施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至年底三镇参保农民达到13012人,参保率达到65.85%,筹集资金39余万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五是农村扶贫济困工作扎实开展。落实省、市补助资金18.85 万元,对23户特困户、78户贫困户户均补助资金6500元,帮助29户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了危房改造。筹集各类救灾、救济款24.6万元,为640户1800人次受灾和困难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为41户91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4万元,有效的保障了农村低保户的基本生活。六是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通过大力开展“平安XX区”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全年农村发生刑事案件8起,较上年减少3 起,治安案件26起,较上年减少12起。农村消防试点工作逐步推开,投入资金2.75万元,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责任制》、《村民消防公约》等19项制度,建成了长城村二组等4个防火试点。“四五”普法顺利通过了省、市的检查验收,XX区工作办被推荐为全省平安XX区创建和“四五”普法先进单位。七是农村文化、体育、环保、土地、统计、双拥、邮电、供销、金融等工作在有关单位的指导下,正常运行,健康发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省市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属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农口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同时,“十五”以来的工作经验也启示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走城乡共建之路;必须坚持不懈地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坚持不懈地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必须坚持不懈地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必须坚持不懈地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三农”工作水平。当前,我市的农村经济发展已处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业也仍处在爬坡阶段,尽管我市就全省而言城市大,农村小,属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区,但我们与周边地区相比,在发展上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讲,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有:一是依靠一产业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去年支柱农产品洋葱因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影响同往年相比价格低、亩产量低。同时,各类农资价格普遍上涨,最高涨幅达17%,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挖掘一产业增收潜力,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农业发展资金不足。农业科技、农产品基地和加工储藏等项目建设资金短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投资不足,历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影响新农村建设;三是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样板村等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进展缓慢,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四是农民劳动技能培训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的增收。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思考,强化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

2006年,是全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我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也进入攻坚阶段。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五次、六次全委会议精神,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深入落实工委确定的“七翻一保”目标任务,努力拓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新途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农村社会总产值完成 6.8亿元,增长7.9%;农业总产值完成1.98亿元,增长5%;农业增加值完成1.26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净增550元。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执政能力的提高提升农业和农村工作水平。一要扎实有效的抓好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立足“服务三农争先进,带领群众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工委已决定于“七一”召开党建和先进性教育表彰大会,表彰先进,促进党建工作。二要切实落实党员教育和管理“五个一”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切实发挥党员的骨干、先锋模范作用。三要抓好“三级联创”和“双培双带”工程,完成村组文化阵地建设任务,抓好党员和农民培训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四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级群团组织要切实发挥应有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三镇党委、直属各党支部要积极做好文明单位、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创建和“十星级”文明户等评优评先工作,通过典型带动,促进农口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五要狠抓党风廉政建设。通过落实《农口系统综合管理制度》、廉政承诺、信访责任制等工作制度,进一步转变政风和干部工作作风,努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创造稳定、宽松、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

2、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元月底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上要求我市今年全面起动新农村建设,工委、XX区办已向市委提出建议,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涉农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在市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抓新农村建设,工委、XX区办已编制出了农村精神文明、新农宅、科技文化暨社会事业建设规划和乡镇财政体改革方案、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待修订后递交市委研究。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农口上下要扎实工作,加倍努力,争得更多的支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三镇从现在起要做好准备,待市上的方案确定后要抽调专人全力抓好新农村建设的起动工作。根据省市会议精神,一要抓好峪泉镇镇区、安远沟村与市区的连接工程建设。二要抓好双泉工业园区河口村的延伸工作,按照市委“两个协调”的工作思路,构筑城乡一体发展格局。三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上的政策导向,积极向国家、省上、市财政争取各类项目和新农村建设资金,争取国家和省上加大对我市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并积极招商引资,启动民间资金,重点抓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暖棚养畜示范点建设、小康文明示范村、洋葱粉生产加工、日元贷款防风治沙、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中低产田改造、生态公益林保护、优质无公害洋葱产业基地建设、肉羊胚胎移植技术应用、蔬菜花卉制种等项目。同时,配合嘉峪关宏丰公司搞好20万头商品猪场产业化示范、戈壁复耕地种植节水增效示范、土地整理、5万吨生物有机肥料等项目的建设。四要积极争取并用好市上的科技三项费,本着集中使用、效果显著的原则,今年科技三项费重点用于畜禽养殖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包括牛羊品种改良、暖棚养畜、养殖小区建设)、蔬菜与花卉制种技术示范推广、洋葱病虫害防治及无公害产品认证等项目。五要合理使用好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重点用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峪泉镇新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文殊镇镇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等项目。通过全方位落实建设项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3、进一步加大农业增收力度,切实提高农林牧规模效益。要按照发展“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高效农业的思路,统筹农业内部各业的协调发展。以培育“四个万元”工程为目标,种植业要引导农民向科技含量,高收入迈进,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确保农产品外运销售。同时要积极招商引资,启动民间资金,抓好农产品加工储藏项目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畜牧业要重点发展家庭规模养殖和暖棚养殖小区建设,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积极推进以“万元院”为主的养殖专业村、专业户建设,突出抓好牛羊品种改良工程,不断扩大养殖科技含量,切实提高养殖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今年,计划建设暖棚圈舍600座。林业要以发展“万元园”、“万元田”为重点,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休闲娱乐林草地开发以及观赏树种育苗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观光高效农业,新增“万元园”60亩,“万元田”60亩,培育农民收入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抓好这些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业普查工作。

4、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持不懈地把二、三产业作为强镇富民、增加村积累和户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一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开展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劳务输出、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二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旅游观光服务项目。要抓住关城、悬壁长城旅游资源和各镇林地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各镇“度假村”、“农家乐”等餐饮观光项目建设,新城镇、文殊镇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有观光餐饮景点的档次和规模,峪泉镇要及早抓安远沟村老果园的规划建设,通过多种投资方式,将其建成新的生态旅游观光餐饮景点。三要大力发展商贸经济。进一步完善镇域市场体系建设,在镇政府所在地和公路沿线形成物流、人流、商流、信息流优势,活跃农村经济。四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2006年计划培训600人,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使全市从事非农产业农民达到4000人,农民非农经济收入占到纯收入的44%。

5、不断提高服务“三农”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落实好已确定的“三结合一目标管理”法,充分发挥市属和各镇农业技术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将服务“三农”工作落到实处。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支持,改善农业科技设备条件。进一步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重点抓好洋葱病虫害防治、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土壤测定、洋葱无公害技术推广、牛羊品种改良、优质经济林品种示范推广等先进实用技术,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6、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当前春耕生产即将开始,2月24日,省政府召开了春耕生产动员会,对今年的春耕生产专门做了安排。郭部长在会议结束时结合我市情况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会后,各级干部职工要立即行动起来,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春耕生产的各项任务。一要加强对春耕生产的指导服务。特别是要面对面地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二要切实抓好科技推广工作。三镇及局属各单位要尽快将今年的科技推广项目落实到村组,落实到人,确保科技项目落到实处。三要及早做好农作物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病的预测,及早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今年洋葱面积预测在2万亩左右,市、镇农技站要从现在开始将洋葱病虫害防治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四要以“四个万元” 为目标,抓好农业结构调整。五要切实抓好二三产业发展措施落实,引导农民及早投入二三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六要做好春灌水利工程设施的维修、保养及渠道清淤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春灌顺利进行。

上一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设计方案下一篇:艺术男生霸气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