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校园自我保护

2024-07-17

儿童校园自我保护(精选9篇)

儿童校园自我保护 第1篇

校园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教育演讲稿

杨伟伟

校园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教育演讲稿

亲爱的同胞们:

大家好!

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就是说几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小明是某省重点中学的优秀生,在一次放学的路上,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带出十余米,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就这样离开了人间。近年来,中小学校发生像小明这类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已成为中小学生的一大杀手,而由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危房倒塌、溺水、网络犯罪等意外伤害带给校园和青少年学生的惨剧则实在太多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频发

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2000年,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就是说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1年至2002年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发现,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在对全国11个城市4.3万余名中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非致命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24.1%,其中造成身体损害的占1.64%,永久性伤残的占1.01%。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几种之多:包括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这些都时时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由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主办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活动组委在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10个省市进行的关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依次为:学校占51.44%,公共场所占36.32%,自然环境占10.44%,家里占1.8%。这一调查表明,学校竟成为家长们最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诸多因素导致意外伤害

近年来,各地中小学生在校园内外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不断发生,媒体曝光率不断增多。这既有部分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该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管理不到位、管理水平低、责任不落实等原因,也有基础设施差、条件简陋,致使隐患较多。而除了上述原因外,引起安全事故的因素则值得深思。以海城豆奶事件为例:学校甚至教育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吃“回扣”,不惜将非指定单位的豆奶引进让学生饮用,结果导致近3000名学生集体中毒。在这里利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应该说,学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下已不再是一片净土,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在学校也都有所蔓延。

而如网络犯罪、吸食毒品、艾滋病等新型犯罪,也正在逼近青少年。目前,大量青少年逐渐成为吸毒、艾滋病、“黑客”等犯罪的主角,新型犯罪把青少年推到了犯罪的最前沿。孩子本来就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相对而言他们在学校停留的时间长,如果学校对安全隐患熟视无睹,加上管理工作漏洞多,势必会造成安全问题。如此,又怎能让家长不为孩子的安全担心呢?

意外伤害令素质教育推进难

天津市著名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南楼中学,曾经出过这么一档子事: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被分成两拨,一边是铅球测验课,一边进行排球训练。练习中,排球突然飞向铅球区,一位学生赶过去捡球,不料被掷出的铅球砸中脑部。所幸抢救及时,该学生脱离了危险,且没有留下后遗症。但此事给学校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加之媒体的大肆炒作,如今校方是谈虎色变。

该校副校长赵祝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校园安全是校长们最关心的事,一旦出事就人命关天。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安全问题。现在学校有的体育教师砍掉了一些“危险”项目的教学内容,有关部门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学生安全事故的急剧增加不仅给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也为学校工作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难题。据宁波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介绍,学校安全事故已成为困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集中精力加快教育改革的突出问题。该局提供的材料显示,近两年该市就分别有90名和87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安全教育让孩子远离危害

某农村校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学生在桥上遇到了一辆马车,不知避闪的小学生慌乱中只好跳下桥去,结果被湍急的河流卷走。类似这样不该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屡屡在校园发生。

多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多次发文件、下通知,三令五申要求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可以说对校园安全和安全教育都非常重视。前不久,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指出,学校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尽管安全教育在不少地方得以开展,但让一些教育界人士感到忧虑的是,目前在大多数中小学校课堂上,校内安全、校外活动安全、卫生防病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等教育至今仍是空白。

校园安全立法迫在眉睫

近些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校园安全成为诸多代表共同关心的问题。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大鹏代表在议案中提出,长期以来,涉及亿万师生安全、学校稳定、保障校园正常秩序的学校保卫工作无法可依,这与依法治校的要求不相适应。他呼吁,尽早制定《校园安全法》。

以上都说明,校园安全迫在眉睫。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做好教育工作,让孩子们建立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还应该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隐患,防患于未然。让我们从政府到社会、从学校到教师、从教师到孩子都行动起来吧!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孩子们的自我保护就一定能做好。

儿童校园自我保护 第2篇

1、穿衣服“两少一多”

冬天孩子穿多少合适?专家早有说法——如果孩子会走路会跑动了,平时穿衣应比成人少一件,以不出汗、手脚不冰冷为准。另外,孩子盖被子比成人少一层薄被,而外出活动时则要多带一件衣服,活动后及时加上。

提示:孩子的脚和背心最需要保暖,另外要把内衣扎到裤子里,避免感冒。

2、保持18-22摄氏度室温

室内温度很高,全身毛孔都张开,一旦出门遇到冷空气,孩子就很容易感冒。所以,家里的温度尽量保持在18-22摄氏度。另外,室内还要保持一定湿度。家里空气太干燥,会让孩子口鼻分泌物粘稠,不易清除,嗓子也呼噜呼噜的。

提示:爸爸妈妈请记得常常清洗空调的滤网,否则吹出来的风就是“脏风”了。

3、少去商场超市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爸爸妈妈应该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电影院等。因为这些地方空气含有不少病菌。但是,适当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是有好处的,尽量选择人少的地方(如小区绿地等)。

提示:带孩子去商场不作长时逗留,注意脱掉帽子大衣,等到临出门再穿上。

4、每天开窗1-2次

开窗通风有两大好处,一是保持空气清新,二是大大降低空气中致病菌的密度。所以,即使天气很冷,也要每天开窗1-2次,每次至少10分钟。通风可以选择白天温度较高时,比如中午;晚上临睡前也可以开窗,能使空气清新,睡眠香甜。

提示:如果家里有感冒的人,开窗通风、戴口罩、勤洗双手都是必要的事。

5、适当增加热量和维生素

为了抵御冬季的寒冷,人体需要比平时更多的热量。因此,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比如多吃一碗米饭,多吃牛肉、鸡肉、鱼、虾等。另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大白菜、萝卜等,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提示:冬季少选反季节蔬菜,即使要吃,也最好选择洋葱、茄子、胡萝卜等,还要少用微波炉。

6、冬天用较凉的水洗脸

用较凉的水(高于10摄氏度)洗脸,是耐寒锻炼的一种方式,一般从秋季就可以开始。凉水洗脸,一开始能使孩子面部和鼻腔的血管收缩;等暖和过来后,这些血管又会扩张。这一张一弛能提高皮肤对寒冷的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疾病。

提示:如果从秋季开始就已经用冷水洗脸,那么就坚持;如果现在才开始,请慢慢降低水的温度。

7、用肥皂给孩子洗手

儿童校园自我保护 第3篇

一、家校合作能够有效地推动儿童生命意识的强化化, 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理论研究和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 对儿童的教育应体现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三者统一, 互相促进, 互相补充, 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任何形式的教育分割, 往往导致单一教育行为的努力事倍功半和教育目的的事与愿违。正因如此, 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的父母、教师, 在儿童教育中注意加强家校合作就有着特殊的意义。

儿童的生命意识源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当孩子通过享受父母提供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 感受宽容、民主、自由的家庭氛围时, 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尊老携幼、平等相待和互相尊重, 会逐渐让孩子内心产生强烈的生命意识, 不断增进的父子、母子感情会使儿童产生充分的安全感, 让他们能够完整地渡过成人前的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春期, 长大后有能力并习惯于建立稳固的社会关系, 顺利进入个体社会化成长阶段。学校教育以更加社会化的行为范式, 通过多样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 让儿童懂得他人的存在和他人不同于自己的个性, 更加强化了儿童个体的生命意识, 从而提升儿童的生命品质, 懂得生命的意义,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家校合作会为儿童成长、成才提供必需的“土壤、阳光、空气、水分”等因子, 使儿童顺乎天性地健康快乐成长。家校合作一般会在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方面着手行动:一是坚持“儿童为本”原则, 孩子的父母和学校的老师在家校合作中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尊重儿童合理需要与个性, 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学习情景, 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促进儿童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二是坚持父母、教师主体原则, 确立为儿童服务的理念, 能够了解不同儿童的需求, 尊重儿童的愿望, 调动儿童主动成长的积极性。同时, 成人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会为儿童树立榜样, 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必要条件。三是坚持“多向互动”原则, 通过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父母的谈心, 通过家长会、课外活动、家访、电话、短信和网络等多种形式, 鲜活、及时的信息沟通能够充分促进父母与儿童、教师与儿童、父母与教师、家庭与学校之间互动的开展, 形成相互吸引、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环境与条件, 并形成儿童在家庭里和在学校里价值判断的一致统一。

为了顺利建立起儿童的生命意识, 父母有责任适时地向孩子表明生命来源于父母, 孩子是父母结合、相爱的结晶, 是父母承续家庭和社会责任的表现, 成人要用文明和科学方式的表述代替传统晦暗的生命暗示, 使孩子尽快形成正确的认识, 解除人生第一个因果困惑, 形成合乎伦理的感情归属。父母和教师还应教育儿童懂得生命是最基本的人生价值, 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 失去生命是不可逆转的, 因此, 儿童对自己的生命应当珍惜, 对他人的生命当知关爱, 对自然界的生命应当爱护, 从而在儿童内心深处树立起关爱生命的朴素意识, 最终建立起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源, 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 敬畏生命是信仰之端的生命意识, 从而脱离低级趣味、脱离物欲横流、脱离悲观失望, 把快乐、幸福建立在和谐人生的体验上。

二、家校合作提高儿童的归属感, 驱动儿童形成自我保护的动力机制

家庭中, 人的归属感体现的是儿童对父母给予生命的尊敬, 是孩子对父母情感的依托, 是孩子对父母爱心的认同, 是孩子自觉承担对父母付出回报的责任和感情。这种责任的社会化和感情的外在表达将使孩子拥有巨大的内在成长驱动力, 从而使孩子在身体发育的自然过程中, 心理成长和个体社会化水平不断提升, 并建立起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儿童归属感的自然基础来自于自然遗传, 是孩子对自己来自于父母的生命状况的自我认同, 包括身体条件如相貌、身高等, 是孩子从上一代承续了不可改变的自然遗传结果。而儿童归属感的社会基础则来自于母亲的哺乳和喂养, 来自于父母对孩子抚养、教育的努力和付出, 来自于和谐的家庭环境熏陶。

学校中儿童的归属感体现的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 体现的是学生对教师、同学情感的依托, 体现了学生对学校、社会、国家爱心的认同和责任, 这使儿童拥有巨大的外在成长驱动力, 从而使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精神世界进一步升华, 以自立、自强、自为的姿态走向社会舞台。通过家校合作建立起良好的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师生关系, 能够完善和增强儿童的归属感和内心向往, 从而建构起强大的自我保护心理基础, 这是现代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实意义重大而不可替代。

为此, 父母要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实践、体验、尊重生命。一项研究表明, 婴幼儿在早期缺乏关爱并被一项行为过分刺激, 会使孩子变得焦躁、自卑。父母应当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说话、唱歌、读书、玩耍和旅行, 培养孩子的语言和交际能力, 而不是由补课、补习来填充课外活动时间。教师帮助儿童顺利完成社会化、融入班级团体进程, 能够激发儿童内在的生命潜能。父母和教师还应合力、适时加入悲伤教育, 一般来说, 儿童在幼小时期突遇重大伤害或亲近人的死亡或社会重大伤亡事件, 往往心理或生理会遭受打击和重创, 之后产生不解、痛苦、哀伤、不舍等负面情感, 成人应细心观察、高度敏感, 及时化解并帮助儿童学会从悲伤中走出来, 认识生命过程会遭遇的各种不测, 提高心理素质, 防止孩子在成长中形成懦弱性格, 导致社交不畅。通过家校合作, 要让儿童主动认识自我, 走向社会, 承担责任, 驱动儿童形成长久的、稳定的自我保护动力机制。

三、家校合作中尊重儿童人格, 让儿童在灿烂的阳光下成长

人格是对人的总的、本质的描述, 体现着人的行为特色, 是区别他人的特性。父母及监护人、教师在依法尊重和保护儿童人格中, 应该特别注意避免屈辱他们的心灵, 维护儿童的尊严, 赏识儿童的自信, 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完善性, 形成儿童长远的自我统一, 体现并实现人的价值, 这也是宪法精神所在。但是, 现实却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状况, 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 在全国2.7亿个家庭中, 30%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现象, 每年约有40万个家庭解体, 其中25%祸起家庭暴力。还有一些家庭由于父母亲竞争压力的发泄、暴躁性格的表达和琐事杂音, 正每时每刻损害着家庭生活质量, 给未成年人带来个体发育、成长的阴影, 孩子幼小的心灵得不到抚慰, 致使孩子放任成长的约束, 不断挫伤自尊的信心;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孩子自暴自弃。一些不良社会因素和校园安全因素也在冲击着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有的儿童因此误入歧途, 根本谈不上什么热爱生命, 追求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此, 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自主的物质生活空间、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宽松的心理空间, 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珍爱家庭的意识, 远离恶行、邪恶、恐惧, 形成向善的品性;父母有责任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 让父母和谐关系如同阳光一样普照孩子心灵, 滋润孩子心田, 从而使孩子建立起社会化的行为模式, 使孩子耳濡目染健康向上、向善的生活, 亲身体验生命存在的社会意义。教师要以学生成长为本, 尊重学生人格, 保护其受教育权, 让学生在班级、学校团体中获得内心和谐和纯洁正直的品性, 从而提升精神素养, 获得成长和进步。学校和教师应特别关注那些贫困家庭、父母婚姻异常家庭的学生, 积极采取措施, 与社会、政府一道化解学生学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生存危机。

四、家校合作, 着力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生命第一是儿童每时每刻必须牢记的准则。然而, 如果儿童没有掌握保护自身生命的方法, 一切就只能归于口号。日本的小学生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 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查看逃生路径, 保护生命已经成为一个自觉行动。因此, 家校合作要一同发力, 齐心凝力, 适应儿童不同年龄段认知水平, 帮助儿童了解不同情况下的险境, 采取保护措施防范和自救。

第一、父母和教师必须恪尽职守, 帮助儿童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身体发育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形成保护意识, 增强适应能力, 解决人生各个时期的迷惘。要帮助孩子认识生命安全中的各种危害, 学会认识可认知和预见到的危险, 如野浴、向窗外掷物、高压线下玩耍等, 增强心理调适, 主动避险。要注意具有明显不正当的行为, 如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规章制度和纪律规定, 特别是不遵守居室不能使用电炉、煤油炉, 不遵守行人交通规则等带来的危险。要根据儿童特点和认知水平, 注意对伤害事故的预防, 对儿童身体特异、情绪特异和行为特异的, 父母和教师要积极告知、主动预防;特别是防止课外活动、体育课、上下学、大考后的事故发生。

第二, 父母和教师要帮助孩子认识自身性角色, 维护性安全, 其中, 女孩子的父母责任更大。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开放, 性教育以人们不曾启蒙、酝酿已经摆到了每位父母和教师面前。一方面儿童早熟成为普遍趋势, 同时, 社会又存在大量的不良诱惑和暗示, 特别是媒体带来的负面作用不可忽视。另一方面, 对孩子的性侵犯随着社会治安的错综复杂, 不法之徒的叵测, 一些案件的披露令人胆寒心悸, 扼腕叹息。一些生活不检点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也给孩子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对幼儿和青春期发育的孩子, 父母和教师除在家庭、班级适时进行儿童性角色确认和叮嘱外, 还要采取积极主动措施保护他们的性安全, 避免儿童在懵懵懂懂中迈出错步。

第三, 父母和教师有责任经常告诫儿童, 在没有监护人陪同下, 禁止去一些人群复杂、甚至是对孩子有各种不良诱惑的场所如电子游戏厅、网吧、洗浴中心、舞厅等公共场所, 不与陌生人一同活动, 注意时刻保持适当的交际距离, 避免陷入险境不能自为, 并导致生命、身体的损害。南平事件的发生, 可以从中看到孩子们对陌生人的警惕性不高的实际危机。有研究表明, 80%的安全伤害是可以避免的, 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童不仅欠缺安全防卫知识, 而且自我保护能力弱。

第四, 父母和教师应教会儿童面临危机, 做出必要的应急反应, 以摆脱伤害。要教会孩子针对金钱、物质、引诱、欺骗, 面临诱惑、拐胁, 面临暴力及身体伤害, 面临火灾、水情等不可测灾难险情时, 采取必要的措施, 寻求帮助及自救, 最大限度减少或摆脱伤害。小张亮是河南省平舆县震惊中外的连环杀人案件的唯一幸存者。仅有初中文化的罪犯黄勇从2001年秋季开始至2003年11月初, 以出钱资助上学和介绍工作为诱饵, 先后将18名青少年骗至其家中, 或采取欺骗的方法将被害人捆绑起来, 或将被害人用酒灌醉, 然后用布条勒死 (其中一人未遂) , 并将受害人埋在家中。已被施暴数次的张亮, 通过与罪犯的沟通, 最后得以虎口逃生并报警, 遂使罪犯归案。事实证明:小张亮是因为拥有足够的对生命和身体健康的认识, 具有充分的自我保护的心理准备, 才得以智慧地摆脱险境。

国外的儿童自我保护教育 第4篇

孟加拉国的防灾教育

地处南亚的孟加拉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在各种灾害中,儿童所受的伤害最为严重。为了使儿童了解自然灾害,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因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与风险,孟加拉国提出了“了解灾害=化解灾害”的减灾教育口号。他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儿童减灾学习手册,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学习如何采取有效的减灾手段,并通过学生将这套学习手册推广到全国,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灾害,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技能。自2006年初以来,该学习手册在孟加拉国26所中小学进行试验和推广。在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学习手册已经成为中小学正式课程的一部分。除文字介绍和说明外,学习手册还设计了一些游戏,帮助儿童进行学习和实践,并鼓励家长和教师参与到防灾教育当中。(赵磊)

法国的管理软件可屏蔽90%不良网站

法国专家指出,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一些不良网站对孩子的毒害绝不能低估,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应当依靠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来遏制不良网站的影响。

法国主要有两个保护儿童免受不良网站毒害的组织,一个是“电子儿童协会”,一个是“无辜行动协会”。它们的主要任务都是向学校和家长免费提供家用网络管理软件,指导学校和家长对儿童进行保护。

据电子儿童协会提供的统计数字,法国12~17岁青少年中,95%是网民,其中60%的青少年利用网络传递即时信息和交友。由于网站繁杂,三分之一的未成年人自愿或非自愿地在网上看过不良图片,相当一部分人受过不明身份者的骚扰和引诱,还有一些青少年对网络游戏上瘾。这些都给青少年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有些孩子因此自杀或走上犯罪道路。

电子儿童协会目前已与合作伙伴开发出一系列保护软件。这些软件分别针对不同年龄层的未成年人,可屏蔽掉90%以上的包含色情、暴力、毒品和种族歧视等不良信息的网站及一些游戏网站,并可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刘再春)

英国的《儿童十大宣言》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儿童应该知道,安全首先是一种权利,而且是最重要的权利,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儿童有拒绝亲吻、触摸的权利。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遇到暴徒威胁时,儿童可以舍弃财物而自保。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家长要向孩子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向家长讲明真情,家长都不会怪罪的,而且会尽力帮助孩子。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与陌生人说话。当陌生人与儿童说话时,儿童可以假装没听见,马上跑开。陌生人敲门儿童可以不回答,不开门。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家长应告诉儿童,即使他曾发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时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否则侵害就不会消除,正义就得不到伸张。

10.坏人可以骗。遇到坏人,儿童可以不讲真话,这不是不道德问题。机智应对突发事件才是好孩子、聪明孩子。(陈玉成)

美国的《独自在家安全手册》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政府教育部门开展了一项主题为“不要开门!”的活动:一名男性工作人员乔装成送货员,带着大堆礼物与五彩缤纷的气球,到一些孩子独自在家的家庭造访(事先已征得父母的同意)。结果显示,半数孩子表现良好,对送货员的百般诱惑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隔着门应答,但是,另有半数的孩子不但引狼入室,还以小主人公的热情,带送货员逐个房间参观。

这个活动引起了父母们的普遍关注和担心。警察局适时下发制作精美的《独自在家安全手册》,很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独自在家安全手册》其实是一本填色游戏画册,孩子在涂涂画画的同时,能学到许多安全常识。其内容主要有:

1.如果儿童独自在家,陌生人来敲门时可以隔着门告诉他爸爸妈妈正忙着,或在睡觉。不论他有任何理由,也不要开门;

2.接听电话时,儿童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地址、此刻谁在家里等任何与家里有关的信息;

3.无论要到哪里玩,一定要让爸爸妈妈知道;

4.不可独自行走,出门总要与朋友相伴;

5.不要独自到加油站、电影院、餐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的洗手间;

6.空空的大楼、安静的走廊,虽是好玩的地方,但不可独自到那里玩;

7.有任何不对劲的事,别忘了打报警电话;

8.不接受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特别是食物;

9.无论如何,不要坐陌生人的车,哪怕他说是爸爸妈妈的朋友,或是爸爸妈妈让他来接你的;

10.如果陌生人对你说,保证带你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或和你玩一种很有趣的游戏,不要相信,千万不要跟他走;

11.如果陌生人把手放在你的肩膀上,最好的办法是大声尖叫:我不认识这个人!以立刻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12.不要公开说出家里近期的外出旅游计划;

13学会打开和关上家里所有的门窗。

当然,仅仅一次填色游戏还不足以让孩子牢记这些安全守则,所以许多幼儿园和小学经常玩“假设游戏”,模拟危险场景,让孩子一遍又一遍地体验,以训练孩子应变能力。(黎志明)

日本的防灾教育从幼儿园开始

2012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震动了全世界,而日本人临危不乱的表现更让世界惊讶。是怎样的教育让日本人如此从容?

曹沛一家在日本东京生活。地震发生时,她所在公司的玻璃都被震碎了,她和同事们一起跑到楼外的空地上避难,但即便站在平地上仍然感觉颠簸得厉害,站都站不稳。随后,她赶紧跑到幼儿园接3岁多的女儿璨璨。一进幼儿园,她就看到老师已将孩子们全部领到操场上坐下,还分发了饼干。璨璨看到妈妈,举起手中的饼干说:“妈妈,今天我们又搞抗震演练了,好好玩啊!”看到女儿安然无恙,曹沛终于松了一口气。曹沛告诉记者,女儿所在的幼儿园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抗震演练,所以地震发生时,小朋友们以为不过是习以为常的游戏,而老师也都没告诉孩子们是真的地震,所以孩子情绪非常稳定。

在日本,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每个学期都要接受专业的地震知识辅导与培训。老师会在活动的时候详细地介绍地震的起因、过程以及造成的影响等。更重要的是,老师会现场告诉学生们,一旦发生地震,幼儿园(学校)里哪里最安全,学生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姿势,如何躲避,等等。

日本幼教共有5大方面,第一大方面是“爱惜生命,体贴关心别人”,目标是“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生存能力”。除了火灾和地震,日本幼儿园的避难训练近年又增加了防御歹徒。难怪日本的孩子在夏令营中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知道如何保存体力,知道不到最后关头决不把水喝光。

日本各地中小学都非常重视防灾组织的建立、教师防灾研修、学生防灾知识的学习和防灾演习等防灾教育工作。以兵库县为例,该县所有的学校都设置了常设的防灾教育委员会,负责平时的防灾教育规划和灾时避难救灾的领导工作;有77%的小学、69%的初中、60%的高中和43%的特殊学校开展了定期的有关防灾对策、以学生的防灾指导和心理辅导为主要内容的教师防灾研修会。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中小学一般都把防灾教育列入学校年间教育计划中,编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防灾教育课程。如在理科、社会等课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地震发生的原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过去所遭受的自然灾害的特征等,在道德课、综合学习课、课外活动等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讲解日常生活中防灾的注意事项,灾害发生时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以提高学生防灾的实际技能。

研究显示儿童挑食可能是自我保护 第5篇

孩子挑食是困扰着大多数家长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然而,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挑食可能并不是孩子“调皮捣蛋”故意刁难大人,而是一种人类使自身免受伤害的进化特征。

婴儿几乎口不择食,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食物则变得越来越挑剔,特别是那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食物,这其中又以绿色蔬菜和肉类为主。

英国一个慈善癌症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研究指出,几千年前,植物中的毒素可能伤害到儿童,某些肉类也极有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因此人类在幼年时对某些种类的食物产生怀疑,这一特征可能是进化的结果。”研究负责人露西・库克解释说。

浅谈农村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第6篇

浅谈农村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有这样的统计数据:近10年来,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名学生死于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相当于一个教学班意外“消失”,而其中留守儿童占了很大的比例。

以上数据令人触目惊心,由于父母外出,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该群体面临着许多安全隐患,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有近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作为一名教师,下面就学校如何培养农村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以《品德与社会》课为主,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

小学《品德与生活》是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其中的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有——热爱生命、未成年人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应对自然灾害、面对非法侵害如何维权和保护自己等等。教者可选择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如:班上一位同学在超市买了一包过期的方便面,你会如何帮助他?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情绪和精神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深刻地体验到安全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树立自我的保护意识。

数学课中也可渗透自我保护教育,如应用题:12个小朋友去野炊,有一辆限乘7人的面包车,应该怎么办?在这里就可以对学生渗透有关车辆超载所造成的危害,让乘坐校车的学生学会拒乘超载车辆。六年级语文课文《最后的姿势》讲的是**老师在地震中舍身救4名学生的事,在学习谭老师的伟大精神的同时,我们告诉学生在房屋坍塌时,我们可尽量往房间的角落里避让,这样可减少坍塌造成的伤害。

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能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一些安全知识,懂得一些安全防范的方法,提高自身的防卫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与自我保护教育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教师要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自护习惯。例如:正确上下楼梯可避免跌倒摔伤,课间不追逐打闹可避免碰撞,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学生在家中与爷爷奶奶相处,长辈们在生活上包办的比较多,学生自理能力比较差。所以教师平时要注意对学生小节方面的训练,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做,这样学生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另外,日常生活中的突发、偶发事件也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生动素材。学生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一些运动规则、生活制度、集体纪律等则利用空闲时间加以教育引导,使儿童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遇到紧急情况时会躲闪、让开或叫喊求援,保护自己的安全。

在游戏及主题活动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利用孩子好动的天性,在游戏中合理地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锻炼,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基本动作训练,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使其手脚动作灵敏、协调,避免跌伤、撞伤、扭伤,有助于获得新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主题活动是学校里常见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可设计丰富的安全自护主题活动方案。比如主题活动《安全与规则》,通过游戏、录像片、故事和儿歌,告诉学生上学放学时要遵守安全规则,尤其是提醒爷爷奶奶不能闯红灯。

每年,镇司法所、妇联、派出所、交警大队都要给学生作有关法律、法规、安全知识方面的讲座,让学生了解了一些交通常识,认识一些简单标志,学会遇险时的简单自救。

学校每学期还组织进行了应急逃生疏散演练活动。当广播响起警报时,全体人员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入各自岗位进行及时疏散,各班学生在老师指挥下按照指定的安全出口,有序地离开教室,紧急撤离到学校操场的安全地带,随即各任课教师清点人数,并层层向上汇报。疏散演练活动,强化了全体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在紧急状态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能力。

儿童校园自我保护 第7篇

《儿童45种自我保护的方法》读后感 王菁

我读了《儿童45种自我保护的方法》这本书。这本书里描写了许多我们小孩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些危险情况,还有一些预防和解决的办法。 现在我知道小孩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如果不提高警惕这样的.事情就会发生。这本书教给了我要有安全意识,还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我看完这本书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 就算真的遇到了危险我也不会害怕,我会不慌不忙的找到合适的办法处理状况的。 这真是一本有意义的好书! 新华南路小学 二年五班 王菁 .1.6

儿童校园自我保护 第8篇

一、提高家长对儿童安全教育的认识

想要给儿童更好的安全教育, 不能只靠单方面的幼儿园教育。真正的教育, 是在日常生活琐事之中。对儿童来说, 家是他们活动最多的场所, 家人的日常行为对儿童的影响起着关键的作用。幼儿园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 安全教育要从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抓起。好多家长认为, 只要把孩子喂饱就可以了。因为各种原因, 一些家长外出打工。这个时候, 他们的孩子又在什么地方?又在做些什么?他们的安全又由谁来保障?所以, 先从家长着手, 不定期召开家长会, 主要向家长介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等。例如, 跟家人外出时因拥挤而走丢时, 该如何寻找到家人? (找警察叔叔帮忙、站在原地等家人、找好心人借电话打给家人、说出家庭住址请人帮忙回家, 等等) 。除了不定时召开家长会, 还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家园天地等及时与家长互动, 了解孩子在家在园的情况, 向家长发送一些教育儿童学会自我保护的示例与视频。通过学学、看看等方式, 更好地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有效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二、寻找、设计、张贴安全标志

标志的重要性众所周知, 它是对日常行为的提示与禁止, 其中的安全标志更是如此。对于农村环境中的儿童与家长来说, 因为条件与环境的影响, 接触少之又少。因此, 围绕安全标志组织了一系列活动。第一, 寻找身边标志。生活中, 有很多的安全标志。可以组织家长陪同儿童一起走走、看看, 寻找身边的一些安全标志, 然后家长在记录单上记录, 儿童将找到的安全标志画出来。第二, 设计安全标志。有了前期的经验准备, 教师可以提供空白纸或画有形状的纸张让儿童大胆想象, 自由设计安全标志, 然后将其作品布置在学校的长廊上, 随时随地地提醒着孩子注意安全。通过亲自设计、制作, 加深儿童对安全标志的认识与理解, 从而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第三, 张贴安全标志。因为农村环境的局限, 不难发现有些地方缺少安全标志, 这样对儿童的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 可以组织儿童张贴安全标志, 提醒他人的同时提醒自己, 使得他人与自己的安全得以保护, 从而不受伤害。通过活动的开展, 儿童与家人在寻找、探索、设计、张贴等一系列活动中学习与发现, 从而使孩子与家长懂得按照安全标志的指示来行动, 保护自己的同时又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 进一步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与安全意识。

三、开展“ 安全画报”活动

危险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儿童的认识不足, 不能预见危险带来的伤害、对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不强, 往往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因此, 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 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绘画, 将所学到的安全知识与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加深印象, 巩固知识。比如, 在公共场所, 不得强行、拥挤;不持物品追逐打闹;相互礼让、不争不抢;入园时不得携带危险物品如剪刀、针筒、玻璃, 避免尖锐物品伤人。通过“安全画报”活动的开展, 儿童知道在遇到特殊情况与突发事件时如何正确保护自己, 积极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借助“ 区域”平台

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一直以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农村幼儿园的孩子来说, 独有的地理环境是孩子们玩耍的重要场地。虽然他们的自主性得到了提升, 但一些潜在的危险还是会时有发生。“小小播报员”是一个比较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新平台, 借助这个平台, 可以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安全儿歌诵读、安全知识播报等, 潜移默化地将知识进行传播, 激活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还记得有这样一幅画面出现在此区域游戏中:“大家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讲大灰狼与小兔子的故事, 从前……”稚嫩的声音深深吸引了大家, 原来是我们班的乖乖女Y。虽然这个故事孩子们已不陌生, 但今天却格外安静。更令教师意外的是, 当故事结束之后, 孩子们竟然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小兔乖乖》的儿歌。

五、结束语

总之, 儿童安全教育关系到每个儿童的安全, 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安宁。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与家长的大力支持、配合, 才能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幼儿教师来说, 要学会提前教育, 提前预测, 让儿童对突发事件做出准确判断, 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摘要:安全教育关系到每个儿童的安全, 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安宁。从提高家长的认识, 寻找、设计、张贴安全标志, 开展“安全画报”活动, 借助“区域”平台等方面, 探讨农村环境下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黄文云.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 2010 (03) .

[2]王晓春.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亚太教育, 2016 (05) .

直面校园欺凌 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第9篇

一、校园欺凌现象面面观

记者:您作为长期从事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问题研究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士,怎么看校园欺凌?

童小军:校园欺凌的确是一个与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但它更是发生在中小学基础教育环境中的儿童保护问题。

从社工专业的角度来讲,国家采取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的行动是一种对儿童的保护,也是儿童应该享受的福利。按照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所有孩子都应该获得引导和教育,他们应该有这个福利。如果没有,那么他们出现校园欺凌这样的问题就不是他们的错,是相关教育者的错。我们国家目前校园欺凌现象之所以比以前严重了,原因就是我们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干预都不足,没有采取适当的、正确的干预方法。校园欺凌是可以得到有效防治和改善的,但需要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干预方法。

校园欺凌强调的是以强凌弱,即较强的一方对较弱的一方实施的肢体和语言或者精神上的一种伤害和攻击行为。这个“强”一般体现在体格以及人数的优势,还有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强”,比如家境较好、在学校朋友较多的学生欺负家庭比较贫困、在学校里没有什么朋友的学生。欺凌形式主要是肢体和情感两类,其中情感的欺凌包括语言伤害和孤立两种形式;也有将它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两类。

记者:为什么说所有卷入欺凌事件的人都是受害者?

童小军:在欺凌事件中,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在这个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都是有害的,谁都没有得到好处。其中,被欺凌者受伤害最重。可能是在身体上受伤,严重的可能致残(最严重的是丧失生命),但更多的是心理的、人格方面的伤害。这种伤害一旦产生就很难康复,就算惩罚了欺凌者也不能挽回。

而欺凌者,即施害人受到的损失,在于被强化了错误的解决问题方式以及对暴力行为的错误认识,会导致暴力行为的养成,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将来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尤其是当欺凌行为带来了严重后果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清晰的是非观念,他们会为自己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感到羞愧,会有沉重的负罪感。这些都是当初欺凌别人的时候为自己成年生活埋下的心理隐患。

旁观者也是一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对是非的概念以及对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吸收,有些旁观者的言语和行为还会让欺凌者得到鼓励,加重欺凌行为。可见,被卷入欺凌事件中的三方在这个过程中吸取的都不是积极的信息,养成的也是错误的行为,培养的不是正面的价值观,因此都是受害者。这种伤害还可能延续到下一代,不是通过基因的传递,而是通过外在行为和情绪的影响。因为他们自己受到了伤害,在经营家庭氛围和育儿的时候,会制造缺陷型的环境,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记者: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欺凌的“隐秘性”?

童小军:欺凌的“隐秘性”,主要是由于成人对这个问题的忽视和不正确的认识,以及缺乏应对机制所导致的。其实,我们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有问题,找老师或者找家长”,但是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孩子们学会的是沉默。有调查显示,孩子被欺负后会告诉家长或老师的人数比例超过了70%,但是多数家长或老师的回应都不对。第一,缺少对受欺负者的疏导,没有教会他们如何面对这种情况。第二,批评教育欺凌者的方法无效。通常学校教育者会直接找欺负人的学生教育一下,告诉他不要那样做。而很少会去了解事件的过程、为什么会这样做,很少会告诉学生这种事情应该怎样处理。这样教育一下的后果是不但没有制止,还可能激化了矛盾,往往让欺凌者对被欺凌者的伤害行为更加剧烈。很多家长的处理方式也不恰当。例如,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他打你,你也打他!”还有一种是直接找到这个欺负人的学生家长去理论,指责他们为何不把自己孩子管好。对方可能有两种反应,一种就是护孩子——我们家孩子就是混蛋、不讲理了,你能怎样?另一种,懂道理的家长可能会批评孩子,说不定也打一顿,以示惩罚。然而这些都只会激化欺凌行为,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一般就不会跟老师或者家长讲自己被欺凌的事了。欺凌的“隐秘性”还可能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被欺负的孩子会有屈辱感,觉得没面子,所以也不会对别人说。

其实,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老师和家长的意识不够。孩子被欺负了,在家里、在学校里一定会有所表现,在行为、情绪、外表、衣着等各方面,都会有迹象。例如,孩子会说不愿意上学,或者一到该上学的时候,他就“生病”了,或者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去学校,等等。家长有时候把事情想得太简单,没有这个意识,缺乏敏感度。很多老师也比较粗线条,只把欺凌当做一种偶尔出现的偏差行为,批评教育一下了事,不会深究,不会意识到这个事情对学生有多大的伤害,从欺凌事件的特点、类型,到对学生的伤害,都意识不足。

记者:同学之间因故起了冲突或不再跟对方一起玩了。这种情况属于“欺凌”吗?

童小军:这种情况不是“欺凌”,这只是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或不和谐。因为我不跟你玩了,还有其他人跟你玩,不是我组织了一个班里十几个人让大家都不要理你,并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发展到这种程度,才属于欺凌。同学之间偶尔的小矛盾,都是正常的。“偶尔有矛盾”就意味着时间持续很短,双方都有伙伴,能够互相对峙,不是被孤立的。可能过一段时间两个人又和好了。这种情况需要家长、教师对孩子进行友好教育,进行关于怎样看待和对待你不喜欢的人、怎样与他们交流方面的教育。要让孩子知道,就算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也有和平相处的方式。如果不教会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小矛盾也可能发展成欺凌。

二、校园欺凌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现象,

但是可以预防和解决

记者:中小学里的校园欺凌是否已经“很严重”?是否能够避免?

童小军:应该是“比较普遍”,“严重”是指有某些现象或者在某些地方可能比较严重。校园欺凌在中小学是一个普遍现象,是不能避免的现象,如果没有很好的措施,是一个很难说“没有了”的现象。我们能做的,一是减少发生的数量,二是降低伤害的程度。

校园欺凌一般不会出现在小学低年级,通常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到初中最严重,高中会逐渐减少了。它的高发期正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这个阶段,这就是它“不可避免”的原因。

一是因为青春期大脑发育还不成熟,青春期的孩子各项生理机能都在迅猛发展,但脑神经的髓鞘化还没有完成,大脑皮层的抑制机能还不足以控制行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二是因为青春期时,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或者不稳定,但是在心理上要追求一种自我认同,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教育和规范行为,孩子们就像进入了“动物世界”,他们更倾向于以原始的状态或原始的行为来获得自我认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在这个阶段,他们就有这个需求。我们必须认识到:第一,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孩子在这个阶段一定是要犯错误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让他少犯这样的错误;第二,如果犯了这样的错误,我们要知道怎样去引导他,教育他,扶持他,帮助他,让他不会再犯。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没有足够的干预或者干预方法不对,后果就会比较严重。

记者: 我们应当如何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干预?

童小军:对欺凌事件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就要对学生进行多方干预,也就是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要进行干预,而且干预的视角一定是从保护儿童出发,一定是保护性的教育,保护性的引导,甚至是保护性的惩罚。总之就是要保护儿童的利益。欺凌事件里面的所有孩子都应该获得引导,都应该获得教育,否则他们再出现这个问题就不是他们的错,是我们的错。

我们国家现在对儿童保护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综合,但是大家还都是各自独立工作,没有形成联动的概念,也没有形成预防的概念。学校可能认为校园欺凌这样的事,是极少发生的个别事件,所以没有把它当做一个社会问题来对待,也就不会用对待社会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只是个别处理,个别教育。所以,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转变意识,对校园欺凌现象有系统的、深入的认识;要把校园欺凌放在一个更大的儿童伤害的概念下来看。儿童伤害有虐待、忽视、剥削和暴力,校园欺凌只是暴力的一种特殊形式,暴力还包括环境暴力和文化暴力,从预防校园欺凌的角度来讲,环境、文化暴力都是需要治理的。

三、对全体学生加强生活技能教育和安全教育

记者:家长和学校担心反校园欺凌教育会对本来只是少数的欺凌行为起到宣传助长作用。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童小军:家长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这就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适当。反校园欺凌教育不是只跟孩子们讲什么是校园欺凌,而是需要策略地进行正面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新的课程概念和丰富现有课程概念的做法,开展反校园欺凌的工作。

一是在校园里引进“生活技能教育”的概念。所谓生活技能教育是指培养一个人能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成长需要的挑战的能力;培养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积极的适应性行为能力。这种教育从幼儿园甚至从孩子出生就可以开始了,但一定要有科学的方式,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水平以及行为习惯,培养他们面对风险或者伤害时的自我防护意识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求家长和教师首先要有这个能力(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培训获得这个能力)。只要我们的基础教育系统有了这个意识,再组织力量来做,就能做得到。课本、辅导教材都没有问题,首先是概念、意识要到位。

二是补充和丰富“校园安全教育”概念的内涵。校园安全是大家已经认可的概念,要把安全这个概念做得更科学、更综合。除了大家公认的校园安全,比如硬件的、软件的防火、防电、防灾、防外出时意外伤害等,一定要把“防人为伤害”这一部分加进去,也就是要把校园暴力可能涉及的各种各样的伤害,以及如何防止、如何应对等都加进去,这是一个更大的、综合的校园安全概念,除了孩子们的人身安全之外,还需要孩子们在校园里拥有心理的安全和情感的安全。

以上两个概念,任取其一都可以做起来,它们都包含了但不单一指向校园欺凌,可以避免负面强化。在这样综合的大概念里面,很多保护儿童免受伤害的内容,包括反校园欺凌的相关教育就可以进校园了,这就是应对措施。

记者:目前中小学校可能还是不够重视非学科教育。这种情况要怎么转变呢?

童小军:可以采用尽量不影响学科教育的方式来解决。这个方式就是有组织地在基础教育系统引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力量,参与到学校的非学科教育工作中,包括现有的校园安全教育、德育、法制教育,等等。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训练让他们在校园里关心的都是学科教育之外的事情,是学生的社会能力、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对一些特殊情形的应对,比如校园欺凌。这些事件其实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发生的数量和比例不会很高,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就会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将社会工作者引入校园,他们就能够通过特有的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处理自己生活中面临的矛盾和难题的能力,避免他们采用“欺凌”这样的行为来对待同伴。

当然,引入社会工作者就涉及岗位设置,需要国家的投入。美国做过一个研究,对这些方面的投入与回报率最低的是1∶7,最高的是1∶17,投入的回报非常高。所以重要的是先改变观念。要认识到这是为了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让他们将来不管做公民,还是做朋友,还是做父亲、母亲,都能做得更好。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恐怕这些角色才是更重要的。我们不否认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社会教育非常重要,不是要舍弃哪一个,而是兼顾,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四、要从学校的制度建设入手

完善儿童保护的各项措施

记者:在学校里应该怎样建立和完善儿童保护的制度和岗位?

童小军:我的建议是,要建立保护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的制度,不只是针对校园欺凌的,还要包括所有教师对学生的暴力,学生对教师的暴力,以及学生之间的暴力,不只为校园欺凌一件事设置岗位、建立制度,一定要把校园里面可能造成暴力环境的因素进行整体反映,如果不在这个背景下讲制度建设,人们会以为这是小题大作,以为只是为极少数的人和事建立制度。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建立了制度以后,必须要有专门、专业的人来负责,这个人要做的不仅是在全校范围内有差别地进行儿童(学生)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同时要建立一个应对儿童(学生)保护事件的机制。那么一旦出现恶性案件,就可以有人负责了,出了问题也有人可以问责,能倒查,否则这种事永远制止不了。这个体系最托底的作用就是出了问题有人负责任,最重要的作用是能保护师生,有效预防暴力事件。

在校长和教师的学习或培训中,要有儿童保护和儿童福利的概念和内容。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一定要加入这些内容。在大学相关的本科教育或者研究生教育的课程里,以及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中,都要加进去。所有的校长和教师都要学习这些内容,但并非所有教师都来直接处理这样的事情,他们只能预防,以及面对问题时能够有正确的意识和反应。一旦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要依靠制度和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处理。

那么对相关责任岗位的人有什么要求呢?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学校引进社工(社会工作者)。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都是这样做的。美国的法律虽然各州不一样,但“一校一社工”是基本统一的。另外,由于社工人才短缺,所以规定学校首选社工,其次是心理学或医务工作者来从事社工的工作。但只要在这个岗位上,就一定要接受社会工作培训,掌握社工的特定技能。

记者:学校应该如何具体实施校园欺凌的治理呢?

童小军:从社会工作来看,预防校园欺凌的最好方法就是给孩子们正面的引导。 国外的研究显示,大多数的校园欺凌事件都发生在同班同学或者同校同学之间,因此有效的做法就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贯穿初中和高中,基础教育系统应该有目的、有规划地开展班级同伴友爱主题活动,聚焦同辈关系、同伴友情和友好解决同伴冲突技能培养;同时加入法治教育。其次,需要建立报告制度,要有一个专门负责的人对上报的问题进行判断。要对卷入欺凌事件的人进行调查,找出原因,并评估这些原因与学生、家庭或者学校的相关程度,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是一般的程序。其中一定要做的是生命危险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手段。例如,首先要向提供消息的教师进行调查,询问教师何时开始关注,是什么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如情绪、行为、伤痕等);是经常的,还是突发的,突变越严重,进行干预的紧迫性就越高。在处理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隐私,避免二次伤害等。

记者:在中小学校,怎样去区分心理老师、社工的定位和职责呢?

童小军:社工,既是指社会工作(social work),也是指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社会工作是依托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专业和职业,主要为社会问题涉及的弱势群体开展服务,聚焦的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社工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会采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常规性地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系统的同时,将其朋友圈、师生互动状态和家庭亲子关系等都纳入问题分析和干预范围,还会运用相关政策,整合各种资源来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心理老师往往只是聚焦学生个体,常常是通过改善学生的认知来改善学生的情绪和行为,一般不会考虑政策的问题。学校如果有条件,同时配备社工和心理老师是最好的。当一个学生出现了非学业性的问题,就一定是需要综合治理或综合服务的问题。如果是与儿童保护或校园暴力相关的,社工专业的培训更适合,因为这些问题既涉及学生们的认知,还涉及家庭教育和工作机制的建设。如果没有专业社工,可以由心理老师接受社工培训之后来做。无论是谁在这个岗位上,都需要为他们提供社工培训。

这里强调的是要用社工的思路来开展工作,用体验式或参与式或其他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正确的行为,例如体验“如果你是那个人,在那种时候会怎样做?”社工还要针对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宣传和倡导,强化教师的意识,内容包括:明确不能有什么样的行为;怎样对学生的异常情况保持警惕或敏感性;出现问题时要做哪些初步处理;觉察问题和报告问题的能力等。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请社工来提供帮助。学校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服务,可以避免因工作方法不当给学生造成伤害。

记者:这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您认为会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童小军:看到《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我感到很兴奋。通知中的第一部分提出“各校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这就是强调制度建设和岗位职责的重要性,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我们一直都在呼吁儿童保护要建立和完善制度,现在要抓住这个机会把学校社会工作体系建起来,在校园里推动儿童保护和儿童福利。所以,这个专项治理的通知、专项治理的活动特别有意义。

上一篇:认识实习报告封面下一篇:高三叙事作文 :梦想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