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史课程论文

2024-05-23

日本近代史课程论文(精选8篇)

日本近代史课程论文 第1篇

日本近代文化史课程论文

学号:

摘要:无论是对本国文学汲取,还是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学和思想的熏陶,亦或是对西方现实主义、启蒙思想的平等自由观的借鉴,这些都造就了不为潮流所禁锢而寻求创新的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处女作《我是猫》。

关键词:夏目簌石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在对本民族文学的贡献与影响上,夏目漱石之于日本颇似于鲁迅之于中国。然而,夏目漱石大器晚成,约38岁才开始写小说,《我是猫》便是他的小说处女作。

1853年,“黑船事件”中,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而日本人似乎并不排斥,并且很是庆幸。至明治时代,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拉开了全面向资本主义社会学习的日本强国之路的序幕。生活在明治维新时期的夏目漱石,看到了当时日本文化界的另一面:由于盲目的引进、吸收西方文化,导致的浮躁和不安。当时,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成为主流,而“国民作家”夏目漱石却未随波逐流,而是一反文坛的总趋势,成为自然主义的叛逆者。《我是猫》便是以猫的视角看世界,以大胆的讽刺的写作手法,揭示和鞭挞了人性社会丑恶的一面及日本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思想意识,即一味追求物质发展而忘却精神文明。

《我是猫》在中国的译本主要有四种,即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刘振瀛的译本、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于雷的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尤炳圻,胡雪 的译本、南方出版社出版的罗明辉的译本。我看了于雷和刘振瀛的译本,于雷的“咱家是猫”很有新意,而刘振瀛的“我是只猫儿”也很风趣,总之二人各有千秋,在这不多做赘述。是什么促使夏目漱石在1905年创作出《我是猫》?由无数片断而非统一集中的情节组构而成的《我是猫》,这样独特的艺术风格来源于何处?

是什么造就了《我是猫》中自然主义的叛逆者,现实主义的塑造者?这些来源于对日本民族文学传统巧妙的吸收与成功的创新,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来源于对西方进步的社会思想与现实主义文学的理性摄取与消化。正是凭借《我是猫》,夏目漱石“化愤怒为嘲笑,化嘲笑为利刃,又将这利刃直接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的化身乃至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偶像”。

首先,夏目漱石作为日本本土的作家,日本的文化对他有着与生俱来的影响。从《我是猫》这一长篇小说的主人公猫先生就可看出夏目漱石对日本文化的汲取。在日本,将猫看成是一种神秘的动物,对猫有一种特殊的情节,并且作者家中恰巧养了一只观察小世界中百态的猫。此外,它还隐喻当时日本文人的懒惰、虚伪的一面,是一只“不会捉鼠的猫”。对其本本土文学的学习,如俳句、新体诗等也为小说增添韵味。如:第六章中“散发着倦怠的馨芳中 是你的灵魂吗?相思的烟云在摇曳,呵呵,我此生,这辛酸的人世 终于获得了,这甜蜜的一吻”。并且对日本文化史的、文学家的了解与评价,也促成文中对日本作家、历史的多次描绘。如:正冈子规、小泉八云、龙泽马琴等等。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思想中深深烙下的一些本民族的落后思想,才使《我是猫》也添上了一抹灰色。如:作品对劳动人民的描写

表现了作者的阶级偏见,在苦沙弥、“猫”的眼里,普通车夫与金田、铃木、侦探一样的下贱可卑,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尤其在对日本妇女的讥笑、讽刺上更是尖刻。如:引用罗马是人的诗句“比羽毛轻的是尘土,比尘土轻的是风,比风还轻的是女人,比女人还轻的那就没有了”,并说“女人嘛,是最糟糕的”。论及作品的产生,一方面莫过于为发泄多年郁愤。此时的日本知识分子的痛苦与不安,以及消极处世的自然主义盛行,日本社会沦为金钱至上、资本家至上的社会。在文中反映为:“我现在明白了使得世间一切事物运动的,确确实实是金钱。能够充分认识金钱的功用,并且能够灵活发挥金钱的威力的,除了资本家诸君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人物了。”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在他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夏目漱石小学时代就学习汉学,接触了许多汉文书籍,包括古典小说。其中尤以中国先秦诸子著作和唐宋诗文为最。他在《术屑录》(1889)的序中写道“余儿时诵唐宋数千言,喜作文章”。1878年的作文《正成论》即用汉语写成。后来他还曾说:“他讨厌女性般柔弱的和文体”,而“喜爱男性般雄劲的汉文体”。通过小学和中学的汉文学习,夏目漱石掌握了丰富的汉学知识,养成较高的汉学修养,并受到了儒、佛和老庄等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从汉学中领略了文学之妙。这些都从 他的诗文创作中体现出来。在大学学习英文专业时,他仍旧表现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浓厚兴趣,写有《老子的哲学》一文。《我是猫》中对这些文辞、典故的多次引用即反映出他的汉学功底。如:第十章中引用论语中的一个叫“告朔 羊”的故事;对《左传》中鄢陵之战的叙述、对《唐诗选》以及宋绝句“电光影里斩春风”的引用;迷亭对禅机的理解“禅的机锋是非常俊俏的,所谓禅机无意于电光火石,其应物的速度达到了令人生畏的程度。”;还提及道家《道德经》、儒家《易经》;以及对独仙君这个人物的塑造。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铸就了他。

最后,留学生活时对西方文化和思想切实的接触与吸收、借鉴,使他的思想更加成熟。1 900年,33岁的夏目漱石接受了文部省的派遣,去英国留学。可是,到达伦敦后,一方面由于政府发给的经费不足,无法进人大学学习。因而他用不充足的经费买了大量的书,躲避社交,闭门涉猎古今英文著作。另一方面,他亲眼目睹了伦敦虚伪、无聊、充满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体察到了金钱主宰一切的“西方文明”的危机,感到心力交瘁、茫然无措。然而,与此同时,夏目漱石也将在日本时对英国的曲解打破,并对其进行重新认识。19世纪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随着宪章运动而来,使人们用冷静的眼光来观照现实社会、思考人生境遇,从更加现实的角度去寻求改善人的自身处境的方法。20世纪初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也蓬勃发展。夏目漱石一方面受到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关注、阅读萨克雷、萧伯纳等人的作品。一方面还吸收西方启蒙时期“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进步思想。如:猫君所说“人类从利己主义引申出来的所谓公平观念,也许优于我们猫族......”。并且他的学习不局限于英国,而是广泛阅读各国先贤的书籍。这一点体现于《我是猫》中对古今东西哲人达士的名言、趣事、典故的引用。如:写雨果躺在快艇上思索文章;

斯蒂文森是肚皮贴床,趴着写小说的;《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拖着赫克托尔的死尸围绕特洛伊城墙绕行了三圈等等。两年的留学生涯增加了夏目漱石的知识积累,并且开阔了他的眼界与心界。

1903年回国后,作为自然主义的叛逆者,他针对自然主义者以事实的再现作为文学的观点,反驳道:“文学不应该是实际生活的拓本,而必须是有意识地虚构出来的“仿造品”,因为只有通过虚构才能产生超过“事实”的“真实”。”所以才有这样一只洞察人世百态的猫的诞生。而原定刊载一期的《我是猫》大受读者喜爱,于是,夏目漱石决定将它写成长篇小说,以此涤荡沉闷、污浊的日本文坛。这就是他酝酿已久的爆发期的到来。由此,开始了他持续近1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

参考文献:夏目簌石《我是猫》

日本近代史课程论文 第2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欧美学界兴起环境史研究。随后,日本学界也相继展开环境史研究,并逐渐兴盛,研究成果显著。我国学者对日本环境史研究状况的介绍并不多,以笔者所见,目前国内有关日本环境史学史的介绍最为详细、具有独特见解的是包茂红所著的《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版)第九章“日本环境史研究”。该文从公害史、农业和农村环境史、文明论三个视角,阐释日本环境史的动向,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出日本环境史研究的特点和问题。然而,该文对日本前近代史①研究中的环境史动向却着墨不多。在日本现代历史学的发展中,前近代史研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前近代史研究中的环境史动向的把握,有利于全面了解日本环境史的发展轨迹。

众所周知,环境史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非单一学科的课题。日本的环境史研究亦是如此,从自然科学领域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有研究者参与,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都具有其专门领域的独自特点。以笔者有限能力,实难把握各个领域的研究状况,因此本文仅从前近代史的视野,对日本史学界的环境史研究的状况和特点作一粗略的概述。日本学界首次正式出现“环境史”一词是在1982年。当时,科学史研究者中山茂发表《环境史的可能性》一文,介绍了美国环境史的研究动态,并认为环境史的目的,与其说是创立一个完全崭新的学科,不如说是从以往被学界否定的视点,由自然、社会、人文等领域共同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期重新认识历史。关于环境史的研究对象,中山氏提出自己的主张,认为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

1.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变化2.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经济活动的效果;;3.自然保护、环境保全运动的历史;;4.生态史学与环境保全运动之间的关系。①中山氏虽然也意识到环境史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但在其环境史定义中,更关注的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及影响,自然被视作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体。也就是说,中山氏所言的环境史,并没有突破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学框架。

“环境史”概念引人日本学界后,尽管不断有学者将环境史的视角纳人各自的研究领域,但是将其作为学界的共同论题,却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1991年,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的共同研究课题“地球环境的变动与文明的盛衰—探求新的文明范式”正式启动,吸引了众多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学者参加,其研究成果是梅原猛等编的《讲座文明与环境》(全15卷),于1995年至相继出版。1995年,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历史研究部设立环境史研究部门,启动了‘旧本历史上的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综合研究—日本历史上的灾害与开发”课题,其研究成果是平川南主编的<共同研究>日本历史上的灾害与开发,共同研究日本历史上的灾害与开发,分别于和刊行。②11月,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举办了“过去1万年间的陆域环境的变迁与自然灾害史”国际研讨会,以自然科学、考古学为中心,从环境变迁史的视角,探讨历史时代的环境变迁、日本列岛及其周边地域的环境变迁等,会议论文收录在《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报告》(刊行)中。5月,《民众史研究》第55号出刊了“特集环境史的视界—以日本中世为中心”。

,民众史研究会召开的年度大会的主题是“环境史的可能性”,年会的成果收录于《民众史研究》“特集环境史的可能性”,该书汇集了历史学、文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史等领域的32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汤本贵和总编的《系列日本列岛的三万五千年:人与自然的环境史》(全6卷)刊行,全系列从历史学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日本列岛生物多样性形成原因中的地位。20至,平川南等编的《环境的日本史》(全5卷)问世,该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的视点,叙述自古至今的日本列岛历史。

随着环境史越来越受关注,日本学界关于环境史的定义也渐趋明确化。在环境史引人之初,日本学者对环境史的理解各有不同,既有学者将环境史定位于“环境保护运动或思想的历史”,也有学者认为环境史是“探索人类社会与生态体系之间关系”的历史。③此外,源于欧美的“环境史”一词,在日语的.语境中,很容易被理解为‘环境’的历史”,而不是“‘人类’的历史”。因此,一些日本学者避免使用“环境史”概念,而采用“环境历史学”①或“生态史”等名称。即使是使用“环境史”这一术语,也因使用者的不同,其被赋予的含义也不尽相同。②进人21世纪以后,环境史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的基调,得到日本学界的广泛认同。③关于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的环境史,徐原彻认为应内含三种关系:④一是围绕自然尤其是在人统治人的延伸线上的作为资源的自然环境史;二是围绕对峙于自然且从自然获取食物的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的环境史;三是围绕包括人类影响的自然(环境)其自身构成要素间关系的环境史。但是,关于第三种关系的研究,碟原氏并未明确阐释环境史与生态史的区别。

年,在北原系子等编的《日本历史灾害事典》中,北条胜贵对环境史作了四点定义:O1.环境史以自然与人类相互影响构筑世界的视点来叙述、探讨历史过程;;2.环境史是跨学科的学问,需要历史学与考古学、地理学、民俗学、生态学、生物学、气候学等领域相结合,实行共同合作研究;;3.环境史的叙述对象不能仅限于人类,也应包含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植物、动物以及石、山、川、海、空等;4.环境史的研究需要考虑环境的伦理,借鉴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理论思想,重构历史的概述方式。北条氏的定义,可以说是在30年来日本环境史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归纳总结,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突破以人为主的历史学方法,关注自然、动物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

日本学者对环境史定义的不断探索,反映出日本史学界对环境史研究的逐渐关注与推进。以探究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关系史为主旨的日本环境史研究,其研究视角大致归纳为以下三大主流。

1.社会经济史视域

在日本史学界,首先积极地推动环境史研究的是中世史研究者。一提起日本的中世,就会浮现“庄园”、“领主”、“村落”、“开发”等象征其时代特征的词汇。中世的庄园以集落为中心,有机地统括耕地和山野河海,实现人和土地的统一,虽然土地是私有制性质,但庄园同时也发挥着统治人民的作用。⑥庄园制作为日本中世政治社会体制,一直以来都是“二战”后日本中世史研究的核心课题。从环境史的视角来看,庄园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存在。中世的环境史作为庄园史的延

2.灾害史视野

以人类与自然的复合交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日本环境史中,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冲击以及人类克服自然灾害的历史越来越被重视。在灾害史视点的研究中,气候变动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是重要的课题之一。1976年,气象学者山本武夫在其著作《气候叙述的日本历史》中复原古气候,并推论长期的气候变动与中世的社会繁荣抑或自然灾害等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相应的关系。此后,矶贝富士男依据海进海退变动曲线,提出气候变动论,用以解释历史的气候变化与中世农业生产力之间的关联,主张镰仓后期以后,气候冰凉化导致农业生产力后退、停滞。①日本的中世一直被学界认为是农业生产力向上发展的时期,因此矶贝氏说具有颠覆性。但是,矶贝氏的研究存在局限性,一是其学说立足点是中世奴隶制论,这一点在日本史学界支持者甚少;二是其在运用气候学成果与文献史料的手法上,存在不成熟性。②

不过,日本环境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峰岸纯夫支持矶贝氏的见解,从自然环境和生产力的视点,将中世划分为四期:③中世初期(11世纪后半叶一12世纪),气候温暖时期,稻作北传,大开垦时代,庄园公领制成立;中世前期(13世纪),气候寒冷化时期,饥懂、凶作频发;中世中期(14世纪一15世纪前半叶),气候呈现一定的温暖化时期,生产条件有一定的恢复;中世后期(15世纪后半叶一16世纪),气候寒冷时期,生产条件恶化,饥懂频发,庄园公领制解体。峰岸氏的分期,勾画出温暖一寒冷一温暖一寒冷的气候波动与农业生产条件的有利一不利一恢复一恶化的变化对应关系,及其对中世庄园制的成立和解体的影响,尤其强调气候寒冷化的灾害性。但是从气候与灾害的关系来看,气候温暖化不一定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因为同样具有导致疫病、干早、虫害等灾害的可能性。④气温不是唯一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因素,考察降水量等其他气候因素的变动,对解析气候与社会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⑤

3.心性史视角

文化是环境史研究中的另一重要主题。“环境中人类引起的变化,事实上总是在文化状态中回荡并产生变化”。③日本学者也非常重视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平川南曾明确指出:“为了从根本上重问我们的自然观、环境观,获得开拓未来的展望,从人与自然关联的历史视点研究日本的历史、文化最为重要。”④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自然观)既映像于信仰、宗教、习俗、文学、绘画等文化表现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生业及景观等生活性的环境认识中。因此,关于日本列岛上的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及其变迁,考古学、日本文学、民俗学、地理学等学科也都有研究成果,为历史学提供多样的视点。⑤ 以上是从日本前近代史视野对日本史学界环境史研究动向的初步整理。在此基础上,笔者拟对日本史学界的环境史研究特点作如下归纳。

1.日本的环境史是以“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的历史学研究,但尚未成为“新的历史学”的全体史。虽然有些学者极力提倡“环境历史学”概念,③不过,独立成“学”需要有独特的视野与方法。前已叙述,日本环境史研究聚焦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对此,宫沈交二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不是一个新的历史观,20世纪曾对日本历史学影响重大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最重视的是生产关系,而决定生产关系的生产是人们通过劳动手段改变自然的过程,生产实态的解析即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④目前的日本史学界的环境史研究成果可大致分为两类:⑤一是直接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环境史研究;二是以环境史的视点,论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研究课题。在研究手法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不同的研究者根据各自研究的侧重点,都在某种程度上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如考古学的实地调查、历史地理学的景观复原、民俗学的生业研究,等等,但是这些方法在环境史以前已经存在,因此可以使“环境历史学”成立的独特方法论直至目前尚没有形成。

2.近年来,日本史学的环境史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庄园史、村落史、生活史、都市史、文化财产保护等领域。庄园史、村落史一直以来都是日本战后历史学的最重要研究领域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学者开始逐渐意识到近代史学的局限性,进人20世纪70年代,经济高度增长给当时的日本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环境破坏、公害、犯罪增加等),使得对经济高度增长持否定态度的人日益增多,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日本史学界迎来了社会史研究的浪潮。

3.灾害史研究的急速成长。日本前近代史的环境史研究的活跃化,是与现代日本社会的环境问题及相关的危机意识有着密切关联的。①“现在的我们,在面对人类史上未曾有的全球规模的环境问题的同时,也继续承受着以往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历史学是直接关联现在及将来生活的有益学问”。②日本列岛地处灾害多发地带,历史上频受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袭击,防灾、应灾及灾后建设一直是贯穿日本历史发展过程的课题。“历史学的作用不单是通过追溯过去以解释现代社会的诸问题,并且也是通过新的视点重新释读过去,发现克服现在间题的方法”。③1995年“阪神·淡路”大震灾、20日本东部大地震和福岛核漏事件等灾害发生后,越来越多的研究日本前近代史的学者意识到灾害史研究的重要性,促进了灾害史研究的活跃化。

4.环境史共同研究项目的推进。战后日本学术研究体制的特征之一是大型的共同调查、研究及其相关的官方组织或机构的设置,依靠个人力量无法实现的大型的、跨学科的调查研究事业得以推进。其中,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即是日本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力量。自1995年以来,以该博物馆为中心的有关环境史共同研究项目延续不断,每年都在进行,有力地推动了日本史学界环境史研究的兴盛,对研究力量和成果的蓄积起着重要的组织作用及广泛的影响力。此外,进人21世纪以后,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学术振兴会对环境史研究的集体或个人项目的资助不断增加,反映出对环境史研究的支持。④

近代日本实验电影研究 第3篇

当代日本实验电影在整个日本电影业乃至整个艺术领域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整个日本的实验电影发展, 我们可以说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 这一时期日本的当代艺术, 观念艺术在整个国家的艺术领域开始逐渐大发展起来, 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其中像美术领域的具体派, 舞蹈领域的大野一雄以及舞踏艺术, 都在当时的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探索具有实验性的, 当代意义的新的艺术形式成为了50年代以后日本艺术大发展的中心, 而以这个中心点出发的, 各门各类的艺术纷纷开始了新的具有实验精神的探索。而当具体派的艺术家们活跃的50年代中期, 实验电影的创作者们也开始了不甘落后的创作实践。

二、学习西方经验

像日本这样一个国家, 虽然没有足够媲美欧洲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基础以及现代艺术的基础, 但是战后日本的发展使得日本的实验电影在当时走在了整个亚洲的最前沿。在50年代, 当时的年轻电影创作者, 特别是一些学习电影的年轻学生, 纷纷组建了代表各自观点的电影组织, 这些电影组织在今后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其中一些创作者成为了以后日本实验电影领域的领军人物。由于当时在世界上, 其它实验电影有着比较明显发展的国家大都遵循着超现实主义的原则在进行创作, 比如对当时实验电影历史有着深远影响的艺术家玛雅戴伦, 就在进行着她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那部历史上不能忽略的《午后的迷惘》便诞生在这一时期。所以日本的实验电影几乎从一开始就跟上了西方的节奏, 受到了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并且从单纯学习西方的超现实主义的形式, 很快进步到通过电影艺术思考自身在世界中的文化地位上。这也使得日本的实验电影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前卫精神不断挑战和颠覆着固有既定规则的精神。

三、具有东方特质的前卫探索

寺山修斯是日本实验电影史上不可绕过的艺术家, 也是整个五十年代以来进行创作较早的艺术家之一。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西方超现实主义实验电影所用的办法, 这些电影充满着对视觉的颠覆和对人类感官的挑战, 在他的电影画面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非常神秘和具有诗意的美学气氛。他的作品除了具有西方当时实验电影的一些特点, 但又充满了自己的不同之处, 在字里行间, 镜头与镜头中我们能够看到浓厚的东方哲学理念以及东方人对于死亡, 生命, 黑暗, 光影的认识。这种具有独特东方气质的影片相信在当时的世界上一定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也使得日本实验电影可以独立的区别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实验电影。寺山修斯在创作早期主要是进行实验戏剧的探索和研究, 所以我们也可以在他的影片里看到大量平面化的, 戏剧化的表现手法, 我们知道, 电影艺术是写实的艺术, 而戏剧则更加抽象。在当时的日本电影界寺山通过这种戏剧的手法介入电影, 在当时整体相对保守的亚洲地区可以说是最前卫的。

与寺山修斯同一时期活跃着的松本俊夫, 较之于寺山的在形式美学以及画面上的实验探索, 更加着重于对于影片表现主题的实验, 旨在通过这些影片所表达出的主题对整个日本社会提出问题, 引发人们对于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利弊的一些思考。这使得松本俊夫在自己的影片中不拘泥于形式, 采用各种多元素材进行组合, 把中心思想直指人性和社会中的病态问题。而松本俊夫的摄影机所对准的人物也往往是以现实社会中的边缘群体如同性恋, 变态者为蓝本。例如他所拍摄的影片《蔷薇之葬列》就是日本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同性恋电影。他的影片中, 变态者对于外部世界的不安被聚焦并艺术的进行放大, 这种不安的气质贯穿着他的大部分影片。在超现实主义的影调下, 这种不安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启发社会人对于病态社会的反抗和思考。

四、实验语言与传统电影的融合

以上两位作者都是实验电影创作阵营的中坚力量, 并且一直持续着实验电影的创作, 探索电影的可能性, 寺山修斯英年早逝, 至死都在进行探索性实验电影的研究工作。而日本的实验电影作者中, 也有后来转入常规电影拍摄并且取得巨大成就的导演, 大岛诸就是其中的代表。看大岛诸的早期创作, 我们可以知道他最早都是在进行一些实验电影拍摄, 通过前卫的表现手法和颠覆性的画面刺激观众的感官, 而当他转入常规叙事性电影的拍摄以后, 他很好的利用了自己之前进行实验电影拍摄所掌握的经验, 使得他的故事片也可以充满了反对传统的颠覆感。

日本的实验电影是从各持不同态度的电影小组开始, 而后也发展出了各种样式上完全不同的实验电影, 除了从形式上以及主题上进行实验的电影创作者们, 还有通过思考电影媒介本身, 通过探索胶片, 电影摄影手法等发掘电影的潜在可能性的作者, 比如川中伸启, 就是通过特殊的摄影手法或者放映手法, 以得到特殊的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这类影片也使人们可以重新思考电影媒介, 启发人们对于电影以及人类视觉, 需要不断进行新的具有创造力的尝试。

继这些创作者之后, 日本的实验电影领域不断在注入这新的血液, 优秀的实验电影导演们层出不穷, 他们继承着第一批进行实验电影创作的先驱的脚步, 使整个日本的实验电影很快成为区别于欧洲的另外一种样式。较之于亚洲其他国家, 日本较早的创作出了代表东方美学以及能够体现出亚洲社会的实验电影, 并且在之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许许多多艺术家的作品的形成。这些影片中传达着东方人看待世界的视点和对于生命的感受, 在观念的传达上深刻体现着东方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特点, 之后的实验电影也更着重于对于观念的强调。我们现在所谈到的观念艺术从那时起便可以看出一二, 而用流动的影像媒介表达观念艺术以及艺术中的观念, 这在整个历史中也是非常珍贵的, 具有文献价值的一个阶段。

五、泛媒介的发展趋势

进入六七十年代, 实验电影的创作者们逐渐模糊了电影媒介与其他艺术媒体材料之间的界限, 这和世界上最前沿的实验艺术的步调保持了一致, 在这一时期, 亚洲其他国家也逐渐出现了前卫艺术的创作者, 特别是使用流动影像作为材料的艺术家。电视和录像技术的普及让影像装置作品, 录像艺术作品成为前卫艺术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日本的实验艺术家们一直都处在这些领域有很好的成就。八九十年代以后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地区的当代艺术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 整个亚洲和世界的当代艺术轨迹趋于融合, 界限变得模糊。世界的各个部分在艺术探索的最前沿分别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摘要:当代日本实验电影在整个日本电影业乃至整个艺术领域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较之于亚洲其它国家, 日本艺术电影以及带有实验性质的影片的产量都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上世纪50年代以来, 日本的电影作者们开始在实验电影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在艺术探索上取得了大量成就。在全世界的艺术语境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50年代以来日本实验电影的发展历程, 对实验电影创作者和研究者很有必要。

儒学在近代日本 第4篇

在论述军国主义思想时,他认为其特点有三:以“国家主义为思想基础”;“缺乏逻辑的一致性,是各种思想杂交的怪胎”;“对日本传统思想资源的畸形利用与发展”。这是刘岳兵的新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刘岳兵在《儒学》中,从思想文化的层面对儒学与日本军国主义关系做了归并和整理。他认为,日本传统的思想资源包括国学、神道、本土化的佛学与儒学。虽然各资源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恩怨难断,但是,在与军国主义思想发生联系时,它们找到了思想上的接合点。并且,他从儒学与明治政府理念的军国主义化、御用儒学团体的活动等两个方面探讨了儒学与军国主义的历史联系,将一八八二年一月天皇颁发的《军人敕谕》视为明治政府的指导思想逐渐步入军国主义之途的重要标志之一,将《教育敕语》视为推进全民武士化的精神典范。这种定位是恰如其分的。另外,他以“斯文学会”与“大东文化协会”等御用儒学团体的活动揭示了儒学的存在形态,进而阐述了儒学与军国主义的历史关系。与以往的研究成果(如王家骅著《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对照观之,无疑刘岳兵对儒学与军国主义历史关系的概括更为清晰,而且视野更为开阔。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研究是对前辈们同类研究的超越。

至于儒学在理论上与军国主义之间的联系,他通过介绍高田真治的历史观及文化观将它们连接起来。作者指出,高田真治对当时思想界的“贡献”就在于他不遗余力地将儒学与国家主义、军国主义结合起来,将儒学作为一种工具,并且将军国主义的“霸道”美化为“王道”。高田真治的儒教以构筑大东亚文化为目标,并为确立世界新秩序做出贡献。在分析儒学与军国主义连接的原因时,他认为近代日本儒学没有学理上的创造性进展,促进了儒学在功能上的泛化,而军国主义是各种思想交杂的怪胎,缺乏严格的理论体系。因此,这就为双方的接触找到了结点。他的分析一针见血,寥寥数语便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这是在以往的同类研究中所没有的新观点,读罢有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

在儒学以狰狞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反面,它还有以塑造出具有儒雅风范的知识分子形象而活络的另一种存在形态。《儒学》新著的第三章即是在与前一章对比的前提下所做的巧妙安排,也是作者笔墨较多的部分。如果说前一章中提及的近代日本儒学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和创新是儒学与军国主义发生联系的前提条件,那么从小岛马的人生历程及思想历程来看,虽然谈不上对儒学有创新,但是让人足以感到欣喜与安慰的是他对其老师狩野直喜的继承与超越。他将汉学中的实证精神与法国社会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对传统经学进行改造,从而为近代日本中国学的确立做出了贡献。在思想历程上,“他经历了从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到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再到文化主义的世界主义的过程。”而且,小岛晚年思想的最后归趋基本上是一种以原始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大同主义、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因此,小岛的存在就是儒学积极向上精神的存在。

日本教育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第5篇

日本教育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作者:信力建从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的发展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是对中国教育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泱泱大国”竟然被看不起的小国所打败,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刺激了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审视日本,缘何“昔日之蓝,不如今日之青;昔日之师傅,不如今日之弟子”。 后来他们发现日本早期派遣的大量留学生对日本的富强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也必须仿效。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由此,从18起,大量中国学生涌入日本学习,这其中读师范、学教育的占相当大的比重。培养大批教育人才据统计,“194―10月,共毕业175人(不包括入其他学校继续深造者),其中读师范者71人,占40.6%;1903年10月至194月,共毕业124人,其中读师范者86人,占69.3%;1904年5月至11月,毕业165人,其中读师范者37人,占22.4%。”这些学生在日本学习教育、心理、教授法、管理法等课程,回国后,被迅速投入到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师资队伍中。十年间,留学日本蔚为风气,极盛一时,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前所未有。仅19就有大约8600人留学日本。这么多的人数,可谓是当时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留学运动。而这些留学生也集中了当时中国的有志之士和少年才俊。他们中有章太炎、陈天华、邹容、黄兴、蔡锷、宋教仁、汪精卫、蒋介石、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李叔同、胡风、周扬、田汉、夏衍、欧阳予倩等等。这些人对中国社会后来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9政府规定,凡官费留学生回国后,皆须充当专门教员五年,以尽义务;在义务期未满之前,不得调用派充其他差使。这使得大部分留日学生无论是学工、学农、还是攻医、读经济,归国后都首先从事教育工作。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出现了一个数量比较可观、分布十分广泛的留日学生群体,他们对中国的教育影响深远。留日学生中曾经担任过民国教育部长的有:范源濂、黄炎培、汤化龙、汪大燮、汤尔和、黄郛、章士钊等。此外,各省教育司官员也多为留日学生,如沈钧如(浙江教育司司长)、计宗型(浙江省视学、浙江教育厅长),胡家祺(山东教育司司长、教育部秘书)、李元鼎(陕西教育司司长)等。加速女子教育的发展据统计,1878年(明治),全日本有1 866名女教师,575 112名女学生。而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女子教育却仍然停滞在“足不出户”的闺阁教育的水平上,只有男孩才可以进入学堂接受教育。而大批留学生通过自己在日本的亲身经历,所见所感,从日本的教育中得到启示:国家是由一个个国民个体组成的,国民“人人当受教育”。19,政府派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赴日考察教育。吴汝纶回国后,将日本女子教育发达的情况写入了《东游丛录》,对当时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06年,提学使张骞、李宗棠及各省提学使赴日考察学务,并召开了一个由中日双方共同参加的讨论会,会议深入讨论了中国提学使们提出的有关中国教育问题,中心议题是中国教育的普及,日本学者们的意见集中于四个方面:第一是强制推行;第二是培养师资;第三是提倡女学;第四是统一国语。到了1907年《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女子学校的建立得到了政府的正式认可。虽然在这两个章程中女子教育只是被限定在小学和师范这两个有限的范围内,但是,它却使得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有章可循,也有了法律上的保障。其后,19的《壬子癸丑学制》提升了女子教育的层次,开始将女子普通中等教育纳入学制,从此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便纳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最后,1922年的《壬戌学制》不再以性别划分,从而使女子教育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拟定的一系列学制文件,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政府颁布并第一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癸卯学制“规定的学校体系完全参照19日本的学校制度模式,由低到高分为七级,而且每一所高等学堂内部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甚至房屋式样、学舍间数也参考了日本的样式。如,两江师范学堂设立前,总教习缪荃孙专门赴日考察,归国后主持设立的两江师范学堂的教学内容及形式,都仿自日本,课程除伦理学、经学、修身、历史等课外,其余均参照日本师范学校所设课程而行。教材大都源自日本 1902年1月10日,清廷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负责管理京师大学堂。当时教科书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大量学堂建立后,能供学生使用的教科书非常短缺。因此,为解燃眉之急,当时采取了三种途径加以解决:第一,直接翻译日本大学使用的教材。1900年成立了译书汇编社,先后将日本当时大学使用的教材翻译后,编辑为单行本发行,如《国家学原理》(高田旱苗著、稽镜译)、《文明之概论》(福泽渝吉著)等;第二,由来华任教的日本教习编写教科书,如京师大学堂日本教习服部宇之吉编写的《万国史讲义》等教材;第三是由中国教习依据日本教科书的观点、体系改编,如19两江师范学堂教育课教师张子和,根据日本松木孝次郎及松浦的《教育学》著作编写的《大教育学》一书,作为学生的讲义。“这三条途径殊途同源,可以看出,清末我国高等学校的教科书主要取自日本。总之,近代中国的教育,无论教育制度、管理规章、教科书等,无不受到日本的影响。但模仿的代价往往是受制于人。但在客观上,日本成为了现代文明进入中国的最重要的中转站,留学日本对中国近代等教育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日本近代史课程论文 第6篇

题目

作者和学号 班级

日期

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有感

梅馨月

1320520121

13财务管理1班

2015年12月3日

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有感

摘 要: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都处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都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并且同样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侵略的威胁,两个国家又都不约而同地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可是进入近代,仅仅不到半个世纪,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命运竟是这样的不同:日本迅速地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资本主义的改革和近代化,成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国则沦为丧失了独立主权的一个为列强所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近代时期中日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此探讨与比较中日近代化的成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关键词:中日;近代化;成败;比较

在70年代日本奇迹般的重新崛起时代,中日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也一度成为学术热点。研究日本现代化不但是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日本反思现代化历程的需要。在中日近代化的研究中,日本学者依田熹家的《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一书十分具有代表性。在研究中,依田熹家发现,中国学者和日本本土学者对日本现代化的研究有很大差异。“中国朋友感到‘惊诧’希望知道的事,很 多却是我们日本人感到‘理所当然’、不屑一顾的事,而很多我们认为通过大量史料得到证实的事,却使很多中国朋友极难理解”,故依田熹家在写了成名专著《日中现代化比较研究》后,人为还有进一步阐述近代日本的现代化问题的必要,由此著述了《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依田熹家对日本的侵略战争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反省,在本书的辅助书目中有大量的日本史名著,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的理解。

依田熹家在《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日中两国有很多差异,采用类型比较,对中日社会类型、文化类型和教育类型进行分析。

一、社会类型

在社会类型方面,日本是非亲族协作型,它的团队是企业和单位,或者有的是养子,没有血缘关系,主要表现为武士道精神的忠,这就有利于现代企业发展;中国是亲族协作型,主要通过亲族、家族组成有血缘关系的团体,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的孝。因此中国的家族企业表现为亲族谋利,日本企业表现为派阀谋利。

在日本,他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之魂,也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日本人看来每个人都是在恩情债务这张巨网系统中的适当位置上生存奋斗的,因此日本人非常讲究“恩情难报”与忠诚之道;在中国,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自古最注重孝道,家族和自 己人的观念一直存在。所以从某些方面来看,日本人更加具有自我牺牲和集体精神。

二、文化类型

文化类型方面,日本的文化是并存型和全面摄取型,不同文化可以并存,而且对外来的文化加以全面的摄取;中国则是非并存型和部分摄取型,对外来文化不能全部吸收,只能一部分吸收,表现出来就是中体西用的顽固。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骨子里“赶英超美”的意识与愿望非常强烈。明治维新所倡导的“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赶超欧美”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当日本看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后,马上激发了学习的欲望,他们不仅学习科学技术,学的更是当时相对比较先进的思想。战后日本国内的超强投资需求吸引了大规模的投资。日本充分发挥了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日本新建大型工业基地,挖筑深水港,广建商业码头,为输出工业制品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日本属于文化摄取型,在日本并没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本土文化,日本擅长摄取各国家的文化长处,因此各种学术思想在日本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有利于日本学习西方先进政治、技术,使日本加快近代化进程。但是,中国有属于自己的各种文化底蕴,属于文化发生型。在我们都为我们是历史悠久的古国而感到骄傲时,恰好就是这悠久的历史阻碍了国人思想的进步。儒家文化在中国人心里是早已根深蒂固了的,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都没有打破儒家思想,过于繁 重的文化拖累了中国人的脚步。所以在接受外来不同文化时,中国人不敢大胆的接受,因此外来先进文化在中国很难生根发芽,因此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上要远远落后于日本。

三、教育类型

在教育类型方面,两国的教育形态存在差异。日本是普及提高能力型,比较注重普及和提高能力,所以日本很讲究教育普及和国民文化的普及。中国是选拔达到目的型,过去的科举制度、考试制度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就是做官,选拔精英,而不是注重能力。

进一步分析中日两国教育理念差异的历史根源:书中提到中国冯桂芬写于1860年《采西学议》。冯桂芬称“习于夷者曰通事”,中国的懂得西洋事物者与日本的同类人地位差别非常之大。这也正是魏源的《海国图制》在日本比在中国产生更大的轰动和影响的原因,《海国图制》在具有兰学基础的日本找到了它的大批读者,而在中国,魏源只能慨叹自己过于超前。为何会有如此差距?根源是中国有科举制,而日本没有。中国封建社会以选拔为前提采取科举制教育,形成了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中举而学习的类型,所以整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功利性很强,就是“选拔优秀者进行教育”——对非优秀者没有必要进行教育。这种思路一直演变到现在的“重点学校”的形式。而同期的日本采取的是义务制教育,日本明治5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制,在此之前,日本的初等教育早已获得普及,甚至比同期的欧美各国都先进。首先让全民识字率大幅度上升,虽然人才的选拔还是世袭制,但可以不论身份而研究学问,致使在权力机构以外存在学问和人才,为日后国家的发展奠定人员基础。可见教育的普及程度决定文化意识的进步。

对当代中国而言,日本是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它最能引发中国人的心理和时空错位,有时你觉得它是你欲罢不能的美梦,可一转眼又成了午夜凶铃里那双直钩钩盯着你的眼睛。所以,对当代很多中国人而言,日本首先是一种情绪,然后才是一个真实存在,对极端者而言,甚至它首先是一种天然不自觉地的恨意,然后才会去寻找一个恨的理由。在这样的气氛中,任何真正的日本研究都变得微弱而小心谨慎,好多时候我们有着这样的逻辑,日本是通过学习西方而完成近代崛起的,那我们为何不直接绕开日本学习西方或者直接学习日本从西方学习的东西,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我们知道,任何外因必须通过内因依靠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承认日本自身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结构以及其特有的对社会变化的敏感和学习能力才使得日本在近代能够脱颖而出,所以我们有接触、理解和学习日本的必要,因为相似的文化源头和几乎差不多时间的近代化改革的起点使得日本在很多方面的经验教训能够为我们所借鉴反思,我们要有担当的勇气去告别周作人式的孤独的微弱的小心翼翼,告别《地道战》里卓别林式的无益夸张和《鬼子来了》式的过分宏大空洞抽象的人性思考,告别站在自己越来越大的泡沫上嘲笑着日本泡沫破灭的虚荣心态,去实实在在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对自己快速变化的历 史身份的重新定位,是一种正常时代的正常国民心态的回归,虽然有时我们对此还不是很适应。我们不是要忘记过去,而是要学会在变化中重新开始,从中得到思考和启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注意人才的综合培养;深入研究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科学地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汤重南:《日本文化与现代化》,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2]依田熹佳:《日中两国现代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日本近代史课程论文 第7篇

一、教学目标设计

本案例出自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Ⅰ)。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2)分析明治维新的积极作用及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3)分析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日本从德川幕府到明治维新时对待西方的不同态度,以及不同影响,训练学生历史的辩证的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关于明治维新的相关史料,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和处理史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讨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明治维新的异同,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明治维新社会背景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明治维新是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类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通过日本由“锁国”到被迫“开国”,再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对外政策的历史性转变的教学,培养学生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怀。

(3)通过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

(4)通过分析明治维新带有封建军事性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扩张给亚洲邻国造成深重灾难,近代化取得成功的国家应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关于明治维新的背景、改革措施等内容,初中历史课已经学过,高中生再进一步学习这段历史,认识上应该有所深入,着重于分析与评价能力的提高。因此,结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本课把培养学生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以及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2、难点分析:(1)探讨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难点。因为理解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必须要结合其历史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国际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思维跨度大,综合性强,学生难以准确把握,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2)理解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的特点是难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日、英两国步入近代化特点加以对比,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三、教学内容分析 明治维新是日本崛起的里程碑,也是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本课以“历史背景——基本过程——历史地位”为序,设有七个子目,详细梳理了明治维新的来龙去脉,层次分明、资料丰富。其中,第一、二目叙述了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背景,第三至第六目讲述了明治维新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最后一目结合相关史实分析了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以及作用等问题只要概述一下即可,教师教学主要把握以下问题:

1、分析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第一,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

第二,当时,日本应经形成了一股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的推翻幕府制度的新兴社会力量,这些武士已基本资产阶级化,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受到“兰学”的影响,成为武士等级中的改革派。中下级武士与新兴地主、资产阶级以及市民联合起来,组成了萨摩、长州等藩的反幕同盟,在日本社会发挥了进步作用。

第三,倒幕维新派采取了正确的斗争手段和策略。他们充分利用天皇势力相对软弱的条件,打着“尊王”的旗帜,采取了用武力推翻幕府、夺取政权的斗争策略。

第四,在文化上,日本具有向外国学习的强烈意识和传统,这使日本人能够从实际出发,吸收国外先进思想和文化,并加以改造和创新。

第五,有利的国际环境也是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这一时期,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2、“近代化”概念与日本近代化的特点

近代化又叫早期现代化,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农业社会)向工业文明(工业社会)发展变化的进程。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多方面的深刻变革。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现代化主要是民主化和法制化,文化现代化主要是科学化和大众化,社会生活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城市化和社会组织的整合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日本近代化的特点有:

第一,从动因和起步上看,日本的近代化属于外发型模式,即因受到外力(西方国家)冲击而被迫发生,而非本国内部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从领导力量和变革方式上看,日本是通过倒幕后的明治新政府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即明治维新)步入近代化的,而不是通过由民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变革途径来推动近代化的,因而建立和巩固一个愿意推动变革的强大政权成为近代化的首要任务。

第三,从明治维新的变革目标上看,既要除旧布新,富国强兵,全方位(政治、经济、文化等)实现近代化,又要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富强,因而这场运动具有双重性,属于近代民族民主运动范畴。第四,从变革措施上看,具有既大胆吸收西方文明而又有所创新的特点。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问题设计:19世纪中期,仍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发生了哪些急剧的社会变化?这些变化对幕府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出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分析概括。)·政治:幕府统治日益腐朽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填图游戏”:①幕藩体制结构示意图②等级身份制结构示意图。通过填图,引导学生归纳出“幕藩体制”和“等级身份制”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幕藩体制”是以幕府为核心、以诸藩为支柱的相对松散的统治体制,各藩相对独立,幕府封建专制统治薄弱,有利于倒幕维新运动的成功;“等级身份制”显示各等级之间界限森严,大名、武士与将军之间,被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之间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动摇了封建制度的基础,为推动社会变革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

·经济: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教师出示两组资料,让学生理解明治维新前日本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发展状况。①图片《江户时代的手工工场》②日本文献《世事见闻录》中的材料。请学生根据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①江户时代的手工工场有何特点?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明治维新前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从18世纪下半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到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因素已获得广泛发展,开始进入了“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②根据《世事见闻录》中的材料思考: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使日本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概括: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包括手工工场主、新兴地主和商人在内的资产阶级形成了;作为统治阶级基础的下级武士也因经济困窘日益资产阶级化。)

③明治维新前的资本主义因素能否顺利发展?为什么?反映出当时日本社会面临着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答出:德川幕府及其所维护统治的一整套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强烈要求改变幕府统治,同时,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对幕府统治日益不满,再加上日益高涨的农民运动,致使社会矛盾复杂尖锐,幕府统治面临全面危机。)

④你认为反对幕府统治的各种社会力量中,谁最有可能成为领导核心?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新兴资产阶级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而力量薄弱,无力领导倒幕斗争;唯有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有能力领导这场运动。)

·外交: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国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材料、课本,概述日本明治维新前的锁国政策,讨论它的实行有何利弊?并结合以前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的国际环境,评价日本的锁国政策。

角色表演:

①创设历史情境:在背景音乐中,出示图片《培理来航》。画外音: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率四艘军舰来到日本,以武力叩关,幕府被迫开国,相继和美英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表演过程:

一位纺织工场主(学生甲)、一位商人(学生乙)、一名下级武士(学生丙)三位老朋友在商人家里聊天。

纺织工场主:“(发愁地)唉!好几个月了,我连一块布头都没卖出去,日子真难捱啊。(对商人)老朋友,行行好,帮我卖点吧!”

商人:“(很为难地)不是不帮你,实在是帮不了你。我现在自身难保啊。前一阵子,和一个美国商人做买卖,亏了大本。唉!这些西方人实在是太可恨了!”

下级武士:“(愤怒地)我比你们更惨,物价高得可怕,过两天,恐怕连饭都吃不起了。唉!这是什么世道!(沉思片刻)还是吉田松阴老师说的对:‘不思国患,不顾国辱,不奉天敕,将军之罪天地不容!’要想活下去,就要和将军、西方人抗争到底!否则,就会像清朝那样惨遭别人宰割,亡国灭种。”

其他二人应声附和。

③学生总结: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冲击,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深重灾难,国家主权逐步丧失,资本主义经济严重受挫,广大人民及中下级武士处境恶化,民族危机与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空前激化,加速了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

④教师点拨: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鉴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受辱的教训,下级武士中的有识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积极辅佐藩主,向西方学习,探寻救亡之路。

·文化:从“兰学”兴起到西学传播

问题设计:何为“兰学”?“兰学”是怎样兴起的?日本被迫开国后,它是怎样传播的?(结合吉田松阴的言论进行分析)它的传播为明治维新准备了怎样的历史条件?

教师总结:西学的传入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在日本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对西方有所了解的新知识分子集团,为明治维新做了聚集骨干分子的社会准备。

2、明治维新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 ·明治新政府的建立

知识接龙:通过学生抢答问题,让他们掌握明治新政府建立的相关史实,即从改革派发动“尊王攘夷”运动到进行武装倒幕再到明治新政府建立的全过程。

问题设计如下: ①改革派是怎样形成的?为挽救民族危机,他们最初提出了什么主张?(“王政复古”)结果如何?(遭到天皇和保守势力镇压;战败与外国议和。)改革派有何教训?(武装倒幕)

②倒幕运动为什么能够成功?(增强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农民和商人子弟组成的武装力量;利用天皇的名义倒幕。)有何意义?(为明治维新提供了坚实的政权基础。)

·明治维新目的和内容

关于明治维新目的,教师出示《五条誓文》,提问:它表达了明治新政府的什么要求?(公开表达了向西方学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力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的愿望和要求。)

关于近代化概念,教师进行讲解。

关于改革的举措,重点探究两个问题:①引导学生分析日本怎样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近代化道路的?(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殖产兴业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掀起了工业革命的高潮。日本经济成功步入近代化道路的原因在于政府对私人企业的大力扶植,主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和注重近代科技人才的培养。)②有人说;“明治维新开辟了日本学习西方的新时代。”日本向西方学习有何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日本在学习西方工业、文化及政治制度时,从不完全照抄照搬,而是从国情出发,有选择地吸取西方文明,取其“神益于日本”者,并融合到传统文化中,即“欧化而不同化”,“借助而不依赖”,结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得巨大成功。)

3、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创设问题情境:被称为“日本通”的美国学者赖肖尔在《日本人》一书中写道:“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日本人相对迅速的取得成功,主要不应归功于外因,如西方冲击的性质或日本国土较小等。因为其他有同样经历和国土面积的国家,做出的反应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还是应该从其内部特点去寻找原因。”针对这段资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赖肖尔的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你认为日本脱颖而出的原因有哪些?

分组讨论:要求不论持何种观点,只要论据确凿,论证合理即可。成果展示: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各组探究成果,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验证假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抽象概括、归纳等方法,对已经提出的多种观点进行逻辑论证与修正完善,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的国际环境,也有内在因素,如: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幕府统治的腐朽、西学的传播、坚强的领导阶级、倒幕运动的成功、务实而有明确的目标、欧化而不同化和“借助而不依赖”的方针与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等。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我是怎样论证这一问题的?考虑得是否周全?学会了哪些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总结,使学生掌握将历史事件放置特定历史环境中进行多角度考察的研究方法,以及“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

4、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出示材料:图片《困苦的农民》、《儿童在模仿甲午战争的游戏》和《强迫人们奉读<教育敕语>》。组织学生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明治维新的影响分组讨论:近代化取得成功的国家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对待邻国?(引导学生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扩张给亚洲邻国带来深重灾难,近代化取得成功的国家应该放弃民族优越论,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

(师生进行课堂总结)

从背景、目标、领导阶级、主要措施等方面列表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与欧美国家相比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如,动因和起步上属于外发型模式;近代化目标务实而明确;由政府自上而下进行变革;吸收西方文明而有创新;措施全面而切实可行等。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五、教学评价设计

1、“小小辩论会”:

正方观点——彻底消除封建残余,更有利于推动日本近代化进程。反方观点——不保留封建残余的明治维新不会成功。

2、自主讨论:明治维新是“近代化”运动还是“欧化”运动?

3、文学创作: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日本19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下级武士,你可能会遭遇怎样的生活经历?请写一篇简短的自传。

近代日本对中国美术的影响 第8篇

自古中国和日本都没有“美术”这一词语。中国古代用“书画”、“丹青”等词表示与“美术”相近的含义, 日本则用“唐绘”、“大和绘”等词语来表示。19世纪中后期, 日本实行文明开化政策, 全社会都向西方学习, 在美术领域聘请西方专家到日本教授绘画, 建筑, 雕塑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 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到欧美发达国家专门研习美术知识。1873年, 日本参加在维也纳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中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在给本国的报告书中首次将英文“art”直译成中文“美术”。就此, 日本在1876年按照西方学院的样式在日本开办了第一所美术专业学校“工部美术学校”。1881年, 福田敬业在《美术概论》的报告书中, 对“美术”的词源、分类、含义做了详细的叙述。1882年, “工部美术学校”关闭后, “美术”一词被保留了下来, 这一概念逐步取代了日本本土的“唐绘”、“大和绘”等概念, 将所有的美术形式统一概念为“美术。”

19世纪末期, 中国政府先后派遣了大批留学人员到日本学习包括美术在内的各科知识。如李叔同、高剑父、关良陈抱一等专修美术, 李毅士、徐悲鸿等先到日本再转欧美国家留学。“美术”一词也是由这些留日学生带入中国的。有关美术文字的记载最早见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 “美术”频繁出现, 如“美术之价值, 存与人离生活之欲, 而入于纯粹之知识”。李叔同在《图画修得法》中多次出现“工艺美术”一词。1907年, 刘师培发表了《中国美术学变迁史》、《论美术与证实之学不同》。鲁迅在1913年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 提出什么是美术, 美术用思想美化万物、美术的区别等内容对美术进行分类。除此, 这一时期, 社会上也创办了大量的美术专业美术学校, 美术学会, 以及大量的美术刊物。19世纪末清政府在公办学校也开设了美术教育, 如两江师范学堂在1906年开设了手工课, 教授中国画和西画。在早期开设的学堂中, 由于专业西画教师的缺乏, 所聘教师多为日本教师。另外还有从日本留学归国的美术专业学生, 如李叔同归国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担任绘画和音乐的课程。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专门学校法令》中规定了要有“美术专门学校”的法令, “美术”一词成为官方语。早期“美术”的概念泛指文艺或艺术, 1918年, 吕溦将美术和艺术分而论之后, “美术”的概念于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基本一致。

二、理论研究的起步

我国绘画理论秉承传统的感悟思维方式, 艺术感悟等, 散见于一些画论中, 缺乏成系统的理论性文章, 更缺少中国绘画史的史学著作。由于历史的原因, 几乎对国外的美术理论和美术史没有了解, 更谈不上洞察西方美术发展状况的认识。20世纪初, 从西学东渐开始, 我国才逐步的改变了这种状况, 但日本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在20世纪引进西方美术史和理论的途径有两种, 一种是直译欧美学者的美术理论和著作为中文。如严复翻译英国人委斯弗的《美术通诠》。另一种方法是把日本的理论著作进行翻译, 这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把日本学者研究西方的理论著作翻译成中文, 另一种是将日本翻译的西方理论著作再转译为中文。但这两条途径中后者为主要方法。如鲁迅翻译的板垣鹰穗《近代美术史潮论》系统的接受了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形式主义等流派, 以及马蒂斯、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家。丰子恺翻译田敏的演讲稿《现代的艺术》等等。这些译著对中国美术的研究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译著本身的知识丰富了中国人的视听;二是在译著中提出的美术观点, 研究方法, 途径等在方法论层面上启发了中国美术界, 为中国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方法可循。于1926年出版的郭沫若《西方美术史提要》是以板垣鹰穗《西方美术史》为蓝本。此外, 中国学者也开始著述中国美术史和绘画史。姜丹书撰写的《美术史》中, 包括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中涉及了从上古至今的各流派, 建筑、书法、绘画等门类。西方美术史部分涉及了东方其他国家的美术。郑旭在1929年出版的《中国画学全史》中将中国古代美术划分了不同时期, 将美术放在时代背景中经行思考。这一时期的美术理论著作弥补了中国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的空白, 也是对我国美术的一次梳理和总结。

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形成和发展, 借鉴了西方美术的文化成果。然一种文化强势进入本土文化, 并对本土文化造成深刻的影响, 其传播途径是最重要的原因。但要了解西方美术如何进入中国, 并对中国古典美术向现代美术转型时, 日本是不可忽视的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 中央美术学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日语二级听力词汇下一篇:诗歌朗诵 推荐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