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计划范文

2024-05-13

听评课计划范文(精选8篇)

听评课计划 第1篇

第五小学听课评课活动计划

听课评课是学校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学校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全校强化开展全员性听课评课活动,着力提高听课、评课工作的认识,完善听课、评课工作的制度,进一步提高听课、评课水平。同时,通过活动以评促研,浓厚教研氛围;以评督学,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通过活动不断总结推广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全面学习上级有关“听课、评课”活动精神,阐述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目的意义,乐于全身心投入“听课、评课”活动中来。

1、保证听课数量,本期不少于20节,做好听课记录

认真做好记录。听课记录主要包括教学实录和教学评点两个方面。教学实录主要围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进行,包括:

(1)、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生活动情况;

(5)、教学效果。

教学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一种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种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三种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要根据不同课型及教师特点,运用不同形式记录。

教学评点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好,为什么好”、“哪些方面不足,为什么不足”、“对于不足之处如何改进,为什么这样改进”的思路进行,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3)、课堂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选择;

(5)、教学手段运用;

(6)、教学基本功;

(7)、教学思想。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记录形式:一种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二种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

听课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独立听课。随机到班听课;

(2)集体听课。积极参加学校集体组织的校级公开课、观摩课、汇报课等;

(3)骨干教师示范课;

(4)骨干教师示范课;

(5)外出学习听课(如小学学习和优秀代表做课);

听课分为教师自主随机听课和学校统一安排听课两种。其中学校统一安排听课原则上年轻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节,鼓励和倡导教师随机听课,教师自主随机听课原则上每人每周不少于1节。

教师自主随机听课的班级由听课者课前随机选择。学校安排的听课由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制定安排表,明确听课人和被听课人。

2、落实评课工作,提高评课质量

听课后要对所听的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点评,并做好有关记录,可作为教后小记。集体听课(年级组或教研组活动)的评课,要积极发言,并有专人作好记录。听课要根据新课程要求,对授课教师作恰当的评价,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评价后,评课教师还应认真填写好“评课记录表”,并上交教导处。

“听课、评课”活动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听课、评课”活动重在实效,贵在坚持,因此要经常“听课、评课”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听评课计划 第2篇

听评课活动方案

为了深入开展听评课调研活动,并扎实开展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听评课活动计划如下:

一、听课评课活动的目的

1、进一步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开展听评课活动,认真研究教学规律,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在大面积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中,对全校课堂教学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分析,帮助授课教师对教学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其成功和不足之处。

3、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对本校所有专任教师进行具有针对性、符合每个教师实际情况的教学水平分析。与教师一起研究立足于教师实际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方案,并督促落实。

4、落实新教师拜师学艺结对帮扶制度。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在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之间广泛开展拜师学艺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教师结成课堂教学互助对子,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课堂教学整体水平。

5、扎实推进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全面推广新唐河县教研室推出的“学探测”教学流程,组织广大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广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探索富有个性特色的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自己的教学品牌。

二、听课方式

1、集体听课和个人听课相结合。

2、听课与评课有效结合。

3、先推门随堂听课,后针对性听课。

三、听课内容

1、看授课教师是否有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授完课后是否达到目标。

2、看授课教师怎样处理和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否把握住了教材的精神实质。

3、看授课教师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结构是否完整,课中各环节安排是否适当;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4、看整个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是否遵循教学规律。看在传授知识时是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在布置作业上是否适当、适量。是否有当堂达标检测。

5、看授课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6、看授课教师是否采用普通话教学,板书是否工整、条理。

四、听课要求

1、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听课节数每学期不少于40节,每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2、听课前一定要先了解教材内容要求,听课过程有记录,要标明听课日期、授课人、教学班级、教学课题、活动过程、板书、简评等,要有课堂评价或教学建议。听课后全体听课领导、教师要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

3、听课时,要提前三分钟进入教室,不讲话,不走动,不中途离场。上下课应与学生一齐起立,以示对执教者的尊重。

4、听课时,应该先调好自己的课程,不能因听课而耽误同学们的学习。严禁实际未听课却有听课记载的现象。

5、听课后,负责领导及时依据。

评课总结

听课是教学活动总研究的有效手段,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研究的一部分。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听课研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会不会听课、能不能听课、怎样听课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听课质量高低和能否抓好常规教学,更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持续有效开展。评课是学校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具有研究价值的课改课题,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化的交流过程。科学的评课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素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新一轮课改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听评课活动的举行加大了教师教研教材、探究教法的力度。这次听评课活动中,我们全校全体成员都积极认真备课,从确定教学内容到确定重点难点,从研究教法到问题设计,从时间安排到讲课过程,再到互相听课评课等等各个环节,备课组的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组内每一位教师都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形式加大了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了备课组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真可以说是时时有教研,处处有教研,事事有教研。

听评课活动的举行,是学校为教师搭建的一个平台——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组的各位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家都能根据教学实际坦诚地谈自己的观点,说自己的想法,述自己的做法。态度认真谦虚,既能诚恳地指出优点,又能善意地道出对方的不足,更能恰当地提出合理的建议,彼此能够在真诚中得到提高,而心灵得到的是快乐。这样的活动对于我们教师的成长无疑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取得这样良好效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存在的不足和值得反思的地方:

第一,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缺乏激情,语言表达缺乏亲和力。师生之间仍不能够平等对话。

第二,课堂内容应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应进一步多样化。有些课教学环节不够完善,课堂结构不尽完整。板书应进一步规范化。

从专业的角度思考“听评课” 第3篇

课堂观察是近两年兴起的一种听评课范式。它不仅为听评课提供了专业化的工具, 还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方法。为了引导教师们认识这种专业的听评课方法, 我们在杂志Q Q群上发起了一项《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书活动, 不少教师参与了本书的读后讨论。在了解课堂观察的同时, 也有教师提出了质疑。争论的焦点在于, 课堂观察是否将听评课复杂化了、教学效果能否通过课堂上的行为外化出来、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课堂观察量表是否科学、课堂解构会不会导致全局观的缺失等。

归根结底, 这些质疑指向的是听评课应不应该有理性化的方法, 需不需要进行课堂观察。为此, 我们邀请了江苏淮安市、黑龙江哈尔滨市两地的教师和教研员就他们在信息技术学科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的实践谈反思与心得, 并给出了一份翔实的课堂观察案例。他们的实践打开了深入认识课堂观察的一扇窗, 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的关系、课堂观察对教师和教研团队成长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 让课堂观察由模糊到清晰, 由复杂变得易于掌握。

教师如何听评课 第4篇

【关键词】 教师 听课 评课 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7-057-01

0

作为一名教师要经常参加一些教研活动,听评课是避免不了的。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方法和手段。听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切磋教艺、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措施。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那教师如何给同事评课呢?本人根据已有的经验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听课的准备

首先听课教师要对自己要听的课有一些了解,要知道这节课的文本内容,了解这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教育目标。同时,听课教师也要对这节课的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有了这些准备,听起课来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知道或了解教师的课堂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也为评课做了细致的准备。

二、听课过程

教师听课过程中,不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课学习,还要关注授课的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听课了情况,同时做好听课笔记的记录。

三、评课过程

(一)从授课教师的授课情况评

第一要评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节完整的课教师既要设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同时还应该由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教师设计出这样的教学目标,评课教师要看这样的目标是否符合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班级学生的特点,这节课能否完成了预计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也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最关键的指标。

第二要评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每一节课教师都要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具体地位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也要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是如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显然,授课教师不能把握难点,或不能很好地解决重点,就不能算是一节完美的课。

第三要评课堂思路的设计。教学思路清晰,不仅反映出执教者对教材编排思路与意图有了深入的分析与认识,而且能让执教者在明晰自己在每一个环节应该干什么、应达到什么目的,还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合理的调控教学。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明确教师的意图,从而让他们的活动与思维等有了明确的指向与目标,学生也能在一次次理清老师的思路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思路对教与学都是一件很重要的要求。一堂好课,教师的授课思路清晰,能做到了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各个环节衔接有序,合理分配课时,显然能给自己的课增加不少亮点。一节好课,教师能很好地设计复习提问环节,这一环节既能巩固学过的知识,同时也能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知识上的过渡与铺垫;导入新课设计的好,能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讲授知识中要做到语言精美,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多联系生活;练习设计要精当,做到当堂学习,当堂巩固,同时做到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照顾到不同的学生,让他们都有所收获;课堂小结是否能很好地突显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等。

第四要评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基本功也是评价一节课的一个方面。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教态,富有个性的、精当的、标准的教学语言,具有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能机智的处理课堂的偶发事件,同时能写出一首漂亮的字都能给授课教师加分的。

第五要看教学效果。有节课上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情感目标达成,能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二)从学生学习角度进行评课

第一要看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是否饱满,学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生热情是否高涨等。如果一堂课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那么,这堂课中师生之间必能形成良好的氛围,情感双向和谐交流,从而达到教学共振。

第二要看看学生的活动广度。学生的活动广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每一种感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堂课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他们的渎、写、算能力,还有观察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参与广度。

第三要看学生的活动时间。学生的活动时问即看一堂课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究竟有多少。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很难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而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课堂则恰恰相反,它鼓励学生拥有较多的自主学习,这样就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小组学习的开展和合作学习的实施。

第四要看学生的参与方式。看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否多样。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一堂课学生的参与方式可以是独立学习,可以是小组学习,也可能是多种的混合。这样既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第五看学生的参与效果。教学效果是评课的最有力的一点,具体看教学效果要看大多数的学生通过努力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形成了能力发展趋向,是否得到了能力的发展,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等。

数学教研组听评课活动计划 第5篇

推进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关键,上课、听课、评课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通过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一方面,能使学校领导直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便于领导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优点,并进行总结推广,对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直接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通过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听课、评课,使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老师之间更好地互相切磋教技,改进课堂上教与学的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现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制定的听评课计划的要求,引领教师参与听评课活动,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听评课的注意事项

(一)、听课的注意事项

1、听课是检查教学、交流经验、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师之间要坚持相互听课,取长补短。

2、听课前原则上应自行先调好自己的课程,如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导处协调,千万不能因教师听课而耽误

学生的学习。听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听课过程要做好记录,听课后要写好评议,不能只听不评。

3、听课过程中,尊重讲课老师,认真听讲,不与其它老师谈话,不得在课堂上议论探讨,不做任何影响学生上课的事。

4、听课后,讲课者要积极主动向听讲者征求意见,虚习学习,改进教学,听课者要客观求实,做到公正评价。

5、听课内容要求:①“听”教学思想:教学思想、学科思想是否明确科学,是否充分体现课改理念;②“听”目标设计:是否遵循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重点、难点处理是否恰当;③“听”教法、学法:自主性、合作性、开放性、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否充分体现,是否将知识操作化,突出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媒体及课件运用是否合理、科学、有效;④“听”教学结构:教路学路是否科学、明晰、流畅,问题(目标)生成是否科学,是否形成课前预习尝试探究→课中参与体验、感悟→课后拓展的教学流程,教学容量、课堂节奏,时段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板书是否简明科学、美观工整,具有信号导向作用;⑤“听”教学效果:是否充分体现主体发展意识,最优化教学意识和反思性教学意识,教学交往、师生互动、信息反馈是否多元多维,学生活动与练习安排是否科学有效,问题升华是否合理有特色。

6、听课时,教师要提前5分钟进教室,不讲话、不走动、关闭通讯工具。如没有特殊情况不中途离场,以示对执教者的尊重。

7、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所有听课者均应写听课简评。(二)评课的注意事项

1、评课是相互了解学习、共同切蹉提高的有效途径,全组科任教师有责任做好评课工作。

2、做到每听必评。先说课、后评课,说课应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学生等内容,评课应兼顾评说课、评听课两部分。

3、评课应事先分析教材,熟悉教材,做到有的放矢,加强课的针对性,不可漫无边际,不可蜻蜒点水。评课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公开公正,客观准确,不可互相吹捧,并不可有意贬损。

4、听评课与教研教改相结合,对存在问题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列出教改专题,实践探索总结,改进教学,提高效率。评课要做好记录,会后要归纳整理,及时反馈,力求改进和提高。

5、要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态度参加评课,好的方面应充分肯定,供大家学习;不足之处也要实事求是提出来,以利改进和提高。评课既不能一团和气,也不能吹毛求疵。

6、评课要以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做指导,从执教者对课标的学习和理解,对教材的钻研与把握,对学生的关注与了解,对教法的选择与应用,对学法的指导与训练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且能抓住重点,说在点子上,评在要害处。

7、评课前,执教者先谈自己教学设计思路或介绍授课后的体会,然后由评课者对课堂教学情况作深入讨论分析。评完课后,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应对执教者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指导。

8、评价与建议要求:①从教学思想、学科思想、教法与学法、教学组织结构、教学效果等主要教学因素进行定性评价;②要针对教师学科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建议,目的是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课堂上教与学的行为。

听评课 第6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使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开展多种形式的听课、评课活动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传统的听评课制度多带有甄别和奖惩的功能,听评课的结果多与评先表优、提职、晋级等联系起来。因此,参与听评课的人多把目光集中在教师身上。看教师的导语设计,看教师的讲授、提问,看教师的教学流程,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组织能力……而学生的表现则常常被忽视。现在,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听评课时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

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听评课时应从重点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情,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几种状态作为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听评课时应重点关注学生的以下几种状态。

学生的情绪状态。观察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能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否保持较长的注意,是否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听课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上课教师自己讲得激情洋溢、如痴如醉,而讲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这样的课不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课,不是好课。

关注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有经验的教师从不把学生看作容器,而是看作期待点燃的火把。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意识到课堂上不能再一味地包办代替,不能再唱独角戏了,要想法为学生的参与提供时间和空间。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可在听课中我们发现,有些课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教学活动设计有温度、无深度,学生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多数学生人云亦云,缺少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生成。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能否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是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否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

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目标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因此,在听评课时,听课者要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听评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或为活动而活动以及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

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教师也常把“教教材”做为教学的重点,认为只要把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讲全、讲深、讲透、讲细就行。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听评课时,听课者要关注教师是否善于用教材去教,能否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过去仅凭一本教科书、两支粉笔就可以走上讲台的做法显然已经行不通了。当然,任何事情单方面走过了头都是可怕的。在听评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一节语文课可能会被上成艺术课、生物课,等等。显然,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

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

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主要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爱学、会学、善学。教学组织策略很多,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听课者在听评课时需要重点关注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是否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自主性教学策略。关注教师的自主性教学策略主要看: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是否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是否放手让学生去做;在课堂上教师能否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探究性策略。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激励性教学策略。关注激励性教学策略主要看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及时给予有价值的反馈,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反思提高的作用。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也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河南省新密市教师进修学校 张淑伟)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7日第9版

听评课的关键要素

听评课是各校教研的常规方式。由于属于“常规”,很少有人关注它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去年11月中旬,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院院长West先生在我校考察期间的一次沙龙上语出惊人:“你们的听课、评课总是在说上课人怎样,没有说听课人怎样、学到了什么,也没有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这样的听评课不是在浪费时间吗?”这个看问题的角度对我的启发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笔者认为听评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上课:体现理念,展示风格

前几年谈新课程,大家觉得很“新”;现在提新课程,好像谈不出什么新东西了。一些地方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某些做法确实有些“过”,再加上考试制度的改革还相对滞后,以至于“教的法子”必须适应“考的法子”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在继续。2006年,“有效教学”这一概念被重新赋予意义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笔者认为,可以把“有效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教学的新阶段去引领我们的课堂。公开课不能因为新课程的课堂存在一些问题,就匆匆打着提高分数的口号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甚至未加包装就重新请回课堂。

有了新课程理念,同时我们还应倡导个人风格。一些年轻教师,在集体备课中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选择“整合”大家的意见,把“公公”、“婆婆”的意见都体现了,就是没有体现自己对课堂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把握。长期下去,只会把年轻教师变成“教书匠”。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如果平时我们好好地去培植、去养护,定会渐成风格。

听课:带着问题,关注学生

很多学校都有听评课的节次规定,一些教师在月末检查前匆匆听上几节算是交差。这样的教师都还算是“良民”,更有甚者干脆抄袭或凭空写上几行听课笔记应付检查,且美其名曰:用形式主义对抗官僚主义。所以,笔者认为听课活动最好由备课组统一组织,每次有不同侧重的主题,如课堂问题呈现、课堂机智、自主学习,等等。

有了问题,进入课堂后我们听什么呢?有专家认为“听课”要改为“看课”,这是有道理的。光听还不行,我们还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而不是看教师的表现,至少不完全看教师的表现。从对话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对话仅是诸多对话形式中的一种。我们在欣赏电影的时候,总习惯于惊叹演员的演技。其实,演员的演技与导演的功力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幕后的导演,不能动辄就去当演员。还有专家提议,“看课”要与学生面对面坐着。其实,与学生面对面也好,坐在学生的后面也罢,“关注学生的学习”才是听课的要义所在。

评课:抓住要点,提供思路

笔者并不赞成听完课后听课者立即参与评课。听课者还应该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查阅资料。听课者不应该比上课者轻松。只有听课者不轻松了,才能品出课的味道,才能评出课的水平。现在网络资源丰富,只要去搜索,就会发现无数材料可供选择、参考、触发思维,让听课者可以多角度去看课的优劣。深入研究了文本之后,还要抓住要点。

既然我们是带着问题进课堂的,就有必要以这个问题为要点展开探讨,并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

抓住要点是不是就意味着评课可以到此结束了呢?特级教师余映潮最近在河南评课时,将评课分成四个步骤:首先谈“课堂流程”,其次是“一个突出的优点”,再次是“一点建议”,最后是“一个新的教学设计”。最后一个步骤是很见教学功底的。既然我们指手画脚了半天,“我来试试”就成了水到渠成和众望所归的事了。站着说话不腰疼,下水试试不仅知道水有多深,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水性”,使评课更有说服力。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而且由于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教学、也不直接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与可让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因而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没有去了解大纲、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智能情况);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这样的听评课,显然是有于课程改革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为此,必须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听课、评课。

一、怎样去听课?

1、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2、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

(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

(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3、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4、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

二、教师如何评课(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参见课标);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担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或殴打能够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般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⑤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知道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听评课心得 第7篇

为全面推进各门课程的深入实施,提升我校小学教师的业务素养,切实提高各科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举办了各学科的听评课活动,学校所有老师积极参加。

我有幸听了由车洪延、马建、张辉三位老师分别执教的的三节课。参与讲课的老师都都精心准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讲出了自己的特色,尽显各自的风采,让我耳目一新,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工作,现谈谈自己听课的一些体会:

一、课前准备充分,资料收集齐全。

每位教师都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

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能恰当的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课堂环节展示合理。

教师能够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实现简约,环节精、方式活。整个课堂按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法——进行试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回到生活中的思路教学,课堂中学生充满活力。《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一课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进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提出“一杯陌生的溶液,你

用什么方法去了解?”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猜测“硫酸铜和铁丝反应以后会有什么现象”,学生在猜测后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汇报交流后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经历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猜想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动手实验的能力。

三、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在课堂教学、实验过程中,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知道的真多!你真聪明!你真棒!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四、课堂中有真实的生活关照。

教师在讲课中,时刻关注学生良好习性的培养。例如: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不要交头接耳。小组合作实验时通过温馨提示,保证小组合作实验的有序进行,实验结束后能自觉地收拾整理好实验的器材。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设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强调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为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科学实验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我听完这两节课后触动很大,包括其他老师的评价都使我收获颇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钻研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针对教学目标,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依据学生已有的知

听评课的五个视角 第8篇

一、指向视角

指向视角侧重于看执教者在课堂教学前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否明确、充分、吻合,也就是说“教师课前想教什么,课前有没有认真备好课”,备好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有无偏差。

Z老师在集中自评课上谈自己是如何备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的:课前我仔细思考这节40分钟的课要复习哪些重要内容,要从哪几个复习环节入手,这既符合我的教学风格,又使得课堂精致不啰嗦、平实不花哨。首先对所授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的取舍,我查阅了2014年江苏省历史高考说明,对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所涉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要点了然于心,再看历史课程标准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教学内容的要求,我觉得在有限的时间要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个概念讲懂讲透,有点力不从心,只能删减、浓缩讲课的内容,于是决定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史概念的前一部分,就是“专制主义”,这样课堂讲授的内容就不那么臃肿繁杂,就有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圆融和交流了。

X老师听了一节公开课《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一)》,受益匪浅:执教者在这节课中注重只挑学生的错题来讲,在课前用了很大的功夫,先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批改,将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拍照和截图,然后在课上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增加了课堂容量。

L老师听了一节《一次函数的应用》课后总结:执教者的这个课例,特点是课前设计的思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师生的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从而教会学生“读懂”应用题中的函数图像,并通过随堂练习进行及时反馈,使课堂知识得到及时巩固,整节课处处体现着函数思想与数形结合。

二、过程视角

过程视角侧重于看课堂教学中授课老师是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将预设教学内容转化为实际教学内容,这其中涉及如何组织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取舍教学重难点等,也就是看“教师是怎么教的,学生是怎么学的”。

X老师听了某校一节高二英语读写课后总结:执教者的上课思路迥异,通常我们的做法是“以读促写”,而她此次的设计模式是“以写促读”,以写读后感的模式,先帮助学生搭建写作的4段框架:1文章的体裁;2故事主旨;3人物性格分析;4自己的人生感悟。课堂上,她首先通过展示自己写的读后感为开头,降低难度让学生仿写;其次要求学生以速读的形式概括故事的主旨,让学生带着写作的要求去快速寻读相关的主题句,或者自己简明概述;接下来在第三段的写作中要求学生来描述主人公的性格,要求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佐证;最后一段学生根据文章的主旨问题“人生究竟是什么”,结合他们自己的已有的阅历谈感想。这一部分是本节课最出彩的地方。学生写作的过程由模仿到控制下的写作,最后到开放式写作,难度逐渐增加,有效地培养和推动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同步发展。

D老师听某校一节示范课《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他评析道:上课之初执教者以风趣幽默的网络语言开始了本节课教学,看得出该老师不是这班的任课老师,他这样处理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为下一阶段的有效互动作了很好的铺垫。从开篇之初的引入到教学过程的层层深入再到方法规律小结提高,该老师均能以问题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整堂课问题呈现的形式有很多,有一问一答,有一问众答,有“有问不答”(反问的形式),通过问题的形式把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

H老师听了一节高三的化学课《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她对教学过程关注得很细致,她评析如下:1先以单一物质(Na HCO3溶液)为抓手,和同学一起回忆归纳:解决溶液中“三个守恒、一个大小”的方法技巧,进而用此种方法有效突破下面设置的各类问题情境;2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由单一溶质→两种物质混合不反应→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两种物质反应,其中一种有剩余→不同电解质中同一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3提出“抓住主要矛盾、主要微粒去分析”的思想,认为这是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学习并加以深化的理念,有助于解决“两种物质反应,其中一种有剩余”这类问题;4最深的印象:执教者语速非常快,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也少,但学生也能很好地在45分中内解决所有问题,难怪有人说优秀的学生成就优秀的课堂与优秀的教师。

三、审美视角

从审美视角评课,会重视课堂的和谐美和节奏美,关注教师的言谈举止及教学风格,追求课堂教学应如何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也就是说“课堂上,教师该怎样营造美的学习氛围”。

C老师评《初三英语试卷讲评课》:执教者是美丽优雅的女性,她的课堂如同她的人一样美丽优雅。上课铃声响起之前该老师就带着动人的微笑走进课堂,用她那温柔动听的语言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铃声响起后亲切地和同学问好,用友好的手势请学生上黑板演示,用“标致”的板书修改学生的答案;下课铃声响起后执教者及时下课,关照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并一再询问学生还有没有疑问。可以说,她的课堂处处体现出“苏式课堂”的优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是惬意的。该老师是简约清新的女性,她的课堂如同她的人简约清新。她的课堂设计并不花俏,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完成听听、读读、写写、讲讲系列任务,但是课堂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试卷中易错易混点的分析,就是要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达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要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拓宽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C老师听评高三化学课《综合实验设计———由金属制备其化合物》:执教者的课一份学案,一支粉笔,朴实的不能再朴实,却让人印象深刻。声音不大,却句句入耳,听来倍感舒适。她将本来枯燥繁琐的工艺流程设计用环环相扣、发人深思的引导与提问娓娓道来,使课堂如叮咚的泉水充满灵动又不失深远与厚实。乍一看,本堂课朴实无华,但仔细一品,却可以感受到课堂背后的高瞻与深虑……这样的课堂,没有惊涛骇浪,也看不到激情澎湃,却以亲切温婉的吴侬软语让在座的学生和老师都如沐春风。一堂课,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不失科学的严谨与深度,让听课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四、学科视角

有些老师从学科专业视角看学科知识的教与学是否符合学科学习规律,留意新课的导入呈现、教学内容的逻辑安排、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等教学环节,尤为关注学科目标、学科价值和学科素养能否在本课堂得以充分体现和实现,也就是说“学科教师该打造怎样的高效课堂”。

S老师听评一节《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之古代中国的工商业》:我们都知道教材中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和商业这两节内容较多,知识点繁琐,很难复习。但执教者对这堂课的设计非常精巧。他首先把知识梳理成两张表格《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商业的发展》,作为课前预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使得学生对本堂课的大体知识有所熟悉。然后课堂上重点探究四个问题:第一是探究“瓷之发展”,通过景德镇制瓷业发展情况的材料呈现,引导学生归纳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特点以及比对三种形态的手工业之不同;第二是领略“茶之兴盛”,以中国古代茶叶贸易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商业在宋代的发展情况;第三是考证“市之变迁”,通过四张图片的展示:《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清明上河图》(局部)、《盛世滋生图》(局部),非常形象直观地呈现出古代市的变化特点,并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第四是品评“言之利弊”,材料引入三位皇帝对工商业的看法,以此展开探讨,同时又以史为鉴,要求同学们谈谈古代工商业发展对我们今天经济发展的启示。整堂课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讲练结合,有条不紊,所选史料和问题的设计都很精巧,给人感觉如行云流水般地顺畅。尤其是该老师以题带知识、以练促提升的课堂做法给了我很大启发。

Z老师观摩一节高效试卷评讲课有感:这节课执教者在处理试卷时没有不分主次地按序全讲,他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虽制作的PPT朴实无华,但内涵深刻,条理明晰,易于学生认知。特别新颖的是,在呈现答案时,他打破常规,没有将答案全部直接地呈现让学生一一校对,而是在学生集中出错的选项题号后打出问号并标注红色。这样做一来增加了一丝神秘感,二来引起了学生对这些题目的重视和关注。不言而喻,试卷的难点和重点也就一目了然了。在处理这些重难点时,该老师基本上采用了一分析、二归纳、三总结的步骤和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

五、教育视角

从教育视角听评课侧重于看课堂教学是否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是否去考量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也就是说“学校育人功能在课堂上该如何体现”。

Z老师听评了某校一节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课堂最后以齐唱《义勇军进行曲》结束教学,恰到好处地把这节课推向高潮,学生在歌曲合唱中感受到了不屈的民族之魂。整堂课层层递进,让人荡气回肠,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真实历史,我想这也是一堂历史好课的精髓。

K老师评析某校研究课《散步》:执教者用“回看路径”的方式导入新课,比较了同为叙事散文,《背影》、《我的母亲》各有异同。课堂的主体部分由三次师生对话构成,第一次,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哪些地方能感受家庭的温馨和谐;第二次,品味文末“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第三次,给课外的链接材料《桥在水上》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总体而言,整堂课学练结合,相得益彰,就从育人的角度看,经过老师环环点拨,入情入境,学生从三代人之间的亲情细节中体味到人间的“至爱亲情”,这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大有益处。

L老师在参加2014年江苏省初中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后在评课中写道:本次赛课课文的选择总共14节课,竟然有8人选择了诗歌。4首古诗,4首现代诗,并且上诗歌的选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看来,诗歌的教学在大江南北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金戈老师说:“读诗,对孩子的言语生命和精神世界的成长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相信,“诗歌具有自然美、亲情美、社会美,经过诗歌点燃的孩子,他们的生命将不同凡响。教师亦然!”

上一篇:打倒一大片散文下一篇:国学经典:小学生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