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师德学习心得感悟

2024-08-04

暑假师德学习心得感悟(精选10篇)

暑假师德学习心得感悟 第1篇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记暑期师德业务培训心得 8月24日、25日,我们在实验学校进行师德和业务两次培训:一是宁波外国语学校的石晓为老师的讲座《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一是华师大教科院副院长吴钢教授的讲座《教学设计与有效教学》。两位专家,一位来自基层,出身“草根”,案例丰富,作风亲民;一位来自高校,理论积淀深厚,视野开阔,高屋建瓴。两次讲座妙语连珠、引人入胜,令台下的我们感触良多、收获颇丰。石晓为老师是浙江省的师德楷模、宁波市优秀班主任,她从教至今,做了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但是讲座中,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一名班主任,我感觉很幸福”。这句话看似平常,细细体味却真正让人心生佩服。所谓“做一行,厌一行”,更别提是做班主任这样事务琐碎的“九品芝麻官”了。我也做过五年的班主任,特别是头两年不得要领之时,做班主任真是苦不堪言,后来虽然稍得宽松,但也还是感觉“压力山大”。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老班主任,石老师是怎么做到如此的呢?她自有她的一套。

她说:“班主任工作就像是谈一场恋爱,简直可以算得是一场单恋。因为你要爱学生,一心一意为了他们好,但是他们却不见得领情。这时候你不能气馁,要继续单恋下去,用诚心去打动他们。”这个比喻生动诙谐,惹得底下老师忍俊不禁。这一套“单恋说”也足见石老师对教学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那种物我两忘的赤子之诚确实难能可贵。她回顾了自己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生涯,从凡事亲力亲为到学生自主、全员参与,从特色指导到各尽其才,她的班主任生涯走过了三个境界,从最初的“敬畏、敬业、热爱”到中期的“创新与本分”,而如今的她年逾不惑,她更是体悟出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大胸怀、大境界。她说:“我现在不是把学生看做是自己的孩子,我现在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孙辈,隔代亲,面对自己的孙子孙女,疼爱还来不及,怎么忍心苛责?”石老师以满腔的热情与周全的工作践行着自己的理念,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桩桩动人的事迹,无不展示着一位一线老师的光荣与梦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想说的就是这样温柔的情怀吧。

如果说石老师像是我们身边的一位同事,整场讲座乃是同事之间的一次畅谈,一种交心,那么吴钢教授就像我们大学时代所敬仰的大学者,他所带来的新颖观点、前沿理论给予我们头脑的一次风暴,心灵的一次激荡。讲座中,吴教授首先谈到了有关学习与教学隐喻的变化,学习概念的一次次更新,带来了教学设计的一次次改革,从传统的教学实践一步步上升到知识的深度学习。吴教授还系统归纳了教学设计的所有环节,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围绕它的是:学习目标、学习者特征、知识结构分析、课堂学习的环境创设、程序与时间、评价与反馈。他从理论的高度分析课堂,让原本对于教学设计有些“雾里看花”的我们顿时拨云见日,犹若醍醐灌顶。

吴教授的讲座也并不全然是阳春白雪,他的案例生动有趣,令人入胜,他的语言深入浅出、幽默诙谐。他讲到了中美高中生写作差异,美国的高中生作文题目举例:《自由不是免费的》、《罪与宽恕》,对比中国的各省高考题目,美国重在锻炼逻辑能力,中国重在培养修辞水平。他的例子引起了在座教师的共鸣,也引发了诸位深沉的思考。听完吴教授的讲座,我甚至冒出一个想法:我想再读一次大学。琐碎的教学工作,繁重的家庭事务,这些再度学习进修的念头被现实浇灭了,但那一刻,那个火苗像个灵动的精灵又伺机窜了出来。

也许这就是培训所带来的意义,它不仅带来一次理论上的更新,更是心灵的一次碰撞,激励身处平淡的我们追求更好更上的人生,对学生饱含热情,对事业充满信心。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让我们用心去教书,莫让世俗琐务吞噬了我们的灵性,让理想永存。

梁辉中学黄陆亚

暑假师德学习心得感悟 第2篇

这次市教育局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虽然只是通过视频观看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发言和报告,但细细品来,感觉收获不少,迷茫的心里点起里亮堂的明灯,曾经的困惑在次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名师的事迹打动着,让我不断反思着。通过这几天培训,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暑假师德学习心得感悟 第3篇

一、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是对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 教师职业自不例外。

敬业表示一个教师爱岗的精神。在一个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的前提下, 根据职业认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的不同, 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在认识、态度、价值观上有四个不同层次的理解, 即畏业、爱业、乐业、创业。畏业是指敬畏自己的职业, 当一个教师把自己的职业仅当作一种“干活挣钱的行业”, 而又很怕失去它, 那他对教师职业就具有一种敬畏感, 其敬业的精神是始于畏业。畏业者对职业能尽职尽责, 爱业者能自立自强, 乐业者能无怨无悔, 而创业者同表现出一心一意。这四种不同的职业感, 虽然层次不同, 但都是教师敬业的内在动力。敬业是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

育人表示一个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专业工作, 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教书育人的业绩如何, 除取决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外, 还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作为一门专业的技术, 需要教师勤奋训练, 对其中的规律刻苦钻研。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水平可以有四个不同的层次:技术、技能、技巧、技艺。每个层次虽然渐次递进, 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高级的境界。不过, “勤奋+方法=成功”适合每一个人。故博览古今中外典籍, 使自己成为饱学之士;勤练教书育人技艺, 使自己成为专业高才;深研教育教学规律, 使自己成为教育行家, 应成为每个教师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师表表示一个教师为人师表的品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肩负培养“四有”新人的神圣使命, 这就决定了社会对教师的品行比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应是规范的, 是学生学习的模范, 而优秀教师还是其他教师学习的模范, 是社会各界学习的模范, 这就构成师表维度的四个不同层次:规范、垂范、模范、世范。我们平时常说的“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就是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书育人的水平与高洁的为人师表的品行。一个人民教师敬业精神高尚令同行感动, 育人水平高超令学生佩服, 而师表品行高洁则令世人敬仰。

二、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 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 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 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 “同在一片蓝天下, 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呵护, 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对学生一定要以诚相待, 热情鼓励, 耐心帮助, 用师爱的温情让他们能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疼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一种崇高的大爱, 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 就会很自然地“亲其师”, 从而“信其道”。

三、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学生增长学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行动的标杆, 学生特别喜欢模仿他们崇拜的老师, 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在政治思想认识上, 道德品质、情操上, 学识学风上, 全面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学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不断完善充实自己, 才能有更好的精神储备教好学生, 如果我们自身都很散漫、懒惰, 不思进取, 如何要求学生睿智进取呢?教师的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的感召作用, 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四、终生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21世纪被称为知识信息的世纪, 教师的道德应该是具有深刻知识内涵和文化气质的道德。一个受学生敬重的教师, 应该是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带头人。教师只有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要, 真正塑造好“师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 确立“边学边干, 边干边学, 终身学习”的观念, 紧跟当代知识和科技的发展步伐。

摘要:本文将从新形势下对师德的基本要求、师德核心、师德人格的影响、及终身学习是师德升华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暑假师德学习心得感悟 第4篇

一、师德为先,《指南》为提升教师师德修养指南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师德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爱是教育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只有爱,还不是教育,还要有爱的智慧。”无疑,我们可以在《指南》中汲取无限的“爱的智慧”。

当我仔细研读《指南》的时候,发现她在教导我们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的岗位上,除了有爱,有耐心,有事业心,更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评价观,要明确学前阶段是为一个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指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孩子们细致入微的关怀,她懂孩子,爱孩子,希望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能追随孩子,追随孩子的游戏、学习,追随孩子的生活、运动,追随孩子的发展、成长。因此,她给出一些合理的、可操作的建议,引领我们力争做一个有德行的教师。比如,在语言领域中她就告诉我们要“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懂的语言”,“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以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把话说完”。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要“引导”“帮助”“提醒”“支持”“赞赏”;态度应当是“欣赏”“尊重”“亲切”“关心”“耐心”,创造和谐、融洽的师幼互动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幼儿在关爱、尊重、信任的集体生活氛围中获得安全感,发展自信、自尊。《指南》要求幼儿“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做到“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不随意打断别人”,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也就是要求教师一定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身正为范,为人师表。

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幼儿社会学习重要的影响源之一。《指南》建议我们“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是啊,在幼儿园里,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一定要首先做到。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曾经说过:“有什么样的教育者,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认为教育者的素质是幼儿获得良好教育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能够拥有文明高雅的言行举止,准确规范的语言评价,谦逊温和的态度,宽容大度的胸襟,就会非常有助于幼儿提高品位,正确地接纳自己、认识自己,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对教师而言,《指南》提出的种种规范,都是一种外在的要求,内因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加强师德修养,自觉提升自己的教育素质,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教育者。

二、幼儿为本,呵护孩子幼小心灵

幼儿为本,是《指南》突出强调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是实施《指南》应当遵循的几个原则的核心要义,要求我们建立广义的幼儿学习观。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也常把“幼儿为本”“因材施教”挂在嘴边。但是,在幼儿活动室中,占据显著位置的墙上不乏“比一比”“我最棒”的评比栏,有孩子的名字下面贴着一串小红花,有孩子的名字下面却只有“珍贵的、孤独的”一枚。我想,我们的老师真正理解何为“幼儿为本”了吗?是不是把小红花作为管理的工具了呢?有没有倾听自己定义的“落后”孩子的心声?有没有呵护孩子的心灵?《指南》告诉我们“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每个幼儿在沿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发展的速度和达到某一水平的事件不完全相同”,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要“关注幼儿的感受”,“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我想,我找到了答案。老师缺乏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尊重,教育行为缺少了科学性是不行的。相信老师认真学习了《指南》以后,一定会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放慢脚步,跟随孩子,守望孩子的童年。

为支持幼儿游戏,我们开展了丰富的区域活动,然而投放活动区的材料时,教师为了活动室的整洁、美观,不太关注材料的开放性和适宜性,看重材料的外观和数量,但这样做是不是以幼儿为本呢?是幼儿游戏的需求吗?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吗?为什么老师精心设计制作的材料,孩子们不喜欢呢?《指南》能给我们答案。比如:“幼儿园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剪、画、折、粘等美工活动”,看来,我们的当务之急还是认真研读、领会《指南》的目标和教育建议,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提升专业能力。逐渐理解《指南》精神,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一定会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如果能科学合理地开展区域活动,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老师也有了时间和精力观察、了解幼儿,如果能渐渐成为“懂”孩子的老师,不仅能助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也能使教师个人发自内心地爱上幼教事业。

呕心沥血,几度春秋,《指南》通过大量实验论证,借鉴国外经验,凝聚了无数幼教前辈、学前专家的心血,我觉得这是他们“爱的智慧”的结晶。《指南》的出台,使广大家庭和教师智慧地爱孩子有了抓手。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圆一个美丽的中国梦,作为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从理念到行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暑假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 第5篇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去深化对师德建设的认识,拓展师德建设的内涵,更符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更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那么,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其主要内涵体现是什么?我认为应特别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以人为本要以学生为本。

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培育人才,育人是学校各项任务的核心,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那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什么?教师应当怎样对待学生呢?这是师德建设首先面对的问题。过去的中国一直是强调“师道尊严”的国家,我们往往将本来对“师道”的尊重片面理解成师生之间服从与被服从的等级关系,教师的“尊严”、“权威”至上,学生必须绝对服从。其结果往往是使得教育在许多方面成为一种压抑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精神的活动。因此,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质上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为本,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并不是要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最重要的体现应当是对学生的理解、帮助、关爱和尊重。

作为人民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对学生注入无限的爱。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尊重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要用纯真的爱去培养并严格要求学生;教师也要用对学生的民主、平等去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与自重。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代新人。这是以人为本师德建设的核心要求。

第二,以人为本要以“教师”为本。

师德建设上的以“教师”为本,首先表现在教师自身要自爱、自尊、自重、自律,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但 1 教师在塑造自身高尚品格与情操的同时,又应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爱。让人民教师很好地展示“德福一致”的道德情操,展示积极和优雅的美好人生。让道德生活的美好、道德智慧的绚丽去以身立教。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往往对教师有很高的期待与要求,将教师比喻为燃烧的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这当然是人民教师的无尚光荣。但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还应包含对教师的尊重与关爱。我们不应当脱离教师的职业和从事这一职业者生活的幸福去片面地理解师德。教师应当在教书育人,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教师也应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意识,做积极师德的践行者。

第三,以人为本要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

高尚师德的养成,既决定于教师自律的觉悟,又受环境的影响。学校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是影响学校以及整个教育发展进步的核心问题,又是影响教师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而当前受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负面影响,教育的某些方面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一些学校在管理理念和制度上出现了偏差;一些教师忘记了学术至上、真理神圣的真谛。这种制度的缺陷和心态的浮躁催生了学术泡沫与腐败,健康进步的大学精神面临严峻考验。

暑假师德学习心得感悟 第6篇

——暑假教师学习心得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身上的责任是跟其他很多职业都是不同的。教师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可能是毫无回报的。如今我虽然才当了一年多的老师,但是我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也许会带很多的班级,一个班的孩子们的培养和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担负在班主任的肩上的。学习了张彩花老师的先进事迹以后,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的一生平凡、认真、乐观、坚持,以她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和自身的事无巨细的态度,培养了一批批的优秀人才,孩子们亲切的称她为“妈妈老师”。从张老师的先进事迹中,我归纳了两点心得如下:

一、教书育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习身心发展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全部活动是为了人。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张彩花老师以她的实际行动做到了这些。

张老师教书育人不仅仅是学生在学校的这段时间使他们学到了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在他们毕业以后,还一直与他们保持着联系。“为学生一生规划,让学生终身受益”,这是张老师的带班理念。她在学生毕业以后还非常的关心学生的发展,经常让班级的学生出来聚会,开展联系沟通、继续教育、创业扶植、合作交流等工作,对学生教育实行终身制。她带出的1995届机械(4)班58名学生中,有34名学生走上了创业道路,成了家喻户晓的事迹。

张老师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她安心于教育,执教在农村,扎根于职教。她的平凡,因为乐观、认真,所以造就了她不平凡的业绩。我们应该学习张彩花老师的乐观、坚持等等。

二、关爱学生

张彩花老师她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她对学生一视同仁,严格要求,对学生的生活上和学习上的问题都认真对待,热情帮助。同时在学校活动、班级活动中都积极鼓舞学生参加、探讨,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她的班级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悉心照顾与关爱学生的校园生活后,她还十分重视学生毕业后的情感联络。不仅仅是事业上的事情,还有其他的学生毕业后的婚姻问题、家庭问题、生活问题等都会去关心,她这是真正做到了关爱学生的一生。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

对学生一视同仁,这也是我们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我们对一些学生很好,对一些学生则态度很差,那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和生活心态。一个班集体的孩子都是班主任的孩子,我们应当关爱全体学生!

暑假师德学习心得感悟 第7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里指出:“坚持兴国必先强师”,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使我对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未成年人哪些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常常受到成年人的侵犯,比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就打骂孩子,说孩子笨,骂孩子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又比如:学生发了错。对其进行罚站或一个学生违纪全班学生挨批评等。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有关法律法规,还严重的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要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杜绝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迁移的行为。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我的身心又一次得到了洗涤,再一次激励我努力,严格要求自己,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暑假师德学习心得感悟 第8篇

暑假参加校长培训班的学习,实在是校长的一大乐事,快乐愉悦之情溢于言表,本人每次参加培训后都有意犹未尽,特别期待下个培训阶段的到来,反复总结,悟出其中的道理:

1.身为校长,每个暑假接到培训通知是幸运的。培训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福利,过去每个暑假,全体校长都期待教育局组织边学习边参观旅游的活动,其实相比之下,现在教育局邀请资深的专家学者上门为我们培训,我们得到的远比以前更有意义。

2.培训就是长知识、增见闻、拓视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培训中,我们这些专家学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毕一生所学,倾其所有把道理、方法、手段和一些奥秘告诉我们,是为了让我们在人生事业中更好地发展,我们认真学习,可以节省时间,缩短路程,增加成功率。本次学习我记住了几个经典的结论:“世界已变,学校未变,人家已变,我们未变”“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教授别人,教学活动中老师是最大的受益者”等,培训后,因为充实了知识,所以自豪、自信,产生了改革的动力和欲望。

沉重的思考

培训的过程是愉快的,培训的结果是有压力的,我们培训学到了一些我们平时没有学到的知识技能,但是同时知道了外界办学的信息,差距很大,很多“怎么办”就在大脑里不断出现,本次培训,本人感觉这种思考是沉重的,“世界已变,学校未变,别人已变,我们没变”,我觉得我们再不变,我们就会被时代隔离,被现代抛弃,被世人责怪!

1.外界成名的学校,校长必须具备成名的基础,反思自我,我当中心学校校长四年了,我怎样管理我的学校,人家能专心研究,潜心学问,亲自执教,不断研究,硕果累累。我却整天在复评、等级评估中奔波

2.看郑杰《没有办不好的学校》一书,听专家们为了学校内涵的发展而冥思苦想,不溃余力去追寻新的办学思路,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一个“有为”的理念,校长追寻历史,规划目前,展望未来,是多么豪气冲天,看到人家学校的发展,我身为校长,真有点情何以堪的羞愧!我们设计理念,创建特色,校长满腔热情,行政班子雄心勃勃,可是老师叫苦连天,教授专家们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觉得也是,所以每次培训,动力和压力并存,我无形中开始沉重地思考着。

3.“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教师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的创建是时代召唤的产物,创建成功的专家因为成功,所以自豪,这些专家们经历培训、培养名师的全过程,在专家讲座上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但在我们这样的乡镇学校,成立这样的工作室还有些困难。培养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还是需要我们从各方面努力。

深切的期盼

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一个镇中心学校的校长,我知道每个校长都经历过各种曲折艰难的磨炼,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不少的成绩,也肩负着人民群众和党的重托,党和国家也对我们的成长进行了不断的培训,花在我们身上的时间和金钱也不少,我相信我们每个校长在各自的岗位上也很想有所作为,干出一番成绩,我的现状是做了很多,做得很累,总算顺利,但是成效不够突出,在艰难的工作过程中,总有很多深切的期盼。

1.每个暑假开学的时候就是各镇中心学校校长最头痛的时候,突然会被通知调出了很多教师,又突然被通知学校没有体育教师或英语教师,边远的学校因为没有教师愿意前往等等,混乱的局面令人触手不及,常常感觉压力而头痛!深切期盼,暑假一开始上级就要跟各镇调研镇的教师情况,早做安排,早做准备,起码要在开学前半个月就定好人员,让我们有主动权,否则开局混乱,整个学期就难以顺利,期盼着……

2.上级部门要求每个学校要规范办学经费的使用,必须先预算才能使用经费。我期盼几个方面的完善:(1)加强我们参与预算的有关人员的培训。(2)如果有特别的任务要经常打乱我们学校现有办学经费的正常使用,上级部门应做出配套的辅助。

“愉快的学习 沉重的思考 深切的期盼”是我在本次校长培训中最深刻的总体感受,与全体培训人员共勉,我觉得,我们站在什么地方,从什么地点起跑并不重要,关键时我们该向哪里跑,跑到什么地方才是最重要的,让我们全体校长向着正确的方向奔向明确的目标吧!

作者简介:黄绍青,男,就职于广东省江门苍城中心学校。

关于师德学习心得及感悟 第9篇

通过对师德的学习,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他们思维活跃、思维幼稚、活跃吵闹、工作无聊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视为“不懂事”。事后看来,我不应该。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他们有自己的感受和要求。优秀的学生受到大家的喜爱。作为老师,要有一双“放大镜”的眼睛,去发现和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以“点”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静下心来,静下心来教育每一个学生,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相比优秀的老师,我现在的思想水平应该是不断提高的。

在教学中,首先要把学生当朋友,改变教师尊严的旧观念,让我们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得到家长认可,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暑假师德学习心得感悟 第10篇

2019师德师风学习心得感悟1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通过此次寒假期间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素养。本人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不但是实现“***”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现将从教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 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对班主任的选择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素质教育,事实上,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的是教师、家长、各级领导、公务员和明星们。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孩子们在家的时间显然多于在校,如果家长文化素质低下,言行不文明不规矩,孩子们怎会有高质量的成长?各级领导及公务员则无疑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如果这些形象代表的文化和能力不及格,品行不端,做事不正,你叫孩子们长大后怎么去尽心地为国为民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也实施了好几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很有必要先认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质,咱们需要具备些什么素质。

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国人片面地以为西方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能以自我为主,于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话一直被歪曲到现在,结果贪污腐化案件层出不穷,而且级别越来越大。这种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到了还在校求学的青少年。说起倒台的贪官时,一些学生不仅不以为然,还自以为是地说那是“他们不会做,如果是我,保证不露马脚”。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起码的证明。但如今的学生们已越来越不会接受批评,受了点委屈后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杀,不能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但现实教育中,我们却在违背这一规律,不管能否接受,家长们业余都在逼着孩子们学弹琴、绘画、表演等,老师们也都在要求学生们什么都学,争取全科优秀,以为什么都懂才算是素质,丝毫不理会孩子们的感受,结果孩子们更是厌学,完全违背了教师和家长们的初衷。更为可怕的是,招聘部门在录用人时,依然先青睐什么都懂一点的人。但什么都懂一点的人,到头来充其量也不过能成为学者而已,而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

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要是当年清华大学也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个历史学家吴晗;要是美国的公司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尔·盖茨了。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当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集中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同志“***”的理论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2019师德师风学习心得感悟2

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范文之心得体会:关于师德师风学习的体会。学生也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liuxue86.com)。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一个教师当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心得体会《关于师德师风学习的体会》。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也才算具有师德。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服务的对象上。你的钱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你昨晚同家人吵架了,或者你的职称职务没有顺利提升,由此产生了气愤、懊恼、悲伤和烦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你的角色就要转移到教师这里来,而不能停留在马路、家庭和领导者那里。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应是师德和职业道德中比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其师德二字之后才配得上加“高尚”二字。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2019师德师风学习心得感悟3

前天下午全体教师在学校世纪讲堂举行了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老师们准备得很充分,给全体观众都上了一课。听了演讲后很有体会。

首先说教师,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所以,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

在工作中,教师要甘于奉献,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像演讲中讲的,不能对学生有偏见,学生有时候需要的就是那句鼓励。如果挫败她的自尊心就会使他失去学习兴趣,应可种地也不学习,这是老师的一种失误。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2019师德师风学习心得感悟4

一场没有演讲稿、没有ppt的激情演讲震撼了会场的300多位教师们。x老师的演讲以他艺术的掌握、心理学的学习、知识的渊博、独到的见解、人格的魅力、超强的记忆力等,使得老师们佩服、折服,获得现场全体教师多次热烈的掌声,我们每位教师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师德教育。

x老师围绕《做有幸福感的一流教师》为主题谈论了一系列有关师德师风的独到见解。怎样做有幸福感的一流教师,x老师送给大家三个字,分别是:“品”、“爱”、“能”。

“品”:教师的一流体现在品,尊严、自由、名声。

x老师例举了很多实例指出作为一名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不能伤害孩子的尊严,做一个有品的教师,同时教育孩子从小做一个有品的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最重要的是传道,要让孩子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是自由,不可在小时候养成品行问题,长大了会丢了自由。而名声就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上,自律和他律的结合才是师德师风的保证。

“爱”:爱自己、爱别人、爱事业。

正如x老师的一句话:“吃不饱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吃饱饭时却有无数烦恼”,这是一个浮躁、急躁、甚至暴躁的社会。我们不能掌握我们的命,但是能掌握我们的运。“希望是火,失望是烟,人生路上一直是一边点火一边冒烟”,人生虽有不如意,但也要爱自己、爱生命。当然也要做到爱别人:爱别人的孩子、爱别人的父母、爱同事,爱身边每一个人。x老师向我们传授了为人处事的“四二二”定律。四项基本原则:当面尊重、背后赞扬、好事想着、坏事帮忙;练就两样本领:做事让人感动、说话让人高兴;吃下两样东西:吃苦、吃亏。爱别人要从身边做起,作为教师更要从对学生的点滴关爱做起,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能做到爱别人的孩子是伟大的。人生就一万多天,有人只是过了一天而重复了一万次而已。有的人一辈子暗淡无光,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让我们的生活精彩就要爱我们的事业,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能”:比实力、比才干、比能力。

教育工作者如何体现自己的“能”,x老师说:“班主任就是领袖,而不是领导”,什么叫“领袖”?我想就是做学生的偶像吧,你不用扯着嗓子喊,你不用大发雷霆,学生就会跟着你走,因为他崇拜你。当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做一个有“能”的人,让学生全面发展。成功人的标志是具有“三头”:笔头、口头、领头,而成为成功人的途径是读书、拜师、见世面。我们每位老师都应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文学、业务水平,要身体力行地学习。不登泰山怎么知道泰山的雄奇、险峻,教师应有丰富而广博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x老师的报告,带给我很多生活和工作上的启示。现在的教育要交给孩子什么?是知识吗?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我们应教育学生做有品的人,做有爱的人,做有能的人,这不就是有学问的人吗?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对,绝对的好,这就是学问。我们在教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育人,这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真正有学问的人。还记得最后x老师送给全体老师的一段话:“要想一个人快乐,那就做梦。要想一家人快乐,那就做饭。要想一群人快乐,那就做东。要想一辈子快乐,那就做事、做人。”努力做有幸福感的一流教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2019师德师风学习心得感悟5

12月8日晚上,我们学校举行了“铸师魂、树师德、正师风”的演讲比赛。在演讲赛上,我认真聆听了12位年青教师精彩、声情并茂的演讲。从她们的演讲中,使我正确认识到了师德师风工作的重要性,学习了身边教师的优秀事迹,寻找对比了我在师德师风方面的差距与存在的问题。听完后,我感受颇深,对师德师风工作又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更是每一位教师的立身之本。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学校的校风、学风的好坏。“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作为学生的表率。对待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具备了高尚的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在我身边有许多优秀事迹,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优秀教师。有为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牺牲与家人享乐时间的马小燕老师;有为了特困生的生活有着落、学习前途四处奔走的“师德标兵”龚小青老师;有像老黄牛任劳任怨,哪里有困难就哪里有他的陈新福老师;有从来没有豪情壮语,却有一副好心肠的梁秀芹老师;还有丈夫出车祸了,还忘不了学生的明海平老师。从这些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中,由于年轻,教学经验肤浅,我不能积极地钻研教材,不能很好地利用手中的教材。在教研方面,没有上进心,以往那种对工作的热情、干劲随着生活的磨合渐渐消失。对于学生的关爱还没能达到疼爱自己的孩子般的程度,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状态,对后进生缺乏耐心。平时在生活、工作中不能严于律己,在学生面前不能起到表率作用。

上一篇:张雪梅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下一篇:中小学法制安全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