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室活动记录

2024-08-22

幼儿园体育室活动记录(精选8篇)

幼儿园体育室活动记录 第1篇

明德幼儿园中班午睡室的观察记录

2013年9月-

午睡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快速地小便脱衣服入睡了。小豪却在午睡室晃来晃去,不愿去小便,结果,从盥洗室出来的人,被小豪不小心绊了一跤,摔得哇哇大哭,小豪见此情形,也吓到了。于是,安抚好摔疼的小朋友,我问小豪:“为什么在午睡室闲晃,不去小便呢?”小豪不做声,我继续说:“午睡室已经很挤了,如果你在这里逗留不往前走的话,后面的小朋友就会挤在一起,很容易发生危险的,你知道吗?”小豪点点头,说:“我裤子脱不掉,不想睡觉。”原来,是这个原因,让小豪迟迟不肯入厕睡觉。我想,上学期的时候他明明都是自己脱衣服睡觉的呀,这学期怎么了?我检查了小豪的裤子,原来他的外裤穿得太紧,不好脱,于是,我告诉小豪,不会脱或者脱不下的时候你可以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忙,但是要有礼貌地说,我想他们肯定会帮助你的,老师也会帮助你。最后,小豪请了旁边的佳佳帮忙,一会他就躺在床上睡好了。

在长假里,很多家长会因为宝贝孩子,而经常包办代替孩子做很多事情,时间一长,孩子就养成了惰性,他也觉得理所当然,也就会依赖他人了;或者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自己穿脱衣物时的方便,认为都是我们老师帮忙,在穿着上也没有考虑到位。因此,面对孩子,我们要告诉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可以慢慢学,可以请别人帮助,但不能不动脑筋就依赖他人;其次,面对家长,我们也要让他们配合我们的工作,学会对孩子放手,帮助他们学会自理。同时,也要鼓励孩子之间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帮忙,当同伴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伸出援手给予帮助,这也是一种良好的美德。

幼儿园体育室活动记录 第2篇

社团名称:体育社团

辅导教师:

活动地点:

活动人数:

活动时间:

幼儿园体育室活动记录 第3篇

大班幼儿相较于小中班幼儿来说,更加具备记录和观察的能力,幼儿对瞬息万变的科学现象有观察的兴趣,也乐于发现和探究。在缺乏教师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大班幼儿的记录内容缺乏目的性;记录形式单一;交流和分享的意识薄弱;教师在指导幼儿作科学记录时也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指导孩子进行有效的记录。这些问题折射出在大班科学观察活动中有效记录能力有待提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从有效的记录内容、有效的记录表、有效的记录形式、有效的记录目的、有效的评价等五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选择有效的记录内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记录什么、怎么记录,对记录效率至关重要。教师要依据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让大班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并确定具体的科学活动目标:(1)能察觉植物、动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2)能发现常见物体间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3)能探究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4)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教师在确定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时,必须考虑它们能否有效提示并促进幼儿探究,能否让幼儿明确探究的问题并从中发现新问题。还要选择那些贴近幼儿生活的、富有趣味性和操作性的记录内容,以促进幼儿观察和记录。如,“郁金香的生长条件”“斜坡实验”“有趣的溶解”“神奇的碘酒”“乌龟来宾”“不一样的我”“磁铁”等等观察活动中记录的内容,就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需求,能激发起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

二、科学设计记录表,抓住活动记录的关键环节

科学活动中的观察记录不仅可以记录儿童的猜想以及他们在实验中的发现,揭示猜想与实际之间的不同,帮助幼儿梳理认知与经验,培养儿童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并促进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而且是教师了解幼儿思维过程的有效手段。因此,设计一张合理的、适合孩子的记录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本着形象、简明、易懂的原则,规划适宜的内容、格式和符号,科学地设计使用难度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的记录表。

1. 记录表要具备完整性

教师设计的记录单,不仅仅呈现记录的内容,还要标明活动的名称、记录日期以及记录者的姓名,利于教师作课后的统计、分析、反思与调整。尤其不能忽略幼儿姓名,及时标注,以便后续的个别化指导。

2. 记录表要具备针对性

发挥记录的效用必须考虑记录表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活动目标,记录的方式和内容也要有差别。教师要分析科学活动的重难点,找到记录切入的时机,帮助幼儿运用记录有效学习。

“记录”是为了帮助幼儿记录自己在某次科学活动中的猜想和实验后的发现,起到帮助幼儿梳理思维和认知的作用,所以记录只是一种方式,它必须服从于内容,为达成该活动目标而服务。以《不一样的我》为例,大班幼儿的记录表(见表1)不仅有两人合用的记录表,还可以添加“观察记录汇总表”(表2),这是因为大班幼儿有更深入层次的探索要求,且大班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也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完成这张汇总表。

注:眼睛、鼻子有大有小,头上漩涡有多有少,等等。

3. 记录表要注重形象性

记录表的设计要简洁,避免多余的干扰,便于幼儿理清思路、发现特点、找寻关系。尽量运用符号代替文字,注重形象化。这是由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记录表的设计常采用表格式,有两维表格甚至多维表格。建议教师采用形象的小标记,如猜想记录用小问号,观察记录用小眼睛,实验记录用小手做标题加以区分。又如贴实物标记或简笔画作标记,使幼儿一看就明白,配合简洁清晰的讲解,幼儿就知道该如何记录了。随着幼儿经验的积累,再由全面讲解记录方法,过渡到根据标记猜测行列的内容,独立明确地进行记录。

4. 记录表要有针对性

科学活动中的记录对于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求异的思维力、多维的创新力以及促进幼儿形成积极主动、尊重科学的正确态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幼儿之间,由于能力、个性、发展水平的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他们对于“记录”这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使记录表多样性、个性化是相当重要的。它既能给予幼儿一定的创造想象的空间,又能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未知的事物总是很容易吸引幼儿。所以,在引导幼儿观察某一事物前,既可以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做记录,还可以让幼儿先对所观察事物进行猜想记录,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记录。

三、利用各种记录形式,展示幼儿的观察发现

通过科学探究操作,每个幼儿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形成许多刺激、动觉的经验,充满了表达的愿望和倾向。形象生动的“记录语言”不仅能再现幼儿观察探究的过程,还能让幼儿领略观察探究的乐趣,获得更多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科学活动中,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大班幼儿还不能用文字准确表达所想、所闻、所感等科技探究结果,因此,丰富幼儿的记录形式尤为重要,教师要从鼓励幼儿综合运用多样记录方法、适时选择合适的记录形式及生动形象地表现记录内容入手,让记录更加完整地展示幼儿的观察发现。

1. 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记录方法

数字式: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可以用来说明数量、时间、速度、先后等可以量化的内容。例如,记录时间、记录不同时期植物生长的高度、记录不同物体的重量、记录水的温度等等。

标记式:用简单通识的标记来做记录,表明特征、进行判断或选择,记录方向,如用色块表示颜色,用锯齿线表示尖锐,用“↑”“↓”表示方向,用“√”“×”作判断或是用几何图形作选择,还可以用笑脸、哭脸表示喜好等等。

图像表征式:给予较大记录空间,适当留白,供随机记录,使记录更加个性化,更灵活多变。但要注意时间与难度,慎防花大量的时间解决绘画的困难而不是科学探究的问题。

电子式:采用新型的电子产品加以记录,相机、摄像机即时拍摄,这样的记录更直观,可以抓住稍纵即逝的片段,可以不断重复,帮助幼儿回忆和倒叙,有时会发现和延伸出更多的生长点。

这些记录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激起幼儿学习记录的兴趣,并使幼儿的观察记录更趋于客观、准确。

2. 将个人记录、小组记录与集体记录有机整合

个人记录是以个人的探究为基础的个体记录。小组记录是以几个人共同实验为基础的合作记录。集体记录是由个人记录到集体记录的过程,是经过许多例个体实验验证最终获得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三种方法,用途和作用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观察类型及观察目标,适时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发挥记录的真正作用,从而促进观察活动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如,“斜坡实验”中,幼儿要探索不同材质的斜坡表面小车下滑速度。因为单靠一个人无法完成三辆小车的操作、比较、记录,因此需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

四、明确记录目的,让记录成为科学观察活动的必需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到:“在观察领域中,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就有观察的中心和范围,这样才能把观察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上。”在科学观察活动中,特别是持续性的科学观察活动中,大班幼儿常常会出现“随心所欲”的现象,即常常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主观兴趣来观察事物,随意性太强、观察重点不突出、流于形式忽视本质等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别提出:要帮助幼儿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如在“郁金香的生长历程”种植实验中,幼儿不明确“郁金香的生长条件”这个观察目标,导致在他们的观察记录中只体现了郁金香的生长形态,而忽视了影响郁金香生长的“土壤、温度、湿度、种球质量”等内、外部条件,这样的记录就使得观察目标没有落实,观察记录忽视本质。

那么,怎样来明确观察记录的目的呢?

第一,教师要抓住幼儿好问好动这个特点,引导幼儿围绕既定的观察目标发问,使幼儿沿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方向正确前行。如,在幼儿种郁金香种球的时候,围绕“郁金香的生长条件”,会问很多问题,笔者一边引导他们过滤掉无关紧要的问题,保留“我的郁金香种球有疤,会不会影响它发芽开花?”“我的土里浇了太多水,郁金香会不会烂掉?”“天气这么冷,郁金香发得了芽吗?要不要搬到教室里?”等。同时建议孩子们作个对比实验。

浅谈幼儿园建构室活动的开展 第4篇

一、合理的空间布局,保障了幼儿的建构空间

建构室空间的合理布局,决定着幼儿建构行为中冲突出现的频率,使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更自主、自由。在创设环境时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因此我们将建构室分为小积木区、大型积木区和辅助制作区等,采用矮柜和玩具进行隔断,使建构室整理不凌乱,同时增加一定的规则暗示,如在距离积木框摆放处20厘米的地方贴上即时贴,作为幼儿拿取积木走动时的通道。根据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出现的替代意识,我们特别在建构室中开辟出辅助制作区,投放各种辅助材料,同时我们对各区域空间大小进行合理分配,如大积木区最大有25平方米,而辅助制作区只有5平方米。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使幼儿在专室建构游戏时更加自主、创新,有效地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干预因素。

二、适宜的材料投放,满足幼儿建构的需要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丰富多样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了,但建构室材料的投放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目的性、丰富性、可塑性、层次性。材料投放时,教师在了解幼儿年龄、兴趣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配备、投放各种建构材料,使材料与游戏目标和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相匹配。选配一些具有可替代性和可发展性,能够适应幼儿不断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的成品、半成品、废旧物品等材料,这些材料既能够随着幼儿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又能够起到帮助幼儿经过不断尝试,逐渐积累各种经验和能力,积极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静态的材料能伴随活动的开展而具有动态的功用。 在选择、投放建构材料时不是一层不变的,教师应根据幼儿与建构材料的互动情况,及时调整、丰富建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建构需要。材料的提供还应考虑到幼儿本身的能力差异,使活动材料细化,提供难度不一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活动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

三、建立有序的专室规则,充分发挥建构的价值

凡是游戏总是有规则的,如果没有规则,活动就容易出现混乱、难以指导等多种现象。如幼儿活动人数多,活动室活动场地小,如何限制参与人数。由于是公共区域,玩具的摆放、活动的场地等没有明确的要求等。对此我们开展调查,了解问题所在,制定建构室活动的规则。按区域进行游戏,每个区域限定人数,合理安排区域人数;同时在建构室中 设计标志帮助幼儿整理玩具。 对活动结束后的玩具整理,只能保留精致的成品和部分半成品。明确了这些规则后,我们通过对全园幼儿和教师的宣传,使建构室的活动规则得到统一,从而更好地发挥建构室的教育价值。

四、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活动内容,保障建构的顺利开展

《指南》上对幼儿建构没有明确目标和内容,因此我们通过研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操作水平首先制定出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龄阶段的建构总目标,同时结合每个年龄段的不同主题预设不同的建构主题和具体的内容,积累适合各个年龄段结构室的不同课程内容。每个构建主题都是年级组根据班级主题的研讨后而确定。通过教研活动,教师自己进行建构,发现总结建构中的难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孩子们的建构和老师的预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形成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建构室课程。

五、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建构室开展活动的关键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建构室活动开展的关键。在活动指导中,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图片参考和暗示是建构活动成功开展的必要条件

在建构过程中,多数幼儿会对建构物体有自己的设想。能力一般的幼儿将会看着墙饰上的作品图片进行模拟拼搭,能力强的孩子会根据自己设计的平面图进行创造性的拼搭,这样的环境满足了不同水平孩子的需要,幼儿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补充图片,调整和增减材料,真正在幼儿中间产生一种无声的语言。

2.半成品的呈现是建构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

孩子们在进行建构的过程中,什么是难点,我们通过几次的观察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能够有一些新的了解,但是对于难点的解决有什么东西,既可以解脱老师又可以帮助幼儿呢?半成品就是一个很好的桥梁。

3.重点指导是建构活动开展的有效措施

每个活动我们都力求孩子们有所发展,但是活动过程中总是有难点,因此教师把建构的难点进行重点讲述,可以提升幼儿的多种能力。重点技能的突出需要教师重点介绍,这样对孩子们开展建构活动的指导才有更好地意义。

4.作品的保存是活动延续的必要

孩子们搭建的作品很多情况都不愿意拆掉,但是我们可以保存的空间很小,因此我们可以用以下的方式保存:照片或绘画的方式把作品记录下来,部分作品可以沿用,或下次接着继续使用。

5.辅助材料的选择是建构活动开展的催化剂

适当的配件和道具可以激发幼儿创造出更多的角色游戏,增加孩子们游戏的兴趣。在小班幼儿进行建构的时候,孩子们玩的多数是简单的延长和围合,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但是有了动物的出现,孩子们能够有情景地进行操作,使活动的游戏性更加强。到了中、大班,孩子们能够利用辅助材料创设多种情景。

每个孩子都是小小的建筑师。小小的积木可以有无穷的创意与想象。幼儿园建构室作为一个专用活动室,以其对美感、创造性、合作性、目的性、坚持性的巨大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阳光体育活动记录 第5篇

当明媚的阳光洒满校园的时候,当洋溢着运动气息的旋律在我们耳边响起的时候,一排排整齐的队伍会准时映入你的眼帘。看,同学们正迈着矫健的步伐跑步进入操场,校园里顿时充满了蓬勃的活力。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开始啦!

伴随着“嚓嚓——嚓嚓”这富有节奏的乐曲,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井然有序地跑到宽阔的操场。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悠扬的舞曲响起,同学们开始翩翩起舞,时而深情地对视,时而潇洒地挥手,时而优雅地旋转,时而欢快地跳跃。此时,充满生机的绿茵场成了同学们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大家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时间到了。同学们像小老虎似的奔赴自己的活动区域,操场上顿时热闹非凡。

瞧这边,那些玩乒乓球的同学们一个个生龙活虎、寸步不让把旁观的人的激情也点燃了,都在为他们加油鼓劲;在看那边,男孩子正在那儿打篮球呢,“小心!”大家都在为一个小女孩担心,突然,沈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即将落在小女孩头上的篮球接住便传给了他的队友,一连串精准的动作让我们惊得目瞪口呆,所有观战的人都在为他精湛的动作鼓掌;再看看赛道上,女孩子们正在赛跑,平时,不经常运动的我们在一开始有一些吃力,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后,也已经适应了,觉得自己的身体也比原先强壮了许多,生病的次数也少了,渐渐热爱起这令人兴奋的体育运动。阳光体育不但可以促进同学间关系和谐发展,而且还可以带来欢乐,调节情绪,减少郁闷,舒展身心,陶冶情操,还有利人体肌肉的生长,真是一举几得啊。

“如果整天只知道知道学习或者工作的人,即使聪明也会变成傻瓜的。”是的,学好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有好身体素质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身体好了,学习才能够更好。因此,我向同学们提议,让我们一起手牵着手,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亲近阳光,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世界更健康、更有活力!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田径) 第6篇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1)主讲人:陈琼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轻松自然地进行自然地形跑。学习内容:游戏:自然地形跑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和学生一起复习贴烧饼游戏规则。

3、组织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游戏,学生游戏时老师及时提醒要求,巩固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4、提出分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游戏。(由指定的学生全权负责。)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深入熟悉游戏规则,知道游戏要求。

3、全组围成一个圆按规则进行游戏。

4、全组分成两组,由指定的同学负责游戏,扩大活动的比例。

5、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正压腿、弓步压腿、坐压腿三种柔韧练习。

二、自主选组、自主练习

教师活动:

1、讲解分组要求(按体能分组,3—6人一组;选好组长;纵队排好,组长在前。)组织学生分组。

2、提出自然地形跑的要求:(合理选择场地和速度;合理控制路程;注意跑时纪律;注意呼吸,轻松自然;时间由老师控制。)

3、观看和指导学生进行自然地形跑。

4、向小组长了解每一组的完成情况。

5、组织学生柔韧放松。

6、小结整节课的学习情况。学生活动:

1、仔细听好分组要求,自主选择伙伴,选好组长,排好队。

2、认真了解自然地形跑的要求。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然地形跑,体验不同地形的跑步动作。

4、小组长交流自己一小组的跑步情况,管理感受。

5、听口令进行柔韧放松。

涵江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活动记录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2)主讲人:陈琼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发展跑的能力 学习内容:游戏:大渔网、黄河长江、绕物接力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大渔网游戏。

3、提出柔韧练习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巡回指导。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进行二路纵队行进走。

3、分成两大组进行游戏,体验很多人一起合作游戏的方法。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练习,充分活动各关节。

二、黄河长江练反应 教师活动:

1、讲解分组要求(找一个速度和自己相近的伙伴、找到自己所站的位置)组织学生分组。

2、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指定各组的名称。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4、向学生阐述这个游戏的作用。学生活动:

1、仔细听好分组要求,自主选择伙伴,找到位置站好。

2、明确游戏规则、明确自己一队的代号。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快速起动。

4、认真了解这个游戏对短跑的作用。

三、绕物接力练奔跑 教师活动:

1、启发学生制定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尝试游戏。

3、启发学生合理安排小组力量,组织学生比赛。学生活动:

1、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

2、按次序尝试游戏,体验轻松自然的快跑。

3、合理地安排好每个队员的比赛次序,努力争取比赛胜利。

涵江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活动记录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3)主讲人:陈琼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掌握障碍赛跑的方法。学习内容:游戏:障碍赛跑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利用跳绳进行准备活动。

3、组织学生柔韧练习。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裂队、并队走。

3、每人一根绳子进行慢跳、交叉跳、绳操和定数跳。

4、听口令进行柔韧练习。

二、尝试练习,体验成功 教师活动:

1、布置学生取器材,并提出布置场地的要求。

2、组织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尝试过障碍。

3、提示学生调整障碍。

4、组织学生进行障碍游戏,并作好小结。学生活动:

1、按要求取器材,并把场地布置好。

2、分三个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在进行尝试练习,选择最好、最安全的过障碍方法进行游戏。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调整各个障碍间的距离,为游戏比赛作准备。

4、用自己觉得最好、最安全的过障碍方法进行游戏比赛。

5、总结自己一小组过障碍跑的情况。

涵江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活动记录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4)主讲人:陈琼

学习目标: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并在合作学习中掌握跳橡皮筋的三个基本动作,积极参与表演。

学习步骤:

一、快快躲闪,调动情绪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运动员进行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队列练习,在动作正确的同时感受正确的节奏。

3、分成男女生两大组进行三次游戏,比出胜负,充分地活动开。

二、合作学练,掌握动作 教师活动:

1、在学生的合作下,讲解示范跳橡皮筋的三个基本动作及在跳时的跑动动作。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巡回指导,并观察各小组的掌握情况。

3、组织学生参与展示,并作评价。学生活动:

1、认真观看老师的示范,了解三个基本动作的方法以及在练习时的跑动路线,知道这三个基本动作主要以缠和绕为主。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一个一个动作练习,相互间要互帮互助,做到一个个过关,特别是女生要带动男生做好动作,在掌握基本动作后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熟练动作,熟练跑动的路线。

3、根据自己一小组的练习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展示,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好水平

涵江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活动记录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5)主讲人:陈琼

学习目标:了解排球的发球的动作要领,在学习中撑握一定的发球技能。

学习内容:排球:发球 学习步骤:

一、积极准备,充分活动。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

3、组织学生进行步法移动。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运动员进行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队列练习,在动作正确的同时感受正确的节奏。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慢跑,并进行步法移动。

二、合作学练,掌握动作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尝试复习发球动作。

2、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重点讲解示范,让学生掌握发球的动作概念是击球点的掌握和手臂的挥动动作。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巡回指导。

4、组织学生实战运用,总结掌握情况。学生活动:

1、在规定的地点自己体验发球动作,尝试着把球击出。

2、认真观看老师的示范,了解动作的要点是击球点和手臂的挥动。

3、按要求继续尝试发球动作,进一步体验协调用力的发球。

4、积极参加小组比赛,在实际的比赛中体验发球的重要性。并在比赛中明白只有多锻炼才能把球发到有效的区域内,才能有一定的目标。

5、认真听老师总结,对照总结了解自己的差距。

涵江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活动记录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6)主讲人:陈琼

学习目标:较好地运用已掌握的小排球传球、垫球技术进行小比赛,并能在比赛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学习内容:排球:小比赛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充分热身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提出要求,组织学生自主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练习伙伴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二、了解标准,积极参考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体验相互间的配合。

2、组织学生分组比赛,在比赛中灵活地运用各种已学过的动作。

3、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了解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活动: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传、垫球的配合,体验相互间的默契配合。

2、分成三大组六小组进行比赛,并能在比赛中积极在运用已掌握的动作进行练习。

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 第7篇

活动内容

体育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的研究 活动时间 2012.4.25 活动地点

体育办公室

参加人员

体育组全体教师

主持人

记录员

活动过程记录:

一、各位教师结合自身、对照实例、明确职责、提高觉悟、追求境界。

二、主题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的研究》

1.理论学习(体育教学中提问的目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2.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做研究前的铺垫,总结方式方法。3.通过研究积累经验,形成理论,争取在课堂教学有所体现,与大家一起分享成果。(可从提问的艺术、方法、技能、有效性方面去考虑)

三、项目活动

1.明确队列操练的具体任务和职责;

2.与班主任做好沟通,及时对训练作出调整,力争做好科学训练、收效明显;

3.针对不同年级制订不同的训练计划。天气较热,做好及时调节,训练时讲求方式方法,不要让学生感觉“心灵上的疲惫”。

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关注课堂教学 活动时间 2012.10.17 活动地点

体育办公室 参加人员

体育组全体教师 主持人 记录员

活动过程记录:

一、组长总结了开学来的教学情况,并根据随堂听课情况,找出问题,以“教学五环节”为蓝本,尊重规定,相互沟通,达成共识,规范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按照本组要求,发扬典型、树立正气,真正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素质。

二、教材教法研究。研讨“教学五环节”——上课。着重关注“课中”阶段。与主题研究相结合。深刻理解“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创设问题环节,使之能发现、质疑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意义。

三、谈对于尊重、信任学生平时的做法和方法;在课堂问题创设方面有何好的案例。(大家踊跃发言)刘振宇老师通过一个精彩的案例说明创设环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刘建军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来提高教学效率。

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传达教育局教研组长会议内容与精神 活动时间 2013.3.22 活动地点

体育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持人

记录员

活动内容:

一、3年来工作总结

1.各项竞赛完满结束,奖项发放到位 2.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3.校级评优课

二、本学期工作布置、安排

1.教师做好课前各项准备工作、教案、器材等。2.严格规范学生运动服装,休闲裤不属于运动服装要求不带与课堂无关的物件(手机、钥匙、钱包等)妥善处理销毁佩戴等。

3.每位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研究思路、方法、要量小密度大。

4.规范教案书写,目的明确、目标细化、教案检查着重检查教学目标设计及达成。

5.体育教师人人参加队列、口令技能培训。6.6月份XX老师公开课。

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落实本学期教研工作内容 活动时间 2013.5.22 活动地点

体育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持人

记录员

活动过程记录:

一、上学期工作的回顾

1.组长对目前教研工作成果的大概回顾。

2.再次明确本学期教研工作的内容。

(1)加强理论培训,梳理单元计划使用情况。

(2)结合教材教法分析(发挥骨干教师、经验型教师在组中的作用,对负责的单元计划的内容进行教材教法分析)进行校本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钻研教材的能力。

(3)通过同课异构研究教学策略,关注教学效果。验证单元计划的有效性、实用性。

(4)完善原有的单元计划,撰写单元计划使用说明,有效的服务于老师今后的教学。3.组长对各年级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教材进度进行梳理。

4.分组讨论:如何通过实践来验证单元计划的有效性、实用性。

二、随堂听课和备课检查反馈

1.通过随堂听课,组长对这一阶段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小结。

2.随堂听课后续跟进:发挥骨干教师、经验型教师的作用结对互补。根据体育组制定的课堂教学要求,对本校区存在个性问题的教师进行示范教学,把关其备课。3.请备课质量较高的教师作经验交流。

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关于专题活动的设想 活动时间 2013.5.22 活动地点

体育办公室 参加人员

体育组全体教师 主持人 记录员

活动过程记录:

一、组长谈本学期专题活动的设想。

1.专题活动由理论学习、实践活动――专家引领(讲座形式)与自学相结合,再从理论上充实并在实践中提高理解。2.对体育学科中进行德育教育(合作、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的有效策略、途径和方法进行整理,以便教师自然地运用在日常教学中。

3.认真进行教学研究,记录教学中的改进过程,撰写有质量的案例或课例,使专题活动走向深入。

4.实践课与单元计划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提高质量。

二、各位老师对德育教育与体育学科整合的潜在功能各抒己见。

三、讨论器材室设计和使用。

从安全性、合理性、学科性、美观性四方面思考。

活动内容

评课:杨民老师主讲《排球技巧》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艺体办公室

参加人员

体育组全体教师

主持人 记录员

活动过程记录:

各位教师针对杨教师的一堂组内公开课(排球)进行点评:

陈老师:准备活动加步伐。重点不突出(手形),可对墙传强化手形。对传时可以自抛再传降低难度。

王老师:内容多讲解相对较少,手腕翻腕球向高送,学生着装问题。口令不规范等小问题。

潘校长:重点不够突出,进度稍快,会影响学生掌握效果。

陈老师:准备课较充分。课的导入见议(排球基本技术由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让学生形成对所学内容的表象。蹬地、伸臂。动作要领几个字突出重点。

时间

11.9 地点 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 体育组办公室 主讲人 参加人员

主要内容

优秀体育教师邵波参会的主题

上周情况 总结

执行情况良好!本周研讨 主题

1、铅球:侧向垫步推铅球 身体素质练习主要内容记录 知识目标:

学生能说出侧向垫步推铅球的方法和动作要领,知道素质练习的方法。

能力目标:

学生能正确完成侧向垫步推铅球动作,认真完成素质练习任务。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讨论情况 记录重点:

上下肢协调用力,无停顿动作,自然做出换步缓冲。

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

11.9 地点 体育组办公室 主讲人 参加人员

主要内容

复习侧向垫步推铅球技术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重点:垫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

2、教师示范侧向垫步推铅球完事技术动作

3、组织学生练习,强调练习安全

4、个别学生辅导,重点辅导较差学生

5、集体纠正错误动作,提出纠错方法

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素质练习

1、游戏名称:跳障碍

2、目的:提高快速跳动中的灵敏性。

3、方法:在场地上划出若干间隔为50CM的格线,和直径40CM的圆

一、学生分成八组进行推铅球练习

1、学生记住侧向垫步推铅球技术要领

2、学生结组进行徒手模仿练习,相互评价动作质量

3、分成八组进行推铅球练习,相互观察。

4、接受教师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二、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素质练习研讨结果

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学会保护帮助,增强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理解性的掌握。在设计课程中,多突出学生的活动。同时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

11.9 地点 体育组办公室 主讲人 参加人员

体育组全体教师 主要内容

领悟其他学科教师课堂中的前瞻理念 上周情况总结

上课情况良好,所有的计划和准备的内容全部实现。执行情况良好!

本周研讨主题 篮球耐久跑 主要内容记录 知识目标:

学生知道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方法和要领。能力目标:

学生能在跑动中做出跨步接球上步起跳单手肩上投篮动作。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锻能力,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控制身体平衡、出手动作柔和稳定。记录重点:

动作连贯、重心平稳、跳起有力 主要内容记录

一、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1、教师讲解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并示范。要领:一跨二蹬三高跳,指腕用力把球拨

2、组织学生进行肩上投篮技术的学习

3、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单个辅导

4、集体讲评,纠正错误动作

二、复习耐久跑技术

1、教师重申技术动作要领

要领:步幅均匀、掌握好跑的节奏、2、组织学生进行耐久跑的练习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

4、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纠正方法

一、学习练习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1、学生认真听讲,记住动作要领

2、尽量模仿教师动作

3、练习步骤

①慢跑中集体徒手做“三步”起跳摸高的模仿练习要求:学生练习中心中喊“大、中、小”三个字 ②二人一组,一人单手托球,另一人跨右脚,按“跨步接球、上步起跳、腾空投篮”的顺序做三步上篮模仿练习

③从球篮两侧运一下球跨步接球起跳投篮练习

4、学生相互学习、互相配合

5、接受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二、学生进行耐久跑练习

1、记住耐久跑的技术要领

2、学生练习匀速跑接加速跑以提高最后冲刺能力 60米匀速跑+30米冲刺跑

3、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4、学生能刻苦的投入耐久跑练习

5、纠正错误动作,提高奔跑能力 研讨结果

幼儿园体育室活动记录 第8篇

幼儿在区角的活动是根据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倾向自主选择的, 其活动内容多种多样, 且不像集体教学活动般主要受老师的控制导向, 能更自然真实地反映幼儿的身心发展差异。因此, 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区角活动行为, 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幼儿的状况, 照顾到每一个幼儿。

而在实际观察中,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 教师不可能事无遗漏的记录幼儿所有的行为, 所以教师应重点记录下对幼儿发展有影响的行为, 其中失范的、不良行为最值得教师关注。因为当幼儿尝试解决这些消极行为时, 会综合运用多方面能力协调处理问题, 从而提高自己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一) 行为观察表

行为观察表是一种高效快捷的记录方式。在国内幼儿园中由于班级数额大, 师生比例高, 使得教师难以对每一个幼儿行为进行及时细致的记录。而行为观察表由于其使用简单, 记录方便, 并且结果呈现清晰明了而可以被教师很好的使用。

在幼儿的区角活动中, 幼儿之间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冲突, 最常见的就是同伴间的矛盾争执, 有些教师因为怕麻烦而选择冷处理, 即不予回应或有意忽视。然而这些发生矛盾与冲突的时刻正是可以促进幼儿发展其社会性的最佳时机。教师在发现幼儿无力解决矛盾问题时应及时引导, 帮助幼儿进行沟通, 培养其表达和理解能力, 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根据现有的对幼儿攻击行为的研究, 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以下几类并利用表一进行记录和整理1。如图所示, 在符合选项的下面打勾。表格中将攻击行为分为四种类型, 其中需要指明的是关系攻击虽然尚未有明确定义, 但根据现有的研究, 关系攻击是指通过破坏他人同伴关系来达到伤害他人目的攻击方式, 主要形式包括拒绝某幼儿一起参与同伴活动, 蓄意挑拨他人与某幼儿的关系, 刻意冷落某些幼儿或者对其情绪故意表现出不关心。2这种攻击方式因为并未表现出具体的肢体冲突或造成身体伤害, 很多教师只是将其当作幼儿之间不成熟的情绪化表现并未留意。然而幼儿园中确实存在某些幼儿长期受到这种关系攻击压迫的现象, 所以这种形式的攻击理应受到教师的关注。在攻击原因类型中, 主动性或反应性攻击指幼儿是主动施加攻击行为或被迫反抗其攻击的敌对行为。因为攻击行为是双方进行的错误互动, 所以在记录幼儿攻击行为时一般会成对出现。

(二) 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利用幼儿的作品样本记录其发展的方法, 儿童作品主要包括幼儿的图画, 文字和照片等3。该方法能较好的反映出幼儿的即刻心理活动, 描绘当时幼儿的心理情绪状态。但对教师要求较高, 若想运用此方法法研究幼儿, 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并且与幼儿有较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 对幼儿平时的生活状态有较为完整的把握, 才能在幼儿表现出不合常态的行为时敏锐的察觉到, 从而进行记录和分析。

在运用作品分析法时, 我们主要通过观察幼儿的具体外显的行为来推断幼儿的心理状态, 并努力探究其原因, 及时帮助幼儿调整状态, 所以在观察时重点应放在对行为的描述和隐藏在背后心理意义的推断上。可利用表二做记录。在作品类型中, 照片可记录下幼儿在区角中当时的神态举止, 尤其适用于记录在积木区等需要玩教具配合并动手操作的区角活动, 如幼儿有意推倒或损坏眼前的玩教具, 故意抢夺他人在用物品以扰乱打断他人活动, 或在区角之外逗留但不参与活动等。对于幼儿明显表现出与往常不同的行事方式, 特别是带有暴力破坏性质的活动, 教师应利用手机或相机拍摄下来, 作为幼儿消极作品进行分析。在具体行为描述中, 教师应简明扼要的记录下幼儿的行为。注意此时的记录要尽量避免使用主观意向感太强的词语, 如烦躁的推攘, 不耐心的涂抹。这类感受应放在心理状态分析中, 与行为线索的描述相对应, 即由动作行为推断其心理情绪状态。之后与其他教师交流, 看类似情况分析是否属实, 是否其他教师也发现该幼儿的问题, 该问题是否已持续一定时间等。在备注与反思中教师应对自己的判断结果做一个分析, 并总结解决该问题的经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幼儿的作品贴在附录上或者简单勾画出幼儿作品以帮助教师在日后需要时查阅。

(三) 轶事记录法

轶事记录法是最能完整保存幼儿在单位时间段内发生事情的记录形式。这种方法不受时间或情境限制, 只要教师觉得某事件很重要或感兴趣就可以记录下来。这种方式记录的事件在日后读起来往往更像是电影文本, 情节生动形象, 事件跃然眼前, 尤其是在教师个人对文字处理把握较好的情况下尤为明显。但是轶事记录法相对来说更加耗时耗力, 可以作为观察表和作品记录表的补充, 对于某些重要的特殊事件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和记录。

轶事记录表的记录方式相对自由, 可以利用一张空白纸张, 将其对折后使用, 纸张左边记录幼儿的行为和事件, 右边暂时留白, 等事件过后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对成因的判断, 以及调查后的结果。但大体上应有如表三的几项内容。其中自我分析是对观察到的事件的推断, 包括当时对幼儿的心理状态和成因分析, 实际结果和反思主要是记录在事后向幼儿确认后对经验的总结。

(一) 把握时机要点

在做观察记录时, 教师要注意观察和把握事件的进程。一切应以保障幼儿的安全为最根本的前提。若幼儿的消极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区角活动规则, 出现伤害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 如发生了肢体冲突时, 教师应先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对幼儿进行安抚和教育, 再进行记录。若幼儿在区角中经常发生消极行为, 教师应对其做重点的跟踪记录, 同时可以邀请其他教师一起对其做长期的调查并联系家长, 共同探讨, 以便弄清幼儿问题的成因, 帮助幼儿矫正这种消极的行为。

(二) 记录准确客观

不管用哪种记录方式, 教师对幼儿区角活动中消极行为的描述首先应是准确的, 客观的。记录中教师应该将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事实行为分开描述, 避免在记录中将个人情感和他人作为混为一谈。这样有利于保证记录的客观性, 方便自己与同行教师对其进行协商评定和意见交换。这样做可以保证教师对幼儿情况的判断能较为准确, 校正教师因情绪化冲动所带来的偏见或固有的成见。这种就事论事, 情事分离的记录方式对于提高教师个人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也有很大裨益。另外, 这种冷静的记录方式因为尽量避免带有个人主观情绪也体现出了对幼儿的尊重和关爱, 从而更容易获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 认为教师只是客观详实的记录幼儿行为而不过分带有道德人格的判断。

(三) 家园交流合作

在观察记录表完成后, 教师应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 并将问题和观察材料以恰当的方式展示给家长, 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的发展情况, 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是否与在园一致, 若不一致是何种原因导致。同时在教师反馈信息给家长时要注意, 在陈述幼儿的问题时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避免表现出厌恶、烦躁等负面情绪而影响到关于幼儿发展信息交换的有效性。教师应表现出心平气和, 以一种耐心宽慰的形象向家长解释幼儿所发生的事件, 让家长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中的作为, 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到幼儿园对幼儿的管理中, 实现家园共育, 促进幼儿发展。

总之,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做好幼儿区角活动的观察与记录。不管使用哪种方式, 都是为了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的掌握幼儿的发展状况, 提高幼儿活动的品质和学习的质量, 促进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最终落脚于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和谐发展。

摘要:幼儿的区角活动建设作为当前广大幼儿园所关注的重点, 是促进幼儿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而在这当中, 教师能否敏锐的对幼儿行为尤其是消极行为进行观察并作出积极的处理, 成为了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就此提出利用行为观察表、作品分析法和轶事记录的方法对幼儿的区角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 促进幼儿的进步。

关键词:观察记录,区角活动,消极行为,方法

参考文献

[1]Trawick Smith, Jeffrey.儿童早期发展:基于多元文化视角 (第五版) [M].鲁明易, 张豫, 张凤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51.

[2]Mariel Juliano, Rebecca Stetson Werner, Kimberly Wright Cassidy.Early correlates of preschool aggressive behavior according to type of aggression and measurement) [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6, 27:395-410.

上一篇:辽宁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下一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