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安全教育大班

2024-08-25

健康安全教育大班(精选8篇)

健康安全教育大班 第1篇

一、活动目标

1. 细致观察画面,猜测时间发生的原因,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在交流过程中,体验调解情绪的简单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3.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 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记号笔若干,自制表情书一本,幼儿身贴 标记,自制宝盒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看你们这么开心呢,我把你们的表情画了下来呢。(师画)

提问:你们有什么开心的事?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同的心情?(幼儿回答,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表情书上贴相应的表情图标)

师小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情,有时生气、有时伤心、有时还很无聊。

(二)故事欣赏

提问:故事中的孩子在干吗?他们的心情怎样?好朋友在一起还能做些什么事情?

播放图片。提问:现在他们的心情怎们样了?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

师:好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他们?

(三)联系实际生活讨论

生活中你有什么让你心情那个糟糕的事情?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心情好起来?(幼讨论、说一说)

师小结:寻找美食、没自己喜欢的东西;找朋友一起玩,有时还可以唱歌听听。

问:当朋友心情不好时,你有什么好方法让朋友开心起来?

(四)操作、交流

请幼儿把能让朋友开心起来的好方法画在??卡上,再将其贴子自制书上。请个别幼儿上前拿起自己的??卡,大声说说好方法。

(五)结束活动

师:用了你们的好方法呀,故事中的小朋友终于笑了。(播放图片)

他们把好心情装进了“宝盒”中,宝盒传递到了我这里,我打开宝盒,朝里面微微一笑,也把我的心情装进去。来你们也来笑一笑?(师提供宝盒,请每位幼儿笑一笑,边总结一些好的改变心情的方法。)

活动反思:

良好的情绪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活动中,教师处处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幼儿兴趣盎然,达到了身心愉悦的目的。活动中,教师赞许的目光、恰到好处的引导,使他们获得了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并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进行表现和体验,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活动的要求,整个活动是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的。

健康安全教育大班 第2篇

【篇一】大班健康安全教育活动教案:爱护牙齿

活动目标

1、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和预防龋齿的知识。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认识早晚刷牙的重要性。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牙齿的重要作用,学会刷牙的正确方法。

难点:通过本次活动引起幼儿对牙齿爱护的重视,达到爱护牙齿的作用。

活动准备

1、牙模具一只,主题活动录音带学前班2(秋季)一盒,录音机一台。

2、活动前两天把鸡蛋浸泡在醋里(师生都有),每人一面镜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2、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聪明又能干,能很快猜出来。

3、师说谜语:“小小石头硬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天天早起刷干净,结结实实不爱坏。”

4、生猜

5、孩子们真聪明!牙齿的本领可大啦,你们知道牙齿可以做什么吗?(吃饭、嚼东西、说话也离不开牙齿,牙齿还影响美观······)

6、师小结:牙齿有这么多用处啊,那我们可要好好的爱护我们的牙齿了。

(二)了解龋齿的形成

1、如果我们的牙齿坏了,变成龋齿了会怎么样呢?

2、请幼儿倾听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回答问题:老虎的龋齿是怎样形成的你呢?老虎为什么没有牙齿了?

让幼儿回答后,知道糖果虽然好吃,但不宜多吃,要注意口腔卫生,吃糖后要漱口或刷牙,不含着糖睡觉。

3、请幼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醋泡鸡蛋”小实验。

师引导幼儿了解,龋齿是由于口腔卫生不好,细菌繁殖所致。

(三)爱护牙齿的方法

1、孩子们有龋齿吗?请你们拿出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龋齿?(师提醒有龋齿的幼儿去看牙医;表扬没有龋齿的幼儿,并鼓励他们继续爱护牙齿。)

2、小组讨论:如何预防龋齿?并与其他组交流。

3、师总结:牙齿是保护我们的健康卫士,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会爱护牙齿。牙齿的成长不但需要营养,平时不挑食,多吃鱼、蛋、深色蔬菜、水果、豆类;平时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少吃甜食和含糖的饮料等等。

(四)学习刷牙,掌握方法

师:刷牙很重要,但不正确的刷牙会损害健康的牙齿(出示牙模具)

幼儿上台演示自己平时刷牙的方法

幼儿评判这样刷牙是否会损害牙齿

拿出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

小组内交流正确刷牙的方法

引导总结正确刷牙的方法

(五)读唱《刷牙歌》

幼儿听歌曲《刷牙歌》,边做动作边学习正确刷牙,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附:活动材料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故事)

大老虎的牙齿真厉害。

大家都害怕老虎,只有狐狸说:“我不怕,我还能把老虎的牙齿全拔掉呢!”

谁也不相信,都说狐狸吹牛。

狐狸真的去找老虎了。他带了一包礼物:“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吃的东西——-糖。”糖是什么,老虎从没有尝过,他吃了一粒奶糖,啊哈,好吃极了!狐狸就常常送糖来。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糖也含在嘴里呢。

大老虎的好朋友狮子劝他说:“糖吃得大多,又不刷牙,牙齿会蛀掉的。”

大老虎正要刷牙,狐狸来了:“啊,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馋嘴的老虎听了狐狸的话,不再刷牙了。

过来些时候,半夜里,老虎牙齿痛了,痛得他捂住脸哇哇地叫······

老虎忙去找牙科医生马大夫:“快,快把我的牙拔了吧!”马大夫一听要给老虎拔牙,吓得门也不敢开了。

老虎又去找牛大夫,牛大夫也忙说:“我,我不拔你的牙齿······”

驴大夫更不敢拔老虎的牙。

老虎的脸肿起来了,痛得他直叫喊:“谁把我的牙拔掉,我就让他做大王。”

这时候,狐狸穿着白大褂来了:“我来拔吧。”老虎谢了又谢。

“哎哟哟,你的牙蛀掉了,得全拔掉!”狐狸说。

“哎,只要不痛,就拔吧。”老虎哭着说。

嗬,狐狸把老虎的牙齿全拔掉了。

瞧,这只没有牙齿的老虎成了瘪嘴老虎啦。

老虎还挺感激狐狸呢,说:“还是狐狸好,又送我糖吃,又替我拔牙。”

【篇二】大班健康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食品安全我懂得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知道吃了这些食品会危害身体健康。

2、能力目标: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多种感官活动,让幼儿初步掌握辨别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的具体方法。

3、情感目标:增强幼儿对安全食品的自我意识,拒绝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知道这三类食品对身体的危害性。

难点:让幼儿掌握分辨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的具体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幼儿简单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2、物质准备:课件、喜洋洋娃娃一个、垃圾食品、腐烂变质食品、“三无”食品若干包和其他安全食品若干包。装食品的篮子若干个。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导入法、提问法、直观教学法、游戏竞赛法等。

学法:观察分析法、讨论法、多种感官参与法。

活动过程:

(一)应邀做客,激发兴趣

活动一开始出现喜洋洋娃娃,并以接到小熊的应邀做客激发幼儿兴趣。

喜洋洋娃娃:小朋友们好,我是食品专家喜洋洋,我的本领可大了,今天我收到了小熊寄来的邀请函,它邀请我跟你们一起去他家做客呢,你们高兴吗?

(二)观察讨论,分析讲解

1、观看多媒体课件画面一,认识垃圾食品。

师:小熊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看看有什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食品的名称。接着播放喜洋洋为幼儿分析讲解有关垃圾食品知识的声频后让幼儿根据喜洋洋的讲解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食品是垃圾食品?

2、观看多媒体课件画面二,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外包装,认识“三无”食品。

教师分发一些食品给幼儿,在喜洋洋的提醒下让幼儿认真观察食品的外包装,并进行对比,再由喜洋洋引导幼儿观察卫生条件极差的食品生产小作坊后告诉幼儿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食品就是“三无”食品。再由喜洋洋通过讲解进行小结,进而使幼儿明确什么是合格和“三无”食品。

3、观察课件画面三,认识腐烂变质食品。

小熊又拿出它最喜欢的水果、鸡蛋(其中有些开始腐烂变质)请客人吃。喜洋洋再一次的提出问题:“这些食物有何不同?”幼儿进行观察后讨论,然后喜洋洋进行总结:像这种开始腐烂有异味颜色不鲜艳的食品就是腐烂变质食品,上面有大量有害细菌,不能食用。

(三)采购食品,游戏巩固

创设超市货架情境。食品架上混合放着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和一些安全食品,幼儿分成三个小组进行食品分类采购比赛,看哪一组采购的食品又多又安全。教师以食品检验员的身份参与游戏。

(四)延伸活动,目标提升

师:今天我们在小熊家做客时又学到了一项新本领,知道了什么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和腐烂变质食品。

【篇三】大班健康安全教育活动教案:认识交通标志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用的交通标志,知道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并能将标志进行简单的分类。

2、了解标志的作用和特征。

3、使幼儿学会按标志行动。

4、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教幼儿认识部分安全标志,掌握其含义,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难点: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较好的处理突发事件,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1、教学活动课件,安全图片。

2、事先创设好逛公园环节的场景(如马路、十字路口和各种图片)。

3、万宝箱两个、幼儿用的小标志若干,幼儿设计标志用的纸笔等材料。

4、小熊布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早上我们班来了一个小朋友委托我们帮他一个忙。到底是谁呢?它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我们快一起来看看吧!(师出示布偶表演情景戏)

师:前几天小熊贝贝买了一辆小汽车,这不今天早上它就开着它的小车来我们沙湖游玩,但是一进城,它发现我们的马路上到处有着很多它不认识的标志,这些标志它从来没有看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它不敢开车进城,只好来请教我们小朋友了!

二、认识交通标志(播放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师:瞧!小熊贝贝把这些交通标志都给画了下来,我们快一起来看看它们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吧!

课件出示各种交通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试着说出这些分别是什么标志,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出这些标志的意义,那到底说的对不对呢?钟老师来告诉你吧!(师详细讲解每个交通标志的名称及意义)

游戏——我指你说(教师可指出标志图片,让幼儿说出标志名称及含义,以让幼儿巩固复习)

三、交通标志作用大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很多交通工具的意义,那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这些交通标志,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师小结: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那马路上的车就会随意乱行,没有规则,互不谦让,很容易引起车祸;如果没有交通标志人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停车场,那车辆就会随意停放,这对我们的行走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了交通工具,上班的时候马路就会混乱,这样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的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交通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是缺一不可的,我们都应该认真的去执行这些交通标志所表达的含义,做一名优秀的交通小标兵。

四、以游戏、情景表演活动,巩固幼儿对标志的认识。

(1)玩《山洞掏宝》的游戏。

教师事先将部分安全标志的卡片放入两个箱里,然后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让两组幼儿摸,摸到后说出标志的名称,遇到这种标志应怎样做。

(2)情景表演《逛公园》

领幼儿在逛公园的活动中,为走过的路、十字路口、公园中见到的各种图片贴上相应的标志。

对以上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幼儿及时表扬鼓励,并颁发“安全小卫士”奖章。

五、活动延伸

浅论健康教育助力安全驾驶 第3篇

良好的开车习惯并不能完全保证健康的身体。经常开车的驾驶员、尤其是职业驾驶员, 由于长期接触噪声、振动、汽油、尾气等多种有害因素, 更应当防范开车对身体的长期慢性作用。

(一) 固定体位引起颈椎腰椎不适

驾驶员因体位长期相对固定, 颈肩及腰背部的肌肉、韧带会产生慢性疲劳性损伤。损伤早期, 表现为颈椎不稳的症状, 如颈、肩、手臂和背部的麻木、酸胀、疼痛等。该损伤亦可见于胸腰段, 表现为腰酸背痛。因椎动脉及颈段脊神经根所受到的牵拉刺激, 严重者可出现头晕、头痛、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一旦发现有这些症状, 驾驶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而为了预防上述症状的发生, 在驾驶过程中, 驾驶员应避免在非高速路段高速行车, 在起步及停车时也应平缓变速, 以减轻刹车及变速时对脊椎产生的冲击力。此外, 在工作之余坚持进行颈肩及腰背部的功能锻炼, 如做颈椎操等, 可以帮助减轻肌肉、韧带的慢性疲劳性损伤。

(二) “高速行车综合症”

据有关资料显示, 高速行车除了会增加车祸的发生频率外, 还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一系列影响, 医学家将其称之为“高速行车综合症”。车辆行驶速度越快, 驾驶员的精神就越紧张, 大脑皮层高度兴奋, 肾上腺素类物质分泌增多, 促使心跳加快。如车辆速度超过每小时80公里, 心率会增至每分钟100-110次;车辆行驶速度每小时120公里以上时, 心率会超过每分钟110次。长时间高速行车, 会使心肌疲劳而影响心血管功能, 还容易诱发冠心病。国外相关研究还表明, 高速行驶在平滑路上的振动能和人体脊柱发生共振, 会严重损害脊柱, 从而引起腰痛, 严重的则会脊柱变形。因此, 即使在高速公路上行车, 驾驶员也不可超速行驶, 这样既可保障安全, 又有利于自己的健康。

(二) 汽油和尾气对健康的损伤

尽管无铅汽油正在逐步取代有铅汽油, 这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汽车尾气、减少了大气污染, 但是目前使用的无铅汽油中还不能完全去除含芳香烃类物质, 如苯, 这种致癌物质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无铅汽油还含有碳基锰, 这种物质具有抗爆性, 但锰具有神经行为毒性, 会产生神经细胞内能量代谢障碍等。因此, 无铅汽油并不等于是无害汽油。驾驶员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汽车尾气, 当吸入被汽车尾气污染了的空气后, 有毒物质便会进入人体血液, 随着血液到达全身器官, 贮存于组织细胞中, 对细胞产生毒副作用, 使人体细胞受到损伤,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降低, 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抗肿瘤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有害物质易于被人体吸收而不易于排泄, 会持续危害驾驶员的健康。

此外, 驾驶员发生肩关节周围炎、痔疮、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小腿皮炎、胃下垂、肾下垂等疾病的概率也较高。因此, 为了维持健康的体魄, 驾驶员定期体检十分必要。

二、牢记药物禁忌, 确保安全行车

由于驾驶过程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因此, 一些常用药物对于即将启程的驾驶员而言, 可能会变成禁忌。

(一) 感冒药和抗过敏药

常用的治感冒药物 (如速效感冒胶囊、感冒通、感冒清等) , 以及常用的抗过敏药 (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等) , 多数含有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服药后, 会诱发睡意, 驾驶员在工作时不宜使用。

(二) 解热消炎镇痛药

用于偏头痛的苯噻啶和用于炎症性疼痛的消炎痛、舒筋灵等药物, 疗效虽佳, 但副作用较多。这些药物常见的反应有思睡、头晕、头痛、耳呜、呕吐、心悸等, 驾驶员在工作时需慎用。

(三) 镇静安定类药物

德国科学家曾对大量的交通事故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 约有11%的司机发生交通事故与服用镇静药、安眠药、含有镇静剂的止痛药有关。凡是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 都能对大脑皮层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 驾驶员服用此类药后, 大脑反应迟钝, 精力分散, 有的甚至昏昏欲睡, 最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因此, 驾驶员如果因病情需要用药, 一定要接受医生的指导。出车时随带的药物, 应了解其作用、用途、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严禁随意用药。必要时, 可调整用药时间, 在休息时或临睡前服用以上药物。此外, 由于一些慢性疾病在精神高度紧张时会引起不良症状, 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期间以及糖尿病病人在胰岛素治疗期间也应尽量避免单独驾车。

三、培养行车习惯, 确保安全驾驶

作为重要的代步工具, 汽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适应并更好地驾驭这一新时代产物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避免养成一些不良的开车习惯, 从而提高安全驾驶系数。

(一) 避免赤手驾车

汽车在发动时或在行驶中, 会有不同程度的震动, 这种震动会使驾驶员的认知系统功能下降, 例如条件反射会受到抑制, 痛觉功能有明显减退等。长此下去还会导致肌肉痉挛、萎缩等。因此, 为了预防“震动症”的发生, 驾驶员在行车时必须戴上线手套或较厚的双层棉纱手套, 以减少手和方向盘的直接接触, 缓冲车辆对手和人体的震动;还可以为自己准备一套舒适、富有弹性的座垫和背靠, 减缓全身肌肉的紧张感。

(二) 避免大声听音乐

很多驾驶员都习惯一上车就把音乐打开, 而且声音开得很响。殊不知, 长时间大声听音乐会严重影响听力、甚至导致耳鸣。此外, 乱按喇叭、开快车时打开窗户等不良习惯, 再加上开车时外界的噪声刺激大, 驾驶员的听觉器官很容易出现疲劳, 造成听觉能力下降, 进而有可能觉察不出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声响。因此, 驾驶员应当经常检查自己的听力, 使听力保持在两耳各为音叉测距50厘米, 并能辨别方向, 低于这个数值就不适合继续开车了, 应积极治疗, 使其恢复。

(三) 避免空调温度过低

炎炎夏日, 很多年轻驾驶员贪凉, 往往一上车就把空调开得很低。温度较低时驾驶员体感比较舒适且更容易集中精神, 然而, 车内长时间低温会引起滑膜炎、韧带炎等软组织无菌性炎症, 在季节更替时, 会很容易导致腰痛。将车内的温度与外界温度控制在5℃以内比较合适。如果驾驶员已经有腰痛症状, 可以进行腰部热敷理疗, 同时开车时可以佩戴腰围, 既能对腰椎支撑保护, 又有局部保暖功效。

(四) 避免频繁急刹车

汽车急刹车时, 驾驶员的身体会由于惯性往前冲, 车停下后身体又会弹回原位。此时, 稳定腰椎的身体结构能够发挥限制腰椎间相对移动的作用;但如果频繁急刹车, 就容易形成“摇摆伤”, 可能导致驾驶员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滑脱等严重问题。当遇到路上车辆太多、行进缓慢或其他突发状况时, 驾驶员应当尽量提早发现并提早采取措施、控制车速, 这对车本身和驾驶员都是一种保护。

可见, 不良的开车习惯影响驾驶员的体质、甚至会造成身体损害。而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正, 因此, 从一开始, 驾驶员就应当避免养成不良的开车习惯, 既能提高行车安全、又能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四、保持良好心态, 提高心理素质

驾驶是一种神经系统不断处于紧张状态的活动, 再加上我国人车混合交通、私家车快速普及、监控不到位等实际国情, 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难免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如何很好地控制情绪, 对于安全驾驶而言十分重要。

(一) 应避免不良心理作祟

驾驶员的不良心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法律缺乏真正的敬畏感。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各地在执法上也各显神通, 但必须承认, 监管面还不够全、惩处力度也还不够大。由于缺乏法律效力强有力的约束, 再加上素质和文明程度参差不齐, 驾驶员的自觉守法意识还不够强, 对法律敬畏感的缺乏, 对于驾驶员而言也是对生命不够尊重。二是存在利益驱动心理。在当前广泛宣传教育的背景下, 驾驶员一般都知道超员、超载、超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也知道无证驾车、驾驶报废、拼装车辆上路行驶对社会危害大、交通肇事逃逸会要受到法律严惩。但是, 在经济利益面前, 一些驾驶员往往铤而走险、研究政策漏洞、想尽办法逃避依法管理。这些非法或违规行为增加了道路交通的无序性。三是存在自信侥幸心理。明明知道饮酒或醉酒驾驶具有高风险, 明明不知道超车时对方会不会给自己让路, 有些驾驶员仍然我行我素, 总认为灾难不会落在自己头上, 这种过于自信的心理, 却增加了行车的危险性。有关研究表明, 每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背后平均有1000余次的隐患。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把侥幸心理消灭在萌芽状态, 也是对自己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二) 驾驶行为本身的心理压力

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神经高度紧张, 极易大脑兴奋。有研究发现, 开车时驾驶员的肾上腺素分泌水平是平时的3倍, 这意味着驾驶员处于应激状态, 对于一些突发状况, 很容易做出过激反应。前面的车开慢了, 就狂按喇叭;十字路口, 见有行人乱闯红灯, 就开口骂粗话;路上车辆太多, 需要不断停车、减速和等候等, 驾驶员在面对这些状况时, 情绪往往变得烦躁。而当长期承受这种压力时, 驾驶员的性格也会变得焦躁, 并产生心跳加速、精神紧张、肌肉疼痛、忍耐力减弱等症状。同时, “路怒族”也渐渐庞大起来, 有统计显示, 开“斗气”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大约占4成。“路怒”一词, 用以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 医学界把“路怒症”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 “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 实施攻击性驾驶。在美国, 每年有超过300起路怒症导致严重人身伤害的案件发生。中国人保一位经理表示, 至少有一成的车险事故与开车人之间的相互“斗气”有关。

(三) 其它来源的心理压力

《汽车社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王俊秀博士认为, 现代社会普遍工作压力较大, 许多人贷款买房买车, 身负经济重担, 身体和情绪都比较疲惫。华西师大心理学系副教授李国瑞指出, “大环境心态普遍急躁, 个体也很难保持淡定, 随着城市交通越来越繁忙, 驾驶员的心理问题应当受到重视。”驾驶员并不是只生活在汽车里, 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 一些负面情绪也会影响驾驶行为。有人这样调侃, “出门前, 夫妻间一次吵架就可能引发一次交通事故。”领导的训斥、同事的讥讽、家人的埋怨等, 都埋下了愤怒的种子, 一旦在开车过程中遇到导火索, 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酿成道路灾难。

相对于技术因素, 人的心理状态对交通安全隐患的影响更重要。稳定的心理素质是驾驶员实现车辆安全行驶的必要条件。因此, 驾驶员要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明素质, 避免带着情绪出车;驾驶员家属应当从精神上、生活上给予驾驶人尽可能多的关怀和慰藉;整个社会也应当营造更好的驾驶氛围、重视驾驶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让驾驶员保持良好的心情开车, 保证行车安全。

五、保持健康饮食, 增强个人体质

驾驶员保持良好的体质, 可以通过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实现一定的辅助效果。

(一) 驾驶员应多吃有助于明目的食物

驾驶员开车时需时刻观察前方情况, 较费眼神, 尤其是在夜间开车, 更容易用眼过度。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 目受血则能视, 久视则耗伤肝血, 因此, 驾驶员应多吃动物的肝脏或血 (如猪肝、羊肝、鸡肝、鸭肝、猪血等) 、蔬果 (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 以及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等可滋补肝血的食物, 以达明目养肝之目的。

(二) 驾驶员应避免饮食过量

由于开车消耗体能较少, 许多驾驶员又缺乏健身锻炼, 身体大多偏胖。同时, 饱餐之后血液分配至消化系统较多, 影响心脑供血, 往往出现心脑轻度缺血缺氧, 容易头脑不清醒, 造成事故。因此, 驾驶员应尽量减少油脂摄入, 避免饮食过量。

(三) 驾驶员应多喝白开水

不少驾驶员喜欢喝浓茶或咖啡提神, 然而, 如果经常饮用浓茶或者咖啡, 随着时间的积累, 人体对浓茶或咖啡会产生耐受性, 而耐受性的产生, 必然引起浓茶或者咖啡用量的增大, 从而因利尿太过而损伤阴津。因此, 驾驶员应尽量多喝白开水, 驾驶疲劳时休息一段时间再上路、而不是靠浓茶或咖啡提神, 这才是更好的选择。

健康安全教育大班 第4篇

合作是指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两人或多人、两个集体或多个集体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务的行为。培养幼儿的合作性,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关心他人,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在幼儿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但在一日生活中,孩子不合作现象相当突出,合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孩子在小朋友当中人缘好,朋友多,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能让着别人:有些孩子很“小气”,不肯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和小朋友一起玩时爱和他们打架、发生争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多数孩子依赖性较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意识较差,这样的孩子需要成人适当的引导和教育。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幼儿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的。单调的说教,对于发展孩子的心理是徒劳无益的。所以,本活动设计,我们以有趣的情景游戏为主线,以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为原则,让孩子们体验合作的快乐,逐步呈现解决问题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理变化,以达到对幼儿进行心理的目的。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让孩子真正在玩中感受到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会与他人合作互助解决的道理。教师在活动中一直以参与者的身份溶入其中,与孩子一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实践体验,懂得合作互助的重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知道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能与同伴协调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3.体验活动中的愉悦情感,感受团结合作成功后的快乐。

活动形式:情景体验

活动准备:

I.纸做衣服若干,衣服上的各种图案及小拼图。

2.场景布置:创设服饰王国,将衣服悬挂在王国里。

3.动画VCD《天鹅、鱼儿与螃蟹》,各音乐磁带等。

活动时间:一个课时

活动过程:

I.引人游戏《碰一碰》

玩法:幼儿与教师随音乐唱歌曲《碰一碰》,并随歌曲2-3人结伴合作身体的各个部位。

小结:小朋友们真棒,你们一起合作表演的游戏太精彩了,我奖励你们看动画片怎么样?请你们仔细看,动画片里的动物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观看动画片《天鹅、鱼儿与螃蟹》

2. I提问讨论:动画片里都有哪些动物啊?他们在干什么?船拉动了吗?船为什么拉不动?

2. 2提问讨论:应该怎样做才能把船拉进大海里?

小结:天鹅、鱼儿与螃蟹共同合作,最后团结一致把船拉进了大海,他们可高兴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团结合作,互相帮助,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3.合作游戏《会变的衣服》

3. 1参观王国里的衣服,区分衣服的前面后面,并引导幼儿发现服饰王国里的衣服都是缺损的。

3. 2幼儿穿上王国里的衣服,并相互寻找共同合作把衣服上的图案变完整。

小结:小朋友们都会跟好朋友一起合作来把图案都变完整,真棒!

3.3幼儿想办法把衣服上的图案变成彩色。

教师:服饰国王很高兴你们把衣服上的图案变完整,他还想请你们玩个游戏,请你们把衣服上的图案变成彩色的。

3. 4幼儿结伴粘贴图案,互相帮忙图案变成彩色。

4.展示与体验—彩色服饰展示会。

幼儿结伴穿上共同添补好的衣服,随音乐一一展示,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5.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都互相帮助,一起合作,想尽办法把我们的衣服变得更漂亮了。以后小朋友们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和问题时,就可以像今天这样,与别人一起团结合作,共同来完成任务。

6.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有专家曾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合作是幼儿在未来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愈来愈成为家庭的核心,使幼儿形成惟我独尊、自私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中有些孩子很“小气”,不肯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和小朋友一起玩时爱和他们打架、发生争执。多数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较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意识较差,孩子不合作现象相当突出,合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这样的孩子需要成人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因此我选择了合作互助作为本次活动的辅导内容。选材以各种游戏为主线,源于幼儿的兴趣,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所熟悉,易于被幼儿理解、接受。旨在让幼儿在有趣的情景游戏中,循序渐进的让幼儿知道合作的必要,体验合作的快乐,感受合作的成功。逐步呈现解决问题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理变化,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

本次活动中,教师注重通过幼儿观察讨论、操作实践等方式,一直以观察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层层递进地与孩子一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在欣赏《天鹅、鱼儿与螃蟹》的故事这一环节中,与幼儿讨论时教师稍过早地把问题的答案抛出,对孩子的心理引导还不是很到位。教师应更多些给孩子说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讨论中进一步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幼儿的心理辅导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幼儿的合作互助品质更需要长期的培养与教导。我们将会不定期开展以合作互助为内容的游戏活动。如两两合作的运球游戏、镜子舞游戏、跷跷板游戏等,让孩子在有趣的游戏中收获合作的硕果。

健康安全教育大班 第5篇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感知,了解和掌握基本卫生、游泳安全知识,形成自我保护和保健的基本能力。

2、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创设去海边游泳的情境、水果、饮料、游泳衣、救生圈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谈话:炎热的夏天悄悄来到了,你最喜欢参加夏天的什么活动?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播放海滩的游泳景象的录像,激发幼儿参加的热情,创设一起外出去游泳的情境。

二、引导自主选择、辨析,学会饮食卫生。

1、创设情境:在途中大家口渴难忍,要购买水果、饮料。

2、出示水果,幼儿自主选择、辨析。

教师扮演水果店的老板出示两盘水果,(一盘洗过了的好的水果,一盘没有洗的还有点烂的)请几个小朋友挑选。

3、明确饮食卫生。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对夏天吃水果的认识,形成讲究卫生的意识。

三、自主讨论,预防中暑。

1、创设情境,播放动画。教师继续扮演老板,为幼儿播放动画:播放卡通人物鲁蛋中暑的动画,组织幼儿讨论:鲁蛋为什么会晕倒?

2、通过讨论,教师小结:(1)中暑的原因或条件;(2)怎样预防中暑。

3、请幼儿商讨救鲁蛋的方法。播放另外一半动画片,即鲁蛋得救的部分。

四、模拟游泳情境,学习游泳安全知识

1、到达目的地,创设游泳氛围。教师扮演游泳教练,讲述发生的溺水事故,引起幼儿重视。

2、教师播放游泳片,让幼儿明白准备活动的要领和安全知识,以及注意事项。

五、学唱儿歌

1、教师小结:在炎热的夏天,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边走要注意健康和安全,现在暑假快要到了,每一位同学小朋友都要注意这些问题,过一个健康、安全的暑假。

2、师生一起伴着音乐学唱儿歌。

附:儿歌

夏天到,火辣辣,小朋友们乐陶陶。多喝水,慎饮食,出外活动要当心。健康安全要牢记,养成生活好习惯。

教学反思:

活动前,我准备了相关图片,以直观图片让幼儿了解在水边玩很危险以及如何避免溺水。导入活动时,我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谁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才不会发生溺水事件;然后通过出示不同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的溺水危险,逐图出示,让孩子先讨论后回答,问孩子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应该注意什么,该怎么做。简易的图画,简易的语言可以让幼儿更加方便理解,加深印象。

健康安全教育大班 第6篇

活动目标:

1、认识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以及安全标志。

2、能仔细观察、分析哪些食品时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3、在生活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克制自己,少吃零食。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食品包装袋及瓶、罐。

2、霉变及变质的食品若干。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食品包装上的安全信息呢?在正规超市买的食品外包装上会有生产日期和安全标志,你们知道吗?

2、活动展开:观看教学挂图。

(1)观看教学挂图,认识生产日期和安全标记。

①教师出示挂图上的生产日期及安全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辨认。

教师提问:图中的食品包装袋和牛奶瓶上有什么数字和图案?它们有什么用?

②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这是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安全标记。它们可以告诉我们所购买的食品是不是安全的,可不可以放心食用。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时安全的,过了保质期就坏掉了,吃了可能会生病。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是安全的,没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最好不要购买。和爸爸妈妈去买食品,可以提醒他们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安全标志。如果你不会计算保质期到什么时候,可以问问身边的大人。

(2)观看教学挂图,学习分辨变质食品的正确方法。

①教师出示挂图上其他三幅图片。

教师提问:面包上面有什么,还能吃吗?开封后搁了一段时间的食品怎样才能知道有没有变质呢?牛奶、豆浆能在温室下放很久吗?

②请幼儿回答,大家评论。

③教师小结:在吃食物之前,我们要确定食物是不是安全的,可以先用眼睛仔细地观察一下有没有霉点,是不是变色了,还可以用鼻子闻闻有没有奇怪的味道,比如酸味或者臭味。如果颜色和味道改变,就说明这个食物坏掉了,不能吃了。新鲜牛奶、豆浆在室温下不能放太久。

3、活动展开:实地观察分辨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1)师:我这里有一些食品的包装以及各种食品,请小朋友来当食品检验员,检查一下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不安全。

(2)每次请3~5名幼儿,并集体检查讨论。

(3)讨论零食中的安全隐患,克制自己,少吃或不吃零食。

4、活动总结:在生活中,小朋友们要少吃或不吃不健康的零食,发霉有毒的食物不能吃,也不能因为食物好吃就暴饮暴食。

教学反思:

活动中我结合当地幼儿的已有经验,使用了观察法、图示法和实物操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闻一闻,画一画等环节,利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了解了辨别食品安全的方法。活动中,我先播放了小女孩超市购物的视频,经过观看幼儿知道了购买商品应该了解的包装袋安全信息,但是由于孩子对于包装袋安全信息接触少,所以提及安全标志,生产日期等信息时,孩子们说不出。在讲述垃圾食品时,孩子们经过鼓励,能说出身边常见的垃圾食品,但在绘画时多数幼儿模仿了别人,没有画出不同的垃圾食品,需要鼓励。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达到了重点,难点也到了突破,不过在活动中可以考虑投入更多的食品包装袋,让每位幼儿参与寻找,体现幼儿自主性。

健康安全教育大班 第7篇

活动目标:

能辨认常见的安全标志,了解标志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对各种标志感兴趣。

活动准备: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自己所认识的安全标志。

师:小朋友,你们在马路、商场、幼儿园发现了什么样的安全标志? 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出示相应标志。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安全标志,小朋友们要留心观察这些标志提醒大家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并遵守安全规则。

2、引导幼儿理解安全标志的含义及作用。师:这些安全标志表示什么?它们有哪些作用?

教师出示常用的安全标志图片,先引导幼儿说说,然后补充或小结,帮助幼儿了解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3、引导幼儿找找幼儿园、活动室里有哪些地方应该注意安全。

4、指导幼儿设计和制作幼儿园、活动室的安全标志。师:你想设计什么地方的安全标志?它们表示什么?

幼儿设计和制作安全标志,教师巡回指导,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

5、鼓励幼儿将自己设计的标志粘贴在幼儿园、活动室合适的位置。

6、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所设计的各种安全标志。

小结:幼儿园和活动室里有了小朋友们设计制作的安全标志,就能提

大学生安全饮酒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分层整群随机抽取青海大学不同专业大学生共366名, 其中男生194名, 女生172名; 汉族学生227名, 藏族学生89名, 回族学生22名, 其他民族学生28名。平均年龄 ( 19.87±2.21) 岁。

1.2方法健康教育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参考WHO提供的发展中国家饮酒行为和健康状况调查表 ( Drinking Patterns and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 in General Popul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编制。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饮酒行为方式和饮酒危害知识3个部分。健康教育形式主要包括知识讲座 ( 公共卫生系专业教师承担, 每次40 min) 及主题班会 ( 每次1人) 。

1.3饮酒定义将过去1 a内喝过1个标准杯酒者判定为“饮酒者”, 在过去1 a内从未喝过酒的学生或饮酒不超过1个标准杯者为“不饮酒者”。标准杯 ( Standard Drink) [5]: 以WHO规定的10 g纯酒精作为1个标准杯。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不同专业、性别、民族大学生饮酒率比较不同性别间整体饮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男女生整体饮酒率分别为94.84%, 87.79%, χ2= 5. 853, P = 0. 016) 。同一专业男、女生间饮酒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0.05) 。不同专业间男、女生饮酒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3.103, 2.397, P值均>0.05) 。汉族学生 ( 96.5%) 和少数民族学生 ( 75.5%) 饮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37.198, P = 0.000) 。

2.2健康教育前后安全饮酒行为报告情况健康教育前后, 大学生仅在大多数饮酒时间问题上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余问题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 为 Fisher 确切概率法。

2.3健康教育前后过量饮酒危害认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 大学生对过量饮酒危害认知水平除“可导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外,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健康教育前后, 部分问题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知晓率 /%; * 为 Fisher 确切概率法

2.4健康教育前后对不宜饮酒人群认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 知晓怀孕妇女和乳母, 从事驾驶、精密设备操作, 或进行危险作业的人群不宜饮酒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0.05) , 对未满16周岁 ( 75%, 97%) 和正在服用药物期间的病人 ( 81%, 99%) 不宜饮酒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72.904, 65.485, P值均<0.01) 。

3 讨论

青海大学生整体饮酒率较高, 男生高于女生, 与国内其他报道相同[6]。西部地区男生饮酒报告率显著高于中、东部, 过量饮酒、重度醉酒及频繁饮酒现象也较普遍[7,8]。同一专业男、女生间饮酒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女生饮酒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较普遍, 与近些年出现的“生日饮酒”、“毕业饮酒”等社会风尚有关。汉族学生饮酒率高于少数民族学生, 可能与伊斯兰教徒禁止饮酒的信仰有关。

本研究显示, 近100%的学生基本上在晚上饮酒, 可能与学生的作息时间有关。人体内的各种酶活性较高时段一般在下午, 故在晚餐时适量饮酒, 能够有效发挥酒精代谢酶的作用, 对身体的损伤较小。对饮酒者而言, 饮酒时的精神状态也很重要, 在身体条件、精神状况良好时人体对酒精的分解能力相对较强。饮酒方式上, 提倡少量慢饮及饮酒时佐菜, 忌逞强好胜、饮得过猛过快, 忌边饮酒边吸烟。有研究显示, 饮酒和吸烟呈2次方曲线关系[9,10], 吸烟和饮酒一样具有成瘾性, 两者共同使用加重对身体的损害[11,12]。在饮酒之前吃些食物或饮酒时有瘦肉、豆类、蛋类、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新鲜蔬菜同时摄入, 可延缓消化道对酒精的吸收, 保护胃粘膜。酒精代谢除与饮酒量及饮酒频率有关, 还与饮酒者的遗传因素有关[13]。饮酒者倘若酒后出现脸红现象, 表明其体内的酒精代谢中间产物乙醛堆积, 可以产生神经毒性作用, 刺激神经组织释放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同时又作用于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而导致毛细血管扩张, 同时产生头痛、恶心等一系列不适症状。酒量大小还取决于酒精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不同人酒量大小不一, 饮酒不能强人所难。劝酒现象在本次调查中比较普遍, 健康教育后, 大学生对安全饮酒方式的认知水平有了提高。

饮酒应限量, 本研究中的安全饮酒量为男性每次饮酒少于6个标准杯, 每周不超过2次或男性每周饮酒不超过21个标准杯; 女性不超过4个标准杯, 每周不超过2次或者每周不超过14个标准杯[5]。由于不同地区和人群的酒精代谢酶基因存在多态性, 酒量大小不一, 故该安全饮酒限量是否适合本地区人群还需探讨。

大学生对过量饮酒危害的认识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学生对过量饮酒损害的认识基本上停留于基本知识层面, 对于一些诸如对皮肤损害、导致体内营养缺乏及对心脏不好等的危害知晓率较低。这可能与有人认为酒是粮食的精华、营养丰富有关, 还可能与饮酒导致的此类危害比起酒精性肝病较少有关, 也可能与饮酒卫生宣传较少有关; 加之很多家长、教师对饮酒持纵容态度, 都会影响青少年对过量饮酒危害的正确认识。

上一篇:工程项目融资方案下一篇:七年级暑假作文: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