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2024-07-27

如何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精选9篇)

如何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第1篇

如何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现在有一种新的说法,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执行力的高低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下许多企业深感头疼并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企业的执行力!执行力低下已经成为吞噬众多企业的巨大黑洞,计划做得很好,但是落实不到具体的行动上,执行任务拖拉,缺乏紧迫感,实施过程中敷衍了事,或者是虽然计划执行了,却与计划的初衷上演了一场驴头与马嘴的无奈演出!

通常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中除在各层级的成员都有着不同的主题责任,高层管理者关注于做正确的事、基层工作者关注于把事情做正确。

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在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执行力主要体现在基层工作者(执行层)中,认为管理者就是制定策略,而执行属于细节事物的层次。他们认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就在于描绘企业远景,定好策略,执行是下属的事情,作为管理者只需要授权就行。这个观念绝对是错误的。相反地,执行力应该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

实际上,管理者制定策略后也需要参与执行,只有在执行中才能准确及时发现目标是否可以实现。管理者及时根据执行的情况调整策略,这样的策略才可以有效达成目标。管理者是策略执行最重要的主体并非说管理者大凡小事务必躬亲。管理者角色定位很重要一点就是在重视自身执行力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培养部属的执行力。执行力的提升应该是整个企业范围内的事情,而不只是少数管理者的专利。而作为高层管理者和基层执行者之间上传下达沟通桥梁的中层管理者的执行能力又是企业总体执行力提升的关键。

盛高2004年会论坛的主要议题是企业的执行力,事实也证明我们操作的项目中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要加快、规模要扩大、管理要提升,除了要有好的决策班子、好的发展战略、好的管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企业中层的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企业中间层理解并组织实施的能力。相对于决策层定位于“做正确的事”来说,作为执行层的经理人的定位应该是“做事正确”;相对于操作层员工“做事正确”的定位来说,作为执行层的经理人的定位有应该是“做正确的事”。

可以这样认为中层管理人及时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高层联系基层的一座桥梁;发挥的不好,是横在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一堵墙。企业决策层对各种方案的认可,需要得到中层的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如果企业全体中层队伍的执行力很弱,与决策方案无法相匹配,那么企业的各种方案是无法实施成功的。

我们认为大部分管理者都乐于布置任务,做决定,但真正有效的管理者却都擅长使布置下去的任务和作出的决定得以执行。要改善执行部门的执行力,就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这个部门的管理者身上。可以这么说:一个好的执行部门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决策方案,也会死在滞后的执行部门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

因此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如何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让他们如何将计划有力地执行到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比如我们现在正在为之服务的A公司在执行力方面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度:项目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

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

2.速度:项目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

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

3.力度:项目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没有成效。

一、领悟能力

做任何一件事以前,一定要先弄清目标是什么,然后以此来把握做事的方向,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就开始埋头苦干,到头来力没少出、活没少干,但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要清楚悟透一件事,胜过草率做十件事,并且会事半功倍。

二、计划能力

执行任何任务都要制定计划,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计划表,一一分配部署来承担,自己看头看尾即可。把眼光放在部门未来的发展上,更多的关注在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计划上。在计划的实施及检讨时,要预先掌握关键性问题,不能因琐碎的工作,而影响了应该做的重要工作。要清楚做好20%的重要工作,等于创造80%的业绩。

三、指挥能力

无论计划如何周到,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执行,仍然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为了使部属有共同的方向可以执行指定的计划,适当的指挥是有必要的。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上司总是比下属掌握更多的资讯和信息,包括来自

更宏观的市场,来自企业高层,公司其他支持部门的信息;由于职位的影响,上司也比下属容易更快的发展和解决实行执行中的隐性障碍。

指挥部属,首先要考量工作分配和协调,也要检测部署与工作的对应关

系,也要考虑指挥的方式,语气不好或是目标不明确,都是不好的指挥。而好的指挥可以激发部属的意愿,而且能够提升其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清楚指挥的最高艺术,是部属能够自我指挥。

四、控制能力

控制就是追踪考核,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虽然谈到控制会令人产

生不舒服的感觉,然而企业的经营有其十分现实的一面,有些事情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给企业造成直接与间接的损失。但是,控制若是操之过急或是控制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控制过严使部属口服心不服,控制不力则可能现场的工作纪律也难以维持。要清楚最理想的控制,就是让部属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自我控制。

五、协调能力

任何工作,如能照上述所说的要求,制定完善的计划、再下达适当的命

令、采取必要的控制,工作理应顺利完成,但事实上,主管的大部分时

间都必须花在协调工作上。协调不仅包括内部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共识协调,也包括与外部客户、关系单位、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协调,任何一方协调不好都会影响执行计划的完成。要清楚最好协调关系就是

实现共赢。

六、授权能力

任何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作为高级经理人不能像业务员那样事事亲力亲为,而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培养下属共同成长,给自己机会,更要为下属的成长创造机会。孤家寡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部属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也是延伸自己智力和能力的载体,要赋予下属责、权、利,下属才会有做事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要清楚一个部门的人琢磨事,这样下属得到了激励,你自己又可以放开手脚作重要的事,何乐而不为?切记成就下属,就是成就自己。

七、判断能力

判断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非常重要,企业经营错综复杂,常常需要主管去了解是激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从而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洞察先机,未雨绸缪。要清楚这样才能化危机为转机,最后变为良机。

八、创新能力

创新是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否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提高执行力,除了要具备以上这些能力外,更重要的还要时时、事事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而这种学习与大学里那种单纯以掌握知识为主的学习是很不一样的,它要求大家把工作的过程本身当做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不断地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眼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认真想一想,有没有创新的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要清楚创新无极限,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另外,一个部门经理提高完成任务执行力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自身对部门员工领导力的过程。因为要提高执行部门的执行力,不是光靠经理一人所能完成的,而是要靠带领部门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说到底,对上提高执行力、对下就要提升领导力。那么,怎样才能提升领导力呢?除了提高以上八项能力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两点:

1.学会用老板眼光看企业。

在老板看来,管理很简单,就是两件事:一是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业务收入;另一件事降低管理成本,控制运作费用。其实这两件事,最终是一件事,收入减去成本,减去费用,就是利润。所以归根到底老板是看利润的,利润要从管理中来。

2.从被领导中学习领导。

在领导人看来,领导也很简单,就是两件事:一是用人,内圈用德,外圈用才,用人所长,容人所短;二是激励,解人之难、记人之功,通过正面激励,引导下属往前跑,通过负面激励,推着下属往前走。要知道,任何领导都是从做下属开始的,谁都不可能一步登天当领导。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你会经历大大小小许多领导,只要你用心学习,不管是好领导、还是坏领导,你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学到经验和教训,这对你将来当好领导是十分珍贵的。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人,老板就是脑袋,要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到四肢——基层。中层的执行力不强,就像是脊梁很软,是缺“钙”的,支撑不了整个身体的正常活动;执行力的方向和方式不对,就像是脊梁不正,整体的效果是歪的,这些都是悖于战略和计划的初衷!只有加强中层的执行力,才有确保企业行走江湖的基础!

如何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第2篇

关于下发提高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

工作业绩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部门、各单位:

为加强公司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执行力,圆满完成上级及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我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按照市局“四项决定”、“六个表率”的具体要求,公司制定了《提高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工作业绩考核办法》,并经局务会议讨论、修改,现正式印发。本办法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附件:1.提高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工作业绩考核办法

2.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统计表 3.中层管理人员组织评议表

二0一0年七月一日

主题词:中层 业绩 考核 通知 抄 送:公司各领导

察右前旗电力公司 2010年7月1日印发

提高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工作业绩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强化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认真、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能,努力培养一支风正气顺、劲足干事的中层管理人员队伍,根据乌兰察布电业局“四项要求”、“六个表率”和公司“三改”工作绩效考核要求,结合实际,公司决定开展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考核,以进一步加强公司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执行力,以确保公司各项工作任务的及时圆满完成。

一 开展提高执行力,加强中层管理人员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2008年三项制度改革后,公司开展效能建设、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一系列工作,逐步形成了务实有效的工作风格。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都有所提高,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当前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队伍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有少数中层管理人员身上存在着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缺乏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工作激情,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个别中层管理人员政策理论水平不高,领导和业务能力不强,缺乏应有的开拓进取精神;个别中层管理人员工作中怕得罪人,互相推诿,事故圆滑,不敢抓,不会抓,不抓落实,事事应付,不会作为;还有个别环节干部迟到、早退、脱岗,在工作期间干私活,起不到应有的带头作用。

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中层管理人员队伍和公司的形象,影响了公司的工作,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在中层管理人员中开展提高执行力,加强工作业绩考核工作,切实解决中层管理人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改善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公司健康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 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区市两级主管部门精神,大力开展提高执行力,加强工作业绩考核工作,强化中层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责任监督,严格以责任追究为核心,以实施“治庸”为载体,通过教育、整顿和治理,进一步消除不作为,乱作为,不会作为现象,全面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作风,形成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和优胜劣汰、能上庸下的用人导向,为全面完成公司年度目标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能力保证。

三 实施范围

开展提高执行力,加强工作业绩考核工作的实施范围是:公司全体中层管理人员(包括各部门、各单位副职和各支部书记)。

四 整治重点

1.不作为。主要是指对上级和公司的决议、决策、决定不贯彻,对工作职能和具体工作岗位职责不履行,对公司安排的具体 3

工作任务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以及在本岗位工作长期没有起色等行为。主要包括:

(1)工作不主动,没有创新意识。对所在部门(单位)的工作没有明确目标,没有中长期规划和工作思路。

(2)令不行,禁不止。对上级和公司的指示、决定拒不执行或拖延不办的,对用户和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及时予以解决。

(3)工作效率低。对公司规定的工作指标未按要求完成。(4)工作不认真,敷衍。出现问题不主动承担责任。(5)由于工作不到位,不重视或措施不力导致发生安全方面责任事故和行风事件。

(6)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规定。

2.乱作为。主要是指违反上级有关规定、行为规范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损害公司形象、侵害公司、用户合法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

(1)组织纪律涣散,对所在部门、单位的人员缺乏管理,职工纪律涣散,迟到、早退、擅离职守或旷工现象严重的,造成不良影响;上班期间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且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因酗酒影响或耽误正常工作的;在公司制造不团结,挑拨是非,制造矛盾,拉帮结伙,搞小团体的。

(2)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供电行为“十个不准”,以非法手段牟取私利。

(3)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的工作安排,无故不到岗或到岗不履行职责。

3.不会作为。主要是指没有能力履行岗位职责,难以胜任现任职务,对公司分配的工作无能力按要求完成的行为。主要包括:

(1)不注重自身素质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已不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2)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不适应岗位要求,对本部门(单位)人员不能有效的领导和管理,不能很好的协调部门或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导致工作流程不畅,完不成工作任务。

(3)工作绩效低下,办事推诿扯皮,敷衍了事。五 奖励与惩处措施

1.表扬重用。中层管理人员工作业绩突出,考核成绩突出,公司予以表扬、重用,推荐为后备干部。

2.组织处理。中层管理人员由公司作出处理决定。凡被认定为不作为、乱作为、不会作为的中层管理人员,根据其存在问题的轻重,按有关规定,分别采取谈话告诫、通报批评、岗位调整、降职免职。

(1)谈话告诫。对不作为、乱作为、不能作为的中层管理人员,由组织进行谈话告诫,本人作出书面检查。

(2)通报批评。对受到谈话告诫后仍无改进,或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达到整改要求的,在公司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且取消其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资格。

(3)岗位调整。受到通报批评后仍无改进或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的中层管理人员,将其从原有的工作岗位上调整到适当的岗位上去。

(4)降职使用。对不胜任现职,但仍可担任低于现职岗位的降低职务安排。

(5)辞职。对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损失的,给予建议引咎辞职。

(6)免职。对不宜再担任中层管理职务的,给予免职。3.法纪处理。对构成违纪违法行为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以上惩处措施,根据情节轻重可以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六 保障措施

㈠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到人。公司成立中层管理人员工作业绩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经理、书记任组长,纪检书记和各副经理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纪检书记兼任,办事机构设在纪检监察审计部。

㈡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依照相关党纪法规和公司制度规定,严肃认真地开展对庸碌无为、失职渎职的核实、认定和处理工作。如惩处不到位,措施不得力,不落实,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公司将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奖罚分明的中层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标准和目标管理考评办法,为工作业绩考核工作提供依据。

㈢ 考核时间和内容。1.考核周期:每季度一次 2.考核内容:

①责任状安排的工作;

②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工作(如:报表、总结及其它需按时上报的材料等);

③公司各类会议或下发文件安排的工作; ④公司领导布置的临时性工作。㈣ 考核方法及处理:

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按照上述考核内容认真填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统计表》,于每隔周一召开的工作例会前交纪检监察审计部。

每两周,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工作业绩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对中层管理人员按照考核内容进行评议,班子成员填写《中层管理人员组织评议表》,打分办法详见附表,视被评议人员成绩作如下处理:

①高于95分,符合条件的推荐为公司后备干部; ②高于90分,在公司例会上通报表扬,在环节干部调整时予以重用;

③低于80分,谈话告诫; ④低于70分,通报批评; ⑤低于60分,岗位调整;

⑥低于50分,降职使用;

⑦对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损失的实行一票否决,给予建议引咎辞职。对不宜再担任中层管理职务的,给予免职。

如何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第3篇

中层管理人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中”字。他们是高层领导的下属, 又是企业某一部门的领导者, 他们是高层领导和基层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是高层领导决策、指挥的耳目和口舌。他们兼执行职能和领导职能于一身, 融服从和指挥于一体, 不仅仅承担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而且还具有中继, 以及监督的职能。无疑, 拥有一批精明强干的中层管理人员, 是企业经营战略、各项计划和各个决策方案顺利组织实施的重要条件。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的总目标是靠众多的亚目标协调运行实现的。这就要求各个系统, 亚组织的领导者既要有全局和系统的眼光, 又要在这种通盘考虑的前提下, 保持自己本部门的良性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 中层管理人员执行能力的发挥对企业经营活动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中层管理人员的努力和贡献, 组建一支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队伍, 等于为企业树立起了坚实的中流砥柱。

对多数企业而严, 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不强的结果不是其主观的动机造成的, 也就是说, 多数中层管理人员主观上执行的理念比较强。主要原因是多数中层管理人员都是在企业中成长起来, 对企业具有较为深厚的情感, 其忠诚度表现为:第一, 态度忠诚。中层管理人员大多在企业中时间较长, 对企业的价值观认同程度较高, 他们往往为企业的自愿牺牲和贡献, 因此这种忠诚主要基于对组织深厚的感情。第二, 理性忠诚。这种忠诚是建立在经济原则的基础上, 一般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具有与普通员工不同的待遇和较为丰厚的奖金回报, 也就是说他们的责权利与整个企业基本对等。因此, 中层管理人员必然会由于担心会付出较高的离职成本, 如占据的位置和多年来为企业发展、个人进步的投入所换取的高福利待遇和自我实现的优越感等, 从而会对企业尽职尽责。第三, 责任忠诚。这种忠诚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们自身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于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都是很不容易从一般岗位到中层管理岗位, 出于对企业、家庭和自身的责任感、成就感驱使, 他们宁愿选择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也一定会坚定不移的执行企业的各项方针、决策。

造成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或者是应对策略不妥造成的, 针对这个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

一、中层管理人员必须定位好角色

“执行力”是否到位反映了中层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中层管理人员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 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工作的执行力。中层管理人员不能把自己的工作认为就是简单的“复制”。执行力首先就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理解并组织实施的能力。相对于决策层定位于“做正确的事”来说, 作为执行层的经理人的定位应该是“做事正确”:相对于操作层员工“做事正确”的定位来说, 作为执行层的经理人的定位又应该是“做正确的事”。所以中层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对企业战略和工作目标策略的理解程度, 一定要先弄清楚正确的目标和措施是什么, 以此为指导来把握做事的方向。同时要要制定计划, 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计划表, 在计划的实施中, 要预先掌握关键性问题, 不能因琐碎的工作, 而影响了应该做的重要工作。

二、中层管理人员必须学会激励下属

中层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培养部属的执行力, 中层管理人员角色定位很重要一点就是在重视自身执行力的同时, 管理者还必须重视培养部属的执行力。无论计划如何周到, 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执行, 仍然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 为了使部属有共同的方向可以执行制定的计划, 必须有适当激励工作的方式。先要掌握有效激励理论, 如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 同时要根据本部门员工特点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正负激励即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注意公平激励、奖惩适度和把握最佳时机。

三、中层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工作推动能力

提高工作推动力, 首先, 把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 应纠正企业管理中过于流行的结果导向的管理方式, 转为实行以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兼顾的方法。换言之, 既要问取得了什么成果, 同时也要问成果如何取得, 这样才能增强对执行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其次, 把流程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 流程使得规范的工作得以顺利和高效解决, 但过程管理强调对问题的及时反馈和处理, 即时对例外问题做出反应, 或者估计到意外事件的预案处理, 这样才能提高执行速度。再次, 建立工作推动程序。按照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建立格式化的工作程序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 因此可以建立以下工作推动程序:第一步可以向下属说明团体和自身的工作目标及行动计划, 第二步下属口头或书面草拟工作目标, 第三步与下属一起讨论工作目标, 第四步明确目标考核标准, 确定工作目标协议, 第五步要及时进行跟踪检查。

四、中层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参与执行

中层管理人员是策略执行最重要的主体。尽管执行属于细节事务的层次, 但作为中层管理人员, 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带头执行企业高层的确定的策略和任务。真正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必须脚踏实地, 自己首先要挺身而出的承担一些相对具体的工作, 在制定部门策略后也需要积极参与执行, 只有在执行中才能准确及时发现目标是否可以实现。从而及时根据执行的情况调整策略, 这样的策略才可以有效达成目标。如果管理者角色定位错把忽视执行当成必要的授权, 等到发觉策略不能执行, 这时再调整策略, 势必造成企业策略和任务的失败。

五、中层管理人员应致力于营造执行力文化

如何提高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第4篇

一所学校的发展速度要快,管理要上档次,内涵要提升,除了要有优秀的领导班子,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好的决策,完善的管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学校中层领导很强的执行力。当前,不少学校的中层领导执行力不足,直接影响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的快速发展。现就如何提高中层领导的执行力问题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学校中层领导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中层领导既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和指挥者又是被领导者和执行者。学校中层领导是校长的助手,是自己部门的主管,是特殊身份的教师。具有很强执行力的中层领导队伍能够带动整个教职工队伍建设,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影响中层领导执行力的瓶颈

1.学校执行文化建设尚未形成。当前,不少学校的执行文化建设尚未形成,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校办学思想,由于执行文化建设尚未形成,因而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发展的思考,做人做事及工作的规矩,风格,理念,基本价值观,目标追求等就很难形成共识,达成统一,这样,尚未形成的执行文化既无法规范约束中层领导的工作行为,办事程序,也难以积极影响他们做事的思维,习惯,更不要谈其执行力的快速高质量传递,达到好的效果了。

2.竞争意识不强,岗位压力小。中层任职后,绝大多数同志刚开始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上、速度上和完成的质量上做的都比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中层领导工作热情下降,激情减退,执行力差,履岗尽责不到位,甚至该干的正常工作都丢在一边,年龄比较大的中层领导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是多年来对中层领导既没有实行竞聘上岗,也没有学年结束对其岗位职责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因而他们无竞聘上岗意识,进取意识,他们轻轻松松,快快活活,没有什么压力,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他们,执行力是可想而知的。

3.部分校长素质人品及做事风格的负面影响。在学校工作中,校长的综合素质高能力强,人品好而且堂堂正正做人,规格矩矩做事,这样所有行政领导心里就踏实并从内心佩服他,尊重他,愿意追随他,因而执行力强。可是,当前确实有部分校长不太读书,看报,专研教育教学,研究学校管理,提升个人素质,而是吃吃喝喝,拉拉扯扯,跑跑溜溜,心思不用在谋师生发展、学校发展上。在做事方面,不深入教学第一线,不去思考学校发展,因而,缺乏对学校真实情况的了解,所以,他做出的决策,用人或出台方案等举措,不是恰当,反对声此起彼伏,达不到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

三、提升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对策

1.加快建设学校执行文化。建成学校执行文化是形成师生共同理念、追求、价值观、精神风貌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学校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要在征求广大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学校的办学思想;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近、中、远期发展规划;三是制定学校发展章程;四是制定完善学校各方面规章制度;这些措施都落实并做好了,学校运转速度既快又流畅,执行力很强是可想而知的。

2.落实中层领导竞聘上岗及岗位目标考核。对中层领导实行竞聘上岗。学校述职演讲,教职工测评打分,笔试,考核小组面试,业绩考核等程序方式进行,择优录。另外,确定中层领导岗位目标任务,年度结束考核,合格留用,不合格淘汰。这样,中层领导会非常重视,工作会非常认真,想法设法把事情做好,执行力会很强。

3.积极打造中层领导的综合素质能力。学校一是建设学习型组织;二是要求中层领导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目标一步步实施;三是走出引进,派中层领导外出学习、考察、挂职的同时并请专家到校讲座、交流以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四是积极打造中层领导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沟通、授权、创新、洞察、控制等能力及团队精神;五是从职业认同,规划自我,刻苦阅读,自我反思,勤于写作,勇于实践。这样,中层领导的综合素质能力就会提高,其执行力将会发生质的飞跃。

4.校长要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做人正派,做事规矩。校长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做到与时俱进,敢于担当,不断完善学校的办学思想,创新学校管理,积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内涵,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校长要积极打造自己的思想引领能力,规划学校发展能力,宏观决策驾驭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调适内外环境能力等的同时,做人厚道、正派、正直、做事讲究、规矩,能认清人,看准人,无私欲,无邪念,器量大,带爱心工作,带激情工作。只有这样的校长才能让大家折服,中层领导及教师的执行力才足,才强,才会不断地传递下去,从而快速高效地完成上级及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

如何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第5篇

什么是执行力呢?所谓执行力就是把计划、方案变成现实操作的能力,它不是单一的素质,而是多种素质、能力结合的表现。在学习之前请大家先想想,在三国演义中,哪位将领是最出色的中层执行者,哪位是最失败的中层执行者呢?哪位又是最灵活变通的中层执行者呢?先不要回答?到最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目前,我们公司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规模不断在扩大,因此要提升管理。而提升管理,除了要有好的决策班子、好的发展战略、好的管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公司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

那么中层管理者要提高执行力,在工作中至少需具备两种能力:理解公司和高层领导的理念的能力和在本职工作上的组织实施能力。那么,到底如何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眼:

第一、思想上重视,正确理解公司和领导的理念,做好一个传播者。中层管理者在接到领导工作指示时,一定要正确理解领导的意图和初衷,不能不懂装懂,要把正确的理念灌输到下属中去。否则将会出现企业的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从而背离了领导的意图和目的。

第二,表率作用是前提。作为一个中层干部,不能只靠说,要靠做,必须身先士卒、百折不挠,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树形象,无论是遵章守纪,还是公司布置任务的完成,都要起到表率作用,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让手下员工心悦诚服,你才有说服力,你说的话,别人才会听,才谈得上执行力。

第三,主动积极是作风。主动积极、雷厉风行是中层干部的工作作风。中层干部忌讳办事拖拉,“雷声大,雨点小”。不能患得患失,畏难发愁,避重就轻,敷衍塞责。不能事事等领导交待,应主动地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事。中层主动,下面员工才能主动,整个部门工作就会主动。

第四,工作到位是准则。工作做到位,就是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要做的工作不能敷衍,要认真去办。要想作到位,必须做到:头脑到位——多思考如何做好工作的方式方法,嘴巴到位——管理工作就是婆婆嘴,各项工作要随时督促,眼睛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耳朵到位——及时了解广大下属员工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腿脚到位——经常深入最基层,了解情况。工作到位就是最好的执行力。

第五,不讲借口是态度。中层干部应凡事不讲借口,恪守职责。“借口”的实质是推卸责任,在责任与借口之间,选择借口还是选择责任,体现了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如果每一个中层都为自己的工作找借口,那就根本谈不上执行力。不讲任何借口,看似无情,但是它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

第六,团队合作是保证。中层干部应该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相互尊重,相互激励,多看别人的优点,接纳或善意提醒别人的不足。各部门之间应各司其职,补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分工合作,扬长补短,形成合力。自己的工作自己做,同事的工作帮着做,集体的工作大家做。只有这样,自己的执行力才会提高。

第七,公平公正是原则。公平公正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动力之一。作为中层干部要公平公正对待下属的工作业绩、表现,解人之难、记人之功,通过正面激励,引导员工往前跑,通过负面激励,推着员工往前走。工作中要对事不对人,要一视同仁。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大局出发,公道正派、是非分明、一身正气;能坚持原则、坚持正义、牢记职责和使命,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才能树立正气,继而提高执行力。

第八,总结反省是关键。作为中层要做到经常自我反省,常回头总结,因为总结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总结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总结是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总结是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的极好过程。正确的、成功的经验就会通过总结得到积累,乃至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光大;错误的、失败的教训就会通过总结得到吸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引以为戒,并做到警钟常鸣。

第九,增强创造性是提高。执行力不仅是实现目标、达成使命的基本保障,而且是中层干部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体现。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在于找准上级决策精神与本部门实际的结合点,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思路和具体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十,中层干部领导力更需提升,一个部门经理提高完成任务执行力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提高自身对部门员工领导力的过程。因此,对上提高执行力、对下就要提升领导力。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领导力呢?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两点最是:学会用老板眼光看企业。

在老板看来,管理很简单,就是两件事:一是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业务收人;另一件事就是降低管理成本,控制运作费用。其实这两件事,最终是一件事,收入减去成本,减去费用,就是利润。所以归根到底老板是看利润的,利润要从管理中来。从被领导中学习领导。

在领导人看来,领导也很简单,就是两件事:一是用人,用人所长、容人所短;二是激励,通过正面激励,引导下属往前跑,通过负面激励,推着下属往前走。要知道,任何领导都是从做下属开始的,谁都不可能一步登天当领导。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你会经历大大小小许多领导,只要你用心学习,不管是好领导、还是坏领导,你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学到经验和教训,这对你将来当好领导是十分珍贵的。

如何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第6篇

摘要: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中层管理者都缺乏有效而合理的执行能力,这是大多数企业管理中的弊病,使得企业的发展因为管理上的缺陷而不能很好的达到目标。本文分析了企业中层管理者执行力欠缺的原因,并着重阐述了如何有效提升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

关键词:中层管理;企业;原因;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中层管理干部是企业人才的中坚力量,而企业经营与发展状况的好坏与这些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和领导才能息息相关。中层人员是企业战略的执行者,是战术决策的制定者,是高层管理实现控制的纽带,也是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一个公司能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达到更高的业绩,关键的因素不在于高级管理者,而在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沟通、愿拼搏、踏踏实实、公道正派、廉洁勤政、求真务实的中层管理者。组织的总目标是靠众多的亚目标协调运行实现的。这就要求各个系统,亚组织的领导者既要有全局和系统的眼光,又要在这种通盘考虑的前提下,保持自己本部门的良性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层管理人员执行能力的发挥对企业经营活动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中层管理人员的努力和贡献,组建一支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队伍,等于为企业树立起了坚实的中流砥柱。因此,发挥中层管理者的效能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一、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在企业中,领导的想法往往只能代表自己,因此通常和员工所想的不太一致,两者的出发点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地统一。执行力缺失,使管理者的所有工作都会变成一纸空文或一场空谈。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是由最先的一间零售铺面逐渐发展为国家连锁店,并由大到强,通过卓越的管理团队和优质的服务逐渐拉大和竞争对手的差距。而一些执行力较差的企业大多通常会存在这样的“通病”,那就是不少管理者乐于做决定、布置任务,并踊跃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出计划,可在执行计划和落实实际行动的环节上却打了折扣,令计划和战略只是一纸空文,落不到实处。

导致中层管理者执行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传递方面存在问题。在一个企业中,层级制的管理体制决定了企业信息传递使沿着层级逐级传递的形式。而信息在多级传递中很容易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到达终端时就会产生失真现象,特别是层次设置较多的大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所经过的环节越多,失真的程度就越严重。比如说高层管理部门需

要中层管理部门向下级传达他们的决策信息,这个信息传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信息进行解码再传递的过程。因而,倘若中层管理者对上级需要传达的信息领会有偏差,继而接下来的信息传递就会有很多出入。二是设计出的方案可操作性不强。方案计划的设立没有根据现实来制定,因而缺乏可操作性。另外,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对意外情况缺乏准备和设想,导致执行过程中必须反复请示,由此延缓了落实的进度。三是企业内部责任分工不明确。这个问题在于企业内部分工不明确,界面不清晰,每个管理者所负责的责任不明确和具体,以致企业高层的意图在中下层传递和贯彻时,相互推诿,找不到能落实的负责者。这种问题普遍存在于许多大中型企业中,但是因其根子较深,涉及到部门冲突乃至利益划分等问题,也不容易被公开提出来。四是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作风涣散,机制不健全,导致员工工作好坏没有一个具体的评价标准,缺乏相应的奖惩作激励,由此使得执行文化得不到建立、稳固和弘扬。

二、如何有效提升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

(一)中层管理者要认识自己。有效提升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的前提是中层管理者要对自己产生足够的自我认知。也就是说要对自己有着清楚和深刻的认识。古希腊的哲学家把认识自己看成是人类最高的智慧:即如何征服自己,战胜自己,挑战自己。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最基本的认知前提是要知道如何正视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勇敢的挑战自己的弱点,以及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的优点呈现在别人的面前。

(二)增强危机意识。在变化迅速、日新月异、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时刻留意市场变化,加强内部管理,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不断奋进。举一个例子,我国名著水浒传中的武松在景阳岗显神威打死老虎之后,名震天下。十年后,景阳岗虎患再生,受乡人邀请,武松再度欣然出山。喝了三碗白酒之后,踌躇满志地上山了。那么这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有两种可能。一是武松在第一次打虎之后,仔细分析了老虎攻击的特点,勤奋练习,发明了一套打虎拳,结果三下五除二再次为民除害。二是武松成了打虎英雄之后,趾高气扬,把偶然的成功当作必然的成功,不思进取,结果在第二次打虎时丧失危机意识,掉以轻心,落入虎口。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企业要想长时间立足于市场而不被各方竞争打垮,就必须居安思危,不断地采取各项警觉措施开发新的策略促进企业的发展。危机意识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只有时刻存在危机感,才会不断的刺激促进企业人员不断的努力,才能为企业做出更多有数量有质量的工作成果。

(三)提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生死存亡关系,特别是对于管理者来说,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就没有强大有效的执行力。学习力是打造执行力的根本,提高执行力就要提升中层管理者的学习力。在更新观念日常工作中,我们在执行某项任务时,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而对待问题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不怕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消灭问题,结果是圆满完成任务;一种是面对问题,一筹莫展,不思进取,结果是问题依然存在,任务也不会完成。反思对待问题的两种选择和两个结果,我们会不由自主的问到,同是一项工作,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得很好,有的人却做不到呢?关键是学习能力不同导致思想观念认识不同的问题。我们常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转、天地宽,观念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些成功企业认为,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效果。观念转变,思想解放具有“核裂变”效应,能够产生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企业才能始终保持快速发展,才能始终充满蓬勃旺盛的精力。

(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是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当今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呼吁打造细节竞争力。只有掌控细节、执行细节、贯彻细节,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强大的竞争力来自于细微之处的竞争,企业的高层和中层管理者都应该牢记:细节竞争力决定企业的成长。二是诚实做人。我们常说,诚诚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做人要有一个做人的标准,做事也要有一个做事的原则。但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常常是有制度,有措施,也有违章。究其原因,就是一个态度问题,一个责任感强不强的问题,一个做人是否诚实、做事是否认真的问题。联系到一些企业“做强做大”的发展格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更需要我们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诚实认真地执行好企业的每一项决策。紧紧围绕单位安全生产经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标准人,正确履行各项工作。要时刻牢记执行工作,没有任何借口,要视服从为美德;工作中无小事,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无论在任何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怀着热情、带着情感去做,而且要竭尽全力、尽职尽责地做好。三是敬业精神。自动自发,全力以赴,企业中层管理者要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要能够站在老板利益的角度思考战略问题,对待每一项工作都应有强烈的主动意识,能够做到“自动自发,全力以赴”。此外,管理者还应该引导下属员工做到“自动自发,全力以赴”。管理者应当懂得适当的授权,而不应总是指手画脚,否则就会使员工丧失主动性,使“自动自发”更无从谈起。

(五)提高八项能力

1.领悟能力。做任何一件事以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上司希望你怎么做,然后以此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就开始埋头苦干,到头来力没少出、活没少干,但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要清楚悟透一件事,胜过草率做十件事,并且会事半功倍。

2.计划能力。执行任何任务都要制定计划,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计划表,一一分配部属来承担,自己看头看尾即可。把眼光放在部门未来的发展上,不断理清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计划上。在计划的实施及检讨时,要预先掌握关键性问题,不能因琐

碎的工作,而影响了应该做的重要工作。要清楚做好20%的重要工作,等于创造80%的业绩。

3.指挥能力。无论计划如何周到,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执行,仍然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为了使部属有共同的方向可以执行制定的计划,适当的指挥是有必要的。指挥部属,首先要考量工作分配,要检测部属与工作的对应关系,也要考虑指挥的方式,语气不好或是目标不明确,都是不好的指挥。而好的指挥可以激发部属的意愿,而且能够提升其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清楚指挥的最高艺术,是部属能够自我指挥。

4.控制能力。控制就是追踪考核,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虽然谈到控制会令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然而企业的经营有其十分现实的一面,有些事情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给企业造成直接与间接的损失。但是,控制若是操之过急或是控制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控制过严使部属口服心不服,控制不力则可能现场的工作纪律也难以维持。要清楚最理想的控制,就是让部属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自我控制。

5.协调能力。任何工作,如能照上述所说的要求,制定完善的计划、再下达适当的命令、采取必要的控制,工作理应顺利完成,但事实上,主管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花在协调工作上。协调不仅包括内部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共识协调,也包括与外部客户、关系单位、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协调,任何一方协调不好都会影响执行计划的完成。要清楚最好的协调关系就是实现共赢。

6.授权能力。任何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作为高级经理人不能像业务员那样事事亲历亲为,而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培养下属共同成长,给自己机会,更要为下属的成长创造机会。孤家寡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部属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也是延伸自己智力和能力的载体,要赋予下属责、权、利,下属才会有做事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要清楚一个部门的人琢磨事,肯定胜过自己一个脑袋琢磨事,这样下属得到了激励,你自己又可以放开手脚做重要的事,何乐而不为。切记成就下属,就是成就自己。

7.判断能力。判断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非常重要,企业经营错综复杂,常常需要主管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从而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洞察先机,未雨绸缪。要清楚这样才能化危机为转机,最后变成良机。

8.创新能力。创新是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否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提高执行力,除了要具备以上这些能力外,更重要的还要时时、事事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而这种学习与大学里那种单纯以掌握知识为主的学习是很不一样的,它要求大家把工作的过程本身当作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不断地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认真想一想,有没有创新的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要清楚创新无极限,唯有创新,才能生存。

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 第7篇

所谓执行力,是指当企业高层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发展战略后,员工针对这个战略计划所做出的行为,并通过高效快捷的工作效率将战略思考和方针政策落实的能力。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是否具备强有力的执行力,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什么是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头,作为中间发展力量,其执行力关系到各项任务的落实,其工作情况无法有效落实可能会造成企业的工作直接停滞不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在市场形式快速变化、管理工作越来越严格的当前,中层管理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并能够做到与高层的发展战略高度统一。在落实上级交代任务时,做到传达指导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并根据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做到及时跟进。

二、提高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的必要性

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中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既需要承接上面领导者的指导和任务,同时还需要将任务下达到基层中,并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也就是说中层管理人员是一个被领导者,但同时也是一个领导者,因此,可以说中层管理人员在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执行力更是决定了企业决策是否能够及时落实。简单来说,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关系到企业的整体推进,更是反映企业绩效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提高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的途径

中层管理人员不能够仅是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管理员的身份上,而是要定位在担当企业脊梁和推动者的身份上。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不仅需要体现在管理工作上,更多地是体现在谋划、组织、沟通、教导以及创新这五方面的能力。因此,中层管理人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执行力:

1.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工作心态是决定工作效率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关系到在执行任务时所具备的积极态度。在常规工作中,中层管理人员应当自觉建立起孜孜不倦的行为特点,始终以一份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并能够同时做到关心爱护下属,在能力范围内帮助下属。在面对工作中的难题和阻碍时,应当迎难而上,冷静分析局势情况,积极吸收各方意见,并能够从各项信息中总结经验。同时,当领导者能够具备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面对困难时,必然将使整个团队更加和谐温馨,所管理带领的队伍也必然能够更加具有战斗力。

2.积极沟通交流。要充分发挥出沟通交流的效用,当务之急是具备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尤为重要地是在与所管理员工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应当尽可能地将自己所需要叙述的事情表达清楚,同时应当认真吸取下属的多方面意见;沟通需要掌握巧妙的技巧,充分运用语言的艺术吸引员工积极靠拢、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够清楚明了地表达出自己所要传达的任务信息,并能够将自己所需要传达的意见融合进去;能够做到多角度思考问题,重视员工所表达的建议,在深入的交流中能够逐渐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目标。在与下属产生分歧时,应当尽可能地以冷静的态度面对,为下属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并通过实践来证明事实,防止对下属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3.做到在其位谋其职。中层管理人员应当将“忠诚、敬业、奉献”牢固树立在心中。忠诚,简而言之就是指对岗位能够保持一份忠诚的态度,并能够将这份态度坚持下来,通过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做到廉洁自律,恪尽职守,来保证工作的忠诚度;敬业则主要是指能够在岗位中,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中做到兢兢业业,充分发挥创造性的精神,不断在事业上开拓创新;而奉献则是指要将自己的事业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树立勇于承担、敢于开创的信心,不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如何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第8篇

一、煤矿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简析

1. 知识结构不合理, 观念陈旧, 缺乏创新

在目前的煤矿企业中, 很多中层管理人员普遍年龄较大, 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已有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再加上较为落后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 已经不在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而且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和工作的过程中仍然沿用原来的管理知识和经验, 没有进行及时的学习, 导致其知识结构体系比较混乱和陈旧, 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发展危机时, 很多中层管理人员并不能及时的寻求解决方案, 而是畏首畏尾, 按照原来的经验进行处理, 使得他们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2. 执行力度不足

中层管理人员在煤矿企业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很多中层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度, 经常是对上层领导的建议决策进行汇报并逐渐的向下属反馈, 这些决策的真正内涵和宏观决策并不能让下属得到有效的理解和执行, 特别是对于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缺乏自身独特的见解和看法, 导致煤矿企业难以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对于企业的核心文化和价值观来说, 更是难以让员工真切的体会到并逐渐认同融入进来, 促成企业共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形成。另外, 在执行的过程中, 还大量存在着管理和执行脱节的现象, 缺乏严格的执行几率, 十分的机械和松散, 基层的建议难以有效传达到上层, 上层的决策和方案也很难及时的向下层予以反馈, 导致企业的信息出现屏蔽和失真现象, 给企业的市场调研和政治决策带来十分不利的严重影响。

3. 管理缺乏灵活性, 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

煤矿企业往往采取制度化的模式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中层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 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而且本位主义较为严重, 缺乏责任, 一旦遇到问题, 便互相推卸和逃避责任, 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矛盾越积越深, 不能有效的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 极大的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3]。同时, 煤矿企业没有系统的评价考核机制, 在分配社会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现象, 使得很多中层管理人员认为自身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自身价值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对工作难以提高自身的兴趣和热忱。

二、阐述煤矿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煤矿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直接受到企业的发展规模以及发展形势的影响。大体来说,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第一, 主动性。中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 对于新的机遇能够善于发现并适当的予以创造, 敢于面对企业工作中面临的各项挑战和困难, 对事情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和管理, 主动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第二, 执行力。在对企业决策进行执行的过程中, 中层管理人员很难将决策完全执行做到位。而执行力的高低往往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层管理人员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执行能力十分重要;第三, 影响力。中层管理人员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者, 其影响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执行能力和企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影响力主要是指中层管理人员的所拥有的各种权力, 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层管理人员的影响力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不仅需要依靠权力, 而且还取决于管理人员自身的实力和人格魅力。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能够很有效的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影响自己身边的员工和团队进行良好的工作, 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提高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第四, 带领团队的能力。管理并不是中层管理人员自身的事情, 它需要广大员工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只要管理人员富有潜质和热忱, 极大的带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就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提高煤矿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素质的有效对策

1. 理论与实践结合, 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想提高煤矿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 必须不断丰富管理人员的知识, 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并及时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学会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层管理人员必须坚持始终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不断对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培养自己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 勇于面对各种挑战, 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2. 顾全大局,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作为煤矿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 绝不能眼光狭隘, 只顾眼前的小利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 仅仅为了实现局部利益以及自身的个人利益而以牺牲全局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中层管理人员必须能够以身作则,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 站在战略的高度始终将长远利益、全局利益以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坚持民主集中制, 能够对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 将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降到最小, 并严格遵守各项组织纪律, 规范自身以及职工的行为, 做到依法办事。

3. 深化干部体制改革, 优化管理人员配置

深化干部体制改革, 对干部人员进行优化配置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层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很多煤矿企业在对管理人员进行任用时, 存在着很多不公平以及潜规则现象, 这使得很多优秀的干部人员都难以提起工作的兴趣。因此,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干部聘用机制, 并不断公开干部选拔聘用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十分重要。同时, 还必须不断加强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鼓励他们不断对自己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 构建健全的知识结构体系, 以便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对工作进行更好的执行和管理, 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中层管理人员作为煤矿企业的重要管理力量, 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因此, 必须不断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然而, 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和阻碍, 在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素质方面, 仍然任重而道远。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给我国煤矿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中层管理人员作为煤矿企业的重要力量, 其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煤矿企业的整体走向和发展战略等重大决策问题, 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煤矿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 并阐述了中层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 以便供广大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煤矿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素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毕志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几点素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1) :252-253.

如何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教学管理 执行力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活动的执行者、服务者和信息反馈者,其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管理水平的高低,进而对教学质量产生作用。而高校教学管理的执行力是高校所有正确、有效方针执行的一个保障。高校的教学管理需要的不仅是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高校管理者是否具有将制度和政策真正执行的能力,从而使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发挥充分的作用,避免使教学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可以这样说,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就是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的工作能力。

1 影响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的重要原因

1.1 正确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

在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必须把人性化柔性管理模式和制度化刚性管理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管理者之间有明确的权责分配,保证教学管理制度的约束力。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对教学管理的执行有促进作用,对教学管理的目标有积极影响。

1.2 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政策

在确定了一套正确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要建立高校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政策。教学管理执行力是建立在教学管理制度之上,有效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由于高校的教学管理内容多、范围广,必须有科学、完善、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做支撑。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必须有科学性、系统性、一致性,这样教学管理系统才能良好的运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包括管理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

1.3 教学管理者具有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

在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教学管理者扮演着沟通协调的角色,对教学的各个部门、院系、师生之间的工作做好协调。教学管理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优化,使教学资源的优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和协调能力,才能使高校管理的执行力得到充分发挥。

1.4 优秀的管理团队

创建一只优秀的教学管理团队非常重要。教学管理是协调多部门、多人员共同参与的一个工作过程,其共同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要使教学管理执行力得到充分发挥,一个优秀的教学管理团队尤为重要。高校教学管理团队必须是一个组织结构合理、配合默契的高素质团队,共同营造管理执行力有效发挥的氛围,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行。

2 教学管理执行力的缺失及问题原因

2.1 高校教学管理理念和制度的问题

每个高校建学之初,都会确定自己的办学理念思想。高校的办学思想,在根本上决定了管理体制的内容和效力。而制度制定和执行与领导者的管理素质密切相关,同时与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水平息息相关。我国的高校管理行政机构存在较严重的官僚化等级意识的现象。管理机构各部门职能分工不明确,管理机构拥有的工作人员远远多余需要的人员,造成人浮于事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管理党政双重领导关系交叉点存在,执行者感到无所适从。教学管理活动不仅要走改革开放式的发展道路,还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这样在两者之间很难做到平衡。由于这些,高校的管理工作不能正确良性运行,管理资源浪费。

2.2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中的问题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制定的缺失影响了高校管理人员的执行力。高校管理制度制定中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管理制度制定的滞后性。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就使高校的制度也随之变化。如果只根据发生的新问题进行制度制定,会造成高校管理宏观性的零散不全,原则性的制度缺乏详细的操作规范细则,指导性的制度缺乏统一性,教学管理者常感到无所适从。二,高校制度制定主体的不明确性。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没有专门的制定机构和固定制定程序,也没有制定原则,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职能管理部门在制度的制定方面主观性强,只由管理人员制定即可,没有必要的审批程序。三,管理制度内容的不细致性。在现有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条款内容不够准确清晰,很多条款之间存在着认识分歧和问题冲突。制度的内容缺乏清晰的层次,不够细致,职能管理部门的制度内容显得空范,不够具体,使得制度执行困难,教学管理职能不能充分发挥。

2.3 教学管理制度执行程序缺失的问题

教学制度的执行过程实际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具体过程,是对各种复杂关系协调的一种方法。如果制度缺乏法律的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有弹性存在。制度的执行和裁量是建立在人为基础上,随时会被更改和调整。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是一个完整有序的过程,如果其中有一个环节缺失,就会造成执行力的降低。

2.4 教学资源配置不到位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都会面临巨大压力。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都需要大量经费支持,这就给教学资源配置带来巨大挑战,使教学管理机构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造成教学管理执行力受阻的局面。

3 高校提高教学管理人员执行力的建议对策

3.1 改换管理理念,提高执行能力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执行力的执行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高校管理机构领导层的管理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及执行政策能力是影响高校管理执行力的重要因素。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执行力的第一步就是提高领导层制度的制定能力。

3.2对高校管理机构进行深度改革,全面提高高校管理队伍的管理执行水平

高校管理人员管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校管理人员执行力落实与否。积极对高校教学管理机构进行改革,改变高校管理机构人浮于事,人责不清的混乱场面。高校要遵循教学规律,完善管理机职能,建立高校的教学管理执行团队,以务实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对机构职能进行清晰的界定,严格管理机构的组织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的执行水平。管理执行者要对制度的精神和内涵深入的理解,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制定科学完善的高校管理制度

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首先要做的是对高校管理制度的体系进行整体的设计和构建。高校作为一个行政主体,在制度框架体系的构件上,要做到层次分明、职权清晰。制度的制定要有合法性,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服从教育法等法律制度。高校管理要坚持以校为本为原则,重视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机构,要具有规范的制度制定程序。

3.4 规范执行过程,加强高校管理人员执行管理

制度的顺利执行,需要高校管理人员进行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除对执行环节和资源进行分配以外,还要做好资源的管理工作。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在执行的过程中,将执行工作落实到实处。另外还要做好执行监督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形成信息反馈,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识和纠正,对制度的合理有效进行评估。这对于制度的完善是很有效的,对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执行力有重要作用。

3.5 建立合理奖励制度

在教学管理中,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比如物质激励、竞争激励等诸多激励措施,形成一种良性积极的文化氛围,激发全体高校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学管理人员执行力的有效发挥。

4 结语

要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就要在教学管理执行力的建设上,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提高领导层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制度上要遵循教学规律,做好执行监督,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配合合理的激励制度,从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1]李功强,孙宏芳.高校规章制度:问题、分析、与建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5):59-73.

[2]张素娟,吴锡尧.高校科研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的影响因素[J].技术创新管理,2011(5):42-44.

上一篇:简单的伤心情感语录摘录下一篇:你的凝望我的成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