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师爱范文

2024-07-20

教师师德师爱范文(精选10篇)

教师师德师爱 第1篇

师德、师爱——教师形象永恒的魅力

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

什么是师德? “师德就是教师这一职业所应遵从的职业道德规范。”是的,可我认为,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对师德的理解决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概念化。我们不可能通过这短短几分钟的演讲,深刻理解和把握师德的内涵,但我们可用几年,十几年乃至我们毕生的精力自觉自愿地遵守它,坚定不移地实践它,旗帜鲜明地弘扬它。那么如何诠释师德的真谛呢?

我曾读过这么一篇课文,题目叫做“一个教师的写照”。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今人尊敬的老教师,对所教过的每一位学生,他不仅毫无遗漏地保留着一份家庭作业,而且清楚地记得学生的姓名,家庭状况。直到从教整整60年的时候,这位80高龄的老教师才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讲台。他说:“要不是因为疾病,我不会放弃教书,因为我全部的灵魂已经留在了教室里,留在了孩子们中间。”

读到这里,我明白了,这种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与热爱,就是对师德最好的诠释。爱岗敬业是教师神圣的天职,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敬。“敬业”还需“乐业”。教师应该“敬业乐业”,在心田种一棵“育人为乐”的心灵之树。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承受的压力是沉重的,教师付出的劳动,是任何量化的手段所无法准确计算的。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无数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是什么使教师甘为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爱,是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中下功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孺子牛奖”获得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乡村老师刘让贤的所思、所想、所为,恰好是一个说明。他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批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一年复一年的工作中获得。

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也使我更深懂得,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和科学的爱。苏联教育家马卡莲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学生更贴心,热爱学生成长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的闪光点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付出爱的过程是甜蜜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们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骄矜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辛酸流泪.但是当我们看到学生因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奋起直追,成绩取得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他们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一种感动和自豪便油然而生.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家一定还记得四川汶川地震中舍生救护学生的英雄教师吧,他们用爱、用生命诠释了师德。大爱无言,爱是教育的根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大德无痕,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没有德行的教育就失去了方向,也就没有了幸福与快乐。大责无疆,责任心是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没有责任心,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爱心,德行,责任,集中展现了四川抗震救灾中英雄教师的风貌,构成了新时代师德精神的灵魂。生命诚可贵,师德更高尚。在生死抉择时刻,英雄教师用生命护卫学生,把“爱的奉献”做到了极至,把师德的实践做到了极至,把教师责任心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至。他们的英雄壮举感动天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在生死瞬间,教师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是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成就了英雄的行为,演绎了伟大的师德精神。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孕育在日常教育工作的点滴之中,更彰显在生死离别的关键时刻。危难来临,求生是一般人的本能和自然选择。而教师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在危难的第一时间,能作出超乎寻常、非同一般人的选择,即在生死关头,舍生忘死保护学生,把中华民族的师德精神升华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度。

教师师德师爱 第2篇

为本

时光荏苒,转瞬间在教育战线上我已经度过了?个春秋。回首这几千个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显其间,这三尺见方的讲台上,凝结着我全部的心血与汗水,苦过、累过、但能与我可爱的学生们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我热爱我的事业,钟爱教育不言悔。

“教师”虽说只是一个职业的称谓,而在现实中,教师的职业行为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以牺牲自我来换得学生茁壮成长。讲台催人老,粉笔染白头,但教师们却无怨无悔,矢志不改,耕耘不辍。这种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精神就如同红烛一般,燃烧自己来照亮别人,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一批批学生的成长。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是什么支撑着无数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呢?又是什么使教师乐于奉献、勤勤恳恳、充当人梯的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是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教育事业,更是一种对于教育事业的责任心,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高尚道德让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学校的许多老师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教学上,精益求精,用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给学生以知识世界的洗礼;科研上,勇于创新,用富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为我国的科教事业作出贡献。通过学习辽大先进教师的事迹,我深为他们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为师之本,更是立国之基。鲁迅先生曾热情地称赞过奉献者的泥土精神:“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泥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而我却要说,师不可以不德高。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安贫乐道?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化作春泥更护花”?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一代先圣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我们:仁者爱人。泰戈尔也曾叹道: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每个人都需要爱”在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这句话中所蕴涵的道理。在爱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满了阳光。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我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教育是对生命情怀的倾诉与关注的过程,是知识的构建与生成的过程,,是师生为了未来而共同奋斗的过程,是托起希望的过程。我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要将我所知的全部教给我的孩子们,因为我要对得起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那些对我如此信任的心灵。

数学教学是一项要求严谨而涉及广泛的工作,一节课既要有逻辑上的严密,又要有内容上的完整,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目的、内容、手段、方法等多方面的复杂关系。在课堂上,要为学生铺设适当的梯度,放开手,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进一步钻研的兴趣。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精心选择恰当的方法,用形象的比喻化难为易,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我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同学的鼓励,我相信每名学生都是优秀的。「 1」 「 2」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我的一个学生曾经这样说,“我是一个特别不爱学习的学生,一拿起课本就犯困,但我特别喜欢听您的课。我喜欢听您叫我可爱的孩子,让我觉得很幸福,我知道老师很爱我,所以我不可以对不起您。”

另一个学生告诉我,“我喜欢看老师对我们笑,我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温暖与信任。老师就像母亲,包容却不放纵,我可以自由的表现自己,并且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很质朴的话,却让我感动。

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爱是世上最伟大的语言,是激发潜能的最好动力。

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光荣的,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我们不是教书匠,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我们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我们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我们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身上延续,我们的青春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身上闪光。这对于一个有限的生命来说,不正是焕发着无限的生机吗?

让我们身在校园,心怀天下吧!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身份,以人民教师的光荣形象,走过这段无悔的苦乐年华。让我们在这个平凡,但是崇高的岗位上继续奉献,把我们的爱,我们的情,我们的德都留下来。

论高校师德教育中的“师爱”艺术 第3篇

要界定师爱的概念,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爱。所谓爱就是指:人们对人或事的一种深厚诚挚的情感, 也是人们对某些人和事的宽容、理解和支持, 它是不带有任何私利的奉献行为。而所谓师爱就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崇高情感, 是教师以及其奉献牺牲的方式与学生密切相处并在相处中完善自己、完善学生的教育活动。林崇德教授指出,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热爱学生, 是一种心态, 一种责任, 一种智慧。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的:“历尽艰难曾不悔, 只是许身孺子”的崇高师德境界。

二、师爱与师德的关系:师德的核心魅力在于师爱

教师的职业道德, 简称“师德”, 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一个师德高尚的名师人师就是能将这些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素养, 并通过对学生无怨无悔的大爱表现出来, 这就是师爱, 也是师德的最大魅力。对于这一问题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 师德与师爱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师爱是师德的表现形式和本质反映, 师德是师爱的本质和灵魂。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 他必然会对学生充满爱心, 热切关怀, 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学生的利益。相反, 一个师德低下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是对学生的冷漠、无情和歧视, 如前年新闻媒体披露出的“杨不管”、“范跑跑”就是最好的例证。很显然一个对学生倾注自己全部爱的教师肯定是一个师德高尚的人师。也就是我们古训所说的“德高为范”的魅力所在。

(二) 师德要靠师爱来表现, 师德再崇高如果没有师爱来表现那只能是空谈, 空有一腔热血的师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只有通过师爱这一实践行动, 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也才能使师德绽放魅力。

(三) 师德的魅力在于师爱还是因为师德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道德, 师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 如果将二者融于一体那就会形成“无伦比”的“忠与爱”, 就会绽放出“无穷际”的“光和热”。像我们老一辈的教育家叶圣陶、国学大师季羡林等都是将师德和师爱融于一身的典范, 他们都是人民教师的脊梁, 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是融师爱和师德于一身的人师典范, 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三、师爱内化为师德的基本原则

教师对学生正确履行师爱, 这是正确引导、教育、培养学生的关键,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履行师爱呢?就是要坚持“度”的基本原则。

(一)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解、包容而不是放纵无度

大学时代是其生理、心理发育成熟期,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期, 在生活学习中有很多矛盾、困难和问题不好解决, 容易产生错误。作为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缺点必须理解和包容, 决不可以不分清红皂白加以批评处罚。例如, 有的学生经常迟到或上课打瞌睡甚至不交作业的现象, 老师常见的处理方法就是罚站、批评这种做法显然太草率, 因为你没有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比如由于身体生病, 还是由于家庭突然变故, 或是由于学科成绩不平衡?你只有帮学生解决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这些错误重复发生。当然如果是学生故意屡犯, 适当的处罚是必要的。这就是要我们达到宽而不纵、严而有度的科学师爱。

(二)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关心和支持, 而不是宠爱无度

由于学生个人的学习特点和家庭情况、生活环境以及个性特征不一样, 所以在平时表现出来的困难问题也不一样。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上, 表现为过于自信而骄傲自满, 有的表现为过于自卑而失去信心;在个性特征上, 有的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 有的性格开朗但又过于张扬;在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方面, 有的家庭生活条件好衣食无忧而过于挥霍浪费, 有的家庭十分困难生活费都没有保障甚至有辍学的危险。老师针对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 对于困难自卑的学生, 老师要用爱心温暖、鼓励、引导他树立自信自强的勇气, 与困难作斗争;对于那些过于自信骄傲自满和不珍惜劳动果实有挥霍行为的学生, 教师要善于引导教育, 让他认识到骄傲必然落后的道理, 并带领他们到贫困家庭去调查、考察体验生活, 让他们认识到关爱资助贫困同学的必要性。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互帮互助的桥梁纽带, 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升华。这也就是我们要达到的关爱与自强的统一, 爱心与自立融合的师爱境界。

(三)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要关爱学生更要求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 防止牵连过度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常常有教师把学生不听话、经常违纪违规的行为迁怒于家长, 认为是家长对孩子要求不严或是不负责任, 对孩子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导致孩子劣性难改的。如果教师是这样做不但不能教育学生, 相反连家长一起伤害了。如果是有爱心, 师德高尚的教师, 他会作深入实际的调查, 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即使是家长有这种现象也绝对不能迁怒责难家长, 要尊重他, 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这样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 形成学校、家庭的合力,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 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 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 在创造人的工作上, 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

四、师爱内化为师德的基本方法

教师是学生思想品行、行为习惯的塑造者, 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灵魂走向的发现者和导向者。教师要把教师的“师爱”转化为教师的行为道德,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教育坚持“尊、近、导、严、勤”五个字的教育方法。

(一) “尊”:

所谓“尊”是指敬重学生、重视教师自身品行的影响。每一个人不仅遗传特质是独一无二的, 而且“灵魂”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内在的“灵魂”不时会呈现、显露、发亮、闪光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让人们感悟、发现、分析和研究, 这就需要师长关注、理解、重视与引导, 师长的敬重、重视以及品行影响, 会使个体正确地走向属于自己“灵魂”独特发展趋势的成长之路。

(二) “近”:

所谓“近”就是要求教师蹲下来以学生的、现代的、成长的眼光看待对方, 尽量缩小双面人格差距, 对学生和蔼可亲, 耐心地给予教育引导和鼓励扶持。学生只有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和爱, 他们才会走近老师, 向老师吐露真情实意以及提出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更有利于老师全面了解学生, 对不同的个体施以相应的教育, 进而达到点燃奋发向上的火花, 促成独特成功发展的目的。

(三) “导”:

所谓“导”就是带领、指引, 传导。就是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走进健康;指引学生追求幸福、真理和爱, 学会在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中和谐地生存与发展;传导做人的道理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赋予了教育既尊重个人和群体的多样性, 又维护人类共同生活准则;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 又引导他们拥有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既鼓励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造心理, 又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以及满足交往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使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团结、协作在协调统一的基础之上健康地生存与有序地发展。

(四) “严”:

所谓严就是紧密, 没有缝隙;认真, 不放松;厉害的, 高度的;就是对每个学生应严格要求。从人的一生而言, 挫折和失意占据着绝大多数,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缺点或错误犹如小树身上的赘牙或偏枝, 需要师长的精心修剪、扶持和关爱以及一如既往的呵护, 那么他才能成长为品学兼优的社会有用之才。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的职责就是修正学生的缺点、错误以及不良品行, 并给予恰如其分地强制和约束, 使他们养成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良好品行。

(五) “勤”:

所谓勤就是指做事多做或不断地做;反复, 次数多。即勤恳, 兢兢业业, 尽职尽责。主要应做到勤观察, 勤动脑, 勤动手, 勤家访, 勤谈心, 勤学习。“勤观察”是课上课下注意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 掌握他们思想的动向, 以便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防范于未然;“勤动脑”指的是学生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 你得根据学生的年龄, 性格, 同学关系, 家庭状况或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 找出一个适合于这个学生的方法, 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 使他不至于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掉队;“勤动手”是指学生在具体学习与生活中, 不会或做得不好的时候, 老师要亲自手把手地教学生, 帮助他们干好每一项工作, 让他们从不会到会;“勤家访”指的是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 可以通过电话或亲自到学生家里去, 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表现, 这要花去老师很多时间, 但却能防止学生出现意外,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勤谈心”是指平时多与学生交流, 把学生当朋友, 推心置腹地与学生交谈———谈老师、谈同学、谈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修正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使自己在工作中更多以孩子的、现代的、成长的眼光看待和教育学生;“勤学习”是指反复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 以适应新时期学生成长的需要。信息时代的学生见识面广, 接受信息量大, 思想观念转变快, 如果教师不勤于学习, 就把握不住学生的脉搏, 也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摘要:“师德”是教师及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情操品质和道德规范。在高等学校, 对教师的评价不仅仅在于其渊博的学识, 更实在于其人格的高低。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楷模,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师德的本质魅力就在于师爱, 本文就立足于师爱的视域, 通过分析师爱和师德的关系, 来阐述师爱内化为师德的几条路径。

关键词:师爱,高校师德,内化

参考文献

[1]朱正湖.“仁义礼智信”视域下高校师德的内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04) .

幼儿教师的师德与师爱 第4篇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师德与师爱都很重要。我们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对孩子产生有形和无形的潜移默化影响,有形的是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无形的是教师道德风范。幼儿期是形象记忆好模仿时期。同伴、成人的一言一行,对于他们都是新奇的,并且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所以幼师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做一个幼儿的好榜样。

幼儿教师是人生的第一启蒙老师,是第一开智者,是教幼儿如何做人的先行者。因此,我们做幼儿教师的一定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给幼儿以楷模之影响。日常工作中注重自身的修养,做到文明、礼貌,善于与人合作,待人真诚,有耐心、不急躁、谈吐文雅,朴素,活泼大方,端正、整洁、诚实有自信,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传播者,没有教师的劳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就不能得以继承发扬,整个人类就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停滞不前。因此,教师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尊重,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心灵纯洁的幼儿,他们的模仿力很强。时时刻刻以教师为榜样。幼儿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必须先做到。

幼儿教师这种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幼儿教师的权利比其他任何教育阶段老师的权利与责任都大,其职业道德素质也自然而然地比其他老师显得更为关键。幼儿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其中,职业道德素质居首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有献身事业的精神。才能把心与同学生们连在一起,慈母般地爱护他们,谆谆地教导他们,才能刻苦地学习,大胆地创新,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是啊,教育需要爱,爱就是最好的教育。老师爱幼儿,幼儿爱老师,这是人性的根本,是教育的呼唤,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品德闪耀,是宽宏、博大、和谐教育的理念。鼓励孩子们去自主探究,从而把他们自身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才算达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爱是和谐建设教育环境的瑰丽空间。

奉献是师德的基础,古往今来,教师职业就是最受人们尊敬的职业,教师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人,被喻为“文明的化身,光明的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爱不是偏爱,而是无选择地,公正地爱每一个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充满希望,在教师的帮助下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的师德与师爱,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更加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有高尚的师德与慈母般伟大的师爱,才能成为一名孩子们爱戴的好老师。

教师师德师爱 第5篇

静海五中   张明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 师爱师德论文

★ 师德师风演讲稿――因为有爱

★ 师者仁心师德演讲稿

★ 教师演讲稿:因为有爱 一路花香

★ 赞美教师师德演讲稿

★ 年轻教师师德演讲稿

★ 幼儿园教师师德演讲稿

★ 爱与责任,师德演讲稿

★ 师爱心得体会

2022教师师德师爱获奖演讲稿 第6篇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师心以德明须有博爱之心。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有爱便有了一切。”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爱,是一种包容的博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家庭条件较差,但他们眼底流露出的对成功的渴望,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看着他们故作张狂的样子以及流露出的怯怯的渴望,我深感责任重大。这也促使我把一腔热情奉献在中职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因上职业学校而走出贫困!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自尊心强,因此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应该冷落、挖苦学生。即使学生成绩不好,或是行为失当,教师也要毫无保留地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当学生失意时,要及时安慰、劝解;当学生犯错时,应宽容、大度;当学生徘徊时,宜点拨、指引;当学生成功时,要一起分享、庆贺。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进而影响社会。在讲台上,成为学生眼中的百科全书;生活上成为学生心中的鲜红的太阳,让学生体会到最温暖的春风和情感,能体会到世上最真最纯的友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收获技能的同时收获人格,收获人生,收获希望,收获理想!我教的级机电班有个学生叫宁__,初中学习非常好,但是家庭条件非常不好。来到职业学校后,他曾经很迷茫很困惑,我详细了解了他的情况,从生活上关心他、鼓励他并为他争取到了减免学费和困难生活补助。最终他考上了一所很好的专科学校。他拿到5000元的国家奖学金给我打绿色作文网Www.0279.NeT电话说:谢谢您老师!学生真挚而简单话语让我心里一片透明,我更加明白了教师工作的方向在哪里!

师心以德明应视责任为美德。师德最大的德就是责任,教师从家长手里接过来也就意味着把责任也接了过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种种诱惑涌入校园时,教师应坚守自我,牢记“教师”的称号,讲奉献,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为了学生能全面发展,群策群力;为了学生能共同进步,殚精竭虑;为了学生能受到教育,学到技术,甘愿付出时间与精力!献身职教,亦无怨无悔。因为教师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因为教师担负着树人的责任,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所以教师应该视责任为美德,严于律己坚守三尺讲台!“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毕生的心血,换取祖国的栋梁成荫成林。

师心以德明,德也是一种奉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有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具有将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园丁”“蜡烛”“绿荫”“铺路石”,歌颂的就是这种献身精神。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把整个心灵都奉献给孩子吧!他们是那样的天真、可爱,每一个都是可以成为有用之材的,你们的眼里、心里都要装着孩子……”毋庸置疑,奉献已经成为评价一名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很重要的标准,只有具有这种崇高的奉献精神,才能让自己的心明白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应该干什么。倘若没有这种甘于平凡、满腔热血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是永远不能明晓自己的心,这样就会陷入困惑不安与焦虑中。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一辈子追求的就应该是这种红烛精神,因为奉献是教师的天职!现在,我们的大部分老师甘于清贫,无私奉献,殚精竭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教师的神圣与崇高,获得了学生及世人的敬仰。然而,也有一部分教师,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争名逐利,眼光狭小,心胸狭窄,只讲索取,整日盯着的只是自己的那一点蝇头小利,没有大局意识,没有奉献精神,缺失责任心,一旦自己利益受损,不惜哭、闹、上访,全然不顾人民教师的形象。可以想象,当一个教师丧失了基本形象与威信的时候,当一个教师沉醉于一己私利之中的时候,当一个教师胸怀狭小的时候,这样的教师又能培养出怎样的学生,这样的教

2022教师师德师爱获奖演讲稿 第7篇

我是来自基层的乡村教育人。抓师德师风,我们一直没有松懈,因为立德树人,师德师风是根本保障。可以说,一方教育兴盛,短期靠干劲激情,中期靠精细管理,长期靠师德师风。

因此,学校拥有一群师德高尚的老师,就是拥有了一座金矿,使学校熠熠生辉,学生闪闪发光。乡村教育振兴,高质量教育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之本,核心在于师德。个人认为,抓师德师风,有三个关键词很重要。

一、定位。一个人,如果定位不清,一辈子辛辛苦苦,也很难活出自己的精彩。因此,我们根据教师年龄结构,对全镇201名小学及幼儿教师,进行定位分析,区别引领。

1、学习型教师。主要是30岁以下教师。这一类教师年轻气盛,充满朝气,但热情有余,理性不足。我们对这个群体教师的定位,是处理好自己与工作的关系,尽快适应教师职业的规范与要求。对此,我们主要通过”愿景激励、过程督导、重点面谈、成长分享、价值观考核”五步引导法,围绕“我是什么,我追求什么,我坚持什么,我放弃什么”四个问题,进一步增强年轻教师对职业岗位的理性认识,提升师德修养。

2、成长型教师。主要是30至40岁的教师。这一类教师工作娴熟,善于钻研。虽然对工作的敬畏感有所增强,但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却逐渐淡漠。我们对这个群体的定位,是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平等、和谐、尊重、互爱的师生关系。对此,我们实施“师生关系评定考核”,每学年对这个群体的教师全员考核,评定师生关系等级,促进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

3、经验型教师。主要是40至50岁的教师。这一类教师有经验积累,成熟稳重。但也存在固步自封,不善合作的问题。我们对这个群体的定位,是处理好自己与同事的关系,树立团队理念与利他思想。对此,我们实施金牌领航机制,倡导在成就同伴中发展自己的师德理念,评选金牌教师,以带动同学科教师的进步作为最高荣誉,从而打开教书育人的视野、胸怀、格局,做深受学生爱戴、老师赞许的“大先生”。

4、精神型教师。主要是50岁以上教师。这一类教师长期坚守,具有精神影响力。但也存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问题。我们对这个群体教师的定位,是处理好自己与心态的关系,修养身心,保持教育的阳光、积极、奋进之气。对此,我们开展老教师微讲堂、老教师微电影、老教师教育故事展播等活动,树立师德先进人物,使老教师所独具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传统向后延续。

二、选择。管理中最难的,就是选择。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如何落地?我们按照遇见最好的自己,做有力量的敎育的价值追求,选择了三条教师评价标准。

1、师德表现第一。师德表现很虚,但把虚的做实,就会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按照“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条师德标准,综合各方面意见,设计考核细则。每学期全镇统一师德考核,占教师考核评价的50%,每一条细则按照标杆、合格、破底三个等次取分,根据自评陈述、他评比较、领导沟通的要求,把师德考核做实,为努力者加油,给奋斗者鼓掌。

2、师生关系第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把建立平等、和谐、尊重、互爱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的核心能力,每年政治业务学习,开展全员师生关系面谈考核,占教师考核评价的10%。虽然分值不高,但放在第二,就是强调教师无形的影响,胜于有形的成果。

3、教学业绩第三。我们不唯分数,但要赢得分数。从某种意义上讲,分数也是师德表现的具体成果。但是,愚蠢的教学靠折磨学生拿分数,聪明的教学靠启发学生拿分数,智慧的教学靠唤醒学生拿分数。因此,我们采用“小组评价+教学成绩”双考核形式,考核教师教学业绩,占教师考核评价的40%。

三、协同。师德修炼,既有个人的自律提升,也有集体的协同影响。因此,抓师德师风,不能忽视团队的协同能量。我们主要实施横纵一体化师德建设协同体系。

1、横向学校联动。全镇11所校园,各推选师德模范,通过“宣传、学习、反思、分享、行动”五个步骤,集体修炼,共同成长。

2、纵向行政驱动。通过中心学校总支每周师德巡察,每月师德专题校长研讨会,每期学校中层师德管理问题测试,每年教师师德大宣讲。明确任务,逐步推进,全镇一体,不断提升。

3、横纵管理撬动。主要实施“1234”师德建设体系,1是全镇一体化管理,增进交流,同步推进。2是两个运动,每天3公里行走运动,改善状态,提振精神,每天半小时读书心智运动,开阔视野,打开格局。3是三项修炼,课堂修炼,开展每周每校“一节优秀课”评选活动,以课堂亮师德,展风彩。劳动修炼,每周组织教师集体劳动半小时,在劳动中修养身心,增强服务意识,激发爱岗敬业的情怀。党性修炼,把党日主题活动做出影响力,以锤炼党性美化师德。4是四条问题主线,教学线抓进取精神,德育线抓师德表率,校园文化线抓精神品格,家校共育线抓为民情怀。

教师师德师爱 第8篇

一、热爱学生, 春风化雨地滋润

热爱学生, 是每一个教师永远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一个毫无爱心, 只注重“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书匠”, 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个不尊重学生人格, 任意对学生“使性子、发脾气”的人, 不配做人民教师。在新的世纪里, 要求我们对学生的“爱”要做到更深层次更高内涵。那是春风化雨的滋润, 那是倍加呵护的关心。全国优秀教师蔡改从一名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到全国优秀教师, 付出了自己无私的爱。爱学生就会尊重学生, 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主动和他们沟通情感;爱学生就会像母亲看着孩子学步, 孩子摔倒不会指责而是赶紧扶起来;爱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去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 尽全力帮助解决。反过来, 学生感受到爱就不会自暴自弃, 就不会甘愿掉队, 就会积极进取, 奋起直追。正如蔡改老师所说:“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 善待他们, 真诚地去爱, 无私地奉献, 让孩子在被爱中学会如何去爱。”

二、热爱学生, 做学生的贴心人

爱可以改变事间万物, 爱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教师对学生更要有爱。学生那一双双黑黑的眼睛, 无时不在洞察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你想成为学生的大朋友, 必须先接受他们, 包容他们的优点、缺点。作为一名班主任, 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就必须揣摩透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脾气秉性。于是我以一颗孩子的心, 走进学生中间, 和他们去交流, 倾听他们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心理, 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用赞赏的语言去激励他们, 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是可以信赖的大朋友, 是个可以诉说心里话的对象, 是可以解决他们内心难题的好伙伴, 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由“天壤之别”到“近在咫尺”。

三、热爱学生, 全身心地公平投入

爱“好学生”, 我们几乎人人都能做到, 然而要自觉地爱“后进生”就比较难了, 于是出现了“偏爱”。我们往往认为后进生的学习无法更改, 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他们的关心, 或者讽刺、挖苦, 或者放任自流。对他们没有循循善诱的教诲, 没有真心的谆谆教导, 长期下去, 他们便没有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想法, 教师也悲观以待, 认为无药可救。相反地, 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的爱给了那些所谓的“好学生”, 对他们爱上加爱, 成了偏爱, 成了溺爱, 也许最终会“爱”坏了那些所谓的“好学生”。的确, 在同一个班级里, 无论是优等生或后进生都是自己的学生, 而后进生与优等生相比, 后进生更是受伤的花朵, 更需要老师的扶持和关心, 这样才能结出灿烂的硕果。老百姓种地还知道给叶子黄的、苗子弱的多浇水、多施肥, 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有灵性的孩子呢?如果对后进生冷淡、训斥、歧视、甚至放弃, 无异于对受伤的花朵再砍一刀, 只能使花朵过早枯萎和夭折。教育是从爱出发的, 没有爱的教育, 阳光就无法照射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总之, 真诚的爱, 会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只有把这种爱化作满腔激情, 倾注到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每一个方面, 班级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我们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 给予学生更多的爱, 使他们享受家的温暖。这种爱不是传统的家长式的爱, 也不是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的保姆式的爱, 更不是内心似火而貌似冰霜的暖水瓶的爱。这种爱似一位深沉似海的严父, 又似一位耐心细致的慈母, 似一位指点迷津的兄长, 又似一位交心换心的朋友。

拿出真心, 掏出爱心, 无私的爱、公平的爱、不计回报的爱、无怨无悔的爱……把爱撒播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间, 让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名教师的职责, 是教师职业的灵魂。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从自身做起, 用博大无私的胸怀去热爱每一位学生吧。

摘要:热爱学生, 是每一个教师永远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走进学生中间, 和他们去交流, 在同一个班级里, 无论是优等生或后进生都是自己的学生, 而后进生与优等生相比, 后进生更是受伤的花朵, 更需要老师的扶持和关心, 这样才能结出灿烂的硕果。

师德无价 师爱无声 第9篇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即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传授他们生存之道的本领;其次才是要授业,解惑,即教给学生知识技能,培养他们扎实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欲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造的本领。而教师的品德素质则是能否培养好学生和的重要前提。只有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着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来。可是,该如何做一名合格且优秀的老师?师德高尚的标准是什么?虽然从业的时间不算长,但是这个话题却时常在同事之间聊起,使得我自己也有一些见解和看法。高尚师德的构成无非就是:对自身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真心关爱,对学识的狂爱。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面对一张张童稚的面孔,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难道只要教会他们知识就足够了吗?错了,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现在的儿童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得到了家庭太多的关爱和照顾,很少去关心别人,这就需要老师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撒下爱的种子。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记得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马上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一个个捂起了鼻子,露出厌烦的神情。还有的在旁边叫起来“臭死了、臭死了”,我并没有批评他们,更没有露出厌烦的表情,而是耐心地帮孩子擦干净身上的污物,一点都没有嫌脏,然后拿来簸箕、扫帚,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我默默地打扫,孩子们的小手都放了下来,一个孩子小声地和旁边的孩子说:“我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听了孩子的话,我由衷地高兴。更令我欣慰的是,几天后,又有一个孩子生病吐了,这时,孩子们都不再大叫着嫌脏了,有几个懂事的孩子还马上拿来了纸巾递给那个呕吐的孩子。就是老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我用自己的爱,自己的行为感悟他们,使他们在品德上有了可贵的进步!

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愛,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我不是没有想过三尺之外的世界,然而,当清晨走进校园,面对一个个标准的队礼,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当课间跟孩子们泡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九月的承诺,离不开那笑靥的花朵。

其实,当家长们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时,就把自己此身的希望和自己未来完全嘱托给我们,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任和期望啊!因此,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创造的生活是平庸的,没有燃烧的事业是无奈的。教师职业也有其苦,有其乐,可是苦中有乐。

2022教师师德师爱获奖演讲稿 第10篇

爱的获得是幼儿健康发展的要素,是幼儿精神需要中最珍贵的部分。幼儿如果没有食物、阳光、空气等物质需要的满足,就无法生存;而如果没有爱的满足,就难以健康地成长。因为爱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能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

师生关系不同于亲子关系,没有天然的血缘联系。老师只有付出自己真诚的爱,才能与孩子心灵相通。所以我每天都高高兴兴、面带笑容地接待每一个孩子,热情主动地与家长和孩子们打招呼。有的家长说:“周老师,从来没见你有发愁的事。”有的家长说:“做你这工作可真不容易,谁能没有个发愁生气的事?我们在单位里不高兴时可以少说话、不说话,可你天天都得乐呵呵的。”真的,我一上起班来,就把其他事都忘了。平时我都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对孩子们说话,即使孩子们做错了事,也不大声责备、训斥,更不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因为那样只能使孩子害怕或产生对抗情绪,不能使孩子明理,我总是给他们讲清道理,所以有的孩子给家长提意见:“你干吗那么凶,我们老师有事都是好好讲的。”

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得到成人的爱抚。爱抚会使他们感到温暖,产生幸福感,所以我带小班时,平时采用各种巧妙的办法亲近他们、抚摸他们。如玩“开火车”的游戏时,我通过数数有几节车厢(摸摸每个孩子的头),检查车厢有没有毛病(轻拍每个孩子的肩膀),拧紧螺丝(用手指在每个孩子的耳朵眼转转)等方法接近他们、抚摸他们,孩子们边玩边甜甜地笑着。我还通过“骑大马”的游戏,请他们轮流骑在我的腿上,一边颠,一边与他们进行简短的对话,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跟老师建立了感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注意观察孩子们的需要,碰到孩子有难处就及时给予帮助,尽量像慈母一样地关心他们。冬天孩子的小手冻得通红,我会赶紧用双手给他们焐;看到孩子无精打采的时候,我会赶紧走过去问他是不是不舒服。有个孩子叫喜喜,中午午睡时经常会尿裤子,而且这件事还使他感到很紧张,午睡也就睡不好,我就跟他说:“如果要小便,自己只管爬起来去上厕所,老师不会说你的,你只管睡,老师会提醒你的。”平时我值班时,就会注意观察他的表情,发现他一直翻来覆去地不睡,或是脸憋得通红,就赶紧叫他起来小便,有时他睡着了,我就会在一定的时间叫他起来小便,即使有时弄在身上,我也从不怪他,而是帮他洗干净身体,找来裤子给他换上。他的外婆专程赶到幼儿园,握着我的手说:“你们老师真好,孩子交给你们我很放心。”

老师对孩子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老师的爱是深沉的、真挚的、理智的、面向全体幼儿的爱。因为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老师对他们都负有同样的责任和义务。尽管孩子们的相貌、个性、家庭环境各不相同,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各自的缺点。作为老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既发扬每个孩子的优点,又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一般来说,长得漂亮的、聪明的、听话的、打扮得俏丽的、整齐的孩子常常招人喜爱,但他们也容易因此形成骄傲自大等不良性格。而缺点较多的孩子,当他不受人喜爱、不被尊重时,他们那原本脆弱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因而变得胆怯、孤僻或者变得粗暴、反抗性强。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关键是老师是否能细心地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凡响”之处,是否重视挖掘孩子潜在的优势。

梦梦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戴着一副眼镜,因为眼睛斜视和弱视,需要矫正。她在集体活动时不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发言,在小朋友中没有威信,但她爱清洁,衣服总是穿得那么干净、整齐,画画也很认真,特别是颜色涂得很匀。就因为我经常表扬她的优点,使她在小朋友中间有了威信,与小朋友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大家愿意和她玩了,她的自信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各方面都随之有了进步,现在都能大胆地为小朋友讲故事了。

有个幼儿叫元元,他是中班插班进来的,比较调皮和散漫,注意力很不集中,不是在下面讲话,就是做小动作,再加上父母离异,一般都是奶奶接送的,对孩子的关心比较少,生活上也照顾得不够细致。但是,我发现他爱劳动,经常主动地帮老师收拾玩具,擦桌子,做事比较认真。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让小朋友想办法使掉在电风扇上的纸飞机飞下来,好多小朋友都说用工具把飞机弄下来,只有元元说开电风扇的开关,让电风扇转起来,它就飞下来了,这件事使我觉得他很聪明。我从未因为他的调皮而忽视过他,课堂上,我会经常请他回答问题,给予他及时地表扬,每天的学习内容我都帮他写在本子上,便于家长辅导。现在他能较好地遵守班级纪律,小朋友之间也不再象以前一样打打闹闹了。

上一篇:《嫌疑人X的献身》读书笔记下一篇:新疆自治区应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