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2024-05-23

2校园文化建设措施(精选9篇)

2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第1篇

《校园文化建设》培训讲稿:

建学校文化 创特色校园

培训时间:2012.04.05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教师:冯小龙

培训学时:3学时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介绍老师:

兰祖军,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小学校长,曾任海南省海口市英才小学校长、书记。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海南省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是第三届全国十佳小学校长,全国特级教师,曾获得“海口市十佳校长”、“全国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长”、“全国百位德育科研专家”等荣誉称号。

主要观点:“文化是根,特色是花”

一、关于学校文化

1.学校是给孩子们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的熏陶的地方。

2.学校不仅仅是一幢建筑,而是一个有历史内涵、有明确价值观、有发展目标且充满自豪感的组织机构。

3.学校文化是超越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自觉追求,它体现了教育理想、人文关怀、行为准则、创造激情„„是学校的灵魂所在。

二、精神文化——以办学理念和校训为核心

1.核心文化:书韵、绿色、现代

2004年兰祖军就亲自到深圳、珠海等地考察,征求各方建议,对海口市英才小学这所新建学校做出了“文化化人”的校园文化建设长远规划,将学校的核心文化定位为:“书韵”“绿色”“现代”。书韵指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绿色指课堂绿色、环境绿色、人生绿色;现代指管理现代、思想现代、条件现代。

2.核心理念:奠基生命、诗意童年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童年的快乐,3.校训:书能让我们一生快乐

校风:谨信、爱众、乐学

教风:爱、趣、实、学风:勤、思、活

三、积极营造绿色和谐的环境文化

四、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来源于现实问题

少管多理:建立制度—完善制度—内化制度(内化价值观,外化行为)— 1

执行制度

原则:诚、正、赏、宽

制度的制定要体现约束和激励并存。

与此同时,每个月都会开展的文体活动以及每年暑假的户外拓展、探险活动也都成了教师们的“特别期待”。兰祖军正是通过“诚、正、赏、宽”建立起的宽松和谐环境,让教师在学校找到幸福的感觉。

五、教师团队文化建设

学校里构建起长效读书机制,建立了民主协商的对话制度,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制定。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上,注重将科学化和人文化、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将“以师为本”的管理定位在关注教师的精神和价值需求,努力构建“书养品性、规划人生、规范言行、和谐团队”的教师文化。

1.一流的员工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

2.人本思想

a.激发教师思考

b.职业规划

c.和谐的团队六、三位一体文化

家校携手、共育英才

1.组织领导、家长委员会

2.家长开放日、接待日

3.开好家长会

4.家访

5.家长参与评价教师

6.报刊开辟专栏、家校联系卡、家校通讯、简报、博客

7.挖掘家长的资源

8.家长学校

七、学生文化

1.调酿沁心郁烈的书香来熏染学生

2.采撷传统文化的菁华来滋养学生

3.创设品位高雅的文化来发展学生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内部则形成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这一时空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从文化形态上看,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应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育人内涵,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宽敞明洁的校园道路,万紫千红的绿化景观,明亮宽敞的教室、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增进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 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B、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C、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经常是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集体参与,需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每个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构建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

2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第2篇

湖北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校园文化是校园主体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展现,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品牌形象。所以,把握校园文化特征,践行校园发展需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因此,校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贯穿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始终,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特别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的宗旨与任务:校园文化更大程度上体现在意识形态之中,其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学子的精神高度,不是直接可以触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知得到。

1.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

3、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健全的“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接班人。

根据校园文化宗旨与任务,市政府提出了湖北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发展校园文化活动,落实校园实践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与文化建设。

发展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学子在此平台进行文化的交流,思想的碰撞,知识的丰富,更有助于学子养成积极乐观性格和交际圈的打造。落实校园学子的实践参与,让学子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做到知行合一,提升动手能力满足社会对广大学子的要求。

武汉展艺有限公司16年的经验积累,专业只为校园文化建设,配合各大高校,落实贯彻和谐校园文化实施。

武汉展艺有限公司借中华大地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传承中国传统特色创典雅凝重、古朴大气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武汉展艺有限公司让校园一砖一瓦都诠释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师生思想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为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浅谈校园网络建设与维护措施 第3篇

近几年,随着校园网络的渗透,它已经融入学校科研、教学多个范围,日渐成为学校管理、校园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方式,它有力的推动了传统知识框架的更新换代。同时,也让校园网络成了现代化教学有力的手段与方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校园建设与网络安全问题也同样制约着校园网的应用。因此,在校园网建设中,必须注意校园网建设与维护等相关问题。

1 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

1.1 校园网是学校管理的得力助手

为了改善教学质量,推动教学革新,更好的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校园网络建设被推上了重点。稳定的网络有助于和外界进行交流,让社会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学质量、与理念,从而扩充自身信誉。另一方面,运用网络管理教学、教育,也能起到大众监督与评审的作用。利用校园网络进行任务分工,不仅有助于审核教学力度,对评比和传输教学视频也有很大作用。

1.2 校园网络是一线工作的绝好帮手

将网络运用到校园管理中,有助于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寻找教学资源,利用新内容、新知识扩充教学方式,更好的引导学生在探究、质疑、实践、调查中学习,在和老师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备课效率,对改善传统的课堂氛围也有很大作用。

1.3 校园网是青年实现梦想的便捷途径

校园网的利用与建设,能较为全面的提高学生学习欲望,通过拓展学习领域,让其充分应用网络设备,得到现实生活很难得到的知识。同时,利用网络还能分享已有资源,从而改善自身能力。另外,校园网络也是提高学生创新水平的有效平台,通过发现与整合新知识,快速提高学习热情与效率。

2 校园网建设方法

校园网络作为师生交流的工具,它能为全校提供高效的科研与教学服务。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必须增强网络建设,这样才能让它的作用更好的发挥。需要注意的是:在校园网络建设中,不能过于追求先进的技术,而是要将实用性归于首位,在考虑到网络扩充的同时,尽量让网络扩充、先进和实用协调。

2.1 完善网络结构

当前,大部分网络结构使用的都是交换设施,对此,应该整合网络用户与结构,选用安全性、管理型较高的网络构造进行综合分析。硬件作为校园网建设的条件,学校应该选用扩充性、兼容性较好的设施。在结构上,将中心机房设在学校行政楼,通过综合布线快速链接各个网络布线,让本楼的集线器与计算机交换机取得链接,再利用每个楼层的交换机与集线器进行连接,最后由各个楼层的校园网络、路由器与交换机生成有效的网络拓扑结构。在本层集线器、计算机和交换机相互联系的情况下,由每层交换机、集线器和本楼路由器、交换机取得联系,并且每个楼层的路由器与交换机都连接到通信网络中,这样就能构成有效的拓扑结构。

2.2 建成有效的信息系统

校园网络是否能够顺利实现校园功能,和管理与系统有着很大的联系。对此,在校园建设中,学校必须整合自身软件,通过健全信息资源,从根本上确保校园管理结构。同时,将所有重要设施都放置在中心机房中,并且利用各个办公区域、中心传输、教学连接中的光纤接入,确保中心机房安全运行;通过精心布局与考虑,在确保周边环境的同时,让其高效稳定的运行,以此为其提供充足的电源,避免断电构成的不利影响。

另外,通风性能和校园网建设也有很大关系,除了机房,还必须建立起可靠的信息资源与系统。在这期间,最重要的运用是多媒体软件结构。故,强大的多媒体结构与软件优化是当前必须正视的问题。

3 做好校园网络维护的方法

3.1 健全校园网络安全体系

为了改善校园网络安全力度,为中学校园科研与教学提供更好的措施,必须对校园网络进行较好的安全建设。在现行的网络安全中,相对实用的全面身份证系统验证。教学作为校园网络建设的主要元素,财务、科研与宿舍网络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规模大、多元化、种类较多,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体系中,实用身份证全面验证,能有效控制非校园的网络用户进行攻击。除全面验证身份证外,为了避免盗号风险,还可以运用IPS、交换机、服务器等方式进行处理与加工,这也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之一。

3.2 安装杀毒软件与防火墙等现代产品

针对不同的校园网络,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装置,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过滤。在IP审核中,它包含多个端口协议,也可以在这基础上将其设置为禁止校园网攻击与网络访问。在严格禁止校园网络攻击与公共网络访问的情况下,严格遵守相关原则。目前,很多源地址和源路由都能假冒攻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选择将防火墙变成内地网络地址过滤,然后进入IP包;当过滤运用IP地址进入IP包后,就能避免内网攻击。另外,也可以利用网络拓扑,通过描述路由器与PC、交换机之间的关系,准确记录各个端口数据,并且适时对其分析,这样才能确保网络安全的有效性(见图1)。

3.3 做好硬件故障的应对

运用网络设施进行连接,如果不属于正常通信,说明连接存在问题,必须尽快掌握连接状态;对于网络是正常连接的状态,说明设施由问题,必须及时检查工作状态。如:路由器,一旦路由器端口参数存在问题,不将很难找到远端地址,此时必须检查远端地址中的节点,以更好的修复与检查节点参数。

4 结语

信息网络作为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标志,它对经济建设和安全管理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已经成为中学校园网络建设和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整合中学校园网络建设存在的不足,做好网络建设与维护工作,推动校园网络向着稳定、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志刚.浅谈教师高效课堂中硬件使用——校园网中不对称网络引起的“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

[2]王丽.浅谈校园网站服务器安全维护技巧[J].中国信息化.2012.

[3]郝啟强.中小学兼职网管校园网络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

2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第4篇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于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才具有重大意义。中职校学生生源地分布较广,学生教育基础和地域文化各不相同,而且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加之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受社会及家庭不良影响的“问题学生”大有人在。因此,加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发挥中职学校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能。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现以我校为例,探讨如何加强职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围绕核心。建设严谨开放的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反映了学校特有的价值取向。是影响和指导学校师生的核心准则,是学校长期发展的物质、制度、文化和行为的积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1塑造核心价值观,加强“三风”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明确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创设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即围绕做强、做优、做精的教育发展战略,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本行业、本省、本地区特色鲜明的适应社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及我省“两个率先…提供更加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通过校企结合。大力弘扬”诚信、敬业、创新、超越”的南车精神,提出了“求实、创新、和谐、奋进”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体现南车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2重视师德文化建设。教师是“为人师表”的神圣职业,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长期以来,学校切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强教师素养的提升,通过学习教育法规、时事政治、教学艺术、教育理论,并结合教学实践撰写师德体会,举办征文评比活动,使教师师德水平、教学艺术、教育理论、爱生体验得到显著提高。定期开展多种师德教育专题活动。如开展“重师德、树师范、塑师表、铸师魂”主题活动,组织“师德师风”演讲,评选“师德标兵”等。让教师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不断完善自我。

3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坚持以德为先,不断完善德育工作机制,积极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创新管理,引入“德育学分”模式,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与学分制挂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优化了德育管理流程。指引实践,弘扬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充分利用广播、专栏、网站等宣传阵地,积极向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组织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活动、成立爱心服务社等举措,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夯实基石。构建和谐美观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由校园内部的自然环境、建筑、布局及其所蕴含的意蕴和风格等组成。校园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在师生精神文化熏陶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对深层文化的理解,对激发人性中的真善美、培育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提升学校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强化硬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整体规划,制定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按照“统一规划、分期改造”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学校设施,进行道路改造及绿化整治。近年来我校通过投入四千多万元建成学生公寓楼、综合实训楼,并进行污水管网和道路改造,使校园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树立学校外在形象,提升学校基础设施水平起到很好作用。

2抓好人文景观建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学校一切建设规划都应以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目的。努力挖掘育人因素。精心设置好校园的一切。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名人肖像、书画、励志标语、格言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让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广大师生在富有启发性的优美环境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灵感。

3专注专业文化建设。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向的是各种工作岗位,而不是升学深造需求。因而其更加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学校也不仅仅是发挥“教授”作用,更多要发挥“教练”作用。为此,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内涵与特质,积极构建各专业文化,编制专业文化手册,设计各专业标识、实训服装、标语队旗,陈列各专业生产产品、优秀毕业生事迹简介等,帮助学生强化专业认识。坚持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学校在行业企业办学的优势,在基地建设、管理及运营等方面与企业紧密融合,努力实现基地与企业的零距离,为学生提高技能创造良好实训条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如通过推行班组班前讲话、5S现场管理、精细化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企业化管理手段,使基地运行符合现代化生产管理规范。

三、构建体系。打造人本有序的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广大师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准则,是人与人之间交互关系的动态体现。其不同群体间的行为,类似于构成了自然界的一个生态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培育。

1建设一支高素质管理团队。管理者的行事方式和工作作风对校园文化的养成至关重要。团结的工作氛围,是做好工作的保证,没有团结向上的领导团队,也就不会有一支勤奋、进取的教师队伍,也就办不好学校,更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管理团队只有在思想素质、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上都有很大提高,才能赢得广大教师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才能极大地调动广大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2打造一批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资源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只有培养一批具有优质潜能的教师资源,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注重发现教师的价值,提升他们的素质。开发他们的潜能,树立“有多大本事,就有多大舞台”的思想,使这种价值理念对教师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内化成自身的理念与需求,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不断地成长。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聘请业内知名人士来校讲学,指导、培训教师。制定激励机制,对突出教师进行奖励,不断鼓励、鞭策教师自我完善,不断提升。通过不断弘扬优秀向上文化,推进教师资源优化提升。

3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合格人才。学校教育不单单只是为社会培养有知识的人,更重要的还要培养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有个性的人才。职业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种相对共性的教育活动外,更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发挥特长,挖掘潜能,培育技能。要始终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的传统与实际。用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教育影响学生。通过构建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

四、搭建框架。建设规范高效的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有关学校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反映着学校与政府、社会及学校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校园制度文化要求学校全体师生规范有序地参加各项教学和管理活动,并通过制度规范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1遵循教育规律,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年来,学校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坚持把加强制度建设、塑造管理流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完善《学校章程》、《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会议制度》,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现依法治校;不断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实行和深化了校务公开制度,实现民主治校;制定和完善了党群管理、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一百多项管理制度,推进学校基础管理迈上新台阶。

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2 第5篇

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本期以来,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正有条不紊的展开。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认为我们有能力自己动手把校园建设好。所以,我们就将起点定在了改善学校环境这一层面上。我们选择努力改善硬件建设即附设幼儿园和校园环境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了这样一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自力更生。

2012年底,我校顺利通过了附设幼儿园的验收,我校立足实际,能自己动手干的就自己动手,硬化了地面,修了下水道、购买了崭新的课桌椅、添置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购买了幼儿玩具、粉刷了教室内的墙壁、布置了班级并把校园的墙壁进行了绘画,使我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受到了领导、学生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在开展这些工作的过程中,我校教师不等不靠,自己动手,韩占全亲自动手粉刷门窗,由于刷的认真,全身弄的全是油漆竟全然不知;业务主任李莉老师美术专业毕业,校园内墙壁的绘画、幼儿班级的布置她整整忙了近半个月,累的脚脖都肿了。还有闫晓丽老师、秦小想老师、韩田丽老师、李功名老师等,她们干活过程中不怕脏、不怕累,受到了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校长韩占全、副校长赵小超、业务主任李莉、青年教师李功名四人仅用一下午的时间,从距离学校3公里远的地方买回六棵四季青树,回到学校后又立即栽上,一直栽到晚上8点左右才栽玩。韩占全校长、赵小超老师、李功名老师利用双休日的时间,把校园内褪色的墙标粉刷一遍。另外,我校还喷制了大型喷绘,千字文、弟子规、文明教师标准、文明学生标准等都放大上墙,不仅使教师、学生更加明确了平时应该怎样做,而且是他们明白怎样争当文明教师、文明学生。

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是它的组成部分。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校园建设,到教师的教学风貌,学生的行为礼仪,文化宣传,环境卫生,课桌摆放等等都属于它的范畴,学校的每一个细节活动都能体现校园文化。以上是我从学校怎样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上举了几个例子,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学校将为建设更美、更文明、更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而不懈努力。

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2013年5

校园文化长期规划 2 第6篇

赵家寨小学始建于1950年,2010年10月迁入新址,校园文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努力打造儒家校园文化,通过外部氛围创设及走进“儒家”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学校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目前已形成“人人承担育人任务、堂堂渗透育人内容、时时蕴含育人理念、事事体现育人作用”的良好局面,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为学生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的需要。我校将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植人文精神为核心,以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班风为重点,以服务广大师生为宗旨,立足实际,体现特色。将着力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优化校园文化宣传阵地,规范校园文化制度,创新校园文化活动,从而全面实现校园绿化,净化,美化,构建颇具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式,全面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为打造一个全新的赵家寨小学,特制订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一、打造以校园基础设施为主体的物质文化为外壳、管理制度化为支柱培育人文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二、凸显以美化、绿化、净化、亮化为载体的校园环境园林化。

三、完善以儒家主题活动为目标,培植学校教育的大队文化、学习文化、教育文化。

四、强化以班级文化、外部形象文化为切入点,建立学校外形的显性文化。

五、规范以校本教研为途径,以课堂为主阵地,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

六、实现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教育质量优质化的工作思路,致力于打造“平安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

廉政文化进校园演讲2 第7篇

敬廉崇洁育桃李

陕西省长安师范附属小学李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敬廉崇洁育桃李

人们赞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方向。当我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我就为我是一名人民教师,能从事“讲桌三尺,吞吐五洲风云;粉笔一支,指点万里河山”的神圣事业而感到无尚光荣!我们不图富贵,安贫乐道,不思名利,甘为人梯。心底只守着一个信念:教书育人。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浪潮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学校这块净土,致使某些教育工作者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忘却职业道德:有的学校不顾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竟肆意收取学生几千乃至几万元的所谓“赞助费”,有的老师强迫学生在双休日、节假日补课,以获取私利,还有某些老师公开在节日里暗示学生家长要“有所表示”等等。殊不知这种行为,严重违背师德,损害了我们教师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产生着不良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七条规定:教师必须“廉洁从教”,倡导我们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防微杜渐,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身先士卒,以身示范,导之以行,教导学生健康成长。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无不认可这样一个朴素真理 :“无德无以培德”。只有以高尚的人格教育学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是那样纯洁,那样天真。在他们眼里,老师的一切都是对的,举手投足都是他们效仿的典范,一言一行都是他们崇拜的偶像;在他们的心里,老师是那样的崇高而伟大。可以说,我们每一位老师每时每刻的举止言行,都在默默地影响着他的学生,无声地塑造着他的学生。所以,我们教师都应率先垂范,真正为学生树立好做人的榜样。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从学生身上获取不正当的钱财,没有任何理由要求学生家长的吃请馈赠。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吃请受馈之后,自然要利用手中小小的的权利“特殊照顾”某个学生。这样,教师心中的那杆秤就失去了公平与公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教师世俗势利,一切说教都会显得虚伪空洞,苍白无力,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和鄙视。再说,教师乱收费,收受礼物不仅让教师清廉的形象大打折扣,也容易让学生沾染请客送礼的不良社会风气,那么,作为教师你还有什么资格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重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是灵魂。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我们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支柱,我们任重道远,应该用我们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用我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拖举起明天的太阳!

2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第8篇

关键词:高校,数字化,信息技术

0 引言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与人力资源强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学习型社会。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各个方面,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特征,教育信息化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不断突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近几年来,校园网建设初露端倪,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就成为教育界和IT界的热点话题。

1 数字化校园的定义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2 数字化建设总体宽架

学校信息化校园信息平台的框架包括如下方面:

(1)基础设施层:是信息化校园软硬件支撑系统,包括网络资源、硬件服务器、存储、支撑软件等。

(2)信息化校园应用系统基础平台:包括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公共数据平台、公共通讯平台、数据填报流程管理平台等。

(3)应用系统层:是面向学校各部处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和面向师生的各类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分为管理中心、资源中心、服务中心。

(4)信息服务层:为各级领导、相关管理员、教师、学生提供各种个人业务操作服务、查询、报表、统计分析、决策等。

(5)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化校园的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策略、安全组织、安全评估、安全技术等。

(6)信息标准/管理/保障体系:包括信息、技术标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运维保障体系等。

3 基础平台建设

3.1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平台主要为各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的身份认证与授权服务。用户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实现单点登录,提高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的安全性。通过指定相应的集中认证技术规范,提供统一的应用系统用户管理接口,最终实现所有新建系统用户认证的集中统一管理。

3.2 数据共享中心平台

数据中心平台是指在校园内搭建一个面向应用、安全可靠、操作便捷、技术先进、规范统一、灵活可扩展的统一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通过数据交换工具进行数据过滤、清洗和双向传递,实现各业务系统和数据中心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提供统一、规范、准确、实时的权威数据服务。

3.3 个人应用门户平台

提供标准的门户支撑架构、集成工具和应用平台,整合来自不同的应用系统、不同数据源、不同平台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和资源,实现一个为所有用户群体量身定制的系统架构形成以用户为中心,重视流程及整体工作效能,提供统一登陆界面,实现信息的集中访问,解决校园内各系统的界面集成问题,为师生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只要登入到portal,就能够进入对应的业务系统,真正的去完成业务功能,建立用户的网上协作平台和个性化的个人工作平台。在个人门户上可以通过数据共享中心推送过来的信息分权限智能检索并可通过数据重组将分散到个人的信息按照web2.0的方式组合成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

3.4 公共通讯集成平台短信集成平台应该是基于学

校成面上的集成平台,按照SOA标准任何业务系统都可以与短信平台进行集成。

3.5 数据报送流程平台

依托该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快速构建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有效发挥信息资源管理给组织带来的效率提升和业务优化。表单平台具有高度仿真、智能、柔性、自定义流程、集中的表单中心管理特征。

4 移动数字化校园建设思路

4.1 以系统整合为核心

目前还没有一家供应商能提供覆盖“数字校园”所有应用系统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而我校的“数字校园”也需要逐步建设和完善,因此,我们建议采用整合的建设模式,重点通过4个基础平台来实现各应用系统的整合。

主要的整合方式包括:

4.1.1 数据整合:在数据层面,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和公

共数据平台建设,集成全校性、全局性信息,支持全校性的共享、分析和互操作,实现全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公共数据平台是支持集成共享和互操作的共享数据实体,它面向全校的信息共享和分析决策服务,由经过综合的全局共享信息、学校的各种指标体系和可比较分析的外部数据组成。

数据交换平台使各应用系统能在数据层面形成一体,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构建我校全局共享数据中心,实现学校信息资源的共享、集成和利用。

4.1.2 门户整合:在展现层面,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和统一校园门户,实现单点登录,实现各应用系统在展现层的整合,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4.2 以全局应用建设为重点

随着学校的管理、服务的不断深入,数学化校园应用系统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包括:

4.2.1 应用系统不仅要支持核心管理流程的处理,同

时也要支持广大师生的信息服务需求。首先,它们主要是面向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的,如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都是由学校教务处、人事处工作人员使用,用于支持其日常管理活动,但是,其中的一部分功能也会延伸到全校师生,比如教务系统要向学生开放网上选课的功能,人事系统要向教师开放人事信息查询等功能。

4.2.2 应用系统不仅仅局限于部门内部的业务流程,

同时也需要与与其他部门应用系统进行业务协同和数据交换。比如学生管理系统的学生基本信息来源于教务管理系统等。

4.2.3 全局性的、跨部门的应用系统日益增多,需要与

多个应用系统协同工作。特别是面向师生的服务系统,如迎新服务、离校服务等。因此,应用系统建设不能仅仅只局限于某个局部的业务部门,而需要从学校整体出发,构建全局性的应用系统。尽管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可以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应用系统,但在规划这些系统时,应当统一考虑,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后台的协同工作。

5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措施

5.1 加强组织和领导

要充分认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完善已有机构的职能,对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充分地研究和论证,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快速、健康、顺利地向前推进。

5.2 加大投入,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资金保证

政府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数字化校园的资源整合,教学、科研、服务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各高校要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投入重点,所需资金列入主要经费预算,优先安排,并逐年有所增加。同时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5.3 加强管理,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要进一步完善在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财、物的投入、奖惩、晋职考核等方面的政策;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完善各种激励政策,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数字化校园。

5.4 强化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要尽快培养一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级人才,以满足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各学校都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广大教师的在职培训。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加强各类决策、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他们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决策和管理水平。要把他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作为任职考核与奖惩的重要依据。

5.5 开展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全省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机制、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手段,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信息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规律,为我省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效益。

6 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持续、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全校资源,协调有序开展建设,统筹兼顾,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计划,要以满足需求为根本,以应用促建设,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真正发挥效益。数字化校园是整合学校所有业务系统的大平台,要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效益最大化。要坚持随时在线、随时办理、随时告知的服务的服务理念,为师生创造更为便捷周到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学校各部门和全体师生员工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体,即是建设者,又是管理者、使用者,要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素质,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凤亮,史斌斌.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

[2]杨应宝.区域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

2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第9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对接和融合

一、问题的提出

据笔者学校对合作企业的调查,用人单位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不少毕业生在企业上岗时面对全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心理准备不足,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下不去”;所学知识和工作实践脱节“用不上”;不习惯企业的管理方法,“留不住”。

究其原因,不是他们欠缺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职业意志薄弱和职业态度淡漠以及专业素养不够,缺乏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校园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文化交融和接轨,学生很难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和融合的方法及措施

1.在校企合作中强化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

(1)走出去实践,引进企业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如何使企业文化精髓转化为学生内在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笔者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让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深入企业,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像研习专业技术一样研习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回校后在教学中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中就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提升职业素养。

笔者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第一线,融入企业员工之中,了解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直接接触企业,感受并体验企业文化。通过让学生亲身体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中人才与人才之间的激烈竞争,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竞争意识,体验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让学生切身感受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清醒认识没有一技之长的中职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现实,从而自觉地树立强烈的危机感、严肃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2)请进来教学,弘扬企业精神文化。笔者学校诚邀企业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征求企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想法。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实训教学。让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掌握企业对员工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按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置身于企业的发展和要求中。聘请企业管理者、行业劳模等到校开办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教育讲座,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和对接,通过就业创业教育、介绍企业文化、行为规范等活动,使学生领略企业文化的内涵,加强对企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敬业精神,为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

2.在学校管理中重视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

(1)在班级管理中与企业对接,融合企业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结合专业特色,以企业的形式来管理班级。班主任是厂长或经理,下设车间主任和各级班组,以企业名称命名班级,以企业组织模式设置班干部和学习班组,以企业管理形式实行“总经理(班长)负责制”管理,按照企业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公约,学习企业的管理手段,每天组织晨会进行工作总结和点评。

(2)在实训管理中引进企业管理模式,促进校企文化融合。为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引进了企业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熟悉、了解企业管理的特点,逐步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

首先,营造企业生产制造文化氛围。把学校实验、实习(训)室包装成企业的“车间”,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营造真实的企业生产训练环境。使学生踏进实验、实习(训)室就仿佛置身于企业生产车间之中,在潜意识中融入企业。

其次,提升专业氛围。让学生把自己看作企业的一员,穿统一工作服,戴安全帽,带工具包,凭工作卡进出车间,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和职业习惯。

第三,营造从严管理的良好氛围。实验、实习(训)中制定严格的劳动纪律管理制度,按企业的要求制定準时考勤制度、早会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责任连带制度等,严格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管理,使学生在学校就感受到企业的严格管理,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

第四,推行“7S管理模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在遵循学校管理规律的基础上,借鉴企业的“7S管理模式”标准来要求实验、实习(训)班级。使学生感受和领悟企业文化和管理要求,为将来学生的零距离就业、为培养企业高素质员工打下坚实基础。

3.在环境建设中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将企业文化的有关元素有机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校园内营造浓烈的企业文化氛围。我校在学校围墙、教室、实训场地、楼道、甬路两侧、宿舍、食堂、公共区域等位置,悬挂或张贴创业明星等为内容的宣传画、向企业优秀员工学习的标语等。通过这些布置,宣传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制度、行业质量标准和企业的远景规划等。使校园环境布置体现企业文化特色。让学生对企业文化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和热爱,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4.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是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和融合的重要渠道。我校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专题教育。在介绍企业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适应、融合企业文化的方法。例如开设企业文化课程,用海尔“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和“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管理战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教育。任课教师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融入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的内容。又如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把海信“敬人、敬业、创新、高效”的企业精神和澳柯玛“自强、自立、爱岗敬业”的企业精神等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了企业文化的教育。

5.在课外活动中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

在组织课外活动时,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理念以及敬业创业精神等渗透到活动中去,尽可能多地体现企业特色,使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都带有“企业味”,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识。例如开设专题讲座,邀请企业一线专家、技术骨干、学校优秀毕业生进行职场素质、人文修养、就职技巧、人际交往等方面内容的讲座。举办“职业生涯规划”演讲比赛、“我爱我的专业”征文比赛、专业技能比赛和创业设计比赛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吸收、渗透更多的企业文化,要将职业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融入校园教育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俊英.学校与企业:校企互动双向介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难忘的语文课作文400字下一篇:秘书礼仪论文论礼仪在秘书工作中的意义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