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营中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2024-05-10

侯营中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精选10篇)

侯营中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第1篇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一、制订计划习惯

1、在家长、教师指导下制订清单式的生活、读书、实践活动计划,制订切合个人实际的每周、每月、每学期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计划简明扼要,内容要求清楚。

2、按计划认真执行。制订的计划可以调整,但不可以放弃,力求改变有计划而任意不执行的不良习惯。

二、课前预习习惯

3、提前预习课程。每天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作简要的预习,把课文读熟,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4、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上网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的学习。

5、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作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并在旁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6、预习时要集中精力,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学习习惯

7、课前做好准备,自觉检查课本、课堂练习本、作业本及必需的文具是否都准备齐全。

8、课堂上认真接受老师指导,专业致志地参与探索,全身

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9、勤于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争论,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正。

10、遇到疑难问题,及时举手发问。

11、在接收到信息后,应该快速作出反应。比如快速打开课本、快速从位置上站起、快速整理学习用品等。

12、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乐于交流,交流时目光专注,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不嘲笑别人的错误。

13、要主动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课外考察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14、学习要善于举一反三,通过学科间的联系理解问题。

四、阅读习惯

15、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每天观看少儿电视节目不少于1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2首。善于运用网络资源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16、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片段,或在精彩处圈点,记上自己的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17、收集和管理信息能力。利用身边的信息源,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时候,养成收集和管理信息,应用于解决问题并能够向周围同学来传递信息。

五、书写习惯

18、做作业时要专心,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书写时先想好再下笔。

19、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20、书写时要注意保护好视力,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

21、爱惜作业本,不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不随意撕作业纸,保持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

22、写完作业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六、交流习惯

23、善于将学习生活中的新发现、新感受向家长、教师、同伴、邻居交流。高年级同学要养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用语对话的习惯。

七、记忆习惯

24、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需要记忆的字词句段篇、概念、公式以及单词、语句、名人名言等理解深刻,记忆准确。

八、作业习惯

25、独立、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类作业,完成作业时要做到精练反思,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未完成作业的,应主动向老师说明理由,并及时补上。学有余力的同学要养成自主设计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26、写完作业要把作业放入书包中,整理书包时,把学习资料在书包中分类、有序放置。

九、改错习惯

27、作业本、练习册、试卷下发后,先查看老师的批改,对老师指出的错误必须及时纠正。不放过一个错字或错题。要建立错题集,做好错题记录,找出错因,及时订正。

十、总结反思习惯

28、每天睡觉前都要反思:“今天,我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怎样学的?还有什么问题?”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在头脑中简单地回顾一遍。回想今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单元结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29、建立成长记录袋。对作业本、试题、笔记、改错本以及受到奖励、获得的荣誉等做好积累,并时常翻阅自己的成长历程记录。

30、及时记录生活感悟,养成至少写2分钟日记的习惯。每学期结束,写出总结反思材料,分析学习中的得与失,确定今后努力方向。

说明:各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重点。

1——3年级培养重点:兴趣、阅读习惯、书写习惯、课堂学习和记忆习惯。

4——6年级培养重点:预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书写习惯、演讲和总结反思习惯。

侯营中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第2篇

一、制定计划的习惯

1、要有制定计划的好习惯,有当日目标、近期目标及长远目标,相信自己“我能行”。

2、要有实现目标的得力措施,相信“自己是聪明的耕耘者”。

3、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都要随时对照计划,反思自己,把欠缺的知识与能力随时补上,自己不欠自己的帐。

二、预习的习惯

4、要做必要的预习,了解新知识环节的出现引发了哪些新的知识冲突,并能发现问题。

5、把发现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符号做适当的标记。

6、想尽办法尽可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弄明白预习中出现的问题,预习的习惯在初中阶段是形成的最佳时期。

7、可借助外部条件,如查字典、查课外书籍、网上查询、咨询其他人等形式,自己先解决部分疑问。

8、做好课前准备,如必需的课本、练习本、相关的文具等,充满信心投入课堂学习。

三、课上会听“讲”的习惯

9、课上会听讲,要做到“五到”即口到、耳到、眼到、心到、手到。口到:是自己预习时没有掌握的,课堂上新生的疑问,提出来。耳到:在听课的过程中,听老师讲知识重点和难点,又要听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眼到:把书上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心到: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知识,主动积极。手到:就是在听,看,思的同时,要适当地动手做一些笔记。

10、学会互作交流,要善于合作学习,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对与自己不一致的见解要敢于争论,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能在教师指导及小组合作下解决预习遗留的问题。

11、会做课堂笔记,详略得当而不耽误听课,笔记书写规范认真,分清知识的重难点,为课下请教老师或与同学交流做准备。

12、课上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清楚,有礼貌;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注意倾听,不讥笑挖苦同学的错误

13、把握好课上学习的节奏,不做与听讲无关的事情,随时调整情绪,不断提升理解问题的层次。

14、明白考试的意义,各科考试不作弊,诚实自律,及时更改,有效反思学习情况。

四、及时复习的习惯。

15、树立今日事今日清的思想,及时反思当天所学的知识,把熟练的、欠缺的知识加以整合和融会贯通,不留知识“死角。”

16、按计划进行阶段性的周总结、月总结,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17、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建立精华本及纠错本,并经常翻阅复习,作好知识的积累工作。

18、善于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由“活”到“悟”。

19、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同时注意借鉴吸收其他同学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

五、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20、养成先看课本后做作业的习惯。

21、独立、认真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作业。

22、作业书写认真、美观、规范,步骤完整。

23、写作业姿势端正,注意保护视力及身体健康。

24、做作业专注,善于分析挖掘问题的条件,解题步骤科学。

25、作业下发后及时改错,分析原因,不放过任何小的问题。

六、学科特色学习方法的养成

26、语文: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勤查工具书,博览群书,做好读书札记、日记;开阔视野,学知识学做人,培养语文素养。

27、数学:预习自学试解内容,深入过程探索方法,数式运算理解算理,准确无误,说理证明条理有逻辑;解题有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28、英语:善于模仿,敢于开口是好开端,记忆有法又得法,适合自己的是好法;课上善听又善记,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交流;及时复习,反复记,试写英文小文章。

29、物理:阅读教材,理解插图,细心观察,认真实验,善于思考,练后反思,切磋琢磨,总结归纳,主动听课,注重理解。

30、化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重视实验,善于观察归纳,发现本质,交流合作,感悟理解,及时复习巩固,理论联系实际。

31、政治: 善思乐学,关心时事,政治观点敏锐,独立思考,善于整理归纳总结,树立信心,诚实自律。

32、历史:重视课堂学习,经常查阅课外资料,时间是主线,重大事件是串珠,串成线,历史长河便显现,学古看今不忘本。

33、生物:做好心理准备,预习圈化明白。小组互动质疑,联系生物学实际。积极思考,五官并用。当堂达标,培养自信。适当延伸,提高兴趣。

34:地理:调节情绪,轻松愉快进入课堂,疑点难点心中有数。会运用地图提取信息,图文结合,以图释文。组内互动,指图问答,共同提高;组间竞争,提高兴趣,活跃课堂。

36:音体美:善于观察,善于模仿,锻炼身体,提高审美情趣,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彰显个性。

七、课外学习的习惯

37、有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并能挤时间进行学习、阅读。

38、能从课外学习及活动中开阔自己的学习思维,提高能力。

八、名人提示

39、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 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对中学生物理学习习惯养成的思考 第3篇

关键词:中学,物理,习惯,途径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道出了行为习惯对人生的重要影响。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有重要意义。物理是一门思维密度高、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科,仅仅听教师讲解、利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解决问题,那是对教师思路的模仿、复制,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物理学习要从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开始,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扎实稳健地推进,从而打下扎实的物理基础。

1 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梳理这节课的学习要点。同时,标出自己理解有困难和不理解的知识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超前思维”。当教师在课上提出问题时,学生在之前对这个问题已经有过认识和思考,在教师还没有讲解之前就能快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然后与教师的讲解形成对比。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哪些知识点理解对了,对在哪里;哪些知识点理解错了,错在哪里,并查找出错的原因。这种先预习后听课的方法,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两次认识和思考,并将自己的认识和教师的讲解进行对比思考,进行深度的思考和鉴别,增加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做到不预习不讲课,绝不让学生在没有自己认知情况下接受教师的传授,绝不让学生在没有经过思维就去接受某种结论和方法。让“先学习思考、后听讲辨别”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并伴随学生整个高中学习过程。

2 培养学生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

学习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模仿的过程。但是,模仿分为简单的动作形式的模仿、思维方法的模仿两种。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模仿应该属于后者。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而言,还处于不会运用物理学科语言进行思考问题的阶段,大多只是多教师的思路进行简单、机械的模仿。因此,教师要向学生详细讲授解题步骤和方法,并细致阐述这样做的原因和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学生不仅在形式上严格按教师的要求书写解题步骤,而且按照教师演示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学生做题的规范化操作过程,也是学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过程,能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和条理化。例如,高一力学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求要明确而严格: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受力图、运动情况分析、画草图,找出物体所对应的运动规律,然后列式解题。这种明确的要求,严谨的“思维模仿”能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定式思维,掌握良好的解决问题多的方法,逐渐实现师生思维的同化,促使学生对解题步骤的规范化。

3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考察学生对知识运用熟练程度的重要方法。然而,很多学生往往一看到题目,跟着自己的直觉去寻找突破口,要么走进死胡同,要么经过数次尝试才得以解决问题,浪费了大量时间,影响了解题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将具体的物理现象抽象成一个或几个物理模型的过程,进而分析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做好准备。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审题:第一步,找出关键词,明确各个物理量;第二部,画出草图,并在草图上标明已知的物理量和未知的物理量;第三部,借助草图理解、分析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寻找得出未知量的方法。

学生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对题意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明确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准确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提高做题正确率有极大的帮助。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目前的高中生,往往以时间紧为借口,喜欢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和灌输的物理知识,不喜欢主动探究和实验操作,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轨。这种依靠间接方式得到的知识是抽象的、不清晰的,只能用来做题,不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才能让学生真正搞清楚各种物理名称、认识各种物理设备,进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曾经有过一道以考察学生正确操作习惯的考试题:要求学生根据物理电学原理画出草图后,先辨别清各种器材的特征(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电池的正负极、滑动变阻器的各接线柱的位置)再接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连接电路。本来是一道很简单的试题,却因为学生平时不注意实践操作,出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错误,比如,很多学生不区分电池的正负极就草率连接,导致正负极接反;有的学生甚至把导线接在了滑动变阻器的支架脚上。这就是理论高、实践能力低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彻底改变学生做看客的实验现状,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去。在实验操作前,让学生首先对实验需要的器材进行认识并准确阐述其作用,然后明确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要达到的目的。之后,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按步骤进行科学操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科学养成 第4篇

一、培养积极参与的习惯

1. 创造语境,提供机会,鼓励积极发言

坚持听说先行,抓住机会进行听说练习。高中英语教材中读写的比重虽有明显的增加,但仍重视口语训练。每单元的对话课,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外,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课本对话内容,自己编写对话并在班上表演,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课外还要反复听课文录音,找出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有时间最好能看些英语影视节目,收听英语广播,感受正规的语调,培养语感。

学习课文时,尤其要把好开口关。每天早晚要坚持朗读课文,较短的课文争取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较长的课文要能复述。

2. 少批评多鼓励,适当给予指导

高中生的自尊心强,作为老师要抓住学生的心里,利用每一个机会去鼓励学生,让他们对学习英语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找到适当的时间给与他们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3. 多督促,勤检查,注意信息反馈

老师要求学生的作业,要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有针对性的点评。对于留的任务要不定期的检查,多督促,这样学生才会重视,才会认真去完成。否则没有一点效果,好的习惯根本不会养成,甚至起到负面的作用。

二、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知识好比浩瀚的大海,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学生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具备了自学能力,才有可能独立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总有老师陪伴在身边,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够在离开学校后凭自己的能力获取更多、更新、更有用的知识。

课前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主要优点有三:

1. 有利于避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

2. 有利于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距离;

3. 为教师实施同步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培养上课做笔记的习惯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上课也边听边说边记。在课堂上要争取机会回答问题,大胆用英语回答老师的提问。既要能开展领悟、理解、联想、归纳、自我设问、回忆等心理活动,又要紧跟老师上课的节奏。同时适当记笔记以利于查阅,系统复习知识点。记笔记可采用提纲式或摘要式,有选择地详记和略记,详记归纳的语言知识,略记所给例句。如果听课与记笔记有矛盾,要先听后记。

四、培养自觉复习、总结的习惯

复习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系统理解和巩固的过程,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自觉完成老师留的任务后要自己有计划的做一些与该学科相关的阅讀、写作等,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例如:每天背一小段英语文章,背十个英语单词,学习一首英文歌曲等。

五、培养不断探求更好学法的习惯

探求学法就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个人的聪明才智,在预习、复习、作业的各个环节中,不仅要注意学什么,更要思考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和更全面地掌握这些知识。不养成探求学法的习惯,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小到背几个生词,大到对一篇课文的理解,一项语法的学习,处处都有更好的学法可寻。长期坚持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英语的必备习惯有:

侯营中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第5篇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学生的求知欲一旦被激发起来, 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就会专心听教师讲课, 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由此可见,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就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自制力比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 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枯燥难懂、单一无趣的数学知识以生动、形象、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精神饱满、条理清晰、循序渐进, 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 这样学生就能专心致志地听课。此外, 小学生都爱表现, 所以课堂提问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 教师在讲完一个数学知识点后可以提问学生这个知识点是如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 或是这个知识点和以前学生的知识点有什么联系等。通过课堂提问, 学生能更好地专心听讲, 在此基础之上能更牢固地掌握课堂知识。

二、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观念, 即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和数学学习的关系并不紧密。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 通过对数学教材的阅读, 学生能进行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方面的思考, 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若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容易出现很多错误, 如审题不清, 不能完整地概括题意, 不能全面了理解题目要求等, 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快速有效地解答数学题目。例如, 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中, 学生在看到“多”的时候就采用加法, 在看到“少”的时候就采用减法运算, 这种做法是不科学、不正确的,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对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阅读。所以, 教师要重视阅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努力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有利于学生在讨论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 在教学“分类计数统计”的时候, 教师可先播放一段交通视频, 让学生统计一下在一分钟内各种类型的车经过了几次, 视频播放完之后, 很多学生反映速度太快, 没有时间进行记录, 此时我就要求学生想办法, 怎样才能进行完整的记录。学生经过思考, 想到了分组合作的方法, 有的组员记录小轿车、有的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大货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这样, 学生经过合作就很容易地完成了任务, 在互助合作中他们也慢慢理解了“分类计数”这一知识点。在这种活动中, 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 即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这一良好的教学习惯不仅对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对学生其他各方面的学习也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好习惯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 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 并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例如, 在教“5的口诀”时, 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老师今年几岁吗?猜出来有奖品哟!”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出示了一幅有规律的排列整齐的糖果图, 每排7颗, 共5排, 我接着说:“老师的年龄数隐藏在这幅糖果图里, 看谁能很快数出一共有多少颗糖果。”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说:我把7看成6, 就有5个6, 再加上5就是35;有的说:我先看成5个5, 再加2个5就是35。这样, 学生所学的知识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整理与内化。

五、结语

虽然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但他们的思维活跃, 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 所以, 只要教师引导得法, 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扎根、发芽、结果。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 数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实用工具之一, 它既可以帮助人们进行逻辑推理和数据计算, 又可以用自己独有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此外, 数学在提高人类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参考文献

[1]刘锡妃.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好习惯[J].教师, 2011 (24) .

[2]吴忠江.谈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 2011 (23) .

[3]胡定中.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性[J].内蒙古教育, 2011 (16) .

[4]陈彩娥.浅谈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学周刊, 2011 (21) .

[5]吴陵婕.小学生需要培养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N].学知报, 2011.

[6]李喜凤.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N].学知报, 2010.

侯营中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93-01

心理学指出,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由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个性特征。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语文习惯的培养。

那么什么是良好的习惯,怎样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重大的意义?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地去进 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时候,学生会自动地学习。因此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述教育的根本宗旨时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以为教育可以把学生所需要的全部给他们,学生出了学校再不用自己探讨追求了。这种认识是根本不对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因此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语文习惯的培养。大纲也已明确指出:教学应注重学生语文习惯的培养,其中包括良好的写字习惯,即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说普通话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习惯,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

二、怎样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习惯的培养主要通过激发兴趣、方法指导、强化训练来完成。经过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从小事做起,培养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负责、完整。我曾经和一位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在一起探讨,我发现她带的学生成绩之所以好,没有什么大的秘诀,无非就是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学生都有一个好的态度:作业本上,小到第几课、篇名、作者、哪个题、题目要求、该怎样答(先形成一套正确、较为标准答题模式,示范给他们,然后强化)、从哪些方面、有几问、题是否做完、有没有看清题目要求,都对学生做了详细的规定。如上次的作业有错题,一定要先标清“改正”字样,然后把上次的错题原原本本地抄下来,错误处也要抄,再改正,最后写分析,不一定长,两三句也行,但一定要切入要害,为什么错了,错在什么地方,是知识点不牢固还是粗心呢?如果每一个题,都能这样,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你说他们还会不成功吗?其实用心就是一百分,好的习惯就是成功的基石。

2、养成勤查字、善于积累、爱读书看报的好习惯。见到“生字词”就要想起字典这位无声的老师,在它的帮助下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积累运用基础知识是阅读、作文的一大前提,必须高度重视。在课堂、课下善于搜集整理老师讲授的或各种课外书、练习题中的语文知识,包括成语运用、词语辨析、语法修辞、典型病句、标点用法、文体常识、文言 词语及句式等。牢记于心,并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句子仿写、排列句序、连贯句意、语言交际、阅读、写作中。课外书刊是语文学习的翅膀,只有多读才能自由翱翔于语文的天空。应做到一日不能无书,见到课外书刊就“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要博采众长,博闻强志,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不看不健康的书籍;不只一味蜻蜓点水。

3、养成髙声朗读,坚持背诵,批注文章,勤写心得的好习惯。朗读是形成语感的重要手段。只要情况允许就要出声朗 读,在朗读中理解怠思,体味感情,加深感受,加强记忆。朗读时应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淸晰、顺畅无误、声情并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别字、不吞吞吐吐、不平淡无味。背诵是积累词语、形成语感、学会表达的重要途径。

三、良好的习惯对人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1、好习惯终生受益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所以,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用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2、坏习惯终生受害

在《读懂人生》一书中,作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理发的师傅教徒弟理光头。开始时在冬瓜上练习,用理发刀刮冬瓜皮来模仿理光头。徒弟每次练习都有一个坏惯:把理发刀往冬瓜上一扎。师傅见后说:“请你改变这一习惯。”徒弟笑曰:“这又不是真头,没关系的。”三个月后,徙弟出师。给第一位顾客理光头,理完后,他又照例把理发刀往头上一扎。结果可想而知。

坏习惯常常让人们与幸运失之交臂,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个人如果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便会终身受害。同样,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写字不认真,背课文丢字掉字,默写标点不在意,作业敷衍拖沓不认真,一次,两次,如果还有第三次,我就会说,这个学生的成绩不好是必然的,我就找到了原因。

侯营中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第7篇

一、引导好预习环节, 养成带着目的自主预习的习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预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关键环节. 根据实际应用经验, 本人认为, 首先:老师应为学生的预习提供一个要求, 一粗读, 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 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 二细读, 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 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 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出记号, 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 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 使学生有的放矢. 老师应在每天新课前检查预习任务的完成, 以免教学时起点太高或太低.

起初, 学生对这种详细的自主预习颇不习惯, 也不理解.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例如:1. 用趣味数学故事引出预习愿望. 如: 初一数学上学期的应用题讲解到比例类应用题时, 课前可以让同学们看一则智力故事:一老翁有19匹马, 临终前嘱咐其家人:“大儿得一半, 二儿得四分之一, 三儿得五分之一.”家人不知如何分配马匹数目, 聪明的同学们算一算, 老翁的三个儿子各分得多少匹马? 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自然会求助于比例问题的解法:由1/2∶1/4∶1/5设三个儿子分别得1/2x匹马 , 1/4x匹马 , 1/5x匹马 , 列出1/2x +1/4x +1/5x =19, 求得x, 从而得知三人各得的马匹数. 学生从中自会发现 , 这种题型的重点在于设未知数, 难点是理解这种设未知数的原因. 想着想着, 预习的目的便自然达到了. 2. 进行预习比赛.可开设一次预习课, 让全班同学同时预习一节内容, 比一比谁能达到预习要求. 出于竞争心理, 几轮下来, 学生也就学会怎样预习了. 当然, 老师的检查工作也必须持之以恒, 配合好学生的预习工作. 实践证明,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引导好上课环节, 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第一点,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地听课.

前面已讲过, 学生认真地进行了预习之后, 已明确该课堂应了解什么, 记住什么, 掌握什么, 学习难点在哪里. 这样我们便可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课, 我们还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1) 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 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 (3) 听懂重点, 剖析难点; (4) 听例题解法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5) 听好课后小结. 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 层次分明, 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 使学生听之有效.

第二点, 积极地参与老师的教学.

随着教学技术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课堂中总有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的, 让学生能充分参与讨论与练习, 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讨论问题, 积极提问, 积极地参与评讲习题和练习. 这样, 学生的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 既锻炼了思维, 又无形中进行了创造性活动. 教师在学生思维方法指导上应使学生注意: (1) 多思, 勤思, 随听随思; (2) 深思; (3) 善思, 即根据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4) 树立批评意识, 学会反思. 总之, 会思考才会学习, 这样才会较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点, 适当地做笔记以备课后总结思考.

做笔记不是抄黑板, 是记下课堂内不易记住、不易掌握或必须经过再思考或讨论的问题, 且只需提纲挈领, 待课后花时间总结和完善. 因此在指导学生做笔记时应要求学生: (1) 记笔记服从听讲 , 要掌握记录时机 ; (2) 记要点 , 记疑问 , 记解题思路和方法; (3) 记小结, 记课后思考题. 使学生明确听课和记笔记是为思考服务的.

三、引导好作业环节, 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1. 既不认真 审题 , 也不选择 方法 , 作业只是 完成了事 .2. 不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 , 解题不讲究创新思维 , 格式化情况严重. 3. 只能解得常规题型, 不会解新颖类题目. 针对这种种现象, 教师首先要精选习题, 所选的习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 有启发思维的功能. 再者, 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使用规范的数学术语. 2. 坚持认真审题的习惯. 从审题中, 掌握一个问题从哪几方面展开分析的做法, 通常审题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1) 弄清题意中的已知与未知的量; (2) 找出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 (3) 回忆是否曾做过相同或类似题型; (4) 对必要的习题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5) 考虑题目是否可以一题多解. 养成这种习惯来解题, 必然能取得较高的收益, 既能锻炼思维, 又能巩固知识, 一举两得.

四、引导好课后总结环节, 养成整理知识、联想创新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 训练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 学生应该通过看书和整理笔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具体要做到:一看, 看书、看笔记、看习题, 通过看, 回忆学过的内容;二列, 列出相关的知识点, 标出重点、难点, 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 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出各类习题, 通过解题再反馈, 发现问题. 总结之后, 还要学会回顾所有学过的知识, 将它们进行比较, 融会贯通, 像链条一条条衔接起来, 进而产生联想, 一题多变. 这就是所谓的“将厚厚的教科书变薄, 再将变薄的书在脑中再加工, 变为更厚的一本书”. 当然, 能做到这样就已达到学习的最高层次了, 能做到这样, 则需要教师长期、耐心地引导, 更需要学生持之以恒.

侯营中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第8篇

【关键词】学习习惯 养成与培养 指导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33-01

艾门斯说过一句话,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习惯好了会引你走向胜利,这个时候习惯就会受自己意志控制,才能成为最好的仆人;如果养成了坏习惯,你自己的思维将会被坏习惯吞噬,便成为了最差的主人。数学学习中同样如此,如果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将成为学生一生的宝贵财富;由此可见,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1.教师指导学生课前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培养

1.1课前预习

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预习阶段应该做什么,怎样做,针对不同学生应该完成的内容有所不同,对于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比如学困生由于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关系敷衍老师,这样长久以往反而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应该实行“减负增效”的方法,给他们制定一个简单基础的导学案,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知识框架完成对教材的预习,可以设置一些重点知识的填空,引导他们如何如阅读教材,并在知识体系后面做一些基础的练习题,加深对部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对于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教师同样也要引导学生课前预习,除对新知识结构体系的引导之外,还应该准备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笔者认为,有些时候题目可以故意设置缺乏一点严密性,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本质理解是否透彻,不能产生“尽信书”的思想,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1.2 上课准备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中,上课开始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增强,中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稳定的状态,随后开始分散,有些学生上课之后还在寻找教材、草稿本等,很难快速进入听课状态,造成跟不上教师上课节奏,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课前应该指导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准备上课所需物品。

2.教师指导学生课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听课状态,观察学生表情所反馈的信息,比如大部分学生出现疑问表情,教师应该转换方法帮助学生分析、讲解问题,让学生更容易了解问题,如果学生出现上课开小差,听课不积极,教师应该提问让学生转移注意力,或者暗示学生,同时教师本身也应该注意讲课声音的起伏。教师上课也应该关注学生课堂记笔记的习惯,提醒学生保持记笔记的习惯,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同时也要观察学生书写习惯,比如数学解答过程就应该简洁规范,教师在书写解答过程时,应该提醒学生书写的格式和数学专有名词的表达方法等,对于书写习惯好的学生予以表扬,书写习惯差的学生予以指导和鼓励。

3.教师指导学生课后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培养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应该做到“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意思就是说学完一节新知识及时巩固并总结,每周、每月对所学知识再总结,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及时回顾与总结,数学学习题海战术是行不通的,数学有无数类型的题,题是永远练不完的,学生应该学会对知识进行总结与反思。对于每次考试练习的题应该反思错因,总结自己错误原因,是运算失误还是知识掌握不到位等,避免每次都犯同样的错误,由于教师评价试卷做不到照顾每一位学生,有些学生对某些知识不了解,但又惧于问老师,造成不懂得知识越来越多,从而放弃对数学知识的憧憬,作为教师,应该经常与不同类型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时作出教学调整。作为学生,也应该鼓起勇气,像老师及时提出自己对知识存在的误区,如果仍然不敢请教老师问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或者询问同学帮助解决问题。

总之,教师指导学生养成和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自身发展将带来巨大影响,学生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向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借鉴方法,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张云洪.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学生课程辅导.2013,(15):15

[2]骆毅.浅谈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语数外学习.2012,(5):123

侯营中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第9篇

如何养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呢?具体做法如下:

⒈养成有效阅读的习惯

网上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喜闻乐见的阅读形式,但网页浏览有很大的随机性,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力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阅读效果,加上网络中的信息纷繁复杂,学生又很容易受次要信息和无关信息的干扰。所以有很多学生下了网后,往往“两手空空”。不仅如此,因为网络的虚拟性,网上充斥了太多的虚假信息,学生如果不具“慧眼”,也常常“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其中,不排除信息提供者的别有用心,还不排除一些非法的、暴力的、色情的或反社会主义的“毒品”侵袭学生。所以要引导学生养成有效阅读的习惯。告诫学生切不可把“漫不经心”、“无所用心”当作一种自由,要加强自律,增强价值判断。教育学生在进行网页浏览之前,必须有一定的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的目标意识。多问自己:我为什么读?想从中得到什么?想学到什么新信息?怎样才能使阅读有一定的方向,尽可能快地找到积极信息,避开无关信息的干扰,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

对于中学生而言,利用网络建立文学网站管理系统,形成学生的自我阅读天地,是养成有效阅读的最佳方式。文学网站既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成就欲和表现欲,为学生开辟自由的发展空间,又能极大地拓展语文教学的时空界限。如今在搜狐、新浪、上海热线等网上已开通的几百个文学社团,就足以说明组建文学网站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阅读网站就像开文学社和办小报那样,可让班级同学组成一个编辑小组,负责班级网站管理。开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像“诗歌精选”“散文天地”“戏剧舞台”“小说天地”“自言自语”等,定期更换文章,并负责将精美文章在网上发表,学生在自己的天地里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写他们的心情。

⒉养成拓展阅读的习惯

拓展性阅读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比如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查询与课内学习相关的知识,了解知识的最新动态,发现课内学习的不足等等,但是普通文本的课外读物,由于知识量、信息量受纸张、版式、刊期以及图书价格等客观条件限制,学生阅读收益是有限的,而网络信息是海量,因此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网络成为学生课外博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串起课内课外,促进学生的语文课内学习。

如笔者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曾要求学生把本文改写成《刘和珍传》。但了解到同学们对“传记”这种文学样式了解甚少,这样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组织学生在Internet环境下,以“传记文学”为方向,进行阅读,使学生对人物传记的一般写法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开展《祝福》阅读教学后,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分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把鲁迅笔下的女性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归纳,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我们可用同题阅读、比较阅读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以“女性人物形象分析”为题,学生可展开“中西悲剧女性形象的对比”、“中西方文学名著中女性形象的比较”、“冰心、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比较分析”、“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四位女性的形象比较”、“钱钟书的《围城》和杨绛的《洗澡》中知识女性形象比较”等。

学生制作课件,也是把课堂和网络结合的很好的方法。我们知道,巧妙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有助于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但是,这还是老师“嚼过的馍”,还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与倡导的学生自主阅读相差甚远。因此教师可以反弹琵琶,发动学生自己来制作课件。因为制作一个高质量的课件,学生不单单要理解课文,懂得资料筛选,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加进自己的体验,要呈现自己的审美观,并通过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手段表现出来。要达到这水准,不吃透文章,怎么可能有灵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定会事半功倍。事实上,在语文学习中相当一部分作业都可以要求学生用课件来完成。

⒊养成经典阅读的习惯

钱理群说过,在学生阅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经典领域,为学生打一点“精神的底子”。在网络阅读中,以经典为价值判断,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文化经典”,如中西方名著、名篇等,二是“网络文学经典”,网络小说、时尚杂文等。

对于“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加强针对性指导,结合新版教材的特点,利用课后研讨练习,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各类经典名著。以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为例,其阅读计划可和必修一、二教材内容结合制定。每月必读一本名著:9月《大卫·科波菲尔》、10月《家》、11月《巴黎圣母院》、12月—1月《论语》,每读完一本书,必须有一篇1000字左右的读后感,1000字左右的摘抄。每周完成一篇200字的名著片段鉴赏。每天语文早读的最后10分钟,让每个学生从主题、艺术手法、比较阅读等方面切入,制作幻灯片课件,轮流评点名著。同时,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与经典阅读相关的网站,如中华诵读网、中国国学网、世界名著在线阅读等。

对于“网络文学经典”阅读,教师应以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物,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地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体的佳作,逐步增强学生阅读中的选择性和层递性,使阅读有品位、上档次,让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阅读态度。譬如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有人认为它经典,赞誉它是网络文学的“旗帜”,誉它为“开山鼻祖”,但也有人说痞子蔡的网络小说是正儿八经的痞子文学:浅薄、无聊、低俗、虚假、矫情,是电子化时代的语言垃圾,读这样的东西,除了浪费时间,几乎不会在任何层面使我们有所收获。更有甚者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之所以得宠是因为它极具想象空间,极具刺激性和暧昧性,迎合了城市里一部分荷尔蒙分泌过剩的人群……

同一篇文章,褒贬为什么如此悬殊,争议为什么如此激烈?对这样的文章,老师不但要让学生读一读,更要让学生好好议一议。通过“议”,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因为阅读之后的讨论和交流,有助于学生汲取现代文化精髓,提高信息价值判断经验,积累文化底蕴。

⒋养成研究性阅读的习惯

研究性阅读是把研究性学习和网络结合起来进行阅读的典型方式,也是开展专题研究时查找资料、研读文献所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式。如果把阅读理解的过程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经过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整理归类,信息资料的解释、规则原理的再运用,那么,研究性阅读可以设计为如下流程:

(1)专题导入,明确阅读方向。

如今网上用中文交谈、聊天、发表文章的网友、网民或网虫们在遣词造句以及行文方面,正在自发地形成一种网上语言的新格局。看多了网络文学的学生,在作文中也时不时夹杂了很多网络用语,对这些网络词汇该怎么看待?该怎么规范?我们可以选定一个研究性课题———“研究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让学生以此作为阅读的方向进行研究性阅读,并就活动本身提出教师的指导性意见,激发学生的动机,唤醒对相关经验、表象的认识。

(2)搜集资料,进行个体研究。

在搜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随时制作电子读书卡片或纸质卡片记录素材,将相关文字、插图有机结合。这是信息的初步筛选、收集过程。这一过程的展开可以贯穿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不同的时段与活动类型。学生的理解感悟都以文字的形式放在BBS论坛上,教师同步与他们进行交流,密切关注学生在BBS论坛上发表的言论,给他们提供适时的帮助,学生互相之间也可以在论坛上交换意见。

(3)归类整理,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随机地创设情境,具体地帮助学生培养归类、整理等能力。通过对各类素材本质属性的提取,帮助学生把握各类信息内容的要素,从而较为深入地理解阅读文本的内涵。以网络语言的归类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收集、比较,把网络语言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初级语言,包括普通词汇和科技词汇。普通词汇如“东东”指东西,来自广东的儿童语言;“菜鸟”不是鸟,指水平不高的网友;“大虾”是网络高手,不是食品。科技词汇是随着IT的发展而产生的,如下载、上传,如OICQ(网络寻呼机)、EC(电子商务)等。

第二类为中级语言,指符号、数字语言。网络语言中约有100多个符号,可以形象生动地表示各种表情。:)是最简单的笑脸;:-D是开口大笑;8-)是眼睛族的笑……很多很多,已逐渐形成一套国际网络脸盘。数字语言如886是“再见了”,7456是“气死我”了。

第三类为高级语言,是在OICQ聊天室里常用的命令。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的命令规则,就难以在冲浪时与朋友侃大山。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进行知识整理,分门别类,建立系统的学习资料库,像名言名句、成语、文化常识、文体知识、文言句式、作文材料等均可整理,让学生在积累资料过程中,注重知识归纳,摸索规律,把纷繁、无序的信息转化为系统、有序的知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规律的能力。

(4)展示成果,强化深层思考。

成果展示中,学生展示各自的认识与看法,通过不同视角观点之间的相互砥砺与补充,完善、加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这一阶段是信息的深度加工阶段。一般要求学生以成果演示的方式将他们的研究所得作一个总结,包括一个PowerPoint和一篇文章。

侯营中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正确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水平,我国小学英语教育事业也要进行深入的模式改革和制度创新。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互联网发展环境,广大的教务工作者应该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鼓励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社交软件锻炼自己的英语水平。同时,养成日常使用电子产品浏览英文动画网站的习惯,在满足自身娱乐需求的同时,培养自己阅读英语的习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爆炸时代,重视培养低龄阶段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持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才能够切实地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推行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性引导的措施

(一)结合课本内容教学,培养学生的会话习惯

我们可以结合2年级外研版英语教学第1单元的内容“This is my head.”为例,指导学生开展简单的日常会话活动。學生可以根据今天的天气状况为讨论的主题,开始英语讨论活动,既能够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水平,还能够在日常的礼貌问候中,培养出“讲文明”、“懂礼貌”的英文运用习惯。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中This is my head.一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与同桌或者是邻桌开展英语对话——“This is my face./nose/ mouth./ ear./eye.—诸如五官的描述,可以进行扩展,“pleas watch my eyes!”针对五官的问答,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五官的观察能力,每个人的五官都不一样,在日常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养成以五官为主题的问候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口语训练活动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这种问答模式以事实为依据,并且对话模式简单易操作,具有很强的锻炼效果,使学生掌握问答学习方式,养成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重视教师指导,推行深度教学

教师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养成活动中,应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小学生在智力萌芽状态,不能够很好地独立自主展开学习活动。因此,强化教师指导工作可以很好地解决英语对话训练过程中知识点表达苍白、乏力的缺点。在英语学习活动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在循序渐进提高对话深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what colour is the cat”这个句式为例子,继续深化英语教学模式。例如:“whats the colour of the cat”——新课标英语教学,对于现有的英语教学活动提出了更加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在日常的同学交往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开展英语模式的相互问候。

(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在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调整传统的教学关系,重视小学英语改革的要点。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比较短,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状况,尤其是在同学发言的时候,针对这一实际状况,教师向学生提问:“what is your favourite color?”然后转为第三人称问其他学生:“what is her favourite color,and why?”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相应的语法知识进行联系,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专心的听同学、老师的表达。

强调师生之间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多种关系的对话过程,没有任何一方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处理好多方关系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推动学生的自我发展,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继续以“I like ---color ,because---.”的句式开展对话活动,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表达错误,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固定搭配运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结束语:

小学英语教学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话式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有利于学生品格塑造,在日常的对话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每日的教学锻炼活动中,学生会形成自我满足感。除此之外,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强化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可以重塑师生之间的关系,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题地位,通过辅导活动中的有效沟通的推进,有利于双方情感交互的展开。

参考文献:

[1] 程净.探究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J].校园英语(上旬),2015,(1):95-95.

[2] 杨乃凤.浅析农村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常出现的问题——对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点思考[J].大江周刊:论坛,2012,(8):200-200

上一篇:高三记叙文作文1000字下一篇:与法同行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