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鉴别范文

2024-06-09

性状鉴别范文(精选9篇)

性状鉴别 第1篇

利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谷粒外观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

用区间作图和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两种方法,对水稻(Oryza sativa L.)珍汕97和明恢63组合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用区间作图法在LOD≥2.4水平上(近似于α=0.005),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6、2和2个QTLs;对以上3个性状分别检测到3、2和2个QTLs.其中7个QTLs在两年均检测到.位于第3染色体RG393-C1087区间的QTL效应大,同时影响粒长和粒形,两年贡献率分别为57.5%、61.4%和26.7%、29.9%.位于第5染色体RG360-C734B区间的QTL效应大,同时影响粒宽和粒形,两年贡献率分别为44.2%、53.2%和32.1%、36.0%.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在P=0.005水平上,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8、5和5个QTLs,共解释各自性状变异的58.81%、44.75%和57.47%.只检测到1个QTL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互作.

作 者:邢永忠 谈移芳 徐才国 华金平孙新立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刊 名:植物学报 ISTIC SCI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SINICA年,卷(期):43(8)分类号:Q943关键词:水稻 重组自交系群体 粒长 粒宽 粒形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性状鉴别 第2篇

仪器与药品

主要仪器:NIKON SMZ745T体视显微镜, OLYMPUS BX61生物显微镜, 小通草42批, 来源于本省中药材专项抽样。

方法与结果

性状: (1) 旌节花:呈圆柱形, 直径0.5~1 cm。 表面白色或淡黄色, 无纹理。体轻, 水浸后有黏滑感, 见图1。 (2) 青荚叶:呈圆柱形, 直径0.5~1 cm;有较明显的纵条纹, 质硬, 捏之很难变形。水浸后无黏滑感, 见图2。 (3) 伪品1:呈圆柱形, 直径0.3~0.9 cm (相对较小) ;表面淡黄白色 (相对颜色偏黄) , 光滑或有不明显的纵条纹, 质软韧, 易变形, 直径较长者, 可弯多个小环。体轻, 水浸后无黏滑感, 见图3。 (4) 伪品2:呈圆柱形, 直径0.3~0.9 cm (相对较小) ;表面不均匀地黏附灰白色粉状物, 质硬脆, 折断时有粉尘飞出。体较重, 味凉、涩。盛装样品的包装底部有许多细小颗粒, 见图4。

显微: 将四份样品的横切面, 置OLYMPUS BX61显微镜下观察。 (1) 青荚叶、旌节花:薄壁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1], 有草酸钙簇晶或无簇晶[2], 见图5。 (2) 伪品1:周边薄壁细胞长圆形或椭圆形, 针晶束充满在大型细胞间的小型细胞中[3], 见图6。 (3) 伪品2:具伪品1的显微特征, 还有少量不规则半透明晶体, 见图7。

小结

正品小通草 (旌节花) 与伪品小通草外观极为相似, 普通人难以区分。经鉴别, 伪品1 为虎耳草科大卫绣球的干燥茎髓;伪品2 为伪品1 经非法添加白色矿物来增加重量者。

摘要:目的:通过对小通草的真伪进行鉴别,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性状、水试、显微鉴别等检验技术, 比较正品与伪品的差异。结果:通过性状鉴别, 能初步判断真伪, 而显微鉴别可进一步辨识真伪。结论:通过对正品及伪品的鉴别, 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依据。

关键词:小通草,性状,显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2010.

[2]边振甲.药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药卷)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201.

六组易混中药的性状鉴别 第3篇

1 败酱草与苏败酱

1.1 败酱

1.1.1 基原 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或白花败酱P. villosa Juss. 的带根全草。

1.1.2 性状鉴别 本品根茎圆柱形,多向一侧弯曲,有节,节上有细根。茎圆柱形。黄绿色至黄棕色,节明显,常有倒生粗毛,质脆,断面中部有髓,或呈小空洞,叶对生,成羽状 深裂至全裂,裂片边缘有粗锯齿,绿色或黄色;叶柄短或近无柄,伞房状聚伞圆锥花序。气特异,味微苦。

1.2 苏败酱

1.2.1 基原 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L.的干燥地上部分。

1.2. 性状鉴别 本品茎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0.2~0.5cm;表面黄绿色或灰黄色,有细纵棱线;质脆,易折断,断面髓部白色。叶互生,披针形,基部叶多为倒披针形,多脱落。总状果序生于茎枝顶端和叶腋,果实卵圆形而扁平,直径0.5~1.3cm;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中心略隆起,边缘有翅,宽约0.2cm,两面中间各有1条纵棱线,先端凹陷,基部有细果梗,长约1cm;果实内分2室,中间有纵隔膜,每室种子5~7粒。种子扁卵圆形。气微,味淡。

2 萹蓄与小萹蓄

2.1 萹蓄

2.1.1 基原 蓼科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干燥地上部分。

2.1.2 性状鉴别 本品茎呈圆柱形而略扁,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2~0.3cm。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节部稍膨大,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节间长约3cm;质硬,易折断,断面髓部白色。

2.2 小萹蓄

2.2.1 基原 蓼科植物腋花蓼Polygonim plebeium R. Br的全株。

2.2.2 性状鉴别 本品茎匍伏状,多分枝,长15~30厘米;枝披散,柔弱,平滑或具白色略粗糙的线条,节间通常短于叶,叶小,互生,线形、狭矩圆形或稍匙形,长6~18毫米,宽2~5毫米,先端钝,基部渐狭成一短柄;托叶鞘膜质透明,边缘撕裂状。花极小,具短柄,1~3朵簇生于托叶鞘内;花被长不及2毫米,5深裂,裂片绿色,边缘白色;雄蕊8;花柱3。瘦果卵形,有3棱。

3 刘寄奴与广东刘寄奴

3.1 刘寄奴

3.1.1 基原 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Moore的全草。

3.1.2 性状鉴别 本品枝茎长60~90厘米,通常已弯折,直径2~4毫米,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常被白色毛茸,茎质坚而硬,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中央白色而疏松。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密被白毛,质脆易破碎或脱落,枝梢带花穗,枯黄色。气芳香,味淡。

3.2 广东刘寄奴

3.2.1 基原 菊科植物甜菜仔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ex DC.的干燥全草。

3.2.2 性状鉴别 本品茎近圆柱形,有明显纵棱,绿黄色或褐黄色。叶片常皱缩,但较完整,深裂成鸭掌状,顶生裂片较大。头状花序小,白色,集成顶生圆锥状花序或腋生穗状花序。气微弱,味淡。

4 海风藤

4.1 基原 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Choisy) Ohwi的干燥藤茎。

4.2 性状鉴别 本品呈扁圆柱形,微弯曲,长15~60cm,直径0.3~2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纵向棱状纹理及明显的节,节间长3~12cm,节部膨大,上生不定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窄,木部宽广,灰黄色,导管孔多数,射线灰白色,放射状排列,皮部与木部交界处常有裂隙,中心有灰褐色髓。气香,味微苦、辛。

5 三棱与泡三棱

5.1 三棱

5.1.1 基原 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

5.1.2 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锥形,略扁,长2~6cm,直径2~4cm。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须根痕小点状,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质坚实。气微,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5.2 泡三棱

5.2.1 基原 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Scirpus yagara Ohwi的块茎。

5.2.2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5~3cm。表面黑褐色或经棕色,有皱纹,顶端有一圆形茎痕,近上端和周围有3至多个眼圈状根茎残基和根茎痕,下端有多数点状突起的须根痕。体轻泡,质坚而硬,入水则漂浮于水面,横断面平坦,黄白色,有散在的维管束小点。气微,味淡而微有麻辣感。

6 谷精草与谷精珠

6.1 谷精草

6.1.1 基原 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buer gerianum Koern.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

6.1.2 性状鉴别 本品头状花序呈半球形,直径4~5mm。底部有苞片层层紧密排列,苞片淡黄绿色,有光泽,上部边缘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顶部灰白色。揉碎花序,可见多数黑色花药和细小黄绿色未成熟的果实。花茎纤细,长短不一,直径不及1mm,淡黄绿色,有数条扭曲的棱线。质柔软。气微,味淡。

6.2 谷精珠

6.2.1 基原 谷精草科植物华南谷精草 Eriocaulon sexangulare L.或毛谷精草Eriocaulon australe R. Br. 的干燥头状花序。

不同品种玫瑰花的药材性状鉴别 第4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标本夹、剪刀、直尺、游标卡尺、数码相机 (乐凯) 、镊子、放大镜等。

1.2 试药

观察了平阴作为药材使用的3个主要栽培品种及定陶、单县所产玫瑰花药材, 实验材料见表1。

2 方法与结果

取加工好的药材, 每个品种随机选取10朵典型的花进行统计, 测量时用游标卡尺, 并进行拍照。各样品的鉴别特征分述如下:

2.1 丰花玫瑰

呈半球形, 直径1.3~1.5 cm, 高度2.5~3.0 cm, 个头较大, 花托半球形, 与花蕾基部合生;花萼5, 披针形, 黄绿色, 多与花高度相同, 少数在3/5位置上。密被短刺, 底部呈圆球形, 花瓣多皱缩, 展开后卵圆形, 呈覆瓦状排列, 红色, 偏玫红色, 雄蕊多数, 黄褐色, 花柱多数, 柱头在花托口集成头状, 略突出, 短于雄蕊。体轻, 质脆。气芳香, 味微甜, 微涩。

2.2 传统玫瑰

呈半球形, 有的近球形, 直径1.2~1.5 cm, 高度2.4~2.7 cm, 个头较均匀, 花托半球形, 与花蕾基部合生;萼片5, 披针形, 黄绿色, 表面密被短刺, 萼片较狭长, 高出花冠顶端1/2, 底部呈圆球形, 花瓣多皱缩, 展开后卵圆形, 呈覆瓦状排列, 大红色或紫红色, 雄蕊多数, 黄褐色, 花柱多数, 柱头在花托口集成头状, 略突出, 短于雄蕊。体轻, 质脆。气芳香, 味微甜, 微涩。

2.3 紫枝玫瑰

呈半球形, 直径1.2~1.5 cm, 高度2.1~2.7 cm, 花托倒圆锥形, 与花蕾基部合生;花萼5, 披针形, 黄绿色, 表面有短刺, 少且不明显, 高度与花相同, 底部呈扁圆球形, 花瓣多皱缩, 展开后卵圆形, 呈覆瓦状排列, 紫红色或鲜红色, 少数浅红色, 雄蕊多数, 黄褐色, 花柱多数, 柱头在花托口集成头状, 略突出, 短于雄蕊。体轻, 质脆。气芳香, 味涩。

2.4 大红花玫瑰

呈半球形, 直径1.2~1.7 cm, 高度2.3~3.2 cm, 个头较大, 花托倒圆锥形, 与花蕾基部合生;花萼5, 披针形, 黄绿色, 多与花高度相同, 少数在3/5位置上。密被短刺, 底部呈圆锥形, 花瓣多皱缩, 展开后卵圆形, 呈覆瓦状排列, 紫红色, 雄蕊多数, 黄褐色, 花柱多数, 柱头在花托集成头状, 略突出, 短于雄蕊。体轻, 质脆。气芳香, 味微甜, 微涩。

2.5 单县玫瑰

呈倒半球形, 直径1.3~1.5 cm, 高度2.5~3.0 cm, 个头较大, 花托近圆球形, 与花蕾基部合生;花萼5, 披针形, 黄绿色, 多与花高度相同, 少数在3/5位置上。密被短刺, 底部呈圆球形, 花瓣多皱缩, 展开后卵圆形, 呈覆瓦状排列, 红色或紫红色, 雄蕊多数, 黄褐色, 花柱多数, 柱头在花托口集成头状, 略突出, 短于雄蕊。体轻, 质脆。气芳香, 味微甜, 微涩。

为了便于比较各品种之间药材的性状特点, 将上述药材品种的主要性状特征列于表2。

3 讨论

经过对5个主要栽培品种玫瑰花药材的性状鉴别研究, 表明玫瑰花药材共有的性状特征是, 花蕾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 直径0.7~1.5 cm, 残留花梗上有绒毛;花托半球形, 与花蕾基部合生;萼片5, 披针形, 黄绿色或棕绿色, 被有绒毛;花瓣多皱缩, 展开后呈卵圆形, 呈覆瓦状排列, 紫红色或黄棕色;雄蕊多数, 黄褐色, 花柱多数, 柱头在花托集成头状, 略突出, 短于雄蕊。体轻, 质脆。气芬香浓郁, 味微苦涩。不同品种的玫瑰花药材外观性状均符合药典标准要求, 品种间有所差别, 气味、色泽有较明显差异, 可以作为品种间的鉴别依据。

摘要:目的:对山东产不同品种的玫瑰花进行性状鉴别研究。方法:每个品种随机选取10朵典型的花进行统计, 测量时用游标卡尺, 并进行拍照。结果:不同品种的玫瑰花药材外观性状均符合药典标准要求, 品种间有所差别, 气味、色泽有较明显差异。结论:不同品种的玫瑰花性状特征有差异, 可以作为鉴别依据。

关键词:玫瑰花,性状特征,鉴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3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上册)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6:788.

[3]李明, 彭艳丽, 韩莉, 等.山东玫瑰花的生产情况调查[J].山东中医杂志, 2005, 10 (3) :196-199.

[4]李明, 彭艳丽, 韩莉, 等.中药玫瑰花的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8) :146-148.

[5]李明, 彭艳丽, 牟宗慧.山东玫瑰花的生药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 26 (1) :109-112.

[6]鲁红, 李明, 郑淑芬, 等.玫瑰花药材中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6) :134.

[7]李明, 彭艳丽, 韩莉, 等.不同品种玫瑰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中成药, 2008, 30 (5) :104-108.

性状鉴别 第5篇

性状鉴别是中药药剂工作者的必备基本功之一,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中药饮片的直观鉴别。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去区分判断中药饮片的真伪有劣,提高鉴别能力,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现对于几种常见易混淆的中药饮片从植物来源,性状特征等方面进行辨析,可以使中药调解人员比较清晰的区分之异同点,性状相似而功效有别,确保其准确应用,介绍如下。

牛膝与川牛膝

牛膝:①来源: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②性状鉴别:呈长圆柱形,有的稍弯曲,长15~5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细纵皱纹和稀疏的侧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淡黄色。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③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

川牛膝:①来源: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②性状鉴别:呈近圆柱形,微弯曲,长30~60cm,直径05~3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质韧,不易折断。气微,味微甜。③功效:祛风利湿,通经活血。

葛根,天花粉和山药

葛根:①来源: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②性状鉴别:呈圆柱形,类纺锤形或半圆柱形,长12~15cm,直径4~8cm,有的为纵切或斜切的厚片,大小不一。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未去外皮的呈灰棕色。横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质硬,富粉性。

天花粉:①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日本栝楼的干燥根。②性狀鉴别: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长8~16cm,直径15~55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无臭,味微苦。

山药:①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②性状鉴别: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或棕黄色,有明显纵皱及未除静的浅棕色外皮斑痕。质坚实,易脆断,断面白色,颗粒状,粉性。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黏。③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木香与川木香

木香:①来源: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②性状鉴别:呈圆柱形,半圆柱形或枯骨形,长5~10cm,直径05~5cm。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棕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气香特异,味微苦。③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川木香:①来源:为菊科植物川木香及其变种灰毛川木香的干燥根。②性状鉴别:呈圆柱形(习称“铁杆木香”)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习称“槽子木香”),稍弯曲,长10~30cm,直径15~3cm。根头有的具黑色发黏的胶状物,习称“油头”或“糊头”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粗糙,可见由纤维束构成的致密的斜方形网纹。体轻,质硬脆。气芳香而特异,味苦,嚼之黏牙。③功效:行气,消肿,止痛,和胃止泻。

关木通与川木通

关木通:①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②性状鉴别:长圆形,有时扭曲,长约1米,直径15~3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平滑,间或有浅纵沟纹,或棕褐残余栓皮。节部稍膨大,有一明显的枝痕。体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黄色,皮部薄,木部占大部分,导管孔洞大,呈整齐的轮状排列,射线类白色,放射状,髓不明显。摩擦残余栓皮,有樟脑样臭。气弱,味苦。③功效: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

川木通:①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②性状鉴别:呈长圆柱形,或稍弯曲,长短不一,直径2~35cm。表面灰黄色,有纵向细沟及棱线,残存外皮呈纵向撕裂。节处膨大,有对生的侧枝痕。质坚实,难折断,切片边缘不整齐,皮部薄,木部浅黄棕色,导管孔洞大小不一,均被极细射线隔开,髓小,隐约可见,偶有小孔洞。无臭,味淡。③功效:清热利尿,通经下乳。

金钱草与广金钱草

金钱草:①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②性状鉴别:茎细长而扭曲,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疏被毛,具纵沟纹,有的节上具黄棕色须根。叶对生,多皱缩,湿润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35cm,宽1~3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质脆易碎。气微,味淡。③功效:清利湿热,通淋,消肿。

广金钱草:①来源: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的干燥地上部分。②性状鉴别:茎呈圆柱形,长可达1米,密被黄色伸展的段柔毛;质稍脆,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小叶1~3,圆形或矩圆形,直径2~4cm;先端微凹,基部心形或钝圆,全缘;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无毛,下表面具灰白色紧贴的绒毛,侧脉羽状;叶柄长1~2cm;托叶1对,披针形,长约08cm。气微香,味微甘。③功效:清热除湿,利尿通淋。

通过以上几种常见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比较,不难看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中药饮片品种繁多,中药材大多来源于植物,特别是同种同属的植物器官形态相近,炮制后往往外表形态颜色相近,不易区分,容易发生混淆,只有掌握了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特征,才能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孙火玉.中药鉴定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7-39,129-131,191-192.

几组易混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 第6篇

1徐长卿和细辛

1.1 来源

徐长卿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干燥根和根茎。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1.2 性状鉴别

徐长卿饮片呈不规则的段。根茎有节, 四周着生多数根。根圆柱形, 表面淡黄白色至淡棕黄色或棕色, 有细纵皱纹。切面粉性, 皮部类白色或黄白色, 形成层环淡棕色, 木部细小。气香, 味微辛凉。

细辛饮片根茎呈不规则的圆形, 外表皮灰棕色, 有时可见环形的节, 根细, 表面灰黄色, 平滑或具纵皱纹。切面黄白色或白色。气辛香, 味辛辣、麻舌[1]。

1.3 鉴别要点

徐长卿淡棕黄色, 根多切碎散在, 细短, 细辛灰黄色, 根多簇生。由于细辛有小毒, 药典规定一副药不能超过3 g, 故谨慎区别。

2三棱和泽泻

2.1 来源

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2.2 性状鉴别

三棱饮片呈类圆形的薄片。醋三棱切面黄色至黄棕色, 粗糙, 有多数明显的细筋脉点。偶见焦黄斑。微有醋香气, 味淡, 嚼之微有麻辣感。

泽泻饮片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盐泽泻表面淡黄棕色或黄褐色, 可见细小突起的须根痕。粉性, 有多数细孔。气微, 味微咸[1]。

2.3 鉴别要点

中药房常用二药之炮制品。其中醋三棱为薄片, 粗糙, 闻之有醋香气;盐泽泻为厚片, 有须根痕和细孔, 粉性, 嚼之微咸。

3茯苓和葛根

3.1 来源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

3.2 性状鉴别

茯苓饮片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体重, 质坚实, 断面颗粒性, 有的具裂隙, 白色。气微, 味淡, 嚼之粘牙。葛根饮片呈小方块, 切面黄白色, 纹理不明显。质韧, 纤维性强。气微, 味微甜。

3.3 鉴别要点

中药房二者均为白色小方块。茯苓块颗粒性明显, 嚼之粘牙, 葛根块纤维性强[1]。

4炙甘草和炙黄芪

4.1 来源

炙甘草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炙黄芪为黄芪的炮制加工品。

4.2 性状鉴别:

炙甘草饮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 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 形成层明显, 射线放射状。略有黏性。具焦香气, 味甜。

炙黄芪饮片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 略有光泽, 可见纵皱纹或纵沟。切面有放射状纹理和裂隙, 具蜜香气, 味甜, 略带黏性, 嚼之微有豆腥味。[1]

4.3 鉴别要点

中药房二者形状、颜色均很相似。炙甘草外表皮红棕色, 切面有明显形成层环, 炙黄芪切面有菊花心, 显放射状纹理和裂隙。

5白芷和天花粉

5.1 来源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5.2 性状鉴别

白芷饮片外表皮灰棕色或黄棕色。切面白色或灰白色, 具粉性, 形成层环棕色, 近方形或近圆形, 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 味辛, 微苦。

天花粉饮片呈类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厚片。外表皮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小孔, 略呈放射状排列。气微, 味微苦。[1]

5.3 鉴别要点

白芷切面白色或灰白色, 有方形的棕色形成层环, 天花粉切面黄白色, 有放射状的黄色小孔, 粉性。

纵观上述几对饮片的对比, 我们发现这些饮片功效不同, 但是颜色相近, 形状相似, 需仔细比对切面特征, 如质地, 气味, 有无油点、颗粒, 有无形成层、纤维等。药房工作中, 在拆装饮片包装过程中, 有时标签掉落, 这些易混淆饮片就需要特别注意, 仔细辨别, 以便正确装斗, 为正确调剂打好基础。以此看出, 中药饮片品种繁多, 调剂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 为患者安全用药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性状鉴别 第7篇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列齿目(Tax-odonta)、蚶科(Arcidae),俗称毛蛤、毛蚬子,是我国重要的海产贝类之一。其多栖于低潮线至水深十多米的泥沙底质中,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和我国近海海域,其中以黄渤海资源尤为丰富。毛蚶因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适应范围广,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的亲睐。目前,国内对毛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苗繁育和增养殖技术,遗传育种工作尚未见正式报道。

贝类的壳形态性状,如壳长、壳高和壳宽,不仅是种苗繁育中亲本选择的基本依据,也是良种选育的目标性状之一。而了解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体重和软体重)的相互关系,将有助于对重量性状这一尤为重要的育种目标进行间接选择进而大大提高育种效率。近年来,以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为代表的多元分析方法在水产动物良种选育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分析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而找到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从而达到优化育种计划的目的。本文以分布于我国北黄海海域的毛蚶野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毛蚶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效果,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毛蚶的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实验用毛蚶(Scspharca subcrenata)均采自辽宁大连金州新区的野生群体,活体取样后置于清洁海水中暂养1d,暂养期间没有发现死亡个体。

1.2测定方法

随机取样100只,逐一编号后,分别用游标卡尺(精度:0.02mm)测量毛蚶的壳长(X1)、壳宽(X2)和壳高(X3),解剖后用电子天平(精度:O.000 1g)称量阴干后的体重(Y1)和软体重(Y2)。

1.3分析方法

采集后的各性状数据经过初步整理,首先通过Excel软件处理并获得各性状的描述统计量;然后用SPSS 13.O软件对各性状的统计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而建立以重量性状为因变量,壳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并依据相关系数、通径系数、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通径分析和决定程度分析。

2.结果

2.1各性状的描述统计量

表1为毛蚶壳形态性状和重量性状的描述统计量。从表中可知,体重和软体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8.51%和18.96%,表明相较于壳形态性状,重量性状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

2.2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毛蚶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均为极显著(P<0.01),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7,呈高度正相关,说明对所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是有意义的。其中,壳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壳长一壳宽>壳高,与软体重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壳长>壳高>壳宽,壳长与体重和软体重的相关性最大。

2.3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之间的回归分析

表3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最终得到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如下:

Y1=-30.904+0.451X1+0.713X2+0.352X3;Y2=-11.262+0.170X11+0.208X2+0.185X3。

各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故所得回归方程成立。另由表4可知,其回归关系也均为极显著水平(P<0.01),进一步表明所求回归方程成立。而通过回归预测,实际观测值与估计值差异不显著(P>0.01),该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毛蚶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之间的关系。

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之间的通径分析

依据通径分析原理,剖析毛蚶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的相关系数,可以确定单一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直接作用和通过壳其他性状对重量性状的间接作用。从表5可知,壳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直接作用依次为壳宽>壳长>壳高;壳宽通过壳长和壳高对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间接作用,且直接作用均大于间接作用。因此,壳宽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子。壳长和壳高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但二者通过壳宽对体重的间接影响作用都较大。由表6可知,壳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直接作用依次为壳长>壳高>壳宽;壳长通过壳宽和壳高对软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间接作应,且间接作用也均小于直接作用。因此,壳长是影响软体重的主要因子。壳宽和壳高对软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但二者通过壳长对体重的间接影响作用都较大,尤其是壳宽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对软体重产生影响。

2.5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决定程度

通过决定系数公式可计算出单一形态性状及性状间的协同作用对重量性状的决定程度。从表7中可以看出,壳长、壳宽和壳高对体重的相对决定程度分别为12.9%,14.1%和6.2%;其中壳宽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大。在共同决定系数中,壳长和壳宽对体重的共同决定程度最大,为2.90%。从表8中可以看出,壳长,壳宽和壳高对软体重的相对决定程度分别为10.6%,6.9%和9.9%;其中壳长对软体重的决定程度最大。在共同决定系数中,壳长和壳高二者对软体重的共同决定程度最大,为1.70%。

nlc202309050005

3.讨论

虽然反映贝类壳形态性状的测度指标有很多,但壳长、壳宽和壳高作为最重要的形态性状,反映出贝壳的膨胀程度,进而直接决定了体重和软体重这两个在养殖生产中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从本文得出的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进一步可以看出,壳长、壳宽和壳高较真实地反映出其与重量性状的关系,因此可以作为毛蚶贝壳的测度指标。本文通过分析毛蚶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间的关系,丰富了有关毛蚶基础生物学的研究,也为开展毛蚶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中,毛蚶体重和软体重的变异系数较高,说明对其重量性状的选择具有较大的潜力。但是由于贝类的重量性状,特别是软体重不易准确测定,因此分析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的相关关系,找到对重量性状影响的主要因子,将有利于制定合理的育种方案。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鱼类、贝类、虾蟹类和棘皮类等水产动物的遗传育种中。在鱼类方面,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体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而红鳍东方纯(Takifugu rubripes)体周长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子;Harue等[。]研究了真鲷(Pagrosomusmajor)标准体长和体重与体脂肪含量的关系,并建立了不同生长阶段体长和体重与体脂肪含量的最优方程;Su等分析了虹鳟(Oncorhynchusmykiss)不同生长阶段体重与繁殖的相互关系。但由于贝类种与种之间壳形态特征差别较大,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每一经济贝类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展开研究。贝类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影响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华贵栉孑L扇贝(Mimachlamysnobilis)、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长肋日月贝(Amussium Pleuronectes)、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企鹅珍珠贝(Pteriapenguin)["]、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tus)、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日本镜蛤(Dosinia.japonica)、青蛤(Cyclina sinen-sis)[、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琴文蛤(Meretrix lyrata)L24]、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大竹蛏(Solen grandis)、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加州扁鸟蛤(Clinocardi-um californiense)、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沙海螂(Mya arenaria)、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 ongensis)、栉江珧(Atrinapectinta)、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扁玉螺(Neverita didyma)L36]及长蛸(Octopus variabi-lis)等海产贝类,以及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蝠(Charybdis japoni-ca)、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等虾蟹类。

通径分析,主要是通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直接作用(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和间接作用(该自变量通过其他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从结果中可得,壳宽对体重的影响是最大的,而壳长对软体重的影响是最大的;对体重、软体部重的间接作用都大于直接作用,因而可以以此来判断体重和软体部重。作为影响体重的其它因子,壳长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要大于壳高,但二者的间接作用都大于其直接作用,说明体重主要是受到它们对壳宽间接效应的影响。作为影响软体重的其它因子,壳高对软体重的直接作用大小要大于壳宽,二者对软体部重的直接作用都小于其间接作用,表明它们主要是通过壳长的间接效应来影响对软体部重。本文中通径分析结果与决定系数分析的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所以,壳宽是决定毛蚶体重的主要壳形态性状,而壳长是决定毛蚶软体部重的主要经济性状。

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分析了毛蚶壳形态性状和重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并确定了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决定程度,研究结果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毛蚶养殖生产和遗传育种研究中。

冬虫夏草与伪劣品的性状鉴别 第8篇

1 正品

虫体似蚕, 长3~5 cm, 直径3~8 mm, 表面深棕色至棕黄色, 有环纹20~30个, 近头部环纹较细, 头部红棕色, 足8对, 中部4对较明显, 质脆, 易折断, 断面黄白色。子座单生, 细长圆柱形, 长4~7 cm, 直径约3 m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 有细纵皱纹, 上部稍膨大, 质柔韧, 断面类白色。气微腥, 味微苦[2]。

2 常见混淆品

2.1 分枝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分枝虫草Cordyceps ramose Teng寄生在鳞翅目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虫体似蚕, 长3~5 cm;表面黄绿色, 入水后色褪为黄褐色或黑褐色;体表粗糙, 25~35个环节, 抹去粘附物可见胸部有6~8个点状痕, 有足8~12对。胸部4对明显;质脆易折, 断面平坦, 淡黄白色;头部棕红色, 有光泽。子实体1~5个, 少数有侧生枝;柄长0.7~5.5 cm, 稍扁, 多呈黑褐色, 未成熟者头部与柄无明显区别, 成熟者头部膨大成锤状或蘑菇头状;质柔韧, 断面外层黑色, 中心黄白色。气清香、微腥, 味微苦[3]。

2.2 亚香棒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Cordyceps hawkesii Gray寄生在鳞翅目昆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本品虫体呈蚕状, 长3~5 cm, 直径0.4~0.6 cm。表面有类白色的菌膜, 除去菌膜显褐色, 有环纹20~30个, 可见黑点状气门。子座呈长棒状或有分枝, 长4~10 cm, 直径约0.2~0.3 cm。头部稍膨大, 表面灰褐色。柄部多弯曲, 有细纵皱纹, 黑褐色, 易折断。气微香, 味淡[4]。

2.3 蛹草为麦角菌科真菌蛹草Cordyceps militaris (L.ex Fr.) Link的子座.本品子实体呈长棒状, 长2~5 cm, 直径0.3~0.5 cm。头部稍膨大, 表面橙黄色。柄部多弯曲, 有细纵皱纹, 质柔韧[4]。

2.4 凉山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凉山虫草Cordyceps liangschanensis Zang、Liu et Hu sp.nov.寄生在鳞翅目昆虫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本品虫体呈蚕状, 较粗, 长3~6 cm, 直径0.6~1 cm。表面被棕至棕褐色菌膜, 菌膜脱落处呈紫褐色, 有环纹9~12个, 足不明显。子座呈线状, 分枝或不分枝, 长10~30 cm, 直径0.1~0.2 cm。头部稍膨大, 表面灰褐色。柄部极长, 多弯曲, 有细纵皱纹, 棕褐色, 质柔韧。气微腥, 味淡[4]。

2.5 香棒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香棒虫草Cordyceps barnesii Thwaites寄生在鞘翅目昆虫金龟子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本品虫体呈弯曲的扁肾形, 短粗, 长1.5~2 cm, 直径约0.5 cm。表面棕黄色, 头较小, 棕褐色, 具一对鳌牙, 体部有密环纹, 胸部有足3对。子座呈线状, 长2~6 cm, 直径约2 mm。头部稍膨大, 表面灰褐色, 有细纵皱纹, 棕褐色, 质柔韧。气微臭[4]。

2.6 新疆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新疆虫草Cordyceps sp.寄生在鳞翅目昆虫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本品虫体呈蚕状, 较细, 长2~4 cm, 直径0.2~0.5 cm。表面土黄色至紫褐色, 有环纹20~40个, 足8对。子座多见、质脆。气微腥, 味较苦[4]。

3 伪品

3.1 地蚕为唇形科植物地蚕Stachys geobombyci C.Y.Wu的干燥块茎。本品呈纺锤形, 两头略尖, 长1.5~4 cm, 直径0.3~0.7 cm。表面土黄色或棕褐色, 略皱缩而扭曲, 有环纹4~15个, 节上有点状芽痕和须根痕。质脆, 易折断, 断面略平坦, 呈白色颗粒状, 同时可见棕色形成层环。气微, 味甜, 有粘性[4]。

3.2 地笋为唇形科植物地瓜苗Lycopus lucidus Turcz.的干燥根茎。呈纺锤形而略扁弯, 长1.2~3.3 cm, 直径5~8 mm, 有明显的环节, 一端黑褐色, 另一端与表面相同。质稍硬, 折断面灰白色[5]。

3.3 僵蚕和肠衣加工的伪虫草, 烧灼焦肉臭味, 用水浸泡水被染红色, 且有肠衣碎片[6]。

4 讨论

4.1 必须掌握冬虫夏草正品与常见混淆品外观形状特点, 必要时, 应结合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

4.2 掺假冬虫夏草, 可掂重量, 看有无返霜析晶, 嗅是否失去气味, 尝有无盐糖矾味, 折看有无异物等。以确认是否浸盐、糖、矾、酒, 是否注入水银, 插入铅条、铁丝。

4.3 高等植物的根茎类药材伪充冬虫夏草, 均无子座, 且其粉末多含淀粉粒可以区别。

4.4 淀粉加工品, 系用面粉、玉米粉、石膏等经模压加工的伪制品。外形和色泽似冬虫夏草, 但质地坚实, 断面粉白色, 虫体光滑, 环节明显, 粉末加碘试液变蓝色。

摘要:由于冬虫夏草资源日渐衰竭, 加上需求量猛增, 致市场上以假乱真, 出现伪劣品。本文对冬虫夏草常见混淆品及人造虫草等伪品从性状加以鉴别。

关键词:利血平,药物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立人, 洪恂, 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733-735.

[2]田代华.实用中药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27.

[3]张贵君.现代实用中药鉴别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37.

[4]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5:233-235.

[5]张贵君.常用中药鉴别大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288.

性状鉴别 第9篇

关键词 密度;施肥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34

水稻产量主要受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经济性状的影响,而影响以上指标最主要因素是密度[1]及施肥[2]。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密度及施肥量对水稻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水稻增产、获得更高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和农业技术实践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水稻试验品種:通35。供试肥料: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16∶16∶16,总养分≥48%)、硫酸钾型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20∶10∶20)。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处理,主处理区设置3种栽培密度ML、MM、MH,分别为16 万丛/hm2、19 万丛/hm2、22 万丛/hm2。副区处理设置3个施肥水平,基肥施用复合肥,用量225 kg/hm2。除基肥外,使用硫酸钾型复合肥在苗期、分蘖期、孕穗期追肥3次,追肥施用量分别为375、450、675 kg/hm2。根据密度和追肥量试验组合,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0 m2。详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对水稻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随种植密度增加,通35的分蘖数、株高、穗长等农艺性状逐渐降低;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等经济性状先升高后降低,千粒质量增加不显著。从表2中可以看出,通35在密度为19万丛/hm2时,比较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效果最优且产量最高。

2.2 不同施肥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随施肥量增加,通35的分蘖数、株高、穗长等农艺性状逐渐增加;有效穗数先升高后降低,每穗实粒数、千粒质量、结实率等经济性状在施肥量达到2水平后,数值变化较小且不显著。从表3中可以看出,当通35在施肥量2水平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效果较优且产量最高。

2.3 不同栽培条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本试验共9个处理,不同栽培条件下水稻产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处理MM2产量最高为8.91t/hm2,其次为处理MH2,产量为8.40 t/hm2,两者相差510 kg/hm2,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ML1产量最低,较MM2低16.6%,具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4。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中,种植密度、施肥量对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因子均具有较大影响。分蘖数、株高、穗长数均随水稻种植密度增加逐渐降低,随施肥量增加逐渐增加。施肥量相同情况下,通35在中等密度时,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综合效果达到最优,这与品种本身特性有很大关系。密度相同情况下,施肥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均以中等施肥量最佳,施肥量增加或降低均会导致产量下降。

参考文献

[1]王来学,封谷祥,刘淑娣,等.水稻栽插密度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云南农业,2010(6):21-22.

[2]舒贤均,杨宗湘,陈继珍,等.氮、钾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1(5):20.

上一篇:患者出院护理工作流程下一篇:水井与符号文化阅读训练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