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红歌会范文

2024-06-16

班级红歌会范文(精选8篇)

班级红歌会 第1篇

中国红歌会》为什么这样“红”

中国红歌会是江西卫视200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首创推出的大型电视活动,是一档大型的大众歌手选秀节目,也是2010年惟一一个被广电总局特批,可在黄金时段直播的选秀节目。在当今各地电视台主办的优秀选秀节目中,如超女、快男、好男儿、型秀、绝对唱响、梦想中国等,他们在轮番厮杀后遭遇了收视率狂跌的尴尬境地,而红歌会却势如破竹在全国迅速“蹿红”,无论在影响力和收视率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后来居上之势,成为“惟一”高手。在众多选秀节目的“退热”时期,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却在漫天选秀的大潮中独树一帜,显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我们不禁会问,红歌为什么会这样“红”?本文试做探讨。

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红歌会历经五年而经久不衰,归根结底就在于中国红歌会独特的“红色”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敢于时刻创新,创造性吸收复制全世界范围内的先进真人秀节目的成功经验,走集体公众狂欢与主流价值观巧妙结合的创新之路。这一选秀节目把时尚与传统巧妙结合,坚持红色定位和大众路线,一改选秀节目的同质化与媚俗化,让真人秀与观众在欣赏红歌、演唱红歌、回忆经典的同时接受传统的革命教育,从而打开了选秀节目新通道,这是中国红歌会相对于其他选秀节目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可以说,中国红歌会的横空出世,红色娱乐给受众带来了一片清新,对电视娱乐泛滥是一个制衡和反拨。

从微观层面来看,中国红歌会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一、比赛传扬红歌精神

江西卫视利用自己积淀已久的红色文化资源,打出别具一格的“中国红歌会”,它把优秀的红色文化与观众喜爱的选秀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传扬红歌精神。红色歌曲承载着我党和新中国的难忘历史,许多歌曲都是不朽经典,它让人们追忆过去的岁月,给人鼓舞,催人奋进。

对中老年人来说,红歌是岁月的回忆、历史的缅怀;对青少年而言,红歌倡导红色文化、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青年人用红歌来呼唤理想、点燃激情。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意义上的红歌概念,都认定红歌健康向上、感情充沛,唱出的是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几代人共同的诉求。如2010年8月16日的红歌会,全国六强选手集体演唱的2010中国红歌会新主题曲《因为有你》,是红歌会导演组策划力推的新时代红歌,唤起了现场所有人对甘肃舟曲灾区遇难同胞的集体默哀追思。本场6进5晋级赛以“为舟曲加油,为中国加油”为主旋律贯穿全场,红歌选手们为舟曲灾区的同胞们而歌唱,唤起全民族的大爱无疆精神。朱智特意选择的汶川抗震救灾歌曲《北川的鸽子树》、郑璐和2009年红歌会亚军蔡飞合作演绎的98’抗洪主题曲《为了谁》均表达出了一份民族大爱。

红歌会还有意将舞台搬到社会来传扬红歌精神,唤起灾区人民团结一致战胜困难。如7月22日,刚刚获得红歌会十强的选手马不停蹄来到今年洪水重灾区都昌县,深入大港镇洲上村慰问受灾村民,走进太阳村关爱特殊孩童,共同唱响红歌,凝聚奋进力量,十强红歌手的爱心情怀深深地感动了当地群众。虽然时间短,但对坚强、自立、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无疑是红色的一课。所以,著名指挥家滕矢初评论说:“红歌涵盖了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表现了特定时代的特定意义,选手们参赛不仅是为了结果,重要的是在演唱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

二、比赛环节显示红色情怀

红歌为什么会这么红?其重要原因就是它独特的“红色”定位。红歌会在唱区设置、评委选择、播出时段等环节都围绕一个“红”字,尽力显示出浓浓的“红色情怀”。从比赛唱区选择上来看,选择了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根据地设立分唱区,并在澳大利亚开设海外唱区,2010年还首创网络唱区;在比赛评委的选择上,阎肃、牟玄甫、滕矢初、万山红等他们是红歌成长与发展的见证者;《中国红歌会》的播出时段与整个大的收视环境相契合,建党日、建军节、国庆节和十七大召开期间,全国的电视屏幕上洋溢着红色主流浪潮。

红歌会在比赛的环节设置上,还很好地运用了红色资源,使节目生动而令人感动。如8月29日晚上的冠军争夺赛上,节目以三强选手心目中的英雄开篇,哈毓春讲到张良的英雄事迹、彝组合讲到汶川地震救援官兵的事迹以及郑璐讲到人民教师王茂华的先进事迹,他们是都民族的脊梁,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这些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就是现实中活生生的红色资源。又如冠军赛上郑璐获得冠军候选人后,哈毓春与彝组合以回答红色历史知识来争夺另一个冠军候选人指标,四道视频题都是红色历史知识。红歌会上把演唱比赛和红色历史知识紧密结合,不但使观众能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而且能使观众增长红色历史知识,这样的红歌比赛内容新颖又别致。可见,红歌会的比赛环节处处体现“红色情怀”。

三、比赛形式丰富多彩

在中国红歌会的舞台上提倡百花齐放,通过众多特殊形式的设置,使红歌会非常值得期待。这次红歌会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组合唱、小组唱等,演唱风格不仅有美声的、民族的唱法,还包容、宽容通俗流行歌曲的存在和发展,演唱方式有清唱、表演唱、伴舞唱等,2010年中国红歌会的舞台上就出现了许多红歌新唱的表演方式,如彝组合自编的那么多新颖的歌伴舞表演方式、“红老外”伊恩演唱伴上贴切多变的表演动作都令评委和观众赞不绝口。尤其是8月29日的3进1收官之战的比赛最让人期待,把“帮帮唱”、“红色问答”、“守擂攻擂”、“红歌点唱”、“串串烧”等多种形式和环节融会贯通,使得观众觉得红歌比赛确实是实力的较量。在具体的每场红歌会上,有优美的演唱、精到的点评、视频题播放、红色知识竞答、专家的知识解答、英雄事迹视频,还穿插了好看的广告,使得红歌会多彩斑斓。

红歌会赛程设置也多彩纷呈,通过“海选赛”到“突围战”再到“英雄汇”来呈现给观众,其中还穿插了一场“复活赛”,这些丰富多彩的赛程形式吊足了全国观众的胃口,让广大观众这个暑假尽享精神的愉悦。

四、比赛内容新颖别致

红歌会内容在全国选秀节目中独树一帜,比赛内容包括红色歌曲演唱和红色历史知识竞答两大部分,大打红色这张牌,深掘红色历史资源。

第一,演唱歌曲内容以红歌为主旋律。红歌主要是指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歌曲,此外,还包括世界各国革命经典歌曲。其实,红歌舞台是兼容并蓄的,红歌的范围就是一切积极健康向上的歌曲,这当然也包括新时代的健康通俗流行歌曲。一首首《送郎当红军》、《东方红》、《南泥湾》、《延安颂》、《新四军军歌》、《太行山上》、《游击队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红歌脍炙人口。还有体现新时代特点的健康通俗流行歌曲,如《春天的故事》、《为了谁》等不断地催人奋进。所以,中国红歌会的成功是有其丰厚土壤的。

第二,增设红色历史知识答题拯救环节。红歌比赛内容不仅仅是演唱比赛,而且还是红色知识的比赛,这种比赛新颖别致,也是亮点所在。在7月的“红歌复活赛”和8月的“红歌英雄汇”10进8的比赛中,这两场红歌会最大的亮点在于首次请到著名的军旅作家王树增作为综合素质考核的现场评委,提供红色历史知识的问答解读。这是一个成功的创举,是最直接的弘扬红色主旋律的新方式,这对于今后中国红歌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尝试与探索。比赛中的这一答题拯救环节不只是选手的“救命稻草”,它还将成为电视观众直接参与红歌会的一个通道,既具有趣味挑战性,同时还具有明星聚集效应,使得中国红歌会更精彩,更具有可看性。

五、比赛赛制灵活合理

红歌会要以公平来选拔音乐人才,就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而又灵活的比赛赛制。2010中国红歌会在赛制上重点创新,让红歌在传承红色经典歌曲的同时,更具时尚性、群众性以及全球性。

从比赛的赛程设置来看,中国红歌会从报名到冠军争夺赛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从3月中旬红歌会批文下达开始到5月份正式启动,再到8月底结束要历经几个月,其中经历了各唱区的海选赛、7月份的十场“红歌突围战”和8月份的五场“红歌英雄汇”三个重要环节。预赛和决赛都采用淘汰制,通过自己的演唱得到评委和观众投票认可方可进入下一轮。

从比赛的赛制来看,首先,2010年的红歌会赛制灵活,不是沿用往年的老套赛制,这样对观众没有悬念也无新意。如今年在评委的建议下灵活增加了“红歌复活赛”,让杨洋和冯寅夕君成功“复活”,拿到悉尼通行证。又如在全国哀悼日的第二天,红歌会导演组灵活应变,特意策划了一场以“为舟曲加油,为中国加油”为主旋律的比赛,红歌会凝重的现场气氛唤起了人民对舟曲遇难同胞的哀思;其次,赛制还很科学合理。如“红歌突围战”赛制是分四轮进行,其中第一轮为120进50的比赛,共分五场进行;第二轮为50进30,分两场进行;第三轮为30进20;第四轮为20进10,分两场进行。在十天时间里,从120强直拼到十强。而每一场比赛又采用多轮赛制的方式,即每一场比赛都有几轮不同的赛制,如连续五场120进50是两轮赛制,如第一轮赛制是选手按编号依次演唱,每五人一组,评委根据选手表现给予晋级、待定、淘汰三种评定方式,其后两场50进30红歌突围战又改成更加公平合理的三轮赛制,此举避免了优秀的实力红歌选手因出场发挥失常而导致被评委“错杀”。再如“红歌英雄汇”赛制是分五轮进行,其中第一轮为10进8的比赛;第二轮为8进6;第三轮为6进5;第四轮为5进3;第五轮为3进1,用五个周末从10强到问鼎冠军。“红歌英雄汇”时间安排也很合理,每逢周末举行比赛,这样安排比赛时间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让广大观众在悬念和猜测中等待下一场比赛,并使观众疲惫的身心在周末红歌会的陪伴下得到放松。

六、比赛评委名家担纲

2010年中国红歌会评委阵容可谓“超豪华”,红歌会自开唱以来,基本上每场比赛的评委阵容都会“大变脸”。红歌会暑假前的海选赛都是些有影响的权威评委坐镇各赛区,通过他们的把关把优秀选手送进红歌突围战。在7月的“红歌突围战”赛场上,“超豪华”评委阵容列阵亮相,杨洪基、蒋大为、王佑贵、滕矢初、郭峰等,全都是当今音乐界响当当的大人物。7月31日的“红歌复活赛”顶级评委阵容同场现身,这场比赛出现三位“顶尖”大腕评委,著名指挥家滕矢初、著名词作家阎肃、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坐镇评委席,都是国内音乐界的“大腕”。导演组还专程请来了一批专业院校的声乐教授担任大众评审,他们从专业、人气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8月16日晚的 6进5晋级赛,有来自新华网、新浪、搜狐、凤凰网在内的全国11家知名主流媒体代表组成了现场强大的大众评审团。8月29日的冠军争夺赛,被称为红歌会“四大天王”的阎肃、滕矢初、牟玄甫和万山红,继续坐镇担任总决赛评委,而且现场有来自全国11个省音乐家协会组成的大众评审团,这样“豪华”的评委阵容更能保证比赛的公平和合理。

红色知识的点评专家也是评委阵容中的重要部分,“复活赛”上专门请来了一位央视《百家讲坛》的“名嘴”、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担纲嘉宾评审,对选手的回答进行点评考核。8月8日的8进6晋级赛中,红色知识点评嘉宾也玩起了“变脸”,来自国防大学的“名嘴”马骏教师从王树增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对选手的“红色知识答题拯救”进行点评考核。

七、比赛人气异常高涨

毋庸置疑,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包括广泛的参与人员和庞大的观众团体,如果节目曲高和寡,那它的处境就十分尴尬。红歌会的参赛人员无论从年龄上、身份上还是地域上都非常广泛。首先,从年龄上看,红歌参赛人员涉及老中青少四代,以王镇为代表的少年一代,以黄训国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以刘保全、邢建中为代表的老年一代,是“受众细分”的有效组合,对此前选秀类节目受众为单一“青年”是一种突围和拓展;其次,从身份上看,参赛人员的身份相当广泛,不仅有专业的音乐人员,更大一部分人员还是非专业人士,有农民、工人、教师、军人、医生、商人、学生、企业家等等不一而足,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再次,从地域上看,不仅有中国人自己唱,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海外人员,包括海外华侨和地地道道的外国人,“红老外”伊恩则是典型代表。红歌会的唱区也从国内设到了海外。2010年红歌会总决赛结束之后,红歌会节目组将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上演一场盛大的演出,这场演出必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红歌会的影响力,将嘹亮的红歌声唱响全世界。此外,红歌会观众也异常广泛,真正做到了老少皆宜。

当然,中国红歌会在目前成功面前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首先,红歌会应紧扣核心价值。红歌出于红土壤,根植于中华大地,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中国红歌会应紧扣民族精神这个核心价值构建电视文化,探寻电视选秀的本土化、民族化之路,努力打造选秀节目核心竞争力,让节目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从而能为中国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比赛内容还应深掘红色资源。江西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无疑是一块凝聚着革命精神的土地。南昌、井冈山、瑞金作为江西红色文化的三个地标讲述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颂扬着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在当下消费娱乐时代是久违了的缺失。红歌会要牢牢抓住这一点,努力突出地域特色,在比赛歌曲和知识竞答两方面深掘红色资源,使中国红歌会走向“人无我有”、独树一帜、无法复制、难以克隆的“异质化”竞争的持续发展之路。

另外,比赛中对红色歌曲的鉴定还不够严格,有些选手选择了一些与红歌毫无关系的曲目。《中国红歌会》的最大特色就是唱红色歌曲,包括各类健康进步歌曲,离开了它,反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红歌会如能在这些方面做出努力,明天的《中国红歌会》一定会更“红”。

班级红歌会 第2篇

1、自动A3真心英雄

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都会收获挫折/和成功;

即使前路坎坷,也要用微笑/与众不同。

平凡/但不平庸,也会收获/许多感动;

女: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

男:我们/收获感动,收获成功,在平凡中/与众不同!

让我们用歌声/换取真心的笑容,做灿烂星空下的/真心英雄!

女:自动A3班的口号是:梦想,我们不懈努力。有请他们带来《真心英雄》

2、自动A1中国军魂

男: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

女: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而我自动A1就是一只有着亮剑精神的队伍,就让大家感受我们寒芒出鞘的气势!

男:自动A1班的口号是:勤奋质朴,沉稳干练,顽强勇毅,自强不息。下面有请他们带来《中国军魂》

3、自动A2 黄河大合唱

女:黄河,一条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男:黄河,一条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女:您的胸怀依偎着13亿中华儿女

男:您的血脉连接着960万神州大地,女:从雪山草地、大渡河边走来,我们用悲壮的歌声回眸历史

男:从枪林弹雨和日寇的封锁线走来,我们伴着歌声奋勇杀敌

女:看,龙的传人团结起来了,合: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男:自动A2班的口号是:,有请他们带来《黄河大合唱》

4、电气02歌唱祖国

女: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男: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女:每一个节拍都凝聚着东方民族的骨气。

男:每一个旋律都抒发着中华儿女的骄傲。

男:听,上阵的战鼓已经擂响。

女:看,前进的巨轮扬帆远航。

合: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为您放声歌词。

男:下面请欣赏12电气02班的全体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歌唱祖国》。

5、通信A1中国人

男: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是读不完的书,八千里山川河岳/是观不尽的画。

女:黄山黄河黄土地世代养育了黄皮肤,长江长城长历史延续了民族长相知。男:我们/有着/幅员辽阔的/黄色土地,我们/有着/5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有着/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精神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女:他们班的口号是:通信A1,独一无二,激情飞扬,永创辉煌

下面有请他们带来《中国人》

6、测控A1我相信

男:相信是信任,相信是承诺,相信是肯定,相信是渴望!

相信你我,可以收获成功;相信你我可以收获精彩;

女:有你在我身边的每一天,我都感到无比的新鲜;

一切在我心中都无比的美好,只因为我相信!!

男:因为自信,我们可以在天空自由飞翔。

因为自信,我们可以在地平线纵情奔跑。

女:我相信我就是我 我相信明天 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我们相信希望,相信世界将因我们精彩无限,男:测控A1班的口号是:生无所息,斗无所止。下面请欣赏由测控A1班带来的《我相信》

7、应电01精忠报国

女: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他们31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聚集到一起。他们虽然有不同的目标,但怀着同样的激情,他们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努力奋斗,拼搏向上。他们拥有的不仅是一个容身的班级,更是一个安心的家!

男:热血男儿,黄沙百战/穿金甲,爱国志士,白骨戍边/守中华。感受豪迈,品味激昂,请欣赏《精忠报国》

8、通信01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男:12通信01班,来自五湖四海,就像五星红旗上那五颗小星星。又因为我们相聚于二工大,我们团结成五星红旗上那颗最璀璨的星星。

女:每个人的力量在人海中是微不足道的,在大学这个小型社会中,我们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创造出一个学习的团体;在自己参加的社团部门中认真付出,促成各有才艺的集体;

男:在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做到心中有数,形成了积极向上有远大抱负的群体。我们既注重个人发展,也寄得团体的力量。近照我们将众人力量汇集一体,共同挥洒青春的汗水

他们班的口号是:雄霸天下,谁与争锋 下面有请他们带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9、电气01歌唱祖国

女: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怀揣着梦想的相聚在电气01班,对未来拥有无限的憧憬的我们在电子学院演绎着富有激情的青春故事,男:我们是一个团结奋进.朝气蓬勃.温暖和谐的集体.35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35意气风发的笑脸

女:他们班的口号是:青春似火,超越自我,放飞梦想,创造辉煌,下面有请他们带来《歌唱祖国》

10、电信A1我的中国心

男:电信A1/是一个团结/充满爱的大家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大家团结一致/爱班级的心!和爱国心一样的/真诚勇敢!

女:本班每位同学秉承着一颗爱国家爱班级爱生活爱吃爱玩爱闹的心!每个人都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他们班的口号是:电子信息,永争第一,下面请他们带来《我的中国心》

11、电气03精忠报国

男:作为一个热血男儿

女:作为一个巾帼英雄,精忠报国是用汗与血刻在心上的誓言

男:有一种人生,刚直不厄;

女:有一种人格,正义凛然;

男: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

女:岳飞抗击金兵,留下一种精神,男:国家有难,匹夫有则。

女:电气03班的口号是:兄弟班,苦分担,兄弟班,敢承担,兄弟班,向上攀下面请欣赏12电气03给大家带来的《精忠报国》

12、通信A2明天会更好

女:把昨天的记忆留给风,留给雨;

男:把今天的奋斗/写在脑海,写在心灵;

女:明天,未来,美好的愿景;明天会更好,我们相信!

男:通信A2班的口号是:意气风发,奋勇拼搏,下面有请他们带来《明天会更好》

13、自动C1走向复兴

男:五千年的风雨,孕育华夏灿烂文明。

女:百年屈辱,浸染了斑斑血泪,时刻警醒我们:

合:我们需要复兴;

男:无数的中华儿女为这古老的民族奉献着自己的汗水;

女:无数的屈辱事件在召唤着我们要让古老文明焕发新光芒;

合:前进,前进,向前进。走向复兴,创造辉煌。

班级红歌会 第3篇

关键词:选秀类节目,定位,《中国红歌会》,《超女女声》

随着《超级女声》在2005年的中国电视荧幕上独领风骚, 真人秀这种节目形式就立刻被各大卫视竞相模仿。在各大卫视都在纷纷抢夺这块蛋糕时, 选秀类节目质量却退居二线。近年来, 国内的选秀类节目形式单调、重复、模仿、跟风严重, 造成选秀类节目的同质化, 使观众对选秀类节目日渐失去热情;选秀节目面临被淘汰的境况, 而《中国红歌会》的出现给日益衰微的选秀类节目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超级女声》与《中国红歌会》作为近年来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两大亮点, 它们在节目的主题、内容以及参与者的定位上却不甚相同。本文将重点介绍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和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 分析二者的不同定位以及优劣。

一、主题定位

《中国红歌会》是由江西卫视所主办, 以参赛选手专门演唱红色歌曲为标志的大型选秀类节目, 跟其他选秀类节目不同的是, 本节目具有更为广泛的参与性:从7岁的孩童到70岁的老人, 从学生到白领, 从农民到军人……都可以来参加本节目, 因此, 低门槛是本节目的一个重要特色。该节目跟《超级女声》等其他主打娱乐造星选秀类节目最为不同的是, 本选秀类节目打的是文化牌, 而且是红色革命文化牌。《中国红歌会》的节目基色是红色, 与革命的峥嵘岁月和时代特色相融合, 是一场追忆红色情感的视听盛宴。八一南昌起义奠定了南昌作为红色革命的圣地殊荣, 《中国红歌会》将南昌作为主赛场, 分赛场辐射全国, 本节目以选秀为外衣, 旨在整合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的品牌。《超级女声》成功模仿了《美国偶像》;《美国偶像》在美国非常流行的原因是美国人有一种美国梦的说法, 很多人一生都在追寻着这个梦, 该节目正是为那些想成为明星的人提供了一个向全国观众展示自己的舞台。真人秀在我国受到追捧, 是在我国经济实力、文化包容性都高速提升的背景下产生的。另外, 社会分层的逐渐明晰以及大众传媒的迅速占领, 都使得年轻人对多元文化的接受性更强, 多元价值观已经渐渐取代中国社会约定俗成的相对单一的价值观。年轻人更多地接受了西方的思想, 更爱冒险更愿意幻想一夜成名的童话。特别是《超级女声》节目组安排的一系列复杂的赛制和许诺的签约项目更增加了年轻人的成名渴望。电视选秀究其实质是一种平民化的娱乐传播。在中国, 电视选秀节目模仿或者照搬外国同类型节目, 尽管在中国各个卫视展开的选秀节目名称多种多样, 但在节目定位、节目包装以及表现形态和规则方面来看都略有不同。然而通过对中国几大选秀收视王牌的节目分析, 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上海东方卫视的《加油, 好男儿!》和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等, 都能概括出这些选秀节目的一大共同之处:“低门槛、原生态、淘汰赛、包装培训、舞台展现、全民投票、多种评委以及获胜得选手前途璀璨”。“红歌会则依据中国的特殊国情, 立足新时期的中国现实, 按照中国电视媒体自身的运作规律, 遵循中国电视观众的接受习惯与实际需求, 组织、制作与传播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气派和风格的电视赛事, 为选秀节目的本土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中国红歌会》一改其他选秀节目直接移植国外选秀节目的方式。它将本土文化顺利嫁接进入选秀模式, 主旋律节目因为说教性强一直不被一些电视观众认同, 而《中国红歌会》很好地将主旋律与娱乐性结合起来, 摸准了社会大众的接受心理, 通过新模式回忆老情怀, 在新老价值观的冲突中找到了理想的支撑点, 实现了理想与市场经济的双赢。《超级女声》的栏目前被冠名“快乐中国”, 其主旨就定为快乐、娱乐。选手多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推崇个人、张扬个性。《超级女声》的整个节目从定位到策划包装都集大众性、互动性、个性化、时尚性、神秘感、品牌化和整合化于一体。其中的个性化甚至引领了相当长时间的中性风。《中国红歌会》则在大众性、品牌化和审美品格上更胜一筹。《中国红歌会》在大众性上突破其他选秀节目对年龄、性别、唱法等限制。红歌因其特有的时代印记和精神, 在价值观上高于其他选秀。另外, 红歌会不分年龄、性别、唱法、外形, 更将“零门槛”贯彻到底。节目在形式上也不拘一格, 父女携手、夫妻同唱、爷孙同台等都让节目的品质和意义独树一帜, 区别于流行歌曲与帅哥美女的选秀。在文化性和历史性以及情感回归上更具有现实价值。由于当前电视节目类型的丰富性和受众的细分化, 在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今天, 很少有某个电视节目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观看喜好, 而《中国红歌会》以年轻人喜欢的选秀形式包裹中老年观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旋律, 立足红色定位, 以平民情感与高尚精神融为一体, 让本来遭受一些电视观众抵触的主旋律节目成为观众新宠, 迅速吸引了老中青三代受众。而反过来因为红歌会的红火, 又让红歌在观众中传唱普及更高, 从幼小儿童到耄耋老人都成了红歌会的观众群。红歌会在真人秀节目的刺激性与趣味性下, 引领了国人红色精神的情感回归, 做到了收视与口碑、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在电视审美品格的‘本土化’和电视表述方式的‘本土化’方面, 红歌会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中, 努力挖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东方诗情和东方神韵, 并使之与电视语言完美地结合起来。红歌会的和谐传播与电视观众及与他们共处的特定时空之间的关系有机吻合, 在浓郁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及时代特色上满足了中国电视观众的鉴赏习惯与传统审美情趣”。

二、内容定位

《中国红歌会》选择了选秀的外衣, 但在内容上却避免了某些选秀类节目的肤浅和庸俗, 而转向引领积极向上、振奋自强的主旋律, 红歌会上耳熟能详的经典红歌唱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充满阳光的和谐美好, 真正触动观众的心弦。当红歌唱响, 那种渗透其中的民族理想和信念, 足以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 而红歌所体现的历史和传统也深入人心。此外, 红歌会的内容丰富, 故事感人。它不同于一些粗制滥造、格调低下、庸俗不堪的选秀节目, 红歌会摈弃低俗煽情、炒作丑闻等吸眼球搏收视的做法。在内容上严挑精选, 板块《红色征途》中, 《无尽的思念》、《东方红》、《十送红军》等耳熟能详的经典红歌勾起了观众的红色记忆和内心情感, 在比赛现场多次出现观众合唱的场面。在《红色军旅》这一环节, 编导挑选感情更细腻、真切的一些红歌击中观众, 如《妻子》、《穿军装的川妹子》、《我的老班长》等歌反映军旅生活中那些质朴感染的情感。另外, 原先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在红歌会这个舞台上传颂开, 军嫂吴新芬面对断臂爱人不离不弃尽心照顾的真情, 老红军钟明讲述自己没有麻药情况下进行手术的坚强毅力等。这些故事充满着现代社会少有的深刻情感和坚毅精神, 有唤回崇高心灵的意义, 整个节目不落窠臼, 始终保持着和谐、大气、雄浑、向上的节奏和格调。

三、参与者定位

《超级女声》最后能从海选中出现在屏幕上的都是少男少女, 而就其比赛的过程来看, 老年人和孩童根本不适合《超级女声》的舞台。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没有像《超级女声》一类的节目把受众群定位于少男少女, 而是独辟蹊径打出并做到了真正的平民牌, 不论年龄, 不分职业, 上至耋耄, 下至童稚, 只要爱听爱唱红色歌曲就可以参加。《中国红歌会》使我国的电视选秀类节目不仅仅是青年人梦想的舞台, 它为我国的电视选秀类节目开拓了新的参与群体, 开创了我国电视选秀类节目的新格局。说到参赛选手, 在诸如《超级女声》一类的选秀节目中, 选手们相互之间的较量可以说是硝烟弥漫、火药味十足, 其间还有许多选手间的虚情假意, 而红歌选手们恰恰相反, 红歌舞台上, 选手们展现给观众的是其乐融融、温馨无比的战友之间的情谊 (藏族姑娘曲措就是在选手们的真诚祝福中夺得了冠军。而最令笔者难忘的是:在5进3的比赛中, 白马人组合的妈妈为三个儿女的梦想而献声, 堪称惊艳四座, 在台上,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场面十分温馨感人, 评委牟玄甫看到此情此景, 也几度哽咽。如此看来, 承载革命精神的红歌会, 在以“大爱”感人的同时, 也浸满了深深的亲情与友情) , 这些情景, 让人感觉每一场比赛都像一场联欢会。《中国红歌会》的观众同其他选秀节目的观众也是大不相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在台下的表现。有些选秀类节目的观众关心的不是节目本身的内容, 他们只在乎自己支持的选手的成败, 在台下看到自己支持的选手晋级就欢呼雀跃, 而一旦自己支持的选手落选, 则哭天抢地;而红歌会的观众则显得十分理智, 对他们来说, 谁晋级谁落选并不是那么重要, 观众们观看红歌会, 不是看谁赢了比赛, 也不是看谁输了比赛, 而主要是欣赏参赛的红歌手们从口中尽情演唱出来的红歌革命歌曲, 这种红色革命能让观众感受到那种过往久远的红色情怀与红色精神。在众多选秀类节目中, 无论是颇具幽默的阎肃、儒雅和善的滕矢初、直言不讳的牟玄甫, 还是极富经验的歌唱家吴雁泽、万山红, 他们在给选手的评价中都体现出了高水平的专业素质, 在让红歌手们了解到自己的不足的同时, 又给予选手们鼓励。而完全不像某些选秀类节目的评委那样, 语言充斥着谩骂与诋毁。面对全国的观众, 红歌会的评委们不毒舌、不诋毁, 他们只是语重心长地教导以及认真公正而又专业地进行点评, 而且其中穿插很多历史背景和学术知识。这也是红歌评委与其他选秀类节目评委最大的不同之处。

四、运营理念定位

网络、移动媒体等已经同电视一样成为了最中坚的传媒力量, 《超级女声》不仅在电视终端如火如荼地影响着电视观众, 还通过铺天盖地的网络互动、短信互动等形式, 将分散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歌迷在信息时代凝结在一起。而这种凝聚出现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歌迷们站队分明拥护自己的偶像, 通过组织各种线上线下的活动支持推销喜爱的歌手;在这一方面, 《超级女声》让许多媒体渠道都实现了巨大的盈利。更让所有电视营销界吃惊的是, 《超级女声》与蒙牛赞助商等的资源整合取得了巨大的共赢。2005年蒙牛斥资千万在电视、网络、平面、户外等渠道投放广告, 并向消费者终端市场直接投放了约20亿袋印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一时间《超级女声》与蒙牛几乎家喻户晓声势逼人。另外蒙牛赞助超女在各地的拉票活动推进了媒介系统与销售系统的完美融合。《中国红歌会》的运营理念则体现在对红色历史资源的开掘上。除了海选唱区选在“湘鄂赣”、“晋冀鲁豫”、“陕甘宁”、“云贵川”等地, 《中国红歌会》在赛程设置上也巧妙安排, 深度开掘红色资源, 参赛选手们分别去往井冈山、韶山、沪定桥、遵义、延安五个革命圣地, 扩大了红歌会的区域影响力。选手们除了完成电视节目的呈现, 也亲身感受了8小时负重步行30公里“长征”, 参与慰问五保户等活动也让红歌会这个节目更具有现实意义。尽管《中国红歌会》也借鉴了当前颇受关注的选秀形式, 但却抛弃了以往其他选秀类节目的哗众取宠。选秀只是外衣, 精神内核是正能量主旋律, 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在多元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时代, 注入了一股催人奋进的向上力量。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 所以在国家广电总局严格限制选秀节目、众多选秀节目粗制滥造、低俗炒作、日渐式微的背景下, 反而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当下, 大众传媒处在时代和社会特殊的位置, 最重要的职责是引领正确积极的风尚和潮流。《中国红歌会》不迎合低级趣味, 唱响了电视选秀节目走出低俗的先声。节目形式新颖、节目内涵深刻, 催发了人们积极向善、奋发有为的情怀。《中国红歌会》的成功也很好地证明了“主旋律”电视节目也有市场, 只要合理规划妥善运营, “主旋律”节目更能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在多元文化冲击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电视传媒既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又不能因为一味迎合而丢掉了社会责任, 既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本土性, 又要努力善用外来文化的先进性, 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郭立场.选秀节目的存在价值[N].江南时报, 2007-7-13.

爱上“红歌会” 第4篇

自从我和老伴爱上“红歌会”,孩子们也成了这档节目的忠实观众。从西安、成都、石家庄、南昌、北京五大唱区的海选到两场突围赛,再到“红色摇篮”“红色征途”“红色军旅”“红色浪漫”“红色中华”“红色英雄”六场更加精彩的晋级赛,我和家人基本上每场不落,真成了“红歌会”名副其实的“粉丝”!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红色歌曲勾起了我们这一代人对流逝岁月的追忆,也让孩子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不管是催人泪下的《儿行千里》,还是高亢激昂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抑或是深情悠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轻柔细腻的《南泥湾》都让我们如痴如醉。每一场比赛,我和老伴都专注地投入其中,当老伴听到她熟悉的歌曲时会情不自禁地和唱。在评委给出结果之前我们不由地跟着紧张,全家人七嘴八舌,各抒己见预测谁会入选晋级,当我们看好的歌手入选晋级,我们会兴奋地鼓掌叫好,仿佛我们是比赛现场选手的“亲友团”。几位专家评委的点评高屋建瓴,给我们这些外行指点了迷津,所以我们听得很仔细。

在“红歌会”播出的日子,我们全家度过了无数欢乐之夜。过去的许多选秀的娱乐节目往往走的是青春偶像路线,而“红歌会”却以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让老中青三代都享受到精神的盛宴,“红歌会”的“全民化”不仅体现在受众面广,而且参赛选手的年龄层从古稀老人到七八岁的孩童,选手组合有“姐妹花”“兄弟档”“全家福”等多样化的形式,真可谓“红歌会上男女老少齐上阵”。“红歌会”之所以吸引我们,我想它独特的魅力就在于既映射了流行的概念,又展现了时代的风采,虽然所唱是经典老歌,但却将时尚与传统结合,娱乐与主旋律融合,从舞台布景、乐队的伴奏、歌曲的伴舞,再到选手的服饰无一不抓住观众的视线。“红歌会”上亮点频出:北京唱区海选中有一幕震撼人心、感人肺腑,新四军研究会艺术团的15位老演员以音乐剧的形式表演了《松花江上》,激愤的音乐、悲苦的百姓、失声的呐喊、哀怨的哭嚎……把我们的心都揪疼了,老伴偷偷地擦拭眼角的泪水。再看南昌唱区海选,比赛堪称“小鬼当家,儿童团崛起”,不少不到十岁的孩子登台表演,以童稚的嗓音唱起了《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我爱北京天安门》等,给舞台增添了不少童趣。

诸场晚会中,最牵动全家人的当数10月7日的总决赛。“红歌英雄”之夜,红歌12强欢聚红歌舞台,为三强助唱加油。评委对于红歌手之间的友谊赞不绝口,吴雁泽尤其为助唱选手大声叫好:“很少看到已经离开舞台的选手愿意回来帮唱,这些组合唱出了新时期的新风格新风尚。”总决赛的舞台,“真情”异常光彩夺目,似乎让决赛的结果变得不那么重要。

“中国红歌会”虽然落下帷幕,但“红歌”带给我们的感动却永久在心中激荡。回味红色经典,感受流行的脉动。

红歌会致辞 第5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党员同志们: 大家晚上好!

唱响过去,描画未来。值此佳节,五华国际大酒店在此隆重举行“唱支红歌给党听·月圆中秋送党恩”红歌会暨志愿者关爱老党员联谊会活动。首先,我谨代表酒店,向出席红歌会活动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酒店发展的各位老同志、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红歌是时代的旋律。红歌伴随了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的诞生、成长和壮大,它浓缩了峥嵘岁月的革命历史,蕴含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体现了百折不挠的民族气概,赋予了几代中华儿女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

红歌是永恒的经典。红歌曲调高亢激昂、优美抒情,歌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因而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今天,尽管时代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思想文化多元了,但红歌永不过时,历久弥新,因为时代永远需要昂扬奋发的精神。

95年前的七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一个坚强的核心就此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带领华夏儿女创造了震惊世界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是举世瞩目。伴着企业的成长、壮大、辉煌的发展历程,我们感恩党、感恩党员干部们在生产经营工作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这里,我代表酒店,向全体党员同志们致敬!

今天,我们唱响红歌、歌颂祖国、歌颂共产党,就是要继承革命传统,汲取精神养分,传播正能量!五华国际大酒店作为本土第三产业的代表,我们时刻铭记肩负的使命,致力于推动本土经济发展,展现客家精神风貌,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迎送四面八方宾客。这其中,要感谢酒店各级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以客家人独有的醇厚与热情,逐步形成了五华国际大酒店在行业内的接待特色;感谢酒店员工的亲人及家属们,没有你们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绩!

今天,倍受尊敬的党员同志受邀来到现场,还有相关单位领导、集团公司领导们、媒体朋友们,更是有许多积极分子也赶来观摩,尽管我们的演唱水准不够专业,但代表着我们对祖国、对党、对老同志们的深情祝福。我们今天的口号是——“人人参与,个个亮嗓”。让我们一起唱响红歌,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上最诚挚的祝福,也向五华的父老乡亲们致以诚挚的中秋问候!

红歌会致辞 第6篇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此欢聚一堂,唱响红歌,共庆建党90华诞。在此,我谨代表学校热烈祝贺这次比赛的如期举行,并向在这次比赛筹备工作中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学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致以节日的祝福和最诚挚的问候!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九十年天翻地覆,九十年岁月沧桑,九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和国由百废待兴走向繁荣昌盛;九十年后的今天,共和国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波澜壮阔,前程辉煌。

伴随着祖国的发展,我们学院也走过了三十六载光辉的历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陕西省的烹饪教育树起了一面旗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回首过去,我们成绩斐然;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老师们,同学们,红色是一种最热烈、最祥和的颜色,红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代表色。红色歌曲弘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弘扬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操。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红歌会,也是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对革命历史的追忆,对革命传统的继承。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牢记历史所赋予我们的重托,敞开歌喉,挥洒激情,尽情的唱出我们的风采,唱出我们的心声,唱出我们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更希望我们的学生,在红色经典的感召下,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红歌会新闻报告 第7篇

——“唱响主旋律,红歌献给党”大

合唱比赛

和风绿柳,细雨红花;红旗红歌,红潮红心;百花齐放,百花争鸣之时,全校师生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第九届文化艺术节——“唱响主旋律,红歌献给党”大合唱比赛。

一首红歌,一段历史;一首红歌,一面旗帜。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祝愿伟大的故国越发蓬勃旺盛,2011年6月18日下午2:50分,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在体育馆隆重举行了由院团委主办、大专部商业管理系和旅游航空系承办的以“唱响主旋律,红歌献给党”为题的大合唱比赛。本次大合唱比赛受到了学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全校学生都出席了此次晚会,学校领导高臣、宋英邦、刘玉强、刘兴民也莅临此次晚会。

此次比赛共有五个单位参赛,分别是:大专部形象设计系、大专部酒店管理系、大专部旅游航空系、大专部商业管理系、中专部。每个参赛单位都由80至120人老师和学生组成。此次比赛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参赛单位必唱歌曲《打靶归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二部分是选唱歌曲。由王伟男、杨晓晶等五位老师担任评委。

大专部形象设计系第一个演唱,为大会开场。一曲自选曲目《绒花》,引来全场目光。大专部商业管理系其次出场,声音嘹亮、斗志

昂扬,一曲《爱我中华》将晚会的氛围推向高潮,阵阵掌声回荡在体育馆内,缕缕温情洋溢在每个人心间。接着大专部旅游航空系、中专部、大专部酒店管理系也相继出场,歌声嘹亮。

本届红歌大合唱各系(部)用精美的表演把触目惊心的红色岁月变成一幅画卷展现在每个人面前,选手们精力丰满、热忱洋溢,全身心的投入到表演中,令在场师生为之震撼。最后,中专部以9.1的好成绩赢得了此次比赛的一等奖、大专部商业管理系荣获二等奖、大专部旅游航空系荣获三等奖、大专部酒店管理系和大专部艺术设计系荣获优秀奖。

班级红歌会 第8篇

由江西电视台主办的中国红歌会大型原创选秀电视直播节目, 从2006年至今已举办五届。自创办以来, 中国红歌会共吸引了四十万红歌爱好者的直接参与和十二亿人次的观看, 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爱红歌、唱红歌的红歌热潮。“中国红歌会”所表达的对革命英雄的崇拜、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正是代表了一种主流价值观, 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与观众形成了强烈共鸣, 中国红歌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 它的举办也盘活了红色旅游的发展。目前, 大型节庆活动与旅游结合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 中国红歌会必将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助一臂之力。为了将二者充分地融合, 可以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守地域主题, 整合红歌会和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影力

2006年中国红歌会在井冈山创办, 2007年, 中国红歌会分别以湘鄂赣 (南昌) 、晋冀鲁豫 (石家庄) 、陕甘宁 (西安) 、云贵川 (成都) 革命根据地的名字在全国设立海选区, 分别以红色摇篮、红色征途、红色军旅、红色浪漫、红色中华、红色英雄为6场晋级赛的主题。在这两年, 中国红歌会的地域主题十分鲜明, 所唤起的红色记忆也更为具体, 较好地突出了红歌会对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影响力, 较好地促进了中国红歌会与各地红色旅游的相互发展。

此后, 中国红歌会的地域主题逐渐淡化。从2010年开始, 海选阶段共分12大赛区, 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沈阳、武汉、太原、南昌、警营、网络及海外唱区, 已基本放弃了原有的地域主题设计。造成地域主题淡化的原因主要有三条:第一, 将赛区集中在条件优越的大城市, 组织起来更方便。第二, 将赛区比较均匀的散布在全国各地, 选手参赛成本低。第三, 电视传媒天然具有“脱域性”, 不容易坚守地域主题。

地域主题的淡化首先会挫伤参赛者的崇高感, 比如许多自己家乡有赛区, 却远赴南昌参加海选的选手表示, 红歌会不是一般的选秀节目, 到南昌参赛就是想现场体验革命摇篮的氛围, 在军旗升起的地方唱出心中的歌。此外, 地域主题的淡化还会隔离红歌会与观众的具体记忆, 比如在井冈山上演唱《十送红军》和在北京演唱《十送红军》所产生的感觉是无法比拟的。最后, 地域主题的淡化减少了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参与的机会, 降低了参与的积极性。

中国红歌会应坚守地域主题, 要保留和开发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唱区, 如井冈山、延安、大庆、西沙等, 在这些演播条件不好的地方, 除改善传统的室内舞台的演播条件外, 应大胆采用广场艺术、录播比赛等现代艺术形式, 将红歌会的广泛传播性同当地红色资源融合起来, 使红色旅游乘着高歌深入人们内心。

二、政企、政社合作, 扩大红歌会与江西旅游产业的相互影响

中国红歌会最初是由江西电视台和江西省旅游局共同举办的, 发展到现在, 已经变成江西电视台独立举办, 逐渐脱离了省旅游局。这种现象既不利于红歌会自身的发展, 也不利于江西省旅游的发展。为了改变现状, 红歌会可以联合江西省旅游局和江西各市县旅游部门, 在红歌会举办的过程中, 以短片的形式介绍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利用红歌会这个平台, 展示和推广当地旅游资源。红歌会有着很高的收视率, 将其作为“旅游推介会”, 不得不说是对江西旅游的一种推广。

在中国红歌会的运作的策划上, 吸引企业参与, 提倡整体协作, 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举办节庆旅游活动, 促进二者的市场功能开发, 例如采用P P 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模式等。企业与红歌会联合, 推动与红歌会相关的产业的发展, 加强企业与红歌会的合作, 实现企业助会, 推进红歌会的发展。通过与企业合作, 促进与红歌会相关的出版、影视和其他创意产业的发展。红歌会可以通过企业进行融资, 同时企业也可以借助红歌会进行宣传, 开创双赢。

中国红歌会有着巨大的市场价值, 进行市场化的运作不仅可以促进红歌会的发展, 同时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真正地贴近了市场, 贴近了老百姓。中国红歌会为红色资源的整合营销、品牌运营提供了一个机会, 通过整合全国具有“红色”特征的区域, 打造一个具有精神认同性的红色基地, 创立“红歌品牌”。

三、搭建网络互动平台, 调动青少年参与中国红歌会的积极性

发展红色旅游的最重要的目标客源之一就是青少年, 这也是党中央提出的红色旅游的三个工程——“政治工程、社会工程、经济工程”中整治工程的重要内涵。现在, 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模糊, 很好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更多的参与红色旅游, 学校和家长要多让孩子去参加红色旅游活动, 而中国红歌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网络已成为年轻一代了解资讯的主要方式, 因此, 建立强大的网络平台, 有助于红歌会和与之有关的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特别是在青年、少年中, 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可以让青少年轻松的了解历史, 寓教于乐。同时, 网络是进行互动的很好平台, 可将人员营销、市场调查、广告促销等传统营销手法与网络营销结合, 并充分运用网络的各项资源, 以最低成本投入, 获得最大市场。因为网络上的形式多变且丰富, 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眼球, 这样能够很好地扩大红歌会的宣传度和江西旅游形象的推广度。

可以通过网络媒体, 进行如歌曲的竞猜, 原创歌曲的选送等各种活动, 让热爱音乐的人参与进来;举办如“我最喜爱的红色旅游景点”的投票活动, 让观众支持度较高的参与者选择红色旅游经典形象进行代言。同时注重后期的宣传推广, 发挥“明星效应”。加强和传媒公司等的合作, 推出一批具有较强专业素养和实力的选手。通过多种渠道, 创新方式, 走市场化的道路, 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宽阔的平台, 增强红歌的原创性, 推出更多的优秀的原创歌曲。通过对优秀选手的宣传推广, 以此为桥梁引广大群众对红歌会、对红歌和对江西旅游的热爱、钟情。

四、坚持红绿结合, 通过红歌会促进江西旅游产业的发展

江西省之前的旅游口号是“红色摇篮, 绿色家园”, 今年开始采用新口号——江西风景独好。不管是之前的还是现在的, 都蕴含着江西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旅游资源。红歌会推动了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 突出了江西的“红”, 但是这种单面的效应容易让人们忽略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

红歌会推动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助推经济发展, 在红歌会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扩散效应。江西生态自然环境优秀, 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二, 赣江水质优良, 非常值得骄傲。走红绿结合的路子, 通过红歌会带动和促进江西旅游产业的发展。井冈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井冈山脚下, 由600多名井冈山儿女激情演绎的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每天都吸引着八方来客。以绿色山水留住人, 以红色文化感染人, 井冈山“靠山吃山”, 将旅游做成井冈山经济的半壁江山。这种模式是非常好的, 值得研究和推广。红歌会在唱红歌的同时, 宣传了红歌精神, 歌颂了伟大的共产党, 作为革命老区, 我们可以以红色文化感染人, 以绿色山水留住人, 发挥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优势, 让游客真正的被这片红土地所吸引, 被真山好水所打动。让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 低碳旅游相结合,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打造一个纯净江西, 以红带绿, 使江西不仅成为一片红色热土, 也使之成为吸引广大游客的绿色新天地。

五、引导全民参与, 促进红歌会和国民休闲的融合

中国红歌会的初衷是通过举办大型歌咏比赛, 引起人们对过去革命战争岁月的怀想, 重振革命精神。让红色经典代代相传, 植根于红色文化就是其最大的一个特色。随着中国红歌会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 出现了丢失其本真的一些现象。越来越多的专业选手来参加比赛,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普通基层大众来参加红歌会, 展现高尚的革命精神风貌的热情。就我们对一次南昌唱区海选的调查, 90%以上的都是专业选手, 来参赛的年轻选手几乎都是专业的, 他们更多的表达的是对于唱歌的喜爱。而调查的一些老年人, 绝大多数是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 他们参加红歌会都是因为喜欢红色文化, 以及对革命岁月的回忆。这样受众面就会越来越窄, 导致了红歌会的影响力下降, 人们的参与热情下降。这样可能会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更大的发挥乘数效应, 就必须要改变走专业化路子的发展模式, 实现全面参与性和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针对这种情况, 要在众多的选拔赛中分层选拔或者把专业的和非专业的分开。

通过全面参与, 红歌会能够更得人心, 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它, 打心眼里喜爱这个栏目, 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江西的知名度, 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提升江西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声誉。可以附加生产相关旅游产品, 如红歌会的纪念品, 或是举办一些附带的知识竞答或旅游景点门票奖励活动等, 从而促进旅游、投资、电信等行业的发展。

最后, 可以用红歌会产生的经济效益设立旅游基金, 用来支持江西旅游的发展, 达到既促进江西旅游的长足发展又回馈社会的目的, 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就需要红歌会与其合作企业进行利益协调, 同时政府可以在税收、信贷和其他方面对合作企业予以支持, 这样企业才有动力。

旅游节事活动日益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振兴旅游业经济的重要方式。但综观各地的旅游节事活动, 真正成功并且可以持续下来的屈指可数, 节事旅游业在我国尚未形成规范。在繁荣的背后存在诸多问题。中国红歌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 我们认为, 让红歌会与江西旅游相互促进发展, 应该坚守地域主题, 鼓励多范围合作, 扩大受众范围, 发挥旅游目的地地域组合优势等, 这同时也是其他大型节事旅游活动所需要注意的地方。提出的以上几点建议希望能给举办大型活动地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曹国新.大型节事助推旅游经济产业化的功能、机制和阶段性角色[J].旅游学刊, 2009, (03)

[2]、张金山.大型节事活动旅游效应的敏感神经[J].旅游学刊, 2009, (02)

[3]、田义贵.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J].北方论丛, 2005, (03)

上一篇:止痛风湿丸说明书下一篇:医院2014年工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