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村村响方案

2024-07-15

广播村村响方案(精选9篇)

广播村村响方案 第1篇

福建省农村有线广播村级广播室管理制度(暂行)

(2011年11月)

一、广播室工作受村党支部领导并由村党支部派专人负责日常管理,管理员应当符合政治可靠、责任心强等有关条件。并建立日常值班和安全播出管理制度,建立广播内容登记和农户反馈记录档案。

二、广播插播的内容一律由村党支部负责同志审核签字同意后播出,不得随意开机插播内容。不得将与播出内容无关的其他音像资料带入广播室。

三、未经省广电局批准,严禁在村村响设备上接挂其它信息传播设备,确保安全播出。

四、爱护广播设备,严格按规程操作,认真做好设备的防尘、防潮和日常保养工作,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五、切实做好广播室安全防范工作,严防各类不法分子破坏,同时做好防火、防盗和用电安全等工作。

六、未经许可,无关人员不得擅自出入广播室。

县(市、区)村广播室远程预警功能管理规定(暂行)

(2011年11月)

一、远程预警是国家在新时期赋予村级广播室的一种新的特有功能,仅限于遇到紧急情况时使用。

二、广播室远程预警功能的使用,必须在有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紧急时刻,由县(市、区)级授权掌握广播室设备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或其他管理人员直接或远程启动。

三、任何人不得随意或恶意使用远程预警系统。擅自使用远程预警系统造成的政治影响或负面效应以及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由违规使用人员承担;触犯治安处罚条例或刑法的,将依法追究违规使用人员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为保证村广播室远程预警功能能够安全正常使用,预警启动密码,由被授权责任人单独设置和掌握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密码变更同样要上报备案)。密码泄露造成重大影响、损失,将追究泄密者直接责任。

五、此规定从广播室设备启用之日起生效。

福建省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设备操作规程(暂行)

(2011年11月)

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设备操作规程分正常广播、适时插播和应急广播等三种状态。

一、正常广播

(一)转播上级广播节目

1、节目源选择:根据信号源情况选择“调频广播”或“线路广播”(设置方法见多功能控制器说明书P4-5---2.1,界面显示“调频广播”或“线路广播”)。

2、定时设置:按播出时间预设好每天三个时段的开关机时间(设置方法见多功能控制器说明书P5-6---2.21、2.22、2.23,界面显示第一、二、三次开关机时间)。

(二)播出本地节目

1、将CD(MP3等信号源)输出线接入多功能控制器背面CD接口。

2、节目源选择:选择“本地CD广播”(设置方法见多功能控制器说明书P4-5---2.1,界面显示“本地CD广播”)。

3、定时设置:设定好播出时间(设置方法见多功能控制器说明书P5-6---2.21、2.22、2.23,界面显示当前设置的播出时间段)。

4、播出结束,必须将节目源选择调回原来的节目状态。定时调回原来的定时时间。

二、适时插播

(一)机房话筒插播

1、按下MIC开关;

2、打开手持话筒开关;

3、顺时针调整话筒音量旋钮(一般在半周左右),即可播出。【注意:插播结束应将MIC开关退至原来位置。关闭手持话筒开关,调整音量旋钮到最小(逆时针)。】

(二)本地预警信号插播:按下预警开关,即可送出预警信号,界面显示“开报警器、结束请按警报键”。【注意:警报键即预警开关,重按一次后预警信号解除并恢复原来状态。】

三、应急广播

(一)移动电话广播:拨本设备GSM卡号码,按提示音操作(输入密码并以#号结束,电话广播按

1、开启警报按

2、正常广播按3),界面显示“移动电话插播及来电号码”。

(二)固定电话广播:拨本设备固化号码,按提示音操作(输入密码并以#号结束,电话广播按

1、开启警报按

2、正常广播按3),界面显示“固定电话插播及来电号码”。

(三)上级应急广播:当村级设备与上级设备联网,如收到上级应急信号,将自动播出预警信息,界面显示“线路广播(远程)”或“调频广播(远程)”。

应急状态解除时将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

四、注意事项

1、应急电源只在市电停电、应急广播状态下自动启动。

2、为保证自动定时播出的准确性,应每个月对时钟进行一次校对。

3、妥善记录保管GSM卡号码及密码,防止泄漏,以便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找出,而不影响应急使用。

4、当相关管理人员变动时应重设GSM卡密码,以提高安全性。

5、应根据当地情况每月/季/年,进行联网或单机应急演练,以检查设备的应急工作状态。

6、利用各种宣传渠道,让民众了解村广播室的作用及对应急信号的反应,以提高应急反应意识。

7、经过一定年限的运行,应注意检查蓄电池的老化程度,及时更新蓄电池,并做好电池接头的日常维护工作。

广播村村响方案 第2篇

我市将农村广播“村村响”作为“三万”活动为农民办实事的必做工作安排部署,市委书记余红星同志要求全市6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市广电局把这一工作做为政治任务来完成,及时落实市委会议精神,制定全市农村广播“村村响”工作方案,积极推进,近日完成了江北、江南两片的农村广播“村村响”试点工作。

七十年代中后期,石首市各乡镇都建有广播站,村村设有广播室,每天坚持播放2小时左右广播节目。有线广播作为农村主要的宣传工具,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电视的迅速普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当年在农村铺设的有线广播网络基本报废,全市农村广播处于瘫痪和自然消亡的状态。目前在农村,广播仍具有听众广泛、信息量大、建设成本低等优势,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党委、政府声音,普及科普知识,传播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对农民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的有效工具;是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听的宣传形式。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调频广播,实施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统一规划、全面覆盖、乡镇管理、常响常通”的原则,石首市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在石首横沟市镇汪家山村,东升镇鸭堰桥村推行农村广播“村村响”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石首市将在15个乡镇办区,276个行政村安装无线数控收转广播系统。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项目包括:安装喇叭,功放、电线、改造各村广播机房等配套设备。“村村响”工程实施后,各村村民可以定频收听石首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听众可以及时了解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各个村级组织也可随时播放通知和公告,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应急广播功能,建立由市区到村组的广播网络。

广播“村村响”顺利启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背景.一、多部门联动机制

石首市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建立了工作互动责任机制、沟通协作制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认识,自觉主动地承担职责,合力共建“村村响”工程。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做好石首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规划,分实施到位,克服“盲目性”、“冷热病”。工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多方筹集,捆绑使用,确保“村村响”工程五年内全面完成。

二、多措并举强效应

石首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处于启动建设阶段,科学管理,多措并举是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效应的关键。一要构建工程项目实施的考核奖惩机制,真正把工程纳入区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单位目标量化考核,有位置、有分值、有可操作性的奖惩办法;二要构建工程目标责任机制,按总体规划,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督导检查,包括明确好当地乡镇共建责任和义务;三要构建工程项目的运作机制,形成施工、材料、安全、保障、维护、服务等良性、常态管理体系,实现工程竣工,广播常响目的。

三、创新方法续新篇

广播村村响方案 第3篇

随着各种突发事件的日益增多,对政府应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一些政府号令(公告、紧急通知等)和自然灾害的信息不能有效快捷的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政府依法行政应对突发事件的一大难题。建立应急预警广播系统是各种手段当中最迅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为此我国各地区需要建立应急预警广播系统。我县应急广播系统也是因应政府要求而建立。应急广播系统的作用:

1. 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需要最快速、有效、直接强制覆盖的手段传达至灾区。加强气象预警,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刻不容缓,国内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方面,多数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公众媒体,也有采取LED电子显示屏,但共同存在的问题是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小,特别是对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的预警效果无法达到;

2.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例如SARS、甲流感、流行病等)需要快速传递;

3.公共应急突发事件(例如:恶性案件、重大交通事故等)需要快速现场调度指挥。

本系统设备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软件无线电接收技术和数字编码控制技术,系统稳定可靠。智能化程度高,人性化强、操作简单,便于维护和维修。

1 全县网络方案总体设计思路

本方案县到镇到村均采用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方案,应用RDS控制技术,县电台可以控制全县的任何一台调频接收机开关和音量,对于差转台均采用数字控制信号无中断传输。接收机县城街道可以安装调频音箱进行覆盖,部分镇街道也可采用此方式覆盖,对于农村采用调频收扩机外接高音喇叭覆盖。本方案同时具有应急预警功能,满足现代环境下的突发事件管理需求。

1.1 系统构成

县镇村三级调频广播传输方案如图1所示,该系统方案的调制器采用具有RDS功能的数字调制器,控制信号通过RDS通道发送,在接收端采用具有RDS接收功能的接收装置解调出RDS指令。镇村两级的调制器(发射机)均采用具有RDS功能的调制器(发射机),县级控制信号可以无误码地逐级传输到终端。正常广播时,县级调频信号直接控制各乡镇、村的调频收扩机或调频音箱。当乡镇广播站要播音时,只需开启镇级FM调制器即可插入自己的广播,完成镇对村的播音,村级需要广播时利用电话拨打镇广播中心的电话,实现自动对本村广播,在电话遥控广播时不需要人工开机。当有紧急广播需要插入时,紧急广播具有优先功能,同时按照客户要求本方案设置为上级紧急广播优先(也可以修改优先定义)。

1.2 系统功能

1.县级电台基本传输功能是将广播信号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到整个网络中,在县电台通过计算机软件任意控制全县所有接收设备的独立开启或关闭每个接收机的音量大小、修改接收机的频率、地址码,实现远程控制。软件界面如图2。

2.系统播出安全性高,采用RDS信号中加入特殊标识码,不法分子无法插入广播信号,一旦非法插入信号,接收机即处于静音状态。

3.应急预警广播功能

如遇到紧急预警信号可以在脱离计算机的情况下迅速启动紧急按钮,全县的所有广播即响起紧急广播内容。应急控制界面如图3。

4.通过电话实现远程紧急播控功能。当领导有紧急任务需要播出时,可以通过手机或固定电话拨通机房电话,并自动切断广播音频,启动相关传输和控制设备,实现电话播音功能。

5.镇级广播站基本传输功能如图4。将广播信号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无线发射机)传输到整个网络;设置好节目表,实现定时自动播放功能;可以自动识别上级电台信号,实现自动转播上级广播内容;采用RDS信号中加入特殊标识码,不法分子无法插入广播信号,一旦非法插入信号,接收机即处于静音状态;应急预警广播功能--如遇到紧急预警信号可以迅速启动紧急按钮,全镇的所有广播即响起紧急广播内容。通过电话实现远程紧急播控功能(遇到上级预警广播时除外)。

6.村级功能。当有事需要播出时,可以通过手机或固定电话拨通机房电话,并自动切断广播音频(遇到上级预警广播时除外)启动相关传输和控制设备,实现电话播音功能。

1.3 系统特点

1.可以通过软件在县电台任意控制10万个音箱的单独开关或全开全关。

2. 通过软件在前端可以任意修改接收机的音量、地址码、频率。

3. 通过遥控器可以任意修改接收机的音量、地址码、频率。

4. 音箱的播出安全性极高,当受到不法分子同频强行插入时,音箱处于静音状态。

5. 当机房发射机突然断电时,接收机将处于静音状态,避免噪声干扰人们正常生活。

6. 当接收机断电时音箱会自动记忆上次工作状态,来电时音箱会保持原工作状态,但当检测不到本台的标识信号时会自动关闭音箱。

2技术讨论

调频多工数据广播利用了现有且高度普及的调频广播网,无需占用新的频率资源和发射网络设备,被认为是一种最为经济的无线数据传输手段。FM RDS可以直接接入现有数以千计的调频广播电台,只须增加一个编码器,利用计算机将指令传输至接收机。RDS数据播发能力为十几至数十个BP台的总和(图5)。RDS调频数据广播具有以下特点:数据传输可靠性很高;具有较高的市场回报价值。

3结束语

由于RDS通道可以将接收频率自动切换,当有应急信息需要发布时,可以将用户正在收听的频率自动切换到应急频道上,便于收听应急信息。目前RDS应急技术已经在国外得到很好的应用,而在国内防灾救灾及处理应急突发事件时,尚未得到广泛重视,目前急需推广。

参考文献

[1]楼昶,胡定颉,许鸿乾等.基于有线网络的应急广播系统技术分析及RDS模式应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5):31-37.

广播村村响方案 第4篇

关键词:背景及机遇 应用 系统构成

中图分类号:TN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088-02

提高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建设安全、高效、及时预警系统,才能把突发公共事件第一时间传达、发布和传播,形成干部群众从上至下、全员做预防,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损失。建立什么样的预警系统,才能高效地发布预警信息?——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就承载起了这一职能,承载起了人民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的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1 “村村响”广播系统概况

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从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延展性等方面出发,依托现有的播控与传输平台,进行传输和链接,建设“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确保农村广播天天响及应急信息发布全天候及时响应。

1.1 背景

应急广播“村村响”是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舆论引导、政令传达、信息发布和应急广播的重要作用。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承载人民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的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各村现有的乡村大喇叭,是传统的模拟调频广播系统,技术落后、技术标准不统一、联网功能不强、扩容技术难度大,只是村级发布信息平台,没有实现镇统一管理,系统缺乏安全性;个别勉强能使用的调频喇叭广播无法实现与上级应急广播系统的无缝链接,难以建成全国统一的应急广播系统。

1.2 机遇

近年,随着广播事业的全国性再度迅速崛起,在先进地区建设了以调频共缆传输、定压传输各类传输手段进行应急广播“村村响”的有效覆盖;针对实际情况,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省工程建设资金,可利用有线数字电视和互联IP网络相结合进行主通道传输和覆盖,实现每个行政村通广播,并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需要的广播网长期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全镇村村广播天天响。

1.3 建设目标与原则

1.3.1 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目标

依托现有的播控与传输平台和互联IP网络资源,建设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系统建成后与县、镇、村多级应急部门实现联动,重点满足省、市、县、镇各级应急信息发布需求。

1.3.2 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开放性和安全性统筹兼顾、灵活联动。

2 “村村响”系统在济阳县崔寨镇的应用

根据崔寨镇实际,结合目前本县广电数字电视网、IP网的发展现状,制定出符合崔寨镇广播发展需要的“数字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的设计方案,方案采用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线公司设备,精装简练,设备利用率高,投资少,很好地实现应急播出功能。

2.1 系统基本构成

2.1.1 建设全光网

根据应急广播“村村响”的技术需求,济阳分公司将在原有网络基础上对崔寨镇重新铺设应急广播专用传输线路。到2016年6月底,建成覆盖全镇所有行政村的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体系。该工程依托广电原有的杆路,本着节约、高效的设计原则,采用星型结构,增设两个分机房,机房到每个村增加两芯,所有用户进行光纤改造,建成全光纤双向网,建设成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传输网。

2.1.2 系统架构

崔寨镇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系统采用自上而下的分级结构,全系统架构分为县级播控中心、乡镇播控中心、村级广播室、广播终端。

(1)县级播控中心部署在济阳县中心机房,县级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管理控制平台,主要具备包括日常广播节目传送、县级应急信息接入、国家应急广播系统信息接入、紧急语音切播、多信源播发控制、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系统配置管理、安全认证、网络管理等功能模块,能够根据日常宣传和应急管理的需要,安全可靠、分区可控的向农村大喇叭系统覆盖区域,定向播发日常广播节目和应急广播。

(2)乡镇播控中心部署在乡镇广播室,负责接收上级单位传来的广播信息,同时把这些信息下发到各个行政村,实现语音流媒体,短信/短讯内容,电话内容等广播源的分发,起中继点作用,并且能根据各自应用需求,定制各自的播出计划,向管辖区行政村提供多媒体信息。

(3)村级播控平台是整个系统的前端输出点,“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在该平台与村内原广播喇叭对接,每个村设有两组对接点,可确保实现对原有喇叭的覆盖,把各类上级传来的广播信息源通过先进的编解码技术播放出来,传播到行政村的每个角落,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

2.2 实现控制功能

(1)即时应急广播。(2)流程定时广播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可按不同时段自动启动本地广播,实现无人值守;根据要求可以设置至少40个播放任务,每个播放任务能独立选择音源、广播区域、广播音量等,且各广播任务间的设置互不干扰。(3)分区广播。(4)分级广播。(5)设备网管监控。

2.3 实现播出功能

(1)安全播发功能。系统平台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通过控制操作权限,设置黑白名单,应用认证加密、数字签名等信息安全技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防盗播、防错播能力,有效屏蔽非法信号的插播和侵入,确保系统安全播发。

(2)TTS短信播报。系统平台支持TTS短信转语音功能,同时支持电脑和手机短信输入,该功能可自动将短讯或短信转换成语音通过广播进行播音,满足紧急电子文件语音应急播报需要。

(3)应急电话插播。系统平台可通过远程电话实现应急插播,支持固话和移动电话接入(需要对来电号码进行授权认证,以防非法电话广播);同时具备电话应急广播查询及记录电话插播号码、应急广播录音等功能。

(4)图文信息广播。系统平台具有图文信息发布功能,利用数字电视及IP传输技术实现音视频、文字信息同传,接收终端可接收音视频、文字信息、连接LED大屏、数字机顶盒、楼宇电视等。

(5)优先级动态设置。系统平台可根据用户需要动态设置广播的优先级,主要有上级优先、下级优先两种模式。根据优先级设定,高级别的广播可以中断低级别的广播,优先播出高级别的广播内容;优先级级数可以多级设置,根据客户需求应急广播优先级可以跨区域中断日常广播(跨频点接入应急广播)。

(6)平台接入功能。系统平台预留国家、省级及同级职能部门接入接口,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可对接接入协议,修改相关软件即可实现与国家、省级应急广播平台及其他职能部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

2.4 崔寨镇播控平台

播控平台分县、乡镇、村三级,1个县级平台,1个镇级平台,69个村级平台,共需设备配置:(1)县级播控平台(①应急广播管理平台,②应急广播平台服务器,③音频服务系统,④电话接驳器,⑤短信网关,⑥多路语音合成器);(2)乡镇播控平台(①分控软件,②分控电脑,③数字播出控制器);(3)村级播控平台(数字播出控制器);(4)平台安装调试及辅材;(5)村级终端[智能收扩机(TS)]。

参考文献

[1]兰晶.“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J].广播电视信息,2011(12):35-37.

村村响实施方案 第5篇

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重庆市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攻坚行动的通知》(渝委办发{2010}38号)精神,为确保实施“全县农村地区2010年前基本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的目标,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县农业委员会就落实“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电视扶贫工程、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工程、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等三大工程进行了部署。结合我镇实际,根据三大工程的具体要求,为顺利完成此项工程建设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永丰镇“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刘治发镇宣传委员

成员:叶上海镇财政所所长

聂宗柱镇经发办副主任

秦汉镇文化站站长

崔国伟镇广播站站长

刘 强镇文化站工作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办公,办公地点设在(文

化站),由秦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刘强负责日常办公。

二、工作任务

(一)农村电视扶贫工程。要在2011年6月底之前,切实解决全县无电视机的57个建卡贫困户看电视难问题。

(二)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工程。要在2010年底之前,完成全镇8个村、1个居委会的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搭建农村基层党委政府的政务信息发布平台、政策宣传平台和灾害预警平台,构建以县为依托、以乡镇为中心、村社为基础的覆盖全镇的农村广播公共服务体系。

(三)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要在2011年6月底之前,完成57套直播卫星电视接收设备购买、发放、安装任务,帮助解决偏远地区57个农户收看电视难问题。

三、工作职责

(一)镇文化站:负责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会同当地广播站、经发办编制当地实施方案,组织安装发放。

(二)镇经发办:负责提供实施对象名单,会同当地镇文化站对其真实性进行审核,指导各村公示实施对象、受理群众设诉。

(三)广播站:负责安装、信号接入和维修工作。

四、工程实施时间安排

(一)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底之前全面完成各村安装任务。

(二)农村电视扶贫工程。2011年6月底之前全面完成发放任务。

(三)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在2011年7月底之前完成直播卫星电视接收设备购买、发放、安装任务。

五、资料整理

2011年8月底之前由镇文化站整理用户资料归档。

六、其它事项

根据职责分工,各单位、各村要高度重视,落实专人,明确职责,并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认真履职,确保“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建设任务的按时完成。

忠县永丰镇人民政府

广播村村响方案 第6篇

背景 1、2006年国务院下发1号文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各级政府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2、2005年、2006年,广电总局全面部署“村村通”工程,要求“五个纳入”:中央明确要求,要把广播电视村村通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各级政府的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

3、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十一五”时期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2006.12.21),并已发布DAB国家行业标准(《30MHz-3000MHz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技术规范》,2006.5.19)大力推进数字化广播。

“村村通”新农村IP广播的作用

1、IP网络广播系统应用在县乡村广播,适合于向乡(镇)或村提供专业丰富的科学、教育、法律、新闻及文化知识。有效提升现代农村的科技含量。能使村与村、村与县、村与市的广播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农村的科技发展。

2、实现各级广播站上下网络互联。以市级为中心,允许授权省级部门接入。各级能够向下控制,经上级授权可向上接入。

3、各级(市/区/县、乡镇/街道办)广播站可提供多种模式的接入。包括电话(座机、手机、IP电话)、IP话筒、采播站软件等远程接入,及CD、收音机(AM/FM/DAB)、话筒等模拟音频本地接入。输出到下级广播站外,还可经网络前置输出到AM/FM/DAB电台。

4、末端广播站(村组、居委会)除接入上级广播外,可接入本地模拟音频。输出经过功放驱动高音喇叭/音柱,或经调制输出到调频喇叭。

“村村通”新农村IP广播的设计思路

1、网络结构及传输技术上,符合发展趋势,经济成本与实用性并重。“网络+

电台”双重覆盖,“有线+无线”搭配组合。

2、在应用价值上,以党政文化宣传、公共应急指挥为主导,辅以电子政务(通告、会议、热线)、政府通信以及农村大众娱乐等功能。

3、广播网自成体系,分级权限控制。在安全播出前提下,方便各级政府以电话、计算机网络等形式的接入,实现插播、转播等功能。

4、稳定可靠,音质优良,方便使用,维护简单。前端采用IP话筒,中途采用IP广播交换机,末端采用双向IP语音终端。

“村村通”新农村IP广播的优势

功能强大

纯数字广播系统,涵盖了传统广播系统的所有功能。并实现了音频点播的功能。并充分利用了网络的资源,可随时随地获取网络上的音频资源。由于每个终端有独立的IP地址,因而可以控制任意一个终端播放不同的节目

CD级的音质

由于采用了网络传输技术,使音频信号无传输干扰及失真。采用了MP3压缩算法占用网络带宽低(8k-128k)又能保证音质保真度,经测试采用44.1khz 16bit采样128kbps速率压缩 通频带(线路输出)20-16khz,失真度 ≤ 3%

高可靠性

传统广播系统的不稳定因素主要取决传输线路的质量,不合理的传输线路或造成不稳定甚至烧毁大功率的定压功率放大器。纯数字广播系统由于借助于成熟的以太网络通讯技术,每一个终端设备相当于一台联入局域网络的简易计算机。用户只需要保证网络的畅通,无需增加其它的维护。

安装简单

安装简单。只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有一个交流220V插座,有一个标准以太网络接入插座(RJ45)和一个摆下数字广播终端(一个音箱的体积)的位置。

“村村通”新农村IP广播的功能

涵盖传统广播系统所有功能

包括业务讲话广播、背景音乐、定时打铃和电台节目转播等。系统基于IP网络,遵循TCP/IP协议

一线多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避免重复架设线路,有以太网接口的地方就可以接数字广播终端,真正实现广播、计算机网络的多网合一。

领导网上讲话

领导通过网上的任意一台计算机,接上话筒,即能实现广播讲话,可指定全体广播或局部广播,支持通过Internet远程广播.紧急情况下发布广播通知等。实时采播

将外接音频(卡座、CD、收音机、话筒等)接入音频服务器实时压缩成高音质数

据流,并通过网络发送广播数据,数字广播终端可实时接收并通过自带音箱进行播放。提供专业丰富的科学、教育、法律、新闻及文化知识。

定时播音

数字广播终端具有独立IP地址,可以单独接收服务器的个性化定时播放节目。广播员将需要使用的音频素材存储在服务器硬盘上,并编制播放计划,系统将按任务计划实现全自动播出。

多路分区播音

系统可设定任意多个组播放制定的音频节目,或对任意指定的区域进行广播讲话;服务软件可远程控制每台终端的播放内容(划定区域播放)和音量等;紧急消防广播(选配)系统可接入消防报警信号,实现消防联动,并支持邻层报警。

终端内置交换机(选配)数字广播终端内置100M交换卡模块,可以有效解决终端占用了原有网络端口问题,而且还能适当串接1到2个终端, 节省布线投资.音频素材制作

可实现数字素材的剪辑、混音、淡入淡出、噪声消除、变速不变调等功能。系统资源服务器可存储数千小时以上的音乐节目或语音节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扩充存储空间或更换服务器,或增加磁盘阵列等设备提升系统性能。ITC“村村通”新农村IP广播网络拓扑图

广播村村响方案 第7篇

组建方案

村村通工程是我国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紧迫任务,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我县广播电视发展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十一五”期间,我县共要完成1307个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建设任务28467套;在“十二五”期间,我县将继续以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在村村通工程中未能覆盖到的2万多农村用户。随着工程的实施和推进,我县农村约5万户农民将全部用上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直播卫星接收设备。面对如此巨大的工程建设任务,不能不说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在不遗余力搞好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重点思索对这5万余用户及其设备的管理和后续服务问题,即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确保这5万余户村村通用户在工程建设落实后,真正实现户户通、长久通。为此,我局在结合我县实情下,通过多方的咨询、探索和论证后,决定组建江口县广播电视村村服务有限公司,专门为我县村村通工程提供后续服务,确保长期通。

一、公司名称和办公地址

公司名称:江口县广播电视村村服务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江口县三星东路谭家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大楼内

二、公司宗旨和经营范围

宗旨:服务社会,服务农村,服务广播电视,提供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确保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户户通、长久通、优质通。

经营范围:

1、技术咨询和服务;

2、设备维修和维护;

3、村村通用户设备信息管理;

4、广播电视整机零配件的销售;

5、向用户提供有关技术更新、升级以及“村村通”节目管理服务。

三、经营服务方式

为协助管好用好全县“村村通”广播电视,完善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相关机制,切实解决因维护不力,管理不善,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村村通”广播电视设备损坏而得不到及时维修维护,导致群众不能正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 公司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资产为纽带,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在全县各乡镇设立维修服务中心站,在各村、寨建立维修维护联络网点;公司与广大农户在自愿平等基础上,通过签订 “维修互动协议”书,以“合同管理,契约服务”的方式开展服务,最终实现农村广播电视长期通,天天通的目标。

四、注册资本和方式

公司一次性注册资金50万元,其性质为国资。公司根据发展情况,可以追加注册资金,也可以允许其它社会资金参股,但必须保证国有资金的绝对控股。

五、组织机构

1、股东会

江口县广播电视村村通服务有限公司为社会公共服务性组织,其出资人为江口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即股东。公司的权力机构为股东会,由江口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领导班子代行其股东会的职权:

(1)制定、审议、修改公司章程;

(2)决定公司发展规划、经营方针和计划;

(3)决定公司重大项目投资;

(4)选派和更换执行董事以及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其报酬事项;

(5)审议批准董事会、监事会或监事的报告;

(6)审议批准公司的财务预算方案、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方案;

(7)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等其它重大事项作出决议;

(8)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和方案。

2、执行董事

公司不设董事会,设执行董事一名,为公司经营管理权的执行机关。执行董事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股东会选派,每届任期不得超过3年,董事任期届满,连选可连任,国家公务员不得担任公司董事。执行董事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1)负责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2)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4)制定公司的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和增减注册资本方案;

(5)拟定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方案;

(6)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7)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

(8)制定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

3、经理

由执行董事聘任或解聘,也可由执行董事兼任,主要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是负责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的业务执行机构,对执行董事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1)主持公司的服务经营管理工作;

(2)组织实施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拟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和基本管理制度;

(4)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5)提请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和财务负责人;

(6)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执行董事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负责管理人员;

(7)公司章程和法律授予的其它职权。

4、监事会

监事会是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机构,监事会由3人组成,其中设监事长一名,由国资办选派;监事2名,一名由县纪委选派,一名由股东会选派。监事的任期每届为3年,公司的董事、经理和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1)检查公司财务;

(2)对董事、经理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3)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

(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

(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它职权。

六、公司的运行

公司依法设立,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是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江口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新一轮广播村村响工程的创新实践 第8篇

前两轮浙江省广播电视局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让农民收看到了电视, 及时地获取到中央和省里的信息;但如何更方便、更准确、更及时地传达地方自身的信息又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鉴于此, 乐清市 (县级市) 在2005年实施了“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 采用有线电视与有线调频广播共缆传输配合数控寻址技术, 在不单独建广播网的前提下实现了将市、镇广播信号的全覆盖。该系统根据市机房电脑上预先编好的流程每天分三个时段对全市进行广播, 各乡镇可随时插入本镇广播内容, 各村的音箱受市、镇机房的电脑控制进行全自动开机和音量大小的调整, 在近几年的地震、台风预警、政策宣传普及、抗洪救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随着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农民获得了空前的生产自主权和生活自由度;但是农村基层组织影响和服务农民的手段、渠道却越来越少, 地域广、人口居住分散, 上门工作更不方便。如何将行政村自己的信息事务通过广播传达到各村民家中又成了一个难题。

1 网络现状

乐清的广电网基本完成了750MHz系统改造, 全市有线电视模拟用户超过20万户, 互动数字电视用户突破2000户, 光节点1567个, 光缆2300多公里, 共传送32套模拟电视和80套数字电视;现阶段1310nm和1550nm两个下传信号并存, 经过前期的乡镇撤扩并后, 形成了雁荡等六个大站为主的中心站, 市里的CATV光信号先送至各中心站, 再由中心站分送给各乡镇机房, 而且都已经做到光点直接到村, 各行政村的光点数从1个到8个不等。下面就以甲中心站为例介绍镇机房和村机房的广播插入方案。

2 乡镇机房插播方案

市里送下去的FM广播信号为102MHz, 在市机房与CATV信号混合后通过1550nm光发机直接送到甲中心站机房 (图1) , 中心站将市里的光信号解调后再用一台1550光发机将信号送至本镇区用户及乙、丙等其它乡镇机房;乙乡还是1310系统 (图2) , 将上级CATV信号解调下来再通过自己的光发机送往本乡用户;丙乡机房 (图3) 不对CATV信号进行解调, 只配置了一台1550nm的光放大器。各乡镇站把县里的102M信号接收下来之后, 再转成镇FM98M送至各行政村, 平时各乡镇站的广播设备均处于收转市广播信号状态, 并由市里统一控制开关机时间, 乡镇站通过DVD播放机、话筒等随时完成插播。

问题1:各乡镇站的广播频率均为98M, 而乙乡的CATV信号取自甲中心站, 送到乙乡机房的CATV里已经有了一个甲中心站过来的98M信号, 再把本乡的98M信号混到网络里势必产生两个98M形成同频干扰。

解决方法:在乙乡机房配置一个陷波器, 将甲中心站的98M陷掉后再将自己的98M与CATV信号混合然后再通过光发机送往本乡用户。这里要注意的是陷波器的指标:1.对大荆过来的98M信号的陷波深度要≥40dB, 否则会影响乙乡的广播质量;2.陷波带宽不能太宽以免对电视和其它广播信号产生影响, 一般要求-3dB陷波带宽≤4M;3.陷波的通频带要≥870M, 否则会对数字电视有影响;4.带内平坦度要优于±1dB。

问题2:丙乡不对CATV信号进行解调, 只有一只光放大器, 如何将本乡的广播信号插进去, 又如何消除同频干扰。

解决方法:由于不对CATV信号进行解调, 所以广播信号无法以射频的方式插入, 但我们可以用光信号插入;一般乡镇机房用的是差频调制器, 其输出的是射频信号, 在丙乡我们用一台光发送差频调制器其输出的是光信号, 再用一个光混合器将CATV光信号与FM广播光信号进行混合后一起送入1550nm光放大器, 这样就实现了广播信号的光插入。

另外甲中心站送下来的CATV信号里已经有一个98M的FM信号了, 而光网络里无法使用陷波器, 所以将丙的广播频率改为106.5MHz从而避免了同频干扰。

3 行政村机房插播实施方案

市里的广播信号经乡镇站收转后直接送到村里, 根据不同的行政村网络情况我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村级广播的插入:

1.行政村只有一个光接收点的, 用电缆网 (射频) 插入。

如图4所示, 村级不广播时XFM-700陷波器处于直通状态, 镇级CATV和FM信号直接通过, 村音箱接收的是镇级广播信号;村级需广播时, 只要打开调制器的电源, 700陷波器便自动陷去镇级98M的信号而CATV信号不受影响, 村音箱接收的是村级广播信号。

传输距离的计算:村光收机出来的镇CATV和FM (98M) 电平均在100dB左右, 系统要求村FM (98M) 电平也要与CATV电平基本持平, 而调制器出来的电平在110dB左右, 由此可知村机房 (调制器) 到村光收机之间的线损允许10dB, 用-7电缆传输距离为250m, 若超过此距离中间需加放大器, 建议用60V集中供电的过流型放大器, 调制器的射频输出口也可以做成带60V输出。

如果距离超过1km, 综合电缆和放大器的成本用光插入更具优势 (图5) 。

2.行政村有多个光接收点的, 用光缆网插入。

如图6所示, 村级不广播时, 镇级光信号经分路器到村各光收机, 村音箱接收的是镇级广播信号;村级需广播时, 打开光发送调制器的电源, 村1310nm光信号与镇1550nm光信号进行波分复用后送到村各光收机, 光收机解调出来的村级98M信号自动将镇级98M压制掉, 村音箱接收的是村级广播信号。

采用1310nm/1550nm波分复用技术, 将村广播光信号回传到村光分路器前端, 实现村级广播的多光点插入, 不需对网络进行改造, 使用简单, 性能稳定。

安装要点:设备连接完毕后, 在村光收机输出端监测, 调整光发送调制器的光调制度使村级98M信号比镇级98M高5~10dB, 同时将光发送调制器切换到同频强制插播模式。

4 结束语

广播村村响方案 第9篇

关键词:农村有线广播 “村村响”工程 覆盖 “三农”

“一根铅丝拉进门,家家户户广播响,大事小情要知道,大家一起听喇叭。”这段话是对上世纪50至80年代中国农村有线广播的形象描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乡镇政府体制改革,农村有线广播却走向了衰落甚至部分瘫痪。新世纪,浙江省湖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借“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推进的东风,扎实推进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惠民工程。发展广播是占领农村宣传阵地、做好基层思想宣传工作的需要;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广播也是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重要通讯工具和组织手段。

湖州市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的腹地,新农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吴兴区是湖州市的主城区,是湖州的富足之地,吴兴区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在实践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显露出来的问题,对中国其他广大农村地区建设、维护好农村有线广播具有借鉴意义。

经过2008年下半年的试点准备,湖州市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于2009年在全市所有乡镇、行政村全面实施。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湖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总台)、吴兴区积极推进此项工程,当年底在全区农村实现广播与电视共缆传输,各乡镇均建立了广播站,各行政村建起了广播室,7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有线广播联网,有线广播农户收听覆盖率达到100%。基于此,全区建起了以转播上级广播电台节目为主,区、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插播自办节目的框架,满足农村基层组织应急广播和日常广播需要的有线调频广播网络,基本实现了全区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该工程实施至今三年多来,农村有线广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发挥的作用

吴兴区有7个乡镇,加上太湖度假区和经济开发区,共有221个行政村、2000多个自然村。实施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后,全区农村共安装室外调频广播3200多只,建立和完善了“区广播电视中心—乡镇广播站—村广播室”的三级有线广播网络体系建设。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全面实施以来,从吴兴区的情况来看,其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扩大了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加强了农村舆论阵地建设

有线广播实现“村村响”后,群众能听到广播的地方延伸到了吴兴区所有行政村和大部分自然村,一些偏远的山村也安装和接通了有线广播。广播覆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全区农村基本形成了广播电视同步、有线无线结合、多种媒介兼备的传播格局,从而实现了对农村受众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覆盖,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扭转了广播电视宣传中以往长期存在的广播覆盖上的“瘸腿”、广播被弱化的不正常现象,凸显了有线广播在当代农村传播中的独特优势。广播传播的覆盖面扩大,受众增加,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委、政府声音,对农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方面,与电视和其他媒体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更好地起到了喉舌和舆论工具的作用,由此,农村舆论阵地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王金法广播》原是织里镇广受群众欢迎的一档有线广播宣讲节目,是当地农民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各类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广播员王金法40多年对广播的坚守,为群众倾心服务,使广播成了政府和百姓的“连心桥”,当地百姓将广播亲切地称之为“永不消失的电波”。2010年,广播员王金法被中宣部评为“全国优秀理论宣讲员”。目前《王金法广播》已成为区广播电视中心和其他各乡镇广播站的品牌节目,发挥着舆论主阵地的作用。

2. 在发生区域群体事件和突发事件时,作用不可小视

镇村干部不定期走进广播站室与广大农民进行近距离交流和沟通,搭建起了镇村两级与基层群众对话的平台。这样做相应减少了各种会议,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镇村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密切。特别是在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时,镇村领导通过广播对事件进行解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避免了纠纷进一步扩大,防止了干群矛盾升级,有线广播成了镇村班子处理群体事件的好帮手。如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环渚乡,2011年4个行政村有拆迁任务,围绕这一工作重点,乡、村领导干部走进广播室作政策解读、法制宣传,既促进了拆迁工作,也化解了矛盾,这中间有线广播发挥了大作用。

农村人口众多,村民居住分散,少数自然村地处偏僻,有线广播“村村响”后,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疫情等公共事件的信息进行及时传递,并迅速动员力量展开施救,应急处置能力大大增强。如2009年在抗击“莫拉克”台风时,吴兴区广播电视中心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强联系,对农广播节目迅速播出了“防御抗击‘莫拉克’台风”专题报道,每天24小时不间断、滚动播出台风最新信息和动态,同时加大防灾避险知识的宣传密度和频度,为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和全区抗台风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4月25日,妙西乡妙山村发生山林火灾,村主任及时通过村广播室发动村民救火,村民迅速投入扑救行列把山火扑灭。有线广播在类似区域性群体事件和突发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

3. 提高了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实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有线广播称得上是最贴近“三农”的媒体,可以结合农时需要,及时把农业科学技术传递给广大农民,如开设农技知识小讲座,介绍农、林、畜、副、渔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以及田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化肥农药的用法用量等内容。有线广播“村村响”后,许多农民养成了习惯,每天都会按时在广播喇叭下等着听农技节目,农民获得相关知识后会马上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农科技术的传播实效。目前,区广播电视中心和各乡镇广播站都开设了对农科技节目,内容贴近农时需要,受到普遍欢迎,成为广大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nlc202309031334

有线广播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村民自治,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进行普法教育,宣传计划生育知识等方面,是普及面最广、最直接、也最容易为广大农民接受的媒体。农民在获得更多致富信息的同时,进一步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精神生活,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八里店镇移远山村是湖州市新农村发展的示范村,该村在充分利用有线广播作为宣传平台的同时,还通过广播把文艺、音乐传遍乡间田野。农民朋友亲切地说:“广播不仅是我们致富的好帮手,更是我们精神生活中的随身听。”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吴兴区“村村响”工程实施以来,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部分基层领导对发展农村有线广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在过去媒体比较单一的情况下,农村基层组织都非常重视有线广播的建设与使用。随着数字电视、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大量出现,各级农村基层组织逐渐忽视了广播事业的发展。个别乡镇、村的领导甚至认为实施有线广播工程只是一项政治任务,因而把它当作一个面子工程来应付,至于这项工程怎样长远、健康发展——确保“通村率”、“通响率”,他们却不重视,更不抓落实。由此,导致辖区内的行政村广播室的利用率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

2. 有线广播网维护费用投入相对不足,不利于持续发展

2009年,湖州市吴兴区一次性投入1100万元用于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的建设,近年来还每年从市区两级财政拿出100万元用于日常维护,此举显示出政府对“村村响”工程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吴兴区地貌复杂,多个乡镇地处山区、丘陵,行政村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自然村距离较远,加之线路、设施被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材料成本上涨,目前用于各乡镇、村有线广播维护的费用存在较大短缺和不足。

3. 部分行政村的广播室不起作用成了摆设

一些行政村广播室的利用率出现下滑,有的甚至不起作用成了摆设。以施家桥行政村为例,该村广播室2010年时利用率还相当高,除了开会通知、信息发布,还有村里的卫生文明宣传、农村交通安全、农科技术等都是通过广播传到农户,但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几乎处于闲置停播状态。类似的情况,在其他乡镇的行政村也存在,如八里店镇五丰行政村,在6个自然村中共计安装了10只调频广播,但村广播室基本没有使用。通过调查发现,全区目前已经联网的行政村广播室大约有30%闲置。

4. 乡镇、村广播室缺乏专人负责

全区大部分乡镇、村目前没有确定专人负责广播室的工作,广播宣传队伍的主体是大学生村官。据了解,大学生村官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工作,他们从事广播宣传只是兼职,在基层部门,哪个方面的工作人手不够,大学生村官往往就被抽调去帮忙。这样就增加了对兼职从事广播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考核的难度,同时还带来责任心不强、宣讲水平不高的弊端,从而影响传播效果。尽管一些乡镇在《“村村响”工程实施意见》中明确“条件许可的行政村设兼职广播维护员1名,主要从事调频音箱的更换和安装”,但大多没有落到实处。没有专人负责也导致部分调频音箱被人为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几点思考

农村有线广播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任。实施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健全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工作。巩固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积极推动“村村响”工程,其基本思想就是把农村调频广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城市与农村、广播与电视协调发展。当前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维护好农村有线广播,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以满足“三农”需求,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1. 各级领导要重视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的发展和维护

农村人口众多,尽管电视、互联网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在农村工作中,有线广播依然是不可缺少的指导农村工作的重要工具。农村有线广播网络的巩固与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占领农村宣传阵地的政治工程,科技兴农的信息工程,防灾抗灾的惠民工程。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要统一认识,对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真正加以重视,特别是乡镇、行政村等农村基层组织要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做好发展与维护并加强考核,从而使这项惠民工程得到良性、健康、长久的发展。

2. 农村广播应纳入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并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以“村村响”工程为标志的农村广播网的建设已由政府支持解决,但有线广播网维护费用主要靠市区财政支持,乡镇一级对有线广播正常运作的资金支持较少。为此,建议把农村广播网作为公益事业,纳入公共服务、文化惠民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广播网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有效投入。农村有线广播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费应列入各级政府预算,严格管理,加强考核,确保到位。

3. 建立“村村响”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为保障农村有线广播长期正常运转,确保“村村响”、“长期响”,建议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形成层层有人管、级级有人抓的长效管理机制。对没有做好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发展与维护工作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及其领导的工作责任。要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建立监督机制,每年对区乡镇村三级广播宣传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村村响”工程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以强化工作落实。

4. 要创新广播内容与形式,适应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需求

区乡镇广播要适应广大农民对广播内容需求的变化,办好对农广播节目,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区广播中心按照强化新闻、扩大协作、拓展服务、办好文艺节目的原则,做好做强服务“三农”广播节目,精采细编,立足“三农”,关注民生,把目标锁定在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上,以更快的报道、更好的资讯、更贴近的服务走进农村千家万户。要根据自身区域的特点及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如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作物生长条件不同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指导,真正做农民发家致富、提升生活质量的知心好友。让农村广播真正成为党委、政府得心应手的工具,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载体。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吕晓红)

上一篇:禁忌核心提示下一篇:音乐鉴赏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