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4-07-12

《相见欢》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4篇)

《相见欢》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篇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翻译/译文

年复一年,总是辜负了百花盛开时节,

春天过去,只好带着惆怅送别春天。

梅花傲雪,梨花映月,至今令人思念不已。

真是春天来时不知不觉,春天去时令人惋惜。

注释

①负却:犹辜负。

②只合:只得,只当。

赏析/鉴赏

“春来不觉去偏知”,此种体验,人人习而不觉,一经词人拈出,顿成名句。“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三句写尽春愁,笔力重大,造语不凡。全词句句沉痛,结句尤耐寻味。

这是一首惜春词,采用的是直抒胸臆、借物抒情的手法。首句“年年”二字透露出一种自责的心情,由于错过美好春光,因而每每满怀愁绪,二、三句进一步强化这种惆怅。下片,用梅花雪,梨花月这两幅象征春景的`图画来渲染惜春之情。美景总是稍纵即逝,让人留恋不己。于是感叹春光之易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伤春惜时之情达到顶点。

从写作上看,全词一唱三叹,读者仿佛窥见一个身影徘徊叹息于春过之时。在情绪上,由自责到惆怅到渴望到无奈,层次分明,突出了一个“愁”字。作为“常州词派”的开山鼻祖,张惠言特别推崇比兴寄托。而这首词却直抒胸臆,情感挚朴感人,实不多见。

《相见欢》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2篇

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相见欢》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3篇

法国伟大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拿走这件简单而微小的东西:风格,那么伏尔泰、帕斯卡尔、拉封丹、莫里哀这些大师身上,还将剩下什么呢?”可见风格对于作家来说是何等重要。那么,什么是风格呢?英国18世纪著名作家Jonathan Swift有句名言:Proper words in proper places make the true definition of astyle(适当的词用于适当的场合,就是风格的确切意义。)[1]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德·布封提出过“风格即其人”的名言,汉语中有“文如其人”。在我国文学理论界,对风格的界定是十分宽泛的,它似乎无所不包,从大的方面,有时代的风格,民族的风格;从小的方面,作者笔下选择的一个章节、一个词或一个句式,无一不是作者风格的体现或标志。总之,风格体现在文艺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各种要素之中,体现出不同作家、艺术家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2 风格翻译:保留原文语义空白和不确定性

在文学翻译中,翻译家们最关注的是原著的文字风格。几乎每一个翻译家在文学翻译中都谈到了对风格的理解以及对再现原作风格重要性的认识。对他们来说,风格,就是原作艺术生命最重要的体现,文学翻译者若忽视原作的风格,不着力于对原作风格的再现,那无异于断绝原作的艺术生命。翻译家们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应该看到,在对原作风格再现的问题上,翻译家们都有着清醒的理论意识,在如何再现原作风格上,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张今先生认为“作家的风格实在分为两个方面———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作家风格的精神方面就是作家的形象、作家的精神面貌;作家风格的物质方面就是作家所喜爱使用的词语、句型、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段及其重复频率。”[2]精神是极为抽象的概念,需通过物质方面来体现出来,因而笔者认为在文学翻译中对作家精神风格的重现需建立在对作家风格物质方面重现的基础上。本文将从体现风格物质方面的选词和修辞出发,用语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因素来分析风格翻译,指出最大程度地在译文中保持原文文本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文的风格,让译文读者可以如原文读者一样在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中得到基本一致的审美效果。

“空白”和“不确定性”本是R.英加登常用的概念,为的是说明文学现象问题,伊塞尔借用过来说明接受美学问题。伊塞尔用不确定性与空白说明文本与读者接受的关系,他说:“空白的东西导致了文本的未定性”,“空白暗含着文本各不同部分的互相联结”,“空白是文本看不见的接头之处”,“空白丛相互关系中划分出图式和文本视点,同时触发读者方面的想象活动”。[3]可见,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正是联系作品与读者的桥梁和纽带,它是诱导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链接的原动力。文学作品的语言不同于其他科学文本的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描述性的,它旨在可以赋予读者审美的空间,因此其语言具有更多意义的不确定和空白。西方人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实际上正是《哈姆莱特》本身的不确定性与意义的空白“隐含”了这些不同意见的读者,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这一作品不朽的文学价值,即在不确定与意义空白中给读者带来了愉悦的审美空间。那么对于文学翻译,我们又该以如何的态度对待呢?许钧教授曾经说过:思维层次是翻译的基础层次,语义层次是翻译的必要层次。但对于文学语言来说,除了传情、达意之外,还有其美学功能。[4]钱冠连先生也曾指出:译家把语用隐含变成明示,译变对了,便堵塞了读者的想象,译变一处堵塞一处,译变全部堵塞全部,结果是整个译品虽然可读但毫无趣味,这是取消了文学;译家把语用隐含变成暗示时,译变错了,便无异于原来的创作,变错一处毁灭一处,变错全部毁灭全部,要多糟有多糟。[5]因而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不能将原本描述性的语言完全按照译者自己的观点填补这些不确定和空白来将之翻译成解释性语言,这样的翻译只是一种故事的转述甚至是一种改写而完全不能保留原文的风格,也不能让译文读者领略到原作的风采。

3 杨宪益夫妇《呐喊》英译赏析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写于五四运动高潮期,鲁迅在该书《自序》中说,他是抱着唤醒那些在“铁屋子”里正“从昏睡入死灰”的人们,来写这些小说的;并想以自己的呐喊之声,“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6](2)鲁迅的小说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凋敝破败,农民的不幸和痛苦;描绘了当时各类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遭遇;暴露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罪恶,对中国人民长期在封建主义统治下所形成的保守、懦弱、愚昧、精神胜利法等劣根性,给予了深刻的批判。鲁迅小说风格凝重冷峻,语言洗练简赅,人物个性鲜活生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开拓了道路。[6]沈雁冰先生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发表《读<呐喊>一文》,谈到自己读《呐喊》后的感受:“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并评价了鲁迅的小说语言风格:“这奇文中冷隽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含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的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

杨宪益、戴乃迭(Gladys Margaret Tayler)夫妇,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联袂将中国文学作品译成英文,从先秦散文到《水浒》、《红楼梦》,《鲁迅选集》等,达百余种。杨老师中文功底深厚,Gladys又是“native English speaker”,两人携手翻译,真可谓是独占“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几十年来他们珠联璧合的合作使他们双双获得了“译界泰斗”的美誉,创造了翻译史上的奇迹。他们翻译鲁迅的作品,因有中外合作的优势,比起别的译文,更能体现两种文化的精髓。他们的英译精品,不但有对外译界的意义,而且对国内英文学习者、爱好者及英译工作者,都是极有价值的读本。本文将从选词这一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呐喊》英译本进行赏析,从语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出发来评价译文的风格翻译。

3.1选词

鲁迅先生的作品,在锤炼词语方面可谓是精心选择,仔细推敲。他选用词语精当贴切、含蓄深厚,既能准确、生动地表达描述对象的总体特征,又处处体现新意,收到词义明确以外的其他效果,往往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觉弦外有音,文字间蕴含更多深意。[7]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所说:“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下面我们从《呐喊》中形象生动的选词来窥探鲁迅先生高超的语言艺术,同时也领略一下翻译大师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是如何再现原语风格的。

3.1.1名词

例1: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8]

Yang Xianyi&Gladys Young’s version(in short:Y’s version):

Then I rationalized t he matter to myself,saying:Home was always like this,although it has not improved,still it is not so depressing as I imagine;it is only my mood that has changed,because I am coming back to the country this time with no illusions.[9]

《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中指出“心情”指感情状态,如“心情舒畅,悲伤的心情”;“心绪”指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说),如“心绪不宁,心绪乱如麻”。这里义近而有差别,不可移易,体现出鲁迅选词的精当。杨戴夫妇完全读懂了鲁迅先生的遣词,在译文将心情和心绪分别译为“mood”和“illusions”。心情译为mood完全符合原语,with no illusions是指to be fullyconscious of the true nature of something.esp.something bad difficult,etc.(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1995))从鲁迅在《故乡》中“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可以知道作者要从此远离故乡的心情,因此with no illusions表明了作者回故乡心情的不安定。通过“mood”和“with no illusions”,目的语读者可以通过译者精当的选词来推测鲁迅的复杂心情,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3.1.2动词

鲁迅在使用动词方面,注意精心挑选,灵活多变,从而使作品增添文采。请看例2:

例2: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8]

Y’s version:Ignoring this,he would lay nine coppers on the bar and 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with a dish of aniseed peas.[9]

例2描写了孔乙己买酒这一事件,本来付铜钱可用“拿出”、“付出”以及“交出”等词,为何鲁迅偏偏用了“排出”呢?《现代汉语》中说:“句中的‘排’字,用得精彩。透过‘排’这一动作,可以看出一些具体情景:一是九文大钱来之不易;二是大钱少;三是用那斯文郑重的付钱方法暗示出孔乙己的拘谨迂腐,但又那么善良、朴实。”[10](501)“排”这一精心挑选的动词很显然是一处艺术创造,是作者刻意经营的一处“空白”,其目的是让读者参与其中,并借助自己的审美经验慢慢品味、细细解读。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对这个动词的翻译也可谓是费尽心思。根据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ish(1995),lay解释为to put,esp.carefully,in a flat position;to set in proper order or position,因而lay不仅描写出孔乙己把钱一个个地往柜台上摆放的姿态,而且恰如其分地显示出其复杂的心理状态,在当时穷困拮据的生活境况下表现出他对这几文钱的珍惜,要认真地一个一个地点清数目。

3.1.3形容词

例3: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漫了青白的光。[8]

Y’s version:Old Shuan suddenly sat up in bed.He struck a match and lit the grease-covered oil-lamp,which shed a ghostly light over the two rooms of the teahouse.[9]

虽然只是很简单的灯盏,鲁迅先生却用上了“遍身油腻”来修饰它,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他通过这一修饰语可以给读者产生空白和不定点,这一召唤结构使读者不由地对作品产生联想,细细品读鲁迅先生的真正用意。译文中通过greasecovered oil-lamp不仅还原了原文的语义,更通过定冠词“the”还原了原文的风格,译文读者可以通过译文来猜测华老栓夫妇生活的艰辛。

3.1.4副词

例4: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8]

Y’s version:It seemed to him that in this world probably it was the fate of everybody at some time to have his head cut off.[9]

例4选自《阿Q正传》,描写阿Q在死前的心理活动,文中“大约本来有时”的应用进一步体现了阿Q的麻木,即使在临死之前,他也不忘用精神胜利法来“鼓励”自己,安慰自己对死亡的恐惧,鲁迅先生运用意义相似的副词更体现了他的良苦用心,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味阿Q的愚昧和无可救药。在译文中,杨戴夫妇没有只顾原文的语义,他们深切了解鲁迅先生故意在选词上给读者留下审美的空间,即通过这些副词来阐释阿Q精神的实质。译文不仅在语义层面上与原文相近,而且“seemed”,“probably”等词还原了原文表达的风格,可谓是形神俱备,貌合神似。

4 结束语

文学翻译不同于科学文体翻译,其意在能给译文读者留下审美空间,使译文读者也能像原文读者一样通过作者所留下的空白和不确定点来细味原作的风格。就如茅盾先生在《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一文中对文学翻译做了如下的概述:“……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1954)杨宪益夫妇不愧为翻译界的泰斗,他们充分尊重原语和译入语各自的语言特征,突破了英汉两种语言表层结构的框框条条地束缚,竭尽他们所能,深入挖掘原文的深层结构,将《呐喊》形神兼备地展现在译文读者面前,保留了原作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从而保留了原作的独特风格。

摘要:从接受美学中语义空白和不确定性这一术语来分析风格翻译,指出最大程度地在目的语中保留原文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风格,让译文读者可以如原文读者一样在这种空白和不确定性中得到基本一致的审美效果。最后通过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呐喊》译文中的选词赏析原文的风格意义来证实这一观点。

关键词:风格翻译,空白和不确定性,选词,呐喊

参考文献

[1]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73.

[2]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92.

[3]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71-272.

[4]许钧.论翻译层次[C]//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399.

[5]钱冠连.翻译的语用观[J].现代外语,1997(1):33.

[6]乐齐.精读鲁迅[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4-5.

[7]陆文蔚.鲁迅作品的修辞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1-2.

[8]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9]Yang,Xianyi,Gladys Yang,Trans.Selected Works of Lu Xun[Z].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85.

《相见欢》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4篇

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收复国土。

倩:请。

《相见欢》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5篇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登高》中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所以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相见欢》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6篇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留 一作:留人)

《相见欢》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7篇

一、原文及译本简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原文: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以下列举许渊冲、龚景浩和裘小龙三位译者的翻译版本,并随后进行深入分析。

许渊冲(2)译本:

Tune:Joy at Meeting(LI Yu)

Silent,I climb the west tower alone

And see the hook-like moon.

Parasol-trees lonesome and drear

Lock in the courtyard autumn clear.

Cut,it won’t sever;

Be ruled,’twill never.

What sorrow‘tis to part

It’s an unspeakable taste in the heart.

龚景浩(3)译本:

Happy Meeting(LI Yu)

In silence I walked up West Lodge,

The moon a mere sickle.

A lone parasol tree in a deep courtyard

That locked up a limpid autumn.

A feeling welled up–

Too stubborn to be served,

Too tangled to be sorted.

‘Tis the sorrow of parting,

‘Tis a strange emotion that’s heart-pervading!

裘小龙(4)译本:

Sorrow of Separation(LI Yu)

Silent,solitary.

I step up the western tower.

The lone parasol tree locks the clear autumn

in the deep courtyard.

What cannot be cut,nor raveled,

is the sorrow of separation:

Nothing tastes like that to the heart.

南唐后主李煜在音律、书法、诗文方面均有造诣,而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相见欢》一词,为南唐灭亡后李煜被囚于汴京所作。整首词上阕将孤寂感伤之情与悲秋破败之景相融合,下阕直抒心中所怀之愁思。《相见欢》为词牌名,为中国古代词格式的名称,并不在词作中表示某种含义。若直接将此首表达愁苦之词的词牌译为“Joy at Meeting”或“Happy Meeting”,不免使得读者对译文感到困惑难懂。故而对于该首词的词牌来讲,可译为“Tune:Xiang Jian Huan”,再辅以适当译注。上阕中,词人大量使用意象,包括“西楼”“月”“梧桐”“深院”“清秋”,通过使用意象,融情于景。

二、《相见欢》意象的使用与翻译

(一)西楼

即南唐亡国后李煜被囚之地。去国离乡,物去人非,李后主只能站在西楼上伤感于月色西沉,西楼二字也能从侧面体现出李煜的愁情。对于“楼”的翻译,韦利(Arthur D.Waley)在翻译杜甫的《登岳阳楼》时将“岳阳楼”译为“Yo-yang Tower”。与岳阳楼同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英文译名为“Yellow Crane Tower”。对于本词中“楼”的翻译,龚译的“lodge”更偏向于度假时暂住的林间小屋,与李煜被囚之地的建筑不符。故而“西楼”可译为“West Tower”。

(二)月

“月”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表达思乡之感的经典意象。古代迁客骚人常借月亮表达情感,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能够朗照的明月往往表达的情感也为圆满、欢快,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月如钩既非为满月,则不能朗照。在此时,李煜眼中月色的不圆满,正映衬了他心中情感的不圆满。“钩”中文指一种弯曲状的、有尖端的物体。提到尖锐的物体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痛楚,而将不圆满的月亮比作尖钩,也能表达出李煜心中见到凄凉的秋月而情感被刺痛的感觉。但在英文中,月亮并没有相似的寓意。在钩的表达上,泰德•休斯(Ted Hughes)的《栖息之鹰》(Hawk Roosting)中曾使用:

“Inaction,no falsifying dream

Between my hooked head and hooked feet;

Or in sleep rehearse perfect kills and eat.”

泰德•休斯使用的“hooked head”与“hooked feet”表示“钩状的头”与“钩状的脚”,整篇诗歌表现的为鹰的力量与权力,诗中带有着强烈的血腥味,而在此的“hooked”也带非常强烈的刺痛之感。

(三)梧桐

词人在高楼之上,远眺如钩的残月,视线逐渐下移落到庭院中的梧桐树上。梧桐树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衬托秋天的凄凉孤寂。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中国古来自有“梧桐一夜而天下知秋”。词人眼中深秋时节的梧桐树,也被给予了无尽的凄凉与愁思。许渊冲先生将《声声慢》(李清照)中的“梧桐”译为“parasol-trees”。相对于译为“法国梧桐”的“the Plane Tree”,“Chinese Parasol Tree”(中国梧桐)更为符合原文含义。

(四)深院

中国古代的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定的组织规律,每一处住宅、宫殿、庙宇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院墙之类环绕成的一个个庭院而组成。一般庭院都是前后相串联,通过前院到达后院。在这首词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个深深的庭院,锁住了一个被囚的后主。“深院”一词表达出了一种空旷孤寂之情,勾起了李煜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与亡国被囚的感伤苦闷。在白居易的《病中友人相访》中有“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韦利对此的翻译为:“By an effort I rise and lean heavily on my bed;Tottering I step forwards the door of the courtyard.”在本首词中,“深院”译为“the deep courtyard”,可以表现出庭院深深的意境。

(五)清秋

清秋特指深秋。秋天是思念的季节,也总与凄凉、忧郁、离愁等心境联系在一起。秋与愁有着不解之缘。南宋吴文英在《唐多令》中说道:“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深秋把这种原本秋天就表现出的愁情大大加深。在中国古代也有使用“清秋”的诗词,如“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又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徐忠杰先生将“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译为“So much the worse is it in bleak autumn;When everything looks stark bare and drear”。回到《相见欢》译文,“clear”(清澈的、明亮的)与“limpid”(透明的、平静的)没有体现出“深秋”的含义。相比之下,“late autumn”较符合“清秋”含义;“bleak autumn”通过“阴冷的、荒凉的”修饰,也能体现深秋时节凄凉孤寂的情感。

三、意象翻译方法

庞德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不可译的成分,而意象的翻译属于可译的部分。但是由于语言与文化历史的不同,很多意象在不同语言中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这就使我们在翻译意象时同样会遇到困难。在翻译意象时,首先要充分理解其在源语中所表达的含义,再搜集目的语中的相关表达方法,进而使用目的语再创作。在具体翻译时,有以下几点意象翻译方式:

直译加译注:意象美经常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大打折扣,还可能给译文读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惑。在翻译某些意象时,直译字面内容,再加入适当译注,可以保留中文诗词的中国文化特点,避免对原文的曲解与含义或意境美感的丢失。

译出所喻之意:意象通常会带有一定的比喻意义在其中,翻译意象时可以将其所喻之意译出,保证内容的完整正确与行文的流畅,避免了加入译注分散读者精力,也避免翻译意象本身而使读者不知所云。

象征意义转换:由于语言、文化、历史和宗教等因素的差异,意象的象征含义在不同的语言文字中存在一定差异。但是纵观世界,人类所能表达的感情与所接触到的事物大体相同。有时我们会发现,在中文中的某个意象和英文中的某个不同含义的意象所蕴含的含义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在翻译时进行象征意义的转换。

格式塔意象再造:中文诗词中经常使用意象叠加的手法,通过几种不同意象的组合使用,使得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更有力、更丰富。在翻译意象的过程中要注意全诗的整体美感,所以理解也是格式塔意象再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对源语意象与意境的充分了解,才能保证再造的意象不偏离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或渲染的氛围。

四、结论

通过分析《相见欢》中意象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出意象翻译的优劣对诗歌的整体通顺程度与内容的准确性及意境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相见欢》的意象翻译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得出了意象翻译的基本方法。意象的翻译要在保证忠实原文基本内容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还原原文的意象使用所体现出的美感。

摘要: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常常通过对意象的描写进而借物抒情。而这种意象的使用也使中国古诗词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喻意美。在诗词英译的过程当中,由于语言、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对诗词中意象的翻译也常常需要译者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中文诗歌意象翻译的研究在中国的翻译发展与文化传播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见欢》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8篇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

《相见欢》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9篇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前言】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它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表面上是伤春咏别,实质上是抒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深切悲慨。这种悲慨不仅是抒写一己的失意情怀,而且是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注释】

⑴谢:凋谢。春红:春天的花朵。

⑵匆匆:一作忽忽。

⑶无奈,作常恨。寒雨:一作寒重。晚:一作晓。

⑷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胭脂,一作臙脂,又作燕支。

⑸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意为令人陶醉。留,遗留,给以。醉,心醉。

⑹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⑺自是:自然是,必然是。

【翻译】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赏析】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这些自属有目共见。但如以为他这“随手”就是任意“胡来”,文学创作都是以此为“擅场”,那自然也是一个笑话。即如首句,先出“林花”,全不晓毕竟是何林何花,继而说是“谢了春红”,乃知是春林之红花,——而此春林红花事,已经凋谢。可见这所谓“随手”“直写”,正不啻书家之“一波三过折”,全任“天然”,“不加修饰”,意欲成“文”,诚梦呓之言也。

且说以春红二字代花,即是修饰,即是艺术,天巧人工,总须“两赋而不来”方可。此春红者,无待更言,乃是极美好可爱之名花无疑,可惜竟已凋谢。调零倘是时序推迁,自然衰谢,虽是可惜,毕竟理所当然,尚可开解;如今却是朝雨暮风,不断摧残之所致。名花之凋零,如美人之夭逝,其为可怜可痛,不止倍蓰。以此可知,“太匆匆”一句,叹息中着一“太”字;“风雨”一然,愤慨中着一“无奈”字,皆非普通字眼,质具千钧,情同一恸矣。若明此义,则上片三句,亦千回百转之情怀,又匪特一笔三过折也。讲说文学之事,切宜细思寻玩,方不致误认古人皆荒率浅薄之妄人,方能于人于己两有所益。

过片三字句三叠句,前二句换暗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别有风致。但“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于是让人们想到杜甫的名句“林花着雨胭脂湿”(《曲江对雨》),此乃南唐后主也熟读杜诗之证也。后主分明从杜少陵的“林花”而来,而且因朝来寒“雨”竟使“胭脂”尽“湿”,其思路十分清楚,但是假若后主在过片竟也写下“胭脂湿”三个大字,便成了老大一个笨伯,鹦鹉学舌,难有意味。他毕竟是艺苑才人,他将杜句加以消化,提炼,只运化了三字而换了一个“泪”字来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觉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

“泪”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韵谐音的妄下之字。此醉,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

《相见欢》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0篇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译文1:

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仰视天空,缺月如钩。俯视庭院,寂寞的梧桐树凄惨的秋色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剪也剪不断,理它却还乱的是离别之愁。此时此刻,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译文2:

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勾,在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锁著梧桐,也锁住了寂寞。心中的思绪,想要减断,却怎样也减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简析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作于归宋以后,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三句,采用倒装的手法,来突出离愁别恨是那样的深重,无法忘却,心里越想越乱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滋味难于言表,让读者读来大有言未尽意无穷之感。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赏析: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动的离愁别绪,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作者尝尽了愁的滋味,而这滋味,是难以言喻、难以说完的。

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1篇

《即日》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40卷第196首。

原文

即日

作者:唐·李商隐

桂林闻旧说,曾不异炎方。

山响匡床语,花飘度腊香。

几时逢雁足,著处断猿肠。

独抚青青桂,临城忆雪霜。

注释

①这首诗作于大中二年初春,在桂林郑亚幕。

②按:今本宋之问集无“小长安”句。张叔卿《流桂州》:“胡尘不到处,即是小长安。”疑义山误记。

③匡床:方正而安适的床。

④指雁足传书。

⑤著处:犹到处。

⑥冯浩云:度腊终无雪霜。非忆雪霜,念京华也。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繁体对照

即日李商隱

桂林聞舊說,曾不異炎方。

山響匡床語,花飄度臘香。

幾時逢雁足,著處斷猿腸。

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2篇

五代: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

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

负你残春泪几行。

细雨泣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

寂寞相思知几许¤

玉枕拥孤衾,挹恨还闻岁月深。帘卷曲房谁共醉,憔悴。

惆怅秦楼弹粉泪。

译文及注释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luán)镜鸳(yuān)衾(qīn)两断肠。

霏霏细雨浸湿了光阴,芳草萋萋,年复一年,与离恨一起生长。凤楼深深,多少情事如烟,封存在记忆之中。望着饰有鸾鸟图案的铜镜,绣着鸳鸯的锦被,思念往事,寸断肝肠。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流光:光阴,或认为是雨后草叶上油亮的光彩。凤楼:传说春秋时期,秦穆公为其女弄玉筑造凤台,弄玉与萧史常于此吹箫,后来一同飞升成仙。“凤楼”由此而来,这里指女子的妆楼。鸾镜:镜子的别称。传说,用镜子照鸾鸟,鸾鸟见影便翩翩起舞,所以把镜子叫做鸾镜。鸳衾:绣着鸳鸯图案的被子。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xìng)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梦魂,信马由缰,千里飘荡,魂回梦醒,只见杨花点点,飘满绣床。薄情负心的人呀,我半掩闺门,你却迟迟不来,夕阳西下,眼看辜负了三春的良辰美景,洒下清淡的泪珠几行。

魂梦:即“梦魂”,古人认为人有灵魂,能在睡梦中离开肉体,故称“梦魂”。薄悻:对爱情不专一的男子,即薄情郎。负你残春:辜负了春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霏霏细雨浸湿了光阴,芳草萋萋,年复一年,与离恨一起生长。凤楼深深,多少情事如烟,封存在记忆之中。望着饰有鸾鸟图案的铜镜,绣着鸳鸯的锦被,思念往事,寸断肝肠。

梦魂,信马由缰,千里飘荡,魂回梦醒,只见杨花点点,飘满绣床。薄情负心的人呀,我半掩闺门,你却迟迟不来,夕阳西下,眼看辜负了三春的良辰美景,洒下清淡的泪珠几行。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

流光:光阴,或认为是雨后草叶上油亮的光彩。

凤楼:传说春秋时期,秦穆公为其女弄玉筑造凤台,弄玉与萧史常于此吹箫,后来一同飞升成仙。“凤楼”由此而来,这里指女子的妆楼。

鸾(luán)镜:镜子的别称。传说,用镜子照鸾鸟,鸾鸟见影便翩翩起舞,所以把镜子叫做鸾镜。鸳衾:绣着鸳鸯图案的被子。

魂梦:即“梦魂”,古人认为人有灵魂,能在睡梦中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薄悻(xìng):对爱情不专一的男子,即薄情郎。

负你残春:辜负了春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早年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自古文人就为春日和秋日悲伤的传统,词风接近花间派的冯延巳也不例外。在某个下着小雨的春日,作者顿生出“怨望”之情以及浓浓的伤春之情,借着闺情在这首词中抒发出来。

赏析

这是一首闺情词,上片咏草起兴,以芳草喻离恨,进而写出女子凤楼独居的苦楚,下片先写梦境,后写女子所居的环境,进一步表现抒情主人公念远的愁情。全词语言明自雅丽,笔法离合自然。这首词摆脱花间词人对妇女容貌与服饰的描绘,而转向人物内心感情的刻画,在词史上有一定影响。

“细雨湿流光”,虽则五字,却道尽了初春的无限风光。细雨蒙蒙,洒落在春草叶上,留下滴滴水珠,微风吹过,泛起流光。“湿流光”意指主人公所度过的随春雨而流逝的岁月也是那样的冷涩恼人,正是“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流光”一词还将冷凄扰人的静态烦闷与时光流逝的动态惧忧结合起来,冷寂独处的日子往往感觉太慢,本希望快点度过,可是女人出于青春容颜易老的心理却又希望时间慢慢流逝。而“流光”一词又给人快速流去的感觉,如此矛盾纠结的心理集于此短短五个字中。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人生苦短的生命忧患意识。“芳草年年与恨长”也是以具象表现抽象的妙句,将无形的离恨比托于年年生、年年长的芳草,可感可触,极形象地道出抒情主人公忍受长久离别的痛苦。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一方面,它确切地描绘出了春天细雨绵绵之时。烟雾缭绕,茫茫一片的景象;另一方面,雾笼凤楼,人如同被困锁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无限心事,茫茫无以倾诉。两相对照,景情交融,给读者的感染力就非常之深。

“鸾镜鸳衾两断肠”。鸾凤成双,鸳鸯成对,“鸾镜鸳衾两断肠”中的这个“两”字既有两两成偶之物与自身形单影只的对比,也包含着两对成双之物对自身孤独情怀的连续刺激,语意双关,极有意蕴。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魂梦任悠扬”,是对“烟锁凤楼”的反弹,禁锢在空闺中的少妇在梦中可以无拘无束,任情驰骋。可睡起所能看到的只是“杨花满绣床”。“杨花满绣床”与上句“魂梦任悠扬”相印相称,一虚一实,互文见义。从这两句所描述的情景看来,思妇魂牵梦萦的意中人杳不见踪影。洒脱之余,更显悲凉。

“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她半掩闺门,等待恋人的到来,可是从清晨等到红日西斜,还未见踪影,她忍不住骂了一声“薄情郎”。爱之深,方恨之切。她口头称为“薄悻”,内心深处爱的深切。

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3篇

作者: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翻译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赏析:

这首《春雪》,构思独特,独具风格,是韩愈小诗中的代表作。

前两句中,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里没有芬芳的鲜花盛放,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十分焦急。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单纯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内心的感情是: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初惊”写出“见草芽”时的情态,极其神。“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然而这种淡淡的情绪藏在诗句背后,显得十分含蕴。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腾挪,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怅惘、遗憾,而是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称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描绘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热闹,一翻再翻,使读者如入山阴道上,有应接不暇之感。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4篇

天津桥望春

唐代: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译文: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天津桥下春水浸润着红霞,如烟细柳微风中拂岸倾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车辇不再来金殿久已关闭,莺儿飞出衔着上阳宫中花。

注释: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xiá)。

风丝:微风。

翠辇(niǎn)不来金殿闭,宫莺(yīng)衔出上阳花。

翠辇:皇帝乘坐的车子。这里借指皇帝。宫莺:泛指宫中所栖之鸟。上阳:上阳宫,唐高宗时建造,在洛阳皇城西南,洛水天津桥附近,高宗常居此听政。

赏析: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荡。这美好的自然春光,不减当年,自然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非昔比。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可是,那千官扈从、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已不能再见到了。宫殿重门紧闭,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而今一片寂落,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面对着这番情景,诗人自然是心潮起伏,感叹万千。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淡泊。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客观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了岁岁春天重临,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这正是以乐景写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飞翔的信念下一篇:广西南宁小升初练习题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