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白居易的故事

2024-06-25

历史名人白居易的故事(精选9篇)

历史名人白居易的故事 第1篇

历史名人白居易勤学苦读的故事

唐朝有个写诗很多的少年天才——白居易。

白居易五六岁便开始作诗,九岁时对诗的声韵就非常熟悉了。母亲是个慈爱、严格又有文化的妇女,充当白居易的启蒙教师。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她总是拿着诗书教导儿子,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也有偷懒的时候。这时,母亲不去打骂他,而是讲道理,督促他把漏下的学习任务一点一点补上。

就这样,白居易渐渐养成了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的`几首新作,来到在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顾况俯前,顾况漫不经心地瞟了一下名帖,等他一翻开,眼神就像被磁石吸住了,禁不住韵味十足的吟诵起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好哇,好!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想在任何地方住下去,都不是难事!快请进!快请进!”

看到写诗的人竟然是一位少年,就高兴的与他谈起作诗来,不知不觉的就谈到了天黑!这一年白居易才16岁。

从此这个会写诗的少年天才的名字,一下子在长安城传开了。

白居易写的诗,生动流畅,连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婆婆都能明白。可是谁能想到,他那里是什“天才”,他学写诗花了多大的心血啊。

成名后,白居易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他还是一天天不停的读了写写了读......白居易给后世留下了3千多首诗歌,成为唐代写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历史名人白居易的故事 第2篇

白居易写诗晒工资名人故事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把自己一生中做各种官(小到户曹,大到太子少傅)时不同级别的工资都写进诗里拿出来晒,在我国历史上堪称是独一无二的奇特现象。 白居易早年当户曹时,说自己“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35岁时白居易官至县尉,在此任中,他写下了一首《观刈麦》,诗中写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对自己不事稼穑而能有三百石的俸禄,很是惭愧。 37岁时,白居易得了个左拾遗的职位,工资一下子翻了几番。他在诗中写道:“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50多岁时,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此时的.薪水让他的生活颇为安逸舒适,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云我五十余,未是苦老人。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贫贱。” 54岁时,他当上了苏州刺史,任职一年半后,便于次年九月罢官。在《题新馆》中他对任苏州刺史间薪俸这样记载:“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待遇确实不错。此后,白居易工资年年看涨,为太子少傅时是“月俸百千官二品”。太和七年,白居易又被授为太子宾客分司,“俸钱七八万,给受无虚月”。 然而白居易晚景凄凉,特别是70岁停职时,薪水也停发了。只好“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郭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干脆连房子也卖了,即便如此,他还“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怕自己那点钱还没花完,这辈子就没了。这是他一生最困窘的时期。 好在半年以后,他以刑部尚书致仕,这才得到一半俸禄,他在临死之前还不忘留下《自咏老身示诸家属》,最后晒一晒工资:“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 白居易的这些“工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十分独特而又弥足珍贵,为研究唐代的官俸制度乃至唐代社会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数据。

历史名人白居易的故事 第3篇

一、长成:爱情的铺垫

《长恨歌》取材于民间故事,塑造人物形象时必须符合老百姓的口味。“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开篇几句,既含有唐明皇统治天下为求美色的讽喻意义,又可以看出受到《诗经·关雎》中雎鸠关关和鸣引出男女相恋故事的民歌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长恨歌》中,就是唐明皇多年普天下寻找、杨玉环待字闺中二人两情相悦。这一“求”字,不应理解为“求女色”,唐明皇作为一国之君“后宫佳丽三千人”,他“求”的是知己、知音。在民歌影响下提炼的开头也可以使白居易在塑造唐明皇形象时,可以将笔端在天子与平民之间自由游走。

诗人对于杨玉环塑造是别具匠心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在这里作者故意隐去了史传中杨贵妃的出身经历,从而显示出杨玉环出身的洁白。“人未识”也增加了女主人公的神秘色彩。这种浪漫开头形成的情感铺垫为下文展开故事避讳。《新唐书·杨贵妃传》“幼孤,养叔父家。或言妃资质天挺,宜充掖庭,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而太真得幸。”(1)杨玉环不但“天生丽质”,而且拥有音乐与智慧的秉赋;“难自弃”她懂得怎样表现自己,怎样去取悦皇上开心。“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从唐明皇的视角来看以杨贵妃,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爱情的滋味,就是面对一个人时,整个都丢了颜色,而她,是唯一的一抹灿烂。”这也许就是李隆基当时的心里写照吧。“温泉水滑洗凝脂”,是在按照民间美妇的范式塑造杨贵妃这一形象。

李杨二人的身份地位迎合了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主角。一个是人中之龙,一个是天姿国色,两人非同寻常的出身,必然会引起后代读者的兴趣。一国之君希望得到知己,天姿国色希望有人宠爱,主角贵族身份确立为后文希望拥有平民化浪漫浓郁的情感做铺垫。

二、长夜:爱情的升华

在诗歌中以安史之乱为界,作品情节形成乐与悲的鲜明对比。一方面是“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这里主要写帝妃之间的享乐生活。另一方面是“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唐明皇的角度来写对贵妃日夜思念、爱情难以忘怀。看似矛盾的两面,却正体现出爱情的升华。与其他专宠故事相比,李、杨故事的特殊魅力在于具有戏剧性的跌宕起伏的情节,更加吸引读者去一探究竟。

《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善歌舞,通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这正是颇有音乐造诣的玄宗所求的知音,据说玄宗非常喜欢《霓裳羽衣曲》,贵妃对此曲似乎心有灵犀,表演得非常出色。每当贵妃舞起《霓裳羽衣曲》,玄宗就兴致勃勃地击鼓伴奏,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可以说是音乐这根红线将两个有着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牢牢地拴在一起,才使两人有了坚实的爱情基础。

当一个君王过度沉迷于柔情,不能很好地把握和使用手中的权力,自然就会有人野心勃勃,试图“取而代之”。安史之乱爆发,浪漫而奢靡的男欢女爱被彻底打破,玄宗带着贵妃慌忙向蜀地逃窜。这个昔日备受宠爱的女人被迫自裁,玄宗悲愤万分,却无能为力。作为堂堂一国君主,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无法挽救,实在是历史上一个巨大的玩笑。正因为诗歌这种不和谐的渲染,才引起人们心灵上的不规则运动。因此,诗人通过叙述帝王寻求真爱而不得的惨痛经历,将帝王人性向平民化还原。

三、长生:爱情的向往

诗歌在马嵬事件后重点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而女主角却未发出爱的声音。于是,作者在第三部分描写了杨贵妃对唐明皇的真挚感情,以便让这个爱情悲剧完善起来。“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通过行为举止、着装、容貌的侧面烘托,写出了贵妃震惊、激动、惶惑、急切、悲楚、委屈、感激等诸般感触,诗人把人物内心刻画得合情合理。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欲时。”“长生殿”据史料记载,是“天宝元年十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作者让两人在“长生殿私语”,一方面“长生”与“长恨”呼应,另一方面,在这里可以摆脱尘世的纠葛。“海上仙山”“虚无缥缈”的描写正是把皇帝带入另外的无限世界,两人爱情被纯情化、崇高化。

白居易为什么在故事的结尾处安排一段“长生私语”,这种模式冲淡了整个故事的悲剧色彩,似乎也削弱了故事的感染力。我们为何不从老百姓的感受来探讨这个问题?

对中国百姓来说,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遭受了太多苦难,渴望一个没有悲剧的世界。而其中,他们尤其渴望获得自由的真爱,这一切,生活中往往无法获得,他们只好在文学中,在故事中去寻求。自古以来,大团圆、大圆满结局是中国人文化的特点,满足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

四、长恨:爱情的主题

历来学者对《长恨歌》主题众说纷纭,究其原因,是对“恨”理解不够全面。傅兴林在《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上发表的《从三部曲机构论〈长恨歌〉之“恨”》,认为“恨”之意为“爱”,《长恨歌》即“长爱歌”。张文处在《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3期发表文章《说〈长恨歌〉之“恨”》,持同样的观点。笔者认为这种解释过于直白、偏颇,不够全面,也减弱了诗歌原有的浪漫意味。周锦国在《语言教学研究》2006年第5期发表文章《〈长恨歌〉之“恨”应加注》对“恨”的注释为“遗憾”。韩府在《阅读与写作》2007年第4期发表文章《此恨非彼恨———也说〈长恨歌〉之“恨”》,同样认为理解主题的需要,“恨”应解释为“遗憾”。笔者认为这个“恨”字是其他任何字都无法替代,包容着遗憾、惋惜、怨恨、爱等种种复杂的情感,这些情感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

我们先理清“长恨”之“恨”。《中华大字典》对“恨”解释有两条:其一,怨也。其二,悔也。(2)显然,现代汉语中的“仇恨”的意思由第一种义项引申而来,而“遗憾”的意思则是由两种义项共同发展转化而来的。

在古籍中,“恨”作遗憾解释的例子很多。比如中学生亦熟知的诸葛亮《出师表》中有:“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个“恨”主要是遗憾、惋惜的意思,这个“痛恨”并不是现代汉语中与此同形的那个“痛恨”的意思。比如“恨铁不成钢”“恨相知晚”“相见恨晚”等。“恨”的“遗憾”“惋惜”意尽管在现代仍然使用,但人们由于思维的惰性和惯性,对这一义项习焉不察、视而不见,甚至一些文学研究者也忘却了或根本不知道这一义项的存在。

再回到白居易生活的唐代,这种用法也是屡见不鲜的,即使是唐诗,甚至很为人们所熟知的唐诗中“恨”字作“遗憾”“惋惜”用的例子也举不胜举。比如白居易《读史五首》的末一句则是“乃知汨罗恨,未抵长沙深。”用的是屈原、贾谊的典故。最能说明情况的还要算与《长恨歌》有共同之处的《李夫人》一诗,这首诗中也言及这一历史题材的诗句:“马嵬坡下念贵妃。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这种种“恨”其实都是得不到满足的“遗憾”。这个“恨”与白居易《长恨歌》的“恨”字如出一辙,用法、含义相同。

“长恨”的主旨是什么呢?是对“重色倾国”的遗憾,还是对失去贵妃的惋惜?“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者在结尾处遵循了美妇和爱情题材作品的一般模式,满足了人类感情的一般需要,没有违背这种趋势过分强调故事的政治含义,而更多的是表达一对痴情男女的美好爱情愿望不能实现的遗憾,即使这种愿望此岸世界不能实现,希望到彼岸世界去实现,“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正是由于作品的各部分之间是相辅相成、珠联璧合,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才演绎出缠绵悱恻、婉转动人的爱情悲剧,成为千古杰作。另外,白居易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晓,不仅受到学士文人的欢迎,甚至妇人孺子也喜欢诵读,这也是李杨爱情故事得以流传的因素之一。

摘要:白居易《长恨歌》之所以打动历代读者,让李杨故事回响这么悠远,究其深层原因,是作者精心构筑的完美爱情悲剧,并且使李扬故事遵循了民间爱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向美的本能和情感欲望。从诗歌结构入手,以诗歌中四个“长成、长夜、长生、长恨”具有标志性的词语为线索来加以分析。“长成”是爱情的铺垫;“长夜”是爱情的升华;“长生”是爱情的向往;“长恨”是爱情的主题。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长成,长夜,长生,长恨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6.

[2]郭锡良.古代汉语[M].2版.语文出版社,2000.

[3]朱振家.古代汉语[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商务印书馆,1980.

[5]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渗透 第4篇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到底有何意义呢?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通常情况下,通过讲述完整的历史故事,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大多数历史故事都会引发人们深入思考,这对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初期的初中生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满足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

2.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历史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历史故事则是当时某一事件的缩影,故事的发生也必定符合历史发展顺序,这个过程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关系进行推理和猜测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尝试通过历史故事来总结规律,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这对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的方法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在不同阶段使用恰当的故事,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H.4mm〗.在新课内容开始前设置悬念故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历史课同样如此,在新课内容开始前讲述一个悬念故事,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

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一节课当中一直保持积极状态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历史故事,既可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如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涉及了较多的历史人物,而且这些历史人物各具特色,为了让学生熟记这些历史人物,教师就可以采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历史故事的方法

3.在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渗透历史故事

以一个精彩的历史故事作为结尾,能让学生再次高度集中注意力,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例如,笔者在讲述“商鞅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材中对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当看到商鞅最后却被处以极刑时,学生们感叹不已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笔者讲述了秦王派兵抓捕商鞅的情景:当时商鞅逃到边关客栈,但是客栈却不敢收留他……最后,商鞅虽然死了,但是商鞅变法却成功了,这也为秦国一扫六国奠定了基础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的注意事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但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历史故事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其中的历史故事也数不胜数,然而课堂时间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必须选择紧扣教学内容的历史故事

2.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必须选择合理的时机

一堂历史课往往由多个环节组成,所以教师在讲述时必须把握好时机,适时地渗透历史故事在课初渗透历史故事时,要设置悬念;在课中渗透历史故事时,必须紧紧结合教学重点,加深学生理解;在课末讲解历史故事时,必须重视故事对教学内容的总结作用

3.在讲述历史故事时,要注重课堂教学艺术

讲述历史故事必定会涉及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良好的语言组织是增强历史故事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时,要使用精练的语言,还应当富有感情,注意语气和情感的变化,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判断

白居易的故事 第5篇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的东北)。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贞元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任左拾遗和左赞善大夫,曾因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又历任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他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是著名的“新乐府”的倡导者。早期的讽喻诗,有不少篇章能较广泛尖锐地揭发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实,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他的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除讽喻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着有《白氏长庆集》。

那一年,杭州大旱,一旱旱了九九八十一天。西湖旁边的几千亩农田,地皮都干裂了口,稻禾枯黄,象火烧过一样。老百姓天天到衙门里去请求大老爷:赶快放西湖水,救救农田。可是,那些官府大老爷,只知整天在西湖上寻欢作乐,却一直不理不睬。

有一天,百姓们又熙熙攘攘地赶到衙门里来,要求大老爷放西湖水,有的喊:“青天大老爷,赶快放西湖水,救救农田吧!”有的喊:“大老爷,再不放西湖水,我们百姓都活不下去啦!”闹得那位大老爷睡也睡不安,吃也吃不香,只好亲自到衙门口,怒气冲冲地对百姓说:

“谁说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湖里的鱼龙就没有地方栖息啦!”

这时,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个长着五绺长须的老汉,不慌不忙地反问道:“鱼龙与百姓的性命相比,哪一个要紧?”

大老爷一听,又气呼呼地说:

“谁说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菱角就不能生长了!”

老汉冷冷地一笑,又反问道:

“菱角与稻米相比,哪一种重要?”

大老爷一听,更加气急败坏:

“谁说放西湖水?放了西湖水,对皇上洪福不利!”其实,这位大老爷想说的是对自己的官运不利,怕说得太露骨了,触犯众怒,就把当今皇上抬了出来,吓唬吓唬老百姓。

谁知那老汉一听这话,更生气了,他理直气壮地反问道:

“皇上与百姓相比,哪一个要紧?假如没有百姓种稻谷给他吃,做衣服给他穿,他还当得成皇帝吗?”

周围的百姓们,听了大老爷的话,条条无理,早想大骂他一顿;现在听了这位老汉的话,驳得句句有力,都高兴得跳了起来:“他说得对!他说得有理啊!”

大老爷早已气得浑身发抖:“你,你是哪一个?胆敢当众顶撞老爷,煽动百姓!”

那老汉又微微一笑,说:“问我哪一个?我就是白居易!”

大老爷一听,原来新上任的白居易到了。这老头儿,当今皇上也怕他三分,不好硬顶,连忙打躬作揖地说:“原来是新任的刺史白大人到啦!下官有失远迎,当面谢罪。请,请到衙内休息一下。”

老百姓听说这老汉就是白居易,有的还读过他关心百姓的诗篇,都说:“白居易来做我们的父母官,我们的农田有救了!”

果然,第二天,碧绿绿的西湖水,哗哗地流进了附近的农田,干枯的稻禾,象喝上了甘露,“唰”地一下子直起了腰。百姓们望着哗哗的湖水,流进自己的农田,兴奋得掉下眼泪来。

后来,白居易又访问了附近农家,在钱塘门外,修了一条堤,造了一座石涵闸,把湖水贮蓄起来。他又恐怕后代的地方官不了解堤坝对人民的利害关系,亲自写了篇《钱塘湖石记》(当时西湖又叫钱塘湖)刻在石碑上,详细写明堤坝的用处,以及蓄水、放水和保护堤坝的.方法。

百姓都围拢来看这块石碑。当看到上面写着:放一寸湖水能够灌溉多少顷田时,大家都为白居易深知百姓疾苦,精密设计了这个水利工程,感动得热泪滚滚。大家纷纷议论,觉得这大老爷不错,要为他向朝廷请功。白居易一听到这个消息,急忙阻止,还沉痛地做了一首诗。

税重多贫户,

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

与汝救凶年。

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对这一湖水,平时管理得可严啦。

有一次,白居易去游湖。看到南面的湖边上,有人在挑土填湖,建造亭台楼阁。白居易就传问是哪一家造的?当差的回来说:“这是衙内二爷的老丈人在造一座花园!”

白居易就把二爷的老丈人传来,说:“西湖,是百姓的西湖,你一个人为什么要占用?现在,罚你开田一百亩。”

那位二爷的老丈人没办法,晓得刺史说一不二,只好雇了一批百姓,挖了一百亩湖泥。

又有一次,白居易从白沙堤上散步回来,看见有人从山上砍了两株树,背回来当柴烧。白居易就对那人说:“山上的树砍光了,山泥就会流到西湖里去,积聚起来,那怎么行?罚你补种十株树!”

那人就只好到山上去补种了十株树。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占湖造屋,上山砍树了。这样,白居易在杭州三年,把西湖整治得水绿山青,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可是,白居易的所作所为,也得罪了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吏们。他们把白居易看做眼中钉,偷偷地把他写的《醉后狂言》等诗篇,加油添醋地送到皇帝面前去告发他。皇帝一看,这还了得,就把他贬到另外地方做官去了。

白居易要离开杭州了,手下佣人把他剩余的俸钱装好箱子,准备带走。白居易看见了,说:“把它存到库里吧,今后治理西湖好用!”

白居易要离开杭州了,杭州的老百姓,心里好不难过。他们打听好白居易上路的日子,纷纷提了酒壶,托了糕点,站在西湖边来送别。

百姓们在西湖边等啊等啊,没听到鸣锣喝道的声音,也没看到抬着满箱金银、满筐绸缎的行列,只见白居易从天竺山骑着马缓缓而来。后面两个佣人抬着两块天竺石跟随着。一路走来,一路与百姓们话别。百姓们跪着拦住白居易,许多人都哭了。

白居易看了,心中十分感动。当即在马上吟了一首诗,大意是说:我在杭州三年,惭愧没有什么功绩,只不过是脱不了诗人的习气,做了十多首诗歌,临走还带走了两块天竺山的石头,这怕也有伤清白吧!

白居易的修炼故事 第6篇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乐天,是紧接盛唐以后有名的大诗人。他的诗语言通俗、明白流畅,在风格上自成一体(世称“元白体”)。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与元九书》为其诗论纲领,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他长于各种诗体,特别是叙事长诗,其中《长恨歌》和《琵琶行》是其代表作,而《长恨歌》则被诗评家誉为千古绝唱。

不象韩愈、杜甫和其他一些大诗人那样,死后才受到后人的特别推崇,白居易在生时便诗名显赫,受到举国上下、甚至国外的崇拜,而且其影响在历史上经久不衰。在他盛名的二十年时间中,各地寺庙道观、邮亭等处的墙壁上都能看到他的诗。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野老牧童,不分男女老幼,甚至不识字的老太太,都是他诗歌的忠实欣赏者和积极的传播者。当时传抄他的诗拿去卖钱或者换酒、换茶喝的人到处都是;能够唱诵“长恨歌”的歌妓会抬高身价,自觉与众不同;甚至外国的宰相也托来朝的商人以百金一篇的奇价购买他的诗作。

白居易一生写过的.“讽谕诗”比别的诗人都多,充分显示出他关心劳动人民疾苦、同情贫穷受难者的善良本性(最有名的比如《卖炭翁》、《观刈麦》以及《缭绫》等等),使人至今读起来还能深切地感到作者善心的巨大感化力量。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关心和同情穷苦人的同时,他还往往能反躬自问,把自己的优裕生活看作值得羞愧的事情。比如看到饥饿的妇女抱着小孩,在麦地上捡拾别人收麦时掉下的一颗颗麦粒来充饥,他便联想到自己“不事农桑”还拿“三百石”俸禄,而感到深深的“自愧”(见《观刈麦》)。

他的善念逐渐使他完全走上了修佛的道路。特别是在晚年,他自号“香山居士”,成为一个不入庙的修炼者。修佛使他明白了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因此在遇到生活中的磨难时(他曾贬官到江州作司马),就不会象常人一样地过份忧愁和烦恼。而且他对名利也逐渐地放淡,告诫世人不可过份追求,否则自招灾祸,还语重心长地告诉世人,许多人的痛苦都是自己的言行招来的[1]。由于放淡了名利,看透了人生的真相,因此他在修炼中进步很快,并修出了比较强的“宿命通”功能。

盛唐前后,许多朝廷命官和文人都修佛,其中一些人也都知道自己的前世。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说,“据说房太尉前世是个修佛的和尚,而王右丞(即大诗人王维)前生是一个画家;我也打坐入定,用宿命通看自己的往世,结果发现我原来的好多世中都一直与诗歌有着不解之缘”[2]。他在这里告诉我们,原来他的诗歌天才是在许多世中不断地积累起来的。这一说法为“天才”找到了最自然的解释,并且也被当今西方“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所证实。比如一个几岁的小孩能够不学自会地开机动船,显出非凡的“天赋”,但研究发现,他前世是一个机动船的船长,有着几十年的驾船经验。

白居易不但修出了比较强的宿命通,他在修炼中的体悟似乎也比一般人高。他在“读禅经”中写道,“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诗无大诂,禅无定说。这首禅诗的境界还是让读者自己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注:

[1] 白居易,“感兴二首”:“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白居易的爱情故事 第7篇

白写《长恨歌》时,已三十五岁,但还未婚。一个大龄的未婚之人,竟然写出了这么一出让时人(据说《长恨歌》写出之后,立马传遍大江南北,曾有倡女应聘的时候把此作为法宝:“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白居易到别人家作客的时候,那些倡女一见到他就纷纷指点:此乃长恨歌歌主也。可见此诗的流行程度),让后人不住感慨的故事,以至于一些历史书在写到唐玄宗如何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时也引用《长恨歌》诗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甚至写到安史之乱时,也来一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一个光棍汉,如果没有情感经历,他又如何能写出这种缠绵悱恻的相思之苦呢?

查一下书,看一看白所写的诗歌。明白了,白有一个相好,而且是青梅竹马,她就是湘灵!

白有一首《邻女》的诗是写湘灵的: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白居易没事干,竟欣赏起邻居家一位15岁的姑娘,并且观察得这么仔细,还写到绣床,如果不是写湘灵,那白居易绝对是个不怀好意的色狼。但我们都知道白居易不是色狼,所以这首诗只能是写15岁的湘灵。据推算,白这时19岁。也可以说白居易19岁时,和邻家15岁的湘灵确立了恋爱关系。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能结合呢?白居易27岁的时候,他离开湘灵(即离开徐州符离的家)到江南叔父家时,一路上写了三首诗给湘灵。

第一首的题目就是《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他想湘灵想得泪眼朦胧,真是个有情男子!第二首《寒闺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从这首诗中看,白居易与湘灵的关系已发展到很深的地步了,深到什么程度,借用《长恨歌》的话应该是:“翡翠衾寒谁与共,孤灯挑尽未成眠。”

第三首《长相思》: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chè裂开)花心开。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唉,读到这里,实在让人扼腕叹息。两人15岁(从湘灵的角度看,白居易当时19岁)就认识了,至今整整苦恋了8年(白居易27)。是什么阻碍了他们?门第。当白居易29岁终于考上了进士,就向母亲恳请与湘灵结婚,遭到了母亲无情的拒绝,理由仍然是门第。白居易的《生离别》诉说了自己的苦衷:

“食蘖(植物的芽)不易食梅难,蘖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蘖苦甘如蜜。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人生最痛苦之别莫过于生离别。若是死离别,时间还可以逐步把痛苦减轻,然而生离别会让人一辈子挂念和痛苦。白居易30未到,就已生白发,可见相思之苦了。白居易33岁的时候,在长安已作了校书郎,仍得不到母亲的允诺,其《潜别离》揭示了这一苦楚: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相思之深,潜离暗别之苦,直让人慨叹白居易的生不逢时了。连送别都只能悄悄地进行,这是何等的无奈。白居易以不婚来抗争(白直到38岁才结婚),但无济于事。他也只能用诗来表达了:

《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感秋寄远》: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注:牢落,零落的样子,稀疏荒芜/无聊。

《寄远》: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瞑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正是有如此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白居易在写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的时候,特别是写到两人的生死相别之后的那些大段大段地抒情描写,入骨三分,要把人的肠子都化了,一个没有类似情感经历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因此与其说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写唐明皇和杨玉环的,倒不如说是写他自己的!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们后人读这样的诗歌,同样长恨绵绵啊!

历史名人白居易的故事 第8篇

关键词:选材,选用,运用,困难

一、历史故事在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背景

历史是一座桥梁, 架起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昨天和今天。从社会整体看, 学史以‘通古今之变’, 有助于人们认识世界发展潮流, 推动社会进步。从个人方面看, 读史有助于培养“真善美”的思想品德和情操, 而个人的进步正是社会整体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学好历史课非常重要。

然而历史教学却存在着令我们不能不深思的一种现象:历史课缺乏活力, 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 学生厌学, 甚至怕学;历史课程设置遭到排挤、冷落, 把历史摆在“副”科的位置等。再加上教学内容多, 短短的45分钟要把这么多复杂的问题向学生讲清楚, 实属不易。有的老师上课只能面面俱到, 不深不透, 根本没有时间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思考、参与讨论, 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目前, 在历史课教学中尝试历史故事的教学策略, 也比较常见。但实际效果看, 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历史故事选材上比较随意性;教学中运用随机性;呈现方式单一等等。在这些情况下运用历史故事, 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不了积极性, 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历史故事的选材及基本原则

1.历史故事的选材。

(1)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主要有几种类型:神话传说、传奇故事、公案故事、生活故事等。民间故事时代久远, 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口头传播, 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情节夸张、充满幻想, 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 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

(2) 史料类故事。常用的史料类故事主要来自有:文字史料与非文字史料。文字史料有:史书、 档案文书、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以及碑刻、墓志、家谱等等。非文字史料有:图像类:如绘画、壁画等, 有助于了解当时人的生活及审美观等, 如有助于研究宋代城市生活的的清明上河图。实物类:包括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 用以探讨当时人的生活、及观念等等。

(3) 风俗民情。民俗, 即民间风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 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 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主要包含几大部分: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等等。

(4) 成语典故。在历史教学中, 成语典故用的比较多。成语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 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2.历史故事选材的基本原则:

(1) 真实性。尽管历史一去不复返, 我们根本不可能重复昨天的历史, 但我们所讲解的历史故事, 创设的历史“情境”必须尽量还历史的真实,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审视和认识昨天。

(2) 趣味性。马卡连柯曾说道:“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效果可能相差20倍。在历史故事的选择上,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 充分挖掘历史故事的现实性、趣味性、审美性等有利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一个愉悦、宽松、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3) 实效性。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 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阶段来选择故事教学, 不能为了故事教学而盲目一味追求新奇搞怪。只是让学生被动地听故事, 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 既违背了新课程理念, 也丢掉了历史课的基本特色, 走入历史新课改的误区。选择故事时还应该注意结合教学内容, 以达到既完成教学任务, 也起到了课堂教学的气氛的目的。

(4) 思想性。历史故事的选择要符合思想性要求, 可以概括为两句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 让学生通过罗列林则徐的有关史实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5) 科学性。历史故事的选择要符合科学性要求, 就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进行教学, 要教给学生真实的历史知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为了渲染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用一些歪曲史实的或者毫无意义的历史故事。这样, 不管课堂气氛多好, 犯了科学性错误, 这堂历史课就是不成功的。

三、历史故事的运用

1.导入新课, 抛砖引玉。在新课教学时, 学生的首次感知, 一般能留下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在讲授新课前添加一些通俗易懂、或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容易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例如在讲元朝建立这一课时, 先从成吉思汗少年时艰难求生的故事讲起, 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故事所营造的情景中去, 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学习后面的内容。在讲宋金对峙的历史时, 可讲一讲“岳母刺字”的故事, 突出岳飞立志精忠报国的思想。通过讨论岳飞抗金史实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也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感到有一种学习的愉悦性和挑战性, 从而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浓厚兴趣。可以一扫课堂的沉闷和紧张气氛。

作为历史故事导入, 一般要求故事内容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 但不能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能起到了引入主题的作用。如果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故事导入就失去意义了, 课堂教学实际上已经开始, 而不是导入了。原来, 利用导入激发学生学习乐趣的目的也就无法达成。这种情况属于教学过程中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而不是导入。

2.新课教学过程中:

(1) 利用故事过渡。历史课堂教学中, 经常会遇到教学内容上下不连贯的现象。教学时, 运用历史故事, 承上启下, 能起的良好的效果。如:讲解“美国独立战争”时, 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以华盛顿的生平为线索, 串联起美国独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讲述。使得在讲授整个美国独立战争的内容时, 环环相扣, 过渡平缓, 这样的故事比较吸引人,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比较高, 结束后, 我让学生复述故事, 并穿插知识点的考察, 结果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也比较不错。

(2) 利用故事牵线搭桥, 把几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概念, 进行整合, 形成整体, 让学生有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和体系。

在讲解秦巩固统一措施时, 运用“楚人卖马”的历史故事, 再现秦统一六国时, 国内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从而引出秦巩固统一措施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把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一一连接到统一的主题上来。让学生感觉到这些措施并不是毫无目的的, 而且围绕如何巩固统一而展开的。

(3) 丰富内容, 让历史课堂教学“有血有肉”。课堂教学中段, 适当的穿插进故事的讲解, 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 既具体生动又能整体把握, 学习能够达到渐入佳境的效果。

在讲美国霸权时, 除了讲清美国曾经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中国, 与中国对立了20多年, 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 才改善了中美两国关系。还适时地穿插一段尼克松访华时运用“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之计, 躲过记者跟踪的故事, 让学生感悟到书本上的历史真的贴近现实生活, 从而激发学历史的兴趣。

(4) 突破难点, 把握重点。在教学过程中, 有些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与运用上存在难度, 或者该知识点本身就是这节课的难点。怎样化难为易,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历史故事有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讲解诸子百家的各家主张时, 设置情境, 展示故事, 如:一个人因赋税过重, 生活困难, 偷盗了邻人钱财。结果被官府抓住了, 人们纷纷议论。在场人中, 有主张儒家、道家、法家的人, 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个故事, 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处理现实问题。把知识中的难点, 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有些课的重点内容比较多, 而且涉及面也比较广, 学生把握起来有点力不从心。那怎么把握这些重点内容, 效果会比较好呢?这要考虑几个方面:学生是否感兴趣, 学生的印象能否深刻。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把握应该不成问题的。正所谓“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我想正是如此。在讲到“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时, 因为这个重点内容相当的多, 从表面来看, 知识点的关联度也不高。那怎么办呢?依据史实, 编写历史故事。从故事中让学生感知秦统一措施的必要性。例:一位来自遥远的楚国的商人准备到咸阳出售他的千里马, 一路行来发现各地道路宽窄不同, 路障横立, 很是辛苦。到咸阳的街头, 他选好了位置, 放下行李高声喊道“卖‘母’吆, 良种的千里“母”吆”。不一会儿, 围观了很多人, 可是没有人听懂他在吆喝什么, 无奈之下, 他只好拿出纸笔写下一个大大的 “马”字。围观的人看了之后更加不知所以然, 这时来了位曾经到过楚国的商人向人们解释说是卖马的,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过了一会, 有一个老者看中了他的马, 价钱很快谈成。老者解下身上的布袋取出一串貌似刀子的东西数好数目交给楚人。“这是什么, 你用刀子换我的千里母?”老者一脸的疑惑。……结果可想而知。

通过历史故事引出秦统一时面临的一些国情, 从而让学生明白秦始皇采取巩固统一措施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5) 课堂教学的升华,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催化剂, 教师必须通过创设一个和谐、友爱和宽松的教学氛围, 打开教学交往的情感渠道, 把自身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因素融为一体, 从而使教材的“心”与学生的“心”, 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中, 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

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渠道有时往往需要教师帮助架设。在美国曾经有这么一堂历史课:老师宣布考试分数后, 发现学生垂头丧气, 便说, 如果想加分, 就给我10美元, 但是, 只能是白种人的学生。学生们都愤怒喊叫, 拼命跺脚, 把课本、书包扔向老师表示抗议。老师用早已准备好的盾牌来抵挡, 并用水枪向学生扫射。学生们坐下来歇一歇的时候, 老师严肃地说:刚才就是当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反对种族歧视, 组织示威游行的情境。他倒在了统治者的真枪实弹下, 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但给我们留下了《我有一个梦想》。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在这堂历史课上, 师生在教师设置的历史情景中演出了一场动人的历史话剧:教师高明地创设、引导, 学生自然的参与, 师生在历史情境中共同真诚地感悟历史, 探究历史……在这里, 没有“师道尊严”和“上下尊卑”, 学生和老师, 是那样地自然、平等和纯真!在这里, 师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与课文之间的交流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答问式或是一种生吞活剥式, 而是一种心灵的撞击, 一种情感的激越。这种情感的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敢问、乐问的品质是不可或缺的。

3.课尾总结, 巧设悬念。一节课接近尾声, 仿佛是交响曲中一段乐曲的终结, 仿佛是章回小说中一章结束。每一节历史课, 都和其它节相联系。所以有时可用一段故事作结, 既可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又可巧设悬念, 吸引学生探知下文, 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如在学习秦的统一这一课内容时, 教师在课堂的最后引用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故事, 这个故事既强调了秦始皇巩固统一天下的必要性, 又为后面的秦朝暴政、农民起义埋下了火种。

四、结论

历史小故事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补充, 利用故事切实创设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课堂, 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也为中学历史教学在困境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历史故事的运用, 从各教学环节中的运用来看, 主要起了导入中激趣、切入主题、教学中丰富内容、牵线搭桥、突破难点、把握重点、激发情感、收尾中设置悬念等作用。

当然,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 还有许多方面尚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 我们将继续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刘庆华.课堂组织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3]陈军.走进历史[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4]严育洪.教学的细节功夫[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浅析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 第9篇

【关键词】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 应用

第一,要选择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历史故事。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也是学生性格和人生观形成的最主要阶段。可以说,一个人的人生观已经在初中阶段开始萌芽。若歷史教师能够在教学课堂中多讲一些比较激励人的、正义的历史故事,那么除了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之外,还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老师讲到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时,可以穿插苏武牧羊的故事,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与荣誉感。在讲到南宋灭亡之时,可以穿插文天祥英勇不屈的光荣事迹。通过朗诵文天祥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历史故事的选择,要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是指一种心理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能够依据原有的知识储备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当今中国乃至于整个世界,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也是当今的一大趋势。因为拥有创新能力,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和国家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可以永不枯竭的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而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的重要作用,便在于能够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之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能够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重在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重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例如在谈到勾践灭吴时,教师首先问学生四大美人中最早的是谁,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老师再给学生讲述西施与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继而回归课本讲述勾践灭吴的史实。不知不觉之中,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第三,历史故事的选择要真实。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选用必须是真实可信的,不要选野史之类的毫无依据的故事,以防学生在发现故事的真实情况后对教师言行的信赖度下降,对学生的学习情绪造成不好的影响。为此,历史故事的选取必须要符合史实,切记避免虚构和无根据的推断。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若选取了没有参考依据的,须在课堂上说明。比如,我选择的神话传说故事,必须给同学们讲清楚传说不可信。

第四,选择的历史故事要有趣味性

历史故事的选取最好能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其积极、自觉地学习。教师在进行历史故事讲述的过程中,要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将历史故事的情节真实还原出来,或者利用多媒体等技术,通过历史短片的放映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了解。比如在讲“贞观之治”一课时,我给同学们讲了“吃醋”典故的由来。既增加了历史课堂的兴趣,有增加了同学们对唐太宗的了解。再比如讲到红军长征的时候。我通过电影《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片段,再现长征中的艰难困苦和红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五,要选择合适的插入时机

初中生是很难保证在整堂课中都集中精神去学习的,他们很难保持超过20分钟的集中精神时间。教师在进行课堂安排的时候,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合理安排穿插历史故事至关重要。

1.历史故事在课前的运用

一门课堂能不能成功,能否让学生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教授的内容上,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开场白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初中生本来就处于青春期期,平时热情好动,对于那些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式历史教学会产生抵触与厌倦心里。所以历史教师能够在正式上课之前给学生讲一些比较新颖的、有趣的、充满悬念性的故事,无疑会受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这节历史课主要是讲述西汉的文学史,在上课之前教师先问班上是否有姓“司”和“冯”的学生。若是有学生举手,老师再问他对于历史上的“司”和“冯”姓知道多少。然后老师把历史上因为司马迁受宫刑,后人为避祸,改姓“司”和“冯”姓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样就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对司马迁的关注上来,为接下来讲解司马迁撰写《史记》做了很好地铺垫。

2.历史故事在课中的运用

一节历史课只有45分钟,如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就成了每个历史老师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在课程前半节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述,而将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安排在学生精力下降的时间段。这样轻松愉快的历史故事能缓解学生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对于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师最好指出,以增加历史故事的辅助教学效果。

为了既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时刻保持听课状态,又能够确保课文内容顺利讲解,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间适当插入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比如在讲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给学生讲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讲到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时,讲述鸿门宴的惊险故事。讲到南宋名将岳飞抗击金朝时穿插岳母刻字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够很好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既丰富了历史课程的内容,又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另外,若以生动的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能使学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学生在回味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总之,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要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前进,如何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燃起青春的动力和活力,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运用历史故事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式,结合故事的讨论和学习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教师在平时进行历史故事教学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改进,使得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运用更加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汉书.李广苏建传》

上一篇:计算机数控机床改造应用分析下一篇:政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