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责任--师德之魂演讲稿

2024-07-22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演讲稿(精选9篇)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演讲稿 第1篇

爱与责任 师德之魂

▓▓▓ 频道:广角聚焦 栏目:师德论坛 加入时间:2005-9-13 10:28:38 ▓▓▓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举国庆祝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9日上午,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我院承办、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协办的广西2005年教师节师德论坛在学院文科综合楼三楼多功能报告厅隆重举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吴恒,自治区高工委副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潘晔,我院党委书记钟海青教授,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于瑮教授等全体院领导以及各地市教育局领导、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等260多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由我院党委书记钟海青教授主持。论坛讨论的主题是“爱与责任”。主要议题是:

1、师德建设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2、新时期的师德风范、3、师德建设的制度与内容创新。

首先,潘晔副厅长代表自治区教育厅致辞。她代表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向全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她充分肯定了教师节设立20多年来,广西的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先。她就如何抓好师德建设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要明确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强化师德教育和学习培训制度;建立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完善师德建设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建设保障机制。她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她号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到广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把爱心献给学生,把痴心献给教育事业,争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接着,于瑮院长代表学院向与会的各级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各位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她说,自治区教育厅把师德论坛交由师院承办是对我院的高度信任。于院长表示,在我院举办师德论坛活动,必将对在我院营造一个学习模范、崇尚师德、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会上,来自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涝溪完小的全国模范教师罗呈炳作了题为《甘当高寒山区辛勤园丁》的师德先进事迹报告;来自都安县百旺乡中学的黄石副校长作了抗洪保教先进事迹报告。报告真实生动,言辞恳切,与会人员为他们高尚的师德所折服。

随后,广西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王枬教授,广西教育学院邓国显研究员,南宁市教育局局长夏建军,我院成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李红、教育系覃壮才博士等与会专家结合罗呈炳老师和百旺中学教师的先进事迹针对师德相关论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其中不少独到的见解赢得了场内阵阵掌声,一些深邃的话题引发了大家的深刻思考。

钟海青教授在总结时指出,罗呈炳同志和百旺中学教师的行动体现了现代师德的精神和内涵:扎根山区,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育人为本,关注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水平的职业操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团队合作,共荣共辱的精神风范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他认为,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完成教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充实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前提,起着重要的社会教化作用。他指出,当前我们基础教育条件比较落后,存在不少困难,这就更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像罗呈炳同志和百旺中学教师那样,加强师德修养,发扬优良传统,赋予时代内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对待育人工作,共同撑起基础教育的一片蓝天。

最后,吴恒副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评价教师,师德为先;讲究师德,信念为首;坚定信念,责任体现;胜任责任,学习为本。广大人民教师应该坚定信念,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他说,我们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坚决贯彻“富民兴桂”政策,这是广西当今正确的选择。吴副主席号召广大教师学习先进典型,用爱心和责任感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同时建议组织优秀教师宣讲团,到全区各地进行教师先进事迹的宣讲,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先进形象。

“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的师德建设活动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我校在上级教育党委及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认识贯彻执行《南宁市教育系统2004年师德教育活动方案》及《新城区教育局2004年师德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弘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精神,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结合我校实际,把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党、政、工、团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角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开展“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的师德建设活动。

一是学校党组织召开开展“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师德建设动员大会。要求各位教师认真对照《南宁市民主路小学2004年师德教育活动方案》落实工作,积极参加本校师德教育活动,并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结合《南宁市小学教师诚信十条》,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意、言中有情、教中有新”,以实际行动把良好的师德落实在课堂上,融入到学校里,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

二是开展“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专题讨论。组织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并利用校园网开展宣传,通过全体集中学习讨论、分组学习讨论、自学、广播、网上宣传学习讨论等形式,开展师德建设的学习、讨论、宣传等活动,营造“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求每位教职工依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查自律。自查是否依法执教,是否坚持敬业爱岗、是否坚持正确的师生观,是否严谨治学,是否团结协作,是否尊重家长,是否廉洁从教,是否注重身教,写2000字以上的自查报告,并写心得体会。

四是组织学校行政人员深入社区、单位、家庭,了解教师在诚信立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帮助、谈心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向学生、家长、社会做出以下承诺:“目中有人、心中有意、言中有情、行中有样。”

对待学生:少一点苛责,多一份理解;

少一点失望,多一份信心;

少一点冷漠,多一份亲切;

少一点权威,多一点鼓励。

并把家长开放日作为“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孩子们一道听课,与教师沟通交流、探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网络教育。

在师德教育月中,学校把青年、党、团员教师作为师德教育活动的排头兵,35岁以上的青年教师每人上一节“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为主题的公开课。听课教师采用“2+1”的评课标准评课,采用互动式的评讲方式,使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与“课堂教学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校还开展了以“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为主题的班会。五年级(3)班的全体学生以诗歌朗诵、小品、绘画、论坛、给老师赠言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了对老师的信赖与爱戴,抒发了师生间深厚的情感。学生的言语间、字里行间体现了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平等和谐的学习空间;体现了教师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体现了老师赞扬学生、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细微进步的点点滴滴;体现了老师孜孜不倦,诲人不倦的精神。学校的团员教师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带领下,送教下乡以教育为先导,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党建带团建活动。青年党员、科研室主任郭小瑜为明江镇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讲座;优秀团员老师刘志、蒙海莎还为给全镇教师了上两节课改示范课。这给明江镇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输入新鲜的血液。

师德教育活动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使学校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绿色学校”、“南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宁市新城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新城区双拥共建先进单位”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

“学生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师德师风活动花絮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学生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这些都是南宁市民主路小学老师在师德师风的活动中拟定的爱生格言,它是老师们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更是工作准则。近年来,学校通过真抓实干,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树立起以德立教,敬业爱生的现代教师新形象,老师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我校注意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爱生敬业入手,狠抓师德师风教育工作,常抓不懈。每逢新学期开学,学校领导都组织全体教职工向学生进行宣誓承诺:“爱生敬业,育人为本,为人师表,弘扬正气,铸造教师人格,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每位教师在学期开学都须制定工作目标,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教育感悟,各人制订一句爱生格言。副校长邢广良认为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他的爱生格言是“学生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并将此爱生格言实践到教学中。

为把师德师风活动开展得更深入持久,我校党支部把这项活动与党员教育、党员评议、学生评议、家长评议结合起来,党支部组织学生开展“我最喜欢的老师”征文比赛,在学生代表座谈会,以“我理想中的老师”为议题;让家长通过“师德师风反馈表”给“最喜爱的老师”投票,并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进行评议,不仅加大了引导、监督的力度,而且促进了家长与学校的紧密联系;在党支部活动中,组织党员广泛开展“阳光工程”,关爱“三生”(后进生、学困生、特困生)活动,使校园遍吹良好师德师风。获得德育标兵的青年党员梁红老师,她的爱生格言是:“为孩子们一辈子着想,师爱无限„„”。她是班主任,她以“关爱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作为自己工作的重心,及时发现学生在情绪行为上细致的变化,与学生进行了有效沟通,与家长共同配合,解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在学生日常小事中,她注意捕捉最佳教育时机,深受家长学生欢迎,在她的耐心教育下,特殊生变成了好学生;杨雯老师从事10年班主任工作,她认为:班主任工作“一切从心开始”,教师应用心对待学生,对待工作要用心去想,实践时更要用心去做,用真诚平等去温暖每个学生。她从不歧视学习困难的学生和行为特殊的学生。青年教师李健英的工作座右铭是“以爱作为根基,平等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用信任、体贴、关怀、关爱每个学生”,她教到哪个班,都受到师生的欢迎爱戴。青年骨干教师岳雪琴在多年来的新课改教学中,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合作朋友,注意走进孩子们的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当学生出现困难时,她总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耐心和支持,伸出双手抚摸他们的脑袋,用和蔼的目光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用充满激情的话语激励他们,使他们的心里充满阳光。吴冬宁老师从不歧视班级的困难生,班上莫XX同学由于缺少家庭温暖,自由放荡,无心向学,于是吴冬宁老师从关心其日常生活入手,边鼓励边辅导边教育,不断激发其上进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他就是这样把“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的爱生格言加以实践的。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切学生的成长”为爱生格言的梁汶蕴老师,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诺言,本该住院治疗的她,看到学校师资紧缺,于是她只利用休息时间或调课去医院治疗,从没有落下一节课„„

民主路小学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以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师德师

风系列活动,通过全校培训,学习文件,相互评比,谈体会,摆现象,找不足,究本质,辨是非,作承诺,抓整改,定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师德师风的建设促进了教师新形象和良好群体形象的形成,在师德师风评比活动当中,陈向荣等10多位老师被评为“师德师风积极分子”,良好的师德师风激励着教师们爱生敬业,无怨无悔地奉献。

德艺双馨

优质服务

——南师附小师德建设掠影

我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支德高业精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办学效益。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的主题教育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师德表现最重要的场所,教师的学生观、价值观、人生观、人才观、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无不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因此我校把课堂教学作为师德建设的主阵地,积极开展以“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为主题,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师德教育活动。我们要求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意、言中有情、行中有样、教中有新”。即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公平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和发展空间;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自觉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引路者;教师要自觉改变教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学生同识、同享、同进的互动过程,最终实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共同发展的目标,体现师生课堂生命的价值。

二、开展“让师德在教育科研活动中提质”的活动 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理论学习、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关。经验型的教师、学习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对师德的认识有着质的区别。要提高师德水平,学校必须走科研兴校之路,教师必须走科研兴我之路。我校积极开展各项科研课题研究,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从而改变传统的师德观念,不断提高师德水平质量的目的。

三、开展“让师德在赏识中隽永”的活动

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正在发展中的学生更盼望得到教师的赏识。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激励,会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今后终身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将错误变成可贵的教育资源,使其成为孩子成长的积极因素,那么教师的师德就会在对学生的赏识中隽永。

四、开展“让师德在家访中延伸”的活动

我们坚信教师承担的角色超越了课堂的范围,与家长合作教育孩子,是教师师德反馈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家访就是教师师德的延伸。我们要求教师转变家访的理念,改变家访就是告状、诉苦、埋怨的做法,要求教师将家访作为跟家长沟通的渠道,向他们宣传课改的理念,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增强相互间的理解,创建和谐的校内外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要求教师写家访心得,做家访日记。现正在做“家访记实”征搞工作。通过长期不懈的开展一系列的师德教育活动,教师在师德建设中不断完善自己,我校师德水平迈向新台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显著。

学校先后获得区文明单位、区优秀论文学校,市先进集体、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科研先进单位(连续五年),市师德先进单位、市基础教育课改先进集体、“九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字理识字课题组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市食品信得过单位、市模范职工之家、市先进女职工集体、市教育局园林文化先进单位、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获全国总课题组标兵单位和市语文获全区赛课一等奖、数学获中南六省和区一等奖等优异成绩。教师中有肖炜清、方汉碧、关爱屏、陈桂兰等先后评为区市优秀教师。

今后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仍以师德为首,以教艺为基石,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为我党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演讲稿 第2篇

吴双全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我们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这句话简单明了地道出了何谓师德,那就是爱与责任,这正是师德之魂。

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上海教育界老前辈吕型伟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教育只有充满爱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是要用爱心来培养学生,用人格来塑造人格,用灵魂来呼唤灵魂。

教师的爱与责任,首先体现在不应该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上。一个优秀教师的德行、品格和关爱之心像冬日里的阳光,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与影响,使每个孩子都能适时地汲取温暖,溶解心与心之间纠集的坚冰与隔膜,滋润到每个学生的心田。

教师的关爱是一把可以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它可以唤醒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并能纾解他们心灵上的阴郁和苦恼,使他们重新振作起航,张扬个性,勇敢自信地去追逐每一个美丽不羁的年轻梦想。因而,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必须有心,应该时时处处对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精神状态等给予关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变化。教师的责任给寻梦的孩子引路。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上,还是与学生的生活相处中,一个优秀的教师都应该积极主动地以自我的真诚和关爱去拥抱、感染每一个学生,使自己对学生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尊重。

二、教师要掌握如何负责任地爱学生

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学生并不是袒护学生,相反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有方,及时进行教育,以促其不断进步,这才是善爱。爱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学生,赞美学生,让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别人尊重的愿望。当老师的,对一些调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尊重他们是基本前提。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搞一些“小动作”,或和同学在课堂上说几句话,或“碰碰”其他同学„„显然他们是在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或发泄不满情绪。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老师如果能十分注意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不当众说他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只是轻轻地走到他身边,在他的耳边说几句“悄悄话”,如“这样做好吗?下次能为老师而改正吗?”他们会会意地点点头,并且很努力地去改正。这些“悄悄话”使他们知道老师关心自己、尊重自己,从而变得收敛起来。如果当时马上点名批评或大声呵斥他们,他们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三、“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绝不厚此薄彼。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之窗的烛光。相反,任何看似不经意的失误都可能给学生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抚平的创伤。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这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和期待。一位名人这样说过:心灵的纯美是决定人的价值的第一标准,要使学生免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远离污染,在他们成长的芳草地上没有杂草,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是光明的使者,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做事的规则,使学生的心灵慢慢得到净化,人生的目标慢慢得以修正。只要我们自己做到时时为人师表,处处率先垂范,以个人良好的言行,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征服学生,相信我们的教育理想就一定会实现。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 第3篇

爱, 能温暖人的心灵;爱, 能鼓舞人们前进。有爱才有追求, 有对爱的追求, 才有对爱的奉献。作为一名教师, 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 渴求知识, 有着五彩斑斓梦想的学生们, 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 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 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 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和了解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从表面上看, 学生之间似乎差别不大, 但实际上,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因此, 热爱学生, 必须关心和了解学生, 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 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 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 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情况, 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 只有想方设法了解学生的一切, 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 找到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育途径、方法, 使师爱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也只有真正地关心和了解学生, 才能从实际出发, 有的放矢地教育学生,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 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 教师必须努力让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 绝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和正当的兴趣爱好, 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 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 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 少一份否定;多一点表扬, 少一点批评。有尊重才有理解, 有理解才有信任, 有了信任, 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尊重和信任学生吧, 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 真诚地与学生交往, 给学生以真诚的理解和帮助, 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三、爱学生就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 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因此,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民族、不同籍贯、不同出生、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 不偏心学生、不偏爱学生、不偏袒学生、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和后进学生, 处事公平合理。同时教师遇事一定要冷静, 不要随便发怒, 以威压人,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 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 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 尤其那些缺少天赋成绩差和犯了错误的学生, 教师一定要特别关注这些学生, 热情鼓励、耐心帮助他们, 去唤醒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 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 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 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 让他们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四、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 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 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 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 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严, 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严格要求不是惩罚学生, 而是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 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 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师教育学生, 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 爱以严为前提, 严爱结合, 爱而不纵, 严而不凶。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 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五、爱学生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 “问题生”也不例外。面对“问题生”, 僵化式的、说教式的教育只能让他们更加反感你, 相应的与之产生的对抗性也就越强。爱心, 是燃烧的火, 会让绝望的心灵重新点燃。因此, 对这些“问题生”要给予更多的爱, 教师要事事注意、时时留心, 多观察、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不发火、不放弃这些学生, 从爱出发,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同时, 发扬他们身上闪光的美好东西, 就会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 更加容易接受教师对他们的教育, 并积极主动地去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所以,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真正闪光, 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斗志。

六、爱学生就要公正合理评价学生

学生的个性需要得到张扬, 创造力需要激励、挖掘、培养, 老师的评价至关重要。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伤害学生终生, 也可能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 评价学生就要放下架子和师道尊严, 杜绝成见, 客观公正, 注重艺术语言,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个性张扬。同时, 作为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 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每个学生。这种差异要求教师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 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分层施教, 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发展,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 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七、爱学生就要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

教育是传递爱的事业, 爱是一切教育的起点, “以火点火火愈明, 以爱知心心愈爱”。乐意把爱奉献给学生, 是一个优秀人民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 教师要胸怀宽广, 把爱献给全体学生。作为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热爱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 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 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理解他们, 帮助他们, 取得他们的信任, 倾听他们的呼声。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 学习中失去信心时, 教师应给予慈母般的温暖和帮助, 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体验到你的爱心, 他们就会直视困难, 努力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扬起理想的风帆, 乘风破浪, 勇往直前!

八、爱学生就要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我们就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 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没有教育责任心, 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 就对我们报有希望。我们要想赢得家长的信任, 赢得社会的赞誉, 实现学校的发展和教师自身价值的提升, 就必须把我们的责任心分解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的日常教学每一个细节之中去, 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手中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成功。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的对学生实施正面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生也是人而不是神, 是人就会犯错误, 因此, 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允许学生在改正错误和缺点过程中的反复和反弹, 要能细致观察到学生的变化, 哪怕是细微的进步。因此, 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体贴入微的爱心、宽广的容人之心和锲而不舍的耐心。

总之, 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春雨, 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 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 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 心心相印, 没有爱, 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学生的责任感是每个教师所必备的, 它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对学生多一份爱吧, 因为在给予的同时会多一份收获;对学生多一份责任感吧, 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愧对教师这个称号。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 第4篇

【关键词】責任 表率 天职

在我校的校园标语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标语是“爱与责任——师德之魂”。因为我觉得这一点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尤为显得重要。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努力做到用真诚、热情为学生撑起一片热爱的晴空,用强烈的责任心担负起“为学生成人引路,为学生成才奠基”的天职。

一、“爱”字当头,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如果学生是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阳光里绚丽绽放”。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这些都是教育先辈们用自身的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要做到“把学生当孩子看待,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看待”。平时的工作中,我就是这样对待学生的。虽然多年来我基本都是担任的初三班主任,有少数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学生经常违犯校纪校规,但我从未因此而发过火,更不要说体罚学生了。因为我始终觉得他们还只是孩子,他们有犯错误的权利,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在教育学生时,我一般是不点名批评学生的,我总是利用班会课等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与校纪校规有偏差,促使其认识错误的后果及其可能导致的更严重的后果,对别人的伤害和对自己人格的影响等,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和弥补自己所犯的错。

二、始终牢记责任,忠实履行职责

2005年教师节前,时任教育部长的周济同志曾说过“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确实如此,如果没有责任,没有责任意识,就会不明确自己的职守。作为班主任,我觉得责任意识尤为重要。学校是由许多班级组成的,因此学校的每一个班主任都是学校的 “形象大使”,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决定了班级工作的优劣。

在班级工作中,我努力做到:

1、做好表率,坚持言行一致

有人曾说过,在一个学校里,你能从学生的行为举止判断出他的班主任是谁。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也反映了班主任的工作态度、人格魄力、教育艺术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意义。在我们办公室有一条标语,内容是“教师最佳的教育方法是做出榜样”。因此,班级制定的纪律要求学生做到的,我总能坚持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我也自已带头不做。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等,我自己先做到。我要求值日生每天提早到校,我就比他们更早到达学校;下午放学,迟一点离开学校,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知道班主任对班级的每件事情都会过问、检查,学生在班级工作上就不会存在偷工减料、偷懒现象。在我的督促和影响下,我带的班级班风正了,学风浓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一次次在稳定提高,每年新分班级时,许多家长都通过关系要求把孩子调到我的班上。

2、严而有格,持之以恒,强化常规管理

德育工作应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这得到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实际工作中,我牢记这一原则。俗话说得好:玉不雕,不成器。学生的教育离不开严格的纪律约束,针对初中学生受社会影响大,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自制力不强的特点,我总是在学年初制订严密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增强教育力度,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促进学生的行为规范。

首先,制订相对严格的班规制度,作为班级学生遵纪守法的行动指南。 “严师出高徒”,松散的班级管理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平时,认真上好班会课、团课和思想品德课,通过强化性的过程性管理,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思想行为,而又用奖励措施,促进学生严格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

其次,用表扬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对于那些由于经常受批评而造成自卑、胆怯,缺乏自尊心的后进生,老师除了要有耐心外,还应“长其善,救其失,扬其长,促其变”。要善于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各种形式的表扬,使他们尝到被人肯定的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也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丑恶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灵美!”班主任千万不要吝惜“好话”。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这种以表扬为主,规范为辅的做法,在具体实施中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个个创优、人人争先的良好班风的形成。

另外,在工作中,除了抓好班级制度的建设、强化各项规章制度外,我还注重针对学生的过错行为,按照程度不同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做到一视同仁。孩子犯错时,抚摩一下他的头发;孩子心情沮丧时,拍拍他的肩膀,这些无声的肢体语言有时候可能要比批评的话语更能催人改正,激人奋进。孩子思想出轨时,我基本上都是予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劈头盖脸、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批一通。由于不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学生,我都坚持同等对待,既使他们增强了纪律观念,也为创建良好的班风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自从我校开展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以来,我年年都以高票得以当选。有时候我也很好奇地问学生为什么要推选我,得到的答案居然出奇地一致:“因为你不偏心”。看来学生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才会有的放矢。

三、付出总有回报,成功的意义在于不断超越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 第5篇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我们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这句话简单明了地道出了何谓师德,那就是爱与责任,这正是师德之魂。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只有充满爱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是要用爱心来培养学生,用人格来塑造人格,用灵魂来呼唤灵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它要求教师践行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爱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爱学生是教学生的前提,是育人的基础,只有爱学生,师生情感才能融洽,学生才能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教才能情通,学生学才能理达,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爱与责任,首先体现在不应该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上。一个优秀教师的德行、品格和关爱之心像冬日里的阳光,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与影响,使每个孩子都能适时地汲取温暖,溶解心与心之间纠集的坚冰与隔膜,滋润到每个学生的心田。

教师的关爱是一把可以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它可以唤醒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并能纾解他们心灵上的阴郁和苦恼,使他们重新振作起航,张扬个性,勇敢自信地去追逐每一个美丽不羁的年轻梦想。因而,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必须有心,应该时时处处对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精神状态等给予关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变化。教师的责任给寻梦的孩子引路。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上,还是与学生的生活相处中,一个优秀的教师都应该积极主动地以自我的真诚和关爱去拥抱、感染每一个学生,使自己对学生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有些学生上课很容易分散精力,老师用眼神给他暗示——怎么又想到别处去了?请认真,现在正在上课呢。他会马上意识到自己走神了,会继续认真上课。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别人尊重的愿望。当老师的,对一些调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尊重他们是基本前提。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搞一些“小动作”,或和同学在课堂上说几句话,或“碰碰”其他同学„„显然他们是在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或发泄不满情绪。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老师如果能十分注意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不当众说他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只是轻轻地走到他身边,在他的耳边说几句“悄悄话”,如“这样做好吗?下次能为老师而改正吗?”他们会会意地点点头,并且很努力地去改正。这些“悄悄话”使他们知道老师关心自己、尊重自己,从而变得收敛起来。如果当时马上点名批评或大声呵斥他们,他们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另外,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绝不厚此薄彼。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之窗的烛光。相反,任何看似不经意的失误都可能给学生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抚平的创伤。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这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和期待。一位名人这样说过:心灵的纯美是决定人的价值的第一标准,要使学生免受社会上不良风

气的影响,远离污染,在他们成长的芳草地上没有杂草,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是光明的使者,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做事的规则,使学生的心灵慢慢得到净化,人生的目标慢慢得以修正。只要我们自己做到时时为人师表,处处率先垂范,以个人良好的言行,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征服学生,相信我们的教育理想就一定会实现。

爱与责任 师德之魂 第6篇

张勇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国有一千多万名教师,承担着培育两亿五千万青少年学生的重任,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连着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由此可见,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作为人民教师就得“艺高为师,师德为范”;就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作为教师,我始终记着这样的话:“师德的核心是爱生、师德的底线是责任”,也始终这样要求自己。我能够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的案例是一位平凡教师尽最大努力和最大爱心做的事,同时这些也是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痕迹,是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总结经验的成果。

一、严厉不是唯一的管理模式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

“严师出高徒”固然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如果任何事情只体现严格那么学生难免要觉得老师没有人情,哪怕在嘴上暂时不抵抗,心里是不满意的。更何况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不是一天两天,一味地严格难保他们哪天要起义。所以,班主任合理把握严格的度是很重要的。我的班级管理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早晨,我到班级上早自习,发现一个男生在抄后面一个同学的作业。我站在他们中间,他们非常惊恐地抬起头来。也许在他们的印象中,班主任应该把本子收了或者撕了,又或者是要把他们严厉地批评,而我当时什么都没有说,就只是看着他们。一分钟以后,我把本子放回那个同学手里,说:“你觉得有必要吗?如果没有必要,那么下次还需要这样做吗?”他们两个脸红红的,没有回答我。我觉得话说到这里也就可以了。于是站着又看了他们一会,就进行早读了。过了两天,我发现其中的一个男生在周记里写:“我今天很不好意思,因为我的作业借给其他同学抄了,班主任发现了,站在我身边一分钟,她一句话也没有说。她拿着作业放到我桌上,最后告诉我以后不要这样了,没有必要更没有意义。那一刻我突然好感激她并没有斥责我,嘲讽我,以前我的老师都会用阴阳怪气的语调讽刺我是不是觉得自己很能干,所以给别人抄作业。我知道自己错了,尽管她没有批评我,但我觉得她站我身边那一分钟的沉默让我明白了好多。”那篇周记我很有感慨,孩子的话是那样纯真,却感人至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完善不是不犯错误,而是懂得去明辨是非,懂得自觉地改正。至少从他的周记里,我知道他已经从心底里接受我的忠告了。所以在这事情上,我觉得他是理解我了,那么,无声的教育也是可以胜过有声的责备的。有的时候,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学生他能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目标明确,他的学习成绩也是稳步上升。上学期期末考试,他由入学时候的班级第二十二名一跃为班级第一名。

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作为教师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老师不是在训斥他,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在与他交流,用宽容的心态给予他帮助,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抵触情绪冰消雪化,从而受到“良药不苦口”的效果。我相信,只要用心去付出,总会有收获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进步,每个学生都能进步。鼓励,远胜于批评的效应。鼓励既能完成对学生错误的批评,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老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束关注的目光,一句亲切的话语,如同不“苦口”的良药,其“疗效”远胜过一顿严肃的批评,严厉的训斥。

所以,我明白,不管是严格或者宽容,前提都要出于对学生的爱。

二、让每个学生享受快乐飞翔的权利

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它们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树叶尚且如此,何况人呢?

在我们班有个男孩子,父母离异,他跟着父亲过。父亲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另外由于他中考的成绩并不理想,后来进入了职业学校,父亲对他也很失望。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开始自暴自弃,经常违反纪律,我通过其他同学了解到他在初中时候就是全校出了名的“捣蛋鬼”。教过他的老师谈到他时,都直摇头。可我却认为: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冷的感情心会消融。可当我满怀信心,试图用爱去温暖他时,才知道原来事情并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样简单。

开学第一天,他就带刀子上课,并企图让班级里的同学和他结成“黑帮”。我告戒他这样是很危险的,并且提醒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学好知识和技能。他在我面前点头说好,可到第二天,他照样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大声说话,照样三天两头和同学打架、赌博。我不禁自问:难道这个孩子真的无药可救了吗?难道我的付出真的对他毫无作用吗?那些日子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战败的将士,感到灰心丧气,可是教师的责任使我不能因此而放弃,因为我坚信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于是,我一如既往地在生活上给予他帮助,嘘寒问暖。细心观察他平时表现,抓住点滴进步去燃起他奋进的火花。

我知道家庭的破碎是他心理的阴影,所以我并没有把他拉在身边问“妈妈不在身边是不是很孤单,有困难就来找老师”之类,因为我知道尽管他缺乏爱,但他异常爱面子。我会经常找他聊天,问问他喜欢吃什么,平时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告诉他我觉得他有很多优点:勇敢、执着,有毅力,能吃苦。在这样的感召下,他变了,变得乖巧,变得懂事了。他通过周记告诉我,他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一度很沮丧,也不想和别人谈这个,但他觉得我把他当成朋友,所以他愿意把秘密告诉我。尽管我早就知道他的情况,但是我充分尊重他,我就当自己是才知道,以满足他倾诉的欲望。于是在周记的评语里我写了:“以前老师一直不知道你的情况,但是很高兴,我能得到你的信任,知道你的秘密。我也一定会帮你保守这个秘密。同时让老师惊诧的是,尽管是在单亲家庭,但你那么勇敢,那么坚强,是个有勇气的好男孩。”

后来,通过类似的一次次接触,他改掉了很多坏习惯。我告诉他抽烟对身体不好。他说他只是好奇,觉得抽烟有“男人味”,并没有上瘾。我说:“在我心里,你一直很有男人味啊,你勇敢、坚强„„难道这些还不够吗?是不是男人味一定要用一个固定的形式来证明呢?很

多人都是和你这样想,这说明很多人在男人味的认识上都只看重形式而缺乏个性,而你这么有个性的人是不是一定要用抽烟来证明呢?”他说:“不是的。”我说:“既然如此,那我要看看凭借你的毅力是不是可以把烟戒掉?”他说:“老师,绝对没有问题,我能做到。”后来,通过我询问其他同学以及对他不断的观察,发现他确实改掉了。

这个良好的契机,让我们的沟通又更进了一步。他也通过这事加强了对自己的控制。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改变。我告诉同学们:“没有一个年轻人不犯错,年轻人犯错就连上帝都能原谅。所以犯错并不是可耻的事情。只要我们懂得改正,不在一个问题上多次犯错,那么什么都不能妨碍我们成为优秀的学生。”那次班会上,他还上台谈了自己的感想,他回忆了初中的错误和现在的改变。他说自己尽管还不是很优秀,但比起以前,他真的好多了,他知道去考虑班级的荣誉,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以前他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意识。

另外,我发现他的字迹非常漂亮,于是,我经常会在他作业本上写:老师欣赏这样的作业。我还把他的本子贴在公告栏,让大家都学习他的态度。慢慢地,他学习懒散的毛病改了,上个月,由于他平时良好的表现,大家都一致推选他担任每周三的值日班长。他非常负责,轮到他值日那天,班级的纪律总是格外好。

爱的力量如此巨大,我用师爱为学生引路,用师爱谱写一曲最美的歌。

这个案例让我明白:教师要辨证地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仔细了解每个学生个性特点及其发展水平,学会宽容。在教学工作中,要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等有偏差的学生,应该积极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愿望。对学生绝不能掉以轻心,无论他成绩有多糟,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是教师的责任。正是这种责任意识使我从不轻言放弃。

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踌躇满志。现在,我更加深刻明白,教育,就是在每天的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看似一件件小事情,也许并不起眼,做好了也不见得有人发现。但是,把每件小事情都做好的人,就非常不容易。成为教师后的每一天,我都在向这个目标而努力。也许每天的进步只是一点点,但是我相信,积少成多的“每天进步一点点”,到最后一定是一个大进步。如果教师在乎细节,那么学生也会在乎,如果教师自己懒散,那么学生也不见得会非常奋进。我始终相信,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如果我可以,那么,就让我尽可能地做好一点,既提升了自己,也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我尽心尽责,无愧于教师的光荣职责。

爱与责任是教育的双翅,没有责任办不好教育,没有爱同样没有教育。有人把师爱比作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田;有人把师爱比作阳光,温暖孩子的心房。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脊髓的甜蜜。教育实践使我体会到:爱生是师德的核心。要搞好教育,就必须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将收获的不仅仅是那一束束美丽的花朵,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与自豪。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 第7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着自己,照亮别人。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却铸就了永恒的教育事业。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也有回报,当看到桃李满天下,学生成为社会栋梁时,老师会欣慰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也是爱。

有一位老师曾经这样写到:“茫茫人海中,我可以是渺小的,但在事业面前,我却不能渺小。因为育人的事业是阳光下最崇高的事业,她需要我满腔忠诚,无私奉献,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茫茫人海中,我可以是平凡的,可在孩子们心里,我却不能平凡。因为今天的学生是祖国明日花园里的绿苗,她需要我辛勤耕耘,精心培育,技高艺精,博学多才。”

正是这种对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激励着我们千千万万的人民教师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用爱心浇灌着祖国一代一代的花朵。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门老劳动者,如何对待培养的对象,是教师这一行业古今不尽的话题。,千百年来由此衍生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这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职业责任,也是教职工师教育智慧的一种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智能的钥匙,是用以点燃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教师热爱学生是没有界限的,无论他家境怎样,智力怎样,品德怎样,都要投以真诚的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它蕴含着教师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教师的天赋和教育智慧、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博大的胸怀。爱是一块肥沃的土地,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在今后的教师生涯中,我将会把爱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们,让每一个学生在爱的长河中茁壮成长。

没有责任就当不好教师。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化人的人必须走在人先,正是明彻知晓自己的责任,才有那么多老师无怨无悔扎根基层,默默耕耘数十年如一日,甘做人梯,呕心沥血,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

英语组的黄江萍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对工作、对学生极端负责的老师。学生们在教师节给黄老师的信中深情地写到:“„„早晨,天才蒙蒙亮,您就匆匆赶往学校,为的就是看看我们有没有按时起床,有没有吃好饭;到了深夜,您才回家,为的就是看看我们有没有上好晚自习,有没有睡好觉。看着您日夜消瘦的面庞,日益增多的皱纹,日益花白的头发,我们做学生的真的很心痛啊!您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累坏了身体,耗去了青春,操碎了心„„您就是一颗红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把全部的热情与希望融化在一颗颗炽诚的心中,老师,您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您需要好好休息了!„„”

黄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责任心的好教师。试问哪一个学生没有接触过她的谆谆教诲?哪一个学生没有体会过她母亲般的关怀?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黄老师正用她对学生、对工作无比负责的态度,诠释着“教师”二字的伟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黄江萍老师之所以能够赢得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信任与爱戴,之所以能够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了崇高的事业,是因为她心中充满了爱,充满了对学生的爱、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是因为她心中充满了责任,充满了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责任、对祖国未来的责任。黄江萍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和责任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颂歌,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三尺讲台,塑就满腔真诚;一支粉笔,挥洒两袖清风。教书育人使我们最大的心愿,催笋成竹是我们无悔的追求。让我们用爱哺育学生,用责任激励自己,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谱写我们不平凡的诗篇。

师德之魂——爱与责任 第8篇

一、爱是教师起码的道德要求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师前进的动力。因为有爱, 我们才能够抛弃人世间功名利禄的诱惑, 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 为学生的成长殚精竭虑。著名教育家霍懋征从教60多年, 创造出没让一个学生掉队, 没体罚过一个学生, 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的奇迹, 究其原因, 是他心中充满爱意。优秀教师盘振玉, 曾有多次走出大山, 到大城市里去挣钱的机会, 面对外界的诱惑, 她也曾经有过动摇, 但是为了山里孩子的未来, 为了不让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 她毅然选择了坚守岗位并且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什么促使她淡泊明志呢?我想主要是盘老师心中装满着对山里孩子浓浓的情意。

2000年, 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有一个学生吴海 (化名) , 经常迟到、早退, 爱顶撞老师, 打骂同学。学校领导多次找他谈话, 可他就是不悔改, 家长拿他没辙, 科任老师也拿他没有办法。开学不到两个星期, 他就两次故意打破班里的门窗, 在课堂上辱骂老师。我多次找他谈心,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可他却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并洋洋自得地说:“我是死猪, 就不怕开水烫, 老师别费神了, 没用。”有一天深夜寒风凛冽, 我突然接到他的电话, 说实话, 听到他的声音, 我顿生一股怨气。可他用哀求的语气说:“老师, 我现在肚子疼痛难忍, 我爸妈又不在家, 你能不能来我家, 送我到医院?”于情于理, 我都不能拒绝。于是我迅速骑上摩托车, 冒着严寒赶到他家, 把他送到30千米以外的县人民医院, 经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医生说, 如果迟来半个小时, 可能会性命不保。当时吴海热泪盈眶, 几度哽咽。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经过这一次, 吴海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学习主动性提高了, 待人接物有礼貌了。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大专院校, 毕业后事业有成, 每逢教师节总忘不了回来看望老师。人海茫茫, 麻木不仁的人不过是极少数, 只要教师真心付出, 总会有所回报的。

二、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中国传统道德注重责任, 正所谓“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教师作为人类先进文化的引领者, 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责任, 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一个班几十个学生, 肯定存在个性差异, 个别学生与整个班集体格格不入, 甚至经常出现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如果教师没有高度的责任感, 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问题学生”将会是社会上的“问题公民”。对一个教师来说, 一个学生失败, 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 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对于学生来说, 教师就是他们的引航者,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烙下深深的印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责任心和师德。只有明白担当的责任, 教育工作者才会想方设法超越自己, 在教学中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在思索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才会对所有学生视如己出, 才能够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正因为有责任感, 我们才会在实践中不断思索。

我校有个教师原来是政府的工作人员, 他先前工作的单位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 逢单位分流, 恰分流到我校。刚开始他工作懒散, 上课提不起精神。学生和家长意见很大, 反映到了教育局。经过领导的批评教育, 他意识到所作所为后果的严重性, 最终决定痛改前非。于是他博览群书, 认真取长补短, 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并且经常邀请市里优秀的教师听他上课, 指出他的不足。一年之后, 真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他上的语文课好评如潮, 参加县市各级的公开课、研究课多次获奖, 还当选市级优秀教师。

爱心与责任铸就师德之魂 第9篇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三平”精神;师德建设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校以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当前,在全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愈来愈高、教育外部环境日益复杂、教育任务日益艰巨的情况下,高校教师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校教师处于一种期待与失望、尊敬与鄙弃相裹挟的尴尬境地。要重塑社会对教育的敬畏感,必须以道德的力量来约束高校教师。“责任教育、良心教育”是师德教育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淡泊名利,安心教书育人,又要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对教育事业抱有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其精髓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师要“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德立教,“爱满天下”,是“万世师表”。他爱国、爱民、爱教育,正是有了这种深切的“爱”,才有了他那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著追求。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三平”精神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度成为河南媒体和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并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共鸣。“三平”精神是指“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它既是教师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充分体现,也是对其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2012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21周年,广大教育工作者当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志存高远,爱教乐业,为人师表,学习和践行陶行知先生“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和“爱满天下”的博大情怀,以及卢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切实促进师德建设。

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源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要求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永葆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追求,甘于平凡但不甘平庸,有无私奉献的远大志向。“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正是源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师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肩负着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而崇高的历史使命。教师职业的崇高就体现在平凡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是教育工作的主色调。为了实现培养更多更优秀人才的伟大追求,教师必须从小事着手、从细节做起。教育无小事。教师每天都要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参加学生活动等。这些琐碎小事是关系学生成长的大事,如果处理得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学生的心灵,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处理每件平凡小事都应有伟大的追求。一些教师在平凡中创造着伟大,因平凡而伟大,恰恰在于他们有伟大的追求。只有每位平凡的教师都有伟大的追求,才能实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教育工作是无止境的、艰辛的创造性劳动,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感情、时间和精力甚至毕生心血。“百年树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育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的成就与学生一生的发展连在一起,这不仅需要教师拥有超越功利的清高和拒绝浮躁的淡泊的伟大追求,还需要教师具有默默奉献的品性和矢志不渝的坚守。教师像默默奉献的绿叶,时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他们的工作平凡又不可或缺,对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要“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一生放弃了无数个人成功之路,毅然来到人民之中,来到孩子之中,无私地奉献了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帶半根草去”恰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

“教育是太阳底下最为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话曾经激励多少教师为了崇高的教育事业而甘受清贫,默默奋战在教育第一线。如今,在教师队伍中,有些人忘却了教育的本真,难耐教育的寂寞,他们大都在繁华世界里不屑于教师工作的平凡与琐碎,忽略了教师职业的伟大与神圣。教师承担着塑造民族未来的历史重任,不能仅仅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地位,还要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一名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虽然会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会缺少一些令人羡慕的名誉地位,但也会收获其他人所没有的幸福和感动。比如,教师节收到学生们送来的鲜花、节假日里收到学生们问候的短信……这些才是一个教师最大的快乐。教师要学会感恩,有了感恩意识,才能在经历困惑、痛苦后仍无怨无悔,才能甘于坚守平凡岗位,端正职业态度,把平凡的人生与伟大的职业追求联系起来。

二、“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源于“爱满天下”的乐业情怀

伟大的追求必须用满腔热血去实现,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要求教师有平静的心态和平实的作风,把内心勃发的工作热情与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满怀激情而又认真扎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力争创造出一流业绩来。满腔热血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先决条件。陶行知先生一生“爱满天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学校,这是师德的最高体现。只有心中有爱,才能以满腔热血投身于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作为一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事业,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有所不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饱满的热情,激情常在,用激情感染学生,才能培养学生追求上进的心境。“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要求教师保有平静心,做到淡泊明志,不是要教师满于现状,而是重在强调教师需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为事业倾情投入的精神境界,在平静中酝酿蓬勃向上的激情,在平静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追求,在“宁静”中“致远”。

年复一年的教学工作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漫长而滞后的教育成效又容易消磨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当好一名教师,需要敬业,更需要乐业,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敬业心而无乐业心,敬业心很难持久,正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样。唯有乐业者,才能做到真正敬业。“工作好辛苦”等抱怨,谁都曾经有过。教师只有从工作中寻找到乐趣,才会有激情和干劲,才能取得好的工作成绩。为了履行教书育人的艰巨使命,教师必须在平常中始终不渝地追求乐学、敬业的境界。

教育需要满腔热情的人,需要教育工作者将工作中的奋斗拼搏看做人生的乐趣,同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是良好师德的体现。教书是教师最本分的工作,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成为一名好教师,仅有高尚的情操和饱满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精通业务,肯于钻研。“学高为师”,博学多才对一名教师来说很重要。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学习钻研,才能不断充实、提升和完善自己;只有不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者只会被社会淘汰。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并且这桶水是不断流动、不断更新的有源头的活水。教师在学习、研究中提高,在提高中给教学以养分。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不仅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享受教学相长的快乐,还能获得科研上的进步,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源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著追求

没有责任感的教育是苍白的,没有极强烈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是平庸的。“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要求教师对教育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保证。如果教师没有责任意识,就难以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职责。教师有了对国家、社会、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驱动自己有所作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质朴的话语都是为了说明一点:教书是为了育人。

教师的工作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作为教师,切不可只教书,不育人。而要达到育人的目的,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有慈母般的爱心。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为师者的教育理念、精神境界、人格形象、治学态度和行为方式等都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只有道德品质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学”,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博大无私的爱,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之本。俗话说,教师的活儿是良心活儿。教师必须用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现在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越来越高,大学生群体是备受人們期盼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群体,而大学生责任感普遍缺乏和责任意识淡薄的现状与社会的要求不相符合。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大学生责任感的有无、强弱与高校教师有着直接的关联。高校教师要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要对大学生有责任心,关心爱护他们,在教会他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他们如何为人处世,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善于用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责任感,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用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用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上一篇:高速公路地质灾害评估报告下一篇:在市政府常务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