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恶性循环”论与安徽县域经济发展

2024-07-14

“贫困恶性循环”论与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精选7篇)

“贫困恶性循环”论与安徽县域经济发展 第1篇

“贫困恶性循环”论与安徽县域经济发展

[内容提要] 安徽是个发展落后的农业大省,县域经济覆盖面广。形成独具特色的“块状经济”。安徽可以据据这一经济特征,走“以面促点,点面结合”的发展模式。但是安徽县域经济的发展始终不能摆脱“贫困恶性循环”。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成为发展安徽县域经济,推动安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贫困恶性循环”论,县域经济发展,以面促点,点面结合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研究

美国发展经济法学家纳克斯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长期贫困,主要是因为存在着“贫困恶性循环”,这种“贫困恶性循环”表现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从供给方面看,资本形成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人均收入水平低导致储蓄水平低,而低储蓄能力又会导致资本稀缺,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再次进入低收入水平,从需求方面看,资本形成也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购买力低下,低购买力又会导致投资引诱不足,产生资本不足影响产生规模扩大的问题,从而又进入低收入水平,综合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恶性循环可用图1表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资本不足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就要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促进资本形成。

2、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理论解释

安徽61个县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81.7%,县域范围内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形成一个典型的“块状经济”,但是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却是相对滞后的。根据“贫困恶性循环”理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本存量不足,导致县域范围内生产率降低。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二者的关系。

首先,农民人均收入明显偏低,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来,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是农民收入并没有提高,形成一个庞大的低收入阶段级,巨大的农村市场无法打开,投资引诱力明显降低,资本不足的问题明显凸现。其次,资本存量不足导致就业空间狭窄,就业空间狭窄又反过来影响资本存量。安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县城经济成为消化这一劳动阶级的主干力量。但是资本存量不足始终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于是众多的劳动力被迫外流。劳动力外流意味着人力资本稀缺,这一状况又会影响企业规模的扩大,影响生产者再投资信心。

最后,县域 范围内的国有企业资不抵债,频临破产,而民营企业又不能充分健全发展,在国有企业资本无法带动县城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民间资本无疑是填补这一缺陷的“巨头”。但是,安徽人均收入水平低购买力水平随之下降,加上县城范围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不具有诱惑性,无法启动巨大的民间资本,这里资本闹置,县城经济无法发展。

3、对安徽县城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安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落后的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安徽县城以济发展的特殊性,因此,发展安徽县城经济不能按部就班地套用其他市县的发展模式,应根据本地区特有的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特殊的发展模式。我认为可以认以下几个立方做出努力。

(1)县城经济的发展首先要着眼于自力更生,不能盲目地出口求发展,安徽地处中部,且大部分县处于山区,县城经济居于内向型发展模式。通过引进大量外资,扩大出口量来发展县城经济足不切实际的。因为县城范围内的投资环境和出口或本都明显比不上治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只有通过自力更生发展好才地经济,才能顺利引进外资。

(2)进行企业改制,有效盘活资本存量,具城范围内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同时能进行破产清算的坚决给予清算,同是能进行民问资本投资?牍傻募峋龈?韪闹啤U庋?焕矗?湍苡行?

滔兄米时荆?粲妹窦渥时尽H绻愕孪厥敌小懊窠?谕恕狈秸胧保?妨?澳苁鄄蛔猓?茏獠话??芷圃蚱疲?斯芍乒伞钡乃悸贰R?济裼??米夤彻??76家,盘活资本5.6亿元。

(3)、做强做优白酒产业,推动县城经济发展,白酒产业是安徽的传统产业,且在全国的酒行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涌现出很多全国名牌,如“古井”、“明光”、“口子”。安徽在发展白酒产业中具有先天优势,诺如,悠久的酿酒历史,独有的酿酒水源和农作物,而且白酒业本身是利税的大户,发展好白酒产业,对促进县城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所以,各县应据据本县实际情况。适当发展白酒业,有条件的县是可以确立“以酒立县”的发展思路。

(4)千方百计地增加家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开拓巨大的农村市场。如向增加农民收入,安徽应该走自己的独特通路。对于地处山区的农民,可以实行椐据本作物的多样化、专业化来增加收入;对于处于平厚地区的农民,可以实行集体化规模生产,成立“农立一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发展农业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如果能发展的农业,必然能劳动工作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县城经济的发展/

4、结束语

如何发展安徽经济?有人提出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人提出其不意扩大出口贸易,有人提出要做大做强制造业,我提出“以面促点,点面结合”的发展模式。即下大力气发展庞大的县城经济,通过县城经济的覆盖面促使市城经济发展,最后实现市城经济和县城经济的同步发展。虽然县城经济发展陷入了“贫困严性循环”发展起来困难重重,但足我们也应该看到安徽在发展县城经济中具有的比较优势,只要能合理利用它们,安徽县城经济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安徽经济发展也是指日可待的。

“贫困恶性循环”论与安徽县域经济发展 第2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孝义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以煤、铁、铝为主的资源开采和深加工工业, 经济增长速度得以提速, 工业的规模、产值和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经济总量连年高水平快速增长, 2006年跃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行列。21世纪以来, 针对资源导向型工业的问题和不足, 孝义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确立了“延伸煤焦化、煤电铝、煤铁钢三大产业链条, 建设焦化、耐材、钢铁、农副产品加工四大基地”的调产方略, 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使经济在更高水平轨道上发展。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5.13亿元, 文化和社会综合实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但是孝义市的进一步发展也遇到了瓶颈, 本文以孝义市为例, 分析了资源型县域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指出解决这种问题和困境的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以循环经济为基本原则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贯穿这一理念和基本思想, 提出了资源型县域产业结构转型的相关策略。

1 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煤炭采掘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孝义的工业化进程, 煤炭采掘业和洗选业成为这一时期经济的主导产业。21世纪初, 孝义市机焦产能达到1 600万吨, 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冶金焦生产基地。炼焦业与煤炭采选业成为孝义经济的两大主导产业, 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但是, 产业结构明显地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着挑战。

1.1 资源密集型产业特点明显, 资源环境压力大

煤炭洗选、炼焦、钢铁、耐火材料工业都明显地表现出资源密集型的特点。由于煤炭、铁矿、铝土矿资源的开发链条短, 形成了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 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煤炭资源开发以煤炭洗选和炼焦为主, 炼焦副产品利用率低, 40%的煤气排空;煤焦油利用率不足50%, 粗苯的利用也刚刚开始。大量的资源浪费, 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目前, 孝义市水资源和原煤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孝义产业发展的“瓶颈”, 原煤价格上涨也使许多焦化企业陷入了困境。严峻的大气污染不仅影响到调产项目的实施, 而且也威胁着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1.2 主导产业扩散带动效应小, 接替产业发展滞后

孝义的主导产业在吕梁地区和山西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原煤和优质冶金焦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 这些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强大的带动效应, 其前后向联系效应较低, 没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主导产业的后向联系来看, 炼焦工业的发展, 对下游产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生产商品焦炭的独立焦化企业占90%以上, 且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较差。有相当一部分焦化项目的化产回收、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配套设施不健全, 还有一部分项目根本没有建设化产回收等设施。这种现象, 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也降低了焦化行业的经济效益, 造成了巨大利益流失。以炼焦的副产品煤气、氨、焦油、粗苯为原料的焦化工业发展缓慢。另外二条产业延伸链条发展也不理想, 就是煤-电-铝、煤-铁-钢, 主要原因在于存在必要资本量壁垒、技术壁垒以及国家准入壁垒等因素, 当然也与当地人们依赖资源的心理密切相关。

1.3 生产要素短缺, 结构转型存在技术障碍

产业经济活动需要以一定规模的生产要素投入为基础, 特别是资源型的产业结构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 而且初级加工产品也需要大量的运力作为保证。随着孝义市资源型经济规模的扩大, 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投入提出了更高要求, 主要表现为原材料、电力、运输、资金等生产要素供需矛盾突出, 使相当数量企业处于限产状态, 普遍开工不足, 部分项目推进缓慢。水资源短缺, 是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刚性制约因素。电力网架结构不合理, 输送电力严重不足, 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孝义市的主导产品煤、焦、铝等主要靠外销, 铁路运力紧张, 公路限载, 运费上升, 严重制约孝义市煤、焦、铁出省和原材料运入。另外是资金问题。国家宏调政策的实施, 特别是钢铁行业、焦化行业“一刀切”的停贷政策, 导致部分重点调产企业处境艰难, 一大批技改资金迟迟不能落实, 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更为突出的是介孝汾地区技术协作水平较低, 人才短缺, 企业之间技术、信息沟通网络不健全, 区域创新能力低, 资源型结构转型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不足。

2 以循环经济模式指导产业结构转型

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 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 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 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 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 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循环经济理论为解决资源型县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孝义市产业结构优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利用循环经济理论的观点和方法, 优化资源利用方式, 依托产业园区, 发挥大企业龙头带动作用, 不断拓展延伸煤焦化、煤电铝、煤铁钢、建筑建材四大产业链条, 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素质, 逐步形成资源综合利用、焦化工业突出、产业紧密联系的新型产业结构。基本原则如下:

2.1 循环再生, 不断延伸产业链的原则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于改变孝义市目前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孝义市对煤、铁、铝等资源的开发实行统筹规划, 综合开发, 大力提高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利用率;大力支持能源和原材料生产企业向深层次加工和宽领域的方向发展, 充分利用机焦企业现有的煤气、煤焦油、矸石等发展煤气制甲醇、焦油深加工、矸石发电、矸石水泥等项目, 真正使进入生产企业的资源吃干榨尽, 不污染环境。

2.2 主导产业更替, 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 区域产业结构不断演进, 新兴的主导产业将接替原有的主导产业, 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核心力量。主导产业的顺利更替使得区域经济得以持续而稳定地发展。因此, 在“十二五”时期, 孝义市要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作为突出主线, 加快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形成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目前, 孝义市的主导产业为煤炭采选业和炼焦业, 处于其下游的煤化工等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 需要在技术和资金上加以扶持, 使它们尽快成长起来, 顺利实现主导产业的更替。

2.3 增强规模经济效应, 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原则

规模经济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也是构建产业区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煤炭采选业、炼焦业、钢铁业、煤化工等行业都是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行业,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有助于节约成本, 节约资源投入, 加快技术进步。在工业化过程中, 孝义市已经发展起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龙头企业。城财、金晖、金达、楼东俊安以及隆华铸造等一批规模大、集团化、产业产品链条长、资源综合利用较高的企业, 已成为在全区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旗舰型企业。

2.4 坚持自主创新与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相结合的原则

培育扶持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 鼓励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通过招商引资促进发展, 瞄准世界500强和全球500强企业作为重点对象, 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胶东半岛、港澳台地区五大经济圈作为重点地区, 把基地型、龙头型、科技型大项目作为重点内容, 主动寻求产业对接和合作交流。

3 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策略

3.1 大力延伸产业链条, 推动循环经济进程

以楼东俊安、城财、金晖、金岩、金达等8个40万吨以上机焦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标志, 孝义市机焦生产规模迅速扩张, 设计生产能力突破1 000万吨, 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冶金焦生产基地。但是, 煤焦行业尤其是焦化行业发展上仍形成头重脚小、畸形发展的格局。全市47个焦化项目, 年焦炭生产能力达到1 200万吨, 但化产生产能力少得可怜, 形成了重焦轻化的“大头病”。

“十二五”时期, 焦化产业要按照山西省焦化行业整顿的总体部署, 采取以下措施:a) 积极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不达环保要求的“小”焦化, 尽快“消肿”。b) 对符合产业政策, 但不达环保要求的焦化企业, 积极争取办理相关手续, 尽快完善环保设施。c) 加快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大化产, 拓展延伸焦炭副产品深加工的化工产业链, 依托煤化工核心企业, 围绕“醇、苯、油”三条发展主线, 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就地循环, 形成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煤化工产业集群。d) 打破企业界限, 以政府引导、支持, 组建适合于产业链条真正延伸的企业集团。目前已决定上马和已经奠基的30万吨甲醇和30万吨煤焦油、欧罗福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就是很好的示范。对于其他机焦企业, 政府也要尽快促进强强联合, 把现有焦化行业做大做强。

“十二五”时期内, 重点是建设金达集团投资8.3亿元的3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项目, 山东兖矿集团投资7.5亿元的3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取甲醇项目, 总投资5.6亿元的法国欧罗福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及116MW燃气轮机发电项目群, 山西焦炭集团总投资35亿元的煤化工项目群。

3.2 发展铝深加工产业链, 做大做强铝深加工工业

铝土矿是孝义最为突出的矿产资源之一, 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 积极建设具有地方意义的高铝质耐材基地, 是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十二五”时期, 孝义要发展完整产业链, 总的思路是全面开发、分步实施。首先, 将铝用碳素工业作为突破口, 迅速覆盖市场。铝用碳素是电解铝生产必不可少的大宗消耗材料, 孝义有山西铝厂铝矿基地, 孝义可以依托这一优势为铝厂服务, 生产铝用碳素。第二, 在发展耐火材料上, 应向高铝耐火砖、免烧、浇柱等不定型耐火材料发展, 经过深加工后注册商标、包装销售。重点是抓好现有30个回转窑、隧道窑生产耐材的深加工, 强化发展高铝耐材及其产品。第三, 全面发展铝工业, 努力在金属铝上寻求突破, 开发电解铝产品和铝制品。要通过招商引资和组建企业集团, 创造条件发展氧化铝工业, 实现高标准耐材及其产品和铝材产品的生产。目前, 已上马的田园化工、华庆铝业氢氧化铝项目, 已签订合作意向并立项的浙江康瑞集团氢氧化铝项目就是一个良好开端。“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中外合作建设的总投资180亿元的氧化铝综合项目群, 总投资75亿元的120万吨氢氧化铝深加工项目。

3.3 用新技术改造煤铁钢产业链, 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与其他资源密集型产业相比, 钢铁工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目前孝义市钢铁企业共有四家, 分别是位于楼西村的山西城财焦化集团, 工业总产值88 000万元, 钢铁产能达到80万吨, 并正在加紧建设160万吨钢铁二期项目;位于东关村的东正冶金有限公司, 工业总产值为8 500万元;位于下堡村的华源冶炼有限公司, 工业总产值8 500万元;位于上庄村的隆德冶炼有限公司, 产值8 500万元。

“十二五”时期, 计划建成158万立方米以上炼铁高炉项目8个, 高炉炼铁能力达到300万吨, 钢铁产能达到100万吨;总投资8.5亿元的钢铁铸件生产项目。

3.4 发展多样化建筑产品, 提升建材业档次

建材工业发展要以“利废”为宗旨, 以现有建材企业和新建企业为依托, 充分利用煤炭、电力、冶炼等行业产生的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固体排放物, 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品, 将资源“榨干吃尽”。发展重点是:采用全燃煤矸石一次煅烧硬塑挤出成型工艺, 生产煤矸石烧结砖, 开发和推广混凝土空心砌块及板材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装备, 提升装备的自动化、成套化、系列化、规范化水平, 生产高掺量、高孔调率、高强度、高保温性能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采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体度渣在水泥生产中“双掺”及分别粉磨等工艺技术, 生产复合硅配盐水泥。目前, 孝义市的新型建材企业比重偏低,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企业上马新型环保建材, 最大限度地消化工业固体废渣, 增加新型建材生产量。

“十二五”时期, 随着干法回转窑水泥、矸石水泥、粉煤灰混凝土砌块、矸石空心砖、硅砖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建材行业将真正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3.5 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 培育战略产业

积极引进和策划一批新的煤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项目以及节能环保项目,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的力度, 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扶植对象,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发展。目前, 孝义乐百利特LED照明产业项目, 总投资50亿元, 生产全球最节能、最低碳、最亮光源的产品, 年产值可达200亿元。政府要建立新技术、新项目信息开发中心, 加大科技研究的力度, 提炼各地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 为投资项目服务, 逐步改变技术结构偏低的现状。

摘要:以孝义市为例, 分析了资源型县域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指出解决这种问题和困境的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并提出了资源型县域产业结构转型的七条策略。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型县域,产业结构,孝义市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综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贫困恶性循环”论与安徽县域经济发展 第3篇

关键词: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旬阳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地的生态工业园区,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途径,对于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意义重大。本文选取了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陕西安康市旬阳县生态工业园为研究对象,希望能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1生态工业园发展的理论基础

工业园区是实现企业聚集、产业集群和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园后的第三代工业园,是工业园未来发展的趋势。陕西安康市旬阳县在生态工业园的实践中非常注重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涉及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工业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IndustrialEcology,简称IE)又称产业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工业系统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仿照自然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方式来规划人类工业生态系统。它借鉴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功能作用,建立由不同产业和企业组成的,能实现主副产品和废弃物上下衔接、横向耦合、纵向闭合,使各种物质、能量在循环转化中得到充分利用,达到无或尽量少的废物排出,形成像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的产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建立起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产业生态链。这样,既能节约资源、能源,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2循环经济学

循环经济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R.K.Turner和D.Pearcezai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理念。它强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具体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追求“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的目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是对人类社会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大规模废弃”的根本性变革。循环经济要求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技术或管理上的改进,尽量减少各种资源和能量的使用,这是从源头上,即输入端方面实施的方法。再利用原则是指要尽可能多次或尽可能以多种方式使用产品,这属于过程性方法。再循环原则是指尽量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废弃物”的加工处理(再生),使其成为制造其它产品的原始资源,进入再生产或消费环节,从而减少垃圾产生。

1.3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一个获得普遍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要顾及后代人的发展需求。它追求世代伦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进化和效率与公平目标兼容等方面的思想。它改变了人类社会传统理念中资源和环境无限的观念,是人类“自然环境哲学”的重大变革。其战略目标是:持续保持人类社会经济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要以资源、环境为前提,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五要素组成的有机联系、相互依存、客观存在的统一整体。

2陕西安康市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2.1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概况

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成立于2009年,位于县城以北,规划总面积17.8平方公里,可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是陕西省政府确定的全省首批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工业园成立以来,在旬阳县“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实施中,始终坚持生态工业、循环发展理念,以创建县域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为目标,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多年来的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实现了园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双赢局面。2014年,旬阳工业园累计入园企业645户,其中规模企业21户,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入园企业1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20.6亿元,增长42.6%;其中规模工业产值69.1亿元,增长16.9%;实现税收12.7亿元,就业10503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园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园区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O.69吨标煤/万元,年均下降21.96%,工业用水重复率在88%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732kg/万元,年均下降21.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为O.19kg/万元,年均下降18.54%。短短5年多时间,园区已形成8个各具特色的小工业园区,“三废”循环利用实现年节约标煤34.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5万吨,循环经济效益达7亿多元。

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2013、2014年连续两年被陕西省政府授予“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先进单位”、陕西省发改委授予“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园区”、省科技厅授予“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点科技产业园区”、省工信厅授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陕西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座谈会在旬阳县召开,园区经验在全省宣传推广。

2.2陕西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工业园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理念建设园区,按照清洁生产方式组织企业生产,着力实现园区企业上下游匹配、产品互为转换、资源和能源相互利用、工艺上下对接、设施企业共享,并实施严格监控。

2.2.1科学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旬阳生态工业园区先后聘请多名省内外知名专家,并联合6个科研院所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在编制规划时首先体现循环发展新理念、新要求,并结合旬阳县的资源特色优势、区位优势、发展基础条件等方面,完成了《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布局规划》、《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7项规划。通过规划,明确了园区循环产业布局、设计构建了园区循环产业模型,科学确定了园区环境目标与控制指标及环境承载能力。依托各项系统规划,科学指导循环发展。

2.2.2创建园区循环产业链,建设循环发展示范企业

在工业园区发展布局上,首先细分为8个小区,每个小区分配一个产业,由一个龙头企业引领、相关企业配套,从而形成完整循环产业链条的发展模式。并在园区中分别选择鲁家坝、柳村、草坪作为三个发展重点,分别建设锌材料、新型材料、烟草加工三个循环产业示范小区。在创建循环产业链中,通过企业整合、相互参股、资产重组、土地置换等有效形式,先后对16家企业进行整合归位,实现了上下游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循环的发展模式。依托陕西有色旬阳大地复肥公司、西部尧柏水泥公司、陕汽集团公司、陕西中烟公司旬阳烟厂和中电投西北公司五大龙头企业,建设园区新型材料、水泥建材、装备制造、烟草食品、清洁能源和生物制品等六大循环产业,形成一批新建、技改、扩建项目,引领产业链条延伸、扩展与配套。通过龙头企业带来投资,提供技术,开拓市场,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项目、技术、市场支撑,完善配套园区产业链条,实现由办企业向建产业链提升。例如,2009年工业园成立时,积极引进陕汽集团公司,和当地企业合资建立宝通公司,形成年产3000辆汽车生产线,并组成一条由宝利汽车配件、亨通铸件、宝利汽车销售与修理和长江汽车培训构成的完整产业链,推动县域工业由矿产开发向装备制造产业升级。依托旬阳县丰富的铅锌矿产资源,利用资产重组等方式,促进陕西中科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上游陕西旬阳大地复肥公司生产的硫酸、锌焙砂作为原料,并利用大地复肥公司生产中余热发电后的低压热气(300—500℃)作为能源,生产纳米氧化锌,形成循环经济锌产业链。围绕龙头企业西部尧柏水泥公司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线,形成矿石资源开采、原料供应、水泥生产与水泥制品、运输与销售等10多个企业组成的水泥建材产业链。目前,旬阳大地复肥有限公司和西部尧柏水泥有限公司已被确定为陕西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成为全省同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的典范。

2.2.3积极运用与创新企业清洁生产技术

园区大力鼓励企业引进清洁生产技术,积极组织企业主动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联系,先后与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8个院校签订“县校合作框架协议”,解决企业清洁生产技术难题。在黄姜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研发上,园区与旬阳县恒源生化有限公司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陕西中科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旬阳大地复肥有限公司与中科院联合攻关,成为国家最大的新材料纳米氧化锌生产基地,获得专利7项;西部尧柏水泥有限公司与南京大学合作,成功研发利用铅锌尾矿生产水泥综合利用技术,年可利用铅锌矿尾渣约40万吨,利用固体废渣率达32%;针对旬阳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新森林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中药材研究基地。截止2014年末,园区内共有4家企业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获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26项国家级或省级科技奖项。一批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与创新,促进了园区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推动了园区循环经济发展。

2.2.4建立生态园区“三废”利用平台

为降低废弃污染物排放,实现循环发展,园区管委会结合旬阳县长远规划,建立了县城区域与园区企业共用的生活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废气余热发电站等设施,实现综合利用、配套建设。投资6915万元在草坪工业小区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厂,日均处理生活垃圾115吨;投资1.4亿元在老龙沟工业小区建设1.5万m3/d的污水处理厂。投资6000多万元在园区西部尧柏水泥有限公司和陕西旬阳大地复肥有限公司建成2座废气余热发电站,年发电量达5300万kW,年可节约标煤6500余吨。通过对“三废”的综合处理、循环利用,使“三废”的处理率达90%以上,达到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环境排放标准。

2.2.5园区实施严格监管

(1)坚持总量控制。园区始终围绕环评确定的排放总量,坚持首先从入园项目准入入手,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控精管用能减排,确保园区在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在陕西省环保厅审批的《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核定的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粉尘2689.2吨、COD1347.8吨、SO21406.4吨、NH3—N286.1吨、NOx2385.2吨。到2013年末,园区规模企业年排放粉尘113.9吨、COD50.3吨、SO2459.06吨、NH3—N10.8吨、NOx1707.4吨,分别占总量的4.4%、3.7%、32.6%、3.8%和71.6%。

(2)加强对企业精准化监管。一是建立由发改委、统计、环保、园区构成的“四位一体”监测监管平台,加强对数据的科学系统分析,为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运营中不断完善园区企业能耗与污染物排放的月报、季报表统计。二是在检测地点上,实施企业监测和部门监测相结合,完善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建设。通过在线监测、数据共享,形成日常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目前,园区列人中省重点用能监测企业3家,其中:尧柏水泥公司为全国万户重点用能企业,旬阳卷烟厂和中科纳米公司为省级用能监测企业。三是实施全过程监控。首先从企业项目源头人手,把循环经济落实到项目设计之中,将各项能耗、排放落实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将节能减排落实到企业技改之上。定期评估、经常督查。坚决杜绝企业生产过程中乱排、偷排等行为。积极支持企业争取国家和省上专项扶持资金,进行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技改扩建,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3)以企业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对标监管。积极按照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对企业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控制点、原料、能耗、副产品或废弃物进行对标监管,帮助和促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现达标生产、达标排放。例如,目前尧柏水泥公司达到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标准中一级标准16项,二级标准13项,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已超过国内先进水平。旬阳卷烟厂在能源、原料选择、生产设备方面达到行业清洁生产二级标准。通过对企业清洁生产环节对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不断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贫困恶性循环”论与安徽县域经济发展 第4篇

一、县域主导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选择县域主导产业应对县域各个产业进行评价和比较,这需要设计一个可以准确测度产业发展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主导产业的特征,以及产业数据的可获得性、可比性和客观性,设计一个由6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比较优势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规模指标、产业关联度指标、市场需求指标和社会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下面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及其选择的理由进行说明。

(一)比较优势指标

产业比较优势是指某一区域的某一产业相对于其他区域的同一产业或相同区域的其他产业更具有优势的发展条件。县域经济本质上是特色经济,不能全方位、全门类发展,要因地制宜,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因此,选择比较优势指标作为县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一个一级指标。该一级指标用全省范围增加值区位商、全国范围增加值区位商和比较劳动生产率3个二级指标加以反映。其中,全省范围增加值区位商=(县域某产业增加值/县域各产业增加值总额)/(全省某产业增加值/全省各产业增加值总额),全国范围增加值区位商=(县域某产业增加值/县域各产业增加值总额)/(全国某产业增加值/全国各产业增加值总额),比较劳动生产率=(县域某产业产值/县域某产业就业人数)/(县域各产业产值/县域各产业就业人数)。

(二)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反映产业对资源利用的效率。只有具备良好经济效益的主导产业,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在县域经济中应有的作用,因此,选择经济效益指标作为县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一个一级指标。该一级指标由资产利税率、销售利润率和产值利润率3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资产利税率=县域某产业的利税/县域该产业固定资产、销售利润率=县域某产业的利润/县域该产业销售收入、产值利润率=县域某产业的利润/县域该产业产值。

(三)经济规模指标

经济规模指标是衡量产业的资产和产值大小以及创利能力的指标。经济规模是主导产业发挥作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达到一定经济规模,主导产业才能够起到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作用。因此,选择经济规模指标作为县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一个一级指标。该一级指标由比较固定资产规模、比较产值规模和比较利税规模3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比较固定资产规模=县域某产业固定资产额/县域各产业固定资产总额、比较产值规模=县域某产业产值/县域各产业产值总额、比较利税规模=县域某产业利税额/县域各产业利税总额。

(四)产业关联度指标

产业关联度是衡量产业之间关联程度的指标,反映某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作用力度。具有较高产业关联度的主导产业将通过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将其产业所蕴含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力传导到其他产业中去,直接或间接地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选择产业关联度指标作为县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一级指标。该一级指标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二级指标加以反映。其中,某产业影响力系数=该产业纵列逆矩阵系数平均值/全部产业纵列逆矩阵系数平均值的平均,某产业感应度系数=该产业横行逆矩阵系数平均值/全部产业横行逆矩阵系数平均值的平均。

(五)市场需求指标

市场需求指标是反映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市场扩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较大市场需求的主导产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也才能起到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作用。因此,选择市场需求指标作为县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一个一级指标。该一级指标由市场占有率和需求收入弹性两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市场占有率=县域某产业销售额/县域各产业销售总额、某产业需求收入弹性=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

(六)社会指标

社会指标反映产业发展对区域的社会稳定作用的程度。县域主导产业不仅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还要起稳定社会的作用。我国中西部县域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就业率和增加劳动者收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选择社会指标作为县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一个一级指标。该一级指标包含就业吸纳率和产值工资率两个二级指标。其中,就业吸纳率=某产业年平均就业人数/该产业产值、产值工资率=某产业工资额/该产业产值。

二、五河县主导产业选择的定量研究

对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定量研究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因子分析法等,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实际应用中操作的难易程度和使用的广泛性,以及指标数据的相关性特性,本文选择因子分析法对五河县主导产业选择进行定量研究。下面根据因子分析法的分析原理与评价步骤,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出五河县各产业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因子载荷矩阵等,最终求得综合评价值,并据此对产业进行排序,以确定具备主导产业条件的产业部门。

(一)样本选择、数据来源说明和处理

根据五河县产业发展状况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等19个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这19个产业囊括所有重要的工业部门,并且其工业生产总值占到全县工业生产总值的90%以上,因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由于五河县没有编制投入产出表,计算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的相关数据无法直接获取。而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主要反映产业之间彼此消耗的产品数量,受产业产品特性和技术水平的影响,产品消耗数量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本文在考虑五河县与安徽省产业结构异同的情况下,根据2005年《安徽统计年鉴》中有关投入产出消耗系数值,获得计算五河县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需要的数据。其余产业评价指标数据一部分来自于《五河县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一部分来自于五河县统计局、县发改委和工业园区的调查数据。

在获得各产业相关原始数据后,运用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得到五河县19个产业14个评价指标的数值。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指标数值省略。

(二)公因子个数的确定

由于因子分析的目的是减少变量个数,因此,公因子个数应小于原有变量个数。这里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公因子个数。通常有以下两个标准:一是根据特征根确定公因子数,即观察各个特征根的值,选取特征根值大于等于1的因子作为公因子。二是根据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确定公因子数,即选取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等于0.85(不同情况下该值有所不同)时的特征根个数为因子个数。

为了确定五河县产业评价的公因子个数,根据各产业的评价指标数值,计算出产业评价指标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值贡献率,见表1。

由表1可知,大于1的特征根有4个,根据第一个公因子确定标准,公因子的个数为4。当因子个数为4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47%,说明4个公因子反映了原来评价指标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这符合第二个公因子选择标准。因此,确定公因子个数为4。

(三)因子得分函数的建立

利用因子载荷矩阵和评价指标相关系数矩阵建立如下因子得分函数:F=A'R-1X。其中,F=(F1,F2,F3,F4)',F1,F2,F3,F4为4个公因子得分向量;A为因子载荷矩阵;R为相关系数矩阵;X=(X1,X2,…,X14)',X1,X2,…,X14为全省范围增加值区位商、全国范围增加值区位商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等14个评价指标变量。根据五河县产业评价指标数据得到4个公因子得分函数表达式:

第一公因子得分函数:

分别将19个产业部门的14个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值代入4个公因子得分函数,即可求得五河县19个产业部门对应的4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

(四)综合评分结果

计数出各个公因子得分后,再根据综合得分函数,求得五河县各产业的综合得分。各个产业综合得分函数为F=∑WjVj/0.8547(j=1,2,3,4),其中,Fj是第j个公因子的得分,Wj是第j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四个公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用作权重,0.8547是四个公因子总方差贡献率。求得各产业的综合得分后,便可以依据得分值大小对各产业进行排序。五河县各产业的综合得分和排序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目前排在前六位的产业部门依次是农副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这些产业部门总体来看,具有较好的发展状况。从理论上讲,应该选择这些排名靠前的产业作为五河县的主导产业。

三、五河县主导产业的确定

在确定主导产业时,除了依据产业定量研究得到的产业排名结果外,还需考虑五河县的资源状况、相关产业发展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下面按照产业排名顺序对各产业进行定性分析,以确定适合五河县发展的主导产业。

(一)农副食品加工业

五河县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在定量选择中名列第一,其比较优势、经济效益和规模效应都比较突出,从理论上讲,应该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发展。从现实来看,五河县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五河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耕地面积130万亩,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水面资源得天独厚,可养水面23万亩。2007年,全县粮食产量66.83万吨、肉类产量5.83万吨、水产品产量3.78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39.05亿元,这些农产品资源为农副食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原料保障。五河县农副食品加工业已具备产业基础,现已经形成几个龙头粮食加工企业和养殖加工企业。此外,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多数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劳动者就业。整个行业的发展对环境负面影响不大,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农副食品加工业可作为五河县的主导产业。

(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五河县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在定量选择中名列第二,其比较优势、经济效益和规模效应都比较突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在定量选择中名列第四,有比较优势和经济效益,从理论上讲,应该把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发展。但是,五河县有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物品种较少,储存量有限;同时,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高污染性行业、对环境破坏程度高,因此,不宜选择这两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考虑到有色金属市场需求弹性大,市场需求较稳定,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发展。

(三)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

五河县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在定量选择中名列第三,其比较优势、经济效益、规模效应和市场需求弹性都比较突出,从理论上讲,应该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发展。从现实来看,五河县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发展已经具有一定基础:2007年该产业产值已达1.96亿元,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沫河口工业园区成为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企业集聚地,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产业集群也即将形成。同时,五河县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发展恰逢其所属市——蚌埠市精细化工业退市入园时机。因此,可将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作为五河县的主导产业。

(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五河县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定量选择中名列第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经济效益,从理论上讲,可以考虑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来发展。但是,从现实来看,五河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仅局限于金属船舶制造等少量产品生产,年产值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同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五河县目前缺少富裕资金和先进技术。因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不适合作为五河县主导产业来发展。

(五)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五河县的纺织业在定量选择中名列第六,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和经济效益,但其规模效应不突出,2007年,规模以上纺织产业产值仅为4428.5万元,从理论上讲,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发展不是十分理想。但从现实来看,五河县发展纺织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劳动力资源优势。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而五河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使用成本低。二是区位优势。五河县处于长三角边缘,是安徽省东向发展的23个县(区)之一。由于劳动力成本等因素,长三角纺织业将处于转移阶段,在长三角边缘的五河县是承接纺织业转移的一个首选地区。因此,可将纺织业作为五河县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和培育。

由于比较资金利税率、资产利税率为负值,五河县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在定量选择中名列第十一,从理论上讲,不应该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发展。但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区位商大于1,其中全省区位商为2.287、全国范围的区位商位1.054,说明五河县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比较优势。五河县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其他比较优势不明显、经济效益低主要是由于我们对产业评价时运用的数据为2007年数据,而2007年我国整个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不景气。此外,五河县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具有纺织业同样的劳动力优势和区位优势。因此,可将其作为五河县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和培育。

(六)其他行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其他12个行业在定量分析中,由于不具有比较优势、经济效益、规模效益和市场需求弹性等原因,综合评价时处于较低名次。结合实际而言,或是受资源制约、或受资金制约、或受技术制约、或受市场需求制约,它们成为主导产业的可能性较小。

综上所述,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可作为五河县主导产业。

四、五河县主导产业发展建议

(一)农副食品加工业

目前五河县农副食品加工产业的整体规模不大,竞争力较弱,且龙头企业经营规模不大,经济实力还较弱,对整个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为此,未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产业:一是结合五河县的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优质稻、优质麦、水果、蔬菜、生猪、肉牛和名特优水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农副食品加工原料的产量和质量。二是通过资金、场地、税收等优惠,大力扶持农副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其年加工能力。是强化品牌意识,提高竞争能力。在创建品牌中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生产水平,同时全力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品牌,重点扶持并形成一批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品牌。

(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

从目前来看,五河县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结构分散,产业关联度较低,产业链条短,产业集中度很低,整个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较高的带动经济发展的带动性并没有体现。为此,未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一是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和产品档次,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逐渐形成以生物化工为主体、多个产品系列并进的发展格局,并进一步发展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精细化工业。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以产业链为重点招商引资,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的跨越发展。三是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构筑服务体系,抓好园区建设,培育集群载体。

(三)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从现状来看,五河县的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其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都还较低,同时产业链条短,也不完整,整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非常有限。未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品档次、打造品牌为重点,形成融纺织、印染、面料和服饰为一体的产业链;二是把握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契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土地和劳动力等方面优势,积极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发展高附加值、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三是鼓励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付红妍:《国民经济统计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

[2]黄英丽:“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湖北省来凤县为例”[D],中南大学,2007年。

[3]喻汇:“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张同升:“北京市主导产业的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12期。

[5]关爱萍、王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J],《统计研究》2002年第12期。

[6]赵玉林、张倩男:“湖北省战略性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促进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第5篇

“贫困恶性循环”论与安徽县域经济发展 第6篇

一、发展状大县域经济的意义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生态、劳动力资源等都主要在县域, 发展状大县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 基本上都在县,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都要县来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离不开县域经济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大可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农民增收, 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次, 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战略。县域经济的发展, 可以逐步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 解放农民思想,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改善农民物质生活,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美化农村人居环境, 从而全面提升全国的小康水平。

第三, 发展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城乡二元结构使本身弱质的农业发展更加缓慢,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进入城市经济发展快车道, 而且是以牺牲农民利益来保证城市工业的发展, 致使城乡差距越拉越大, 形成“城市腿长, 农村腿短”。长此以往, 农业上不去, 农民收入上不去, 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难以实现, 城市经济的增长难以为继。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以工哺农, 以城带乡, 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二元社会结构向同质一元社会结构的转变。因此, 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协调工农关系,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

二、贫困地区县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 面临的问题。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要求, 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 但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存在巨大差距, 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小, 经济实力薄弱, 县、乡财政困难。贫困地区县、乡财政基本上都是吃饭财政, 可用财力少。二是城镇化水平低。一般来说, 小城镇人数要达到3万人以上, 才能发挥其正常的集聚功能;达到5万人以上, 才能对周边乡村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贫困地区的小城镇总体规模小, 基础设施落后, 不能形成一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不能有效发挥正常的集聚功能, 对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弱。三是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工业规模小, 形不成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产业链条短, 工业比重低, 工业化进程缓慢。四是民营经济发展规模小、水平低等问题。民营经济虽然有所发展, 但普遍存在效益低、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含量不高、经营管理落后等问题, 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整体实力不强, 经营规模小, 税收贡献率低,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能力不强。

(二) 制约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 发展意识不强, 缺乏开拓精神。虽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建设和完善, 市场规则逐渐被人们接受, 但落后保守的小农经济意识、官本位思想等仍大有市场, 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 不能把握机遇, 没有“吃螃蟹”的勇气, 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办法少, 想发展求发展但没有促发展的措施。二是基础设施落后, 缺乏竞争力。贫困地区的县、乡财政基本上都是保吃饭、保运转财政, 还有不少县乡靠转移支付过日子, 根本无力发展经济, 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好的项目企业不愿落户。三是支柱产业不强, 带动能力不足。工业企业少而不大, 土特品种多而不优, 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 支柱产业发展缓慢, 知名度低, 市场影响力弱, 辐射范围小, 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不高, 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四是经济增长点少, 发展后劲不足。由于区位、信息、经济基础条件差, 人才机制、融资机制不顺, 对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吸引力不足。同时, 现有的资金、人才大量外流, 经济增长点严重匮乏。五是经济发展环境不优, 社会问题多, “四乱”歪风屡禁不止。有些部门和干部受观念利益驱动, 不该管的事还在管, 且办事效率低下。社会问题多, 社会环境差, 使有些项目实施起来遇到很多困难。

三、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原则及对策

(一) 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原则。

1.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发展县域经济, 就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 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一是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 二是实现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三是带动了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发展, 最后形成城乡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坚持“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原则。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 注意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在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又好又快发展经济。

3.坚持科学规划, 推动城镇化进程。

加快农村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载体, 必须科学规划, 结合实际, 突出特点, 准确定位, 防止“零城镇”, 杜绝政绩、形象工程。

(二) 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做优农业。

所谓做优农业, 指着力使农业出优质产品, 育优势产业, 聚优势竞争力, 以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 农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适应市场要求, 以质论价, 优质优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 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贫困地区的农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 大而不优, 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做优农业提升农业生产质量,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增加农民收入。做优农业, 一要实施农业国际化, 提高市场定位, 加快聚集农业的优势竞争力;二要实施农业优势化, 改善区域布局, 加快营造农业优势产业带;三要实施农业优质化, 提升生产目标, 尽力生产出国内外市场欢迎的农产品;四要实施农业企业化, 创新微观组织, 努力使农业节本增效;五要实施农业工业化, 拓展生产领域,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2.做强工业。

无工不富,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重视发展工业, 做强工业。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最大特点, 工业是弱点, 发展县域经济必然通过发展工业改变县域经济结构层次低的现状, 以增加就业岗位, 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农村, 繁荣经济, 实现富县富民。做强工业, 一要造优势, 造强项。贫困地区工业基础相对较差, 其优势在农业, 应依据农业发展工业;二要育支柱, 育品牌。

3.做多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民营经济是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 补充我国现阶段发展资金不足的需要, 是加快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一要制定和落实鼓励支持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切实做到“政治平等、政策公开、法律保障、放手发展”, 切实做到在扶持政策、市场准入、监督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一视同仁。二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三要加大商业文明的宣传力度, 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4.做好劳务经济。

农村最大的资源优势是劳动力资源, 农村的突出问题也是劳动力过剩问题,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好劳务经济这篇大文章, 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做好劳务经济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做好本地的劳务经济, 培训“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另一方面做好异地劳务经济。以前农民外出务工主要靠朋友、亲戚介绍, 这种方式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限, 同时不利于保护农民工利益。政府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 为外出务工的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权益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占国, 柴艳宏.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6

[2].张弢.发展县域经济新思维[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3].高焕喜.县域经济发展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贫困恶性循环”论与安徽县域经济发展 第7篇

[关键词]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存在问题;可行路径

一、我国当前县域经济的概况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进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在农业、工业、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的发展依然比较缓慢,县域地区增收主要还是依靠种植粮食作物,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关注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三农”问题又多集中在各个县域地区,解决好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三农”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非常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县域经济的进步

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才是导致区域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多数贫困地区的交通、经济、生活、信息等各个方面都比较闭塞,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较为严重,很多贫困地区民众依靠传统农业耕作生活,难以有新的突破,遇到问题时,“随大流”、“坐等观望”等思想指导了他们的行为,这种落后思想观念阻碍了县域经济发展进步。

(二)恶劣的投资环境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开发和投资,但是,我国很多贫困地区的交通设施、能源设施、水利设施、通讯设施等基本生活服务类设施不健全,即便有好的开发项目,很多开发商考虑到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也会知难而退。就现阶段而言,恶劣的投资环境已经成为影响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到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雷同的发展模式失去了县域经济的特色

当前社会,我国政府所倡导的“培养创新能力”其实就是发展自己的特色,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千篇一律的采用一致的发展模式,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对于外界毫无吸引力可言,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恰恰缺失了自己的声音,部分贫困地区急于改变落后的面貌,过分借鉴其他县域的优秀的发展思路,照搬照抄过来,却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

三、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探析

(一)加快人才结构转变,促进自觉转变思想观念

要想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上的统一性是必不可少的。为此,贫困地区应加快人才结构的优化,促进当地民众自觉转变思想观念,以人才推动区域社会发展进步。为此,贫困县域一定要大力倡导“人才强县”的发展理念,将人才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各类人才建设协调发展。具体说来,贫困县域要大力支持学校教育,在保障基础教育入学率的同时,重点发展高中阶段以上的教育,培养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依靠他们带动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当地群众自觉转变思想观念。此外,我们还要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依靠优秀的县域经济开发项目吸引外部人才,尽量提高优秀人才的薪资待遇,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吸引他们自觉加入到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的伟大事业上来。

(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贫困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想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就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交通水利方面的建设。俗话说:“要想富,先开路。”确实如此,交通水利建设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最基础的部分,是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行之道。因此,贫困县域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争取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当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县域内部物品的外运,也方便县域与外部地区的信息和物品等各个方面交流。

二是加快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与建设。生态环境的和谐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与建设的重要性,贫困县域应根据当地环境与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策略,将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充分发挥县域特色,发展创新县域特色经济

要想实现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县域特色,因地制宜的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不同地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因地制宜的发展自身的特色经济。当地林业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开发林木业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产业,也可发展野菜、野果、食用菌等林木资源下的特色经济;如果当地水源丰富、水质较好,可因地制宜的发展渔业,甚至可以开发矿泉水、纯净水等特色经济;如果当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以考虑发展农业等相关产业;如果当地处于山区,则可考虑种植事宜当地气候、土壤的果树。还可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民族风情、自然生态旅游优势,大力发展投资少、收益快、就业容量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如商贸、旅游、饮食服务业等,促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之,只要因地制宜的走出自己的特色路子,就能够壮大当地县域经济实力,进而推动我国贫困地区的整体面貌的改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当地区域的和谐有序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然而,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促进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就要进一步加快人才结构转变,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李新光.贫困地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宁蒗县为例[J].时代金融,2013(29)

[2]张一弛.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析[J].时代金融,2014(03)

[3]李俊.推动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建议——基于四川省红原县的实地调研[J].经济研究参考,2014(05)

上一篇:我爱家乡作文之家乡变化下一篇:情人恋人生日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