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的教育意义

2024-08-12

劳动课的教育意义(精选8篇)

劳动课的教育意义 第1篇

特殊教育学校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特殊学校的课堂教育理念和方法也要不断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对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课的意义以及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学的综合实践能力。

特殊教育学校的主体是身体有一定缺陷或者心理有缺陷的儿童,特殊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特殊学校的认识也有一定较深,使得那些有缺陷的儿童也能有更好的接受教育的条件。在特殊学校,劳动课程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课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从劳动课中发觉更多的乐趣,从而更好地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在进行劳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特殊学校开设劳动课程的意义

在特殊学校教育过程中不断拓展课程范围,可以使得学生接受到更多的知识。一方面,可以激发特殊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得学生在劳动课上以游戏玩乐的方式学习到一些基础的手工知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劳动课的各种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劳动技能的提升。劳动课与其他类型的课程不相同,其趣味性更高,理论性不高,因此可以让学生很好地集中注意力。

开设劳动课程,可以很好地化解学生心中的不良情绪,特殊学校劳动课教学过程的易行性和娱乐性可以让学生放下心中的戒备,真正融入到劳动课程中来。另外,劳动课程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劳动课程往往是要求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小团体的组成部分,在特殊学校劳动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锻炼特殊学校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特殊学校劳动课程教学策略

特殊学校劳动课教学过程中,趣味性较强,受到很多学生的喜欢。在特殊学校劳动课教学中,应该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法,使得特殊学校生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爱上劳动课。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特殊学校劳动课程教育是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在特殊学校劳动课程教育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改革,从而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素质教育以及以学生文本的教育理念的应用,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角色,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明确自己作为榜样的角色定位。并且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从而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积极发挥学生在劳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劳动课程。

(二)加强教学情境的设置

在劳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新媒体等加强劳动课程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将学生引入到相应的劳动课程环境中,也可以设置一些表演场景,并且尽量结合生活设置场景,让学生能够从熟悉的场景中更好地融入到劳动课教学过程中。比如可以设置相应的表演环节,让学生根据情景进行表演,在学生已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基础上,劳动课上可以创设《模拟超市》、《模拟家庭》、《模拟餐厅》等场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参与各种劳动。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应用

在劳动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要被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内成员要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完成任务,因此劳动课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得学生能够在小组内都得到锻炼,能够在小组内发挥出积极性和自主性。在学生群体中成立学习小组,首先应该要做到对小组成员的合理分配,要对全班的学生进行合理地分配,从而使得各个小组的能力均衡,各个小组中的成员都能够发挥作用。

首先是在小组的人数上要进行合理地分配,一个小组的人数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一般5个人左右为宜,要根据班级的实际人数对小组人数进行确定。在对小组的成员进行确定的时候,教师应该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白学生的优势和弱势所在,从而能够进行合理地搭配,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组合在一起,防止小组内出现水平严重不均衡现象,尽量让兴趣相似的同学容聚集在一起,使得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帮助学生能够对具体的教学进行完成。

其次,要加强合理的劳动任务的设计。劳动任务设计是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劳动任务应该要包括各种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各种基本的劳动技能,要借助各种劳动任务,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爱好,使得学生在劳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积木做一个帆船模型,但是学生手中没有材料,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找到材料、研究、制作等过程,最终各个小组会交出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机会较多,也能极大地锻炼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四)加强课后实践教育

课堂上的时间有限,为了给学生更多实践练习的机会,应该要将劳动课程应用到课后,在课后加强劳动课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放松、自在。比如在课后教师可以设置固定的时间,开展劳动课实践,使得学生在课后也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尤其是对于一些智障儿童,通过课后的各种循序渐进的操作活动,可以对人体的手、脑等进行锻炼,使得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有效地学习,减少学习的障碍,并且还能挖掘出他们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课后的活动开展过程中,也要融入一些游戏成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进行游戏的选择,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从而能够积极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整个班级的学生的劳动水平有一定了解,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劳动技能进行培训,对学生比较薄弱的部分进行加强,提高学生的劳动课实践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特殊学校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劳动课是特殊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动脑能力等进行锻炼,从而使得在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综合实践水平进行提升,并且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

劳动课的教育意义 第2篇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是人们改变物质对象,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使人高尚,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

一、忽视劳动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劳动“答卷”一直令人担忧。各种传媒不断报道有关当代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的现象。如近些年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帐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作过一次调查测试,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不能煮好一锅白米饭的占84%,不会和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汽炉的占67%。据北京市家教会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家长给洗手绢的占66%,家长给洗脚的占52.3%;家长给穿衣服的占59%。看了三份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答卷”,使我们不得不忧虑,劳动这种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中华民族最为优良的品质正遭到某些因素的削弱与侵蚀。结果,许多青少年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欠缺。从种种调查报告和现实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劳动观念正日趋淡薄,对青少年的教育已陷入一些误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责任应在家长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由于家长思想上的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可悲的是,忽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上发生扭曲,不尊重劳动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坏思想。某小学校的一个孩子课间不慎将眼镜掉入便坑中,急得没办法。一位工友用手从便坑中帮她掏出来,还给了她。没想到她转身就走了,连个谢字也没有。同学问她,你怎么不好好谢谢人家?她居然说:“谢什么,她就是干这个的。”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他们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知道这些劳动成果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目前,有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东西,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分析今天在丰盈的物质生活氛围中成长的一代,许多不良的道德、心理品质,大抵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决不可掉以轻心。

二、劳动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劳动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劳动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些家长不让孩子干家务活,不愿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学习并不能排除孩子参加劳动。因为劳动可以改善呼吸、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发育。在劳动中,孩子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带动手巧。如湖南省湘潭清联小学的许卫东和张永义,在他们十一、二岁时早晨起来要帮家里烧饭,但又想利用烧饭的时间看书,有时读书入了迷,忘了熄火,饭就烧糊了。为了解决看书和烧饭两不误这个难题,这两个孩子一起研制了一个饭熟报讯器。它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一头是装了米和水的锅,一头是相当重量的沙罐。当饭熟时气体蒸发,重量减轻,沙罐下垂接通电源,电铃便自动报警。如果人在外面,听不到电铃的声音,报讯器还可以自动将炉门关闭。这项成果,在湖南省举办的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是劳动能激发孩子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的生动一例。劳动可使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学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是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劳动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创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有助于孩子的心灵美。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自觉主动地承担家务劳动,可以增进家庭的团结、安定,使家庭气氛和谐。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做合格的家庭成员,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做父母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的幸福。通过劳动,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即在外关心同学、老师,在家关心父母、长辈,长大成家后才能关心妻子、丈夫。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

三、学习发达国家家教经验,走出家庭劳动教育误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劳动之美德。据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72分钟,韩国为42分钟,法国为36分钟,英国为30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菜园里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

扫除。另据报载,美国和加拿大有17个城市每年举办“铁孩子运动会”参赛者是7至14岁的少儿,比赛内容是连续进行长距离游泳、骑车、越野和长跑。每年均有成千上万的父母带着孩子前往报名参赛,角逐“铁孩子”的桂冠。无独有偶,日本中学普遍设有一门锻炼课程,即在严冬组织学生身着短裤进行户外长跑,旨地培养孩子钢铁般的意志。

这些生活富裕的国家,竞有如此苛刻的教子法,令人大开眼界。相比之下,我们身边的孩子未免被娇宠得过了头。然而,眼下这些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大多过于娇嫩,吃不得苦耐不了劳,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的考验。这实在怨不得他人,从72分钟比12分钟的数字里,就不难得出,责任主要在父母身上。该是父母警醒的时候了,做父母的应充分认识到,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素质,从小就应给其创造磨炼的机会。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不是个简单的习惯问题,从长远来看是一个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大问题。一代青年如果不爱劳动,将后患无穷。古代巴比伦的消亡,与其民族好吃懒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说说重要,做做次要,过后全忘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圣贤们身体力行给劳动赋予了神圣无比的意义。《抱朴子·广警》中说:“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宋代罗大维在《鹤林玉露》中说:“民劳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万恶生。”中国古代的禅著百丈丛林清规的主要精神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认为人不可不参与劳作,每个人都有奉献的义务,才有资格吃饭。制订该清规的百丈怀海禅师不仅是制度的建立者,也是实践者。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虽他到了90岁,弟子看到师父年老,不忍心让他再到田里工作,又不敢劝师父,只好把他的锄头藏起来,找不到锄头的百丈虽然不下田,但也不吃饭,他绝食三日,弟子劝他吃饭,他说:“我不是规定过,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吗?”弟子只好把锄头还给他。传说他活到90岁,工作到临终最后一天。

劳动课的教育意义 第3篇

职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是祖国未来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对职校学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 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又是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

一 加强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 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正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 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任务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 提出了学校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 青年学生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这是当代青年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 也是对中职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2. 实施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一, 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社会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课堂, 要引导广大学生经常深入到工厂、农村参加各类生产劳动, 通过亲身体验企业、农村的生活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激发他们投身改革, 献身四化的热情。同时, 在劳动中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及劳动人民, 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艰苦奋斗, 以及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优良品德。

第二, 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的需要。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包括知识、智力和技能三个方面, 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而技能的培养更离不开劳动实践, 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 只有指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大量的企业劳动实践, 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服务社会的技能, 否则只是“黑板上维修设计”, 通过生产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经过理论联系实际, 又可以加深对科学基础原理的理解, 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第三, 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增强身体素质的需要。中职生正处在身体成熟的重要时期, 参加适度的劳动能使其肌肉、筋骨受到锻炼, 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 提高其抗病能力, 从而强健学生的体质和体力。中职生应在大学期间多参加劳动, 锻炼健康的体魄, 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二 加强中职生的劳动素质教育的若干对策

1. 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应注意的“三个结合”

第一, 集体劳动与自我劳动的结合。职校中, 学校对集体劳动组织得比较好, 因为在集体劳动中, 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但对中职生的自我劳动重视的不够。其实, 自我劳动对青年学生自我约束的劳动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一个人大部分时间的劳动是自我劳动。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向来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自我劳动能力很差, 大部分学生不会做饭, 不会缝补衣物等家务活, 就连宿舍卫生也懒得搞, 于是有人提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担忧。

第二, 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相结合。对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中, 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要双管齐下, 既要有一般劳动更要有专业劳动。一般劳动可以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 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参加专业劳动不但可以巩固专业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提高实践能力, 增长才干。

第三, 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参加校内的清洁卫生, 绿化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 以及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服务的劳动, 是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这些劳动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适当的有酬劳动, 有助于学生勤工俭学, 培养自立的精神和很好的劳动习惯。对职校实施劳动素质教育, 要注意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

2. 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的三条重要途径

第一, 公益劳动。专家研究表明, 一个人在青少年为社会无偿劳动中贡献的力量越多, 他在内心就会更加深切地珍惜那些似乎与其个人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 并且会享受到光荣感、自尊感和成就感。职校中也应积极提倡关心他人、热心公益、扶贫助困等活动, 要通过青年志愿者等形式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 照顾孤寡老人, 义务家教等服务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从而有效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

第二,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贯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加强大学生劳动素质教育的有力措施, 是推动中职生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有效途径。职校每年要组织广大青年学生, 利用假期深入到农村牧区、厂矿企业等生产第一线进行社会实践, 一方面, 用自己的知识服务基层;另一方面, 又可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通过与工人农民共同劳动, 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劳动人民为创造物质财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感受他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 在劳动中磨炼意志, 增强抗挫折能力, 促进心理健康。

第三, 生产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它既是发展生产力, 促进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 也是高等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

三 加强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提高认识是对学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的前提

上至校长, 下至每一名学生乃至整个社会, 必须提高对劳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把它提高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位置上来, 把劳动素质教育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紧密结合起来。

2. 加强基地建设是实施学生劳动素质教育的保证

没有基地, 实施劳动素质教育是一句空话。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基地建设, 此外, 要积极开辟和创建社会实践基地, 组织广大学生在假期广泛深入农村、牧区、厂矿,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与农牧民、工人, 同吃同住同劳动, 是劳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还要将适合学生的工作岗位, 让给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活动, 使更多的学生在勤工俭学的同时, 得到劳动锻炼。

3. 进行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的规范化管理是取得劳动教育效果的关键

目前, 中职生的劳动教育一般都是不固定的, 是一些零散的一些劳动, 没有指导教师, 没有考核管理, 很难起到应有的结果。因此, 必须对劳动素质教育实行规范化管理。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一是劳动前动员, 即有指导教师向学生讲清劳动的目的和意义、任务和要求。做好劳动前的准备工作。二是劳动中指导, 即在组织劳动过程中注意培养和发现典型, 召开劳动现场会, 对学生进行示范。三是劳动后的总结与考评。劳动结束后, 要对学生出勤、劳动态度, 遵守纪律、掌握技能, 完成任务, 集体观念及爱护工具等方面进行考评, 由带队教师进行总结, 表扬先进, 指出不足。这种规范化管理, 对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很有意义。

4. 加强中职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是劳动素质教育的重心

中职生的劳动素质教育既区别于中小学的劳技教育, 又不是纯粹的为劳动而劳动, 它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是培养中职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行, 增强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树立关心集体、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目前中职生毕业分配就暴露出很多问题, 因此, 在中职生的劳动中要渗透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 增强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遵纪守法、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激励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美好的家乡和自己美好的未来。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劳动素质是一个人诸多素质的基础, 因为人的意志、品德、能力等素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活动, 而劳动又是最好的实践。在对中职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 也要把劳动素质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只有对中职生进行良好的劳动素质教育, 才能使他们确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磨炼意志, 提高抗挫折能力, 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协作、创新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楼锡锦.试论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内容及实施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 2000 (l)

[2]苏富忠等.论勤劳与勤劳教育[J].新华文摘, 1998 (3)

[3]张玲.应重视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3)

劳动课的教育意义 第4篇

在“贫儿之家”的初步实验。(1)他一方面让儿童在田地里劳动,另一方面,又亲自教小孩们读、写、算等初步文化知识。他设想要使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而实现生活自给,并学到一定生产技能,和初步的文化知识。(2)这样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只是一种单纯的、机械的外部结合,教学与劳动之间并无内在意义的联系。

在斯坦兹孤儿院的实验。有以下明显新特点:(1)明确把学习与手工劳动相联系。(2)学习为主,参加手工劳动为辅,但又强调二者的结合。(3)重视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和掌握基本手工劳动技能,试图找到学习与手工劳动之间的“结合点”。(4)深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培养人的重大教育意义,而且将其和体育、智育、德育联系起来,肯定其对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裴斯泰洛齐关于初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和有关论述,主要反映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对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的新要求。他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的新要求。他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人的和谐发展和社会改造的重要意义,但受时代的限制,特别是由于当时的瑞士尚无发达的大工业这一教育与成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在联系,更未能对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做出全面的历史分析,也不明白真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当时瑞士的社会条件下还只能是一种理想。但是,他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首次付诸实践以及在理论认识上加以发展,无疑在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对当前学校存在的教劳脱离现象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对而言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到长久以来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教育体制和教育导向没有突破封建枷锁,因此,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中学教育大学化,大学教育松散化的现象极其普遍,似乎一个人一生成就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文化课成绩的高低。这是极其可悲又可怕的观点和论调。有的学校一味重视升学率、就业率,劳动技术课往往形同虚设,只是体现在课程表中以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学校甚至开都不开。姚明代表出席日前两会时说:“一个人数学不好时,我们常说‘你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啊?这是笑谈,但事实上很多学生的体育课是数学老师教的。”我想姚明代表的本意是想表达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缺乏或专业化不强。然而笔者想说,劳动技术课与之相比情况更糟,劳动课被一些考试科目挤占已司空见惯,甚至劳动成为一些教师惩罚“问题”学生的手段;抑或有些教师为了“鞭策”学生常常把“不好好学习,就只有考职校的份”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大多数家长怕耽误学生学习,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支持孩子参与任何形式的劳动体验活动,这些导致学生对正常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进而躲避、厌恶劳动。

裴斯泰洛齐提出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我们的教育和改革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意义。我们应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应我国各级学校的教劳结合的模式,采用由点到面的实验,全面推进教劳结合的改革。

1.树立“九个一”教育目标。即培养一种劳动习惯、一种动手能力、一种热爱劳动和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一定劳动基本技能、一种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责任、一种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一种对国情、市情的了解认识、一种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应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这“九个一”具体分解到各学段,设计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劳动技能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层次化、序列化的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内容,分年级分阶段逐一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2.明确劳动技术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必修课地位,任何学校都不能以升学考试为理由削减劳动课的时间。为保证这一课程计划落实,应将劳技课和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和督导评估范围之中,保证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不虚不空。

3.抓好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从层次上分,有市、区、校级基地;从内容上分,学农基地、现代工业、第三产业基地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军训)基地、科学艺术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从地域上分,有市内和市外基地,抓好这些教育基地建设确保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不搞空架子。

4.将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纳入德育工程。通过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和深化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促使德育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促使学生通过辛勤的劳动学会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和关心时事、改掉不良行为习惯等,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总之,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劳动素质的培养,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任何时候不可以偏废,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有力保证。从事教育的每一个同志,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青少年学生,真正成为新世纪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翟蓉.浅论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J]《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3年第22期

劳动的意义作文 第5篇

吃过早饭后,我们全家便开始了“家庭大扫除”。目的就是为了在“五一”劳动节里,好好的劳动一下!

“开工了”随着一声呐喊,我们的“家庭大扫除”正式拉开了帷幕。我和奶奶正在收拾房间;爸爸则把那几床又大又重的棉被给“请”了出来;姑姑在手忙脚乱的擦窗;小姑丈在慢悠悠的扫地;至于表妹妍妍呢,她没有事做,只能在一旁捣乱了!大家都在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妍妍却开心的玩了起来……

时间过去了二十分钟,四十分钟,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庭大扫除”开幕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后,又圆满闭幕了。

我高兴极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社区主管,并建议居民们也都这样做。主管答应了,并帮我传达了讯息。

两个小时后,居民们都打扫完了自己的屋子和本单元的楼道,到楼下来打扫我们的社区。有些人正在修剪花草;有些人正在扫落下的树叶;还有些人正在绿化带里捡废纸,塑料带……几个小时后,一个干净的社区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不知为什么,我望着干净的社区,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

劳动的意义作文 第6篇

同学们都带了钢丝球、铲子,我们立刻开始了劳动。有的同学提着水桶向水房跑去;有的同学用钢丝球认真仔细的擦着墙;还有的同学用铲子清处着大面积的墙纸……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就像在比赛一样。

我和王金源一起用钢丝球擦墙,可无论怎么擦都擦不掉,这时,在一旁的伍老师告诉我们用钢丝球擦一定要擦小面积的,并要上下左右来回擦。我和王金源马上试了试,效果果然很好。我想:原来劳动也有这有这样的学问啊!

第二节课课间,同学们又在刮墙,这一次我和王金源还有伍老师配合得很好,伍老师用铲子先刮一下,我们再用钢丝球擦一下,伍老师用铲子再刮一下,墙就干净了。终于,我们把墙面都清理干净了。不过,再看一看我们自己,身上满是灰,个个都成了“小灰人”。但望着这洁净如新的墙面,同学们都十分高兴,忘记了脏和累。

劳动的意义作文 第7篇

你看,在教室里面摆了一个高高的“戏台”,底下是一排排的“观众”。是谁在表演节目吗?哦,不是,原来是我们的班主任谭老师在给我们教室里的风扇洗澡呢!底下的“观众”原来都是谭老师的小助手。

这一次全班同学都参加大扫除,并且都在认真地干着自己的任务。瞧,那几个擦玻璃的同学正在专心致志地收拾着玻璃上的每一点污溊。抹布擦脏以后,在水中一洗,又干净了,然后又去擦玻璃。不一会,一块原本占满了灰尘的玻璃就被擦得干干净净,干净的都快可以当镜子用了,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显得十分耀眼。在一节课时间里,所有人员都完成了任务。

劳动课的教育意义 第8篇

关键词: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社会主义

关于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 长久以来一直是经济理论界争论不休的基本问题之一。许多中外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试图通过对以往理论界主要观点的比较, 探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划分的现实意义和基本特点。

一、国外学者的观点

(一) 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的争论焦点

16世纪是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争论最为激烈的时期,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金银, 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财富, 能增加财富的一切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当时衡量一个国家富裕和发展的程度的标准是其所拥有的货币量。重商主义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财富的主要途径, 只有开采金银矿藏、商业, 特别是对外贸易才是生产性劳动, 其他的一切劳动都是非生产劳动。而重农主义则反对重商主义给农业带来的惨重破坏, 认为财富仅是土地的生产物即农产品, 并相应地认为只有农业和土地改良才是生产性劳动, 其余的都是非生产性劳动。

(二) 亚当·斯密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标准

斯密在前人的基础上把社会劳动的范围从农业扩大到工商业, 第一次从资本积累的角度对比分析了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这对概念, 斯密提出了两个标准:

第一, 斯密认为能增加价值的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有一种劳动, 加在物上, 能增加物的价值;另一种劳动, 却不能够, 前者因可生产价值, 可称为生产性劳动, 后者可称为非生产性劳动。制造业工人的劳动, 通常会把维持自身的生活所需的价值与提供雇主利润的价值, 加在所加工的原材料的价值上。反之, 家仆的劳动, 却不能增加什么价值。”[1]斯密认为虽然主人向制造业的工人预付了工资, 但实际上工人并未花费主人什么, 因为工人投入劳动的对象会增加一个价值, 而这个增加的价值通常会把工资的价值连同利润一起偿还给主人, 相反家仆的生活费是永远得不到补偿的, 一个人要是雇佣许多的制造工人就会变富, 要是维持许多的家仆就会变穷。

第二, 生产劳动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斯密指出:“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固定或物化在一个特定的对象或可出卖的商品中, 而这个对象或商品在劳动结束后至少可以存在若干的时候。相反家仆的劳动不固定不物化在一个特定的对象和可以出卖的商品中, 他的服务通常一经提供随即消失, 很少留下某种痕迹或某种以后能够用来取得同量服务的价值。某些最受尊重的社会阶层的劳动, 像家仆的劳动一样, 不生产任何价值, 不固定不物化在任何耐久的对象或可以出卖的商品中。”[1]

显然, 斯密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标准与其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是统一的。

(三) 马克思的观点

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理论是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从一般劳动过程来看

通过劳动过程生产使用价值是人类存在的必要条件。“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劳动, 或有用劳动……因此, 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 作为有用劳动, 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3]因而, 从一般劳动过程来看, 凡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 都是生产劳动, “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 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 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 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4]即马克思从生产劳动一般的角度把生产劳动定义为,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或生产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质产品的劳动。

2.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

马克思充分认识到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对生产劳动进行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 生产劳动一般没有反映出这种劳动的社会形式, 没有体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劳动的特殊性质, 所以他从资本主义生产特殊的角度阐述了生产性劳动, 区分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生产劳动是能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只有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即只有劳动产品中包含的价值超过生产该产品时消费的价值总和的那种劳动才是生产性的。”[5]而非生产劳动就是和收入相交换的劳动。“什么是非生产劳动……那就是不同资本交换而直接同收入即工资或利润交换的劳动 (当然也包括同那些靠资本家的利润存在的不同项目, 如利息和地租交换的劳动) ”[6]。马克思强调指出,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同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从而劳动产品的物质规定性 (即特殊的使用价值) 本身毫无关系, 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下, 是把客观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 把客观劳动条件的所有者转化为资本家的劳动, 即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生产出来的劳动;是表现劳动能力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关系和方式的一个范畴, 是资本主义主义存在的必要条件。

3.从其他生产方式看

尽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占支配地位, 但是社会中仍存在其他的生产方式, 如不雇佣工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劳动。马克思认为农民和手工业者是商品生产者, 他们的劳动并不适用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因此农民和手工业者既不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畴, 也不属于非生产劳动者的范畴, 他们是自己的生产不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商品生产者。

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各个生产过程的分析来看,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 生产劳动是指和生产资本相交换并能生产剩余价值的有用劳动 (有用劳动指生产使用价值) , 包括从物质生产总过程来看的所有雇佣劳动;非生产劳动是指不能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即使这种劳动能生产使用价值, 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外进行而是非生产的, 另一方面是虽然在资本从属范围内, 但由于被用于实现剩余价值等非生产职能上而是非生产的。

(四) 当代西方经济学界的不同看法

当代西方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也是争议颇多, 但其中以萨伊和马歇尔最具有代表性, 认为生产的目的是生产效用。萨伊说:“所谓生产, 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 而创造任何效用的物品就等于创造了财富。这里因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的价值基础, 而物品的价值就是由财富构成的。”[7]

总的说来他们的观点可以归纳为: (1) 一切劳动都是生产劳动, 资本、货物、劳务都是产品; (2) 一切产品都是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资本、土地都是创造价值。工资、利润、地租是劳动、资本、土地各自服务的报酬; (3) 个人收入的综合就是国民收入, 所以现代西方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就以包括物质产品和所有劳务的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经济总量的主要综合指标。

二、我国学界的主要观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比重日趋减小, 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第三产业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趋势下, 我国经济学界对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也产生了不一致的各种意见,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 管理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现代化、智能化使生产性劳动的外延扩大, 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与产品有直接联系的劳动相对减少, 而以设计、管理等形式出现的劳动则相对增多。这一派的学者主张:凡是合乎社会生产的目的, 不剥削他人的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 工人、工程师、科学家、政府工作人员、解放军、教育、服务业、旅游业、文艺工作者的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如钱伯海 (1997) 认为除了企业生产人员的直接劳动外, 包括科研、教育、文化事业部门、国家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等提供的劳动, 合称社会劳动都创造价值。

第二类观点把生产性劳动界定得较窄, 认为只有创造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 他们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 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样也是有一种社会剩余价值, 只有创造这种社会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从而推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 而科学家、教育、卫生、艺术等部门的劳动尽管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属于生产性劳动。

第三类观点则介于第一类与第二类之间, 认为生产性劳动主要是物质生产劳动同时也包括部分的劳务, 如直接为物质生产部门服务的科学研究、医疗卫生、客运、旅游、城市公用事业、活用品修理、营业性的服务活动和文娱活动等。如程恩富 (2001) 主张凡是直接生产物质商品和文化商品 (精神商品) 以及直接为劳动力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服务的劳动, 其中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实体的内部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 都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或生产劳动。但他不赞成把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扩展到纯粹买卖、纯粹中介的经济领域和党政军与公检法等非经济活动领域。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

(一) 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经济意义

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能够说明不同的社会形态如何支配和改变经济资源的过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社会的一切生产力都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式就是不断地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而资本与生产性劳动的交换正是这种转化的必要形式之一。从这个角度, 划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是很有必要的。二战以后, 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 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深化和发展, 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生产性劳动的划分必须适应历史条件的改变, 做出适当的调整。

就我国而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产业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反映了市场的扩展、社会分工和经济社会化的不断深入, 给生产性劳动的划分带来新的要求, 因此, 在当前的条件下, 需要对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有更全面、更系统的考察与分析, 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积极的意义。

(二) 社会主义生产性劳动的特点

笔者认为, 从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的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 以及市场化过程还处于发展中, 对生产性劳动的定义必须结合不同所有制情况来分析, 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生产方式来看, 生产劳动是指通过市场与公有制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社会剩余的劳动;就私有制生产方式来说, 生产劳动是指与私有资本相交换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这两类生产劳动的区别在于通过市场与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的交换的劳动使交换双方改变的经济关系之间的差异, 其不同比例表明我国生产剩余的生产潜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潜在剩余与实现为货币的剩余价值量之间的矛盾程度。

因此,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所生产的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 就没有价值, 没有使用价值的生产, 也不能实现有价值的生产。

第二,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所生产的商品必须具有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 商品在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同时, 还要能够实现价值增值。

第三,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 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具体来说, 不仅是能生产出有实体形态的, 满足物质需求商品的具体劳动, 还包括能生产出非实体形态, 但能带来“特殊使用价值”①的劳动, 如服务部门的劳动。

四、思考与启示

通过分析比较我们不难发现, 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是服务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的:古典学者是为了探讨国家致富的原因;马克思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与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如何生产剩余价值的及其对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 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过程;现代西方学者则是希望据此研究现代资本主义剩余的分配和积累。我国对生产劳动的区分也应有自己的研究目的, 即研究劳动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下的作用, 研究劳动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配置对资本积累从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 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这两个概念也要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绝不能生搬硬套, 而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找到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当然, 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这对概念属于历史的范畴,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涵义和区分标准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303.

[3]马克思.资本论 (中文版)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5-56.

[4]马克思.资本论 (中文版)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56.

[5]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中文版) 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431.

[6]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中文版) 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148.

[7]谭崇台.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M].武汉:武汉人民出版社, 1993.

[8]钱伯海.社会劳动创造价值[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

[9]程恩富.科学认识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高校理论战线, 2001, (9) .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工作总结下一篇:八年级英语第二次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