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2024-07-25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精选9篇)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第1篇

德鲁克的天赋之一是他不仅能够预测发展趋势,还能揭示其中的深刻含义,使管理者能按照他的提示采取行动,在多次谈话中,我们都讨论过这场宁静革命所带来的三个结果:

1. 如今金融市场非常重视刚刚兴起的知识经济,认为知识比设备有价值得多。

2. 美国经济发展正面临1以来最严峻的威胁,需要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而非仅仅独善其身。

3. 战略已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日常管理活动,而非仅仅是一年一度的计划活动。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金融市场一直以企业一段时期的盈利能力来衡量企业价值,这使得有形资产―厂房、库存和应收账款等反映生产能力的因素显得特别重要。而如今,这场宁静革命则体现了知识经济的重要性,促使金融市场以无形资产,例如关系网络、知识产权和知识技能等来评估企业未来可能产生的价值。我们如今买得更多的是服务而不是产品,如卫生保健、教育、个人培训等。市场价值观的转变正是反映了这种变化。在过去的5年里,诸如知识产权、专利权和关系等无形资产的价值提升速度是厂房和设备等传统资产的两倍。7

德鲁克注意到两个方面的发展促进了这种向无形资产倾斜的趋势。首先,像波音这样的老牌企业,当其有形资产的重要性让位于知识技能、关系网络和协作能力这些无形资产时,需要重新评估企业的价值。与此同时,像谷歌、雅虎和克雷格列表网站这些几乎没有什么有形资产的创新型企业则纷纷在虚拟空间亮相,提供一些以前从未有过的服务。举例来说,与依赖分类广告的传统报纸不同,著名的人力资源网站巨兽是一个论坛、一个真正交互式的商业空间。它乍听起来似乎只是一个分类广告的电子版本―与报纸分类广告相比几乎没有什么进步,但实际上它能使浏览者了解大量有关劳动力市场现状、工作职位描述以及哪些行业是蓬勃发展的之类信息,提供了比一大叠《纽约时报》周末版甚至《纽约时报》网站更为全面的求职市场的信息。

再看看克雷格列表网站,由于它不对分类广告收费,所以尽管它不是一份报纸,却对印刷媒体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冲击。仅仅在一天之内,我不花一分钱就能在克雷格列表网站上把我的车卖给居住在报纸发行区域以外的某个人―而不需要花费50美元在报纸上登一则字体小得可怜、有可能无法引起买者注意的广告。我由此开始上瘾,开始向在克雷格列表网站上登广告的人―他们居住在城郊―购买园艺设备。仅仅一个星期,我就改掉了长期以来养成的在当地报纸上浏览分类广告的习惯。巨兽和克雷格列表网站提供的不仅仅是服务,它们还是虚拟空间,就像星巴克一样,你加入了一个群体,然后就乐此不疲。

第二个问题是我和德鲁克常常讨论的问题,也是一个让我彻夜难眠的问题:美国企业与全球市场协作的能力。美国的制度―甚至我们的经济和我们的思维模式―都是为产业经济的自由放任主义而量身定做的,而不是为富有协作精神的“积木世界”设计的。而如今,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德鲁克也认同这一点,并一直强调:“商业理念已经发生改变。”从英国在工业革命后期的表现,他发现了这种征兆。由于过去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国家,英国挣扎着生存下来,但却失去了世界的领导权。德鲁克还预见未来许多国家在经济实力上将和美国一样强大。印度、中国甚至巴西的迅速发展已经为美国带来了世界级的竞争对手。

美国人需要与新崛起的竞争对手平起平坐,这对于将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处于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位置的美国来说并不容易,

这意味着美国不得不重新改造学校教育,使学生不仅仅学习如何回答选择题,还要学习如何集成信息和辨证思考的方法。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在这个新的世界里能够茁壮成长,我们应从5岁起就让他们耳闻目染汉语或其他语言,使他们从小就在其他文化和语言的交融中成长,学会理解使用其他文化和语言。

这场宁静革命的最重要的商业意义在于赋予企业战略新的作用和重要性。

对于企业来说,这场宁静革命的最重要的商业意义在于赋予企业战略新的作用和重要性。简而言之,一项战略应把关键性资源配置到能有效地实现成果的具体任务上。我过去习惯于把企业战略比做下棋的策略,有许多不同的下法可供你选择。每个人长年累月地下一种棋,一定能学会一些新的下法,也会面对一些不同的对手。但无论如何,最好的战略家才能赢得比赛的胜利。

但今天,正如国际象棋是由来自五大洲的棋手们同时在多个棋盘上―在四维空间里下的那样,在经营企业时,由于不断变化的规则和不确定的客户,无需太多地顾虑竞争对手。

从1950年到1990年,正如客户、市场、竞争者、供应商以及潜在威胁者一样,战略的范畴被严格地界定;企业的敌方―立法机构或竞争对手―都一清二楚。企业每年要用3~6个月时间来制定战略,然后把企业战略转变为一系列预算、资金需求及审批、人事调整等具体行为。

但在如今的“乐高世界”里就不能再这样做了,而是应该通过积极主动、创新性行动所创造的机遇来制定战略。其范畴可能是全球的,甚至可能无法用现成的市场来进行产品分类,适用现成可用的产品来进行分类,例如“喜欢羊毛衫,每周只有50美元零花钱的13~15岁女孩”就无法用现成的市场进行归类。资源的获取可能延伸至企业的外部,因此企业的发展方向将不得不与其他企业的战略相协调。即使拥有合适的有形资产和最聪明的员工,你也无法保证把握住客户的忠诚;客户的购买决策受到太多的诱惑因素的影响。举例来说,一旦在在社区###站“我的空间”上有号召力的青少年认为其应该在另外一个热门的新网站上买羊毛衫,这对于 “我的空间”网站来说就是个不幸的消息。在互联网时代,典型的价值传递链就像连锁信那样能够引起快速而广泛的反应。

战略应以与战术相媲美的速度推进,并且应该是随时推进的。你不可能有6个月或3个月的时间来制定一项主要战略计划。机遇稍纵即逝。战略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一个方向,是指导如何将“积木”组合在一起的蓝图。它必须获得持续的反馈,以便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及时进行改进和适当的调整。在乐高世界里,变化的设计和组合与重组的能力所形成的灵活性是21世纪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在乐高世界里,变化的设计和组合与重组的能力所形成的灵活性是21世纪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正如德鲁克经常指出的那样,企业面临空前的挑战。它们必须制定和宣传战略,来激励员工和合作伙伴,从而给他们指明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企业必须时刻准备采取一切措施来提高创新能力和生产力。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员工潜力的企业往往比那些以毫无意义的任务指标来驱策员工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成功。通过把握机遇、培养发展员工以及为社会做出贡献来开创未来,这是21世纪所面临的管理挑战。

德鲁克将自己定位为歌德剧本《浮士德》(Goethe’s Faust, 1831)的守望者角色。在最后一幕与恶魔墨菲斯托菲里斯(Mephistopheles)订下盟约时,浮士德终于说出了忌语:“请记住!人生是多么美好!”就在戏剧的高潮前,在嘹望塔顶部的守望者林扣斯(Lynceus),先大声地做了自白:“坚持守望,认真守望!”然后就开始报告这里发生了什么、那里又有什么情况等。观察这个世界将面临什么挑战和机遇―这就是德鲁克的工作职责;这也是在以后想要在商界生存发展的每一位CEO的工作职责。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第2篇

1、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2、“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3、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4、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5、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6、谁必须利用我的产出,以使我的产出卓有成效?

7、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8、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

9、我们该知道运用自己上司的长处,这也正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

10、有效的管理者会顺应自己的习性,不会勉强自己

11、有效的管理者坚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做,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12、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今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

13、有效的管理者打算做一项新的业务,一定先删除一项原有的业务

14、决定优先要点的原则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重机会而不只看到困难

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跟随别人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15、“专心”是一种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

16、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

17、有效的管理者需要的是决策的冲击,而不是决策的技巧;要的是好的决策,而不是巧的决策。

18、有效的决策人,首先要辨明问题的性质:这是一再发生的经常性问题呢,还是偶然的例外?

19、要看“正当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人能接受的”是什么。

20、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21、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有自己的见解。

22、决策的反面,是不做任何决策。

23、除非有不同的见解,否则就不可能有决策。

24、有效的的管理者会问:“我是不是真需要一项决策?”

25、决策需要熬受痛苦

26、有效管理者的自我发展,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

27、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彼得·德鲁克的“有机能的组织” 第3篇

智慧之旅

德鲁克年轻时曾抨击过极权主义的行径。这在他的处女作《经济人的末日》里有相当深刻的表现。他分析了极权主义与不安全感、恐惧、萧条和失业之间的逻辑关系, 指出, 正是极权主义造成了“社会真空”现象。德鲁克后来的研究工作, 始终围绕着如何阻止极权主义的再次发生。他定居美国, 是因为美国试图在制度上提倡并保护他心目中的自由理想, 并给他提供了工作机会。

看到这里, 人们可能以为, 既然德鲁克把全部工作都放在对极权主义的斗争中, 那么, 他的《经济人的末日》与后来的管理学著作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为什么“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会令德鲁克如此着迷?

在德鲁克的《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的序言里有这样的话:“令人难以置信, 短短50年里, 我们的社会已经成了一个充满各种机遇的社会。它是一个多元社会, 所有重要的社会任务都被交付给各种大型的组织, 从生产工业品到提供医疗服务, 从社会安全到教育, 从新知识的研究到自然环境的保护等等。在我们这个多元社会中, 如果各个机构不能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就不会有一个能实现个人理想和支持他人实现理想的良好环境, 我们将没有参与式的民主, 更不要讲愉快、自由地做自己的事了。”

从1939年的处女作到2004年的收山作, 德鲁克探索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我们如何创造一个能运行的社会?”他的答案是:“我们必须创造有效的机构或组织。”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创造有效的组织?如何培养能创造有效组织的管理者?

读德鲁克的这些书籍, 你会不断看到关于社会组织机构成长的线索。在《公司的概念》、《新社会》、《管理的实践》、《管理结果》、《有效执行》和《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等书中, 他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以生产财富为基本功能的社会组织——企业上。

公司与自控目标管理方式

20世纪70年代, 德鲁克开始把研究课题从私有企业的管理转移到社会部门的管理上, 而且多是研究非营利社会部门。他一直在关注政府机构及其管理面临的挑战。这在《断层时代》一书中特别突出。

但是, 从《工业人的未来》一书开始, 他开始提出这样的疑问:在一个依靠管理权力和公司法人治理手段维系着的工业社会, 个人的自由如何得以保护?而《管理的实践》是为了解决公司在雇用员工问题上产生的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力之间的不协调, 他提出了加强自我控制的目标管理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 自控目标管理方式看来是我们解决组织中个人自由的难题的最佳办法。

要在公司和其他社会机构中获得个人自由, 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自控目标管理基于一种管理哲学, 它引入了设定目标和通过每个组织单元、每个人监控业绩的方法。如果对目标管理过程实施适当的设计, 就能达到组织里个人的责任与自由之间的相互协调。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向上沟通。它要求每个管理者要清楚上级的管理目标。然后, 上一级管理者要检查所有的目标, 与每个管理者商量, 整合上下两级的管理目标。这个沟通过程将鼓励下属转化这些目标为己所用。再进一步, 上级管理者要指导下属实现管理目标, 消除工作障碍, 以达到在不需要做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到了这一步, 目标管理的自控就完成了。

但是, 目标管理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实现的。对德鲁克来说, 这是一种理想的管理境界。他承认, 目标管理被更广泛地运用了, 而自控目标管理却无人问津。在企业里, 要想同时获得个人自由与责任的平衡是困难的, 但又是必须的。

个人自由与责任

在德鲁克早期的著作《工业人的自由》中有这样的观点:如果个人得到了并能保持着自由, 他一定还在承担着相应的责任。所以, 他认为自由是无趣的。自由并不能与个人的幸福、安全或和平、进步挂在一起。自由只是在做一种负责任的选择。真正的自由是在做与不做某件事、以一种方式还是另一种方式去做、坚持或反对某种信念之间做出选择。德鲁克对个人责任的定义是:责任既是外在的, 也是内在的。负责任的员工不仅对特定结果负责, 而且有权去做能产生这一结果的工作, 并以此作为个人成就。

领导力与责任

社会机能的运行需要有效的领导。德鲁克认为, 领导者要对结果负责。领导者要正直, 并在组织里成为其他人追随的榜样。领导力不等于充满魅力。德鲁克列举了许多领导者的例子, 他们有的充满魅力, 但缺乏正直, 破坏了社会良好运行的条件。

一个充满多元化组织的社会

社会的运转, 需要通过不同类型的组织加以实现。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特定任务。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组织:一是公共部门, 在这类组织里, 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工作得以实施。二是私人部门, 以满足经济需要和市民需求。三是社会部门 (或非营利部门) , 照顾那些得不到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帮助的市民的卫生保健和福利需求。

德鲁克认为, 一个社会要良好运行, 这些组织应该是单一目的的机构。每个组织, 不论是营利性的还是非营利性的, 都应该集中于单一的任务, 或治病、或教育儿童、或满足经济需求。如果社会要想在一个高水平上运转, 这些组织就必须很好地被管理起来。但这又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如果每个机构仅追求自己的狭窄任务, 谁会看到“公益”呢?

德鲁克十分关注每个实现最佳配置而承担任务的机构。他认为, 政府最适合“管制”, 而不是亲力亲为。商业组织的最佳表现在于它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从事创造财富的活动。商业组织没有能力去承担社会重大疾病的责任, 除非这些疾病能够变成商机。但是, 正如他在《公司的概念》一书中指出的, 在一个多元化组织的社会里, 对国家有利的东西, 对组织也必须有利, 而不是相反。

每个组织都是社会的器官。没有任何一个器官能够脱离身体而独立生存。因此, 当集中于做单一任务时, 每个组织都应该留心“公益”。否则, 在一个充满特殊目的的多元化社会里, 到处都是削弱社会运行条件的行为。

知识型工作、知识型员工和知识型社会

如今, 知识是组织和社会的重要资源。德鲁克认为, 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力。在知识型工作中, 知识型员工要完成的任务, 使他们比管理者更清楚任务的内涵。在知识型社会里, 管理者必须整合不同的知识领域, 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反过来, 这也意味着, 尽管知识型员工的任务必须由自己来明确, 但管理者必须把所有的知识型员工捏合成一个整体, 必须提高任务的清晰度。

管理自己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第4篇

摘要:现代著名的管理学理论大师彼得·德鲁克特别强调创新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意义,围绕着企业创新的问题他阐述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主要立足于四个维度:(1)企业要在创新中为自己制造机遇;(2)管理创新者要具备独特的战略眼光;(3)要秉持着“五要”、“三不要”的创新原则;(4)成功的创新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性条件。面对变化,唯有创新,文章系统梳理和学习德鲁克创新管理思想的四个维度,以期对当代的管理者、企业家有所裨益。

关键词:德鲁克;创新管理;思想

一、 引言

德鲁克认为:“在这样一个剧变的时代,变革是常有之事。变革无疑是痛苦的、高风险的,而且需要付出卓绝的努力。但是,除非各个管理者以及整个领导群体把引领变革作为自己的任务,否则企业就无法生存......在一个结构变化频繁的时代,只有那些不断创新和发起变革的企业才能生存”。因为对一个企业来说,唯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具备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才能顺应市场的变革,否则它将因为丧失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无法跟上行业的发展脚步而最终被淘汰。需要指出,尽管现在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创新的必要性,但在实践中却很少有企业把创新作为特别的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更多管理者只是擅长对企业进行表面上的改进而非实质性的革新,结果自然不会尽如人意。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学习和探讨德鲁克创新管理思想的四个维度,会使当代大多数的管理者、企业家受益无穷。

二、 企业要在不断创新中为自己制造机遇

在德鲁克看来,创新能够激发人的创造性,能够创造出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新的机遇。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在突破既有生产模式的窠臼、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后,才获得了更多的机遇、更快速的发展。

鉴于此,德鲁克强调,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应当善于创新,要不断地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积累创意,并密切关注任何一个可能拥有潜在市场的创意。因为这些创意,都有可能为企业打开市场的空白领域。因此,企业应当不断地拓宽思路,不断地创造新点子,以想别人之所未想,做人别之所不能做,从而以创新、奇特取胜,用常规思维逻辑之外的想法去赢得顾客和市场。当然,德鲁克在强调企业要善于重新的基础上,也不忘提醒企业,善于创新并不代表是有新的设想就马上实践。由于运用新的创意和设想一方面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机遇,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与危机,因此,企业必须在实践中,在保证企业绩效的基础上,加之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后,再决定是否采用这个新的设想。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德鲁克认为,拥有创新的理念并非是一件难事,但真正、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当中去却并不简单。只要具有可行性和可完善性,即便是看起来不完美、简单粗略的创新,都有可能变成灵丹妙药,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反过来,倘若不具有可行性,即便是看起来很完美、很吸引人的创新,其实现的几率也是极小的。通常情况下,很多创新都是在还没有走向市场之前,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正如德里克所说:“创新的理念就好像蛙卵一样:孵化的上千个蛙卵中,能存活成熟的只有一两个而已”。这也就是说,将创新的理念转化为产品或行动是极不容易的,在这个过程中成功的概率很低,并且,任何创新在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大都是微弱、不成熟、不成形的。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创新呢?在德鲁克看来,最好的答案就是创新管理。于是,创新管理自然理应成为管理者的任务之一,或者说是挑战之一,是对管理者能力的一种挑战。德鲁克曾如此说道:“在这个要求创新的时代中,一个不能创新的现有企业是注定要衰落和灭亡的。在这样一个时代中,一个不知道如何对创新管理进行管理的管理当局是无能的,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的。对创新进行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当局,特别是高层管理当局的一种挑战,并且成为其能力的试金石”。按照德鲁克的管理逻辑,企业为了进行管理创新,就必须满足下面几个要求。首先,企业的创新管理必须以市场为中心,即企业要根据发展的需要去考察新的市场机遇,以市场为向导来选择自己的创新方面,构筑独特的创新体系。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秉持着营销的基本原理:企业不是因为改变顾客而取得报酬,而是因为让顾客满意而取得报酬。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有必要花一些时间在组织外部,即去市场上接触顾客和销售人员,用心观察和倾听,并且设法利用这些没有预见到市场,确定自己的创新方面,来确定自己独特的创新面。其次,企业成功创新后并不一定马上带来巨大的成就,这要求管理者拥有明确的创新目标,比别人更早的创新,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从而抓住更好的机遇。最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创新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以长期艰苦的工作为基础的,需要管理创新者积累充分的知识。

三、 管理创新者要具备独特的战略眼光

作为一名创新管理者,必须具备独特的战略眼光,能够预见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能够透过现象看到埋藏在事物后面的本质,并具有非一般的判断和预见能力。于是,德鲁克提出,管理者倘若想要创新管理,就需要有一双慧眼,即创新者与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创新者总是能够发现企业的潜力并以此创造未来”。创新者唯有严谨的思辨能力,深刻地判断能力以及精准的预测能力,才能真正地实现管理创新。据此,德鲁克认为,为了实现对创新的管理,管理者不一定非得成为专业技术性人才,但是必须得具备深刻地洞察力和精准的预测力。当然,这种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以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不断选择、判断的具体实践为前提的,管理者只有一次次地将创意和设想运用到实践中去,一次次地经过试验,才能慢慢获取这种能力。这也就意味着,管理者要当一个有心人,能够时刻注意到日常生活中毫无相关的事物,努力探求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据此,很多管理者认为,具备独特的战略眼光是一件十分抽象而又难以把握的事情,并且创新本身对管理者而言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这使得管理者们不知从何处着手。但按照德鲁克的逻辑,管理者的这些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系统的创新存在于有目的、有组织地探求变化之中,存在于反对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经济或社会创新进行系统的分析中”况且,管理创新并非是无迹可寻,而是有着七大来源,不同来源之间非但没有明确的界限,反而有不少的重合。

因此,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加强对这几方面事情的关注,以求得创新的思路。(1)意外事件可以成为企业创新的一种机会来源。所谓意外事件,就是指这类事件的发生纯属偶然,管理者之前都无法预料。但是德鲁克认为,这些意外性事件比其他各种机会来源都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而且利用它进行创新时风险最小,探索的过程也最省事”。但问题是,企业领导者几乎总是忽视这些意外性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创新机会,并且容易将之拒之门外。所以,德鲁克强调,意外事件(包括意外的成功和意外的失败)都需要管理者慎重对待。(2)从不协调的情况中寻求企业创新的机会。德鲁克所讲的“不协调”,是指事物的“实然”状态与事物的“应然”状态以及与人们设想的状态之间的不一致。德鲁克指出,不一致或不协调的情况,是事情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变化的征兆,同时也是一种创新机遇的征兆,但往往容易被管理者把它当成司空见惯的现象而予以忽视。(3)从程序需要中寻求创新机遇。德鲁克认为,所谓“程序需要”,是指存在于一个正在运作的工作程序之中的“特殊需要”,是事关整个程序效率的一个“有欠缺的”环节,这个环节往往容易被管理者忽略。因此,管理者必须对该需要有深入的了解,并搞清楚症结的所在,否则就不能确定它的创新方案和规则。(4)从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中寻求创新源泉。产业和市场结构从外表上看极其稳定,但实际上它们十分脆弱,遇到一点点危难,他们既有的状态就会崩溃。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变化也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一旦发生变化,产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必须有所反应,就必须选择创新。(5)从人口变化中寻求创新机会。德鲁克认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口本身就是流动性的,随时都可能发生突变,无论对决策者、商人还是政治家,这一假设都应该是他们分析和思考问题应当注重的第一环境因素,当人口发生变化时,管理者就必须进行创新。(6)从观念变化中发现创新机遇。德鲁克提醒管理者,当认识已经发生变化后,事物本身并没有发生些许改变,改变的只是它们本身的意义。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顾客的认知发生变化而言的,即当顾客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时,则意味着巨大的创新机会。(7)从知识创新中寻找创新的来源。德鲁克认为,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中,以新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占第一位。但这种创新也是难以管理的,因为这种创新过程时间长且往往需要多种知识的复合。因此,德鲁克指出管理者不仅要对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还要对目标用户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尽量把握知识创新的方向和目标,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四、 要秉持着“五要”“三不要”的创新原则

企业内部的创新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非是毫无规矩可循的,并且,卓有成效的创新是需要靠后天训练才能达到。那么,为了实现更好地创新,管理者应该秉持着那些基本原则呢?对此,德鲁克对管理者提出必须注意到八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五要”、“三不要”的创新原则。

首先,是必须要做到的五件事件,即所谓的“五要原则”。(1)系统、目的明确的创新要从分析机会开始。德鲁克指出,首先要仔细考虑创新机会来源的问题。因为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来源在不同的时间都有着不尽相同的重要性。所以,作为管理者来讲,就需要对所有的创新来源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并且发现和挑选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现状的创新机会。(2)要多进行实地考察,感知消费者的需要。在德鲁克看来,创新既是概念方面的也是感知方面的。因此要实现更好地创新,就需要多出去观察、多询问、多倾听。但是这一点并没有引起众多管理者的足够重视。据此,德鲁克强调,成功的创新者大都善于充分利用左右两个大脑,他们一方面关注数字的变化,另一方面又善于看人。他们能够分析出要利用什么计划来实现什么样的创新。然后,他们会选择走出去,深入到市场中去观察他们的客户与用户,了解他们的期望、需要和价值观以决定研发什么样的创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3)创新若要行之有效就需要确保创新简单且专一。创新只有简单、专一,才可能为企业更好、更快地创造利润,否则,就会毫无条理或者因为过于复杂而不能运作。确实,创新过于复杂,就极可能对企业的规模化操作带来不便,实践起来也有难度,最终可能被终弃。因此,创新想要行之有效,就必须做到简单专一,以便能够迅速地广泛应用到实践中去,为企业获取更大的效益。(4)创新规模不益过大,且需要目标明确。德鲁克不大赞同管理者一开始创新就搞得规模很大,这样容易具有很大的风险。在他看来,有效地创新大都是从不起眼开始的,很多成功的创新一开始规模并不巨大,只是简单地做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因此,创新最好从小规模开始,以便做到“船小好调头”,这样不仅能够给创新一个实验和调试的过程,更不会给企业增加过多的成本。(5)要让创新取得领导地位。创新的目标不一定是“成为一个大企业”,而是取得领导地位,因为创新的结果是无法预期的,管理者在这方面持有过大的期望是不理智的,只要创新能够占据领先地位,在市场上获取生存的空隙,就能让企业处在一个领先的优势地位。

其次,是尽量需要避免的三件事情,即“三不要原则”。(1)不要完全依靠少数聪明人。德鲁克认为,更多、更好地创新都是由普通人或能力较次一点的人来实践的,是从普通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所以管理者不能完全依靠少数聪明人来实施自己的创新计划,更不能自作聪明,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操作中。(2)不要三心二意,一次性做很多事情。德鲁克提醒管理者不能分散精力,应专注于单个事项的创新。否则偏离主要目标的创新可能就会变得零散。因此,创新工作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核心,创新努力必须凝聚在一起。(3)创新应该立足于现在而不应该着眼于未来。作为管理者最應该考虑的是顾客现在最需要什么,自己的企业能够为这些顾客提供什么,而不是将目标锁定在多年之后的未知。对一个企业来说,能够满足市场现实需要的创新才是最有成效的。

五、 成功创新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性条件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希望进行有价值的创新,成功地创新。那么,何为有价值的、成功的创新?德鲁克认为,管理者衡量创新有没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的结果对市场和顾客是否有价值。所以管理者必须观察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因创新而对顾客有所满足,是否因满足了顾客需求而广受欢迎。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有价值的、成功的创新成为了每个管理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对此,德鲁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认为要想实现成功的创新,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性的条件。

1.成功的创新需要管理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创新能力,并专注于某个领域,坚持不懈地工作。德鲁克认为,创新就是工作,需要大量的聪明才智,需要管理者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需要管理者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挑战。另外,创新很少会同时涉足多个领域。如爱迪生的所有发明只是限于电学领域;再比如花旗银行等金融领域的创新者并没有在其他领域进行创新。创新与其他工作一样要求才干、专业素养等,但是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创新就成为了一项辛苦的、专注的和有目的性的工作,更需要的是勤奋、务实与责任。

2. 成功的创新需要管理者扬长避短。创新同其他工作一样,但是由于创新存在着风险和由此产生的对知识和才能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创新者从自己的长处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企业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在进行创新的时候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使得企业具备更大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3. 成功的创新必须紧密联系市场,专注于市场。市场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市场对于企業的管理创新也有着独特的意义,研究市场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发现市场的潜在需求,并将此作为企业创新管理的“风向标”。因此,创新必须贴合于市场,专注于市场,并由市场来推动。

当然,除此之外,德鲁克也对一些错误的观点或误解给予了适当的纠正,例如有些人认为创新等同于冒险。德鲁克认为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创新的确会让企业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让管理者去作无畏的冒险,更不代表让企业作无谓的牺牲。在德鲁克看来,成功创新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冒险家类同的气质,但决不能将他们称之为冒险家。在管理者的眼中,他们看到的更多是商机和市场机遇,而不是风险,所以他们会在握住机遇的同时去努力规避风险。因此,成功的创新也需要管理者在做出某个决策之前,谨慎地去衡量利弊、作风险评估,以避免作出冒失的抉择。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德鲁克.管理(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美)彼得·德鲁克.德鲁克日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美)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务实(责任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刘波.图解德鲁克管理思想精粹,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5. 斯蒂芬·斯特恩,张征.以人为本的管理学大师——纪念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北方经济,2005,(15).

6.李奇,姚孟帆.德鲁克目标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2).

7.李涛,张宗建.德鲁克管理思想中的人本主义追求.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8.谢庆奎.论政府创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

9.许围城,王效俐.彼得·德鲁克创新能力研究.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3).

10.张隆高.德鲁克论21世纪管理的挑战——变革领导者.南开管理评论,2001,(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模式研究”(项目号:08JJD710019)。

作者简介:李东明(1985-),男,汉族,河南省辉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与实践;张坤(1984-),男,汉族,河南省新乡市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金融理论与政策、信用管理与企业创新管理。

彼得·德鲁克:必须培养管理者 第5篇

今天的企业也需要更多的管理者。工业社会的本质就是理论知识、组织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简单的说,就是管理能力)逐渐取代了手工技艺。事实上,美国是首先面临这种困扰的社会,基本已经问题不再是我们的社会能够容许多少受过教育的人不必再为养家糊口而操劳,而是:我们的社会发展能够容忍得起多少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培养管理者也是企业必须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如果企业不自发尽义务,社会将迫使他们采取行动。因为企业的延续性,尤其是大企业的延续性,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社会不能容忍企业主管由于找不到足以胜任的接班人,而使这种创造财富的资源蒙受损害。我们的公民愈来愈期待企业能够实现社会的基本信念和承诺,尤其是对“机会均等”的承诺。从这个角度而言,培养管理者不过是技术名词而已,代表了我们实现基本社会信念和政治传统的手段。

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公民逐渐寄望在工作中满足创造的欲望,并发挥本性,希望工作能超越经济需求,满足个人的自尊和自豪。因此,培养管理者只是企业管理层善尽社会义务的另一种方式,如此一来,工作和工业发展的意义不只是谋生工具而已。企业通过提供挑战和机会,让每位管理者将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企业借此履行了对社会的义务,把工作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过去几年中,培养管理者之所以突然成为美国企业关注的焦点,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需求所致。前,我刚对这个议题发生兴趣时,我发现只有一家公司注意到这个问题——那就是西尔斯公司。今天进行中的培养管理者计划可以说数以百计,几乎每家大公司都有类似的计划,甚至愈来愈多小公司也在发展自己的培养管理者计划。

这些方式不是培养管理者

培养管理者不能只是“升迁计划”,只针对“可以获得升迁的员工”来规划,希望为高层管理职位找到接替的“后备人选”。因为“后备人选”这个名词本身隐含的意义是:管理者的工作和公司的组织结构仍然维持不变,因此公司只是找人来接替现有主管的职务。然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就和过去一样,未来的工作要求和组织结构也将不断改变。所以我们需要培养能够因应明日工作要求的管理者,而不是只能完成昨日任务的人。

通用电气公司总裁科迪纳就曾经清楚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完全依赖传统方式来提高生产力,我会认为这个目标(不到十年内,要将通用电气公司的生产力提高50%)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的实验室和工厂将继续找到法子,以花费更少的时间、努力和成本,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但是我们不能期望物理学承担所有的重责大任。

“美国产业界逐渐了解,今天我们拥有大好机会,可以设法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尤其是培养企业主管。无论目前或未来,由于技术在不断进步,管理也日趋复杂,因此培养管理者不但有其必要性,其中也蕴藏了大好机会。熟悉这个领域的人相信,通过更完善的管理,通用电气公司有机会在未来十年提升50%的生产力。”

为最高主管寻找后备人员的做法忽略了一个事实——早在一个人被提升到高层管理职位之前,这个最重要的决策就早已制定完成了。今天的低层主管将在明天担任高层主管。等到我们必须找人来接掌大厂厂长或销售部门主管时,我们能够选择的人选已经局限于三、四个人。当我们指派员工担任总领班、部门主管、地区销售经理或稽核人员时,我们已经做了攸关未来的关键决定。在做这些决定时,典型的后备人选其实没有什么帮助。

总而言之,所谓挖掘很有潜力、值得提拔的人才的观念,完全是谬论。我还没有见过任何方法可以预测一个人的长期发展。即使我们能预测一个人的成长,我们仍然没有权利扮演上帝的角色。无论这些方法是多么“科学”,最多仍然只能有六七成的准确度,没有人有权根据几率来安排别人的生涯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种“可提拔的人选”的观念所重视的人才只占全部的十分之一,充其量也只占五分之一,却把其余的十分之九弃之不顾。但是,最需要培养管理者计划的却不是这些后备人选或公司想提拔的人才,而是还没有优秀到能步步高升,但却也没有糟到需要被解雇的员工。这类员工在企业中占了多数,而且他们也承担了大量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他们大多数在十年后仍然会坚守目前的岗位。除非他们能自我提升,以因应未来工作的要求,否则无论公司提拔的人才是多么优秀、经过多么慎重的筛选和培养,整个管理团队仍然有所不足。无论培养雀屏中选的少数人才能带来多大的好处,遭到忽略的多数人扭曲和愤慨的心态都将抵消掉这些效果。无论企业多么谨慎地筛选他们想提拔的人才,就因为他们做了选择,在众多管理者眼中,整个选才制度仍然独裁专断,偏袒徇私。

这些原则用来培养管理者

因此,培养未来主管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须培养所有的管理者。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只为了提高发电机5%的效率,但是可能不必花那么多的时间和金钱,就能将管理者绩效提高5%,而且所激发出来的能量还会大得多。

第二个原则是,培养管理者必须是动态的活动,绝不能只把目标放在取代现在-取代今天的主管、他们的工作或他们的资格,而必须总是把焦点放在明天的需求上。我们要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组织来达到明天的目标?因此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职务?为了能因应明天的需求,管理者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他们需要获得哪些新的技能,拥有哪些知识和能力?

因此,今天通行的许多培养管理者的工具都已经不再适用,不但后备人选的方式有所不足,大多数公司最喜欢采用的工具——“工作轮调”,也已经不敷应用了。 一般而言,工作轮调不外乎两种形式。公司把某个部门的专才调到另外一个部门一段时间——通常一个接着一个轮调到不同的部门。或是公司有感于员工对于其他部门了解不够深入,无法执行管理工作,因此安排他从工作中接受特殊训练。有一家大型制造商不久以前宣布:“名列升迁名单的员工将被轮调到他们不熟悉的部门,在每个指派的职位上工作六个月至两年的时间。”

但是,企业需要的不是对会计一知半解的工程师,而是能够管理企业的工程师。一个人不会因为多增加几项专业,就变成通才,只有视企业为整体,才能提升一个人的视野。员工在短短六个月内,究竟能对营销或工程等庞大的领域了解多少?或许懂得一些名词罢了。从一门好的营销课程或一份好的书单中,他能学到的可能还更多。整个培训工作的观念都违背了既有的规则和经验。我们绝对不应该给员工一份非实际工作的工作、不要求绩效的工作。

总而言之,培养管理者计划必须包括企业所有的管理者,把目标放在激励每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发展上;强调绩效,而不是承诺,强调明天的要求,而不是今天的需要;必须是动态而重质的,而不是根据机械化的轮调而进行的静态的人事更迭。培养明日的主管事实上就意味着把今天的主管培养成更重要、更优秀的管理者。

这些方向指引培养管理者

由于培育明日主管的工作太庞大、也太重要了,我们不能把它看成特殊活动,其绩效取决于管理管理者的所有要素:工作的安排,与上司和下属的关系,组织的精神,以及组织结构。举例来说,在欺弱怕强的组织中,在选择管理人才时不重视品格的组织中,即使有再多特殊的培养活动,都不足以培养出未来的管理者。同样的,在中央集权的组织里,再多特殊的培养活动都不足以培养出未来的管理者,只会制造出未来的专家。反之,真正的分权化管理不需要额外增加任何培养活动,就能培养、训练并检验出未来的管理者。

培养未来主管的工作非常重要,不能只把它当成副产品。当然,在大型组织中,特殊的培养活动只是辅助工具,但却是非常必要的辅助工具。至少这些活动能够凸显公司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因此也激励管理者协助属下开发自己的潜能。

其实真正重要的是自我发展,世上最荒谬的事情莫过于由企业一肩扛下发展员工的责任。真正应该承担这个责任的是个人,要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才能成为好主管。没有任何企业有能力或有义务取代员工个人自我发展的努力。这么做不但是大家长式的不当干预,也展现了愚蠢的虚荣心理。

但是,每位企业主管都有机会鼓励或抑制、引导或误导个人的自我发展。企业应该特别指派管理者负责协助所有与他共事的同仁好好凝聚和运用自我发展的努力。每家公司也应该有系统地提供管理者自我发展的挑战。

首先,每位管理者应该彻底思考部属各自具备什么能力。当然,思考这个问题时应该以前面提过的系统化绩效评估为基础。分析完部属的能力后,接着应该问两个问题:我们有没有把这个人放在能对公司产生最大贡献的位子上?他还需要哪方面的学习,以及克服哪些弱点,才能充分发挥长处和能力?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公司应该采取哪些行动来激发他的潜力,可能把他调去其他工作岗位,可能让他接受某个科目或管理原则的正式教育,可能指派他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研究新政策提案或资本投资计划。尤其在大企业中,总是不乏这类机会(假如公司不准“幕僚”担当管理职务的话)。

公司不应该因人设事。不过在小公司中,当员工的工作范围改变时,往往也同时满足了个人发展的需求。而大企业经常有职位空缺,当出现了合适的工作机会时,应该根据针对个别主管发展需求的分析来填补空缺。当然,这是生死攸关的重要决定,因此在人事命令生效前,应该由上级主管审慎评估,而且也应该给当事人充分参与的机会。

接下来再通过“管理者人力规划”,依照未来管理职位的要求和需求,检讨公司在培养管理者方面的努力是否足够。

管理者人力规划先从分析公司未来的需求和目标着手——换句话说,未来公司的事业将呈现何种面貌,因为这将决定公司未来的组织结构、有哪些工作,以及工作要求为何。短期的管理者人力规划——只看未来两年——其实就是升迁计划。但是真正重要的计划是长程规划——考虑的是五年、十年之后的管理者人力。因为在这个计划中,无论是公司目标、组织结构、主管的年龄结构,都必须加以考虑,而公司也据此拟订培养管理者的方向。

在长期计划中,管理层千万不要忘了,他们的本意绝对不是在任期届满时结束营业。换句话说,单单找到适当人选,因应未来五年的需求还不够。未来五年的作为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成效要到十年或十五年后才会显现,但是现在和未来几年的作为很可能决定了公司能否继续生存。

今天,我们不须再争辩培养管理者是否只是大公司在景气好时才负担得起的奢侈品。大多数的大公司,以及许多小公司都很清楚,培养管理者就好像研究实验室一样,不再是奢侈品。今天甚至不再需要像过去一样,担心公司会培养太多优秀人才。大多数高层主管都发现,优秀人才愈来愈供不应求,即使是非常成功的主管培养计划,培养人才的速度都远远赶不上需求增加的速度。(聪明的企业家都知道,被称为“培养总裁的摇篮”永远不会对公司有什么坏处。相反的,公司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直接和它能不能为自己和其他公司培育成功人才的声誉有关。)

培养管理者已经变成非做不可的工作,因为现代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机构。在任何重要机构中(不管是教会或军队)寻找、培育和考验未来领导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最优秀的人才必须投入全部心力在这项工作上。

期望今天的管理者培养明天的管理者,对于提振他们的精神士气、拓展他们的远景和提高他们的绩效而言,都是非常必要的。所谓教学相长,一个人在教导别人时,往往自己学到的也最多;一个人在试图协助别人开发自我潜能时,也能充分发展自我。的确,在努力培育别人的过程中,管理者才能自我发展,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任何行业的顶尖人物都把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视为他们能留存于世的最引以为豪的纪念碑。(彼得·杜拉克)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第6篇

管理的对象是人。

现代企业是一种人际组织,也是一种社会组织。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作为一种实践,涉及人与社会的价值观。组织不是为自己的存在而存在,它的最终目标应超越自身。对于工商企业而言,最终目标是经济;对于医院而言,最终目标是治病救人;对于大学而言,最终目标是教书育人,并开展研究工作。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管理,这一独特的现代发明,把人们组织起来协同工作,并建立起社会组织。但是,只有当管理成功地使组织内的人力资源发挥生产效用时,它才可能实现外部目标,并获得相应的成果。

要说管理是科学,也至多不过是像医学那样的科学:这两者都是实践,一种从众多科学门类中汲取养料的实践。就像医学是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其他许多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一样,管理学则从经济学、心理学、数学、政治理论、历史和哲学中获取养料。和医学一样,管理学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假设、目标、工具、绩效目标和评价标准。

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充分发挥资源效率。

直白一些,好的管理是投资放大器;再通俗一点,好的企业管理应该有好的利润。但是好管理不等于高利润,管理者还应该平衡组织的短期和长期利益,还应该关注组织的社会责任。高效的管理者深知:他们每天必须要高效地处理很多事务,为此,他们必须专注。专注的第一法则就是要抛弃“行将就木”的过去,要立刻把组织内部最有价值的资源,尤其是弥足珍贵的人力资源从无效的领域中释放出来,并投入到充满机遇的未来中去。如果管理者不能摆脱过去的羁绊,抛弃过去,也就不可能创造未来。如果不能学会在系统中有条理地,有目的的抛弃,一个组织就会疲于应付各种突发事件。该组织内最宝贵的资源也会浪费在本不应该,或不再应该投入的事情上。因此,未来的机会也就牺牲在了昨天的祭坛上;因为组织内的资源,尤其是生产率最高的人才都束缚在了过去之中。愿意抛弃过去的公司寥寥无几,以至于很少有公司掌握着把握未来的资源。

围棋泰斗吴清源经常说的话是“勿搏二兔”,同时追逐两只兔子,最大的可能是两手空空。认准一只兔子追下去,还可能有所收获。人的精力、组织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专注于一件事情,才能想得更深、做得更到位。专注不等于坚持,有时更是意味着放弃。道理再简单不过,但是在具体的选择面前,是坚持,还是放弃,永远都是一个难题。

德鲁克认为管理者有两大具体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平衡组织当前的和长期的利益”。管理者都会关注未来,但是投资未来会有成本和风险。如果为了未来的利益,要损害或者放弃当前的既得利益,这时候选择就变得艰难。

成功的个人,专注意味着收心。面对应酬,要向钱钟书那样敢于说不,“不

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成功的组织,专注更意味着放弃。放弃需要有对未来的远见卓识,以及挑战自身的勇气。为了明天,每个管理者都应该严肃认真地考虑,我该放弃些什么。

知识型员工必须对自身的发展和定位负责。

在当今社会和组织中,人们日渐依赖知识进行工作,而不是依赖技术。知识有一个不同于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的变化相当缓慢;而知识则不同,它可以自我更新。新知识可以取代旧知识,使旧知识变得陈腐,而且这种更新的速度极快。假如一个知识型员工3到4年没有回学校继续深造的话,他就会被时代淘汰。

这一方面表明:我们过去学习得来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储备,对于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已经不敷所需。另一方面表明:在漫长的人生周期内,人也会改变。我们会有不同的需求、能力和远景目标。因此,人们也需要“自我改造”。这里我特别有意的用了“改造”一词,它比“复新”一词程度更高。假如我们所说的工作周期是50年的话(这一点日益成为一种社会规范),我们就必须自我改造。我们必须不断改进,而不仅仅只是寻找一种新动力。

世界经合组织在1996年“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把知识分为:知道是什知道为什么、知道怎么做和知道是谁等四大类。德鲁克提到的“技术”,和经合组织所说的“怎么做”,以及我们日常所说的“技能”,三种说法比较相似。从这个角度,技术也可以看成是知识的一种。那么知识和技术之间究竟有什么本质区别,也不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

知识总在更新,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是身处高科技行业之中,这种“新人笑旧人哭”的感觉会更加强烈。解决方法也很容易想到,就是不断升级知识,通过持续学习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

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不是问题,选择要获取什么知识才是问题。

员工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定位,来选择获取什么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企业根据企业的目标,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指导员工更有效地“自我改造”。

知识是宝库,也是迷宫。定位准确,方法得当,就像南巡的大雁,总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率性而为,就是一群无头苍蝇,累得精疲力竭,还是找不到方向。

彼得·德鲁克经典语录:

1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2“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3“专心”是一种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

4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5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第7篇

——对管理的思考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因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对德鲁克的评价。“在所有的管理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的影响最深。”这是比尔.盖茨对德鲁克的评价。安迪.格鲁夫这样评价德鲁克:“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美国管理协会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如果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管理的话,那么彼得.德鲁克无疑是最伟大的发明家。”一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用他的智慧和思想为世界的管理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初次接触德鲁克的书,就被他书中阐述的管理思想所吸引。德鲁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断力,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他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能动、动态的器官。最欣赏他的一句话: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他的管理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我整个管理学的思想基础,可以说他的思想已经扎根在我的思想中。他在管理的各个方面阐述了他独特的观点,形成了一整套的思想体系,从而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

〈〈管理的实践〉〉是我看的第一本德鲁克著作,是德鲁克经典的一部著作,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一个整体的管理书籍。我的管理思维

也从他的这本书开始,也许会影响我这一生。〈〈管理的实践〉〉提供了观念、原则和工具,是一套极具系统化的管理知识。以管理的本质切入,就管理者的角色、职务、功能的认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掀开了管理的奥秘与务实。在本书中德鲁克提出了三个经典的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还率先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德鲁克认为:如果企业不尽社会责任,政府一定要强制企业去履行这个责任。他反复的强调,认真负责的员工确实会对管理者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真正能胜任工作,要求他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任务和成绩负起责任来。责任是一个严厉的主人。如果只对别人提出要求而并不对自己提出要求,那时没有用的,而且也是不负责任。如果员工不能肯定自己的公司是认真的、负责的、有能力的,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团队和所在单位的事务承担起责任。进入德鲁克管理世界的捷径就是认识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责任和企业的责任开始。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责任,责任是维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阐述了管理的本质,以一些成功的企业为例指出管理者怎样去管理一个企业,以及管理者如何去自我管理。他在书中分析了企业应该建立怎样的管理结构去发展,介绍了管理者对员工和工作的管理方法。从德鲁克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是一种观念而非技术,自由而非控制。管理是实务而非理论,绩效而非潜能。管理是责任而非权利,贡献而非升迁。管理是机会而非问题,简单而非复杂。

对我来说,德鲁克的思想理论清晰而富有内涵,他提出的观点总让我去深刻的思考和了解,然后被我所接受。在书中他经常用一些经典的成功的管理案例说明他的观点,而且举的例子都很贴切,这也是他的书容易读懂的原因之一。总觉得德鲁克的思想给我有一种源远流长的感觉,在我脑海中不时的呈现出来。真的有些无法言语他的管理思想对我的影响。在读书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实践中遇到一些管理问题,我总是无意识的采用了他的管理思想去分析问题,他的思想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从德鲁克的管理著作中,自己得到了很多收获,他的思想建立了我的管理思想基础,深深的影响了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领悟和发展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实际运用到自己的工作或者是事业中去。

彼得.德鲁克大事年表 第8篇

就读于汉堡大学(Hamburg University)。

转入法兰克福大学(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y)就读。

担任一家华尔街公司驻法兰克福的实习证券分析员,随后作为财经撰稿人加盟《法兰克福综合日报》;发表计量经济学论文,预测该年初秋纽约股票市场将持续上扬,此事导致他日后永远不再预测。

任《法兰克福综合日报》编辑,主管外交事务和商业新闻版面。

获法兰克福大学公法及国际关系博士学位。

发表《弗里德里希·朱利亚斯·斯塔尔:国家与历史发展的保守主义理论》(Friedrich Julius Stahl: Conservative Theory of the State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的研究论文,冒犯纳粹政府。

迁往伦敦,就职于一家商业银行。

与多莉丝·施米茨(Doris Schmitz)结婚;移民美国,任多家英国报纸驻美国的通讯记者。

出版第一部著作——《经济人的终结》(The End of Economic Man),该书被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指定为英国政府官员预备学校(British Officers' Candidate School)学生的必读书;任美国萨拉·劳伦斯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兼职教授。

任美国佛蒙特州本宁顿学院(Bennington College)政治学和哲学教授。

对通用汽车公司(GM)展开研究;加入美国国籍。

任纽约大学商学院(the Graduate Business School of New York University)管理学教授。

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发表论文《大企业与国家的目标》(Big Business and the National Purpose),首次获麦肯锡奖。

发表《为商业效益而管理》(Managing for Business Effectiveness),再度获麦肯锡奖。

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克莱尔蒙特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社会科学和管理学教授;发表《我们可以从日本的管理中学习什么》(What We Can Learn From Japanese Management),第三次获麦肯锡奖。

发表《今日组织的新样板》(New Templates for Today's Organizations),第四次获麦肯锡奖。

开始在《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撰写专栏文章,为期20年。

任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董事。

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克莱尔蒙特大学波摩纳学院(Pomona College)东方艺术讲座教授。

发表《日本成功的背后》(Behind Japan's Success),第五次获麦肯锡奖。

加州克莱尔蒙特大学成立德鲁克管理研究中心(The Peter F. Drucker Graduate Management Center)。

成立“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管理基金会”(Peter F. Drucker Foundation for Nonprofit Management)。

发表《商业的理论》(The Theory of the Business),第六次获麦肯锡奖。

加州克莱尔蒙特大学德鲁克管理研究中心更名为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德鲁克档案馆成立。

获基督教救世军(The Salvation Army)“伊万婕琳·布斯奖”(Evangeline Booth Award)。

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the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获美国管理协会(AMA)“领导愿景奖”(Leadership Visionary Award)。

发表《什么塑造了卓越的经理人》(What Makes an Effective Executive),第七次获麦肯锡奖。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第9篇

http://drucker.ceo-ex.com/html/54/n-354.html

彼得·德鲁克教会了你什么?

我有幸曾两次拜访伟大的思想家彼得·德鲁克,一次是在1996年,另一次是在2004年,他去世前一年左右。两次拜访都是在加利福尼亚州克莱尔蒙特(Claremont)他那所朴实无华的房子。所有的访客都会提到这幢房子。行走在韦尔斯利大道(WellesleyDrive)上时,人们会有一种疑惑的感觉,难道门前车道上停着两辆丰田汽车的这所位于636号的小房子真的是德鲁克的吗?德鲁克不可能就是在这里为宝洁、通用电气和IBM等公司的领导者提供建议、撰写著作、拟定演讲稿和加固西方文明支柱的吧?

但它确实就是。人们与德鲁克的会晤都是在后面扩建的一个房间里进行的,那块地方以前是个露台,人们需要走过铺着橄榄色绒头地毯、褐色墙壁的走廊进入那个房间。那就是德鲁克和你坐下来,以浓重的澳大利亚口音问你,“好了,我怎么可以帮到你?”的地方。

令人爱不释手的《我和德鲁克》一书,唤起了我对德鲁克的这些回忆,该书的作者是由有线电视巨头变身为慈善家的鲍勃·班福德(Bob Buford)。班福德的母亲在一场火灾中去世后,他继承了家里在得克萨斯州泰勒(Tyler)的小产业。班福德40出头的时候,觉得很茫然。为此,他想寻求德鲁克的帮助,德鲁克答应了。

初次见面之前,德鲁克让班福德写一封长信,列明自己想实现的目标。班福德很快就了解到,德鲁克对讨论财务和企业运营问题没什么兴趣。他想了解班福德的一切,了解他的生活、他的梦想以及他的希望等等。德鲁克耐心地从班福德的表述中提取出他称为“追求重要意义”的东西。

班福德听从了德鲁克的建议。在其后的12年里,他的有线电视公司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20%,并扩展到了得克萨斯州以外。班福德五十四五岁的时候,取得了超越梦想的财富成功。

追求重要意义

班福德听到了进入非营利世界的召唤。年事已高的德鲁克也听到了同样的召唤。1909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德鲁克,见识过欧洲在独裁者的统治下分崩离析,看到过导致1亿多人死亡的两次世界大战。德鲁克渐渐形成了一个观念。他认为,教会、图书馆等充满活力的非营利部门和救世军这样的组织,不只是能德鲁克管理学院河南教学中心:管理培训|职业经理人培训|总裁班

http://drucker.ceo-ex.com/html/54/n-354.html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它们还是私人利益和公共治理之间的缓冲区。

所以,德鲁克和班福德一直保持接触。德鲁克提出的苏格拉底式的问题帮助班福德明确了自己“想要追求的重要意义”。身为基督徒的班福德创建了一个名为“领袖关系网”(LeadershipNetwork)的组织,在这个组织的支持下,新教堂的建设者可以学习创业和管理的知识。德鲁克同意帮忙。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及其后的大型教堂建设热潮中,德鲁克也发挥了作用。

上一篇:工程质量监督员守则下一篇:银行个人办理业务介绍信